时间:2022-07-10 15:42: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手机;大学生;影响
一、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研究意义
(一) 理论价值:
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了通讯工具这一基本用途,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核心性的作用,它也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平台,而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寄托。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扩大,研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助于了解他们的思想发展水平,为手机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实践价值:
本论文的实践意义在于:利用手机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手机文化的消极作用予以防范,使得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朝着积极健康的的方面发展。高校应当利用手机快捷方便、随身携带等优势,把手机作为传递知识、通报信息、促进学习、融洽关系的沟通平台,应当把手机作为塑造人格、培育精神、涵养道德、提升境界的德育平昏川,还应当把手机作为了解学生、帮助学习、关心生活、解决问题的管理平台。
二、手机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分析
研究手机文化,迸一步研究手机文化与大学生的密切联系。目前看来,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高校管理层的普遍关注。但手机的负面作用是每个上课的大学教师都能感受到的。课堂上经常可见学生不是在看书,记笔记,认真听讲,而是在摆弄手机,发短信,甚至接电话,等等。手机文化特有的快餐式、娱乐化,正侵蚀着大学生的思维,他们满足于浅层次的短信文学,满足于轻松自在的娱乐方式,而排斥紧张的学习,不愿意阅读深奥的书籍,不愿意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教材与教学持排斥态度。
(一)生活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手机发挥着最重要的通讯功能、娱乐功能。手机成为大学生与亲朋好友交流沟通的最为依赖的工具,无论是接打电话或接发短信,它都是最快捷的沟通途径。很多大学生表示,手机大大提高了与家人朋友沟通的频率,有助于消除孤独感,拓宽了与社会接触的渠道。但是手机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也带来一些困扰,学生主动反映的主要是:垃圾短信、骚扰电话、骗人信息这几类。
(二)学习影响
手机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似乎正面的影响并不乐观。在大学课堂上,大学生低头摆弄手机、观看短信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在课堂上接打手机按说是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因为它直接干扰了课堂秩序很多手机文化本身就是快餐文化,不需动脑,只求轻松,这与艰深枯燥的知识学习是完全两码事,长期依赖手机只会加剧二者的对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精神。
(三)健康影响
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说,手机辐射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发育有一定影响。对于低年级大学生,手机辐射可能会影响其大脑的发育。在,过分使用手机短信会导致孤独感增强,对于交往能力、现实情感、价值取向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会降低智商。手机的便捷性必然有其不利的一面,就是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导致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心态调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演绎能力等方面会有所下降。
手机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手机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手机文化的发展,手机文化为盈利而制作,手机文化消费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在手机文化的运作过程中,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这有悖于人性的自觉提升。正由于大众文化实践功能的二重性,手机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也具有二重性――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
三、应对手机文化影响,加强大学生教育的对策
(一)积极跟进,领先潮流
首先是端正心态,不是居高临下对于新时尚元素一律排斥,而是放下架子,摆好位置,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大学生追逐时髦行为的深层次的文化脉搏。进而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走进手机文化的核心地带,乃至成为时代潮流的领先者而不是被时代潮流拖着走。这就必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及时掌握最新态势,调整好心态,事先做好面临新现象新问题的思想准备,形成必要的完善的预警机制。
(二)加强引导,掌握主动
对于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必须积极发挥管理一方的引导教育职能,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现在很多高校都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酿造,但却忽视了手机文化的重要性。需要转变观念,把手机文化纳入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把手机文化当作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三)适度规范,除弊兴利
对于大学生使用手机,必须采取有效适度的管理,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形成必要的约束机制。应该把手机使用纳入到教学管理、生活管理中来。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手机依赖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问卷调查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手机等高科技产品逐步进入人们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的必备工具。大学生由于其发展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手机也日益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并且因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也给大学生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选择大学生手机依赖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借助石河子大学商学院300位学生的调查样本数据,在全面调查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大学生手机依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对矫正大学生手机使用不良行为,消除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研设计
本文选择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类型、生源地)、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手机品牌选择、价格、购买手机关注要素、手机使用功能、经常浏览的内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每月消费金额数、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上课时间使用手机频率、手机没带或没带的负面反应)以及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和消除大学生依赖的对策建议等内容。在问卷调查过程中,为了保证貂蝉过程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以学院每个专业的学生总数作为基准,设置样本框,然后在样本框内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1份,剔除21份无效问卷,获得300份有效问卷。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审计学和统计学分别获得有效问卷数为38份、58份、62份、67份、43份和32份。
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表明,首先采用格朗巴哈α系数和Cuttman分半信度系数检验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情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系数分别达到0.7835和0.8124,通过显著性检验。然后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问卷相关因素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7.45%,超过80%的标准,即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衡量采用每月消费金额数、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上课时间使用手机现状、手机没带或没电的负面反应四个指标进行衡量。因此,接下来本文通过上述四个指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就大学生每天手机使用时间看,300位被调查的大学生当中,手机使用时间选择为1小时以内、1~3小时、3~5小时和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大学生总数的4.7%、25.3%、43.3%和26.7%。即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一般在3个小时以上,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相对较长。
其次,就大学生每月消费金额数看,调查问卷将大学生手机每月直接消费划分为50元以下,50~100元和100元以上三个层次。各层次对应的大学生人数分别为88人、152人和60人。即大学生每月手机消费水平主要在50~100元之间,总体来说大学生每月手机直接消费水平偏高。
第三,就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频率来看,根据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有89位大学生表示其在上课期间经常玩手机,有181位大学生表示其在上课期间偶尔玩手机,仅仅有30位大学生表示上课期间从来不玩手机。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的习惯。
最后,大学生手机没带或没电的负面反应来看,本文中,大学生手机没带或没电的负面反应采用用“手机没电、没带或停机时,是否会有焦虑感。”这一问题进行衡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300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7位大学生表示当自己手机没电、没带或者停机时,会感到非常焦躁,有115位大学生表示会焦躁,有53位大学生表示自己的感受一般,仅有43位大学生表示当自己手机没电、没带或者停机时,不会或者非常不会感到焦躁。因此,总体来说目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并且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也已经逐步显现。
四、大学生手机依赖负面影响调查分析
上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手机依赖现状,并且手机依赖给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因此,本章节重点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学习成绩下降,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养成惰性思维,冷落现实人际交往,造成不诚信现象频发,责任感淡薄以及养成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等。因此,论文通过检验大学生手机惰性与上文提到的大学生手机惰性的负面影响的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水平,来探究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学习成绩下降、形成不良生活习惯、造成不诚信现象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冷落现实人际交往和责任感淡薄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养成惰性思维和形成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程度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其众多负面影响的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形成惰性思维(0.860)、形成不良学习习惯(0.517)、冷落现实人际交往(0.462)、形成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0.372)、学习成绩下降(0.261)、责任感淡薄(0.179)和造成大学生不诚信行为(0.115)。即首先,大学生“一遇到问题,就通过手机搜索答案”的学习方式造成大学生养成惰性思维和不良的学习习惯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大学生长期通过手机交流,沉迷于手机的虚拟世界当中,造成大学生冷落现实交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人与人的距离的问题也明显显现;第三,大学生因手机使用消费而造成的学生从众消费、及时消费和攀比消费等心理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也已经养成,这不仅加重了学生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在社会中也形成了不良的风气;最后,大学生因手机依赖造成的不诚信问题和责任感淡薄的问题虽然尚不严重,仅在少数大学生身上有所体现,但是可以预见其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范围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呈现出逐步扩大和加深的趋势。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商学院300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较长;每月手机消费较高;课堂期间养成玩手机的习惯以及手机没带或没电时,会感到焦虑等手机依赖现象。并且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已经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成绩、诚信水平、社会责任感、消费习惯以及人际交往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因此,规范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迫在眉睫。而要想有效消除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大学生自身、学校、家长以及政府都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严格控制自己手机使用的时间和费用,坚决在课堂上不使用手机,积极参加面对面的社会活动以及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等;学校应该规范学校课堂纪律,提升老师上课质量,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家长应该鼓励子女积极参加面对面的文化活动,时刻关注子女的动态,并协助老师帮助学生消除手机依赖的问题;政府则应该加强垃圾短息管理和加大手机游戏监督力度等。
参考文献
[1]夏领婕.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及影响――以武汉两所高校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
[3]黄玉莉.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及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1).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新媒体 网络公德
一、前言
如今进入科技快速发展的21世纪,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彰显与时俱进的特征,具有很强的及时性、有效性、全面性和方便性等优点,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新媒体在我们运用中也出现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在新媒体运用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的缺失,如诋毁谩骂、论文抄袭、沉迷游戏等。
二、调查方法
此次主要针对浙江大学生,范围广,层次多,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样本内容充足,也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调查研究。
此次调研涉及浙江省各地市,其中以嘉兴、温州、杭州等地为主,以92年至97年在校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被调查人群的学历分本科和专科,共发放了23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35份,本次问卷采取现实发放问卷以及网上问卷调查的两种方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新媒体了解有限,手机使用成主流
“新媒体”这个专有名词常常融于90后大学生的生活中,从调查中看出,大学生们对新媒体大多是基本了解,不了解、没听说过的很少,且每天最常用的是手机媒体,表示新媒体已经明显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我们已离不开这些时代的新科技。
大学生中不乏紧跟科技发展潮流之人,对手机的运用更是越来越频繁,由此也导致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对手机有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但也反映对新媒体很了解的不多,因为主要是运用手机,可以明显感受到手机功能的确在日益强大,也导致大学生对其他新媒体尝试不多,或者是缺乏运用兴趣,所以对整个新媒体总的概念了解是缺乏深刻认识的。
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其中,手机电子产品的发展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对于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不少人认为,尽管手机媒体具有极大方便性、好操作性,大学生们对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心怀好奇、攀比的心理,相信他们能从这些新媒体中获得无与伦比的,但手机媒体受到功能形式、内容限制和媒介繁荣的制约,因此手机产品是辅助媒介的主流,功能重在联系与娱乐。
2.大学生虽能意识到公德问题,但问题较多
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的道德标准。社会公德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言语中,从新媒体运用下的虚拟网络环境中也能表现一个人的公德问题。
问卷中看出大部分人觉得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能反映人格公德素质,大家意识到在新媒体运用下,每个人都应该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如在各社交软件中应该言语得体,尽量传播正能量,不欺骗、不诽谤、不宣传黄赌毒……但这数据相对偏少。
其中,对于论文抄袭一事,不到一半的人认为是违背了社会公德,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因为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所以趋之若鹜。可见,大学生在论文写作这方面公德意识淡薄。当今信息爆炸社会,资源获取方便快捷,相对而言,大学生看书用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够,想借助媒体这一“便捷门”轻而易举抄写论文。
新媒体在为我们带来讯息便捷、娱乐享受的同时也将风险与挑战留给了全社会。在新媒体环境下,在时代召唤下,面对新媒体下负面消极信息地广泛传播,我们大学生更严格以身作则,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社会及政府也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良性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新媒体健康发展。
3.直面问题,分析原因,解决对策
出现网络公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社会大环境下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上的不重视、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因素)的影响、网络监管惩罚力度不够等等,其中大多人反映还是整个社会的影响作用比较大。
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开放性等特点,正是虚拟环境的特点产生一定程度的不真实性。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事情数见不鲜;利用网络进行人肉搜索,互相谩骂等事也时有发生,就是少部分人的公德缺失使人们对社会环境产生越来越多的消极情绪。因此,网络监督力度也急需加强。
正因为出现了一系列社会公德缺失问题,是否有必要开设新媒体介绍、使用、网络公德等相关内容的课程?80%的人认为是很有必要的,绝大多数人都赞同通过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自身对于新媒体的进一步认识,以使自己更好地运用。
既然存在不足,就需要对问题进行改善,为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方法可以有学校宣传、教育方面加大力度,社会舆论起积极导向作用,政府管理部分做好监管力度,但最主要还是自我教育,自我摆正心态、摆正态度,一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不会改掉。
四、总结与建议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追求潮流,接受新生事物快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是使用新媒体最频繁、最主要的群体,也是受其影响最深刻的群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我们不得不探讨其中的利弊关系。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媒体分析、判断能力与运用能力
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对于非新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通过相关学习能更好了解媒体使用、发展,提高整体认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第二,对于新闻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能对自己所学专业更有一定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提升自己职业道德修养。
2.完善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教育引导,构建校园传媒体系
学校领导要重视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可以加强网络传播力度,推广媒体合理使用;学校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利用信息,引导学生以积极端正的心态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活动。
3.搭建高校信息管理平台,精心打造新媒体管理队伍
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学生监管力度,并全面打造一支正规化、精英型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组织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参与校园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各类论坛,积极健康的有效信息,以优秀学生榜样事例来鼓励带动身边所有人。
虽然使用的媒体是不断更新的,但社会对我们的公德要求还是一直不变的,我们需要审视自己,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基于新媒体运用下的社会公德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2]周菊红,朱靖娟.大学生网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5(3)
[3]孙晓冰.开展中学网络德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
“低头族”源自英文单词"Phubbing",这个新生单词,由 phone(手机)与 snub(冷落)组合而成,大意是因玩手机而冷落了周围人的行为。当今社会,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在大街的人行道、公交车、宾馆、酒店、学校餐厅甚至学校课堂上,随处可见低头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上网、游戏或刷微博的人,一个小小的屏幕就引得他们全神贯注,这就是所谓的“低头族”。
“低头族”正在成为一种日渐严峻的社会病,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危害,就对人的身体危害而言,易产生颈椎病、眼睛疲劳甚至视力减退等眼部疾病等,就心理危害而言,易产生信息依赖,加剧人与人的沟通障碍,导致人情淡漠、亲情疏离、思考退化、认知浅薄。据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一份关于"低头族”现象的问卷调查显示,该院参与问卷调查的204名同学中:每天低头玩手机超过4小时的大学生占了68%;做了“低头族”后,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变差的大学生占了40.5%。而高中生“低头族”现象也逐步呈现出愈加严重的趋势。
当前关于“低头族”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一些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关于大学生“低头族”问题,主要研究大学生“低头族”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2.关于“低头族”的行为及心理分析问题研究,主要分析“低头族”的行为表现,并从心理方面分析“低头族”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3.关于儿童、青少年“低头族”问题研究。分析了儿童、青少年“低头族”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探讨。4. 关于“低头族”的健康问题研究,主要分析“低头族”对身体、心里的危害及如何克服。5.从传播学视域对“低头族”进行研究。当前研究在研究对象人群涉及范围,对“低头族”的概念界定,“低头族”产生的原因、对人的身体、心理造成的危害及解决对策方面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同时也使“低头族”现象引起了社会一定程度的关注,因而也有了一些实践价值。
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较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究的人群对象不够广泛。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群体,对高中生群体关注不够。2.研究的理论探讨不够深入。当前研究成果围绕现象就事论事较多,较少从理论高度去深入分析“低头族”产生的根源及解决对策,因而使研究缺乏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撑,显得有些单薄无力。3.研究提出的解决方案还不够完善。当前研究提出了一些“低头族”问题的解决方案,总体看这些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对高中生”低头族”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社会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高中生”低头族”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高中生“低头族”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现实状况入手,探讨“低头族”现象对高中生生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并试图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与学生个体联合的帮扶教育体系,从而发挥信息时代手机等移动媒体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作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低头族”问题。
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从中理出研究脉络;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实验中学50名高中生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5位高中生、5位教师、5位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低头族”问题解决的建议。
三、调查分析
本课题设计了关于高中生“低头族”问题的调查问卷,包含17个题目。共发放调查问卷112份,回收112份,有效问卷100份。分别有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各56名学生参加了调查,包括男生56名、女生56名。并对山东省实验中学的5位教师、5位家长进行了访谈。
(一)高中生存在“低头族”现象,但并不普遍
在“请问您认为自己属于‘低头族’的一员吗”问题中,有9位同学选择“是”,认为自己基本属于“低头族”,有91%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低头族”。关于多久使用一次手机,95%的学生是“每天都用”,占绝大多数。由此可见,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在用手机,但多数学生并未产生对手机的严重依赖。
(二)高中生存在使用手机不当现象
关于买手机的最初目的,70%的学生选择了“方便对外联系”,15%的学生选择了“上网”,10%的学生选择“玩游戏、听歌”,5%的学生选择了“其它”。
关于通常在什么场合使用,80%的学生选择“家里”,10%的学生在教室,70%的学生选择“其它公共场所”。
关于上课时间会使用手机吗,仅有4%的学生选择“经常会”,10%的学生选择“偶尔”,10%的学生选择“很少”,78%的学生选择“不会”。看来,大多数学生不会上课用手机。
关于通常您上课玩手机的原因,10%的学生认为是“习惯性的”, 6%的学生认为由于“老师上课没吸引力”,4%的学生是“偶尔处理短信”。 关于您是否会因为玩手机错过听课而后悔,100%的学生选择“是”。
(三)过度使用手机对高中生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关于手机对您的学习造成的影响,60%的学生选择“能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10%的学生选择“占用大量时间”,20%的学生选择“导致学习缺乏延续性”、“导致学习缺乏专注度”,,50%的学生选择“帮助我放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于“您觉得‘低头’现象对你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负面影响吗”, 2%的同学选择“无负面影响”,20%的同学选择“有,主要是带来身体不适(如脖颈疼痛、眼睛疲劳、头晕目眩等)”,10%的同学选择“有,主要是人际关系异化(如与身边的人缺乏沟通、朋友见面却各顾各地玩手机等)”,20%的同学选择“有,主要是安全问题(如过马路不注意看车)”,20%的同学选择“有,主要是产生了轻微强迫症或依赖症(如一有空就拿起手C玩、起床后睡觉前必看手机等)”,10%的同学选择“有,主要是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变差”。可见过度使用手机对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家长和亲友对高中生过度使用手机现象较为关注,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于如果您是“低头族”,旁边人对于您成为“低头族”的态度是什么,60%的同学选择“劝阻”,20%的同学选择“视而不见”, 20%的同学选择“旁边人受影响,逐渐变成‘低头族’一员”。可见,家长和亲友对高中生“低头族”还是比较关注而且会严加制止的。
在“与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您会只顾玩手机吗”问题中,10%的同学选择“是的,经常拿手机玩”,40%的同学选择“还好。偶尔玩一下”,50%的同学选择“不,从不拿手机玩”。
关于“家长是否赞同自己带手机到学校”,20%的同学选择“赞同”,80%的同学选择“不赞同”,可见大多数家长不主张让孩子带手机进入校园。
关于如果手机被老师发现过是否坚持再带手机进校园,90%的学生选择“不是”,可见大多数同学还是能够遵守学校规定,不带手机进校园。
(五)高中生对抵制“低头”现象、减少其不良影响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
关于“低头族”的发展趋势,10%的学生认为“越来越普遍”,30%的学生认为“维持现状”,60%的学生认为“有所缓和,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低头’”。可见学生已经在通过行动来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关于如果在了解了作为“低头族”对于日常生活的危害时,您还会继续当“低头族”吗,80%的学生选择“不会。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会减少低头的频率”,10%的学生选择“觉得无所谓”,10%的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可见大多数学生在认识到“低头族”的危害后,会主动改变不良习惯。
关于你认为我们能做健康的“低头族”吗,80%的学生选择“可以”,10%的学生选择“不清楚”,4%的学生选择“不可以”,6%的学生选择“不一定”。大多数学生对于做健康的“低头族”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较强的信心。
(六)关于如何减少和抵制“低头族”现象,教师和家长给出了有益的建议
通过对省实验中学的5位教师、5位家长进行访谈,他们都认为“低头族”现象对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对学生的身心、学习都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造成学生视力下降、身体素质下降,并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手机依赖,影响了学生与同学及周围人的交往,并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下滑趋势。
四、研究结论
通过文献梳理和调研,我们对高中生“低头族”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也逐步探讨了一些解决对策。
由于高中生“低头族”现象已经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应构建集社会、学校、家庭与“低头族”个体联合的帮扶教育体系,发挥信息时代手机等移动媒体的积极作用。家长、学校和学生本人,都与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一现象,从而降低手机的危害,积极发挥手机在通讯、学习资料的开拓等积极作用。
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手机依赖的危害,从而自觉抵制“低头族”现象。
其次,学校教师应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杜绝上课使用手机现象。
第三,家长应发挥好监督指导作用,营造宽松、和谐、有益学习和成长的环境,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不做“低头族”。
关键词:手机依赖 高职学生 调查问卷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39-02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集通讯、娱乐、社交、购物等多种强大功能于一体的“第五媒体”――手机,手机以其便携、快捷、私密的特点满足了年轻一代对海量信息和广泛社交的追求,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高、自律性较差、容易沉迷娱乐等特点,自然容易被手机所控制,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念,甚至导致因无法控制自己而过度依赖使用手机的“手机依赖症”。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摆在高职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该文基于对枣庄职业学院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为引导高职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克服手机依赖、建立正确价值观提供借鉴。
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该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枣庄职业学院高职学生,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43份,其中男生42.3%,女生57.7%,一年级37.1%,二年级32.4%,三年级30.5%。问卷设计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常用手机功能、使用手机时间及频率、上课使用手机时间及原因、手机依赖程度等30个问题。443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高职学生手机拥有率达100%,上网普及率达98.2%。从问卷结果分析,高职学生主要使用手机的交友聊天、影音娱乐、阅读小说、获取资讯、撰写微博、网络游戏等功能。其中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使用率最高,达到91.7%,电话、短信等通讯功能排在第二、三位,游戏功能排在第四位,达34.7%,排在后面的分别是影音娱乐(27.8%)、资讯获取(25.2%)和阅读小说(19.7%)。上课时间出现过看手机行为的达到99.4%,上课经常看手机的有32.3%。男生认为自己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占男生总数的37.4%,女生认为自己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占女生总数的29.8%。大一学生有28.1%认为自己有手机依赖倾向,大二学生有33.7%认为自己有手机依赖倾向,大三学生有43.1%认为自己有手机依赖倾向。
手机在高职学生中100%的拥有率,和手机上网功能的普及说明手机已成为高职学生的必需品。社交软件的高使用率反映了当代高职学生孤独又躲避正面社交、从众又特立独行、叛逆又渴望被接纳认可的心理特点。上课看手机形成习惯说明手机已经对高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要大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攀升。
2 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原因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梅尔文・德弗勒和大众传播社会学家桑德拉・鲍尔-洛基奇提出的“媒介依赖”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存在的变动和冲突越多,个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越多,不确定性促使人们搜寻多种信息来了解社会生活正在发生些什么。[1]当前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个人越来越依靠大众新媒体来获取资讯和进行自我社会定位。同时,海量信息使人们应接不暇,造成了社会普遍存在的“快餐文化”和“浅阅读”现象,“茗香书韵”的节奏已经远远赶不上人们奔忙的脚步,手机让人们可以见缝插针地获取资讯、娱乐放松和交友沟通,这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2.2 主观原因
高职学生作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信息筛选能力较差的青年一代,在海量信息面前既欢呼雀跃又无所适从,他们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交新途径、视听新感觉、购物新理念,却容易在虚拟的手机世界里荒废了青春、迷失了自我。
首先,手机媒体减少了他们的孤独感。刘红和王洪礼研究发现,孤独感可能会增加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2]王相英研究发现,孤独水平与手机成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不是名牌大学里的“天之骄子”,多数从小因为学习成绩一般而存在自卑心理,越自卑就越孤独,越渴望被认可。但是自卑的心态让部分同学对现实社交有一种排斥心态,而手机社交软件的广泛性、主动性、私密性既满足了他们交往的需求,又巧妙隐藏了他们的自卑,让他们在虚拟世界里找到了自信。
其次,手机媒体让他们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传播者。新媒体时代,每个人、每部手机都是一个“自媒体”,自媒体使得学生从“旁观者”陡然转变成新闻“当事人”,他们想写就写,想说就说,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传递他们生活的境况,甚至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4]他们在发表评论、撰写微博、维护个人空间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自我表达的快乐,而当这种自我表达有人“点赞”或引来围观时,则能给他们带来无限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最后,手机媒体迎合了他们对娱乐的需求。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在课业之外,比较廉价的娱乐方式就是玩手机,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几乎涵盖了他们所有对娱乐的需求,对他们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和控制力,需要付出脑力劳动的、相对被动的学习则显得有些枯燥乏味。
2.3 客观原因
现在的职业院校几乎做到了全网络覆盖,为学生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条件,餐厅里、教室里甚至厕所里,随处可见“低头族”和“拇指族”的身影。
有些职业院校的社团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新意,许多活动的开展都是配合上级精神,学生没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发挥能动性,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部分高职教师由于没有升学率的压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不够,几十年一本教案念下来,课堂没有吸引力,学生参与度不够,又有少数教师对学生管理失之于宽,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不闻不问,甚至在课堂上接打电话,导致学生很难将全部精力放在课堂上,总是受到手机的干扰,甚至直接用玩手机代替上课。
3 高职院校应对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探索
调查表明,对手机媒体的依赖已经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的首要因素,引导高职学生正确对待手机媒体、处理好学习和娱乐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建议。
(1)利用手机平台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高职学生缺乏信息判断和筛选能力,容易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引导而对社会感到失望,甚至是自我放弃、随波逐流。高职院校在利用思想政治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和各种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手机媒体这一便利平台,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发起微话题,举行微访谈,制作微课堂,利用微视频、微电影、微文本、图片、手机报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青春正能量。枣庄职业学院近年来开通了“枣庄职业学院微信公众号”和“青青枣职”两个微信公众平台。“枣庄职业学院微信公众号”从学院层面权威信息,传播学院形象。“青青枣职”面向全体学生,辅助团学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两个微信公众平台都有专业的师生创作团队,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关注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广大师生的重要精神家园。
(2)利用手机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有的高职院校利用屏蔽仪、“手机收纳袋”等方法约束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行为,但技术的进步是把双刃剑,在屏蔽掉手机信号的同时也屏蔽掉了一个巨大的网络知识宝库,而且这种强制性的做法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笔者认为,可以为课堂规定一定的“手机松绑时间”,比如:小组讨论或“头脑风暴”等课堂活动时,允许同学们参考手机拓展自己的思路。课前通过“预习导航”设置预习内容,引导同学们利用手机网络的搜索功能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将手机由“学习天敌”变为辅助学习的好帮手。每门学科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大家可以利用微信讨论问题,也可以查看相关的图片视频、学术论文和科普资料。
(3)用“活力课堂”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和专注力。近年来,枣庄职业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吸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打造出做、学、教、赛“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动手操作和展开竞赛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这可以说是引导学生克服手机依赖、重回课堂的成功案例,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院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因为上课无聊而依赖手机。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功能强大的APP让手机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控制力,手机依赖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关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研究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有责任继续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去拯救这在手机屏幕前“垮掉的一代”。
参考文献
[1] S.J. Ball-Rokeach,M. L. DeFleur,A Dependency Model of Mass-Media Effects[J].Communication Research,1976(3).
[2] 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66-69.
关键词 网络交互工具 微信 学习影响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大数据时代,智能手机、App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得教育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以及协作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1年初,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相较QQ、飞信、新浪微博等,微信以其广泛适用性、低流量资源共享、多类型公众平台等功能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因此,研究网络环境下,微信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可行性策略的提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优质学习资源的共享。
1项目研究概述
1.1大学生对网络交互工具的选择
1.1.1大学生对网络交互平台的使用倾向
500名大学生中,占全部调查人数的92.0% 的460名同学使用腾讯QQ;占全部调查人数的53.2%的 266名同学使用腾讯微信;占全部调查人数的35.6%的178名同学使用飞信;占全部调查人数的45%的225名同学使用新浪微博。此外,占调查人数的6.0%的30名同学使用其他网络交互工具。相较于微信, QQ以其出现早、方便快捷等特点,赢得了大众的喜爱,用户数据量最大。但是,在3年时间里,微信用户数据量能够占半数以上,却也体现了它不可估量的影响力。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微信的跨平台交流,灵活智能,节省资费,受到大众喜爱。
1.1.2大学生选择网络交互工具进行的活动
在500名研究对象中,占总数的78.2%的391名同学以娱乐包括聊天、交友、游戏、关注朋友圈动态为主要活动;占总数45.6%的218名同学用于娱乐外,也会关注时事新闻动态;占总人数的56.8%的284名同学也会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应时代要求,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网络牢牢结合,而微信用于学生学习必然会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体现。
1.1.3大学生对于网络交互工具的感受
同学们对于市面上流行的交互工具的直观感受是方便快捷,节省资费,获取信息快速。网络交互工具用于教学将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体现,关注工具平台的功能完善以及大学生通过工具平台进行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网络交互工具用于教学的影响度。
1.2微信对于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500名大学生中,有266名学生在使用微信,占全部调查人数的53.2﹪,而266名学生中,95%的学生都在使用手机版微信登陆。手机版微信以其人性化设计、简易的操作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对266名研究对象使用微信平台的时间的统计中,有63名同学的使用时间在每天两小时以上,占总数的23.8%;有120名同学的使用时间在每天一至两小时,占总数的45%;有43名同学的使用时间在每天一小时以下,占总数的16.2%;有28名同学的使用时间在至少一周一次或至少一月一次,占总数的10.7%;有12名学生使用更多或是更少的时间使用微信。如下图所示:
结果显示,65﹪的大学生通过微信提供的“摇一摇”、语音漂流瓶、附近的人等功能来扩大社交圈。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传输,还满足了多人手机群聊的消费需求。便捷的功能让学生们不仅可以进行交互式的多人通讯,而且可以及时获取国内外时事政治动态。微信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学习信息的一大途径,35%的学生会使用微信平台来进行与学习有关的活动,比如:与专业人士、教师、同学进行学术问题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更好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老师在微信平台上上传的学习资源、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在线批阅作业的情况等,及时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高效性;学生还可以关注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公众平台,定时获取平台上的专业学习信息。
2研究总结与策略提出
微信作为方便人们创建与维系社会关系的网络交互平台,不仅被用来沟通交流、娱乐消遣、意见发表、共享信息,同时也能够满足大学生实时非实时地学习以及搜索和共享学习资料,是一个学习资料总库。
2.1微信给大学生带来的有益的影响
2.1.1微信丰富了大学生活
通过微信平台,好友共享了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可以对分享的内容多看、多评、多分享。大学生不仅需要培养学习能力,还包括环境适应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表达元素的丰富,如:视频、图片、动画、音乐等,增加了生活的丰富多彩性。微信还提供交友、娱乐、学习、网购等便宜的服务,借助微信平台,大学生可以获取与学习、生活、工作等有关的信息资源。
2.1.2微信使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成为可能
调研发现,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到全国甚至世界上有关自己专业的动态以及教育变革的最新走向。微信不仅丰富了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在线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同时,也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微信的收藏、转发、等功能,可以积累不少的知识。
2.1.3微信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圈
通过微信,进行实时语音聊天,在评论回复中促进同学之间更多的交流;将有益的信息发送给指定好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会在无形中拉近你我之间的距离;“摇一摇”认识附近的人,了解他人的专业背景,拓宽自我知识面,让自己的朋友圈得以扩充。
2.1.4快捷方便地了解时事
微信能及时更新新闻动态、经典语录、时尚杂志、学习生活、健康娱乐等分类的微信二维码消息,让用户对微信公众帐号的查找关注更简单方便。
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创新性、环境的较强适应性让大学生能够快速地接受新兴事物,通过微信,关注公众平台或者名人微信,就可以快捷方便地了解实时消息动态。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应该是时代生活的关注者,专业服务社会,贴近生活,关注民生,了解时事是 必不可少的。
2.1.5专业公众平台的运用
微信公众平台的申请是免费的,经过1-2天的后台审核,即可完成申请。我们可以申请属于自己专业的公众平台,便于同学间的学习交流。在被调查的266名调研对象中,有占被调查对象的39.2%的104个同学建议:申请专业公众平台很有必要;占被调研对象的43.2%的115个同学,建议通过个人消息的推送与共享,其他17.6%的被调研对象并未发表自己的看法。生活学习中,巧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2.2微信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2.2.1大学生自制能力差,易过度沉迷于微信的娱乐、社交功能
微信平台是一款即时通讯娱乐工具,它所提供的娱乐、社交等功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与学习情况,导致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时间不规律。长时间使用微信提供的娱乐、社交功能,导致学生对于自己学术上的要求放松。
2.2.2大学生的个人隐私不受保护
微信有专门的隐私保护设置,如二维码扫描,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大学生保护自己在微信上的一些个人隐秘信息。但是,隐私保护与防护措施并不完善,不能帮助大学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微信平台所提供的“摇一摇”“好友圈”等功能帮助大学生扩大自己的社交圈的同时,会让大学生有更大的几率接触到陌生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2.3大学生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危害
微信平台以其广泛的实用性、即时通讯性,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然而,不良信息,比如暴力言论,偏激语言,情感欺骗话语等的,对于明辨是非能力弱的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如果对于信息的正确与否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握,那么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则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诱发犯罪。
2.3大学生高效文明地使用微信的策略
2.3.1增强责任感,培养自控能力
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控能力,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投身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去。通过微信平台,多了解信息道德方面的知识,分享学术思考,关注专业领域,阅览对于自己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文章,观看有利于自我成长视频与图片等,对于大学生的自主性,责任心以及三观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
2.3.2警惕不良信息,加强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包括保护个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隐私安全等,微信让大学生的朋友圈得以扩展,但是,很多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高,随意结交网络好友。而我们却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这不益于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虚拟的网友保持一定的距离,提高警惕,对于微信推送的消息有选择地去浏览,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大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的要求。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论文和中学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2.3.3智慧选择,绿色上网
面对不良信息的侵袭,大学生应该正确地面对,机智地摒弃和屏蔽,时刻注意自己关注的平台的种类以及关注的微信好友,并对于平台信息的更新提高警惕,对于不良信息的传播者进行及时地处理,提高自我处理不良信息的能力。
2.3.4让微信成为学习伙伴,拓展专业知识
信息时代,大学生的通讯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可能,微信平台在满足大学生对社交娱乐和通讯等的需求之外,还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应该理性、客观地认识微信平台,让微信成为学习上的好帮手,成为移动学习的资源获取渠道,成为打开大学生视野的一扇窗,并融入个人的专业学习。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引入
信息时代,全民族都要提高媒介素养,从而让我们的大众都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作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媒体已经构成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媒体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大学生成长需要优秀的精神食粮,关键是如何发挥媒介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途径或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全社会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出借鉴和思考。〔1〕〔2〕
二、媒介素养的简介
(一)媒介素养概述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3〕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事实上学者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与界定往往少补了对信息的涉及,甚至有学者将媒介素养划分为微观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直接取名为“媒介信息素养”,并分析了其内容。更有学者从教育视角深刻地解析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从概念的起源层面,内涵的变迁过程、培养的实施方式的三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相互融合之趋势是明显的,并提出以教育技术为支点构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之桥梁。正如学者冯延群所言:“媒介素养倾向于一种综合的文化素养,而信息素养则是一种知识管理策略。”〔4〕
(二)媒介素养”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播科技与媒介形态关系紧密,并且反映出人们文化观念、传播模式与媒介观念的转变,社会文化与科技技术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造了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则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方式,然而当人们体验数字化生存的同时,其媒介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当代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传统媒介素养的丰富和发展。不论是研究新媒介素养的理论,还是时间新媒介素养的教育,或是测评公众新媒介素养的水平,都必须建立在对当代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并构建新媒介素养的内涵体系,是当代传播与媒介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工作。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5〕〔6〕
(三)“媒介素养”引发的教育思考〔7〕
1、媒介素养的现实性
现代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的可能性
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可以利用手机、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
3、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容易被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设置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四)“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8〕:目前《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9〕〔10〕: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青少年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青少年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创立,对目前社会公众阶层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实现也必将起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将世界带入信息时代。作为一种信息平台,互联网被认为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其最大的特点在对各类传播媒体具有兼容性。传统媒体与网络融合,形成了多媒体的强势传播平台,如人民网、央视网、中广网、新华网等;不断发展的传播技术和网络结合,形成了新兴传播媒介,如bbs论坛、微博、qq、msn、飞信等等。这种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类传播媒介形式不断扩张,对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高等学校,以互联网、手机通讯为平台的新的传播环境正在形成,对以信息沟通、说服教育为主要手段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本文从分析网络条件下高职院校的信息环境入手,结合网络信息环境的特点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提出了网络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理念和方式。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信息环境的特点
(一)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介信息环境正在形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普及率达到36.2%,其中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占29.9%,远高于其他职业者。这其中大学生更是学生网民的主力。互联网为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视频点播、网络音乐、即时通信技术、网络动漫、微博、网络百科等媒介形式不断涌现、日新月异,把更多的大学生从报刊、广播、电视和书籍等传统媒介上吸引到计算机旁。在一项河南省大学媒介接触调查中,高达74.4%的学生把网络作为自己接触最多的媒介,平均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周,其次是电视、书籍和报刊。可以说,在高职院校校园以网络等媒介为主的信息环境已经形成。
(二)新媒介适时性、交互性通讯方式强烈吸引着大学生。根据传播学原理,“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网络上信息量大、知识结构多元、各种检索手段方便快捷,在“报偿的保证”方面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而在“费力程度”上,手机上网功能的开启已经使上网越来越便捷。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者达到3.18亿,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在笔者进行的一次河南省大学生媒介接触的调查中也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者已经达到91.2%。借助手机通讯手段,大学生在校园里保持对网络媒介的随时随地接触。网络交互性特点是大学生选择网络媒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网络上,大学生不仅可以非常便利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将自己观点及时反馈给信息的传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观点采集所见所闻,并通过微博、论坛、通讯软件等采集到的信息出去,从而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
(三)鉴别能力较低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瓶颈。网络新媒介和传统媒介是有着巨大差异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主要特征是职业化、专业化,不仅传播者本身是进行信息传播的专业化机构,而且有完备的政策、制度、法律和管理部门对这些媒介机构进行约束,其信息“把关”严格,具有权威性。而在新媒介环境中,传播者不再是一个管理严密的媒介组织,可以是一个商业性的传播机构,可以是众多网友参与构建的论坛或社区,还可以是一个普通的网站,更一个人的博客、微博。传播者本身就不一定具备信息传播的基本知识、素养和能力,在信息的“把关”上先天不足。同时,网络媒介信息的多元化、海量性、流通的多向性,都是原有媒介控制手段所无能为力的。可以说,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已经不是经过严格“把关”的信息,其真实性、权威性、倾向性、价值观到底如何,需要大学生具备更高的分析鉴别能力。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非常薄弱,基本上靠自己在网络的世界里摸索,以被动的、零散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媒介信息鉴别能力,这对他们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二、网络信息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遇
1.开辟了新的沟通交流平台。一方面,网络信息传播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没有参与者人数的限制,利用这种新的信息沟通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检索方便快捷等也大大增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时效性。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思想政治工作技术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网络信息形式已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画面,这些新的信息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再是仅从教育者到被教育者的单线传播,而可以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方式。如思政信息可以通过网站、论坛、及时通讯软件、qq群、博客、微博等方式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
2.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主动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并通过发表评论、网络留言等方式与信息的发出者进行反馈,这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果能够合理引导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将彻底改变传统封闭式的、单向性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至少可以带来两方面优势:第一,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更为明确;第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大学生 “自我教育”、自我帮助”的作用,把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1.网络不良信息的的冲击。网络媒介的“把关人”弱化,导致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网络上的信息“信息既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既可能是全面的,也可能是片面的;既可能是高雅的,也可能是低俗的;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等等”。尤其是非主流的价值观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冲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侵蚀大学生的思想品位。更有甚者,一些不良信息及低俗无聊的网络游戏、形形聊天网站,把大学生引向歧途。网络是个没有边际的世界,负面不良信息大行其道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网络非理性行为的曼延。随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人把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作为第一选择,因此,网络信息越发达,人们从现实中获得“第一手信息”的机会就越来越少。网络媒介通过各式各样的信息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信息环境”,这个“信息环境”不是“客观环境”本身,需要通过自己的社会经验进行辨别。然而,大学生不仅缺乏对“信息环境”的认识,更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根本无法区分“信息环境”与“客观环境”的界限,在对各类网络信息进行理性、鉴别性分析上更是困难重重。再加上的大学生自身理性思维的惰性,他们非常容易产生非理性反应。例如2008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发生的弑师事件中,正当很多师生在对这个悲剧进行反思的时候,却有不少学生从“情杀”、解气等理由出发,在网络论坛上发出了令人遗憾的言论。
3.信息传播道德的缺失。网络给了每个人的自由选择的权利,人人都拥有网络世界的一部分,都是自己的主人。只要自己认为是可以,没有人可以阻止,这种“绝对自由”的思想充斥着网络。再加上,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人”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逃避社会身份的约束,说什么话、干什么事似乎不不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在这种思想的怂恿下,“网络人”很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淡化思想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甚至在自我意识的驱动下,逞一时之能,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2010年2月20日,发生在山西的地震谣言事件就是一例。地震谣言导致太原等6个地市成千上万的居民在寒风中滞留5个小时以躲避地震。警察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散布谣言的就有一名在校大学生,其动机只是“闹着玩”。
三、网络信息时代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一)引入“双主体”的工作理念
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南京大学段京肃教授首先提出了了“双主体”理论,认为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受传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一样都深刻影响着传播的效果,都应该是传播活动的主体。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有思想、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教育活动的控制者,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最终成效,也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他们作为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器”,那么成效就会大打折扣。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模式的引进至少有两个优点:第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教育客体”模式,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凸现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对等。而网络时代学生更加崇尚的是自由、平等交流,适应这种思想引入双“主体”模式,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放在的平等的位置,自然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了深层次的亲和力。第二,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可以平等、民主地共同探讨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必然增强他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把他们从一个被动接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寻找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逐渐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去面对社会。
(二)构建先进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有新闻宣传网、学生工作网、共青团网站以及和思政相关的部门网站,承担了部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由于这些网站不是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针对性较弱,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高职院校必须整合网上资源,共同构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旗帜鲜明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库,进行一般的网络讲座和辅导;建立聊天室、bbs论坛,了解和收集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同时,要从增强影响力着手,把大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来。如根据青年学生的兴趣特征,充实网络信息的内容,使之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从而做到服务大学生、凝聚大学生、吸引大学生。再如针对学生渴望思想交流的特点,网站的管理者可以主动设立议题,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各种思想碰撞,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建立良好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
具有反馈的传播过程才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想要获得良好的转播效果,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良好的反馈机制是加深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重要手段,可以让教育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馈机制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如开设网上论坛、校务信箱、飞信群、qq群等。但这些沟通信息方式已经广泛存在,关键在于改变思路,尽快建立一套完成的工作机制,让这种借助网络新媒介的反馈沟通方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要作到这一点,关键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络技术的培训,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教师不再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者,要转变角色,学会使用平等身份、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否则,肯定不会被学生接受。
(四)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媒介信息的分析解读能力、批评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为个人服务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在国外由来已久,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造成青少年媒介知识较为贫乏、媒介素养较低的局面。在网络等新媒介的浪潮袭来时,大学生因媒介素养缺失带来的困惑是显而易见的。信息量太大让他们无所适从,信息互相抵触让他们感到真假难辨。网络舆情、网络道德、网络有害信息、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构建和谐的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让参与的大学生对网络媒介信息有深入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信息鉴别能力,明白哪些信息是客观的,哪些信息是虚假的;哪些信息高雅的,哪些信息是低俗的;哪些价值观是主流的,哪些价值观是非主流的,从而使他们在内心树立起自我警示、自我教育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的信息传播规则、道德、方法、技巧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够遵守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使用更加规范、合理的方式在新媒介上进行信息传播活动。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WiFi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113-03
移动学习是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计算设备,借助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也由原来的萌芽阶段逐步发展壮大。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学习主体力量,正以争当社会新时代宠儿的节奏积极加入到移动学习的队伍中来,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也随着3G和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主角的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而发生新的变化。
1 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新背景
成熟的3G技术为移动学习提供保障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在室内环境下,最高速率达2 Mbit/s(兆位每秒,或Mbps);在室外或步行环境下,最高速率达384 Kbit/s(千位每秒,或Kbps);在快速移动环境下,最高速率达144 Kbit/s[1]。相比第一代和第二代通信技术,3G移动通信技术在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
自工信部2009年初发放3G牌照到现在,3G技术商用已经近5年时间,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用户数量增长迅速,截止2013年11月,我国3G移动用户达3.86亿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54亿户,增速近40%[2]。因此,3G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移动数据业务的主要接入方式,高速的网络为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提供根本保障。而且,目前4G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新兴Wi-Fi技术为移动学习增加 Wi-Fi (Wireless Fidelity)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3]。Wi-Fi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上网信号的方式。与蓝牙技术相比,Wi-Fi网络信号稳定且传输范围大,可以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采用无线方式高速接入网络,为小范围无线上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成为深受广大网民喜爱的上网方式。随着“智慧城市”建设,Wi-Fi热点在现代城市当中越来越多。另外,随着“智慧校园”的建设,以Wi-Fi技术为主的无线校园逐步变成现实,高校大学生在校园的任何角落都可以实现无线连接。
和3G无线上网相比,Wi-Fi实现的是有限范围的无线上网,是将有线网络转换成了无线网络,因此,可以不必担心数据流量问题,而3G数据流量费用是相当高的。由此可知,对高校大学生来讲,实惠的Wi-Fi无线上网更具诱惑力,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
智能终端普及促成移动学习行为 智能终端作为移动学习的主要工具,包括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alm、PPC(Pocket PC)、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成了移动学习的主角。平板电脑以美国苹果公司的iPad为代表,向着高速处理、大屏显示、体积超薄、灵敏触摸的方向发展;而智能手机以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韩国三星公司的NOTE以及国内的华为、中兴、HTC等公司为代表,向着大屏幕、多功能、大存储、触摸屏等方向发展。
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加上3G和Wi-Fi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广大网民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的娱乐方式由原来的电视转移到网络,终端由原来的台式电脑变成了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增加了自由移动性。各个网络运营商、互联网商户更是以此为契机,提供移动应用服务,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这些改变使得他们加入到移动学习的队伍中来成为必然。
2 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新模式
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和普通手机时代,移动学习模式主要包括:基于手机短消息的知识传递学习、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情境学习和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辅助协作学习[4]。而随着3G通信技术、Wi-Fi无线网络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基于手机短消息的知识传递学习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情境学习和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辅助协作学习则成为高校移动学习的重要应用模式,另外还出现了许多其他应用模式。
BB电子教育平台的移动学习应用 Blackboard电子教育平台(以下简称BB平台),是在校园网环境下建立起来的支持在线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BB平台是国内高校较早应用的在线教育平台之一,广大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在自己校园网的BB平台上建设了自己的课程,课程应用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很好地辅助了高校教学。但是BB平台的设计是以台式电脑为基础进行的,要想在移动性较好的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上实现在线学习,则需要进行相关的技术处理。
课题组成员在以BB平台、学生教务系统、图书馆系统为基础,设计并开发支持苹果iPhone手机的Apple APP――“掌上学习”客户端,如图1所示。掌上学习客户端功能主要包括通知、学籍信息、课程、课表、考试安排、成绩、选课、学分统计、等级考试、BB掌上学习、图书借阅、图书查询等13个模块,如图2所示[5]。通过掌上学习系统,学生可以在校园的任何地方查询相关的教学信息及个人的学籍、选课及图书借阅等常用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功能当属BB掌上学习。BB掌上学习与学校BB教育平全同步,基本实现了BB平台的大部分教学功能。这样教师在BB平台上的课程,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在校园实现自由学习,大大扩展了BB平台的应用范围,使得教师可以注重课程建设和学习组织,而学生可以在更大范围进行自由应用。
数字图书馆的移动应用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知识象征,蕴藏大量书籍及其他资源。但是图书馆的场所是固定的,要学习就必须到图书馆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得到数字化的变革。嘉兴学院图书馆与超星数字图书公司接洽合作,共同设计开发了移动图书馆,如图3、图4所示。有了移动图书馆,学校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接入网络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享用移动图书馆来进行学习。在移动图书馆中,可以实现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视频等各类文献的一站式检索和全文获取服务;可以实现24小时云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无论是电子图书还是期刊论文,都可以通过邮箱接受到电子全文;可以实现馆藏查询、查看个人借阅信息、续借等自助式移动服务,并可以自由选择咨询问答、新闻、公告(通知)、收藏文献、发表评论[6]。这一系列的移动服务,为高校大学生的移动学习带来极大便利。
在线视频课程的移动应用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出现,引发了全球高等教育一场重大变革,不但包括技术上的革新,更多地是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2012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在自己设立了网络学习平台上开始提供免费课程。随后,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开始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因此,2012年被称作“MOOC元年”。2013年,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陆续加入了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机构。
随着MOOC的不断深入发展,在线视频课程资源越来越多,如爱课程网站(我国教育部开发)、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TED演讲等,以及各个高校自己开发建立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视频课程。这些免费的在线视频课程不但免费,而且质量较高,通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利用校园无线网络,都可以很好地访问课程资源,是高校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优质资源。
3 高校移动学习模式之反思
3G和Wi-Fi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技术保障,移动图书馆和MOOC网络在线视频课程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优质资源,但这改变不了高校课堂面授教学的主体地位,毕竟高校是面授交流最直接的场所。但移动学习作为辅助学习方式,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在高校移动学习发展过程中,也发现高校移动学习还缺乏个性化学习资源的设计,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无线网络使用的费用较高等问题。
个性化移动学习资源不足 通过调查和研究不难发现,不论是BB掌上教学、移动图书馆,还是MOOC在线视频课程,都是面向大众的公共资源,针对具体课程具体内容的个性学习资源还比较缺乏,因此,当前高校移动学习实现个性化资源订制还比较难实现。
缺乏教师有效组织 在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中,大部分还是学生以公共学习资源为基础而展开的自主学习为主,是高校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行为,缺少相关教师的有效组织。因此,这种自发行为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果有高校教师参与到移动学习的组织过程中,在现有课程学习中将移动学习方式整合进来,必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移动学习经济成本较高 虽然3G和Wi-Fi等无线网络信号得到进一步覆盖,但接入无线网络费用较高。3G移动通信网络费用较高,高校Wi-Fi无线网络也并不是完全免费,使用无线网络还要负担较高的经济成本。作为移动学习必备的终端价格也相对较高,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中,功能和配置稍高一些的终端价格仍然不菲。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移动学习体验,还要能够承受一定的经济成本。
4 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欢迎,为大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辅助作用,并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注意到现阶段的高校移动学习,大多出于学生的自发行为,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个性化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基于移动学习资源的教师有效参与是努力的方向。随着4G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出,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价格的走低,移动学习的技术条件越来越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应用将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1-16].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1/P020140116395418429515.pdf.
[2]百度百科.3G[EB/OL].http:///link?url=
haNfi0Vv2P9hY9wM-iYP39Q-lWVugWqmKvYKnA2JzJSqzL
X5z0Db_fn5JFcs9Hb08aVH8off2WSAbqJvxYq4nq.
[3]百度百科.WiFi[EB/OL].http:///link?url=
K5WS4ZRoLM-2MG5XwATTGtUXKTxaUuHBQMt77k2Hio-O6BJ6yzj3OcQaymWPkAgr_byo8D9Wa6ONk0GKXAw_ya.
[4]查代春.3G背景下移动学习模式构建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47-51.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时间管理;因素
时间,自古以来便是人们热衷于思考和探讨的一个话题,对当今“90后”大学生而言,如何管理时间是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及大学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学生几乎每人都拥有手机、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如何合理运用信息资源、理性应对各种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向上的诱惑,避免迟到、早退、缺勤、非正常作息、娱乐、游戏等现象,保证课堂教与学的质量与效率,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全面审视目前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特点,理性分析新媒体环境及“90后”学生自身特点对其进行时间管理的多重影响,为探寻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效率和自身素质提供借鉴。
一、时间管理的涵义
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通过可控的手段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就是要引导他们合理利用时间,通过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等方式,在执行过程中有意识地克服浪费时间的因素,增强学生时间管理的意识,养成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对时间的掌控能力,通过掌握有针对性的时间管理手段,加强其对时间的分配能力和对事物的管理能力,最大限度的掌控各项任务的进程,科学编排任务的次序,使各项工作获得最佳效果。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特点
1、学生干部对时间的监控能力更强
学生干部的时间管理能力一般会优于非学生干部。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干部需要在合理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同时,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和完成学生组织或班级内的事务,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具备较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够安排规划好自己的时间;而同学们则不需要面对过多的事务工作,只需将精力放在学习和个人生活上,时间相对宽松。
2、不同年级学生对时间的利用情况不同
处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时间的合理安排和利用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一年级的新生由于初入大学,经过暑假的放松之后对高中时期的时间观念和生活习惯会有或多或少的保留,因此,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合理安排时间,规划分配好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时间。同时,由于在高中阶段忙于学习,接触到各种新媒体的时间有限,从而使新生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对新媒体的依附程度较低,新媒体对学生时间管理的影响较小。这就决定了一年级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水平略高于其他年级。
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对大学生活逐渐开始适应和了解,再加上从部分“学长学姐”获取的所谓“经验信息”,不少同学开始出现在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现象或“60分万岁”的消极学习态度,在时间管理方面表现出无目的性、随大流的特点,缺乏对时间的计划性,导致对时间的利用大大降低。
进入四年级,大学生开始面临就业、考研等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他们会意识到合理把握和运用时间的重要性,并开始对自己的时间和职业目标等进行规划和管理,因此,四年级大学生也具有相对较高的时间管理水平。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
1、新媒体因素
(1)网络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应用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用户之一,其课余时间花费在网络上的比例逐步增加。学生们一般均拥有个人的微信、微薄、QQ、贴吧等账号,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学习交流、查阅资料、购物、娱乐等,但有些学生没有合理运用网络给学习和生活提供的便利,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购物和多媒体视频娱乐之中,将课余时间消耗在这些活动上,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在社交平台、APP应用内进行信息的获取、交流和共享,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也会用手机刷微博、逛朋友圈,这既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正常秩序,也造成了学生时间的虚度。因此而耽误既定计划的实行,降低了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2)移动智能设备因素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应用和普及,在校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或掌上设备。这类便携设备易于携带、隐蔽性强,具有随时随地、联机脱机均可使用的特点,这给对学生不当使用移动智能设备情况的管理带来困难。各类适应学生需要的手机APP应用程序也被开发出来,即使是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下,学生也拥有充足、丰富的数据与资源来进行娱乐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3)辐射因素
学生使用网络和智能终端从事非学习相关活动而带来的影响并不仅限于校园之内,还会辐射到校园之外。例如,学生会通过各种社交网络结识校园以外的人员,通过旅游购物网站等获取校外活动信息。这些活动对于一个时间管理和自我掌控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会得到合理的运用和有效的过滤,有助于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反之,所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
2、个体适应性因素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在经历了高中紧张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之后,面对大学宽松自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因此,高校一般会在大学一年级新生入校时进行入学教育,除了让学生熟悉新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外,更多的是通过开展各类讲座和新老生间的朋辈交流,帮助新生尽快熟悉大学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个同学的性格和适应能力不尽相同,不同程度地会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产生影响。对于适应环境能力强或性格外向的同学而言,有可能盲目加入过多的学生社团和组织,没有衡量自己的实际情况,造成每天忙碌却不知道干了些什么,甚至占用自己的学习时间用于参加各类活动,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最终顾此失彼、一无所获;而对于适应能力差或性格内向的同学而言,可能依旧延续自己在高中时的习惯,将学习放在首位,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自己的空余时间除了上课外不知道还应该做些什么,从而可能导致其沉迷网络,造成时间的浪费。
3、90后大学生个体特点
90后大学生成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接触到的信息多而复杂,加上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造成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强、自控力较弱。当进入大学之后,离开父母的监督和管理,在大学宽松的氛围中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目标,在面对各类网络游戏、娱乐活动的时候,极容易沉溺其中,导致时间的浪费。
结语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对于大学生充分、合理利用大学时间,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面对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90”后大学生的个体因素,高校应重视对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有效避免新媒体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对时间管理产生的负面影响,科学地管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时间观念,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提升学习和生活的质量。这无论对其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将来参加工作步入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迎.高校本科生时间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解婧.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问题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155-156.
[3]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一、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ite)的定义与发展
作为最早的研究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ite)的学者,Boyd和Ellison曾对社交网络作了如下定义:社交网络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让个人(1)在一个相互联结的系统里建立一个公开的或者半公开的网页,(2)列举出来与他们相互链接的其他用户,(3)浏览并且进入他们系统内相链接的用户的资料。”[1]根据这个定义,Boyd和Ellison认为第一个社交网络是1997年诞生的SixDegrees.com.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可以连接用户和促进沟通的网站,比如约会网站或者社区网站,以及ICQ或QQ的好友列表功能,但是这些网站或者聊天工具并不能使用户浏览其他用户的资料和社会关系。其他的一些网站例如校友网站或者班级网站虽然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和以往同学们的联系,但是用户无法创建自己个性化的资料和好友列表。SixDegrees.com是第一个综合了以上各项功能的网站。
在1997年和2003年之间有很多其他的社交网络出现,比如LiveJournal,AsianAvenue,Friendster等。但这些网站多是昙花一现,虽在短期内有不少用户,但都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2006年至2008年间,MySpace是全球访问量最多的社交网络。2006年六月,MySpace超越谷歌成为美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2]和之前的社交网络相比,MySpace具有一些独特的功能,比如用户可以将朋友加入链接,并且用户无需使用专门的计算机语言就可以创建自己个性化的网页。这些功能使得MySpace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在用户政策方面,MySpace也一改以往社交网络的政策,允许未成年人加入。[3]
创建于2004年的Facebook则成为MySpace最大的竞争者。Facebook由哈佛大学学生Mark Zuckberg及他的室友创立。最初Facebook的用户仅限哈佛大学的学生,后来扩大到波士顿地区的其他大学,常青藤联盟学校以及斯坦福大学。随着Facebook受欢迎的程度日益增长,2006年Facebook最终向所有年龄超过13岁的用户开放,并很快吸引了大约12万用户。2013年3月,Facebook的活跃用户达到11100000人。[4]Facebook和MySpace的主要区别之一是MySpace给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选择,其用户可以用HTML或者CSS对个人界面做更多设计。而Facebook则是使用plain text,因此其界面则更加标准化和单一化。
另外,Facebook要求用户注册的时候需要登记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邮件地址、毕业学校等,而MySpace则无此要求。较之MySpace,Facebook有更多项功能可以促进用户互动,比如用户可以在彼此的“墙”(wall)上留言,可以上载视频和照片并将朋友“圈”(tag)出来,也可以在视频和照片下留言。另外,Facebook还可以允许用户在线聊天(online chatting),互发短消息(personal message),成立或者加入群体(group),企业、组织或者个人还可以创建自己的页面(page)作推广营销的用途。
二、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专家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Bourdieu与其同事把它定义为在特定的社会阶层或群体的成员。[5]社会网络分析家,如Lin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在一个人的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并且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人们联络或者动员其他社会资源。[6]另外一些理论专家则形容社会资本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比如人际间的信任,社会规范,社会关系,公民合作,社会参与或政治参与等。
关于大众媒介的使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的研究已经历史悠久。社会资本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民主社会的基石。社会理论家认为积极的公民社会和大众媒介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大众媒介还是人们政治知识的重要来源和交流的场所。[7]但是Putnam却认为大众媒介的发展严重破坏了社会资本。[8]Putnam将美国民主社会的堕落和社会资本的破坏归结于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城市生活向郊区的扩大化。Putnam认为,要保持良好和健康的社会资本,人们必须经常参与社区活动或者志愿者活动,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
而现代社会中城市越来越向郊区扩张,越来越多的人们只是在城市里工作上班却居住在郊区。这种现象的结果之一就是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在交通上面,并且由于人们住得越来越分散,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因而破坏了社会资本。Putnam认为另外一个导致社会资本丧失的原因是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发展。根据他的理论,人们的时间是一个零和游戏,而现代人把空余休闲时间主要用来看电视,所以和家人、邻居、朋友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参与社区活动或者民主活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了社会资本的下降。
Putnam的论述主要侧重于电视的影响。互联网的到来曾经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民主社会的开端,但是关于互联网的使用和社会资本的关系,研究结果也很矛盾,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在这个方面,学者们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阵营。第一大阵营将互联网的使用从人们上网的时间角度来测量,并且支持Putnam的结论。他们发现,人们浏览互联网的时间越长,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度越低。[9]他们认为网络的使用和收看电视一样,会侵蚀与朋友和家人交流的时间,从而造成非常有限的面对面的互动。[10]Nie和Erbring发现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与参与社交活动和出席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成负相关。
另一阵营则侧重于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功能,并发现不同的互联网功能对社会资本有不同的效果。比如,Shah,Kwak和Holbert确定了四种类型的互联网的使用:网络购物,财务管理,社交娱乐,信息交流。[11]他们发现,前两种类型的使用与公民的政治参与负相关,而后两类则对公民参与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三、社交网络的使用与社会资本
由于可以搜寻和链接朋友和陌生人,通过留言、评论及在线聊天促进人际互动,分享用户上载的图片及视频,社交网络对于保持和扩大朋友圈有着良好的作用,也从而促进了社会资本的发展。迄今为止,研究已发现,社交网络的使用者比非使用者有着更多的社会资本。比如,在挪威追踪了2000名15-75岁的互联网用户[12]。他在两年内的三次调查显示,使用社交网络的人在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面对面的互动,线下的朋友数量以及弥合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方面都要高于不使用社交网络的人。Lampe,Vitak,和Ellison对美国中西部一所著名大学的614名非教学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
他们发现年长的人以及现实生活中有更高的粘合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的人使用社交网络的可能性比较低。同时,社交网络非用户选择不使用社交网络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于隐私问题,社交网络带来的角色变化,以及个人时间的有限性的顾虑。但是,通过对比社交网络用户和非用户,三位研究者发现很少使用社交网络的用户在社会资本方面基本和非用户持平,而常常使用社交网络的人在弥合社会资本和粘结社会资本方面都高于另外两组的人。
不仅如此,即使在社交网络用户的范围里,较多使用社交网络的用户也比较少使用的用户拥有更高水平的社会资本。美国密西根大学的Ellison曾就此发表多篇论文和著述。比如Ellison,Steinfield和Lampe[13]曾通过对将近300名新入学的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社交网络比如Facebook的使用强度不仅可以增进大学生的弥合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比如结识新朋友,获得了解新学校的帮助等)和粘结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比如在作重要决定时可以获得建议,有值得信任的人等),并且可以帮助他们维持和过往的高中同学的联系。Ellison等将其定义为社会资本的第三个维度,维持社会资本(maintained social capital)。
同时,这三位研究者发现社交网络的使用对社会资本的这种影响对于自我认同(self-esteem)和对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低的人更加强烈,从而揭示了社交网络的使用和个人心理对社会资本的交互影响。之后这三位研究者又针对这一议题对社交网络用户作了跟踪调查和深度访谈,并发现从长期的角度,Facebook的使用与弥合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有正相关,但和粘结社会资本(bondingsocial capital)没有关联。[14]Vitak,Ellison和Steinfield进一步发现,虽然Facebook的使用频率和粘结社会资本不相关,但是Facebook的具体功能和特征,比如有家庭成员使用Facebook却对增强可靠的联盟感(reliable alliance)有正面影响。[15]
四、手机通讯,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与社会资本
二十世纪的下半叶见证了手机通讯的飞速发展。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全球共有60亿人使用手机,相当于全世界人口的87%。[16]手机通讯的发展将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17]Weiser和Brown曾将计算的发展分为三个浪潮。[18]第一个浪潮是固定的大型计算机(mainframe computer)。由于体积庞大,这种计算机曾经可以占满整栋建筑物,并且需要特殊的空调和冷却系统。因此,这种计算机是不能移动的。[19]计算的第二个浪潮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比如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仍然只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使用,仍然没有移动性(mobility)。笔记本电脑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移动性,但是由于其重量、体积、有限的电池寿命以及连接无线网络的局限性,仍然不能被认为是无处不在的计算机。
普适计算则是计算中的第三次浪潮。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概念,学者们认为在普适计算的情况下,计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的发生可以使用任何设备,在任何位置,并以任何格式。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和计算机的互动可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终端和电话存在。用来支持普适计算的底层技术包括互联网、先进的操作系统、移动代码、传感器、微处理器、新的I/O和用户界面、网络、用于位置和定位的新材料等。近来也有学者将普适计算称为无处不在的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或者环境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在普适计算的环境中,计算机不再是人们为完成任务而使用的工具,而是和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无处不在。[20]因此普适计算的目的就是使计算机“消失”,从而成为人们身体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21]
相比较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手机体积小,重量轻,电池持续时间长,用户可以将其随身放在口袋里,随时随地察看。因此手机的出现真正实现了普适计算。黑莓,苹果手机,Android,和iPad等在日常生活中日益普及的科技,使得“将个人电脑携带在口袋里”的概念和梦想在全球得以实现。[22]有学者预测说,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将成为信息枢纽站。[23]
由于手机具有这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特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到手机的通话和使用当中,因此有些学者担心这种移动技术会阻碍大众在公众空间和陌生人的对话和交谈。[24]而交谈(dialogue)则被认为是民主社会的基本元素。迄今为止,有一些研究发现频繁的电话通讯可能会导致人们与外界社会隔绝,并降低公民参与,从而对此项观点提供了一些支持。[25]
然而最新的研究则表明根据不同的手机使用行为,手机的使用可以提供有关公共事务的信息,增进公民参与,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26]比如,Campbell和Kwak在全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随机抽样调查,他们的研究表明,用手机进行娱乐和打发时间会降低社会资本,但用手机协调组织活动和手机通话将增进和陌生人的交谈,联络远距离的朋友,增加加入社会组织的可能性,并提高民主和公民参与活动。[27]他们在韩国的研究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果,并且发现这种效果对于40岁左右年龄群的手机用户最为强烈。[28]Boase通过对2200名美国公民抽样调查,发现使用手机、固定电话和网络比较多的人,其社会关系网络更大更多元化。[29]其他研究还表明,使用手机,尤其是短信,与社区成员的组织身份,生活满意度,以及帮助别人的意愿都是正相关的。
五、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关于社交网络,手机使用和社会资本之间关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还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并留待未来的学者去探讨和摸索:
第一,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局限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虽然也有少数实证研究是在欧洲国家或者其他国家开展的,但总体上数量还比较少。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亚洲和非洲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研究空白。近年来社交网络和手机在亚洲国家和地区飞速发展,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与欧美不同的文化、社会和政治环境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多潜在的研究方向和潜力,值得未来的学者去研究和发现。
第二,过往的研究大多是使用大学生样本。虽然大学生是使用社交网络和手机的重要人群,并且在搜集数据方面有很大的方便性,但是最新的调查研究表明,除了大学生之外,其他人群比如青少年(adolescents)和中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的比例也大大提高。比如最近的一项美国调查研究显示12-17岁的人有近73%的报告使用社交网络,而78%的青少年拥有手机。因此大学生样本难免带有很大的偏差。由于其年龄、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特殊性,很难将其研究结果推广到普通大众。未来的研究应将研究对象扩展到其他年龄和社会阶层。
第三,目前的研究多着眼于某一种具体的科技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多种技术设备,并同时使用多种技术(multitasking)(比如很多人在手机上访问自己的社交网络帐户或者推特或者打游戏)[30],技术融合也为了解新媒体的使用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途径。未来的研究应当考虑多种技术的同时使用,并探讨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完)刊于《新闻春秋》2014年02期---------------微推荐回复前面数字看全文,需订阅用户
8.喻国明:传播学超经济学成热门学科9.哈佛尼曼实验室解读2014年美国传媒报告10.大数据对电视业的四大颠覆11.新闻传播专业2014年社科基金获批名单12.黄升民:广告重回巫师时代?13.传媒经济之父罗伯特·皮卡特提出媒体面对技术变革,要从价值创造等三方面做调整--------------------------
参考文献
[1]Boyd Danah, and Ellison, Nicole B.“Social Network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Communication 13, no. 1(2007): 210-230.
[2]Cashmore, P. "MySpace, America's Number One," accessedJuly 11, 2006, mashable.com/2006/07/11/myspaceamericas-number-one/
[3]Boyd Danah, and Ellison, Nicole B. "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Communication 13, no. 1(2007): 210-230.
[4]Facebook. "Facebook Reports First Quarter 2013Results", accessed May 1, 2013,finance.yahoo.com/news/facebook-reports-first-quarter-2013-200500244.html
[5]Bourdieu, Pierre, and Loīc JD Wacquant. An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6]Lin, Nan.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capital." Connections 22, no. 1(1999): 28-51.
[7]Carpini, Michael X. Delli. What Americans Know about Politics andWhy It Matter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8]Putnam, Robert D.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1.
[9]Nie & Erbing, 2000.
[10]Kraut, Robert, Michael Patterson, Vicki Lundmark, Sara Kiesler,Tridas Mukophadhyay, and William Scherlis.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 53, no. 9(1998): 1017.
[11]Shah Dhavan, Nojin Kwak,and Holbert Lance."'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with civic life: Patterns of Internetu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8, no.2(2001): 141-162.
[12], Petter Ba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ir Users andSocial Implications-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17, no. 4(2012):467-488.
[13]Ellison, Nicole B., Charles Steinfield, and Cliff Lampe."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12, no. 4(2007): 1143-1168.
[14]Steinfield, Charles, Nicole B. Ellison, and Cliff Lampe."Social capital, self-esteem, and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A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no. 6(2008): 434-445.
[15]Vitak, Jessica, Nicole B. Ellison, and Charles Steinfield."The ties that bond: Re-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useand bonding social capital." In System Sciences(HICSS), 2011 44th Hawaii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pp. 1-10. IEEE, 2011.
[16]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he world in2011: ICT facts and figures." Accessed February 28, 2012,itu.int/ITU-D/ict/facts/2011/material/ICTFactsFigures2011.pdf
[17]Xie, Wenjing, and John E. Newhagen. "The Effects of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roximity on User Anxiety for Crime Alerts Received onDesktop, Laptop, and Hand-Held Devic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41, no.3(2014):375-403.
[18]Weiser, Mark, and John Seely Brown. "Designing calmtechnology." PowerGrid Journal 1, no. 1(1996): 75-85.
[19]Beniger, James R. The Control Revolution: Technological andEconomic Origin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1986.
[20]Satyanarayanan, Mahadev. "Pervasive computing: Vision andchallenge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EEE 8, no. 4(2001):10-17. Waller,Vivienne, and Robert B. Johnston." Making ubiquitous computingavailabl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52, no. 10(2009): 127-130.
[21], Lars, and Johan . "From use to presence: on theexpressions and aesthetics of everyday computational things. "ACMTransactions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TOCHI)9, no. 2(2002): 106-124.
[22]Markoff, J. "A personal computer to carry in apocket." The New York Times, accessed January 8, 2007,nytimes.com/2007/01/08/technology/08mobile.html
[23]Etoh, 2007
[24]Gergen, Kenneth J.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Democratic Process.”In Handbook ofMobile Communication Studies, ed. James Katz and Manuel Castells 297-309.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8.
[25]Habuchi, Ichiyo, Shingo Dobashi, Izumi Tsuji, and Koh Iwata."Ordinary usage of new media: Internet usage via mobile phone in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ology 14, no. 1(2005):94-108.
[26]Park, Namsu, Kerk F. Kee, and SebastiánValenzuela. "Being immersed in social networking environment: Facebookgroups,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nd social outcome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12, no. 6(2009): 729-733.
[27]Campbell, Scott W., and Nojin Kwak. "Mobile Communicationand Civic Life: Linking Patterns of Use to Civic and PoliticalEngagemen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0, no. 3(2010):536-555;"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An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lyDifferentiated Usage Patterns." New Media &Society 12, no. 3(2010):435-451;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Civil Society: Linking Patterns andPlaces of Use to Engagement with Others in Public." Human CommunicationResearch 37, no. 2(2011):207-222.
[28]Kwak, N. , Campbell, S. w. , Choi, J., & Bae, S. Y. Mobile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affairs engagement in Korea: an examination ofnon-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bile phone use and engagement across agegroup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1). 21(5),485-503.
[29]Boase, J.. Boase, Jeffrey. "Personal networks and the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 media to conne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1, no. 4(2008): 490-508.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理工科院校;专业教学;信息传播;调查分析
0 前言
让读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一直都是图书馆服务追求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无线网络3G、4G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应用,新的电子化传递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实物运输方式,以短信、微信和WAP服务为标志的移动图书馆服务逐渐兴起[1-3]。移动图书馆的概念也从最初以汽车等交通工具为载体的服务平台,转化成了依托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移动电子设备为载体的新兴图书馆服务[4-5]。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升级,当代大学生称为手机销售和电子信息传播的重要市场。而大学生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必须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在学习和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受到手机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推广,大学的教与学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出现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因此,本文根据移动图书馆的自身特点,结合大学理工专业教与学的新特征和工科大学生学习途径,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应用。
1 移动图书馆发展及应用现状
移动图书馆作为现代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种崭新的服务系统,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Pad、E-Book、笔记本等)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数字资源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信息服务[6]。
我国移动图书馆的理论研究是在2000年以后才逐渐兴起的,但发展速度很快。2003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开通了国内最早的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拉开了移动图书馆在国内的应用帷幕。随后香港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图书馆等相继开通了短信服务,2006年7月3日,湖南理工学院开通了国内第一家WAP手机服务的图书馆,接着,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也相继开通了这一服务[7]。
目前,我国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高校越来越多,而服务内容仅局限在图书事务管理、读者信息管理、公共信息管理、馆藏信息管理等方面。1)图书事务管理。如借阅查询、图书(证)挂失、图书预约、到期提醒(催还)等;2)读者信息管理。如注册信息认证、留言反馈、用户管理等;3)公共信息管理。如新书通报、讲座通知、馆舍公告、馆舍介绍等;4)馆藏信息管理。如书目查询、数据库检索等。除了这些基本的信息服务外,个别一些图书馆还实现了个性化服务[8-9]。
我校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也于2012年12月开通移动图书馆相关服务,馆内所有数字化资源在一个检索窗口内实现统一检索。读者不但可以查找本馆馆藏书和电子资源,还可以一站式查找全国范围的资源分布情况;不但方便快捷访问本馆拥有的资源,更可以使用图书馆强大云服务能力获取馆外数百家图书馆的资源传递服务。读者都可定制一个个人中心。可以自主完成馆藏借阅查询、续借、预约、借阅证挂失等自助服务,可以选择获得借书到期提醒、图书馆新闻、通告、专题新书通报、热门书推荐等短信提醒和信息推送服务。可以重新设置手持终端,修改基本信息,建立他的收藏,了解自己的检索历史、浏览历史、收藏历史等。把读者的移动空间变成了一个随时随地可以使用的信息采集工具,将订阅的资源可以让读者随之随地建立自己的空间。
2 理工科专业教学特点
近些年来,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远胜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任何阶段,仅国内每年发表科技论文、完成科技成果、出版发行专业刊物、专著便数以百万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知识的积累速度将越来越快,专业技术知识的更新周期也必然是越来越短,从事专业教学的广大高校教师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10]。
在当前情况下,专业教学必须紧跟科技发展,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要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要努力汲取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将其融入日常专业教学过程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之中。
理工科专业教学更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掌握的结合,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目前,理工科专业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课程教材内容过时、过细,不能很好地紧跟科技前沿,讲课过程中遇到新动态、新问题不能及时的提供最新信息来传输给学生;
2)理工科专业重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在学习理论时,不能很好的参与实践,实践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找不到相关理论查询;
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授课方式和内容单一,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课缺乏学习兴趣,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
4)对授课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因时间关系,学生不能全面进行深入了解和查询相关信息,缺乏对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 移动图书馆对专业教学的问卷调查分析
针对手机使用的普及和移动图书馆在高校的应用及推广,对理工科专业大三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及对移动图书馆了解和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几乎每个同学都是随身携带手机,在上课期间有约30%的学生玩0-5分钟,约30%的学生玩手机5-10分钟,有20%左右的学生玩手机超过20分钟;且在玩手机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用于浏览网页、看新闻,部分同学在聊天;而在课间十分钟又有约30%的学生还在玩手机。
对一般在什么课程上课期间玩手机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是教师讲课枯燥或者是课程本身枯燥难懂;有近50%的学生认为上课玩手机对听课质量不会有明显影响,关键是如何利用好手机进行资料查询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通过部分学生和老师对移动图书馆的了解和应用方面的调查分析,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老师不知道移动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以及如何使用移动图书馆。
综合师生对手机使用及移动图书馆的了解情况可知,手机的使用对课堂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要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不仅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还要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进行宣传和讲解,使移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与查询途径让每一个师生都有所掌握。
另外,结合理工科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强特点,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与移动图书馆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4 结语(下转第263页)
(上接第232页)本文结合移动图书馆在国内高校的推广及应用,分析了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介绍了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及资源优势;通过对高校师生对手机使用及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手机使用特点,结合理工科专业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断加大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宣传讲解,发挥其移动方便和资源优势,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05:34-48.
[2]司敬新.移动图书馆――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史志,2010,17:169-170.
[3]叶爱芳.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1,04:69-71+93.
[4]朱俊卿.从移动图书馆的兴起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情报,2011,11:138-141.
[5]姜颖.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比较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1,12:75-78.
[6]刘红丽.国内移动图书馆研究现状与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02:92-98+112.
[7]陈颖颖,裴允.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10:76-79.
[8]周怡,张敏,李莹.复旦大学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及体验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2,02: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