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6 13:33: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五大职能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单维度转向多维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转贴于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请您谈谈这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是如何为政府改进行政管理发挥作用的。
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1841——1925),法国科学管理专家,西方管理理论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860年从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在福尔尚布采矿冶金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工程师、矿长、经理、总经理。从1918年创立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开始,法约尔的晚年专门从事管理科学方面的研究。他一生发表了许多重要著作和论文,其中《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其代表作。在这本书里,法约尔系统阐述了他的管理思想。
(一)管理的本质及五大要素
通过对经营和管理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法约尔揭示了管理的定义和本质。他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导和引导一个组织去达到一个目标”,经营行为包括六种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这六种活动。而管理活动则只是这六种活动中的一种,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备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宏观活动。什么叫管理?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是主要的管理活动之一,是指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方案。科学的管理首先必须对未来作出判断,并为未来的活动制定规则,而且计划必须保持统一、灵活、连续、精确和具有前瞻性等特点。组织是指建立企业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管理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建立一种最有效的组织架构,从而使企业的计划得以很好的制定和完成。法约尔特别强调,企业组织的社会人员结构应遵守等级系列原则,1个工头管15名工人,1个上级领导4个下级,从而形成金字塔型的人员等级系列。管理的第三要素是指挥。指挥是指领导机构或个人运用领导艺术和手段指使企业组织和人员实施企业计划,达成企业目标。各种组织的组织工作要由综合素质高、领导能力强的人来担任。负责指挥的管理机构或个人必须遵循8种原则才能达到指挥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协调是组织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是指让企业人员团结一致,使企业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和谐统一。企业组织越庞大,企业经营活动越复杂,协调的必要性也越大。同时,企业与外部系统发生关系,也必须通过协调和沟通才能有效完成。控制是指保证企业进行的活动符合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即对各项工作能否按计划进行随时作出反应。控制的目的在于检验管理中其他四要素在实际发挥作用时是否得当,企业行为发生偏差时及时得到调整。
(二)管理的14条原则
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里,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14条原则,这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1、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劳动专业化的客观要求,它不是仅仅只适用技术工作和基础岗位,而且应在管理和职能权限划分方面普遍采用。2、权利与责任。二者相辅相成,任何一个岗位都是权利与责任的统一。3、纪律。“纪律实际上是以企业与雇员之间协定为依据的服从、勤勉、积极、规矩和尊重的表示”。4、统一指挥。一个下属只能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和指挥。5、统一领导。实际上是指统一的管理思维和计划。领导可以是单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要注意克服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情绪。7、人员的报酬。付酬的方式很多,人员的报酬应该合理,并有一定的激励机制。8、集权与分权。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做法是分权,降低下属重要性的做法是集权。9、等级序列。要确定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10、秩序。每件东西和每个人都应有恰当而合理的位置。11、公平。在对待所属人员时管理者应该特别注意善意与公道的结合。12、人员的稳定。有秩序地安排人员和补充人力资源,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经常变动对企业很不利。13、首创精神。领导和员工都应该同时具备这种精神。14、集体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在组织内部要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
(三)倡导研究管理理论,开展管理教育
在法约尔之前已经存在着一些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如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欧文的人事管理试验,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等,这些管理思想虽然相当可贵,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简单,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而且在法约尔时代,各学校还没有开设管理方面的课程,企业领导者、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只能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从事管理工作。由于每个人的客观条件不一样,每个管理人员都按照自己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行事,没有一种科学统一的、能为公众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原则,因而“在工厂、军队、家庭和国家机构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在同一原则的名义下极为矛盾的做法”,这就非常有必要尽快建立一种系统的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理论。
不仅如此,法约尔还非常强调进行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他说在:“当人们有成效地尽最大努力推广和改进技术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工业学校在为未来的领导者提供商业、财务、管理和其他职能知识方面,却什么都没做”,“实际上,管理能力也应该像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然后在车间里得到”。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大学或学院开设管理课程,是研究和传授管理理论的绝好方法,因为“管理是所有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由于管理是普及各个领域的,所以管理的一般知识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应该在各院校中传授”。转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抽象和超越泰勒(Frederik·W·Taylor,1856——1915,美国)与法约尔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都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奠基者
泰勒是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1、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管理学研究的核心。提高效率既包括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包括提高一线工人的生产效率。他认为,提高效率既可以降低成本使资本家获利更丰,也可以使工人增加工资。为此应进行试验和工时研究,确定工人合理的工作量,科学制定工作定额标准。2、标准化。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在标准化的环境下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3、培训一流的工人,使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配合。一流的工人就是有能力而且愿意干的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根据工人效率高低来支付工资,刺激工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比较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可以看出,前者的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工作效率,探讨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关注的是微观的、具体生产环节的、具体的操作过程。比如泰勒为了总结工作定额的标准化,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曾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前者是通过对单个工人搬运生铁块的姿势、行走的速度、持握的位置以及休息时间的长短等来考核其对搬运量的影响;后者通过用不同形状与规格的铁锹搬运铁矿石、煤粉、焦碳等,来考核不同工种工人的日工作量。差别计件工资制、能力与岗位相匹配等,也是泰勒对工人的一些管理技巧。由此观之,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是微观的、具体的企业管理,或者可以叫企业管理术。
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向上延伸,他以大企业的整体运作作为研究对象,对管理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管理的职能和组织原则上,以更加概括的、系统的和理论化的形式从管理的组织和职能关系上揭示了管理的本质,归纳了管理的普遍原则,使管理理论更加宏观化、系统化和理论化。也就是说,他既看重泰勒所关注的劳动者劳动过程中的环节、工具、效率、标准化和积极性,更看重企业宏观经营活动中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权利与责任、首创精神等,他的管理思想从具体的环节中、技巧中抽象出来,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职能和原则,既适合于一般的企业管理,也对社会组织、政府和国家的管理具有普遍意义,因而是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抽象和超越。
三、法约尔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一起,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他的一般管理的要素、原则自产生以来,不仅给实际管理人员以巨大的帮助,而且直到今天仍然使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很多人受益菲浅。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韦伯提出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管理学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穆尼和艾伦?赖莱提出的组织效率原理;美国管理学家、也是管理学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在其《管理学》中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说(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英国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提出管理理论系统化以及他与古利克提出的管理七职能说(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杰·艾伯特和埃弗雷特·伊·小亚当合写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提出管理三大职能说(计划、组织、控制);美国当代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P?洛宾斯的《管理学》将管理的职能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等等,都是在法约尔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工商企业,而且延伸到社会组织、政府和国家等诸多领域。他的管理14原则和管理5要素说在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已经作为普遍遵循的准则而存在,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政府就曾将他的理论在邮政部门运用并推而广之。美国著名行政学家伦纳德·D·怀特运用一般管理理论研究政府行政管理,而且美国政府也将一般管理理论提供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的行政管理,精简政府,调整机构,促进了政府的工作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经过孔茨、纽曼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说。他的管理理论对于现代管理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行政管理都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教育思想为其后的管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接受和发扬,现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和行政学院都要开设管理学这门课,我国很多大学所编写的管理学教材,其框架体系和主要内容仍然与法约尔的管理思想基本一致。
当然,由于法约尔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使得他和泰罗一样,避免不了其理论上的缺憾和不足。比如其管理理论的体系不够完整,管理学内容比较肤浅、简单,管理方法过于直观和单一,尤其是把人当作机器,忽视人的心理特征和物质利益之外的各种复杂需求等,这都是他的管理理论的不足之处,这也为后来的管理学家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即便如此,法约尔仍不失为世界管理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管理学理论至今仍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专业会计硕士 能力框架 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随着商业模式和经济交易的创新,应对复杂业务和辅助组织决策并为组织创造价值已成为会计职能转变的一个突出特征。会计职能的这种特征对职业会计师提出了更为宽泛和复杂的综合性能力结构要求。近年来,我国地方院校的会计硕士(MPAcc)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立足于组织价值创造和外部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构筑会计硕士在未来长期职业生涯中所需的综合胜任能力,是推动会计专业硕士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会计的价值主张对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的新要求
会计服务于经济发展,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互动的演进关系。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以核算和对外报告为主的企业会计系统难以适应当今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商业环境变化和经济业务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企业会计系统必须对组织在社会中的功能、地位形成一个全面的理解,以便反映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战略作用。企业会计师的目标是如何为组织创造价值,其职能定位即从传统的预算管理和历史业绩评价转化为快速的实时分析,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战略响应。与之相适应,会计教育及其课程设计应以会计的价值主张为依托,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会计在成功地执行组织战略、支持决策方面已显示了突出的作用:一方面,会计在组织中的综合职能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流程和数据的技术整合,使得组织中各功能单元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改进企业领导行为,并以这种方式增加企业的整体价值。另一方面,尽管负责财务报告的会计师承担着分析经济交易实质的传统责任以适应日益复杂的业务需要,但他们的责任实际上已被扩展到包括风险报告、业绩指标估计和组织的可持续性等多个领域。这些新领域的责任不仅需要会计师有更加宽广的能力内涵,也为会计师在风险暴露、业务结构变化、资本配置调整以及扩展的业绩指标等方面对企业高管进行咨询提供了机会。此外,会计师越来越需要减少税务申报的时间,集中精力构建纳税规划和税务策略,以便改进企业的财务业绩。因此,会计的价值主张或增加组织价值的职能是综合性、战略性和国际性的,它要求会计教育应立足于学生长期职业生涯的综合能力培养。
二、职业会计师综合能力生成的BSC解构
(一)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要求的变迁
20世纪40年代,美国便设立了以能力要求为主要目标的会计硕士(MPAcc)教育项目,职业会计师能力要求的探索因此提上日程。例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9年了《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了《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在很大程度上,这个能力框架成为影响职业会计师教育国际标准的重要力量。
成立于1977年的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Education Standards Board,IAESB)一直致力于发展和提高全球会计教育质量,以强化全球会计从业者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胜任能力。近年来,IAESB根据会计教育环境的变化不断对会计教育准则进行修订。在新修订的国际会计教育准则中,基本内容包括8个教育准则和3个国际会计教育实务声明,突出了职业会计师多个方面的胜任能力:技术胜任能力(Technical Competence),职业技能(Professional Competence),职业价值观、伦理和态度(Professional Values,Ethics and Attitudes)以及职业经验(Professional Experience),并区分了职业经验和实践经验(Practical Experience)。值得关注的是,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特别强调发展职业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胜任能力,因为职业道德界定了会计师作为一个职业人员的行为和特征。职业道德的五大原则是诚信、客观、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与职业行为。相应地,影响会计师在实践中客观执业的职业道德威胁的情形包括自身利益的威胁、自我评价的威胁、过度推介的威胁、密切关系的威胁、外界压力的威胁。
针对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的长期职业实践,Lawson(2014)等人研究指出,会计教育的综合能力框架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能力要素:(1)基础能力,即所有商科类专业学生所需要的,是宽广的管理和职业会计能力的支撑,可以为学生的终生职业做好准备,包括沟通、定量方法、分析性思维和解决问题、人际关系以及技术水平。(2)宽广的管理能力,这有利于帮助会计师有效地与其他成员合作共同为组织创造价值,包括领导力,道德和社会责任,流程管理和改进,治理、风险管理和合规,以及附加的核心管理能力,即金融、投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管理、营销、经济学、商法、并购和国际化;智力、社会和心理能力的发展在财务与会计领域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让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发挥职业职能。(3)会计能力,是会计师在技术支持下将管理与分析综合起来,以辅助企业成功地制定和执行战略,具体可以概括为六种类型:外部报告和分析,计划、分析与控制,税收合规和税务规划,信息系统,保险和内部控制,以及职业价值观、伦理和态度。这些能力是通过较长时间的连续教育、培训和工作经历的相互作用而成的结果。
在经济国际化和转型升级的进程中,由于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的蓬勃发展,学界开始探讨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许萍、曲晓辉(2005)立足于社会实践需求并参考国际经验,设计出了涵盖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三大模块的高级、中级与初级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会计人员的能力提供了参考标准。宋建波等(2012)结合会计职业准入要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中提出的大幅度提高高级会计人才比重的要求认为,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能力体现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较高的综合工作能力三个部分。
综合以上分析,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是综合性的,具有多维度的特征,它不仅需要熟练会计核算,能够进行财务报告决策,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更需要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支持组织价值创造等多方面进行判断和决策,还需要熟悉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了解企业的市场格局、竞争态势、产品科技和环保要求等商业环境,并在个人职业价值观的基础上运用道德推理进行职业判断。
(二)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的生成机理
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的综合性和多维度特征,可以借助平衡计分卡(BSC)原理来解构其形成机理。平衡计分卡最初的基本思路是将影响企业运营的内外部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划分为若干维度,以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其实质是影响事物各个因素的渗透、平衡和综合。在会计教育中,职业会计师综合能力是由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现场学习、职业道德推理等多个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平衡的结果。因而,会计师综合能力可通过平衡计分卡解构为:“职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储备、工作技能、综合管理能力”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其内在的生成机理。
1.职业价值观的生成机理。价值观是关于存在的首选终极状态的深入人心的持久看法(波尼蒙、爱泼斯坦、盖尔,2006)。会计师的职业价值观是指导其长期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是影响会计师道德决策过程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往往不仅仅是遵循规则,它涉及到规则不清楚或标准不明确情况下的运用,而这种运用要受职业价值观的控制。道德发展的认知理论表明,职业道德教育能有效地培养会计师的职业价值观;大量的研究证实,在正式教育和现场学习过程中,统一、连续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发展会计师职业道德胜任能力、增强其职业道德敏感性和职业道德判断力的最有效途径。
2.综合专业知识的生成机理。教育生态学认为,任何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它与相关学科之间存在相互支撑、相互营养和共生关系。在会计教育中,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劳资冲突等系列因素及其引发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极大地改变了会计教育的生态环境。为了使会计师能够应对组织面临复杂环境的商业决策,会计教育必须超越公共会计课程。随着传统单一的会计教育及其课程设计逐步转化为商业、管理学及其他社会和人文学科相结合的多学科的会计教育;而适应会计教育生态环境变化的多学科课程体系及其相互共生,在经过特定的教育方法后扩展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构筑了学生的综合知识体系和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综合技能知识。
3.工作技能生成机理。职业实践是发展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的平台,它能够形成“反馈学习”机制,促使职业入门者(如会计专业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判断自己与职业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之间的融合度。作为职业入门级的学生,一旦在职业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准备与现实职业需要有明显的差距时,就会更加重视并且有针对性地运用多学科方法,实时调整学习路径,加强工作技能及其相关能力的培养,持续提高自己的胜任能力。因而,职业实践是会计教育中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不断生成职业会计师的长期工作技能。
4.综合管理能力生成机理。企业组织要在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下做出科学的商业决策,需要会计师能够与组织的其他成员有效地合作开展工作。在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导的会计教育框架下,会计教育适应了组织综合管理的要求,会计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扩充了对未来会计专业人员所需的综合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这些涵盖了组织行为、领导力、道德和社会责任,流程管理,治理、风险管理和合规以及跨文化的经营理念等管理课程的会计教育,经过职业实践平台的反馈,使会计职业入门者能够对组织科学决策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作用于他们的职业判断,从而形成了他们作为未来会计师的长期职业需要的综合管理能力。
三、提升会计专业硕士胜任能力的建议
我国经济国际化和转型升级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宽广知识和纯熟专业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但目前的MPAcc教育还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主要差距是:MPAcc教育中学生主要重视会计考证科目的学习而忽视了综合能力;在理解会计公共利益、掌握会计前沿知识和处理复杂业务等方面的能力较欠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和“学”双方均未取得应有的地位。总体上,会计教育一直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多数会计课程不顾一再强调的长期职业需要,一直在为低层次的会计需求做准备;二是会计教育的聚焦点依然是为学生从事公共会计或审计职业服务。会计教育未能在不同组织环境下对会计师的长期职业要求进行定位(Lawson et al.,2014)。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一)在国际会计教育准则标杆下改进培养方案
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对职业会计师的胜任能力有前瞻性的详细解读,培养单位、相关指导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在培养方案和教学中发展一个基于综合能力的专门学习目标和评价机制,将综合能力整合于课程水平,突出会计的社会利益、治理和风险管理、国际业务、复杂业务的创新解决等方面内容的教育,使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跳出公共会计服务的单一目标,以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实践中能在一个较高水平上执行组织任务、辅助企业的战略和财务决策。
(二)通过多渠道方式建立学生参与实践的职业锻炼平台
尽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MPAcc培养单位重视学生的职业实践,但时间、地点、内容随意性较大,效果千差万别。对大量的应届会计专业硕士来说,在进入具体实践岗位时并不清楚现实的能力要求与自身知识储备和技能的差异。为了让学生具有系统性参与职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可借鉴国际经验,培养单位与职业团体,如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会计业务复杂的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岗位轮流实践。
(三)运用反馈学习机制构建集成式循环学习模式
会计专业硕士在“课程理论学习――实践――案例论文创新学习――实践”的循环过程中,亲身体验到自己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欠缺点,并反馈于自己的学习过程。针对欠缺点,他们将在实习导师、学校导师的指导下优化培养规划,调整学习路径,形成“实践反馈――修正学习计划――补充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能力”的集成式循环学习路径,以构筑自己在未来会计师职业竞争中的优势。
(四)结合现场学习发展职业道德决策和判断力
针对会计专业硕士对职业道德课程学习的应付态度,培养单位的职业道德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增强其职业道德决策技能为导向,建立“正式教育、现场学习与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正式教育可侧重于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小组辩论等方法,现场学习则是具体执业项目的道德推理和判断,而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是对MPAcc教育中学生在职业道德决策和道德推理能力的评估。J
参考文献:
1.Lawson,Blocher,Brewer,Cokins,Sorensen,Stout,Sundem,Wolcott,and Wouters. Focusing Accounting Curricula on Students’Long-Run Careers: Recommendations for an Integrated Competency-Based Framework for Accounting Education[J].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2014,29(2):295-317.
2.许萍,曲晓辉.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J].当代财经,2005,(11): 99-103.
3.宋建波,荆新,王化成.开展会计硕士(MPAcc)教育质量认证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2,(10):11-20.
4.(美)波尼蒙,爱泼斯坦,盖尔,李正、王晖等译.会计职业道德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从教情、校情的实际出发,我校确立了“精化管理”的思路其内容是:以特色发展和内涵提升为核心,抓进落实五大重点,即“定格在思想根基里、活化在适切制度里、落实在科学评价里、贯穿在人性化服务里、体现在校长示范里”使各项工作具体化、明确化,是决策环节和执行细节最大限度地精确化、科学化。
一、前提:定格在思想根基里
我校有层次地进行领导干部引领,辐射带动全员,进而把精细化管理定格在每个人的思想根基里。领导班子带头学习《管理学概论》《学校管理心理学》等书籍,通过五种形式生发全员对“精细化管理”的自觉认识。一是全校教师大会总动员,学习一些典范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经验材料及我校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并展开大讨论,卷起头脑里“精细化管理”风暴,明确“精细化管理”是我校持续发展的管理之钥。二是年级组会与学科教研会双轨并行,把对“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打造实施模式。三是由全校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牵头,部署每个学科对“精细化”实施方案的分解、细化和落实。四是以备课小组为单位,从知与行两个方面研讨“精细化管理”微观层面的开掘,每个人撰写践行心得,形成深层次认识。五是以班会形式,让每一名学生都了解“精细化管理”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发挥学生这一主体的积极性。通过以上五种形式,全体师生达成共识,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自觉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习行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成长习惯。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精细化工作领导实施小组。
二、举措:活化在适切制度里
1、制定全方位精细化管理目标
制定全方位、立体化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年度、学期管理目标;以学校的管理目标为纲,部门、年部、班级、班主任,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分别制订了各自的详细可行的管理目标。
学校细化职能部门和年级的职能,主要负责督查、协调、服务等工作,对教师的人品、教品、能品进行全方位考核,对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进行全方位督查,等等。职能部门和年级各司其职,形成立体交叉式管理网络,实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目标。
2、落实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制定并落实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根据实际,我校修订和完善了校园精细化管理制度、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并将考核标准细化为具体详尽的考核细则,做到可行、可检、可操作,努力把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转化为是省教育、领会、操作的过程。做到人不管人,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我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为“六化”:
第一,管理工作严格化。学校出台了《学校德育管理制度》《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制定了个部门的职能、各岗位的职责,汇编成册,做到工作有章可循。给学校强化执行制度,一旦查出问题,给予相关责任人相应的处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德育工作系列化。德育工作实施量化、系列化、精细化管理,制定《班级考核细则》,以周为单位就班级管理、纪律情况、卫生状况、跑操情况、学习成绩等几个方面分项量化考核,评出优秀班级,在周升旗仪式上给予表彰,树立榜样。
校团支部、少先队大队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文学社、广播站、记者团、10大社团等各类组织、也按组织形式形成系列,各自有条不紊,红红火火的开展工作,实现学生的自治、自理、自学、自创。
第三,教学工作主题化,教学工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中心领域。学校对备、讲、批、辅考、评等环节采取了精细化管理措施,要求做到细致、认真、讲究效率和质量。每次集体教研、集体备课,每一节公开课,都要有明确的主体,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形成一个系列。
学校创新了考试精细化管理模式,考前有教师考务会,学生教育指导;考试时实施监督、监察、监考、监控四层管理机制,考后学生做试卷分析,进行估分年级统计出成绩;教师所做试卷分析细化到每一题的每一个步骤;试卷讲评后学生进行错题总结并答出满分卷;一周内开好年级分析会和班级表彰总结会,制作光荣榜,展示满分卷,表彰优秀树立典范。
第四,课堂教学高效化。课堂教学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新课程的主阵地。我们邀请厦门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和我们一起做公开课,共同提高。
我校建设高效课堂,一是形成以导学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元素的创新课堂模式;二是以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课建模”机制为突破口,提高课堂绩效;三是做到新授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第五,教研科研实用化。我校注重发挥“可替代队伍,科研促教改,研究促质量”的整体效能,努力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科研的参与者教改的实验者。
在科研方面,我们特别讲究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人人都有小课题,卓有成效的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通过实施“小课题研究”,注重教学反思过程,进一步提高随笔质量,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网络阅读,网络写作,让个人博客成为教研和个人成长的平台;积极参加教学论文、教学设计、优秀课件、优秀课程等的推荐与评比活动;运用“学术沙龙”、“大阅读工程”、“课堂会诊”、“问题研究”、“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式,关注娇艳的过程研究。
第六,脚本工程品牌化。学校打造了“拓展鉴赏课”、“社团课”、“实践课”、“交流课”。
三、践行:体现在校长示范里
说:要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中,校长应是龙头,是倡导者、宣传者和先行者。铁打的规章制度面前,校长表率作用和模范行为时一种无声的号召。校长的所有布置要落实到人,所有工作要有始有终,并接受全体老师的监督。如我校有周一升旗制度,对升旗迟到的教工要给与处处罚,作为校长也不例外,因一次到北京学习而第二天生气迟到2分钟,教授教工监督,教授处罚并通报全校。身先足以率人,校长一身作责一定会起到“引”出其他领导、教师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和监督、引出他们都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热情和重视,“引”出学校管理的更好的点子,“引”出一个达到精致化管理境界的学校。
论文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一、引言
随着安然、世通、帕马拉特以及“银广夏”事件的出现,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为关注。近年来,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公司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剧,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在风险导向审计方面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还是中国的内部审计准则都强调了内部审计在公司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外学者开始关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国内学者陈毓圭(2004)在分析了国外职业界以及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改进的历史后,提出了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审计业务的需要,急需修改的观点。目前,西方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进入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但是,在中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其框架和具体实施方法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争议和困难。
因此,本文将从相关文献的回顾入手,在了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构建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体系提出几点建议财务论文,以进一步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框架。
二、相关文献的回顾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有很多学者开始关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面的研究,严晖(2004)从管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战略管理理论的出现,促进了内部审计由管理导向迈向风险导向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深受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战略管理理论以及迈克尔·哈默及詹姆斯·钱皮的企业再造理论的影响。并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对风险、内部审计等相关概念的定义出发,构筑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王晓霞、孙坤、张宜霞(2004)通过从内部审计的定义,首席审计师的概念以及剩余风险3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国际内部审计协会2001年版《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新变化,指出了2001年版本始终贯穿着风险审计的主导思想,并在研究了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程序。
徐德(2005)立足于COSO委员会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通过分析风险的特征以及多种分类模式,提出内部审计的开展要与经营风险管理的要求,与公司各级风险管理组织相配合,并且要全过程参与风险审查,进而研究了规避和减少风险的措施与决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对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控制方法。
孟焰、潘秀丽(2006)分析了风险的实质和分类以及风险管理的内涵,认为对公司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取决于对公司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审查和评价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并指出对公司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是现在公司内部审计的一个新的领域免费论文。
路媛媛、袁洋(2008)从COSO委员会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产生的背景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动因出发,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ERM的互动关系,指出公司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并且从4个方面提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措施。
邸丛枝、于富生(2009)梳理了国际和国内有关内部审计定义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关系,认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确认和咨询的对象。并且从内部审计的目标、服务对象、职能、方法等6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的框架。
国内学者们历年来的这些研究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中国的实施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文献比较重视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研究,比较关注风险导向审计目标、内容和程序的分析,很少有文献对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两者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也很少出现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的探讨,以及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措施的研究。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模式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4个阶段的发展(胡春元,2009)。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度膨胀的经营风险,促进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财务论文,经营风险的大大增加,同时,对公司内部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维持公司可持续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这种有效和灵活的审计模式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一)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意义
为了适合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被广泛运用到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去。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仅能全面关注公司的经营情况,充分识别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又能有效配置公司的资源,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只关注公司报表的错报风险,忽视了对公司经营环境与经营风险的评估,已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
其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适应公司目标的多样化,它能对公司的这些目标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从而提出防范措施和改进意见,使公司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在事后,对这些风险进行后续评估,可以了解到防范措施的有效程度,有利于公司将来对这些风险进行规避。
作为公司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公司的经营管理部分,而且非常了解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流程。由他们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展开审查,而且还可以深入到公司经营中极其细微的环节,及时了解公司日常管理中的缺陷,更有利于公司管理体系的完善,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增加公司价值。因此,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中国公司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早在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就开始强调内部审计要参与工地风险管理过程,这对促进和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公司经营环境的扩大,经营内容的日趋复杂。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更加突出对风险的识别、计量和预测。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公司风险管理过程,对公司面临或者将要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更了解,就更有利于公司健康快速地发展,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
目前,已经有不少公司在日常经营中推进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但还是出现了不少的困难。不同经营范围,不同规模的公司,其所推行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是有差异的财务论文,其所负担的成本也是有差异的。因为不同的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是不同,其内部审计人员对经营风险的划分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不同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也是不同的,公司所能负担成本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即需要具备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大多数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很难充分识别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并对其进行防范。大多数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很难配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缺乏风险识别知识,不具备指导管理的意识。
另一方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还处于发展阶段,缺少完善的理论体系的支撑,也没有配套的全面的运作模式。虽然很多公司已经大力推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用,但审计方法并没有跟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方法上,也没有学习国际上有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完全发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
四、对在中国实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政策建议
近几十年来,中国市场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推动了中国很多公司开始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公司内部的需求。由于这种审计模式还处于发展阶段,且其与传统的审计模式在技术、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公司要全面实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注意很多问题。
(一)全面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公司应在全面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同时,重视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免费论文。独立性是对开展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最低要求。没有独立性,就没有任何审计质量可言。
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独立于公司经营管理部门之外开展审计工作,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前提。只有在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的情况下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全面参与公司的日常运作,客观地对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公司管理体系的漏洞,有效地提出改善建议,降低公司的风险,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主体,只有内部审计人员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满足风险导向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公司才能有效地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因此财务论文,公司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同于传统的审计模式,对风险识别和公司治理领域等相关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内部审计人员拥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识别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及时提出防范措施。只有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公司治理相关领域的知识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参与到公司日常运作中,发现公司管理体系的漏洞,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三)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审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审计的独立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还取决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主要是对公司所面临的所有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提出防范措施。因此,要有效地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就要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只有公司拥有比较健全的内部治理机制,才能明确每个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降低公司的成本。只有公司拥有比较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全面参与到公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去,及时地发现风险,提高公司价值。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国外对其理论研究与实践也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公司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比西方国家要晚很多,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理论与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其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将得到完善。
责任编辑:
参考文献
(1)蔡春、赵莎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
(2)胡春元:《风险导向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张坤、李嘉明、周和生等:《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北京工业出版社,2004年。
(4)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5)陈武朝:《内部审计有效性与持续性改进》,《审计研究》,2010年第3期。
(6)邸丛枝、于富生:《内部审计的新发展——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财会通讯》,2009年第12期。
(7)高伟、李晓慧:《风险导向审计与独立审计准则的运用》,《审计研究》,2004年第3期。
(8)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兼论“五大”在我国审计市场的行为》,《会计研究》,2002年第2期。
(9)黎志刚:《提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质量的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8期。
(10)孟焰、潘秀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审计研究》,2006年第3期。
(11)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背景分析与框架建构》,《财会通讯》,2004年第6期。
(12)王咏梅、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及运用研究》,《审计研究》,2005年第6期。
(13)王晓霞、孙坤、张宜霞:《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研究》,2004年第2期。
(14)汪月祥、杨文蔚:《金融危机下的风险导向审计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11期。
(15)徐德:《论现代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审计研究》,2005年第2期。
(16)殷丽丽、李媛媛:《经济危机下的内部审计战略》,《审计研究》,2010年第1期。
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将更多地由社会组织去承担。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行为导向,纳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关键词: CDIO 工程教育 管理类专业 转型发展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介绍
在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 基金的资助下,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于2000年联合探索培养优秀工程师的CDIO教育模式[1]。在这种工程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优秀工程师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工程师的薪水普遍高于其他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同行的15%,充分体现出这种模式的成功,并已成为美国工程界人才培养的三大奖项之一[2]。CDIO是由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构成: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中文翻译为:构思、设计、实现、运作。通过CDIO整个过程,在学习中以某个产品或工程项目为研究载体,让学生构思某个产品、进而设计、形成产品模型、模拟运行加以改进。全过程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相互支持,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制造与创造中,实现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个人思考与创新能力、人际关系与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多方面均有提升的预定目标[3]。全世界已有几十所著名大学的工程类专业和我国汕头大学等高校的试点,结果表明该工程教育模式能够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一定实践技能的优秀工程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和创新创造能力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该教育模式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借鉴学习的模式,也得到我国转型发展高校普遍关注和研究试点的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让学生主动、实践、课程间有联系的学习方式,同时重视学生团队合作创造精神的培养。通过CDIO全过程的训练,遵循“做中学”、“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知行合一”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1]。CDIO工程教育模式从具体的操作和应用方面提出12条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关于系统全面的能力培养、立体的实施指导、完整的实施过程和严格的结果评价。另外《CDIO大纲》的制定,要求从掌握深厚的科学知识、个人和职业能力、有效的交流及跨学科团队工作、在企业和社会背景下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等四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并将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融入CDIO大纲中[3]。这样CDIO大纲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中对技术知识与原理的掌握、个人职业操守和品行、团队协作能力的关注,并通过具体的实施过程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4]。
二、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分析
(一)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在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新专业目录中,管理类作为一大门类涵盖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9大类,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32个专业。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理工类专业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1.独特性。管理类专业在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中,对于某个问题的观察和分析,常常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这也是为了减少客观存在的众多不确定性,将社会人、资源禀赋、各种约束条件限定在问题的分析中。结果是本着效率兼顾均衡的态度,探寻利益相关者间达到均衡状态的组合,研究通过何种激励和约束手段达到人、财、物、关系、管理等方面的效率最大化。
2.专门性。主要指管理类专业培养的人才面向专门的工作岗位和服务领域。从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可以看出,管理的工作性质体现为某个组织中制定规则、规范制度,目的是激励员工高效率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服务领域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于经济领域,大到国民经济管理,小到微观层面的企业管理,通过配置、优化组织中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实现产供销的平衡,提升组织效率。
3.应用性。管理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发现,管理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往往出现“能在……组织或领域中”、“进行决策”、“从事……”、“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社会需求和有关人力资源部门的调研中也发现,应用型管理类人才是市场中所需要的紧缺人才,要求人才培养中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训和考核。本科层次的管理类人才不仅要求理论较为扎实,更要善于将基础的管理知识和理论原理应用于实际,转化为技能,通过良好的沟通、决策与思维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
4.创新创业性。管理类专业与其他理工类专业最大的区别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发散思维,基于基本的管理理论基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体现从业人员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因为管理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基本的管理规律,在具体方法的应用中灵活多样,不同的管理者采用同一技术方法后所带来的效果不同,同一方法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也会产生不同效果,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使用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因为上述管理类专业人才具有的特点,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难点,使得高等教育下的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质量与期望有所差距,在用人单位中的绩效中体现出来。国际权威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曾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用人标准、求职者的表现进行调研;西安交通大学李乐山所带领的团队也曾就企业对应聘大学生的素质进行调查,这些调研结果均反映出我国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高等教育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亟须抓住高校转型发展良机进行深化改革。
1.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管理类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教学大纲制定和教学内容及日常授课中,各个高校普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研究和讲授,实践学分和学时占总体的比例也偏低。许多实践课程通过教学软件、假设案例完成教学,这些教学内容与真实企业实例有很大差距,尤其是管理学中的理论知识在不同真实的企业环境、企业文化与制度执行中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而这些是教学软件或校内实验室所不能替代的。
2.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性不强。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动手操作主要体现为将管理理论知识和原理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对工作中存在的流程不畅、效率低下、业绩较差、制度缺失、战略模糊等管理问题,学生不能灵活系统运用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提出有效对策或方案。很多管理类学生在企业工作中仅能操作常用的办公软件中的部分功能,学生较为听话,让干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3.师资工程实践能力弱。我国高校教师的来源基本都是校门到校门,在校学生期间可能跟着导师做过政府、企业管理咨询类、战略规划类项目,对管理活动有所认识,但仍不能对企业管理岗位工作内容有深刻理解。企业中的日常经营活动涉及的细节、企业文化等都需要较长时间亲身经历和体会,而高校师资队伍大多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难以将企业深层次的管理问题拿到课堂中进行剖析讲解。对于CDIO工程模式下工程任务导向的教学要求,超出了现阶段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师的业务技能水平。
4.忽视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才咨询机构和企业反馈的用人需求表明,管理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仍需要加强,尤其是团队协作的精神较弱,在个人工作业绩中很多员工表现突出,但需要团队成员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去共同完成某个企业管理项目时,不能很好有效地沟通、协作,甚至由于表达不清、信息传递不到位导致某个任务效率低下甚至失败。
(三)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管理类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性分析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当初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的专业主要是机械、电子、化工等工科工程类专业,动手操作能力体现的更明显,以生产有形的产品而充分体现出该工程模式的适用性。从CDIO实现的条件或12条标准培养优秀工程师的角度看,其中的专业培养理念、课程计划、设计-实现经验和实践场所、教与学的新方法、教师提高、考核和评估等同样适用于管理类专业。
从CDIO工程教育模式实现的目标、实施的过程、运行的理念也适合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地方型院校尤其是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中的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都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人才培养要求中不仅对知识的获取有所明确表述,同样对管理专业方面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也有明确要求,从培养要求上看与工科工程类专业基本类似。从课程教学目标看,都提出掌握必要的基础原理和理论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在教学方法中可采取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研讨等,在课程改革中引入了项目导向或任务驱动等方法用于课程教与学,都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从这个角度看与CDIO的出发点是一致的[5]。与工科工程类专业不同的,也是管理类专业课程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急需深入研究的是,如何将C-D-I-O即构思、设计、实施与运行的思路演绎到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管理类课程是将学到的管理方法或技术手段用于提高组织管理效率,更多体现的是无形的力量、制度措施指导和控制着企业的运行。管理学课程引入CDIO不能像机械专业那样以生产最终有形的零部件为项目实施完整CDIO,但可以将学到的管理专业中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客观规律用于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发展规划、优化企业生产布局等管理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软科学问题或策划方案比作产品或项目,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思考实现的路径、方法,研究如何制订和优化问题解决方案,怎样调动资源实现预期目标,这样教与学的过程和理念仍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精神和目的是一致的[6]。
三、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管理类专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制定CDIO教学大纲
CDIO教学大纲主要从科学知识获取、个人和职业能力、有效的交流及跨学科团队工作、在企业和社会背景下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编制。CDIO工程教育模式指南对该模式下的教学大纲各条目内容规定得很详细,各课程在具体实施CDIO教学时也应结合企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共同制定该教学大纲。该大纲不仅在知识获取方面有明确要求,而且在能力提升、素质提高方面有详细规定,尤其体现在对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都要有明确要求。
(二)确定CDIO模式下的三级课程体系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可以构建三级项目体系,根据经验和实施效果再可以细化为五级项目体系。一级项目包括通识课程、专业概论、专业认知实训和毕业综合实习与毕业论文,通过一级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结构得到系统学习,并能综合性运用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二级项目由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这些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环节课程构成了二级项目的课程群,可按专业工作流程或就业岗位群划分若干二级项目,二级项目间可以相互独立,而又以一条主线形式形成有机构成体,共同支撑一级项目。三级项目主要是对二级项目的实例化和深度化,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该专业的核心知识。通过这三级项目的设置,以课程群的形式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贯穿在一级项目这条主线上,通过二三级项目的支撑和实施,同步推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注重教与学,侧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精选教学内容
管理类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宽,既灵活又遵循着管理学的基本规律,同时专业课的实践性很强,在教学中必须把握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不能像以往那样面面俱到、教师一言堂的形式。教师必须深入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对基本的概念、原理等内容由教师深入讲解。其他知识点可由学生自己获取,以一系列案例或某个案例项目的多个阶段构成任务导向,让学生带着这个任务,主动查阅资料获取和梳理有关知识。比如《物流信息管理》,由教师将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少学时向学生讲授,然后以某个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用该课程涉及的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建设方案为题,让学生从本课程各章节围绕本项目,自己查资料、设计方案、不断论证修改,在此过程中,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会顶着压力主动学习思考。
(四)加强教师工程教育能力培养
CDIO在各级项目具体实施执行中,最关键的保障因素是教师,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决定了能否按照CDIO的目标实现教与学、知行合一。教师不仅需要对专业课程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有深度的研究,更重要的是理论应用于实践。要求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有计划地选派教师下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管理运营活动。年轻的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在企业中完成工程实践,弥补从校园到校园而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的经历和阅历。
(五)设计-实现经验和实践的场所
校内实验室和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是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关键平台。管理类专业实践环节除了必要的实训软件模拟完成相应管理业务外,真实的企业实训场所是必不可少的。真实的现代产业环境是不可能由校内实验室替代的,尤其是管理类岗位一定要在真实的工作场所,接触到很多不确定的软环境因素,才能适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高校要积极与政府、行业企业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合作基地,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集一体的综合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改革现有教学计划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周的时间安排,让学与做交叉结合,在做中带着任务,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理论知识点完成。将企业中的真实项目或任务,分解到各门课程中,搬到课堂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去学习和完成。
(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的获取、个人自身能力、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管理实践能力综合的提升。因此采用CDIO模式引入教学中,需要从各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不能按原有模式以期末卷面分数为主、结合平时课上表现的形式。CDIO模式下的考评体系应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知识、能力与素质全方面考评。对管理类学生更要突出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考核的具体内容可以以项目成果、能力形成、项目汇报、案例分析等多形式呈现,考核的要点要包含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考评者应加入企业人员,他们评价更具有发言权。
参考文献:
[1]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24-40.
[2]查建中,徐文胜,顾学雍,等.从能力大纲到集成化课程体系设计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0-23.
[3]林燕.基于CDIO的管理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90-192.
[4]胡文龙.工程教育如何确定人才培养标准?――《CDIO大纲》开发与修订过程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3(6):6-12.
[5]王翔.基于CDIO标准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239-240.
[6]王江华,殷旅江.基于CDIO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8):152-143.
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从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出发,认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该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运用上天赋予他自己的价值和趋利避害的权利。然而,每个人在运用上天给予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为了不致于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自己和整个社会归于毁灭,于是人们运用理性来解决冲突。即人们坐下来协商,将上天赋予他们实现自己价值的权利部分或全部地转让给“者”,权利让渡的过程就是国家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者”就是国家。这种以天赋人权的自然法理论为核。动的社会契约学说,把人们契约的原因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把国家说成是人们契约的结果,从而否认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固然不对,但是,它肯定了消除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契约内容。因此,社会契约理论虽然否认了国家是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表达了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来自于“社会契约”的观点。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表明国家和社会是不可分的。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社会的力量,是社会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是国家产生、存在的基础。这清楚地表明了国家的社会性特征。还有,国家不仅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具备消灭阶级的条件时,国家就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也是国家依赖社会的表现。此外,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对社会也发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整体发展趋势和规律而言,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越强,国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领域就越小,作用的强度也越弱。由此,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在政治统治职能不变的同时,国家的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和科技文化职能不断扩展;政治性。统治性职能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性、服务性职能作用的发挥。总之,国家存在于社会之中,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来谈国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会服务作用。作为国家伴生物的政府,与国家一样,仅仅同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要永远存在下去。政府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其对社会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职能,也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当代政府与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异,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在政府的各个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时代社会的具体发展要求和时代特征所使然。还有,历史上政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对社会发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不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意志,而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统治者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纳、代表和反映社会对它的要求,如果一个政府对社会的要求没有任何回应能力,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政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社会服务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其行为导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规定的规则为行为导向,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政府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从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来的有效举措。
3.社会公共组织的社会性特征。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是作为国家和政府组织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阶级的烙印,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在国家、政府消亡了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就将依靠这些社会性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和实现社会发展。只不过到那时它们已经完全丧失掉了阶级性、政治性。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双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社会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向着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组织远大目标迈进。
(二)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即公共管理客体,就是社会(这是广义的“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各自性质的不同,社会公共事务又可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这里,可以说,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是同义语。因而,我们研究公共管理对象的社会性,也就转换到研究以公共管理为对象的公共特性上来。
“公共”的对立面是“赢利的”、“私人的”和“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公共性,可以大略从以下几个侧面去分析。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门或公共服务机构,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组织。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论述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种公共组织。
2.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和目的,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
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但即使这样,在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之中,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政治统治,也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揭示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了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只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政府的公共性(社会性)特征,主要的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还要认识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目的,也在于为了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有时甚至实现个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务,如向贫穷者提供社会救济等。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运动,主张以社会公众的偏向和需要作为政府行为导向,强调顾客意识,树立服务对象为上帝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公共事务的社会性要求压力下,采用新的统治手段与方法,从而也使西方国家政治统治进一步巩固,实现其自身的利益。
应当指出,这里讲的“公共”、“社会”是抽象的范畴,现实的“公共”、“社会”却是十分具体的,是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因此,资产阶级要做到真正凌驾于社会、代表整个“社会”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来表述,是很确切的。但其社会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动和过程的社会性
1.公共事务的公共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绩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对绩效决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或效率标准来进行衡量,而是必须用服务效果、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基于对传统行政学以经济和效率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公共行政所应肩负的广泛的社会责任,其结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时代,长期存在着普遍失业、贫穷、疾病、无知和绝望,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应将“效率至上”转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的两个基本目标:其一是顾客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公共行政服务的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二是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作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主要贡献。为此,这一理论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所依据的一项重要理论。这种强调政府以社会公众的需求税人以政府实际的工作结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过程为纳税尺度的理论,有效地推动了政府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广泛参与,以及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活动的广泛参与,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通过立法、司法机构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等,从自身利益的关。心和实现角度,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在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由政府的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合同出租和非国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揽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一化转变为民营化,将其投放市场,由各个竞争主体和社会公众自己来提供;对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会的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竞争招标手段,交给社会公众承担。在实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方面,也由原来的“黑箱”操作,变为“金鱼缸里生活”,让社会公众知晓,让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新闻媒介和公众了解活动内容,随时可以进行检查、调查和监督。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进一步增强。上述种种公开性、参与性及其非国有化等关于公共管理过程的环节和变化,实际上都是公共管理社会性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都是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还是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性都是它们的共同性内涵、基础性内涵。我们应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意义上去准确把握这种社会性特征的内涵,并以其为一个重要依据,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包括构建严谨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
三、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上面集中阐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盖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内涵。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一定阶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是实现该阶级政治统治的政治组织。因此,历来国家、政府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这已是常识性的问题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也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会政治团体,不可能没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讲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讲政治”的。因此,这里就有一个正确把握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是相辅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是政治性的基础,政治性寓于社会性之中,没有社会性就没有政治性。我们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时,一定要明确社会性的这种基础地位与作用,坚持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作为先进的与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标准。
2.政治性是社会性的保证,社会性以政治性为指导。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没有政治性也就很难或者无法体现社会性,实际上,没有全面地体现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不靠国家、政府把社会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社会难以存在,更不用说进步与发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政治去保护和发展社会。
(二)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向最高(终)目标迈进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彻底的唯物辩证的宇宙观来看,从时间论,社会性比政治性更长久。因为国家、政府产生之前就有人类社会了,国家、政府还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而社会将长期(不是永远)存在着。再者,从空间论,广义的“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包括国家、政府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存在,而国家、政府则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社会性要比政治性宽泛的多。从时间论,政治性存在于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漫长的阶段,社会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长久得多。作为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路就在脚下”,应该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正确地做好当前所承担的每一项公共管理工作,为实现无阶级、无国家、无政府的,我们的先贤所谓的“世界大同”的目标而奉献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热和光。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也称得上是朝着这个远大方向努力的一个工程!
四、根据公共管理的客观属性构建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共管理研究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事实上,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地研讨。其中,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就是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界域”问题。即这里讲的学科体系是“门类”学科体系,还是一级学科体系,或者是一门公共管理课程的体系。就“公共管理”而言,还有一个综合“三界”(国家、政府、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分门别类的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笔者这里拟按“公共管理概论”的范围定位提出一个研讨意见。
关键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想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1-0071-04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一)财务分析内容确立的原则
财务分析内容确立的原则有三:第一,符合国际惯例;第二,符合本国国情;第三,满足多主体的信息需要。
(二)决定财务分析内容的因素
1、学科属性界定
学科属性界定是指学科研究领域的划分、范围的大小,全面和部分的区别等。
2、财务分析主体的需要
财务分析主体是与企业主体有关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类。外部分析主体一般包括债权人、股东、其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及其有关机构;内部分析主体一般为企业管理者、企业所有者、职工等。财务分析主体不同,其分析的内容亦有所侧重,财务分析主体决定财务分析的内容。
3、财务分析目标限定
由于企业财务分析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导致了目标的多元化,从而构成财务分析的目标体系,分析目标的不同又导致了分析内容的不同。如投资者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盈利,但在盈利过程中伴随着投资风险,所以它们的分析内容是企业经营趋势、投资风险、收益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的大小。而债权人在确定或修正与企业的借贷关系时,为了保证其债权能如期完整的偿还,则要分析资产的安全性、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三)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财务分析的内、外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分析时虽有不同的侧重,但也有共同的要求,都要求财务分析能够揭示出企业的经营趋势、资产与负债及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盈利能力等。企业的外部分析是企业外部利益集团根据各自的要求对企业进行分析,内部分析则主要为管理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具体说来,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有:
1、外部分析内容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企业综合实力分析。
2、内部分析内容
除以上外部分析内容外,还包括:企业筹资分析,企业投资分析,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3、专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特定的目标选取特定的资料及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专题分析。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分析、资本资产结构优化分析等。
二、构建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体系
(一)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
我国财务分析一直是作为经济活动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的。而经济活动分析又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财务分析要独立成科,首先要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的关系看,其共同点在于“分析”,如: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程序、分析方法、分析形式等,其区别在于:
1、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不同。财务分析依据企业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资科,如企业会计报表资料及有关的市场利率、股市行情,国家政策信息等资料;经济活动分析的资料则主要依据企业内部的各种会计资料、统计资料、技术或业务资料等。
2、信息使用者不同。财务分析除了企业经营者外,还有诸如投资者、债权人等企业以外的信息使用者,而经济活动分析则主要适用于企业经营者,是一种经营分析。
3、对象、内容不同。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回、分配等,主要涉及企业的资金运动,而经济活动分析是对企业整个再生产过程的综合考察、研究与预测。
(二)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
从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关系看,它们的相同点在于“财务”,都将财务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职能与方法不同。财务分析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于分析,属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管理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于管理,属决策系统。
2、研究财务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财务分析侧重于对财务活动状况和结果的研究,财务管理则侧重于对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研究。
3、结果的确定性不同。财务分析结果具有确定性,因为它主要以实际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而财务管理结果有的是不确定的,是根据预测值及概率估算的。
(三)财务分析与会计
由于会计学科体系也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给这个问题的讨论带来难度,要理顺二者关系,首先应对会计学科体系有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与财务分析相关的会计学科,应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而三者中尤数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界限不清。
1、财务分析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财务分析是财务会计的逻辑扩展,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与转换。会计报表缺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高度概括,财务分析则通过对报表中有关项目的审查、研究、计算,形成有关企业各种能力的指标,将会计信息转化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财务会计核算的报表资料为依据的,没有财务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就没有财务分析的准确性。由此可看出:(1)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是为财务分析提供需要的信息,而财务分析则是建立在财务会计信息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它们都是决策支持系统,会计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粗加工原料,而财务分析则是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精加工信息。它们之间存在着层次递进的关系。
2、财务分析与成本会计的关系
财务分析与成本会计在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是有一定联系的。财务分析也需要以成本会计的一些资料为依据进行。但由于经济分析已衍生出包括成本分析在内的三门分支学科。故财务分析与成本会计的关系已很微弱了。据此,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财务分析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财务分析学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是适应现代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在以上相关学科中有关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不是对原有学科中关于财务分析问题的简单重复或拼凑,而是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在相关学科基础上构建的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财务分析学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随着财务分析学的产生与发展,财务分析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完善。笔者认为,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由目标、环境、假设、原则、内容、方法及指标各要素构成。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财
务分析学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一)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1、设置的原则
前面我们探讨的财务分析原则,是用来指导整个财务分析工作和建立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具有抽象性和全面性。由于财务指标的设置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灵活性,再加之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内容的量化,是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窗口,故有必要将其特殊性揭示出来。
第一,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即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对每个指标的涵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
第二,公开性和保密性原则。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统管,指标的设计只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改革后,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多主体的需要。西方国家设有专门机构搜集各行业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加以分析,会计信息专门机构向社会定期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加以分析评价。在国家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的今天,财务信息的公开便显得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应重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2、设置的要求
第一,指标的主辅框架。财务指标体系首先应有一定的主干指标,它们能从总体上概略地反映企业状况,还应在主干指标基础上,设置起补充作用的细分指标,从而形成一个主辅结合、详略得当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第二,指标的定变结合。财务指标体系整体上要有相对的固定性,但也要随分析主体对信息需求的特点而作相应增减。特别应结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需要探讨更加实用有效的指标,适当补充指标内容,形成定变结合、适时可调的指标体系。
第三,指标的灵活可调。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不仅能适用于某一财务分析主体,即经过调整后指标可适用不同信息主体的需要,运用于各财务分析主体。
(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本论文设计的财务指标体系是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设计的,分为外部分析指标体系及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1、外部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1)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该指标也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
(2)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
第二,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
第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
2、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前述五大类财务指标既可为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也可为内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但内部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其内容相当广泛。一般说来,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第一,企业筹资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靠企业自己来筹集,这样,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第二,企业投资分析
企业对投资活动首先应进行可行性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这是投资分析的重点;其次应对投资活动进行事中分析,以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最后对投资活动进行事后分析,以考核投资效果、评价投资业绩,为改善企业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在投资分析时,一般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参考文献:
[1] 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管理[S].沈阳:东北财大出版社.
(一)创新对卓越注册会计师培养提出新需求
在2011协同创新背景下,国家提出增加“十二五”期间研究与发展实验经费的比重,并在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为2011计划),2011计划中提出高校要进行产学研协同,通过构建产学研协同中心,让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建立联合培养项目,培育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的注册会计师。因此,高校协同创新也对卓越注册会计师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多要求,需要培养平台的创新、培养方式的创新以及培养方案的创新。
(二)市场经济发展对卓越注册会计师培养提出新需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转变政府职能,突出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组织的一种,在我国已有8000多家,为发挥事务所的监督和鉴证作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划在国内做强做大100家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提升和规模扩大势不可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国际化对卓越注册会计师培养提出新需求
卓越注册会计师培养国际化是中注协“十二五”规划五大战略之一,致力于培育600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为国民经济转型和企业经营管理升级储备优秀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与资本市场的不断演进,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新生的主力军角色悄然转变,需要注册会计师以更完备的知识体系、战略的全局思维来应对新的挑战,培养能够在国际竞技场上掌握话语权、主动权的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端人才。
二、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与卓越注册会计师的特点
高校作为协同创新重要的主体,在整个协同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协同创新包括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文化传承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有机融合、密不可分,这几个关注点的协同创新在不断演化发展,也催生了新的协同创新模式。
(一)高校协同创新模式
1.开放式创新模式
开放式创新模式着眼于创新主体资本、技术、信息的整合与共享,也打破了高校独立作战的单一局面。开放式创新第一要求各种资源的配合,一种思想要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研发、试投产、投产和销售,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技术联盟、资金联盟、战略联盟等。开放式创新第二要求多部门、多行业以及多学科的配合。多部门方面,开放式创新不仅需要科研机构、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类主体的积极参与,还要加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扩散,同时也需要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结合,以及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内部的交叉应用。
2.产学研创新模式
产学研合作首次于1995年出台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并通过国家直接资金支持的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这是产学研创新模式的发端。随后,1999年和2005年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进一步提出强化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合力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2011年提出的产学研创新模式,并没有采取原有单纯经费支持的方式,而是构建了资金和政策的组合支持方式;另外,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大的改革。首先,政策上优先支持高校在人员聘用、考核评价、人才培养、薪酬制度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其次,改变了教师的考评方法,从过去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逐渐重视成果的实用性,要求研究成果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以创新为标准,注重成果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3.协同创新模式
协同创新的涵义是指打破创新主体间的隔阂,充分释放人才、资源、技术、信息、资本的潜力,实现要素间的紧密融合,不仅表现为人与人的合作,也表现为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还有人、系统、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合作。因此,相比于开放式创新和产学研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模式更能激发主体的创新意识,实现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最大化。通过建立高效的运作机制,使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用户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协同创新模式不但整合了供应链中的各方资源,还将供应链发展的平台环境融入进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创新体系。
(二)高校协同创新下卓越注册会计师的特点
1.市场型人才
协同创新最大的特点是面向社会,跟市场接轨,因此,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卓越会计人才应该是面向市场、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如今的社会瞬息万变,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的运用,都对市场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企业的组织形式在变化,其经济业务也在不断创新,由此而来,会计计量手段、记录的方式等都在发生变化。从高校来讲,培养的注册会计师要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不仅要能够迅速掌握会计准则的变化,还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财务会计知识去识别现有会计准则没有规范的业务,并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
2.国际化人才
协同创新不仅要面向市场,还要面向国际。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企业的国际化要求卓越注册会计师不仅具有国际视野,而且还能处理跨国经济业务以及同一企业会计报表依据不同国家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在国际趋同大背景下,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虽然正趋于同一化,但由于各个国家政治和法律环境的不同,导致会计准则还具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在企业国际化的背景下,很多国内企业已经在国内和国外同时上市,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识别不同国别会计报表中重大错报漏报;另外,企业国际化还会延伸出企业跨国并购、投资、融资等方面的业务,这些业务都具有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需要特别关注。
3.创新型人才
协同创新理念的核心着眼于培养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个性化的创新人才,这要求卓越注册会计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完备的知识结构,而且随着会计准则和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还要创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专业技能,打破定势思维的壁垒,探索性地思考现实问题,将所学的知识跨学科运用到实践中。在2011创新协同背景下,为卓越注册会计师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新的契机,要求卓越注册会计师综合战略管理、风险投资、审计、会计等相关知识,对于前瞻性的社会经济问题和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新的发展路径。
三、协同创新背景下卓越会计师培养模式构建
协同创新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培养出与市场协同、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进行培养方案的创新、培养平台的创新以及培养方式的创新。
(一)培养方案的创新
1.专业培养标准
(1)个人素质标准卓越注册会计师个人素质具有五个方面的标准:一是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豁达的人生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坚持真理不弄虚作假,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三是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信息解读能力、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四是思维缜密、认真细致,具备扎实的财务理论基础和学科素养;五是具有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善于思考,具有独立思维能力。(2)专业知识标准卓越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具有五个方面的标准:一是构建学科综合知识树,灵活运用会计、审计、税法相关财务知识;二是通透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战略决策、税法等学科的核心知识;三是熟练掌握国内和国外的会计准则以及相关审计、财税政策;四是熟悉现金、银行、采购、税务等实务处理能力;五是了解会计和审计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具备较强计算机、财务软件应用能力。
2.课程体系重构
卓越注册会计师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市场化方向以及创新性能力,以此为主线,其课程体系需要重构,除了学科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外,还需要增加拓展专业素养和视野课程,并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1)学科基础课程注册会计师为管理类人才,基础课程中除传统的数学和英语外,还应该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统计和税法之类的课程。(2)核心专业课程在核心课程中,需要将注册会计师的六门课程融进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与学生的学习周期相匹配,将会计分成三个阶段: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分为三门课程教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分为审计学原理和审计案例。(3)拓展专业素养和视野课程为拓展学生专业素养和视野,需要增加一些选修课程,包括会计、审计以及财务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审计的双语课程以及提高学生修养的管理思想史、企业伦理等课程。(4)校内校外实践课程校内校外实践课程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专业实验;二是专业实训;三是行业认知;四是顶岗实习。包括会计、财务、审计以及税法的模块实验、模拟实训、企业参观以及校外公司或事务所顶岗实习等。
(二)培养平台的创新
1.建立会计产学研基地,提供会计理论和实务交流平台
为更好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需要构建以高校为中心、企业为战略合作伙伴、项目为载体的三位一体的会计产学研基地,为卓越注册会计师的培养提供一个绝佳的平台,也是注册会计师在激烈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的战略选择。(1)建立以高校为中心的会计产学研基地高校是卓越注册会计师培养的主阵地,应充分挖掘高校内部优质资源,整合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学术交流等独特优势,建立会计产学研实验基地,确定基地学科带头人,负责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和重大事务决策,并成立教研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和工作推进,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这样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形成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会计产学研基地。(2)以企业和事务所为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和事务所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高校结成战略联盟,由企业或事务所来确定合作的项目并承担科研费用,高校为企业或事务所提供人才服务、技术支撑和相关咨询服务,鼓励老师和学生到企业和事务所中见习,从企业和事务所实践中挖掘课题,研究成果再运用到教学和企业实践中,既解决会计实务问题,又将企业和事务所的实际需求有机地融合起来,双方达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为卓越注册会计师的培养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径。(3)以项目为载体迄今为止,我国的科研成果真正运用到实际的比例不到百分之十,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践领域一直是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难题,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和事务所的协同创新。鉴于高校不具备成果转化的实际条件,需要有企业和事务所具体的项目为支撑,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激励高校与企业和事务所在实务研究领域以项目为载体,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对会计实务进行探索、论证,从而转化成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以期培养优秀的注册会计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构建多维度会计实训教学平台
多维度会计实训教学协作平台强调的是校内手工操作与上机模拟实验、校外实习基地、校外会计服务平台和全真实验室的内外糅合、有机统一,逐步形成并完善“手工实验+上机实验+实习基地+全真实验+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综合框架。在现有基础上,卓越注册会计师人才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与优化。(1)校内模拟实验平台的优化在高校内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当前已筹建财会手工模拟实验室和会计学综合实验室,并配套了3D会计虚拟财务软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建立的财会手工模拟实验室与相关实验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完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之后,通过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会计、出纳等岗位设置,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并依据各自所处的岗位进行手工和电算化账务处理,之后,学生实行岗位轮换制,让学生体验不同岗位的实务技能和要求。而在校内上机实验平台建设方面,还将继续补充建立财务分析、会计软件演练、APC测试、年报审计模拟等多个实验软件平台。(2)校外实习基地的多元化建设一方面,在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基础上,争取与原有的实践基地等建立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合作关系,积极创造条件让老师参与顶岗实习,实行“双挂双学”,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赴合作企业和事务所进行会计、审计相关岗位的实务训练,实现学校与社会共同培养人才的有效衔接。(3)校外会计服务平台和全真实验室的建设聘请实务工作者为学生讲授实务知识,建立全真实验室,将中小企业实时账务纳入校园,以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贯彻与实施。
3.建立校友联合会
优秀的校友是学校宝贵的资源,建立校友联合会为卓越会计师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服务平台。定期邀请知名校友来学校交流分享实践经验,通过组织校友活动为学生提供实习资源对接、应届毕业生招聘等,校友企业或校友所在单位能够优先给母校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扩大人际网络,增强沟通合作,为学校增加融资渠道等。建立校友基金会,资助奖励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推动高校科研和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与知名校友的优势互补,实现多方位的相得益彰。
(三)培养方式的创新
1.改革招生方式,建立优胜劣汰的招生机制
首先,从大学入学开始选拔卓越注册会计师班学生,采用高考成绩与入学面试成绩相结合的甄别方式,在全校范围内选拔素质优秀且对会计学有兴趣的学生成立卓越注册会计师人才实验班,面试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潜质与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拔具有优良素质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其次,在大一学期结束,对已进入卓越注册会计师班的学生进行淘汰考试,对没有进入卓越注册会计师班的其他同学进行准入考试,实行优胜劣汰。
2.实施双导师制,构建“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的教学模式
针对卓越注册会计师人才实验班学生,在校内会计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学者中实施双向选择配备理论导师,理论导师重点关注学生科技能力的培养,包括指导学生论文的写作,并根据学生的个人需要和实际情况,对学生考研就业等问题提出参考意见。同时,在校外合作的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会计师事务所中聘请相关专业人士担任实验班学生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与就业指导,实行“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3.联手行业协会培养师资力量
在2011协同创新背景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在中注协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下,教师是学生专业的指导者,更是学习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引路人,所以联合中注协培养高校师资力量是新时期注册会计师发展的战略选择,充分发挥中注协的领头羊作用,加强高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教师在专业咨询、政策评估、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教学能力,通过实务的锤炼促进其教学联系实际,提升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联合同类院校参与学科专业竞赛
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内与国际交流,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夏令营或研讨会等,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进行审计学术交流与实践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实验班学生参加海峡两岸会计学辩论赛,加强与内地和台湾两岸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术交流,提升学校声誉和知名度,为学生专业深造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广泛的平台。
5.构建校外人才聘任机制,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多学科的兼职教师队伍
关键词:档案;档案展览;综述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counting,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achievements of archival exhibition from 1981 to 2014,making general summary from the aspects of definition, function,types,problems,countermeasures of archival exhibition.
Keywords: archive;archival exhibition;review
我国档案学界从1981年起开始关注和研究档案展览问题,2005年后开始探究网上档案展览,时至今日仍然津津乐道这一话题。笔者借助中国知网,以“档案展览”为题名对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到1981年~2014年档案展览研究相关文献260篇。本文结合这些文献,试就档案展览的定义、功能、类型、问题、对策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档案界诸同志。
1 档案展览定义研究
薛匡勇认为,档案展览“是指档案馆在一系列时间、空间或内容上具有相关性的馆藏中提炼出主题,然后根据这个主题对它们进行复核认识论和审美要求的有机组合,构成一个能反映自然生活或社会生活某些事实、现象和规律的形象体系,以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吸引更为广泛的利用者”。[1]
高勇认为,档案展览“是为了配合一定的专题,系统地揭示和介绍档案馆(室)内所保存的档案的内容、成分的一种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和档案宣传工作方式”。[2]
张锦玲认为,档案展览“是档案部门为配合某项工作的需要,按照一定的主题,对一定数量的相关档案文献或藏品,进行有目的的收集、挑选、制作、编排、布置、陈列,系统地揭示与介绍其内容和成分,形象地艺术地展现在一定的场所,在一定时间内供人参观、学习、利用、欣赏的专门活动”。[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档案展览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是指档案部门为了配合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或者某项重点工作的开展,按照一定的主题或者专题,对一定数量的相关档案文献或藏品,进行有目的的收集、挑选、制作、编排、布置、陈列,系统地揭示与介绍其内容和成分,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形象地艺术地展现在一定的场所,在一定时间内供人参观、学习的一种具有档案宣传教育性质的专门活动。
2 档案展览功能研究
张锦玲认为,档案展览具有宣传功能,能取得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扩大档案部门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良好效果。她指出:“档案展览是对档案和档案工作最实际有效的宣传,既是档案部门自身对外宣传的舆论阵地,又是社会各界了解、认识档案工作的一扇窗口。” [4]
朱辉认为,档案展览具有教育功能,能取得任何形式都达不到的广泛、深刻、生动的教育效果。他指出:“档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以其独特的历史性、直观性和原始性,成为宣传教育的重要材料。而档案的教育作用可以通过展览形式发挥出来。” [5]
宋鑫娜认为,档案展览具有展示档案馆美好公共形象的功能。她指出:“档案展览作为公共档案馆的形象标签和服务窗口肩负着打造档案馆文化标志性场所的重任。”“档案展览以其立体丰富的展陈形式,通俗易懂的展览内容,灵活附加的服务模式,为公共档案馆形象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方式和途径。” [6]
李颖、王洪凯认为,档案展览具有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功能,能取得传播城市文化、增加公众对城市的自豪感的效果。他们指出,档案“无声地记载和蕴含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能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翔实的素材,而档案展览“在无形中渗透着档案的价值,传承着城市文化,彰显着城市魅力”。[7]
周蔗江、马风云认为,档案展览具有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功能,是加强世界各国档案界、文化界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并以沈阳市档案馆与国外联合办展的成功尝试说明了档案展览在国际文化交流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8]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档案展览具有以下五大功能:一是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功能;二是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功能;三是展示档案部门美好公共形象的功能;四是传播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功能;五是加强国内外档案界、文化界交流与合作的功能。
3 档案展览类型研究
薛匡勇以时间为分类标准将档案展览分为永久性展览和临时性展览,同时指出:“永久性展览是指能够反映特定档案馆性质、拥有自己独特的藏品系列与展览体系、内容相对固定和常年开放的档案展览。” “临时性档案展览是指档案馆为避免因永久性档案展览内容相对固定、缺少变化所导致的影响档案馆功能实现而采取的一种补充措施。一般来说,临时性档案展览展览周期较短,形式灵活多样,能以不断更新的面貌吸引社会公众,同时还可以依据临时性档案展览的性质开展补充性工作,或对某一侧面、某一主题予以深化。” [9]
钟其炎以场所为分类标准,将档案展览分为固定性展览和巡回性展览。固定性展览是指展出场所和展览内容相对比较固定的档案展览,对应于时间维度上的永久性展览。巡回性展览也称流动性展览,是指在不同的场所对同一主题和内容的档案进行巡回展览,对应于时间维度上的临时性展览。[10]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开始研究虚拟空间中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向公众展示藏品内容的档案展览形式――网上档案展览。李颖、平现娜认为,网上档案展览是档案工作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产物,它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档案以图、文、声、像等结合的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公众。[11]方燕平认为:“网上档案展览作为传统档案展览方式的有效延伸,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展出时间长、不受场地限制、受众面广、能及时反馈观众需求等优势。” [1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时间为分类标准,可将档案展览分为长期性展览(注:笔者认为“长期性展览”比“永久性展览”的提法相对更科学)和临时性展览,长期性展览是在较长时期内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一种档案展览,临时性展览是在较短时期内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一种档案展览。以场所为分类标准,可将档案展览分为固定性展览、巡回性展览和网上展览,固定性展览即传统的实地档案展览,一般在档案馆(室)内举办;巡回性展览特别方便于生活在中心城区以外的观众,也适用于在公园、闹市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同时还适用于与档案展览有直接关联的工厂、社区、学校进行专题教育活动;网上展览因其具有形式独特、受众多、影响广泛、随时方便人们网上浏览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
4 档案展览问题研究
陈健、秦金霞认为,我国档案展览存在互动不够、受众较少问题。他们指出,档案展览是档案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一种互动,必须有展览受众,而目前我国档案展览面临的一个“瓶颈”正是公众认知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13]
许霭林、陈健、高勇认为我国档案展览存在工作定位不明确的问题。许霭林指出:“《档案法》及相关条例虽明确规定了档案利用工作的一些内容,但并没有针对档案展览的专门叙述和规定。”[14]陈健、秦金霞指出:“中国的档案机构大多没有对档案展览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15]高勇指出:“我们各级档案部门大多数对档案展览的职责没有明确规定,待举办某一档案展览时,临时组织一个班子进行这项工作。工作基本上是被动的,缺乏主动性。”[16]
单静认为,我国档案展览存在主题不明、宣传不够、场所封闭等问题。她指出,“国内大部分档案展览主题并不明确,很多都是以地方发展为主题,只有部分有特色的展览才有主题”;“很少关注档案展览宣传,大部分还是线下宣传”;且展览场所大多在“党政机关大院深处或办公大楼内”的档案馆,有些“进入还需要办理手续,非常不便利”。[17]
四川省档案局课题组认为,我国档案展览大多存在水平不高、影响不大的问题。该课题组指出:“在我国举办的大大小小几百个档案展览中,真正产生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影响的展览并不多,社会对档案部门举办的展览印象不深,往往是热热闹闹开展后很快归于沉寂,流于形式。”[18]
陈丽萍对我国省级以上档案馆网上档案展览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指出了我国网上档案展览存在的问题:一是展览主题单调,信息量小;二是展览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交互功能没能得到很好实现;三是更新速度慢,宣传力度弱,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1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档案展览存在以下六大问题:一是展览与社会互动不够,受众较少,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二是展览定位不明,职责不清,往往造成工作被动;三是展览主题不明,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没有特色;四是展览宣传不够,且多在党政机关大院深处或办公大楼内,场所封闭;五是展览水平档次不高,社会影响不大;六是网上展览普遍存在主题较单调、信息量较少、交互功能差、更新速度慢等问题。
5 档案展览对策研究
王云庆认为,档案展览主题要丰富、创意有趣,要符合当代公众兴趣的焦点;档案部门要多尝试与拥有档案和其他可供展览物品的单位联合,共办档案展。[20]陈玲霞、杨婵认为,档案展览形式上应多种多样,选址上应走出机关大院、多举办室外流动展。[21]连志英认为,档案展览场所“一般应选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闹市,而且对于公众入馆参观也应不设任何限制”。[22]姜之茂认为,档案展览要想具备吸引观众、打动观众的魅力,必须有“档案味”,必须考虑所用材料的质量和分量,必须有历史的厚重感。[23]
李圆圆、谭雅宁、冯颖认为,档案展览布展实施应遵循适用性、经济性和艺术性三大原则,既要运用各种技巧与技术把陈列内容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又要避免因不善于统筹安排或设计失误而导致的劳力和时间上的浪费,还需考虑展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24]赵春丽认为,在档案展览中应适度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坚持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展示手段和谐相融,以丰富展览形式、活化展览内容、拓展展览空间、激发受众群体参观兴趣。 [25]
江涛认为,档案展览要遵循“全面规划、重点保护,原件为主、复制品其次,提前介入、全程参与,谨慎细致、注重细节,综合分析、通盘考虑”的档案保护原则;要做好展柜的密闭工作,用透明粘胶带对展柜缝隙进行密封,并在展柜内放置吸潮剂,以调控温湿度;同时要加强档案展览中的防光、防有害气体和安全保卫工作。[26]张文娟认为,在档案的展览过程中要融入全程管理的思想,实行全程保护,即展览前做到统筹规划、防患于未然;展览时做到实时保护、全程监控;展览后做到检测修复、及时补救。[27]
陈丽萍认为,提高档案网上展览建设水平,首先应由国家档案局制定全国统一的发展规划,从宏观上指导各档案部门的网展工作;其次,要注意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灵活选题以吸引用户眼球,引起共鸣;再次,网页设计应和谐大方、便于使用,同时充分考虑用户互动的需求;最后,要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打品牌战,以扩大网展的影响广度和深度。[28]
王贞认为,应注重对档案展览成果的进一步开发,尤其要注重吸引观众参与展览其中的互动活动、提升档案展览内在品位的文化休闲和展览文化产品的开发,以加深公众兴趣,将档案展览扩展为文化概念,有效延伸档案展览的服务职能。[2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想办好档案展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展览主题要明确,选址要恰当,形式要多样,既要突出“档案味”又要突出“文化味”,以适应形势需要,符合社会公众兴趣;二是坚持适用性、经济性和艺术性的办展原则,对多媒体技术应该做到理智选择、适度应用,力争实现多媒体技术手段与展览主题内容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三是展览要融入全程保护档案原则,采光照明要合理,要避免阳光直射展品,展览方式要与照明方式统一考虑,温湿度要适宜,同时从制度、设施、技术方面加强安保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档案不受损毁;四是应注重网上展览建设,增强完整性和表达力,凸显其引导性、知识性和休闲性;五是应注重对展览成果的进一步开发,以加深公众兴趣,延伸公众对展览的记忆。
参考文献:
[1][9]薛匡勇.论档案展览服务[J].北京档案,2003(8):18~20.
[2][16]高勇.国外档案展览实践及启示[J].中国档案,2004(5):16~17.
[3][4]张锦玲.从档案展览的特征看档案展览的意义和作用[J].兰台世界,2014(6):87~88.
[5]朱辉.充分发挥档案展览的教育功能[J].兰台世界,2004(11):12.
[6]宋鑫娜.档案展览助推公共服务建设[J].中国档案,2012(2):38~39.
[7]李颖、王洪凯.基于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探析――以档案展览为例[J].中国档案, 2013(11):26~28。
[8]周蔗江、马风云.打造展览品牌,强化公共服务――沈阳市档案馆积极探索档案展览新形式[J].中国档案,2009(9):44~49.
[10]钟其炎. 论如何创新档案展览的宣传工作[J].兰台世界,2012(12):80~81.
[11]李颖,平现娜.优化网上档案展览的思考――基于省级档案馆网上展览的分析[J].档案管理, 2013(1):30~32.
[12]方燕平.高校档案馆网上展览调查[J].云南档案,2013(12):54~58.
[13][15]陈健,秦金霞.中国与新加坡档案展览比较研究[J].档案管理,2011(1):78~79.
[14]许霭林.中外档案展览工作比较研究[J].兰台世界,2012(2):3~4.
[17]单静.中美档案展览工作比较[J]. 档案与建设, 2014 (8): 31~35
[18]四川省档案局课题组.我国档案展览现状与问题[J].中国档案,2004(5):13~15.
[19][28]陈丽萍.对国内网上档案展览的调查与分析――以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调查网站为研究对象[J].档案管理,2009(4):43~44.
[20]王云庆.台湾档案展览的启示与思考[J].中国档案,2014(3):63~64.
[21]陈玲霞、杨婵.办好档案展览的新思考[J].兰台世界,2006,(1):34~35.
[22]连志英.办好档案展览的几点思考[J].档案时空,2004(8):29~31.
[23]姜之茂.档案展览要有“档案味”[J].档案学通讯,2003(5):86~88.
[24]李圆圆,谭雅宁,冯颖.档案展览实践探索[J].山西档案,2011(1):36~41.
[25]赵春丽.论多媒体技术在档案展览中的适度应用[J].北京档案,2012(9):23~25.
[26]江涛.档案展览中的档案保护[J].档案与建设, 2007(8):17~19.
[27]张文娟.从全程管理的视角看档案展览过程中的档案保护[J].北京档案, 2010(6):21~2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供给日益丰富,局部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规模小而分散的“小农户”在面对“大市场”时就暴露出诸如获取市场信息困难、市场议价能力弱、资本不足、技术推广缓慢、物流体系不畅等问题,农业的发展当前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能否顺利的实现转型和跨越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日本、美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通过对其农业发展历史的考察可以发现,面对这种情况,农产品的生产往往会出现集聚现象,其中某些还会逐步发展成为在一国市场内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主产地,这种主产地在直接生产成本、交易费用、销售渠道、组织程度、市场议价能力以及竞争手段与策略方面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并促成农业的转型与升级。可喜的是,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尤其是1985年国家放开蔬菜生产之后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部分农产品的生产也初步显现了集聚之势,如大蒜、黄瓜等蔬菜的集中程度日益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布局出现了竞争导致的集中和变动,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主产地在我国正快速形成,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已成必然趋势①。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趋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更科学地制定农产品布局政策,更好地促进农民收益的增加,实现全国农产品生产的协调,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模式、规律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是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学者对农产品生产的集聚以及产地间竞争,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与认识,并且制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制度。我国在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方面也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仍有很多困难。在中国经济领域的诸项改革中,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迄今少有的几项矛盾最集中、情况最复杂的改革之一。导致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艰巨的原因很多,其中对农产品竞争机制认识的不完全、不深入,调控措施不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哪些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影响程度有多大,又是如何影响的?这些方面在不同的产区应该是不同的。不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回答,就难以真正了解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在产区间的差异。换言之,如果我们不对参与竞争的主产地竞争力进行分析,那么对某一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也只能是对其进行全国平均数的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有在对主产地的形成及其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某一具体农产品的竞争力分析,才是有建设性的分析方法。
二、研究综述
对于经济活动的区域布局和分工的研究贯穿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早在1826年杜能就在其着作《孤立国》中对农业区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后续的理论发展提供了视角和基础。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生产逐渐集中,部分农产品出现了在某一国内产量大、市场份额高、市场影响力强的若干主产地,美国、日本等国学者纷纷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和解释,发展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农产品产地间竞争也成为一个广泛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问题,对其进行审视和研究需要从多学科角度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既需要运用农业区位理论考察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空间位置与空间分布,还需要从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出发,对其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找出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和提升手段。下文就对与本文有关的诸领域研究进行总结与综述,以期为本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一)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农业生产类型随着农业区位而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即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的生产布局。该理论的奠基者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他在《孤立国》中运用局部均衡方法,在不考虑各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下,阐明了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农业)类型的影响,第一次确立了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及优势区位具有相对性等有关农业布局的重要概念。随后,韦伯(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其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的共同点都在于着眼于成本最小、节省运费。但是这种设想的工农业布局模式却是一种过于理想主义的图式,在实践中往往正是由于各地不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导致了工农业生产的空间差异。特别是到了现代,农业中交通运输、罐头制造和冷冻技术迅速发展,运费大幅度下降,市场距离在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决策中日益成为次要因素,农业区位论的直接适用范围更是大大缩小。和杜能试图解释大范围地区宏观的农业区位不同,现代的农业区位论者更多地注意研究具体农场的“农业决策”。影响农业决策过程的各种因素中,不仅包括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还应包括农户的行为因素,如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偏好以及冒险精神,等等。在我国,也有很多学者以“农业区位论”为基础进行了相关研究。傅铭②从“农业区位论”的基础理论出发,对吉林省的农业区位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李瑜、郑少锋③按照农业区位理论和产业演变的一般规律对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农业的布局进行了研究。还有的学者对“农业区位论”本身的指导意义和不足进行了研究。付晓东、张西玲④指出了“农业区位论”在地区增长动因和过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及演变分析、地区协调发展等领域问题的不足与缺失。安树伟、梁增泰⑤指出了运用农业区位理论调控农业生产布局与生产要素投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竞争理论
西方古典竞争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竞争理论,假设市场的“自然秩序”以及理性的经济人,强调“看不见的手”对市场调节的作用,主张自由竞争。在自由竞争理论中,商品交换和竞争过程中,存在着商品和要素价格的自然平均比率,商品的价格在竞争的作用下,围绕着自然价格上下波动。19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中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新古典竞争理论。以马歇尔(1890)为代表的新古典竞争理论认为竞争是市场过程最终会实现的均衡状态,在均衡状态下会实现市场均衡以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和谐一致。马克思(1867)的竞争理论是围绕着他的商品价值理论和实践,在剩余价值理论之中 展开的。在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中,同一部门内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马克思的竞争理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考虑了竞争过程中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价值形成和实现的影响,从而在竞争理论中第一次揭示了竞争过程的动态性质。
现代竞争理论中,熊彼特(1912)提出了动态竞争和创新理论的初步观点,认为竞争经济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不断通过运用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从而实现所谓的创新。竞争推动着企业不断地创新与技术进步,大企业则逐渐因为创新和技术进步而形成垄断,获得高额利润。克拉克(1950)在创新和动态竞争观点的影响下,提出有效竞争理论,形成现代竞争理论的一个完整理论体系。克拉克所提出的有效竞争是由“突进行动”和“追踪反应”这两个阶段构成的一个无止境的、动态的竞争过程。“突进行动”是先锋企业首先创新运用新的生产技术,推出新产品,开发新的市场等从而获得“优先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追踪反应”是指随后其他竞争企业开始追随先锋企业的创新模式,以分得优先利润,从而使利润平均化。至此,先锋企业再次创新,其他企业也不断追随,竞争即以这种循环方式不断持续。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竞争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哈佛学派的S-C-P体系采用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成果(P)三个概念,认为竞争决策的目标是保证竞争过程达到有效的市场成果,为了保持有效的市场竞争,获得和谐的市场成果,必须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调节和干预。芝加哥学派则严厉批判了哈佛学派的S-C-P体系,他们认为市场竞争应是一个没有国家干预、由市场力量自由发挥的过程,国家对于竞争的干预应仅限于为市场竞争过程确立制度框架。新奥地利学派的竞争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与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同时对反托拉斯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不同,但是对垄断的宽容态度和反对政府干预等观点是一致的。
我国学者也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洪银兴⑥认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要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与此对应,在贸易战略上着重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他认为,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就能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需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王宇翔、谢科进⑦曾利用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认为苹果产业的发展应采取以竞争优势为导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战略。充分发挥苹果产业的比较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区位资源优势),深化低级生产要素的使用,培养苹果产业所需要的高级生产要素,重点培养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提高国内需求品质,满足国际市场要求,完善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建设,加强政府支持,充分把握机会,将苹果产业的比较优势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促进苹果产业的发展。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竞争理论研究,现有竞争理论主要以动态竞争和创新理论为主流,国内学者主张促进国内产业从比较优势转化成为竞争优势,提高我国产品在贸易中的竞争力,从而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三)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
依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当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出现过剩时,产地间的竞争则开始显现⑧。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着手研究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问题,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是。John D. Black的研究。John D. Black⑨认为影响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产地的自然条件、地区条件、资本条件以及制度条件。基于上述研究,美国随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方面的实证研究。如Robert L. Jack⑩等对美国东北部肉鸡产业的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的肉鸡生产形成了产地,但产地在不同时期因竞争而不断变化,进而运用影子价格建立了产地间的竞争模型,并指出肉鸡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Stephen W. Fuller(11)等则以田纳西州的洋葱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分析法对田纳西洋葱市场价格及市场份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其价格的因素主要是运输等物流成本,而导致其市场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晚夏洋葱的上市。
我国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问题,耿献辉、周应恒(12)利用产地集中度系数和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测度了我国梨生产的格局变动与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我国梨的传统主产地竞争力不断下降,而新疆、陕西等新兴主产地正在形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传统产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机会成本的快速提高和梨的品种选择制约。钟甫宁、刘顺飞(13)认为我国水稻生产布局近年来出现了较大变化,在各区域水稻相对于替代作物的收益差异以及资源条件约束、制度改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南方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播种面积减少较多而东北区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伍山林(14)认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具有稳定的区域变化特征,农村人均耕地资源和非农业产业就业是这种区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夏晓平等(15)认为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决定我国肉羊产地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黄季煜等(16)对山东70个村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以蔬菜生产扩张为主的种植结构调整中,一个地区的市场基础设施的改进和交通设施的完善是促进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决定因素,而现代零售市场和有名无实的农民合作组织则还没有产生积极作用。郑风田等(17)则从农业产业区的角度对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专业化分工以及交织的区域社会关系网络对于竞争优势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综合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自然因素对农产品产地的影响正日益缩小,而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作用则在迅速增强。我国农产品生产正在逐步实现从自然布局到经济布局的转变。
(四)农产品主产地的形成
关于农产品主产地的形成理论可以追溯至产业集聚理论,因为主产地的形成也是一种广义上的产业集聚现象。最先提出产业集聚概念的是马歇尔(1890),他认为导致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而外部性又可以分为劳动力的市场共享、专业化中间产品和服务以及因企业创新而引发的技术外溢三个层次。此后针对工业区位转移现象,韦伯(1909)通过系统研究劳动力、区位、集聚等因素工业区位集中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工业区位论”。胡佛(1948)则在沿袭韦伯和马歇尔的分析框架基础上,通过对运输成本的进一步细化,将工业区位论进一步发展成为终点区位理论和转运点区位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本地化、都市化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后来人们发现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将空间因素完全抽象化并忽略所有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的相关假设与现实不符,终由迪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扩大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研究范畴,将空间、信息、创新、外部性以及聚集效应等因素纳入了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之中。
20世纪60年代,以浅见淳之(1989)、武部隆(1993)、崛田忠夫(1995)为代表的日本学者,结合本国农业的生产实践,将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主产地形成理论。其中,崛田忠夫⑦所归纳体系较为完备,该体系从农业生产及内部组织入手,将农产品产地的形成解释为农业生产活动在空间的布局,且主要是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并随着时间发生变迁,认为在时空的共同演进下,地域环境相近的农业生产相互依存,逐步展开机能性推展直至确立农业生产地域,即产地,同时依据生产广度与密度、生产方法的特殊性、市场评价、农户组织等因素,将主产地的形成划分为 生产地区、产地、主产地、高度主产地四个层次。崛田忠夫的思想对后来日本的农业政策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运用日本学者的主产地形成理论,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韩曙、黄淑佳(19)认为当时以城市近郊为主的蔬菜生产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需要。李岳云、卢中华、凌振春(20)对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当前我国蔬菜生产的集中化程度不高,但却有向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是由生产者的利益驱动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集聚效应所实现的。卢凌霄(21)利用区位熵指标对我国蔬菜生产的集中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全国层面的蔬菜生产有向某些特定省份特定区域集中的趋势,蔬菜的全国性主产地正在形成,并给出了我国蔬菜产地集中的政策建议。周应恒等(22)认为农民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种植决策改变(改为种植主产地蔬菜),主要是由于农户、生产技术、市场、企业、政府和特定机构发挥相关职能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带来了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机会成本,从而在产地竞争过程中凸显比较优势而形成主产地。
(五)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已经较为丰富:一是农业生产类型随着农业区位的变化及其规律;二是农产品主产地形成的动因及机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角度。
但是目前农产品产地间竞争力的研究却较多的选择以比较优势为评价标准,通过局部、静态的分析方法研究制约产地竞争力的因素。这就造成了只能对部分可量化指标如生产成本、要素成本等进行分析,而忽略创新能力、经营组织、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基础作用,同时,更缺乏对农产品不同产地间竞争格局的历史变迁所进行的全面深入的探讨,这都将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问题的现实和理论认识产生制约作用。有的研究虽然阐明了单个产地的行为模式与产地竞争结构的对应关系,但对于产地竞争结构的长期变化仍旧缺乏系统探讨。从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交易费用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再到近年兴起的动态竞争理论,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工业企业的竞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相对而言,上述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就显得单薄,尤其是动态竞争理论,尚未见到在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研究领域的直接运用,因此,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的研究也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研究框架。实践证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也适用于当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无论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出现、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政府政策的支持都可看作生产函数的某种创新,亦会对农产品产地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三、动态的研究框架
(一)动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农产品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农业内部不同农产品产业的竞争力,即在农产品的生产、集中、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各种组织的效率在市场上的体现,是农业经济和战略管理学科共同的研究问题。因此,必须将农产品竞争这种经济活动纳入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框架中进行考察。
农业的经济活动具有范围广而边界模糊的特点,从初级农产品到食品之间的产品形态也多种多样,因此,为了界定明确的研究范畴,建立恰当的分析框架,学者们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了类别划分。Breimyer(1960)将农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三个类别,即初级农产品生产、将饲料转化为动物性产品、食品产品的市场营销。后来这一理论框架主要用以分析资源的所有权与管理、最终消费品与初级产品、价格趋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Abbott与Bredahl(23)根据由农业到食品产业的各环节及其产品与最终消费品之间的关系,将农业经济活动划分为无差异初级产品的生产、差异性初级产品生产、由初级产品向半加工产品转化、由初级产品和半加工品向可消费品的转化四种类型。无差异的初级产品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运输成本,运用古典的农业区位理论即可对之进行有效分析,此阶段的竞争策略即所谓的“低成本竞争”。由于市场需求的有限,随着生产的逐渐升级,农产品转入“差异型”竞争。
竞争力是一个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管理理论交叉的范畴,研究竞争力必须从产业组织和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Porter(1990)在对国家某一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中提出了“钻石理论”(24),他认为,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四大关键要素,即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主要是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四大因素相互作用,加上两个变数较大的因素——政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政策调节、创造竞争优势上)与机会(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与需求状况的重大变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形成钻石体系。
波特对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是公认的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典范,后来也被许多学者运用到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中来。如Hobbs(25)运用这一理论分析了丹麦猪肉产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丹麦的猪肉产业不具备资源禀赋优势,但是通过产业组织和产业内部的大规模、高度集中的合作,实现了在纵向产业链上的多种创新,包括建立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提品信息的产品追踪体系、专门的市场条款等,显着提高了丹麦猪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竞争优势的实现又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26),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是波特“钻石体系”中四大关键要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林毅夫、蔡防、李周(27)指出,只有按照经济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及组织生产活动,产业和整个经济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从而创造出竞争理论所重视的“高级生产要素”,遵循比较优势是企业和国家具有竞争力的前提。
(二)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由于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产品产地的竞争力主要受以下两类因素的影响。
1.直接因素
主要包括成本、质量、品牌以及产品差异性。其中成本与质量是基础,是形成产品竞争力的基本来源,与产地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农户经营水平以及产业组织化程度等基础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以及产品的差异性对竞争优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也是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日趋成熟的表现。
2.基础因素
主要包括农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农户经营水平、产业组织化程度以及产业政策。其中,农业的自然资源虽然属于初级生产要素,但是对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乃至成本都具有较大影响,最终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业的基础设施属于农业生产的高级要素,主要影响农产品的成本,进而影响其竞争力;农业的科技水平包括技术开发及技术推广,也属于高级生产要素,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农户的经营水平及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则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与成本以及产业规模,从而影响产品竞争力;产业政策是政府指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最终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上述诸多因素中,如果把分析的着眼点放在产地间的竞争与市场营销战略的关系上的话,那么我们认为可以把上述因素提炼为以下五个因素,亦即:组织行为、市场结构、农户行为、技术结构、自然属性。同时,产地整 体竞争力的增强是五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见图1。
图1 影响竞争力的5个因素
(三)建立动态研究框架的意义
结合产业组织理论、营销战略管理以及竞争理论,着重依据上述影响竞争力的五个因素探讨农产品产地间的竞争问题,必然涉及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及产地经营组织及农户行为模式的对应,因此一定程度上的长期分析是必要的,同时这种分析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
建立动态的研究框架,可以弥补我国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研究的不足。从目前农产品竞争力研究的现状来看,国内农产品竞争力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局限性。
一是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范围较窄。目前盛行的研究大多是从比较优势出发,从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因此,只从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还必须针对农产品的产地,从农产品生产运营组织的角度,对其竞争战略和组织的绩效进行研究。所以,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应该将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战略理论特别是营销战略理论相结合,同时借鉴最新的竞争力研究范式,使我国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更加全面与深入。
二是对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认识不充分。现有文献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片面地集中于供给方面,而缺乏对需求因素的考虑,即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变化对竞争力的影响。同时,现有文献对供给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供给中的生产成本,忽略了流通成本。可以说上述对农产品竞争力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国内现有研究的重大缺陷。
基于以上原因,建立一个较为全面、动态的研究框架,广泛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同时借鉴最新发展的竞争力理论,可以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国内学者对于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的研究视角,同时通过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过程的观察,总结适应不同类型产地的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为我国正在形成的农产品主产地提升其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收稿日期]2011-12-19
注释:
①苗齐:《中国种植业区域分工研究》(博士论文),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3月,第17~18页。
②傅铭:《吉林省农业区域优势分析》(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4月,第21~29页。
③李瑜,郑少锋:《农业区位理论与西部退耕还林区农业产业布局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第3期。
④付晓东,张西玲:《平原农业县如何发展工业经济——以河南省滑县工业发展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2期。
⑤安树伟,梁增泰:《陕西省西乡县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4期。
⑥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⑦王宇翔,谢科进:《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以我国苹果产业为例》,《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第12期。
⑧王秀清:《大都市郊区蔬菜产地的竞争策略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