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

时间:2022-11-11 12:23: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银行利率市场化论文

第1篇

一、外部环境问题

(1)监管环境。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监管政策,相对于大中型银行,要满足这些监管政策,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都面临巨大的成本上升,目前出台了三个“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个人贷款管理办法)以及多个“指引”(如,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等)。相比国有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要满足这些要求,城市商业银行需要从机构、人员、流程和IT系统等多方面加强投入。从监管的趋势来看,银行业监管将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精细化,这对IT技术比较落后、管理方法比较传统的城市商业银行是巨大的挑战。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关注银行监管的新变化和未来趋势,特别地对最近全球银行监管变革要加以认真的关注,及早准备。(2)宏观经济环境。尽管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在高速发展之中,这种势头仍将继续。但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面临两大考验。一方面,中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受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中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大,这就要求银行有良好的宏观经济预测能力。当前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研究能力相对较弱,对宏观经济的认识不深,城市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的反应速度似乎较慢。这就需要城市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把握应更加到位。另一方面,未来的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的艰巨任务。金融危机使中国对经济转型的认识更加到位,而且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必须适应和促进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转型,这也应当体现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之中。

二、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

1.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中小银行倒闭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那么为了保障存款人资产的安全性,存款保险制度应运而生,根据最新国务院允许银行破产倒闭这种观念的产生,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也就顺理成章。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是弊大于利的。传统意义上城市商业银行凭借自身与当地政府这种不谋而合的默契,往往会产生一定的低效率,因为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种自然垄断的独特优越性,一旦出现问题,比如齐鲁银行事件,必不会出现破产倒闭的现象,最多只会在声誉上造成一定的影响。存款保险制度一旦推出之后,政府或者地方财政部门会完全放开手脚,城市商业银行也就失去这道天然的保护屏障,这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是一种正面的激励作用,会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市场攻击力。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广大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是利好的消息,从长远来看,对整个实体经济的运行环境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固也起到保障作用。我国随着利率市场进程的加快,银行的利差呈现缩小的趋势,这必将导致一批经营不善的银行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显的尤为紧迫。银行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的推进保驾护航。从长期来看,金融体系需要建立一个银行退出机制,这也就需要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加大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利润减少,这必将给银行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问题。综上所述,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举措势在必行,但要使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真正能够有利于金融业的发展,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行保驾护航,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建立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

2.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监管。利率市场化完全放开之后,利率会出现小幅度的波动,针对改革初期带来的利率风险,监管部门应加强城市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层面的监管:第一,加强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渠道主要有两个,即依照监管规定公开披露信息和主动向投资者提供信息。目前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主要是通过前一个途径来进行。监管机构应对城市商业银行定期公布的季报、年报以及相关的财务报表进行专业审慎的分析,逐步建立完善监管报告体系的形成,这样既维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又使城市商业银行加强风控措施,规避利率风险的产生。第二,指导城市商业银行策略模型的选择。不同的利率风险防范计量模型所产生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在利率上升或下降期正负缺口模型的选择对利润影响很大,因此监管部门可以对城市商业银行选择的缺口模型进行指导,同时提供专业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完善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从而将利率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第三,加强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尤其在风险控制部门定期展开检查,对资金池的资金范围进行监管,比如大额资金、大额票据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向,要有相关的跟进措施来监管资金去向,从而保证城市商业银行健康稳定运转。

3.建立和完善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风险管理模式。(1)建立专门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培养专门性人才。利率风险衡量和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很强、在技术上要求较高的工作,对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数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商业银行内部更需要专门的人员和部门来测量利率风险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城市商业银行在建立专门的利率风险衡量和管理的部门时,多多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一个既具有主要的预测功能,能根据经济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变化主动准确的预测利率变化的趋势又能够进行利率风险的控制分析并通过银行资产负债的调整来控制利率风险的专门的职能部门。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大在银行内部培养自己专门性高素质人才,加强与国际银行业的学术交流,注重学术投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改善当前钢化的人事制度,重新构造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2)加快转型及改进业务发展模式。加快中间业务发展,促进运营结构转型,提高市场攻击力。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地深化,商业银行运用利差获得利润的途径受到了制约。以往的经营模式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率风险,要想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仍然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加快业务转型,优化资产负债比率,积极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摆脱传统的依赖于利息差的盈利方式。在发达国家中间业务带来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利差所带来的利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中间业务市场还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因而发展潜力也更大,城市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中间业务的开发和完善。中间业务是城市商业银行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

作者:王勇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2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银行贷款利率;定位

利率市场化是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并在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整下实现市场对于银行贷款利率确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资金保有量以及对于未来市场的发展预判,自主的确定贷款利率。我国处于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于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行分析,指出利率市场化对于我国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确定贷款利率的影响,避免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所谓利率,是对利息率的简称,通过百分比的形式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内的利息量与本金之间的计算比率,利率对于实务部门和金融机构之间关系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变量,是借贷资金的价格。

对于利率市场化了的理解有多种范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理解利率市场化的含义会有所区别,现在主流的从三个角度对其进行理解。首先是从政府的角度,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一种直接的行政管制的消除,在利率市场化之前,政府对于存在利率拥有行政管制的权利,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解除对于银行存贷利差的管制,用市场的方式确定资金的价格。其次,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主要是更大程度的发]市场的作用,在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市场主体自主的是生成利率。最后,是从银行的角度理解,在银行的盈利过程中,实现由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之间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保证了商业银行对于利率调节的自主性。值得关注的是在商业银行对于利率的确定应该是在中央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内进行调节。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贷款利率受到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给银行贷款利率定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所带来的机遇包括:

(一)有利于银行增加存贷比

存贷比是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之间的比值,这个比值能够反映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当存贷比高的时候,表明在此种经济条件下,收入增加的同时,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下降的趋势。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对于能够自主定价的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虽然利率市场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银行的利差,但是对于我国的银行来说,由于资金基础较为丰富,能够保证在实际的发展中不会压缩利差。尤其是银行在贷款业务中的定价权不会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实现银行存贷比的增加。

(二)有利于银行提高定价能力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商业银行可以提供更多的盈利性的贷款产品,贷款利息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银行能够对于贷款产品进行灵活的调整,会出现风险加大的问题。银行为了避免或者是降低风险,会更自觉地建立信贷资产审核的体系,不断完善借贷的管理制度,在实现盈利增加的同时,降低由于风险加大带来的损失。由于我国当前的借贷市场供求之间不平衡,并且长期存在一种供小于求得局面,因此,大多数的企业需要从银行中获得资金支持,而在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定价的能力。

(三)有利于银行贷款利率定位的创新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不断地加快,商业银行在此种背景下,会不断地对于自身的贷款利率定位进行调整,特别是在管理利率风险增加的影响下,银行会不断创新贷款产品。在过去的时代,贷款的利率较高,银行出于垄断地位,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发展,过去银行的盈利通道发生了变化,刺激了银行在传统的存贷业务多样化发展。

(四)利率市场化对于银行贷款利率定位不仅是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主要的挑战包括:

(1)重新定价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下,对于银行带来的风险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重新定价,或者是称之为成熟期不相匹配的风险。这种风险之所以常见,是由于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和表外的中间业务之间存在的时间差造成的,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利率是有市场供求决定的,不能保证利率的稳定性,一旦利率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银行内部重新定价的不均衡,进一步导致银行的利差收入出现波动。尤其是在重新定价存在缺口,且缺口不为零的状态下,市场上的利率发生变化,银行会存在利率的风险。

(2)基准变动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利率的变动,是一种银行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导致现有的利率水平与市场时供求关系直接相关,一旦供求发生变化,利率水平就会随之变动,导致银行的盈利水平出现不确定性的因素。尤其是银行的贷款利率重新确定的过程中,利率基准变动会增加银行的盈利风险。

三、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贷款利率定位的建议

(一)提高银行内部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利率市场化在给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会导致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因此,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实现银行对于内部资源负债管理的能力,一方面完善银行的信用评估体系,针对于市场中的客户行为进行考察,注意客户财务状况,尤其是关注其负债结构和经营成本,避免由于利率的变化造成的不可控问题。另一方面,银行需要制定风险预警系统,利率市场化在国外的发展中已经渐趋成熟,国内的银行亦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内部设置预警系统,对于市场的变化进行监测,实现在利率出现波动时,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完善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我国长期以来,对于银行的运行实现利率管制,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利率是有市场决定的,政府不能对利率进行管制,所以银行相对来说在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方面比较欠缺。在面对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对于利率有了更多的定价的权利,所以应该制定相应的定价原则,并在自身提供的贷款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品定价,构建银行贷款定价策略的模型,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这个定价模型不断完善。

(三)完善定价策略,重视传统存贷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存贷利差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尤其是巨额的存贷利差对于我国银行的盈利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存贷利差收缩的现象,造成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因此,针对定价策略完善的基础上,也要保证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的发展,在实现利率市场化进行的同时,保证银行具有相应的盈利水平。

四、结论

利率市场化对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的影响,不仅是有着积极的一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在这个背景下,银行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定价能力,降低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首先银行在新的环境下的新发展。贷款利率市场化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带来新的生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还能够加快商业银行业务的转变速度,实现我国商业银行体制的创新,为我国商业银行定价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傅晓初.利率市场化的制度供求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12(3):17-18。

第3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导向 内涵 客观条件 目标

一、利率市场导向的内涵

理解利率市场导向的核心在于市场,金融机构在决定投资和融资的利率时要以市场为核心。在实际的操作中表现为金融机构在综合衡量自身的资金情况和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情况来决定利率的水平。总体上说我国的利率市场体系是以中央银行的利率为基础的,并将货币市场的利率作为一种中介,由金融机构自行根据市场是资金的需求情况来决定市场利率。笔者总结,利率市场导向具有以下的内涵:

首先,利率的决定权在金融交易主体的手上。利率衡量的是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的价格,当市场上货币资金供应较多时,利率就比较低;当市场上货币资金供应少时,利率就较高。利率市场导向赐予了金融交易主体相对充分的自由权和自,金融交易主体可以根据市场是资金的供应状况和市场利率的大小自行决定利率的大小。在利率市场导向机制中,金融交易的主体在决定资金交易的期限、规模和担保或者抵押条件时,有权进行协商和讨价。

其次,通过利率市场导向的字面意义我们也可以得知,利率市场导向中利率的大小水平是由市场决定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的各种条件综合衡量,并根据定价原理和机制的要求来决定资金使用的价格。在社会上,总有一些部门资金富余,另外一些部门资金短缺,这时候就产生了资金流动的可能,这种资金流动的需求就构成了市场,资金富余的部门成为资金的卖方,资金紧缺的部门成为资金的买房,买房和卖方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之下,共同决定了一个双方同意的资金使用价格-利率。所以,利率水平的决定是由市场决定的。

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利率市场导向的含义才能进行利率市场导向理论的深入研究,分析利率市场导向得以实行的客观条件分析,开拓利率市场导向的道路,找到实现利率市场导向的方法。

二、我国利率市场导向实行的客观条件分析

金融业的逐渐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利率市场导向的实行和贯彻,但是利率市场导向的实施是需要有条件的,我国利率市场导向的实施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金融监管要做到有效和充分。金融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所以,金融监管就非常重要。只有具备完善的金融监管的体系和与之并行的法律法规。利率市场导向才具有实施的基础,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运营才能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中国的国企和国家银行的改革还不透彻,很多国企和国有银行在从业道德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逆向选择的倾向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金融监管不到位的话,那么利率市场导向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并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社会安定也会受到威胁。

其次,利率市场导向的实施仰赖于稳定的宏观经济。通过社会的通货膨胀情况和经济发展的进度等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到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稳定情况。如果宏观经济发展稳定的话,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就比较融洽,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几率就高,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利率也相对合理,企业通过贷款进行的项目投资也能够获得期望的经济效益,银行也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来源;如果宏观经济的发展不稳定,在金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如果把利率放开了,银行可能就会违反自己的职业道德,尤其是我国的国有银行都是国家所有的,银行发放贷款的时候基本不考虑风险,所以他们在发放高风险的贷款时考虑欠缺,而企业取得的贷款在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时候通常不能获得足够的经济收益时,银行的风险就产生了,显而易见,此时进行利率市场导向是不明智的。

另外,利率市场导向需要在市场化的企业金融机构中实施。利率市场导向路径想要实现,金融机构和企业就要对市场上可能导致利率变动的因素及时作出反应,并随机应变做出反应。这就需要企业和金融机构真正做到市场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在贷款和放款的过程中银行会认证考虑风险因素,做到自我约束。我国的国有银行的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摆脱在经营管理上受到的行政性干扰,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生产经营的目标,为利率市场化创造合理的条件。

最后,我国的金融市场尽快完善起来。金融市场是由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组成的,利率导向市场要完美的得以实施需要健全的金融市场给予保证,让货币市场利率和资本市场的利率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充分做到资本的有效配置,保证资金方法是安全的、资金使用是有盈利的。

三、利率导向市场的方法和思路

我们在研究利率市场导向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的是通过利率市场导向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经过学者研究,利率市场导向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达到合理的利率结构,合理的利率结构要求商业银行首先应该明确中央银行确定利率的标准和来源,商业银行在筹资时支付的利率或者同业之间借贷时的利率应该低于央行的再贷款利率,商业银行筹资时支付的利率或者同业之间借贷的利率应该高于客户存款的利率,央行的准备金的利率应该是逐渐降低乃至消失的,合理的利率结构还要求银行靠市场去解决资金的问题,满足资金的筹措需要;二是要建立有效的利率传输机制,央行会根据货币政策的要求和目标去制定或者改变基准利率,基准利率会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本成本,最终影响我国的进出口和投资、消费情况,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物价发生变化,影响人们的生活;三是在进行利率的管理时,市场占有较大的比重,要求金融机构和企业在确定利率时要考虑到市场上的资金需求情况,央行在进行利率的管理时应该改变传统的行政主导、规定利率的形式,而是以市场化的方式去引导利率的变化,央行只需要制定基准利率,其他的利率应该由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行根据市场的需要决定。

我国进行利率市场改革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称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一大课题。从我国特殊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是受到计划经济影响颇深的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受到的行政干扰很强大,央行和商业银行以及企业在贷款和放款上的自由性不大,即使在市场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市场经济机制依然很不健全,很多国有企业连年亏损,做不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银行业依然处在高度垄断的阶段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金融监管不到位容易导致金融市场的恶性竞争,宏观经济发展稍微波动也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极大的波动。所以,为了实现利率市场导向的目标,我国应该进行利率关注的逐渐开放,渐渐将利率完全开放,让利率开放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能够缓和一下,也能让利率导向市场的条件逐渐充足。

利率作为一个影响一国经济发展能力和国民收入的重要指标,应该受到学者和业界的重要重视。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市场导向利率的重要内涵,掌握利率市场导向实施的客观条件,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为利率市场导向创造可以实施的条件。经过利率市场导向,我们要达到利率确定市场化,利率结构合理化等目标,为金融业的发展开通道路。

参考文献:

[1]玽娟娟.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张小彩.利率市场化行路难[J].财经,2004

[3]宫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金融时报,2004

[4]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课题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策略选择[J].华北金融,2005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 防范策略 

 

一、引言 

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机会的可能性。由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不仅会导致银行破产,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因此,正确认识商业银行风险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对商业银行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金融环境和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可将风险分为不良贷款风险、应收未收利息风险、利率被动管理风险以及制度缺失带来的制度风险等四个方面。 

 二、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1.会计体系不完善带来的管理风险。(1)不良贷款风险。无数研究表明,银行坏账的推迟核销与累积而不是坏账本身导致了金融危机。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对商业银行的坏账,美国允许商业银行根据贷款的实际质量自行及时处理,从而对有效化解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日本则对贷款坏账的核销有严格的限制,而且呆账的核销银行无权自行决定,必须得到大藏省的批准,结果大量应该核销的坏账未能及时得到处理,最终促成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我国,不良贷款主要是指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及担保等表外业务项下的垫付款项从垫付日起即作为不良贷款。对于不良贷款的认定,主要由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呆账的核销并无太多的自主权。每年,商业银行的各分行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等部门下达的贷款呆坏账核销的范围,提出不良贷款的核销计划,这些计划经当地财监办同意后,报总行批准。由此可见,呆账的核销受到诸多严格限制,而且还要层层上报,这样就使得应该核销的坏账得不到及时处理,暗藏了巨大的危机。(2)应收未收利息风险。在《财政部关于调整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办法的通知》中规定:“贷款利息自结息之日起,逾期180天(含180天)以内的应收未收利息,应继续计入当期损益;贷款利息逾期180天以上,无论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在表外进行核算,实际收回时再计入损益。对已经纳入损益的应收未收利息,在其贷款本金或应收利息逾期超过180天以后,金融企业要相应做冲减利息收入处理。”显然,规定贷款的应收利息需在结息日后180天以上,才不再计入当期损益。相对于其他国家如英国大部分银行是90天,美国大部分银行是60天。事实上,贷款的应收利息在结息日90天后,其收回的可能已大大降低,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应收利息的坏账比例远高于西方商业银行,增大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 

 2.被动管理带来的利率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利率风险管理是被动的、简单的管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相比,我国的利率风险更多地表现为体制性风险,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是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利率管制下,管理当局赋予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主要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并不要求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做出有效的规避。因此,商业银行主要关注信贷和流动性风险,缺乏对利率风险的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客观上放大了风险。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工具缺乏,尤其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明显地制约了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量化管理落后。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我国目前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大致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对于风险价值、信用计量和持续期等概念还不能熟练使用。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构成严峻考验。近期利率的频繁波动充分暴露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存在严重的存短贷长现象,资产负债期限以及负债和资产的利率敏感性不匹配现象严重。(2)在利率放开初期,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会有缩小的趋势。(3)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更为频繁,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的反转。(4)利率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面临选择权风险,具体表现为流动性和再投资风险。因此,在利率上升或下降时,商业银行都会面临客户在不同程度上的选择权风险。 

 3.制度缺失带来的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可以分为由外部客观原因和由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的损失。随着商业银行机构规模扩大化、金融产品多样化和复杂化,商业银行业务对计算机为代表的it技术的高度依赖性和金融业及金融市场全球化的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外部条件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因此可能造成的外在操作风险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的后果。然而,银行经营以人为本,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也应以加强内部操作风险为基础。 

 导致商业银行内部员工行为失当的原因,有的是主观恶意,有的是主观善意。近年来,商业银行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对业务流程加以整合,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提高监测水平,通过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实施问责制等措施使商业银行的外在操作风险和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对主观善意行为风险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实际上,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频率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由于银行对主观善意行为疏于防范,缺乏应有的事前预警、事中监测和事后分析评估和处理机制,使得银行对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远低于对主观恶意行为的认识,而且责任人也因处罚较轻而缺乏应有的警惕,使得主观善意行为的发生频率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其次,主观恶意行为风险往往是以主观善意行为为条件。近年来,银行出现一些经济案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些基层负责人或客户经理以提高服务效率、方便客户为借口,使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管理上出现漏洞,给一些犯罪分子以履行职务或服务客户为名,行经济犯罪之实提供了方便。最后,主观善意行为造成的损失具有隐形性。例如,为提高短期收益,一些银行的债券投资部门在低利率时期增加债券投资,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在缺乏避险手段情况下就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利率风险。 

 三、相关对策 

 1.加大力度改革现有会计体系。根据新的《巴塞尔协议》标准,制定现代、规范、高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处理与会计披露标准是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环节,是构建现代化、国际化商业银行的基础。参照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为了更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体系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第一,可以根据国际惯例,适当放宽对商业银行核销贷款坏账的限制,可尝试允许商业银行按照真实性原则自主决定贷款坏账核销的金额与时间。对贷款的应收利息,如在结息后90天仍未收回,则不再计入当期损益。第二,应当按照国际惯例制定准备金制度,分别提取专项准备与一般准备,但准备金的提取可按照我国资产质量不高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过度期,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在过渡期内可以允许商业银行在兼顾质量与效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前提下,先在部分资产质量较高的贷款品种以及新发放的贷款中推行新的准备金计提制度(即提取专项准备金制度),待时机成熟,再对全部风险资产计提专项准备。 

 2.三措并举防范利率风险。一是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对资金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对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资金统一的管理和操作平台,实现流动性、利率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的适度分离,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经济、金融信息网络系统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强化各种风险的量化分析,注意期限结构上的配比,防范利率和流动性风险;同时实行谨慎会计原则,不断补充自有资本金,增强抵御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能力。二是健全独立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监管的控制部门,直接对银行董事会或行长负责;制定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及监控规程,划分利率授权权限和责任,合理确定内、外部利率。通过确定反映市场变化并兼顾各部门利益的内部利率,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集中,降低总体风险,实现全行战略发展意图。同时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建立以安全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的外部利率确定体系。三是创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品。第一,根据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衍生产品的基础工作。第二,开发和运用主动负债或提高资产流动性的产品,改善资产负债组合,如发行次级债券。尝试创造连接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存款与债券市场、存款与货币市场收益挂钩,如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待条件具备后适时推出远期利率合约等产品。通过研究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资金交易,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消除全行的风险敞口,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 

 3.从内部入手防范操作风险。一是建设内部风险控制文化。操作风险存在于银行的正常业务活动中,银行只有建立操作风险管理与稳健的营运控制文化,使高级管理层以高标准严格要求各级管理者,操作风险管理才会有效。营造风险控制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时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存在重大操作风险的单位员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风险的敏感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操作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关键是对行为人的控制,提高行为人的业务素质。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同时,改变业务硬约束、人员软约束的状况,实行三分离制度:(1)管理与操作的分离;(2)银行与客户分离;(3)程序设计与业务操作分离。 

第5篇

【摘要】利率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本这一特殊生产要素的价格。利率的高低对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利率的变化对金融参与者是一种风险。本文通过对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和因利率波动而带来的利率风险进行分析,使人们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活动中能更好地预测、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稳定和增加收益。

【关键词】利率;利率风险;风险管理;风险规避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市场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复杂。资本市场充满着收益诱惑和风险干扰,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迫使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价格、利率、汇率等风险。尤其是近两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的经济发展状况,国家为了调控市场经济,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利率这种金融工具的调控作用。

一、金融市场利率的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利率是资本使用权的价格,即借贷资本的价格,它实质上是金融资产价值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并逐渐完善的道路,但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一)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因素

资本供求是影响利率高低最重要的因素。存贷款利率与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变化关系密切。1985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调整与价格水平、经济增长变化大体上一致,其中利率调整与CPI变化的同步性与GDP增速的同步性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利率调控更加关注通货膨胀的变化。如2007年的利率调整,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变动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999-2002年,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压力较大,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连续下调,债券市场收益率随之下降。2003年宏观调控以来,债券市场利率出现两次较大幅度的变动:一次是在2003年9月,市场利率大幅度跳升;一次是在2005年3-9月,市场利率迅速下降。还有2007年的利率调整,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政策效应。此外,国际关系、国家利率管制等对利率的变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有些也是通过影响资本供求而影响利率的。

(二)金融市场利率的确定

由金融资产价值所决定,市场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利率=纯利率+风险溢酬

风险溢酬=通货膨胀溢酬+违约风险溢酬+变现力溢酬+到期风险溢酬

纯利率(又称真实利率)是指通货膨胀为零时,无风险证券的平均利率。通常把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国库券利率视为纯利率。

二、风险管理的重要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最后实际获得的收益可能低于预期收益,有些投资根本没有收益甚至血本无归。比如,在进行股票投资时,由于价格下跌,卖出股票时的价格低于买入股票时的价格,造成了投资的损失,这就是风险。又比如,在进行债券投资时,债券发行者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甚至不能拿回本金,给投资者造成损失,这也是投资风险。当然,在专业投资者看来,风险并不仅仅是实现的收益低于预期的收益。在他们看来,当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时也是风险。比如卖出股票后,股票价格走势高于预期的价格,即使卖出股票的实现收益高于预期收益,表面上没有损失,但是卖出股票也等于失去了获利的机会。因此对于卖方来说,实现的收益高于预期的收益也是一种风险。这里的偏离既可能是高于预期收益,也可能是低于预期收益。

所以说,风险是指预期回报的波动性或离散度,是一种决策方案的结果的潜在变化,可能结果的变化越大,与此决策方案相关联的风险就会越大。

风险管理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我国经济改革在不断深化,经济环境还处于转型中,而我国的风险意识却相对薄弱,加强风险管理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国际形式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我国与国际经济联系更为密切,我国的经济也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式和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加强风险管理是适应国际竞争的需求。而我国的利率水平与国际稍有差距就可能引发大量国际游资的套利活动,从而诱发金融动荡和冲击人民币的汇率体制,所以风险管理是尤为重要的。

三、市场利率的变化与风险

利率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本这一特殊生产要素的价格。利率的高低对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利率的变化对金融参与者是一种风险。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的供求情况,资本供大于求,利率下降;反之,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减少消费和投资,利率下降会刺激消费和投资。

利率风险是综合风险管理的所有方面——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资产与负债管理(ALM)、绩效评估,甚至操作风险的本质。

一种利率风险策略可能是以一种方法构造从机构流出的现金流,这种方法就是银行连续投资于3个月国债,投资每3个月累积增加,通过这样为股东创造现金。

2004年2月1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它标志着中国的市场利率和风险管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利率风险管理也不再是演习,而是进入实战阶段了。

在金融管制放松和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利率市场化的程度与利率风险成正比例关系,利率风险并非仅仅意味着损失和危机,如果有良好的管理手段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它既可以成为赚钱的工具,也可以化减损失。利率风险应该是一种不确定性,类似商品价格随市场情况而发生波动,也是市场经济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存贷款利率的变化很大,尤其是2007年,部分储蓄存贷款利率如表1—3所示:

从表1—3可以看出,利率的变动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相关的,也与国家的经济相联系。自1996年5月1日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7次降息,而且国家还在1999年11月1日开征了利息所得税,税率为20%,当时一年期存款的税后利息只有1.80%。开征利息税也是对利息的调整,实际上也是降低利率。亚洲金融危机后,政府为了扩大内需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00年我国的GDP增长8%,CPI指数上涨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3%,但居民储蓄还在不断的增长,利率处于低水平,投资饥渴症由于机制转换已得到遏制,金融市场上资金供给充裕。随着个人购房人群比例的提高和住房按揭业务的快速拓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家庭与按揭信贷有关,家庭资产与利率的相关程度也越来越高。过去,人们剩余的金钱只能存积于银行或购买债券以求获得利息,个人和家庭对银行利率变动的期望是单向高的,在A股出现以后,由于利率的变动与股指的变动呈反向相关关系,因此部分持有A股的人群更希望利率向下变动。目前,在各个城市中持有股票的人群比例上海最高,在60%左右,个人购房人群比例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中城市都超过了90%以上,所以前七次银行降息对家庭资产的影响程度是递增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为了遏制股市和房地产的过快增长,从2002年开始到2007年,存贷款利率又开始逐步提高,尤其是2007年连续五次调息,且2007年8月15日调减利息税为5%,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也不断提高,大大减少了派生存款。也就是说,政府把利率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由于从2006年开始股市和房地产的升温和通货膨胀,造成货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政府为了调控国民经济,所以用利率进行调整。

由于种种因素造成市场利率经常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有时难以预见,加上按揭贷款利率为锁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的浮动利率制,所以每一次商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的变动均会刷新每一个家庭的净资产数值。利率与我们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利率的变动给经济活动带来了风险。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各类借款都能顺利偿债,一旦利率上升,借款成本增大,就只有经营好的才能按时还款,而一部分将面临还款的困境。随着实际利率的提高,偏好风险的人将更多地成为银行的客户,而原来厌恶风险的客户也倾向于改变自己项目的性质,使之具有高的风险和收入水平。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利率的转变刺激客户将资金用于高风险的活动,会导致拖欠贷款的可能性增大,造成还款风险。

如,2005年8月1日购入三年期国债50000元,由表3可知利率为3.24%,2008年到期还本付息,到期利息为50000

×3.24%×3=4860(元),而2006年至2007年存款利率不断提高,一年期的由2.52%到4.14%,三年期的由3.69%到5.4%,而这些损失的风险与债券本身的质量无关,它是由无法控制的货币市场的变化造成的,是由利率变化造成的。

从整体来说,利率升高和利率波动会影响投资规模,不利于经济增长。但我国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我国目前金融市场是分割的,虽然利率的波动对经济活动有风险,但又是调节经济的一种见效比较快的方法。

四、风险的测度与规避

(一)风险的测度

风险的测度一般用方差法,但是除了方差法之外,也存在着多种风险度量方法的替代,其中理论上最完美的度量方法应属于半方差方法。半方差有两种主要的计量方法:利用平均收益(MeanReturn;SVM)为基准来度量的半方差以及用目标收益(TargetReturn;SVT)为基准来衡量的半方差,公式如下所示:

SVM=1/kan[max(0,rm-rt)]2

t=1

SVr=1/kan[max(0,rT-rt)]2

t=1

因为,下半方差与投资者对风险的客观感受有一致性;如果投资的收益率不是正态分布的话,下半方差对风险的度量更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即使收益是正态分布的话,下半方差法也能够得到与方差相同的风险度量结果。

(二)风险的规避

对于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大多会选择风险小、信用度高的理财产品,比如银行存款和国债,不少投资者认为,银行存款和国债绝对没有风险,利率事先已经确定,到期连本带息是少不了的。其实不然,就如此次央行加息,无论是银行存款还是国债,相关风险都会随之而产生,这里指的是利率风险。

1.利率风险的预测。

利率风险源于未来利率的变化,如能通过某种技术方法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利率,再通过金融工具加以应用,则可以完全规避利率风险,所以利率的预测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

2.定期存款的风险规避。

定期存款是普通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理财方式,一次性存入,存入一定的期限(最短3个月,最长5年),到期按存入时公布的固定利率计息,一次性还本付息。想来这是没有什么风险可言,一旦遇到利率调高,因为定期存款是不分段计息的,不会按已经调高的利率来计算利息,那些存期较长的定期存款就只能按存入日相对较低的利率来计息,相比已调高的利率就显得划不来了。所以定期存款的风险规避,最好是存入的期限不要太长,一年期比较合适,如果利率上升可以转存,再一方面是化整为零,每一笔的金额尽量不要太大,存期分布合理,这样也可以降低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3.凭证式国债的风险规避。

凭证式国债也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投资理财产品之一,因其免税和利率较高而受到追捧,不少地方在发行时根本买不到,于是不少人购买国债时就选择长期的,如5年期的。却不知一旦市场利率上升,国债的利率肯定也会水涨船高,如9月1日发行的2006年四期国债5年期为3.81%,比同档次三期国债高出了0.32个百分点,如果买入50000元的话,到期将多收入800元,并且国债提前支取要收取1‰的手续费,而且半年之内是没有利息的。所以购买国债时,为了灵活,可以买多一些短期的,如遇到利率的调整,经过计算,扣除了上述的因素后,如果划得来的话,可以提前支取转买新一期利率更高的国债。短期、长期进行搭配也可以分散利率变动带来的收益减少的风险。

4.住房贷款的风险规避。

从2002年开始到2007年,我国贷款利率又开始逐步提高,尤其是2007年连续五次调息,而按揭贷款利率为锁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的浮动利率制,每一次商业银行基本贷款利率变动,购房付款就会随之改变,所以在利率不断上调的情况下固定利率房贷是一种规避利率风险的方法,因为在贷款期限内,不论银行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将按合同约定的固定利率支付利息。

第6篇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股票市场;货币政策

一、引言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通过改变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能够迅速达到中央银行的既定目标,但是对经济的冲击比较大。然而为了应对贸易顺差及热钱涌入带来的外汇占款和信贷规模增长过快、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在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再贴现工具的应用具有局限性的情况下,我国中央银行较为频繁的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股票市场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之一,在货币政策执行后,股票市场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一般的经济理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会引起股票市场的波动。具体来说,当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股票价格下降;当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股票价格上升。准备金率调整作用于股市的机制大致如下:(1)宣示效应。当货币当局宣布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人们会预期货币当局会实行紧缩货币政策,进而预期股票价格将下降。在此预期下,交易者抛出股票,于是股价下降,促使交易者继续抛出股票,股价继续下降。同理,当宣布将下调准备金率时,股票价格上升。(2)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变小,那么货币供应量变小,股票价格下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变大,货币供应量变大,股票价格上升。本文意图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时,我国股票市场对其的反应与经济理论是否相符,即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在股票市场上的传导是否有效。

James D.Hamilton(1998)研究了影响准备金率的因素,并指出调整准备金率会使利率变化,进而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陈志行(2004)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中期和短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对中期的影响更为显著。张丹(2009)认为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式下,利用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明显的。在经济下滑的形式下,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其效果不明显。但左俊义、王玮(2009)运用CARCH(1,1)模型研究得出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宣告对短期利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均有宣告作用。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作用于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介绍

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数据分为两类:一是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包括我国股票交易日期和上证综合指数(000001)收盘价;二是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包括宣布日期、执行日期和调整方向(上调或者下调)。股价指数数据来源为太平洋证券通达信软件,准备金率调整的数据来源为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本文数据基本范围是1998年3月2日至2010年3月1日,共12年,有2896个交易日,平均每年241个。截至2010年3月1日,央行历史上对存款准备金率共有32次调整,在本文数据范围内调整28次。其中1998年3月、1999年11月和2008年9、10、11、12月为下调,其它均为上调。准备金率调整从2006年开始变得特别频繁,2007年、2008年,分别达10次、9次之多。将第t日的上证综合指数设为Pt,每日的对数收益率为rt=ln Ptln Pt-1。rt的描述性统计量(如表1所示)。

表1 rt的描述性统计量

通过计算自相关系数,知rt的1~10阶自相关系数都很小,绝对值最大不超过0.06。但通过计算Q统计量,得出rt没有通过Ljing-Box检验,存在高阶自相关。同时,条件异方差性也是金融数据的常有特征。因此,在采取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方程的参数时,采用Newey-West(1987)所提出来的方法估计方差,这一方法对序列自相关和条件异方差性是稳健的。本文使用Eviews计量软件进行分析。

(二)实证模型

本模型借鉴了姜近勇和潘冠中(2010)在《中央银行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理论预期与实证检验》的研究成果。准备金率调整的宣布往往在交易日收市以后。记宣布准备金率调整当天为t日,若遇休市日宣布调整,则记休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为t日。宣布日后第一个交易日为t+1日。至少从1998年起,我国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率调整的宣布日和执行日都不在同一天。本文将对比宣布日、执行日对股市的影响与异同。同理,对于执行日,记执行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为t+1日,t+1日的前一个交易日为t日。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其中是关于误差项的假设,它使得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时可以得到一致的估计量。

yt=Z+[1d1t+[2d2t+^t

E(^tNd1t,d2t,)=0 (*)

yt是事件收益率,对于宣布(或执行)准备金率调整这一事件,分三种情况来定义yt,以衡量市场对准备金调整的反应和预期。当令事件收益率yt=rt时,衡量市场对准备金率调整的预期;令yt=rt+1时,衡量准备金率调整后市场的反应。在宣布调整前,市场有可能预计到了准备金率的调整,并将这一预期反应到收益率上。因此,yt=rt+1可能没有包含市场对准备金率调整的所有反应,令yt=rt+rt+1时,衡量了这两日对市场的综合反应。

d1t和d2t为两个虚拟变量,分别称为上调虚拟变量和下调虚拟变量。若t日宣布(或执行)上调准备金率,则d1t为1,若下调则d2t为1,其它情况两个虚拟变量都为0。即:

(三)宣布、执行调整准备金率对整体股市的影响研究及比较

在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中,Eviews软件直接给出了t统计量的P值。统计检验中常用的显著性水平取为0.05,当t统计量的P值小于0.05时,在0.0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参数为零的原假设,即该参数显著不等于零,反之不拒绝零假设,认为参数与零没有显著差别。

1.当t为宣布日时的回归结果

从表2的回归结果可知,当yt=rt+1时,[1与0没有显著差别。推断存款准备金率宣布上调对日收益率的变动没有显著影响。但是,t检验拒绝了[2=0的原假设,即[2显著不为零,因为其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推断存款准备金率宣布下调对日收益率的变动有显著影响。[2的估计值是负值,显示当准备金率宣布下调时,日收益率下降,并且使日收益率下降1.74%。这一结果与理论预期正好相反。当yt=rt以及yt=rt+rt+1时,各参数估计值的P值均大于0.05,接受参数与零没有显著差别的原假设。推断无论准备金率宣布上调或宣布下调,市场对其均没有预期,并且调整前后市场对其综合反应也不显著。

表2宣布日回归结果

2.当t为执行日时的回归结果

当t为执行日时,检验步骤与t为宣布日时同理。可看出yt= rt+1,yt=rt,yt=rt+rt+1这三个方程各参数的P值均远远大于0.05,即各参数与零没有显著差别(回归结果表格略)。因此,推断在执行日无论市准备金上调还是下调,对股市都没有显著影响。这是由于市场已经完全预期到了准备金率调整的执行,这部分的检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三、准备金政策对股市影响与理论相悖的原因分析

本文认为我国准备金率对股市效应的实际情况与理论相背离有以下原因:(1)利率非市场化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我国利率水平尚不能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设置了阻碍。(2)准备金存款付息制度使超额准备金高居不下。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只是从大额的超额准备金里调进或调出一部分,实质上是“存款搬家”。(3)不成熟的股票市场存在严重的功能缺陷。我国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质量低、投资理念扭曲、短期行为盛行的局面,使股市易于大幅波动;股票市场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传递功能弱;股市规模较小,对信息反映不够迅速灵敏,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4)投资者以散户为主,结构不合理,导致股市中银行信贷资金较少。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引起银行信贷规模扩大或缩小时,在股市上不能得到明显的反应。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第二部分的实证结果,其结论如下:(1)在宣布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使上证综合指数的日对数收益率下降1.7%;宣布上调时对上证综合指数没有影响。(2)只有宣布调整准备金率时对市场有影响,执行调整时对市场没有影响;(3)市场对准备金率调整的宣布不存在明显预期,且准备金率调整对宣布前后收益率之和rt+rt+1的影响不显著。

实证结果显示,只有准备金率宣布下调时才会对股市产生影响,然而是使股市下跌;而上调对股市没有影响。这一结论与经济理论所预测的效应相悖,是由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成熟、相关制度法规不成熟造成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分别研究准备金率宣布调整和执行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发现了市场实际反应与经济理论相悖的情况。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淡化了其常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角色。我国央行近年来频繁的使用准备金率这一工具有其客观原因,但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为此提出了以下几条政策建议:(1)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使利率变动充分反映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合理反映资金价格;(2)完善准备金制度,加快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确定合理的准备金的利率水平,在适当情况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转换提供基础;(3)扩大股票市场流通规模,在严格审批的基础上,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公司上市;完善和严厉执行信息披露机制;发展培育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使银行的信贷资金可以进入股市,当央行通过改变基础货币或者货币乘数来改变信贷供应量时,可以更深的影响股市,从而通过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股票市场来达到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姜近勇,潘冠中.央行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理论预期与实证检验.云南财经大学工作论文.2009(10)

[2]James D.Hamilton.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Federal Reserve deposits [J].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98(49)

[3]陈志行.浅析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9)

[4]张丹.我国利率政策调整的有效性分析――以2008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例[J].企业导报.2009(5)

第7篇

中国人民银行于4月27日提高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由原来的5.58%提高到5.85%,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此前,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31%提高到5.58%。再回顾从1996年到2004年10月,中央银行连续8次下调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以及其他相应市场利率,幅度最大为1.5%,最小为0.25%,并具有调整幅度逐渐减小的趋势。2004年10月28日央行上调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为8年来市场基准利率第一次向相反方向的调整,2006年4月27日中央银行又以相同幅度上调市场基准利率,因此显示出国际上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具有前瞻性和规则性的利率平滑操作模式正逐渐进入我国中央银行的视野中来,成为我国中央银行遵循货币政策操作规则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

一、利率平滑的操作机制

根据定义,可以把“interestratesmoothing”翻译成利率平滑。笔者以为,较之翻译成“微调”更为恰当,“微调”只能表达一次性的小幅调整,表达不出同一方向上连续调整的含义,而平滑不仅表达了每一次微幅调整利率的含义,还表达出利率调整的规则性、方向性和连续性。利率平滑的理论基础或其操作机制是基于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以保持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的稳定所形成的政策规则,即经过扩展的包含利率滞后项的泰勒规则,其模型表达式为:

it=ωit-1+(1-ω)(πt+int)+(πt-πT)+φ(yt-ypt)

其中,y-yp代表产出缺口,π代表每季度末的通货膨胀率,πT代表目标通货膨胀率,ω、和φ为政策反应结构参数。

根据这个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规则,当期市场基准利率决定于滞后一期的利率it-1,经济达到均衡时的真实利率int,通货膨胀率πt,通货膨胀目标πT和产出缺口yt-ypt。规则中的系数0<ω<1称为平滑系数,测度的是赋予滞后利率项的权重,表达了市场基准利率对其他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发生变化后所做出的部分调整的反应程度,即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会引发市场基准利率在同一方向上做出一系列的调整以使得重要宏观变量向潜在值或者目标值回归。系数和φ则表达基准利率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整体反应程度。给定ω的值,系数和φ的值较小,则利率调整的幅度就可以较小,形成较小的利率波动方差。因此,政策规则中的系数ω与和φ就蕴含着利率平滑操作运行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的含义:市场基准利率的渐进调整和对于重要宏观经济变量有限制约束的整体反应。

对各国中央银行政策操作的实证研究表明,各国中央银行对于利率平滑具有明显的偏好,扩展的含有滞后利率项的泰勒政策规则能够更好地拟合各国的实际经济数据。

二、利率平滑操作的政策效应

从1960年代末期开始的金融创新和始自1970年代末期的金融自由化,使得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越加困难。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利率变动的“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这些促使美联储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适应经济形势变化放弃货币总量政策,转而将调控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过市场价格调整将宏观经济逐渐引向均衡状态。因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利率调整可以采用不同的调整方式,既可以采用“一步到位”,也可以分步渐进调整,不同方式给经济运行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中央银行对经济中的各种冲击和变化做出反应,在实践中逐渐地舍弃“一步到位”的大幅调整方式,而转向以平滑方式调整基准利率,最主要的驱动力是经济运行具有不确定性,是中央银行对于经济运行不确定性以及政策调整对经济造成冲击的不确定性的一种谨慎性反应,以降低政策调整本身对经济造成的冲击,降低经济波动幅度,平滑经济波动,使经济运行状态平滑过渡,平稳运行。同时,利率平滑操作还是宏观经济总量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价格发现机制,能够稳定金融市场,降低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调整成本,减少政策调整的动态不一致,增加货币政策可预测性,增进中央银行信誉等。

(一)降低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

中央银行政策变动所依据的数据是经过汇总统计出来的,所依据的宏观经济模型则是估计出来的,有可能存在数据和模型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果因为市场成熟度的影响也具有不确定性。中央银行并不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经济结构真实情况,也不能够及时掌握经济运行形势,这样货币政策就是在存在各种不确定的环境中执行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整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确定,因此在经济运行不确定的情况下,冒进的“一步到位”利率调整方式只会增加产出和通货膨胀变化的不确定性,利率平滑就成为经济不确定环境下中央银行面对复杂而又不确定的经济状态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将宏观经济逐步引向均衡状态的一种最优操作方式。

中央银行渐进平滑地调整市场基准利率,能够使中央银行观察到利率微幅调整的作用和影响,掌握每次微幅渐进调整利率后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变化的情况,获得更多的有关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新信息,在新的经济运行信息集内决定政策调整的时间和幅度,从而降低中央银行政策调整对经济运行影响的不确定性,降低政策调整本身对经济运行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假定中央银行对经济结构的估计以图1中的实斜线表示,而实际的经济结构斜率有可能如两虚线,政策调整对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在“一步到位”的调整方式下会随着利率调整幅度的增加而增加。

图1图2图2描绘的是一步调整和动态调整的区别。由于需求关系的斜率不确定,中央银行期望由当前利率水平iC到i1的一步调整会带来产出的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调整利率水平从初始点iC到i2的部分调整会降低产出的不确定性程度,特别是利率调整到i2以后,中央银行会观察或者了解到利率调整到i2对产出的作用和影响,能够掌握更多关于需求关系的信息,对需求曲线的估计就更准确,真实需求曲线反映的需求关系的不确定性会降低,然后利率水平由i2再调整到i1,由于需求关系的信息掌握得更多,利率调整的幅度也减小了,产出的不确定性也缩小了。

(二)宏观经济引向均衡的价格发现机制

利率平滑操作方式是中央银行在将宏观经济逐渐引向均衡状态的过程中搜寻宏观资金总量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价格——长期自然利率水平的价格发现机制,是一种均衡价格搜寻路径逐渐收敛的价格发现机制。中央银行调整市场基准利率,确定宏观资金总量供给和需求的基准价格,就会通过利率传导渠道改变整个宏观经济中的利率水平,影响市场中资金总量供给和资金总量需求的对比关系,使微观主体调整各自的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改变宏观经济运行路径,将宏观经济引向均衡状态。但是,利率调整方式会极大地影响经济趋向均衡的进程。基准利率的大幅频繁反复的调整会使经济在波动中难以确定经济运行趋向均衡的方向,也难以确定市场中资金总量的供给和需求的余缺程度,确定宏观经济均衡的总量资金价格水平,微观主体更加难以形成宏观政策调整方向的预期,来进行生产投资和消费等决策,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整体提高。利率平滑操作则能够使中央银行观察到每一次政策调整以后宏观经济变化的新情况,能够获得宏观经济运行面临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压力程度的新信息,并决定是否在同一方向上继续调整利率,以渐进收敛的方式搜寻到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宏观总量资金的价格水平。

(三)稳定金融市场,降低经济波动幅度和市场参与者的调整成本

中央银行进行利率平滑操作,微幅调整市场基准利率,可以降低政策调整本身对市场的冲击程度,减少经济波动,降低因经济波动产生的福利成本,使得经济运行由一种状态平滑过渡到中央银行所期望的状态;有利于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减少金融机构没有预期到的因政策调整导致的资产价格变动,减少政策变化对商业银行利率期限结构配置不合理甚至错配所导致的经营风险,避免政策变化所带来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的不稳定,减少利率变化引起的汇率波动,避免公众减少本币持有意愿,导致私人和金融机构发生流动性危机。利率平滑操作还有利于消费者和企业在政策连续微幅变化的时间区间内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调整自己的消费和生产投资等行为,从而能够降低因政策冲击可能产生的微观主体经济行为调整的社会和经济成本,降低因政策调整导致的福利损失。

(四)建立中央银行规则操作形象,增加货币政策可预测性

中央银行在政策规则指导下进行利率平滑操作,在同一方向上连续调整利率,能够使基准利率的未来变化更具可预测性,有利于市场形成一致的预期,能够更加有效地平稳调控宏观经济,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建立和增强中央银行信誉。中央银行进行利率平滑操作,避免频繁进行逆向调整,是因为这样会被具有前瞻性的市场参与者视为操作失误或者成为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的证据。如果政策逆向调整频繁,会造成市场预期混乱,不能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响应,市场中不同的预期和经济行为会相互抵消,达不到货币政策操作的目的,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会降低公众对中央银行操控经济能力的信心,也会降低中央银行目标的可信度,造成货币政策绩效差的结果。所以,中央银行对经济变化谨慎反应,对冲击的信息掌握得足够多的时候,才会采取行动,以避免随后短时间内再进行逆向调整。

一旦中央银行为自己建立起平滑操作的形象之后,市场参与者在这种规则操作环境中会逐渐增强对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的前瞻性能力。中央银行只需使目标利率在同一方向或者相反方向上做一微幅变动,就能将政策调整的意图准确地传达给市场,影响市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和预期,用小的政策变化就能够实现调整经济运行态势的宏观目标,将经济逐渐引向均衡状态。

三、利率平滑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

平滑调整目标利率,实际上是一种“钉住利率”的货币政策,使名义目标利率靠近长期自然利率。美联储和其他中央银行由调控货币总量转向以平滑方式调整利率代表着各国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的根本转变,目的是追求“中性”的货币政策,以取代过去以刺激经济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达到使实际利率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的目的。利率平滑操作能否有效运用,依赖于很多市场和经济条件的配合。经济中具有影响广泛的市场基准利率、市场成熟度高、通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市场主体对政策调整等经济信号的敏感性、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强和货币政策趋向中性等都会影响到利率平滑操作方式的实际效果。

我国1990年以来历次市场基准利率调整对经济的冲击都很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利率调整幅度大时间间隔长,利率调整本身又成为加剧经济波动的一剂猛药。近年来的几次中央银行首先从转变利率调整方式入手,谨慎行事,微幅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分别以0.27个百分点上调基准利率,这是中央银行释放政策调整信号、调整市场预期趋向一致、限制经济增长速度、减少经济波动,将经济运行调至良性轨道的典型渐进操作,显示我国中央银行正在逐渐将利率平滑操作方式运用到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执行中来。

但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经济金融体制中很多重大关系尚未理顺,对进一步运用利率平滑操作方式仍构成障碍:1)货币政策是以货币供应量而非利率为中介目标,市场基准利率还未形成,中央银行以一年期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作为调控经济的政策基准利率只是权宜之计,利率体系还没有实现市场化;2)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正处于改革之中,人民币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关系还不顺畅,开放经济条件下,固定汇率制、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三元悖论越发清楚地表现出来,制约着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3)我国经济仍处于转轨期,经济运行可能遭受来自供给、需求、体制和国内国际环境的各种冲击,货币政策因应各种冲击,需要进行相机抉择和规则操作的权衡选择;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不顺畅,利率变化等货币政策调整对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效应不同,政策调整可能会给一些企业造成冲击,而对另一些企业却影响不大;5)我国经济内生增长能力不强,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宏伟目标中仍要发挥推动作用,要求实际利率要低于自然利率,维持经济发展的资金低成本,增加了经济趋近于均衡的困难。这些不利条件势必会制约中央银行利率平滑政策的施行,影响利率平滑调整的政策效果。

我国中央银行继续采用利率平滑操作方式并逐渐形成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规则,是中央银行建立适合我国的最优货币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运用利率平滑操作方式,中央银行需要适当调整操作思路和方法,短期内继续技术性地运用利率平滑操作,以培养市场预期能力,建立中央银行规则操作形象,长期内系统性地建设市场和经济环境,促进其他市场经济条件的形成和改善,逐步形成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规则,在规则指导下系统地执行利率平滑操作方式。中央银行应加快促进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将利率平滑操作工具转移到真正合适的市场基准利率上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理顺利率体系,简化利率期限结构和层次,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利率渠道更加顺畅;加强“窗口指导”,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建立货币政策与公众的沟通机制。另一方面,应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各类企业对政策变化的敏感性,使各类企业在同一竞争环境中公平竞争,增强我国经济内生增长能力,从微观角度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执行最优的利率平滑操作政策,调控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Brainard,W.,1967,“Uncertaintyandtheeffectivenessofpolicy”,AmericanEconomicReview,58,411-425

[2]DavidCobham,2003,WhydoestheMonetaryPolicyCommitteesmoothinterestrates?OxfordEconomicPapers,OxfordUniversityPress,vol.55(3),pages467-493

[3]Goodfriend,M.,1991,Interestratesandtheconductofmonetarypolicy,Carnegie-RochesterConferenceSeriesonPublicPolicy34:7-30

[4]Levin,A.,Wieland,V.,andWilliams,J.,1999.Therobustnessofsimplemonetarypolicyrulesundermodeluncertainty.InMonetaryPoliyRules(J.B.Taylor,ed.).Chicago:NBERandChicagoPress

[5]Sack,BrianP.andVolkerWieland.2000.“Interest-RateSmoothingandOptimalMonetaryPolicy:AReviewofRecentEmpiricalEvidence.”JournalofEconomicsandBusiness,Vol.52,PP.205-228

第8篇

论文摘要: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以及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做了一定的分析,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建议。

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低迷、萧条,许多西方国家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与一些发达国家情况正好相反的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不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成为推动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出口商以“不公平的低价”抢夺世界市场,因此要逼迫人民币升值,并进而将这一经济问题转变为政治责难,向中国施加压力。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与政治形式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外因

1.日本叫嚣。2002年12月2日,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及其副手河合正弘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为《全球性通货再膨胀正当其时》的文章;2002年2月22日,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通过提案,要求逼迫人民币升值,这是该组织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公开讨论成员国以外的经济问题。2003年3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亚洲国际输出了通货紧缩”。日本政府认为中国向全球特别是亚洲国家输出了通货紧缩,这是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出口急剧增长,国内物价水平下降,以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导致国际市场上廉价商品的供应能力大大增加,导致日本国内物价下跌,同时日本总需求的不足,引起物价的进一步下降,从而发生通货紧缩的危险,中国正在向保口日本在内的全世界输出通货紧缩。日本政府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有责任为稳定世界经济作出贡献,也符合起自身利益,如果中国政府不能严格限制出口,那么为了扭转国内通货紧缩局势,应该采取扩张型的货币政策,或者是让人民币升值。

2.美国施压。2003年6月起,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外部压力从日本转向了美国。2003年6月合7月美国财政部长JohnSnow和美联储主席AlanGreenspan先后公开发表谈话,希望人民币选择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认为盯住汇率制度最终会损害到中国经济。随后美国的商务部长、劳动部长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此外,美国的一些利益集团,以健全美元联盟为代表,在要求人民币重估方面表现最为积极,美国方面有关情绪随着斯诺9月的访华而达到,这次访问也被称为“汇率之行”。美国方面希望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理由是中国的货币操纵造成了美国严重的制造业失业问题。他们认为,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了获得巨大的出口竞争优势,故意操纵货币的汇率,尤其是中国人民币存在着严重的低估现象。正是这一现象使美国的制造业发展出现萎缩,企业大量倒闭,带来了严重的失业现象,到2003年6月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6.4%,其中90%的失业使制造业的失业,而且美国兑中国的贸易赤字在过去纪念里也大幅增加,中国由此累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到2004年底已经达到了6099亿美元。所以说,中国需要为美国的经济下滑和失业增多负责,美国政府必须给中国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来督促人民币升值。

(二)内因

1.实际有效汇率。据IMF估算,2002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名义有效汇率下降了6%,而根据胡祖六(2003)的测算,从2002年2月美元从其汇率的最高点贬值到2003年6月,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下降了11%。自1994年中国实施汇率制度重大改革以来,根据国际组织的测算结果,人民币一直存在低估的问题。1980至199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9.98%,1998至2004年,尽管先后受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时陷于衰退及非典的影响,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7%到9%的高速增长。这无论是与同期发达国家比较,还是同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是领先的。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与世界经济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这就表明人民币有升值的趋势。

2.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购买力平价(PPP),指一定时期内两种货币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购买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来决定的。也就是说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实质上是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购买力的交换,长期均衡汇率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决定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类发展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人均GDP按名义汇率计算为1352美元,但若按购买力平价方法折算则为5791美元,即名义汇率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民币汇率低估4.06倍。一般来说,购买力平价的计算仅涉及到可贸易商品,并且没有考虑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差异,因而容易高估发展中国家的币值。但是,人民币币值即使没有UNDP估算的那样高,也不至于像现行的汇率那样低。

3.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决定论”认为,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影响汇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则会造成本币升值。从国际收支状况看,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一直维持较大的顺差。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流入国,每年FDI高达500亿美元左右。这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状况使得我国近年来的外汇储备节节上升,已经超过了满足正常支付所需的储备水平。所以,根据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也会产生升值趋势。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综合影响

(一)对外贸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会扩大进口,限制出口,不利于国际贸易收支。因为人民币升值以后,等量人民币与从前相比,可兑换更多的外币。对进口商来说,购买等量的进口商品需要支付的人民币较以往更少,因此有扩大进口的需求。但对出口商而言,若商品以原先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出售,所得到的外汇换得的人民币要比从前少,利润将会减少;若以略高的价格出售以保证利润,则减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出口商,因而出口将受限制。长期以往,即会出现贸易逆差。但事实上,由于近年来我国积极鼓励加工贸易的发展,加工贸易已逐渐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主要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大进大出”——增加出口的同时增加进口,人民币升值虽然会有损最终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但却能提高进口原材料的购买力,由此可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不利因素。此外,出口弹性系数也改变了本币升值给我国贸易收支带来的影响。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多数学者认同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远小于1,即我们出口商品价格提高的幅度会超过出口商品数量减少的幅度,因此,虽然出口产品的数量有所减少,但价格上的弥补使得出口的总额反而会提高。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04、05、06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近三年来,我国的贸易收支,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规模都在扩大,而出口规模扩大的幅度大于进口,我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况,且顺差额不断增大。由此推断,人民币升值短期内并不会改变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更不会造成我国严重的贸易逆差。

(二)对就业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居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物价与就业的影响上。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减弱,出口产品的数量有所减少,在各出口企业生产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原本打算出口的产品囤积到国内市场,由此出现国内市场上,商品供大于求、物价下降的局面。此外,人民币升值也直接反应为购买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鉴于此,国内同类或相似商品为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也调整价格,致使国内商品价格下跌。所以,人民币升值会使得国内的商品物价下降,进一步还可能导致潜在的通货紧缩效应。从长期看来,我国对进口需求的增加导致国际市场上供求关系的改变,使得国际市场的价格提高,从而又带动了我国国内物价上涨。目前,受市场供给、国际价格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物价一直处于温和上涨状态,因此出现通货紧缩效应的可能性不大。在就业方面,人民币升值后,一方面,劳务输出减少,国内劳动力资源增多。另一方面,短期内,国内市场商品供大于求,企业为争取优势,可能裁员、缩小企业规模以保持竞争力,因此,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失业形势较为严峻。所幸,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不大,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城镇失业水平控制在4.6%之内。(三)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将增加外商的投资成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是以货币、实物及其它无形资产等形式投资的。人民币的升值,以美元为股本金的外商投资企业,兑换人民币的能力会减少,也就是外商投资的成本会随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的竞争力。但是,外商投资成本的增加,对于特定的项目来讲,原来额定的投资规模所需的资金将不足,如果继续实施该项目,会促使外商增资,扩大其投资规模。人民币的升值会加速企业利润分配和再投资,不利于现有外企发展。人民币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外商将会加速企业利润分配,提高可分配利润的汇出比例,据被调查的外商投资企业反映,自7月21日人民币升值2%后,将利润及时汇出,要比升值前多获得2%的外币。同时促使外商决策、实施新的投资方案,不利于现有外商投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邯郸辖区8-12月利润再投资10621万元人民币,占全年再投资的79%,而去年同期为零。如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是2002年注册成立的外商合资企业,该公司的外方柬埔寨荣丰投资有限公司,在2005年10月12日将2003年和2004年利润所得9900万元人民币,再投资到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因此,人民币的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商的直接投资。

三、对策与建议

从短期来看,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有效政策:进一步提高企业和个人持汇量;适当增加进口;适当下调存款利率;同国际社会多沟通交流以达成共识。从长远来看,逐步放松资本项目外汇管制,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最终实现包括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内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制度的长远目标。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应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来安排,循序渐进。

首先,需要完善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所需要的市场条件和制度安排。胡祖六博士主张要使人民币逐步向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过渡,银行利率和货币体系应该分开,利率市场化;要加快银行的改革步伐,提高银行自身内部的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进行金融改革,加强监管;大力发展金融外汇市场,进一步理顺供求关系,稳步推进人民币比可兑换进程,不断提高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同时,着力培育人民币远期和期货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汇率风险规避工具,增加企业应对外汇波动的手段。

其次,人民币不可能直接选择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可以考虑先逐步扩大汇率的浮动幅度,根据出口、国际资本的流动形势,采取更具灵活性的调整措施。但需要保持相对平稳的货币政策,使相应的灵活性建立在整体平稳的基础上。

最后,要加强同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合作。在世界经济、金融日益融合的今天,一国的汇率政策不再是孤立作用的,而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各国之间的汇率政策就像是一场博弈,如果各国相互之间能进行良性协商,各国的利益才有最大化的可能。只有增加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多边合作,才能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才能在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中人民银行网站.

[2]刘艳辉,张静,汪寿阳.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影响分析.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0月,第6卷,第4期.

[3]卜洪运,臧珂炜.人民币升值对FDI的影响及对策.市场经纬,2007年5月.

[4]凌波.浅谈人民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金融观察,2007年7月.

[5]凌波.浅谈人民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金融观察,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