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学校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时间:2022-02-24 07:34: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以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为目标,统筹教育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推动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全面总结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果,查找存在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和质量。根据检查要求,重点抓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区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区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程度调查等四个方面工作,切实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水平,2014年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力争下阶段高标准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实现义务教育发展高位优质均衡。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3月—4月)

1.成立工作机构,制发工作方案。成立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明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印发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实施方案等;督促指导乡镇、区级有关部门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人员,完善工作措施。

2.召开动员大会。召开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并安排部署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层层落实目标任务。4月下旬,创建办检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实施方案情况,了解掌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落实目标责任、出台相关措施等情况。

3.抓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迎接国家、省督导检查的重要意义,宣传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营造创建的浓烈氛围。

(二)自查整改阶段(2014年4月—5月)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照本单位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职责任务进行自查,总结本部门履行职责情况,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并认真落实整改。自查工作于2014年4月20日前完成,整改工作于2014年5月1日前完成。

(三)接受检查阶段(2014年5月—8月)

1.2014年5月15日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全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按照检查要求,完成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资料准备工作。

2.2014年5月20日前,全面完成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省、国家督导检查材料准备。汇总相关资料,整理完善各项迎检档案资料、报表,完成相关文件资料编辑工作。形成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材料,完成专题片、展板、资料汇编、论文集制作。

3.市级复核。市对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全面复核。认真梳理市复核中指出的主要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区教育局做好跟踪指导,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整改工作。

4.查漏补缺,重点督查。

5.安排落实各项迎检工作,接受省、国家督导检查。

(四)工作总结阶段(2014年8月—10月)

1.根据市、省、国家督导检查后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研究制定整改意见和措施,并进行整改,向市、省教育督导团提交整改报告。

2.召开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大会,总结成绩,查找不足,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按期推进自查整改和巩固提高工作,要建立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二)加大投入,提供保障。要继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确保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达标。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领导小组要加强对迎检工作的督查与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2篇

2013年7月2日至13日,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组织省政府督学和有关专家,组建了两个督导评估验收组,对今年规划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嘉峪关市和安宁区等9个县(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省级督导评估验收。

督导评估验收的主要内容是:1.对县域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抽查,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审核;2.测算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标准差异系数;3.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评估;4.进行县域内公众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抽样调查。

督导评估验收的程序和方法是:1.召开了由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乡镇(街道)政府负责人、县直各部门负责人、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参加的汇报会,县(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情况;2.督导评估组组长当场抽取被检查学校名单,初中学校抽签面不少于三分之一以上;3.督导评估组对县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际间标准差异系数进行测算;4.督导评估组到学校检查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核实各项申报数据;5.督导评估组分别召开了由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士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对政府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6.督导评估组进行公众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的抽样调查;7.督导评估组对县(区)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形成督导评估验收意见;8.召开督导评估验收反馈会议,督导评估组组长代表专家组向县(区)政府反馈督导评估验收情况;9.县(区)政府主要领导表态。

一、督导评估验收结果

1.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督导评估验收组重点核查了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和班数、校舍建筑面积、体育活动场所、装备和图书、教师配置等5大项,12个核心指标。综合评估结果:在学校规模和班数大项中:各市、县(区)学校的小学班数达标比例均等于或大于初中班数达标比例;嘉峪关市和安宁区的小学班额偏大,达标率分别为35.3%和35.7l%;白银区和安宁区的初中学校班额偏大,达标率为50%。在校舍建筑面积大项中:临泽县的初中生均用地面积达标率低,为33.33%;嘉峪关市的小学生均建筑面积偏小,达标率为47.1%;安宁区的初中生均建筑面积达标率为50%。在体育活动场所大项中:嘉峪关市的小学田径场跑道达标率偏低,为47.1%;安宁区的小学篮球场、排球场达标率偏低,为42.85%。在装备和图书大项中:民勤县的小学和初中实验室设备达标率分别为93.5%和94.7%;民勤县的小学体音美器材设备达标率为96.8%;民勤县的小学和初中计算机生机比达标率分别为90.3%和89.5%;各市、县(区)的小学和初中生均图书册数基本达标。在教师配置大项中:嘉峪关市和白银区的初中师生比达标率偏低,分别为77.8%和50%。2.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状况。督导评估结果显示,各市、县(区)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状况基本符合评估标准(达到评估标准要求),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综合差异系数值越大,反映均衡水平越低,差异系数的值越小,反映均衡水平越高。)西峰区的小学和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较高,白银区的小学综合差异系数较高。3.市、县(区)政府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投入情况。大多数市、县(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甘肃地方教育费附加;地方政府分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等费用后,按10%比例计提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并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市管财政的白银区、安宁区、金川区的土地出让金由市上统一计提,按项目配套资金下拨到各区,用于教育。加大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都达到了50%以上。2010年部分市、县(区)的教育投入低,不少市、县(区)出现了负增长。嘉峪关市2010-2012年三年累计征收教育费附加没有单列科目反映支出。嘉峪关市、白银区、安宁区等市、县(区)由于市管财政支持结构变化的原因,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比例的要求没有达到。4.区域内公众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情况。督导评估组对被评估市、县(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公众满意度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对象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群体。抽样调查结果均为满意度高,满意率都在90%以上,其中,满意率前三位的依次是金川区、民勤县、金塔县。督导评估组对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主要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4个方面29项指标进行了督导评估验收,评估总分为100分,达到85分以上为合格。督导评估结果是各市、县(区)均达到了85分以上。

二、督导评估验收发现的主要问题

1.市、县(区)政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有些市、县(区)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教育费附加没有完全用于教育。2.有些市、县(区)对国家和省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规政策、文件精神学习不够,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标准与细则学习理解不够,贯彻落实不到位。3.各市、县(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个别指标没有达到省定标准。4.各市、县(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的问题,大班额现象依然突出。5.各县(区)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指标(限额)偏少的原因,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紧缺,影响优质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6.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师不足,影响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7.各市、县(区)普遍存在《2012年度教育事业统计年报》和《申报表》的有关数据不一致,但没有佐证材料来证明的问题。

第3篇

早在五六年前,江苏省教育厅就曾推进苏南苏北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当时其声势之浩大,涉及人员之多,经费保障之充足,可谓是空前绝后。

2010年5月27日,为了均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水平,有效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壮大薄弱学校的办学实力,有效遏制和降低“择校热”,连云港市教育局与新浦区、海州区人民政府分别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书》。与此同时,市、区教育局还分别与托管学校签订《委托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这样新浦海州的12所学校成功“联姻”。

为了能使托管工作有效的展开,连云港市教育局与新浦区、海州人民政府还就制度、经费、教师流动、督察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给教育均衡发展上了多重保险。这无不表明市、区教育局在均衡教育资源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它必将给教育教学送来一缕清新的空气,给教育格局带来新的变化。

二、帮扶回放

1.支教

2007年3月,在江苏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的组织下,丹阳老师来连某中学支教。起初,他深入每个英语课堂听课,课后组织英语教师集体评议,并当面指导,一度带动了学校的英语教研之风。后经英语老师的强烈要求,丹阳老师在多媒体室开了唯一的一节全校范围内的示范课,却没达到预期效果。之后,英语教研活动日趋减少,直至消亡。2008年,丹阳又派一名女教师来支教。这次支教教师来校报了个名,学校根本就没有安排她深入课堂,指导教研活动。支教活动名存实亡。

2.结对子

2008-2009年,连云港市两初级中学结成帮扶对子。但因双方并无具体的帮扶内容,彼此只是简单互访一次,留取照片,交流在饭桌上完成。事后,整理补充材料,帮扶活动也就圆满完成了。

3.走教

2009-2010年第一学期,在区教育局的安排下,中心城区学校与农村中学签订帮扶协议。按要求,中心城区学校派1~3名老师到农村中学支教,农村中学选派1~3名老师到城区中学挂职培训。可是城区教师来农村学校座谈取照后,就再没有见派人来上过课。优质资源根本就没有发挥出来,帮扶形同虚设。

三、剖析症结

综观以上三次帮扶活动,无不是形式主义。搞座谈,拍照片,留下帮扶资料。按理说这三次帮扶都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实施的,制度、措施、保障一应俱全,有推行的力度。特别是丹阳中学的支教,那是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由江苏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实施、教育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民心工程。然而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什么呢?

1.学校决策者的求稳思想,追求短期效应

作为一名校长,大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他们很清楚要想实现教改有所作为是很难的。这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和人力,而且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风险。教改成功,当然是升迁提拔,声名远播;教改失败,上下责难,身败名裂。况且每一个成名的校长,他们本人就是教改的先锋。然而这样的校长,微乎其微。所以大多数校长都是采取以不变应万变,以求稳来维持现状;只考虑眼前教学成绩,追求短期光环。同时,他们也明确地意识到,单凭一两个支教的老师,是不可能改变教学的现状;支教教师对下面学校的环境并不适应,学校更不愿意拿出班级让他们去实验。所以他们对支教帮扶行为并不看好,只是碍于上级压力,勉为其难地执行。而大部分支教老师则抱着评职称、晋级、获取政治资本而来,并没有过多的教改激情。

2.没有充分考察校情、学情、师情,帮扶无重点

无论是支教、走教、结对子、托管等等,都必须要摸清这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对症方能下药。比如,学校管理偏差的症结何在?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改变学生学习的现状等等。有时候可能是一个症结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是,如果把支教帮扶仅仅理解为借调教师来上课,难免失之偏颇,更不会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如果帮扶无重点,力求全盘推进,那也有可能什么也抓不好。丹阳老师就是没有了解学情,没有充分考虑到南北学生的差异,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平,造成被动的现象,失去了他在教师心中的地位。

3.盲目听汇报、查资料,督察跟踪不到位

推进教育区域的均衡发展、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这种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在推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方方面面的棘手问题。有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就会阻碍工作的推进。下级已经学会了一套应付上级检查的办法,保证不比实干的差。而上级领导检查又习惯于事前打招呼,盲目听汇报、查资料,过程监控近乎零。形成上下蒙哄、花样翻新倍出、收效甚微的现象。为期三年的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能在中途出现怪胎,乃至畸形,不就是一个典型的证明吗?

4.忽略了教师衣食住行等诸多现实问题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安其居,才能乐其业”。如果连最起码的衣食住行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就更别谈安心施教了。丹阳女教师来连支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生活不习惯姑且不谈,连吃饭、洗澡等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她本人处处感觉不适,学校处处感到困窘,还无形中增添不少经费支出。现在,连云港市6月份教育资源区域均衡发展全面铺开,教师不再是“单位人”,而是“系统人”,部分教师即将面临学校互换、走教的问题。随之而来的衣食住行等诸多现实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它必将成为阻碍和影响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瓶颈。

四、支招

第4篇

主要工作:

1.顺利通过了吉林省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检查工作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我区今年代表长春市教育局迎接了吉林省教育督导工作检查,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正处长级督学许世彬同志带领下,一行5人,于2011年11月14日—19日,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张峰主任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团督学刘金山、市政府教育督导团督学王淑丽同志的陪同下,对我区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

督导评估期间,分别听取和审阅了区政府及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公安、农业、地税等相关职能部门关于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抽检了合心镇和所属的中学、中心小学、村小、中心幼儿园和化技术学校各一所。在城区共抽检了两所中学、两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考察了长春市第87中学、迎宾路小和幼儿园,省督导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资料、审核分析相关数据、实地查看办学条件、访谈师生、分析汇总等办法,对绿园区教育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督导评估,并召开了反馈会。检查组对我区的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次省政府对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有力地推动了我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加快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实现了各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新的飞跃,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成了第三批省“三a学校”的评估验收工作

根据省、市文件的要求,我区迎接了第三批“三a”学校的复检,2011年12月12日,市督导室一行7人通过看材料,实地踏查,对我区迎宾路小学,合心小学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对两所学校所取得的成效给了充分的肯定。

3. 全面完成了长春市2011年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检查工作

按照长春市教育督导工作的要求,将市教育重点工作细则分解到各科室,加大工作力度,与职能部门配合,强化对全区学校落实市重点工作和局工作要点的过程性的检查指导,重点抓好迎检学校的督促、检查指导。

4.开展了全区中小学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是一种综合督导评价机制,旨在激励和引导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依法施教,自主办学,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按照省、市重点工作督导评估的要求,督导室于 11月29日—12月16日对34所中小学进行了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检查,促进我区教育均衡发展。

5. 加强督导信息建设

创建了绿园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网并与吉林省教育督导网链接,区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的几点意见》,仅2011年,已向省督导网投稿22篇,其中有9篇督导信息在省教育督导网公开。

6.落实了专项督导工作

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区公办幼儿园办园水平,于12月10日、13日由督导室组织,幼教科、体育卫生科参与,对我区11所幼儿园整体工作进行了检查,通过家长问卷、实地踏查、查看账目等方式对幼儿园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全面的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幼儿园限期整改。

7. 完成了a类校的评比工作

绿园区在认真学习长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下发的《长春市城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a类校验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全面部署、认真落实,9月6日至9月17日对全区17所城区学校进行了评估验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区属6所中学、11所小学进行了全面验收。经过自评、自查、区内验收,有16所学校达到教育教学管理a类校标准,有1所小学未达到标准。通过开展a类校验收工作,有效地督促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规划,引导学校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督促学校在办学中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所有方面,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8.督导室自身建设水平得到了提升。

(1)坚持业务学习制度,采取自学、共学等方式,加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自觉学习政治、业务理论和知识,不断提高了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岗位能力。

(2)实行了责任督学制和调研制度。加强了作风建设,树立了服务观,开展了经常性的随机督导,结合重点工作和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专项调研和专项督导。

(3)强化了评估管理,规范检查与评估行为,减少了评估总量,减轻了基层负担,转变了工作作风,服务了基层。

9.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切实提高依法治教水平

(1)督促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五五”普法规划中提出的各项要求。

(2)迎接了市教育局对我区“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复检,巩固示范校所取得的成果,更好的发挥示范、榜样作用。

(3)加强了对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

法制课

各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把法制教育课列入课时计划,做到教案、教材、课时、教师“四落实”,利用地方课时,上课主要以班会、集中学习、讲座等形式,向未成年人讲解法律常识,教育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做到“学法、知法、守法”,为校园教育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法制宣传

按照省、市“五五”普法规划的精神要求,充分利用班会、手抄报评比、展示板、校园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开展活动,有步骤的开展工作。

第5篇

XXX一中均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1、XX一中始建于1983年,是一所半寄宿农村中学,辖区覆盖21个行政村,44000口人,服务半径5公里,现有三级16班,745名学生。

2、学校占地面积14879.3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3997.5平方米,办公用房1418平方米,生活用房4110.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288.5平方米。

3、我校现有教师88名,本科学历82人,专科学历5人,中专学历1人,学历达标率100%,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骨干教师6人,中小学高级教师21人,中小学一级教师32人。

4、学校有普通教室16个,辅助用房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劳动技术教室各1个,实验室3个,仪器室5个。

5、学校图书室藏书35185册,生均47册。阅览室报刊达26种。

6、学校以“让学生快乐地成长,让老师幸福地工作,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努力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优质化,以“创和谐快乐校园,做博学善导教师,育复合创新人才”为办学目标;以“管理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策略;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爱生、乐教、勤研、善创的教风,尊师、守纪、博学、善思的学风,笃学、励志、崇真、扬善的校训,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三个可持续发展。不断强化规范意识与创业意识。   

7、学校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我校要求全体教师学习利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成绩稳步上升,升学率居全区前列。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素质,学校一直坚持着经典诵读活动,2016年秋季又增开了每天定时收看新闻联播25分钟和练习硬笔书法20分钟的校本课程,既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培养爱国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弘扬传统文化。

8、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远程教育示范学校、许昌市三理教育先进单位、许昌市先进教研单位、许昌市文明学校、许昌市办学管理规范学校、许昌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措施

(一)采取措施,保障适龄少年入学

1.坚持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按照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确保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每个适龄少年能入学。

2.关注困难学生入学问题。

认真做好“一补”工作,关心留守儿,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3.加强学生学籍的管理。

建立、健全学籍管理档案,各种学籍管理表册、资料按年归档登记,以便随时查阅。教务处有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工作,按要求建立和健全学生的档案。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学生转学、借读、休学、复学和毕业等规定。

4.实行“三包”“三查”。

校长包入学率,班主任包巩固率,教师包合格率;期初查入学率,期终查巩固率,期末查合格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扎实有效。

(二)改善办学条件,力促均衡

借助均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多次召开班子会、老师会,充分认识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认为,我们要借助均衡发展的东风,健全各个功能室,配齐各种教学仪器、设备,真正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各种教育资源,切实改善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

(三)强化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结合市、区相关文件,详细制订我校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在教学中广泛展开校本研究,研究的课题全部是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动员广大教师全员参与,培养教师在实际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精神。落实师德教育、新课程培训及以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为新上岗教师、骨干教师成为名师奠定基础。

(四)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教学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向改革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辩证地处理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规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育人。积极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活动.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活动。

(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2)强化安全教育。

学校领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校集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 。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电子屏等媒体资源,给师生宣传防震、防火、防溺水、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

(3)坚持家长联系制度。

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组织全校性家长会,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安全。

第6篇

为客观、准确地反映民族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水平,在建立测评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了解学前教育的定义,结合民族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依据教育的有关理论,确定反映学前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科学反映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2)系统性原则。从衡量整个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水平的角度出发,考虑各个方面的建设因素,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客观全面地反映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民族信息化水平。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要素的设置要与国家、省、州、市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 指标的含义应该是明确的。

(4)可比性原则。是指所选取的指标既能够纵向测算整体学前教育水平的历史进程,又能够横向比较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比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测评结果的可信度,需要尽量科学地选择指标,并采用科学实用的计算方法。

二、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

设计指标体系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因素分析法、环境分析法、综合分类法、等级量表法和个案分析法,在实际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多种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以便客观真实地评价学前教育水平。

本文主要采取的方法是综合分类法,即先通过文献综述,参考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各种指导性文件,借鉴国内外评价标准及实践经验,在充分分析影响民族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因素的基础上,深入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考察,根据实际把学前教育分为各个评价指标,然后用分层分析法,借助Yaahp分析软件进行权重分配。

三、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的筛选

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必须通过实际应用才能找到答案,也必须通过实际应用对这一指标体系加以调整、改进、完善,才能使它体现实际价值,为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1.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调查方法的确定

本研究主要采取现场调研方式,部分学校由于特殊原因采取QQ在线调研方式和材料调研方式。其中,为了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材料主要以教育统计数据为主。现场调研的工作包括:听取幼儿园班子成员有关学前教育发展工作的汇报,了解均衡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组织幼儿园教师代表和领导班子座谈会,深入掌握学校老师对今后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实地查看幼儿园的硬软件建设、管理和运行情况;从不同年级、班级抽样50名学生家长接受问卷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2.学前教育化均衡发展调查样本容量的确定

样本调查中合理确定颖敬笮∈且桓龇浅V匾的问题。样本容量太小时,不能反映调查对象的整体性;样本容量太大时,数据难以统计,失误会增大。本文根据统计学原理和实际情况将样本容量定为30。

3.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了全面掌握各幼儿园的现状,本研究设计了以下4类问卷。

(1)学前教育整体情况调查表。了解关于学前教育的投入、管理、建设和应用的具体数据。该表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填写。

(2)教师调查表。用于了解幼儿园管理、建设和应用的整体认知和评估以及教师个人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该表由学校教师负责填写。

(3)幼儿家长调查表。用于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的意见建议。该表由调查学生家长负责填写。

(4)专家问卷表。用于对均衡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该表由合作市学前教育专家库中的教师负责填写。

4.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在多个指标体系中,由于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需对所有指标进行权重分配。为了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劣排序、筛选。

(1)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构造如下图。

(2)建立判断矩阵。需要对第一级评价指标的五个影响要素相互进行比较,根据五大要素相互之间的重要性建立以下判断矩阵:

B11 B12 B13 B14 B15

B21 B22 B23 B24 B25

B31 B32 B33 B34 B35

B41 B42 B43 B44 B45

B51 B52 B53 B54 B55

(3)权重计算。依据AHP的相关理论原理,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有很多种,在本文中使用和法的计算公式:

5.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现场调查和专家的评估, 利用Yaahp分层分析软件,可克服人为因素和主管臆断的干扰,更加科学、准确地确定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构造的评价模型为A=B1×0.3885+B2×0.3261+B3× 0.0722+B4×0.0817+B5×0.1315。

四、结语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运用已有的科学原理,观察所研究现象的各种情况,提出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客观情况和社会调查的原理确定调查方法,对具体的调查方法进行说明,应用数学分布特征确定样本容量,分析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并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最后对确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优化评价体系,确定评价体系的权重。

参考文献:

[1]张 瑾.美国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1.

第7篇

【关 键 词】 继续教育; 领雁工程;培训创新

【作者简介】 徐红飚,浙江省温岭市教育局。

“领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一批农村教育的领军人物,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从而为实现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提供良好的师资保证。

“领雁工程”理论培训尽管方案详尽,计划周密,设置了不少培训模块和学习课程,但相较于信息时代的发达资讯和信息,培训资料仍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同时,面授、讲座等传统培训方式也妨碍了师生双向交流,局限了培训者的自主选择和独立思考。因此,“领雁工程”理论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创新和改造。

一、品质指导:蹲点实践之创新

蹲点实践能促成理论内化并转化为教育实践,提高“领雁”学员的领导水平和执教能力。在这一关键环节,多提供资源,多搭建平台,多创设机会,无疑更有利教师成长。对此,我们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1.基地资源点面共享。基地学校有着丰富的培训资源,如果同时辐射更多的受训学校,更能凸显基地价值。而对学员而言,在有限的时间里借鉴学习更多基地学校的先进经验,则会大大提高培训效益。如我们在组织德育骨干培训时,前三天时间安排学员分组轮流去所有基地学校考察,了解每所基地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以便取人所长为我所用。然后,再去各自的蹲点学校进行重点考察、细致了解,观摩精品课,听取特色经验介绍,参与组织主题活动,举办德育专题论坛。学员们反映,这样的点面结合实践,大有裨益,富有成效。而在小学骨干校长班培训中,我们也安排基地学校分批接待受训小组,受训小组先后有序地考察基地学校。学员们在异校蹲点前罗列问题,拟定提纲,通过了解名校品质、观摩教育教学、考察校园文化、了解特色课程建设和校长管理策略等渠道,全方位开展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和案例诊断分析书等材料,以校长论坛的形式进行交流,全面提升了教育管理理念和教育实践水平。

2.指导教师主副配合。培训中,我们按照上级指导意见,对培训班学员进行分组,每五~六位学员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这名指导教师作为主导师负责开展业务指导。此外,这些导师有时又作为其他受训小组的副导师的身份出现。这些指导教师往往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学员更频繁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风采,就更能开阔视野,有更大可能拓展业务上升空间。如在组织小学语文和小学英语骨干培训时,为了充分利用名师资源,就让几名导师统一开设示范课,即一位导师上课,另几位导师和其他组学员都参与听课与研讨。不同导师、不同风格的示范课给所有学员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研讨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所有导师和学员们零距离交流,听取导师对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阐述和教学方法的说明,学员们现场理解、领会导师所传授的课堂教学理念。接着学员又由各自的主导师组织再研讨,让每位学员都有发言的机会,谈自己观课后的体会和感受。

3.好课汇报,“领雁”首秀。领雁学员在主导师指导和同伴互助下,通过多轮备课、修改、上课和反思,完成诊断课和提高课。在进一步打磨汇报课时,别组的副导师也参与进来,主副导师组团作再次修改、指导,直至相对完善。在中小学音乐教师骨干班里,要求学员人人上汇报课,并向所有学员及部分基层中小学音乐教师开放。在受训教师公开教学展示活动中,学员们人人开设公开课,大家都既是上课者,又是听课者、评课者,课堂教学活动很热烈,再加上名师的跟踪指导,课堂执教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好课汇报,一方面打磨出了一批精品课堂,另一方面又为“领雁”学员提供了展示风采的秀场,而这一过程也是“领雁”教师初长成的过程,其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能力等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高效引领:作用发挥之创新

1.培训考核中发挥作用。随着“领雁工程”的深入实施,参加各级培训的教师陆续回到工作岗位,反哺当地教育,发挥“领头雁”作用。为加强“领雁”教师的后续培训管理,我市出台考核细则,规定“领雁”教师每年的引领任务,并注重考核资料积累,记录专业成长足迹。“领雁”培训是个动态过程,打造“领雁”不能一蹴而就。专业引领之于“领雁”教师也是一个新课题、一次新培训。因此完成年度考核任务既是“领雁”教师专业引领的过程,更是积蓄能量、保证日后稳健引领的“领雁”后续打造过程。考核细则里更侧重对“领雁”后续培训、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的考核,如师德表现、学科教学质量、承担公开课或讲座、完成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开展教学研究或课题研究等。“领雁”教师们以专业成长行动带动农村教师共同成长,在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发挥辐射作用。

2.阶梯式培训中发挥作用。“领雁工程”学员作学科引领时,在市(县)校两级培训学科骨干或开设观摩课、汇报课,与基层教师们分享培训体会和成长感悟。如邀请省市(地)级“领雁”教师为市(县)级德育班学员开设讲座,畅谈体会感受;请省级音乐学科“领雁”教师担任市(县)级培训学员的指导师,开设示范课,开展说课和研讨。三级“领雁”教师在市内、本镇(校)完成考核任务时,不管是承担公开课或是讲座,都在基层教师中作了示范辐射,而他们平时与同事之间高频度的共事合作,也更常态地进行着理念渗透和专业引领。如此,一期接一期,一茬接一茬,借智借力,逐级培训,形成“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大好局面。

3.“送培送教”中发挥作用。“送培下乡、送教进校”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教师培训形式,既能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教作用,又为城乡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颇受农村学校和教师欢迎。开展“领雁工程”培训后,我们把“领雁”学员吸纳到“送培送教”团队中,统一安排他们与市内名优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一起,赴基层学校上示范课、开讲座,与农村教师进行专业成长互动交流等,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这样,不但做到了在领雁培训中把培训阵地前移至农村学校课堂,寓培训于教学中,又提高了教师的执教能力和实践智慧,加速了“领雁”教师的成长。

4.校本联片研训中发挥作用。为推进区域内学校校本培训工作、加强校际之间校本培训工作的经验交流和实践合作,我市组建了若干个“校本联片研训共同体”,通过召开学校联片研训发展推进会、牵头校长工作例会等渠道,进行人员互动、研训轮办、文化共建、项目合作,构建“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校共赢”的校本培训格局。两年来,我们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联片主题研训12次,有示范精品课展示,有农村课堂的把脉问诊,有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讲座,也有校本培训管理、组织、活动等分层有效引领的专题研讨。完训后的“领雁工程”学员作为生力军加入了这一联盟,“校本联片研训共同体”成为了“领雁”教师培训的延伸及其引领作用发挥的新载体。

第8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教研室紧紧围绕教育局20项重点工作和《教育局再次创业行动方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第一要务,加强了中考、高考备考指导工作。

高中组教研员深入市直各高中学校,听课、评课,具体指导高考备考工作,先后召开了三次高考备考研讨会,帮助各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复习方案,并组织了三轮模拟考试。初中教研员深入市直和各乡镇初中学校,听课、评课,帮助制定备考方案,并组织了四次中考研讨会,组织了四次中考模拟考试。3月5日组织学科教研员参加xx省中考备考研讨会。回来后各学科教研员抓紧整理了会议内容,编辑印发材料60余份,刻制光盘60余张,全部发放给全市各初中学校,对xx年的中考备考起到了积极地指导作用。

2、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组先后在xx中学召开了全市初中有效教学现场会;在进修学校围绕实施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召开初中第四届校长论坛主题;在二中召开了全市加强初中薄弱学科教学研讨会;小学在xx小学完成了大成全语文实验阶段汇报,会上邀请了中央教科所戴汝潜教授,对大成全语文实验如何转段,做了专题辅导;在xx一中召开全市外请专家组特级教师郑希冰、李一特老师做了观摩课,与会人员达500多人,听课教师通过听特级教师讲课,收益非浅;在xx小学召开了xx市盟校办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观摩会;在富强小学召开小学语文学全国名师,创xx优课教学展示会;在xx乡xx小学召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联盟校教学研讨;理论组在第二幼儿园召开了盟园教研现场会,加强盟园教研工作建设。

3、坚持推进校本革命,深化教学综合改革。

4月13日,xx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xx市实验区工作会在第三中学召开,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我市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月21日,xx市在xx小学召开了全市课业革命现场交流会。xx小学和xx小学两位数学教师当场作课,获得与会人员好评。教研室准备充分,计划周密,获得成功。

4、举办了首届三名评选工作

受教育局委托,教研室承担了我市首届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等三名评选工作,通过资格审查、课堂观摩、个案演讲、工作陈述、理论答辩等过程,公开,公正进行了评选活动,现已报局务会。

5、加强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强综合改革项目研究

我市承担了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对于整体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县域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把此项工作当作大事来抓,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建立健全项目研究组织、制度、实施和评价管理制度,强化督查。不定期地开展项目研究的调度和督查,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对实验工作扎实有效的学校进行表彰,对先进做法及时推广。

2、教科研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

进一步实现教科研工作重心向基层、向农村倾斜。认真调查研究我市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广大面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制定促进均衡发展的得力措施;学科教研要优先考虑农村学校和薄弱县区;举办教科研评比活动,要在名额分配、评比条件上兼顾农村学校、教师,并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加强盟校教研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促进盟校教研生动、活泼开展,切实解决校际均衡发展难题。

3、 加强课程管理和指导,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要加大国家课程管理力度,保证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要着力提高农村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校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困难,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广成功经验。通过采用网络教学、师资培养、教师支教、中小学教师统筹、紧缺师资走教等多种方式,弥补农村师资尤其是音体美等学科师资不足的缺陷。

要加大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力度,将地方课程和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纳入教学评估范畴。进一步组织地方课程教学研讨会、学校课程建设研讨会,推动我市地方课程教学和学校课程建设。指导学校积极开发利用社会、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

4.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力求在构建高效课堂上有新的突破

继续研究学案导学和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借鉴省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市比较成型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模式进行总结、提炼、推广,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普遍提高。

5.大力实施三名带动工程

对首届三名人员进行表彰,并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认真总结、交流学习体会与成果,举办首届名教师公开课、示范课,开设专题讲座,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

第9篇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古诗文教学;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强调,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如何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实施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涵着大量的人文内涵,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文,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与诗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与之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古为今用意识、更为浓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诵读古诗文中开拓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诵读中获得成功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著的标志,是一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又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的确,在小学中诗声琅琅已蔚然成风,古诗已被小学生所接受并吟诵。诵读古诗文,能有效地开发小学生智力潜能,培养他们记忆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中进行母语学习,同时还能让他们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加强文学修养,陶冶高雅情操,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中国的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利用古诗文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学校教育工作注入新的血液,增强新的教育活力,丰富新的教育内容。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载体的活动”。利用诵读古诗文中开拓人文素养,突出“综合”和“实践”的特点,为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创造了独特的条件。

二、利用现有教材打造人文经典课堂,让学生在广博的经典中获得成功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警言美句、掌故熟语,都来自古诗文的历史传承,小学生耳熟能详的许多成语、历史故事、名人逸事、传闻美谈等都有古诗文可据,因此,我们就把这些儿童熟知的出自古诗文的语言材料作为选文对象,让学生在广博的经典世界中与高尚交流,与智慧碰撞,为学生之理解和吸收奠定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这些古诗文的语言简练,语言富有生命力,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

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力。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但三岁到十三岁的孩子记忆力相当高,作为老师,在教学中不求甚解,但求会背,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倾醉于此,感悟诗文形式和意韵的美,找到诗文的独特感觉,让孩子更全面地吸收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让古典诗文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奠基和生根。

三、创设诵读环境感受人文素养文化,让学生在文化书香的氛围中获得成功

利用学校的文化墙、教学楼走廊、教室内处处贴上了古人的名言警句,创设诵读古典诗文的诵读环境,给学生诵读欣赏古典诗文提供了一本生动的“活教材”。

例如贴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古人的名言警句,这样让古典与生活时时同在,让学生的感官沐浴在浓浓的古诗文天地中,使之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校园的这一大特色景观,蕴含了“千淘万沥出深山,吹尽风沙始到今”的励志哲理,展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辟读书方法,也体现了“吾日三省吾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立人之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使学生体验到“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人间正道皆藏其中。不仅营造了文化书香学习的氛围,又创设诵读古诗文的诵读环境,同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活动,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获得成功

诵读古诗文能促进学生个性、知识和技能和谐发展,凸现“打造文化书香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中华古典诗文诵读,开展并实施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古典诗文诵读活动中来。使校园里掀起了诗配画、经典古诗词诵读的热潮。更重要的是读美文,学做人,吟诵《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传承五千年灿烂文化与传统美德,通过大胆创新,运用舞蹈类(民族舞、现代舞)、相声、小品类、歌曲类(独唱、多重唱)、如配音诗朗诵、歌舞、表演唱、背诵接力、器乐的表演类等艺术表现手法,在每年的六一节的文艺汇报演出的舞台上,小学生们意气奋发,朝气蓬勃,展示了本班的魅力和风采。经过这几年来的积累,古韵盈满园已经成了一道特有的亮丽风景。

策马芳郊看李白,桃红绿草遍天涯;闲步茂林闻燕青,雀灰黄鹂全树满。不断创新活动,让学生阅读经典成为习惯。在经典诵读特色建设中,我们结合每年经典诗文诵读的“止于至善”宗旨,使5月的“诵读节”精彩纷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亮点。让学生们大显身手的“诗意教室”评比,手抄报设计比赛,“我读经典”征文比赛,“经典小状元”评比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形式的活动凸显了“诗画合璧、图文并茂,诗声朗朗”。既锻炼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又可以巩固诵读的成果;既使学生获得了更多享受成功的机会,又在“诵读节目展示”等一次次活动中积累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德;既使学生大大提高了诵读热情,又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浓郁的诵读氛围。

第10篇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漷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 并确定漷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 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 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 ,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小、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小、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第11篇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省级规范化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我省中小学办学水平,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规范学校的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以评估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突出过程性指导原则,提倡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全员参与。

第三条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各地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相协调。

第四条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评估验收坚持“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不搞地区照顾;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克服重硬件、轻软件,以偏概全的倾向。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五条学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模范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具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先进的办学理念。

第六条学校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个性特长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认真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实践课程改革理念,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方案。

第七条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较高,学校管理科学、高效,办学行为规范,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教师配备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高,各学科的师资力量均较强,结构合理。

第八条学校办学条件不低于《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所规定的标准。学校评估总分达到《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试行)》(附后,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分数。

第九条学校须取得市级规范化学校称号,其中新建学校申报省级规范化学校建校时间必须满3年。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报省级规范化学校:

1、举办“校中校”,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公办普通高中举办复读班,招收往届学生插班复读的。

2、不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开设课程,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

3、不按规定要求安排作息时间,擅自加班加点,利用双休日、法定节日、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的。

4、不按颁布的省定教学用书目录征订教材的;接受单位和个人推销的省定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教辅资料和音像制品的。

5、违反国家、省招生规定,违规招生的。

6、不执行国家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有乱收费现象的。

7、擅自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或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有营私舞弊、渎职失职造成重大影响的。

8、违反规定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和教师排名次,单纯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高低评价和奖惩教师的。

9、校舍存在D级危房,不能及时消除的。

10、近3年有重大违法事件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11、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12、其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三章申报与评估

第十一条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需经自评、申报、初审、验收、认定等基本程序。取得称号5年期满还需申请重新复评。

第十二条学校自评达到《标准》的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均可提出评估申请。市教育行政部门对申请评估的学校进行复核并确认基本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后,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于每年3月底前向省教育厅申报,要求进行评估验收。申报时需提交申请报告、申报表、学校自评报告和有关审核意见。

第十三条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评估实行先初审,后验收的办法。省教育厅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确定初审学校,一般于下半年组织专家组赴学校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和整改建议。学校依据整改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全面整改,整改情况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根据整改情况,于次年上半年组织进行评估验收。

第十四条专家组初审、验收和复查评估主要采取听取汇报、座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听课、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初审、验收和复评都要充分听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反映,按照标准逐项逐条核实、评估,并做出结论。专家组组建与管理按《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专家组组建与管理办法》(附后)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普通高级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初审、验收和复评由省教育厅负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初审、验收和复评由省教育厅或省教育厅委托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省教育厅对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估的学校进行抽查,所有评估专家均由省教育厅从省评估专家库抽取,实行异地专家评估。

第十六条省教育厅依据专家组评估结论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听取各方面反馈意见,经省教育厅研究批准后,授予“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

第四章管理与复评

第十七条省级规范化学校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5年,有效期满前,学校应主动申请复评。经复评合格的学校,可保留原称号;复评不合格的学校,给予黄牌警告,并下达整改通知书,整改期1年,整改期满仍达不到标准的,取消其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

第十八条省级规范化学校改建、扩建,校区迁移及学校合并应按复评程序进行复评;学校未提出复评申请或复评未通过的,其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自然取消。

第12篇

一、抓师德教育,树立师表形象。

以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抓师德建设工作。在教师中开展以“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根据教育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我校实际,进行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四月份召开全镇教师思想汇报会和座谈会,选出典型,请优秀教师作辅导讲座。五月下旬召开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以上方法和途径,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良好形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法从教,廉洁从教。

二、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更新的培训。

根据小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为促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在校本培训中,我校除对自学进行督促、检查考评外,还积极举办各类专题教育理论讲座、听辅导报告、自学等。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份学习心得或教学实践小结(字数不少于800字)。经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评定后,存入教师培训个人档案。

三、开展新课程的培训。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打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

1、采取“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2、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或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我们邀请教研员努恩吉雅、和平老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四、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

以“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课堂”为主题,开展以下培训活动:

1、加强指导工作

领导跟踪听课,深入教学一线,完成听评课任务,并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共同研讨,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领导深入各年级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一对一”帮带作用,各年级教研工作按计划进行,既丰富多彩又均衡发展。

2、调整培训格局

本学期我们立足学校、教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教研组为单位,把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反馈、总结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把每一次“公开课”当作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保证研究质量,我们将提出做好加减法,即有针对性 地减少教研课的数量,提高教学研讨的质量。每次“公开课”各教研组全体教师都要全程参与,真实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提高活动的含金量。我们还要把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情况列入教师的年度考核。

3、开展专题研讨

本学期,我们针对各学科课程的实施难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开展语文(注重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数学(注重把握“问题解决”特点,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社会)(注重体验,提高品德教学实效)、科学(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英语(注重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并继续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开展研讨活动。

4、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教材的实施,我们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针对新教材改革中的疑难问题,我们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听骨干教师的引路课,领导的示范课。在评课过程中,着重对纲要精神的落实,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了平等、民主的交流。评课以教师的反思为主,共同探讨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