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工作本科论文

社会工作本科论文

时间:2022-08-20 18:1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工作本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工作本科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在高校,“社会工作”越来越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的重要途径。随着社工地位的日益提高,很多同学开始质疑社工本身的价值或意义。研究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对其心理情绪的影响状况,有助于消除大学生社会工作中的不良心理影响,增强大学生社会工作的实效性。

[论文关键词]高校 学生社会工作 心理情绪

一、引言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参与社会工作锻炼。人们普遍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综合能力是否提升,取决于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态度和积极程度,取决于他们对社会活动的理解、支持和实践。因为“社会活动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交往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社会工作锻炼的方式”也就成为了“当前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社工地位的日益凸现,很多陷入社工怪圈的同学开始质疑社工本身的价值或者做社会工作的意义,抱怨声此起彼伏。就此,本文针对TH大学本科四个年级、文理工所有院系的学生展开抽样调查,试图总结归纳出该校学生参加社会工作对其心理情绪的影响。并以TH大学为鉴,为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工作与调整心理情绪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研究参考,并在客观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学生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作为一种

应用实践活动,在已有的学术研究中并没有严格的

定义。一种较为宽泛的概念认为,社会工作通常是

指“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取报酬的工作,‘包括当学生干部、社会志愿者等工作”。换言之,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它的本质是助人活动,特征是提供服务,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活动。

而高校学生社会工作是指“大学生在各类学生组织中所承担的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性的活动,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组织文化的育人作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工作实践的锻炼作用和理论修养培育作用等四项功能。。根据CNKI按照“学生社会工作”主题进行搜索,只有10篇相关论文,而这10篇论文基本在论述社会工作的功能和建设,对学生产生的多元的心理情绪影响没有涉及,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2.关于心理情绪。心理情绪是一种对内心状态的描述,范围涵盖广泛,在不同的场景下所指也不同。例如,包括厌烦情绪、保守、失衡、抵触、焦虑等等。。在本文中,主要指受访大学生心理情绪的焦虑、对生活状态的满意度、对工作的热爱、抱怨、缓解压力几个方面。针对高校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并不匮乏,但是就“学生社会工作”的具体、有针对性的研究还不充分。

三、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该校本科生参加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其对学生心理情绪的影响。这项调查以TH大学全校本科生为抽样框,随机发放151份问卷,回收的实际有效问卷142份,调查成功率为94%。其中,女性受访者46人,男性受访者96人,各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2.4%和67.6%,接受调查的男女比例基本符合TH大学实际男女生比例。学科分配比例参考TH大学文、理、工科学生总人数比例,分布结果为28:13:101。

四、结果分析

(一)大学本科生参加社会工作现状

在TH大学,多数学生参加过社会工作,且工作量大。在接受调查的142名学生中,47.2%参加社会工作,几乎占总数的一半。同时,“身兼数职”是该校学生参与社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有7.7%的学生同时兼任3—5份社会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有近1/3的学生每周要出席2—3次工作会议。

由于工作性质的灵活度与任务的紧迫性不同,工作能力的差别影响下工作效率的不同,工作兴趣的不等导致自愿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同,造成了学生处理社会工作时间的不等。56.7%的学生每天用来处理社会工作的时间普遍在0.5—1个小时。另外各有25.4%和14.9%的学生每天处理1—2小时或2—3个小时的社会工作。按每周计算,大多数学生至少投入7小时左右处理社会工作。

(二)参加社会工作对心理情绪的影响

1.参加社会工作对产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压力既可以是负面心理情绪的直接反应,也可以是引起负面心理情绪的原因。对感受压力大小或感到压力很大的频率的调查,既可以反映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亦可以借以分析引起心理情绪异常的原因。调查表明,共有34%的受访者对“我很少感到压力很大”表示“完全不同意”或“基本不同意”。在表示同意“经常出现焦虑情绪”的答案中,参加社会工作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不参加社会工作的学生,在表示“不经常出现焦虑情绪”情况下则正好相反。这都充分说明,参加社会工作的学生更容易经常出现焦虑情绪。

2.对社工热爱程度与抱怨情绪之间的关系。参加社工的不同动机,会间接导致学生做社会工作时的心理情绪的不同。对参加社会工作的67名调查对象进行频数分布表分析,结果显示40.3%的参加社工的学生都不确定自己是否发自内心地热爱社会工作,所占比例最高;而对“发自内心热爱社工”回答“基本不同意”与“完全不同意”的总人数所占比例为35.8%,比回答“同意”的比例高11.9%。同时,完全出自热爱而做社会工作的仅占4.5%,而“完全不同意”的学生却占到了10.4%,多于发自内心热爱社工的学生人数的2倍。这表明,在参加社会工作的TH本科生中,不了解自己是否热爱社会工作的学生最多,且整体上更加趋向于不热爱。

五、结论与建议

首先,高达47.2%的社会工作参加率可以说明,TH大学本科生具有较高的参加社会工作的热情。但参加社会工作的确实给心理情绪造成了负面影响,且并不能证明因为参加社会工作得到锻炼而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对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工作的状况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妥善处理社会工作,尤其是要学会对自身心理情绪的调节,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适应我国东北地区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拟培养出适合我国东北的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 

2.3 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 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 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第3篇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针对目前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大多数学生面临考研、就业的压力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分析了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本科毕业设计的本科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一点建议,用本硕科研协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教学改革;本硕科研协作;教学质量

在日益竞争的高等教下,高校的教育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与动手能力。毕业设计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还是学生从事电力相关行业设计、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最初尝试。毕业设计的学习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理论知识还能进一步了解行业标准、应用专业知识和专业软件,认识行业市场,最终提高其专业素养。通过方式和方法上的创新和尝试,正确引导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毕业设计成为学生深造和就业过程中提升能力的良好平台,也是增强学生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教育环节。

一、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问题

首先,由于学生选题环节具有盲目性。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与价值。选题需要学生在大量查阅本专业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毕业去向选题,才能使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而学校往往在公布各位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题目后,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选择自己的题目,对于从未从事科研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了解毕业题目涉及的内容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在选题方面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盲目性。

其次,毕业设计时间短,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指导教师对学生“一对多”式的指导与监督难以在短期内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1]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包括调查研究、检索中外文献资料、试验方案设计与试验研究、试验数据处理、论文的撰写、绘图等工作。对于刚刚尝试科学研究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指导教师逐一把关,详细指导。由于时间短师资力量的匮乏,使毕业生还没来得及了解选题就开始盲目实验或计算;研究结果未经过多思考就要开始撰写论文,使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毕业论文水平差强人意。

最后,毕业设计过程中缺少团队的配合精神。培养团队精神是当前高校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必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毕业设计撰写过程中反映了我国传统教育方式中缺乏团队合作训练的这种弊端。在根据老师布置的论文题目,独立的搜索、整理、分析材料,整个过程缺乏相应的配合与协调,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有所下降。[2,3]

二、教改分析与实施计划

随着每年毕业生考研数量的增加,我院每年升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比例增加。在研究生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新生入学后学习效率普遍较低,专业知识不扎实,不能尽快了解导师的研究课题。为了夯实研究生入学后的专业基础,提高其科研能力,有必要使一部分研究生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在辅助指导毕业设计导师完成本科毕业指导的过程中,做到温故知新,为深入本专业科研领域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鉴于以上分析,本教改研究小组提出基于“本—硕科研协作”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

第一,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根据指导教师的专长,为学生精心讲解毕业设计的基本知识。针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及难点内容,组织研究生与本科生讨论,要求学生做有准备的发言,并建立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一对一”学习模式,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水平;并对指导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能动性。

第二,“本—硕科研协作”的毕业设计指导体制可以淡化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概念界限,充分鼓励学生毕业设计的能动性,让研究生参与设计过程,更深入的了解其导师的研究方向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专长,并增强了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在兼顾指导教师科研课题和毕业生市场需求和岗位技能的前提下,建立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互动,及时吸取研究生学习的经验,拓展视野。

第四,“本—硕科研协作”的毕业设计指导体制可以减少本科学生选题的盲目性。根据固有的毕业设计模式下,这一指导体制缩短了本科学生在了解题目内在内容必要时间,并有足够的时间查阅资料,检索文献,试验方案设计与试验研究、试验数据处理、论文的撰写、绘图等工作。避免了毕业生还没来得及了解选题就开始盲目实验、计算或者未经过多思考就要开始撰写论文;不会导致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三、教学改革探索初步成果

经过这次教学改革探索,使我校的2014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受益匪浅,在访问毕业生学生中一致认为“本—硕科研协作”为基础的毕业设计模式,协作体现在教师协作指导,学生协作学习;这样的体制指导,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及时的吸取研究生的经验,拓展视野,提高能动性、创新性、写作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团队配合精神。从毕业设计的“选题—查阅资料—实验设计—论文撰写”等其他方面的工作有条不紊;同时,也增加了研究生的学习,能深入的快速的进入老师的研究团队中,也充分发挥了指导教师的专长。这一体制的改革获得学院领导以及校领导的一致认可并初步打算在全校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辉,张记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分析及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王娜,西凤茹.本科设计(论文)改革思路[J].中国冶金教育,2011.

第4篇

关键词: 社会学 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实践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南民族大学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总目标,我校社会学教研室组织专家完成了2013版社会学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现将成果与经验总结如下。

一、大类培养,夯实基础

大类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充分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考虑到我校拥有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为了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提高毕业后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采取了大类统一招生、低年级统一培养、高年级专业分流的做法,新生进校后按社会学大类培养,专业选择在第二学年由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兴趣、知识结构和能力特长自主确定。在专业分流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期望和能力特长填报专业方向,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志愿。

根据《中南民族大学关于制定2013版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文件精神,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程平台(必修、选修)、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必修、选修)、专业课程平台(必修、选修)和实践教学平台(必修、选修)。大类培养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开设了9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和8门学科基础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基本导向是要求社会学类人才的基础理论厚实、知识口径宽广,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能够体现对学生全面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科基础课程的重要性,《社会学概论》由多名教师以讲座形式共同授课,介绍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和学术前沿。

二、广泛借鉴,融入主流

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权威性,修订工作广泛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充分听取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代表的反馈意见。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广泛借鉴和参考了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波士顿大学城市学院、牛津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中南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等10多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增补和新开设了“社会调查”类、“数据分析”类、“政策评估”类、“社会治理”类、“综合能力”类、“学科前沿”类、“民族特色”类7大类20多门课程。

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动态;要求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做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为此,根据2012年9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的新要求,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将《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10门课程全部纳入培养方案。

三、顺应潮流,关注前沿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从社会事实出发,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学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泛,小到几个人面对面的日常互动,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2]。就世界范围而言,社会学是当代社会科学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就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形势而言,经济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教育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不仅要从经济上解决,还必须通过社会政策的调整来解决,用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理论来解决。为此,必须积极顺应社会潮流,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我国国情。为此,依据培养方案开设了《社会项目评估与管理》、《社会政策》、《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选修课程。与此同时,还开设了《社会学前沿讲座》、《社会博弈论》等学科前沿性课程。

四、立足院情,体现特色

社会学系所在的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是学校特色鲜明的科研教学型二级学院,现有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有民族学(一级学科)、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社会学、宗教学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民族学专业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也设在本学院。

为了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积极配合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总体目标,必须构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先后开设了《民俗学》、《民族社会学》、《民族社会工作》、《民族事务管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等“民族特色”类专业选修课,供高年级学生选修。

五、强化技能,突出应用

社会学专业有三大优势:一是“理论”的优势,社会学最为独到的地方就在于其理论建树和思想启迪,可以说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二是“技术”的优势,社会学会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系统训练大家的实务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三是“人文关怀”的优势,社会学始终关心和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问题,尤其关心和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学好了社会学,就可以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技术、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新型知识分子。

在2005版和2009版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和“人文”类课程的学时学分占了较大比重,存在“理论课时偏重,实践课时偏少,技能训练不足”的弊端。为了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新版培养方案开设了“社会调查”类、“数据分析”类和“综合能力”类的课程,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数据分析》、《开源软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质性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技术与操作练习》、《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群。

六、循序渐进,遵循规律

根据教学环节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要求,课程设置采取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将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共四个课程平台。每个平台包括若干模块,模块下又包括若干课程。课程按性质分必修和选修两类。考虑到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结构关系,按照“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模式,基本采用当前大学普遍采用的“二二分段”组织模式,即大学低年级教学通识教育课程,在高年级设置专业教育课程。

七、结语

综上所述,2013版社会学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广泛发动全体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全面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形成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相信,新版培养方案符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艳.高校社会学、社会工作人才本科教育实施大类培养模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7):129.

第5篇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招办副处长。负责考务录取、信息处理及招生计划制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特色是什么?

中科大在研究生教育中重视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所毕业的研究生,普遍基础知识深厚扎实、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后劲足。

据统计,几乎所有研究生都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大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计划”等资助课题。许多研究生的在SCI、E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

中科大通过建立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的质量保证机制,使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学校共有39篇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论文总数列全国高校第五位,比例居全国之首;78篇论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中科大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有什么区别?

中科大的本科生实际上都不是为了就业来培养的,我们是在培养一个很好的坯子,学生在4年的本科训练过程之后,这个坯子会培养得很好。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就是在这个坯子上进行的,这是在培养方面主要的差异。

相较以往,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招会有什么变化吗?

近几年,中科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在3400人左右,其中招收学术型研究生1600人左右,专业硕士1800人左右。2014年研究生招生无大变化,仍以招收理工科学生为主,在每年的招生中,90%是理工类研究生,其中理学占43%、工学占47%。中科大研究生招生的理科学科全部是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免生比例占多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大量接收推免生为主。从这几年的生源质量来看,推免生还是比社会报考的生源质量要好一些。所以中科大非常欢迎有推免资格的学生。

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出台后,很多考生对是否考研犹豫不决,您怎么看?

学校还会通过增加奖学金的形式将学费返还的。其实攻读研究生是自我投资的一种形式,从国家层面而言,既然是自我投资,当然需要自己交学费。

您认为现在考研的科目中,哪一科需要改革?

考研英语需要改革,关键是考什么,考哪个方面。对于研究生,英语的要求是需具备听、说、写的能力,现在的应试考试无法很好体现。

现在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复习期,对于备考的大学生,您有什么建议?

政治和英语是全国统考的科目,并不是在为难学生,这只是一个环节,所以做足够的准备就可以。但是在专业课的准备上,一定要了解每个学校的特点,查看各个学校历年的试卷。但是不能盲目参考,像我们学校每两年就会更换一批命题老师,命题类型就会完全发生变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专业课上会给考生一些方向吗?

在考前一个月,也就是专业课命题结束之后。我们会针对已经命好的题目出一份考题大纲。这份大纲针对今年这份题目进行说明,说明选择题有多少,问答题有多少,各个知识点覆盖的比重是多少。这样的大纲才是真正对考生有指导意义的复习资料。

您建议大家怎么样选择导师?

导师带学生是非常慎重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两个因素很重要,一个是学校的平台给你的环境,另一个是导师给你的指导,也许你将来在科研方面不那么突出,但是导师如果对你个人能力和素养方面培养成功,将来你还是会是一个成功的人。导师的世界观、视野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好的影响。选择好学校,选择合适的导师是最重要的,不要盲目地选择名气大的导师。

您怎么看硕士毕业后是找工作还是读博的问题?

第6篇

如何使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融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综合能力,这些都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人类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护理行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继续扩大,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大。护理人才是21世纪紧缺的技能型人才之一,提高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护理教育教学模式,建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同样是卫生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而培养具备职业综合能力的护理人才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国外研究进展

国际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能力和高级护理能力两个方面。国际职教界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共出现过4种能力观,分别为:任务能力观,即将任务的叠加当做能力;整体能力观,即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决定工作的能力;此外还有关键能力观和整合能力观[1]。近年来职业教育与培训中主张开发“关键能力”以培养学生对职业变化的适应力,这种能力观最早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于1972年提出,很快成为各国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2]。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KeyCompetencies),即对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这种能力观与整体能力观类似。随着能力本位教育和训练(CBET)在各国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前3种能力观对能力理解都有失偏颇,如任务技能导向的能力观注重的仅是特定的任务技能,忽视了一个人胜任某个职业角色所必需的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求;一般素质的能力观仅注重具有普适性的一般能力,但一般能力并不能取代与就业岗位直接相关的特定职业的能力;关键能力观只是对就业所需的特定职业能力的补充与完善。

因此,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职业角色的角度来界定能力。早在1975年就有美国学者提出了整和能力观。这种能力观是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属的职业和工作情景相结合,是从职业角色整合的角度来界定能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及职业岗位分化的趋势,就如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文件中所指出的那样:“技术与职业教育需要为改善个人生活和提高工作转换能力提供更为广泛的准备,而不仅仅是获得某一特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盖力(LarnieGale)和波尔(GastonPol)在《能力:定义与理论框架》一书中这样界定能力:“能力是与职位或人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胜任一定工作角色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判断力、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就是能力。”[3]1984年英国的继续教育处(Thefurthereducationunit简称FEU)在“走向能力本位体制”的文件中对能力的界定也是这种思路,“能力是为胜任社会工作角色的要求所必须拥有的充分的技能、合适的态度和经验。即能力不仅包括就业和工作的其他方面的技能,也包括扮演各种角色时表现出的成熟感和责任感,还包括作为能力要素的经验。”1992年澳大利亚国家培训部对能力的界定更是完全体现了整合能力观的思想。他们认为作为构建国家CBET体系基础的能力概念不能再局限于琐碎的任务技能,一定要从广义上来理解[4]。

国际护理教育界特别是美国护理教育界则是按照职业教育(LPN/LVN、AND教育)和专业教育(本科以上层次教育)两种模式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两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不同层次职业综合能力的学生[5]。如LPN/LVN只能对医院、门诊或家庭病人提供最基本的护理服务,作为助理护士角色在注册护士(RegisteredNurses)的指导下工作,他们的职业综合能力比较偏重于护理技术方面,比如伤口护理、无菌技术、发药打针等,法律规定LPN/LVN不能对病人进行评估和分析,也不能进行静脉注射操作。注册护理教育、大专护理教育以及本科护理教育的毕业生均可参加全国统一的护士注册考试而成为注册护士,在各种卫生医疗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具备独立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服务的能力[6];本科教育培养护理通才,具有本科学位的护士可从事医院、诊所及社区护理的工作;硕士教育主要培养具有各专科护理实践专长的高级实践护士及护士指导者,毕业后可成为护理专家,担任临床护理指导,保证和监督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护理措施,担任护理学教师;博士教育要培养能用独立的方式和抽象的科学思维处理事物,具有专业咨询技能和科研能力的智能型护理领导,具有广博的护理学、医学、人文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毕业后成为护理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师资或高级护理专家。以上观点的提出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在职业能力和护理专业职业综合能力研究方面尚无论著,但最近几年出现了相关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学位论文有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陈腾波于2004年申请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德职业教育综合职业能力开发的比较研究”中指出,近几年德国在克服“双元制弊病”基础上开始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且就中德综合职业能力开发培养进行理论上的比较研究,因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7]。武汉理工大学的汤向玲于2006年申请的硕士论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通过以探讨高职教育的本质为起点,参照社会人才类型及高职人才主要从事的职业岗位,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进行了定位分析,论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4个方面的应对措施[8]。华中科技大学的卢红学于2005年申请的硕士学位论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形成研究”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性质出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新的认识,对合理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调整学生的交叉整合的网状知识结构、综合职业能力结构、和谐完善的人格素质结构的主张,从而为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条新路径[9]。

当然还有一些相关的期刊论文,如王仁清2004年在《教育与职业》上发表的“职业技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孙文学2005年在《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上发表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甄凯玉、肖剑)“,浅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苏永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黄丽萍),“‘2+1’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盛似春、张明群),“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汤玉霞)等。

3结语

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的职业教育及护理界,均未就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笔者认为,在未来的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培养的研究中,应着重于对护理专业职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培养实践方面的系统研究,将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前至职业院校学生的在校期间,为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人才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探索新的模式和途径。

第7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方法 介入 大学生 情感纠纷

引言

当前高校学生情感问题是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谈过或者正在谈恋爱的比率高达80%,且大学生谈恋爱对婚前的认可程度占31.4%,虽然家庭社会及学校对大学生同居的事仍持反对态度,但大学生偷尝禁果的不在少数,而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非常严重。同时,随着高校扩招、办学形式的多样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普通高校求学的也越来越多。 高校辅导员正频繁的遇到一些新问题和不曾经历的情况。下面就是一个高校辅导员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情感纠纷的案例。[1]

一 、学生情况

(一)基本情况

学生姓名:石某

性别:女

年龄:22

民族:苗

文化程度:自考本科

(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石某来自湖南农村,是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大四的学生,父母在深圳打工辛苦赚钱,希望孩子读书后找体面轻松的工作,石某没考上大学,父亲听说可读全日制自考本科,觉得石某乖巧懂事,绘画不错,适合学服装设计,石某的姑姑在深圳一服装厂工作,毕业后找工作有便利,让石某读起了自考。

2、生活经历:石某为减轻父母经济压力,大二开始在学校附近一家酒吧兼职,与同学院的多吉(藏族),相识相恋发生了关系。大三下学期,石某搬到多吉租住在学校附近的旅馆,与其同居,沉浸在二人世界中,两年间,她堕胎两次(辅导员与其面谈两次后,她才告知)。同居后,石某不能容忍多吉经常聚会喝酒,生活费总用不到月底,常唠叨指责。多吉认为,在,女人都顺从男人,没权管男人,对石某也越来越不满。石某堕胎两次,都是自己想办法筹钱,觉得多吉对她的关心和照顾不够,于是耿耿于怀,之后,争吵明显增多,一次,石某在争吵中提出分手,以为多吉会挽留,没料他立刻同意。石某很伤心,碍于面子,她一口气把行李全搬了出来,租了同一层的另一间房子。可她又不甘心,认为自己兼职赚的钱全用于两人的生活费,房租、手术费,买酒等,多吉没送过自己贵重礼物,要求石某补偿自己2000元钱,多吉当时只有500元,写了1500元的欠条。

3、一天半夜,石某冲到多吉房间,要他还钱,多吉没钱,石某开始咆哮、撕打、用头撞多吉,歇斯底里的哭,把多吉的衣物从窗户往外扔,差点砸到楼下的人,惊动邻居报了警,警察调解后,多吉承诺尽快还钱,石某情绪还是激动,不依不饶,哭喊着必须马上还钱,民警劝说无效,没办法,就要带她回派出所,最后,房东出来圆场,石某才没被带走。民警警告,如果再这样扰乱治安,严重时可以处以行政拘留。据房东反映,两人分手后,石某常偷窥扰多吉,比如掀被子,往被子上倒水,把衣服丢到厕所,或以还钱为由,找多吉吵。这次是最激烈的了。多吉已经忍了她很久,还说忍不了迟早杀了她。房东协调几次都无效,怕出现意外,找到了石某的辅导员老师。

二、问题预估和成因分析

通过与石某、多吉及房东的面谈,辅导员了解到石某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生理方面,石某堕胎两次,均没有告诉父母和老师,还按时上课,没有好好休息,没有补充营养,留下了一些妇科病。

2.心理方面,石某认为付出钱财感情堕胎两次吃了很大的亏,错全在多吉。分手后她觉得多吉照样开心,没多久,又跟一个藏族女孩走得很近,这让石某又气又恼又伤心,她羞愧不已,觉得对不起父母,同居、两次堕胎让自己不再纯结,在农村是很不光彩的,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她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多吉,恨不得跟他闹个你死我活,可自己闹了好多次,以多吉的性格和习惯,却没有还手,觉得他对自己还有感情,又有些安慰,可能他会找自己重归于好,到时绝不理他,因为自己没想过跟他去,毕业要到深圳工作。在这样又爱又恨、又难舍又决然的矛盾心理中,石某时而暴躁愤怒,时而抑郁伤心,且无心学业,考试没有准备,毕业论文没有头绪,开始焦虑失眠。石某产生这些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石某的认知偏差,认为自己是女孩子,在恋爱中,应该是受照顾的一方,而她认为在感情和物质上付出更多,照顾对方更多,堕胎吃亏很大,又认为自己不再纯洁。二是石某把受伤害的原因归咎于多吉,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文化差异及自身性格等因素,一味的责备对方,由爱生恨,变得暴躁焦虑。三是缺少社会支持网络,石某把爱情当成了生活的重心,几乎与同学朋友隔绝,父母一心赚钱,对她比较信任,较少关心其心理精神层面,在爱情受挫后,她受打击很大,又没有可倾诉的对象能排遣不良情绪。

三、介入计划

(一)目标

根据石某面对的问题和现有状况,辅导员老师与她一起商量讨论后定下了目标。

1.短期目标:陪同石某去一家正规医院做专项检查和治疗,协助制定调养和锻炼计划,以消除其身体上的不适,恢复健康;理清两人的关系,解决两人的纠纷,以消除因纠纷可能带来的冲突等隐患,避免发生悲剧;帮助石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转移生活重心,认真完成毕业设计,顺利拿到毕业证。

2.长期目标:真正走出失恋的阴影,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学会自我认识和控制情绪,用正确的方法和观念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杜绝用极端手段。

(二)、具体计划

1.理论基础

危机干预理论,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本案例中石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堕胎,留下创伤,又因失恋而伤心致情绪不稳,暴躁,焦虑失眠,出现极端想法。辅导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其主要问题,有效的稳定其情绪并积极协助她走出危机。

认知行为理论,这是以人的认知和行为作为关注焦点的理论,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认知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人的行为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对成长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评估,这样的评估就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而行为以会反过来影响人的认知和情绪。因此,认知在行为修正上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本案中石某对恋爱关系等问题有明显偏差。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其错误认知而修正其不好行为,同时伴随行为的改变来增强其情绪控制能力。

多元文化理论

“多元文化主义”在世界很多国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国学者艾利斯・卡西摩尔认为:“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观念或理想就是,不同民族或文化在一个多元社会中和谐共存” 。很多学者还指出了多元文化主义在民族社会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多元文化主义下的社会工作承认世界观和人类理解的多样性、差异性。多元文化社会工作强调不能根据一个社会的主流观点来评判少数民族的规范和行为,为了理解这些不同的世界观需要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保持敏感。[1]本案中石某和多吉是少数民族,其男友的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根深蒂固,石某常因这些民族的文化差异与他吵。

2、具体计划:确保石某不再与多吉发生冲突,以防止两人失去理智而互相至伤残,在彻底解决恩怨前要尽量隔绝两人。与石某面谈,利用认知疗法和多元文化主义引导石某放下恩怨,解决纠纷,并帮助石某疏导焦虑情绪,控制暴躁脾气。辅导员帮助石某转移重心,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业上来,争取顺利毕业,减轻焦虑不安。帮助其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尽快回归到同学当中,减轻失恋的痛苦。争取父母的谅解和精神支持,减轻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

四、介入过程

1.在沟通交流后,征得石某同意,陪同她去某医院做专项检查和治疗,督促按时服药并按计划调养和锻炼身体,每周反馈锻炼情况。

2.与多吉面谈,详细的分析石某的不稳定情绪及产生原因,希望多吉能理解并多包容,如再遇到石某情绪不稳时,希望他还是能够理智冷静对待,不要因冲动酿成大祸。多吉当即表示理解,并委托辅导员把身上的1000元给石某。还说自己第一次离开,因语言交际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当初并不适应长沙,石某出现后,给了他很多帮助和支持,也带给他很多快乐。

3.与石某面谈,建议她搬回学校宿舍,减少与多吉见面的次数,以免发生冲突。辅导员给石某讲解一个人的认知和态度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的,让石某明白她的问题是由于她对两性关系的认识偏差造成的,采用提问、语义分析和自我审查等技术,对她的认识偏差进行分析。如对“堕胎就是不纯洁不干净了”的“纯洁干净”定义解释,从而使她对具体事件的评价取代对自我的整体(不再纯洁干净了)评价,并对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以外的行为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辅导员还鼓励石某回忆两年的恋爱时光,她坦陈,有过很多快乐和浪漫时光,去时,美丽风光和热情款待都让她难忘。经过引导和思考,石某意识到,恋爱中男女平等,不存在谁须照顾谁更多和吃亏占便宜,爱和付出都让人快乐,并表示最后的500元钱不要了。辅导员还与石某共同学习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分析了苗族藏族和汉族的差异,认真倾听石某谈苗族的风俗习惯对自己的影响,去时的见闻经历,藏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和让人难理解不可思议的事情,她发现藏族的女性地位比较低,在很多藏族家庭中,女性一般是听命于男性。想到这些,她更确定自己不会与多吉共同生活,是时候放手让感情成为回忆了。

4.联系石某恋爱前较要好的同学,请她们多帮助石某,让她在友情中找回快乐。同时与石某的辅导老师和论文指导老师联系,请他们给石某更多关注和支持。加强石某与父母的联系,一方面,事已至此,父母不要再责备女儿的这段感情,应给予理解和安慰。另一方面,父母要多与女儿谈心,关心其心理和精神层面,表达对女儿的爱意。

5.教石某一些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一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安抚心理。石某虽生过病,痊愈后更懂得了健康的珍贵,也知道了女孩子更要学会保护自己。二是不良情绪迁移法。当自己难过抑郁时,可以通过跑步、唱歌、逛街来转移注意力,也可以通过与好朋友倾诉来排遣不良情绪的困扰。

五、评估

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老师的指导,和父母老师同学的支持,石某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在心理方面,生活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辅导员介入前,石某暴躁不安,抑郁伤心,沉默寡言,情绪极不稳定。介入后,她更开朗快乐,情绪相对稳定。介入前,石某因恋爱而忽视了友情和亲情,变得孤独,因学业停滞,焦虑失眠,介入后,重新获得了友情亲情支持,更重要的是意识到爱情不是人生全部,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了更正确的爱情观,能够意识到各民族存在文化差异,提高了对本民族的认可度。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毕业论文有了方向,初稿快要完成 ,能顺利毕业

在本案例中,辅导员通过走访房东、同学,与父母访谈,收集背景资料,与学生面谈辅导,商讨计划,争取更多资源来支持她,按照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方法,尝试了用危机干预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和多元文化理论指导介入大学生的危机和情感纠纷,对学生帮助很大。

六、总结与反思

1.通过这个个案,辅导员发现学生的很多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找到核心问题并加以解决,其它问题就都容易解决。

2.由于辅导员是汉族,有时无法认同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虽然谨记要保持价值中立,但又无意识的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因此, 在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时,还要了解学习更多民族知识,接受不同民族的文化行为等,更好指导少数民族学生。

3.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普通高校中,遇到困难更多,不适应更明显,辅导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应给予更多关注。

4.快离校时,石某见到多吉还有过一次情绪失控。介入前石某行为比较极端,在介入过程中始终没有请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和专业的心理疏导,这是一个较大的失误。

5.高校大学生恋爱非常普遍,随之而来的同居、女生堕胎等问题也比较严重,辅导员可以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开展小组活动,倡导正确的爱情观及女生的自我保护。

第8篇

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推进,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实施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主要形式。顶岗实习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转型期,对塑造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工作观尤为重要。它既是校内综合实践教学的延续,也是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首演”。顶岗实习能给高职毕业设计提供科学选题、真实素材、实战演练、合理评价等优越条件,既成为了高职院校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理想平台,也是促进校企深度交融的有力抓手。然而,当前校企双方尽管拥有强烈的合作需求,但因缺乏有力的共管机制,使我国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仍多采用“校内指导、校外执行”的教学模式。多年来,国内职业教育者也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模式、设计选题、过程控制、考核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更多的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面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日趋普及的发展趋势,构建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保质机制,将是我国高职院校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工程中首待解决的核心任务之一。

二、当前江苏省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所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机制有待改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决定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能否和谐并行的关键环节。调研中发现,好多兄弟院校都能很好遵循“一人一题”的原则,并且也能紧密贴合所授专业。但出于顶岗实习单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大多高职院校为避免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时间上冲突,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应有的理论深度,同时便于教学部门顺利开展毕业设计,纷纷采用了提前启动毕业设计的方案。尽管此种选题机制是建立在师生自愿互选的基础上,而且大部分学生的设计题目也是来自于往年顶岗实习单位现场生产问题,这些仍将是导致毕业设计选题与现役实习岗位产生距离的根本原因,大大降低了实习单位的合作热情。

2.双师协同指导力度有待加强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过程中,“校企双师”指导对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在走访的大多院校中都已100%的配备到位。但受校企地域距离、课题岗位差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校内指导老师、企业指导师傅普遍存在鞭长莫及的感受。校内指导老师由于指导学生多,教科研任务重,学生分散在全国各地,难以对学生提供有效的跟踪指导。而对于企业指导老师,部分院校抱怨他们指导水平参差不齐,期望能聘请车间或工段的技术人员担任。但深入剖析企业指导师傅指导不力的真正原因有三种:一种是毕业设计选题与顶岗实习内容存在差异,企业指导老师无充分时间提供额外指导;二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企业指导老师因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难以从理论角度给出高质量指导;三是目前企业老师指导属于无酬劳动,也没纳入企业考核范畴。“校企双师”协同指导不力,是导致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使学生不能正视实习岗位的技术含量,最终引发频发跳槽现象。

3.毕业设计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在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方面,大多高职院校期望建立校企合作的考核团队,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作出全面评价。鉴于当前顶岗实习的现状,构建稳定的“校企双师”考核团队显然难以实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基于顶岗实习过程,同时开设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门课程,采用职责分明的双重考核制度:企业负责顶岗实习考核,学校负责毕业设计考核。在毕业设计方面,校方仍主要通过校内的指导老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层层把关,来考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从近几年实施效果来看,校内评价关注更多的是论文格式、研究对象、难易程度、理论价值,而未能对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应用价值给出准确评价。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一直使学生认为自身需要完成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双重任务,在两者协同方面受工作压力、工作时间、毕业考核等方面的压力,感到无所适从。

4.校企协同共管平台有待建设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需要校企双方分工明确,鼎力合作。由于顶岗实习单位比较分散,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校企之间无法建立“以一对多”的个案化操作平台。校企分居两地,无疑增加了协同共管的难度。仅仅通过电话、手机、邮件、定期交流等方式,难以保证校企共管下的毕业设计质量。与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相比,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模式涉及企业较多,人员数量较大,需要花费成本更高。在倡导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行业参与的新型办学体制下,有必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化技术,建立一个通用型校企齐抓共管信息化平台。

三、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机制建构探索

1.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微型毕业设计高职毕业设计源于本科毕业设计,但两者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标、考核要求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与应具备科研能力的本科生相比,高职生主要从事工作现场的维护、调试、安装、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工作,他们能具备撰写技改项目的总结报告、故障检测排查报告、产品安装调试报告等能力即可,无需要求能写理论研究较强的长篇报告。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要求,我们引入当前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建立如图3所示的高职微型毕业设计,它主要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方案决策、解决问题四大模块。四大模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克服传统毕业设计弊端,而且也有利于实现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紧密贴合实习岗位,推动两者协调发展。

2.构建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双轨制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启动阶段,高职生去向较为分散,如校内外顶岗实习、继续学业深造、自谋职业等等。为了能使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同时满足校、企、生的各自要求,我们初步形成了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双轨制。在规定的选题周期内,毕业设计(论文)一直处于构思阶段。当进入规定的时间节点后,对于进入顶岗实习的同学,要求必须结合实习岗位进行选题。在校内实习的同学,由校内指导老师进行定题,或自由选择,但必须经过校企混编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的认可,力争实现“假题真做”。此种基于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机制,有助实现选题紧连岗位,有助实现一人一题的原则。

3.建立校企协同的双师指导协调制高职毕业设计的开设宗旨,就是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这对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深度提出了一定要求,同时也给校企双师指导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校企双师在理论研究、实践操作方面各具优势。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实习岗位的选题下,企业指导老师负责实践指导,进行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把关,而校内指导老师负责提供毕业设计的理论支持,进行毕业设计的理论水平把关。针对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的并行进程,我们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双师指导协调制,以确保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4.建立校企协同的多维监控机制由于学校、企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这给当前校企协同管理毕业设计带来了巨大困难。若我们能合理运用校企协同选题机制后,即毕业设计成为校、企、生三方拥有实现各自需求的共同载体时,这便有助形成校企齐抓共管的局面,促使高职毕业设计有条不紊进行。学校、企业、校内外指导老师要准确跟踪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根据各关节的具体考核指标,严格把关毕业设计每个环节。对此,我们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多维监控机制。

5.建立校企协同的特色评价机制目前高职毕业设计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校方考核为主、企业协评为辅”的考核机制,显然难以很好保证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行业、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根据校企实际需求,重构高职毕业设计的评价指标,建立多方参与的远程协调考核机制,如网络答辩、校企混编的答辩小组、校企混编的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学校考核理论应用+企业考核实用效果”联合考核机制、优秀毕业设计同学由实习单位优先选择或由学校推荐就业等。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对校企协同主管的毕业设计(论文)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角度作出建设性评价,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工学结合制度科学发展。

6.建立校企协同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基于高职毕业设计并行于顶岗实习的特有教学模式,结合本科院校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案例,采取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的建设思路,通过整合校企双方对毕业设计的需求,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了高职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网络化平台建设方案。通过网络集成环境下多个数据库的访问与协作,使企校双方能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情况,能很好解决高职毕业设计特有的地域冲突问题,同时供多方人员进行考评。

四、结语

第9篇

【关 键 词】社会工作 “计划” 脱产研究生 适应问题 服务对策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计划”,即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是我国新时期工作的重要拓展形式。教育部办公厅在2005年下达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及相关规定中指出,“计划”是国家定向培养的专项招生计划,招生工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原则,招收获得本科学历、在藏工作至少2年、不高于40岁的在职干部。被录取的考生均为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入学时签订培养合同,毕业后回工作。[1]

国家实行这一政策旨在利用内地相对发达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丰富教育资源,帮助改善地区在职干部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然而,在这种办学模式下,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计划”类研究生也普遍面临着一些适应和融入学校的问题。笔者身边的“计划”类研究生同学表现出的各种不适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对他们进行适当帮助的必要性。身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我们有责任研究这类学生在内地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策略。同时,总结“计划”办学经验和面临的问题,探究有效的服务措施也是使这一民族教育政策顺利实施的迫切需要。在本研究中,笔者希望通过了解这类研究生在生活、情绪、人际交往以及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研究他们的需求、困难和真实想法,进而探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的策略。同时也期望此次研究可以为改善“计划”类研究生的生活、学习和学校教育管理方式,促进“计划”取得更好效果而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文献综述

“计划”这一办学模式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尚处于起始阶段。截止2012年5月初,笔者还没有在万方、维普等常用期刊数据库检索到与“计划”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目前所能检索到的为数不多的可供本研究参考的文献资料中,大多局限于工作、课程教学和藏族学生问题等方面,没有直接从社会工作角度讨论帮助“计划”研究生的研究资料。

笔者发现很多学者都认为高校中的很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由于对所处环境不能很好适应而面临一些有普遍性的困难,部分学生还存在自卑、孤僻、学习无动力、自我封闭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苗志超从不同角度对各年级藏族、非藏族学生、辅导员及学院教师做了个案访谈,了解到藏族学生因为语言、基础、思维习惯等差异,在学习生活和自我成长方面存在困境,而学校对藏族同学过度宽松照顾的政策也导致了其学习动力不足。另外,藏族学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生活适应性和融入性方面障碍明显。[3]王金元以经济发达的无锡地区的非民族院校藏族学生为例进行了调研,也发现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他们在学习和自我发展方面有各种困境。[4]根据学者们的观点,藏族学生在内地接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如学习基础较差,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等,也是由于学校各部门没有足够关注,缺乏针对藏族学生教育培养方面的应对举措。

学界的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解决藏族同学的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的思路,但关于运用社会工作服务学生的研究还很少。何玛丽等人认为,要有效缓解学生的问题,逐渐提高培养质量,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学校要对培养制度进行创新,完善民族学生培养方式和支持手段,另一方面,学校要注重发挥民族学生自我潜能,提升其适应能力。[5]王金元认为学校过多的优惠照顾并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反而会降低他们的权能,学校要帮助民族学生挖掘自我潜能,提升其适应和发展能力,并通过改革创新教育环境,合理解决他们的就学问题。这些学者的观点看法对于笔者所开展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将在探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服务“计划”类研究生方面有所拓展。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15名“计划”类社会工作专业脱产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围绕他们在读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适应情况,发现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并分析应对方法。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辅助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小组座谈、半结构式访谈等。研究对象中藏族同学5名,年龄在30岁及以下的8名,已婚的10名,有子女者6名;职业都是公务员,工作5年及以下的7人,6到10年的4人。由于全国“计划”类研究生还有很多,而我们选取的调查样本较小,本次研究的代表性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计划”类研究生的职业、年龄、读研方式都是较相近的,通过此次研究依然可以反映他们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和现实需求。

(二)结果分析

“计划”类研究生都是从事多年工作后重返校园深造,从政府公务人员到在校学生的角色转变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调查发现他们入校读研期间在生活、情绪、人际关系、学习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

1.饮食起居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优良的两人间住宿条件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但学校所在地饮食口味较清淡、气候非常湿润使得他们很多人有些难以适应。由于独特的气候、饮食、风俗、文化与现阶段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适应不良。

2.心理情绪方面。调查显示,有一半的研究对象对其情绪的评估为比较好和非常好,而另一半人的情绪表现为一般甚至为比较差。这样的情绪在入学初期表现更为明显。经过访谈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生活方式变化让他们产生的心理落差。有的同学从工作岗位上的领导一下子变成了课堂上的学生,日常的行政性工作变成了学习生活,角色转化上有一定的困难。例如有同学说:“心理上有些落差,之前一直在工作,突然转变了生活方式,每天都要和其他同学一样去上学,有些不太习惯,反而工作时会更加轻松,职位稳定,没有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多,他们要承受努力跟上课程学习、关注原来的工作岗位的信息、可能错过升迁的机会和不能直接承担照顾家人责任等多方面的压力。

3.人际交往方面。研究发现,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得“计划”类研究生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些不适应。藏族同学偏爱与同族同学沟通交流,因为共同语言、带来了更多归属感和亲切感。“之前工作生活在一个熟悉的藏语环境中,而现在是汉语环境……”,环境的改变使他们更容易去寻找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就算是交流也多为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问题,很少谈论情绪方面。另外,由于与其他统招生之间在年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更偏向于与同龄人交流,与相同工作经验和阅历的同学交流,故人际交往存在一定局限性。

4.课余活动方面。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了篮球比赛、元旦晚会、文化周等文体活动;班级也组织了出游、联谊会、辩论赛等活动。通过调查,所有“计划”类同学都参加了2次以上的课外活动,他们对学校组织工作感觉比较满意;大部分同学认为不需要学校为他们举办一些针对性的活动,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丰富生活,例如有同学认为可开展一些参观交流活动,以便他们更好熟悉并融入当地生活。

5.学习方面。调查显示,多数“计划”类同学都对所开设的课程比较感兴趣,但有些课程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他们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他们超过60%的人不适应授课方式,认为知识与实践存在脱节,超过一半的人在课程中不能积极参与课程互动。在问及学习效果时,有80%以上的“计划”类研究生都感到不能深入理解专业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同时,研究生阶段课程作业多以论文的形式出现,这让他们感到很困难,他们大多数人认为有必要在开学时就设有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另外,有多位同学表示,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够实用和多样,可供选择的余地少,与自己的工作关联不大。可见,类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安排有待调整,学习方式和效果有待改善。

四、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服务“计划”类研究生适应问题的对策

“计划”类同学从地区来到东部,离开工作了若干年的工作岗位重新入校读研当学生,他们经受着巨大的改变和挑战。他们在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的同时,也存在着若干不适应问题。社会工作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工作方法。本文尝试把这些专业方法运用到帮助“计划”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中。

(一)个案辅导

个案工作充分体现了对每个人个性的认识和尊重,为不同的个体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和帮助,因而可以更加深入地协助其解决困难和问题。个案工作的这些优点同样有利于解决“计划”类研究生的适应问题。

为帮助“计划”类学生更好地适应研究生学习和生活,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社会工作专业老师或有相关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同学可以为他们提供个案辅导,帮助他们提升适应和融入新环境的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技巧。个案工作对“计划”类研究生的服务内容可以涵盖自我认识、信心培养、情绪管理、学习方法、压力疏导、时间管理、社交沟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及技巧训练。例如,对情绪低落的“计划”类同学应该进行及时干预,可以为他们提供个体的心理评量与咨询,以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到他们的心理状况,从而在评估的基础上提供适当的心理协助。同时,鼓励他们自学相关的知识,从而增强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达到自我帮助的效果。对于专业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同学,可以帮助他们介绍和联系身边的资源,如其他学习较好的同学进行“结对帮扶”,通过在课前和课后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学习,降低“计划”类研究生的学习难度。整个服务过程中,都应该注意发挥“计划”类研究生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促进他们自身能力的提升。

(二)小组工作服务

调研显示,“计划”类研究生在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和融入问题。为了进一步帮助他们,我们可以采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让他们在互动中更好的学习、生活、交往。

首先,在学习中将“计划”类研究生和汉族同学穿插组合在一起。为随机生成的学习小组安排学习任务、课程目标,并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期限。通过这种小组学习方式,让组员之间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积极挖掘各成员优势资源,达到队员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目的。其次,在生活中建立互助小组。将能力较强且乐于助人的汉族同学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借助小组活动建立与“计划”类研究生的友好信任关系,使他们遇到生活困惑或困难时,可以找到一个缓解负面情绪,获得参考方案的地方。最后,在人际交往方面组建兴趣小组,将有不同特长、爱好的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并鼓励“计划”类研究生融入其中,借助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增进彼此间的感情。进而协助“计划”类同学走出他们的小群体,走进班级大家庭,使他们在研究生阶段可以获得更多的友谊。

(三)社区工作服务

高校作为一个功能社区,既有其专门化的角色,也具有一般社区的共同特点,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是服务“计划”类研究生的重要策略。本文结合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认为社区工作方法服务“计划”类研究生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其一,要发掘和整合高校的服务资源。新的高校生活环境对他们虽然有不利的影响,但作为一个社区,高校也有多方面的资源条件可供开发和利用。社工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焦点小组等形式,向“计划”类研究生、其他同学、学生社团、高校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等了解学校的服务资源。通过调研,我们不仅能够重新梳理高校现有的资源并发现新的可能,而且也让学校各个成员尤其是“计划”类研究生认识并重视现有的资源。同时,社工也可与各个成员建立关系,了解他们想法的同时又宣传社工助人理念。在此基础上,社工可以组织高校各个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和活动,整合“”类研究生和高校的资源,开展各种服务工作。

其二,要促进学生组织和课外活动的发展。社工可以通过建立或加强高校的学生组织、团体,让“计划”类研究生负责一些工作、担任某些职务,促进他们与其他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支持,更深入地参与学校生活。社工也可以组织学生会、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等服务资源,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来增加他们的人际交往,为生提供良好的关爱互助氛围。社工还可进行宣传动员,建立包括老师与学生的志愿者队伍,采用结队帮扶的方式对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支持。另外,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类研究生会有更多的机会表达和展示自己,加强高校的服务力量,更便捷地将自己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反映出来,从而达到“增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的通知(教民〔2005〕11号)[Z].

[2]许金刚.内地就读藏族大学生适应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2).

[3]苗志超.非民族院校民族学生教育培养的支持与增权服务问题的探索——以江南大学法学院民族生的教育培养为例[J].大观周刊,2011(38).

[4]王金元.当前非民族院校民族学生教育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以某高校藏族学生教育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5]何玛丽,马少飞.大学生社会化发展途径分析[J].山东文学(下半月),2010(12).

[6]黄其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工作水平[J].发展论坛,2009(5).

[7]严庆.发挥内地办学模式效应推动边疆民族教育快速发展[J].中国民族,2006(12).

第10篇

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1.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德育为先”的理念。在新的形势下,由于学分制的实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传统的成建制班级辅导员、年级辅导员需照顾的学生较多,并不能做到“一对少”、“一对一”的了解情况和指导学生。实行导师制,导师的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导向”、“导学”、“导心”,既对学生热情关怀又严格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自立、自强的人格。其首要工作是加强德育工作,知识仅仅是谋生立业的手段,道德品质才是决定学生未来人生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导师将以知识传递为本,过渡到以发展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实践道德内容,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导师既要在课堂上灌输、传授,又要带领学生、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提升。

2.促进标准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统一。在以往的教学中,专业教师一般在课堂上授完课后就很少与学生有进一步的接触,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专业、兴趣、特长以及心理状态等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实行导师制则改变了这种局面,导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如大一主要是帮助学生尽早的适应大学生活和端正正确的专业思想,学习方法转变的指导和强化专业教育和经典导读;大二的学生主要是知道他们选专业方向及相应的专业课程,督促指导他们参加英语、计算机等过级考试,指导暑假调查报告的撰写;对于大三的学生,主要是指导学年论文的撰写以及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并为此作准备;大四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作为导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毕业实习,提前进入社会工作为以后的真正就业打基础,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也专业原理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撰写好毕业论文。导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个性学生以及其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调整辅导内容,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领域,深化专业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导师主要是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具体指导,结合个别谈心、集体交流、网上信件和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手段多方位、多渠道、立体的与学生交流互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

3.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大一到大四一直担任导师,就是能够使专业教师从学生一进校就可以跟踪指导。尤其是学校扩招以来,很多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不甚了解也没有从自身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专业,还有的学生是调剂的专业,所以会出现对专业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无动力、无积极性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情况。而导师从大一一开始就加强学生的专业辅导和职业规划、学业指导相结合,结合专业及学生个性特点,指导学生及早规划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指导其基础课程学习,而对于毕业生而言,经历了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学习、写作,导师带领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能更好地将其转化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同时,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能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快乐,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深造的决心。

结合专业指导,导师能够一对一的进行职业发展咨询,加强就业观教育,开展就业援助和服务,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指导学生进行成才设计和职业策划,指导学生择业、求职和就业,帮助学生提高择业竞争能力。

二、保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质量的几点思考

1.完善导师选拔和配置机制。在具体实施导师制时,可以采用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制,导师制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不管对导师、对学生,都是“双赢”的。在导师的选拔上,可以积极推广将教学团队整体作为指导队伍,发挥各层次教师各自的优势,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学习的指导,建立一定的竞争机制,不可只单纯以职称高低为标准;导师选拔和配置还可以由学生来推选,这样可以选拔出真正关心学生成长、师德高尚、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的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选拔导师还可以建立导师竞争机制,结合评价考核体系定期更新导师库;也可以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进行选择导师;同时,如果院内专业教师缺乏,则可以适量聘请企业中的管理者作为兼职导师,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了解熟悉管理实践和真实企业运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研究方向的改变,提出转换申请则可以重新选择导师。

2.建立科学的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机制。(1)完善本科生导师的培训制度。导师制实施质量及效果的好坏,主要影响因素是导师的素质,据调查数据显示,73.8%的学生认为“有经验与责任感”是衡量一名导师优秀与否的首要标准,仅6.5%和6.6%的学生将导师“学历与职称”、“专业背景”作为衡量导师优秀与否的首要标准。因此,除了明确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标准之外,必须要完善导师的培训制度。其一要加强导师的职业道德培训,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敬业精神,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其二要加强导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训。(2)建立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监督评价机制。要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正常实施,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明确导师职责,让导师知道自己的工作范围是什么,如果职责不清,则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机制模糊,导师必然缺乏指导的动力和压力;其次,对导师工作方式和具体指导内容也需做出要求,制定完善本科生导师工作规程、导师每学期或每学年工作计划总结、导师工作日志、导师活动调查表、导师考核档案等。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对导师工作做出了公正的评价,能够为激励机制提供公平合理的依据,评价内容应包括教书育人、专业辅导、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内容,也要结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建立导师工作动态的、客观的、准确的、全面的评价机制。(3)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要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要将导师的劳动进行量化并计入教学工作量的统计当中,按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具体折算成课时,发放绩效津贴;其次,根据导师工作评价指标、奖惩制度对导师进行测评,奖励优秀导师,当然对于不合格者责令其期限进行改进,并建立淘汰退出机制,做到奖惩分明;然后,还可以将导师指导情况与年终考核、年终奖励挂钩;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考核和激励,引导学生与导师形成良好互动,尊重导师劳动,充分利用导师资源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形成“双赢”局面。

3.处理好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因为学分制而共存,围绕教育教学理念的实施,二者的工作职责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二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二者都是施教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是以育人为目标的。二者的区别是,辅导员全面负责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导师的工作重点是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业、职业生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提供因材施教的指导。鉴于此,需要采取辅导员和导师分工协作的方式和构建二者契合关系,形成合力,提高二者的工作效率。

第11篇

    1.1提高科研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创新能力是长学制医学生当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美国杜波大学在本科生教学中亦开展这种导师制科研项目的培养方式。教授万科特和奥雷维克孜指出:学生从事科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时间管理技能。每周一次的结果进展汇报,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科研项目的组织能力。撰写科研报告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长学制医学生更应该参与导师制科研,促使长学制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培养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长学制医学生科研通常以团队形式开展的,他们经常会与博士生、硕士生进行合作。合作经历可使他们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协作的能力,使他们了解在实施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亦培养他们在以后的社会工作学习中的团队意识。

    1.3参与导师制科研项目的实施办法在导师的指导下,首先查阅文献,做开题报告,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思维方法;然后由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对他们进行基本实验技术培训,为下一步实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进入正式实验阶段,要求每周汇报实验结果,提出实验出现的问题,与导师、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一起讨论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白求恩式的协作精神;在训练阶段还安排每个学生做1-2次seminar,进行英文文献讲解,启发学生批判性思维,指出文献的优缺点;科研技能培训结束后,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参与的实验项目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及学习心得。

    1.4开题报告导师初步给予科研方向,一般与导师的研究生课题方向相似,方便后期实验开展;指派研究生或青年教师与科研实习的学生组成项目小组,查阅文献,为学生讲解制作开题报告幻灯片需要的相关内容;最后通过课题组例会大家讨论课题的创新性、可行性,并制定下一步的实验计划。在准备开题报告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课题的进程,明确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并通过制定实验计划,使学生明白在科研课题开展中对时间的统筹安排,为他们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开展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1.5基础实验技术培训项目立题完成后,由导师指派年青教师对科研实习学生开展基础实验技术培训。首先采用课件讲解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实验中实验试剂的秤取、配制及药物浓度的计算,讲解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介绍相关实验的原理,明确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操作各步骤的目的。然后通过示范使学生了解动物实验操作的规范和流程并讲明注意事项,避免在后续实验中被动物抓伤。最后对关键实验进行预实验示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书本走到实践中,熟悉实验技巧,为后续的实验开展打好基础。

    1.6实验结果汇报安排固定时间进行阶段性实验结果汇报,及时根据实验进展调整实验设计。通过结果汇报的过程,使学生明确自己在这段时间的成绩,找出实验的不足,实现自我提高,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1.7文献讲解在实验过程中查阅文献,找到与课题最相关的文献进行讲解。通过对文献的讲解,了解他人实验的步骤和设计,并在讲解文献过程中学习通过文献阅读为自己的课题提供思路。

    1.8论文撰写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说明的科学问题撰写论文,培养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了解科技论文的组成,掌握描述结果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结果展开讨论并最终得到结论。

    2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

    以吉林大学设立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研究项目为载体,以机能学科群为培育基地,对科研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要求的专业科研训练项目和活动方案,为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和发展创新能力提供实践平台。同学们通过直接参与科研组的研究工作,了解相关的前沿知识,掌握学习方法,锻炼操作能力,形成严谨学风,并培养自身批判性的思维及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求学和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自主设计实验

    以白求恩医学班为实验对象,继续开设和完善自主设计实验,进一步提供同学们动脑、动手的机会,弥补命题实验的缺陷。配合seminar,使同学们从选题开始,亲自实践科研工作的流程,主动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为同学们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4专家名师科学前沿讲座

    每年邀请国外相关领域的着名教授讲学,通过报告会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以扩展他们知识。前沿讲座最重要的作用可促使学生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学术交流和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

    5专题讨论

    及时掌握国际相关领域科研动态,是创新性培养的重要部分,因此,在科研训练中引入专题讨论(seminar)的目的就是发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semi-nar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探索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去寻找、收集、整理资料和组织讨论等,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并在整个学习过程学会探索、创新,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12篇

当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分析

如前文所述,当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结构和就业结构上发生了根本转变,而现实专业建设中对这种变化却反应迟缓,导致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矛盾逐渐显现。

(一)学用脱节导致“纸上谈兵”

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课程设置体系逐渐完善,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缺陷:第一,教学实践环节单一重复,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第二,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情景演练的方法与现实行政管理实际工作脱节,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学生从课堂难以获得实际能力的提高,导致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一旦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所学的知识在企业工作无用武之地,学生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导致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感到不满意,认为行政管理工作不是专业性工作,其他专业人才一样可以胜任。由此可见,学用脱节导致企业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不满意,学生也感到难以适应企业环境,人才培养的供需技能矛盾突出。

(二)“官本位”思想导致“杂念丛生”

一直以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这就导致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偏向行政部门,而行政领导则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追求目标,加之传统文化和现实体制因素“,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依然根深蒂固。根据近三年对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统计分析,75%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考取各类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还有15%左右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可见,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去向是各类企业。这些到企业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怀揣各种心思,从根本上对企业工作岗位心理认同感较低,因而导致“杂念丛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根据对近三年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有50%的毕业生在一年内跳槽;近70%的毕业生表示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考研;有近80%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工作难以安心或兴趣不大。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带着诸多“杂念”在企业参加工作,他们更多的只是把这一工作当做临时“跳板”,职业归属感较低。长此以往,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安心、不投入、不进取、不认真等行为表现越发突出,用人单位也认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眼高手低”、对企业缺乏认同感等,导致人才培养的供需理念矛盾越发突出。

(三)企业重视不够导致“自暴自弃”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不仅体现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在企业方面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偏见也导致人才浪费。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是推动和保证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技术研发等几大块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协调的关键,是企业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企业活动中由于行政管理工作不直接产生效益,不像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直接涉及企业效益,这就导致当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普遍不重视,因而对行政管理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滞后。在企业管理中负责生产、销售以及研发的部门受到重视,业绩也容易量化考核,这些部门的管理者晋升机会也较多,而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部门往往围绕生产和营销部门开展工作,为企业一线开展服务工作,加之企业行政工作绩效难以量化考核,导致企业行政工作往往不受重视,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员工难以获得晋升机会,因此,在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要么希望转到企业其他部门,要么“自暴自弃”无所作为。由此可见,由于企业对行政工作的不重视,使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没有职业归属感,难以施展才能,导致专业人才培养供需双方职业规划矛盾突出。

面向企业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如前文所述,由于企业与公共部门性质不同,双方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供需双方产生诸多矛盾,这既是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也是人才供需双方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以“客户”为导向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

理体系流程再造面对各类企业需求,行政管理专业必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转型,坚持以“客户”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上进行培养流程再造。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是由Hammer和Chapy于199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速度、质量、成本和服务等衡量企业业绩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流程再造的关键点在于:(1)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流程再造的核心和考核的准则;(2)强调打破部门界限,以流程为工作单位,将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和整合,重新构建工作及组织结构;(3)流程改进后绩效有明显提高,通过对原有的作业流程进行改革和整合,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4)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是流程改造的重要手段,这能够突破时间及空间限制获取和使用信息,使流程中的信息流及物流迅速地传达到目标客户[2]。高校应该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1.打破校企割裂,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高校与企业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信息阻塞,缺乏沟通是当前人才供需矛盾的症结所在。然而流程再造理论要求必须要打破部门界限,以客户为导向,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具体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必须意识到“客户”———企业需求的重要性,主动打破校企割裂的现状,积极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为此,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见图1):第一,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首先把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信息发送给企业,这里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信息;第二,由企业结合自身对行政管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发送给高校相关人才需求信息,进而提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方面的改进方案;第三,做好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对企业和高校间人才培养和需求信息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显得格外重要。校企间可以通过定期座谈、调研以及其他形式活动,保证信息沟通,促进信息共享。

2.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以“客户”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除了需要建立信息共享的管理机制外,校企资源共享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如前文所述,信息的流转在校企之间不断往复,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和输出等环节无不涉及校企资源的调整和整合,而资源共享正是打破校企界限的关键。由此可见(见图1),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对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流程再造至关重要。校企应为资源共享分别进行内部组织管理设计:第一,高校应积极发挥知识资源优势,为企业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或解决方案,诸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企业薪酬管理、供应商(销售商)管理、管理层级设置以及行政效率提高问题等,从而使高校知识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资源;第二,企业应积极利用实践平台资源,一方面为高校提供教学实践的资源,另一方面,把企业的行政管理经验或困难转化为高校的教学案例资源,从而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二)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业务流程再造

前文所述以“客户”为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在宏观上为提高人才培养的绩效提供了组织管理保障,然而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企业需求,必须在微观上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在具体教学实践业务方面进行流程再造。

1.课程体系设置围绕“企业行政管理”整合。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秉持什么样的思想对课程体系设置至关重要。许多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依然偏重政治学理论,缺乏管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转变观念,紧紧围绕“企业行政管理”重新整合现有课程体系。为适应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应逐步减少政治学方面的课程设置,稳步增加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课程。另外,在师资配置方面,由行政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主讲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概论、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行政管理等;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主讲实践技能类课程,例如人力资源规划、市场营销与策划等。

2.实践环节突出校企合作。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针对的是与专业课程和技能相关的训练。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电子政务模拟实训、公文写作、秘书实务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在实践教学流程中,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联系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在校外实习期间,由实习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校外指导团队,监督指导学生的实习活动,提供一些实际的企业行政管理业务给学生磨炼,诸如企业员工的日常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员工日常考核等,在实践中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补充单纯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校企合作”,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变“理论学习型”为“问题解决运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