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4 20:2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休闲农业功能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3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30学时理论课、10学时实验课和9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16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8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12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3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12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论文关键词:观光休闲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 旅游
论文摘要:通过对观光休闲农业产生及发展背景的分析,阐述了其发展前景及其为现代农村建设带来的发展契机。对如何开发好本地的观光休闲农业提出了几种样板模式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观光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认识,从而提升旅游品质,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把观光休闲农业作为一产与三产的结合,延伸农业产业的切入点和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来抓。
1、成武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必要性
1、1成武现状的客观要求
成武位于鲁西南菏泽地区的东南部,属黄泛冲击平原。2005年统计,全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5亩,土地后备资源缺乏,人口增长快,劳力资源丰富。成武物化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改革开发的20多年,成武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属于欠发达县。
农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县也实行了农业结构调整。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一定成效的新形式下,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确定其合理的发展方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就是其方向之一。
1、2民众节假日消费多样化的客观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再加上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大,生活空间减少,尤其是城市工业和城市生活的各种污染、城市环境恶化给城镇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促使人们渴望多样化的休闲放松方式,尤其希望能在传统的乡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农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城市居民把目光转向农村,从而形成对农村观光旅游业的强烈要求。
1、3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观光休闲农业是一种服务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好此产业,需要一整套服务设施,不仅需要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还需要有住宿、饮食、商场、交通、文化等行业的参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地带动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下岗失业人员,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近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1、4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观光休闲农业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了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延伸,产生了叠加效应,在旅游、教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产业之一。观光休闲农业除了提供采摘、销售、观赏、垂钓、游乐等活动外,还能够提供农村乡村乡土文物、民俗古迹等多种文化资源的参观,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观光休闲农业提高了农业的经济地位,并可缓解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5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观光休闲农业是目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方向。要使农业产业功能由单一供给向多样性转变。在保障食物供给和工业原料需求的同时,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农业,促进观光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兴起,展示了生态旅游农业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带动了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的特色化。
2、观光休闲农业的类型
观光休闲农业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而定,本文所提几种类型供参考。
2、1观光农园
所谓观光农园就是指对现有已成规模的果园、菜园、花圃等,进行修沏,整理,方便顾客,让游客入内摘果、采菜、赏花,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享受田间劳作的欢乐。对生产者来说,观光农园虽然增加了设施的投资,却节省了采摘和运销的费用,使得农产品价格仍然具有竞争力。对消费者来说,这种自采自买的方式,不仅买的放心,而且还达到了休闲的效果。所以,观光农园已经成为目前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2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农场内提供的休闲活动内容一般包括:田园景色观赏、农业体验、自然生态解说、垂钓、野味品尝等,除了观光游玩、采集果蔬、体验农耕、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外,还可以住宿、度假、游乐。随着休闲农场被越来越多的人的接受,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很多会议也可由市内宾馆饭店转移到休闲农场。那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2、3农业公园
农业公园是指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农业公园的经营范围是多种多样的,即可以是水果、花卉、蔬菜、小麦等专业性的农业公园,也可以建成综合性的农业公园。在园内可以设有服务区、景观区、蔬菜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
除了上述类型之外,当然还有其他形态。并且我们除了设立种植业观光园外,还可以设立畜牧业、渔业观光园,从而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3、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措施
3、1明确目标、科学规划。
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必须要找准服务的目标顾客。为此,在项目开发之前,必须对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目标顾客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对于欲开发的项目要有明确的定位。对于观光休闲农业的建设,地方政府应该树立科学理念,首先要加强园区的统一规划。在规划中要正确实行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将农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发展与城市旅游、城镇发展规划以及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其次,要体现出观光农业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挖掘农民的聪明才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并注重与游客的互动。切忌建造过多的人文景观,使环境和设施过于人工化、商业化。不要盲目追求大投资、大规模、高档次、高消费。
3、2正确认识
观光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观光休闲农业以发展绿色农业为起点,以生产新、奇、特、优农产品为特色,依托高新科技开发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选择。在现代社会中,农业已不仅是为人们提供衣食基本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而且日益与环境、休闲、教育、文化等精神生活相连,成为多部门结合的产业。由于农业的季节性较强,对气候的依赖性较大,因此观光休闲农业应及时根据天气情况和农业不同季节发展情况进行旅游线路、观光内容及价格等方面的调整。观光休闲农业既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开发,它的发展必须兼顾农业和旅游的发展规律。此外,还要考虑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另外,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县观光休闲农业,要用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来指导,了解观光休闲农业的基本知识、特点和规律,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打量当地的资源,瞄准适宜开发的各种场地,准确定位观光休闲农业的规模、档次和水平,合理合算地开发成供人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的旅游景点。
3、3政策扶持
为了加快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所需土地应与农用地一视同仁;观光休闲农业基地建设所需资金,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银行应适当放宽借贷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贷款利率和时间上的优惠;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从事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获得的收入暂时免征所得税;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内的用电享受农用电价格的优惠。还有其它一些牵扯到观光休闲农业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酌情给予放宽,从而促进观光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3、4规范管理
为了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主管部门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好对观光休闲农业的审批立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及时协调各种矛盾,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5加强宣传
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新兴的农业产业,为了促进观光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路牌等各种媒体和机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研讨班、研讨会等形式与农业、旅游部门的干部、专业人员和农民企业家进行交流探讨,以及同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就可互通有无,进行经验借鉴,实现观光休闲农业的良性发展。
以农业景观为主题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迅猛发展起来,然而由于底蕴不足,发展过快,相关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地都存在旅游感知因素即农业景观设计雷同、缺乏个性和地方特色等问题,让游客很难持续的感到新鲜。对于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来说,只有深入了解旅游者对农业景观的感知印象,方能真正设计出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农业景观,从而保持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的长盛不衰。
一、概念分析
(一)生态休闲农业
生态休闲农业率先在西方各国发展起来,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舒缓都市的生活压力,人们纷纷跑到乡村感受恬静的生活,于是生态休闲农业逐渐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地兴起,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休闲农业一词来源于英文的agritourism,是由农业(agriculture)和旅游(tourism)两个词组合起来翻译的。同而对于休闲农业目前有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说法。
(二)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严格来说具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景观就是农田景观。广义的农业景观是指由形状、功能存在差异且相互作用的斑块、廊道和基质等景观要素构成的,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融合,拥有自身的特征。本文选择广义的农业景观为研究对象。
二、实证分析
为了解生态休闲农业的游客感知因素,从而实现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更能符合旅游者青睐,本文选择了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杭州休闲农业旅游景区为实证研究目标,通过走访杭州市西湖区龙坞茶村、富阳黄公望村、千岛湖南赋乡等三个各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游客问卷调查是针对前来旅游的游客进行随机抽样选取样本。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7份,出现废卷、无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28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67%。通过汇总,取得大量实证数据,为之后的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一)游客感知因素的确定
1、文献检索
本文通过在知网上对所有期刊(包括硕博论文)以 “农业景观”为主题进行第一次检索,以关键词 “旅游”进行第二次检索。对所得的关于的150余篇文献中农业景观要素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参照黄颖华对1997年到2005年间国内外研究者关于目的地感知中“旅游者重视的目的地属性”状况进行的分析。得出既能够让游客感到愉悦同时游客也认为较为重要的指标因素有:村民态度、农村生活方式、农事劳动场景、田园景观、山水景观、植被景观、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农业特色资源、清新空气、宽广的休闲空间、村落布局环境、动植物景观、民居建筑、匾额祠堂、节庆活动、农家饮食、情感交流、科技农业景观、方言习俗、手工艺品等。
2、专家论证
本文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借鉴上述文献检索得出的农业景观要素,从浙江省周边的乡村农业旅游地研究入手,对各个农业景观的指标作了全面的分析和综合,简化相互关系,对于内容有所重复的指标,进行合并;对于部分指标根据农业旅游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拆分:对于对旅游者活动影响不重要的指标删除。最终确定农业景观游客感知度测量的初始指标因子共计14项,再根据所选农业景观指标因子的特点,从农业旅游角度出发,将14项因子分成农业自然景观和农业文化景观两大类:
(1)农业自然景观:田园景观、山水景观、生物景观、景观组合状况、具有特色的农业资源、自然清新的空气、农产品
(2)农业人文景观:传统民风民俗、农用建筑、工具、农事活动、工艺纪念品、乡村节庆/庙会、村落建筑、土特产、农家饮食。
(二)生态休闲农业游客感知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1、生态休闲农业游客实际感知因素的差异分析
从汇总数据可以看到:在实际感知过程中,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的游客也具有差异性。从性别方面来看,男女游客在景观整体组合情况、农业建筑、农用工具、民风民俗等方面有较大差异性。可以发现,男性游客偏向于文化内涵的深刻,而女性游客更为追求农业景观的观赏性;从年龄方面来看,总体来说,老年游客由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对于农村的一些人文建筑、工艺品等感知程度不太高、而青年游客对于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农业景观要求较高,因而在实际游玩过程中对于诸如民风民俗、庙会/节庆等景观感知度不太高,普遍希望能够提供参与性、体验性更好的项目;学历方面,大专以上尤其是研究生对于自然景观的感知状况比高中以下的低学历游客要好的多,而在农业人文景观方面则情况大致相反;职业方面,学生的感知度往往高于其他职业者,这与学生的经历有关,大多数学生尚处于求知阶段,实践方面还有所欠缺,对于农村的景观有一种新奇感。
2、休闲农业旅游各要素游客预期重要性描述性分析
本部分是对西湖区龙坞茶村、富阳黄公望村、千岛湖南赋乡三个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各要素的游客预期重要程度进行平均数、标准差的统计分析,并把游客对各要素的重要性平均数结果进行排序分析(表1)。从分析结果来看,除了对农用建筑、农业用具的重要性评价低于3之外,其余的13个要素都大于3,说明总体来看所列出的14个指标是游客较为重视和敏感的因素。
3、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游客感知因素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休闲;农业;宝鸡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126-02
1 休闲农业概述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旅游休闲已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的农业新模式[1],是将生产、生活、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新产业[2]。发展多功能休闲农业可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的同时,可以开发农业资源,修复农业环境,还可以促进城乡信息、科技等多领域的交流。以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生态园的规划为例,对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既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探索,也有规划设计的实践。
2 宝鸡市新育休闲农业生态园区发展现状
2.1 新育生态园概况 新育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隶属宝鸡新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成立,计划共投资2 8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67hm2,目前是省级生态园区,有新打机井2眼,1台变压器。生态园主要提供园林绿化,农业种植,家畜禽、淡水鱼养殖,农产品销售,垂钓和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等。现在,园区已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协议,开展校企合作,将生态园的种养殖基地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并聘请山东寿光资深技术员全程全面指导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园区品位。
目前,园区已完成投资1 500万元,正在建设家禽饲养基地,日光温室、垂钓、种植、养殖已出具规模。游人可自行采摘、喂养、垂钓、健身和娱乐等,是集有机食品和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以观赏农村风光、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家生活、进行农业教育、品尝农家餐饮为主要内容,将自然景观与农村独特的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休闲度假需求的一种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是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拓展农业功能的有效平台。新育庄园向游客提供休闲度假的机会,游客通过交流沟通、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农业生产等亲身感受融入到农村中去[4]。
2.2 生态园的发展目标和宗旨 生态园区建设追求生态、绿色、环保,以无公害有机蔬菜、绿色生态果园、生态循环养殖为目标,生产绿色有机食品、建设生态观光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作支撑,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兴农、富农、健民、强民”为宗旨,依托北坡森林公园的生态优势和运粮寺的人气优势,努力建设集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围绕“陈仓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后花园”的定位,拟建设提供设施种养殖、农家山庄、垂钓休闲、自由采摘、QQ农场体验、苗林观光等服务项目。
2.3 休闲产业规划布局
2.3.1 农业种植区 建有QQ体验农场,提供100多块免费地块,并为游客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农耕工具。
2.3.2 生态养殖区 建设猪舍7座,羊舍1座,占地6.7hm2存栏生猪1 100头,为关中黑猪,主要喂草料和玉米,55kg左右出栏。羊180只,有山羊和绵羊等。
2.3.3 绿色采摘园 在生态园北部建成高标准蔬菜日光温室26座,采用一面坡冬暖式下挖式温室大棚,后墙和侧墙均为土墙,保温效果好。种植黄瓜、小乳瓜、西红柿、茄子、豇豆、小礼品西瓜等8个品种,大力发展有机蔬菜水果种植,在生态园南部建成占地11hm2的樱桃、葡萄、沙桃、猕猴桃、黑巨李等优质果品基地。
2.3.4 休闲娱乐区 建设8 000m2的接待建设中心1处,餐饮部的所有食材从养殖、种植、采集加工到销售均为自主经营生产,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保障,是无污染、无公害的新鲜蔬菜和绿色食品。黑猪肉是纯粮食喂养,富含多种营养,具有延缓衰老、降低胆固脂、改善续页循环等普通猪肉没有的营养价值;羊肉品类齐全,绿色环境无污染,营养价值高,食疗药疗效果明显;地下深水井养的特色鱼肉,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羊肉泡、四季烤肉、农家菜等地方特色小吃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建有标准运动体育场、台球桌、篮球场等,配套有星级宾馆住宿,冬季取暖采用原始火墙。
2.3.5 自然风光 引进合欢、国槐、油松、雪松、樱花等名贵树种建造8hm2景观林区,蔬菜、水果无农药、化肥污染残留。建成面积0.7hm2的垂钓池1座, 让游客在宁静、清新的大自然环境中低消费、高享受。
2.3.6 有机肥料利用 采用了在沤粪池发酵有机肥。在宝鸡市农技中心的帮助下建成50m3沼气池。动物粪便通过管道排入沼气池,利用沼气做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和沼液浇地种菜、养鱼,实现了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养殖厂的猪粪、鸡粪,在沤粪池里沤发一段时间后,用作有机肥,沼渣肥浇地,达到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与化学肥料相比,这些肥料具有营养全、肥效高等特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2.4 休闲旅游与农民就业 示范园建成后,长期雇佣村组80余名农民入园务工,使周边群众有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既能辐射带动当地就业[5],增加国家税收,带动相关行业,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又能实现老百姓菜篮子市场长期稳定,通过雇佣劳动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增加农户收入。同时积极推动农产品向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方向发展。
3 生态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羊舍空间较小,换气设备不能满足需要,排气不顺利。计划投资扩建羊舍,更新换气设备。
(2)沼渣、沼液主要用做肥料,但沼气利用不理想。因生态园离住宅区远、资金不足等原因,沼气利用存在困难。希望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提高沼气利用率。
4 今后发展的方向
将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小麦、玉米)面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经济消费产品。新育生态园的休闲农业发展不但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环境净化与生态保护,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在生态园内部合理安排物质循环,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他原料的输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输出,达到生产发展、生态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邱佳,史亚军.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214~317.
[2]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3]许艺娜.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初探[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5(5):104-107.
[4]乔春妮.凤县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论文摘要:休闲农业为主的服务经济型农业正在悄然兴起。休闲农业的发展要体现农家、田园、绿色等农业特点,体现乡土、民族、原生态有机农业等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为云南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休闲农业现状对策云南省
随着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回归大自然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趋势。因此,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对未来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
1休闲农业的概念
所谓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展示当地自然之美、景物之美、人文之美、产品和科技之奇,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休闲农业除了提供采摘、销售、观赏、垂钓、游乐等活动外,部分劳动过程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农村丰富的乡土文物、民俗古迹等多种文化资源,可供参观,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2云南休闲农业的现状
云南是一个资源极其丰富的农业大省,近年来,云南交通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云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区。
丘北县是一个农业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产品组合度好,品位高,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绚丽多彩,被国内外旅游专家誉为“世间罕见、国内独一无二的山水田园风光。”该县紧紧依托这一优势,以山水田园风光、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立体生态等融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景观为依托,走旅游扶贫和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新路子。适时在普者黑景区实施了“农业生态观光综合示范园区”工程,对示范区内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对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进行建设,种植葡萄、莲藕、油菜、辣椒、经济林果和园林绿化工程,使普者黑形成“春揽万亩油菜花、夏观湖中万亩荷、秋赏果实满技头、冬看生态博览园”的特色田园风光。与此同时,丘北县还定期举办一年一度的“荷花节”、“辣椒节”、“花脸节”,并在景区举行国际钓鱼大赛、龙舟赛、斗牛赛马大奖赛等。使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充分领略山村的田园生活、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又可到果园里采摘品尝时鲜水果,到农家乐品尝别具特色的“全藕席”,咬一咬丘北辣椒的香味;还可到湖里和塘里垂钓。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尽情地体验丘北带有“农味”的旅游套餐,沉醉在风光宜人的大自然里,乐不思归。
罗平地处滇、黔、桂结合部,是两广和华南等地区游客入滇和云南游客从东部出滇的重要门户。特殊的喀斯特地貌、2万公顷连片的油菜花、“一目十瀑”的九龙河瀑布群、景色迷人的多依河和鲁布革峡湖共同造就了罗平雄、奇、险、幽、秀的自然风光,再加上浓郁的民族风情,使罗平已发展成为云南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今后,靠“菜花”做大做强旅游的罗平不仅可以继续巩固和提升其本身在滇东旅游圈的重要地位,还有望把自己建设成为连接滇、黔、桂旅游圈的核心中转站和主要目的地,把罗平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农业观光和山水旅游城市”。
元阳县地处哀牢山南部,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个颇有名气的山区县,境内世居着哈尼、彝、傣、苗、瑶、壮、汉7种民族。古朴典雅的山村,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元阳梯田素有“甲天下”之美称,县境内逾2.4万公顷梯田遍部山山岭岭,其气势之磅礴,面积之广阔,堪称世界一绝。日出时,红霞满天,云雾滚动,婆娑竹影,身临其境如入世外桃园;满坡的梯田,波光粼粼,金灿灿,亮闪闪,好似一架架直上云霄的天梯,好一派美不胜收的壮丽景色;日落时,山村、树林、牧童披着金黄的沙巾,千山万壑,如诗如画,让人赞不绝口——江山竟如此多娇。每逢冬春初,绚丽多姿的茫茫云海,时而像温驯的少女,静卧山川,胸怀,山峰、树木、房舍点缀其间,如同蓬莱仙境;时而像狂暴的海潮,汹涌澎湃,拍打着露于云海的悬崖,奔腾不息,一泻千里。雄姿勃发的元阳县城漂浮于茫茫云海之上,构成独特的云中奇观,中外游客为之倾倒,纷至沓来。休闲农业融农业生产和休闲游乐于一体,它不仅利用了生物资源,而且还挖掘了景点资源,既发展了第一产业,又带动了交通、运输、饮食、邮电、商业以及纪念品生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当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直接为旅游业服务,为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了新路。休闲农业不仅促进了经济振兴,为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而且为云南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
3云南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1)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休闲农业在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发展休闲农业,在为城乡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的第二空间的同时,将潜在的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和引导,并争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考察环境,投资兴业,使休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发展休闲农业要与旅游景区紧密相结合。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特色园区等,并与当地的旅游景点连线联网,将发展休闲农业与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当地农产品的特色,树立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挖掘其蕴藏的文化资源,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在整体上和谐与统一。
(3)加快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例如:积极引进先进优良的适合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种蔬菜品种、水果、花卉和其他观赏植物等,引进工厂化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农业科研单位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休闲农业的开发,有条件的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
(4)要把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与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流通中介组织结合起来,架起一家一户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逐步实行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在办好台资、外资、民营的农业观光企业、休闲农场的同时,借鉴台湾“产销班”的经验,组织、带动和发挥周边农户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推广新品种,发展深加工,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生产、旅游观光一体化,使农民真正获得实惠,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关键词]体验经济 生态休闲旅游 休闲空间 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步提升,尤其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旅游行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传统的 “走马观花式”、“快餐式”、“牧羊式”旅游休闲生活慢慢的转向成自驾游、农家游、探险游等“体验式”个性化旅游方式,比如:双休日到郊区鱼塘钓鱼、至农家果园采摘水果、到陶吧自制器皿等等。在体验经济时代下,如何创造出融生态和休闲双重功能的城郊生态休闲空间,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
1相关概念阐释
1.1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性的新兴经济形式,具有人性化、个性化、理性化、多样化、娱乐化等多种特征。一般来说,任何一次体验活动都会给体验者打上深刻的烙印,并获取充分的、独特的、深刻的体验价值,让体验者对体验的回忆超越体验本身。
1.2生态休闲旅游
所谓生态休闲旅游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休闲旅游活动。生态休闲旅游的内涵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休闲旅游方式。
所谓旅游规划是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本文主要研究的城郊生态休闲空间概念界定于一般承担旅游和休闲度假等活动内容的城郊或乡镇内具有自然景观特色并含有一定人文景观元素的开放空间或公共区域,是集景观生态功能、休闲观光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与一体的城市生态功能区。该类型生态休闲空间不仅仅是某种单一的城市绿地,而是包括了多种生态绿地空间和多种自然景观元素的组合体。与单一的城市绿地相比,该类型生态休闲空间在地域上更多的分布于城郊结合部,功能上具有休闲、观光和度假等服务,是更为复杂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
1.3体验经济与生态休闲旅游的关系
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休闲旅游开发应顺应体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挖掘出休闲旅游本质的东西,探求旅游者真正的旅游需求,体现生态节能特征,这样才能提升休闲旅游质量,并使旅游开发具有有效性和持续性。在体验经济时代,生态休闲旅游规划核心概念应是围绕体验而展开的人、物、事件、时间、环境的优化协调,采取系统与互动的方法来进行,以更全面、更贴近旅游者的体验需求。
2体验经济下生态休闲空间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2.1过分强调“以人为本”
当前,许多城郊生态型休闲空间的旅游项目开发目标不正确,过分依赖科学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城市化倾向和人工痕迹过于明显,一味注重自然生态的开发,忽略人与自然的协调平衡水平,实际上大大降低了人们的旅游活动质量。
虽然现在政府、开发商、以及规划师与建筑师,在营造休闲空间时,都高喊“以人为本”。但是,如果不关注自然的存在和需要,不尊重自然的演化和发展规律,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将自然作为人的征服对象的开发模式,是与生态旅游的主旨背道而驰的。
2.2“景观拥挤症”频繁
为了获取盈利,追求卖点,通常开发商把景观搞得很繁杂、很豪华,景观设施过于密集,致使频繁出现“景观拥挤症”。在景观的选材方面,为吸引更多的旅游休闲人群,经常选用昂贵而且难以重复利用的材料,生态性体现极差。
生态型休闲空间规划应该提倡遵从自然,符合本地资源条件的科学开发原则,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体验性生态旅游活动质量。
2.3“高品位项目”匮乏
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的城郊生态型休闲空间存在盲目性开发、高品位项目匮乏、地域文化特色不佳的现象。有些地方不顾本地区旅游业是否成熟到了需要城郊生态型休闲空间旅游项目开发的时候,就盲目上马,致使全国各地的农业园、瓜果园、饲养场等城郊生态型休闲空间不断涌现,难以胜数。这些项目的开发大多停留在观光层面,对本地乡土文化挖掘较少,严重忽视地域乡土文化、乡村生活,片面的把城市郊区和乡村建设成为城市居民的“后花园”、“游乐园”。,以至于普遍出现城郊生态型休闲空间旅游开发文化品位不高、体验价值不强的现象。
3基于体验经济时代的生态休闲空间规划设计对策
3.1设计结合自然
城郊生态休闲空间选址和边界确定,应当借鉴“设计结合自然”的规划理念并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适宜性、敏感性。应当尊重既有生态系统的分区和自然的边界,如河流、湖泊、湿地、山体、森林、田园等。
此外,在城郊生态休闲空间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调节生态平衡,突出自然优势,体现生态、环保。在此基础上,注重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品位,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升社会公益效益,增强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休闲、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3.2规划突出主题
承担生态休闲旅游功能的城郊生态休闲空间规划应突出主题性,根据地域特点着重表现一个主题或多个相关联的主题,并形成特色品牌。空间主题的选择则应建立在旅游者体验需求调研、时展趋势与旅游开发地的实际条件的基础上,围绕“体验”而设计,而不是建设雷同的主题。
以在城郊生态休闲空间内发展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例,可以通过开发传统农业体验、农村生活体验、民间节庆活动体验、民间文艺活动体验等系列主题活动,满足游客体验性、参与性、求知性等方面的需求。另外,还可以在城郊生态休闲空间中创造主题公园形式的旅游体验区,提供一种或多种主题性的体验活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主题时,一方面要突出地方民俗和资源特色,利用当地现有的休闲观光资源,发挥资源使用和配置最优化,另一方面要突出体验的过程,增强体验感觉。
3.3突显地域特色
体验经济时代下,城郊生态休闲空间内旅游体验塑造,关键是准确地运用大量的真实体验情境,并以突出文化特色为重点来营造。例如,交通工具的选择除了体现安全、舒适、便捷的要求外,关键还要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即根据旅游地的地理特点、文化特征以及旅游者游览体验的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较个性化的交通工具。如:在大连至青岛等跨海地区欣赏海域风光需要大型客轮;在上海等国际性大都市体验繁华与快节奏需要城市轨道交通;在乌镇等江南水乡体验传统与静谧需要摇槽船等。这些交通工具的选择本身就体现了地域的文化特色。
4结语
在体验经济时代下,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在给城市规划注入新的发展理念、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创造融生态、休闲、旅游多重功能的城郊生态休闲空间,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研究体验经济和生态休闲旅游之间的关系,针对体验经济时代下生态休闲空间规划中的现状问题提出城郊生态休闲空间开发与规划的新理念和设计新思路,力求创造既与城市总体环境相融,又充分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休闲的需求和游客游览需要的高质量的生态休闲空间。
参考文献:
[1]郭程轩.城市生态休闲带开发与规划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6.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业资源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02-2
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农耕文化以及农家生活等资源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发展休闲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典范,是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我国广大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1 广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逐步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型、垂钓休闲型、农村风景旅游型、历史人文景观型、特色餐饮休闲型、科技园区型休闲旅游农业产业。
1.1 发展呈良好态势
“十一五”期间,广西累计建成生态旅游园区528家,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园区或企业有45家;现代农业科技园78家,休闲农庄129个,农业观光采摘园137家,农家乐988家;从业人员约38.4912万人,年营业收入达206216.64 万元,实现利润50403.88万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约62306多万元,年旅游收入达116147万元,其中农民收入53550万元,实现了以游带农、以旅促农的发展好成效。
1.2 经营层次多样化
广西山青水秀,形成了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山地文化、边疆文化等,这些为发展休闲农业创造了诸多有利的发展空间。已形成了四种主要经营类型:一是观光观赏型,突出广西自然优美的山水风光,打造集休闲、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农业;二是参与体验,充分利用农家庭院、农家生活和农耕文化,为游客提供餐饮、避暑、度假等服务;三是休闲度假型,依托乡村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建造集休闲、娱乐、健身、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村;四是民俗旅游型,利用广西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壮乡工艺、文物古迹、节庆文化组织开展观光、体验、休闲旅游等活动。
1.3 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
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体系,休闲农业增进了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情感沟通,实现城市与农村互补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的相互交融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1.4 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城乡的生产系统、流通服务系统、消费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系统的循环经济系统发展;倡导发展绿色产业,调整低碳化方向发展;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广西水果、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发展迅速,结合休闲农业开展的品尝、采摘、营销等活动,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带动了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
2 广西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休闲农业是新兴产业,广西的休闲农业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产业规划不够科学
广西休闲农业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等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经营粗放,开发建设随意性较大,无序性和盲目性较为突出。
2.2 定位单一,档次不高
广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档次低、品牌单一,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的较少,且大多数设施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生态和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
2.3 服务、管理跟不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广西休闲农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等相关部门管理协调性不足。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布局还比较散乱,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还有待规范。
2.4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须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
广西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原来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都是非专业型人才,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从整体上来看素质偏低,管理服务水平暂时还跟不上。
2.5 政策、法规扶持滞后
各个地方大多数没有设立专项的扶持基金,税收、贷款、工商管理、食品、卫生以及安全等政策尚无明确规范。
3 “十二五”期间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
当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已被列入广西“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5年,广西将按照“一县一个点,一市一条线”布局,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1个接待能力在30万人次以上的休闲农业点,14个地级市选择2-3个景点进行重点建设,建成本市1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到2015年,力争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以上,产业总产值争取达到100亿元。为推动广西休闲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 搞好科学规划,突出地区的差异化
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二要准确把握本地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客源,做好区域功能定位,制定发展目标,打造主导产业,树立旅游品牌;三要重视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四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原生环境保护,不要对生态环境和景观进行破坏性开发;五要密切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做好建设规划,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和谐发展。
3.2 服务至上,科学管理
一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分工负责,统筹联动,协调互补;二要制定休闲农业发展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三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项目审批、人员上岗、安全和卫生保障、价格制定、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等都要按规章办事;四要把旅游人才发展战略纳入整体人才规划,优先发展,大力引进中高层人才,优化用人机制,完善旅游人才队伍;五要根据规范标准,定期进行绩效考核评估,实行量化和奖罚制度,提升行业人员的服务质量。
3.3 扩大多方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休闲农业应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金融机构应把支持休闲农业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同时,积极吸引国内以及东盟企业的资金,通过争取国家和地方扶持(“跑钱”方案),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借钱”方案),加大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引钱”方案),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融钱”方案),创新模式――农民宅基地资产(“兑钱”方案),加大本级政府投资力度(“挤钱”方案)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融资投资方案,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投融资方案。
3.4 整合品牌推广宣传,全面推广营销
占领客源市场,要增加营销投入,加大整合资源宣传力度。当今社会是讯息时代,就要学会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开通微博,随时宣传景区,处理公关事务,进一步与户外广告、网络、电视、报纸、车身广告、楼宇电视等媒体进行强强组合;利用节庆假日,组织观光旅游;积极与旅行社合作,与周边景区结合,扩大旅游市场;向客源地旅游批发商、零售商等派发旅游宣传资料。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1.
[2] 吴忆明.观光采摘园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论文摘要.
[3] 郭存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6):1.
关键词:空间结构设计;国家区域发展;格林纳达
中图分类号:F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格林纳达国家发展空间结构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格林纳达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的最南端,属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农业和旅游业是格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业居多,所占份额较小。伊万(2004年)和艾米莉(2005年)两次飓风使格农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使格国农作物出口经济严重受挫。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格林纳达的旅游业收入又大幅下滑,进一步影响了格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格国政府于2014年提出将“保持财政稳健、创造就业和保护贫穷弱智”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启动了“格林纳达2030远景规划”。因此,当前制定格林纳达国家发展规划,是重组格林纳达国土发展的区域空间结构,维护格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
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是实现格林纳达经济振兴和社会就业的现实需求。2010年之前,受台风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格国经济环境严重受挫,旅游业收入大幅下滑。虽然近年来开展了道路、医院、学校等设施建设,经济有所恢复,但是产业发展缓慢、高额外债、低就业率的发展困境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制定格林纳达国家发展总体规划,将厘清格国当前发展态势,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思路,促进格林纳达经济社会振兴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设计是支撑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框架和重要内容。区域空间结构是实现地区资源、产业、资本、政策制度等基础发展要素实现空间优化配置的重要技术手段。格林纳达作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国土幅员较小、资源环境约束力较强,制定符合格林纳达地方特点的空间结构,将有助于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构建功能协调、产业空间一体的产业辐射区。良好的区域空间结构设计能够结合格林纳达的地方性特征,通^合适的空间组织形式将国家范围内的资源和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空间生产效益最大化。空间规划设计作为格林纳达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体系框架,能够通过空间结构设计来引导土地利用方式、平衡不同区域的功能关系,促进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空间开发,促进格林纳达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二、区域空间结构设计的内涵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经济社会活动在一定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其空间组织形式,是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陆大道,1995;陆玉麟,1998;崔功豪等,2001;李小建等,2006)。它反映了区域间经济社会空间组织的架构和脉络、城市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城郊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及其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演变关系(陆大道,1988)。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和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布局、政策制度等内生要素直接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Masahisa等,2001),地方间贸易、人口流动、规划引导与控制、宏观经济环境等外生要素直接影响其演化状态与趋势(李国平,2009,2013;王维工,2003)。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兰克・费特尔的商业区位论是区域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经典理论。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城市演变形态、区域网络空间、区域走廊发展等方面,如Edward Taaffe等根据加纳和尼日利亚的发展,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以海港和铁路系统扩展为主导的空间结构演化模式,认为区域最初的发展在于港口贸易,随着区域铁路线的建成,两者相互交织共同引导了港口、内地中心和内部居民点之间的复杂联系,促进了大型经济中心的形成(陆玉麒等,2011)。在这些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中,逐步树立起了关于区域产业集群、交通经济带、城市经济区、区域廊道等各种经济空间组织方式的统一认识,即地理空间是经济社会要素共同作用的物质平台,经济社会空间又反之根植于地理空间。不同经济社会要素的差异化组合,能够演化形成不同的地域空间结构。虽然这些物质空间的表现形态不同,但其根本的要素仍然归结于空间节点、空间连接线及其共同连接而形成的空间网络联系。
从根本上来看,区域空间结构是具有空间形式的节点、层次、网络或渠道、流、面五部分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吴传钧,1994)。哈格特将空间结构要素分解为运动、路径、节点、节点层次、地面、扩散六类几何要素(王维工,2003)。节点、线路、域面和网络是空间结构形成的四个基本要素,节点即各类城镇或交通点等;线路是联系经济活动的线状物体,如交通线路、通信线路等;域面即是由节点和线路交织共同形成的吸引范围;网络是由劳动力、资本、信息流等在节点和线路上流动所形成的空间形态(孙久文,2004;陈修颖,2005;樊烨等,2006)。空间结构的要素具有层次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其动态演化中,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通过中心节点的空间扩散作用,又呈现出明显的点轴结构、双核结构、核心结构、圈层结构等发展规律(张莉,2008),使得区域要素借助空间流动而作用和组合,形成不同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态。
结合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要素和组织演化特征,在格林纳达国家发展的空间结构设计中,首先要识别决定国家经济社会实力增长的主要节点和线路,如主要的城市、港口、景点、产业园区、公路和铁路线路等。识别重要节点或节点集聚群的经济腹地范围,确定大致的功能区域;再者,通过节点的大致辐射方向和范围,确定未来发展的空间联系方向和线路选择,或者确定拟建线路;第三,在选定节点、线路的基础上,布局重要的产业项目集群,通过集群对基础发展要素的集疏作用来带动划定范围区内的物质作用联系,达到形成有机整合的域面和网络体系,以激发区域发展活力。通过以上节点、线路、域面、网络的体系化布局,实现对格林纳达国土空间发展的政策调控,促进国家发展的有序化、可持续化。
三、格林纳达国家发展空间结构设计的思路与内容
充分结合格林纳达国家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特征,确定一定的设计原则来划分不同的空间单元,进而引导不同空间单元的未来发展。
(一)格林纳达国家基础环境特点
格林纳达是位于中美洲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型岛国,共由格林纳达主岛、卡里亚库岛、小马提尼克岛等岛屿组成,陆地总面积约 344 平方公里,总人口约 11.07 万人。格林纳达位于加勒比海东部的小安地列斯群岛南部,西濒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是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东部门户。格林纳达主岛格林纳达岛南北最长34公里,东西宽约19公里,南距委内瑞拉海岸约160公里和特立尼达与多巴哥隔海相望,东北是巴巴多斯。
1.国家四周临海,圈层结构明显
格林纳达整个岛屿成椭圆形,四周临海,中间为山地,近海、滨海和中央山地呈现出典型的三圈层特征。环岛滨海地带集中了格林纳达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渔业等。中央山地集中了大片天然热带林木和灌木,山区有大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丰富,林木种类多样。主要种植有肉豆蔻树、香蕉树、可可树。
2.区域划分明确,地域特色鲜明
格林纳达全国划分为6个教区和卡里亚库岛、小马提尼克岛,六个教区分别为圣乔治、圣马克、圣帕特里克、圣约翰、圣安德鲁和圣戴维。各个教区都具有自身特点。如圣乔治区是格林纳达的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圣戴维教区多缓丘和石质海湾,农业发展条件较好,中格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即位于圣戴维。圣马克教区主要以圣马克小镇、圣马克河为主体形成了旅游业。
3.城镇体系清晰,职能分工明确
格林纳达六个区都各有城市(镇),从南到北依次是圣乔治、圣戴维、格伦维尔、古亚夫、维多利亚、蒂沃利和索特尔,所有城市布局、主要交通和基础设施都临海分布。其中,圣乔治最大,它位于格林纳达主岛的西南端,人口约1万人,是格林纳达的首都。希尔斯堡是卡里亚库和小马提尼克岛的首府,也是该地区的零售和行政中心,主要经济活动是旅游业。
从以上分析可知,格林纳达南部拥有良好的滨海资源、商贸港口和基础服务设施,宜重点发展滨海邮轮旅游、城市旅游、港口物流、高新技术等现代服务业经济,发挥圣乔治在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和旅游集散地的作用,增强综合实力,辐射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部丘陵地带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加强森林植被和水源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林业经济、生态旅游、城镇商贸服务业等。重点建设国家公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西北部依托良好的岛屿滨海资源,重点发展邮轮经济、酒店住宿业、文体娱乐、度假疗养、商业餐饮等产业,推动滨海岛屿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最终形成以旅游业、现代农业和商贸物流为起飞点,构建旅游度假业、现代休闲农业、港口运输业和商贸物流业为主体的国家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成为绿色循环经济国家、东加勒比地区经济贸易及旅游度假中心和国际绿色经济示范岛。
(二)格林纳达国家发展空间结构设计的原则
1.圈层布局,立体开发
格林纳达主岛和卡里亚库岛的地理地貌和社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圈层结构特征,沿海地势较低、社会经济条件较好,往岛中间方向则地势起伏较大、不宜开展工农业活动。规划空间布局需要尊重这种圈层分布格局,充分考虑岛屿的立体结构,对经济和产业布局作出相对应的安排。
2.点轴布局,重点推进
格林纳达点轴式的经济活动特征较为突出。首都圣乔治是全国最大的城市(镇)和居民分布区,多数经济社会活动也在此开展。除此之外,格伦威尔、桑托斯、维多利亚和古亚夫等城镇是人口分布较多的城镇。环岛公路作为联系沿海城镇主要的发展轴,将海岸和内陆、城镇与乡村以及工厂与码头联系起来,构成了格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格局。空间结构设计应基于这种点轴式空间结构,谋划主体功能区建设,引导经济要素和资源在城镇之间有效流动,提高城镇之间的协作水平,以点带面,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
3.资源支撑,模块整合
格林纳达的旅游、农业以及工商业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度。应充分利用这种关联度,并根据资源特征和发展条件,识别主要地域的功能导向,更好地支撑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同地域功能和产业模块之间的整合发展。充分利用格林纳达现有的城镇布局和交通条件,以资源格局来规划产业和市场,以功能模块集聚资源要素,从而实现产业、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高度融合。
4.功能衔接,一体发展
根据格林纳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划定性质各异的功能集聚区,理顺区际和区内关系,形成产业协作、功能互补的空间布局,以及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配备高效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格国国家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三)格林纳达国家发展空间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格林纳达的基础环境特点,结合国家战略发展的定位和目标,设计为“三带、一心、两园、五区”的空间构架。其中,“三带” 指近海旅游带、滨海产业带和中央生态带;一心指圣乔治的首都经济中心;两园指格林纳达中央国家公园、卡里亚库岛和小马提尼克岛休闲度假园;五区指圣安德鲁高新循环及商贸产业区、圣戴维现代农业及海上休闲旅游区、圣约翰现代农业与渔业加工产业区、圣马克休闲旅游度假区、圣帕特里克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区。
1.“三带”发展引导
从发展重点来看,格林纳达空间发展的“三带”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展产业建设。通过这三个圈层的协作分工,形成产业集聚带,集合资源优势,引进重点项目,统筹不同园区的一体化发展,为国家范围内的资源、产业、交通等要素整合提供平台。
2.“一心”发展引导
圣乔治首都经济中心应以建设格林纳达国家经济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交通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为目标,完善以圣乔治为中心的国家公路网建设,打通圣乔治至圣戴维、格伦维尔、古亚夫、维多利亚等环岛沿线城市的交通联系,打造环岛高速公路和观光车交通体系,提高交通接驳、邮轮游客机动性和停留机会,实现城市、园区、旅游区之间的有效联系。 建设圣乔治城市现代商业区,打造城市中央集聚区,完善商务办公、市政及生活配套;进一步优化工农业、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依托滨海旅游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港口运输、物流仓储、大宗商品交易、转口贸易等)、旅游度假业(邮轮滨海旅游、医疗度假旅游、免税购物旅游、旅游商品贸易等)和旅游房地产开发。优化圣乔治地区同周边的交通设施和产业协调布局,通过辐射带动、区域联动,推动格林纳达的全域经济联系和协同发展。
3.“两园”发展引导
格林纳达中央山地国家公园应以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为主,建设兼具科研宣教、休闲旅游利用功能的国家公园。实行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工程建设,维系分布格国中央山地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开展林业资源科研、保护与传统利用,充分挖掘山地自然资源的生态、文化等价值,合理利用中央山地休闲游憩资源,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森林生态游憩等活动,实现国家公园对于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功能。
卡里亚库岛和小马提尼克岛休闲度假园应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和肉豆蔻休闲农业,鼓励发展新兴旅游业态,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滨海度假、邮轮旅游。依托卡里亚库、小马提尼克岛的滨海旅游资源,建设海滨度假区,发展海滩日光浴、海滨酒店、游艇俱乐部、酒店休闲娱乐等海滩度假业。建设圣乔治、圣约翰、卡里亚库等港口邮轮旅游线路,通过组建或引进豪华游轮公司,融入到加勒比海地区国际邮轮航线。
4.“五区”发展引导
圣安德鲁高新循环及商贸产业区应建设成为格林纳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循环产业基地、历史文化旅游胜地。充分利用丰富的肉豆蔻、可可、香蕉等农业资源,开展农产品加工和种业培育,融合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园。 开展飓风防灾减灾技术、清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风电产业园、循环材料研发、信息通讯技术等建设。依托风力发电设施,开展风电景观观赏、风电知识展示馆建设,与滨海观光旅游公园和滨海观光公路一起,形成观光旅游重要节点。
圣戴维现代农业及海上休闲旅游区建设以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和海上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功能区。开展科技园区、培训园区和教育园区建设,以及旅游商品企业的加工和生产功能。大力推动特色农业设施化,实现农产品的工业化、规模化、订单化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果、绿色有机食品等。配套打造农业产业会展中心、加工中心与生态养生中心,结合地方特色发展文艺节庆、摄影等旅游活动,形成 综合开发的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模式。
圣约翰现代农业与渔业加工产业区为农产品加工特色的休闲旅游区。依托肉豆蔻、可可等农业种植园,开展农业景观园建设,开展系列性的农业体验旅游活动。扩大肉豆蔻、可可等农产品生产加工规模,把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和休闲旅游结合起来,拓展农业功能,构筑融合创意农业产业链,开辟农业旅游新空间。开展小型渔业加工产业,引进水产品自动化生产线,提升附加值、扩大供应市场。
圣马克休闲旅游度假区以圣马克小镇和圣马克河为主体开展河流旅游、小镇旅游和节日节庆旅游。整合圣马克小镇、圣马克河及其两岸旅游资源,建设圣马克休闲旅游度假区。依托圣马克小镇的发展基础,发展以农业休闲产品、茶馆、餐厅、特色商铺为主}的休闲旅游小镇。依托圣马克教堂建筑,发展教堂文化体验、教堂观光等文化旅游活动。以圣马克河流风光带为主体,重点打造河流观光、沿河步道、两岸景观走廊灯场所,形成集休闲散步、餐饮咖啡、水上游船等旅游活动的旅游景区,建设成为展示圣马克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场所。
圣帕特里克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区发展以医疗养生和文化创意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区。建设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城市商业中心,发展商贸服务业。促进医疗养生和文化休闲旅游,推动符合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建设、推动旅游业从观光型向以旅游观光为先导、购物为基础、服务为重点的体验型发展,积极完善景区商业服务设施,延伸商业服务产业链,实现商业、旅游、文化跨界融合发展。
四、格林纳达国家发展空间结构设计的实施保障
(一)建设环岛快速交通体系,实现岛内直连
格林纳达国土面积较小,可优先打造快速交通体系,保障人流、物流运输的便捷性、畅通性。可打造环岛一级公路和观光车交通体系,形成南部以圣乔治为中心、北部以桑托斯为中心的环岛快速公路和铁路通道,形成环岛2小时通勤圈,提高要素、信息的交流效率,提高居民交通便捷性以及邮轮游客机动型和停留机会,实现格林纳达的全域经济联系和协同发展。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优化格林纳达产业发展空间
以港口、机场、商业街、景区、酒店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包括在国际机场、旅游支线机场、邮轮港口、环岛旅游铁路、环岛旅游公路、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旅游酒店、商务购物场所等进行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对外服务和接待能力。根据岛屿圈层发展结构,由海滨向岛内延伸发展,打造度假游憩圈,使岛内发展实现一体化。
(三)示范先行,分期建设,渐进发展
格林纳达国家经济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短期内大面积的建设具有较大困难。可根据格林纳达国家开发建设的现实需求,制订格林纳达国家发展的分期实施计划,优先选择示范性建设项目,推动政府体制改革,探索支持空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给企业和投资机构树立信心。在示范建设之后,循序渐进、有序开发,避免盲目推进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和利益冲突。
(四)完善国家发展项目落地的政策体制保障
根据格林纳达国家发展的空间结构设计和分期建设计划有关安排,近期制定规划实施的建设机制、相关产业发展的法律政策,给予产业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发展以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充分保障相关项目的落地建设。
参考文献:
[1]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陆大道.空间结构理论与区域发展[J].科W,1989,41(2).
[6]Masahisa F,Hu Dapeng.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1985-1994: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 35(1): 3-37.
[7]李国平,杨军等.网络化大都市――杭州市域空间发展新战略[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李国平,王志宝.中国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态势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3,50(3).
[9]王维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发展结构及其系统学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2003.
[10]陆玉麒,董平.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发生学解释――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
地位的判别[J].地理科学,2011,31(9).
[11]吴传钧.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10(3).
[12]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4]樊烨,姜华,马国强.基于交通因子视角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
地区为例[J].河南科学,2006,24(2).
[15]张莉.区域空间结构的点-轴式分析方法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D].南
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关键词:农家乐;品牌个性;维度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3-0114-07
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刘盛和 等,2004),它是以乡村旅游空间环境和农业资源为依托,以三农(农村、农民和农业)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和休闲等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吴章文 等,2004)。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选择短途出游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之一,其大众化消费的市场品牌形象已基本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
据统计,2003年我国“农家乐”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成都,其辖区内“农家乐”旅游休闲点已达5000家以上,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年创收入10亿元左右(刘盛和 等,2004)。2006年国家旅游局将中国旅游主题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并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旅游口号。“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重点鼓励和扶持的形式,从行业规范化发展角度,各地旅游管理机构也将其纳入行业管理的范畴,并对辖区内“农家乐”进行授牌和等级评定。
“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之所以在我国短时间内达到如此的发展规模,是因为其产品特性和形式能够迎合城市居民高工作和生活压力情况下需求短时间逃逸放松的心理。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潜力,其初始化品牌特征研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期保证该产业的规范和科学化发展。
一、 理论基础:品牌个性理论
品牌是一个名称、标记、符号或是这些因素的组合,它可以使消费者辨识某一特定产品和服务的特色,以便与竞争者有所区别(Aaker,1991)。品牌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转引自Sameer 等,2006),其最早的研究范式可以划分为两个:个案研究范式(idiographic approach)和共通研究范式(nomothetic approach)。个案研究范式主要关注消费者个体对已经接受的单一品牌的态度和信念;共通研究范式则将某一产品个性看作是其吸引或产品区分度的汇集,也就是消费者对某一产品个性特征直接或间接的符号能量使用。
品牌就像一个人一样,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个性,品牌也拥有不同的个性,人的个性可以通过后天环境进行塑造,品牌个性也可以通过营销的力量和消费者的体验去改变。品牌个性研究的开创者Aaker认为品牌个性是指当我们回想某个品牌时,一系列连接与此品牌有关的人格特征(Aaker,1997)。Keller(1993)则认为,品牌个性是
将品牌与人类特质联想在一起的组合,相对于产品给人的属性,即产品希望传达实用的功能给消费者,品牌个性更应传达符号上或表达自我的功能。Plummer(1985)提出品牌个性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我们要使消费者怎样想和感觉;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实际的感觉和想法,并由产品提供者提供差异化产品,创造更多附加情感的价值。
关于品牌个性维度的测量,Aaker(1997)借用人格心理学量表针对美国受访者,找出114项个性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定义了品牌个性的五个构成维度(the Big Five,大五):真诚(sincerity)、刺激(excitement)、才能(competence)、高级(sophistication)和粗犷(ruggedness)。鉴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不同的消费特征,Aaker在2001年使用前期开发的品牌个性测量量表对日本品牌个性和西班牙品牌个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日本品牌与西班牙品牌也有“大五”维度,和美国品牌个性构成有所不同,但也有重叠的地方。日本品牌个性具有刺激(excitement)、才能(competence)、和平(peacefulness)、高级(sophistication)和真诚(sincerity)五个维度;西班牙品牌个性具有刺激(excitement)、热情(passion)、和平(peacefulness)、高级(sophistication)和真诚(sincerity)五个维度。在品牌个性本土化研究上,我国学者黄胜兵等(2003)以中国品牌为内容,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阐释了中国的品牌个性维度:仁(sincerity)、智(competence)、雅(sophistication)、勇(competence)和乐(exciting)。
由上可知,不同文化背景会影响品牌的不同个性维度构成,不同文化背景会使品牌更具深层和抽象意义,这也是品牌个性给人不同感觉的原因之一。作者认为,产品特征差异越大,其品牌个性维度构成差异就越大。因此,虽然使用同样的量表去考察不同的产品类别,其品牌个性维度所呈现的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鉴于上述的原因,本研究在测度量表使用上混合中国和美国品牌个性测试量表的内容,以期在继承上述研究成果上有所突破。
二、实证研究
1.研究区域概况
西安市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东临蓝田县,南接宁陕、柞水县,西与户县接壤,北和雁塔、灞桥区为邻,从东、南、西三面拱围西安。区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北跨度55公里,东西跨度52公里,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城区距西安市中心8.7公里。
长安区南依秦岭,是西安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有西安的“后花园”之称。该区历史悠久,自西汉高祖五年置县以来已2200多年,曾为周、秦、汉、唐等十三朝京畿之地。2002年9月撤县设区,成为西安城市新区,现辖10个乡镇。辖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
近年来,长安区将旅游业发展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充分发挥名山、名峪、名水等秦岭北麓生态资源及历史遗迹、佛教四大祖庭等资源优势,旅游业发展已初见成效。2005年,旅游业共接待中外游客1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00万元(长安区人民政府, 2006)。辖区内农家乐项目规模化发展,其中上王村、祥峪沟村和黄峪寺村最为突出。
2.调查量表
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参照了Aaker(1997)的品牌个性“大五”模型量表原文及张俊妮等(2005)对其的修正翻译,根据研究的需要,对测量基本条目进行了删减和增补,最终保留测量条目28个。为了保证研究不受Aaker(1997)的品牌个性“大五”模型维度的影响,在实证调查时,将所有的测量条目顺序随机打乱,以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和稳定(具体内容见表2)。问题回答以李克特量表5点式为主,回答选项分别是“非常认同、认同、没意见、不认同和非常不认同”,依次序分别给予5、4、3、2、1分值。
3.数据说明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设计问卷的调查点以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为主,问卷抽样调查实施于2008年6―7月,大部分问卷为周末调查所得,主要时间点集中在午饭前和晚饭前。为了保证本研究抽样的信度与效度达到预期的效果,故参考王伯文(2005)提出的问卷调查数确定方法,见式(1):
n=p(1-p)(Z/e)2(1)
其中:n为样本量大小;e为容许估计误差;Z为在信赖度为α下标准常态值;p为母体比率。由于母体比率无法得知,采用较为保守的做法,将估计值设为0.5,要求信度为90%,可容忍误差值为0.05,设定标准常态值Z中的α为0.1,带入公式(1),得出有效样本为385个。为了避免某些无效问卷,将预计发放问卷设定为500份。
按照预先设定的分发数量,发放500份问卷,共回收453份,有效率达90.6%,达到项目预先设计的问卷回收指标。研究数据先使用EXCEL录入,后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4.0进行因子分析。表1为受调查者的社会人口结构特征。
岁13730.236-45岁10623.546岁及其以上7817.2[BHDWG*2]单身5211.5夫妻二人6714.8有小孩17037.5与父母同住11024.3与同伴同住5411.9[ZB)W]
数据来源:根据本调查资料整理。
调查回收样本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男性53%,女性47%);民族中汉族占到98%;受教育程度以大专以上为主,占到总样本量的73.1%;长安区农家乐客源主要来自西安及周边县市地区,占总样本量的93.6%;年龄结构中以26岁以上已经工作且有固定收入群体为主,占总样本量的70.9%;家庭结构中夫妻二人或有小孩的家庭为主,占到了总量的52.3%。
4.结果及分析
鉴于本研究的前期设计,数据主要使用因子分析进行,以因子载荷0.5以上为新因子选取标准,结果如表2所示。新提取因子旋转后处理结果将“农家乐”品牌个性维度归并为6大类。
信度分析是一种测度综合评价体系是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分析方法,通常使用Cronbach's α系数来表示。Cronbach's α系数在0~1之间,该系数越逼近于1,表明数据内部和外部的信度越高。根据不同专家的观点,量表的信度系数如果在0.9以上,表示量表的信度甚佳。但是对于可接受的最小信度系数值是多少,许多专家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专家认为0.8以上,也有的专家定位在0.7以上。通常认为,如果研究者编制的量表的信度过低,如在0.6以下,重新编制较为适宜(白凯,2007)。根据上述的标准,本研究所分析的数据信度(0.864)总体处于一个较好的观测水平。
KMO值检验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汪涛 等,2006),其值的变化在0~1之间,其数值意义为0.90(极好)、0.80(可奖励的)、0.70(还好)、0.60(中等)、0.50(糟糕)、
从累计解释方差可以看出,前6个因子对总体方差边际贡献率最大,总体达到57.310%。虽然该贡献率没有达到65%以上,但按照国际上通常累计方差解释率达到45%以上就可以接受的标准(黄胜兵 等,2003),该指标也基本符合要求。另外,从数据分析的碎石阵也可以看出,新因子从第6个开始是明显的拐点,因此,选取前6项新提取因子为“农家乐”品牌个性特征的6大维度。[+2]
新提取因子1中包含了卫生的(0.749)、好客的(0.738)、绿色健康的(0.681)、值得信赖的(0.680)及经济实惠的(0.514)共5项。该项目维度总体显示了“农家乐”大众化消费水平和经济实惠的特点,因此将此类“农家乐”品牌个性特征命名为“实惠”。
新提取因子2中包含了时尚的(0.718)、迷人的(0.714)、学习的(0.713)、炫耀的(0.705)和有吸引力的(0.526)共5项。该项目维度表现出“农家乐”旅游休闲体验活动的精神愉悦特征,因此,将此类“农家乐”品牌个性特点命名为“喜悦”。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人群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日益增加。在喧嚣的都市,环境嘈杂,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走进农村,享受一份短暂的“放松和闲散”。“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正好迎合了该细分市场的需求,抓住了部分城市人群的心态。从新提取因子3中看,其中包含了休闲的(0.741)、放松的(0.706)、生态的(0.700)及乡村气息的(0.635)4项,该内容所展现的正是上述“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的形式特征,因此将此类“农家乐”品牌个性特点命名为“闲适”。
新提取因子4中仅包含了联络感情的(0.734)和大众消费的(0.571)两项。一般的“农家乐”所呈现的农家小院,环境舒适、家庭气氛浓郁,该环境氛围可以使到访者情绪舒缓,家人、亲朋身处其中可以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鉴于此,将该新提取“农家乐”品牌个性特征命名为“交互”(交流沟通)。
新提取因子5中包含了健康活力的(0.781)、快乐高兴的(0.756)和浪漫的(0.502)。该新提取因子表现出“亲近自然和快乐健康”的活动形式特征;另外,“健康活力的”和“快乐高兴的”在因子载荷上都居于高位。因此,将该新提取的“农家乐”品牌个性特征命名为“健康”。
第6个新提取因子在短暂的(0.724)、不成规模的(0.589)和逃逸现实的(0.510)上载荷较高。该维度特征更多表现出“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的时空存在特征。因为“农家乐”到访者一般是短距离出游,在短时间内寻求放松和脱离生活工作压力,在品牌吸引动机上表现追求短暂“逃逸”,求得片刻安愉的属性特点。因此,将该维度的“农家乐”品牌个性特征命名为“逃逸”。
尽管“农家乐”在国内发展趋势强劲,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学者提出,“农家乐”的“农”味不够,城市化倾向性太强(吴章文 等,2004)。目前国内“农家乐”普遍存在产品单一和雷同、人为修饰特征明显等问题。本研究结果也说明了上述的缺陷,表2中显示“淳朴的”、“丰富的”、“粗犷的”、“幻想的”、“野趣的”和“参与的”6项并没有合并到新提取因子中,其均值相对较低。该结果有力说明了“农家乐”旅游休闲地发展中“元真性”流逝、内容和形式雷同的缺陷。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研究数据结果的科学性,删除了上述载荷率低于0.5,并被排除在6大品牌特征之外的因素,对剩余22个测量条目进行二次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原有测量条目在新提取因子项上载荷率有明显提高;相应的其他观测变量值,如项目信度值、KMO值、累计方差解释率、巴特勒球体检验值都有明显增加(见表3)。这说明删减后的项目因子对新提取因子具有更多的说明和解释功能。
各分项测量维度信度除了“交互”、“健康”和“逃逸”信度指标相对较低外,其它三个均处在较好的置信水平。但总体上看,各分项测试信度均达到要求。
从“农家乐”新提取因子均值排序可以看出,处于第1位的“农家乐”品牌个性是“闲适”,其评价均值为4.127;处于第2位的是“交互”,均值为“4.016”;第3位的是“实惠”,均值为“3.695”;第4位是“健康”,均值为“3.695”;第5位是“喜悦”,均值为“2.951”;最后的第6位是“逃逸”,均值为“2.843”。新提取的“农家乐”品牌个性特征评价均在2.5以上,这也反映出从游客角度对这6种品牌个性特征的认可。
三、结论和讨论
本文从国外已有品牌个性理论和研究成果入手,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针对“农家乐”这一典型旅游休闲活动的品牌个性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及旅游休闲活动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作为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其结果有效证明了国际上流行的品牌个性测量量表对“农家乐”这种特殊的旅游休闲产品的适用性,即同一研究量表对不同产品的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归结出“农家乐”旅游休闲产品品牌存在6个不同的个性特征:实惠、喜悦、闲适、交互、健康和逃逸。从研究结果看,这6项“农家乐”品牌个性特征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的参与特点和呈现方式。
作为一项探索应用研究,该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时间、精力及研究资源的限制,本研究区域仅选择了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发展水平较好的村镇进行了调查,如要使研究结果更具典型性和说服力,应将研究区域进一步辐射到成都、北京和长三角地区;(2)在量表开发和应用上,本研究对国外品牌个性研究测度量表增加了部分内容,但该部分增加的量表测度内容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研究结果,因此,在测度量表开发上还需要继续深入,以更精确地定义“农家乐”品牌个性的构成维度和属性特征;(3)在研究数据获取时间上,应努力突出全年不同时节游客的体验评价,这样会使“农家乐”品牌个性特征在体验层面测度上更加全面;(4)因为“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产品的独特性,作者认为该研究内容更多地应突出“农家乐”产品类型、内容和该品牌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这样能从更深层角度解读“农家乐”品牌个性特征有别于其它产品品牌的差异,进而突出研究的实用性。上述的种种研究缺陷将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加以不断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白凯. 2007. 基于发生学的中国入境游客行为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1-43.
长安区人民政府. 2006. 区域经济发展情况[EB/OL]. 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tp://changanqu.省略/news_page.asp?image_style=1&style=n&bid=18&sid=104.
黄胜兵,卢泰宏. 2003. 品牌个性维度的本土化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1):4-9.
刘盛和,杜红亮. 2004. 四川成都市农家乐的兴起及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C]// 蔡建雄,郭焕成 等. 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41-147.
吴章文, 胡卫华. 2004. “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经验、问题及对策[C]// 蔡建雄,郭焕成 等. 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60-464.
王伯文. 2005. 民宿体验、旅游意象、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影响关系之研究:以奋起湖地区为例[D]. 台湾嘉义: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7-48.
汪涛,陈露蓉.2006. 中国本土文化环境下的商务“关系”:一项探索性研究[J]. 营销科学学报 (3):l-14.
张俊妮,江明华,庞隽. 2005. 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个性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经济科学 (6):103-112.
AAKER 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 [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0-12.
AAKER J. 1997. Dimensions of brand personality [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4(3):347-356.
AAKER J L, VERONICA B M, JORDI G. 2001. Consumption symbols as carriers of culture: a study of Japanese and Spanish brand personality construct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l81(3): 492-508.
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 Journal of Marketing, 57(1):1-22.
PLUMMER J T. 1985. Brand personality: a strategic concept for multinational advertising [C]//Marketing Educators' Conference, New York: Young & Rubicam: 1-31.
SAMEER H, YUKSEL E. 2006. Destination personality: an application of brand personality to tourism destinations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45(2): 127-139.
Study on Rural Tourism Brand Personality:
A Case Study of “Happy Farmhouse” in Chang′an District in Xi′an
BAI kaiZHANG Chunhui
(School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
对于背景音乐的发展前景探析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时期,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与其丰富的艺术特征已渐渐被大家所了解与接收。从无声电影到电影配音配乐艺术,从单纯的语音表达到丰富的形体展示,背景音乐已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门类被提出来了,并开始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工农业生产、休闲娱乐、学习教育、养生治疗、电影电视等行业中,推动并加速了各行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背景音乐的作用功能分析,阐述它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
关键字:背景音乐 发展 前景探析
一、背景音乐的提出与兴起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音乐不是纯粹的艺术,它与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艺术的多样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背景音乐此时却正以一种迅猛的发展势头深入人心。背景音乐简称BGM,是Back Ground Music的缩写,从广义方面讲,背景音乐是指以某种类型的音乐为背景来促进或增强人们做某事的欲望,使其成功完成活动任务的一种音乐。从狭义方面讲,背景音乐是一种为掩盖噪声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环境气氛的音乐。背景音乐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无论是工农业生产, 还是休闲娱乐,它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不同场合,为其它行业和音乐本身带来了新鲜和活力。
二、背景音乐的分类
不同的音乐风格具有不同的听觉效果,因而不同的背景音乐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效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背景音乐种类繁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按表演形式可分为:器乐类、人声类
(2)按音乐性格可分为:柔和舒缓类、热情激烈类、活泼欢快类、风趣讽刺类
(3)按功能作用可分为:休闲娱乐类、学习教育类、日常生活类、促进生产类、影视配乐类、养生治疗类、 陶冶性情类、礼仪交际类等、诗歌配乐朗诵类
三、背景音乐的应用范围及其功能效用
背景音乐具有音乐美的本质特征,根据它不同的类别及各自的音乐风格特征,背景音乐的挑选和使用应依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及人的生理和心理情况的差异性来进行决定的。它的播放使其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情况下对所进行的事物起到积极辅助作用。以下仅例举了背景音乐几方面的使用范围及其功能效用:
(一)应用于影视配乐当中
一部电影需要的不仅是画面上的变化多端,更多时候则需要听觉上的调剂来丰富剧情情节。若情境为恐怖情节,可以给恐怖画面配上惊悚的音乐,预示情节的发展,使观众从听觉上加强对视觉的记忆效果,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丰富电影电视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若情境为悬疑情节,可以为作品配上诡异多变的音乐,利用音调、节奏、和弦、速度、力度、乐器及乐队的编排形式及旋律线起伏不定的变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从心理上充满对情节发展的观看欲望,调动观众的情绪,加强情境所表达的紧张感。
(二)应用于休闲娱乐当中
无论是在咖啡厅、洗浴室、桑拿馆、健身房还是餐厅,你可以无时无刻地听到音乐萦绕耳畔。即使你并不知道正在播放的是什么曲子甚至不会在意是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但你也不会觉得不舒服,因为此刻所播放的背景音乐其真正用意并不是要你去鉴赏,而是营造一种气氛,使人放松心情、愉悦身心,融入一种氛围。相反,如果这些地方没有音乐的话,倒会让人觉得几分冷清与空荡。
(三)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当中
有资料表明:如果给一头哺乳期的奶牛定期播放优美的轻音乐,会增加2% 的产奶量;在蔬菜大棚里边定期播放轻音乐,也会不同程度的提高蔬菜的产量,诸如此类的现象不胜枚举。而在工厂、企业等地使用背景音乐主要目的是消除工作人员对于长时间工作的疲劳感与厌烦感,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愉快而富有意义。
(四)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人们可以发现,当在商场购物时,经常会听到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心情就会愉悦,脚步自然而然地慢下来,购买欲望从而增加。厂商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想通过音乐对人的特殊影响来达到增加销售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五)应用于养神治疗当中
现代科学研究和许多实验证明,音乐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个体差异、欣赏程度及其病种,来挑选一些节奏旋律方面协和的乐曲进行播放,音量控制在70分贝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手术室的温馨感,减轻病人对手术的紧张与恐惧感,阻挡器械发出的嘈杂声,同时调节医务人员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悠扬悦耳的乐曲使人凝聚全身于乐曲当中,排除杂念,心平气和,全身放松,从而调节身心,最终达到治病的目的。
四、背景音乐的挑选及使用
人们在挑选背景音乐时具有广泛的选择余地,并且形式多样,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背景音乐的挑选必须与背景环境和谐一致,即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的环境及不同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播放不同的音乐。合适得当的背景音乐不仅能调节和烘托气氛,而且能起到对正在进行的事物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但如果滥用乱用的话,则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关键词: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景观要素
“啜苦咽甘,茶也”,作为茶叶的故乡,茶树栽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饮茶风尚自唐代盛行,更有“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说法,自古至今深受国人喜爱,茶的发展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今高速的城市化建设,使得城市的发展逐渐与传统的农耕文明相脱离,故而农业观光旅游日益兴起。
1观光茶园的简介
在农业观光旅游兴盛的潮流中,作为茶业新发展的观光茶园应运而生。观光茶园以传统的茶田为景观基础,满足茶叶种植的生产功能,并从形式与色彩上给人传播景观的美感,是一种强调景观视觉审美体验,在参与茶叶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展休闲、娱乐、教育、旅游以及文化传承的农业景观类型。这样新型的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对茶资源进行了多元化的利用与发展,有效的调整了传统茶产业结构,带动了经济生产的需求,促进了茶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光茶园有如下几点特性:
1.1生产体验性
茶叶生产是茶园的基本功能,观光茶园在传统的茶树种植与生产过程中强调可参与性,可以让人们体会茶叶种植、采摘、制作以及茶事活动,并从中获得农耕劳作的乐趣,拉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1.2景观观赏性
茶园的选址通常在自然条件良好的地区,茶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工的规划与设计,使得茶园更有艺术观赏性,形成独特的茶园景观为农业观光旅游提供了发展条件。
1.3休闲娱乐性
观光茶园伴随农业旅游发展而来,在茶文化体验的同时具有休闲、度假、观光、游乐、购物等的综合旅游功能。可以让游客感受田园气息,从农田生活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满足游客在高度城市化的现代生活中回归自然的质朴愿望。
1.4文化教育性
观光茶园让人们享受茶园景观风光之余,还感受了茶文化的魅力,是人们对于精神文明追求的体现。通过观光茶园可以学习到跟茶相关的知识,了解茶艺、茶道等茶文化艺术,对茶的物质文化发展起到传播与弘扬的促进作用。1.5生态可持续性观光茶园在常规的茶叶种植以外,重视整体生态环境氛围的营造,生物的多样性使得观光茶园有着良好的生态平衡,并且农业观光旅游的形式有助于带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从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上都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要素
观光茶园的景观营造是基于景观设计的要素来完成的。艺术的对茶园进行设计、规划与管理,借助科学的知识与文化的素养,运用生态可持续的理念对茶园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合理的安排,最终设计出令人愉悦的观光茶园景观环境。
2.1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自然要素
2.1.1地形“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基础依托是地形要素。地形可以直接影响着观光茶园景观的美学特征、空间构成与空间感受。由于茶叶种植特性的需求,一般茶园多选择有地形起伏的山地、丘陵地形。“园地惟山林最佳,有高有低地,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地形变化丰富的山林地是自然天成的造园之选,有着自身独特的景观优势,因此只需对不理想的部分进行改造,结合茶园的具体情况设计观光景观。在地形起伏大的地方,借势造景,依附自然山体营造优美的观景区。相对平坦的地势则适合做功能性的景观节点,如茶文化广场,茶业科普园等。在对地形改造设计时尊重场地条件,以“师法自然”的态度结合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其他要素构成景观空间,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挖填方,合理的利用地形组织茶园排水,还可以考虑光照、风向、降水量等因素来创造茶园局地小气候。2.1.2植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常与地形结合构成景观空间,营造出景观的生机活力与美感,观光茶园景观在植物配置上应该多元化的选择。茶树从尺寸上来划分可分为灌木、小乔木与乔木三类,设计可以依据不同类型的高度来配置茶树品种,能够丰富景观层次并且不同根系长度的茶树对土壤资源也能有效利用。在不影响茶树生长的情况下,适当种植一定面积的防护林,可以保育水土,也有利于局地小气候的形成以避免寒冷天气茶树冻害的发生。从景观效果上讲,也可以达到一定“障景”的功能,防护林有效的划分空间,控制了人们的视线,将所需的美景尽收眼底。茶树间可以套种经济林木,如柑橘、板栗、桃树、李树、柿树、橡胶树等,在视觉上制造出景观高差变化,也能增加农耕体验乐趣。茶田边缘可以种植一些农作物,最常见的是结合豆科植物种植,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肥力,另一类就是种植油菜花等观花农作物,提升观光茶园的景观效果。2.1.3水体“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水的融入会使茶园景色更加灵动活力,并且充满文人气质的山水画意情怀。茶园水景的设计可以增添景观的观赏性、体验性,还可以从实际功能上做到对局地小气候的温度调节,削减噪音、延伸空间感的作用。对于观光茶园水景的营造可以从水体的形态利用类型考虑。平静开阔的水面,如自然的湖泊、池塘,人工建造的水体面积则不宜过大,水体中可适当种植荷花、睡莲等观赏水生植物。在景观驳岸的处理上可以将自然驳岸与人工驳岸穿插设计,局部可以采用栈桥、亭榭的形式,注意水体倒影的特性,与茶田可产生呼应关系。对于流动的水体设计可以结合地形特征,在坡地的汇水处设计景观,以溪流、落水的形式将茶田多余的雨水有组织的排出,溪流两侧以自然边界为主,在高差大的地段可以用山石搭配植物设计景观叠水丰富景观空间。
2.2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人文要素
不同地域文化孕育着不同类型的景观,观光茶园的景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还叠加了文化特性,在建设景观物质条件的同时还需满足游客在观光茶园游玩所需的精神文化需求。观光茶园景观的人文要素具体体现在建筑构筑物、景观道路与铺装、景观小品三个方面。2.2.1建筑构筑物观光茶园的建筑构筑物以服务性的公共建筑为主,如游客接待中心、茶业科普馆、茶文化博物馆等,通常作为观光茶园的核心功能区,因此设计时就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实用功能性,还需要结合茶文化设计建筑特色,体现与观光茶园主题的统一性。在水榭茶轩、林间茶室等观光茶园的小型构筑物设计时需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呼应关系,构筑物从形态与细部上可以利用茶文化元素来体现观光茶园的特色。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竹、木、石材等乡土建筑材料,从实际上做到绿色生态设计。由于观光茶园具有的休闲娱乐性,为了满足游客的可游可居需求,观光茶园内可以考虑修建部分民居建筑,参考当地的建筑形式结合观光茶园特色,让游客可以更深入的感受茶园乡土风情。2.2.2园路、铺装园路是观光茶园交通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主干道、次干道与景观步道,当茶园坡度大于8%时考虑以台阶的形式处理。观光茶园的主干道设计主要起引导与集散的作用,需要连接观光茶园的各个主要功能片区,道路宽度设计在5-8m,考虑为车行道。次干道道路宽度设计为2.5-5m,主要为游客进一步游览茶园提供交通道路。第三层次的观光茶园游园步道道路宽度设计为1.2-2m,设计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道路设计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步道、台阶、汀步、桥廊虚实变换,营造“曲径通幽”的景观意境。园内的铺装建议多采用质朴的自然透水性材料,如砾石、草木等,在铺装题材上可以选用与传统茶文化有关的元素符号,以增加观光茶园的文化氛围。2.2.3景观小品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是表现茶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观光茶园内的雕塑、文化景墙等景观小品来体现茶诗歌赋、茶事名人、历史故事等,使得观光茶园景观在精神层面上能与游客有所互动,增加景观文化性的同时也让传统茶文化得到有效传播。此外,在观光茶园的座椅、路灯、垃圾箱等基础小品设施样式设计时也应当融入茶元素,体现观光茶园的主题性。
3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3.1注重观光茶园景观的形式美
观光茶园景观以农业茶田为基础景观元素,将茶田生产特色与自然景观因素结合起来,以简单的几何形态塑造了极具形式的景观美感。根据茶树的种植生长特性,茶田多以带状为单元分布模式,依附地形走势规则排列,在形态上组成曲线式、规整式等,形成连续、重复、渐变的茶田节奏韵律美感。在茶田与其他林木的组合中,高低的对比又形成了起伏、交错的韵律,增添了景观的空间动感。在色彩上,大面积种植的茶树决定了景观绿色的基调,茶田边缘的暖黄色调油菜花、豆科作物等可以适当的调剂观光茶园的景观颜色。此外,对于植物颜色的丰富可以采取点状装饰的方法,可以种植一些具有季节色彩变化的观赏性树木,如樱花、杜鹃、枫树、银杏等,使得观光茶园的景观四季不同,各有所赏,达到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的观光茶园景观效果。
3.2思考观光茶园景观的文化性建设
观光茶园景观还应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性。茶文化的传播是观光茶园景观发展的精神层面升华,对于茶文化元素在观光茶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是一种有效设计手段。观光茶园景观的文化传播多以旅游展示的形式开展,如举行传统茶文化节、采茶节等。此外,还可以思考延展观光茶园的景观茶文化体现方式:一是提炼茶文化符号,从图像形式上应用于观光茶园的景观空间中;二是从传统茶文化本身入手,结合观光茶园的景观空间的功能设计,在茶事文化上进行继承与发展;三是将传统茶文化体现在观光茶园的体验活动中,从衣食住行的日常方面潜移默化的向人们进行传统茶文化的传播。
4结语
长久以来人们对田园生活都有着一种向往之情,面对现代城市发展土地紧缺的情况,观光茶园景观的发展可以给忙碌的都市人带来多样的景观体验,同时也让茶园实现了生产与景观功能的促进发展,是一种健康的观光农业景观发展模式,对乡村与城市景观的融合发展做了有利的探索。
作者:米满宁 徐瑞 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阅读大量公共政策学、体育产业学等领域的学术专著,通过CNKI系列数据库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于海洋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等文献资料,以及《浙江省海洋体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政策规划,为本研究论文构架奠定理论基础。
1.2实地考察法
根据研究需要以及海洋体育运动项目特点,选取浙江省海洋体育16个“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中的若干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了解相关海洋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现状,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详尽资料与数据。
1.3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了海洋体育重点建设项目运营负责人与省、市、县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以及海洋体育、体育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了解相关项目的实际建设状况,为本研究提供第一手原始材料。
2浙江省海洋体育发展的策略分析
2.1政府主导策略
2.1.1积极的政策引导。海洋体育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积极的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帮助。积极的政府主导政策与相应的辅助配套政策的出台,无论是引进国内外具有知名度的海洋体育赛事,还是打造具有当地体育文化、海洋文化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亦或是发展现代时尚的海洋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现实的意义。在海洋经济背景下发展海洋体育,离不开社会的积极参与,政府主动出台相应的引导性政策与保障性政策,通过政策优势吸引高水平的人才驻足以及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参与,提升区域在招商引资与人才引进等方面优势性和主动性。同时,在相应的税收补贴、工商管理、交通运输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实现真正的通过政策的引导来构建海洋体育发展的美好局面。
2.1.2合理的产业规划。当前处于海洋体育的起步发展阶段,其在供需之间处于总量稳定不断上升的常态不均衡状态,海洋体育的各类行业门类基本处于无序化状态。政府正在尝试逐步地将这些不均衡的行业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解决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信息不对称难题,以达到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从而最终促进海洋体育的发展。海洋经济背景下发展海洋体育,应当积极实施“一地一特色”的整体规划,尽量避免区域产业重叠,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入,重点考量区域海洋体育的发展现状、区域经济辐射能力、潜在海洋体育发展需求。使得省内的海洋体育发展形成互有特色、优势互补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科学布局。
2.1.3有效的监督管理监督管理一方面是服务型政府维护产业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运作的有力措施;另一方面也是政府机构对于自身管理的改良与再提高的方式。我国各级政府监督管理体系设置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如何使监督管理能真正意义上做到行之有效,省、市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的体育、文化、工商等职能部门向下要在国家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包含监督主体、监督原则、监督内容以及监督问责处理等方面的完善而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政府内部也需要建立一个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监督平台,做到政通顺达,执政为民。
2.2文化营造策略
2.2.1挖掘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2]。早在人类文明的新时期时代,地处长江三角洲沿海的先民们已经能够制造木舟,并且利用舟楫开始了大海的航行。从鉴真东渡到“海上丝绸之路”,再到郑和下西洋的遥远历史,以及现如今的世界第一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以及舟山连岛路桥的伟大工程,无不体现着海洋文化。随着岁月的流逝、科技的进步以及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其海洋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海洋民俗文化,海洋文化,海洋景观文化,海洋商贸文化,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渔业文化,港口文化,体育文化,名人文化等。在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大背景下,就不能忽视文化尤其是海洋文化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最早征服海洋的先民的后裔,浙江本地的海洋文化近年来随着海洋发展战略逐渐被人们所挖掘。象山县石浦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素有“祭海”习俗,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实行“休渔期”,“休渔期”结束称为“开渔”。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将原来民间的“祭海”活动组织成节庆活动,称之为“开渔节”。自1998年首次举办开渔节以来,名声日长,象山开渔节已成象山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2.2.2创新体育文化。早期的人类为了生存,学会了跑、跳、投等各种技能和生产劳动知识,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代代相传。随着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兴起,真正意义上以追求人体的健与美,满足人们休闲、交友需求的体育文化才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了如今以“更快、更高、更强”为代表的现代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与差异性,不同地域的群体表现出迥异的个性,使得社会塑造出不同体育文化特征的群体,正是由于这一的差异的存在,才造就了体育文化的多姿多彩。中华民族传统的“六艺”中,“射”与“御”便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现代体育不断追求力与美的高度参与和高感官的观赏,塑造出了与众不同的体育文化,促进了体育活动参与性。发展海洋经济背景下的海洋体育发展,必须以创新塑造体育文化为首要大事,以举办高级别的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来营造当地体育文化,再通过相应的体育文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举办具有大众参与性的特色赛事,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个方向共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体育文化氛围。以舟山市为例,该市已相继成功举办全国帆船锦标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国际海钓比赛,国际环岛公路自行车赛,全国航海运动大赛等体育赛事;2011年浙江省首届海洋运动会在舟山市举行,赛事持续70天,共设23个大项、99小项,结合海岛民间民俗文化而形成的体育项目,立足海洋海岛特色,展示海洋体育魅力,促进全民健身与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2004年朱家尖、东极岛等地参与海钓游客达4万人次,2005年游客人次超过8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6000万元[5],形成了以国内外海洋体育特色赛事带动本地海洋特色活动,以“办大赛促小赛”的海洋体育文化发展道路。
2.2.3打造时尚文化。现代体育尤其是诸多的职业体育赛事,吸引着无数人注视的目光,除了自身高超的运动技能技巧外,蕴含其中的时尚文化、时尚元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当今广泛流行于欧美的冲浪运动是一个典型的时尚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例子。五颜六色的冲浪板,个性十足的冲浪爱好者,在碧波蓝天中翻滚,冲浪运动无疑成为了海洋体育运动中最为时尚的运动之一。但追溯该项运动的起源,会发现冲浪运动仅仅是南太平洋诸岛的原住民借助于海浪往来于岛屿之间的一种交通方式,而现在富有时尚元素的冲浪板原来也只是普通的木板。正是因为欧美人将美丽的时尚图案印在了木板上,将传统的行为经过与时尚的元素相结合,才有了新颖的有吸引力的时尚运动。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浙江,人均GDP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准,高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使得本身出现了对于时尚文化的需求。随着世界游艇制造业的东移,以长三角为代表的中国三大游艇制造集聚区形成,我省也在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游艇业,把时尚文化十足的游艇业作为产业升级的新型替代产业,形成游艇制造、游艇娱乐观光、游艇赛事旅游为一体的游艇时尚产业链[6],使得时尚文化与海洋文化相结合,更加富有生命力。
2.3赛事推动策略
2.3.1扶植海洋体育品牌赛事。结合本地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海洋体育人才优势,积极引进和举办国际性的帆船帆板品牌赛事、国际海钓大赛和国际海岛野外生存户外拓展挑战大赛等海洋体育单项赛事或浙江省首届海洋运动会等全国性海洋综合运动会等,通过有效的市场化手段运作,拓展与海洋体育竞赛相关的广告、冠名权等无形资产开发,努力打造富有特色、极具影响的海洋体育赛事特色品牌,以品牌促发展。争取国家体育总局,省、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力争使更多的国际海洋运动大赛落户浙江,吸引相关项目的国家队前来浙江训练比赛,并进一步将基地落户我省。同时,对于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海洋体育竞赛表演,要敢于创造积极的条件,利用本省有力的经济杠杆带动海洋体育竞赛表演的发展,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设施条件,不断提升表演赛事的竞赛水平与赛事层级,并且积极地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与省内外以及周边省、市诸如F1大奖赛上海站、上海网球大师赛等知名品牌赛事形成互动发展,以发展促品牌。
2.3.2打造大众海洋体育活动。打造符合本省、市、区域实际情况的大众海洋体育活动始终要坚持“高中低平衡”的发展思路,充分考虑各个社会阶层的需求,暨要符合国际海洋体育发展趋势以及专业海洋体育运动参与者的较高层次需求,打造游艇、潜水、帆船、冲浪、动力滑翔伞等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也要打造符合中低端消费需求人群的如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泥滩摔跤、泥滩健美等沙滩休闲运动项目以及本省拥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如海钓、横渡、海岛生存等海洋体育运动,可以采取俱乐部制经营方式,以商业化和职业俱乐部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依托运动俱乐部和单项体育协会不断拓展海洋运动的参与群体。同时,根据海洋体育运动项目发展规划,打造相应的海洋体育运动基地,具有国际化标准的滨海休闲综合体或海洋主题公园,游艇、帆船(帆板)俱乐部基地等,以及能满足普通需求人群的海钓基地,海岛野外生存户外拓展挑战赛基地。
2.3.3开展海洋全民健身活动。对于大众海洋体育活动的开发与促进,不能忽视拥有广泛基础的全民健身活动。应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号召,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在沿海、岛屿等开辟全民健身步道、自行车健身道等全民健身路径及设施,积极鼓励引导居民及游客参与到海洋体育的各项活动中去。充分利用各地的海洋文化节庆活动等来推动沿海地区以及海岛的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广泛的群众基础,积极地推广舞龙舞狮、浙江船拳等项目,使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海洋居民。
2.4经济互惠策略
2.4.1协调发展海洋农业。广义的农业一个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等产业形式“大农业”概念,海洋农业除了包含传统的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和海水增殖业等渔业产业外,还包括了以海洋渔业为生产原料的农副产品副业生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省依托舟山渔场丰富的渔业资源,历来都是我国的一个重点渔业省份。海洋体育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农业的支撑,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海水增值业等产业所产出的众多渔业资源,不仅可以满足人群对于参与海洋体育休闲旅游等过程中的观赏与食用等需求,而且由此衍生出来的海钓等流行的海洋体育运动项目,其未来发展依靠着海洋农业的各种渔业资源作为基础,反过来极具特色的海洋农业产品又吸引着人群前来参与到各种海洋活动中来。海洋体育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海洋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滩涂、海岸线、岛屿等空间资源,但获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如何协调海洋体育与海洋农业的发展,不但要巩固海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也应当转变传统的海洋农业发展道路,将海洋农业由传统的渔业生产型,逐步过渡到新的捕捞、养殖、加工一体化,内外贸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的新道路,走向现代化的海洋农业发展新模式,并且与海洋体育协调发展,朝着双赢的目标前行。
2.4.2发展运动装备制造业。浙江省素来以加工制造业而闻名于世,较好的工业基础以及极具特色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使得浙江省的工业走在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加上发达的对外出口贸易经济实力,使得我省不但拥有发展海洋体育运动的迫切需求,更有了为本省乃至全国、全世界提供相应海洋体育运动装备产品的实力。在《浙江省海洋体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将重点建设海钓、帆船帆板、沙滩足排球、游艇、滩涂高尔夫、海岛野外生存拓展运动与自驾露营、铁人三项、环岛自行车和马拉松、海上航空运动、潜水与冲浪等十大海洋体育项目,无一不需要大量的运动装备与运动设施的支撑,巨大的运动项目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运动装备需求,如何利用本省的制造业的优势,发挥小集聚大产业的特色,打造如福建泉州、莆田等一样的运动服装鞋帽制造业生产基地并不是没有可能。目前,全球游艇制造业有着从欧洲向亚洲发展的东移趋势,包含长三角在内的国内三大游艇制造业聚集区已经初步形成,上海奉贤等地依托自身条件已经开始打造集游艇制造业、游艇娱乐观赏、游艇赛事旅游等有机结合的游艇产业链,开始尝试游艇经济的发展模式。我省在自身得天独厚的海洋环境和产品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游艇经济产业链条,发展自身的游艇经济模式,必将获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4.3拓展滨海休闲旅游业。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的浙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尤其是滨海休闲旅游业又占了旅游业收入的一大部分。立足于丰富的海洋环境资源,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打造一个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国内最具规模的全天候旅游休闲运动功能中心,集滨海休闲旅游观光和海洋体育赛事运动于一身,使得无论是前往滨海区域旅游休闲度假,还是从事休闲运动的人群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去处。合理开发重点建设,打造集休闲运动为一体的杭州湾海域度假区;集航模、游艇、滑翔、动力伞、帆船帆板为主要发展项目的宁波———舟山近岸海域;集沙滩和滩涂体育项目的岱山———嵊泗海域度假区;拥有滩涂高尔夫、野外生存拓展等项目的象山港海域和宁海湾;湿地资源滨海运动休闲的三门湾海域度假区;发展休闲钓鱼和滩涂运动的台州湾海域;发展湿地龙舟、湿地帆船帆板、湿地钓鱼、湿地摩托艇等项目的乐清湾海域;开展跨海横渡、滩涂高端休闲运动的瓯江口及洞头列岛海域;发展帆船、帆板、游艇、冲浪、潜水等项目南麂、北麂列岛海域;发展游艇、高尔夫、赛马、滑翔等运动项目的高端运动休闲的九龙山度假胜地。积极发挥体育产业的拉动作用,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复合经营,推出以体育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海运动休闲产品。
2.5人才高地策略
2.5.1外聘专家人才。为将浙江省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领先、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海洋体育强省,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必不可少。为构建人才聚集高地,应当聘请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体育局、旅游局以及浙江省内外高校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为浙江海洋体育的发展担任项目顾问、咨询专家等,并且以省内外高等院校为平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为项目研究、课题评审、方案设计提供建议与意见,并且以人员培训班、研讨会、论证会、论坛等形式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外聘专家人才的方式打造浙江省海洋体育人才资源库。
2.5.2引进特殊人才。对于发展海洋体育所需的特殊人才,尤其是海洋体育竞赛组织策划的管理者、海岛户外运动项目的教练员等在各自岗位有着极其重要职责的人才,应当制定优惠的人才引入政策,通过吸纳相应岗位的优秀人才,来促进现代海洋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相结合的新体系的构建,同时重点引进充分调动各地体育行政资源,对体育系统的各类人才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档,并且及时更新,对全省的海洋体育发展人才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建立起真正的人才高地。
2.5.3培养本土人才。发展包含海洋运动休闲、滨海休闲旅游等产业在内的海洋体育,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必不可少。充分利用本省人力资源优势,依托省内相关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构建其我省海洋体育运动人才培训体系,培养海洋体育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滨海休闲旅游专业导游、体育中介服务经纪人等应用型本土人才。同时,对于相应的职业从业者,建立和完善在职进修、岗位培训等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根据海洋体育的不同类别,以及相应运动项目的不同人才需求特点,依托人才培训体系,大力培养本土实用性人才,为构建全身海洋体育人才高地策略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