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厕所建设方案

农村厕所建设方案

时间:2022-10-12 05:1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厕所建设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厕所建设方案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农村改厕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市爱卫会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署,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群众参与、民建公助、因地制宜、科学改厕”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改厕,不断提高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努力开创全区农村改厕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一)完成300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示范户的建设任务(具体任务见附表)。

(二)提高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控制疾病传染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三、改厕标准及工作要求

(一)厕所选址:农户厕所一般建在住宅院内。

(二)卫生间:四面有墙,有顶,有门,有通风窗,屋顶高度不低于1.8米,有自来水源和卫生洁具。

(三)粪池:建三格式化粪池,规格为:长2米,宽1米,深1.2米,三格式比例为2:1:3,粪池容积不小于2立方米。

(四)新建农户住宅小区建设完整上下水管网,农户建水冲式厕所,污水进入地下排污管网。

(五)村内公共厕所选址合理且厕位不少于4个,达到方便群众要求。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5月10日前)。由区农业局确定改厕项目村,拟定和报批改厕工作方案,下达改厕任务,开展宣传发动、技术培训及改厕示范户建设等工作。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5月11日—2011年11月10日)。各项目镇、办事处要根据实施方案,成立农村改厕领导小组,夯实领导责任。由区农业局组织成立改厕施工队,按照国家卫生厕所标准,全面展开农村改厕工作,确保11月10日前完成改厕项目。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1月11日—2011年11月16日)。

1.各改厕项目村要如实填报农村改厕户统计表,于2011年11月26日前上报区农业局。

2.各相关镇、办事处进行查漏补缺,迎接市、区爱卫办和市、区农业局对改厕工作的全面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推进我区农村改厕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区上成立由副区长任组长,区卫生局局长、区爱卫办主任、区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七里办事处、中山街办事处、铺镇政府、老君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农业局纪检组长担任,具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督促实施等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此项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层层制定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切实加强领导,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各镇、办事处要将改厕任务明确到村组和农户,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镇、办事处要选好典型,抓好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村改厕向纵深推进。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召开会议和张贴标语、板报等各种形式宣传改厕与健康、改厕与环境、改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农村改厕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提高农户对改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激发群众的改厕热情。

(三)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改厕工作涉及面广,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齐抓共管”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量减少农民负担。要提倡“三带头”,即村组干部带头、党团员带头及富裕户带头;提倡“五个结合”,即改厕与城区基础设施相结合、与卫生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与文明村建设相结合、与交通枢纽沿线相结合、与改变群众思想观念相结合。要选择领导重视、经济条件好、群众积极性好的乡村统筹规划,集中实施,整村推进。

第2篇

1.农村改厕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厕所多以旱厕为主,非常简陋,粪便很难做到无害化处理,对水源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粪便中含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狐菌、伤寒杆菌等致病细菌;有肝炎病毒、灰质炎病毒等;有蛔虫、绦虫、血吸虫、钩虫、肝吸虫、鞭虫等寄生虫;孳生蛆及苍蝇。据专家介绍,在农村有80%的传染病是由于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的,而与粪便有关的疾病就有30多种。目前,欧洲流行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传染病就是粪便污染周边环境造成的。农村改厕防病的形势相当严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就注意到农村厕所污染问题,并由全国爱卫会开始部署和推进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户厕的要求达到“四有”,即有墙、有顶、有便器、有贮粪池。由于当时国家只给任务指标,没有投入支撑,农村改厕标准很低。当时我省的建设指导标准是封闭式深坑厕所,虽然与传统露天厕所(茅房)相比,减少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但仍存在着污染地下水的问题,没有做到无害化或基本无害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和民众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国家对农村改厕工作十分重视,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和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承诺中明确提出农村改厕目标,即到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到2015年达到75%。从2004年开始国家设立中央转移支付农村改厕项目,2009年国家又将这个项目提升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改造标准也按无害化方向进一步提高,即达到有棚有墙、不渗不漏。提出建设改造的技术模式有6种。一是水冲式厕所。有上下水条件,并能与城镇排污管网联结的地方或有建设化粪池(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原理进行无害处理)条件的村屯,支持建设室内水冲厕所。这种类型在城郊和新建农民新村的地方应用较多。二是三格化粪池式厕所。由相联的三个池子组成,中间由过粪管联通,主要是利用厌氧发酵、利用寄生虫卵比重大于一般混合液比重而易于沉淀的原理实现中层过粪,粪便在池内经过30天以上的发酵分解,中层粪液依次由1池流至3池,以达到沉淀或杀灭粪便中寄生虫卵和肠道致病菌的目的,第3池粪液成为优质肥料。这种类型要求常年气温在15度以上,目前我国华南、华中、华东等长江流域采用较多。三是双瓮漏斗式厕所。这就是《世界经济调研》报道的类型。它是由两个高1.6米窄口瓮体和中间过粪管组成,前瓮贮藏粪便,利用厌氧发酵、中层过粪、沉淀虫卵、微生物拮抗作用,发酵后粪液流到后瓮并达到无害化。这种类型要求气温也比较高,采用较多是黄河流域河南、陕西等地,不适于在我省推广。四是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主要是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通过厕所、畜圈、沼气池的三连通,人、畜粪便能自动流入池内密闭发酵,生产沼气进行炊事、照明,实现资源利用、节省开支、环保低碳。这种类型在全国都有推广应用。五是双坑式厕所。建造2个贮粪池交替轮流使用,人粪尿用土覆盖,用土量以能充分吸收尿与粪水分并使粪尿与空气隔开为宜。这种类型在内蒙应用较多。六是粪尿分集式厕所。粪、尿分别收集、处理和利用。粪便用草木灰、炉灰、黄土等覆盖料覆盖,促进粪便无害化。这种类型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瑞典卫生署推荐推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最好的技术模式,也是我省卫生部门近年来大力推广主推模式。

2004年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省爱卫会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稳步推进,我省掀起了新一轮农村改厕,改厕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空前高涨。截至目前,在我省农村402.8万户中,卫生厕所294万个,普及率73%。近三年我省实施了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重点推广粪尿分集式无害化卫生厕所55万个,普及率达13.7%。在我省1000个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中,目前在商贸集聚中心、旅游景点、人口集中居住区建成公共卫生厕所3137个,农户卫生厕所34.82万户,普及率达到8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建成室内卫生厕所2588个,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67313个,两项合计69901个,占1000个示范村40万农户的17.5%,粪尿分集式占1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说明全省无害化卫生厕所已重点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履盖。

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省重点推广的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本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目前还没有比粪尿分集式厕所更适合我省推广应用的。尽管这种厕所冬天有尿贮存、处理不便的问题,但是通过移动缸体、摔尿桶、定期清尿冰等措施,可以解决冬天应用问题。二是投资比较合理。我们对2010年双阳区奢岭街道前城村兴建的彩钢粪尿分集式厕所的成本进行了全面分析,具体是:需红砖550块,支出220元;水泥3袋,支出75元;河沙及运费35元;贮粪池开挖和砌筑人工160元;厕所地面漏空水泥预制板80元;彩钢棚、墙、门、贮粪尿池盖板和安装人工800元;排气管、排尿管30元;瓷制便器70元;合叶、门锁等小料10元,共计1490元。2011年双辽市新立乡荷花村建设的红砖粪尿分集式厕所每个成本1200元。比陕西省推广的双瓮漏斗式厕所每个成本4000~5000元,降低70%左右。三是实际应用效果比较好。主要是做到了粪便处理无害化,消除了蚊蝇滋生和厕所恶臭,减少了居室蚊蝇侵扰和传染病传播。四是受到农民的欢迎。

2.改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省农村改厕工作呈现出国家投入积极、部门推动有力、农民比较认可、工作推进扎实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2.1重视问题 尽管粪尿分集式厕所具有推广的优势,但由于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欠帐较大,路、水、电、气、房建设任务重,县(市、区)、乡镇和村往往把有限的投入用于其它领域,存在着对卫生厕所建设重视不够、推广不得力的问题。据统计,在千村示范建设中有不少的县市卫生厕所推广不足1000个,有的300~500个,最少才100多个。一位村支部书记讲:“在没有修建好村内道路、排水、广场、村部前,不会考虑建设卫生厕所,因为这不是农村最急迫的项目”。

2.2投入问题 据了解,国家大力支持农村改厕,我省建设1个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2009和2010年补助400元,2011年提高到500元,并建多少补多少,数量不限,从吉林省上缴国家税额中直接留存。按规定每个厕所省级配套补助200元,县、市配套补助200元。不足部分由村和农民自筹解决。目前情况是,我省足额配套的只有延吉市、通化县和公主岭市,有1/3的县(市、区)配套为要求标准50%,有1/3配套为标准25%,还有一些地方没有配套。特别是近一两年建筑材料大幅涨价,建设成本急剧增多,除了国家和省里补助外,还有500~800元的资金需要落实。

2.3技术问题 受气候和农民生活习惯的影响,现有的厕所还未完全适应我省实际。主要是在冬天上冻后由于结冰的尿液无处使用和消耗,粪便也不能及时干燥并无害化处理,有的农民就不按分集方式使用。另外在一些地方操作上进行整齐规划,个别农户使用不方便,而本来已修建了很好的厕所,造成一些农户弃用,强推兴建的卫生厕所成了“摆设”。

2.4宣传问题 现在农村好多地方,基层干部群众对改厕问题尤其是建设卫生厕所好处,了解不够,缺乏改厕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3.加快推广农村卫生厕所的意见

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变农村面貌、培育文明风气、保护和提升农民健康和文明素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应加大力度、强化投入、加强引导、积极推进。

3.1落实改厕任务 制定 “十二五”期间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规划,到2015年全省卫生厕所做到全覆盖。全省尚有27%、108万户农民没有使用卫生厕所,对这部分农户厕所实施重点改造。“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建设粪尿分集卫生厕所20万户。建设任务落实到县(市、区)、乡镇和行政村。

3.2多渠道筹资 按照“向国家争取一点、省里补一点、地方配套一点、乡村拿一点、农户出一点”五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每个卫生厕所除国家和省补助700元外,地方配套200元要落实到位。根据双阳、双辽和柳河经验,农民出资200元没有问题。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要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支持范围。农村环境整片治理、生态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资金也要向卫生厕所建设倾斜。同时,应通过各类环保组织捐建、绿色公益基金无偿投入等形式,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入。

3.3实施整村推进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要率先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根据县(市、区)卫生厕所年度建设任务,每年重点覆盖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坚持整村建设、梯次发展、批批跟进。

3.4整合各方力量 从部门职能看,农村改厕涉及卫生、环保、住房与建设、农业等部门。卫生(爱卫会)和农业部门利用改厕项目、沼气池建设项目,负责改厕推进工作;住房与建设部门负责人畜粪便以及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日常监管;环保、牧业部门负责人畜粪便资源开发利用。

3.5加强宣传引导 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广泛深入、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象生动地向农民群众宣传改厕的目的、意义,介绍改厕的方法、步骤,讲解卫生厕所的使用和管理。通过宣传发动,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卫生意识,使农民群众增强改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自觉地支持和配合改厕工作。

第3篇

决策:让项目普惠民生

厕所文明是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必备条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陵川县大多数农户沿用旱厕,粪水渗漏、外溢,为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快速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严重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012年,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陵川县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县委、县政府决定进行一场破千年旧俗的革命——无害化卫生厕所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是通过埋置于地下的瓮体储存、酵化人体排泄物,实现厕所无臭味、无蝇蛆、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目的,从而改变群众的生活习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活动中,全县改厕工作率先启动,当年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2000余个,涌现出了西八渠、九光、东上河等一大批改厕先进村;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同年7月,县委书记、县长石云峰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的政策机遇,亲自争取无害化卫生厕所10000座,项目总投资1242万元,项目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按比例承担。今年3月,建设1000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攻坚战在全县拉开了序幕。3月4日,县政府印发了《陵川县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方案》,对改厕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项目实施、保障措施等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构筑起县、乡(镇)、村委会、施工队4个层面的责任体系,制定了具体的项目建设进度计划;3月20日,在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程进度的通知》上,石云峰作出重要批示:农村改厕工作是事关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群众健康水平提高和美丽陵川建设的民生大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力推进,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把农村改厕工作做成普惠民生的项目工程。

攻坚:一场破陋习革命

改厕牵涉千家万户,是一项看似事小、实则面广量大的工程,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县城周边村、公路沿线村、旅游景区内行政村是重点改厕区域。县爱卫办主任郎俊荣说,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尊重百姓意愿,让群众变 “要我改”为 “我要改”。政府成立了项目领导组、宣传与健康教育组、技术指导组、质量监督组,确保任务按质按量完成。

3月份以来,县爱卫办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画册等形式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用身边的典型带动群众。改厕工作初期,按照“先易后难、先干部后群众”的原则,选择靠近县城、交通便利、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镇、行政村,从政府机关、学校、卫生院入手,以点带面,示范推广,逐渐将宣讲的触角延伸到全县12个乡镇100余个村庄。并走家入户,先后累计发放宣传册5万余份、宣传画上千份。在加大宣传的同时,及时组织项目村群众现场观摩学习,让群众亲身体验卫生厕所的好处与便利,激发群众改厕的积极性。3月26日,全县农村改厕项目现场观摩暨工作推进会在潞城镇西八渠村召开后,各乡镇与会人员看到干净整洁的厕所,看到厕所改造后为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纷纷主动要求改厕。如今,双瓮漏斗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建造已遍及全县的每个乡镇。群众内心接受改厕后,为确保改建一座、合格一座,县政府多次召开农村改厕技术培训会,并带领乡镇分管领导、项目村支部书记、技术员等先后赴太原、运城、晋中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县爱卫办的工程监理人员组成的项目建设技术指导人员每天住在工地、吃在工地,全程跟踪监督改厕工程质量,严格做到“五统一”(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图纸、统一施工、统一验收)、“三把关”(严把材料关、施工关、标准关),按“工程进度周报告、完成任务月通报”的工作要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程结束后,县项目办将组织相关专家,按照标准,严格进行考核验收。

成效:改厕换来新气象

改厕带来的绝不仅仅只是厕所的清洁,采访中,县卫生局局长靳国强告诉记者,农村改厕大大消除了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随着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面的扩大,全县农村居民患细菌性痢疾等传染性疾病的比例将会明显降低,健康水平将得到整体提高,农村改厕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深受百姓欢迎。

4月10日,在潞城镇九光村,记者看到了已经投入使用的双瓮漏斗式厕所:外面,白色的墙壁;里面,水泥铺地,刷着白漆的木盖盖住了便器,厕所内外闻不到一丝臭味,处处干净整洁。如果不是听支部书记王占龙介绍,谁能想到这就是昔日臭气熏天、苍蝇乱撞的村集体公共茅厕呢?王占龙说,刚开始改厕时,群众认识不到位,我们党员、干部就带头扑下身子干。在我们的带动下,全村168户,已改厕100余户,开始不愿改的,看到如此干净的厕所,都主动打电话让给他们改去;新修房的村民,政府免费给他们修建一个厕所,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还有,我们把粪便运到大棚里,这种高效有机肥料种出来的蔬菜,不仅提高农作物产量,吃起来还放心,这日子是越过越好。村民吴迷叶说,以前下雨、下雪去厕所淋得满身都湿了,两脚全是泥。现在好了,无害化卫生厕所干净、卫生,老百姓卫生习惯也养好了。

在西河底镇吕家河村,村民吕新高兴地对记者说,厕所改造前,村委会就给村民们开了会,让大家都认识到了改厕所的好处。而且改厕操作也比较简单,村民只需要打一个坑,剩下的工作镇上就会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帮助指导,国家又给补贴,农民不用掏钱就能用上卫生厕所,这么好的事,大家当然很支持。

在潞城镇西八渠村,村民郎桃丽深有感触地说,改厕之前,总觉得自己是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而现在,看到厕所变得这么干净,院子里其它地方的卫生自然也得努力搞好,要不,根本不配套。看,我们村现在多干净,村主任郎秀云还说,我们村要进行整体规划,我们也会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我们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第4篇

一、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目标任务

贯彻执行上级文件指导精神,xx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D级危房户,要优先纳入室内改厕范围,xx月底全面完成室内改厕任务。

(二)基本原则

x、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农民的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在不增加农民负担、不违背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有效调动农民自愿参与改水改厕建设的积极性,广泛动员农民参与农村室内改厕工作。

x、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指导、多渠道筹集资金、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推进体制,实行县政府、乡、村统一负责,三级联动分级负责。

x、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结合各村屯实际,科学制定室内改厕工作目标,采用适合农户实际的室内改厕模式,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原则上在农民居住住房的室内改造建设水冲厕所。

x、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按照县级抓示范乡镇、乡镇抓示范村、村庄抓示范户的思路,梯次推进,确保成效。

二、改造范围、方案及补助方式

(一)改造范围。我县农村居住,具有“

x县农村户籍”的房屋。

(二)改造方案。按照《x省农村室内厕所改造技术导则》贯彻执行。

(三)补助方式。上级财政拨付户均xxxx元改厕补助资金,差额部分由县财政匹配。

三、产品及设施有关技术要求

(一)厕屋。厕屋应单独设置并与生活区分隔,根据实际需求可采取软、硬隔断;厕屋内应设置便器、照明、通风等必要设施,并采取防渗、防冻措施;厕屋地面应进行防水及面材粘贴处理,墙面及屋顶进行必要的装修处理;厕屋的建筑卫生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二)出户连接管线。排水管材应选择硬聚氯乙烯管(PVC-U)、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等满足建筑标准的材料;卫生间冲厕排水管管径应满足≥xxxmm、采用节水型便器坡度应≥xx%;采用直排式便器,便器与化粪池连接组件中,应设置通气管,防止厕屋返味及沼气积聚,保证安全。

(三)便器。便器应采用新型节水型便器,蹲便和坐便两种,便器材质应选用陶瓷材料。

(四)单户三格化粪池。化粪池罐体宜采用整体形式,化粪池应按三格设计,各格容积原则为x:x:x,应预留水泵抽取口或配备水泵,可根据第三格的有效容积、池深及井筒的尺寸选择适合的、耐腐蚀的抽吸水泵;化粪池每格均应设置清掏口,清掏口的设置不应影响化粪池的整体性能;化粪池应选用无害化、防腐性能好且具有防渗漏功能的材料建造,如玻璃钢、PE、PVC-U等材料,避免污染地下水。

四、实施步骤和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x月xx日前)。分解任务、宣传发动、技术培训等工作。同时各乡镇要综合考虑本乡镇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制定本辖区的改厕计划,做到底数清楚、登记入册。依据改厕标准,本着农户自愿的原则选户。

x、申请。农户向村委会提出室内改厕申请,并提供相关身份证明(户口本、身份证)。

x、审核。村委会对本辖区室内改厕申请户的资格及房屋是否具备改造条件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名单上报所在乡镇。

x、审批。乡镇对村委会审核合格的室内改厕申请户的资格及房屋是否具备改造条件再次进行审核后审批。

x、上报。乡镇将审批的室内厕所改造农户名单上报县农村改厕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全面实施阶段(

x月

xx

日—

xx月

xx日)。农村室内改厕工作全面展开,各乡镇按序时进度全面完成室内改厕任务,同时施工方与住建局村镇办、农户签订改厕合同,各乡镇做好材料留存、档案制作等工作,并组织完成初查验收上报工作。

(三)验收阶段(xx月

xx日—xx月

xx日)。在各乡镇与监理公司初验基础上,县住建局对农村室内改厕工作进行抽查验收。

(四)档案归档和迎检总结阶段(

xx月

xx日—xx月

xx日)。各乡镇做好档案工作备案,确保顺利通过上级年终考核验收。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农村室内厕所改造工作顺利开展,成立x县农村室内厕所改造领导小组。

长:xxx

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副组长:xxx

县政府副县长

xxx

县政府党组成员

员:xxx

县住建局局长

xxx

县审计局局长

xxx

县财政局局长

xxx

县发改局负责人

xxx

县民政局局长

xxx

县环保局局长

xxx

县卫计局局长

xxx

县农业局局长

xxx

县新农村办主任

xx个乡(镇)乡(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由县住建局局长x同志(兼)任。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到地方政府是农村室内改厕的实施主体,务必要把农村室内改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室内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x名改厕技术员,认真解决室内改厕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室内改厕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宣传力度,注重示范引领。各乡镇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农民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农村室内改厕;要组织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到室内改厕先进单位观摩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好的做法。

(三)抓好业务培训,强化技术指导。县住建局要加强农村室内改厕技术培训及协调推进和督导工作。各乡镇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村室内改厕工作进行科学规划,从室内改厕建设、使用维护等方面,给予村民全程指导服务,并成立一支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室内改厕施工队伍。各乡镇在建设化粪池的同时,要将厕屋配套建设工作同步推进,室内厕所建成后,立即拆除露天旱厕。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环境问题 解决对策

1、莘县新农村建设现状

1.1、莘县基本情况介绍

莘县,是山东省聊城市的下属县,在2009年是被列为山东省财政直管县,曾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塑编之城”、“中国蔬菜第一县”等称号。莘县的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值得称道的是莘县的发展是一种良性的、均衡的发展。莘县的优良企业主要有:山东雁宾酒厂以及东方特种钢铸造厂,产品经销山东各地,有的优良产品可以出口到国外,为莘县的发展提供经济动力。

1.2、新农村建设情况

为相应党的号召,自十以后,莘县的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有了明显的加快。根据政府的报告显示,结构体现新设计、建设采用新技术、有干净整洁的厨房、有适合的其他淋浴设施、有卫生型厕所是新农村建设最终要达到的标准。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在莘县的某些地方已经实现了通自来水、通宽带,莘县也正在大力搞绿化建设,便捷的公交车也出现在了大街上。

可是,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村庄的环境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和管理。虽然有的部分进行了经济增长模式的优化,进行了绿化的建设以及公路的修筑,但是在莘县的各个农村中,大部分的农民是通过养殖或者种农作物,做个体生意来维持生活的,可以说生活水平是参差不齐,同样文化程度以及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2、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聊城市莘县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很多村落都相继进行了新农村建设,但是环境问题是每个村庄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限制,仅仅通过对莘县县城周边六个村庄的走访,得到相应的一些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得到一些相关的图表,最后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得到相应的结论,主要的内容如下所示:

如图1所示,在莘县县城周边的村庄中,生活垃圾、污水排放以及牲畜粪便的影响污染程度比较大。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生活垃圾随处倾倒、养殖业废水随处排放等现象较为严重。垃圾的过度排放,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有的甚至堆在了路边上,使得柏油马路也变得脏乱不堪,有的甚至影响到了公路的使用,增加了公路的维护、修理费用。在农村存在很多的养殖场,由于缺乏对畜禽养殖及其粪便排放的有效管理,因此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从环保角度来说,1头家畜就是一个污染源,一个畜禽养殖场就是一个环境污染物的生产场所,不得不说由其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环境问题。

3、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1、村民的环保意识较低

在农村的80%村民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的甚至是从来没有上过学,没有接受过教育,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就是维持生活,对于环境,他们没有明确的概念,同样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对农业污染问题存在意识不强、知识缺乏、严重认识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莘县农村的环境污染变得更加恶劣。

3.2、县政府的管理措施实施不当

环境的管理是一项持续时间长,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但是又不能够向经济指标一样显示在财务报表上的一项工作。因此,在每届县政府任职时,管理的着重点基本是放在真个县城的经济增长上,而对于这些“风光的”经济增长背后的代价是什么却不做任何的管理和询问。他们一心关注的、想要做大的只是业绩,业绩,还是业绩。有的政府人员能够意识到积极为农民创造途径,促使他们进行环保,比如:在每个村安置统一的垃圾箱,以便提醒村民按照规定倾倒垃圾,但是对于垃圾箱的清理工作往往是不能够做到位,经常是垃圾溢出了垃圾箱,而且好几天不见工作人员进行清理。

3.3、乡镇企业环保法制观念较弱

在莘县,存在不少的乡镇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环保义务履行的主动性不够,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的另一重要原因。在这些企业中,即使有些企业能够意识到环境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程度,但是大部分由于自身的基础设施较差,往往是对环境污染进行防治的速度跟不上环境破坏的速度。然而,农村的环境又较为脆弱,企业的经济发展便对农村的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3.4、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受到资金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在莘县,绝大多数的农村没有建设专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或者是污水处理厂。排水设施只分布在少数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村的污水在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放出来,在污染了环境的同时还会对农村饮水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4、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

4.1、对村民的影响

人是生活在环境中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之密切不言而喻,因此一旦环境受到破坏,那么人类便是首要的受害者,不论是水质的污染还是大气的污染,对于人的危害的灾难性的。倘若村民的健康受到威胁,那么不仅农村的发展会受到阻碍,而且我们的子孙后代的都将受到威胁,因此,环境问题必须引起所有人的关注。

4.2、对土地的影响

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大量的化肥的使用,使得土壤板结,营养失衡,土壤的有机质被破坏,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同时使得土壤肥力结构发生改变,降低了土壤的生产能力。同时化肥的使用会使得土壤的酸度增加,土地贫瘠化加强,因此在这样的土壤上生长出来的农作物往往是不符合“绿色”标准的。

4.3、对社会的影响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要单位是新农村建设,整个社会的环境水平与农村的环境的好与坏紧密联系。在农村环境受到如此破坏的情况下,空气的质量指数日益升高,雾霾的出现频率也是越来越高,人民出行往往是在能见度很低的时候出现事故,对社会的稳定带来威胁。一方面在农产品生产和食用过程中,中毒事件屡次发生,中毒的人数也在逐年的增加。另一方面,环境的破坏导致农产品出口因残留超标而频遭红灯,因此每年农产品由于出口被退回而造成经济损失多达几十亿元。

5、新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5.1、农村厕所问题的解决方案

农村的厕所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针对于生活水平偏低,发展较为缓慢的农村偏远地区:粪尿分集式便器是比较适合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人所排除的粪便和尿液分开来储存,一方面干燥的粪便不似原先的粪便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质,会散发出污染大气的味道,反而没有臭味很适合作为庄稼的肥料,另一方面粪尿分集式便器可以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注重对资源的再利用,还有就是这种马桶不需要用水冲,节约了水资源,最适合缺水的地区。可供农村家庭选择的还有“三格化粪池厕所”。寄生虫卵的比例大于粪尿混合液比例时而产生的沉淀作用以及粪便密闭厌氧发酵、液化等是其基本原理,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可以杀灭寄生虫卵,达到粪便无害化的目的。3 个相互连通的粪池是“三格化粪池”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格化化粪池厕所”的基本构造如图2所示:

三格化粪池厕所建立比较简单,而且有助于粪便的发酵和储存,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用来做农作物的肥料。

(2)针对生活水平较高,接近县城的农村地区:抽水马桶是很好的一种选择,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农村城乡家庭,没有明确规定,以推广卫生厕所为主要目标,目前国家爱卫办倡议推广的是卫生厕所是以普及使用冲水式蹲便器为主,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建设-地面冲水蹲便器,地下为双瓮式污物回收方式的卫生厕所,目前这个方案在全国推广中。农民将来都能够住在楼房中,抽水马桶便很适合这样的情况。比较适合的还有直冲式连体座便器,这种座便器的主要特点是节水功能比较好,而且存水的面积小,这样的结构能够集中水力,外观来说因为整体的包边设计,使得座便器比较容易进行清洁。

5.2、农村生活废水的处理方案

农村的生活废水量很大,而且不容易进行统一的处理,同样针对不同的发展情况,所处的不同的新农村建设阶段,我将处理方法划分为两类:

(1)针对农村地区还没有建设新农村小区的地方,蚯蚓生态滤池污水处理技术是很好的一种选择,由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辉等人提出的这样技术,适用范围很广,而且所要求的条件很低。像我们莘县的农村一般都在100-300户之间,因此这种方法显得既方便又实惠。而且在现实的应用中该技术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果。

(2)针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区,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既经济又高效。这种设备可以存放在地下不会占用地表面积,地上的土地完全可以用来做绿化,常规高空排气式一般的污水处理设备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不同的是此种设备还具有土壤脱臭的措施。全自动的电气控制系统和设备故障的报警系统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而需要人做的就是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就可以了,十分节省人力和物力。

5.3、村庄或内存居民周边环境绿化问题解决方法

农村的大多数村民受教育水平较低,而且对农村的绿化关心程度很低,因此大部分的农村总是建设水平很低,而且绿化建设较为落后,在日常生生活中的管理秩序较乱。因此,对于农村来说最重要的是体现村庄特色,根据村庄现有的状况准确进行定位,遵循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思想,根据村庄的现实情况,将农村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相联系。另外还应做到统筹规划,利用调整树种结构的方式做到协调发展。

在农村绿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长期管护的原则,新农村的绿化建设时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目前有些群众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而进行伐木,再加上养护管理跟不上,造成植物被严重破坏的情况,因此要加强村民的绿化意识。农村绿化尽量要符合当地的乡土,绿化植物的日常维护费用占据农村日常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吧,因此重要的是利用植物本身的特性减少这一支出,做到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够做到节约。

5.4、主张要求全员参与建设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是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因此,农民的支持与配合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但是现实中的情况是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严重缺乏村民百姓的参与,并且很少采纳村名的意见。号召村民参与进来可以增加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程度,可以集思广益,也可以共同探讨环境治理的问题,毕竟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性因素是每一个村民。

因此,针对于不同发展阶段或者建设阶段的新农村来说,所适合的处理方法也都是不一样的,只有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才能够促进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的厕所问题是直接关乎村民健康问题的重要因此,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问题则是最为普遍,最难治理、最需要全体参与治理的问题,绿化建设则是为了建设生态文明不可少的措施。

6、结语

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与村民的生活与幸福息息相关,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联系紧密,同样关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是当今社会全球都在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环境遭受到破坏,人类必然要遭受到自然的报复,因此,保护环境不受破坏是大家义不容辞的事情。于是,当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讨论时,就足以能够看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哲.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调查分析―以云南省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15(9):35-37.

[2]范家霖,胡默言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9(6):25-28.

[3]陈润羊.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初探[J].生态保护,2008,33(05):16-19.

第6篇

关键词 旱厕所设计;厕坑;校舍安全工程

中图分类号 TU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1-0224-01

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主要包括教室、宿舍、餐厅和厕所等项目,校舍安全工程作为地方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备受关注,在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工程项目都在额定的投资范围内按期、保质得以实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很大改善。

但作为校舍安全工程之一的厕所工程因多采用旱厕所形式,再加上规模较小,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厕所的设计考虑不周,存在许多不妥之处。还有些厕所甚至没有设计,随意施工。结果给日常使用带来不便,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旱厕所由地上建筑和地下厕坑组成,便溺储存在地下厕坑内。旱厕所尽管卫生条件较差,但受农村条件的限制,这种厕所形式还将长期存在,且量大面广。作为师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安全性、适用性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人于去年暑期到山西省某县教委校安办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该县校舍安全工程做了系统的调研,重点参与了某校旱厕所从设计方案确定到施工验收的全过程。返校后在学校老师们的帮助下,查阅相关资料,并请教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的老师们。从设计角度对农村中小学旱厕所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进行了些探讨。

1 设计思路

1)应有足够蹲位数量和合适的男女生蹲位比例。2)应有满足人员密集情况下的使用空间。3)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4)入口布置应满足人员疏散和私密性的要求。5)应有方便卫生清理的构造措施。6)厕坑有效容积应满足清掏周期不宜小于三个月的要求。7)厕坑设计应使便溺自然渗漏,否则不能满足清掏周期的要求。8)应保证水位变化情况下的结构稳定性。9)应满足侵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2 建筑设计

1)男生每40人一个蹲位;男生每40人一米尿槽;女生每20人一个蹲位。2)男厕通道(含尿槽)不小于2.2 m,女厕通道不小于1.5 m。3)每个蹲位对应的厕坑有效容积不应小于2.5立方米。4)层高应不小于3.6 m,门窗开洞率不小于30%,中间隔墙不应到顶,各个方向的门窗洞口能形成空气对流。窗洞设预制混凝土花格或铁艺格栅。5)入口处应设置不低于1.5 m的档墙。6)蹲台应高出地面100 mm-150 mm。7)蹲位坑口宽应为120 mm-150 mm,长应为800 mm-1000 mm。8)地面应每间距3000 m设置排水地漏,方便清扫。9)清掏口应设在室外,高出地面300 mm,加盖上锁。10)室内外应有不小于150 mm的高差。

3 结构设计

3.1 厕坑设计

厕坑的作用是储存便溺应具有渗透性能,坑墙采用粘土砖墙,坑底铺设渗透性强的粗骨料水泥拌合物。厕坑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3.1.1 厕坑墙设计

为达到设计要求的有效容积,厕坑深度较大,一般达4.0米以上,厕坑墙的稳定性成为关键。厕坑墙应独立设置基础并保证基础有不小于500 mm的埋深,墙体设置竖向柱和水平系梁。墙体基础、墙体和厕坑盖板共同作用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应经计算确定,计算时取最不利工况即厕坑自最高水位至刚清空后的状态。这是厕坑墙承受土压力、水压力的共同作用。土压力计算时应考虑地面建筑物附加荷载的作用,土的粘滞系数和内摩擦角应按土的饱和状态取值,按静土压力计算。竖向柱一般每隔两个蹲位设置一道,按构造柱要求与墙体间采取连接措施。设计计算时墙体承受的侧压力应完全由竖向柱承担,竖向柱按两端铰支梁计算确定其截面和配筋。系梁间距控制在2.0米以内,截面高度240 mm,构造配筋。

3.1.2 厕坑盖板设计

厕坑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设计是重点考虑构件在腐蚀环境下的耐久性要求。

3.2 地面房间基础设计

地面房间结构设计很简单,本文只述及基础设计部分。

3.2.1 基础选型

根据地基土质对浸水敏感性确定基础形式。

3.2.2 浅基础---刚性基础和扩展基础

适合沙石土质地基、老粘土地基。这些土浸水后承载力不会降低,也不会产生不可许可的变形。

3.2.3 深基础---桩基

适合粉土、粉质粘土、一般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地基。因地上建筑荷载很小,一般情况下桩基深入水位影响线以下或穿过湿陷性土层即可。桩基可用机械洛阳铲成孔,方便快捷,费用不大。

4 耐久性设计要求

1)旱厕所不采暖,门窗洞口不封闭,地面以上部分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宜按二b类考虑。2)厕坑盖板、厕坑竖向柱、厕坑水平系梁属腐蚀环境,此部分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宜按三b类考虑。3)混凝土构件最低强度、成分含量应满足对应的环境类别要求。4)混凝土结构保护层最小厚度应满足对应的环境类别要求。

5 结束语

作为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校园厕所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卫生状况和师生的生活质量。旱厕所虽然卫生条件差,但是投资少,使用费用低,在农村中小学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在目前的实际条件下,针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不足进行一定的改进,会带来安全上的保证和使用上的方便。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M].(GBJ -86).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M].(GB50010-2010).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M].(GB50003-2001).

[4]建筑地基设计规范[M].(GB50007-2002).

第7篇

一、工作目标及任务

2015年全镇启动建设7个一般自然村新农村建设村点(详细名单见附件2)。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积极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配套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升级。

1、编制建设规划。以村为单位编制新农村建设点规划,重点做好村庄整治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实现村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侧、住整洁房、居优美村”目标。规划要预留发展空间,使村庄能够建成农民永久居住点。

2、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积极开展筹资筹劳工作,建设点通组路、通户路硬化率达10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以上,水冲厕普及率100%以上,无破烂旧房和人畜混居。

3、公共环境建设。重点开展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及拆除破旧栏厕等“三清一拆”工作,搞好垃圾处理和村庄绿化等。生活垃圾实现专人收集、转运或集中处理,保洁制度完备,村内干净整洁。

4、活动场所建设。根据村庄规划和现有条件,充分利用空地和空闲房屋,建设理事会办公及村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如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健身广场等,丰富村民文化体育生活。

5、“一村一品”培育。有产业基础特别是有特色产业的村庄,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培育专业大户,推进合作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考评办法

设新农村建设工作考评分值100分,按照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和任务,根据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由镇新村办按照“一支队伍、一把尺子”要求组织人员,到点逐项逐户核实工作进度,并定期通报结果,详细考评标准及内容见附件1。

三、考核措施

1、召开流动现场会。以不同阶段工作重点在5月30日和9月15日两个时间节点的工作进度为依据,召开两次流动现场会。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站所分别到工作进度最好和最差的两个村召开现场调度会,工作好的介绍经验,工作差的作出检讨说明原因。5月30日前的工作重点是理事会组建、管理规划和环境、厕所整改;9月15日前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工作。

2、注重平时考核。从4月份开始,对各村点实行一月一考评制度,由镇新村办工作人员按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并排位。对连续两次倒数第一或连续两个月无工作进展的村,由镇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对村书记进行诫勉谈话。第三个月仍然倒数第一或无工作进展的,对村书记给予组织措施处理。同时,视全镇工作进度,不定期对工作落后的村进行书面通报批评。每通报一次在村级目标考评总分中扣5分。对在年终考评“三改”未达100%的村点给予一票否决,取消年终各项评先评优。

3、实行重点扶持。对在4月30日前达到准入条件的村,即完成三清一拆、成立理事会及有理事会办公场所,镇政府将预先拨付2万元启动资金。5月30日前未达到准入条件的不予拨付启动资金。对工作积极、进度较快且工作有特色有亮点的建设点,镇党委政府将给予资金倾斜,重点打造。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迅速启动。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民生实事,是我镇实施基础设施扶贫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各点务必高度重视,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迅速启动三清一拆三改等工作。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委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紧扣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全局重点工作,着力谋划北部新城建设,提高各项重点工作的执行力结合起来;突出以人为本,紧扣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为民办实事,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落实区建设系统重点工程(工作)和重点拆迁安置项目等为民办实事的基础上,认真执行区制定的一批惠民政策措施,努力实施一批利民实事项目,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主要内容

(一)执行区制定的惠民政策措施

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我区将重点出台以下十方面政策:(1)区委、区政府关于服务重点企业的若干意见;(2)关于促进创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关于完善投融资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4)关于促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若干意见;(5)*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6)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7)高效特色农业保险扶持办法;(8)关于推进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工作的意见;(9)关于建立健全乡村医生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10)关于实施基层党建“三个一”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

我局各党支部,各内设处室和事业单位要根据区委制定的十项惠民政策措施,认真学习宣传、深入贯彻执行好十项惠民政策措施,并给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和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在贯彻落实好区委、区政府相关指导性政策文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重大课题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重点围绕经济发展、服务企业、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城乡统筹等方面,创新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法和方式,进一步围绕群众和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好区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和措施,让人民群众和企业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

(二)实施一批利民实事项目

突出以人为本,紧扣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群众反映最急、最难、最愁的问题,努力实施一批利民实事项目,提升民生质量。

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全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十件实事:

(1)县乡公路改造及养护;(2)农村道路和危桥改造;(3)集镇污水收集系统建设;(4)集镇污水收集泵站及压力管道建设;(5)水环境及老小区整治;(6)菜市场改造;(7)公共厕所建设及改造;(8)城乡公交站台建设;(9)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标线完善;(10)农村改水工程建设。

局属各处室和事业单位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针对群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心的问题,在政策和资金允许的范围内,再谋划确定几件惠民利民实事,切实帮助基层、企业和群众谋实招、办实事、出实效。

(三)完善一批为民服务项目

按照“服务意识有新增强、服务能力有新提高、服务作风有新转变、服务效能有新提升”的总体目标,切实履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好的做法,结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创新创优,再推出一批服务创新举措。

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全局将重点落实以下十项服务举措:(1)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提高行政效率;(2)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3)宣传普及建筑节能知识;(4)宣传普及防空防灾知识;(5)法律法规咨询;(6)完善公共服务电话;(7)规范完善路名牌和指路牌;(8)城市管理与社会治安一体化建设;(9)公交线路优化;(10)城管进社区。

各处室和事业单位要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查找服务不优、效率不高的思想根源,增强服务企业、基层和群众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的要求,切实推出一批新举措,着力打造城市建设管理服务品牌。要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本领。

三、实施步骤

主题实践活动分四个阶段有序推进:

第一阶段:制定活动方案(5月上旬~中旬)。局活动办已将全局主题实践活动的主要项目汇总(见附表)。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实施(5月下旬~6月下旬)。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加大宣传发动,按照时序进度,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在5月下旬实质性启动。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现有条件下能够解决的,要立即解决;对于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的,要加快启动;对于政策性问题,要认真梳理、尽快研究、早日解决,确保活动在6月下旬初见成效。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改进(7月上旬~中旬)。结合前阶段活动成效和群众的反馈意见,认真总结主题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问题。对一些好做法,通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在全局推广;对于活动中反映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制定方案,加快落实,推进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四阶段:完善长效机制(7月下旬~8月底)。对主题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好政策、好机制、好方法,统一汇总整理,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区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要继续延续主题实践活动,抓好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大力推进各项利民实事,不断完善服务举措,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着力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领导职责,亲自参与方案制定,率先垂范参加主题实践活动;要注重发挥好广大党员的带头作用,引导党员当好宣传员、联络员和服务员,架起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

(二)注重群众参与。要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呼声作为主题活动的重要依据,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主题活动的着力点,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实践活动带来的实际成果。

第9篇

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一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交通区位较优的集镇,正逐步成为辐射带动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中心集镇。村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有了一定基础,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表现在:

1、小城镇建设方面:①发展重点不突出,一段时间内将发展的注意力集中在县城建设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各地的中心集镇建设,各中心集镇依靠自身潜能均衡发展,不少中心集镇近10年发展缓慢或面貌依旧;②中心集镇规划滞后,起点偏低,规划深度和细化不够,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完整性,不能适应中心集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较大,随意改变规划,从而导致中心集镇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混乱,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普遍存在;③中心集镇之间区域分工不明确,经济互补性差,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乏个性特征,难以产生区域经济集聚和辐射效应;④经济发展趋缓,缺少主导产业支撑,发展乏力;⑤不少同志疏于“经营城镇”的研究和实践,多元化投融资格局没有形成,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⑥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较低。

2、村庄建设方面:交通不便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房建设比较零乱。农房建设普遍缺乏地方特色、乡村特色和文化传统,“有新房而无新村”。农民住宅功能不合理,住宅与禽畜舍混杂,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集中供水设施普遍缺乏。村庄环境亟待改善,村庄内道路设施简陋,排水设施严重缺乏。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许多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而在农村的住房闲置,也没有拆除,由于受“不转户口、不减土地、离土不离乡”的限制,导致一些进镇农民在农村仍有住房,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空心村”现象的出现,浪费了大量土地。

二、村镇规划的落实

科学规划重在实施,实施好村镇规划一靠管理、二靠引导。首先,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规划行政许可和施工行政许可制度,在建设信息网村镇建设网页公布执行两项行政许可制度的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法定程序,也是村镇规划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是不能逾越的。其次,要注重引导,防止几种错误倾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治理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以农民满意为原则,切实防止“刮风”和搞运动,增加农民负担,破坏环境的建设行为。再次,要抓好示范试点。要以示范镇村为重点,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和整治工作的指导,积累经验向面上推广,整合集中建设投资和扶持项目,提高投资效益。加大对示范工程技术服务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强化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从城乡统筹要求出发,完善政策措施,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逐步向郊区农村延伸。建立农村建设投资和设施维护长效机制。建立指导和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农民技能水平。

三、积极开展村庄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村庄整治一定要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确定村庄建设的内容,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从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入手,科学确定村庄建设标准,规划适度超前,建设逐步到位,正确处理好“地上地下”关系,处理好村庄集聚和基础设施配套的关系,引导村民有序适度地迁往规划居民点。避免因住房快速集中而配套设施跟不上,导致村庄公共设施不足,环境恶化,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现象产生。在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前,要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和制定村庄整治方案,参照各地政府的指导性目录,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与技术要求,明确整治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在政府投入和社会力量的扶持下,逐步实施。

村庄整治内容要合理确定,主要包括:规划编制、村内道路、供水设施、排水设施、垃圾集中清运设施、住房与禽畜舍混杂、废旧坑(水)塘与河渠水道、基层党员和群众活动场所建设、村容村貌和“空心村”整治,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安排整治项目应根据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目标,结合公共财政能力,选准切入点,参照其他地方经验,可以从整治村庄环境入手,实施“三清四改一平”――清淤泥、清路障、清垃圾,改水、改厕、改路、改圈,平整公共场地,从解决农民群众的饮用水入手,从改善村庄道路排水入手,从改善居民住房功能和条件入手等等,各乡镇在制定整治项目目录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筛选,经济好的乡村整治项目可以多一点,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乡村可以少一点。

村庄整治的目标:使整治后的村庄村貌整洁优美,硬化路面符合规划,饮用水质达到标准,厕所卫生符合要求,排水沟渠和新旧水塘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运转场所无害化处理,住宅安全美观,富有地方特色,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得到保障,农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

第10篇

一、上半年工作小结

1、努力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工作。2020年全县夏收小麦142万亩,亩产在410公斤以上,其品质、单产比上年显著提升。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88万亩,杂粮面积25万亩。受旱情影响,计划水稻改种面积44万亩。我县上半年累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累计产量达到30万吨,累计产值达到8亿元。都市圈合作共建供肥蔬菜基地项目全县新建供肥蔬菜基地947.5亩,明确10家蔬菜种植基地,已经完成企业申请、村乡核实并与财政部门联合下达实施方案。

2、努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高标准农田项目省下达我县治理面积13万亩,2019年10月份陆续开工建设,截止到6月底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当前正抓晴好天气组织乡镇、施工单位逐标段验收,市农业农村局已组织专家对我县验收,等待批复。2019年农田建设“最后一公里”项目省厅安排计划19万亩,现已全面施工,竣工时间计划在11月底。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12万亩安排在9个乡镇18个村,投资1804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市级批复,等9月份水稻收割完成后即可开工建设。2020年“最后一公里”省农业农村厅安排我县17.49万亩任务,涉及16乡镇21个项目。目前项目初步设计已经经过专家评审,完成县级批复,7-8月份完成招标工作,计划9月开工建设,11月底竣工验收。

3、努力抓好现代农业发展。2020年10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复审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49家,新认定的市级龙头企业18家,新认定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31家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94个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0家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12个品种获“无公害食品认证”;5家企业12个品种获“有机食品”认证;“虾田米”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入选“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产品;3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续报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复,期限5年。

4、努力抓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摸排,精准界定确定具备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扶贫条件的贫困户。把是否具备产业扶贫条件,具备哪类产业扶贫条件作为脱贫大数据平台中贫困户的基础信息之一。目前共摸排4.2万户对象户,已完成在省办系统内标注,全县第一批产业到户奖补共打卡发放了5755.9万元,涉及20449户。

5、努力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开展了“干净整洁迎新春”行动,全县出动清理车辆2.3万台次、出动人工8万人次、清理垃圾4.3万吨、清理沟塘河渠2.9万米、清理草堆杂物2.7万处、清理乱搭乱建1883处、清理废弃广告牌4045处、清理无功能建筑1177处。积极开展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制定下发了《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霍农工组〔2020〕6号)文件,对全县厕所进行摸排登记整改,目前对59403户厕所进行了排查,排查出42285个问题,已经基本整改完成。

6、努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谋划、统筹部署,转变工作思路方法,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坚持扶优扶强,促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内强素质、外强能力,抓好规范提升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加快提升发展质量。抓好试点示范。开展国家、省、市、县级示范社四级联创,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培育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1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5家。下半年力争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2家。深入推进联合与合作。在继续培育壮大一批单体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引导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依托选定的县级产业发展带头人、乡镇级产业带头人,充分利用我县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开展多元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利益共同体,培育一批产业竞争力强、区域知名度高的品牌联合社。

7、努力做好农村改革试点工作。结合“两项改革”集中整治行动,切实落实好市级抽查反馈的问题。全面完成2018、2019年度清产核资工作任务。完善“三资”平台管理。结合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三资”管理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整治,继续严查“三资”引发的腐败问题。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内容、范围、方式、责任等方面进行细化和规范,建立健全简单明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三资”管理权力运行流程,做到让基层干部会操作,让农民群众看得懂。加大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力度,特别要对“三资”管理混乱、群众反映强烈村进行专项审计。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健全宅基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改革,推进建立依法取得、节约利用、权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有序、管理规范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

8、努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2020年我县起草了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推进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服务主体名录、服务事项清单、服务主体信用等行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服务价格指导,鼓励充分竞争,形成合理价格,保障农户利益。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更大范围的服务供给与需求线上对接,推动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信息建设,全县60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实现注册登记。

9、努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前农产品快速检测已完成8695个,完成率57.6%;农产品追溯体检建设已完成4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入驻国家或省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已有47家企业入驻国家平台,92家企业入驻省追溯平台.

10、努力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2020年全县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培训60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550人,产业扶贫带头人50人),专业生产型培训50人,技能服务型培训150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我县通过公开招标,遴选了县水产站等五家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目前全部开班,9月底完成全部教学任务。

11、努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组织全县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技人员,一边战斗在抗疫一线,一边进村入户指导农业生产:截止到2020年6月24日,全县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各类技术指导意见630次,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开展宣传360余次;全县共遴选261名农技指导员,他们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微信、QQ、中国农技推广APP等媒介,开展线上技术指导服12560人次,接受电话、微信等各类技术咨询14280人次;通过开展包村联户服务,深入田间地头,线下实地指导服务23650人次,印发明白纸、科技政策等资料8.9万份。全县共遴选1305名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通过他们带动26000多户农户发展生产;农技指导员帮扶指导522户贫困户,帮助他们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12、努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按照县2019年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益农信息社)建设整县推进实施方案(霍农工组办[2019]14号)要求,上半年已完成第二批289个益农信息社及信息员的摸底统计工作下步准备,联系四创公司对289名信息员进行益农信息平台操作培训。届时,全县共建益农信息社32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做好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系统填报工作,力争7月初完成数字填报并通过上级部门审核。配合百食轩有限公司申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工程申报。

13、努力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制定2020年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工作,落实秸秆产业化利用项目,拟定奖补范围和资金标准。及时兑付秸秆收储场(中心)建设奖补和运费补贴,协调秸秆收储主体与外地生物质电厂签订购销合同,签订数量达8万吨。督促各收储实体做好小麦秸秆收储工作,全县午季秸秆收储量达6万吨。着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率。及时启动中央财政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投资600多万元;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五化”利用奖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全县已发展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9家、原料化3家、肥料化3家。大力推进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加强农机作业管理,全县统一要求小麦收割机械必须加装秸秆粉碎装置,留茬不得高于15cm。

14、努力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以创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为切入点,全面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县级仲裁庭、乡镇调解庭和农村调解小组的作用,依法、公正、及时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上半年共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仲裁案件达58余件,结案33件。(受疫情影响,很多案件刚刚送达,还没有开庭)有力的保障了我县农业农村和谐稳定。

15、努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一是努力抓好党建工作,认真统筹谋划,研究制定局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和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党建工作。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推进学习常态化,认真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完成县委巡察整改工作任务,推动工作高质量完成。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对各党总支,支部党建工作业务指导,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一岗双责责任清单,细化工作任务,制定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应用四种形态,共提醒谈话8人。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拔使用股级干部7名。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细化工作责任,突出教育管理。做好文明创建和双拥工作。二是努力做好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闻庆东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加强对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积极做好局机关工作人员及全体站、所、场、公司人员自身疫情防控工作,全局未发现一例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强化小区包保和办公室值班,包保城关镇阳光名苑小区,每班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在岗在位,确保疫情期间信息畅通,安排部署落实到位。加大对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疫情防控,特别是对畜禽养殖企业,印发明白纸和一封信,确保经营人员和养殖畜禽的生产安全。加强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全县菜篮子和米袋子安全。粮油、蔬菜、肉蛋等食品市场供应充足,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稳定。保障防控物质供应,局党组积极筹措资金,及时购买口罩、消毒液、消毒酒精等必需防控物质和用品,及时购买生活必须品确保阳光名苑小区包保人员值班值守。积极做好绿色通行证发放工作,主动配合交通、经信部门,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农资物质储备、蔬菜、粮油运输配送,春季农业生产物质储备充足,市场供应畅通。加强疫情期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对象摸排统计工作,积极帮助带贫主体复工复产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精心组织安排为贫困户购买鸡苗工作,迅速开展产业发展指导服务。三是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及时贯彻传达国务院、省、市县会议精神,研究制定2020年局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环境污染、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农业地震、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水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种子突发事件、非洲猪瘟疫情、农机事故应急等12个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对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合作社生产管理、农田建设现场安全管理;重点行业安全管理,农药、化肥使用安全等上半年督查检查20余次,上半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四是做好维稳工作,对重点单位重点人员明确包保人员,确保“两节”期间和“两会”期间无越级上访事件,主动接触矛盾,真心真情化解。五是做好扫黑除恶工作,针对原茧丝绸公司王永明强占集体公房,局已按程序进行,案件在推进中。六是抓好民族宗教工作,认真做好局宗教联系马店镇马店教堂工作,配合乡镇做好非法传教点普查工作。七是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18年引进的方硕食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2020年投资一条小龙虾冷冻包装生产线3000万元已完成。2019年引进鑫淼橡胶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投资1.145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9000万元。2020年引进北京西拓联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沼气工程和固化有机肥1.3亿元项目和深圳中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8940万元项目正在深度洽谈中。八是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对潘集农场、十里井棉种场、户胡农场、冯井农场、茧丝绸公司、种子公司等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改制,目前已完成资产登记,征求意见、职工签字等工作。加强推进统筹解决县属困难企业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认真落实霍政办秘[2020]62号通知精神。

县农业农村局上半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不高,虽然是产粮大县,但一产比重低,农产品加工产值负增长;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虽然每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最后一里公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面小,加上乡镇缺乏有效的设施监管,前修后毁,象今年前期的干旱和目前的雨水重大水灾渍害等,造成一定的农田损毁,影响农作物收成。三是环境整治工作任务重困难多,特别是农村改厕工作,由于前期所建厕所标准不高,质量不高等,造成现在整改困难特别大,加之农户使用保养不到位,省市督查多次发现问题,前面刚改好,后面就出现问题。四是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过去的业务在自然资源局,没能很好的沟通与对接,责、权、利不明确,造成农户分户、办宅基证等困难问题。五是机构改革后,业务量增加巨大,而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面断层等,造成部分工作应付多,顾此失彼,重点工作不突出,常规工作亮点少。六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数量多质量低,没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科技水平不高,现代农业发展慢,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传统农作物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缺乏市场竞争力。针对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局党组高度重视,并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1、加强水稻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技术指导,防控重大病虫害发生,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目标责任,确保全年粮食收获面积稳定在46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80万吨以上。

2、年底完成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任务80%以上,11月底前全面完成2019年度和2020年度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任务,并完成县级验收。认真谋划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计划和实施地点。

3、按时完成今年“三品一标”任务17个。下半年继续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努力打造我县农产品品牌。继续培育壮大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培育5亿元以上行业领军骨干企业3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0家。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精做亮小龙虾产业,优化提升皖西白鹅产业和朗德鹅产业,加强“三品一标”认证。

4、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农业产业扶贫任务,完成2020年贫困户产业奖补打卡发放工作。

5、继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6、进一步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动力。

7、切实巩固好农村“两项改革”成果,深化村级“三资”管理平台升级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健全微权利E监督系统及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系统。

8、加快农产品检测速度,力争超额完成50%以上。继续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再完成5到10家。继续推动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入驻国家和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完成种植养殖生产经营单位名录信息化数据库建设,继续推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

9、督查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加强对各培训机构工作指导和监督,确保9月底全部完成教学计划,10月底全部完成验收、总结、财务审计工作。

10、全面落实秸秆综合利用“五化”利用项目建设,确保序时进度加快中央财政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实施进度。

第11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超过1%的流行村为重点,以整体推进、综合治理为手段,以省部联动为契机,以血防项目为支撑,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着力推动血防工作进程,切实减轻血吸虫病危害,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一)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以村为单位,居民和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降至3%以下。有效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急性感染,不发生突发疫情。晚血病人治疗率达到100%,新发晚血病人得到有效控制。淘汰当年查出的全部病牛,实行以机代牛,建设一批“无牛村”加强疫区“一建三改”和卫生厕所建设,确保人畜粪便处理无害化。

(二)易感地带钉螺面积和密度明显下降。通过实施药物灭螺和水利、林业、农业、土地整理、交通等综合治理措施,易感地带钉螺面积明显下降,阳性钉螺密度下降30%以上。

(三)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疫区“一建三改”三格式无害化厕所、安全饮水、通村公路、高产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和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建设,努力改善疫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以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超过1%的流行村为重点,加大项目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

(二)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根据疫情流行现状,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和措施,以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三)坚持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加大淘汰病牛、以机代牛、管粪改厕、人畜查治和扩大化疗等传染源控制措施的实施力度。

(四)坚持整体推进、综合治理。以区域为单元,连片整体推进,综合治理有螺地带特别是阳性钉螺分布地带。以流域为主线,根据“按水系、分片块,先上游、后下游”原则,对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结合水利项目进行综合治理,改造钉螺孳生环境。

四、主要任务及工作要求

(一)传染源控制

1.以机代牛。实行以机代牛900头,购置农机300台,建立农机服务组织20个。农机部门要会同畜牧等部门严格核查耕牛数量,落实淘汰耕牛、购置农机的补贴标准,与农户签订淘汰耕牛、购置农机协议,做到以村为单位,整体推进。

2.建沼气池和三格式无害化厕所。建设三格式无害化厕所15000座、农村家用沼气5000户农业、卫生等部门严格按照《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等有关要求,逐村逐户核实户数,逐一建档建卡。组织专业队伍和建筑材料统一建设,强化经常性管理和工程监理,确保项目发挥长期效益。

3.人畜查治病及扩大化疗。加大人畜查治病及扩大化疗力度,目标人群查治覆盖率100%,使人畜感染率明显下降。开展人群查病148836人次,治疗及扩大化疗54241人次;耕牛查病16960头次治疗及扩大化疗21709头次。卫生、畜牧部门要根据国家血吸虫病查治病技术规范,对查出的病人、病畜建立档案资料,健全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4.救治晚血病人。免费救治晚血病人261人。坚持因人制宜、科学救治、跟踪管理,对危重的晚血病人及时实施免费救治。加强治疗的跟踪管理和服务,不断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5.家畜圈养和替代养殖。积极推广家畜圈养模式落实有螺地带禁牧措施,减少自由放牧对环境的污染。调整农户养殖结构,利用疫区水、草资源丰富特点,统一规划,重点扶持疫区建禽类替代养殖小区8个,发展禽类80万羽。

6.建设疫情监测点。根据国家血吸虫病防治监测方案,全市设立10个疫情监测点,以螺情、病情监测、突发疫情监测为主,加强毗邻地区的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卫生血防部门要加强疫情监测点建设,配备必需的监测器材和设备,加大检查指导力度,保证监测点工作顺利开展。

7.加强血防知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血防知识和政策的宣传,使血防知识宣传进村入户,提高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增强参与血防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教育部门要将中小学生血防普及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落实学校血防责任制,积极开展创建“无血吸虫病人学校”活动。

(二)钉螺控制

1.查螺和药物灭螺。查螺5428.5万平方米,药物灭螺1312.5万平方米。加大查螺力度,及早发现钉螺孳生地,确定易感地带;对易感地带和感染性螺点,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氯硝柳胺浸杀、喷洒等方式灭螺,减少人畜感染。强化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确保查螺、灭螺任务的落实。

2.流域治理。结合四湖流域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抓好有螺水系的治理。结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兴隆、泽口等2处大型灌区进行阻螺、灭螺设施改造。改扩建或新建引水涵闸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增设沉螺池,并按水利部的水利血防导则》进行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管理,达到控制钉螺源头压缩面积、降低密度的目的

3.土地整理。把血防与土地平整、开新填旧、沟渠硬化、建沉螺池、建防护林网、中低产田改造等有机结合起来重疫区钉螺密度高的村和钉螺孳生地,安排“兴地灭螺”工程土地整理项目,连片整理土地1500公顷,达到血防灭螺和建设高产农田同步实施的目标。

4.兴林抑螺。建抑螺防病林14000亩。根据国家林业血防综合治理专项规划,按照相对集中、连片治理布局要求,采取“林水结合”等适宜的造林模式,开展以杨树、枫树等树种造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结合翻耕套种农作物,完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建立林业隔离防护网,阻止耕牛进滩放养减少钉螺孳生及家畜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5.加大对小型易感环境的钉螺控制。疫区推广轻型简化栽培4万亩,实施水旱轮作2.8万亩水改旱1000亩,新开挖精养鱼池600亩,改造老鱼池800亩,硬化进排水沟渠800米。通过农业工程灭螺建设,减少耕牛使用频率,避免或减少群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与疫水接触机会对有螺小型易感环境,实施小型灭螺改孳项目,做到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

6.疫区通村公路建设。按照改造公路两旁钉螺孳生地,方便农机作业、血防物资运输的要求,按每公里20万元的标准(其中中央和省投资10万元,地方自筹10万元)修建通村公路50公里。交通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快工作进程,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按期保质完成通村公路目标任务。

各地还应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等,强化责任,落实措施,进一步加大血防综合治理力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实行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地要建立健全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强化血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因防治措施不到位、没有实现防治工作目标的要追究责任,并实行“一票否决”市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本部门血防工作有力度、有成效。市血防办要加强综合协调,强化对血防工作的督察确保血防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拓宽投资渠道,加强经费监管。各地、各部门要围绕目标和任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卫生、农业、发改、水利、林业、国土、交通等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对我市血防工作的支持。各地及有关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分级负担、守土有责的原则,建立多种血防筹资渠道和稳定的血防投入机制。市财政按每年每人1元的标准落实血防专项经费,并落实血防综合治理项目和晚血病人救治配套经费。血防资金要专款专用,统一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切实加强对血防专项资金的监管和审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血防资金安全。

(三)严格质量控制,实行科学评估。各地、各部门要成立血防综合治理技术指导专班,负责项目的咨询、论证、技术指导、督促检查、考核与评价等工作。对不符合建设标准或达不到血防要求的有关部门要责令施工单位返工,直到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一建三改”项目要统筹规划、合理配套、严格标准、确保质量。以机代牛要做到淘汰病牛与购置农机同步。

第12篇

技术报告

辽中县辽中镇人民政府二OO三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辽中镇概况……………………………………………1

一、自然环境条件…………………………………………1

二、社会经济概况…………………………………………1

三、环境保护概况及具备基本条件………………………2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3

一、人均农民纯收入………………………………………3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4

四、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6

五、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6

六、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6

第三章城镇建成区环境………………………………………7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7

二、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只考核沿海乡镇)………………8

三、空气环境质量…………………………………………9

四、声环境质量……………………………………………10

五、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1

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3

七、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14

八、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

九、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15

十、清洁能源普及率………………………………………15

十一、集中供热率…………………………………………15

第四章乡镇辖区生态环境……………………………………16

一、森林覆盖率、农田林地网化率(只考核平原地区)…16

二、草原畜载量(只考核草原地区)………………………16

三、水土流失治理度………………………………………16

四、农用化肥施用强度……………………………………17

五、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17

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17

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18

八、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18

第五章创建工作初步结论……………………………………18

一、辽中镇基本符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基本条件………18

二、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建成区环境,乡镇辖区生态环

境指标基本达标………………………………………19

三、巩固“创建”成果、全面实施辽中镇环保总体规划

…………………………………………………………19

四、初步结论………………………………………………20

蒲河20__—20__年监测报告单

PH值

悬浮物

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

石油类

挥发酚

氰化物

氨氮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

高锰酸盐

总铬

六价铬

总砷

总镍

总铅

总铁

总铜

总锌

硬度

电导率

总镉

总磷

20__年

8.4

368

5.1

66

10.9

0.19

0.001

0.002

4.61

0.044

0.25

11.4

0.002

0.002

0.004

0.005

0.01

1.40

0.002

0.002

205

642

0.002

20__年

8.5

75

5.9

61

7.7

0.19

0.002

0.002

4.00

0.054

0.22

9.7

0.002

0.002

0.004

0.005

0.01

0.53

0.002

0.002

215

618

0.002

0.433

20__年

8.2

81

4.6

48

12.2

0.21

0.001

0.002

1.17

0.011

0.22

10.8

0.002

0.002

0.004

0.005

0.01

0.45

0.002

0.002

185

528

0.002

0.215

新立屯水源地20__—20__年监测报告单

PH值

挥发酚

氰化物

氨氮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

高锰酸盐

六价铬

总砷

总铅

总铜

总镍

总铁

总锌

总硬度

电导率

总镉

氯化物

20__年

6.8

0.001

0.002

0.88

0.002

0.34

1.5

0.002

0.004

0.01

0.002

0.005

7.31

0.002

92

344

0.002

5

20__ 年

7.1

0.001

0.002

1.15

0.003

0.04

1.3

0.002

0.023

0.01

0.002

0.005

0.63

0.002

138

343

0.002

5

20__年

7.1

0.001

0.002

0.29

0.005

0.08

2.4

0.002

0.011

0.01

0.002

0.005

7.00

0.002

142

342

0.002

5

辽中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技术报告

第一章辽中镇概况

辽中县辽中镇地处辽宁中部,沈阳市西南,东经122度38分至123度6分,北纬41度12分至41度30分,城区规划面积26.9平方公里,建成区12.6平方公里,城区北部与京沈高速公路和京沈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相接,是一座多业兴旺、交通发达、环境优美的新兴卫星城镇。

一、自然环境条件

辽中县辽中镇位于下辽河断陷盆地的中部,地表没有基岩出露,均被百余米厚的第四松散地层所覆盖。地下埋藏着石油、天然气、煤、铁、硼、菱镁、滑石、金、铜、锌以及稀土等矿产。辽中县辽中镇气候区划分属中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盛行西南大风,夏季较短,炎热多雨,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分明。20__年,平均温度为8℃,与上年持平,但春季平均气温比上年同期高1.1℃,辽中县辽中镇东临过境蒲河,西与辽河接近,流向基本为东北向西南。

二、社会经济概况

辽中县辽中镇辖区规划面积2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0亩;辖2个行政村。20__年底,辽中镇总人口为95171口人,非农业人口83171口人,镇内农业人口120__口人,20__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5‰。

20__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完成工业总产值16.0983亿元,比上年增长7.1;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家,协议外资390万美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274万元,比上年增长2.3。

几年来,我们辽中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城镇建设做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采取“统一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管并重”等措施,先后投资7亿元,实施了以道路拓宽改造为主的“三四一”工程(东南北三个出口,人民、西环、中心、文化四个广场,一条环城路)、以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的“六三”工程(道路铺装、棚户区改造、绿化、美化、亮化、公园景点六大工程和交通、市场、环保、环境卫生四项整治),使城镇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城镇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三、环境保护概况及具备的基本条件

近几年,辽中镇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加速城镇建设的同时,已将环保设施的建设提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截止20__年,全镇环境保护投资2亿元。其中,城市环境基础建设投资1.2亿元,工业污染防治投资8000万元。有效地控制了环境污染,使本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

一、人均农民纯收入

20__年辽中县辽中镇农业人口总数为1.2万人,农业人口总纯收入达到5520万元(现价),人均农民纯收入4600元,其具体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变传统农业为高效农业。

1、推进肉食鸡和蛋鸡工程,抓好品种改良工作和指导农民科学饲养,努力培育种鸡市场和肉鸡养殖市场,推广优良品种,人均增收2234元;

2、加强反季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人均增收500元左右;

3、缩减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精品经济林和经济作物。发展速生丰产林352亩,人均可增收291元。

4、推动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⑴加强机构改革,精简人员;⑵取消镇统筹、村提留;⑶杜绝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5、开展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活动,年可创收450万元,人均可增收375元。

6、我镇每年年初投入100万元左右扶助弱势和低收群体,提高其人均收入。

⑴对有劳动能力户,把输血型扶贫改变为造血型扶贫,由政府提供资金,扶持他们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或联系他们到企业工作,使他们逐步依靠自己改变贫穷面貌;

⑵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大福利救济力度。

数据来源:辽中县统计局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__年辽中镇83171口城镇人口的实际总可支配收入为6.7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03元(包括公务员工资收入、企业职工固定收入和劳务输出收入)。其中主要增收措施有两项:

(一)加快小城镇 建设,20__年新增投资1.5亿元,栽植各类风景树木30万株,修草坪30000平方米、新建小区及住宅小区80000平方米;增加城区人口、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切实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人均增加1450元。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__年开拓招商引资领域、引进项目3项,协议引进外资390万美元,内资15000万元,新上重点项目6个,吸收2500个劳动力就业,人均增收2300元。

其它收入4353元。

数据来源:辽中县统计局

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

我镇按照“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加大了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1996年,12.6平方公里镇建成区域实现了“六通一平”,近年来又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和城镇管理四个方面下功夫,改变了镇容镇貌,完善了城镇功能,提升了城镇档次。

(一)突出特色、合理布局

城镇建设,规划是龙头,要搞好城镇建设,必须首先规划好一个城镇。我们认真吸取辽中过去城镇规划滞后留下的遗憾和教育,我们把抓住城镇建设规划和环境规划,做为城镇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1996年对辽中城镇建设做了全面的规划,确定城镇区域规划面积为26.9平方公里;20__年,在新的城镇规划基础上委托沈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辽中镇建设优美小城镇环境规划》。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

近年来,我们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强小城镇建设,完善城区功能的重点环节,纳入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并严格按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并取得一定成效:

1、投资930万元,在镇内主要街道两侧全部设置高杆路灯1545级,并实行了“线路下地”,完成了亮化功能;

2、到20__年,辽中镇政府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镇内西南环地下排水管网的铺设3.5公里;至此,全镇区域内的市政管网建设全部完成。

3、辽中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8.41平方米;

4、辽中镇住宅电话普及率达到51.35;

5、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160处;

6、建成一座体育场,新建体育馆一处,建设面积7480平方米,农贸市场三处;

7、截止20__年,投资建成中小型医疗设备齐全的全科、专科医院9所;

8、建成中小学校14所,教学楼近200,000平方米,解决了全镇中小学生就学的问题,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救济免收困难学生学杂费等措施增加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连续两年来,辽中镇13720名适龄儿童进入学校接受基础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9、蒲河经综合治理后,筑有完善的防洪体系,且无乱占、乱排、乱倒现象的发生。

数据来源:辽中县村镇建设办公室、教育局、文体局

四、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

辽中镇自1996年在辽宁省率先通过小城镇规划后,百姓吃自来水及地下水的保护问题,就成为辽中镇工作的重中之重,辽中镇1989年率先全部解决城镇居民吃自来水问题,到1998年投资1890多万元,建成新立屯自来水场并投入使用,城镇居民自来水使用率达到98.2。

数据来源:辽中县建设局

五、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辽中镇辖区内生活饮用水源主要是地下水,辽中县卫生部门20__年对辽中镇的新立屯水源地进行了监测,总合格率为91。

数据来源:辽中县卫生局

六、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

辽中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完善:

1、镇区26.9平方公里共有公厕108座,每平方公里达到4座;

2、镇区共有公厕108座,其中水冲式33座,水冲式公厕普及率达30.5;

3、辖区内农户厕所共有3500座,其中无害化厕所2100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60;

4、辽中镇公厕设专人管理,并将工作落到实处,公厕地面及四周墙壁整洁;大便池有隔,便池也无积粪、无尿,基本无蝇蛆,粪便池有盖,粪便定期清理、不满溢,镇区内住房均享有卫生厕所。

数据来源:辽中县建设局

第三章城镇建成区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近年来,辽中镇政府加大了蒲河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通过河道整治,加强污染源的控制使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了环境规划的要求。

(一)蒲河的环境质量

辽中县环境监测站于“九五”期间开始对蒲河进行了布点采样监测。

1、布点

蒲河共设三个采样断面,团结水库为第一个采样断面,辽中桥为第二个断面,蒲河沿为第三个断面。

2、频次

每月监测一次,每年十二次。

3、监测结果

根据20__—20__年监测报告显示,蒲河26项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和总磷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GHZB1—1999)V类标准,原因是蒲河流经沈阳市进入辽中的水质为超V类水质,详情见蒲河20__—20__年监测报告单(下页)。

(二)饮用水源的水质情况

新立屯水源地(西水场)作为辽中镇的饮用水源,其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全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辽中县环境监测站于1996年开始对新立屯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采样监测。

1、采样布点

新立屯水源地设置一个采样点位。

2、监测频次

每年9、11月监测一次。

3、监测结果

根据20__—20__年监测报告显示,新立屯水源地18项指标氨氮和铁超过《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水质标准,但经处理后的集中供水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详情见水源地20__—20__年监测报告单(下页)。

数据来源:辽中县环境监测站

二、近岸海域海水水质

辽中镇不考核此项指标

三、空气环境质量

“九五”期间,辽中镇政府加大了对煤烟型污染的治理力度,使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

辽中县环境监测站自八十年代初即对辽中镇建成区空气环境质量,进行布点监测:

1、布点

大气监测按功能区分别设两个点位,第一个点位设在交通区(环保局),第二个点位设在居民区(微波站)。

自然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按功能区分别设三个点位,第一个点位设在工业区(化工厂),第二个点位设在工业区(四纺),第三个点位设在交通区(微波站)。

2、监测频次

对大气监测:每年1、4、7、10月进行监测,每次监测连续进行5天,每天人早晨、中午、下午三次采样监测。

对自然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每月监测一次。

3、监测结果

根据20__—20__年,监测报告及年度统计报告,辽中镇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标准,符合环境规划二类区的要求。详情见20__—20__年辽中镇建成区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单。

辽中镇空气环境质量状况统计表

项目

年份

T

(mg/m3)

SO2

(mg/m3)

NO2

(mg/m3)

自然降尘

(吨/平方公里·月)

硫酸盐化速率

(mgso3/100cm2碱片·日)

20__年均值

0.198

0.029

0.039

13.0

0.79

20__年均值

0.197

0.023

0.030

20.4

1.03

20__年均值

0.220

0.017

0.026

18.0

0.91

四、声环境质量

(一)区域环境噪声

共布设十二个监测点位。每年9月对区域噪声进行昼间监测。根据20__—20__年辽中城镇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数据和年度统计数据,辽中城镇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符合环境规划的要求,详情见辽中城镇区域噪声监测报告单。

辽中镇环境噪声统计表

单位:dB

全区均值

I类dB(A)

II类dB(A)

III类dB(A)

20__年

52.7

47.4

57.0

53.7

20__年

51.0

56.9

55.2

54.2

20__年

53.8

50.0

57.3

54.1

(二)交通噪声

辽中镇现建成公路12条,平均路宽42米,全路长39公里。

1、布点

沈盘公路布设两个点。

2、监测频次

每年9月监测一次。

3、监测结果

根据20__—20__年辽中镇交通噪声监测报告和年度统计表,辽中镇交通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IV类标准,符合环境规划的要求。详情见20__—20__年辽中镇交通噪声监测报告。

辽中镇交通噪声统计表

1#点位

2#点位

全区均值

20__年

70.6

70.0

70.4

20__年

71.2

69.7

70.8

20__年

71.1

70.7

71.0

五、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

20__年以来,根据辽中县“一控双达标”工作的布置和要求,辽中镇积极行动起来,镇领导主动会同当地环保部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完成了辖区内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全镇工业污染源达标率达到100。

(一)确定工业主要污染物

根据辽中镇工业企业以电镀、酿酒和机械加工业为主的特点,确定全镇的工业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COD、。

(二)确定重点工业污染源

“九五”期间,辽中镇将环境工作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严格控制污染严重的新建项目,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坚决关停辽中蒲东皮革厂、辽中县城南宰鸡厂等污染严重企业,对辽中县龙声造纸厂实施了搬迁治理,并于1997年开始,将辖区内现有的6家工业废水污染源和近96家企事业单位(116台燃煤锅炉)废气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

(三)确定治理方案

为了打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这一场攻坚战,辽中镇政府本着“投资省、重实效”的宗旨,主动出击,积极帮助企业确定了切实可行的污染治理方案。

(四)督促检查,确保全镇工业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

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方案实施过程中,辽中镇派出以主管副镇长带队的工作组进行实地督促检查、深入到企业中,为企业排忧解难,并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沟通,以取得技术的帮助,确保全镇工业污染源按时保质地完成了治理任务。

(五)治理成效

经辽中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6家工业废水污染源和96家企业事业单位废气污染源的治理任务。根据验收监测数据,工业废气污染源各点源烟尘浓度在159.8—194.6mg/nm3区间,二氧化硫浓度在801.8—826.3mg/nm3区间,达到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3—1999)的要求;工业废气污染源各点源PH控制在6.5—8.6区间,控制在66.8—92.6mg/c区间,COD控制在56.8—86.0mg/c,油控制在0.12—1.80mg/c区间,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至此全镇工业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六)巩固成果

为了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工作成果,辽中县环保局协助辽中镇政府具体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1、严格控制新建项目

为了巩固20__年“一控双达标”成果,辽中县环保局配合辽中镇加大了新建项目的管理力度。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否决;对污染轻的项目,必须经环保批准,并保证污染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的情况下,才准予上马。

2、继续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

为了防止污染源的反弹,辽中镇在辽中县环保局配合下加大了对镇辖区内工业污染源的双重监管力度,确保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工作成果。据20__年、20__年全镇工业污染源监测数据,工业废气污染源各点源烟尘控制在125.7—192.4mg/nm3区间,二氧化硫在726.8—853.4mg/nm3区间,达到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3—1999)的要求;工业废气污染源各点源PH控制在6.2—8.4区间,控制在46.8—94.8mg/L区间,COD控制在56.4—96.6mg/L,油控制在0.12—1.80mg/L区间,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至此全镇工业污染源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辽中镇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九五”期间,辽中镇政府在实施全镇总体规划时,将卫生建设工程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一)在镇区主要街道和住宅小区内设置了垃圾箱285个,成立了环卫处,配备人员250人,垃圾清运车7台,负责镇区26、9平方公里的卫生保洁工作。

(二)辽中镇政府为了解决垃圾污染的问题,改变过去那种简单堆放填埋的局面,于1997年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距辽中镇下风向下水源的年家屯村建立了大型生活固废填埋场,并按卫生填埋要求进行作业,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9。

(三)随着卫生设施的不断完善,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我镇已荣获“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和“全省百名重点中心镇”等称号。

数据来源:辽中县建设局

七、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辽中镇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已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日处理能力5万吨,需投资6790万元)的建设规划纳入到环保规划篇章。到20__年底,在辽中县环保局的直接参与下,已先后投资2900万元,完成了污水厂选址、可研、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的初步 设计及进厂道路、市政管网的铺设等工作。预计到20__年底能完成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目前,城镇污水中有70以上是源内治理达标排放的工业及“三产”废水,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70.5。

八、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近几年,我镇加大了“四化”建设的力度。为使镇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镇区新植草坪16万平方米;栽种黄金树、白腊、春树、皂角树、国槐、水曲槐、云杉等树种30多万株,各种花卉10万株。到目前为止,我镇共建成公共绿地103.9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3平方米。

数据来源:辽中县建设局

九、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

我镇建成区主要街道的总长度为39公里,20__年3-4月份,我镇加大了绿化、美化的力度,新栽植云杉、华山松树等高档景观树木30万株。到目前为止,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

数据来源:辽中县建设局

十、清洁能源普及率

辽中镇的能源构成主要是石油液化气和天然气,其次是煤。“八五”期间,由于受居住条件、生活水平、意识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我镇的燃料70以上是燃煤。“九五”期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环境意识的增强,我镇的能源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民用型煤、电、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已经成为辽中城镇居民的主要燃料,燃煤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20__年我镇建成区内清洁能源普及率为95.6以上。

数据来源:辽中县统计局

十一、集中供热率

1996年,辽中镇开始实施集中供热工程。规定一切建设项目的上马,首要的条件必须就近参加能源公司联片供暖,并逐步拆除原有分散供热锅炉。截止20__年底,共拆除辽中镇80多台分散供热锅炉,新建的80多万平方米的新建项目全部参加联片供热,实施集中供热。

1、节省能源;

2、减少锅炉燃煤所产生污染物的排放量;

3、改善居住环境,改变原来一楼一炉、烟囱林立的局面,美化环境。截至20__年,辽中镇建成区内办公、住宅总供热面积230万平方米,实施能源集中供热面积130万平方米,房产、镀锌管厂、税务局、减速机厂等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69.6。

数据来源:辽中县能源供气供热总公司

第四章乡镇辖区生态环境

一、森林覆盖率、农田林地网人率(只考核平原地区)

辽中镇属平原地区,辖区内土地面积为26.9平方公里。“九五”期间,辽中镇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植树造林352亩。截至20__年,辽中镇共有森林面积2.9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11;农田村地网化率达到91。

数据来源:辽中县林业局

二、草原畜栽量(只考核草原地区)

辽中镇不考核此项指标。

三、水土流失治理度

辽中镇无水土流失面积。

数据来源:辽中县水利局

四、农用化肥施用强度

“九五”期间我镇加速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建高档次的农业基地,农产品朝着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方向发展,鼓励农民使用农家肥,逐步减少化肥使用量。据统计,我镇20__年213.3公顷的耕地共施用化肥56524.5公斤(按折纯量计),其中:氮肥26566公斤、磷肥11870公斤、钾肥2261公斤、复合肥15827公斤,农用化肥施用强度降到265公斤/公顷。

数据来源:辽中县农村经济发展局

五、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

辽中镇政府为了加速农业改革,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加强了对辖区内农药管理。

1、控制农药来源,由镇农业站统一采购,保证农药的低残留性;

2、强化服务意识,指导农民科学用药;

3、加强宣传,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制剂。

20__年,我镇的主要农产品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测,主要农产品(水果、蔬菜)的农药残留合格率为85。

数据来源: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辽中镇把发展畜牧业做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畜牧业生产正在向规模化、现代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并突出重点,发展养殖业。现有标准化规模育肥猪、肉鸡养殖场6个,全镇年肉鸡饲养可达20万只,生猪存栏13000头,年产粪总量可达50000万吨,全部用做肥料,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1.2。

数据来源:辽中县农村经济发展局

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

辽中镇在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的同时,注重资源生态的环境保护,控制规模化养殖场的用水量,并且要求养殖场建立化粪池,将废水与粪便一同发酵用作肥料,不准废水外排。

数据来源:辽中县环境保护局

八、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

20__年,辽中镇农作物秸杆产量为10吨,其中2吨用作燃料、8吨用于养殖业,且辽中全镇被划定为秸杆禁烧区,无农作物秸杆焚烧现象。辽中镇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6。

数据来源:辽中县农村经济发展局

第五章创建工作初步结论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城镇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结果,作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典型,其内涵更为广泛丰富,是城镇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综合体现,是城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结晶和升华。辽中镇在社会、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状况下,通过“创建”工作,城镇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环境保护工作的地位不断提高。

一、辽中县辽中镇基本符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基本条件

辽中镇经济较为发达,领导环保意识高,20__年,辽中镇委托沈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环保规划并认真实施,特别是自创建全国环境优美城镇过程中,辽中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并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组织落实,多次开会听取“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

辽中镇政府不但能够以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环保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而且还能够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致使群众环保意识空前高涨,镇郊环境整洁,“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乡镇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更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的现象;辖区内近三年从未发生过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群众对环境状况非常满意。辽中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基本条件全部满足。

二、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建成区环境,乡镇辖区生态环境指标基本达标

辽中镇社会经济发展6项指标,乡镇辖区生态环境9项指标全部达 标,城镇建成区环境11项指标全部达标。

三、巩固“创建”成果、全面实施辽中镇环保总体规划

1、全面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民用型煤、电、石油液化气和天然气为主要能源,镇建成区从20__年开始取缔小烟囱、小锅炉。

2、全面完成“碧水工程”治理任务,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力争尽早落实资金,完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场的建设工作,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3、逐步完善建成区内垃圾处理工程,生活垃圾处理,逐步向分类收集清运、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发展。

4、继续搞好城镇绿化和园林建设,坚持高标准建设绿地,实现建成区地面软硬全覆盖;继续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

5、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坚决杜绝上马小电镀、小造纸、小农药、小化工等污染严重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