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教育学论文

文化教育学论文

时间:2022-04-30 10:50: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教育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教育学论文

第1篇

一、德国文化教育学倡导的教学价值观

诞生于德国的文化教育学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教育哲学流派之一。作为一个教育流派,文化教育学的思想先导为狄尔泰,而在狄尔泰之后,李特、斯普朗格、诺尔、福利特纳、鲍勒诺夫也都是这一教育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德国文化教育学的理论深邃、系统,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感,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视野。其中,对体验、表达、理解、唤醒、陶冶等问题的探讨尤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1.体验。“体验”是狄尔泰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狄尔泰的“体验观”超越了“经验”的局限性,破除了教育场域里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外在关系,使人真正回归到自身发展完善的道路上,开拓了人向自身探索的新途径。狄尔泰的“体验观”在其教育哲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一观念的核心思想与独特之处给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2.表达。狄尔泰所倡导的“表达”是人类探索外部世界,建构自身生命体系的重要出路。表达“使得个人能超越自身的局限而走向广漠的人的生活世界,并享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也使得人的教育成为可能。”在表达中,个体不仅可以把握当下,更能对话过去,展望未来。而在这种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整合中,个体的内在体验世界与人类广袤的表达世界豁然贯通,个体生活被赋予历史性的本质和深度。而这,正是教育的核心与本质之所在。

3.理解。狄尔泰认为,所谓“理解”,即是“我们理解体现在一个物质符号中的精神现象的活动”。而福利特纳作为解释学教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提出了自己对“理解”的看法。福利特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理解视界”为出发点,所谓“视界”即指人的前判断,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时,就已经带着从家庭和周围环境中所得到的零散知识参与学习,这就构成了他们的前判断体系和理解视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种“理解视界”,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4.唤醒。斯普朗格通过对人的本体结构重要特征的揭示,提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此外,鲍勒诺夫从生命哲学上也赋予了唤醒本体论的含义,在鲍勒诺夫看来,只有当教师以其恰当的方法和时机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才会空前增加学生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意识。

5.陶冶。“陶冶”是李特提出的文化教育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李特看来,正是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才构成生动的陶冶过程。而被教育者是陶冶的目标,是陶冶全过程的重心所在。同时,被教育者由于其所处的地位和境况的不同,以及性格、气质的差异,又呈现出千差万别的“陶冶可能性”。因此,就要求教育者注意被教育者的“陶冶可能性”,因材施教,方可收到满意的陶冶效果。

二、德国文化教育学对我国当前课堂教学价值观改革的启示

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重理性认知,轻生活体验;重理智训练,轻精神世界的建构;重知识灌输,轻主体意识的培养。德国文化教育学所倡导的“体验”“表达”“理解”“唤醒”“陶冶”等教学观,恰恰与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理论观点对改革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体验性———在体验中深化课堂教学的意蕴。首先,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其次,要加强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性体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最后,要深化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

2.表达性———在表达中焕发课堂教学的生机。“表达”教学观蕴含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把表达的权力还给学生,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活动的乐趣,从而唤醒学生多样化的表达。

3.理解性———在理解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整合。第一,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上。理解意味着一种视界的融合,个体通过视界融合从而不断地扩大了自己原有的视界,并形成一个全新的视界。第二,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理解意味着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第三,在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上。理解意味着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以上三种“理解”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学生只有真正地走进教材、走向他人、走入自我,才能实现个体潜能的最大发展。

4.唤醒性———在唤醒中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唤醒”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的载体便是言语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践行“唤醒观”,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更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把“爱”作为唤醒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因此,教师要不时地对学生给予称赞和鼓励,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发展的可能。

5.陶冶性———在陶冶中升华课堂教学的内涵。“陶冶”是对人的心灵加以影响和塑造,因而它与情感是分不开的。由此,实施陶冶的最佳策略便是“以情动人”。一方面,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品质,能够用体贴入微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精神上的陶冶,获得强烈的内心体验。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正向的意志品质,对学生产生榜样的力量。

三、结语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乡土文化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教育 高职高专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专院校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在中医药高专因各种原因淡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指出中医药高专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各地乡土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富含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 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 2深入探究乡土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第3篇

革新性学术知识主要指挑战美国主流学术并反映了社会多样性的知识。这种知识扩宽了历史和文学等文化标准的理念、范式和观点,不赞同主流学术知识的宗旨,即知识能够保持中立和客观,不受人类利益和价值观的影响。这种知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知识本质的观点。革新性学术知识认为知识受到了人类利益的影响,所有的知识都是权力和社会关系在社会中的体现,并认为知识建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社会进步,使其更公平和人性化。此外,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体系所具有的实践性、课程的文化构建性、研究的规范性与经验性特征都进一步说明了该理论体系的革新性特征。

直指实践的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实践性研究(praxis-orientedresearch)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而不以客观“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为目的。如果说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解释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实践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造教育世界,为现实中所出现的教育问题指出切实可行的路径及方法。石中英教授在《论教育实践的逻辑》一文中引用了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并比较系统地阐释了“教育实践的逻辑”的概念。他提出,把“各种教育实践共同分享和遵守的一般形式、结构或内在法则称为‘教育实践的逻辑’,它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身处其中但又未必完全清晰和无法逃脱的文化系统,是各种具体教育实践样式得以存在、得以展开并在交流中走向未来的内在法则”。

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性存在于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及目标之中。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一种“理念”、一种“教育改革运动”或一种“历程”[2],其基本诉求是要拓展所有学生的视野,消除不同的偏见与歧视,以接近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或公平。将多元文化教育等同于“教育改革运动”,以及对“过程性”的强调都是以实践性为导向的。除了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与目标的实践性特征外,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始终围绕着文化多样性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及应用,并以平等与社会正义等因素为其核心价值主张,体现了多元文化教育的道德性及关怀性。他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上重视课程与教材的设计与应用、受教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强调“平等教学法”(equitypedagogy)的教学与学校环境设计,重视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知识与对学生的族群敏感度,以及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以协助学生认识与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文化,理解并包容来自不同群体的人的文化。最终使学生通过多元文化教育提升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并在不同文化层次中发挥作用,以在生活实践中改变社会环境中的不公正现象。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教学策略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及应用性。班克斯更为重要的理论建构工作是多元文化教育的5个维度理论①、课程改革理论及教学策略等理论。教育者们可以直接使用这些理论体系来设计和评价他们的教学实践。班克斯设计了一系列表格(checklist)来帮助教师设计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设计策略,并帮助教育管理者评价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情况。比如他设计的衡量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程度的表格,其中有一系列详细的标准,如政策申明、教职员工态度、学校人员组成、课程、家长参与、教学策略、教材等。在一项长达4年的跨学科研究中,班克斯和他的团队就学校教育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提出了12个基本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设计了包含62个检验问题的表格来供教育实践者设计与检验他们学校的教师教育、学生学习状况,学校的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管理、组织和评估状况。

此外,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性还体现在教学的实验与设计中。一些学者和组织根据班克斯的理论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计与实验,其中班克斯比较认可Vavrus、Ozcan等人的研究。还有教育研究者使用了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理论进行了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计与改革,比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AndrewJackson在2001年夏季使用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理论设计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夏季教师教育研究课程———“研究者话语中的种族、民族、宗教及性别等多样性问题”,其中对学校的150多位师生做了问卷调查,并撰写了博士论文来验证班克斯课程理论对大学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帮助。Immaculata大学的博士生MilesA.Edwards对美国宾州东南部的3位社会科教师使用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进行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研究。此研究表明班克斯的课程设计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而且容易使用[4]。Eryca使用班克斯的“课程检验清单”来验证6个学区的社会科教材,发现这些教材没有足够体现“文化涵化与语言和女性的作用”;而且有些学校的课程属于添加模式,个别进入了社会行动模式[5]。学者ChristieA.Linskens使用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发展理论来设计Mar-quette大学一年级法学院的课程,其中使用了班克斯归类的知识,即在课程设计上通过发展事实、概念、概括性知识(generalization)作为课程设计策略,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述研究表明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可以被应用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有色人种学生的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改善学校及相关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最终使得社会更加人性化。要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终极性的社会改良目标,不是一个教育家或者某种教育可以做到的。社会的政治与经济改革和学校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应该同步进行,教育改革始终需要能够切实指导实践的理论。此外,教育家与教育研究者在学校环境外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在教育领域开展的理论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控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理论家的理论也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来验证,例如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就经过了20年的实践性验证。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并经受验证。#p#分页标题#e#

更新课程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教育是文化实践中的一环,各文化族群都有其教育活动。多元文化教育的重心不仅在教育,更要关注到文化。文化研究通常致力于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利益,解构支配性权势集团的文化概念,揭穿、批判这些概念与意识形态在不平等社会中的作用。因此,文化研究具有重新发现与评价边缘群体文化的研究机制。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是从文化的知识学基础来建构新的课程文化。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从革新性学术知识(transformativeacademicknowledge)的角度来强调族群文化研究及使用。革新性学术知识包括挑战美国主流学术知识,扩宽了历史和文学等文化标准的理念、范式和观点[7]。

革新性学术知识认为,知识受到了人类利益的影响,体现了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主流群体的知识体现了社会精英阶层的知识,并在学校教育中有意或无意地排除了有关少数群体的文化。知识建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社会进步,使其变得更公平和更人性化。在学校教育中,知识经验作为被提炼的文化而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知识的多样性。学校教育选取什么教育内容,是在一定知识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就此问题,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强调了不同族群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及对他们社会生存所有的工具性意义。学校教育文化选择若不能充分反映文化的多样性,就会缺乏考虑学习主体的多样化需求,这将使得学生在获得一种文化价值的同时又放弃了其原生的文化价值,因而可能会成为其自身文化群体的“边缘人”,他们将为此付出一定的心理代价。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挖掘了少数族群的教育本质、意义与功能,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来评价和改变学校教育的入学机会、课程、教学、评估及学校环境因素。学校教育的受众均来自不同的文化群体,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包含了主流及少数群体的文化。因此,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基本教育,可以提供给所有受教育者,而不是仅适用于少数或弱势受教育者。将教育视为文化实践之环节时,多元文化教育的革新性意义在于唤起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化主体意识,并增强对异文化间的权力结构关系的理解,从而使其进入自我转化的“增能”(empowering)过程。

注重规范性的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班克斯倾向于研究的规范性(normative)。“规范”就是评判事物的行为标准或尺度,规范性即能够衡量事物的准则性。班克斯在很多作品中多次提到“应该”(should)这个词。规范性研究探讨着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教育公平,涉及了道德及价值判断的应然性问题。根据德国学者布列钦卡(Brezinka,W.)的见解,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规范与指导主要体现在理想规范与行为规范两个方面[8]。班克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各个因素都有所规范,具体涉及多元文化教育目的、教育者、教育活动、教育内容的规范等。班克斯在不同时期对多元文化教育以上不同因素有所偏重。他主要通过一些制度性、技术性的规则与建议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要求,进行指导,告诉人们“怎么办”。班克斯以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为教育组织(学校等)、教育行为主体(学校中的教师、学生、领导者)提供符合伦理的、有效的、可转为应用于具体情景中的教育操作技能与方法,比如他所设计的多元文化学校的标准量表,非常详细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多元文化学校的改革与评估标准。在《文化多样性与教育》一书的第十五章中,班克斯还详细列举了长达23条的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指导原则。

在以上各领域中他最偏重的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即他所倡导的以革新性知识为基础的课程改革问题。对于不同时代的教育学来说,都需要对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Spencer,H.)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knowledgeisofmostworth)以及现代教育学者阿普尔(Apple,M.W.)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Whoseknowledgeisofmostworth)等价值性问题作出回答,对当下的教育知识选择作出规范性要求。班克斯的教育学理论发挥了规范和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在他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并为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持。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革新性课程理论包含了较强的道德观。学生在掌握跨学科知识的概念与问题时,应该同时进行价值观与道德的探寻,以产生清晰的价值观来引导具有反思性的个人及公民行动。这个过程需要在具有民主气息的课堂中展开,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价值选择,了解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思考不同价值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并能够在保持人类尊严、平等和美国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来做出具有道德性的选择。班克斯分析了一个9步价值探寻模式来帮助学生澄清价值并做出反思性的道德抉择[10]。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另一规范性层面是提出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使他们成为能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人才,并具备参与民主行为的知识、态度、技能和决心,成为拉近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动力。班克斯就此具体提出了10步发展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方法。

总体来看,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规范性是统筹于班克斯一向倡导的推进人类尊严、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中的。班克斯始终倡导这一原则来规范多元文化教育之目的、知识的选择及课程标准。

强调经验性的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是一种经验性理论(empiricaltheory)②。经验性理论强调理论的建构须有经验事实的根据,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地验证事物及现象的本质,并据此做出评判,以求得准确的解释及结论。班克斯公民教育理论是从经验性角度来建构的。规范性理论与经验性理论在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体系中相辅相成,共同在他的理论建构中发挥作用。班克斯在《种族、文化与教育》一书中讲述了自己的教育经历,这种教育经历及其体验使我们理解到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尤其是他所提到的革新性学者)的个人化实践知识。这使得阅读其著作的人能够理解他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独特之处,甚至在教育实践及研究之中能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唤醒。西方经验主义范式的假设是:经验产生的知识是中立并且客观的,其原理有广泛适用性。这种的经验范式较少探讨研究者与学者的价值、参照系及规范性的立场。

班克斯的经验研究认为经验是受到研究者的文化、利益、价值观的影响,他通过自身的经验并从不同的文化群体及社会阶层群体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经验,以此来揭示族群、社会阶层、性别等在知识建构中的影响,从而站在了更高的认识论领地。班克斯教育理论的转变过程也一直没有离开经验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由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出发来研究黑人教育学及多民族教育学,90年代初转变到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批判理论导向的多元文化教育学。他的知识建构理论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挑战了实证主义关于人类价值、知识及行为的设想。然而他的这种倾向到90年代末有所减退,又回转至经验主义。此时他在研究知识的社会学中,对KarlMannheim之理论进行引用。又使用了标准的现代社会研究经验主义的框架来表述他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概念和目标。他的理论发展一直围绕着一种经验的政治和道德的维度,这也是他离开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原因。#p#分页标题#e#

班克斯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启示

先生提出“文化自觉”,意思是要学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其次要学会尊重、理解和欣赏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研究“我文化”和“他文化”在人文世界中的角色和贡献[13],从而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群体文化在不同文化层级中的地位。班克斯对自己及一些革新性知识分子的经验性研究就是要看透自己的局限性,看到权力阶层对边缘群体的约束,从而创建革新性知识的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体系,以帮助受压制及处境不利群体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状况,使得自身生存的社会更为人性化。由于班克斯的论述是以美国的社会和文化为背景的,他的研究经历与结论不能照搬到我国的教育研究中,然而,反思班克斯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内容、方向及研究方法等都具有借鉴意义:

1.应进一步关注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化属性

班克斯的革新性课程论述围绕革新多元文化课程的取向,提出学校要建构具有文化多样性课程。班克斯的研究目标是为不同族群,不同文化、语言和宗教的群体构建具有文化自由及赋权的观点、理论和实践,使其致力于促进国家和世界的公正和人道性,并具有能够行动的技能。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从课程内容到体系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我国学者以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文化共生教育”等理论。班克斯的研究强调了不同族群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及对他们社会生存所有的工具性意义。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出现与发展是与少数群体的发展需求相关的。我们在此思路上应该进一步思索学校教育文化选择如何进一步充分反映文化多样性,以适应学习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文化多样性除了族群特征以外,还需要涉及性别、语言、阶层、宗教等不同方面。

2.注重教育实践的不同层面

教育研究者可以根据教育在实践中的不同层面来进行研究。根据班克斯的个体认同研究,我们针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教育可以聚焦于:1)如何在教育实践中使学生维持其原生族群、保持文化认同;2)如何使学生自由地在自身族群外发挥作用,形成在社会中积极参与公民生活的知识与技能;3)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宽容和开放的态度,使其能够尊重价值差异和适应不同文化,成为具备跨文化适应能力的世界公民。我国于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体系。根据班克斯的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取向,我国的教育研究者应更多聚焦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让本土性知识、地域性知识进入学校课程,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使学校的课程更加贴近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生活。

3.注重挖掘教育所具有的规范性特征

第4篇

一、儒家诚信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诚与信并未过多在一起使用,但诚与信是诚信的两个维度。诚作为一种内心的品德诉求,意味着对自己内心的忠诚,澄明自我的内心。诚信最先表现为一种人的内心状态,这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诉求,也是一种内在美德。这种内在的美德使人与天相通达,并且是承受天命的基础。

作为人,不能狂放而不直率,糊涂而不老实,愚昧无知却不讲信用,如果做不到诚信,弄虚作假,就谈不上做人之道。在儒家思想中,注重修身,努力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因为身体力行,信守承诺,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和根本。

二、当代大学生青年诚信缺失表现

1.考试作弊,无羞耻心。对这种行为的纵容与无视,助涨了很多高校的不良风气,更有的学生为了能够考试过关,不惜找路子、托关系、打招呼,希望老师给高分等现象。

2.简历造假。这一现象在当今人才市场广泛存在,这是高校部分学生诚信缺失的延伸,是诚信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一方面是部分青年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大环境给予的压力,使得一些学生迫不得已,但是迫不得已并非充分理由来解释这种造假行为。

3.人际交往中传递不实信息。作为“90后”的大学生,网络等虚拟世界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的生活必须,在这个虚拟世界形成的众多不良交往习惯,必然对现实生活产生特殊影响。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同学之间的交往不真诚,做人不诚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言行虚伪。

4.学位论文,课程作业抄袭。随着多媒体的普及与传播,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浮躁。目前大学生中,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和论文不是仔细查阅资料,认真钻研,而是东拼西凑,从学术刊物上整段地摘录,或从网上下载几篇稍做变动,更有甚者将整篇文章全部据为己有,论文中的数据造假现象亦比比皆是,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不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缺乏诚实的学习态度。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是重理轻文,无论是文科教育还是理科教育,都无视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整体教育模式,除专业课之外,大部分时间在学习英语、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极少有人会自觉学习本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来提高个人基础修养,更不会有太多学生去静心反思个人的道德行为、伦理诚信等问题,同时高校缺少了人文教育、道德精神的培养即高尚人格塑造等全面教育模式,流于表面文章,没有深入的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

1.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商业化过于浓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关于“课程与文化: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上,曾批评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于弘扬过程中存在着的商业化现象。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既要和商业化寻找合作的机会,但也应当和商业保持一定的距离。

2.文化传播的功利化,使得学生接受时染上功利色彩,对诚信丧失信心。由于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承中出现严重商业化现象。在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对社会资源配置有着重要作用。而这一问题使得人们误认为追求私利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

3.文化贫困化造成优秀传统文化失去公信力。学生只看到商业化、功利化、贫困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失去信心,未能从内心达到一个合理的认同。

四、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传播的有效方式

第5篇

关键词: 英美文化 特征 英语教学 方法

英美文化是附着于英语语言之上的广阔社会背景,渗透于英语句式、会话、阅读、写作之中,对英语教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发挥英美文化对英语教育的辐射和影响,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情感投入。为什么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英美文化教育?原因在于英美文化有如下特点和意义。

一、英美文化的特征

①英美文化的国际性

当今世界,英美文化不仅是英语系国家的特有文化,也是全球范围内主流的文化体系,不仅流行于西欧北美等老牌英美国家,而且也扎根于拉美、非洲、亚洲这些原本并不属于英美范畴的国家。英美文化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礼仪制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通行文化,深入世界各地,影响着不同肤色人们的意识形态。因此英美文化有着最广泛意义的国际性,是国际社会的通行证,在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国际性社交礼仪,引导初中生提前与国际接轨,有利于走上社会后更好更快融入社会。

②英美文化的趣味性

英美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和背景,和我国的儒家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在社交礼仪、行为方式、思维境界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异在成年人的意识形态中体会可能不强烈,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生来说,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兴趣和求知欲,他们会迅速对这个不同于伴随自己成长的母体文化的全新文化体系产生浓厚的兴趣。探索新奇正是青春少年的最爱,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教育,极大地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热爱学习英语,乐于学习英语。

③英美文化的时尚性

就目前来看,英美文化依旧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体现着最先进的文化理念。时尚、流行是英美文化的标签,也是当今国际文化的主题,这一点同初中生的心理要求是一致的,追求时尚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最显明的特征,对时尚的追求、对新鲜事物的热爱是青少年健康向上动力的源泉。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教育,把英美文化的时尚性、流行性渗透到教学当中,会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增强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感情投入。

二、英美文化教育的教育建议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英美文化渗透呢?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如下几点体会。

(一)、课堂上的方式方法

①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英美文化教育,应该注意所引用英美文化题材的真实性。教师对于所引用的英美文化内容,应当有完全的了解,务必真实。只有真实的题材才能对学生心灵产生潜在的影响,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题材不真实,或者有虚构成分,无疑会在学生心里产生疑问,动摇其学习英语的信念,结果适得其反、大打折扣。

②课堂教学中进行英美文化教育,应保持有效性。找一些与所授课程密切相关的题材,有效地表达蕴含在课程中的英美文化内涵,不能东拉西扯,边缘化、宽泛化地引入英美文化题材,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能有效的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

③课堂英美文化教育,还应保持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是指以包容和兼收并蓄的态度来看待英美文化,并进行教学渗透,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和否定。我们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进行英美文化教育,而非以消极的态度看待英美课程中体现出的英美文化,以免在学生心中产生抵触情绪,打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课堂下的办法

在课堂下进行英美文化教育,方式方法是很多的,我仅举代表性例子说明。

①举办英语角

举办英语角,让学生参与其中,自由自在地进行英语会话,会使他们最大程度感受英美文化氛围,将自己的角色完全转换成一个普通的英美人,暂时忘记自己的东方身份,完全溶入到英语的语境之中,接受英美文化的洗礼。

②表演英语话剧

英语课程中有大量的英语名著故事,课下组织学生把英语故事演变成话剧,让学生们分担角色、倾情演绎。英语故事是最典型的英美文化产物,表演英语话剧无疑是最大程度接触并授受英美文化的方式和载体,应大力推广。

③观看英语动画片

英语动画片也是英美文化的产物,而且其观赏性又比较强,也容易被学生授受,学生们能够在英美文化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动画片中的句式、单词。

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在课堂下帮助学生学习共同英美文化,比如登陆上联网,听英语广播等,不一一枚举。

三、结束语

英语教师不应该将英语教学单纯看作一门学科,只是机械地教与学,应该将英语教学学以致用,推广到生活中,融合到社会中,接洽于国际化的大环境中,让英语教学回归到语言学习的朴素真谛中。

参考文献:

[1]王洪波.试论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J]. 华章.2012,(8)

[2]牛晓亮.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初探[J].素质教育论坛.2012,(12)

第6篇

中国与韩国建交已经长达近20年了。自中韩两国于1992年缔交以来,中国和韩国的友好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近年来,前往中国旅游的韩国游客达到近500万人次,而来韩国观光的中国游客也达到了100万人次。据悉,在中国的韩籍人数达100万名,在韩国的中国人也近60万名,这样的数据足以看出两国的交流有多么的深远。

根据上述状况,对两国国情深度了解的人才是当前双方迫切需要的。所以如何在学术领域做好前期工作,加强、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则是两国高等学术界需要迫切完善的课题。实际上,2009年在中国国内的韩国关联学科也近180多项,而在韩国国内的中国关联学科达到134项。可以说已经有了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

此外,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留学的储备资金增多,很多有留学梦想的人数也在大幅提高。现在在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数近5万6千名,在整个韩国的各大高校经常可以遇到中国留学生。不仅是在韩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的人数激增,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人数也有了大幅的增加。受韩流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对韩语人才的需要也日渐增加。

现在,在韩国,针对中国留学生开设的优质语言课程也是日益激增。在韩国首都首尔专门负责韩国语课程的机关透露,平均有1000多名的中国留学生在此学习韩国语。

从无到有勤学奋进

2010年3月16日,首尔东大门区里门洞韩国外国语大学人文馆2层大礼堂,国内外学生齐聚一堂。那天是韩国语文化教育院教育课程的结业式以及整个学期间辛勤准备论文的6级学生们的毕业典礼。这次毕业典礼上20多名中国毕业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毕业仪式开始前,教授们给毕业生授予了结业证。接着毕业生代表发表了感言。从韩国语文化教育院的韩字字母班开始到经过6级的正规教育,并且顺利毕业,王超感慨地说:“我刚来韩国的时候连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是托所有一起学习的朋友们和热情相待的老师们的福,现在韩国语已经说的相当流畅了。留学期间真的觉得很孤单,有时甚至想要放弃,特别是学习6级的那一学期,毕业论文很让人头疼,但是现在能够顺利毕业,我真的感到非常地高兴。而一想到要和大学期间朝夕相处的老师、学生们各奔东西,便会产生一丝不舍和遗憾。”

听完王超同学的韩语感言,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本学期完成2级,准备进入中级班学习的董卯卯同学说:“学长的韩语讲的那么好,真让人羡慕,我将以达到6级为目标努力学习。同时王超学长的成功经历带给了我充分的信心。”

王超同学最后说:“韩国语文化教育院的课程,不管是室内,还是户外多样的郊外学习和活动都让我永生难忘。”

丰富生活趣味韩国

2010年冬天为期3周的正规课程结束,韩国语文化教育院的学生们按级别分组各自去了韩国的名胜地。初中高级的学生各自去了首尔最大的室内游乐场乐天世界,游览了能将首尔尽收眼底的63大楼,并且参观了有名的韩国电影拍摄地―――南阳州。

韩国语文化教育院的全任教授郑会兰说:“留学生每学期都享有学习韩艺剪纸工艺品、陶器以及韩国传统(料理)的机会,同时还会了解韩国传统(武术)―――跆拳道的魅力。此外,学习传统音乐四物戏,参观博物馆,访问DMZ等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对韩国以及韩语文化的理解能有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在开学初,这样的校外学习机会不但可以促使同学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同时对以后课堂上活跃的学习氛围会有很大的帮助。

郑会兰教授强调在课上最重要的便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

“学习语言的学生必然会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自己不管说什么都想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这样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以信任为基础进而形成沟通自由的殿堂是韩国语文化教育院的讲师们拥有的共同的理念。

在韩国,阴历的春节是和家人一起度过,3-4天的假期时间就能够回老家和家人团聚了。这期间汉城和平日相比就会显得格外的冷清。越是这样的日子,留学生想念家人的感觉就越发加深了。一整天,电视播放的都是穿着韩服笑逐颜开的明星们在玩着春节有趣的游戏,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的场面经常让他们觉得比较陌生。韩国语文化教育院的外国学生们内心都希望有意义地度过韩国的节日,学校为中国学生们特别准备了“春节周”。在课后通过制作风筝,试穿韩服的方法,直接穿上韩服,学习韩国民谣,玩翻板子游戏等进行多彩多样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直接感受韩国春节氛围的机会,而且把春节的气氛瞬间推向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也会为此准备奚琴演奏和四物游戏公演等等节目,师生之间的气氛很是融洽。

这次活动中以出众的说唱能力使观众感动的日本女孩金阳顺说:“在大家面前演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就像韩国语文化教育院这样的春节活动那样,体育大会、世界文化博览会、演讲大会以及唱歌大赛等每学期都会依次举办一次。学生们通过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不仅可以增强信心,学习到韩国的文化,而且可以通过介绍本国的文化得到民族自豪感的升华。

严谨创新美好未来

法国的留学生说:“外大的校区虽然有点小,但教育却是最棒的!老师们亲切地传授我们丰富的知识,让我在韩国外大学韩语的过程中逐渐对学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从这一实际的些例子可以看出,韩国语文化教育院的学生和老师关系逐渐拉近的同时互相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也正是韩国语文化教育院最大的优点。教育院的老师们在每学期会定期性的进行一次面谈。通过谈话了解在课上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并且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告诉他们必要可行的学习方法,并且激励他们克服留学生活中的困难。这样的谈话使师生间关系更加亲密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学校的感情。老师的不断努力对学生语言学习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夜深人静,我们也能看到在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语文化教育院本部7楼灯火辉煌……办公室的老师们正在研究上课所需的教材。院长金在旭和教授们正一起对教育院的运营问题进行商讨……金在旭院长说:“现在正在为来本院的学生们提供舒适和快乐的学习环境而努力。”并且他也提到不能忽略对外国学生的各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希望学生们不但能了解韩语而且要了解韩国文化,热爱韩国”;最后也对外国学生啧啧称赞到“在韩国语文化教育院学习韩语的学生就是我们的好兄弟”。

韩国语文化教育院预计2010在龙仁校区为外国留学生开设分院。外大龙仁校区宿舍预计在2012年完工,宿舍完工的话,预计能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充分而又完善的宿舍设施。而且在仁川市松道国际化基地扩大了韩语中心,不仅为留学生的韩语教育,而且也准备了对来韩一般人和外企人员的韩语教育系统。以外大的外国语教育研究为基础,为了外国人的韩国语FLEX(外大开发的完成度很高的国家级7种外国语能力考试)考试开发也在有序进行中。

韩国外国语大学被名副其实地称为“与世界同呼吸的大学”,“引导世界化的第一所全球性的大学”,“培养国际人才特色化的最优秀的大学”,独创性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综合大学―――韩国外国语学院的美好未来值得期待。

资料链接:

韩国语文化教育院是什么机构?

韩国语文化教育院是具备特殊性和效率性的韩国语言和文化教育的专门机构。

教育院的历史?

它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为了提高韩语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提供更高水准的韩语教育,2006年以前的外国语研修评价院的韩语专业升级成为了现在的韩语文化教育学院。

教育院在地理位置?

位于首尔中心,东大门区里门洞。韩国外国语大学主楼7层。

教育院在韩语教育行业中的地位?

韩国语文化教育院运营着以交流为中心的应用韩国语和高水准的韩国文化教育项目。具有高水准的讲师团队、场景逼真的教育资料和多层次、多领域的研究活动。

教师队伍?

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60余名,其中9名是博士教授,30余名教师正读博士课程。所有教师不仅具备韩语教育专业的知识,而且也具备多种语言背景和经历,有着熟练掌握中文、英文、日文、俄语、蒙古语等16种外国语的教师,可以适应各种学生的要求。

教学方法?

韩国语文化教育院的创新举措就是实际性地会话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课上教师们帮助学生能够流畅地说出韩语,并且总是以开放的姿态倾听学生们的意见。教育过程和课程的构成是以学生的要求为基础。韩国语文化教育院的韩语课是以会话、听力、阅读、写作的能力为中心,有机地综合沟通的课程、多样的实物资料和视听说教材,让大家活用视频,学会现实生活中有用的实用韩语。

使用的书籍和材料?

韩国语文化教育院的正规课程分为一到六级,一级到四级用学院开发的会话教材授课。开发的教材以增强韩语交流能力为目的,不仅包含语法要素,而且还具备日常生活用语,教材里出现的人物具备和韩语学习者类似的背景,学生会感到亲切并且很容易接受。

韩国语文化教育院具有各种高科学的教育环境,各个教室都完善了多媒体设施,可以轻松地找到各种视听说资料。本院同时开发了辅助教师的多媒体授课工具K-TAS(Korean Teaching Assistant System)。通过K-TAS可以在教室里统合地使用多种资料,提供优秀的资料。而且K-TAS资料使学习者的背景知识更加灵活化,有效地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教育项目有哪些?

韩国语文化教育院的教育项目包括正式运行的正规课程(10周项目)、非正式的短期课程,企业委托课程以及与学习者各种要求相对的特别课程。

详细介绍正规过程!

韩语正规课程由一年四个学期构成,以在韩国居住的外国人和海外同胞为对象,每班7-13名学生。一个学期共十周,每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四个小时。正规课程每年的学员总共约有2000名。

正式上课以前进行分班考试,除了在教室学习韩语以外,第三周星期五进行韩国文化体验学习(野外学习),第八周星期五进行作为特别活动的韩语和韩国文化直接感受活动。

有为中国学生而开的特别项目吗?

中国学生大部分都是以升入大学为目的。为了这些学生,我们运营着以入学考试内容为主的正规课程项目。韩国外国语大学作为外语教育的综合大学,特别研究了中国文化和学术等多方面领域的成果为培养从事中韩两国友好关系的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培养探求中国文化以及具有中文自由沟通能力的人才,2009年3月,设立了中国语大学。同年十月,首尔大学开设了最早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预计将开通中文教教育、相关书籍的出版、中国文化讲座、设立中国文化中心、导入中韩语电子教学系统等事业。

中国学生还可以和中文大学的韩国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和其他在韩的外国留学生一起自由地进行语言和文化交流。

第7篇

【关键词】日本文化教育 一刀切式 固有观念 自主学习 网络普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05-01

一、《日本文化》教育的变迁

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以社会文化、社会语言能力两个方面的习得作为支柱的。在中国如何开展日本文化教育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宿久高于2003年在《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一文中指出:在教授语言,如何把日本文化融入教学,把包括日本历史、文学、社会、风习等日语的文化背景教授给学生,成为教育者们面临的新的课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提出如何教授日本文化这一课题具体的解决方法。今年国内也有一些这一课题的论文,但绝大部分都是从公共外语课或第二外语课的视角来阐述的,而从专业日语的视角审视的相关研究却寥寥无几。

二、在日本国外开展《日本社会文化》教育的问题点

本文主要就在日本国外开展日本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探讨。Jourdain指出在国外的日语教育过程中教授日本文化时,很容易变成教师的一刀切式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通过教材、影像资料以及教师的经验单向地向学生灌输某方面的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不仅欠缺趣味性,而且学习效果也不佳。且这种知识的传授方法往往会将日本文化一般化、统一化。因此很难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日本文化观。

笔者认为应让学习者对日本文化首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能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判断筛选,因此在教授《日本事情》这门课程时也是首先采用一刀切式教育法,将日本文化多角度地介绍给学生,同时利用大量的影像资料加强学生在视觉上的印象。

三、对中国学生进行《日本文化》课教育的注意点

对中国的教育者来说,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日本社会文化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在中国开展日本社会文化教育与欧美一些国家又有所不同。尽管对于在非母语环境中的学习者与真实的日本社会接触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学习者仍很有必要自主地构建日本文化观。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日本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样的。当然要做到上述并非易事,其中既存在着教师软件方面的原因,也存在着教学条件环境等硬件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应在现有的条件之下尤其是师资力量不是很雄厚的院校尽量努力做到该门课程的效果最优化。在《日本文化》课上,教师应明确地教育学生如何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日本文化,既不夸大也不贬低,认真客观地分析解决问题。努力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批判的、多元的文化观。

四、中国网络的普及和日本文化的接受

近年来高校硬件设施的提高、校内网络的铺设、电子产品的降价也为网络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变得完全可能了。

学生的信息源变得丰富多彩,不再像以往那么单一,在这种新形式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陈燕生的《现代视频技术手段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一文中,作者也写到“教师使用何种形式的视频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取决于学习内容的进展程度,学习者当时已掌握的外语能力和水平,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在接下来笔者主要以动态视频图像为例,阐述网络的普及都让学生知道了什么、又给教师带来了怎样的新课题。

现今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开始看日本的动漫,到现在看日本电视剧、电影。通过这些对日本的政治、历史、地理;日本人的风俗、习惯、信仰都能有一些比较直观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也未必就完全正确,未必具有全面性。而对于这一点学生的认识却不到位。容易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等无限大地真实化。

网络的普及使得学习者可以在网络上得到最新的来自日本的信息,当然对于他们学习外语学习外国文化都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如此现状中如果教师仍止步不前,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大概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日本文化知识都是自学得来的。面对现状教师需要重新审视新环境下教师的职责。笔者认为上网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得到的知识虽然生动但有片面性,而在课堂上接受的是比较系统的教育,这两者若能完美的结合起来就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换言之,当今的教师必须在互联网信息与学生之间构筑起一层过滤网,学生从互联网浩瀚的数据中摘取到的信息在课堂上教师要加以筛选、过滤,达到去伪存真的效果。于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上教师的指引这二者相辅相成将是今后日本社会文化教育的大趋势。

五、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开展《日本社会文化》教育的困难和现存的问题点。为了能让学生不片面地理解日本文化,在中国以及东亚各国教授日本文化时教师一定要提前进行大量的备课工作,在课上从多个切入口、多个角度地向学生介绍日本文化。在学生接触日本文化的初期,不需要过多地考虑一刀切模式教育法的弊端,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所在就是将日本文化的各种信息多角度地传输给学生。以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的、多元化的文化观。

而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给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模式上所带来的改变是不可忽视的。教师也必须认清形势,跟上时代的脚步,充分发挥网络和教师相辅相成的互补作用以利于学生更真实、更准确地把握日本文化。

参考文献

1 細川英雄.日本語教育は何を目指すか[M].明石書店,2002

2 小川百合子.文化“知識”としての“日本事情”再考[J].21世紀の日本事情第4号,2002

3 長谷川恒雄.「日本事情その歴史と展開[J].21世紀の日本事情 第1号,1999

4 宿久高.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兼谈《专业日语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2)

5 李杰.日语教学与文化导入[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第8篇

柯国尊,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湖北省教育理事会理事,湖北省校长协会会员,现任湖北省阳新县第三中学书记、校长。先后荣获阳新县教育科研十佳个人、阳新县科研学术带头人、阳新县首届“十佳名师”、阳新县十佳校长、黄石市中小学第三届学科带头人、黄石市优秀语文教师、黄石市师德模范、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07年秋入选黄石市专家人才库,被评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13年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已完成国家级研究课题2个,省级研究课题1个,曾荣获全国中语会科研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有等多篇论文在刊物上发表。

近几年,各地出现了国学热,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潮流。但是,我们的传统国学文化已经沉寂了近百年,许多现代人对国学都不太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距今长达2000多年,孔夫子提出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八德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孝经》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为百善之本,孝启百善之门。教育的本质就是长善救失,因此,我们的现代教育也应该从老祖宗这里学一点智慧。

我校结合学生实际,着眼“人”的教育,提出“成才先成人”的育人理念,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亲文化和《弟子规》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大力推行孝亲文化,切实学习践行《弟子规》。让传统文化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选择《弟子规》中的部分要求作为每个学生自觉的行为准则,现已经全面展开,初显成效。

一.加强师资培训,让教师善读善解善教传统文化

推行传统文化,首先要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近两年来,我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国学,重在践行”的策略,在全校师生中大力推行国学教育。学校先后选派数十位领导、教师前往外地学习,培养了一批爱国学、懂国学、践行国学的优秀教师。学校还想方设法邀请了多位国学专家来校讲学。今年暑期,我校就举行了为期三天的“暑期国学培训”。许多教师不仅自己来学,还把家人孩子一起请来听课,在我们学校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潮。另外,在学校教务处安排的教师每两周一次的学习例会上,我们集中全校教师一起观看有关传统文化和国学教育的教学光碟。通过不断的学习,老师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学生教育观都有了新的转变,工作生活都有了可喜的收获。

在组织教师边学习的同时,学校积极宣传、周密安排、扎实行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如开办国学淑女班、君子班;开设国学课程;(每周四下午第二节为国学课,由语文老师讲解《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开设校园国学广播;组织教师编写国学校本教材;在校报中开设学习心得专栏;在校园内开辟多处国学宣传专栏、宣传橱窗;用传统文化格言和二十四孝图文故事布置教室及走廊;指导学生自己办国学黑板报、手抄报等等。有道是“喊破嗓子不于做出样子”。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教师的“言传”,更注重教师的“身教”。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先做到。在这种浓厚的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全校师生上行下效,言行一致,践行孝悌、宽容互助、相处十分融洽。

二.活动引领,让学生切身感受乐学传统文化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让学生能愉快地有效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以《弟子规》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开展人人诵读《弟子规》,个个会唱《跪羊图》活动;开展“学国学、践孝悌”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开设校园国学大讲堂,由校长定期讲述国学经典;开展校园“小孝星”评选活动,奖励在家庭中孝敬父母长辈的好学生;开展“我过生日,感恩父母,为父母洗脚”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生日时为父母鞠躬或洗脚;指导学生编演国学舞蹈节目,我校学生表演的《我学弟子规》舞蹈节目曾参加了我县2010年春节晚会,获得好评。学生们在活动中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孝亲尊师的重要,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不仅行为逐步规范了,学习更加勤奋刻苦了。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学生如何孝敬父母。在我们组织的《学生家庭尽孝情况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年纪还小,又没有钱为大人买东西,所以孝敬父母是长大工作以后的事。针对这种错误认识,我们教育学生。其实,孝敬父母是很简单的事,不用花一分钱。孔子有云:“今人之孝,谓之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也,不敬,何以有别。”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孝敬父母就是要让父母放心,安心。《孝经》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孝敬父母要从珍爱生命开始,听父母老师的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奠定身体之根本和德行之根本。其次,孝敬父母就要让父母开心、为父母争气。生活中要积极向上、学习上勤奋努力,每天都有进步;不仅长身体,还要长思想、长智慧、长德行。《弟子规》讲“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孝敬父母就不能让父母担忧,不能让父母蒙羞,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孝道。

为了让传统国学文化真正落实到学生德育工作中来,政教处提出学生要落实五件实事。即:第一讲文明礼貌,无论在哪里,见到师长要主动问好;第二注意安全,上下楼梯靠右行,最多两人并行,不拥挤;第三讲究卫生,保护环境,不乱丢乱扔;第四践行《弟子规》,做到“出必告,返必面”等多句要求,不让父母担忧;第五坚持佩戴出入证进出校园。以上几点虽是小事却能从多方面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熏陶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说“出必告,返必面”吧。字面意思很简单,要求学生每天出门上学和放学回家都要礼貌地跟大人打招呼。这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恭敬心,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这里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校八年级郭敏同学是个独生女,家境不错,原来在家是“小公主”、“小霸王”,从来不跟奶奶打招呼,学了《弟子规》后,转变很大,每天出门上学和放学回家都会礼貌地跟大人打招呼,还主动帮大人做家务、给妈妈捶背、帮奶奶梳头。她奶奶十分惊讶,以为孩子在校犯了错,回家讨好家长。老人家特意到学校了解情况,才知道是我校开展的传统国学文化教育的结果。老人家激动地向老师要了一本《弟子规》,说要带回家好好读一读。这样的例子很多,学生在传统国学文化的熏陶下,不知不觉间实现了道德品质的提升,学校倡导的德育目标在学生身上悄然发生了内化,德育的效果自然显著。

第9篇

教育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掀起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 “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 ,改革者的激情寄托了人们对新基础教育梦幻般的追求, 21 世纪理想的 “ 爱弥儿 ” 也许即将诞生在世纪之梦的寻逐中。改革需要激情,改革更需要理性。当改革者的目光聚集大洋彼岸的西方文明,怦然心动地寻觅到与中国传统教育迥异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对欧美新教育的欣然向往,对传统教育的无比憎恨溢于言表。

于是 “ 山姆大叔 ” 的那套文化教育像肯德鸡、麦当劳一样诱惑国人的眼球,人们痛惜之余开始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横加指责,对中国传统文化无原则地批评。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是扼杀孩子创造性的 “ 凶手 ” ,中国传统文化是淹没孩子个性的 “ 祸首 ” ,甚至把中国没有出现一流的科学大师、总是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都归罪于传统教育 “ 惹得祸 ” 。主张完全用西方话语和制度取代中国传统教育者更不在少数。仿佛西方教育是孩子成才的摇篮,中国教育一切都不尽人意,五千年悠久的文化竞在国人的躁动和狂热面前如此失落和卑贱。

传统果真是教育现代化的包袱而应予以彻底抛弃吗 ? 为什么 “ 五四 ” 以来对传统的棒追鞭打,传统仍然不识趣地存在呢 ? 为什么素质教育、新课改迟迟不能在中小学扎根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呢 ? 因为,一种异己的教育理论,失去传统的滋养,就无法化为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就会造成水土不服。

一、传统是什么

希尔斯认为, “ 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叫 “ 。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延续纽带,传统的本质不是在过去,而是在现在,甚至可以说传统就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方式。对于当前的新课改,无论我们如何诅咒 “ 传统 ” ,它的影子仍然活跃在师生行为上,甚至说 “ 传统 '' 的某些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教育工作者实践理性,抑制了理论改革家的浪漫的冲动。

传统是反思现代、未来的参照系, “ 忘却历史的人,注定重犯历史的错误 ” ,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 “ 钟摆现象 ” ,对我们当今基础教育发展具有启迪意义。传统和现代作为教育发展的两个端点,为我们基础教育改革寻求它们之间的平衡支点提供了参照坐标,而不是轻易地舍弃一端。

基础教育改革不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彻底分离,而是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和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国教育知识基础扎实,数理训练要求严格,这是我们的特色,不能轻易抛弃;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也不能忽略,但是这些经验是针对该国特定问题和情景而产生的,是否可以直接移植是需要仔细甄别和筛选的。西方后现代文化催育的浪漫色彩的课程理念与我国课程改革实施环境有相当的距离,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要想获得深造机会,就必须通过激烈的升学考试,尤其是就业压力极其严峻的今天,无数家长对子女的理想的就业期待,寄托于高考的 “ 鲤鱼跳龙门 ” ,甚至说一个学校和教师应试教育搞得不好,就很难生存下去。在当前情形下,无论我们对新课改理念 “ 爱 ” 有多深,无论通身洋溢人性美好的教育话语有多诱人,也只是隔靴搔痒。何况在国际教育主流回归基础质量,后现代那套理论在北美大陆也不受欢迎。所以,我们借鉴国际教育经验,必须考虑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及其与我国教育情景的差异。

任何教育理论都有其生长的土壤,都是其母体,文化内涵的反映。由于文化具有不可通约性,我们移植的西方的教育理念也许只是其表层的 “ 知识和观点 ” ,而无法捕捉其特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我们母体特质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因而,继承和延续传统教育文化基因,打通历史和现实的血脉联系,在民族生命和文化精神的舒展中重建基础教育改革的民族文化自觉性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过去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简单把传统教育化约为儒家教育,又将儒家教育简约为****教育,从而连根拔除。轻易地割断历史联系,不利于传承和发展,更不利于吸收外来文化。

20 世纪 20 年代,在 “ 五四 ” 激励下的基础教育改革就表现出对传统儒家教育的彻底颠覆,为欧美教育理念的纷至沓来提供适宜的氛围。事实上,以民主和科学相标榜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超越了清末传入我国的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僵化和呆板,极大张扬了个性和自由,体现出尊重儿童和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教育观,丰富了中国人的教育理念。

但是,急风暴雨的 “ 五四 ” 文化教育改革取代了对传统和风细雨的梳理和扬弃,全面彻底地否定传统,外来的教育理论无法寻找与之相融合的生长点,所以欧美教育理论始终停留在长江沿岸几所发达城市的实验学校,没有与国情民性很好地结合化为民族血液的一部分。

正是在实践中碰壁,陶行知先生开始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民族传统教育中的优良遗产,融会中西,创立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生活教育。

二、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

在西方强势文化侵袭下,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代化诉求基本停留在抄袭、模仿和移植的水平,而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受意识形态和国际环境制约,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倒向前苏联,尤其是 1956 年凯洛夫来华讲学,一时轰动中国教育界。当时宣传前苏联教育思想特别是凯洛夫《教育学》的书籍印刷品达 230 多万册,而我国中小学教师只有 200 多万人。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老师对前苏联教育模式何其虔诚 !

然而好景不长,在 20 世纪 60 年代破除前苏联迷信,中国教育改革开始走本土化之路,却滑向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泥潭。中国教育改革之路可谓 “ 红颜薄命 ” 、命运多桀。

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迎来了春天,在 “ 三个面向 ” 方针指引下,基础教育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扎扎实实地开展改革实验,在学制、课程、教法和教材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看,基础教育仍没摆脱传统的束缚。统一的大纲、教材和考试要求,强调社会要求轻视个性差异等弊病仍然存在,所以我们不满意,对基础教育课程的 “ 繁、难、偏、旧 ” 和 “ 五个过分 ”n'( 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过分强调课程评价选拔功能,过分强调课程集中管理 ) 深恶痛绝,抑或干脆彻底抛弃,另请神仙。然而建国后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伤透了理论专家的脑筋,探求各种解决办法,始终没有逃出这些矛盾。课程文化传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我们越是逃避它,越是牢牢地被粘住。

从国际上看,英美的教育是以现代派为主导,他们不满意基础差,下大力气强化基础教育质量,所以他们不理解中国教育界为什么要向美国学习。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在竞选中都向选民抛出 “ 绣球 ” ,立誓做一个教育总统,提升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主张向东方教育学习,学习东方教育考试制度,想通过借鉴东方严格的考试制度,恢复美国基础教育元气。 ' ,然而,美国是多元文化、自由主义传统浓厚的国家,整齐划一的考试制度和教育模式在美国不过是总统的 “ 一厢情愿 ” 。

追溯基础教育现代化艰辛的探索历程,改革似乎总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纠缠间徘徊。简单地将一切****,另起炉灶,摆脱不了教育改革的左右摇摆现象。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都有各自优势,中国与西方都有各自民族文化特点,改革必须摈弃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完全对立的机械二元论思维方式,应该努力探寻它们之间的融合点。对待传统和民族的遗产,不应简单否定,而要通过贴近时代和文化发展的脉搏,创造性地转换为现代化生长的基因。

总之,教育改革不是简单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而是通过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双重超越,建构一种立足中国国情的、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基础教育发展观。

三、寻觅课程改革的民族文化自觉性

20 世纪 90 年代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浪潮中,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放眼全球,中小学追求与国际接轨,但是本土行动略显迟缓,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教育话语略显不足,特别是伴随着国际教育交往的活动日益频繁,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理念涌现国人视野,欧美的、日本的、加拿大的、前苏联的 …… 中国教育学呈现多元化态势,可谓异彩纷呈。在众多流派中,欧美教育思想最为 “ 抢手 ” 。但是在名目繁多的译述和著作中,却缺少我们自己的教育学话语,我们仿佛患了 “ 民族文化失语 ” 症。中国的教育研究与改革基本上成了外国教育思想的跑马场,即便当今如火如荼的新课改,构成其主要的理论支柱的,无非是泊来的 “ 后现代主义 ” 、 “ 人本主义 ” 、和 “ 建构主义 ” 三大西方文化教育流派。 “ 当急促的马蹄声渐渐衰歇、狂热的看客纷纷离场之后,空旷的赛场上只剩下默然的清洁工和孤寂的守门人。 ” 中国的知识人竞训练成为各种西方教育理念的代言人,充斥教育科研的各种西方的 “ 后 xx 主义 ” 话语,让读者无法使用现代汉语的思维准确把握,由于课程研究缺乏民族化的感性语言表达形式,致使许多研究成果无法为课程实施者 ---- 一线教师接受、理解、应用和创新。

美国学者希尔斯在其专著《论传统》一书中说,人类永远生活在自己创造的文化传统和文明历史中,而不是置身其外。事实上无论我们自己多么现代化,无论我们的世界多么全球化,我们都不能忘却我们自己来自何方,都不能抛弃自己文化认同的根。否则,在全球多元文明对话中,我们拿什么与国际接轨。

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改革是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 教育救国 ” 始终是教育家寻求教育改革和出路的突破口。由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被无限地放大,教育改革的精神内涵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导致教育视野中人文精神的断层。

第10篇

[关键词]德国;应用技术学院;幼儿园师资培养;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1/02-0083-04

一、德国以应用技术学院为主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原因

德国的幼儿园师资传统上由专科学校培养,学习时间一般是3年(只有下萨克森州为2年),包括为期1年的专业实习教育。德国目前共有447所专科学校培养幼儿园师资,每年毕业人数为12000~15000人。学生毕业时获得“国家承认幼儿园教育者”证书。德国的幼儿园教育者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系列,不能进入中小学任教,因为中小学的任课教师都要求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因此,严格说来,德国的幼儿园教育者不属于教师(Lehrer),而是教育者(Erzieher)或保育员(Kindergartner)。

直到2004年,德国才有一部分高校开始培养幼儿园师资。德国目前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65所高校中,40所属于应用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已占主体地位。这40所应用技术学院中,36所的毕业生获本科学位,4所获硕士学位。

出现以应用技术学院为主培养幼儿园师资这一新趋势的原因如下。

1 社会原因

脑科学研究发现,早期发展对儿童今后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儿童在早期获得健康发展,有利于其成年后与和衰老有关的精神疾病作斗争。根据脑科学研究的新结论,一些国家调整了早期教育政策,增加了对0~6岁儿童教育的投入。进入21世纪后,德国兴起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学前教育阶段,德国各界更加强调认知目标。而德国的幼儿园师资学历水平一直偏低,幼儿园教育者的工作一直侧重于护理与游戏陪伴。可见,德国要想用学历水平较低的幼儿园师资来应对学前教育的新需要,显然不太可能。因此,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2 欧洲高校改革

以往,德国实科中学的十年级毕业生经过在专科学校3年的社会教育学学习后即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者,而完全中学的十二年级毕业生在高校学习4年半后可获硕士学位,成为中小学教师。二者之间的学历差距很大。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会议,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确定了到20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的发展目标,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正式启动。德国的高校根据这一进程的要求设置了本科课程,为幼儿园师资的培养创造了客观条件,避免了从专科直接到硕士的巨大跨越。

3 经济原因

专科学校、应用技术学院、普通本科学校培养幼儿园师资的时间都是3年,培养费用分别为9754欧元、10992欧元、12682欧元,获得的学位分别为专科、应用类本科、普通本科。专科与应用类本科的培养费用差别不大。所以说,幼儿园师资培养的高校化(主要通过应用技术学院培养)需要增加的财政投入并不多,是政府能够承受的。

4 职业威信与职业忠诚

由于幼儿园师资的学历水平低,几乎没有晋升机会,导致这一职业对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性缺乏吸引力。目前德国的幼儿园师资中只有2.5%是男性。幼儿园师资培养的高校化可以提高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男性从业。研究显示,专科学校培养的幼儿园师资的职业忠诚度只有65%,应用技术学院、普通本科学校培养的幼儿园师资的入职率达到90%,忠诚度达到83%。可见,结合培养费用看,依靠应用技术学院培养幼儿园师资的收益最高。

5 提高幼儿园园长素质的要求

德国目前的45000名幼儿园园长中。只有5%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在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德国非常重视幼儿园园长的学历和素质提升。由于专科学校无法为园长提供相应的培养和培训,园长的培养与在职进修必须由本科院校来提供。现任幼儿园园长的学历要求主要是由专科提升到本科,而将来在幼儿园师资普遍达到本科学历后,幼儿园园长则需要有硕士学位。这也只能通过高校来解决。

6 应用技术学院与专科学校的历史渊源和相似性

在20世纪60年代的应用技术学院大发展浪潮中,德国大量的技师学校转为应用技术学院,70年代许多高级社会教育学校也转为应用技术学院。即使在今天,应用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的主要生源也都间接或直接来自实科中学。实科中学毕业生经过职业高中的提升学习可获得应用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类高校的入学资格。专科学校的生源同样来自实科中学,只不过无需高校入学资格,可以在实科中学毕业后直接入学。也有相当多的专科学校毕业生通过考试获得应用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类高校的入学资格,从而进入应用技术学院学习。许多应用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专科学校类似,只不过前者的培养层次更高,属于大学层次。鉴于历史渊源和类似的办学目标、课程内容,再加上前文分析的经济原因等,德国在高校层次培养幼儿园师资,自然选择了以应用技术学院为主。

二、应用技术学院幼儿园师资的培养措施

与专科学校相比,应用技术学院培养幼儿园师资更加注重专业化、学术化和科研化,具体体现在入学条件与教师配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置、实习时间、学生科研等方面。

1 入学条件与教师配置

进入应用技术学院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获得高校入学资格,即取得完全中学毕业文凭或通过职业高中学习取得等同于完全中学毕业文凭的资格。

应用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均为博士毕业后取得大学任教资格,承担研究任务,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师每周授课26课时,每25~30名学生配备一名教师。

2 课程目标

柏林艾利斯・索罗门应用技术学院2005年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作了如下描述。

(1)课程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内容广泛的、以科学性为基础的知识,以便作为学生日后在儿童教育和社会教育领域从事相关职业的素质基础。

(2)课程应使学生具备专业化地设计教育活动和支持儿童发展的能力。具体应该获得以下能力。

・跨学科的、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关于来自不同阶层和文化背景的男孩、女孩社会化基本过程的知识。

・针对不同的儿童群体(考虑到阶层、性别、健康、民族、人种等因素)进行教育的方法。

-运用教育知识、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艺术才能、多媒体等帮助儿童适应周边世界的能力。

・辨别发育滞后和行为异常,了解不同教育方

法的作用和局限。

・与不同阶层和文化背景的教育责任人开展合作和互动的能力。

・自我反省的能力。

・对儿童教育机构进行组织计划和运营的能力。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这意味着应用技术学院培养的幼儿园师资不再仅仅是保育员,而是要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要保教并重。

3 课程内容设置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通过对弗莱堡基督教应用技术学院(2006)、德雷斯登基督教应用技术学院(2006)、柏林艾利斯・索罗门应用技术学院(2008)的课程分析,大致可以把课程内容分为10个模块,总学分为180~210。

(1)语言与沟通(10~25学分):语言,与个别儿童、儿童群组的沟通,理解多元文化。

(2)教育理论(10~25学分):儿童的教养、教育与发展理论(一般教育理论、发展心理学、脑科学、人类学),幼小衔接理论,国内和国际的教育制度比较。

(3)反思与专业化(10~16学分):自我反思与职业认同,专业化与个性,专业化行为的社会、政治和法律框架。

(4)教学论(35~45学分):对儿童教育过程的观察、理解与记录,游戏理论与游戏教育学,全纳教育学,冲突协调与暴力预防等。

(5)艺术与创造性(6~25学分):美学教育,运动、艺术、音乐与游戏,媒体教育学。

(6)世界与自然(0-20学分):语言与文学,逻辑,自然科学,数学等。

(7)健康与运动(0~15学分):健康、疾病与障碍,运动促进。

(8)管理与组织(15~20学分):法律基础,专业化的领导、方案制定与财务保障,质量管理、人事管理与监管等。

(9)实习阶段与实习准备(25~52学分):实习研究,理论学习中的职业实习等。

(10)本科论文/学术论文(20~42学分):实习研究报告,评估与质量监督,本科论文,学业综合。

需要说明的是,与专科学校相比,应用技术学院虽然增加了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相关内容,但这些内容尚未受到较多重视。这与德国长期以来在学前教育领域重游戏、轻学习,重社会、轻自然的传统有关。鉴于德国幼儿园里有大量移民儿童的现状,多元文化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视,语言与沟通能力成为毕业生今后应对移民背景儿童的不可或缺的职业素质。另外,以培养幼儿园园长为主的应用技术学院在管理与组织模块上的学分会多一些。

4 实习时间

专科学校的实习时间很长,一般为40周。而在应用技术学院,由于增加了理论学习的比重,实习时间缩减为22~31周。实习时间分配在各个学期。第一、二年以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为主,每次实习都有不同的重点。第三年的实习则要参与幼儿园的具体教学活动,确定某一主题并进行深入观察、记录和反思,以此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学生需要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实习指导教师都接受过专门培训。除了专门设置的实习时间外,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大量使用实践研究成果。

5 学生科研

一般而言,专科学校毕业生科研能力有限,因此对专科生的毕业论文不作科研要求。专科生的毕业论文篇幅约为20页,需要143个课时。而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需要接受450个课时的相关教育,再加上300个课时的撰写时间,论文内容为持续2个学期的教学研究项目。这就要求学生要依据教育理论对研究专题进行实践研究。评分时主要依据论文的理论基础、专业意识、理论反思、个体反思、专业态度、创新性/特色等评分。

可见,应用技术学院由于招收的学生水平更高,学生在3年的学习中还要参加教学研究项目并撰写相关学术论文,同时还增加了对基础学科,如数学、自然科学等的学习,因此,应用技术学院培养的幼儿园师资可以较好地满足社会对幼儿园师资的专业化要求。

三、德国幼儿园师资培养的发展前景

第11篇

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

古人云:“字如其人,立品为先。”意谓人与字,字与人,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有着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韬奋小学结合已有德育资源以及师资实际情况,把“写字教育”作为学校创特升格的首选项目。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学校组建了“点点”硬笔书法社团,定期“招募”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真正实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在他们的带动下,校级书法社团常年保持生态梯队,一、二年级为基础班,三、四年级为提高班,五、六年级为创作班。创作班的学生大部分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有的学生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名师领衔,提高师能 为了提高学校教师的书法专业技能,学校聘请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陈学光作为学校的专职书法教师。同时,学校派遣教师到徐州、盱眙、无锡、南京等地学习,请区书法家协会名家来校讲学,和本镇书法爱好者展开互动活动,在强化教师基本功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师对艺术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科研引路,实践创新 学校建立健全了书法教育研究机制,加强课题管理,有专人负责各阶段小结,资料收集整理,为课题落实奠定基础。20多篇关于书法教学和书法特长生的经验总结、教研论文先后见诸报端,书法(写字)教学论文多篇获市级以上奖励。学校圆满结题的南通市“十五”规划课题”书法特长生的培养与研究” “十二五”规划课题《书法教育中儿童个性塑造和特长培养的研究”有力推动了学校对书法教育研究的纵深开展。

诠释书法特色教育的恒等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韬小人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将书法教育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融入生活之中,并借此影响到所有学科,才是完整的书法教育。因此,“合格+特长=做人的教育”,就成了韬奋小学书法特色教育模式的恒等式。

蕴含了学校平时书法教育的一般途径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最终要“胸有成竹”地写在纸面上,这就要通过练习来实现。学生在书法学习时间里,通过多次练习,从笔法到结构,一环紧扣一环,循序渐进。先让学生通篇临写,再进行单字训练,最后又回到通篇临写这个环节。书法的学习、讲解、示范要面向全体,面向多数学生,而辅导则可以充分做到因材施教。特别是小学生初学书法,在姿势和技巧上,都处于初成和巩固阶段。教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情况要采用课间辅导加以纠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正确的要领,获得熟练的技能。

蕴含了书法特色教育的独特育人机制 书法教育特色课程的实施,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培育了高雅艺术素养,培养了学生体验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报效国家的宏伟志向,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勤于实践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们从中获得了成功。

多年来,韬奋小学师生参加省市区各级现场书法比赛均获得骄人成绩;学校在省市区相关活动中提供书法教育现场得到领导、专家及同行的广泛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写字教学先进工作单位”“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百佳实验学校”“南通市首批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陈学光老师荣获“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个人”的称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学校通过书法特色教育,带动了相关学科“做人的教育”更上一层楼,形成“一主多辅”的多元育人格局,努力夯实儿童幸福人生的素质根基。

阳光体育红红火火 学校全员参与的“跑操”(区比赛特等奖)、“大课间”呼啦圈与毽球活动、田径校级社团等,以“自信、团队、坚韧、向上”为关键词,着力影响儿童的体育生活方式,塑造良好的身心品质。

信息技术接轨时代 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同样秉持育人为先的原则,校级信息技术社团练就了一大批有“细心、耐心、恒心”的小学生。学校多次承办区青少年纵横码输入比赛,数次获得区第一名,在南通市比赛也小有成绩。

科学教育领先一步 学校坚持把科学活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举办科学知识讲座、打造迷人科学课堂、开展各种科学竞赛活动为切入口,帮助学生培养“严谨、仔细、勤奋”的科学态度,掌握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让学校成为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技能的殿堂。学校于2016年荣获“南通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区科普工作先进学校。

特殊教育一着不让 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幸福成长,是学校一贯以来的育人原则。学校切实将培智生随班就读关爱行动落到实处。现在,特殊教育已成为校园一道闪烁“快乐、自由、平等”光辉的风景线,得到社会普遍的赞誉。

第12篇

通过中国知网用“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教育、社会”“成人教育、文化”“成人教育、公平”等相关关键词进行检索,对得到的文献进行筛选、统计发现,1990年到“十五”末期(2005年)的15年间,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相关度大的论文才90余篇;而“十一五”到“十二五”中期的7年间,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相关度大的论文数量已达100余篇,呈现出论文数量不断递增的态势。此外,不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成人教育问题,诸如《成人教育功能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视野下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主体研究》等,充分显示了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被逐步关注。

二、“十一五”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主要内容

虽然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还不十分丰富,但研究已广泛借鉴了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中主要理论流派的经典理论,也积极运用了新兴的社会学理论。李峰从教育社会学中经典的结构功能论、冲突论和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对成人教育问题进行了述评,并提倡研究的多元取向,兼容三者所长。知识社会学尤其是许茨的知识社会学也开始被运用于成人教育研究,叶剑结合了一些实例展现了成人教育与许茨知识社会学之间的关联,对成人教育中如何发挥“类型化”的作用、推广关联性记忆和创新、关注多重实在间的转换等问题进行讨论,彰显了许茨知识社会学在成人教育领域的价值。崔爱林,薛滩则以新兴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为启发,全方位看待成人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出打破原来孤立封闭、各自分离的成人教育状态,通过资源重组达到优势互补;重视成人教育专家系统的建立;运用信息技术使在场和缺场学习方式相互结合等。而李苏娟着重研究了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中的自我认同理论,并提出成人教育研究应该走进成人“生活世界”,积极促进成人的“自我反思性建构”。随着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内涵的不断扩充,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范域也日益拓展,各领域研究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成人教育社会学框架日益完善。

(一)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研究

“十一五”以来的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更加具体细化,主要涉及四个面向:一是继续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诸如社区成人教育对“城市新市民”的继续社会化功能的研究;二是再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也引起关注,于金翠指出成人教育可以激发进城就业农民参与再社会化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成功进行职业、社会规范和角色的再社会化;三是正、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得到重视,如谷文华从博弈论角度对正向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进行宏观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联系成人的社会化实际提出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因应策略。何爱霞则特别关注现代社会下,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阐释了反向社会化即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社会化,提出反向社会化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区来实施成人教育,并指出反向社会化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形式。另有研究提出的“文化反哺”的概念即是反向社会化的另一提法。此外,关于高校成人教育社会化或成人教育社会化的论文中的“社会化”概念更多的是指构建成人教育办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不同于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的成人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

(二)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得以发展的,而优秀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又是通过各类教育的发展得到实现。因此,关于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向来是成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十一五”以来的相关研究在对之前研究成果吸纳提炼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如高志敏认为,我国成人教育内部文化方面存在理念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的脆弱问题,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成人教育的“由弱变强”的趋势;在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关系问题上,他特别强调社会文化施与成人教育的影响作用,认为社会文化对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激励、规定、供给作用”;反过来,成人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扬弃、调合及创造功能的研究也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在多元文化与成人教育方面,他指出多元文化对于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五个“约定”的规制,并提出了回应“约定”挑战的文化选择。何爱霞则指出多元文化在为成人教育提供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成人教育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乃至评价提出了全面性挑战。此外,她还提出了“三喻文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尤其是前喻式成人教育对成人教育的独特作用。另有学者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大背景,以宏大的成人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如曾青云、郭凌雁基本梳理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脉络、文化动因、文化诉求的基础上,努力追索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蕴义、文化价值、文化路径。郑义寅,丁昶玮引入文化资本理念,廓清中国成人教育变革的理念与思维,反思与叩问变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指出文化资本重构理念对我国成人教育未来变革的影响。

(三)社会分层和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

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而社会流动则主要是从动态的、历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变化。社会分层体现了社会群体的结构性差异,反映在成人教育方面,体现出了成人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十一五”以来对成人教育公平的研究方兴未艾。晋银峰对改革开放前后的成人教育公平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从教育权利差异的群体化、教育价值取向的精英化、教育实现途径的正规化向教育权利实现的社会化、教育价值取向的普及化、教育实现途径的非正规化转变。罗永彬和李康林则分别基于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对我国“成人教育公平”的现状进行分析。此外,不少硕士研究生直接把“成人教育公平”问题作为论文选题。社会流动作为社会分层研究的延伸和深化,其与成人教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十一五”以来的成人教育学专著及相关的立项课题都重点关注了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社会流动串起了成人教育社会学诸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继续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促进社会流动、成人群体尤其弱势群体社会流动、职业流动等。如林文广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促进了包括城乡流动、地域流动和水平流动等,为社会成员寻求工作岗位和社会位置提供了公平的机制,并提出必须不断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更好的利用它为我国社会合理、良性的社会流动服务。曾荣青、贺义梅则特别关注了外来女工的流动,指出外来女工自身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传统的性别意识和社会职业歧视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外来女工只停留在水平流动的基础上,而垂直流动的发展性较小。成人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教育性质,能帮助外来女工获得技能与综合素养的提高,成为她们实现垂直流动的最佳渠道。

(四)成人教育背景下的社会群体研究

成人教育背景中的基本社会群体可分为成人教育者群体、成人学习者群体以及学与教组合群体。成人教育者是指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和管理者。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在“十一五”以前有较多论述,而“十一五”以来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成人学习者群体,尤其是从构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或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视角对成人学习群体展开研究,特别关注了成人学习的动力源泉、方法、手段、效果及角色定位,成人个性发展等。如姚远峰从社会学角度归纳得出:成人学习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成人学习的动力源泉来自社会,其目标是为了适应变动不居的知识经济社会,并成为自己文化进步的主宰者和创造者。帅良余在学习型组织条件下,研究成人学习、成人个性发展。从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看,将社会学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结合进行个性理论分析,使得个性以及成人个性发展与成人学习、学习型组织之间建立联系,为分析成人学习提供理论依据。彭景阳用社会学的社会角色理论分析网络条件下成人学习者的角色类型与冲突,提出通过正确的角色定位和自我调适来进行协调和解决。

陈晓新指出学习型社会下的成人学习者角色对传统的学生角色提出了挑战,论述了成人学习者角色与学生的“边际人”角色的本质区别,提出了成人学习者角色的定位、影响成人学习者角色发展的因素及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不同成人群体与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也是一大研究重点,这也是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极具现实意义的一个方面,包括对农民、失学无业青年、老年人、工人、干部等不同群体的研究,其中研究主要针对农民,具体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农村流动劳动力、“城市新市民”(失地农民)以及农村女性等,主要是从社会流动、继续社会化及社会文化三个社会学研究的角度,研究中体现出了研究者的人文关怀。

此外,成人教育社会学还从教育的维度进行了多样化研究,包括对社区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学研究。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从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社区成人教育是成人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现有的社区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功能等,提出对创建“生态社区”“安全社区”“健康社区”“学习型社区”的具体设想,以最终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涉及面较为广泛,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主体、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成人高校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本质、成人高等教育公平性等,限于篇幅,在此不能一一展开。

三、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问题

“十一五”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虽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上述的发展,但也不能忽视所存在的不足。

1.课题立项少,研究队伍仍薄弱课题立项、课题成果及著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研究者对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热情高涨,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是全国性的重大课题并不多,不能形成全国或区域联动的研究格局,总体上呈现出小而散、不系统、各自为政的研究态势,没有太多的著作或丛书出版。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仍不强,研究人员不多且较集中在少数大学或科研机构,没有形成合理化的结构,年长学者大多非本学科科班出身,理论功底相对欠缺,中青年学者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影响力,又没有促使研究队伍形成合力的科研机制,从而导致研究内容较分散、不深入、欠系统。

2.研究领域窄,关注群体较集中从研究领域看,关于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的研究已逐步往纵深处发展。继续社会化、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等在继续深化的同时,应拓宽对社区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从现有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关注的群体看,农民是研究的聚焦点。随着社会变迁,还应顺应时代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不仅要关注弱势群体,还应关注强势群体,包括是否是强势群体占据了大部分成人教育资源及成人教育对强势群体影响等,因为成人教育不只是一种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类型,由此可以产生强势与弱势群体的对比研究。

3.“成人教育”有余,“社会学”不足既有的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大多关注的是“成人教育”,更多的是探讨成人教育的目的、任务、模式、机制等,而对“社会学”的关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谓“成人教育”有余,“社会学”不足。有些研究虽然冠以“社会学”研究之名,但是并没有彰显社会学研究的特色,并未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有些研究虽然运用了社会学中的理论,但是运用的较为生硬,理论分析不深入;另外还有研究简单套用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再加上“成人”二字,并未仔细辨别出不少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学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在借鉴这些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成果时,不可简单移植。应把握住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多借助于社会学,以显示出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独特质感及成人教育个性特色。

4.研究取向偏离,研究方法单一在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存在两种取向,即以构建起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为目的的理论体系取向和以解决成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目的问题取向。由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还不很成熟,加之我国不少成人教育研究者习惯于采用问题研究取向,理论体系取向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并不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此外,研究方法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整体上研究方法仍较单一,还不太借鉴社会学或教育社会学的诸多研究方法,以致研究容易出现泛泛而谈,未能向纵深发展,这也是影响学科地位的一个原因。

(二)未来展望

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在回顾和反思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展望其良好的发展未来。

1.研究领域继续拓展,研究层次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学研究仍然存在诸多未触及或触及不深的方面,如成人教育办学体制、成人教育技术、强势成人群体的社会学分析等。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与社会的密切互动性。“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肩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环境优化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多重任务,“十二五”时期还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会不断催生出成人教育社会学横向上更多的研究领域,也要求我们的理论研究往纵深处发展,阐释更深层次的问题。

2.研究力量持续增加,研究成果更加丰硕除以高校成人教育学研究中理论研究专业化程度高的专家、老师为主力外,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队伍还包括:越来越多的成人教育学或社会学的研究生将研究兴趣定位于成人教育社会学,作为一股新生研究力量不断扩大研究队伍,同时也因为接受着社会学或教育社会学的理论熏陶,将触发更多理论性强的研究成果。此外,高校成人教育的管理人员、政府机关和行政机构中成人教育工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若能再结合相关理论,形成的基于实践的理论分析将会是更加饱满有力的。

3.注重理论研究取向,寻求多种研究方法现有研究多采用问题研究取向,而多采取理论研究取向是成人教育社会学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学科独立、学科成熟。学科地位的建立与巩固不仅依赖理论体系的构建,还与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有关。在研究中可以积极采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谢维和曾指出教育社会学的分析与研究方法除一般的社会科学分析与研究方法,还包括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本身,以知识作为基本工具研究教育活动等。现有研究已出现运用社会学分支理论以思辨方法分析成人教育,如现代性理论;也尝试用知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如运用知识社会学理论分析;也出现运用生活历史法。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又如田野调查法、人类学的民族志法等,是成人教育社会学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