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8 15:0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理财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选题意义:不管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实业资产,都有一个合理组合的问题。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家庭投资组合追求的不是单一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而是整体资产组合效用的最大化。家庭理财产品的发展有利于合理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献综述:家庭理财是家庭主要成员运用现财知识与方法等手段,科学地对家庭财产进行管理, 以达到合理的保值和增值、实现人们积累财富的愿望的目的, 并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论文重点: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使我国资本主要由国家和集体使用、所有的格局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私人所有的资本已超出国有资本,成为全社会资本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财富的快速增长,为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行资产的有效管理, 最终达到所设定的家庭资产增值的目标
论文框架:
关键词:家庭理财 投资方式 风险 收益 现状
任何理财方法都必然是收益与风险并存, 理财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实现资产的保值或增值, 就需要对家庭理财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科学理财就是要根据目标的要求有效处理和运用财富, 通过开源节流以增收节支, 不断地积累家庭财富。并随时根据各个家庭内外部环境及自身情况的变化,对整体的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 做好不同阶段的理财规化, 保证理财之路的畅通。
家庭投资按照投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经营性投资、证券投资、家庭储蓄投资和家庭保险投资。
1、经营性投资是指用货币资金、原材料、固定材料、无形资产等所进行的投资。经营性投资根据投资期限的长短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
2、证券投资是家庭作为资金供应者参与证券市场的行为,即把家庭资金用于购买金融资产,主要是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以期获得利润或控制其他公司的经营行为。购买股票风险较大,有可能亏本,但也能获得较高的收益。购买债券风险较小,但收益也相对较小。家庭证券投资要根据资金闲置时间的长短、胆识的大小、证券投资知识水平以及其他情况来选择投资对象
3、家庭储蓄是把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存储和积累起来的一种家庭经济活动,是家庭理财、聚财与生财的一种重要渠道。目前家庭储蓄作为一种安全、灵活、方便的家庭理财和投资方式被广大家庭所采用。但是银行存款无法克服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这样会使家庭资产缩水。不利于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
4、家庭保险投资。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
我国个人投资理财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家庭投资理财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要进一步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政策环境及法律保障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育,理财投资者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树立理性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
我国家庭理财市场存在以下问题:
( 一) 市场规模小,
供需维持低层次均衡由于起步较晚, 发展不完善, 导致目前理财市场规模小,规模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这已经成为目前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个人理财市场规模已日趋扩大, 但与银行的其他业务, 如房贷、 车贷的庞大规模相比, 仍处于规模劣势。因此, 市场本身规模的增长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 ( 二) 银行服务不到位
首先, 服务缺乏专业性。高收入的年轻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个人金融服务普遍持接受态度, 而对于国内的同类服务却无法认同。其次, 服务缺乏差异性, 没有个性化。
( 三) 理财产品缺乏新意, 同质化现象突出
缺乏独特价值内涵和理财服务同质化是困扰银行理财品牌建设的主要问题。与成熟市场的银行理财相比, 目前我国个人理财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一个重新的整合, 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实现客户资金在银行及股市账户的流通,理财产品方面的创新有待加强。
要完善我国家庭投资理财市场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一) 改善外部投资环境, 做大市场规模
( 二) 进一步放宽管制, 引入中外银行竞争机制
( 三) 努力提供高水平服务
( 四) 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 丰富理财内容
( 五) 培养和选拔专业的理财人员, 提高理财人员素质
(六)建好金融档案。。
(七)打造个人信用所谓个人信用,即个人向金融机构借贷投资或消费时,所具有的守信还贷纪录。
(八)家庭投资者要及时查明实际遇到风险的种类、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家庭投资理财是一门重要而博大的学问,好好学习并运用可以获得更多、更优质的财富。家庭投资理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人们家庭财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建辉:《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理财规划》,《金融博览》2008年第2期。
2. 林宁:《浅谈个人理财规划》,《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第1期。
3. 韩海燕.个人理财[J].金融管理,2010(4).
4. 严丽 《个人理财投资》 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2010年
5. 吴革斌: 《浅谈如何做好家庭投资理财》 , 《经济研究导
刊》 , 2010 年第16 期。
6. 吴燕雁.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J].现代商
业,2010,(5).
7. 魏涛.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2).
8. 吴燕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9(14).
9. 袁远.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研究,2008(9).
【关键词】投资理财 理财市场 理财观念 理财规划
伴随着改革开放、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理财产品日趋丰富,工薪阶层的理财观念发生了转变,从过去传统单一的储蓄方式到寻求谨慎而多元化的理财渠道使资产保值增值,从而提高目前或将来的生活品质。
一、我国居民理财现状
(一)储蓄依然是居民理财首选
据报道,尽管储蓄收益少,但由于其拥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普遍性,人们更倾向选择 ,储蓄比例达到六成以上,其次便是国债,相对于储蓄,其优势在于收益更大,相对于股票,其风险更小。如今股票市场更是波动太大,据调查,投资于股票的总资金,相对与十年前,基本上没有任何增值,导致居民对股票的投资意愿进一步降低。
(二)理财市场的相关法律缺乏规范与统一
目前金融行业理财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下,金融领域各个行业的监管部门有所不同,而监管部门的监管标准又没有达成统一,这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不能公平竞争。同时,监管的不统一性,也会造成监管标准存在矛盾区域。另外,理财市场上一些相关法律不够完善,例如公司型基金和私募基金没有明确法律地位等。
二、投资理财的当今趋势
(一)个人持有的理财产品日趋丰富
据统计,在家庭金融资产结构中,选择购买保险的超过30%,选择持有黄金的达到6.8%,房地产投资约0.4%,而选择储蓄存款的人数占比为62.8%,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6个百分点,比调查以来的平均水平(66.8%)低 4.0个百分点。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储户规避投资风险的意识增强,以持有产品的多样化来尽可能的磨平风险。在金融理财市场上,理财产品越来越丰富,银行卡发行量成倍增长,证券、保险和众多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比往年更高,同时投资品种逐渐丰富,而这些变化就是为了迎合居民储户投资理财多样化的需求,构建出更大更丰富的理财平台。
(二)从生活理财和单纯投资趋向投资理财
生活理财的核心在于根据个人的消费性资源状况和消费偏好来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其关心的是如何对现有财富资源进行整合梳理,以达到合理消费的目的,在这个“负利率”时代,仅仅依靠个人收入,不仅达不到财产保值增值的期望,甚至造成财富缩水,尤其是面对市场经济产生的巨大风险对家庭经济的冲击,工薪阶层简单的生活积累往往不堪一击。这时,投资理财就成了工薪阶层的新宠,它是建立在家庭合理消费的基础上,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产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的开放理财方式,能够有效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是一种主动行为。
单纯的投资行为是以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对家庭财富的稳定和保障并不关心,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这就决定单纯的投资行为存在极大的弊端。现如今,社会中存在很多以炒股为主业的操盘手(较为极端的会把自身全部资产压在个别股上),结果多数为两种,财富暴涨,身价千万;股市套牢,血本无归,而这也与股市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相符合,很显然,单纯的投资行为并不适合个人和家庭的发展。这时就应当把单纯投资向投资理财靠拢,跟多的关注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使收益和风险达到适合现有家庭发展的平衡点。
(三)定投、长期持有
定投有两大优势:第一,成本摊薄,分散风险。资金是分期投入的,投资成本虽然有高有低,但长期平均下来较低,最大限度地分散了投资风险;第二,复利效果。由于复利效应,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继续衍生收益,通过利滚利的效果,配合长期持有,复利效果明显。对于工薪家庭,由于可以积少成多和轻松进退,基金定投可谓是方便不吃力的“聚宝盆”,同时由于其稳定性,对于整个人生规划也是大有裨益,不仅考虑了市场环境的因素,还考虑了个人及家庭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生活目标(买房买车)、财务需求(给孩子教育费用和养老)、收入和支出(采用每月扣款的方式)。此外,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家庭需求来选择期限,从而更好地进行理财规划。
三、家庭理财与金融投资规划
金融投资规划是根据个人或家庭的投资理财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为其设计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构建投资组合来实现理财目标的过程。首先,应当确立投资目标,围绕之一目标来安排投资的具体操作计划。其次,投资组合的构建受制于投资者的自身条件,一方面是投资者可投入的财务资源数量,另一方面是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一)投资规划流程
投资规划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流程:
1.确定投资政策。首先应当获取投资产品的相关信息以便设定投资目标,投资目标一般要切合实际、明确、可以衡量,例如某某日对某只股票投资额度达到某数额。由于风险与收益总是密切相关,因此也要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分析,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回避型、中立型、偏好型,投资者只有了解自己的风险容忍程度,才能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
2.进行投资品分析。这种分析首先是明确投资品种的价格形成机制、影响其价格波动的各种因素及作用机制等,其次是要发现那些价格偏离其价值的品种。总的来说,投资分析的方法有两种:
基本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行业的动态及一般经济情况的分析,进而研究投资品的价值,即解决“购买什么”的问题,其实质是考量价格是否偏离价值,从而评估投资品种的价值是高估还是低估。
技术分析,其目的是预测投资品价格的涨跌趋势,即解决“何时购买”的问题,其实质是通过分析过去的价格变动和供求关系,来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动。
3.构建投资组合。构建投资组合可以说是投机规划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以风险一定组合收益最大化,收益一定组合风险最小化为原则,来确定具体的投资品种和投入各种投资工具、投资品的资金比例,其主要涉及投资工具组合、投资事件组合、投资比例组合三个方面。投资组合设计的核心在于分散投资,即投资品种之间最好完全不相关或负相关,这样就会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4.调整投资组合。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投资者的投资目的会有所改变,如储蓄、盈利、保险,另一方面一些新投资产品的出现,或者就投资产品的改良也会吸引投资者,这时投资者就需要调整现有组合,卖掉就的投资品种而购买一些新的投资品种,以形成新的组合。
5.评估投资组合的绩效。每隔一段时间,投资者都应该定期评价投资的表现,从而了解制定的投资规划是否出现问题,能否进行改良,其依据不仅是投资的回报率,还有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需要结合收益和风险的相对标准来评估投资的业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投资品种给投资者带来多大贡献;而是对把握市场时机的能力进行考核。
(二)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指一些常用的投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投资三分法。将自有资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投资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投资品种,如债券、优先股;第二部分用于投资风险较大、收益较高的投资品种;第三部分以现金形式保留,作为备用金。这种方法兼顾了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是一种比较基础和合理的投资组合方法。
2.固定比率投资法。这一策略是在操作过程中努力保持投资品种的比例不变,如股票和债券两部分,当股票上涨,相当于投资股票的资产上涨,则卖出部分股票,买入部分债券,使投资于两种金融工具的资产比例不变。这种方法可以使投资者通过多种金融工具的对比来决定持有量,避免单纯分析一种金融工具造成的风险(如一只股票的追涨杀跌)。
3.固定金额投资法。这一策略是指在投资操作过程中保持投资总额不变,如规定多只股票的总投资数不变,只在这一投资数额下进行各股票的买卖。
4.耶鲁投资计划。这一策略其实是一种浮动比例投资法,而浮动的比例是根据市场波动变化的,其特点是将市场因素考虑在内,更有利于增大收益,减少风险。
5.杠铃投资法。这一策略主要集中于短期长期两种工具上,通过对未来市场利率走势判断,来不断调整自己在两者之间的分配比率。当预计长期利率上涨,长期品种价格趋于下降时,出售长期品种增加短期品种持有量,反之亦然。这种方法需要拥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小投资者风险较大。
四、结语
【关键词】博识课程;综合性;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5-0076-03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教育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儿童教育需要引入广博的知识,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求。基于这些原因,学校研发了校本课程“博识”,并编写与课程相对应的《博识读本》,课程从“快乐游戏”“创意手工”“趣味历史”“旅游地理”“智慧理财”“灵动思维”六个领域扩充现有的知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本门课程是适应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课程设计思路和理念
1. 课程设计思路
博识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发挥综合学科的教育功能,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生活和世界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探究的能力,以达到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思路如下:
(1)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博识课程进行如下设置:一年级为游戏;二年级为手工;三年级为历史;四年级为地理;五年级为理财;六年级为探究。结合这六个学习领域,我们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感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3)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保证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此,博识课程提出一些具体的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和采纳不同的活动方法,从而使教师的活动更具灵活性,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2. 课程设计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发挥多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查历史、地理、经济等多领域的发展进程和方向,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问题。
(2)以普及社科常识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各学科的基本知识。
初步具备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积极探究。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知识海洋的浩瀚,热衷探究社会前沿知识,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面向全体学生。
每位学生都需要得到全面的发展,掌握更多的知识。本课程在设置上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综合学生必要了解的众多学科知识,全面普及多元化的基础知识,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
博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综合学科的基础知识,获得基本的探究技能和方法,旨在培B具有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下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游戏的常见类型,掌握合作完成游戏的意义。
(2)掌握工艺制作的常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4)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5)掌握理财的相关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6)掌握科技的前沿信息,培养善于探究和钻研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掌握所学的知识,善于总结规律。
(2)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交流学习的体会、想法和成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2)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课程内容
1. 快乐游戏
高趣味、零压力的创意游戏最能启发儿童的潜力,让孩子注意情节和规则,培养孩子集体活动的意识。课程囊括了益智游戏、合作游戏、互动游戏、思维游戏、户外游戏等。游戏过程锻炼了儿童的脑、眼、手,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了逻辑力和敏捷力。课程内容设置大多需要孩子思考、活动,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2. 创意手工
认识制作手工的常见材料,比如布料、木材、石材、金属等。掌握制作手工的常用方法。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想象、创造,鼓励创新。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元,融入了西方的有趣元素。
主题丰富:选择了孩子们喜爱的动物、植物、甜点、玩具等元素,贴近生活。
取材环保:许多材料取自生活,让废旧物品有效地再利用。
步骤简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制作步骤简单易懂。
3. 趣味历史
从历史入手,选择典型的历史人物或故事,增强趣味性,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
(1)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代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查,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4. 旅游地理
利用“旅游攻略”的形式,分块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重要地域的人文知识、著名建筑以及饮食文化等介绍给学生,立足小学生“趣味认知”的特点,丰富其地理知识。
(1)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
(2)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3)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建筑、饮食等地理文化,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5. 智慧理财
本课程的内容设置中,设置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的环节,教会学生家庭理财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学会制定理财方案,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并设置了储蓄、债券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合作、体验等方法感受生活中和理财相关的事物。
6. 灵动思维
通过推理、分析等手段开动学生思维,了解艺术品买卖和犯罪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学会探究、合作,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特点
博,多、广、大的意思;识,知道、知识、常识的意思。博识课是一门综合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品质。重在培养知识的宽度,使儿童掌握广博的综合类知识,而不是过于追求深度。教材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内容,培养不同的能力。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 综合性
本课程综合了游戏、手工、历史、地理、理财、思维等多门类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课程安排按照小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而定,使学生对美术、经济、历史、地理、生物、法律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均有所了解。课程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同时,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互相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三位一体。
2. 生活性
本课程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课程本身也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真实地体验生活,主动参与感受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3. 活动性
本课程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e极探究各个领域的知识。课程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式是儿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4. 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儿童不同年龄的认知能力和探究欲望的变化不断调整;课堂从教室发展到家庭、实验室等其他生活空间;课程评价也走向开放、多元的层面,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校本教材《博识读本》的编写和使用
我校2013年9月完成校本教材《博识读本》的编写,开始投入使用。配合课程,教材共分为六册,小学阶段每个年级一册,分别是《快乐游戏》《创意手工》《趣味历史》《旅游地理》《智慧理财》《灵动思维》,教材广博丰富的内容,连贯有趣的知识体系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每节后面都设有拓展环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形式多样的课堂
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所以在“博识”课堂上,我们更多地是看到学生的积极思考、热情参与、主动研究,看到一年级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团结互助,看到二年级小学生在手工课上的无限创意,看到三年级学生给大家讲历史故事,看到四年级学生和大家分享旅游收获,看到五年级学生的智慧理财方案,看到六年级学生如何成为“小小侦探家”。
课程未来的思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90后”;消费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迈入校园后消费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关注的问题,以首批“90后”学生为例,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喜好、课余生活情趣,高校及家庭、社会如何给予及时正确引导等已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和理论界的关注并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按照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的时候,现在的“90后”正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中流砥柱。伴随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也在迅速崛起。这批关乎国家整体发展的“90后”在民办高校这样一种特殊的办学队伍中成长成才,他们的消费状况、消费心理等需要我们重视和研究。
本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在校的民办高校“90后”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成因,指出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方法。本次调查针对民办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90后”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91份,有效卷291份。
一、民办高校“90后”学生的消费现状
1.经济来源单一化
民办高校“90后”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父母给予、奖助学金(包括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调查显示,95%的学生经济来源是靠父母给予,12%的学生绝大部分生活费要靠自己勤工俭学获得,而能成功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仅占3%。特别是民办高校,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只能申请生源地贷款,这就无形中给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困扰。吉林省今年才开通生源地贷款,也就是说,2012级新生可以享受到这一政策。
2.消费水平两极化
民办高校的“90后”学生其家庭经济状况并不都是条件优越,也有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极其困难,总体情况呈现两极化,使得学生们在校的消费也呈现两极化的特点。月生活费在300—500元的学生占13%,月消费在1500元以上的学生占15%,绝大多数学生的月生活费集中在1000—1200元和1200—1500元,前者占25%,后者占19%。其次是800—1000元,占17%,600—800元占11%。
3.消费支出立体化
民办高校“90后”学生的消费结构除基本的伙食消费、日常用品消费外,还出现了更多精神层面的消费。如学习消费、娱乐消费、恋爱消费、交际消费、旅游消费等等。而旅游上的消费还细分了小长假旅游、寒暑假旅游和毕业旅游。而个别民办高校离市区较远,使得学生在交通上的花费增加了。从本次调查上看,除伙食消费外,排在前面的有:学习消费41%,大四学生居多,多用于考研、考公务员辅导班、各种过级考试辅导班费用。很多考研机构甚至推出了“钻石卡——超级VIP学员班”,签订两年的学习计划,而学费则高达两万元。公务员考试的保过班,学费也高达万元,令人唏嘘。其次是服装、饰品、化妆品消费占39%,用于交际、娱乐的消费则占总消费的27%。在恋爱的学生中,他们日常用于恋爱的费用普遍占总消费额的30%左右,个别则高达50%左右。
二、民办高校“90后”学生消费特点
1.享受消费居多,追求名牌
处于成长阶段的“90后”的大学生对于老一辈提出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观念感到不解,反而对李白的“及时享乐”主义颇有认同,他们喜欢更丰富、更随性、更洒脱、更享受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定期去做美容、美甲、美发,会去健身、瑜伽,会选择单身背包客旅游、毕业旅游、情侣旅游等等。对于这些,他们则愿意归结为是对生活质感的体验。
2008年我们曾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情况做过调查。当时手机的普及率接近100%,电脑的普及率在30%左右。时隔4年,手机的普及率早已超过了100%,有60%的学生有两部手机,还有3%的学生甚至有4部手机。电脑的普及率更是高达83%。iphone、ipad等高端手机在学生中也不罕见,同时拥有iphone、ipad的学生甚至高达11%。学生们对于名牌化妆品、名牌衣服等高档消费品的追逐也从未停止。
2.感性消费,理财能力差,有攀比心理
调查显示,高达29%的学生从没有记账的习惯,对自己每月的支出没有合理的规划,出现了“月光族”,甚至“半月光族”的消费群体。处于成长期的“90后”学生,还不能够合理的理财,在对金钱的支配上处于被动的状态,当自身的消费能力不够时,会因攀比心理、虚荣心理产生盲目消费。
对待新鲜事物,他们是乐意接受的。有46%的学生对信用卡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其中有18%的学生已经使用信用卡消费了,他们认为非常便捷、非常时尚。
3.勤工俭学多样化
传统的观点是学生的勤工俭学会为在学校的超市、食堂、图书馆打零工,或者做家教、临时促销员等等。民办高校“90后”的学生虽然在学习上相对公办院校的学生略逊一筹,但说起做生意的头脑来丝毫不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开始了多样化的勤工俭学:开网店、开实体店、做补习机构的校园、摆地摊、DIY创意手工艺品、炒股等等。网络的开放化,社会的多元化使得当代大学生和社会接触的更多,他们的观念日新月异,他们的想法也与时俱进,不禁让人刮目相看。
三、影响民办高校“90后”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
“90后”大学生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90后”大学生,尽管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自我意识颇强,思想却不成熟。在消费问题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荣攀比心理充斥着他们的生活,这些不良的消费观念广泛来源于他们的家庭、社会、学校,乃至学生本人的亚健康心理。
1.家庭因素
一个家庭中,父母的消费观念、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消费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偏好的学生则日常消费水平较高,反之则较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好的理财观念、理财能力,其子女耳濡目染,也会有较好的理财认知和把握。而对于父母日常生活中不善理财、花费随意、没有计划、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学生的消费情况也不会太乐观。
2.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老一辈只讲究吃饱穿暖,现在的“90后”却提出了“吃要吃出健康、穿要穿出风格”等多元化的消费观念。网络已逐渐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各种新潮的、时尚的消费应接不暇。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更是乐于尝试,还不断创新。网络购物、电视购物、团购、促销等等,既丰富充实了购物空间,也大大的推动了“90后”大学生的消费。与此同时,个别商家的引导性消费,商品个性化特征,奢侈品的品牌效应等等,使得广大学生走入了消费误区。
3.学校因素
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新鲜事物云集、潮流品牌竞相登场的舞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于这些时尚、高端的奢侈品牌的谈论更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常见话题。盲目的消费、攀比虚荣的心理、消费理念的错误引导,在学生中愈演愈烈。作为民办高校,其办学主体更多的关注于学生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关乎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及时对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进行制止和批评教育,助长了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滋生。
4.学生自身因素
“90后”大学生思想还不成熟,他们告别了父母,来到学校开始全新的集体生活。离开父母的庇佑,他们还没能完全学会独立,学会自理,盲目的追随潮流,正如歌词中描述的“跟着感觉走”,“你有我也有”,导致“90后”大学生不成熟的消费现状。
个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看到身边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高水平消费时,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这些学生自尊心极强,好面子,他们选择通过完全超出自身经济状况的高消费,来掩饰贫穷带来的自卑。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只会让学生越陷越深,不断的消费来证明自己的“富裕”,实则“富”了皮囊,空了内心。这种追慕虚荣,严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导致学生超负荷消费。相对家庭经济状况优越的学生,他们更注重享乐,注重高层次的消费。经济因素对他们来说不是困扰,他们任意消费,过度消费,追求高档次的生活。这些与处于成长、学习阶段的学生身份完全不符。
四、引导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健康消费的几点建议
1.言传身教,树立良好榜样
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子女们耳濡目染,沿袭了父母的消费观念。所以,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引导子女参与家庭理财计划,既可以让其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又可以培养他们学会自理、自立的能力。
2.优化环境,营造绿色消费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对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约束管理,形成健康的舆论引导,提倡简约、绿色的科学消费。不鼓吹泡沫经济,不追逐过度消费,不过度哄抬品牌效应,让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消费,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
3.高度重视,加强疏导,引导科学消费
首先,对学生的不良消费现状,高校要高度重视。民办高校虽然在办学主体上与公办院校不同,但同样承载着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2006年,教育部为贯彻中央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专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即教育部第24号部长令,明确规定了高校辅导员的选聘配备、培养培训、工作和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民办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完善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按比例配备辅导员,并充分调动一线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消费心理,对有不良消费行为的学生提早发现,逐一疏导。
其次,高校要了解把握大学生在校的消费状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学校要在新生入学时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认真的调研分析,关注重点生的心理发展和他们的消费情况。分析掌握学生们的消费特点、消费心理,才能“对症下药”,探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规律性,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消费的引导工作。
再次,高校还应积极协调,调动辅导员和“两课”教师,普及消费知识,组织各种讲座,结合生活中的案例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消费教育,用科学的观念武装学生的头脑,用健康的思想引导学生,使其正确认识消费,不被动的受消费支配,形成科学的消费观。
4.学会理财,树立合理消费理念
大学生自身要不断加强自律,克服不良的消费行为,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费,学会理财,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理性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消费,不盲目攀比、不奢侈浪费,将自己的精力转移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上,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就业回报父母和学校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汪行舟,王小敏.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消费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0(8).
[2]张晓晶,叶珊珊,应玲盼,张蕾.“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透视[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1(3).
[3]李巍.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1).
当代金融创新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到80年代形成,到了90年代,金融创新理论基本上形成了体系,并成为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金融创新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格局的创新及其定价机制方面;而宏观角度来看,则主要集中在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而金融创新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动因理论、运行(传导)机制、经济效应分析三个方面。其中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本动因:追逐利润
如果金融机构没有逐利的动机,那么商业银行就可能进行金融创新。例如: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银行设立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筹集和分配资金,所有的资金运用都是按照行政命令的方式制定和执行,充其量就是政府的出纳,丝毫没有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合理配置资金。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时,由于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经济实体,还带有部分计划经济的色彩,金融创新的欲望也不足。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入世5年保护期的结束,金融机构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利益性的经营模式也逐步成为银行金融业发展决策重要目标。
(二)规避金融管制
无论在哪个国家,金融业一般要较其他行业受到更为严格的管理,当政府的金融管制妨碍了金融业务活动和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金融机构利润下降和经营困难时,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千方百计地通过金融创新,绕过金融管理当局的法规限制,努力把约束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便赢得竞争优势。比如:具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有欧洲美元(1958,国际银行机构)、欧洲债券(1959,国际银行机构)、平行贷款(1959,国际银行机构)、自动转账(1961,英国)和混合账户(60年代末,英国)。这些金融创新都能够较好解释该时期商业银行与市场拓展相关联的金融产品创新和商业银行的“逆境创新”、快速增长的财富对金融资产创新需求所引致的金融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管制措施越多的国家往往更容易成为金融创新的集中地等现象。
(三)转嫁风险和高科技的应用
具有代表性的是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与两次石油危机所促成的为防范和转嫁风险的金融创新。其中电子计算机技术进步以及在金融行业迅速推广也构成该时期的背景的一部分。这个时期金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嫁市场风险,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产品创新有浮动利率票据(1970,国际银行机构)、联邦住宅抵押贷款(1970,美国)、外汇期货(1972,美国)、外汇远期(1973,国际银行机构)、浮动利率债券(1974,美国)和利率期货(1975,美国)等。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和汇率、利率反复无常的波动,使投资回报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励各商业银行不断创造出能够降低利率风险的新的金融工具。
另外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高科技的应用。尤其是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引发金融领域内一场改变历史的“技术革命”,使得以往无法实现的交融服务得以实现,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费用,使得金融机构提高了扩张区域性业务的功能。这也是一个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因素。
(四)金融自由化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债务危机的爆发,西欧各国普遍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显著增强。此阶段金融创新产品大多以银行表外业务的形式出现,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有货币互换(1980,美国)、利率互换(1981,美国)、票据发行便利(1981,美国)、期权交易(1982,美国)、期货交易(1982,美国)、可变期限债券(1985,美国)、汽车贷款证券化(1985,美国)等。由于金融管制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迫使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得这一时期的银行表外业务得到空前创新和发展。同时各国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提出了相应要求,使得银行采用诸如贷款出售(证券化)、备用信用证、互换交易等表外业务形式将资产转移至表外,以减轻资本充足性的压力并获得较高收入。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品种单一
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占的比重仍然较低。从整体情况来看,中国的银行整体规模还十分小。
(二)金融创新数量扩张快、质量低
由于金融创新主体素质不高,创新的内容显得比较肤浅。同时我国金融创新的科技含量较小,深度不够。我国金融所依托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还很落后与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务电脑化、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还相距甚远。而且,我国网络技术水平整体上还比较落后,也限制了我国金融创新水平的提高。
(三)业务创新不均衡
资产业务是指运用货币资本来获得利润的业务,主要由部分组成,即现金资产、放款、证券投资和其他资产。从金融创新的动因来看,我国金融创新的动因有所偏差,金融机构创新的微观动机则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中间业务主要是指那些银行不需动用或较少动用自己的资金仅以中间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和佣金的业务它具有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强等特征。近年来,中间业务是一个发展很快的业务,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了传统业务。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汇兑、结算等业务。
(四)金融创新环境约束
一方面,作为经营主体来看,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国的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四大国有银行无论在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以及资产负债规模等方面都占有垄断地位,这种行业的垄断,不利于金融创新。另外,金融管制仍相当严格,过多的金融管制抑制了金融创新。
另一方面,作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消费主体来看,社会公众是商业银行最大的客户群。目前的情况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意识强但消费意识、投资理财意识较弱通过商业银行这个中介来投资理财、消费的意识淡薄。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万亿元民间手持资金约万亿元。但长期以来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使得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业务至今仍不能像西方那样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社会公众金融意识淡薄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助长了银行业务经营的惰性从而没有也不可能向消费者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零售业务。
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
(一)立足市场及客户
金融创新是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每一项金融品种的创新,都要与客户紧密联系起来,同时需与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结合起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创新时,既要考虑实际情况,又要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要。
(二)坚持原创和高起点
在确定金融创新主攻方向时,商业银行应选择技术原创型创新为突破口。其依据是:第一,技术原创型创新代表着当今国际潮流,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发挥我国商业银行的后发优势,保持技术上的高起点。第二,在我国还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的情况下,技术原创型创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对较小,因此比较切实可行。
(三)加强创新科技含量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四)平衡业务间创新比重
加大存款业务创新。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存款产品和业务手段的创新,要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高品位、多功能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务,稳定现有的客户群。一是要提高汇兑、结算业务的服务效率,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二是要迅速增加业务的服务种类,扩展业务范围。三是要大力发展租赁业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回租租赁、经营租赁、杠杆租赁业务等。四是要积极开展各种咨询业务,利用专业优势和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对企业和个人开展有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组合设计和家庭理财等多种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彭正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问题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4)。
[2]胡剑平: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层次分析和中国银行业的创新方向[J].上海金融,2004(7)。
[3]杨高林:现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学生对开展金融实践教学的认同度较高,并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
83.21%的同学认为实践教学在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只有2.19%的同学认为“不重要”。同时,有55.47%的同学“愿意或比较愿意”尝试试点试验性实践教学课程。
2.学生并不了解实践教学,更多是出于未来就业而主动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67.15%的学生认为金融实践课程的内容“一般、不丰富”甚至“很少”,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研究性学习和写论文的形式并不属实践教学范畴,这说明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了解仅是略知一二,甚至不清楚。另外,60.58%的学生明确表示就是为未来就业做准备,而“关注和了解金融专业从事的工作内容”、“建立社会人脉关系网”、“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为完成学分”的比例分别是6.57%、16.06%、13.87%和2.92%。
3.学生不满现有的实践课时设置。
40.14%的学生每学期接受过5-10次的实践教学经历,31.39%的学生接受过2-5次的实践教学经历,其中大三的实践机会较少,几乎都集中在大四完成。从学生的内心意愿上看,57%的学生希望一周中能有4-5次实践机会,经调查某些同学甚至大胆建议,“实践教学能像国外的实习工作一样,实践与理论的学时安排各50%”。同时71.53%的学生认为现有实践教学学时安排是“不太合理或很不合理”。
4.学生喜欢形式多样的实用性实践课程。
87.9%的学生认为已开设的实训课程中最实用的课程是证券实训,该课程的讲授教师经验丰富,能精彩解析股票操作实盘过程,并且利用教师自身资源让学生实盘体验,令人印象深刻。在61%的学生的心中,理想的实践教学是能够到金融企业进行参观访问,或者进行股票、外汇、期货等操盘培训,45%的学生希望增加银行、证券、保险等实务模拟操作训练,35%的学生希望能提供一些专业的项目分析与报告,或者采取模拟金融企业招聘的形式进行就业指导,仅有18%的学生认为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者培训金融计量方面的技能是比较合适的。
5.学院实践教学的保障条件较差。
83.9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对于,42.34%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教师能力“较强或一般”,而且目前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几乎没有。
二、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案设计——以西财行知学院为例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中显示,学院金融实践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组织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本文在设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案的同时,建议学院采用“试点试验”的办法,即从大学一年级招收的新生中,择优编制一个班,将其命名为“金融创新实验班”实施这套方案。
1.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
经系部选拔的“金融创新实验班”,其理论教学内容和本专业的培养大纲保持一致,仅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试验。方案将设计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分为课堂内实践教学、校内课堂外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四大模块。将明确设计各学年培养目标和具体环节目标。把四年最终培养的整体目标具体分配到不同的学年当中,形成阶段性目标;每个阶段目标又由不同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出来。基础训练阶段(大一):课堂内的实践教学采用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的案例式教学和创新实训教学;校内课堂外实践教学采用计算机、英语相关培训,经济学和经济法热点话题讨论,金融业界专家讲座等;校外实践教学实施参观金融企业的认知性生产实习。通过感性体验,获得社会实践的经验,培养初步调查能力。能力提升阶段(大二):课堂内的实践教学采用英语口语能力、计量统计软件培训,金融、会计等课程的案例式教学,对银行、保险课程的实训教学,管理沟通能力模拟、战略模拟大赛等创新实训教学;校内课堂外实践教学采用银行业务操作竞赛、学生模拟家庭理财计划大赛,金融热点辩论,银行、证券从业资格培训,金融专家、企业老总专题讲座,学生自办金融学术报;校外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自己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到证券公司大厅观看考察、到保险公司理赔部门参观,并提交观感总结。通过这些模拟实验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力深化阶段(大三):课堂内的实践教学采用案例式教学,股票外汇投资操作、银行信用管理、保险精算等实验训练,双导师指导的创新实训教学;校内课堂外实践教学采用股票模拟竞赛,学生模拟企业投资计划大赛,金融热点辩论,会计、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从业资格培训,金融专家、企业老总专题讲座,学生发表学术文章等方式;校外实践教学采用针对金融热点进行社会调查,暑假期间进行到实习基地或金融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实习。通过实验操作、实习训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素质。综合创新阶段(大四):课堂内的实践教学采用经典案例式教学,期货交易、银行风险管理训练,金融营销训练,创新实训教学等方式;校内课堂外实践教学采用股票投资模拟竞赛,金融热点辩论,各类职业资格从业资格证书培训,金融专家、企业老总专题讲座,发表金融学术论文;校外实践教学要求毕业顶岗实习,并结合毕业论文进行社会调查,做出实结;毕业论文经历选题、收集资料、提炼观点、拟定提纲、谋篇布局、撰写论文、修改润饰,参加答辩等过程。通过完成各项综合性实验、实训、实习、论文,希望学生能对行业有进一步了解,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
2.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设计。
2.1采用“择优录取、滚动管理、优胜劣汰”的动态教学管理模式。
新生在入学报到时,自愿申请进入实验班。系部需结合自荐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长、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因素进行择优录取,并将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已实现方案期待的结果。进入实验班后,在培养过程中实行滚动管理、优胜劣汰。滚动式管理是指不断优胜劣汰,补充新鲜血液,让已获得优质资源的实验生也存在危机感,更加珍惜这些优质资源和机会。班内学生如果表现不佳,考核成绩不合格者淘汰,转入本专业其他班级继续学习。同时,其他班级若有表现优秀者,自荐并结合2位教师的推荐,经考核通过后可进入该实验班。
2.2实行双导师制,专业班主任跟踪管理。
班级特别为每位学生配2名导师,其中1名导师负责专业基础知识辅导,另1名行业导师负责专业的社会知识培养,学生将有机会参与行业导师的校外活动与事务。并且实验班会配备1名具有金融专业素养的教师作为班主任,跟班听课、听讲座、会议研讨,并负责与该实验班相关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可以优先考虑金融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并为其给予提薪等激励手段。
2.3提供“毕业学位证+职业资格证+培训合格证”的结业模式。
学生修完实验班的全部项目,成绩良好以上,学院除了颁发金融学专业毕业证和学位证之外,还将给学生颁发“金融创新实验班的培训合格证”。结合学生在四年终将职业资格培训所获得相关“金融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多证在手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金融行业各领域,能迅速地适应岗位工作。
2.4360教学质量监督。
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少质量监督,对实验班将采取学生评教、跟班班主任评教、主任评教等360教学质量评价,加强对理论课程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控制,随时反馈,随时改善。
三、加强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建设
1.有效备课
1.1教学目标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是有效教学重要的环节。在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与技能、理论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统一,准确把握上课的重点和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核心问题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发现,合理地安排学习活动,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顺利地得以突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教师明确课标的要求,准确了解“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这样课堂的预设才不会出现偏差,使有效备课落到实处。
1.2认真把握学情。在备课过程中,老师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3充分利用教材,整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备课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
集体备课是备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集体备课一定要注重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集体备课之前,每位老师都要充分做好个人备课工作,然后根据每个人备课的情况,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下周上课内容的目标、重难点、注意点,以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课件的设计,学生活动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等等。每个人都要踊跃发言,集思广益,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对集体备课的成果及时整理、反思,通过网络共享,在此基础上每个人再进行复备,对相关内容进一步补充完善,既充分汇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又充分发挥个性特长。
2.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
欲使教学有效,必先让学生的学习有效;欲使学习有效,必先让学生高度参与,说、写、练是参与,唱、演、做是参与,“愤悱”而后启发更是参与。教师讲授是历史最悠久、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虽然教师讲授有局限性,但在讲授教学中,教师能借助口头言语呈现教材,阐明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高中政治课无论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有许多知识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国体与政体、物质与意识等关系比较抽象深奥,但同时又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用准确、清晰、生动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述讲解。教师讲授如能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注重学生思维培养,必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然而,课堂教学仅有教师讲授还不行,还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这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对课程相关知识的自主探究,可增强实践体验和感悟,激发学习兴趣。这种学习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内因和关键,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意义重大。探究学习在政治课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既可以穿插在教师授课中,又可以以专题方式展开,还可以在政治课外进行。我在平时教学中就经常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如在组织三大产业教学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进行学习调研并制作PPT,授课时,根据实际需要穿行展示交流,或作为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或作为对知识点的具体解析帮助学生理解,使教和学有机结合。每个章节学习结束后,专门安排一节课时间展示学生的主题探究学习成果,如“就业市场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家庭理财现状调查”和“生活中的辩证法”等。此外,我还指导学生课外探究,针对“南海”、“两岸关系”、“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政治小论文,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
3.鼓励学生质疑
质疑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质疑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既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疑”是获取知识的开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求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或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我常说:“不怕你们提问题,就怕你们没问题。”常常启发学生:“对于教材中的说法,请你们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创设情境加以思考,展开想象;或者设计高中政治教材中的“一千个为什么”让学生想方设法查资料求答案。这样做,鼓励学生积极找到现实的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收效显著。
4.情境创设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求
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与能力、理论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实现,而它的实现与否直接决定课堂的成败。这样必然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思考三个维度目标是否达到并且优化。如我在讲授《政治生活》中的《政府的责任》时,为了说明政府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视频资料: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政府坚持以什么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又是如何在张云泉同志身上体现出来的呢?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既掌握了政府应该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知识目标要求,又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目标要求,还在探究的活跃气氛中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了爱国热情,当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相应得到了提升。
5.改变单一授课模式,利用教学新手段
林小芳(1992-),女,四川内江人,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2011级学生。
罗晓青(1993-),女,四川宜宾人,四川理工学院经管学院2011级学生。
邓胜文(1991-),男,四川南充人,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2011级学生。
指导老师: 李爱民、李学琴,四川理工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和讲师。
摘要: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城市化等的加剧,社会对家庭服务人员的需求日益提高,由此高级保姆即将也必将成为未来家庭迫切需求的服务项目,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前景。同时,随着客户对家政服务人员需求的变化,家政服务这一行业正在发生由低端向高端的“蜕变”。本文简单介绍了高级保姆的定义、高级保姆的发展空间、高级保姆发展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发展规范高级保姆的创新点等方面以期分析创建高级保姆公司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级保姆;家政服务人员;市场开发前景;家政服务行业
据中研普华家政服务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的《2015-2020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员工制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了560亿元,2014年将逼近700亿市场规模。一线城市普遍家政需求缺口在10-20万人之间,春节前后的一个月时间,会有30%-50%的从业人员缺口。预测到2020年我国员工制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将达到2500亿元。从《分析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家政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定义
保姆: 旧社会俗称的“家佣”“丫环”“管家”,又叫家政服务员,她们是专门根据要求为所服务的家庭操持家务,照顾儿童、老人、病人,管理家庭有事务的人员,用户要求保姆不仅要有一定的技能,还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但在传统观念的潜意识里,人们常误解保姆工作为“低人一等”的工作。不过庆幸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保姆”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高级保姆:高素质、高技能、高知识、高层次。不仅可从事一般家政,小到料理东家的衣食住行,大到东家的家庭理财,还可对孩子进行教育,如特长培养、良好行为养成、家庭急救技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授、民族知识、中国国粹了解等,服务范围广。同时,还具有服务意识强、职业心态佳、卫生习惯好、环境适应能力和专业服务技能强等综合素质。与传统的保姆相比,更加注重保姆的综合能力。
家政服务业,相对农业和工业而言,新兴的家政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业渐渐地走进了大众的生活,到20世纪60年代后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家政服务是指将部分家庭事务社会化、职业化,由社会专业机构、社区机构、非盈利组织、家政服务公司和专业家政服务人员来承担,帮助家庭与社会互动,构建家庭规范,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以此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高级保姆的发展空间
第一,对高级保姆的需求在逐年递增。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整个家政市场的规模为8000亿,而到2014年,规模已经突破万亿,每年呈现20%的成长。由此也可看出,用户对高级保姆的需求逐年递增已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第二,用户的家政意识不断改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意识到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忙于工作,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家务打理,因此雇佣人帮忙整理成了一条捷径。而潜意识里,客户反而更愿意花多点钱聘请高级保姆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也能在高级保姆的打理下享受更温馨舒适的环境和状态。
第三,用户对家政服务员的要求更加多样化。简单地说,用户更希望聘请的家政人员不仅会做饭、保洁、维修、洗衣,甚至还希望他们能照顾产妇、辅导孩子、特护老人等。而这种要求,只要高级保姆才能实现。
第四,将家政与家教充分结合。现代社会孩子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了家庭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或为训练孩子某项技能聘用家教老师,同时还报名参加各类家教中心、辅导班、晚自习辅导机构、家教中介等等机构,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然而,这一切问题,有了高级保姆就可以解决了,花一份请高级保姆的钱,不仅切实提升孩子的能力,还能为家庭减轻负担。
第五,合理引入男性家政服务员。目前的家政服务行业里,尤其是高级保姆,男性的数量是极少的,但现在很多男性也在开始咨询病人护理,照顾老人等工作,许多家庭也希望找一个男性护工,这也为高级保姆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打破了传统观念。
三、高级保姆发展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目前家政服务业缺乏有权威的文件指导,对高级保姆的定义、发展、要求、待遇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人,尚未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受“侍候人”、“低人一等”等旧观念的影响,常被社会上一些人看不起。因此人们对高级保姆的认识和接受度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有相关的条文规定,在“高级保姆”盛行之期也能更好地保证高级保姆们的权益,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
第二,市场需求与家政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很多家庭中的老人、病人和独生子女需要照顾。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都市的“上班族”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料理家务。由此对高级保姆的需求也就迫在眉睫了,而遗憾的是市场需求量过大,而高级保姆却人员短缺。
第三,中介型公司占主体,管理混乱。在走访了四川自贡、宜宾、成都、南充、湖北武汉、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的家政公司后,我们发现,家政人员很多时候达不了客户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客户抱怨、中介费高、员工抱怨、客户刁难的现象。
第四,高级保姆人员的技术还有待提升,综合素质也须再培养。现代社会对高级保姆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家庭需要的高级保姆是一个万能者。而目前市场上真正能让用户满意的“万能者”却屈指可数。因此,加强多高级保姆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家政行业权益保障机制急待健全。由于家政服务供求双方、家政服务公司与家政服务员和用户之间签订的服务协议有的不规范,有的甚至没有签订服务协议,由此可能导致双方权益保障没有依据,发生纠纷时难以处理。
四、发展规范高级保姆的创新点
第一,彻底调查了解家政服务市场,建立家政服务公司的体系,使得高级保姆管理有系统、有制度。
第二,通过加强高级保姆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回访,上门指导,培养有监管的服务标准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服务机构。以公司化的运作模式,逐步树立高级保姆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第三,充分利用男性保姆市场和大学生保姆市场,迈出第一步,创建与众不同的家政服务氛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21世纪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大多数人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去,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家庭照顾和管理,因此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急剧了增加。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培养高级保姆,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还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服务需求,未来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家政服务业道路,高级保姆也能得到更为广泛的重用。(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指导老师: 李爱民 李学琴
该学术论文获得四川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郭立杨,大学生当保姆不值得大惊小怪[J]《商》2011(7):12
[2]赵树海,吴爱萍,王蕾.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红旗文稿》2010年第18期
[3]沈强,李国华.关于推进我国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06期
[4]赵勇敏,归鸿倩.关于天津市家政服务业的调研报告[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02期
一、家庭档案的定义
家庭档案是指家庭及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利用价值和历史查考价值的归属个人所有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二、家庭档案的类型
家庭档案的内容极广,不同角度可以对家庭档案有不同的分类。通过学习借鉴,更加之亲身实践,笔者将家庭档案资料分为六大类,即:家庭成员档案、家庭资产档案、照片音像档案、电子档案、实物及图书资料。前两类主要指纸质资料。
(一)家庭成员档案
家庭成员档案是家庭建档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它几乎涵盖了家庭成员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例如,家庭成员的出生证明、入学成绩单、毕业纪念册、求职材料、录用合同、工作总结、退休证明、文娱活动奖状等等,根据资料所涉内容不同,家庭成员档案的收集范围可分为以下七个方面:
1.综合材料
指家庭及其成员的综合材料。如简历、自传、日记、回忆录、遗书;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家谱族书、家书以及家庭重大事件记载等。
2.工作方面
指家庭成员在择业谋生方面形成的材料。如求职材料、录用合同、工作证、工作计划与总结、工作日志、发表文章、著作及手稿、职务聘任、职称评聘材料及证书、工作获奖证书等。
3.教育方面
指家庭成员在求学、培训、进修时形成的材料。如学习成绩报告单、准考证、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资格证书、学习奖励证书、发表的文章、论文、著作及手稿、读书笔记、学结等。
4.健康方面
指家庭成员有关健康保健方面的材料。如出生证明、社保卡、医保卡、病历、检查报告、医院处方、计划生育材料、儿童免疫手册等。
5.重大活动方面
指家庭在重大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材料。如生丧、婚嫁、寿诞、乔迁、祭祖、聚会娱乐等活动形成的请柬、筹备记录、宴客名单、追悼词等。
6.交友联谊方面
指家庭各成员在对外交往中形成的材料。如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的通讯录,毕业纪念册以及来往信件、贺卡;参加文体活动的材料、证书等。
7.旅游方面
指家庭成员外出旅游形成的有关材料。如港澳通行证、护照、旅游日程表、景点简介及门票、导游图、交通票据等。
(二)家庭资产档案
指有关家庭资产的票据、合同契约、说明书等。其收集范围大致分两类:
1.财产票证方面
指家庭财产的凭证票据和有价证券。如各类存款单据、人身财产保险单据、信用卡及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合同契约、纳税票证,遗嘱、家庭财产继承、赠予、分割等有关材料,家庭理财记录,房地产买卖与租赁合同等。
2.家庭设备方面
指家庭拥有的交通工具和家电设备等方面的材料。如车辆及电脑、空调、彩电、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购置发票及产品说明书、保修单等。
(三)照片音像档案
指家庭成员各个方面各个时期冲洗的照片、录制的录音及录像等。如从出生起各个时期拍摄冲洗出的照片、录音录影的音像,家庭举办的婚丧、寿诞、乔迁、祭祖、旅游观光、聚会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含底片)、录音、录像等。
(四)电子档案
指家庭生活中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盘(U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如照片的电子版,录音、录像的数码原件。这一部分恰恰是现代家庭生活中尤为重要、必不可少的内容。
(五)实物
指邮票、钱币、古玩等业余爱好收藏品,或家庭成员在各项活动中荣获的各种奖杯、锦旗、镜匾、大型证书(小型证书可存放于家庭成员档案中)、纪念品等。
(六)图书资料
指家庭中保存的各类图书。
三、家庭档案的整理
(一)家庭成员档案的整理
家庭成员档案的整理实际上就是对收集来的家庭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以方便保管和利用。
针对现阶段家庭档案还以手工查找为主,笔者以从简易行的角度出发,认为卷内可不设页数及卷内目录。但是案卷目录要尽可能详细,将卷内所含内容逐条描述清楚,同时案卷目录与档案盒上粘贴的标题保持一致,卷内的排序也按照档案盒上粘贴的目录进行排序,这样查找利用时只需要按照案卷目录就能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家庭成员档案的整理可以根据内容立卷,一些内容较多的类可以产生若干卷。排列盒号时可以根据家庭档案内容的多少选择一级目录大流水或者二级目录小流水。
当家庭成员资料内容较多时可以选择二级目录小流水。如:
当家庭成员资料内容较少时可以选择一级目录大流水。如:
家庭成员的一些资料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丰富,这时如果可以放在已有的档案盒内,就直接进行添加,同时注明时间,并在目录上备注好时间;如果不能在已有盒内添加,就需要在备注中注明,增加新的盒号,同时添加相应的目录。
(二)家庭资产档案的整理
家庭档案中的票据、说明书等的整理没有必要强求专业化。但一定要保证全面细致,分类明确,查找便捷。建议使用防水的塑料袋分类整理,同时在包装袋上标明内容。
(三)照片音像档案的整理
在现在的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的各种音像制品越来越多,使用也比较频繁,因此可以与其他档案资料分开整理。
家庭档案中的照片也可以按照工作照、朋友照、家庭生活照等进行分类,每一类中又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特别是要写好照片说明。不要小看说明,随着时间的流失,特别是隔上一二代就无从查考了,即使是本人的照片,时间一长也容易忘记摄影时间。可能有一些老照片有底片,有底片的一定要注明底片号,所有的底片编一个大流水号。底片与照片相对应,方便查找。照片档案也可不设卷内目录,但每一卷的照片案卷题名必须写清楚,并有相应的说明。
(四)电子档案的整理
现在的家庭生活中,电子档案可谓包涵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生活中一些文本的电子稿件,照片、录像的电子版,各种电子邮件,甚至电子账单、网络图书等等。
电子档案的整理首要的就是对其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可以分为文档类、图表类、图片类、音像类等。每一部分再以层层文件夹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同时将文件夹的名称以时间地点进行细致命名,方面查找。这些电子材料可以保存在电脑上,如有条件可以制成光盘,都要做到分类明确,说明清晰,并制作独立的目录说明,标明时间、地点、人物,并且尽量和冲印好的照片、刻录好的音像品目录保持一致。同时要注意防磁。
(五)图书资料的整理
图书资料的整理可以有多种依据,可以根据家庭中图书尺寸、类型等多种方法进行科学整理,选择自己最合适及最方便的类型将他们分门别类地放置到书柜或书架上。同时,如果家庭存书较多可以制作图书编目备查,方便家庭成员的使用。
四、家庭档案的作用
家是摇篮,家是归宿。当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当生活之路向未来延伸的时候,真实反映家庭生活的历史纪录――家庭档案也相伴而生。家庭档案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并不是机械的整理与堆积,而是科学的生活管理、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我们生活的见证。当您择业求职时,学历证书和职称证书就是您学识水平的有力佐证;当您购买的物品需要退回或更换的时候,购货发票会坚决地捍卫您的消费权益;当家用电器出了毛病,只要有了设备使用说明书、电路图,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正是档案“一纸千金”的价值所在。
退休的老人整理一份家庭档案,既是对自己前半生的回顾,也能为儿女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刚刚工作的年轻人注意积累自己的家庭档案,可以使今后的工作生活更加便捷有条理;从小为子女准备一份详细的成长记录作为家庭档案保存恰恰是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关键词:金融学科;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学科建设
现代金融学科理论探索之深、内容更新之速、交叉边缘学科发展之快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中外金融学科的内涵及其走势,加快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金融学科的发展演进
1.西方金融学科的发展历程
金融学科的演进是金融业发展变化的产物。金融学科最初研究的重点是货币问题如早期的货币数量论,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研究的重点转向信用和银行。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问世,金融学科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宏观的货币经济学理论体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直接融资和新的金融机构迅猛发展,微观金融理论开始出现,马柯维兹、托宾等提出量化的资产选择理论和模型即为发端。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频繁,浮动汇率制的实行和发展中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地位的突显,金融学科研究的重点转向了资本市场、金融经济学领域,同时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迅速增长,金融风险日益加剧,有关公司财务运营、衍生金融商品定价、风险量度与预测、金融规避与监管等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当今,随着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金融等一系列新课题成为金融学科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研究金融问题的蒙代尔、托宾、基德兰德特等经济学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说明金融学已经进入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金融学科建设方兴未艾。
2.我国金融学科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取向确立后,金融业地位日益突出,金融学科的研究空前繁荣。其主要表现:一是金融学科建设的学会发展及其交流活动频繁;二是学科下各层次培养规格的教材、工具书和学科研究专著层出不穷;三是各大专院校纷纷设立金融专业或开设金融课目,金融人才供需两旺。四是国外经济金融教材精选大量出版。
二、中外金融学研究领域的分野及其走向
1.中外金融学研究范畴的区别
国内外对于金融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国内说的金融,通常指的是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这部分内容在国外也有,但不叫finance,而是属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领域,相关课程大多设在经济系。国外说的finance,一般指的是公司金融、资产定价等“微观金融”,相关课程通常设在管理(商)学院,而这部分内容,国内的金融专业涉及较少。
2.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
考察金融学的综合内涵,不难看出金融学发展演变的三大趋势: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交叉学科。微观金融学主要包括公司金融、投资学以及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三个子系统。宏观金融则分为两类:一是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体的金融内容;二是微观金融学的自然延伸,如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和国际证券投资等。交叉学科主要包括金融和数学、工程学等交叉形成的金融工程学,金融和行为理论结合形成的行为金融学以及金融与法学交叉形成的法学和金融学等。
三、强化我国金融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确立明确而可操作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当代经济社会和金融业的发展,需要的金融人才是多层次的、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既需要复合型的通才,又需要单一型的专才:不仅要有领导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层人才,而且要有业务操作层的人才。人才服务的对象涵盖于宏观的政府金融、中观的企业金融、微观的家庭金融及其相互交织的社会金融经济各个领域。金融学科建设要适应这一多层次的“大金融”需求趋势,确立并实施明确的、可操作的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二,构建优化、创新的金融课程体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金融人才的要求,要高度关注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创新。为此,金融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经济学、财政学、保险学等为金融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宏观经济概念、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以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公司金融、风险管理为金融学科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成为从事权益让渡、交易、转换等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使他们能够在相关业务的设计、开发、评估、运作、管理、创新等方面发挥出专业水平。以经济数学、数理统计、计算机操作、软件编程原理等为金融学科中的专业技术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现代工具(包括模型、分析方法、操作设备等)从事业务活动和金融创新的能力,以适应金融信息化、全球化的需要。此外,从金融历史、金融法规、电子商务、专业外语应用写作等角度设置“模块型”的专业选修课,以拓展专业外延,深化专业内涵,增加学科前瞻性,提高知识综合化程度。
第三,强化本科教学的“宽口径”。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在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即培养具有广泛文化意识的现代知识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本科教育更应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构建大学金融本科教学计划时,应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既有对宏观金融的分析、判断能力,又有从事微观金融业务的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四,加强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金融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金融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随着金融与经济的密切融合,一方面金融运行的效率状况对经济、社会健康成长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金融效率的提高越来越离不开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即金融运行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因此,金融学教学应该顺应这种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与国外金融学教学接轨,增加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内容包括公司金融、资产定价和金融组织学,具体表现在资本市场、投资理论、家庭理财、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加强微观类课程建设,有利于学生接近和了解现实,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然,强调微观类课程建设,并不意味着宏观类课程建设不重要,我们提倡的是宏微观金融课程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员工帮助计划 EAP 服务 需求
Abstract: Nowadays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EAP) has become a useful implement to solve employees’ and their dependents’ mental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order to maintain people’s mental health, improve work performance, and concentrate on better management. This literature review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EAP, the service requirements, realms and mode of EAP by summarizing the latest relevant articles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service; requirement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发达国家出现的“白领忧郁”也逐渐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的“金领”、“白领”甚至“蓝领”阶层员工中表现出来,成为整个经济与社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有证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员工心理问题和对组织的负面影响正伴随着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及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而来。因此,如何积极有效地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减少企业因此而蒙受的损失,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成为21世纪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
一、EAP的发展历程
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EAP)是由组织为其员工所提供的一项系统并长期的援助和福利工作。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进行评估、提出建议,同时,对组织成员及其家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解决组织成员及其家属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维护组织成员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并改善组织管理。
EAP最早可追溯到1935年,第一个酗酒者匿名团体(Alcoholics Anonymous, AA)在美国俄亥俄州成立。这一团体建立的初衷是为那些有严重酗酒行为的员工提供援助。此后,在二战以前,专家对于酗酒现象的关注由酗酒给员工带来的健康问题转向了酗酒对工作绩效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些关注多来自于组织内部的管理层,因为他们更关心如何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到20世纪四十年代,有些企业内部还形成了公开的“职业戒酒方案”(Occupational Alcoholism Program, OAP),这标志EAP雏形的诞生。20世纪五十年代,OA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时的OAP是公开的,并长期在公司内部实施。与此同时,工会也积极参与其中,这就让戒酒方案得以更加正规和公开。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酗酒、吸毒、药物滥用等问题在美国社会的表现日益严重,家庭暴力、离婚、精神抑郁对于员工的工作绩效负面影响也愈发显著,于是很多OAP项目扩大了其服务范围,将服务对象由员工扩展到员工及其家属,而且内容和深度也更为丰富。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组织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大量的跨国企业;另一方面,管理层的流动性也愈发显著,员工离职率的上升以及文化冲突等问题大量萌发出现,引起组织领导者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同时,很多国家政府对EAP认可度提高,相信EAP不仅能给企业带来效益,也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因而EAP首先在政府部门、军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另外,一些政府在立法方面也加强了对EAP的监管,使EAP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尊重、规范以及更为广泛地传播。现今,迎合社会的进步和员工心理健康的需要,EAP已发展成为一项综合性的服务,它可以为员工在心理健康、突发灾难事件、工作压力、职业生涯困扰、健康的生活方式、理财问题、以及法律纠纷等生活及发展方面提供有效帮助。
截止到2012年,EAP在美国已发展了近八十年,绝大多数美国大型企业都为他们的员工及其家属提供EAP这项福利;超过75%供职于国家政府和州政府的员工得到了EAP的帮助;40%小企业的员工也享受到了EAP服务(U.S. Department of Labor,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2008)。美国的卫生和人类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曾于1995做过一项统计,表明对EAP 每投资1美元,就可获得5至7美元的回馈; Marsh & McLennon公司于1994 年对5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引进 EAP之后,这些企业的员工缺勤率降低了21%,工作事故率也降低了17%,而与此同时生产率却提高了14%; McDonnell Douglas在1990年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EAP项目实施4年,共节约成本510万美元。美国一家拥有7万员工的信托银行在实施EAP之后,一年之内节约因病误工费用739870美元。因此,发展EAP无论是对员工、管理者还是整个组织的持续发展而言,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新举措。
二、不同客户对EAP服务的需求分析
2012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十一年,此间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政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与国际市场广泛接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仍处在社会转型、各阶层矛盾日益凸显的时期,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这些因素都使组织、管理者和员工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组织面临生存、发展、转型、兼并、国际化等问题,管理者和员工客观上存在心理健康援助服务需要以应对挑战,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绩效、改善生活质量、以及帮助解决家庭成员等一些困扰及问题。2010年富士康发生14起员工跳楼事件,不仅反映出员工面临工作压力和心理问题,暴露了管理漏洞,也给组织管理层敲响了警钟,充分表现出EAP在当前环境中的迫切需求。
EAP的重要特征就是服务多重客户,组织、管理者和员工及其家属都是EAP服务涵盖的对象。一方面EAP通过7X24小时热线,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专业化指导,以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属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维护员工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工作绩效;另一方面,EAP专家在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时,也力求发现组织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辅助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组织改进和完善其管理体制提供建议和帮助。
(一)组织客户需求
马斯洛说:“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为了经营成功而对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和与其内部员工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与观点。新的经济形势、新的国际环境,任何组织的价值观都必须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加以诠释: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营造某种环境条件,使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建立向着共同企业目标奋斗的模式。”
组织环境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员工表达真实的自我,使EAP为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效率最大化。当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对EAP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1、不同行业的需求。行业不同,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不同,工作的性质不同,出现和潜在出现的问题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对EAP的制定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由于EAP并不存在一套可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需求的“万全之策”,所以站在组织客户的角度对EAP服务需求进行评估就显得格外重要。研究显示,从需求行业和部门来看,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行业或客服部门、航空或远洋业等特殊行业和部门对EAP有更强烈的需求,并提出企业在组织变革和经历危机事件时也需要EAP。
2、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研究证明,组织规模越大,企业就越有可能给员工提供EAP服务,而小企业则受限于资金、资源、文化等因素,给员工提供EAP服务的能力有限。根据2008年一项美国国家福利调查的结果显示,52%的小企业(1-99员工)启用EAP,76%的中型企业(100-499员工)和89%的大型企业管理者都采用了为组织和员工提供了EAP服务。
3、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一个组织的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4个阶段:创业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以及衰退阶段。组织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员工的心理状态、精神风貌也有所不同,所能承受的压力负担也不相同,这就对EAP的需求提出了阶段性、差异化的要求。这种阶段性和差异化表现在各个方面,包括EAP的内容、形式、实施方法以及模式等都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如:创业阶段,企业的组织架构、薪酬方案、生产方式、以及业务流程等各个方面都不够成熟,必须经过不断的适应、探索才能得到逐渐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也有可能使员工无所适从,这时EAP的服务重点就与其它阶段就明显不同,着重于调解员工的业务压力、失业压力等问题。
(二)管理者的需求
企业家、高层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人物,他们需要根据不同信息,对各类重大问题做出判断、决定以及战略规划,同时为决策的后果承担责任;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对问题作出全面考虑,规避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与风险。这样就决定了他们过快的工作节奏,整天忙于应付各项事务,精神负担之大显而易见。2011年中国高级职业经理人调查发现,多达75.1%的高级经理人主观感受压力大。压力使得61.3%的高级经理人“工作效率降低”,55.7%的人“产生消极情绪”,并由此引发直接的健康和经济损失。2011年,他们病假天数同比增长44%,医疗费用支出同比增长200%。因此,管理者这一特殊群体亟需EAP给予指导与帮助。
EAP服务成为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工具,管理者可以就自己的困扰和管理问题向EAP提出咨询申请,获得管理咨询和管理教练服务。当管理者面对困难员工时,可以通过转介的方式推荐员工接受EAP的服务,达到提高管理效能的目的。无处理冲突经验的团队,相对于那些更有经验的团队,更可能经历由认知冲突引发的情绪冲突。加强团队冲突处理的培训实践,对于有效处理人际间冲突、增强团队和谐,提高个体、团队和组织的绩效是必要的。
(三)员工客户的需求
2009年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白领网民比普通网民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超过9成以上白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近八成白领最近6个月内出现过心理抑郁的情况,但只有3.2%的白领寻求过心理医生的帮助。还有近9成白领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问题,其中超过10%的白领有严重亚健康问题甚至需要治疗。由此可见,员工客户的EAP服务需求不可小觑。
从EAP的角度看面对工作场所和非工作场所的双重压力源,员工客观上需要EAP帮助解决的问题分为以下3个层面:
1、员工工作方面需求依次是:工作压力缓解、工作硬件环境的改善、离职安置、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冲突、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业绩提升、退休规划,以及岗位转换、职务变迁等方面;
2、员工生活方面需求依次是:家庭理财、对子女的抚养与教育、休闲娱乐、购房指导、住房装修咨询、非职业人际关系的处理、婚姻情感、家庭代际关系处理、照顾父母、法律诉讼等方面;
3、员工健康方面需求依次是:医疗保健、不良情绪控制、压力管理、运动保健、心理保健、饮食健康、药物滥用、不良嗜好戒除(戒烟、戒酒、戒赌等)等方面。
三、 EAP服务内容及方式
随着EAP的成熟和发展,其内涵越来越丰富,已经发展出以下8个方面:(1)个体咨询,包括工作、个人及家庭问题;(2)团体咨询,以团体为对象,目的在于解决团体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3)咨询服务,提供各种咨询、社会资源以及中介服务;(4)教育培训,为员工提供有关援助服务的培训、再培训,以及各种咨询培训;(5)职业生涯规划,为个人或组织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方面的咨询服务;(6)特别服务,主要包括酗酒计划、健康促进计划或员工福利计划;(7)研究工作,为员工援助计划的研究及推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论证;(8)危机干预,为各种紧急、重大事项提供专门性的服务。
在EAP服务需求方式的选择上,目前国际通用的服务方式包括面对面咨询、24小时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培训,以及转介服务等5种主要方式。调查研究显示,员工对EAP服务方式可接受的方式依次为:面对面咨询、培训、24小时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和转介服务。面对面咨询的方式优于其他方式。其中转介服务是当应对一些法律、医疗等专业问题,受企业内部的EAP服务条件影响,员工较难直接获得帮助,这种情况下,EAP可以使用转介服务,推荐签约的专业机构,如律师事务所或医院等为员工提供相关信息和帮助。
四、EAP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EAP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免费心理援助服务,是什么因素影响了EAP的使用率?研究显示,人口学变量和社会心理状况等均对使用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一)性别
不同性别个体的倦怠感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调查显示,相比男性而言,女性更容易产生倦怠感。由于现代女性在料理家庭琐事的同事,也要应对来自工作的压力,这意味着她们面临的社会冲击最剧烈,从而导致她们倦怠程度较男性要高。因此,女性EAP客户的数量占大多数。从需求内容看,男性EAP客户在酗酒和药物滥用等问题的解决方面需求更强烈,而女性EAP客户更倾向于提出所经历的情感和个人问题。
(二)年龄
EAP的需求与年龄之间是有一定关联的,年龄越小,选择EAP的可能性就越大。年轻人的思维活跃,勇于尝试新生事物,较容易接受新的服务项目和模式。
(三)婚姻状况
国外有研究显示,未婚个体产生倦怠的可能性大于已婚者,这类人群对EAP的需求更大。国内未见婚姻状况对EAP服务需求的系统调查,但有文献显示,已婚公务员家庭事务繁重,面临社会冲击剧烈,也导致他们倦怠水平较高,同样需要EAP的帮助。
(四)受教育程度
在国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员工更有可能使用EAP,但在中国EAP的使用倾向与教育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关联性。这可能与中国国情、企业性质,以及员工的素质结构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和中国儒教文化强调的“中庸”、“内观”、“自我完善”等价值观有关。因此,对于EAP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要继续经过跨文化的整合以适应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五)工龄
有研究表明,EAP的需求现状与工作年限之间有一定联系。简而言之,随着员工工龄的增加,选择EAP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员工在组织工作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时候,选择EAP的可能性达到最大,但随之旋即下降。
(六)岗位
EAP的需求现状与工作岗位类别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专业技术人员选择EAP的可能性最大,而行政管理人员选择EAP的可能性最低,操作工人与后勤保障人员选择EAP的可能性大致相同。
(七)其他
随着员工对EAP了解的深入、认为EAP可以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提高企业的效率、同时也是自己的工作福利,那么他就越有可能使用EAP。也就是说,如果员工认为EAP是有效的,那么他越可能使用EAP。同时,员工选择使用EAP的可能性与其对EAP的认识程度、对公司EAP政策的态度、对团队凝聚力的认识等也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还有研究表明,员工对EAP的熟悉程度、感觉接近程度、感觉高层管理支持EAP、感觉直接管理者支持EAP、EAP实施过程中的信心等,对个人使用EAP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研究员工对EAP的使用态度时发现,员工感觉到其他员工对EAP是支持态度的条件下,那么他对使用EAP的意愿就更强烈。
五、EAP服务发展趋势展望
中西方的EAP服务需求无论是具体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不同的。EAP起源于和我国的社会背景及文化历史渊源相距甚远的美国,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运行模式和美国有着巨大的差别。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问题解决的途径和美国人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的传统EAP旨在解决员工酗酒以及药物滥用的问题,更多关注员工的健康、安全,与工作绩效提高;自2000年伊始,EAP服务在中国的萌芽和发展经历了艰难的本土化过程,根据企业的需要在员工心理咨询,临床医疗转介服务,危机干预等传统西方EAP基础上,增加了教育培训、测量评估、管理咨询、体检与健康管理、教练技术、以及网络服务等。近些年来,EAP趋向提倡身心结合的“全人”服务理念,强调整合的卫生与健康增强项目(Health and Wellness Enhancement)将健康服务纳入到EAP的工作范围,比如:健康行为管理、员工身体锻炼项目、体重控制项目、戒烟、慢病管理项目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使用EAP服务,已达到有效降低保险费用支出的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使用iPhone、iPad移动终端,享受在线化的EAP服务。未来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的EAP服务,将基于无线互联领域的线上和线下O2O(online to offline)服务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最大限度地整合相关优质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给客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获得最佳体验。依托移动互联,EAP的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不但解决了传统服务中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而且真正实现了全覆盖、全天候、全链条的服务。这一服务模式,正在成为国际EAP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Heckscher, C. White-Collar Blues: Management Loyalties in an Age of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New York: Basic Book. 1995
[2]张西超.员工帮助计划—中国EAP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赵然.员工帮助计划:EAP咨询师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6
[4]时雨,罗跃嘉,徐敏,时勘. 基于组织危机管理的员工援助计划.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7
[5] Mercer 2007 national survey of employer-sponsored health plans. New York: Author. Retrieved from 省略/home.htm on January 1, 2009
[6]李志、李兢、牛丽琴. EAP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职业时空. 2005(22)
[7]孙德升等. 员工帮助计划(EAP):一种新兴的心理咨询模式和基于心理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A]. 科技与管理. 2005(4)
[8]孙德升等. 员工帮助计划(EAP):一种新兴的心理咨询模式和基于心理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A]. 科技与管理. 2005(4)
[9]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HRM). (2009a). 2008 employee benefits. Washington, DC: Author. Retrieved from http://省略
[10]张扬. EAP 的本土化研究思路探讨[A]. 经营管理者. 2011(1)
[11]陈艳. 中国企业工作压力状况分析与对策. 安全管理者. 2005(5)
[12]张西超,马凯华,孙雪菲. 2011中国高级经理人心理资本与压力现状调查. 财富中文网. 省略/life/c/2012-02/13/content_88660.htm
[13]王国锋,井田润. 企业高层管理者内部冲突和解决策略的实证研究[A]. 管理学报. 2006(3)
[14]MSN白领健康调查,money.省略/financing_plan/tally_plan/102195.shtml
[15]曹金华,曹爱华. 一次企业员工援助需求的调查. 人力资源开发. 2006(3)
[16]Lewis J A, Lewis M D. Counseling Programs. CABrooks/Core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17]刘春艳.员工援助计划在我国保险企业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
[18]RJ Erickson. Emotional labor, burnout, and inauthenticity: Does gender matter?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1
[19]Arthur T. Johnson. Municipal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Managing troubled employe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May/Junl985,45(3)
[20]夏丽娟,李爱梅. 中国内地员工EAP服务需求现状的研究[J]. 商业现代化. 2010(6)
[21]RJ Erickson. Emotional labor, burnout, and inauthenticity: Does gender matter?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1
[22]孙国光. 重庆市公务员职业倦怠及EAP援助研究[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3]夏丽娟,李爱梅. 中国内地员工EAP服务需求现状的研究[J]. 商业现代化. 2010(6)
[24]刘亚林.EAP(员工援助计划)的成本、效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25]Stuart H. Milne,Terry C. Blum,Paulm. Roman. Factors influencing employees’ propensity to use an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Personnel Psychology,1994,47
关键词:农民工;城镇化;城镇融入;述评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urban area is an importantl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which poses direct impact on the pace and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as well as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ent situation, restraining factors of migrant workers’ urban integration an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concluded and combed relevant researches in recent years, and pointed out several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making further research on this issue of migrant workers’ urban integration.
Key words:migrant workers; urbanization; urban integration; review
中图分类号:C9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10-27(6)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社会转型和迈向现代化进程中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和户籍制度的逐步松动,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42亿,其中外出就业人数达到1.53亿 [1]。在城乡人口的流动过程中,众多农村过剩劳动力如何顺利地融入到城镇社会生活中去,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学者们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融入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入手,对近年来的既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以获得对农民工城镇融入问题的整体认识和相应启示。
1农民工城镇融入现状
近年来,学者关于农民工融入城镇现状的描述主要集中于经济、日常生活和文化心理三个层面。经济层面的融入是农民工在城镇安身立命的基础,它代表着最基本的生存与安全的需求;日常生活层面的融入标志着农民工在居住、日常生活的互动等方面不再与市民隔离开来;文化心理层面的融入则表明农民工融入城市主流文化,真正实现了身份转换和心理认同。
1.1农民工经济层面融入现状
(1)职业与收入状况
当前我国进城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为:一是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高;二是外向型制造业和城市服务业的就业比重逐步上升[2]。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就业现状决定了农民工不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农民工不仅收入水平低,而且收入增长缓慢,工作环境恶劣,缺乏社会保障[3]。张祝平通过对浙江温州、丽水两市的调查也证实了上述观点[4]。脏、险、苦、累、差已成为农民工在城镇工作的主要特征,其收入在扣除日常基本开销及寄往家中的汇款后所剩无几,低下的经济收入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消费能力。
(2)消费能力与消费倾向
因为经济实力薄弱,农民工在消费上仍以储蓄型家庭理财行为等传统消费方式为主。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月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低于500元的占60.5%,501元~900元的占29.7%,超过900元的仅9.8% [5]。于丽敏等通过对东莞农民工消费结构的收入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食品支出的关联度占首要地位,储蓄、通迅、交通和衣着支出紧随其后,而医疗与教育排在最后[6]。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却表现出与其父辈不同的高消费倾向及品牌意识,他们期望以此得到市民某种程度上的认可以及对外面社会的认知[7]。
总的来说,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模式仍然属于“生存经济”。但是,随着中青年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他们在外在形象表现的消费上更加倾向于模仿城里人,而有关内在能力培养的消费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对于提高他们自身素质极为不利。
1.2农民工日常生活层面融入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生活在与城市隔绝的范围或群体之中,难以融入城市社会[8]。这种隔绝主要体现为农民工居住的边缘化与生活的“孤岛化”[9]。集体宿舍、农民工“社区”和散居于城市社区这三种农民工主要的居住形式使得他们生活空间与工作空间高度重叠,与城市居民交往甚少[10]。但王玲[11]、刘玉屏[12]等学者对农民工语言行为的研究揭示,农民工在城市融合过程中对语言的使用呈现出一种城市趋同倾向,即农民工在与城镇本地居民的“外部交往”中,往往使用普通话取代家乡话,甚至在与家庭成员和同乡的“内部交往”中也开始更多地使用普通话,学者们认为这意味着农民工为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农民工在物质条件相对落后且难以迅速得到改变的情况下,希望通过语言同化来赢得市民的认可。
1.3农民工文化心理层面融入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表明:农民工平均受教育时间为8.7年,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0.5%,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多是靠上网、逛街、看电视的方式来打发时间[13]。魏晨通过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高的融入城市的主动性,但他们也未能完全在城市中寻找到归属感,无法归属到乡村与城市的任何地方,在心灵上是“漂泊的一代”[14]。由此可知,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理念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转变,有待形成明确的心理归属与身份认同。因为文化生活空虚和文化排斥,他们很可能产生越轨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综合近年来学界的研究,农民工在城镇融入的过程中,经济上大多处于被动地位,日常生活中与市民处于隔离状态,文化生活单调,心理缺乏归属感。总体上看,农民工群体在城镇的融入度较低。
2农民工城镇融入制约因素
造成农民工城镇融入程度较低的制约因素,学界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农民工自身原因;城乡制度排斥;城镇生活成本过高;社会文化排斥;角色认同艰难。
2.1农民工自身原因与城镇融入
农民工自身原因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农民工文化素质不高;主观方面,农民工乡土意识与自卑心理强烈。王桂新等认为,流动人口自身素质相对较差,学历普遍较低,他们绝大部分来自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在进入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城镇务工或经商后,面临着职业、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关系等一系列的转变和适应问题[15]。此外,由于受自卑心理和封闭主义倾向的影响,农民工的交往对象一般仅限于亲朋、老乡及一起务工的外地人,而对城市居民缺乏认同,这种交往的封闭性和强烈的群内认同感严重阻碍了其城市社区融入[16]。
长此以往,农民工很容易在城镇居住地按照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行事,这在加深他们与市民隔阂的同时也固化了市民对他们的偏见。因此,对于农民工不仅要加强其职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社区活动,提高农民工的自信心,增进他们与市民的沟通与交流。
2.2制度排斥与农民工城镇融入
城乡制度排斥主要表现在政府制定的各种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中,尤其是户籍制度的排斥上。户籍、出身是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17]。正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才使得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用工、医疗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正如孙立平所言,户籍制度改革的真正困难之处,其实不在该制度本身,而在于与该制度相联系的种种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18]。李强认为,包括户籍制在内的“制度障碍型的边缘化”从一开始就将一部分社会成员排斥在外[19]。
有的学者着重探讨了土地制度的排斥作用。王小章指出,国家在农村的土地制度使农民不能真正自由地处置“自己的财产”,特别是土地与房产,因而不能使这些财产按照自己的意志有效地进入市场[20]。在以土地套住农民、进城就业机会不平等、城市社会保障又覆盖不了进城农民工的情况下,农民工进城不得不“三思而后行”[21]。就目前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以及社会结构的安排来看,大多数农村流动人口处于既无法返回农村,又不能彻底融入城市的“半城市化”状态[22]。
可见,在现有的城乡制度背景下,有能力的农民工进城后既不能以自由处置自己在农村的不动产为经济支撑,又不能获得像城市居民那样的社会保障,面临前无“拉力”,后无“推力”的双重困境,农民工“回流”实属一种无奈之举。对于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不愿再回到农村,即便回到农村也可能无地可种,因而造成了他们在城市中处于一种身体漂泊与心灵迷失的状态。
2.3生活成本过高与农民工城镇融入
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生活成本有时并非一个单向的增加过程,而是通过“流出”和“流入”产生双重负面效应,即“流出”乡村使得农民减少在农村的既得利益,“流入”城镇又增加了在城镇的实际生活开支。段学芬认为,农民工在进入城镇生活后至少要承担以下成本,一是城市最低生存成本,二是转移成本,三是对更好生活预期的补偿成本[23]。孙立平指出,对于流动人口中的打工者来说,他们的收入较之农村生活是可观的,但对于相当于以农村人均收入6倍为基础的城市生活来说,其收入无法支付全家生活费用。因为城市基本生活费用大体是依据城市中初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价格确定的,农民工在城市的定居意味着要以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收入承担城市生活费用[24]。如果说支付城市生活成本的能力是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基础,那么可以说这个基础仍然很不牢固。
此外,相当一部分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都是夫妻分居两地生活,长期的分居容易致使感情淡化,甚至产生婚外情的导致家庭破裂,这是被学者经常忽视的一项极其沉重的非经济生活成本。
2.4文化排斥与农民工城镇融入
除了制度的限制与经济的压力之外,农民工还面临着城市居民文化上的排斥,主要体现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受到流入地居民的偏见和歧视。
来自农村的新移民很可能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带有浓厚的乡土文化特征而受到迁入地居民的排斥。为了维护自尊,他们往往对移居地的语言、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采取拒斥的态度[25]。刘有安指出,对于一种特定地域文化的携带者和传播者的移民来讲,其在迁入地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会受到迁入地居民针对移民的“污名化”的行为,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排斥现象[26]。胡艳辉认为,对农民工的文化排斥造成的后果可能尤为严重,由它带来的文化震惊会使农民工产生焦虑、孤独、恐惧等负面情绪,并对城市文化采取对抗形式,拒绝与城市居民交往[27]。
这些歧视行为从思想根源上来说,是不同文化观念的差异所致,有可能导致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由情绪抵触发展到行为冲突的危险,它严重影响着农民工的城镇融入。
2.5角色认同与农民工城镇融入
角色认同不仅指农民工完成从农村到城镇的户籍转变和从农民(农民工)到居民的身份转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心理认同,即对于自己是谁、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的思考及认知。
吴玉军等人认为,农民工在由农村人的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向城市特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过渡的过程中,出现角色认同上的中断和错位,使其难以积极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体系中[28]。张文宏、雷开春则认为,许多移民在迁入城镇多年后仍然将自己的社会认同指向原住地社会,即移民面临的是社会认同的转换选择问题而并非缺乏社会认同[29]。尽管这两种观点的研究角度存在差异,但学者们都指出,许多农民虽然在身份上已经成为城市居民,角色内涵却没有实现转变,农民工对于城市居民这一角色规范未能形成明显的心理认同,并由此产生一种失落感和异己感。
综上所述,在这五种制约因素中既包含着显性的客观障碍,又存在隐性的主观障碍,这些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相互交叉影响的关系,这就要求学者在研究对策时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系统讨论。
3如何促进农民工城镇融入
对于上述制约因素所造成的农民工城镇融入程度较低的现象,学者们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制度改革与体制创新
制度排斥是农民工面临的最大客观障碍,消除不利于农民工城镇融入的制度和体制障碍,当务之急是要在就业、工资、土地、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革新。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的改革是城乡体制整合的关键,首要问题是实现身份上的一体化。第一,要逐步分离粘附在户籍上的一系列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功能;第二,按照农民工本身的特征与城市的具体情况,分类逐步地推动农民工在城市落户[30]。(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前,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并没有排斥在城市有正规就业的农民工,但农民工的参保率依然很低,尤其是那些在非正规就业市场上就业的农民工。因此,必须通过构建农民工医疗保险、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与应急求助机制三位一体的保障模式,逐步实现农民工生存保障的社会化[31]。(3)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坚持自愿、有偿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土地的流动和转包,特别是要鼓励那些有意留在城市的农民工及其家人放弃土地经营权,给予他们相应的补偿;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人口进城宅基地置换制度,降低农民工在城市的迁移成本和置房成本等[32]。
当然,这些制度革新必然会遭到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和阻抗,因而政府不仅要坚定地推进制度改革,更要赋予城市农民工群体规则制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通过建立农民工自治社团等形式,构建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3.2加强社区教育建设
社区教育可以为农民工提供最基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手段,为其提升自身素质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在社区教育过程中要加强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科学的课程开发机制,满足新市民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教育内容,采取灵活的教育培训方式;整合辖区优质的教育资源,成立新市民文化教育讲师团;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监控教育培训的效果[33]。黄兆信等人从对农民工进行融合教育的理念出发,提出建立社区、学校、家庭融合教育模式,成立由社区管理机构负责,社区内学校、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与的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运作社区教育,实现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社区、学校和家庭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34]。
3.3构建信息情报机制
农民工在求职、物质与精神生活及政治参与等方面对相关信息存在着巨大需求,而信息缺失却农民工在城镇融入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无形的阻碍,它导致大量农民工的盲目流动和维权不力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要通过农民工信息情报搜集机制、供求机制、激励机制和预警机制,建构起完整的农民工信息情报机制[35]。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农民工信息情报方面的作用,针对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环境分散、流动、相对较艰苦的特点,建议图书馆采取开设专区服务、设立分馆、汽车图书馆等平民化的亲民、重民和便民服务措施,为农民工搭建及时通畅的信息获取平台[36]。农民工只有在掌握充分的信息情报的前提下,有选择、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城镇,才能避免因为盲目流动而导致的在乡村与城市间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3.4消除城市偏见
长期以来,大众媒介对农民工进城带来的负面效应报道得多,对他们为城市所作的贡献宣传得少。因此,城市居民应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农民工,要放弃偏见,要尊重农民工的人格和基本权利[37]。李蕾认为,要为农民工走出身份认同的困境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基础,城市居民应主动加强与农民工的交流与互动,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素养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对农民工群体中健康、积极的方面多加报道与宣传,以消除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误解[38]。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彼此加强沟通,增进信任,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农民工走出身份认同困境,促进他们和谐地融入城镇。
上述研究从政府、农民工、市民三方主体出发,从宏观制度、中观教育和微观文化等层面着手,针对阻碍农民工融入城镇的主客观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但是,要真正实现农民工顺利融入城镇不仅需要制度革新,还需要文化层面的转型和涵育,这无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4小结与展望
通过梳理与总结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民工城镇融入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镇融入状况不容乐观,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在文化心理层面的融入程度都比较低。如何缓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诸多制约因素仍有待更多学术探讨和现实行动。同时,笔者认为既有研究存在着若干不足之处,这也是未来相关研究需要加以回应和改进的重要问题。
其一,对农民工群体的研究过于笼统。大多数现有研究把农民工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而未注意到农民工内部已出现了阶层及代际分化,忽视了这些分化的宏观背景与地区性差别。这使得对农民工城镇融入的现状、内在规律等方面讨论不够细致深入,在如何促进农民工城镇融入的研究中出现了宏观与微观层面的不统一以及对策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其二,对农民工所融入的“城镇”尚待有效细分。实际上,很多农民工因为务工的大城市的高房价、高消费、子女上学难以及缺少社会保障等原因,他们往往通过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打工收入来支持其家庭在家乡周边中小城镇或乡村的生活和发展。所以,对于农民工城镇融入的后续研究来说,必须进一步考虑融入的是哪一类城镇,这是今后此类研究必须着重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三,农民工城镇融入的测评研究滞后。目前对于农民工融入状况缺乏一个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实地调研方面,各学者的统计口径不一,研究的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在未来的学术讨论中,尤其需要加强对农民工城镇融入状况的量化测评研究。
最后,农民工融入城镇能力研究缺失。现有研究往往停留在对农民工融入现状描述以及制约农民工城镇融入的原因分析上,而很少有关于农民工融入城镇能力及其建设的相关讨论。对“融入”、“能力”及“农民工融入城镇能力”等概念的合理界定,对农民融入城镇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如何提升农民工城镇融入能力等问题,在今后此类研究中都应得到更多的学术关注。
参考文献:
[1]徐博.统计局:2010年内地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EB/OL]./mainland/detail_2011_02/12/4641191_0.shtml,2011-2-12.
[2]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J].改革,2009,2.
[3]赵振华.当前中国农民工收入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9,5.
[4]张祝平.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社会认同与社会融入:浙江两市调查[J].重庆社会科学,2010,2.
[5]幸丽萍.城乡二元结构视角下的农民工消费研究[J].理论探讨,2010,5.
[6]于丽敏,王国顺.东莞农民工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5.
[7]孙超骥,郭兴方.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研究[J].价格月刊.2010,11.
[8][22]王春光.对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实证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9,5.
[9]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10][16]白晓梅.城市化视野的农民工社区融入类型剖析[J].重庆社会科学,2010,7.
[11]王玲.农民工语言认同与语言使用的关系及机制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2010,6.
[12]刘玉屏.农民工语言行为的社会学研究[J].求索,2010,8.
[13]李珂,柳娥.城镇化进程亟须农民工实现城市融入[J].理论前沿,2009(23).
[14]魏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15]王桂新,罗恩立.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3.
[17] 曲哲涵.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N].人民日报,2010-5-24.
[18]孙立平.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J].发展论坛,2007,5.
[19] 李强,孟蕾.“边缘化”与社会公正[J].天津社会科学,2011,1.
[20]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9,1.
[21]冯振东.关于我国农民市民化政策性壁垒问题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2007,2.
[23]段学芬.民工的城市生活资本与农民工的市民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9.
[24]刘俊秀.“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市农民工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社会,2008,1.
[25]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8.5.
[26]刘有安.移民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污名化”现象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
[27]胡艳辉.论文化排斥情境中农民工市民化困境[J].湖湘论坛,2009,1.
[28]吴玉军,宁克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困境[J].浙江社会科学,2007,7.
[29]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J].社会学研究,2009.4.
[30]简新华,张建伟.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J].人口研究,2005,2.
[31]张国胜.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32]胡放之,秦丽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基于制度排斥与工资歧视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12.
[33]严娟红.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新市民社区教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2.
[34]黄兆信,万荣根.社区:融合教育实施的重要场域[J].教育发展研究,2008,(23).
[35]朱明.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信息情报机制的建构[J].情报资料工作,2008,2.
[36]易守菊.论农民工的“补偿教育”与公共图书馆的作为[J].图书馆,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