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

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

时间:2022-04-20 23:40: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

第1篇

“既然承担就要尽职尽责。”这是长年从事幼教育的特级教师芦德芹经常讲的一句话。工作26年来,无论在哪里工作,她都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做好工作。这也是她能从一名售货员成为一名朝阳区目前唯一的学前教育特级教师的原因所在。

从一名售货员成为一名幼园教师,说起芦德芹,很多人说她是个传奇人物。她出生于1960年,中学高级教师,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园保教主任,从事幼教工作29年。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2008年荣获北京市人民教师称号、2009年获北京市特级教师称号,2012年获朝阳区人民教师奖。

痴心教学做幼喜欢的“游戏大王”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幼教界的楷模,这其中有许多值得人深思的问题。用芦德芹自己的话来说,根源就是因为爱,因为有爱才有痴迷,才有智慧,才会成功。

从教20余载,芦德芹深知,游戏的真正价值是促进幼主体性发展。因此,她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游戏教学的探索上,积极探索生活游戏、教学游戏、童话故事等游戏教学特色的“妙招”,为幼教育事业打开了一片新视野。游戏教学既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的发展,又锤炼了芦德芹的教学智慧。她被老师们称为“游戏大王”,先后在《学前教育》等全国刊物中发表教学游戏、童话故事等50多篇,出版个人专著《游戏的魅力》。多年来,由她创编的游戏和故事在教师和孩子们中广为流传,深受大家喜欢。

日常生活中,为了培养幼良好的生活习惯,芦德芹创编了许多生活游戏、教学游戏及童话故事,芦德芹用智慧的游戏铺出了独具魅力的教学之路。她善于摸索、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准确把握幼教育的教学原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即“在教学中贯穿游戏,在游戏中学会生活,让幼成为游戏的主人”。她创作的第一个故事《虾皮兄弟与紫菜姐姐》,是为了解决孩子们不爱吃虾皮的问题。“第一次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我真的没想到会有这样惊人的效果。他们不仅缠着我连讲了4遍,餐后还会得意地告诉我今天喝了三碗半虾汤。”芦德芹回忆说。

这些故事和游戏的创作,使芦德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游戏大王”。2007年,北京市教委学前处和朝阳区教委举办了“芦德芹游戏教学特色研讨会”,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430名园长、教师分享了芦德芹“释放游戏魅力,促进幼快乐发展”特色游戏教学法。

怀揣“真实”做教师可信赖的人

2011年,芦德芹接受了朝阳教委、人事科对特级教师给予的任务,走进了垡头幼园。从那天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协助办好这所幼园。还是那句话,“既然承担就要尽职”。工作中,芦德芹认真思考幼园需求,在业务指导方面突出“真实”二字,做教师可信赖的人。

所谓真,就是面对垡头幼园尚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年轻的管理团队和他们工作中的困惑与需求,芦德芹采取确实可行、脚踏实地的解决策略,为教师提供不同的帮助,做到真诚、真心,真正地为幼园保教质量及教师发展服务。

所谓实,就是在保教工作中从深入园所的骨干教师、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出发,深入教学、教研工作中引领教师解决切身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园制定帮带方案,并将自己总结的数学活动的“七个回头看”给骨干和青年教师,让教师们学会备课、说课与评课。

教师们深有感触地说:“芦老师总结的数学活动设计原则,让我们在备课、说课、评课中做到心中有清晰的思路,知道怎样备一节数学课和检验评议这节数学课,这也是怎样上一节幼喜爱的数学活动的根源。”

在深入垡头幼园工作的时期,芦德芹对每一位参与互动的教师都是采取鼓励、真诚、热情的态度与她们互动,用自己的成长经历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用真诚的热爱之情带动教师对事业的热爱。芦德芹始终坚持深入一线,与教师和管理人员面对面接触,得到了广大老师的喜爱与敬佩。她对待老师就像亲人一般和蔼亲切,让老师们真正感受到一名特级教师对大家的关爱与重视。她的执著精神和敬业态度在影响着每一位老师。

坚守“责任”让教学管理人员信服

在深入园所中,有目的地培养垡头幼园教学管理者,也是芦德芹工作的任务之一。近年来,垡头幼园先后提升了3名骨干做教学管理者,新的岗位对一所新教师聚集的幼园同样是挑战。针对幼园在教师队伍建设、教科研管理等困惑,芦德芹认真思考并进行指导。

她首先了解垡头幼园教师队伍情况,通过座谈了解幼园教学管理者的需求,为指导做好充分的准备,有针对性地指导保教管理工作。接下来,她开展教学管理者座谈交流,头脑风暴、案例分析、撰写教学反思等活动,指导管理者在保教工作的提升。特别是开展案例分享活动,对3位教学管理者启发较大,使她们学会对本岗工作的观察、思考与分析。

在指导的过程中,她用自己的反思实例,向管理干部们介绍“反思”对提高工作能力的作用。每次活动后,芦老师都要求管理干部写感受、写反思,并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对每一位管理人员的案例进行细致认真的批阅,调动了教学管理干部努力学习研究的积极性。这一目的在于通过他们的撰写,来观察每位教学管理者在保教工作中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待每位教学管理者的反思,芦德芹都会认真观看与思考,并认真为她们写评语。

2012年2月,芦德芹腰椎盘突出需要卧床在家休息。那段时间正值放假,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她坚持去垡头幼园工作,由于不能久坐,她就站着与3位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教学问题、教研开展及班级家长工作栏目等,将自己所有经验与其分享,并细心、耐心回答着每位教学管理者的问题。

在这一学年中,通过芦德芹的指导,垡头幼园的管理干部也在不成长。芦德芹对管理干部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职业自信的人,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来提升自己。”

投身科研引领教师不断走向卓越

1996年担任保教主任后,芦德芹把工作的着眼点转到了带动教师团队在游戏化特色教学的共同研究上。在园长于渊莘的大力支持下,她借助参加北京市游戏课题的机会,带领教师开始了园本教研研究,开展了角色游戏、主题游戏等活动的研究。不断探索幼教改革,在幼园素质教育改革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8年,芦德芹申报的北京市学前教育“十一五”课题《借助废旧材料进行游戏,促进幼主动性发展》,还成为朝阳名师课题研究资助项目。她力争通过区名师课题,探索出有效的培养骨干教师的经验和策略。

首先,她借助课题研究探索出系列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如体验式的研究策略。在组织幼游戏之前,先让教师通过“体验游戏、感悟游戏”使教师明确游戏的目的。体验式的研究策略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研究的愉悦。除此之外,幼评课式与核心小组式教研、特级教师工作室引领等教研策略,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及反思能力。在园长的支持下,在芦德芹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该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课题组被评为“朝阳区先进教研组”。课题组两名教师成长为“朝阳区教科研先进管理干部”,两名教师成长为“教科研先进个人”,两名教师成长为“朝阳区学科带头人”,3名教师成长为“朝阳区骨干教师”,6名教师成长为“朝阳区优青教师”。该课题组成员先后应邀为全国、市区骨干班做经验介绍20余场。2010年4月,该园4名骨干教师分别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做幼园游戏活动系列讲座,他们所撰写的《有趣的报纸系列游戏》等文章在市级刊物发表。芦德芹撰写的论文《释放游戏的教学魅力,促进童快乐发展》获2009年北京市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借助名师课题培养骨干教师有效策略》论文被评为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数年来,芦德芹已培养出数名市区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先后为全国骨干班、海淀、西城、丰台、朝阳、房山、通州等市区做游戏教学经验交流50余场,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十一五”期间,她带领教师开展的两项课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学前教育“十一五”优秀成果。她所撰写的10余篇论文先后获市级优秀论文奖。2009年,芦德芹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成为目前朝阳学前教育领域唯一的一名特级教师。

第2篇

【关键词】 数控专业;一体化;模块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一、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一般仍旧沿袭普通中学常用的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严密性。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使得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学生抱怨老师讲的理论知识枯燥乏味,什么都没听懂。现在,精密机械制造业广泛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劳动力市场出现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的局面。中职学校作为“蓝领”——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基地,应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事实,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模式,快速高效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技术工人。

二、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引入“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

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部达到中级操作工技能水平,使部分优秀学生达到高级工技能水平。围绕这一总目标,根据工作过程导向,将工作项目与工作任务进行整合,然后将任务层层分解,按其包含的基本技能,将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划分为五个模块:制图技能模块、机加工操作实训模块、CAD/CAM软件应用模块、数控设备操作实训模块、数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训模块。

1、制图技能模块

制图技能模块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公差与测量、机械设计基础、Auto CAD等相关知识。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人员的语言,是从事机械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数控专业是非常典型的机械专业,从事该专业的人员将长期与机械制图接触。因此制图模块的技能培养要在中职数控专业重视起来,并成为中职学校学生的内在基本职业素质。制图技能模块对数控专业学生的培养重点应放在看图、识图及测量的技能上。为了能使制图技能模块的培养目标充分实现,该模块应在整个知识内容讲授后,设计一个制图模块综合实训项目,以提高学生对该技能的掌握水平。

2、机加工操作实训模块

机加工操作实训模块主要包括钳工实训模块、普通车工实训模块、普通铣工实训模块及刨工和磨工实训模块等相应机加工技能操作实训。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自动化的数控机床却离不开传统的车、铣、刨、磨等加工技术。因此,传统的金属加工理论与实践技能,是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为此,从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构建以金工实习为重点,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相结合的机加工操作技术训练模块,通过机加工操作技术训练模块的训练,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图、绘图、工件测量与精度检验、普通机床操作、工艺分析、切削用量选择等机械加工工艺能力。

3、CAD/CAM软件应用模块

CAD/CAM软件应用模块主要包括Auto CAD、CAXA及数控仿真等几个方面实训。CAD/CAM是数控技术发展的方向,对学生进行CAD/CAM的教学及技能培训是数控技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CAD/CAM教学软件,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机械制图和零件工艺分析,在计算机上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实际,掌握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感性认识。目前可用于CAD/CAM设计的软件有CAXA、Master CAM、Pro-Engineer、UG等,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其中的两种软件。

4、数控设备操作实训模块

经过前面几个模块的训练后,学生具备了机械绘图、识图和工量具的使用和读数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知识和数控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数控中级工认证强化训练为重点,数控机床、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等课程相结合的数控设备操作实训模块:以数控车床为主体,具有数控铣床、电火花、线切割等数控实训;通过数控机床基本操作,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项目的学习与训练,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面板操作、零件程序的编辑和对零件的自动加工,能读懂绘制中等复杂零件图与装配图;能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能正确选择和安装刀具,并确定切削参数;通过对各种典型零件的加工,达到数控中级工认证的能力要求。

5、数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训模块

数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训模块主要包括有机械部件的维护、液压气压系统维护、数控系统的维护等相关知识。目前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仅是只会操作数控设备,还要求员工们具备一定的数控设备维护与保养的能力,而数控设备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结构较复杂的先进加工设备,是企业的重点、关键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可使设备保守良好的技术状态,延缓劣化进程,及时发现和消灭故障隐患,从而保证安全运行。因此,在实训课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交叉的一体化教学,同时引入企业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环境下掌握数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的相关知识,能解决日常使用中出现的一般故障。

三、引入一体化,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初步成效

数控专业教学中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法的引入,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先理论,后技能”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的课堂搬到车间,实现“车间”即“课堂”,采用现场教学法,边教边学边做,边听边看边练,有针对性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对操作技能课的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更主动、更用功,使教学质量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可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为学生、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实训中模块式教学法的引入,可加强相关科目教师的协调配合,从根本上避免重复教学;教学模块选择目的性强,可强化教学针对性,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模块要求开展教研、教改,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和学生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增杰:《构建职校数控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机械职业教育》2007年第12期。

[2]李海欧,刘军华:《浅谈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的模块化教学》。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应用》。论文先生网。

[4]肖军民《高职数控专业技能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第3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听说;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98-03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网络课程是传统课程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新建设,其物理环境发生了改变,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此带来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一系列变革。2012年5月,国家教育部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正式启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英语听说I》作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被推荐为建设项目之一,且经过两年的建设于2015年3月顺利通过学院验收。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一、课程定位

英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我国各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英语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要求。随着涉外交流机会的增多,企业对英语口语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听说I》是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学生第一学期的基础课,学生在二、三、四学期将继续进行听说和读写学习,三年级将学习专业英语。英语听说课以听说技能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力争培养符合各行业通识要求的、具有简单涉外口语交流能力的人才,并为学生的后续英语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可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通用能力。

二、课程建设目标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开发教学视频、试题库等一系列网络课程资源,形成结构规范、操作方便、资源丰富的网络课程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三、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英语听说I》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始终遵循以下指导思想。

(一)校企合作、四方共建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教育部鼓励高等学校采取学校与社会联合等方式,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课程共建共享。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一方面为学生进入专业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则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劳动者服务。因此,其课程建设应充分与企业合作。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构建力量可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学校提供软硬件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促使网络平台不断完善和成熟。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导力量,是整体建设的策划者,依据网络平台模块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提供学科信息和学习资料,为课程的效用负责。学生不仅是精品课程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主体性建设力量,是学习成果、作业和论坛等互动性版块的主要建设者。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不仅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提供建议,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四方共建力量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二)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将教学的关注点从教师转化为学生,赋予学生权利,让其更充分地参与,更好地被激发,对自己的学习更负责任。基于SCL理念,以及九零后“网络一代”的特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使用习惯和需要,本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目的进行整体设计,以充分调动学生使用网络平台学习的积极性。

(三)关注有效性

课程建设应紧紧围绕课程定位,把握“有效性”原则,研究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提高使用精品课程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使建设资源能够切实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

(四)服务于信息化教学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课程资源的建设应符合信息化教学的特点,适合网络使用。

四、课程建设内容

本着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创建优质网络共享课程的目的,《英语听说I》精品资源共享课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精心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课程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一线教师主持建设。师资队伍应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且包括专业教师、教育技术骨干以及企业兼职教师。课程建设团队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切磋教学方法,互相听课观摩,提高教学能力;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培训,增强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意识,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双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科研可包括课程建设内容研究、混合教学模式研究、英语教学法的研究、微课设计研究、网络互动模式研究、网络优质教学路径研究等等。拓宽教师思路,将课程建设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

目前,《英语听说I》师资队伍包括9名教师,全部为中青年教师,其中4人为学院骨干教师,1人为企业兼职教师;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6人;建设期内进行各类培训24人次;承担相关科研课题4项,主编教材3册,发表相关论文10篇。通过两年的努力,已建设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科研能力强、具有现代信息化教学意识与能力的优质师资队伍。

(二)课程内容建设

《英语听说I》在建设初期即深入企业调研,充分听取企业建议,并邀请了一位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企业专家全程参与精品课的各项建设。根据企业对员工英语能力的通识要求,以2010年6月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发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基础,并参考了2009年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英语教学新大纲》,制定了课程内容。

《英语听说I》的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和简单涉外工作所必需的8项语言功能和话题内容,通过完成“展开对话与相互介绍”、“请求帮助与提供帮助”等8项学习任务来实现。每项学习任务细化为3个子任务,共24个子任务。这些任务的目标以训练英语听说技能为主,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综合素质为辅。该内容安排突出显示了课程建设重视能力提高的特点,且有利于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针对性等特征,遵守了国家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三)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教学资源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

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英语听说I》根据课程特点,建设了整门课程的基本资源,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方案、ppt演示文稿、教学视频、教学日历等。在上传至网络平台时,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对个别文件进行了修改,将基本资源分解为简短易懂、使用方便的九项内容:课程介绍、教学团队介绍、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方案、ppt演示文稿、教学微视频、教学日历、教学环境及考核评价。

其中,教学视频最具特色。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全学期共应完成24个子任务,因此教学视频覆盖了24个子任务的全部内容。由于教学视频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学生网络学习和教师信息化教学时选择使用的便利,因此,连续两个小时的全程教学实录没有意义。所以,《英语听说I》的教学视频采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微课”是指按照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英语听说I》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主张,将每个子任务分解为“导入、语言支撑、任务完成、语言点聚焦和小结”五个环节,分别录制成5~15分钟的微课教学视频。每个环节既是一个教学步骤,又有其独自的教学内容。在“任务完成”环节,由于需组织学生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出镜;而在其他环节,录制时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风格考虑是否出镜。“任务完成”环节需在录播教室录制,其他环节可由教师使用录屏软件、摄像机、录播教室或三者结合来完成录制。

在传统课堂教学时,语音和语法知识的学习融合在每次课当中。《英语听说I》为了师生使用方便,将该两项内容的视频单独录制,每个知识点自成一微课。

通过网络平台的设置,在微课播放过程中实时插入相关问题,学生答对后才可继续观看视频,既方便了教师管理,又辅助了学生自学。

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试题库系统、在线自测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英语听说I》根据需要,开发了视频素材库、试题库、作业系统、在线自测系统和交流论坛。

(四)教学环境建设

《英语听说I》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环境包括传统教室、语音实验室、学生活动室、网络教学平台以及计算机房。语音实验室可提高听力训练效果,学生活动教室里桌椅可自由摆放,利于小组活动和对话表演。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目的之一是促进信息化教学改革,而落实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离不开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保障。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观看视频、进行自测、完成作业、递交成果、开展讨论等等都需要网络平台的软件支持。因此,学校应完善网络平台、开放无线网络使用权限,建设足够的计算机房并增加开放时间,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条件。

(五)教学模式改革

引领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主要建设目的之一。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环境的建设为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混合式教学是有效将多媒体、在线学习与传统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组织和分配所有可以得到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混合式教学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英语听说I》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实施混合教学模式。它以完成24个口语任务为主要目标,实行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在此种模式下,微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任务的准备阶段,学生可利用网络平台“导入”环节的微课了解本次课的目标、任务和学习内容,引起学习兴趣;利用“语言支撑”环节的微课,在教师的辅助下学习任务所需的单词和句型;“任务完成”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语言,在互相扶助与教师指导下完成口语任务,通常是情景对话,该环节的视频可为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复习提供参考;任务完成后需对重要语言点进一步学习,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该环节的微课“语言点聚焦”即为此服务,学生可在线自学;最后一个环节“小结”的微课用于教师和学生参考使用。除微课外,学生还可充分利用PPT、论坛等开展自学和辅助学习。

实施混合式教学时,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可利用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学生课上传统学习、课上及课下在线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充分利用课件、视频等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六)评价体系建设

学生成绩的评价是职教课程教学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由于网络平台的使用、教学模式的变革引起相应的评价体系改革。学生作为教学质量的载体,最终要接受企业的考核。而且随着校企合作内容的深化以及层次的提升,企业有能力也有必要参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因此,《英语听说I》由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方式向多元化评价方式转变。教师、学生本人、同学以及用人单位都发挥各自的评价作用,按一定比例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英语技能、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进行多维度考查,形成多维度聚合评价体系。该体系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五、特色与展望

1.《英语听说I》精品资源共享课经过两年的建设,已成为一门资源丰富、实用性强的网络课程,它具有以下特色:

(1)校企合作建设保证了课程定位的准确性与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2)建设了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的一系列完整教学资源,尤其是以教学环节为单位录制的微课,以其完整性、适用性和易用性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教师的使用。

(3)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传统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4)实行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多维度聚合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

2.《英语听说I》作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建设的第一批精品资源共享课,为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今后可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进行教改研究:

(1)探究基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微课设计,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单位,与技术人员合作,制作更加有趣的微课。

(2)研究混合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方式,探索课上教学、课上在线学习与课下在线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分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探索多元化评价中各方的评价方式,以及多维度评价体系中各考核点所占的比例,并且将这二者有效结合。

总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沉淀精华,需要广大教师对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下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改革教学模式以及实现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精品开放课程简介[EB/OL].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2014-02-28).

[2]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教高厅[2012]2号,2012-5-21.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2005-10-28.

[4]张爱丹.基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建设[J].纺织服装教育,2014,29(5):431-433.

[5]李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涵解析[J].黑龙江教育,2014,(3):56-58.

第4篇

一、诠释自主教育内涵,创新特色办学思想

1.创新办学思想,奠定特色办学的坚实基础。从2007年起,在李庆玉校长的引领下,学校着眼未来考虑,提出“德学兼修、立人致远”的办学理念,突出了“德”和“学”,把师德水平提升、学生思想进步、团队精神打造、教师业务能力增强、学生特长形成等作为特色办学的中心工作,使大家形成自主教育的共识。

2.引领教师自主发展,增强特色办学的内驱力。积极开展自主培训:首先是领导引路——进行“长春市第153中学自主发展主要工作体系”辅导,明确思路鼓动人;其次是师德典型交流——以细微的点滴感动人;第三是骨干教师带动——集体备课担任主讲,现场展示培养人。

大力推动校本研修:教研组、课题组、专题组形成互助组织,共同研修提高。

多途径促进自主提升:开展教师专业技能竞赛及教研课题竞赛,使得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3.培养学生自主成长,明确特色办学宗旨。班级实施自主管理。即班级自主管理——小组自治管理——个人自我管理。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为打造班级精神,建立自主管理制度,争创优秀班集体;小组自治管理过程为划分小组,设立组长,根据日常学习生活内容制定项目,运作管理班级机制,实施多元评价;个人自我管理具体过程为自定成长目标,自定日常行为守则,争做星级学生。这种自主管理方式的运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校活动自主参与。我校成立球类、合唱、书法、演讲、绘画、科技、计算机、器乐等多个社团,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提升;通过“校园小舞台”,自我展示,增强自我提升的动力;另外采取九个具体专项精细化教育,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传统教育、前途理想教育、责任教育、环保教育、时事形势教育等都能自觉接受,提高思想境界。

二、探索自主学习模式,加速课程改革步伐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把自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参与,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彰显,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我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实施“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挖掘学生潜能、展示学生才华、培养学生能力。

“自主乐学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操作流程为:“激趣导入——下放学案——自主探究——成果展现——应用共享——反思升华”。

1.激趣导入。此环节关键字是“趣”,导入内容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点,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下放学案。结合课标、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学案,学案内容包括自主学习的知识点、要完成的学习目标等内容,以电脑大屏或印刷的文本方式发放给学生,使其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3.自主探究。学生结合学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同伴互助;学生之间能释疑的,由学生释疑;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随机处理共性或生成性问题。

4.成果展现。学生通过小组汇报和个体汇报,展现自主探究后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与互动,灵活地做调整。展示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足,教师给予及时、准确的点拨,并适当地延伸和拓展。

5.应用共享。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设置相关的分层练习,因材施教,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6.反思升华。反思包括从总结中反思,从回顾中反思,从成败中反思,等等;升华包括从基础知识到综合知识的升华,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从课堂感悟到思想境界的升华,等等。反思升华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

“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中,“自主”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六步”是教学互动的流程,而“乐学”则是创设学生学习时的情感要求,使学生达到愉快学习的境界,“导学”则是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事实上,当学生做到了“自主”和“乐学”时,也是教师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三、构建自主校园文化,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根据“实施自主教育,激活成长内力”这个特色办学的主题,学校提出了“校训主导,文化熏陶,班级凝聚”的总体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学生进入教学楼大厅,就能有一种被激励的感觉,迎面一幅大型玻璃钢塑像,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思想内涵,凸显出我们“德学兼修,立人致远”的校训。我们把我校优秀毕业生的照片和简介展示到教学楼一楼大厅东侧,把我校历届毕业生中的中考状元的照片及简介展示到大厅的西侧,叫“英才苑”及“状元榜”,校内各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建立“校园之星”专栏进行展示。

围绕自主办学特色,我校每个楼层都确定了不同的文化主题,一楼主题:品读国学经典,陶冶自主向上情操。二楼主题:预览国际、国内名校,激发自主奋进热情。三楼主题:体味名人成才历程,坚定自主成功信心。四楼主题:仰慕诺贝尔大师,焕发自主创造动力。五楼主题:感悟世界重大发明,建构自主创造梦想。同时,一到五楼走廊都张裱了学校师生共同完成的书法、绘画作品。这些文化内容图文并茂,激励性强,唤起着学生们积极向上的斗志。

为打造班级自主向上精神,每个班在全班同学之中征集班名、班徽、班训,展示班级亮点、班级才艺之星,集体照班级“全家福”,各班学生积极参与,产生的创造力、聚合力令人惊喜,团队自主向上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这些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学校的文化内涵,铸造了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的精神,切实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加强家校沟通交流,打造自主成长平台

学校把家校联合育人与学校内涵式发展特色办学主题紧密结合起来,将“实施自主教育,激活成长内力”这一主题活动延伸到校外,全力打造学校、家长、社会全方位育人的平台,为学生的自主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自觉联系。教师与家长互动,召开家长座谈会,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相互探索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互提建议意见。学校通过校长信箱、家校通、领导随访、教师家访、家校QQ群、家校微博等方式全力打造家校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家长对老师、对学校的情感,为全面推进学校发展增进活力。

二是自觉沟通。学生与家长互动,班主任作为学生与家长互动的纽带与桥梁,通过让学生写“个人成长足迹” “我的一份家书” “我为爸爸妈妈献歌”等情感沟通,这样做家长与孩子之间没有约束感、距离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像知心的朋友在交流,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根据自己孩子的表现及进步,所具有的不足、缺点,给孩子指明方向,温暖孩子心灵,孩子在信中也给家长提意见、建议,交流非常融洽、和谐。如每逢节假日,相互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语言,教会孩子感恩。

三是自觉培养。学校与家长互动。学校定期为家长下发信件,如假期如何教育孩子安全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为家长举办大型感恩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等,学校成立的家长委员会也定期开展活动,代表广大家长向学校反映心声,提出建议,更好地促进学校工作。

四是自信成长。学校把学生的自主教育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黑白报纸、班级画廊、楼梯文化窗等途径利用名人的事迹、感动中国人物等素材陶冶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引领学生自主成长的方向。学校还把学生的自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近社区,走近自然,在生活中自信成长。

家校联合育人行动是为教育孩子更好成长功在千秋的工作,需要学校、家长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共同激活学生内力有效措施,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三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怀下,我们自主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拓宽和完善自主教育的途径、方法,在自主教育领域中一如既往地不断深入,不懈追求,谱写新的篇章。

第5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 职前教师 教育实践 专业化成长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08-03

一、引 言

近十年来,我国师范教育正在转型,由三级师范向二级、一级师范过渡,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早已完成了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即将完成由二级师范向一级师范的过渡,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封闭式的培养教师模式向所有高等院校都可以培养教师的开放式模式转变,由职前培养和职后进修培训的分离向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转变。因此,地方院校在怎么进行师范教育的问题上存在较多分歧。如长期以来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至今仍然不绝于耳。[1]一种意见是地方院校师范教育应该全力为中小学服务,加强专业的师范性;另一种意见是地方院校也应追求学术水平,要向“综合大学看齐”。受后一种思想的影响,地方院校就有了“基础知识应宽一些、厚一些,并应相当于综合大学同科的水平”的结论,这种意见导致师范教育重视理论教育,忽视教育实践,致使教育实践成为师范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地方院校培养未来教师的质量,阻碍师范生专业化成长。

(一)教育实践活动

地方院校的师范教育实践活动仍集中于教育实习及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成为师范教育实践的主体。这种对教育实践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在人才培养上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师范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数学教育课程

传统的数学教育类课程,实行的是各自为政,分科教学的课程模式,各门课程之间的教学联系很少。如不同的教师担任不同的课程教学,会导致内容及内容继续扩充产生的重复。

(三)教育实习时间

首先,传统的师范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且太短。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毕业年级,这时期的学生面临考研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不可能安心实习。根据教育部1980年颁布的规定,教育实习的最短时间本科为8周,专科为6周,这与发达国家(一般至少为12~18周甚至更长)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其次,实习目标简单,形式化严重。再次,实习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许多院校仍然是毕业前一次性的集中教育实习,而且缺乏实习前的教育理论准备,忽视“模拟实习”和“见习”的作用,教育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事实上,师范教育实践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证实:一是体现出对教师从业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如《教师资格条例》中明确规定非师范院校毕业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查其教育教学能力。二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的要求,突出表现就是要求新教师对未来工作要有较强的适应性。三是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体现了国家对教师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教育主体的地方师范院校,基本策略是“配合适应”和“推动引导”,重要举措是对师范教育实践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专业化成长的改革理念与思路

发达国家普遍认为,教师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教师培养应该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的“滚打摸爬”和“师徒相授”。在这一背景下,英、美、德、法等欧美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而各具特色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呈现出以下特点:教育实践功能的多元化,教育实践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实践方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实习基地稳定,教育实践过程的全程化。[2]

国内对师范教育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实习方面,如北京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等合编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理论与实践》(1990),徐开春等合著的《提高教育实习质量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2),王泽农、曹慧英合著的《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2003)等。研究者基本从单一的教育实习角度出发,开展一些如“增加教育见习的次数和时间,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建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加强实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实践课程制度存在课时总量不足,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衡;从以教育实习为主,形式单一、实践与理论隔离、内涵缺失等问题出发,提出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应增加教育实践课程课时总量,使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取得动态平衡;形成多阶段、多形式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整合理论与实践,创设新的教育实践模式;更新评价理念,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教育实践课程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提出建构新的实习模式,诸如模拟实习、暑期教育实习等”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教育实习的具体问题,考虑了教育实践的全程性,但未体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因此,教师教育的模式应由“训练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3]师范教育实践应符合教师专业化成长全程性与渐进性的规律,开展技能性和综合性的训练,实施教师专业化成长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培训。

(一)改革理念

为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需要,应全面总结和评价高师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成效及遇到的实际问题,以组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为任务,以改革师范教育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为主线,以适应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为宗旨,构建一个动态的师范教育实践模式,凸显师范教育实践的全程性和渐进性、技能性、综合性、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实现职前教师教育“配合适应”和“推动引导”。

改革单一的师范教育实践的内容。教育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

重构数学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创新出一种以强调综合素质、突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特点的数学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以课程的形式来组织、设计、实施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改变实践教学零散、重复、低效的现状。

提高师范教育实习的实效性。现行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模式,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没有充分发挥出作为一个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的关键环节应有的作用,改革师范教育实践已是不争的共识。

(二)改革思路

在现有基础上构建“2+1+1”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学习数学学科基础知识,1年学习数学学科教育课程,1年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

强调以综合素质、突出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特点的数学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以课程的形式来组织、设计、实施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改变实践教学零散、重复、低效的现状。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为例,这一课程结构被称之为“1410”体系。

实施以“课题组织课程、问题组织课堂”的一体化模式,改革数学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4]在“课题组织课程”方面,主要以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为课题,采用“罗生门方法”来组织学科教育类课程;而在“问题组织课堂”方面,主要是以“问题解决教学”为方法,实施各门课程的教学。

三、专业化成长的实施途径

(一) 构建“2+1+1”的专业化成长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师范教育体系的全程性和渐进性

“2+1+1”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主要学习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施各种小型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第3年学习数学学科教育课程和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最后1年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落实“一基二柱多项”的课程体系。“一基”是指数学基础课,主要由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课程组成,其依据是现行中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主要内容安排;“二柱”是指教育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多项”是指设计融于4年的多项系列化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安排两天“参观中小学校园”活动,其中中学1天,小学1天,观察中小学校的各种活动,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在感受体验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意识。

第二学期:安排两天到附属学校进行“讲一个故事”的实践。以数学教育为例,可以为中小学生讲数学史、数学家以及数学趣味知识等方面的故事,让学生体验第一次上讲台后,对中小学生说话的感受,培养训练师范生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口头表达和课堂调控能力。

第三学期:安排两天到中小学进行“全程见习”活动。师范生深入中小学的各个具体教学班,见习中小学全天教育教学中的各项具体活动,获得对中小教育教学的框架式的整体感受。

第四学期:安排3天到中小学开展“试上一节课”活动,试着领会课程标准、写教案、导入、组织、提问、启思、应变、结束授课、批改作业等内容,实际模拟中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第五学期:实施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开展“课堂教学实践”项目训练活动,包括专业实践项目和技能实践项目,如钢笔字、粉笔字、绘画、课件制作、说课与讲课、微格教学、板报设计、试教等。

第六学期:进行为期4周的“规范性实习”。

开始为每位师范生配备一位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长期指导学生开展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规范性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观摩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二阶段上6-9节课。要求师范生充当其导师的助手,每周安排半天时间参与到导师的教学活动中,接受导师的指导,并帮助导师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辅导个别学生等。规范性实习着重于中小学课堂教育教学规范的实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常规和操作方法,为综合性的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七学期:为期12-14周的顶岗实习,到中小学开展顶岗实习支教,真刀真枪地干。实践证明,这是缩短师范生入职适应期、提高适应性的好办法。

第八学期:总结思考和撰写毕业论文。

(二)重构“1410”数学学科教育课程体系,凸显师范教育实践体系的技能性和综合性

课程组织的具体措施是“大合小分”。以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为例,“1410”体系中的“1”是指一个完整的数学教育课程体系;“4”是指该课程体系的四个维度,即数学思维论、数学解题训练、数学教育学、教育科研实践;“10”是指10个子项目,即建立在以“读、说、写、画和做”为核心的教师基本功训练之上的数学思维论学习、升学试题解答、怎样解题、数学竞赛、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中小学数学新教材分析、数学教育理论学习、数学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调查、毕业论文(见图1)。

数学思维论着重训练学生的“提问技能”,数学解题训练主要提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解题规范化”,数学教育学主要提高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说课技能”,数学教育科研实践主要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强化学生职前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确保教育实践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一是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即以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在现代视听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控制的微型教学训练体系。通过直观、形象化的自视可产生极佳的“镜像效应”,学生能够真正认识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避免和补足。

二是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聘请实习基地的中小学一线在职教师为师范生的校外导师,更要聘请优秀教师为师范生讲授中小学数学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讲授班主任工作艺术、技巧以及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基本素质等。同时,也可以邀请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校长等开设讲座,向师范生传达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有关信息,使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动态。实习基地参与培训,有利于师范生及早建立起“角色”意识,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心理转换。

三是加强高校教师与基地教师的双向交流。一方面高校为基础教育提供学科教学、专业理论、前沿信息、学历培训等订单式培训服务;另一方面,中小学优秀教师可以承担一定的师范院校相关学科教学论的授课任务。

(四)实施“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的教学方法,改革数学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课题组织课程”方面,主要以中小学实施新课程为课题,采用“罗生门方法”开展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研究;而在“问题组织课题”方面,则主要是以问题为主线,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法”。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问岫主编.当代中国师范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2] 马珍萍,陈望波,胡建平.中外高师教育实践模式比较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2).

[3] 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4] 汪文贤.以课题组织课程,以问题组织课堂――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类课程整合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8,(2).

第6篇

3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4位教师被评为宣武区数学学科带头人、6位教师被评为宣武区数学学科骨干教师。

更有多位教师在区级、市级课堂教学大赛上获奖,教师们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区级、市级一等奖。

在特级教师、北京小学特聘的负责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张静莲老师的引领下,《数学教学创新说》之研究篇和实践篇、《数学精品课堂》等多部著作公开出版,多篇论文公开发表。

为什么在短短几年内,北京小学数学教师能获得如此多的成绩?在成绩背后,他们过着怎样的专业生活?他们专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可资借鉴之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与思考,我们走进北京小学的数学团队,探询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秘诀”。

一、确定核心价值观,建立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是近几年教师培训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汇,什么是共同体?其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是什么?

美国科技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谈到科学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有同一组共同的目标”、“交流相当充分,专业判断也相当一致”,“不同的团体之间的专业交流有时十分吃力,并常常导致误解”。

英国社会学家、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齐格蒙特・鲍曼在《共同体》一书中首先说:共同体总是好东西,是一个温馨又舒适的场所,谁不希望生活在一个我们可以信任、可以依赖的友好善良的人群之中呢?然而他接下来说:但我们恰好生活在残酷无情的时代里,一个竞争的、所有人都想胜人一筹的时代中。共同体意味的并不是一种我们可以获得和享受的世界,而是一种我们热切希望栖息、希望拥有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失败、痛苦,更有成长的欢乐,我们只是生活在追求理想家园的过程中。

因此,建立共同体,首先要承认在追求这一理想家园的过程中肯定存在困难,人们要做的是对困难作出真实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应对方案,进而逐步实施方案,关注、体验的是“当下”的幸福。

北京小学的数学团队建设正是遵循了共同体的形成规律,在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在追求与体验“当下”的职业幸福的过程中,走上和谐与良性发展之路。

1.确定核心价值观

作为共同体而存在的团队,每一成员都有共同的信念与价值追求,即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概括说来,北京小学数学团队共同信奉: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和谐发展。

教师要做推进并深化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有效教学的根本是把握数学的本质。

追求教师的专业尊严,体验教师的职业幸福。

在此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团队成员之间也可能有“争吵”,但这些“争吵”都是友善的,“争吵”只是因为,成员都在试图使他们之间和睦友爱的关系比已往更好,而且只是在试图改善友好关系时成员之间才有分歧。在共同体中,人们能够互相依靠对方,互相信赖,如果某个人犯了错误,那么他/她可以坦白、解释和道歉,其他人会满怀同情地倾听并且会原谅他/她。团队共同体成员之间会不求报答地互相帮助:“我们的责任,只不过是互相帮助,我们的‘权利’,也只不过是希望我们需要的帮助即将到来。”

2.正确处理“确定性”与“自由”的关系

北京小学数学团队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我们没有把数学团队的组织结构图画成传统的“树状图”,而是用“椭圆”形状来表示,以凸显共同体的“家”的感觉。在这里,“大家”之中有“小家”,每一成员既属于某个“小家”,更是在“大家”的氛围下“以研究的眼光来对待工作”。在每一个“家”中,一边是探询与倾听,另一边则是倾听与探询,平等与合作构筑了这块“文化栖息地”的民主精神框架。

不管是“大家”还是“小家”,每一个“家”都需要“家长”(一般称之为领军人物)的守护、滋养与提升。没有领军人物,一个团队可能会沦落为平庸、落后的代名词;而有领军人物,也可能会滋生一言堂、霸权主义。

这就涉及鲍曼所谈到的“确定性”与“自由”这一对矛盾所带来的问题。我们理解,“确定性”即为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基本规范与行为的共同准则等。“自由”即为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行为方式与不同的风格等。鲍曼说:“确定性”总是要求牺牲“自由”。而“自由”又只有以“确定性”为基础才能扩大,但没有“自由”的“确定性”与奴役无异,而没有“确定性”的“自由”也与被抛弃和被丢弃无异。

“确定性”和“自由”是两个同样珍贵和被人渴望的价值,它们可以或好或坏地得到平衡,但不可能永远和谐一致,没有矛盾和冲突。这一矛盾不会促使我们放弃探索,只会促使我们继续努力。

北京小学在处理“确定性”时,主要从这样几方面着手。第一,引导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第二,团队发展的组织机构基本稳定,北京小学在学校层面有专家指导委员会,有核心的、总的领军人物,低中高年级段都有确定的领军人物,领军人物的力量分配比较均衡。第三,在一定的时期内,研修的目标、主题比较稳定,这使得团队的专业研究能够持续深入。第四,成员分工明确。总的领军人物负责整个团队的研修,不同年级段的领军人物组织制订各个年级段的目标、计划等,并负责组织研究讨论。

在处理“自由”问题时,北京小学倡导每位教师有各自的教学风格。使用哪些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授课,教师可自主决定。

3.领军人物的“向善”与“追问”,是共同体持续发展的根本

北京小学专门聘请北京教育学院杨文荣教授、北京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张静莲老师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教师,张静莲老师是北京小学数学团队的核心领军人物。

领军人物需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有人格魅力,有学术研究魅力,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张静莲老师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她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不断学习、思考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引领教师在把握数学学科本质的同时研究学生,倡导教“学生能明白的数学”、教“好玩的数学”、教“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

她更是一位仁慈的长者,她经常说的是“某某老师真的有进步,我们应该给她展示的机会”,“某某

老师很有潜力,要挖掘”,“老师们太好了,虽然我很辛苦,但我感到很幸福”。可以说,“向善”是其人格魅力的核心,使她具有极强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张老师已经退休,因此能长期在北京小学听课、点评、交流研究,并为教师逐字逐句地修改论文,指导教师做研究课。

北京小学其他各层级的领军人物都以张静莲老师为榜样,以“向善”和“追问”为人格特质与思维特质,比较好地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对问题是持续不断地追问,还是满足于差不多就行。

工作是做给别人看,还是满足内心渴望成长的需求。

工作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是为了激发激情与活力,体验生命的价值与职业幸福。

可以说,北京小学的数学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营造了一块理想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栖息地”――学习共同体。

二、立足学科特点,探索有效的校本研修形式

北京小学除了要承担北京市、宣武区的各种教学观摩研讨任务外,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例如:各年级组的日常“小专题”教学研究(这些“小专题”可以是某节课、某个单元甚至是某个具体的问题)、不同学段的课题研究(如学段教学目标研究、数学思维训练研究)等等。在诸多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以下两种研修形式尤其有特色:

1.定期召开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特色研讨会

在团队建设中,很重要的是发挥团队中领军人物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并促进各层级领军人物的快速发展。为此,北京小学在最近几年,先后为多位优秀教师(每学期至少1名教师)召开教学特色研讨会。

例如:在低学段,召开了“开发教学资源,活化教学内容”高丽杰老师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智慧教师与生命课堂”杨蕊苓老师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学段,召开了“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刘淑云老师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以智慧开启智慧”于萍老师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在高学段,召开了“让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李惠玲老师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让学生学好玩的数学”陈新华老师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同时,学校还以课堂教学研讨会为载体,在教师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写一本书”、“作一个专题报告”、“做一节研究示范课”。这样既促进优秀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系统总结,为其他教师树立学科榜样,更重要的是,让优秀教师的艰辛劳动获得本校教师以及其他同行的认可。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教师专业只有形成良性发展过程(付出一收获一尊重一再付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倡导专家引领下的专业阅读

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深化的今天,组织教师读书学习似乎是一种时髦的活动。然而,教师的读书学习真能落实到位并有实效吗?教师有发自内心的读书需求吗?统一规定了书目,教师就会并有能力去读并用之于教学实践吗?北京小学数学组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注重专业学习的实效性,在专业阅读中重点关注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倡导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阅读不同的专业书籍。北京小学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鼓励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通过自主选择和专家推荐阅读不同的专业书籍,以使专业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工作了9年的陈新华老师是这样读书的:

专业成长的模仿阶段,主要是读教学参考类书籍。刚刚参加工作,教学主要是模仿,所读的书主要是一些教案集、名师经验集。那时在我眼里,教参比教材要有用得多,《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我教小学数学》等是我的必读书目。然而,在模仿的过程中,我常常想:模仿的目的是什么?我究竟要教什么样的数学呢?

专业成长的初步思考与实践阶段,主要读“奥数”。前几年,全民学“奥数”的浪潮如火如荼,学生们经常会拿着不知哪儿来的难题来“拷”问老师们。于是,《华罗庚数学学校课本》、《小学趣味数学》、《金牌奥数》、《通用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举一反三》等多种版本的“奥数”教材及练习册是我经常翻阅的书目,我决定教有挑战性的数学。

专业成长的理性思考与实践阶段,主要读数学的“美”与“理”。在一次数学组的业务培训中,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博士做的题为“把握数学本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的讲座。促使我对数学教学又进行了新的思考:教数学不能仅仅是想着数、想题、想怎么教,其实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数学应该教数学的本质。于是,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数学史、数学文化方面的书籍,如《数学的美与理》、《数学的源与流》、《数学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数――科学的语言》、《通俗数学》、《数学杂谈》、《漫话数学》、《数学课程论》、《数学建模》、《数学史》等。

第二,注重专家引领,带着问题共读一本书。学校经常请专家为教师推荐各种专业书籍与文章,如有需要,学校还为教师购书、复印文章等提供经费支持。当教师在阅读或教学中遇到问题时,专家会给予及时的解读与引领。例如:《教与学的新方法・数学》这本书,北京小学的数学教师人手一本,随时阅读、反复体会,这样,在讨论某些专业问题时,大家就有了共同的研究基础。

三、研修活动的永恒主题:“把握数学本质”与“研究学生”

团队成长仅有研究的活动形式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研究什么、研究深度如何。北京小学数学团队的教育目标是教儿童能懂的数学、对儿童的终生发展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是否能把握学科的本质、把握教育的真谛、把握教育对象的需要就显得特别重要。

1.把握数学本质

北京小学数学团队认识到,教师要教好数学,就必须对以下问题进行追问:数学学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小学阶段能够把握哪些?如何把握?只有如此追问,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厚重。在讨论中,教师们认为,数学学科的本质至少包括5个方面:数学基本概念、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式、数学美、数学精神。小学阶段应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把握数学本质:

(1)挖掘概念的本质―追求对概念的真理解

挖掘概念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追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要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条件……在不断地追问中,概念的本质就会越来越明朗。

数学概念是对现实事物的高度概括与归纳,是计算、判断、推理、构造等数学活动的基础。纵观小学数学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没有从数学角度对概念给出准确的定义,有的只是给出了描述性定义,如“角”。还有的给出了准确的定义但学生不易理解,如“平行”、“正比例”、“反比例”。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和挖掘数学概念的本质,才能实现学生对概念的真理解。

例如:对于百分数概念的学习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从字面上。学生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从生活中搜集到的百分数都不带单位,更说明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但一般的分数、有些整数和小数也能准确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为什么生活中还大量地使用百分数呢?有人说,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好比较。那么,分母都是20就不好比较吗?分子都是100就不好比较吗?为什么偏偏要把分母都转化成100呢?分母是100的分数――十进分数――小数,顺着这样的逻辑链条,学生不难得出结论,虽然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最方便的,但是它不好比较(不是十进制)、不好计算(不方便输入和使用计算器),与之相比,小数要优越得多,但小数一般不用来表示不到1倍的关系,所以产生了百分数。

(2)探寻规律产生的原因――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在小学数学中,绝大部分规律、结论都是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这样得到的规律、结论还只能算是一个猜想,是否正确还需要验证或是严格的推理证明,但教材中很少有这方面的内容。随着年级的增高,尤其是经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训练(典型的就是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推导),学生越来越不满足于得到一个仅靠观察、实验就能得到的结论,更想弄明白隐藏在背后的“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的原理。学生只有了解了规律的来源,才能形成理解性的记忆。为此,北京小学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要用最简单的事例(材料)、最易理解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2.走“进”学生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认识、理解学生的困难、宽容学生的错误、捕捉学生的创造,才能使数学课堂因师生之间心灵沟通、情感融合而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如何走“进”学生?

(1)巧设认知冲突,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认知冲突是课堂的生命,它引燃学生探究的火焰,使学生不断经历认知结构的失衡与平衡,在一波三折的思维波澜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刘淑云老师在学习奇数、偶数时,设计了如下小游戏:

将一个圆形转盘平均分成12份,分别放入不同的奖品,并且设置开始和结束两个交互按钮,转盘停下来后,从箭头指的位置开始接着往下数,箭头指的是几就往下数几下,最后数到的位置上是什么,获得的奖品就是什么。

几轮抽奖之后,有悖常理的现象很快使学生们议论纷纷,此时此刻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在转盘上,明明是小奖、大奖各占一半,为什么我们抽到的都是小奖呢?”在这种预设的认知冲突中,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2)重视学生的质疑与问难,发现新的学习生长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问题与疑惑,尤其要将学生创新性的思考视为珍贵的教学资源,有效地加以利用。例如:

在“圆环的面积”这节课上,李江涵同学提出:“圆可以转化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如图),那圆环能不能像这样转化为梯形计算面积呢?”

李子恒同学提出:“圆的面积我们是用分割的办法推导出来的,那圆环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呢?”

这两种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都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想到的,由于研究学生的理念已经深入教师之心,所以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按照学生的大胆猜想,组织学生进一步探究,结果竟然都能得到圆环的面积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太神奇了”。事实证明,教师善待学生的质疑与问难,往往会找到教学的新的生长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开放思维空间,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数学教师绝不能急功近利、只关注眼前的知识教学,而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如果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封闭的小圈子里,让学生沿着教师指定的“路”去思考,那么只会培养出“盛放知识的容器”。只有开放思维空间,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

学习圆柱体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将圆柱体沿着直径平均分成两份,求每一部分的表面积。我们将其拓展发散为:将圆柱体平均分成两部分,可以有哪些办法?切面可能是什么形状?你能求每一部分的面积吗?经过实践、观察以及想象,学生惊喜地发现:把一个圆柱体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的方法竟然有无数种,切面形状会有4种不同的情况:

范恩隆同学还大胆提出“这些切面就像有个轴一样可以转动,它们会相交于圆柱中心一点”的假设。

第7篇

关键词:存在方式 生成性教学 人本主义

引言

笔者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接受传统教育,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听课。在校期间,如果努力记住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和课本上的知识,一般在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做法,都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从自身所受的应试教育到担负起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存在着极大的转型困难。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笔者在2006年下半年参加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班,并修了一门以人为本的课程――英语教学论。在我看来,这是生成性教学的一个实例,这使我的教学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何谓生成性教学

美国的伊利莎白・琼斯教授和约翰・尼莫教授合著有《生成课程》一书,在书中,他们认为,生成性课程的核心乃是带有特殊背景的教师与处于一定情境中的具有个性的学生对他们面临的问题进行共同商讨而确定课程的生成过程。[1]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认为:“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2]目前国内对生成性教学实践层面的研究多以小学课堂为研究对象,且多是对单节课的研究,较少触及整门课程的教学理念。[3][4]本文以教育硕士师资培训的一门课为实例,以课堂录音为数据来源,讲述这门课的教师存在方式的独特及其教学效果,对今后的师资培训的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二、生成性教学实例

(一)英语教学论课程

英语教学论是一门面向教育硕士的师资培训课程,以期让他们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尤其是教科研上的进步。一般的上课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洋洋洒洒讲授中外各门各派英语教学法、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学生忙于记笔记、背笔记,为写论文拼拼凑凑。但幸运的是,我的老师走了一条新路,她改变了她在课堂中的存在方式。我们英语教学论的老师姓李,我们就称她为李老师。

(二)教学理念和课堂存在方式

李老师坚持一个教学原则:不要刻意去教学生知识,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她推崇的教师在课堂中的存在方式是“真正的教育者也必然是被教育者”。[5]她说:

如果你没从学生身上学到东西,说明你没把学生激活起来。你把学生当成receiver(接受者),你是一个authoritative figure(权威人士),你总是让学生接受你的东西,所以你怎么能学到东西呢?最后教师就枯竭了。

(课堂录音2006年10月23日)

在她的课堂上,桌子每次都被重新排成U型,而她总是坐在学生中,参与学生的讨论,为学生的精彩发言而啧啧称赞,她总是说在学生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向学生学习的态度是促成课堂动态生成的关键。

她是教教学论的,她必须得把她的教学理念传授给我们。但她不想说教,而且希望我们也不说教。她说:“你用telling(说教)让学生改变、让教师改变是做不到的。只有你的being影响他们,就是要show(展示),尽量不要tell。”(在这里being就是教师的存在)

那么,她自己的being是怎样的呢?又是怎样影响学生们的呢?在第三节课中,学生D在口头展示中提到中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的问题,提到中“破四旧”,她插话了,以下是这部分内容的录音转写:

D(在讲台上):“破四旧”,把他们认为是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破坏掉,其实这些都是精华。这些都是文物,要是留下来,有多好。

李老师(坐在学生的位置上):这儿我插一句,现在旧城改造也是这样。

D:中国文化底蕴太深厚了,东西太多了,是不是不珍惜啊。人家国外的话,一点历史他们就拼命地保护。

李:我们主要没反思,当场没反思。比如说,××地方有一座六百多年的寺庙,那时旧城改造,要造广场,把它用炸药炸掉,第一次没炸掉,第二次才炸掉,炸掉以后,报纸(报道)出来了,这是马后炮。

(课堂录音2006年10月9日)

这时她的存在方式是学生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平等地讨论着这个话题。学生的发言激活了她的生活体验,她忍不住要插话了。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是个全知全能的“神”,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不能冒犯的绝对权威,她和学生都是这门课的资源。在当今的社会形势下,学生的知识来源是多渠道的,课本、生活实践、网络资源、报刊杂志都对学生有教育意义,而教师的个人化实践知识更是学生宝贵的知识来源。

(三)催化生成的语言――实现课堂动态生成的途径

她上课很少长篇大论地讲,而是注意聆听学生的发言,然后进行回应,在回应中不是旁征博引,引用教育大家的话,就是援引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是在座学生的实际经验,听来十分享受。

李:其实,教学工作是一种有灵魂的东西,它是有激情的。课程就是活生生的人,做孔夫子。很多老师都想做孔夫子,包括我们在座的人。刚才从F讲的故事中就知道,她非常想做一个孔夫子。还有那天那个Y同学,她很想做孔夫子,她就是Einstein这句话,教给学生imagination(想象力),要比教给他们知识有用的多。她相信这一点,她就这么教了,她也很想做孔夫子,对吧?

(课堂录音2006年10月23日)

这段话是在第五次课讲的,那时她就已经发现了学生的内心。这段话不仅鼓舞着F和Y,也促进了大家的学习。善于利用实际、利用身边的活生生的教学资源的教师总能让学生觉得如沐春风。所以,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就要善于观察,善于联系实际。

有一节课,在讲到转变时,她更是发挥了她惊人的记忆力,一下列出十几个学员的发言内容:

李:现在到了激活每个人的时候了。F那个故事,那个高中生已经非常渺茫了(F的学生因生病而万念俱灰,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她是怎么改变他的,她用什么东西在改变他。三个小偷的故事(有一节课,三个学员分别讲了自己如何处理班上学生偷钱的故事),那些学员怎样改变那些“小偷”的。

(课堂录音2006年 11月 20日)

在这之后,她又提了十几个学员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转化,她关注着大家的转化,并激励着大家的转化,当她听到学员们的故事而深有同感的时候,她说自己因激动而“毛孔都张开了”。[5]

新课程就是需要这种类型的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又把教学目标融合在教学任务中,并且不着痕迹地推动教学目标的实施。这段话,总结了学员们在这之前的学习成绩,但更重要的是让学员们自己总结自己的转变,以领悟教师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转变,也就是实现她自己的教学目标―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班上,有一天,学员WJ在眉飞色舞地做着课堂展示,但他的观点中有些让人不能苟同,李老师没有打断他的发言,在他发言后进行了这样的回应:

李:还有对WJ的echo(回应)……有些话我想问你,你提到“神动”,就是让学生成为你WJ,那么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也觉得是对的,“一个好的老师就是怎样让学生成为他自己”。不是说你不对,你也有你的道理,你的价值观、教育观,你也是对的。你在讲的时候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你讲得非常好的。一个老师怎样让学生成为他自己,一个学生没有了自己,人云亦云。要让他成为他自己,首先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教育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成为他自己,首先要激活他内心的世界。

(课堂录音200611月20日)

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跟教师一样的人这种观点是与李老师的教师要向学生学习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的,但WJ上课发言较少,而大家也觉得他属于还没有被激活的学员,那怎么把问题说清楚而又不伤害他的积极性呢?李老师在肯定他发言的作用时,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她那么有说服力的发言中,学员们自有评判了。卡尔・罗杰斯认为教师能否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互动时的态度特征。其中最核心的几条态度特征就是真诚、关注和同感。[6]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李老师关注学生上课的发言,真诚地评价学生,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四)生成性资源――“为什么满堂灌了,学生成绩反而好?”

开放的课堂是新教学理念,教师预设了教学目标,而不是具体的教学步骤,在课堂中根据具体情况,师生互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这是生成性教学的理念。[1]

学员中有一人(WY)是本地的,她一边教书,一边还来上课。用她的话来说:“……其实没什么时间去备课。基本上上课时间一到就拎着一本书跑到教室里去了。到的时候我就说:‘同学们,我们的课已经比别人上慢了,啊,你们不要讲话,听我讲啊。’”她没时间批作业,就利用上课时间讲。这样处理教材的时间少了,学生操练的时间也少了,然而学生的平均分反而提高了,排名第一。这使她百思不解,感到痛苦了。她的问题一提出,学员们就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是她个人的魅力所致,有的认为学生们体谅教师边读边教的辛苦,自发学习,有的甚至出言惊人:满堂灌是好的![5]这个讨论持续到第二天,有个学员讲了一个故事,使在座的人颇感信服。

F:我觉得我要用一个比喻来告诉WY:蝴蝶破蛹而出。蝴蝶从蛹里出来,很漂亮,很美丽。人们很羡慕,很欣赏它们。但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就是蝴蝶在蛹里时,中途把它拿出来,因为(按正常情况)它在出来之前,要经过漫长的、痛苦的历程。科学家为了减少它的痛苦,就自己(人为地)打一个洞,让它出来。它确实也变成了一只非常美丽的蝴蝶,但是马上就死了。所以,我觉得,满堂灌不一定不好,但是你现在学生考试考得很好,我倒觉得跟这个蝴蝶很像,就是这个成绩是短暂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都可以出成绩,一个是永久的,一个是短暂的……”

(课堂录音200612月4日)

(五)学习效果

1.学生的课堂展示

英语教学论的课程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在前期是教育硕士们的个人经验的陈述和读后感。个人经验总是结合在读后感中一起展示给学员,又激起大家的阵阵回应,气氛热烈。课程的后期转入介绍国内外教学理论。学员们先后展示了自己所研究的专题:1.教学反思,2.教育叙事,3.教师转变,4.教师知识,5.教师身份认同,6.学习共同体,7.情感教学,8.现象学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9.后现代主义者利奥塔。

当学员们聆听这样的课堂展示时,几乎都喊:“太震撼了!”这些平时和自己朝夕共处的同学原来有着这么深厚的理论素养,震撼之余大家都抓紧看书,以期轮到自己的时候也不落人后。因此,课堂展示总是理论有深度,而又联系个人实践,展示之后,总是当场引起回应。学员们自发进行讨论,所学的知识一旦与大家的实际情景联系起来,引发的思考就不限于课堂了。

2.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感

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员普遍对这门课有兴趣,并且感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较好的了解,并且自觉阅读了许多有关教师发展的理论书籍。在一次对学员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能感调查中,发现学员对这门课兴趣很高,以下句子被学员认为“经常如此”:

1)这门课很有趣。

2)这门课是所有课中最有趣的。

3)这门课使我对教学感兴趣。

以下句子被学生认为介于“有时如此”和“经常如此”之间:

4)这门课我学得很好。

5)我做了口头报告很有成就感。(口头报告指课堂中学生分专题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6)我懂得了很多关于英语教学的理论。

7)我相信我能把这门课的知识运用于我以后的教学实践。

在采访中,许多学员表示学这门课很快乐,DU是这样说的:“……置身于这样的一个集体中,我感到自己很光荣,因为每每想到我的同学这么棒,对我也有很大的促进,我思想上转变了很多,……我很喜欢这个学习的过程。”[5]另有学员表示这门课提高了他们的数据敏感度,拉动了他们的思维宽度。总而言之,这门课在学员们心中是成功的,是有益于他们的教学实践的。

结语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就是知识的权威,学生的知识来源。这种高高在上的存在方式使师生缺少沟通,而在新课程理念中,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已有的旧经验,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而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共同感悟、共同成长,这种存在方式就是“真正的教育者也必然是被教育者”。正如李老师多次对我们讲的一样,不要刻意去教学生知识,要让学生去发现。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Carl Rogers说:“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的,都是无用的,对于他的行为极少,或者根本没有影响……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化为己有的知识……教的结果不是毫无意义就是可能有害。”[7]李老师正是从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她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其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她的课堂教学过程开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协作交流意识。

参考文献:

[1]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实践诉求.[EB/OL].省略,2006-08.

[2][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0.

[3]张所滨.莫让生成性资源悄悄流失[J].江苏教育,2006,(3).

[4]封淑一.把握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EB/OL].省略,2006-03.

[5]黄爱凤.英语教学论[R].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