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民道德行为规范

公民道德行为规范

时间:2022-04-09 23:49: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民道德行为规范

第1篇

一、道德行为的内涵解读

所谓道德行为,是指道德的行为,即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道德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可知,任何一个道德行为,其道德的私人收益和道德的外在收益之间以及道德的私人成本与道德的外在成本之间有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道德的私人收益越小其外在收益越大,道德的私人成本极大可能道德的外在成本极小。道德的公共物品性及其外部效应性,主要是由道德行为的收益外溢和成本内化所决定的。道德行为是与败德行为相对应的。败德行为的成本包括实施行为过程中所做出的物质和精神耗费以及由实施行为所引起的社会给予的舆论谴责以至法律制裁等等。败德收益是指败德者通过败德行为获得的利益和满足。对败德者而言,败德收益按其内容、性质大体上可分为财产性收益和精神性收益。前者是指因败德而获得的可直接或间接计价的利益,后者是指因败德而获得的精神利益,如败德者感情的满足或发泄等。

道德行为几乎有一个共同点:行为者付出的代价(成本)很大,有的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他们的所得(收益)较小,甚至是负收益。但从其行为对社会的道德收益和成本来说,则是另一类景象。正是由于道德行为,促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生成,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道德收益,减少了社会付出的道德成本。换言之,道德行为者个人代价很大,而外部成本和社会成本会较小,大部分外部成本内化到行为主体的个人成本里去了。

就一个社会而言,如果一种道德行为,或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个人成本太大,个人收益太小,甚至是负收益,那么这种道德行为就会出现减少的趋势。当我们在为缺少见义勇为的英雄、在为世风日下而痛心疾首的时候,却很少有人去探究其背后的经济学原因。无论是见义勇为,还是仗义疏财,都不是没有成本的,而当人们付出这些成本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生产一种公共物品,这种公共物品就是坏人受到惩罚,正义得到伸张,社会秩序得到维护,道德环境得以好转,而社会公众作为这种公共物品的受益者却不用为此付出成本。而对于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和那些道德行为者来说,如果代价(成本)与收益反差太大,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几乎每个人都愿意社会道德秩序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成本)的人却越来越少。现实中之所以会出现道德冷漠的现象,恐怕正是道德行为成本与收益反差太大造成的结果。如果社会缺乏基本的秩序保证,一个人因做了好事却遭流言蜚语,一个人因制止流氓滋事反被流氓殴打,还可能意味着生命危险,最后甚至连医药费都无法报梢,这就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二、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我国也为经济高速增长付出了不少代价,比如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拉大、能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发展战略、高昂的社会热情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简言之,离不开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是国之魂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要实现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离不开大众自觉践行的道德行为。只有加强有利于道德行为自觉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在文化自觉视觉下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才能更加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1. 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道德行为自觉是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一致的。随着人们生活从温饱达到总体小康,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人们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道德行为自觉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市场经济与社会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是在坚持等价交换、尊重物质利益的同时,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社会主义道德性质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与社会进步要求的集体主义的精神的统一,从而真正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经济尺度和道德尺度的真正统一。

道德行为自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在经济活动中,企业或个人只有自利的动机,忽视道德行为自觉的价值,从长远看,不能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大家不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不互相信任,而是互相欺骗,势必会造成经济活动的无效率或低效率,提高产权保护的成本。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能正确协调个人利益、集团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激发个人与集团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

2.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

道德行为自觉是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道德建设的支撑和保障。道德建设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培育民族精神,在加强道德行为自觉中,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适应的道德建设的主旋律。

加强有利于道德行为自觉的道德建设,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基础。公民自觉地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大力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急公好义、敬老爱幼、邻里相济、家庭和睦等社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使道德行为自觉成为共同的精神追求,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成果,也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间的密切关系。“五位一体”总布局之间是协调发展,相辅相成。道德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关系着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道德行为自觉关乎道德建设的成败,是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党的十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变化进行调整和深化,提出发展改革的新要求,确保到2020年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无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都需要有道德行为的自觉。只有加强道德行为自觉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才能有力地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实现。

三、保障道德行为自觉的制度安排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应当有所作为,必须有所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最根本的是要为道德行为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道德行为具有道德收益外溢(外部正效应)的特点,败德行为具有败德成本外溢(外部负效应)的特点。对道德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目的是希望找到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能够内化道德收益和败德成本,以激励道德者主体自觉践行道德行为,警示败德者减少实施乃至不实施败德行为,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制度是带根本性的东西,它规范约束着人的行为。良好的制度规范会激励人们自觉地“抑恶从善”,反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善”的愿望。只有当社会能为其成员提供制度安排,具有恰当的保证手段引导民众向道德的方向发展时,其成员才能表现出普遍的德行状态,并稳定地向拥有优美灵魂的德性过渡。由此可见,道德行为自觉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尤其在经济社会攻坚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作为道德规范,将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趋向制度化,这已是道德建设的大势所趋。

首先,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具体的道德行为获得较大收益,败德行为付出极大的成本(代价),使道德行为收益和败德成本内化或部分内化。不能使违反道德的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更不能让遵从和弘扬道德者成为事实上的吃亏者。社会应努力构建起赏罚严明的调节机制,在宏观上创造“老实人不吃亏”的合乎人性生长的良好环境,保证道德行为自觉成为社会的普遍通行证,从而使民众通过生活体悟到,道德行为自觉是美好的,也是有用的。

其次,通过相应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建立利益制约机制,为人们进行善行选择提供制度保障。利益制约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对社会和人民群众倡导的善行给予保护和奖励,对于危害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恶行进行相应的惩罚。一个社会出现善恶冲突与斗争,出现一定的不公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恶现象没有强有力制约机制和惩罚机制,从而使善不能战胜恶、以致无法遏制恶现象的蔓延。因此,一个社会建立起有效的扬善惩恶的机制,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第2篇

doi:10.3969/j.issn.1006-9682.2011.12.050

摘 要:公民道德法律化是当前强化道德软约束的有效手段,公民道德法律化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但是公民道德法律化在更多意义上是指公民道德获得法律支持的一种方式或途径,公民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中应保持合理的限度。

关键词:公民道德;公民道德法律化;限度

一、问题的提出及概念的厘定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指出,“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1]可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意。可是基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多元化和道德多元化背景下人们对道德自由的追寻和道德之社会作用日趋衰微的双重现实,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公民道德建设不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道德规范的软约束,缺乏强制力的保障,也应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公民道德法律化是当前强化道德软约束的有效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公民道德法律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的过程,法律化的道德是在反映民意基础上的国家意志体现,它的调控对象是不分职业、地位、阶层等特殊性的所有公民,法律化的道德对所有公民都具有强制性约束力。因此,公民道德法律化指的是立法者将那些全体公民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的公民道德的理念和规范或原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二、公民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

基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将公民道德法律化是有其必要性的。

从历史上看,《秦律》和《汉律》都将不孝看作是违法、犯罪的事情,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唐律》也以“纳礼入律”的形式把儒家的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把儒家的道德原则转化成法律原则。我国古代的道德法律化在维护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毕竟是为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服务的,难以培养出具有独立、自由、民主意识及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而且这种法律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法制,它在一定意义上蜕变成了人治。有鉴于此,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民道德的法律化是以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它根植于现代法治的精神。公民道德法律化不仅可以为公民的行为活动提供明确的行为模式,协助和强化公民的道德实践,而且可以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促进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从现实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利益多元化和道德多元化,这也进而导致道德生活不甚理想。从道德作用的机制来看,公民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实现的,是一种“软约束”,这对于那些道德修养较高的公民来说,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可是对于那些道德修养较低的公民来说则约束作用有限。而法律则不同,它是经国家制定和认可,有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证实施的“硬约束”,任何公民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将公民道德的一些规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可以为公民道德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强化其约束功能。作为法律化的道德,既包含对社会倡导的、现阶段所容纳的道德行为和社会所反对的不道德行为的分层次规定,也包括对违反规定的主体进行惩罚的措施和机关。因而,这种通过法律明确规定社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有助于社会达成共识,形成新的道德标准。

三、公民道德法律化的可能性

公民道德法律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是由道德和法律的自身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法律规范是在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法律只有获得道德的伦理支持才会产生实际效力。美国法学家朗•富勒指出:“真正的法律制度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完善的法是内在道德和外在道德的统一”。“徒善不足于为政,徒法不足于自行”,[2]不具有伦理精神的法律将导致专制并缺失正义,反之,法律化的公民道德并不会丧失伦理精神。从社会作用上看,公民道德和法律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为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其服务,对社会起规范的作用。它们有着共同的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和历史使命。因此,公民道德法律化是可能的。

另外,公民道德规范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规范体系,其中处于较低层次的道德规范,具有较大的普适性,对于所有公民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任何公民只要违反了这些公民道德,都应该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良心的责备。同样,法律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且它实际上可被视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规范。就像有学者指出的,有些法律规范不一定牵涉到伦理的内容,但就大多数法律规范而言,都可视之为“底线伦理”。因此,公民道德和法律的这种普适性和规范的共通性使公民道德法律化具有可能性。

四、公民道德法律化的限度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3]公民道德的法律化,最终是需要人们把法律的强制性他律转化为自律。“如果通过道德法律化过度地、强行地赋予‘社会法’以‘国家法’的意义和角色,极易把市民社会自决、自律的较高标准,不当地上升为他律的强制的国家标准”[4]。因此,公民道德法律化必须保持合理的限度。

有学者认为:“社会规范伦理应该是通过某种公平合理化的选择程序而形成的道德制度体系,与社会的法制系统有着直接的关联,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准社会法制规范’或道德法典”[5],最基本层次的道德行为规范可以被法律化。基于个人心性和人格层面的美德伦理是个人对过美好道德生活和成就高尚道德人格的自愿、自觉的选择,它可以为社会所提倡,但不宜被法律化,如谦虚的美德,可以提倡但不能做法律的规约。基于人类终极关怀的理想或信仰伦理是对当下现实生活的超越,更多地是对某种道德理想或人生境界侧重于精神层面的超越追求,而法律重在规范人们当下的行为,不宜多涉超现实的、精神的活动,否则容易超越现实社会关系的状况,不仅大多数社会成员难以做到,而且无益于对社会关系的规范和调整。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使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这不仅使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拓展,而且社会公德的范围在空间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每个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都应当遵守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否则就会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涉及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可被法律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对于像婚姻家庭关系这种在很大程度上毕竟属于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其维持最终要靠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和亲情,因此,法律的介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为法律管得了人的行为,但无法规范人的情感和心理。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01年10月25日.

[2]张宏生、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467-46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15.

[4]马长山. 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的关系及其把握[J]. 法学研究,1999,(1).

第3篇

本文作者:游运珍工作单位:广州大学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其道德行为表现的最高形态

所谓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运动、变化和活动,它是人的道德认识(观念)的具体表现。道德行为必须建立在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自觉的道德认识基础之上,道德行为必须是道德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2]而人的道德行为好坏的表现往往通过与人的交往、交流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其社会化的行为,这种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过程和结果。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石,也是其道德行为修养的表现形态。这是因为:(一)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形成正如新生儿的思想是一片空白,是家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最早在他们的意识里写下“思想道德”四个字。正所谓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老师,无疑父母的行为修养对新生儿的道德行为产生原初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使人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道德行为心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人的思想道德行为处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中。在大学校园里,思想渐趋成熟的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更能体现出他们的道德行为特征。为了和同学协调好关系,他们深知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即使有时候做错了,为了不与同学有冲突,也会警告自己注意行为修养,以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二)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发展交往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生不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毕业后的职业生活,都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有意识地开始了独立交往,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可见与同学搞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拥有良好、和谐学习生活的基础。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光要想,重要的是见诸行动。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怎么样,光看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只有通过与人的交往接触才能慢慢知道此人的道德行为修养。(三)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完善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通过人际交往,大学生可以提高自我认识的水平,也可以提高识别他人的能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都可以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解对方。同时,又可以根据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认识自我。交往圈子越大,交往能力越强,对他人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清楚。大学生在四年大学生活中,道德行为深受其同伴、舍友和老师的影响,当然他也影响或改变着其他人的道德行为修养。通过在交往中对他人的全面认识,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才能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的道德行为。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道德行为发展

(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1.主动交往。人际关系是互动的,不要总是消极地等待别人来主动关心自己,而要主动地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沟•44•通。大学生思想活跃,都渴望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交往中,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交往活动,主动去与人交流,而不是故步自封、自我封闭,让自己呆在一个小圈子里。很多同学之所以缺乏成功的交往,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总是采取消极、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期待友谊和爱情从天而降,而不是因为他们的交往能力天生就比别人差。这些人只做交往的响应者,不做交往的始动者。根据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别人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对自己感兴趣的。因此,如果你想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主动交往。2.尊重他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力量不是作用于人的外部,而是撼动着人的灵魂;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的压力,而是内心产生的自我需求。如果你是一个与其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别人会对你产生好的印象。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这就是尊重的力量。3.以诚相待。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说:“一个人只有真诚,总是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他还说:“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有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的。”以诚待人是值得信赖的人们之间的心灵之桥,通过这座桥,人们打开了心灵的大门,并肩携手,合作共事。真诚实在,敞开心扉给人看,对方会感到你信任他,从而卸去猜疑、戒备,把你作为知心朋友,乐意向你诉说一切。成为一个真诚的人,你会感到身心都很轻松;而一个虚伪的人,他常常会感到精神的疲惫;大学生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诚和善意,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待人真诚、与人为善的人才能交到朋友。(二)提高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主要途径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从国家层面上讲,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体系。不断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意识,大力宣讲有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的知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从学校层面上讲,注意与大学生的教育目标的实现相结合。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为高校更好地开展道德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德育过程,“把德育目标、内容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求、自得的过程,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对两难性和感觉性的价值问题,让学生在自我选择与体验中感觉到,接受德育不只是社会的要求和为了他人,而且也是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形成自律的品质。”从个人层面上讲,大学生要善于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行为,不能知与行脱节。应当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2.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符合道德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3]正所谓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大学生要加强政治理论课、社会科学课、哲学课的学习,通过理论学习,提高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切入实际,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通过深入的学习,大学生充分地认识本国的国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激发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完善自我道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行为规范,从生活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训练自己的道德行为,懂得关心人、帮助人、不参与违反国家利益的任何活动,积极践行八荣八耻,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3.引导大学生学习先进人物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人物比比皆是。如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的少年,何东旭、陈及时、方招不幸遇难,被追授为“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15名大学生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大学生应当努力锤炼个人品德,自觉向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学习。不仅要像英雄模范人物那样树立崇高理想,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更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将道德模范人物作为偶像,成长道路上的良师,循序渐进,积极进取,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第4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律支持;公民

公民道德就是围绕公民权利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强化人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的认同。法律与道德教育息息相关,公民道德教育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必然性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来说,法律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道德教育,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公民道德教育需要法律的支持。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道德教育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社会文明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为道德教育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目前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还存在着道德沦丧、是非混淆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社会发展的大局。当前,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在法律的支持下,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法律作为规范化、制度化、客观化、权威化的社会意识,对道德教育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而道德教育通过法律的不断支持,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法律相配套的道德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法律支持是公民道德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要求

道德规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凝聚而成的,是一种软性调节,具有明显的非强制性特征。在一个充满复杂利益关系的社会里,只有道德存在是绝对不够的,社会需要另外一些约束机制来明确道德规则的内容和范围,这些约束机制就是法律。法律以明确性、制度性和威严性弥补了道德教育的不足,它把基本的道德义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将其系统化、具体化、明确化,使道德原则成为易于遵循且带有法律权威的广泛行为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道德规范的实现。目前,社会正经历着多方面的变革。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局面,面对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某些负面效应,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通过立法活动使一部分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制度化、明确化,再通过司法活动使这部分明确化了的道德规范取得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以法律来推进道德建设。否则,没有一个有效的约束与奖惩机制,公共服务意识无以确立,道德高尚者最终只能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结果或被同化,或归于消亡,道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二、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表现与特点

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主要是以国家机器(警察、法庭、监狱等)为后盾,靠法律制裁这种强制手段起作用的。道德则是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通过教育的手段,形成广泛的道德舆论及良好的道德环境,来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表现

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法律所包含的精神、规范、制度、环境、文化等内容,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规范、引导、确认、限制或保障作用,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建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法律相配套的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实践活动。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直接把社会道德中最低限度的义务法律化,使之取得全社会一体遵行的法律强制;二是法律通过奖励或惩戒等手段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三是法律的实施过程也是对社会价值观进行道德整合的过程。

(二)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特点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公民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过程。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不仅表现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表扬和奖励先进,树立先进典型方面。因此,道德教育的法律支持,主要是以法律自身高度的思想内容和崇高的道义精神,以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的。可见,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强制性。法律把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确认下来,使之具有法的属性,成为法律上的义务,要求全体公民一律遵行,没有例外,体现了法律对支持道德建设的强制性。第二,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创新性。道德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各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则是在理论上对二者的嫁接,是优势上的互补而不仅是简单的叠加和罗列,体现了在科学理论上的创新性。第三,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先进性。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一方面多元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意识使得社会环境空前活跃;另一方面,社会的良性运行对个体成员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时代呼唤合适的制度和理论指导。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正好是社会所需,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性。第四,法律对道德支持的目的性。在法律实施过程中,通过肯定合法行为,表彰、奖励先进典型,惩罚违法行为,打击犯罪活动,可以教育人民遵守法律,改恶从善,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第五,法律对道德支持的辩证统一性。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体现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性。道德和法律虽是不同的治理手段,却可以在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上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

三、法律支持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在坚持道德教育的同时辅以法律手段,强化法律的支持作用,结合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控制。

(一)在普法过程中宣扬和表彰高尚的道德行为

加强法治重要的是要进行宣传和教育,只有当道德成为公民个人的自觉追求、内在需要和自主行为时,才能实现它特有的功能。因此,要通过公民法制教育把法律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守法行为习惯,实现对个体行为的外在强制。在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上,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观念。科学的法律宣传有利于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当前形势下,各级政府要加强正面宣传,表彰道德的先进典型,为广大群众树立真实、感人的模范形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宣传部门、新闻媒介要广泛宣传榜样的先进模范事迹,并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激励,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要利用各种形式,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并利用法制监督机制,建立起隐性的道德教育系统,为道德教育提供保障。

(二)在立法过程中吸收和确认道德教育的规范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道德是基础,法律是主导。法律只有和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基本吻合,才能获得普遍效力。因此,一部真正的法律必须体现和保障维系社会存在的基本道德义务。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把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直接纳入法律规范中,依靠一定的强制力量来督促执行,这就使“法”与“德”交叉渗透、融为一体,使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只有在立法过程中吸收和确认基本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做到对道德教育的有力支持。

中国是一个有深厚道德基础的国家,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庞大而严密的道德文化体系。在这种伦理精神中,不乏作为中国传统文明价值的合理内核。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往的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消极的影响。法律能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对传统道德的精华和糟粕作出明确的辨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以说,法律在道德建设中表现出继承、批判传统与促进文明发展的统一。

(三)在执法过程中否定和惩罚严重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

良好法律的实施过程其实也是社会道德风尚的实现过程。通过法律实施来维护、促进道德风尚,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对不符合法律要求的缺德行为予以否定甚至制裁。对整个社会产生警示作用。其次,道德的法律强制还表现为法律能为人们提供和保障行使道德权力的空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拥有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监督和批评的权力。实施道德批评和监督要靠法律对公民权力的设置和保障来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有道德教育是不够的。道德的约束毕竟是一种软约束,没有法律手段作后盾,道德的作用常常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力量而显得软弱无力。而且“人性”中总是有“自利”的因子,有“好声色”的欲望,对那些没有自觉性的人,对那些明知故犯的人,道德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必须强化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作用。国家要利用法律的约束机制,通过公正执法、惩治违法和不道德行为来强化公民的守法意识,规范公民的守法行为。国家要通过严格执法,加大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公共秩序和生活秩序。只有严格执法,打击歪风树立正气,体现时代风貌的道德才能顺利发展,才能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从维护和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和道德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二者的作用又是不同的,不可相互替代。只有相互配合,双管齐下,法律与道德才能既保持外在张力,又相互契合。公民道德教育只有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实现功能互补,才能相得益彰,使公民全面健康发展,社会稳定、有序进步。

参考文献:

[1]社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N].人民日报,2001-02-01.

[2]李宁.德法同构: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新探索[N].南方日报,2001-05-20.

[3]罗国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N].人民日报,2001-02-22.

[4]郝铁川.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J].求是,2001,(3).

第5篇

道德是滋润万物的春雨,化解僵硬的泥土,赢得万木争荣,催开春色满园;道德是温暖人间的春风,暖得冰雪消融,迎来山欢水秀,变得福满人间!共同阅读公民道德建设演讲稿2020最新,请您阅读!

公民道德建设演讲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当大地迎来冬季时,重抬道德的话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毕竟,道德在我们生活中与我们紧紧相随,每时每刻都不曾分离,道德与人类同生,与社会同生。 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道德?道德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我认为,道德就是爱国爱民团结互助:道德也是勤奋节俭努力上进;道德更是遵纪守 法,洁身自好;道德还是文明礼貌自尊自强。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礼貌、说话和气、待人热情、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等道德行为和伦理 规范,会令人满意并受到赞扬。但有少数大学生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

一是表现在伦理 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内反映在:教室垃圾视而不见、墙上脚印无故出现、桌上 涂写、图书撕页、购饭插队、水电浪费等缺乏文明的倾向; 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乘车无序、待人无礼、随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会公德的缺失行为。也有的大学生明哲保身,面对他人不文明的行为往往不闻不问、熟视无睹、甚至见怪不怪。

二是表现在法纪规范方面的意识不 够。譬如大学生刘海洋公园硫酸泼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轰动和高校反思。

三是在道德信 仰上,一些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人生信条,为谋求金钱和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和民族利 益。

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较低,不能正视人生矛盾,无力排除人生困境。自杀和伤人事件并不罕见,缺乏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学术界对道德内涵的认识是纷繁多样的。有的试图从历史发生学意义上对道德概念加以解释,认为道德是主观的、在每个人心里内在地发生的,只能为他自己通过反省觉察的道德心理现象;客观的、可为他人从外部观察到的,个体或群体的道德行为现象以及作为一种精神的客观凝结物的,以诫律、警句、格言、或理论、学说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知识现象。

有的认为道德是一定社会 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有的学者则把道德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引导受教育 者自觉养成环保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

公民道德建设演讲稿2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与文明同行,做现代公民],文明是无处在的,所以要与文明同行,做一个现代公民.

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广泛开展面向群众的法律服务.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加强信用建设.包括大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大力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大力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开展知礼向善教育,优化人际环境.包括大力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大力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大力推行文明礼仪规范.公民具有守法意识,首要的前提是知法.连法律为何物有什么用处都不清楚的人,即使犯了法也罔不自知,何谈守法意识.

诚实守信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在我国古已有之,"仁义礼智信"是先人提倡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历代人们所熟诵.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加强信用建设,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和职能部门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

在"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这八个字中,知礼被列为开展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础.这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怎样才叫做知礼呢归纳起来,无外乎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

最近我市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实践"八荣八耻"转化为每个青少年的自觉行动,从而切实推动建设和谐校园的健康发展.

那究竟什么叫做"八荣八耻"呢所谓"八荣八耻"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

听!文明在呼唤:与文明同行,做现代公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与文明同行,在每一天的文明旅程中,有你有我也有他;与文明同行,行在同一片蓝天下,笑在同一缕阳光里;与文明同行,为我们的祖国增添一份新世纪的美丽.让文明永远与我同行吧!

公民道德建设演讲稿3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争做社会小标兵》。

你们也许会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席上;也许会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姑娘,如何兴高采烈地发出“他妈的”之声;也许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每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多么不相称!但是,当前社会上仍然有些人对于这些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不以为耻不以为怪,并且为之辩护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难道这真的是区区小事吗?我们要向有这种思想的人大喝一声:“你们错了!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礼貌又何在呢?”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因此,我们一定要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为了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社会小标兵,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呢?比如说,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谢谢”;在校内外,见到老师要热情打招呼问好;吃饭时,要把最舒适的座位让给长者,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礼貌的起码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但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渐养成。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呢?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其次,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培养习惯。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在放置着“不准践踏草地”、“请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园里、绿化带中,照样有人践踏青草。光靠布置告示来提醒,对有些人看来是无效了,他们对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违反,因此,在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的时候,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共同担负着创造物质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担负着创造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文明人,心中牢记文明礼貌,争做社会小标兵吧!

公民道德建设演讲稿4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

大家好!

这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我们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每当你们随手乱扔垃圾,说脏话时,你们想过吗?这样做是不对的,是可耻的。这要产是只会辱侮“文明礼仪之邦”这个称号。我们要时刻牢记:做一个文明人,让校园开满礼仪之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

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仪不只只是一个人的品行,还关系到了国家,民族的文明程度。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日常用言,我们要学以致用,有时一声你好或您好,会给人送去一丝快乐。一句“谢谢!”会让人感到帮忙他人后的快乐,有时一声“对不起”会化解两个人之间的冲突,矛盾;一句“不要紧”会让一个忐忑不安的人得到一丝安慰。同学们,让我们一齐行动起来,让“你好”,“请”,“对不起”,“谢谢”……这些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吧!相信必须会让校园变得更文明和谐的。让文明之花在校园里缩放吧!

文明用语这只是一方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发生在我和朋友身上的礼仪故事吧!记得有一次,我们一齐去洗碗,一遇到老师,我们便会停下脚步,行队礼问好。当老师送来一阵微笑时,我们都会很高兴。相信大家每一天都会遇到老师吧!那你们停下脚步问好了吗?这也是礼仪的一方面,大家必须要记住噢!

记得还有一次,我印象十分深刻:我们去检察卫生,我们都说了“老师,检察卫生。”但我的伙伴没说,结果没想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批评了。虽然不是我被批评,但我一向记着,我们必须要尊敬师长,郭老师也老是不厌其烦的跟我们说:“你们检察时,懂文明点,有老师就说声:“老师我们检察卫生。”期望你们听了之后也能做到,行吗?就应能够吧?

相信同学们都看到过孔融让梨吧!他那么小,就懂得尊敬兄长,友爱谦让的道理。懂得谦让之礼,谦让也是礼仪的一种。在吃饭排队时不要争抢,要谦让;在公共场所,乘公交车时要谦让,在其他地方也要谦让。其实要谦让并不难,只要你能做到。

礼仪啊礼仪!实在太重要了,它就好比人的脸,所以必须要做一个注重礼仪的人,礼仪有很多方面,如:尊师礼仪,个人礼仪,在校礼仪等等。但做起来并不是很难,只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学起。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注重礼仪的文明人。让我们在校园,国家,民族处处有文明。我们要说文明语,让我们在校园和其他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温馨的普通话。让礼仪之花在校园,世界各地绽放,并且永远灿烂,美丽,圣洁。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公民道德建设演讲稿5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同学们,下面我对开展礼仪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要求做一简要说明:

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是健全人格的教育,也就是培养同学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同学们可塑性强,同时不少同学还存在礼仪意识和礼仪知识缺乏,以及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的现象,所以,实施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礼仪”,首先要以校规、校纪为准绳,用《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识等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礼仪约束。重在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从话中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来培养个人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广义的礼仪泛指人的言行、修养,狭义的礼仪指礼节。要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通过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具有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卫生的举止行为。同时也希望老师们以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为主渠道,把文明礼仪教育寓于学科教学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同学们进一步懂得尊重知识、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他人、尊重劳动,使文明的气氛充满校园。

同学们,礼仪,是立身之本!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在学习和运用礼仪中,对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方面,展现出个人的教养,并在社会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方算知书达礼,方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

第6篇

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科学规范的养成教育,能够使学生变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变他律为自律。养成教育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铺就学生成才之路的基础工程。

德育是各育的灵魂。加强德育有助于推动学生各育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所以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而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是使学生得到主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这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养成教育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养成教育提供了依据。从“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丫‘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五个方面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科学的规划。从学生形象标准、学生行为要求、课堂纪律等内容上,对学生一天学习生活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使半生在学习、礼仪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制度约束,时时刻刻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样,养成教育在内容规划上呈现阶段化、层次化,学校有规划,年级有重点,班级有特色,为强化养成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养成教育要讲明道理

教师让学生明白《纲要》和《规范》为什么要求这样做、禁止那样做的道理,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注重发挥学生自我规范的潜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进取向上的热情,引导学生将规范要求变成自觉要求,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自觉律己做人。在明理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增强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有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就能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和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的影响。有时也可以先让学生做,在做的过程中,结合情感体验晓之以理,变被动行为为主动行为。

三、养成教育要分步实施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确定养成教育的训练目标、内容、方法。这样才能使养成教育收到实效、落到实处。

第一步、宣传动员,营造氛围。比如,在师生必经的过道口设置“轻声细语、言语文明”,“礼貌待人、爱护公物”,“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等警句,以及激励性语R‘见到客人,你能主动问好。嘿,你真棒!’气“能主动拾起身边的杂物,不愧是一个环保小卫士,’别你能在走廊里轻声慢步,不愧是一名文明好少年!”;在走廊、教室内外墙壁张帖科学家、伟人画像以及名言;在教学楼、实验楼等醒目的地方制作以校训、教风、学风、办学宗旨为内容的标语或灯箱,使学生从中接受高尚道德情操的渗透和感染。

第二步、强化训练,自我养成。如强化自觉习惯的养成,要求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作业布置与不布置一个样。再如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学生用礼貌用语,养成“讲卫生、丢陋习”的文明习惯,塑造健康活泼的良好形象。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第三步、检查反馈,走向自律。通过教师考核监督、学生值周检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监督岗,以及文明学生评选等措施,及时检查指导,及时反馈矫正,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热情,提高自律能力。

四、养成教育要因材施教

养成教育要讲究层次性,因材施教。注重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因材施教,一是对行为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明白落伍后进的原因,体验不良行为给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坏处,矫正与塑造同步进行。这也是利用学生日常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中的“自然教育法”。二是针对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采取‘言”中训练和‘行‘中训练的方法,能使学生的不规范行为明显减少。三是对中等学生要极力上进,发扬优点,用《纲要》和《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四是对道德行为好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启迪更深层次的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落实道德行为。

第7篇

【关键词】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 德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西方社会学习理论最早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者班杜拉,在其专著《社会学习心理学》(1977)中全面总结了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个体和环境的互相作用下成就了人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在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个体通过观察学习、榜样示范和自我效能来获得道德行为,因此,社会学习理论对现阶段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构成

基础―交互决定理论。班杜拉从理论层面研究了个体、环境和行为之间动态关系交互决定论,“三元交互决定论”将环境因素、行为和主体因素看成是独立而彼此间相互作用的实体,“交互决定”强调人、环境和行为三者间是双向互动、决定关系,存在因果关联。其中,人、环境和行为间并不具备等同的交互能力,三者形成的交互作用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三者间的交互影响和作用模式会因情境、个体以及活动形式的不同而出现变化。但大部分情况下,这三者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三元交互决定论”注重从人、环境和行为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中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日常行为表现,将人的心理活动作为人、环境和行为间的互动体系,把握了人和环境间的关系,理论上更富有合理性,这三者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特别强调人在这个整体因素中的作用,主体性让人的行为、变化和发展中渗透了认知活动。

形式―观察学习。班杜拉指出观察学习属于社会学习的主要形式,观察学习是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强化结果,所获得的新反应,或者是已经具备的某一行为反应特点获得矫正。观察学习不仅对出现在实际生活中个体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又表现在观察者对一组刺激采用一定方式进行组织,从中获得相关行为信息,形成示范刺激。同时,开展观察学习的榜样既有实际的主体,还包含一定行为规则信息环境刺激,也就是说,示范作用出现的方法呈现多样化。人们在进行观察学习过程中,榜样起到的示范作用将转变成个体内部认知表征,而获得该行为学习。

核心理念―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能否在特定水平上来完成该活动时,主体的感受和把握。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自我效能属于潜在自我因素,是从个体的身心机能发挥的动力学视角来研究主体的作用,是个体以自身作为对象的思维形式。一般情况下,自我效能感强的人会将困难的任务作为挑战,不断设定富有挑战性的一些目标,当面临失败时,归因于自身的知识、技能或者是努力程度达不到要求,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不断进行弥补。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价值

观察学习有利于形成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观察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榜样示范”,这在形成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观察学习包含两个部分:相互区别与联系的“观察学习”、“模仿性操作”,其中“观察学习”是行为的习得期,而“模仿性操作”则是行为的具体操作阶段。班杜拉通过行为实验,总结了在榜样示范过程中存在的变量,观察者和榜样在兴趣爱好、价值观和年龄等方面存在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就容易让观察者在心理上产生向榜样学习的心理倾向,特别是榜样和观察者在某些方面接近时,榜样的吸引力会增强。

再者,观察者将榜样的示范行为转变成认知表象并能在头脑中存储下来,也非常关键。当观察者进行观察学习后,在榜样不会再出现的情况下,观察者要想获得益处,就要将榜样行为模式采用符号的形式去展现出来,这一能力能让人去学会很多行为,选择性注意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决定个体面对示范性事件前应去观察和学习什么,最终形成何种品行。但是观察对象的特点也是影响到个体做出选择的重要方面,个体在进行观察过程中,容易与和自身类似、新奇或者是与自身相比优秀的榜样,将其作为模仿对象,实际上观察对象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分成两个方面: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所以,教育者需要净化个体周围环境,营造好的外部环境。因为教育者的特殊身份与地位,教育者就应该给个体树立好的榜样,克服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重视说教,但轻视身教的情况。教育者在提供榜样时,需提升榜样对个体的正面影响效能,做到榜样是可敬的、可信的,可信才具备真实性,更容易接近生活,才能激发共鸣,可敬才具备权威性。

最后,在“模仿性操作”阶段,观察者只是去观察榜样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去实际总结行为,并积极进行自我矫正。示范行为的获取和行为具体操作是存在一定距离的,这充分证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知行脱节”的情况。强化虽然不能对获得道德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能影响个体道德行为的表现。所以,只有在个体具备了充分的动机与激励作用后,处在潜在状态下的“模仿性操作”才能转变为行动,个体内在的动机在道德行为表现和获得中发挥着桥梁作用。

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去接受通过学习榜样示范后对自身有价值的结果,并且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时,也会选择令其满意的行为。这需要发挥教育者言行一致的积极作用。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对个体开展道德行为上的练习,可采用口头说教的形式,但是更应通过教育者个体的言行示范来完成,所以,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实施道德教育的人员要注重言行一致。假如道德教育者的言行不一致,就会影响到个体对道德要求的遵守程度,也就会出现不好的道德行为。由于个体道德行为本身是受榜样者行为,并不是受到语言表达方面的影响,对个体开展德育教育不只是依靠言语上的单纯说教,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者本身的行为开展教育。班杜拉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研究榜样行为与口头说教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劝说影响的是个体的口头行为,而对外部行为出现的作用很小;在决定外部行为方面,榜样者开展的具体行动比说教更有效。所以,道德教育者需要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使用美的语言、心灵与行为来影响个体的心灵,做到以身作则,表里如一,即便道德方面的道理讲得不多,但是对个体也会产生很大的教育与引导作用。

发挥自我效能,有利于个体自觉投入到道德实践中。前面谈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自我效能”重点来自三个方面:个体在道德事件中积累的经验,这是自我效能主要路径,多次、反复失败会大大削弱该效能;替代性经验则指在观察别人行为所出现的自我效能;话语规劝,科学有效的话语规劝需要做到与个体实际相符,全面培养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念,鼓励通过努力实现成功,相反,消极的语言规劝则会进一步削弱个体的自我效能。

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是改变个体虽然参加但是并不参与的情况,提升个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其能从内心出发去投入到德育活动中,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虽然个体已经全面认识到该做什么,但也并不经常去努力做该行为,这主要是考虑到自我思维在行动、知识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性作用。而自我效能在个体道德行为表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强的自我效能让学生能投入到道德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有利于逐渐养成好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否则就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个体是否愿意参与,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参与或者是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持久力,主要是由自我效能来决定的。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个体在学习、生活上所取得的进步,并对个体行为第一时间内予以认可,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个体在道德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增强自信心,并通过榜样以及言词说服培养个体好的自我效能,增强其道德学习和实践的动机,全面体验到在德育过程中的乐趣,增强自我效能,由消极变积极。

此外,还要突出行为目标本身的动力作用。人是有目的、自觉的行动者,所以人的行为动机源需要有建立行为目标能力。目标能科学指引个体去展开自觉性行动,但是实现目标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从客观方面来讲,实现目标,还受到该目标的难易程度制约。一般来讲,个体假如不切实际地将目标定位在高水平上,虽然经过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最终往往是失败的,这就会降到较低的目标动机上。从主观层面来看,目标也受到来自个体期望水平的影响,在某一特定情况下,个体实现了希望的目标,本身就会产生自我满足感,进而能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工作。但是,成功并不能带来持久性满足,在达到特定成就水平后,一般会不满足于该水平,个体会进一步希望能达到较高的新成就水平。

个体的行动和心理状态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应该将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作为动力过程。要全面发挥好目标动力源的作用,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要提供给个体古今中外的道德典范,让其熟悉道德典范人物的言行,从理性与感性基础上去选取适宜的道德事实,全面分析综合成自己一直向往的道德风貌,当成是理想的行为目标。二是,为个体规划确立道德行为目标时,需要从道德个体发展的个性特点与年龄特征出发,强调实效。如果目标定的高就会容易落空;如果目标定得低,就会失去效仿动机。三是,为个体规定好的行为目标进行细化,细化成能更接近一些的子目标,这有利于保持行为动机的动力源。

最后,还需要注意发挥自我调节的作用。班杜拉指出自我调节本身属于心理现象。自我调节是指个体根据行为内部标准而发展和应用奖惩的能力,是个体内部的强化过程。班杜拉指出,在个体周围环境出现变化时,需要个体去掌握并学习新行为方式,当面临可能的行为反应与后果,要求做出某一抉择时,个体就需要去全面改变这一习惯化的行为反应序列,开展自主性认知加工、自我调节,这一加工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对外界相关信息开展的搜集、整理、筛选和取舍,并对最后的行为抉择来服务。通过这一系列的认知加工,个体就能实现将本身的行为从原来的呆板形式中解放出来,去面对新情境。从德育工作方面来看,已经习惯了的道德行为有其重要的方面,道德习惯在养成之后,就会转变为内部的驱动力,进而诱发个体去作出好的行为或者是制止坏行为。然而,道德习惯与道德品质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只有在和自律意识有机联系在一起时,才能转变成个体道德品质,这主要是考虑到道德行为本身为自觉行为,并不只是对社会准则的服从,也不是习惯,应理解成处在矛盾冲突的道德情境内,主动做出的积极决策,并能适时开展自我调控的行为。

交互决定理论有助于科学利用德育时空影响。个体道德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全面观察学习榜样的示范学习过程,个体生活环境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等都会对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强化作用。在开展德育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保持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影响与配合的一致性,好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往往是多个方面协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个体在学校或社会上学到的道德行为在家庭中得不到表扬或认可,甚至会受到批评,这样个体就难以养成好的道德行为。实际上,行为、个体和环境间发生相互关系,需要个体采取某一行动。个体主体因素要参与到个体、行为和环境的互动中,参与后发挥的自我效能也渐渐显现出来。因此,德育教育者要善于突破环境、遗传和教育上的理念,全面认识到活动和个体自主能力对个体发展的效能。

再者,在培养个体道德行为中,要限制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对个体产生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网络媒体、社会媒体中存在暴力镜头,让家庭、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这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净化学生的生活环境,精心设计有利于个体发展的各类活动,使个体通过活动能实现进一步发展,教育者通过指导活动来影响个体的发展。将培养个体的自我控制与自我教育能力和识别、利用环境的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全面贯彻到德育教育的阶段与活动中。通过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来塑造、培养个体品德,养成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让受教育者能了解并掌握社会行为规范,进一步发展道德认知能力,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效配合,才能提升个体德育实效性。所以,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个体道德认知能力培养,为个体从他律往自律方向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也符合个体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有利于辩证施教,促进个体的道德进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张应辩证看待奖励与惩罚的价值,综合运用好多种德育方法。如果对个体实施过多的褒奖就会让个体感觉到自身的道德水平较高,而使其不能很好正视存在的短处,会导致因为高频率表扬使其对表扬的灵敏度下降,兴趣减弱,使得本来应该具备的强化功能渐渐丧失。从这里可以发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告诫人们不要过多使用奖励,过多使用让个体褒奖控制遭到削弱,呈现出一定的危险性。事实上,进行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具备重要的价值,这能对个体不良行为起到一定的负强化作用,有效抑制个体的不良行为。另外,滥用惩罚也会出现类似的不良后果,这需要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出发,适当开展批评与表扬,将两者紧密结合,开展辩证施教,取长补短,有效促进个体的道德进步。

结语

美国心理学者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含交互决定理论、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三个方面的内容,指出个体通过榜样示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获得道德行为。在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学习理论起到了关键作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蕴含的丰富德育理念,对当下开展德育研究起到了启发作用,科学使用社会学习理论,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公民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具体来讲,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德育价值重点体现在观察学习有利于形成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加强自我效能,有利于自觉投入到道德实践中,交互决定理论有助于科学利用德育时空影响,有利于辩证施教,促进个体的道德进步。

第8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公共文明,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支撑。 “公共文明”是指作为主体的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表现出来的精神生活进步与开化的状态,既包括人们公共生活的价值观、道德风貌、觉悟、信念等思想方面的内容,又包括由这种思想指导的人们的公共行为风尚、公共生活制度、法规、设施等文化方面的内容[1]。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要求。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关键阶段,加强公共文明建设,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社会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与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相比,它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表现更加精彩纷呈。发展社会公共生活,既对公民的文明素质起着促进作用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加强城市基本条件和环境建设。由于城市基本设施和环境条件具备公共性,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人们“公共”的概念,为人们形成公共意识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公共设施的广泛增建,“公共空间”的意识也迅速增强,一系列的公共规则也由此推行。在此基础上,各种事件所引发的讨论使人们对公共生活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使人们开始反思公共生活中的伦理与价值以及道德问题,这都有助于公共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但是目前许多城市较大的公共场所还太少,相关措施不够人性化(比如有些路段果皮箱的设置的不符合建设部相关规定的要求,很少有加收旧电池的网点,有些马路从这个路口到下个路口很久,过马路如果不跨越栏杆,就要转半个小时等),需要扩充完善的项目和内容还很多。

要促进社会成员参与公共生活。比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社区与社团中的讨论,公共媒体上的讨论等等,鼓励社会成员关心并参与有关重要的公共生活事务的讨论。比如把公共文明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社会成员广泛参与,推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纯正风尚。比如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公共文明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其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二、培养公民的公共责任

公民的公共责任体现为一种道德的生活方式和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公共生活传统的社会里要培养公民的公共责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要增强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基本意义在于,作为一个公民,知道自己根据宪法和法律以及最普遍的社会公共生活伦理原则,可以做什么和应当做什么,从而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包括平等意识、主人翁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等。

要注重公民道德养成。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具有一定义务和权利的公民。所以每个人必须对作为公民的自我和他人履行一份道德义务。首先要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次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培养公民美德。在爱德华・希尔斯(Adward Shils)看来,现代公民社会的公民美德的核心是公共精神(publicspirit)和市民认同(civitity)。公共精神主要包括“独立的人格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的行为规范、善待生命社会的慈悲胸怀”[2]。

实践证明,社会成员自觉地发扬公共精神,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成熟的表现。提倡公共精神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公共文明的需要。

三、加强学校教育,打牢思想基础

人的道德,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发地形成的,一个人的道德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和选择能力是以他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的,有一个接受道德教育和培养的过程。因此,道德品质要从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抓起,需要每个公民从举手投足开始,从简单易行的身边的小事做起。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形成教育,引导学生对公德规范、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实践,由他律到自律,通过正确行为的不断重复、反复强化以及对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矫正,逐渐形成道德行为习惯;要充分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阐释良好的道德品质,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作为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的教师,要时刻铭记教育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3]。

总之,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培育学生美好心灵,让道德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四、营造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

公共文明行为的形成和践行,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其中新闻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应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要遵循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使公共文明深入人心,变为人们自觉的意识和行动;要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交车上的城市频道,以及微信、微博等各种即时通讯手段,进行正面引导和氛围营造,尤其在涉及到重大问题、敏感问题时,要精心做好宣传工作,帮助公民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总之,要通过舆论的力量净化社会空气、升华人心,扶正祛邪、弘扬正气,通过舆论的力量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桂蓉.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文明建设价值新议[C].公共文明论坛文集, 2007,12.

第9篇

诚信教育不仅仅是当前的迫切需要,而且从长远来说,诚信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为“诚信”。有人赞扬,有人质疑。质疑者问;在当今急功近利的环境里,“诚信”能值几个钱?――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美国存在一种“企业非道德性神话”,认为“伦理与企业经营根本就是两码事”,即商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与“诚信”无关。教育能把“非道德性”的东西转化为“道德性”的东西吗?

市场经济运行中,不断地有假冒伪劣商品投入市场,有人提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规律,通过教育就能让人“诚信”吗?还有人认为,当前是社会转型期,许多价值观改变了,人们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人们会选择“诚信”吗?

这些说法不同,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在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价值多元的条件下,还要不要讲“诚信”?“诚信”教育到底有没有效果?对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第一,企业的“非道德性”是不能成立的。人们的任何社会行为都可从道德的维度审视,经济行为也是如此。而诚信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越是讲道德的社会,经济越容易发展”。因为“企业与道德之间事实上存在着更深刻的关系,经济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相似,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设定一个道德背景,这一点是不可或缺的”。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话来说:“商业活动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是信誉和诚实。”

第二,为了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现代市场经济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看到市场上出现的一些伪冒假劣商品,或者遭遇过受骗上当,加之只看到经商是要赚钱的一面,于是总认为诚信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但有经济学家认为,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厉以宁认为信用是对交易合法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刘善壁阐明了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平等互利,竞争法则要求公平竞争,经济竞争的复杂性要求市场主体尊重契约合同。可见,市场经济要求公平、平等、讲信用,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第三,不应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在一些情况下,义和利是对立的,也确实存在着见利忘义的现象。但两者也可统一。我国自古就有人十张见利思义,义利统一。不要认为市场上都是一片漆黑,其实光明的方面是存在的,讲究信任、公平的人是很多的。如南京老山药业公司的产品多年来一直畅销,并进入国际市场,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诚实做人,诚心做事”。这表明,义利是可以得到很好的统一的。

第四,出现“信任危机”并不能否认市场经济需要诚信。当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确表现出了“信任贫困”和“信任危机”,然而这并不表明市场经济不需要诚信,也不能证明诚信教育是没有用的。相反,这恰恰表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正因为诚信缺失使得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还可能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这些更加表明大力倡导诚信、努力健全法制,对整治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极其重要!

第五,诚信是私人个体的基本品质。诚信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一般地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诚信的人。我对别人诚信,我也希望别人对我诚信。在人际交往中以诚信相待,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才是和谐、轻松、愉快的。试想,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互不信任、彼此猜疑、尔虞我诈的环境中,必将充满忧虑、提心吊胆,深怕受骗上当,这样的日子怎么过!?从做人来说,一个人要保持自己的基本品质,必须做到诚信。

第六,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六大特征之一。诚信教育不仅仅是当前的迫切需要,而且从长远来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加入WTO的需要,诚信是做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诚信是整个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都离不开诚信这个基础。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进行诚信教育,把诚信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现代市场经济成为真正的信用经济。经过长期的教育,用诚信把人们各方面的道德行为、经济运行、政治行为统一起来,使诚信成为大多数人认同和遵守的行为道德准则。

第七,重视对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是对公民在公共生活中道德行为的规范要求,是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当下的中小学生尚属未成年人,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这是一个社会公民的诞生期,必须让他们受到各方面的教育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中小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生活,但他们作为私人个体已经有人际交往,只要与人交往,就应当遵循诚信的规则。而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诚信品质教育和文明教育的训练,正是他们作为公民参与未来公民生活的准备。

二、诚信教育的要求

明礼诚信等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共同构成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包括明礼诚信在内的公民美德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帮助中小学生确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养成诚信的德性是根本

诚信是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诚信”是“明礼”的升华。明礼是人的道德的外在表现。它可以是不同性质的行为,可能是内在德性的表现,也可能是道德形式主义。某生见老师,鞠躬问好,可能是内心尊重爱戴老师的表现,也可能是“例行公事”,当然也可能是必得遵守学校的规定,还可能是给老师留一个“好印象”,日后获得一个好评语,等等。因此,同一个行为,可能具有不同性质。

诚信不是理论的,而是实用的。诚信教育绝不能停留在一般的说教上,也不能满足于口头表白。布伯的实践表明,激烈反对说谎,能够充分论述说谎危害的人,也可能更是说谎的老手。诚信教育不能满足于学生的外在表现,而要重视内在德性的养成。这是一项踏实而艰巨的教育任务。

按照诚信的要求改进学校德育。我们的学校一贯重视德育,但学校德育的确存在着许多不符合德性的问题,从而造成一些负面效应。诚信教育必须防止形成表里不一、知行脱节的不良倾向。防止形成双重人格;在学校、在人面前时一种表现,回到家中,或者老师、同学不在场时又是一种表现。诚信教育,养成人的德性是根本。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我们需要“培养一种可以称作没有人在的个人诚实,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实行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监督。这种监督是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

首先,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也是学生的基本品质。我国《中小学德育大纲(纲要)》规定:培养学

生诚信正值的品质,《小学生守则》提出了诚实勇敢的要求,《中学生守则》提出了“诚实谦虚”的要求。

学会诚信,做诚信的人。诚信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品质,是每个人完善自我的重要方面,为此应当培养学生多方面与诚信相关的品质: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懂得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使用文明用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包括自觉遵守各项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纪律,具有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做到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能真诚地理解和看待他人,善待他人,诚恳相待,信守诺言,自尊尊人,提高社会亲和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言行一致,学会负责,想的和说的,一致,说的和做的一致,做个负责任的人;帮助学生学习诚信立人,诚信立人是诚信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确立诚信立人的意识,以诚信为做人准则,唤起自我意识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其次,学会做事也要讲诚信。诚实的肯定方面,相应于友邻之爱,可以表达为这样的道德准则:对你的邻人以诚相待。由于人们的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思想,真实的思想对于他的幸福就尤为重要。因此,友邻之爱的普遍义务,就包括着帮助自己的邻人摆脱虚假的思想并获得真实的思想的义务。

只有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与人合作,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做好事情。路德在评论《圣经》中的诗篇时说:“我觉得在尘世中没有什么比分裂整个人类社会的谎言和背信弃义更为有害的恶行了。因为谎言和背信弃义先是分裂人们的心灵;当人心被分裂之后,它又会分裂人们的手,而当人们的合作之手也被分裂了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三)继承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

诚信教育要与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樊和平教授在《论中华传统美德》一文中,归纳了十项中华传统美德。它们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包括诚信知报在内的这些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是修身养性,把立德当做做人的根本。如《论语・学而》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说明“立身处事,诚信为本”。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明礼诚信等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共同构成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包括明礼诚信在内的公民美德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帮助中小学生确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有效地培育诚信品质的建议

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为我们的公民教育提供了许多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许多消极的影响因素。为了顺利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构建社会和谐社会,应当积极营造诚信务实的社会大环境。

学生是自己德性构建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品德的养成不是靠灌输,而是靠主体自己践行和体验。诚信品质不是“告诉”的结果,而是学生自主培育生成的。

(一)学校教育中有效地培育诚信品质的要求

1.成人诚信教育的表率作用。成人包括教师、家长。从学校教育言,主要是学校领导要起表率作用;教师忠于自己的职守,严守诚信原则。学校最能影响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不是德育课程。而是教育者的行为。教育者应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2.体验诚信是宝贵的品质。思考不会造就有德性的人,践行是培育德性的根本方式。诚信品质的养成。重在让学生自己在践行中体验诚信是宝贵的品质。例如要求学生认真踏实地对待学习,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对学生平时在他承担的社会工作中,在参加的社区公益活动中,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所做出的良好表现给予肯定赞扬,让他们体会到诚信待人和被人信任的愉快。也可以创造条件给学生以践行的机会。例如家长让孩子参与一定的理财活动。让孩子学习购物,学会记日常消费账目等。另外,也可引导学生体验不被信任、不被尊重甚至被欺骗等是多么痛苦。

3.诚信教育本身必须是诚信的。必须坚守学校教育的道德性。不搞形式主义,不弄虚作假,不做表面文章。不为上级检查评估、观摩活动而弄虚作假;更不能搞“领导、老师、学生三结合”,合伙说假话、做假事、搞欺骗。有效地培育诚信,靠的是诚信的行为。人无完人,教师自己也有不足之处,我们不能要求老师做完人,但却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必须是坦诚地面对自己的不足,这样的诚信教育才可能是道德的、有效的。

4.倡导真诚的人人关系。造就诚信品质,不是通过上道德课,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主动地学习,让他们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要帮助他们学会判断自身行为的道德性,学会选择符合诚信的道德行为,在践行中去感受、领悟、体验。师生间、同学间的交往,坚持以诚信相待、相互关心、相互沟通、开诚布公、坦诚相见。不背后打小报告,不背后说同学坏话。在班级中形成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的文化―心理氛围。学生交往最重要的秘诀在“诚信”。

5.分析说谎的性质,区别对待。我们鼓励说真话,但生活中说谎现象仍时有发生。对于学生的说谎,特别需要谨慎细心地对待,分析说谎的原因与性质,不能一提说谎就定性为道德问题。说谎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如年幼者可能使想象与现实混淆,把想象当成现实告诉成人,被成人认为是说谎,受到了训斥。又如学生考试不及格,或因犯有错误,为避免成人的训斥和惩罚而说了谎。当然说谎也有可能是因为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即为了私利,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而说谎。对这类性质的说谎需要认真处理,但也需要防止判别错误;造成不良后果。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因“恋物癖”犯错被当成道德问题被开除学籍,这一不合理的处罚改变了他的一生。有的说谎既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道德方面的原因,这就更需要认真、仔细地了解情况,谨慎对待。还要注意,当学生对自己说谎的错误已有认识并承认了错误时,可不再惩罚,避免迫使学生说谎。此外,相当多的情况是善意的“谎言”,对此更应允许并给予理解。

6.形成诚信的学校小环境。要使整个学校教育环境成为有利于培育诚信品质的小环境。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按照教育政策和学校规章、学校计划办事,不违章,不失信,不毁约,不乱收费。提倡和发扬诚朴的校风、学风。发挥学校教育氛围和班级一文化氛围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重视营造诚信务实的社会环境

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为我们的公民教育提供了许多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许多消极的影响因素。为了顺利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构建社会和谐社会,应当积极营造诚信务实的社会大环境。

建立必要的有权威性的规则,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大众媒体、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特殊的渗透力与影响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法制是重要的保证,政策有直接的影响,规章制度也是保障。

“国家的基本义务就是:必须促使个人以一种道德的方式生活。”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取信于民”、营造诚信务实社会大环境的政治前提。“信”具有诚实无欺的意思,是进行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维系国家政权的前提和保证。子贡问政,孔子认为“食”“兵”“信”三者,“信”最重要,“民无信不立”。

建立信用体系。政府要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规范、监督、服务。信用制度建立不起来首先是没有明确的产权制度,其次是政策不稳定。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生;道德教育;思考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31-01

教育学生经常对“来到学校为什么?成人、成才;到了学校做什么?求知、求技;将来离校会什么?立业、创业”作些理性思考,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强学生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道德认知过渡到道德行为,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根本上校正各自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

一、要以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校正行为习惯。

在校学生,一是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二是学习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结合进校学生的实际,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就是要搞好规范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要坚持“德育为首,成人居先,育人为本”的宗旨,将德育效果落到实处。

(一)前提是灌输。

道德知识不会在头脑中自然形成,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予以灌输,对待有品德缺陷的青年学生,尤其应该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有目的的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在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各种事物间的关系,认清现实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自己的地位、作用。使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掌握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念,用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事实上,《学生守则》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已经涵盖了作为高职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蓝本,同时,还可将公民道德教育结合到德育课教学和各学科的德育渗透中,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

(二)关键是引导。

我们所面对的是受教育的正在成长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老师的教育和引导是他们思想成熟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注重从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因为爱心、理解、同情,是教育功能的精髓,也是教育的前提。

首先要用爱心排除学生的失落感。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具有感情的社会人。教师应主动地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要能够敏锐地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带着感情从事教学工作。当学校成为人才温暖的大家庭时,就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然会得到明显提高。其次要用咨询解除学生的烦恼感。心理咨询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减轻和解除心理压力,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以科学的态度面对人生。

(三)核心是自律。

他律是基础,自律是核心。从现状看,高职校的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加上学生认知能力和意志力的双重不足,极易导致高职学生的不良人格。在规范养成教育中,我们就要努力去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因为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我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巨大潜能。

实践证明,现在的学生难管,难教。难在什么呢?难在对规范的认同;难在学习上的主动。主要表现是情绪多变,意志品质培养的自觉性不均衡;不能正确评价自我,或自高自大,或自卑自贱;由于个人理想、信念、人生观的差异,使其学习动机变得复杂多样,导致人生价值观的现实化、世俗化,甚至有逆向发展的现象;总是凭一时的情绪冲动来决定取舍,容易不自觉地接受一些腐朽意识和错误思想。

二、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培植道德情感。

“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正好可帮助我们找到对高职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最佳突破口,那就是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植道德情感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职业意识的培养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在的高职生,对职业的认识存在着严重偏差。没有正确的职业意识,就不可能有牢固的专业思想,这是目前课堂教学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职业的内涵、功能、素质及职业与专业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意识,来转变他们对专业学习目的的片面认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二)职业能力的训练是关键。

现在一些学校往往形成了这么一种惯性,学生思想工作是班主任的事,任课教师的职责就是把书教完就行,这样就自觉不自觉地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而带来的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被动。

其实,教学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而且职业技能的训练是高职生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教书”与“育人”的分割,只是表现在是主动渗透,还是被动影响;是正面教育还是负面效应的取舍上。从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来看,高职校应该大力强化技能训练,它是提高职业能力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有学知识的意识,而缺乏提高能力的意识,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这样当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我们就能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在多方面的成功中得到心理满足,从而以成功来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三)职业理想的树立是核心。

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志。正确理想的树立有助于道德的养成,而职业理想又是其个人理想实现的必备形式,因为职业理想的树立能有助于每个高职生人生目标的确定,增强人生前进的动力,激励人生价值的实现。我们如能帮助学生尽快制订一个方向正确、目标实在、符合实际、措施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就能很好地引导他们珍惜现在的学习光阴,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习中,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厌学的心理。

三、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道德素质。

道德行为的养成仅凭说教是不可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是实践。

(一)学会在实践中去感悟。

可以想象,高温火炉之前,那挥汗如雨的场面;机器轰鸣声中,那穿梭忙碌的身影;规划设计室内,那精益求精的执拗……无不会给学生以深深的震撼和启迪。充分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深入到广大农村、企业进行参观、调研、实践,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将会使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新时期职业道德在不同行业中的要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有了这种道德精神的指引,再将学生投入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工作的艰辛和艰辛工作中的敬业奉献,去感悟生活的不易和不易生活中的热情乐观,不仅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大为增强,而且能大大提高同学们的道德意识和水平。

(二)能够在活动中受教育。

经常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学知识、练意志,发挥自己的才能,避免因精力过剩而产生不良行为。其实,现在学生中的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赌博等,都是从无聊、好玩开始,逐渐形成的。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就可以把他们的才能引入正规,使其精力得到充分发散,有助于抵御不良影响的诱惑。

(三)在参与中促升华

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体验。设计各种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如:各显所能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会演、书法、绘画、摄影赛等。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社会对道德的呼唤要求和道德情感的强大作用,进而将道德意识升华为自觉行动。同时,还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敬老服务、义务劳动、禁毒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参加道德实践、感受道德力量、体验道德情感、升华道德信念,实现教育目标。。

第11篇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 道德教育 问题 对策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正在全球范围推进,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自上而下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及网络已日渐成为我们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必要工具,在我们欣喜地感受“校校通”工程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变的同时,网络的负效应却先期而至,尤其是因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超时空性等特点,其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带来的负面效应更是令人担忧,不少学生沉酒于上网聊天、游戏、网恋不能自拔,有的导致精神阻碍和心理异常,这些现象都表明学校德育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 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实施网络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2001年国家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实施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在网络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

    如果无视网络道德建设,各种各样不道德、不文明的网络行为就会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因特网的科学先进性就会被道德失范的网络行为所扼杀。由于网络具有全球性,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共享,各种价值观念相互冲突,造成网络价值观念的模糊不清;又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突破时空的限制,摆脱现实世界的约束,与他人任意交流自己的情感,虚拟和现实的矛盾,造成人格冲突的加剧。因此,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

1.2实施网络道德教育是规范网络行为的迫切要求

    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方式。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两个特点。第一,环境特殊。网络行为发生在一个由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构成的虚拟空间里,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和虚拟的伦理道德,但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它是现实世界的一种缩影和重现。这种特殊的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引发的道德规范问题与传统道德规范既具有不同的特征又具有必然的联系。第二,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化”和“数字化”的特点。网络社会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接触越来越少,而是简化为人机交流、人网交流。此时的人以“匿名性”的“网络人”面目出现,通过网络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无限扩大,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各种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在这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网络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巫待解决。传统的道德规范在评价网络行为时遇到了困难,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因此,实施网络道德教育是规范网络行为的迫切要求。

1.3实施网络道德教育是保证网络科学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网络的出现使得全球化的资源共享变为现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来进行国际贸易活动、远程教育活动。但是,失范的网络道德行为却可以断送网络的科学先进性,网络黑客的频频出现,造成了世界范围网络的大混乱,网络道德的失范,造成了人们思想精神和日常生活的大动荡,因此,要把网络的科学先进性充分发挥,为人类社会造福,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这也是保证网络科学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2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从内容上讲,网络道德教育尚未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网络道德指网上活动和交往所需要的,用以调节网民与社会、网民与网民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行为规范的总称。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就是在学校中对青少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并且能自觉地运用网络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的教育活动。

    目前各校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意识、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大多都有自成体系且常抓不懈的具体制度、措施,同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大多都认同这些方面的教育卓有成效,但大多数学校没有形成以网络道德为内容的专题性教育体系,没有针对网络道德的要求和学生上网出现的问题开展计划周密、内容具体的系列教育活动,甚至没有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和措施,在许多学校常规德育中很少涉及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没有把网络道德教育与学生人格塑造、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等结合起来。

2.2从形式上讲,学校德育工作没有主动去抢占网络阵地

    目前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是以学科教学即课程为载体的德育渗透和以活动为载体的主题教育,利用网络开展各类德育活动还不普及、更不系统。纵观各类网站,专题性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栏目或内容与互联网上浩瀚的数据资源相比,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则显得数量上贫乏、内容上枯燥。网络是一个战略高地,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 War of eye balls),意即谁能吸引住网民的注意力,谁就会在互联网上取得获胜的优势。在对我国青少年类网站调查中,我们发现国内青少年组织类网站主要是各级共青团组织、青联组织、少先队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网站,也有个别妇联所属的妇女儿童组织建设的网站。学校德育还未把网络作为其不可或缺的阵地,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去抢占本该属于自己的阵地。

第12篇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应该成为青少年的座右铭,也为建设和谐校园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来践行“八荣八耻”,建设更加和谐的校园呢?我认为重在做到“四个结合”:

(一)与党风廉政教育相结合。学校要把“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作为党风廉政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党风廉政教育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学校领导廉洁从政、从教,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保障。特别是要与现在进行的“廉洁(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相结合,全面提升“廉洁(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品味和档次,学校都要在校园显要位置设立“八荣八耻”的标语牌。学校要在学习中结合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教师既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有踏实的行动;既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要有严格的自我约束。社会主义荣辱观它需要我们努力去实践,更需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道德失范、信仰缺失,是许多人腐败堕落的重要思想根源。我们要把“八荣八耻”教育作为一次党风廉政教育的再深入、再升华,为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学校要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认真学习,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并将“八荣八耻”主题教育作为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的引领航向,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师资支持。学校要从党员教师抓起,开展党风党纪、师德师风和廉洁从教教育,促使教师自觉地树好师表,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师风、教风和校风。要求教职工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有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思想和团队意识,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管好每一个班级,做到四育人:教师教书育人,职工服务育人,领导管理育人,学校环境育人。学校在认真学书记发表的“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的有关内容,切实加强教师个体师德修养,从而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群体师德的优化,使教师的群体师德向更高层次提升。

(三)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相结合。要把“八荣八耻”教育融入到平时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学校要充分利用升旗、班(团)队会的时间,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要把“八荣八耻”教育内容引入课堂,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使“八荣八耻”的教育内容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把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常规工作有机结合,使“八荣八耻”教育活动渗透到学校的各个环节中。要继承和发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适应新形势,谋划建设和谐校园的新思路,开辟建设和谐校园的新途径。

(四)与青少年道德实践相结合。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应该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座右铭,将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如学唱“八荣八耻”儿歌,开展“八荣八耻”辩论等。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实践“八荣八耻”转化为每个青少年的自觉行动,从而切实推动建设和谐校园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