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

时间:2023-02-15 03:1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化学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化学教学

第1篇

【关键词】自由对话深入生活课外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应重视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所学到的初中化学知识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初中化学教学与社会的现实生活问题进行互动教学模式。这样立足于初中化学课堂,更好地使化学知识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不但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有效性。

一、构建师生自由对话互动平台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是不同的,在课堂上,老师往往喜欢和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互动,因为老师觉得和这些学生进行互动是有效果的,优秀学生的领悟能力强,能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快速反应,能够和老师积极配合,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教学应该一视同仁,应该照顾到所有学生,学生整体进步了才是真正的进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识结构得以转换与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它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这样可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之中,使学生在与教师对话中学习、领悟和生发出前所未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在对话中让学生拥有做人的尊严,享受着被人尊重的快乐,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对话的愿望,消除了师生间人为的界限,进入了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具有无限包容

性的、奇妙的境界,师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展现。

二、深入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

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手段上,还应该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演示实验、视频录像、实物展示等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些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料,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将课堂上的化学知识延伸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更加关心现实问题,通过化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会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学生可以逐步认识到化学是可以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如能源、材料、医药、环境等问题。化学与日常生活是十分紧密的,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自己运用化学知识来阐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也就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经验,这样不但巩固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三、利用课外知识学习进行互动

初中生的化学课程的学习,不但要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进行授课,而且还要进行化学教学的延伸,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外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甚至要进行化学实验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将课堂上的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直接对接应用,使两者的互动教学效果明显,也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变成实际经验。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对家庭使用的调料进行化学性质的描述,或者让学生了解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后,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蒸馒头,增强对这种物质的应用了解。此外,要让学生深入到社区和周边环境中,仔细了解三废污染环境的情况。类似这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价值,它可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难题,学习化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情,而变得充满挑战和兴趣。学生能够有强烈的内在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任感,必定会将初中化学的学习完成好,也达到了化学教师指导进行的化学实验的现实生活应用的教学目的。

第2篇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掘和提升。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应通过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把探究式的化学学习向课外延伸,有效创设探究式化学教学的情境,使探究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多种探究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关键词: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探究方法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把学生的探究学习作为了重要教学环节,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教学能够为教师拓展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手脑并用,深刻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在提升探究能力的同时,也使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发掘。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更为广阔的探究空间,培养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探究的精神,为实现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一、以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初中生在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对化学知识及其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究兴趣。在教学中,化学实验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和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对化学现象、化学概念有初步的认知。教师要明确实验的观察目的,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注意实验操作的步骤和细节。在化学实验观察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辨相似的化学现象,重点强调这些现象的细微差别。只有从细节入手,才能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条理清晰的探究精神,为下一步开展探究教学打下基础。例如,在“金属钠和水”这个化学实验中,学生在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后,仅得出“反应很剧烈”这一结论是不够的,这说明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还不够深入。教师应以“金属钠熔成细小球体并在水面快速运动”这一现象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金属钠比重的联想,正是由于金属钠比重低于水且熔点低,再加上水面氢气的作用,由此造成了金属钠小球的快速游动。而在实验过程中,钠能够被小刀切开,这说明钠的硬度偏低。这些化学现象与本质的有机结合,能够让学生把实验与知识进行有效衔接,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深入、更具目的性。在达到实验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纵向探究习惯,实现高效化学课堂的良好模式。

二、把化学探究式学习向课外延伸

探究教学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呈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把学生的探究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实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意识到化学不但是一门学科,也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科学,只有建立起生活与化学间的有机联系,才能真正践行“化学服务于生活”的崭新科学理念。例如,在学习“水的净化”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制净水器,这种带有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动手操作,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水的净化原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课外拓展内容提出以下问题:软水和硬水是怎样区分的?怎样判断家中的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认识硬水的危害并进行净水操作。用哪些方法可以得到净化水?净化水和饮用水是同一个概念吗?为什么?对于水中的不同杂质需采取哪些不同的净化方法?上述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课内外探究内容相互呼应,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有利于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教师设计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探究活动,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能进一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实现理论探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使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价值观,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有效创设探究式化学教学情境

化学课堂中的探究活动,能够实现对教材知识的整合和升华。通过与生产实践的密切联系、探索化学科技的新成果、结合自身已积累的知识,学生能够以新的角度关注化学、学习化学。探究式化学教学方式与以往教学方式不同,传统的化学课堂由教师先教授知识,再利用相应实验来证实该理论的正确性,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探究式学习方式则利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在探索中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进而产生对新知识、新问题的强烈求知欲,最终形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点和矛盾点,而新知识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武器”,学生只有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实现教师的“授之以渔”的良好教学模式。例如,在“烧杯魔术”这一探究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烧杯内溶液变红这一神奇变化,引导学生认识酚酞在酸碱溶液中的不同现象及变化,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亲自进行“烧杯魔术”实验,并要求学生记录操作过程,对每一步化学反应原理做出阐述。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实践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激发,学生能够利用已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相对复杂的化学难题。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应用,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四、将探究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材中的讨论、活动、实验、调查等环节都可以成为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素材。教师根据这些内容设计探究活动时,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并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形式开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化学探究的活动中。以“制取二氧化碳”教学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中有关制取CO2的仪器说明,把一些图片进行放大复印,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组合这些仪器模型,设计制取CO2的装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大胆地进行了设计创新,通过实践操作设计出了多种装置组合,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了互动交流。这样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改变以往化学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局面,这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五、以多种探究形式培养探究习惯

探究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求知精神,而探究形式则是保证探究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才能丰富探究教学的形式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学生可以与教师在课堂上互动交流,可以对教师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充分地表达自己对探究的体会、对化学问题的理解和观点;第二,教师不要生硬地打断学生提出的错误观点,而应以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观点的错误;第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教师在讲解中的疏漏和错误应及时指出;第四,为学生创设更多的问题情境,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例如,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课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铁生锈的图片,进而引导学生讨论“铁为什么容易生锈?有哪些有效的方法能避免铁生锈?”对于生活中的这一常见现象,很多学生是已习以为常,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很多学生都回答是“空气潮湿”的原因。教师随即指出“空气潮湿”只是诱发铁生锈的原因之一,真正的原因要从铁的化学性质来分析。学生通过对铁元素化学成分的分析,了解了其化学性质是活泼的,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潮湿空气中由于H2O含量增加,使铁与氧的反应更加活跃,因此铁更容易生锈。丰富的探究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使化学高效课堂成为教学常态。

六、结语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核心主旨。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通过探究教学的开展,学生能够形成更为完善和科学的世界观,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教师应将探究式教学恰到好处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为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研究能力做好启发和引导,从而实现“以探究促学,行教学高效”的良好化学教学格局。

作者:江兵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六甲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习惯;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226-02

1 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观察对化学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来看,他们在课前都自觉地预习好有关知识,做好书籍用品等物质准备,带着愉悦地心情盼望化学老师快来上课,学到更多更有用的化学知识、技能,上课时就全神贯注。这种自我集中注意,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的,而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心里不够成熟,学习的动机不够强等特点,没有老师的适当指导,是很难象上述那样做好充分准备的。因此第一堂化学课,我并没有象他们所以为的那样:一上来就讲新课,而是将化学课的要求,课前所要做的准备等作充分说明,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鉴于初中化学的基础性,最基本的学习是从课本开始的。一开始,每次新课前,所要做的预习作业是详细的阅读下节要讲的课本内容2遍。由于这项工作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并以之适时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表扬,使他们体会到“我也能独立保质保量完成老师任务”的乐趣,从而对学好化学信心百倍。

随着难度的加深,预习也由基本的看书转变为通过带有质疑栏的提纲或问题式提纲的自学。由于培养了前一阶段看书的习惯,许多学生能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的习惯。有潜力和能力的学生,通过看书,基本掌握提纲,找出问题的答案,并能在质疑栏中提出问题。即使稍微落后一点的学生,有了提纲或问题作拐杖,原来流水式地看书形式,也稍高了一个层次。如在讲这一内容,我先印发了下列问题,供学生自学时用:(1)电子是谁发现的?(2)原子是由哪两部分组成?这两个组成部分所占体积有什么不同?(3)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电情况怎样?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4)原子核由哪些微粒构成?这些微粒有何异同?(5)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通过课前预习,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且有一种成功的意识,趋使他们更愉快地投入到课堂中去。

2 不断改变教法,使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教是主导,学才是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学习感受,从而培养好的学习方法。会学是未来人的特征,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会学习相对学懂、学会来说,是层次更高的要求,即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教师教给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并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是培养学习方法的主阵地;学生,是掌握学习方法的主人;教师,是培养学习方法的主导者。“三者”缺一不可。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生厌,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绪言课的教学,我不是严肃的讲解概念,而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喜欢化学。在课上,我适时补充趣味实验,并为他们取了好听的名字,如浓氨水和浓盐酸做的“空瓶生烟”,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表演的“清水生奶”,铝热反应代替的“火山爆发”等。许多学生将这些好听的名字用于日记中,记下了“一堂有趣的化学课”并表示:我有信心学好化学。

例如,概念的教学,难懂枯燥,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用图示,模型,电教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等易混淆的概念后,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运用这些概念。结果出现了象“氯化氢由氯化氢原子构成”、“水由水无素组成的”等笑话。再由同学相互讨论,纠正上述错误,使学生在笑声中懂得易混淆的概念,可用对比法学习的学习方法。

计算题的教学,尽量让学生多练,并能够按例题自己出题。有时,出一个题比解十个题还管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针对初中学生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无危险,可做性强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上台做,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其他学生更仔细地观察操作是否正确、实验现象如何,效果比老师演示好。一堂课的小结,可由学生自己说说,学到了什么内容。

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是培养学法和学生能力的重要时机。学生的主要精力,不应搞课后的疲劳战,而应放在课堂上。

3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补偿课堂的不足

第4篇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把学生变成了被填充的“容器”。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积极性与主动性,就无法避免教学效率不高这个问题。新课程主要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要求课程要最大限度的解放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充满个性的自觉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初中化学这一学科,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把握不准、自身素质欠佳等等的问题,也造成了初中化学教学的低效现象。第一,时间分配不合理。有些教师在课前引入环节占用了大量的时间,造成了处理教学重点时很紧张,甚至是草草了事,学生对重点内容没有得到重点照顾;第二,教师作用弱化。一些教师认为,新课程提倡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应该弱化教师的作用。结果,一堂课下来,几乎都是学生的活动,教师的点拨、引导等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停留下简单的动嘴、动手层次上,真正的思维活动很少,这就造成了教学活动的低质量、低效率;第三,教学程序固定化。一些教师的上课环节固定化了,什么时候提问、什么时候让学生讨论、什么时候总结,都是固定的,教学没有创造性,不能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课堂上表面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触动;第四,换汤不要药的教学方法。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往往用“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简单式代替深入的能诊断或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式,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惰性,是课堂教学低质低效。

二、对策与建议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前提

要克服教师对新课程把握不准、教学方法失当等问题,就必须做好教学设计,让教学设计有效起来。而通过集体备课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好的集体备课主要应分为四步来进行:第一是集中备课。即同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备课。首先,主讲教师系统的谈自己教学想法。主要围绕教材理解、大纲领悟、目标确定、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设计等进行。其次,同学科教师与主讲教师讨论。最后,教研组长把大家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较科学的教学设计。第二,主讲教师按照集体备课后形成的方案实施教学。本学科教师听课。第三,进行教学反思。可以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实际的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第四,优化教案。通过同学科教师的讨论,经过主讲教师的反思,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去粗取精,形成一个相对完美的教学设计。

(二)有效的教学行为是关键

如前所述,课堂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问题,例如,换汤不要药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固定化等。要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就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让学生主动发现、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能发现、提出问题,这样他们的聪明才智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探索中获得成功体验。例如,在讲授“鉴别食盐和纯碱”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交代了食盐与纯碱的特性之后,给学生提了一个要求:设计一个可以鉴别食盐与纯碱的实验方案。这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经过讨论,他们给出了设计方案:(1)分别在容器中放置少许白色粉末置,如果过几天后发生潮解,则为食盐,否则为纯碱。

(2)口尝白色粉末,带咸味的是食盐,带涩味的是纯碱。

(3)用手分辨,有滑腻感觉的是纯碱。

(4)在试管中分别放置少许样品,再倒入一些稀醋酸,如果产生气泡,那就是纯碱,否则就是食盐……。经过学生的探究(教师跟进启发、引导、点拨),他们获得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案。

2.让学生自主交往

要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就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集思广益,求得问题的高效解决。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肩负起引导、监控学生自主交往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例如,在处理“哪里来的煤气?”这一问题时,可以先用多媒体营造问题情境:(视频画面)在冬季寒冷的北方的农村。女孩:“爸爸,这天气,太冷了,咱们烤火吧”。爸爸在炭火盆放入一些木炭引燃,炉火熊熊,打开门窗。女孩:“爸爸,不要开门窗呀。”爸爸:“孩子,如果门窗紧闭,会煤气中毒的。”女孩:“哪儿来的煤气呀?”教师出示问题:在密闭的容器中:①3gC与1gO2②3gC与2gO2③3gC与6gO2,如果它们充分反应了,那么生成物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生成CO2时,m(C):m(O2)=3:8,生成CO时,m(C):m(O2)=3:4,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指导、点拨。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阶段实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意义

1.1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于化学课堂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更多的是对新生事物的探究以及兴趣,为此初中的化学教师应当积极的调动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化学课堂之中,在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上,化学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缺少自我探究的意识,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优化化学课堂的讲解,使得初中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课堂气氛活跃,在具体的化学实验的学习与认知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探究以及动手参与,提高化学课堂的氛围以及课堂教学的效率。

1.2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初中化学课堂增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在初中化学学习阶段,初中化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学生才能够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时了解,切实的解决,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上引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够将学生放在化学课堂的主体地位,也方便了在课堂上学生向化学教师的提问,使得整个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分给十分的活跃,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也被大大的提高。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措施

2.1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讲解化学的理论知识

在进行讲解初中化学的理论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得学生对于化学的基础知识有基本的认知,初中的化学教师应当利用化学实验演示的方法来使得学生对基础的化学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知识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在学习化学实验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使得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基本的认知,对于化学实验进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本堂课所涉及到的重要知识整合在一个ppt之中,学生在观赏ppt的时候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有更直观的了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方便了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日后的初中化学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将自己搜集到的化学资料实时的分享给学生,在固定的信息化平台上,初中的化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的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初中生对于自己遇到的问题能够更大胆的提出来,化学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比较迅速,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化学学习。

2.2在讲解初中化学实验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的措施

在初中阶段化学实验的教学对于提高初中生真正的化学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初中的化学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化学学习经历以及能力都受到了限制,为了使得初中生在初次接触化学知识的时候对于化学实验有正确的认识,初中的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向学生展现化学实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初中生对于化学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是多方面的,初中化学教师展示化学实验的途径是多样化的,突破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限制。为了合理的利用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资源,初中的化学教师应当对学校内的化学资源进行综合的整合,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的进行化学实验的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初中的化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东少进行一些化学实验,使得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到化学实验的设计、进行以及后续结果的分析。

2.3初中的化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初中的化学教师应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出发,对信息技术手段如何融入到初中化学课堂中进行深入的思考,思考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体验感,使得学生养成正确的化学学习态度以及化学学科学习的自信心。不仅如此,初中的化学教师对自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专业的学习与提高,这样初中的化学教师才能够从中进行科学的化学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吸引学生对于化学课堂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到化学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之中,使得初中生的化学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总结

在初中阶段,化学是新加入到其中学科,是一门比较综合并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的学科,为了使得初中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的化学教师应当突破传统的化学教学弊端,对化学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与完善,使得初中的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为此,初中的化学教师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对化学课堂的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与优化,提高了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使得化学知识能够以具体的形式展现在初中生的面前,真正的丰富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活动,给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得初中化学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完整的展现在初中生的面前,增强了初中生的化学复习效率以及学习的质量,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问题交流建立了良好的通道,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化学学习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英.谈初中化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1):119-119.

第6篇

【摘 要】初中生在学习上缺乏恒心和耐心,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这种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在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因素中,非智力因素也很重要。本文通过将情感教学应用到初中化学中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化学;情感教学;实例分析

化学新课程标准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二是要求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那么如何做到这两点呢,首先要了解当前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然后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情感教学。

一、初中生的情感状况

1.初中生的情感发展

初中生在经过多年的教育后,已经开始形成有关社会的一些类似道德感、爱国主义情感、美感和理智感等情感。此阶段的学生可以根据一些生活和社会中的规则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和评价。在责任感的驱动下,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够保持在较稳定的状态下,但若是因教育教学方式不合理,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压抑,从而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2.初中生情绪变化

初中生的情绪存在着明显的两极性的特征,为一些小事情就很容易出现悲观和愤怒等高强度的消极情绪又或者出现激动和兴奋等极端的乐观态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后,不善于寻求帮助,只靠自己来承受,不具备较高的解决情感问题的能力。较好的一方面是初中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了丰富,具备了成人所具有的各种类型的感情。

二、在初中化学进行的情感教学的策略

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初中生因其思维正处于发育阶段,有着较强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就要求老师有针对性地去激发和调动学生们好奇心,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可接受程度进行授课,或是在教授化学课的过程中增设一些有趣的学生都乐意参与的活动环节,例如举行化学元素表背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可以在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们收获知识。

2.对初中化学涉及的情感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

教材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有很多有用的有趣的有教育意义的情感藏于其中。对这些情感因素进行深入的挖掘,然后再采用适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比如在教授第一章的化学内容时,通过对钢铁生锈、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及镁条性质探究等内容的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能够明白学习化学重要性。

3.营造和谐的情感环境,使师生关系得以融洽

和谐的情感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样可以在教学中来实现。教师根据学生对所教授的方式和内容的目光反应、表情反应、言语反应等做出及时的调整,让教授的化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初中生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最大的约束,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对一些无法理解的化学知识通过打电话、发邮件、视频聊天等方式与老师进行交流。

4.通过赞许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种心理会使学生在被赞许之后,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不断得到增强。老师们应当不断地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鼓励,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生只有相信自己能够把化学这门课程学好,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才能够克服所有困难,攀登真理的高峰。教师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关心。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若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质疑,不管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理智地去处理,以防伤害到学生们的自尊心。

5.发挥学科优势,加深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情感

一是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二是重视对化学史的教学;三是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四是在将知识与生活联系的过程中进行情感的渗透等方法。就第一个方面来举例,教师在教授化学实验课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化学作用的讲述。如化学在工业生产上的作用,在农业种植方面产生的影响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化学的重要用途。而研究一些新的化学药品,探究一些新的化学应用领域等都是通过不断的化学实验来实现的,所以说化学实验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视。

三、利用情感教学对涉及到化学方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在欧洲有个山洞,很多探险者到这个山洞进行过探险。有次,又有几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来这个山洞探险,在向山洞的深处走着的过程中,那几条狗接连不断地出现四肢抽搐、瘫痪在地然后死掉的情况,但同行的探险者却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就因为这种情况人们就把这个山洞称之为“魔洞”。洞内住着一个怪物,就是他把洞里的狗给杀死了,而这个怪物害怕人类,所以人类逃过了一劫。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例子中的奇怪现象呢?用我们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就可以做出解释。此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由好奇故事转移到化学知识上来,通过分析渐渐了解到答案后,更惊奇于化学的魔力,增强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为了让化学这门课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初中阶段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将情感教学融入到化学教学,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化学的种子,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事情。

参考文献

[1]郭佑梅.简析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140.

[2]刘修战,刘乐涛.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4).

[3]黄德荣.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模式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11):88.

[4]钟仕强.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8):138-139.

第7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产生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初中学生在积累生活常识、自主学习化学以及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信息、掌握与运用科学知识到生活中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已经出现瓶颈,主要问题包括:

1.教师考评机制陈旧。在以往的教师工作评价中,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这对初中化学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往往为了追求高分,从而更加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注重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也不能更好地将化学知识有效融会贯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即考试得分高,而实际动手能力差。

2.不注重实验教学。化学教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需要将实验教学放在重点,在“教学硬件四配套”工程的开展下,有些学校以课时紧为理由代替了以往缺乏实验药品与仪品的客观理由,将化学实验弱化,甚至都无法保障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实验室成为摆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约束学生思维。针对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而不是使学生被动接受化学理论知识,教师以讲为主,处于支配状态,设计的问题简单,思维难度极低,问题的答案规范、严格、标准,使学生逐渐失去了思考权与话语权,对化学课程产生了思维懒性,制约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与创造力。

4.把握不准教学内容与课时。化学教学的内容应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后确定重点,集中教授核心知识,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进行学科知识循序渐进的引导,在新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帮学生重温、消化、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而很多教师都把握不好这个“度”,教学内容广泛,缺乏重点,无视学生的阶段性认知,使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加大,新课进度快,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5.课中学习与课后练习的严重脱节。很多教师由于教学的节奏快密度大,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与训练便都留在了课后,而课后作业大多又是各地化学考试题,无法有针对性的对化学课程进行训练,不能及时真实的提高训练成果,无法巩固与提高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极易产生抄、逃作业,对化学产生懒怠与厌烦心理。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的改进策略

为了更好地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活跃思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教师考评机制改革。制定教师考评机制时,应当摒弃传统的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理念。考评机制应当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改革。教师应当转变思维,根据新教材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时注重学生系统知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完成化学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融合,有些化学物品比较危险,教师在保障学生使用化学物品的安全前提下,进行实验流程与实验目的的详细讲解,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笔记,归纳知识点,具体了解亲身感受化学现象,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如果学生的实验安排确有困难可以分批次分阶段的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操作,同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打开碳酸饮料或是啤酒瓶时为什么会出现溢出的情况,从而引入气体溶解度的问题;教师还可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水的净化方式,从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通过讲解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重要文件需要用碳素笔进行书写,从而引入碳的性质等。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可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还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3.帮助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点。初中化学的难点一般有化学用语与化学方程式等,这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如何帮助学生记忆突破这些难点与知识的分化点,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教师将设置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交流,指导各小组进行讨论,阐述讨论结果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常见酸根和离子时,教师可归纳总结出完整的酸根及离子体系,常见酸根包括:SO42-(硫酸根)、CO32-(碳酸根)、MnO4-(高锰酸根)、PO43-(磷酸根)等,常见离子包括:Cl-(氯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等。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在归纳总结后,可用一些顺口的语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将元素化合价编成口诀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与识别,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强化,可达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把握教学进度。教师应结合各种教材,如将人教与湘教、上教、鲁教等多种版本进行资源整合,以重点内容的传授为主,辅以拓展性知识,把握好教学进度,结合学生的阶段性认知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与以往知识的温习。

三、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教学法;能力

一、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是展开兴趣教学的前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化学的启蒙阶段自然也离不开实验。学生总觉得化学的内容没有头绪,要记的很多。但是学生唯独都对化学中的趣味实验很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更是能激发他们对化学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初三化学中的教学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教师要上好化学实验的第一节课。

通过绪言课讲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一些趣味性实验,做一些简单并且现象明显的小实验,比如说,教师先准备好一些澄清的石灰水,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留意好实验前的现象,之后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不一会儿,试管中的颜色就变了,变成了乳白色。学生不禁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可以在语言做一些铺垫,简单的说说原因。要想真正了解其中的本质,就要好好的学习化学知识。通过实验向学生充分展现出化学实验的魅力。将学生带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让学生有一种迫不及待想听下一节课的欲望。期待老师下一次的小实验。

2、教师要做好平时课堂中的演示实验。

一定要尽可能的多做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创造积极的思考氛围。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观察实验,独立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演示实验有良好的持久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要让学生多多参与到试验中来,多设置疑问,与教师一起互动,还要尽量使学生也能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这样的一堂化学课,对教师就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大信息量,充分准备好实验,保证实验的成功性、趣味性、探究性。

3、一定要让化学与生活中化学反应的例子联系起来,让化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能够解决身边的许多的问题。通过这些实际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提高教师语言表达艺术,是展开兴趣教学的关键

1、就是教师对于知识内容的表达要准确。

在这基础上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比拟,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化学,使学生愿意上化学课,从而对化学这一学科产生好感。缓解某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及抵触心理。

2、就是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的使用兴趣教学的方法,使用合适的语言来鼓励学生,重拾对化学的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在重要的形成时期。心智的发展依然没有成熟。对于他们遇到的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并且着旺盛的求知欲,愿意探索新事物,同时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对于挫折,他们在心里上不但难以承受,而且还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而退缩。使得他们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从而失去信心。甚至一步步的到厌学的地步,严重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生活。针对中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兴趣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设置不同层次的的问题。也就是说有难易的区别。不同层次的问题叫不同的学生来回答。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有了继续学下去的动力。并且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使用鼓励学生的话,少使用批评的话,来挫伤某些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因为兴趣需要培养

3、教师要从语言的上下功夫,将教学的内容讲好,从而实施兴趣教学。

要注重对学生的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有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化学,从而不会失去对化学的兴趣。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变化,是展开兴趣教学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积极的引导学生。上课之前,要为今天所讲的内容做铺垫。 通过这种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内容,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实施兴趣教学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作为教师就应当会使用并且合理的运用这些现代化设备。现在的学生,成长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都接受着大量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也要随时掌握很多有关化学的信息。给以学生感官上得刺激。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兴趣教学的保障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与学生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展开教学活动的的基础,也是教师能够顺利工作的前提。有了更大的挑战。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应该勇敢的面对挑战,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要争取教师要坚持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不同的兴趣教学方式,来激发并且是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赢得孩子们的尊重。作为一名合格化学教师。

参考文献:

[1] 李爱民.激发学生兴趣我之见.四川教育学院学报[J].2001年02期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趣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52-01

化学是现代初中学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对于初中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再加上基础条件设施的不足,许多初中学校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这一方面较为不足,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化学课程的学习质量又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情”与“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促进初中化学教学。

一、从教学方法入手发现初中化学教学“情”与“趣”

初中化学教师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高效、科学,对于化学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想有效地发现初中化学的“情”与“趣”,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当从教学方法入手,摒弃低效、不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高效、趣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趣味教学方法。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台上讲课,台下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太过枯燥,很难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多媒体趣味教学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趣味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文字和音频等让初中学生感兴趣,将初中化学知识与其巧妙融合,生动形象、直观地将初中化学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地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二、从联系生活入手发现初中化学教学“情”与“趣”

化学来源于生活,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化学知识的体现,因此,将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初中化学教学联系起来,加以生活化,对初中化学的趣味教学是非常具有帮助作用的。对初中学生而言,利用生活实际辅助教学,比枯燥乏味、难懂的书面语言要具有吸引力,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拉近初中学生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联系生活实际,发现初中化学教学“情”与“趣”。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联系生活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第一,课前备课的生活联系。课前备课内容是化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要想联系生活辅助教学,首先应当从课前备课的生活联系入手。教师备课内容主要是化学理论知识与教学资料的引入,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在进行备课内容的选择和流程设计时,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融入。第二,课堂教学的生活联系。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先理论后生活的方法,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首先进行理论基础教学,然后通过引入一个与理论知识相关的生活实际事例辅助讲解,从而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三、从化学实验入手发现初中化学“情”与“趣”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最能体现趣味性的,而且,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是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实践操作能力,巩固初中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成果的重要教学手段。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掘初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

比如,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的化学小实验,让初中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断提高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以苏教版初中一年级化学教科书中的《盐酸与氢氧化钠的鉴别》实验教学为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将这一知识点设计成趣味小实验的方法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首先,教师应当为学生准备好两只试管,一只内装有无色稀盐酸(确保学生安全),另一只内装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以及一瓶红色石蕊试液和试管架等仪器设备,在不事先说明两只试管中的溶液名称的情况下,让初中学生自行进行实验,激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初中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得出答案,与红色石蕊试液相融呈红色的是酸性溶液,而相融呈蓝色的则是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这样的小实验,初中学生可以不断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优化,联系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化学实验的教学等方面入手,发现初中化学教学“情”与“趣”,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伏铃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4,(6).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

教育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所关注的问题,国家已经把高质量教育作为基本国策,其中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让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衔接时期,化学作为众多学科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影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

1.新教材的使用

自2001年起,38个国家级使用区进行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新教材的实验.然而部分地区教师与学生还没有适应此版教材,不能熟练的理解和掌握新理论和实践操作之间的转化,没有实现新教材的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就很难实现启用新教材的真正目的.

2.教师、学生自身的素质影响

初中化学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其的教学效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第一,一些初中化学教师对于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不熟悉,教育理念没有随之及时的更新,这样就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第二,初中化学教师的知识面狭窄,所掌握的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或是对传统老套的知识驾轻就熟,但是课外内容涉猎甚少,这样直接影响学生的能力的提高.第三,部分初中化学教师缺乏职业奉献精神,没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把教师的职业只是当做一个维持生活的手段,没有真正的把其作为一辈子所要去奉献的职业来看待.

初中教育期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没有完全的形成,还不能够做到自己主动的去学习一门课程,特别是化学,作为非主课的一门学科,内容更是抽象难懂,学生很难提起足够的兴趣与热情去学习.

二、提高初中化学质量途径

1.初中化学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首先要提高的就是自身的专业素质,仔细研读课程改革后的初中化学课本的内容,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集体备课,主动参加化学实验,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这样才能产生新的思想,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得原有的的理论更加完善,从而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丰富初中化学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化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材料化学,社会中的化学,环境化学,农业化学等.这样,才能在原有的化学基础上,形成具有自己思想特性的、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其次,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注重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大胆的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进行讨论,做实验时监督学生认真操作.

最后,课后更应该监督学生进行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这同样是保证初中化学质量提高的一有效途径.初中化学教师应该认真检查和批阅所布置的课后作业,及时改正学生出现的错误,促进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提高也是提高初中化学质量的重要的一个因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21世纪的初中化学老师不单是传授知识,塑造自身的思想和品德同样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心灵去引导学生热爱高中化学这本课程,进而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2.政府加大对初中化学的重视度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颁发相应的政策制度来支持初中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初中化学的教育,加大对初中化学器材的拨款,及时更新老套的化学器材.其次,政府可以相应的提供出国留学机会,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社会,去看看外面的初中化学的学习,加强交流与联系,以此来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初中化学知识积累;再次,在假期时,相应的开展有关于化学的夏令营、冬令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初中学生对于学习有向往,提高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对于教师来说,政府应提高初中化学教师社会保障,提高初中化学教师工作热情,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初中化学的教育事业中.

美国国家科学奖获得者——R.布鲁斯罗说:“化学是一本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地科学.”中学化学教学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有机结合.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是单纯依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要求与学生、政府等方面共同的努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积极的兴趣,从而热爱初中化学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磊,等.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陈佩遐.中国教师合作教研的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

在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中实施互动教学,强调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交互影响,他们作为生态课堂中的两大生态主体,是保证互动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在初中化学互动教学模式下,强调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双方相互协调进行量化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性学习意识,这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整体教学质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初中化学生态课堂环境的方法

1.美化教室,打造绿色生态空间。正所谓“环境造人”,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将学校作为一个大环境,教室则属于大环境下的小单元,也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与生活场地。同时,教室是两大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每天进行能量和信息交换互动的主要场所,是构建生态课堂的关键所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精心美化教室环境,将其构建为一个绿色生态空间,增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与动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并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与价值;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够产生舒适、高雅、和谐、温馨等良好的情绪体验。2.让所有学生拥有个人的“生态位”,创设各个生态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空间。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态位”即为他们的座位,在传统的座位编排中,教师的讲台位于最前面,学生的座位则按照横竖排列的方式自然排放。这种座位编排方式,虽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控制课堂,但是也有缺点,讲台的突出显示出教师的权威,导致学生产生压力,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无法自由表达个人看法与见解。从互动方面说,一般局限于师生的单向互动,而且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以,在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小组型”、“圆形”或“马蹄形”等座位编排方式,彻底解放学生。

二、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对策

1.确认学生生态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生态课堂环境。在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中,互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他们的地位相互平等,关系和谐,但是在传统的互动教学模式中,互动往往停留在表层,教师教、学生听是主要互动模式。这种互动属于单向型,需要在生态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优化和改进,教师应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是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生态课堂互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与感受,双方形成一种相互理解与沟通的关系,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促使双方一起进步,在互动中双方地位平等,共同构建良好的互动课堂。例如,在进行《分子和原子》教学时,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抽象的微粒,可以水分子为例,让学生仔细观察,并鼓励他们提出观点与见解,尊重其大胆想象与独特思维。2.合理转化师生互动角色,定位多样化的师生角色。教师作为初中化学生态课堂的两大生态主体之一,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激发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恰当时机,应合理转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初中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时,指导他们参与实验操作,此时需转化校色,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实验进行课堂互动,起到良好的引导者与参与者作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时,应起到激发者的作用,通过对互化学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作为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中的主体,扮演反馈者、合作者和主人翁的角色,在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再处于被动状态,纯粹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成为互动教学的中心,并随即转化自身角色,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另外,通过合理转化师生互动角色,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增强初中化学的互动教学效果。3.积极转变课堂互动方式,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在初中化学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学生特点,灵活转变课堂互动方式,并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发他们的生活体验,或者运用情境互动与问题互动等方式,强化课堂互动效果。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生态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化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将化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让他们在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激发其情绪体验与情感求知;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情境进行课堂互动,将化学知识融入情境中,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作能力;教师可借助问题进行课堂互动,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个化学问题,并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提问方式,鼓励学生多交流、多思考,让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持浓厚兴趣。

三、结语

在初中化学生态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帮助学生学习和吸收化学知识的关键。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生态课堂教学中,应保证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与落实,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公志.以互动教学为载体,构建初中化学生态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4,34:86.

[2]姜有军.初中化学生态课堂互动教学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04:7.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有效教学 化学思维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化学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通过化学学习,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对学生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因素。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设计化学教学活动,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仅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化学知识的学习成为了一种化学理念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较差。枯燥而繁杂的化学公式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十分不利于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二)忽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

我国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而忽视了化学思维培养对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影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较为重视学生的化学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思维培养,使化学评价方式较为片面,化学教学产生了局限性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和化学思维的培养。

二、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

(一)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开展游戏教学活动

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将化学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性格特点融合,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竞技性的游戏活动,在充分激发学生化学知识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之后,开展知识辩论或者知识抢答游戏,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刻记忆。

例如,在指导学生对人教版初九年级化学《盐化学肥料》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对本堂课程化学知识的学习之后,通过游戏抢答的方式,为学生提出“硫代硫酸钠的化学式是什么?”“过滤的流程是什么?”等问题,最快抢答并答对的学生加一分,打错的学生减分,最后统计分数,对优胜的同学给予鼓励和嘉奖。这种化学游戏的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抢答的方式也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使教师更加明确当前每一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灵活掌握能力,也使学生更清晰当前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导完成之后,为学生布置特定的任务,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这些任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方式对于初中化学课程的深入开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借助化学实验项目,发散学生化学思维

化学是一门具有丰富原理和实验活动性内容较多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定的化学实验活动,在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初中化学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指导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燃烧毛、动物毛发以及合成纤维等物品,或者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小实验等方式,证明每种材料是否是有机化合物,通过化学实验不断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化学教学的质量。同时,这些小实验能够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化学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初中学生的化学实践参与热情,在化学实验中,将所学习的化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丰富自身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比如,在指导初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这项内容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行使用较少的硫粉进行化学实验,因为硫粉会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硫,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三)丰富课堂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结束之前的10-15分钟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评价活动,在评价中,对本堂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梳理。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教学语言,多鼓励、少批评,给予学生更多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而不是仅仅通过“好”或者“不好”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采用“你这次表现得非常棒,但是如果能够在化学实验中,更加注意化学实验后材料的处理会更好的”等话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同桌之间互相评价或者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丰富课堂评价的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思想和行为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化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忽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等问题,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因素。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借助化学实验项目,发散学生化学思维以及丰富课堂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式,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使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能够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初中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和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化学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青梅.新手型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以首师大化学系教师教育专业部分毕业生为例[D].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2013,(05):1-48.

[2]钟超.重视教材习题促进有效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习题体系的分析及教学建议[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0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