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淮安市文明创建

淮安市文明创建

时间:2022-07-08 10:1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淮安市文明创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淮安市文明创建

第1篇

淮安市万集幼儿园文明班级评比方案

 

 为了促进“园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班集体建设,规范班级管理,为广大师生创设一个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班集体组织建设(10分)

1.班级组织(5分):班级老师与老师之间经常交流沟通,相互协助,老师与保育员之间配合默契。

2.师幼关系(5分):老师与本班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得到家长的爱戴和尊重,无家长投诉或上访。

二、班级文化建设(25分)

1.环境布置(15分):精心装点教室,营造温馨的氛围。环境创设具有互动性、动态性、教育性、美观性、安全性、适宜性等。

2.班级特色活动(5分):安排有序,活动有成效。

3.积极参加园内各类大活动(5分):成绩显著。

三、班级教育活动(20分)

1.日常教学(5分):能按照一日活动作息时间组织各类活动,准备工作充分,幼儿主动积极。

2.家园之窗(5分):班级家园之窗布局合理,宣传阵地好,定时更换宣传资料。

3.师幼着装(5分):教师、幼儿讲究个人卫生,穿戴整洁,无奇装异服。教师带班期间不披长发,不穿高跟鞋,不佩戴戒指。

4.教师值班(5分):积极参加幼儿园常规管理,值班工作负责、准时,记载详细。

四、班级常规管理(20分)

1.安全(5分):班级内无安全责任事故。

2.出勤(5分):教师无早退、迟到现象,全勤。幼儿出勤率高,小班90%,中大班95%。

3.班级常规(5分):学习习惯、生活自理、文明行为习惯好。

4.家园联系(5分):针对班级幼儿的情况随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每学期能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普访平均不少于2次,认真写好家访纪录。

五、师德规范(25)

1.遵章守纪(10分):自觉遵守《宣桥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操作细则》及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无重大违法违纪现象。

2.廉洁从教(5分):不收受家长的财物,不请家长办私事。

3.严禁体罚(10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不对幼儿嘲笑挖苦。

六、奖励办法:

每月评比一次,由文明创建领导小组进行评比,评出分数高的一个班级的为文明班级,并在下月的考核中进行表彰。

 

 

第2篇

摘 要: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是慈善事业健康、良好、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措施,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抓手。本文分析了慈善文化的内涵与重要作用,描述了当前阶段我国慈善文化的现状,从慈善观念普及、慈善制度建设与慈善平台搭建三个方面,提出了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建设路径。

关键词:慈善;慈善文化;中国特色;实现路径

一、慈善文化的内涵

(一)慈善与慈善文化

《辞源》对慈善的解释是,仁慈善良;《现代汉语词典》对慈善的解释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这两种解释具有共同的含义,即行善积德,扶贫助残,救死扶伤,乐善好施以及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由此可见,慈善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既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爱护、帮助的行为和关系,又指对他人的同情、怜悯等心态,还引申出与之有关的社会事业。

而慈善文化是人们对慈善事业普遍认同的观念和规则,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①慈善文化的内涵应包括五个方面:“慈善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慈善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慈善是一种无限的价值;慈善是一种创造的力量;慈善是一种自我修炼。”②

(二)慈善文化与慈善事业

慈善事业是指众多的社会成员建立在志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救助行为。

慈善文化与慈善事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影响到所有人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单从某一静止点上看,慈善事业的发展受到慈善意识,经济政治环境和慈善组织自身组织这由深到浅三层因素的影响。从各国慈善事业的产生、发展、成熟的纵向发展历程来看,慈善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内力重于外力”的规律。③内力是指社会成员的慈善意识、社会的慈善文化,这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相对来讲,在发展慈善事业的过程中,慈善意识对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度更大,效果也更持久。

二、发展中国特色慈善文化的意义

(一)发展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有利于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慈善事业的发展固然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法律的完善与制度的建设,但更重要的是全民族慈善意识的增强与慈善文化的大力推动。通过传播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公民、企业以及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感与慈善意识增强,从而推动慈善行为乃至慈善事业的大力发展。同时,加强慈善文化建设,有利于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慈善思想教育的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积极传播慈善文化,通过慈善文化的“文治教化”,使得慈善事业具有不竭动力,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稳步快速发展。④

(二)发展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既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培育公民、企业、组织等的慈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与道德责任感,使得他们真正了解、接受中国的慈善传统与现状,树立坚定的慈善信仰与追求,从而在内心深处拥有一颗怜爱之心,真正地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行为上始终约束自己,更不会去做损人不利己的事。通过传播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公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同时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夯实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最终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发展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慈善是公民自觉自愿的行为方式,公民通过自行组成慈善组织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慈善意愿,这类行为与政府的行政化行为在起因、目的、目标和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人们在接受捐赠或者照顾时,对于政府和慈善组织态度也截然不同。政府的救助是政策法令规定的,是分内的事情,公民懂得这是自己的权利,不再感激涕零;而慈善组织救助是公民自发自愿的行为,是在规定动作以外的善意选择,救助对象接受捐助时会感慨万千。相比较之下,公民之间自愿的相互救助才最打动人心,只有打动人心的行为才更加有利于调和与化解社会矛盾,平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社会的和谐价值。

三、中国特色慈善文化建设现状

中华民族慈善文化的传统源远流长,从古到今,特别是每逢大灾大难,无数人真诚地奉献自己的爱心,感天动地的事例不胜枚举。但不可否认的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对于慈善事业尚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全社会的慈善文化、慈善观念尚处于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初步阶段,富裕人群的财富观和社会责任观还远未成熟。

(一)慈善意识普及程度较低,慈善宣传缺乏影响力

我国的慈善发展到现在,虽然很多公民与组织积极投学习慈善文化,投身于慈善事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公民的慈善意识与扶助弱势的意识都比较低,对慈善事业以及慈善机构非常不了解。调查显示,大约28.8%的人不知道有中华慈善总会这一组织,有62.9%的人不知道自己居住的省市是否有慈善总(协)会,只有不到三成的人表示会对陌生人进行救助。⑤同时慈善宣传缺乏影响力,媒体对有关慈善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宣传的角度也不够准确,大多数是以政府和各级组织关心民众为切入点,报道的角度很少立足于培养公民互助的慈善精神、慈善意识,报道的方式单一、俗套、缺乏感染力。可见,由于当前我国慈善意识普及率较低,加之慈善事业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慈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全社会尚未形成浓郁的慈善意识和社会氛围。

(二)慈善捐赠水平总体不高,捐赠行为缺乏经常性、主动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内公众与企业的捐赠额不断攀升,但是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捐赠绝对水平与相对水平远远低于美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我国,慈善捐赠只是偶然的行为,缺乏经常性、常态化,通常能被我们清晰地意识到需要帮助的群体,往往都是在一次大范围高强度的自然灾难中产生的受灾群体,采取的筹款方式也是应急式的、运动式的。然而经常性的小额募捐对社会保障体系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这一点正是我国慈善文化建设巫需解决的。同时,我国慈善也存在着这样一个现状,慈善捐赠缺乏主动性,几乎都是被动的,大多数公民都是通过单位、街道、学校、社会机构等来进行慈善捐赠的,根本没意识到这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

(三)公益组织自身存在缺陷,管理运作缺乏规范性

一方面,我国的公益组织自身透明度不够、公信力不足,这就大大降低了公众的捐赠意愿。由于慈善组织自身发展程度不高,公众对慈善组织的运作状况没有知情权和必要的监督权,加之相关的内外监督制度尚未建立,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都普遍不足。另一方面,大多数公益组织的专业性较差,服务内容单一,影响了慈善的捐赠效果。我国慈善组织大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组织的功能定位又复杂,兼具筹款和执行两大功能,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慈善事业的各个环节,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导致慈善组织未能开发足够的捐赠对象和慈善项目,捐赠人可选择的范围过小;同时,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素质较低、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都给慈善捐赠的项目选择和执行效果带来负面影响。

四、中国特色慈善文化的实现路径

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必须有意识地进行研究和培育,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慈善文化,宣传慈善理念,培育慈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慈善文化氛围。

(一)培育慈善观念,增强慈善内驱力

慈善观念是慈善文化的核心层面,是慈善活动开展的内在动力。培育慈善观念,应唤醒人们的慈善意识,使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目前,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总体上比较薄弱,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部分人迷失在物质利益中,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互助友爱的精神。政府应加大慈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弘扬慈善美德和互助友爱精神,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行善不仅仅是出于做好事的动机,而且还是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洛克非勒认为“只有行善才能荡涤灵魂的自私”。⑥当人们主动参与慈善活动,并在助人中享受到奉献的快乐,慈善才真正渗入人的心灵,慈善观念、慈善意识才真正地深入内心,增强了慈善的内驱力与自觉性。

(二)完善慈善制度,保障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慈善制度是慈善文化的保障机制,它可以确保慈善活动在正常的轨道内顺利发展,它是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外在保障。完善慈善制度,我们可以从慈善激励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与“回报”机制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慈善的激励机制。慈善文化的培养单靠道德说教是难以持久的,它需要通过制度和规范来进行激励和调动。政府可以颁布实施与慈善事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促进、激励慈善事业的发展。其次,完善慈善的运行机制。要保障慈善事业顺利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建立现代意义的慈善组织,完善慈善组织的运行机制。再次,完善慈善的监督机制。慈善组织应让慈善事业在阳光下运作,维护捐赠者的知情权,从而保护人们的捐赠热情。也需要尽快建立慈善组织资质评估和信用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和健全社会约束机制,加大社会监管力度,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净化慈善事业。⑦最后,完善慈善“回报”制度。慈善“回报”是通过树立榜样,对捐赠人和志愿者进行精神鼓励与人生价值的肯定。

(三)积极搭建慈善文化平台,畅通慈善渠道

有了内在观念的驱动和外部制度的保障,慈善事业要顺利发展,还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具体活动为捐赠者和受赠者搭建桥梁、疏通渠道,直接推动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首先,合理定位政府角色。政府应该在宏观层面上对慈善事业加以指导与协调。通过建立慈善组织资格认证制度,来规范慈善组织活动,增强慈善事业吸引力,从而充分发挥民间慈善组织的主体作用,为慈善活动营造顺利发展的空间。其次,扶持发展慈善组织。作为慈善事业发展应加强慈善事业的立法建设,规范慈善事业的公益性质,要加大对慈善组织的财政支持,积极扶持慈善组织的成长。最后,丰富创新慈善活动。可以通过提高参与慈善活动的便捷性、发展丰富慈善设施与内容、发行国家慈善债券等方式,来创新慈善活动的形式,以其新颖性和多样性来激发人们的慈善意识,吸引更多公众的关注与参与,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① 王丽芳:我国慈善文化建设研究[D].厦门大学

② 石峰.慈善文化的内涵与构建[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3):58-59

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关于当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综述

④ 杨方方.谈慈善事业发展的规律和关系[J].理论与改革,2004,(03).

⑤ 许琳.张晖.关于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调查[J].南京社会,科学,2004(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