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消费扶贫总结报告

消费扶贫总结报告

时间:2022-06-19 07:09:24

消费扶贫总结报告

第1篇

一、在政策文件出台方面

我区出台了《市区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对消费扶贫工作进行了目标设定,通过组织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关协作方面和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供销关系,力争销售贫困村农副产品10万元以上。我区结合市发改委出台的《市2020年消费扶贫工作方案》研究制定我区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工作。

二、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区积极响应发展“市集经济”号召,举办了“促脱贫攻坚、建美丽庭院”和“城乡接力,助农地摊大集”等丰富多彩的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活动,拉动了区疫情后的经济发展。

我们分别在两个贫困村开展的“促脱贫攻坚、建美丽庭院”活动,通过区委书记带头扫货、网红直播秒杀等方式,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农副产品12万余元。在区政府门前开展了两期“城乡接力,助农地摊大集”活动,销售额达到35万元以上。

9月份我区在朝鲜族民俗村开展了“消费扶贫月”暨“丰收大集”活动,主要售卖贫困户种植的蔬菜水果,低保户养殖的土鸡蛋等农副产品,边缘户上山采集的蘑菇、野生猕猴桃,更有涉贫合作社及企业所生产的蜂蜜、沙棘饮品、月饼、酱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供市民选择。各路网红主播也来到现场开启直播,通过线上优势,集中展示区产品特色,带动优质农副产品及旅游商品拓宽销路,销售额达10万元。

从六月份中旬开始至九月份,全区共有十二个镇街参与主场销售,共有商户400余户携带别具特色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销售商品,销售总额达140万余元。

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贫困村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服务变劳务,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促进贫困村生产好产品、打造硬品牌、对接大市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活动中我们发现,我区贫困人口相对年龄较大,生产的农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其他农副产品产量较少。在贫困村开展的活动消费主体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两个贫困村离市区较远。产品种类多以鸡鸭鱼为主,品种单一。同时因位置偏远,致使部分扶贫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各环节成本过高,存在优质不优价的问题。

四、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当前工作来看,我区已初步完成年初设定的工作目标。下一步,我区将结合“扶贫日”“第一书记代言”等相关活动,不断宣传推广贫困地区农产品。继续组织开展“城乡接力,助农地摊大集”活动,扩大消费主体,提高全区人民消费扶贫意识。

第2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上海学生公寓”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科技扶贫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以来,县科技局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省科技厅《关于加强科技扶贫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农村领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为载体,积极推进科技扶贫,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

1.落实省科技厅等五部门《关于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工作的通知》情况。县科技局会同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共同印发了《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工作方案》,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工作。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重点是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科技成果。协调安排省市县三级名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72个贫困村,实现了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全覆盖。

2.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协议签订、履行及帮扶成效情况。协调省市县59名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72个贫困村,签订了帮扶协议。根据绩效考评情况汇总,共开展培训293场次,受训6302人次,引进新品种173个,新技术155项,帮扶贫困户725户,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考核优秀33人,合格26人。

3.转移支付用于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省下达24万元,统筹用于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培训等工作。科技特派员帮扶工作经费安排21万元,拨付科技特派员(59名)包干使用,科技特派员帮扶1个村经费3400元,帮扶2个村及以上的经费适当增加,主要用于科技特派员材料编印、技术指导、交通差旅费补助等。科技特派员培训安排3万元,由3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承担,各1万元,用于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培训工作。

4.本年度县本级科技特派员认定及管理情况。制定《寿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印发2020年“三区”人才工作实施意见。5月22-24日,举办1期科技特派员创新能力暨现代农业发展培训班,培训54人。2020年选聘县级科技特派员84人,其中新聘61人、续聘23人。

5.县本级调研指导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工作情况(含调查情况表等)。结合工作考评,深入贫困村开展调研,并组建科技特派员专家团,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建专家组,深入全县72个贫困村开展技术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二、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情况

1.辖区内省级备案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标准化建设情况。根据省科技厅《关于启动第五批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备案工作的通知》,2020年益丰生态、农门天下蔬菜2家企业申报了河蟹养殖、蔬菜种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价,通过省级备案。至此,寿县已认定备案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家,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应用作用。各工作站建立了制度,明确了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其中席草工作站绩效考核被评为优秀。

2.县本级对辖区内备案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调研和指导情况。多次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工作站调研指导,并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3.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支撑当地扶贫产业发展情况。我县各工作站技术力量较强,产业特色鲜明。如寿县河蟹绿色养殖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位于寿县隐贤镇贫困村姚祠村境内,依托当地水利、水生资源优势,在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支持下,组织科技特派员,围绕河蟹绿色养殖技术推广与应用,优化养殖业结构,促进水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寿县蔬菜无公害种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位于寿县迎河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由淮南市农科所和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特派员组成科技服务团队,帮助贫困村和周边群众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带动产业发展。

4.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获得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今年,我县新备案2家工作站获财政资金支持36万元,严格按照工作站建设要求,实行专款专用。

三、科技扶贫项目实施

1.对省级及以上科技扶贫项目,以及省转移支付科技扶贫项目监督管理情况。对2020年转移支付科技扶贫示范项目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并报经市科技局备案同意,共立项4个项目,拨付资金29.8万元。签订了项目任务书,明确预期目标和经费使用范围,督促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取得实效。配合市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开展科技扶贫专项“双随机、一公开”专项监督检查,对反馈的问题及时督促制定整改措施。

2.项目取得的帮扶成效。我县科技扶贫项目重点支持特色农产品及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特色种养业技术水平,通过项目实施,让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扩大影响力,增强了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回报社会的能力。如寿县联众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合作承担实施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湖羊生态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围绕草坪草百慕大与农作物秸秆、黑麦草等混合裹包青贮,生产营养价值高的青绿多汁饲草,并根据湖羊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裹包青贮的饲草与精料配置湖羊全混合日粮,提高湖羊的采食量,增加湖羊日增重,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湖羊生长速度与肉品质。同时,通过收购贫困户的秸秆、贫困户进场务工和免费技术咨询等措施,使贫困户增加收入,为实现精准扶贫助力,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消费扶贫工作

落实《安徽省科技系统“消费扶贫月”活动实施方案》情况。积极组织科研单位、科技特派员基地,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形式,采购扶贫产品,并开展宣传推介。采购扶贫产品折合金额58.67万元。

五、创先争优工作

第3篇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情况总结

   一是多种渠道加强宣传。严格落实总书记在统筹推进_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严把宣传质量,及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转载)通知要求、市直单位开展“党建+”联防联控“双报到”情况和疫情防控中先进典型,激发正能量,截止目前,共发布(转载)疫情防控相关信息_条。撰写_省委办公厅《重要信息》约稿_篇,介绍_市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做好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的经验做法。及时向_日报社推送“党建+”联防联控信息,并多次在报纸、媒体刊登。

   二是多种形式发出倡议。疫情发生后,发出了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机关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倡议书,组织开展了“党建+”联防联控“双报到”活动,引导机关党组织到帮建点报到、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以志愿服务形式全力投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_多个单位向帮建社区进行了报到,两万余名党员向社区进行了报到,_多名党员参加了社区的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做好疫情宣传、值守排查、口罩发放、登记人员信息、隔离服务、发放出入卡、巡逻巡查等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相关工作。清明节前,发出“文明祭扫、携手抗疫”倡议书,倡导文明、绿色、低碳、安全的祭扫新风尚,宣传理性祭扫,带头文明祭扫,引导安全祭扫。

   三是多种举措守住底线。机关事业单位恢复正常上班后,为充实基层防控力量,在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组织了以班子成员带队的五个督导组对市直及驻市单位挂点帮扶社区工作进行了督导。采取实地抽查、随机抽查和电话询问等方式,分四轮次对_新区有市直单位挂点帮扶的_个社区进行了督查,实地督查社区_次,每个社区都督查_次以上,实现了现场督查全覆盖。针对各社区防疫物资缺乏的实际,工委协商物资保障组,由督导组为各社区送去了_万只口罩。

   四是学雷锋与疫情防控融合化。在学雷锋日到来前,就志愿服务分别向市直机关发出了倡议书。落实“党建+”联防联控工作,倡议争做“弘扬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在疫情防控舆论宣传中坚定信仰信念;争做“弘扬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在疫情防控社区帮扶中强化责任担当;争做“弘扬雷锋精神”的推动者,在疫情防控物资捐赠中汇聚正能量;争做“弘扬雷锋精神”的开拓者,在疫情防控斗争实践中提高工作本领。

   四、持续推动开展特色活动,在走在前做表率上下功夫。始终把宣传工作与工委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坚守宣传工作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项活动,紧跟时代、紧贴群众,唱响时代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以单位活动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工委各部门工作,在三八妇女节、清明、五四、母亲节、七一等节点,以疫情防控、“传承五四、战疫青春”、“尊崇党章、翰墨抒怀”、“百优党支部”评选、党课开讲等为主题,及时对各部门工作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及时为驻村第一书记购买并发放《扶贫论述摘编》,要求市直单位党组织将《扶贫论述摘编》及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纳入党组(党委)理论中心组和党支部学习。加大宣传市直单位扶贫经验做好和第一书记典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力。

   集中时间分批对直机关党员教育基地进行拍摄,做好网上展播准备。采取撰写总结、报告、自查形式,要求市直机关党员教育基地报告教育基地运行情况、特色做法和亮点、经费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为更好运行教育基地夯实基础。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情况总结

   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格尔市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困难群众的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困难群众的致富增收的途径,格尔木市严格按照省州部署安排,扎实开展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工作,并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消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为确保消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格尔木市根据省州相关要求,结合本地消费扶贫实际需要,筛选有发展前景、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合作社)4家(格尔木云朵枸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海昆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格尔木鑫农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格尔木冰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参与消费扶贫,提升其带动脱贫群众的能力。格尔木杞盛科技发展、青海格尔木藜乡生态农业科技、格尔木云朵枸杞科技、格尔木源鑫堂生物科技、格尔木康普农业发展5家公司入选国家消费扶贫832平台,专门销售枸杞、藜麦及相关加工产品。2019年6月以来,各参与消费扶贫的企业共计销售价值327.68万元的农畜产品。

   同时,格尔木市积极争取对口帮扶资源,着力拓展农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加快电子商务服务、物流配送等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网上交易、开设农民网店。一是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中心内设运营中心、展销区、入驻企业办公区、创客中心、摄影网络直播间、培训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吸引企业及个人入驻中心,现已吸纳企业6家。二是乡镇及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与物流站点协同发展,完成4个乡镇及12个行政村共计16个电商服务点的建设并投入运营。三是完成京东、苏宁易购、淘宝、电商平台特产馆、自建微信源食商城建设,并已上架本地农畜特产产品30款,各平台累计销售产品价值32.5万元,农畜产品通过直销店、“互联网+”销售平台等成功走入上海、广州等城市。四是2019年,格尔木特产首次亮相“海南国际旅游岛购物节”,并参加“欢乐海岸年货展销”和“机上海购节”活动,以枸杞及其制品为核心的格尔木市优质农特产走出了雪域高原。五是市级仓储配送中心投入运营,规划物流配送线路三条,并与邮政、顺丰、京东签订物流配送协议,实现格尔木市辖区内物流配送全覆盖。六是深化对口帮扶合作,积极构建两地产销协作框架。近日,浙江省江山市扶贫协作考察团赴格尔市就产业发展、消费扶贫、电子商务等进行考察,双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磋商,格尔木市六家涉农扶贫企业与江山市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进一步补强了格尔市电商销售短板。

   二、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多措并举发展枸杞产业,全力保障农牧民群众基础性收入。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通过枸杞加工车间、杞鲜果晾晒棚等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机构合作,给予产业信贷融资支持;构建并拓宽枸杞等农牧产品销售渠道等措施促进枸杞产业发展。今年格尔木市枸杞种植面积10.17万亩,可采摘面积8.34万亩,预计鲜果产量达7.88万吨。今年累计帮助建档立卡群众销售枸杞及附属产品10.21余万元。另一方面,结合枸杞采摘用工需求,积极同各枸杞采摘企业进行沟通,优先吸纳困难群众就业。格尔木市现已经到位枸杞采摘工14751人次,其中本地劳动力5135人次,人均日采摘量120斤,劳务收入180元。

   三、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基于格尔木市特殊的地理区位,农畜产品销售渠道仍较为狭窄,难以建立较好的价格优势,农牧民群众实际产品销售收入还需进一步提高。故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在物流运输政策上能够再给予倾斜,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进一步提高格尔木市农牧民群众收入水平。同时,建议进一步丰富提高对口帮扶企业的种类和数量,更多的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以更好的补齐格尔市在产业发展、消费扶贫、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短板,高效激发格尔市农牧民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情况总结

   根据新区统一部署,按照城管办《关于开展〈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XX公司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集团要求,公司领导集中组织全体干部员工,认真学习贯彻《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要求全员深入学习和掌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有关规定。明确由公司综合部牵头,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

   XX公司充分利用公司网站、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基本知识以及各项管理规定,全方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引导全体干部员工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确保公司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

   三、开展培训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XX公司干部员工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公司组织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教育活动,持续深化学习《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查漏补缺,让每位职工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学会准确分类。

第4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yinjiarenus1”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关于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落实进展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乡镇关于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落实进展情况报告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按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为扎实做好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推进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推进有效衔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有关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镇关于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工作,经镇党委、政府梳理总结,形成了《会埠镇关于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落实进展情况报告》。

现予以上报。

此页无正文

中共会埠镇委员会

2021年5月13日

会埠镇关于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落实进展情况的报告

自奉新县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工作启动以来,我镇严格按照县委整改工作方案要求,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推进我镇整改工作,会埠镇关于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台账,共细化为19个具体问题、40条整改措施。截至5月13日,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共完成40条整改措施:计划5月15日前完成并长期坚持的18条整改措施,已于5月初前销号完成并长期坚持;计划5月15日前完成的22条整改措施,已于5月13日前销号完成。

一、坚持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扎实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工作。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工作,召开党委会议专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通过2月26日召开专题党委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做好脱贫攻坚整改工作是一项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县有关巩固脱贫成果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较真碰硬狠抓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以坚决的态度、强烈的担当、顽强的韧劲、有力的举措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二、成效考核问题整改总体进展情况。

(一)推进部署整改工作情况

按照县级整改文件精神,我镇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关于脱贫攻坚整改工作的最新部署,于4月8日下午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问题认领工作,梳理总结出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台账具体问题19个,细化整改措施40项;4月9日-4月10日落实村级整改工作责任,督促村两委针对问题整改工作对照认领问题建立台账;4月19日召开全镇范围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部署推进会;4月28日全镇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回访工作推进会暨调度各村整改工作进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落实“三位一体”整改

按照制定的整改工作台账时间节点要求,自4月8日起我镇就开始着手整改工作一体化推进,对问题整改工作认真研究谋划,周密安排部署。各村、镇直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分工承担整改主体责任,落实挂点村干部回访挂点村脱贫户制度,推动帮扶资源力量进一步下沉到村。严格落实“镇负总责、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镇、村上下联动,强化挂点村领导及大村长对村脱贫攻坚整改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各村、镇直各单位整改责任,细化整改举措,狠抓整改落实。在整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镇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村级排查工作。组织业务骨干深入村组开展督导检查,重点针对问题整改台账是否建立,整改落实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敷衍应付、避重就轻、弄虚作假等作风不严不实问题;确保各村整改工作有序进行,问题逐一销号。

三、聚焦重点问题,逐条逐项推动整改措施落实

本次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问题举一反三整改,我镇结合脱贫攻坚实际,梳理出全镇19个问题,制定措施40项。目前,我镇已完成销号40项整改措施,长期坚持的整改项动态更新相关佐证材料。

一、工作落实还不够扎实

1、个别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与帮扶不及时,返贫致贫监测与帮扶力度有待提高。抽查882户建档立卡户中,发现1户存在一定返贫风险的农户和1户存在新致贫风险的农户。评估组将上述两户情况向当地政府反馈后,当地扶贫部门已及时纳入监测,制定帮扶计划,但也反映出个别地方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不够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于4月28日下午召开全镇防(返)贫监测会议,组织镇村扶贫工作站干部、驻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下村逐户开展排查工作,在各村村委会及人员流动密集场所张贴宣传表,及时核实处理省系统反馈下来的数据,严格落实防止返贫监测机制;二是于4月29日-5月6日开展全面回访现有脱贫户及边缘户,调度各村监测帮扶落实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开展整改;三是对我镇现有的5户8人边缘易致贫户(已消除风险)定期排查情况,及时研判风险制定帮扶措施,申报防贫险。

2、有的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信息不够精准。某县存在就业监测务工信息与实际不一致,务工地点与实际不符、电话信息有误; 有的贫困户家中多人在外务工,系统录入1人;有的贫困户无劳动能力,监测系统显示为劳动力。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我县仰山乡仰山村某贫困户常年在广东省白云区企业务工,但系统录入为临时零工,并且未录入务工地点、电话号码。

整改情况:镇人社所每月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摸查,及时在国扶系统及省扶系统做好同步更新,数据比对。

3、基层基础信息不够准确。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我县建档立卡系统填报不规范。通过比对2020年残联发放残疾补助名单,发现贫困人口46人享受残疾人补助,但国扶系统中该46名贫困人口健康状况标识为健康。经核实,该46名贫困人口为2020年4月至10月新办残疾证人员,已享受残疾人补助,但建档立卡系统未及时进行更新。少数贫困户年度收入统计核算不精准。经入户调查了解,仰山乡坛下村某贫困户,2020年1月6日获得民宿产业分红850元,未及时统计收入;会埠镇水口村某贫困户2019年10月至12月在奉新县城从事水泥砂石等小型货运,获得的经营性收入6000元统计为工资性收入。

整改情况:省检反馈的水口村脱贫户甘朝清在县城从事小型货运收入明细归类错误已及时在系统中整改过来,在村级做好收入公示。镇扶贫站针对各类存疑数据及时下发村核实,国扶省系统同步修正更新。

二、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

4、扶贫产业发展政策依赖性强,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抽查3县扶贫产业覆盖面虽然比较广,但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依然不突出,产业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大量扶贫产品的销售主要靠政府及事业单位带动,产业发展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依赖程度较高。县、乡、村各级对于扶贫产业发展的长远谋划有待加强,自主发展意识不强,更多地寄希望于后续产业帮扶政策和帮扶资金。村干部访谈中,80%以上的行政村希望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整改情况:镇农技站积极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引导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种养殖技术,通过流转土地,务工分红进一步强化产业带贫益贫机制。

5、农业合作社运营状况有待优化,户贷社用风险防范有待完善。抽查的29个行政村,虽然都设有农业合作社,但整体运营状况一般,部分合作社产业发展成效不明显,且带贫效益不足。实地调查了解的46个合作社中,近30%产业发展较差或刚刚起步。抽查882户建档立卡户中,通过合作社获得务工收入的不足10%; 获得分红的,标准大部分为200-400元/年,少数低于100元。70%的抽查村反映集体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经营人才,不利于农业合作社后续发展。此外,合作社运营资金中有部分来自于农户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抽查的368户贷过扶贫小额信贷的农户中,有96户(26.09%)为户贷社用,目前对于这些资金的使用管理尚待规范、风险防范措施尚待进一步加强。

整改情况:一是镇农经站深入各村扶贫合作社开展业务指导,规范各村扶贫合作社建设;二是推送各村优秀青年人选参与“赣鄱好青年”相关培训活动,进一步将强本土人才培育管理;三是通过回访工作落实全面开展小额信贷需求再摸底,再宣传,确保有贷款发展产业的脱贫户应贷尽贷;四是督促各村建立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后跟踪管理情况。

6、个别地方就业政策落实不够精准。实地核查了解,某县一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年初提交就业培训意愿,但全年均未参加培训。一专业合作社作为扶贫车间,以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名义获得补贴,但实地核查发现该合作社并未带动贫困劳动力务工。

整改情况:一是通过回访工作组织帮扶干部入户落实全面开展劳动力培训需求摸底,积极引导脱贫户参与就业技能培训;二是镇人社所定期开展摸排监测各村务工情况,及时申报如交通补贴等就业补贴政策。

7、少数地方公益性岗位管理不够规范。实地核查了解,某县一乡镇开发公路养护、森林防火等公益性岗位124个,但未建立岗位管理制度,聘用合同未明确岗位工作范围、职责要求等;另一县某村在岗生态护林员4名,其中3人聘用合同于2020年9月30日到期,入户核查时3人均在岗但未续签合同,1人于2020年11月上岗,但未签订聘用合同。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我县澡溪乡黄石村某贫困户台账资料,显示户主公益性岗位职责为森林防火,其妻子公益性岗位职责为护林员。经调查了解,户主实际从事护林员工作,其妻子实际从事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同时,户主2018年8月前从事村保洁员公益性岗位,2018年9月未再从事村保洁员岗位,已停发工资,但岗位合同未及时撤销。

整改情况:一是做好公益性岗位监督工作,对水口村公益岗位管理不规范及时整改,续签各扶贫专岗合同;二是督促各村开展防火护林排查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三是镇人社所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定期下村监督各村公益性岗位履职情况;四是经回访工作排查后对水口村脱贫户甘红星履职不到位进行清退处理,及时建立各村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台账,定期清退新增;五是镇人社所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及时更新系统内需更新信息,确保账实相符。

8、个别地方健康扶贫家庭医生履约服务有盲点,未履约或履约不实。某县个别家庭医生履约落实不到位,未达到与其签订的协议上每年6次、每2个月随访一次的要求。

整改情况:一是截止至5月6日止,辖区脱贫人口总人数为488人,已建立健康档案人数488份,其中已签约人数488人,签约率为100%;二是截止至5月6日止,辖区脱贫人口老年人数为108人,签约人数为108人,履约人数108人,履约率为100%;0-6岁儿童人数为14人,签约人数为14人,履约人数为14人,履约率为100%;三是截止至5月6日止,辖区脱贫人口数为488人,已建立健康档案488人,全面体检人数为101人。其中已签约人数488人,签约率为100%。脱贫户共183户,共发放联系卡183张。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结核病已完成2次随访人数分别为:105人、24人、37人、1人,均做好了随访记录;四是组织家庭医生可通过门诊、巡诊、随访、电话、微信等形式为脱贫人口提供履约服务。

9、少数地方消费扶贫“三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三专”建设滞后,某县暂未建设消费扶贫专馆;有的运营不到位,某县消费扶贫专馆销售非扶贫目录产品,有的商品没有标注扶贫产品,价格标识不准确等;有的消费扶贫专馆收购贫困户农副产品,未及时结算拨付。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我县放置的18台消费扶贫无人柜均未通电,扶贫产品也未上架。

整改情况:2021年组织镇青树村龙头企业润民米业申报扶贫特色产品奉心米,进一步打开扶贫产品销售销售渠道。

三、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还不够规范

10、个别项目实施缓慢。某区移民办2017年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8万元实施村庄整治项目,建设内容为道路硬化、休闲广场及绿化工程。项目计划2017年竣工验收,实际2019年1月完工。2017年9月该区将资金拨付至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因工程进度原因2019年4月才支付核算,项目进度滞后。

整改情况:镇财政所定期开展扶贫项目实施进度调度,镇财政所加快资金审核拨付,让上年度项目尽快产生带贫益贫效益。

11、资金支出进度较为滞后。某区财政局2019年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42万元实施“雨露计划”项目,计划补贴1400人,实际补贴850人,支出资金256万元,支出进度57.9%。

整改情况:对各村适龄贫困学生开展全面排查,针对雨露计划应享受学生落实相关补助申报。

12、个别项目后续管护不到位。某县农业农村局2017年使用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9万元实施村道路硬化工程项目,虽明确管护人员但后期管护不到位,经实地勘查发现,部分路面出现2 条长约1米的裂缝。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按照“五定五有“落实各村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落实环境管护责任人,分村包片开展定期管护;二是督促各村召开扶贫资产管护会议,确定资产管理专干,落实资产管护。

13、有的项目内容变更程序不规范,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和规模。某县道路防护工程项目批复建设内容为1750米波形护栏及防撞墙,实际该道路没有建防撞墙,而改为全部建设波形护栏,实际验收工程量3088米。

整改情况:一是规范项目库建设,针对入库项目做好前期考察,村开会审议公示,镇审议公示后上报;二是对镇域内项目进行全面摸查,确项目建设程序不合理的项目及时变更报批;三是镇交通站针对我镇水口村存在的扶贫资金交通项目,进一步加强监督指导。

14、有的项目未留质保金。2020年省脱贫攻坚资金绩效考核反馈我县2020年安排90万元用于赤岸镇街子村新建菌房扶贫车间468㎡项目,合同约定项目完工结算后扣留5%(4.5万元)作为质保金,该款项完工结算后已全额拨付,未留质保金。2020年仰山乡塅上村民宿改建项目,批复资金22万元,合同约定项目完工结算后预留3%(0.66万元)作为质保金,该款项完工结算后已全额拨付,未留质保金。

整改情况:镇财政所按照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制度要求,落实相关扶贫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按合同约定程序拨付项目质保金。

15、有的项目扶贫资金未发挥效益。2020年省脱贫攻坚资金绩效考核反馈我县2018年1个产业项目,截至评价日贫困户未受益。2019年10个产业项目,截止至评价日,贫困户未受益。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按照扶贫资产后续管护要求,督促各村落实管护责任人,制定长效管护机制;二是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发放,鼓励通过以务工形式进行发放,扶持脱贫户自主致富意识。

16、有的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2020年省脱贫攻坚资金绩效考核反馈2020年安排126.942477万元用于赤田镇石湖村建设稻谷烘干厂项目,项目绩效目标表中效益指标为增加环境氧气,项目实际情况就是稻谷烘干稻谷加工,不能增加环境中的氧气。

整改情况:镇财政所对各村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进行业务指导,确保各村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设置规范。

四、中央考核发现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重点关注问题

17、因病因残特殊困难群体占比较高。全省因病因残致贫476612户、占59. 53%; “两类对象”因病因残监测16272户、占63.94%。实地走访218户中,患慢病151户、占65.1%,患大病32户、占14.7%,因病因残特殊困难人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需重点保障。

整改情况:一是进一步加强村级排查工作,结合脱贫攻坚回访对全镇目前现有的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还有普通农户开展全面摸排,确保低收入困难人群及时发起申请;二是针对系统数据比对反馈下来的各类申请,及时开展核实,对应纳入风险监测人员及时纳入风险监测名单;三是对全镇目前现有的边缘易致贫户及脱贫监测户制定分层分类帮扶,确保逐步消除风险。

18、医保低保等政策调整压力较大。江西省对贫困人口实行“四道”保障线,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明年统一调整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保障线,报销比例会下降,政策落差较大。同时,全省建档立卡人口中,有92万人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占32.7%。实地走访218户中,有121户纳入低保保障、占55.5%。若医保低保等保障政策退出太快,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增加返贫致贫风险。

整改情况:一是2021年贫困人口虽然由原来的“四道”保障线调整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保障线,但报销比例仍保持在90%的适度水平,未减损贫困人口的医疗待遇;二是镇民政所按照上级要求对镇域内脱贫户做好延退管理工作,对确有此类情形的脱贫户提前做好上报工作,确保稳固脱贫成效。

19、光伏运维管理不到位。有的地方未设置运维管理公示牌,运维公司及运维人员信息未公示;有的地方使用发电收益重复列支运维管理费用,光伏发电收益分配管理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镇扶贫站联系县国资委对镇域内光伏电站设置相关运维管理牌,落实运维管护;二是督促各村制定2021年光伏收益分配方案,严格按照分配方案公示公开收益分配。

四、巩固深化整改落实成效,巩固现有脱贫成果

一是思想认识更加深刻,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讲话精神,干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的工作要求,迎战乡村振兴工作。

二是坚持“两不愁,三保障”不动摇,推进脱贫成果提质增效。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开展全镇村组脱贫户饮水安全入户检测并整改不合格水源,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解决成效考核中指出的问题难点。同时积极在脱贫群众中开展扶贫扶志感恩行动、树立脱贫典型,讲好脱贫故事,引导脱贫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依托自身努力走上致富路。

三是基层工作作风改进优化,群众满意度提升。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彻防返贫监测全过程,把作风建设贯彻防返贫监测各环节的基础上,基层工作作风大大改进,进一步减少文山会海填表报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大大减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多元化发展,群众满意认可度提升,为推动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5篇

一、主要目标

以深度贫困乡镇为重点,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升脱贫质量为核心,强化工作推进措施,加大倾斜支持力度,确保在2020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村的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215个行政村电子商务功能实现全覆盖。依托镇原与天津静海区结对帮扶,不断加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年内争取孵化网货品牌1个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销售金额超过2100万元。

二、工作任务

(一)全力推进电商扶贫

1.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围绕目标任务,强化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为深度贫因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不断健全上下游服务链。二是支持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扩大服务范围,实现一网多用,逐步叠加手机充值、票务代购、水电气费缴纳、养老保险代缴、农资下乡等功能,培养农村居民网上购物习惯,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

2.精心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继续加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围绕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和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四项重点任务开展项目后续工作,进一步打牢农产品上行基础,培育农村电商内生动力,努力构建农村现代市场体系,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在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助力扶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3.着力扩大深度贫困乡村特色产品网销规模。一是按照“多平台入驻、全渠道销售”的思路,进一步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合作,不断扩大贫困村特色产品网销规模。二是策划开展线上推广、推介及促销活动,提升县域电商公共品牌“潜夫臻品”的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三是组织特色农产品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加大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提高点击率及购买转化率。四是着力促进“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在电商扶贫中的应用,拓宽销售渠道,扩大网销规模。

4.持续强化深度贫困村电商人才培训。一是按照省市相关培训要求,进一步加强对80个深度贫困村电商运营人员的电商培训,重点提升参训人员移动端电商基础运营的实操能力,解决深度贫困村电商入才匮乏的问题。二是加强对乡镇电商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趋势把握及工作能力提升培训,开展以电商扶贫优秀企业、优秀网店负责人为主体的电商扶贫领军人物高层次培训,发挥好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作用,持续开展远程(网络)电商培训。

(二)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

一是遴选责任心强、信誉好、带贫户数多、覆盖面广、农产品销售量大的企业或合作社,作为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重点供货单位,加大与静海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农产品销售对接。二是对所有销往静海区的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按批次对农产品进行抽检,出具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报告,落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或登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不断提高静海区消费者对镇原农产品的安全感和信任度。三是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主体,针对购买贫困村农产品的各合作社(企业),需要提供产品销售增值税票和包含收益贫困户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内容的产品来源统计表,由村委会、乡镇审核后分别签章。县商务局负责汇总供货企业销售资料,经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审签,东部挂职副县长审核后录入全国信息系统。

(三)积极开展产销对接扶贫

一是积极促进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大户与外地市场及企业间全面精准对接,支持有意愿的企业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超市设立销售中心。二是组织开展生鲜产品进超市、苹果等大宗农产品集中上市季产销对接活动,鼓励企业参加2020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甘肃行)活动,持续扩大我县产品和服务销售规模。三是大力健全基础设施,支持企业建设大型冷库和彩钢板轻型钢结构大棚,不断强化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设施建设,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提高错峰销售能力。

(四)探索推进家政扶贫

积极配合县发改、人社、妇联等部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工作,与大中型城市家政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并探索建立家政企业信用档案,鼓励贫困户优先选择诚信家政企业,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五)扎实开展精准帮扶

1.优化扶贫工作举措。一是进一步细化完善2020年精准帮扶、巩固提高方案,列出未脱贫户帮扶清单,对已脱贫户加强跟踪指导,防止出现返贫现象。二是持续组织帮扶干部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详细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重点对安全饮水、教育助学、危房改造、异地搬迁、医疗服务等方面进行经常性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帮扶举措。三是积极探索将精准帮扶与商务工作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业务优势,鼓励贫困户通过生产优质农产品参与消费扶贫、通过开设网店参与电商扶贫实现脱贫致富。

2.强化驻村帮扶成效。一是持续选派政治过硬、作风优良、身体健康的年轻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督促指导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及时掌握贫困村户基本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巩固提升计划,积极协调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着力提升脱贫质量。二是依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发展产业,争取年内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500亩以上,肉牛、肉羊、兔存栏分别达到200头、150只、5000只以上。三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年内邀请县农技专家围绕群众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种养殖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和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局各有关股室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务必高度重视,针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逐一推动落实。同时,要积极督促电商三级服务站点、消费扶贫供货企业完善资料,创新措施,优化服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6篇

根据各派2020年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意见建议,我县高度重视,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和派提出的意见建议,把民主监督作为改进扶贫工作、提高脱贫质量的重要途径,现将民主监督意见建议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责任落实方面。“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达到100%。2020年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脱贫攻坚工作40次,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12次、脱贫攻坚联席会议21次,安排部署、会商研讨脱贫攻坚工作,克服疫情和洪灾影响,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县27名县领导、62个县级部门和183个企事业单位联系帮扶30个乡镇436个村,全县6838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所有贫困户,实现县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全覆盖。

(二)政策落实方面。制定脱贫攻坚政策性文件60余个,针对疫情影响制定十项措施,形成完成的政策体系。脱贫攻坚以来,全县完成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住房新建24057户,“两建三改”25440户,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财政投入8900余万元代买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和补充医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100%全覆盖,“一站式”结算医疗费用应报尽报;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六长”负责制,落实教育资助资金28165万元,惠及建档立卡、孤儿、特困供养等贫困家庭学生24.41万人次,贫困户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毕业率100%;采取分散打井、集中供水、管网延伸等方式,解决5168户11117人贫困人口饮水问题。

(三)工作落实方面。建成各类扶贫产业园区(基地)169个、扶贫养殖车间30个,并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受益贫困人口21467人。实施务工奖补,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提供“点对点”专车服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累计兑现奖补资金3296万元。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就业19559人,通过就业扶贫示范基地、扶贫车间稳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743人。以挂牌督战、防返贫监测帮扶、百日攻坚和问题整改清零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常态化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全县大排查发现问题57267个,中、省反馈问题615个,自查问题30580个,全面整改清零。大力推进消费扶贫,30家本地企业申报获得“扶贫”集体商标,通过建专柜直销、平台网销、促销奖补、以购代扶等方式实现农副产品销售总额3.57亿元。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县上下坚持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始终聚焦未脱贫人口、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紧紧围绕“一超六有”核心指标,全力克服疫情和洪灾影响,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圆满完成脱贫目标任务。2020年完成2748户5935人贫困人口减贫任务,33465户78242人已脱贫人口脱贫质量进一步巩固提升,986户2173人边缘易致贫户“一超六有”全面达标。

第7篇

项目推动传播

扶贫基金会品牌处处长丁亚冬告诉记者,扶贫基金会的项目主要有援助型和倡导型两种。援助型主要是帮助特定人群、弱势群体,比如贫困学生、贫困母婴、农村贫困家庭和社区等。

倡导型项目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倡导扶贫济困的社会风气;二是提高公众对公益的认识;三是提高全民对扶贫项目工作的认识。“倡导型项目更多地与传播相关,我们会通过宣传片、公益广告、与合作伙伴进行合作等各种传播手段,让公众了解我们的扶贫项目。”丁亚冬说。

据介绍,扶贫基金会的倡导型项目有一些围绕着相关纪念日展开,这些行动每年都在持续举办。比如每年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贫困日,目的是号召公众重视和关注贫困人口,呼吁人们发现和关注身边的贫困,并一起消除贫困。

2011年的国际消除贫困日活动增加了“消贫手环行动”,基金会先后邀请了杨幂、魏晨等30余位演艺界明星佩戴白色手环,并通过微博等公众平台向各自的粉丝进行公益理念的宣传。

与此同时,基金会还通过《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平面媒体向读者发放白色手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1000余名志愿在街头进行劝募,同时还通过好利来、携程网等企业的连锁店面进行推广,同步向社会大众传播扶贫理念,以及介绍“月月捐款天天加餐”项目。

丁亚冬表示,这次活动共向社会发放了近百万个消贫手环和公益项目宣传

随着各种扶贫项目的开展,

扶贫基金会不断得到越来越

多的受众的认可,在社会上

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也得到大

幅提升单页,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对中国扶贫基金会以及公益的认识。

借力合作伙伴

在长期的实践中,扶贫基金会形成了一系列的品牌公益行动。爱心包裹项目是扶贫基金会于2009年起实施的一项全民公益行动。中国邮政是爱心包裹项目的特别支持单位,扶贫基金会与中国邮政合作,将分布全国3.6万个邮局网点作为“爱心包裹项目捐赠站”,每一个网点都成为爱心包裹项目的传播和捐赠中心;同时数万名邮政员工作为“爱心传递使者”,活跃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大众宣传推广爱心包裹项目。

丁亚冬告诉记者,“中国邮政本身具有品牌效应、公信力以及辐射面,因而大大提升了爱心包裹项目的传播影响力。而中国邮政的业务也通过公益项目得到提升。”

此外,中国扶贫基金会还与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合作,除了制作公益广告,并每天多时段滚动播出外,还把项目植入节目中。电影频道的《光影星播客》节目与扶贫基金会的爱心包裹项目结合在一起。

2007年5月,电影频道与扶贫基金会共同设立了“光影星播客温暖基金”。2007年7月,《光影星播客》与演员李小璐一起为贫困高中生送大学录取通知书。2010年4月22日,《光影星播客》栏目与叶一茜参与云南省首批爱心包裹落地仪式。很多光影星播客爱心大使通过电影频道的播出平台和各种宣传资源及其在演艺界的影响力,号召民众广泛参与,支持扶贫、救援、助学以及母婴健康等各项慈善公益活动。

“捐一元”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携手百胜餐饮集团、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于2008年联合发起的旨在帮助四川地震灾区及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救助项目。2008年、2009年的捐款已为四川地震重灾区绵竹、江油、北川等地的小学生,提供了1.5万人次为时一年的营养加餐。2010年不仅为云南省8县80所贫困小学的2.2万名小学生提供每日营养加餐,还为受助小学提供包括灶具、蒸饭车、消毒柜、冰柜、操作台和排风扇等在内的标准“爱心厨房”设备。

“捐一元”项目也是百胜全球餐饮集团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共同在全球发起的“世界饥饿周救济项目”的一部分。项目开展4年来,已有超过2000多万人次的消费者参与募捐,累积捐款总额高达4000余万元,已经为超过3.5万名贫困小学生发放为期一年的营养加餐。据丁亚冬介绍,该项目已经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和百胜集团最重要的全民公益项目之一。在2011年为期两周的活动中,共募集善款1487万多元。

由于该项目良好的社会效好,3年来共吸引了著名影视明星陆毅、林心如、梅婷、文章、奥运会体操全能冠军杨威、羽毛球世界冠军高凌、跳水世界冠军余卓成、速滑世界冠军王曼丽等近100位文体明星和社会名流参与并担任爱心大使。在他们的带动和号召下,全国共有70个社区、250所小学的1.1万名志愿者先后参与系列爱心活动。目前,“捐一元”已成为中国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众性公益项目之一。该项目成功打造了公众持续性捐赠平台,践行了“人人可公益”的理念,为推动中国社会整体公益意识的提升,加速中国公民社会的进程起到积极作用。

借鉴公关公司

丁亚冬告诉记者,中国扶贫基金会与企业的合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资捐赠,用于满足公益项目及所帮助的弱势群体所需二是员工参与,企业动员员工参与到公益项目中;三是企业为基金会开放自身的渠道或客户资源,共同开展公益项目的传播、募款以及反馈。

对于公益活动的传播,不同的企业有其不同的诉求。有的企业从事的公益活动与其产品毫无关联,对于传播并无要求。而有的企业的CSR与市场相结合,将其作为营销策略的一部分,提升品牌美誉度。丁亚冬表示,这也是商业机构的商业价值所在,只要不违背公益组织的宗旨和理念,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项目开展和推广过程中,扶贫基金会不会直接与专业的公关公司发生联系,但有的合作企业会把他们的企业社会责任交给公关公司做。“通过间接与公关公司的接触与合作,我们也学到很多传播方面的专业操作。”丁亚冬说。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剩存贫困;现状;治理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通过“一个加大、两个提高”,到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要求和目标。这对进一步开展新时期的扶贫开发,消除“剩存贫困”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剩存贫困的特征

贫困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使到2015年,全世界也还有9亿人处于严重的贫困状态[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但依然面临严重的“剩存贫困”难题。

这种“剩存贫困”在我国农村尤为突出。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刘福合表示:2007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从2 148万减少到1 479万;人均纯收入在789元~1 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从3 550万减少到2 841万。且减少贫困人口的压力越来越重,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我国农村的“剩存贫困”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贫困分布广。我国“剩存贫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的26个省(区、市)。其中,国家扶贫重点县地域就占国土总面积的25.3%,总人口2.23亿,占全国农村总人口近1/4。在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中,有49个县在东部地区,占8.28%;有150个县在中部地区,占25.34%;有393个在西部大开发地区,占66.38%[2]。

第二,贫困程度深。2004年末,我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有2 600万(以人均年纯收入637元以下标准),初步解决温饱但尚不稳定的农村贫困人口有5 000万(以人均年纯收入924元以下标准),也即尚未解决和尚末稳定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共有7 600万。

第三,返贫现象突出。“返贫”是指贫困人口和地区在脱贫之后又重新陷入了贫困的现象。

在我国农村,“返贫”现象十分突出,许多地方在扶贫脱贫过程中都出现过 “返贫”现象,有的还非常严重。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介绍,三峡某库区县(一些简称“库区县”)返贫率曾经高达51.9%。而地处秦巴山区某县的笔山镇返贫率竞达95%。世行“秦巴”扶贫项目中,1998—1999年的脱贫农户比重为8%,返贫农户却高达11.5%[3]。

第四,脱贫难度大。经过几十年的扶贫攻坚,比较优势明显的地区和人群都已经脱贫致富了,多数“剩存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比较差,有的甚至非常恶劣不适合人居住,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剩存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日益增大。而“剩存贫困”人群的抗贫能力又呈递减趋势,使脱贫难度日益加大。

第五,个体贫困突出。当前,农村贫困由 “整体贫困”向“局部贫困”或“个体贫困”转变,原来单一的“贫困区”逐步向“贫、富区”交织化发展。从“库区县”看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到2004年,该县的市定特困村仅有141个,比2002年减少了149个,比2001年减少了260个。与此同时,贫困地区致富能人的不断崛起,他们用适量的资金和较大的技术支持当地农户的发展,实现了“大户帮扶贫困户”,并带动了一批农户逐步富裕起来,使 “贫困区”逐步消失,而个体贫困随之凸现,“有的落后地区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 [4]。

第六,持续贫困增多。持续贫困或“长期贫困”是指一个贫困个体经历了五年或五年以上的确切的能力剥夺。个体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也有研究认为,90%的长期贫困者都经历了四年贫困时期[5]。据统计,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减少到2002年的2 820万。但2003年由于受灾等原因,贫困人口反而又增加了80万,即达2 900万。2004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比上年减少290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2.8%,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初步解决温饱但还未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 977万,减少640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5.3%,下降0.7个百分点。到2005年底,中国还有2 365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及4 067万相对贫困人口,两者共计6 432万。此后,即使在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高度关注民生,美元贬值的背景下2006年仍然有2 148万,2007年也有1 479万;人均纯收入在786元~1 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也分别为3 550万和2 841万。这些数据在扣除“脱贫后返贫”人口以外均为持续贫困者,随着持续的时间越长剩存贫困的累积越多,甚而出现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农村剩存贫困的治理路径

1.强化政府责任

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在农村剩存贫困治理中的责任。首先要形成“必须在全社会确立起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其次要重视加强对中国返贫问题的理论研究及政策指导。同时,要加大扶贫经费投入、管理和使用。中国目前的反贫困资金不足GDP的0.5 %,与国际上至少应占GDP的1.5 %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中明确提出: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二级转移支付制度,为贫困地区提供财力支持。当前要加快公共财政供给制度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扶贫的支持力度。

2.壮大经济基础

消除农村剩存贫困必须建立在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树立全新的科学发展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贫困,把扶贫纳入发展之中统筹谋划,在发展破解剩存贫困难题。对此,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优势,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优化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质,选好产业项目,采取扶持龙头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色经济、生态产业、绿色产品。二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经阶段,也是剩存贫困地区脱贫发展的必经之路。牢固树立以工兴农、以工脱贫的思想,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乡村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适宜小项目进乡村,鼓励外来资金项目入农村,为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拓宽渠道。三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增强贫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四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形成“县有开发区、乡有集中区、村有创业点”,为广大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3.提高抗贫能力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解决返贫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西奥多·舒尔茨指出:“土地本身不是造成贫穷的关键因素,人力才是:在提高人口素质上所进行的投资会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穷人的福利水平。”[6]

农村剩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素质较低,抗贫能力弱,脱贫难度大,应着力提高贫困群体自身素质,增强劳动本领和致富能力。必须坚持扶持、扶技、扶智相结合;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落实 “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农民继续教育力度,加强剩存贫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技能培训;扩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投入;扶抑并重着力提高剩存贫困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当前,应着重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免费培训,使有培训需求和创业就业欲望的剩存贫困农民尤其是特困、残疾和大龄贫困劳动力都能接受免费培训;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创业文化,努力形成“人人想做事、家家忙致富”和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全民创业的社会风尚。

4.创新扶贫机制

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展新时期的扶贫工作,一要整合扶贫资源。以扶贫开发规划为统揽整合各方资源,建立行业规划与扶贫规划相衔接的机制,把部门职责与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统筹发展”的扶贫工作新机制、新格局。二要完善对口帮扶。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加强和完善“集团式”扶贫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捐助活动,为全社会参与扶贫营造氛围;建立党员干部、富裕农民结对帮扶剩存贫困农民机制。三要多元扶贫开发。拓宽扶贫途径,在发展思路、物质财力、科技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给予帮扶;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包括民营企业以各种方式予以帮扶;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支持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积极开展“脱贫工程”、“光彩事业”等帮扶活动。四要重视对贫困地区的小额信贷进行积极引导、规范运作。规范小额信贷运作,积极引导国际有偿援助性资金、国内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参与小额信贷,支持扶贫开发项目。五要转变扶贫思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第19条指出,稳步推进自愿移民搬迁。对居住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特困人口,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实行搬迁扶贫,使农村剩存贫困农民远离恶劣自然环境的居住地。当前,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在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移民式、迁徙式扶贫,切实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降低反贫困的成本。

5.完善保障体系

由于社会保障具有防止非贫困的社会成员沦为贫困阶层及帮助贫困的社会成员摆脱生活困境的双重功能,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站在共享改革成果,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建立倾斜农村、关照贫困、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免除建卡贫困户的自筹参合费用,将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建立农村特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同时,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剩存贫困农民“老有所养”。而且,还要完善和发展倾斜农村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

参考文献

[1] Hulme,D.,(2003).Chronic Poverty and Development Policy:An Introduction.World Development.31(3):399.

[2] 李其道.在“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中结合实施农村水电增收解困工程论证分析[EB/OL].中国能源网,2006-10-30.

[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书号:ISBN 978-7-5037-4160-9/F.1674.

[4] 金鑫.中国问题报告:第4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第9篇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1、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发放情况

2016年-2020年共发放学前资助1958人次,发放资金107.61万元;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692人次,发放资金119.6万元;发放普高国家助学金2676人次,发放资金267.6万元;发放普高免学费517人次,发放资金33.47万元。总计资助学生7843人次,发放资金528.28万元。

2、生源地助学贷款

2016年-2020年共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33人次,共发放助学贷款430.615万元。所办贷款全部通过省开行审核,发放成功。

3、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2016-2020年共发放扶贫资金1344人次,发放资金96.96万元。

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二、十四五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及还款工作

3、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三、2020年工作总结

1、资助资金发放

学前:学前资助春季资助128人,补助资金7.04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54人,省外建档立卡学生4人,资助资金3.19万元),秋季发放学前资助123人发放资金6.765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50人,发放资金2.75万元);

义务教育:春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69人,发放资金3.4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4人,发放资金1.2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55人,发放补助资金6.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64人,发放资金4.1万元);春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57人,发放资金3.5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30人,发放资金1.8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0人,发放补助资金4.0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68人,发放资金2.125万元),春季合计发放531人,发放资金18.19375万元。秋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5人,发放资金1.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1人,发放资金1.0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73人,发放补助资金6.8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56人,发放资金3.9万元);秋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8人,发放资金2.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2人,发放资金1.3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8人,发放补助资金4.31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71人,发放资金2.21875万元),秋季合计发放484人,发放资金15.2625万元。全年发放资助1015人次,发放资金33.45625万元。

普高: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春季发放166人,发放资金16.6万元;免学费补助87人,发放补助资金6.09万元;秋季发放155人,发放资金15.5万元;免学费补助15人,发放补助资金1.05万元。全年发放国家助学金321人次,发放资金32.1万元;发放免学费102人次,发放资金7.14万元。

2、其他工作

(1)、年初安排专人联系各相关科室对2020年教育民生工程项目逐一测算资金,并积极与区财政对接,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2)、每学期开学初,在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教师会、班会、家长会和黑板报等形式宣传资助政策。

(3)、区教体局深入校园、结合扶贫日在苏宁广场向学生、家长和市民、通过各级网站、报刊等宣传政策。

(4)、开学初在各校园对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在校在籍等情况进行摸排。

(5)、每次资助资金发放后向受助学生发放《致家长同志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受助项目、发放时间及发放资金等进行告知。

(6)、积极组织各校园填报全国学生资助系统和XX省建档立卡系统。

3、扶贫工作

发放区扶贫资金30人次,发放资金2.5万元,为困难学生发放线上教学设备6人,发放资金0.36万元。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4、生源地助学贷款

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86人,贷款金额78万元。

三、2021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及还款工作

3、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1、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发放情况

2016年-2020年共发放学前资助1958人次,发放资金107.61万元;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692人次,发放资金119.6万元;发放普高国家助学金2676人次,发放资金267.6万元;发放普高免学费517人次,发放资金33.47万元。总计资助学生7843人次,发放资金528.28万元。

2、生源地助学贷款

2016年-2020年共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33人次,共发放助学贷款430.615万元。所办贷款全部通过省开行审核,发放成功。

3、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2016-2020年共发放扶贫资金1344人次,发放资金96.96万元。

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二、十四五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及还款工作

3、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三、2020年工作总结

1、资助资金发放

学前:学前资助春季资助128人,补助资金7.04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54人,省外建档立卡学生4人,资助资金3.19万元),秋季发放学前资助123人发放资金6.765万元(含省内建档立卡学生50人,发放资金2.75万元);

义务教育:春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69人,发放资金3.4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4人,发放资金1.2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55人,发放补助资金6.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64人,发放资金4.1万元);春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57人,发放资金3.5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30人,发放资金1.8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0人,发放补助资金4.06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68人,发放资金2.125万元),春季合计发放531人,发放资金18.19375万元。秋季发放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5人,发放资金1.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1人,发放资金1.0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73人,发放补助资金6.8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156人,发放资金3.9万元);秋季发放初中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38人,发放资金2.37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22人,发放资金1.375万元);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8人,发放补助资金4.3125万元(含建档立卡学生71人,发放资金2.21875万元),秋季合计发放484人,发放资金15.2625万元。全年发放资助1015人次,发放资金33.45625万元。

普高: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春季发放166人,发放资金16.6万元;免学费补助87人,发放补助资金6.09万元;秋季发放155人,发放资金15.5万元;免学费补助15人,发放补助资金1.05万元。全年发放国家助学金321人次,发放资金32.1万元;发放免学费102人次,发放资金7.14万元。

2、其他工作

(1)、年初安排专人联系各相关科室对2020年教育民生工程项目逐一测算资金,并积极与区财政对接,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2)、每学期开学初,在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教师会、班会、家长会和黑板报等形式宣传资助政策。

(3)、区教体局深入校园、结合扶贫日在苏宁广场向学生、家长和市民、通过各级网站、报刊等宣传政策。

(4)、开学初在各校园对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在校在籍等情况进行摸排。

(5)、每次资助资金发放后向受助学生发放《致家长同志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受助项目、发放时间及发放资金等进行告知。

(6)、积极组织各校园填报全国学生资助系统和XX省建档立卡系统。

3、扶贫工作

发放区扶贫资金30人次,发放资金2.5万元,为困难学生发放线上教学设备6人,发放资金0.36万元。XX区教育体育局扶贫户6户,责任到人,按照上级要求至少每2月入户扶贫一次,并为困难群众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疫情期间还为困难家庭学生送去线上教学用品、口罩、消毒剂等用品。

4、生源地助学贷款

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86人,贷款金额78万元。

三、2021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学前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工作。

2、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及还款工作

第10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o1010”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开展脱贫攻坚开展情况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扶贫环境,现将我局2020年开展脱贫攻坚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9月30日上午,我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启林同志带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并安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面对疫情影响,我局采取应对措施,取得了成效。为落实埇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埇扶办[2020]3号)文件,一是疫情期间对帮扶村捐赠方便面、酒精、防护服等物资,价值8000余元,二是组织动员党员干部职工捐款15160元,三是组织宿州市皖神面粉有限责任公司、东森木业公司捐赠各种物资价值9000余元,缓解了贫困村资金压力。

(三)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每月结合当时重点工作开展一次贫困人口全覆盖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全村建立网格13个),建立问题整改台账,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持续整改到位,落实政策措施,补齐短板弱项。能够立即整改的,坚持立行立改、立竿见影;需要一段时间整改的,限时整改到位;坚持举一反三,确保发现的问题改彻底、改到位,不反弹、不回潮。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排查问题、对各项“大排查”问题整改等方面督战内容,开展挂牌“回头看”,对所发现问题进行再审视、再巩固、再提升,做到逐户逐人逐项销号,实现整改问题动态清零,确保剩余未脱贫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四)巩固脱贫成果情况。走访全村入户掌握基本情况,特别是贫困户、边缘户“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基本情况,推进“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措施落实、驻村帮扶工作等。谢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9户342人,未脱贫9户18人(3月12日整户死亡1户1人),贫困发生率0.40%。重点对该村收入不稳定、发生重大疾病、家庭变故户、疑似危房户、无经营性收入、无务工收入、无政策性兜底户;一般农户危房户、收入低于贫困线1.5倍的农户进行挂牌。加大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督促相关网格责任人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为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三年提升行动。我局积极与各用地单位、乡镇配合,统筹安排城乡用地,重点保障社会民生建设、基础建设和产业建设用地,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20年报批了大店、大营、符离、顺河、芦岭、永镇、栏杆、夹沟等乡镇安置区以及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扶贫工厂等17个项目418.36亩用地。项目结合扶贫攻坚,实行整村整治复垦、整村搬迁安置,既落实了建设用地指标,又为搬迁村民创建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六)扶贫消费月开展情况。9月份,按照区方案,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各具特色的消费扶贫活动。

1、局扶贫消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认真筛选扶贫企业和扶贫产品,为全局640名干部职工购买了草原牧业产品24.32万元、购买徽香元烧鸡19.2万元、购买扶贫产品鸡蛋7.68万元。

2、我局组织动员爱心企业和个人购买扶贫产品2.2万元,在扶贫消费月期间共购买扶贫产品53.4万元。

(七)全国第七个扶贫日活动。2020年10月17日上午,宿州市埇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认领一个扶贫项目、进行一次集中走访、慈善捐款”活动,积极开展全国第七个扶贫日活动,为褚兰镇谢炉村贫困户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

当日,宿州市埇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同志带领局帮扶干部一行来到了谢炉村。到村后,先是与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干部进行项目认领对接,出资10万元助资入股宿州市健能兴养殖有限公司项目。在这次扶贫日活动中,宿州市埇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还向谢炉村慈善捐款1.0935万元。

我局于10月17、18日组织640名党员干部职工以股室为单位,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收看“决战的时刻——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

(八)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情况。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作风的要求,扎实做好挂牌督战,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只督不战。对弄虚作假、屡改屡犯,存在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的问题,严厉进行追责问责。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体包保人员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开展挂牌督战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严格落实包保负责制,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第11篇

通过建立和运转“互助资金”,缓解贫困村农户发展主导产业所需资金短缺问题,在贫困村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引导农户树立市场观念,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自我积累、自我管理、互助互济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夯实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基础,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走出一条扶贫开发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二、主要目标

由“政府引导”和“农户自愿”的形式共同组建“互助会”。会员以借用方式有偿周转使用“互助资金”,用于发展当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和商贸活动,由会员民主选举产生的理事会负责对协会互助资金的审批、发放和回收,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并在互助资金和农户利益之间形成联结机制,促进贫困村村级(社区)产业发展的滚动发展。

三、工作原则

1、坚持自愿的原则。农户加入互助会自愿,退出互助会自由。

2、坚持扶持发展的原则。互助资金重点村限用于发展生产性项目,移民社区限用于商贸发展,不得把借款转借他人。

3、坚持贫困户优先扶持的原则。互助会在审批和核定借款时,优先批准贫困户的借款。

4、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互助会实行“阳光操作”,定期对借还款情况进行公示公告,全过程接受全体会员的监督。

四、组织机构

1、县成立贫困村村级产业发展互助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扶贫办主任、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乡镇、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农村合作银行、县直有关单位为成员。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农村合作银行密切配合,加强对试点村的政策指导,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抓好抓实试点工作。

2、试点村(社区)要贯彻基层民主程序和要求,组织会员民主选举公道、正派、有责任心的村民组成理事会和监事会,其中必须保证贫困户代表占有一定比例。互助组织理事会一般由3-5名成员组成,包括理事长、会计、出纳等。监事会一般由3-5人构成,由村五老人员组成,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贫困户代表1人、低收入户代表1人、妇女代表1人。监事会成员不得兼任理事会成员。

3、理事会的职责是:组织村民共同制定实施本村《村级互助章程》和《互助资金管理办法》(包括管理规则,入会股金标准,借款的对象、条件、期限,还款的方式、占用费的收取和使用,公告公示办法等),指定专人负责行使借款的审批、发放、回收等日常具体事务。监事会的职责是:对本村参与互助会的农户负责,负责监督理事会的行为是否合规,组织实施办法是否得当。

五、资金使用

1、资金来源

一是农户获取借款资格而自愿缴纳的入会股金(股金的标准为每股500元);二是政府挂点单位帮扶资金;三是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四是社会各界以扶贫为宗旨无附加条件的捐助款。“互助资金”只能用于农户滚动借款,不得用于其它支出。

2、借款对象和借款条件

借款对象:加入互助会1个月以上,并缴纳入会股金的会员。

借款条件:严格遵循“三个必须”和“两个优先”的原则。“三个必须”是:借款对象必须是已缴纳入会股金的农户;必须是具有劳动能力和偿还能力的本村村民;必须有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两个优先”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低收入户借款优先;用于发展当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者借款优先。

3、借款额度、借款期限和借款管理费标准

①会员向“互助会”借款初始最高额度控制在2000元以内(按期还贷可增加信用等级,每升一个等级可增加贷款规模500元),借款期限一般为3个月,最长为12个月。为控制风险,借款余额不能超过互助资金总额的90%。

②在互助会周转资金不足时,会员如在农村合作银行进行了授信评级的可向农村合作银行申请额度在0.5万元以内的贷款,按县扶贫贴息贷款办法执行。贴息资金由扶贫办、财政局在每年贴息资金中予以统筹安排,分年下达。

③互助资金的使用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可向借款农户按月5‰收取占用费(主要用于发放股金红利及收贷费用,余额滚存入互助资金本金),占用费在还款日一次性收清。

4、工作经费标准

入会会员股金红利每月3‰,按年发放;理事会工作经费按季提取:①发放借款,按互助资金中放款金额每月1‰提取;②收回互助资金借款,6个月以内归的还按金额每月2‰提取,6个月以上1年以内归还按金额每月1‰提取,1年以上按每月0.5‰提取。

六、资金管理

(1)建立会员借款联保制度。凡是会员向“互助会”申请借款,除自身财产必须超过借款金额的一倍以外,还必须出具担保证明。没有担保的申请,理事会一律不予受理。担保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联户担保,即会员自愿组成借款小组(原则上5户为1组),小组内任一会员借款,如该借款户不能按期偿还时,其他会员必须负连带责任。二是个人担保,借款会员可找有实力的会员担保,在借款不能按期偿还时,担保会员负连带责任。会员借款可选择两种担保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同一会员原则上不能同时为几户会员提供担保。理事会成员不能为借款会员担保,但对每一笔借款负连带责任。

(2)建立借款违约金制度。如果会员借款逾期不归还借款资金,延期时除计算占用费外另按欠款资金总额收取一定比例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标准为每月5‰。提供担保的协会会员有责任和义务督促借款会员按时归还借款。对逾期不归还和无力偿还的,由提供担保的协会会员共同承担还款义务,并取消担保会员在互助资金借款的资格,直至借款户还清借款为止。如借款人和担保人拒不偿还的,按管理制度取消会员资格,并由互助理事会提讼,依法处理。

(3)建立互助资金专帐制度。财政扶贫资金和协会会员股金统一存入乡镇财政所开设贫困村(社区)互助资金专户或村设立互助会资金专户,由乡财政所监管。互助资金专户必须设在当地农村合作银行机构。会员借款时,凭借款会员的借款申请、审批表,借款合同等资料,将借款资金拨入会员在当地农村合作银行开设的帐户中。会员归还借款时,凭村互助理事会开具的还款通知单,将借款资金和借款占用费存入互助资金专户。乡镇财政所要加强互助资金监管,互助资金转帐单要有互助理事会、理事长、理事会会计、乡镇财政所所长或总会计4个印章。村级(社区)互助会要每季公布一次互助资金运行情况,确保公开透明,监督到位。

(4)建立资金运行公示制度。各试点村(社区)要严格按照试点工作的有关步骤和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改变资金用途,不得增加借款额度。互助资金使用管理全过程执行公示公告制。试点村(社区)对政府补助资金、农户缴纳股金、接受社会捐资等互助资金筹集情况,农户借用互助资金及还款情况,农户借款占用费的收取及使用情况,要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告;参加互助资金组织的农户名单股金数量,农户借款名单及额度、期限,参加互助资金组织的贫困户和低收入户名单及缴纳股金情况,要在本村(社区)进行公示。每年底,各试点村(社区)互助理事会要向会员代表会议全面报告一次互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征询改进意见,接受会员的质询和监督。

(5)建立信用星级管理制度。引进金融部门信用等级机制,制定信用星级管理规定:凡按时归还借款者“一次一星”,“六星”为最高信用等级,每多一星可增加贷款500元,最高借款一次性可达5000元。既能使会员贷款能够达到一定的规模,又能有效地促进会员诚实守信,按时还贷。

七、几点要求

1、要加强领导,各负其责。根据部门职责,扶贫部门侧重抓好互助资金的组织实施和信息采集,财政部门侧重抓好互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管检查,县农合行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发放贷款。所在乡镇要指导试点村(社区)制定本村互助资金试点方案,并引导当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作为“互助资金”发展的重点产业予以重点支持,优先放款。

第12篇

提供具有贵州优势的有效供给

国内消费增速减缓,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仅2016年春节,中国旅客以900亿人民币再次打破出境购物新纪录,显示出在消费领域明显的供需错配。

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3月5日,总理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2041字来全面阐述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两会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等成为贵州代表团热议的话题之一。

对于贵州而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贵州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必然要求。”3月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团组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省长孙志刚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供给侧改革核心在“以人为本”,贵州提出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正是扩大有效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举措。

对传统产业而言,着力点在“降成本、稳增长”上。全国人大代表、瓮福集团总经理助理金钢认为,国企的供给侧改革要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多环节找答案。“在当前全国磷肥产能过剩的现状下,从产品的生产环节着手,一方面逐年减少基本磷肥的生产量,另一方面提高化肥使用价值,生产符合农民需要、市场需要的绿色产品,从而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全国人大代表、开磷集团董事长何刚认为,所谓去产能,就是“市场不需要的东西要‘去’;产品卖不出你要‘去’;成本比不过人家你也要‘去’。”

这是一场“大浪淘沙见真金”的考验。我们要清楚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去产能”、做减法,更重要则是做“加法”。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就是做“加法”,其中突出代表就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

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长板,提供具有贵州优势的有效供给,就能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

精准扶贫的根本是以人为本

“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这是中国政府对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掷地有声地提出了脱贫工作目标。

以举国之力发起的中国式扶贫,现在开始冲刺,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县乡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

“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去年6月,在贵州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主要领导参加的扶贫攻坚座谈时说。

“十二五”期间贵州累计减贫656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从2011年的33.4%下降到14.3%。但剩下的493万贫困人口,全都是长期贫、难脱贫的“硬骨头”,到2020年基本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仍然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

脱贫攻坚是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493万贫困人口,五年时间,意味着平均每天要解决近2700人的脱贫问题。要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贵州如何发力?

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绿色贵州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兜底是贵州提出的六大脱贫攻坚战,将与贵州“大扶贫”战略紧密结合,与“五个一批”紧密结合,做到对象识别精准、政策措施精准、项目安排精准、干部选派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全力推动、全面合力,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将493万贫困人口逐一销户、彻底清零。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说,精准扶贫“光给钱,没用,那是短期的”。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高原山地省份,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革命老区,贵州的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1%。怎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王富玉认为精准选择扶贫产业是关键,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应考虑大力发展中药材和旅游业。

威宁迤那总结出的“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精准扶贫四看法”,从识别贫困对象上如何“精准”。

毕节七星关提出的“一市五金多套餐”,从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帮助脱贫致富上做到“精准”。

“精准扶贫,最根本还是以人为本。提高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吴晓灵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贵州各地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推进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尽管扶贫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理念都是让贫困地区拥有“造血”能力,实现彻底脱贫。

“贵州努力,中央给力,全国支持。”脱贫攻坚关键在精准,成败在贵州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

大数据发展 人才是关键

“‘风生水起’的大数据是贵州在全国率先出的一步。一头连着需求端,一头连着供给端,大数据‘两侧精准发力’,能够广泛创造商用、民用、政用需求。”全国人大代表、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马长青表示。

2014年初,贵州拉开发展大数据的序幕。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贵州大数据产业年均增长37.7%,并推出了系列首创之举。

“谈大数据必谈贵州”,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3月7日,在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大数据再次成了代表和媒体关心的话题。

作为在贵州发展大数据最早的一批企业家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被媒体记者“围追堵截”。

两年前,对于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很多人抱有疑虑,尤其是人才问题。“但如今,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王伟说,近年来一大批企业落户贵州。

不过,王伟也坦言,贵州要做大做强大数据,人才依然是短板。“大数据产业,人才是关键。”

事实上,贵州一直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2015年9月份以来,贵州就广发“英雄帖”,在广州、上海以及欧洲等地开展了一系列招商引智活动。

2014年,贵州在北京召开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强调“招商引资”。2016年3月2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贵州在北京举行的大数据(北京)推介会,强调“招商引智”。“大数据产业发展,技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乐职说,“资”和“智”区别在哪里?一个字的变化,表明了“2016云上贵州・大数据招商引智(北京)推介会”既要招商,更要引智的转变。

只有大数据人才、团队、科研机构选择贵州,贵州才能打好这场抢先机的突围战,引领大数据的大未来。

如今,贵州正在初步形成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校企合作共建教育培训基地,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培养、储备、引进和集聚人才。2014年,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应运而生。以大数据命名并设置学院,这在全球是第一家。

“未来,我们每年都将为贵州大数据产业输送近400名专业人才,他们会成为贵州大数据产业的新鲜血液。”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泉说。

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

“中国有两个省可以称得上旅游立省,一是海南,另一则是贵州。” 谈及贵州旅游井喷式增长的潜力,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公司首席顾问刘锋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贵州秀色可餐的自然风光、特色鲜明的山地环境、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浓郁丰厚的历史文化、宜人舒爽的气候条件等和谐共生,成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令人向往的乐园和净土。”

当前,中国旅游消费日益成为老百姓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中国已然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1月7日《纽约时报》公布了2016年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贵州和杭州榜上有名,这为贵州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十二五”贵州旅游发展很快,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7%。

贵州发展旅游业有大公园、大生态、大交通、大数据、大品牌五大突出优势。2016年春节黄金周期间,贵州接待游客增长30.2%;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32.7%。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用一组数据说明了贵州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冬天去海南、夏天游贵州’正在成为新的时尚。”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说,“‘十三五’期间,要确保全省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有些地区要力争达到50%以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将大有可为。全力打造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以大生态提升大旅游、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以大健康来丰富大旅游,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贵州多名代表谈到,要转变旅游业的增长方式,以超常规的举措,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举措、创新的方法,实现全业态、全过程的发展,全面打造贵州旅游的升级版。迈进“十三五”,贵州旅游业前景可期。

贵州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5%,旅游业也因山地制约发展缓慢。换个观念,这千重大山又是得天独厚的宝藏。靠山吃山,贵州以山地旅游作为发展方向,先行探索山地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山地旅游大省和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

万峰林、梵净山、大娄山、黄果树、荔波漳江……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成效明显,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

爽爽贵阳、醉美遵义、中国凉都、水墨金州、山水贵安……一张张旅游名片深入人心。

“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通过发展山地旅游新业态,六盘水正在不断丰富‘中国凉都’的品牌内涵。”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说,“下一步,六盘水将把旅游业融入城乡统筹发展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过程,走出一条山地特色全域旅游发展新路。”

“珍珠串项链,盆景做公园。安顺将把所有好的景点连通起来,将单个景点做得更好,发展全面的、系统的、绿色的全域旅游。”全国人大代表、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告诉记者,安顺下一步将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统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让多彩贵州的底色更绿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3月10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再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看得如同我们的眼睛和生命一样,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表述。去年两会期间,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党的十以来,每到两会必提生态,每逢考察必谈环境。贵州牢记的嘱托,“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深刻领会、深入贯彻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践行绿色发展。

“贵州是长江和珠江的生态屏障,一般水质都在二类以上,森林覆盖率高,为长江和珠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王正福说。

贵州生态建设的脚步,迈得铿锵有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贵州不唯GDP论英雄,取消生态重点县GDP考核。这不代表贵州不重视GDP,全省实施生态扶贫工程,让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搬出大山、搬进城市,实现脱贫一片、还一片绿水青山,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生态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护、从护到富的“绿色实践”,激发出的是绿色背后的大红利。“以前砍树,越砍越穷,现在护林,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黔南州贵定甘溪林场职工代表胡发荣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黔西南州集中采访时说。

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今年退耕还林还草15000万亩,这件事一举多得,务必抓好。”

这对贵州来讲是一个利好的机会。“十三五”期间贵州将通过扶贫推动生态环境跃上新台阶,对贫困地区25度以上坡耕地和15度至25度重要水源地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带动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