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影评论论文

电影评论论文

时间:2022-08-11 15:0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影评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影评论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 影视文化 网络影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10

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参与者,也是影视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参与者。据CNNIC的调查,截至2009年底,25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1.95亿人,占网民总体(3.84亿)的50.7%,18—25岁的网民又占青少年网民总体的59.4%,这其中,大学生网民是最活跃的群体之一。相比中小学生网络使用上娱乐应用(包括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突出的特点,大学生群体在大部分网络应用上的使用率都最高,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方面活跃程度更显著[1]。另据艺恩咨询公司的《2008-2009年中国电影观众调研报告》[2]和蒲剑先生的《2010年三四月份中国电影市场观众调查分析》[3]显示,20—30岁为主流观众集中的年龄段,占据观众的四到五成,而大学本科学历也是中国电影市场主流观众的一个突出特点。网络影视评论的生产和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介入网络文化和影视文化的重要途径。对这一文化行为的深入了解无疑有助于对网络影视评论传播效应的认识,也是制定措施促进网络影视评论及影视文化健康发展的依据。

下文基于2012年四五月间面向五省六所大学[4]610名本科生课堂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受访者遍及大一到大四,出生年份从1988年到1994年,以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出生为主体。专业分布涉及理工类、文科类、影视动画类。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占据59.4%。受访者分为两组,306人接受“关于网络电影评论的调查”,304人接受“关于网络电视剧评论的调查”。两组问卷除了关键词“电影”和“电视剧”的不同外,其它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一、大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剧的频率和渠道

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电影、电视剧的接触是相当频繁的,观看数量也是可观的。在高考压力减除、校园文化影响、生活自主能力提高、网络片源丰富、观看方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电影电视剧欣赏成为当代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的主流内容之一。从电影组的情况来看,将近50%的受访学生平均每周的观片量超过1部,不少影视专业的学生表示每天都会看电影。观片量的多少明显与专业有关,普通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73%的人估算自己的看片频率在“每月1-3部”或“每周1部”的水平。而戏文、摄影、编导等影视专业学生则较少人低于“每周1部”的数量,相反,每周看片2、3部的很普遍。这样的分布当然与专业热情和兴趣有关系,也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业负担有关系。电视剧组的分布规律大体相似,每年看1到2部的情况最多,占据三成。年观看量低于1部的超过8%。

当被要求对几种看电影或电视剧的途径“按照自己常用到不常用的顺序进行排列”时,80%左右的学生将“通过网络(包括在线观看、下载观看)观看”的方式排在第一位。这其中电影组中有23.1%的人除了网络渠道以外,不考虑其它的电影观看途径。这组只有不到12%的学生首选“进影院观看”。有学生明确表达只有那些艺术质量上乘,视听享受指数又高的影片才值得进影院观看。排除网络这个首选渠道以后,学生们才会主要选择电影院或电视。丰富的网络视频资源和下载资源为大学生观众提供了远比电影院和电视都要数量多且品种多的影视剧产品。通过网络的途径,他们接触到大量的外国影视剧。

网络成为大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剧的首选渠道和主要渠道,这大大激发网络影视评论的活跃和繁荣。尽管上网观看电影电视剧免费而便捷,但大学生也要为自己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计算,做准确的看片选择。再说大量作品的存在也使选择成为必须。于是,通过一目了然的分数,或者通过三言两语的简评或精密细致的长篇文章的评价、评论对备选作品做一个看前的评估成为网络影视观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和伴随行为。这一伴随行为在看片后又可能延续到参与打分、回复评论、发表评论等构成的交流环节和深度欣赏环节。所以,影视剧播映和观看渠道的网络化是催生网络影视评论在各类网站上普遍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对电影电视剧信息的获取习惯

当代大学生搜寻、观看、收藏电影电视剧的诸种活动都依赖于网络,围绕着电脑。网络舆论对他们起了极大的引导作用,左右着他们的看片选择和观片后的影片评价。而他们查看影视信息、参与影视评论的活动不仅仅满足于影视文化介入的需要,还往往是跟他们的娱乐需求、社交需求和学习需求融合在一起的。本次调查围绕电影电视剧信息的来源和信息读取上的偏好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调查。

首先,表7、表8、表9呈现“国内网站”和“朋友告之”是电影电视剧信息最主要的两大来源,50%以上的信息不是来自朋友,就是来自国内网站,而朋友之间的信息交流很可能也是通过社交网站、即时通信等网络工具的。排在“网络”和“朋友”之后的信息来源是电视和电影专业杂志。中央台和省级台播出的一些权威的娱乐新闻报道节目成为学生们通过电视获取电影信息和电视剧信息的重要平台。另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电影专业杂志是《看电影》,而他们对电视杂志的接触相对少。

疲软多年的内地电影市场从2005年开始强劲上升,电影重回大众文化的焦点位置。与此同时国内外电视剧佳作迭出引发一次次轰动全国的观看热潮。电影电视剧版面成为各种门户网站的标准配置。2007年以来,视频网站和网络视频播放器及搜索引擎的迅猛发展又让它们成为影视文化培育的新基地。影视信息在大型综合门户网站、影视专业门户网站、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等不同性质不同应用功能的网站和视频播放器等工具平台上广泛存在。

表10数据显示无论电影组或电视剧组,最大比例受访人群的影视信息获取主要依赖风行、迅雷这一类观看工具和下载工具,数据都在三成左右。可见,对大学生而言,影视信息获取的最主要动机是看片指导。表10的数据还显示时光网和豆瓣网对电影爱好者有较强的聚合作用,而对电视剧迷的聚合作用就差得多,尽管在这两个网站上也有电视剧的信息,但显然它们在电影信息上的权威性压过电视剧方面。反过来说,专业电视网站的建设赶不上专业电影网站,相应的,影评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远远超过电视剧评论。有23.5%的人不在网上查阅电视剧信息,远多过电影组的6.6%。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对电影的接触超过电视剧,而对电影的重视程度也大过电视剧。表11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了这点。就信息内容偏好的前两项分布,电影组和电视剧组大致相似,而关心电影制作细节、评论分析和专业知识的人数比例则明显高过电视剧这一组。同样,表12中,专家老师和网络影评人的意见在电影信息传达中的威信明显高过电视剧信息传达。这些数据综合起来可以说明一点:在大学生的眼里电视剧更趋向娱乐性,而电影更趋向严肃的艺术性。

三、大学生对网络影视评论的接触

在了解观影习惯和影视信息获取习惯后,问卷进入对影视评论活动接触情况的调查。针对“你会去查看网上的电影评论(包括长评、短评)”的调查,41.2%的大学生回答“经常查看”,只有8.8%的大学生表示“从来不看”,剩下一半多的人比较均匀地分布在“不太经常看”(29.7%)和“看过几次”(20.3%)的情况中。大学生对电视剧评论的接触总的来说明显少于电影评论。

关于查看影评的时间,17.8%的学生选择看电影前查看,40.9%的学生在看完电影以后查看,41.3%的学生则是看片前、看片后都会查看。这与他们查看影评的原因或目的密切相关。48.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查看影评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可看的电影”。可见,来自媒体娱乐频道、网民博客,以及视频网站和下载网站的打分、短评和评论文章给大学生提供了主要的电影观影指导。另外,有33.2%的大学生表示查看影评是因为“没看懂电影”,想寻求解答。同时有46.8%的学生认为自己查看影评“出于学习目的”。这些回答解释了为什么相当数量的学生在看片前、看片后都会查阅影评,而不仅仅是在看片前或看片后。比较而言,只有20.4%的学生认为自己查看影评出于“对娱乐信息的关心”,以及28.5%的学生承认查看影评出于“对特定明星或导演的关心”,对应的,有23.7%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查看影评出于对电影的热爱。可见,对大学生而言,网络影评的实用性是重要的,至少在他们的自我认定中,查阅影评的学习目的重于娱乐目的。

落实到对电影的具体评价行为,大学生们趋向于方便易操作的网络打分[5],较少人花时间和精力写影评文章。针对“你是否写影评文章(几百字的或者更长的)”的调查,只有4.3%的受访者回答自己是“经常写”的,超过三成的人在这个博客广兴,几乎人人都可方便发表电影意见的时代依然是“从来没写过”影评,表示“偶尔写”和“写过一两次”的人数也都在三成上下,差距不是很大。与之相对比的是,24.4%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在网站上给电影打分”。当被问及“网站上的电影打分会影响你是否观看此片的决定吗”,参与打分的学生中有59.2%的人表示“会有影响”,另外40.8%的人认为不影响他们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影片网络得分的影响不仅指向大学生的网络收看,也同样指向他们在影院的选择。

四、总结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几点初步的结论:

1.电影电视剧观看是当代大学生文化娱乐生活的主流内容之一。网络是他们首选的也是最主要的看片渠道。网络的便捷和免费使他们保持较高的看片频率。这是网络影视评论活跃的前提。高频率的网络影视观看激发网络影视评论向常态化、多形态化发展。

2.网络也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影视信息、影视舆论传受渠道,这是网络影视评论兴盛不衰的必要条件。60-70%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的影视剧信息首先来自国内网站。网络文化的大众化和民主化特点也反应在大学生在信息接受上普遍比较看重“普通网友”的意见,专家和老师的权威性趋弱。

3.影视信息查询、影视评价或评论的参与是大学生影视观看的必然伴随行为,也是看片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从看片前到看片后的全过程。大学生查看影评很大一部分来自学习和认知的需要,可见优质的影视评论文章对提高大学生艺术欣赏和影视修养的重要性。

4.大学生查看影视信息、参与影视评论不仅仅满足于对影视文化的介入,也是跟他们的娱乐需求、社交需求和学习需求融合在一起的。大部分学生对影视信息的专业性要求不高,关于创作者尤其是导演演员的信息仍然是除了新片上映信息之外他们最关注的信息。相对而言,电影信息的专业化程度高于电视剧信息。

5.网络提供了方便的电影评价工具。网络打分、影评等网络评价机制也在切实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影视观看。落实到对电影的具体评价行为,大学生们趋向于方便易操作的网络打分,较少人花时间和精力写影评文章。

此文为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网络影视评论发展对策研究” (GD10092)的成果之一

注释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见CNNIC官网。

[2] 见网页

[3] 见《电影艺术》2010年第4期。

[4] 受访学校包括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

[5]以打分的方式表达看片者对电影的评价,这在如今的网络上差不多是一种通行的评价方式,广泛出现于视频网站、影视资源搜索或下载网站、电影门户网站、社交网站、大型门户网站的影视页面等,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十分制”。

作者简介

唐佳琳,女,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

柴志明,男,浙江传媒学院,研究员。

第2篇

关键词:网络电影;传播;电影

网络电影,也称“网上电影”,顾名思义,是在网上放映的电影。但是,仅仅在网上放映电影,还不能称之为网络电影。2000年5月,据称是全球第一部网络电影《量子计划》出炉。《量子计划》是全部数码制作,片长只有32分钟。2000年5月5日在作全球首映。同年6月,好莱坞全数字影片《405:惊魂时速》上网首映。仅一周时间,便有25万人次下载观看了该片,尤其在与iFilm公司签约之后,《405:惊魂时速》更是创下了100万次下载的空前纪录。iFilm公司程序设计部主任称,《405:惊魂时速》堪称个人制作网络电影的开山之作。

2000年8月18日,另一部声称是“第一部真正的网络电影”《175度色盲》在我国台湾正式诞生。这是一部兼具多重实验性的电影,在播放方式上增加观赏者自主,并配合网络互动性。网友可以依照顺序正着看、倒着看、跳着看。2000年9月14日内地第一部互动式网络电影《天使的翅膀》正式开拍。每个网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天使的翅膀》的故事、人物及对话和细节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创作人员和网民实现全方位实时的互动影片采取在网上边互动、边拍摄、边播出的方式,以吸引有志于从事影视创作的网民。

网络电影,不是指以网络故事为题材拍摄的影片,比如《网络时代的亲密接触》。也不是指放到网上发行、播放、宣传及付费下载的传统电影。那网络电影究竟是什么?

陈思之在《何为网络电影》一文中,对网络电影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播放时间为5分钟,最长不过30分钟。”子荫、白木的《网络电影:为电影插上翅膀》一文中,也认为:“网络电影是特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长度为5分钟最长也不过30分钟。”而陆琼在她的论文《谈网络电影的人性化互动》中,一方面承认当下流行的网络电影的定义是:“指在网上观看的电影”,但同时,她认为这只是“所谓的”网络电影,与真正的网络电影不同,她给“真正的”网络电影以不同的定义:“真正的网络电影参与性极强,首先可以从网上下载标准化的电影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剧情。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电影制作。有兴趣的人甚至可以通过扫描仪输入本人影像扮演戏中角色。其次可以上载自己拍摄的电影与网友共享,不仅满足了影视爱好者,培养了电影观众,也把人从固有的接受模式中解放出来。”

综上所述,网络电影又称网络短片,一般意义上而言,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它寄生于网络,与一般的电影院电影不同。同时,如果超越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定义,网络电影特指那些在网上发行的,超越了简单的观赏性,而增加了更多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的小影片,这是网络电影的发展方向。

1.参与性带来个性的伸张

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电影的影评家。网络电影如同众多在网络上的事物一样,有巨大的传播与评价空间。任何人只要想传播,便可以把链接到网络的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想评价,就可以将自己的评价在网上出来。至此,文化之间不再有上下游的分别,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之间,也不再有阶级和阶层的分别。

网络电影的传播突破了国家与地域的限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能点击、观看、传播、评价。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上,如果没有语言的障碍,那么,没有国界与地域的明显界限。我们在中国,可以点击大洋彼岸的网页,观看美国或韩国制作的网络电影,并将它的链接在自己的网页上,或在即时对话框中传给对话的远在非洲的朋友,还可以同时在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评价。这种突破国家地域限制的自由使网络电影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网络电影的传播带来了电影评论的自由参与。一方面,网络电影带来了电影评论的时间、空间的自由,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受时间的限制,你可以将评价在论坛、博客,可以投票,还有各种网站、电影公司甚至个人举办专门的网络电影比赛或影评活动。另一方面,网络电影的评论还突破了评价方式的限制。过去的简单的文字评论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民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了,网络电影的评论夹杂了文字、图像、音响、视频剪辑改编等等形形的方式。

2.自主性引发观赏的热潮

没有固定的播出时间,不论是凌晨,还是深夜,只要想看,就可以放映。因为自己就是网络电影的放映者。利用那些毫无用处的零散时间,上网欣赏一段网络短片,可以帮助释放工作上的重压,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也就不显乏味了。这种最为前卫的艺术也许是最适合明快而紧凑的休闲方式了,再不需要受影院放映时间的限制,自由自主,是观看网络电影最轻松的选择。不用走进影院,不用坐在影院固定的座位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网络电影播放空间的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在家中、网吧、旅店、机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看网络电影。

除了上述时间空间的自主外,网络电影的播放内容也是自主的。有人把网络上被整合的电影资源比喻为一种超级文本,并指出:“超级文本提供了一种可无限重新定位的系统,该系统的临时中心点取决于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讲,读者成了真正主动的读者。超级文本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它由许多相互联接的文本本身组成,3.个体性刺激作品的丰富

与传统电影的大投入大制作不同,网络电影的制作往往依赖数码技术。完成一部网络电影,只需要简单的人马,甚至只需要一己之力。数码技术的成熟使网络电影可以仅仅依靠数字技术,就完成所有过去无法想象的特技。随着软件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视频、音频的剪辑与制作越来越简单、容易操作,于是网络电影制作的个体性就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火爆网络的很多网络电影都是网民独立创作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也制作出不同的网络电影,这极大地刺激了作品的丰富。

网络电影的不需要大公司的支持和巨大的财力支撑,只要能制作出来,就有数不清的网站、论坛可以随意地。如果说网络电影的制作有时候还需要人们的通力合作的话,那么网络电影的,则绝对是个体性的行为。对影片制作者来说,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好媒介来公开自己的作品。网络提供给了网络电影制作者们以展示自己天才的最广阔的舞台。

除了制作、的个体性,网络电影的观看更是个体性的。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部电影可以同时放映给1000个观众,而对于网络电影来说,却是1000部不同的影片有1000个不同的观众。网络电影的播放者与观看者合而为一,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电影自己播放给自己观看,这就是网络电影的观看模式。由于各人的偏好兴趣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选择,这也使得不同的网络电影能够分别得到不同人的点击观看。这也促进了网络电影作品的丰富。

4.匿名性给予自我的释放

网络电影寄生于网络,网络的特性赋予了它独特的匿名性。

网络电影的制作者具有匿名性,网络电影的制作者们不必过分地在意创作的种种规则与约束,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方式来制作,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网络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不必过分地在意制作水平的优劣和作品的得失。不论制作者是想在网络电影的制作上小试身手,还是想达到释放自己某种观点的目的,他们都藏在电脑屏幕的背后,在隐藏的身份下,不受创作条款的管制与束缚,也正因为如此,网络电影的作品才越来越丰富。

网络电影的观众同样是匿名的。这使得人们在这个社会时时处在“看”和“被看”的地位暂时被改变,人们卸下“被看”的包袱,可以完全轻松的选择自己想要看的网络电影的内容。不必在意某些片子恶评如潮被定性为违反了什么纲目,就因此而放弃观看它的欲望。只要想看,就可以选择观看。这使网络电影进一步流行。

网络电影的评论同样是匿名性的。这种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发表自己有关某些网络电影的评论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愿意表达的内容通通表达出来,不必像日常生活中那样,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相同的观点,而被认为是奉承巴结或无能,也不必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而被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所敌视。这样,网络电影的评论者可以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自我的释放。这也促使了网络电影的热度越来越高,使网络电影不断传播和评论。

总之,网络电影于网际的流行,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的结语以“乐观的年代”为标题,他认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但是不管怎样,数字化生存的确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电影,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得更为成熟。有全球电影人的共同努力,网络电影必将推动一场新的电影文化的革命。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

第3篇

    关键词:网络电影;传播;电影

    2000年8月18日,另一部声称是“第一部真正的网络电影”《175度色盲》在我国台湾正式诞生。这是一部兼具多重实验性的电影,在播放方式上增加观赏者自主,并配合网络互动性。网友可以依照顺序正着看、倒着看、跳着看。2000年9月14日内地第一部互动式网络电影《天使的翅膀》正式开拍。每个网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天使的翅膀》的故事、人物及对话和细节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创作人员和网民实现全方位实时的互动影片采取在网上边互动、边拍摄、边播出的方式,以吸引有志于从事影视创作的网民。

    网络电影,不是指以网络故事为题材拍摄的影片,比如《网络时代的亲密接触》。也不是指放到网上发行、播放、宣传及付费下载的传统电影。那网络电影究竟是什么?

    陈思之在《何为网络电影》一文中,对网络电影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播放时间为5分钟,最长不过30分钟。”子荫、白木的《网络电影:为电影插上翅膀》一文中,也认为:“网络电影是特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长度为5分钟最长也不过30分钟。”而陆琼在她的论文《谈网络电影的人性化互动》中,一方面承认当下流行的网络电影的定义是:“指在网上观看的电影”,但同时,她认为这只是“所谓的”网络电影,与真正的网络电影不同,她给“真正的”网络电影以不同的定义:“真正的网络电影参与性极强,首先可以从网上下载标准化的电影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剧情。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电影制作。有兴趣的人甚至可以通过扫描仪输入本人影像扮演戏中角色。其次可以上载自己拍摄的电影与网友共享,不仅满足了影视爱好者,培养了电影观众,也把人从固有的接受模式中解放出来。”

    综上所述,网络电影又称网络短片,一般意义上而言,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它寄生于网络,与一般的电影院电影不同。同时,如果超越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定义,网络电影特指那些在网上发行的,超越了简单的观赏性,而增加了更多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的小影片,这是网络电影的发展方向。

    1.参与性带来个性的伸张

    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电影的影评家。网络电影如同众多在网络上的事物一样,有巨大的传播与评价空间。任何人只要想传播,便可以把链接到网络的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想评价,就可以将自己的评价在网上出来。至此,文化之间不再有上下游的分别,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之间,也不再有阶级和阶层的分别。

    网络电影的传播突破了国家与地域的限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能点击、观看、传播、评价。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上,如果没有语言的障碍,那么,没有国界与地域的明显界限。我们在中国,可以点击大洋彼岸的网页,观看美国或韩国制作的网络电影,并将它的链接在自己的网页上,或在即时对话框中传给对话的远在非洲的朋友,还可以同时在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评价。这种突破国家地域限制的自由使网络电影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网络电影的传播带来了电影评论的自由参与。一方面,网络电影带来了电影评论的时间、空间的自由,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受时间的限制,你可以将评价在论坛、博客,可以投票,还有各种网站、电影公司甚至个人举办专门的网络电影比赛或影评活动。另一方面,网络电影的评论还突破了评价方式的限制。过去的简单的文字评论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民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了,网络电影的评论夹杂了文字、图像、音响、视频剪辑改编等等形形的方式。

    2.个体性刺激作品的丰富

    与传统电影的大投入大制作不同,网络电影的制作往往依赖数码技术。完成一部网络电影,只需要简单的人马,甚至只需要一己之力。数码技术的成熟使网络电影可以仅仅依靠数字技术,就完成所有过去无法想象的特技。随着软件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视频、音频的剪辑与制作越来越简单、容易操作,于是网络电影制作的个体性就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火爆网络的很多网络电影都是网民独立创作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也制作出不同的网络电影,这极大地刺激了作品的丰富。

    网络电影的不需要大公司的支持和巨大的财力支撑,只要能制作出来,就有数不清的网站、论坛可以随意地。如果说网络电影的制作有时候还需要人们的通力合作的话,那么网络电影的,则绝对是个体性的行为。对影片制作者来说,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好媒介来公开自己的作品。网络提供给了网络电影制作者们以展示自己天才的最广阔的舞台。

    除了制作、的个体性,网络电影的观看更是个体性的。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部电影可以同时放映给1000个观众,而对于网络电影来说,却是1000部不同的影片有1000个不同的观众。网络电影的播放者与观看者合而为一,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电影自己播放给自己观看,这就是网络电影的观看模式。由于各人的偏好兴趣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选择,这也使得不同的网络电影能够分别得到不同人的点击观看。这也促进了网络电影作品的丰富。

    3.自主性引发观赏的热潮

    没有固定的播出时间,不论是凌晨,还是深夜,只要想看,就可以放映。因为自己就是网络电影的放映者。利用那些毫无用处的零散时间,上网欣赏一段网络短片,可以帮助释放工作上的重压,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也就不显乏味了。这种最为前卫的艺术也许是最适合明快而紧凑的休闲方式了,再不需要受影院放映时间的限制,自由自主,是观看网络电影最轻松的选择。不用走进影院,不用坐在影院固定的座位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网络电影播放空间的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在家中、网吧、旅店、机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看网络电影。

    除了上述时间空间的自主外,网络电影的播放内容也是自主的。有人把网络上被整合的电影资源比喻为一种超级文本,并指出:“超级文本提供了一种可无限重新定位的系统,该系统的临时中心点取决于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讲,读者成了真正主动的读者。超级文本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它由许多相互联接的文本本身组成,这些文本不存在组织结构上的主轴。”网络电影的观赏在人们的轻点鼠标中,就轻易地实现了中途的任意切断、播放进度的随意控制、画面的随意停止与放大、不同电影中的任意切换。 4.匿名性给予自我的释放

    网络电影寄生于网络,网络的特性赋予了它独特的匿名性。

    网络电影的制作者具有匿名性,网络电影的制作者们不必过分地在意创作的种种规则与约束,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方式来制作,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网络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不必过分地在意制作水平的优劣和作品的得失。不论制作者是想在网络电影的制作上小试身手,还是想达到释放自己某种观点的目的,他们都藏在电脑屏幕的背后,在隐藏的身份下,不受创作条款的管制与束缚,也正因为如此,网络电影的作品才越来越丰富。

第4篇

我只想用两个字来描述观看《让子弹飞》的感受,那就是“牛”、“爽”。张麻子面对坑蒙拐骗无恶不作的南国一霸黄四郎,以及走闯江湖贪财贪色的通天大骗汤师爷,他硬是“站着”把钱给赚了,实在是“牛”;张麻子打倒了黄四郎,赚到钱财分文不取全部分给了穷人,甚至最后连兄弟、女人也叫他们随意散了,自己则骑着一匹白马在山谷里阳光下踽踽独行,的确是“爽”,而且还有些悲凉,这正是天下英雄的范儿。

过去在大多数电影观众眼里,姜文只是一名优秀的演员。而如今,在姜文的胸中,他不仅以火红的热情深爱着电影,而且他还想用炽热的激情玩转电影,所以让他仅仅只当一名演员如何了得。这次,《让子弹飞》彻底地暴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片中他赤膊上阵,集编、导、演于一身,以一股锵锵作响的霸气,将影片拍得孔武嘹亮、昂扬奔放,用影评人的话说:“劲爆不输好莱坞,搞笑超越无厘头”。从今以后,我不再相信姜文自称“业余导演”的话,进而我还要认为:他是中国电影未来十年的脊梁,他一定会成为一名“大导演”。

1994年,31岁的姜文导演了第一部片子《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时,他就敢叫处于青春期的主人公把“坏事”做尽,欺负老师、逃课、不服父母管教、打群架、私闯民宅、早恋……这还不算完,他还敢在影片中将“个人英雄主义”、“暴力情结”与“对异性的渴望”等“未成年问题”,渲染得如同夏日骄阳般明亮耀眼,描写成了“记忆里的黄金”。更不可思议的是,这部片子竟然让那么多观众产生了共鸣,并引发了对自己青葱岁月深深的追忆,既叫好又叫座,创下了当年的票房冠军不说,还一举拿下了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四项奖项、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你说“牛”吧!

姜文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却反而又深得人心的例子还有的是。2000年他导演的第二部作品《鬼子来了》,取材于青岛作家尤凤伟的小说《生存》(《阳光灿烂的日子》男主角夏雨也是青岛人,这些青岛元素是否纯属巧合々),拍成电影后改动很大,将原著中描写“军民奋勇抵抗侵略”的主题搁置,反而重点提炼“农民愚昧”和“战争荒诞”的一面,笔锋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虽然是一部以为背景的影片,但与国产主旋律电影并不合拍,因此,虽然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夏威夷电影节Netpac奖、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荣誉,却仍未能在国内通过审查。但是电影界都一致承认:《鬼子来了》是反映“战争与人”主题的国产电影中最有突破性的一部作品,法国《新观察家》周刊评价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

再要说就是他导的第三部看了叫人逻辑混乱的《太阳照常升起》,姜文以独树一帜的创造性,将四段无头无尾的故事和几个男女串在一起,那些超乎寻常的悬念搞得观众们晕头胀脑。然而到了影片结尾,当一轮火红的朝阳喷薄而出,年轻的疯妈抱着刚出生的孩子,站在火车上一遍又一遍地喊着:“阿辽沙,别害怕,火车在下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许多人眼眶里却又都是湿润的。其实,姜文是在运用他的电影语言,向人们讲解“生命的偶然”与“命运的必然”这一哲理,因此,这部票房平平的影片,反而成为了电影理论研究和电影学院论文答辩所热衷的素材,可见,评论姜文还得用艺术标准。

然而就在“傻乐主义”不断漫延的今天,地球人都知道票房的成功,才是中国电影的希望。因此姜文说,这次我给你们拍部看得懂的电影,于是就有了红透了半边天的《让子弹飞》。即便是为了贺岁,即便是为了票房,姜文也不肯循规蹈矩,更不愿平庸地媚俗取宠,他要的是枪枪惊人,直捣黄龙。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气雄浑、机智幽默的《让子弹飞》;这便是剧情结实、笑点密集、节奏迫人的《让子弹飞》;这便是“霸气外露”的张麻子。

第5篇

【关键词】搜索型产品 体验型产品 在线评论有用性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的蓬勃发展,各种网络商城相继诞生。据相关部门统计,网络购物占全部消费类购物总量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与传统购物不同,网络购物具有空间虚拟性和产品的不对称性,并且还存在着一定的时空间隔,顾客了解商品的渠道,除了商家提供的一些基本信息和从亲朋好友那里得到一些信息外,也可以从已购买者的商品评论中获得。有权威咨询公司调研显示,有将近80%的消费者认为购物网站用户对产品评价与推荐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购物决策,其中近一半的消费者表示在浏览网上相关商品时,即使当时不急需购买,也会查看已购买者对产品的评价与意见,看到一些比较积极的评论与用户推荐,会增加购买欲望。在线评论的和传播平台允许消费者与其他消费者交流,获得商品的相关信息(RacherlaP,2012)。在实践层面,有些网站已经开始注意到在线评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些国外商家开始使用有用性投票系统评判在线评论的有用性。比如,零售网站亚马孙会对消费者提出疑问“该评论对您是否有用?”,但是有些过时或者冷门的商品就很难获得消费者有用性的投票,并且有些网站允许未参加购买的消费者进行有用性的投票,其实这些投票都是无效的,这将会给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和购买产生误导。

Nelson(1970)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将商品分为搜索型商品和体验型商品。搜索型商品代表有电脑、手机等,体验型商品有电影、书等。但是网络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有些商店为了赢得利润,刻意去夸大商品的特点和作用,为了减低这种风险,大部分消费者会去参考用户在线评论,尤其是体验型产品。但是,有些商品的评论几千条乃至几万条,对于消费者来说,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筛选出具有高价值的信息,并且这些良莠不齐的评论对消费者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针对不同的商品类型,如何挖掘出有用的在线评论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用性的评论才会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从而影响其购买行为。对于零售商或者企业来说,正确识别和重视高含量的评论非常重要,将这些评论放在适当的位置,可以减少消费者的搜索信息的成本,提高购买效率。而本文主要从在线评论的属性出发,从搜索型商品和体验型商品这两个方面展开评述,整理和分析在线评论有用性的相关研究。

二、理论基础

(一)产品分类。

将商品进行分类是在线网络购物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同的商品类型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偏爱程度和好感不同,不同的商品适合于不同的爱好和兴趣的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对商品的质量、商家的名誉、网站的可信度等并没有完全掌握,这里面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如果消费者能非常清楚自己所买商品的类型,在通过消费者提供的有用性的评论,这就有助于购买到高质量的、适用的商品。所以,针对不同的商品类型,挑选出那些有用性的评论将是非常重要的。

纵观国内外研究,将产品的类型分为搜索型商品和体验型商品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根据消费者是否能够在购买前获得产品质量和客观评估程度,可以将产品分为搜索型产品和体验型产品,搜索型产品是其主要属性可以通过可获得的信息来客观评估,消费者在购买前对商品的质量就能够了解的产品,例如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品牌手表。体验型产品则在使用之前很难获得它的质量信息,产品性质是主观的,且难以比较,需要个人感官意识进行评论和衡量。

(二)在线评论有用性。

Mudambi(2010)等人将评论有用性定义为评论者的的相关信息将有利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对商品做出的评价。目前,很多网络商城都会通过各种鼓励措施让购买者使用过产品后进行评论,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这些信息是有价值的,能够为未来潜在的购物者提供有价值的、重要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其销售量。二是商家也可以从消费者的评论得到他们的商品的不足和优点,有助于对商品和服务做出改进和提升。目前,有的文献用一条评论的质量评价作为评论的有用性强弱,其定义为该条评论所获得的有用投票数与其所获得的总投票数的比例。因此,现有的在线产品评论有用性的研究文献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产品评论的质量。如果消费者在使用商品后,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并富有责任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那么该条评论将是有质量保证的,也会为以后的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三、研究成果

通过查询相关的文献,将商品分为体验型和搜索型,从在线评论的星级、在线评论得分、评论的情感倾向、评论时间、评论内容长以及评论的主客观性等探讨其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但是由于各学者所研究的对象或者侧重点不同,对于同一类型的商品来说,研究结果可能不同。研究成果,如表3.1,3.2所示。

四、总结和未来的展望

从以上研究成果看,关于体验型产品的研究比较多,而搜索型产品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是,对于搜索型产品,其功能和作用可以通过客观描述和市场销售情况而得知,在线评论对其有用性不是很大,而体验型产品则不然,从商家提供的消息我们还无法对产品达到很深刻、很全面的认识,需要参考消费者的评论。未来我们希望,会有更多人去研究搜索型产品在线评论有用性以及分类并不是很明显的商品,相信研究结果会对商家和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郝媛媛,叶强,李一军.基于影评数据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8).

[2]张磊.商品类型对在线评论极性影响力的调节作用研究[D].2011.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3]王平,代宝.消费者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

[4]闫强,孟跃.在线评论的感知有用性影响因素[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业界对于复合型影视艺术人才的需求分析出发,对影视艺术院校教育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引言

由于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影视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许多大学也都纷纷开办影视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影视艺术教育一直呈现一种分割状态,院校之间缺乏交流,院校教育与影视业界更是缺乏必要的互动。影视艺术行业需要何种类型的人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改如何与市场接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原因分析

(一)影视行业特质决定

一般影视制作项目涉及多个领域,需要编剧、制作、音乐等诸多团队的分工配合,而各个部门间的配合自然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根据以往“隔行如隔山”的传统行业模式,这种交流又显得异常的困难。

(二)影视产业形势决定

当前,我国的影视动画被国外动漫抢占了绝大部分市场。我国的人均拥有动漫片的时间只有0.0012秒,而日本人现在人均拥有动画的时间是5-8分钟。根据业内人士调查,目前我国对动画制作人才需求缺口是15万人左右,动画行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是60万人。中国影视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振聋发馈。

(三)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决定

影视是一门以画面与音响为媒介、以现代科技为手段,通过银幕或荧屏为观众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再现与反映生活的一门综合艺术。评价影视制作的质量关键在于其艺术性,而艺术性的形式需要专业化、高水平、重合作的艺术和技术复合型人才。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培养要有重点,有主有次,不同的人的重点不同,也就是专的方面不同,但是他们博的性质是相同的。

三、基本素质的培养

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培养艺术和技术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构成一专多能,知识结构全面,市场竞争意识强的高质量人才,才是提高影视质量的水平的根本保证。多学科交叉的教学育才方式越来越得到社会重视的同时,相关院校的教育水平与教学模式也应相应改善,对于相关技能与艺术素质培养来说,个人觉得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

(一)气度和气韵

影视剧《巴顿将军》后面的巨大星条旗符号,显示了美国人的霸气《黑炮事件》中的大钟,作为符号警示人们时间的厚重《大法官》中巨大的“法”字,大楼的仰拍等都是浩大气度的一种完美演绎。气贯长虹、气韵生动永远是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恒久追求的最高境界。影视艺术亦然。

(二)市场经济意识

艺术品可以转化成商品,并且常常是天价商品。艺术品转化成为商品的过程之中,作品本身的影响程度也随之加深加广了。与其他商品一样,艺术品的市场运作一样需要符合市场机制的运作规律。没有自我推销的市场观念,不研究市场的需求,艺术家很难有好的发展,“酒好也怕巷子深”。

(三)创造性思维

人的思维方式一般被分为三类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则是从艺人员必须勤加训练、牢牢掌握的思维模式。它建立在顺向和逆向思维之上,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开来的,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网状立体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广博的全面的知识结构、吸收快捷、消化、变通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是艺术创新的基础。求异、超越和创造是从影视艺术人才必要掌握的技能。

(四)审美能力培养

对影视艺术的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包括审美感受、感知、理解、联想与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陶冶从艺人员的情操和情感、性格和品格,对智力结构、意志结构的完善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影视艺术这种综合性艺术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四、结语

影视艺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席卷全球,创造了梦幻版的影音帝国与巨大经济效益。中国政府与相关从业者都意识到了影视艺术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之重大意义。因此,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更应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分清主次,全面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发掘自身优势,稳步推进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力争在世界影视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后来居上。

参考文献:

[1]米双全.影视艺术教育再探.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2]葛玉清.中国电影意境营造与观众审美意向融合.文艺评论.2006(04).

[3]陈兆金.略论影视艺术意境的审美特质.电影评介.2007(02).

第7篇

【关键词】英文影视欣赏 高职高专 人文素质 研究

近十年来,由于高等院校学生的不断扩招,促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众所周知,高职高专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正因为高职高专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也相应地滋生出了许多客观存在的问题,如办学条件,教育模式,培养目标等还未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教育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忽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出现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文素养较差这一现象,其严重制约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了我们一线教师首当其冲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迫切性

人文素养的核心,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 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人文系统”。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等重要的品格。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决定了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决定了他们的人格和修养。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民办院校,其目前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基本特点。从总体上来说,高职高专学生和普通的高校生都具备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但相比之下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不足和差距。

1.文化基础差。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等教育的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有所下降,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文化基础更是让人担忧。加之,一些院校近几年来又通过单招政策招进来一大批未参加全国高考而是直接通过各个院校单独考试形式进入学院学习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更是“惨不忍睹”。这样的情况对学生的自信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受挫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及学习生活环境。

2.学习主动性差、自觉性不足、自律性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主动性差、自觉性不足、自律性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导致学生学习差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原因的形成是因为在小学或者中学阶段生成的,其中绝大部分孩子是因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引导,导致他们养成了的不良学习习惯。我们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促进一个人在学业及事业上的成功,而这一点,高职高专学生非常欠缺。

3.叛逆性强、个性张扬。目前的高职高专学生大都属于90后,他们生活的时代是物质条件丰富、网络信息发达、受世界各国非主流文化影响影响较大的一个时代,这就造就了他们叛逆性格及张扬的个性。

4.家庭生活环境影响、独立能力差。这些出生在90后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从小到大被家中父母及长辈视为“掌中宝”,故此,养成了他们娇生惯养、生活不能独立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

以上这些特点和问题导致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表现得良莠不齐,在对专业学习的理解、社会就业需求的预测上明显不足。

二、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教学在培养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作用

影视文化作为当代一种特殊的社会精神价值实体,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社会教育都是灵活多样的,多层次多领域地渗透在教学一线上,其对教育的影响令人瞩目。我们清楚,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能从心理层面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能从行为上去慢慢改变一个人的品行和提高他的艺术情操。换句话说,英文影视欣赏课程所具有的教学资源,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职高专学生的内在认知结构,促进其“三观”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1.优秀的英文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并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而且还存在严重偏科的情况,尤其是英语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目的就更能发挥其潜在的作用,因为影视欣赏作品在课堂上的再现能把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调动起来,通过画面的展示将单纯的语言描述转变为直观的情景语言交流,进而通过问答、讨论、复述、表演等一系列训练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电影中语言情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交际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交际要得以成功,就要正确运用语言。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能灵活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广泛英文影视欣赏课程,能很大程度上帮助高职高专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3.英语影视欣赏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意为“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那么“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其中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而真、善、美是所有电影作品永恒的主题。通过欣赏具有时代感的经典英文影视作品,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学会坚强、勇敢、不轻言放弃;学会真诚、友爱、团结、诚实和感恩;在现实生活中去体会成功的来之不易和幸福快乐的真谛。这些优秀的品质犹如春后小雨,“润物细无声”,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心灵的冲击,进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高职高专院校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教学探索

1.英文影视欣赏教材的编写。教材是教学的d体,优秀的教材不仅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路,而且能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目的。目前,市面上出版的影视欣赏教材大多数是针对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而面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英文影视欣赏教材屈指可数。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建议各个高职高专院校的相关课程老师根据自身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的教材编写,形成独特的院校英文影视欣赏教材建设体系。例如,笔者所在的学院,通过一线教师近6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大家组织编写了适合我院特色的《英文影视欣赏教程》教材。目前该教材通过两次修订,深受任课教师和学生们的喜爱。

2.教学中影视作品的选择。根据我们学生的出生年代,我们在选择影视作品时要保证其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既能反映时代背景和意义,又能传播正能量的优秀经典影片。影视作品的题材可以多样化,可以根据电影的划分类型进行选择。笔者建议选择年代跨越不要太久、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感同身受。笔者所在的学院所编辑的教材中,选取的影片有:《泰坦尼克号》,该作品就能引领学生去感受那场悲惨爱情故事从而体会爱情的伟大和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当幸福来敲门》,该作品就能引领学生去感受一个父亲的伟大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功的精神顽强。

3.教学环节的实施。在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几步进行:

(1)首先,要求学生做课前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上课之前,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课下收集该作品的相关资料,并要求学生分组或个体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和讨论。其准备资料包含:影视作品的类型、该作品反映的主题思想、角色简介、导演简介、经典台词、电影音乐等信息的收集。

(2)其次,课堂上欣赏电影经典片段。对于欣赏电影这一教学环节,我们要求学生课前自己看一遍,课堂上欣赏经典片段,这一部分将作为教学重点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课后要求学生在欣赏一遍,并撰写电影评论,要求在下次课堂上进行点评和分享。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知识水平有限,建议能够从某一方面或者一个信息点上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阐明自己的思想即为考核过关。

(3)然后,课堂实践练习。针对电影选材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

1)话题讨论。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的爱情和卡尔与露丝的婚姻,你是怎么理解的?

《肖生克的的救赎》影中所体现的自由、希望、体制化等一系列观点,你能谈点你自己的吗?诸如此类的话题,可以在课堂号召学生们参与讨论,这样课堂气氛不仅活跃了,还培养的学生们独立思考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2)课堂小型话剧表演。根据课程课时的安排,建议在其中可以搞一次话剧表演,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和欣赏了一些经典电影后,将自己的一些感想变成文字并将其编排出来,成为一部小型题材的话题材料。这样的教学不仅具有延续性,而且能够充分地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期末,提交影视作品评论论文。根据教学的有序安排,当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后,要求学生以提交影视作品评论文章完成该门课程的期末考核。

4.教学策略。因为英文影视欣赏课堂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生动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法”,鼓励学生课后主动学习能不断拓展自我的能力。还有很多教学法,教师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环节进行设置和灵活运用,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反思和结论

优秀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变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故事人物形象的力量向人们解读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英文影视欣赏课程就借这些作品向人们再现了人类情感、社会状况、民族习惯、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内容,满足了人文素教养教育育的需要。再次,笔者真诚希望高职高专兄弟院校们能充分利用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教育平台,结合自身专业的特色和生源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深入高职高专内涵建设工作,真正贯彻教育部针对当代大学生培养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教育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蔡东东.当代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2]刘艳.英语影视欣赏课程与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北京: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2013.

[3]张欣.浅析《英文影视欣赏》课程对人文素养的提升[J].校园英语,2016(27).

[4]许再银.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第8篇

[关键词] 黑 赛博朋克 科幻电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3.007

每一年都有几个属于科幻电影的重要时刻,某个艺术电影节关注了一部同时具有特别摄影和特别叙事的科幻电影(如2011年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为《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 ,2011);近日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则重温了三四十年代科幻电影里人与猿猴的某种温情,似乎尝试在新图像技术里唤起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美感(《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1),这些都使我们很难不从可见的方面对截止今日的科幻电影作出某种程度的“猜想”。

未来的黑

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黑《杀手之吻》出现了一个被认为是契合黑视觉主题的纽约城,于是我们看到“地铁上的人们、夜间报时广场里的人群、肮脏的拳击馆、街头小贩、仅现轮廓的摩天大楼、廉价舞厅的门帘、破晓时分宾夕法尼亚火车站的内景”[1],这与科幻电影里的东方街区类似,然而有意思的是,从《银翼杀手》里的亚洲街到《攻壳机动队》里的香港街,美国经典科幻电影里“紊乱肮脏、落后不已、且充满了日文招牌的亚洲市集”[2]到了日本动画电影里被替换成了中文招牌,就电影表面而言,场景中虚构的东方主义并没有被突来的种族主义激怒,反而显示出了黑中“回忆和凝视”的姿态,俨然成为身处某种未来世界的人类可能会拥有的隐秘乡愁。

为何这些被未来场景利用的视觉反讽,都选择了一条城市街道,并不约而同地描绘了可能充斥其中的佝偻小贩、地方语言和不法交易?

这与2011年俄罗斯科幻电影《百事一代》 (《Generation П》,2011)一致,电影开始处就安排了一段苏维埃少年时光的场景回放:黑海沙滩边,我们看到穿海魂衫的男孩子在玩耍,梳麻花辫的女孩子在歌唱,少先队员穿过鲜花簇拥的操场,激昂的进行曲下一个国家都整装待发,八十年代电视台高色彩饱和度画质配合失落一代的画外音,稍显降格的画面里人物有着卓别林歌舞片里的R促,渗透着黑色语言里自言自语式的惆怅,虽然作者佩列文称原著小说“就是一个俄罗斯版的《西游记》故事。”[3]但是我们看到电影还是选择将情绪化的现实境遇作为一个科幻故事发生的前提。

一种观点认为一类新黑[4]形成了广场恐惧症和幽闭恐惧症相结合的征兆,画面的情感动力来自两个视点的切换,比如,从遥远视点出发的小全景和平视角度下的对峙,我们发现这点甚至体现在近期的科幻动画里,无论是《蓝精灵》(The Smurfs,2011)里非人类来到人类的城市,还是《火星需要妈妈》(《Mars Needs Moms! 》,2011)里人类去非人类的城市,非人类首先遭遇的是城市街头反方向逆行的人流,而人类则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人居住的孤独星球。所以说如果早期的科幻电影在场景中保留了黑对夜晚城市街道的怀念,那么截止今日的科幻电影更多地显示出了新黑中独有的病态城市景观。

与一切形式主义相通,手法上的过渡产生了风格上的演进,场景中的情绪化最终出现在了街头巷尾的机械火拼中,《第九区》(《District 9 》,2009)出现了一种室内喜剧的风格,类似BBC 2台在2001年推出的电视剧《The Office 》(2001),紧接着一系列古怪而刻意的录像风格被科幻电影里的灾难片吸收,形成了《愚昧年代》( 《The Age of Stupid》,2009)这类伪造的纪录片,到了2011年的《51》( 《The 51》,2011),电视录像带风格被一再放大,嘈杂的现场同期声出现了鼻息声、快门声,科幻电影开始在形态上接近一档新闻节目,“日间循环电视新闻”作为科幻电影里的段落拥有了属于黑的多余而莫名的厌世情绪,最终,到了大规模人机大战阶段,《洛杉矶之战》,(Battle: Los Angeles,2011),《变形金刚3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2011),《X战警:第一战 》X-Men: First Class (2011)又显示出了三维空间维系的未来暴力美学,比如被替代的大规模杀伤型武器以及音响中真实的子弹特效。

改编与情节剧,现实主义与赛博朋克

一般认为赛博朋克是科幻电影里的现实主义,众所周知的赛博朋克是源于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小说《神经漫游者》(1984)及其续集《归零》(CountZero)(1986),因此,由于赛博朋克内在的辩证意义,现实主义指向被发达精神和物质同时困扰着的未来人类,然而利用未来世界的“困境”呼应现实,是赛博朋克小说的整体倾向,进入电影之后就产生了某个主题上的集聚,已经成形的就是所谓的反乌托邦( Dystopian)电影,虽然科幻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种在转译过程中也开始关联越来越多社会学专有名词,但是从有意将自身的现实主义寄托在赛博朋克上这点来说,“架空历史(alternative history)”正是这方面的典型,早在1962《高城堡里的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小说出版后,同名电影上映,出现了一批将二战历史设定为轴心国打败盟国的科幻电影,成为一种变异的冷战电影,但是截止今日“后人类背后的现实”对现实的映射,还是某种程度上的舞台滑稽剧,2011年上映的《美国队长》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 ,2011)就出现了“美国人被安排与一个德国法西斯派出的怪手”这样的迪斯尼故事。

人们习惯上将现实主义与赛博朋克的复杂关系归诸到科幻电影的改编问题,然而同样根据菲利普•K•迪克的短篇小说改编的2011年电影《规划小组(Adjustment Team)》就并没有复制《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银翼杀手》原著小说)的成功,当然这里面原因很多,之所以提及这点正是因为就现阶段来说,模式世界发生着的戏剧性事件(美国科幻文艺家赫伯特qWq弗兰克认为“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对任何一种改编来说仍然棘手,就科幻小说进入科幻电影的过程来说,人机关系先于文学主题,反乌托邦( Dystopian)和赛博朋克的结合只是在产生了一个持怀疑态度的模式世界,即所谓的“极权政府、末日世界、隔离区”,这也就是为何菲利普•K•迪克的原著已经使时间旅行的母题出现了一个新的模式世界,但是电影《规划小组(Adjustment Team)》中人性疑虑与命运规划形成的某些戏剧冲突很快就被动作片的段落和剧情片的轻喜剧替代。这也与《源代码》(《Source Code》,2011)、永无止境( Limitless ,2011)等科幻电影近似,充斥着犯罪片、心理片、强盗片等传统类型片的技巧,如果说人类警察与复制人罪犯未逃脱经典好莱坞的警匪故事,是杂糅类型早期赖以生存的情节,那么截止今日的科幻片则是从情节结构到情节模式都指向情节剧雏形,即先激活一个逃跑与反追踪的游戏,再以一个逼近的结局加快节奏,最后用一个开放式结尾为续集留下后门。

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一类在情绪化的模式世界里发生的情节剧才是科幻电影可以看到的现在和未来?事实正好相反,赛博朋克小说与科幻电影现实主义之间的矛盾,也正体现了好莱坞电影的原著改编与情节剧之间的矛盾,使得包括科幻电影在内的好莱坞电影的叙事压力一直隐匿于经典好莱坞的罪案剧和低俗小说之中,《盗梦空间》 (Inception,2010)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被《电影评论》(Film Comment)杂志问及有关创作动机和精神分析时也曾谈到一种有关梦境的亚类型次生电影,他认为自己的原计划只是“利用偷劫电影(hesit-film)或者说欺诈电影(con-film)的结构把这样一个概念注入其中”[5],所以,所谓“梦境”下的复杂叙事,很可能是同时想拥有一个“梦境”和一个电影上的偷盗情节,于是电影自然而然首先拥有了一个内容为偷梦的情节剧雏形。

对于如何展现“情节以外”的部分,以科幻电影里的时间旅行为例,布赖恩•麦克黑尔认为赛博朋克小说《神经漫游者》中的凯斯一角对应了“聚焦型”视角,参与了小说的三条线索,“作为卧底潜入情报网,为了在虚拟空间存活而参加信息大战以及进入一个女人的感知世界”,作者认为“这种貌似匪夷所思的情节设计实现了叙述学原理中关于‘聚焦’概念的现实化”[6],上述似乎是近期《源代码》(《Source Code》,2011)里的“戏法”,或克里斯托弗•诺兰2006年《致命魔术》(The Prestige)里一个同样匪夷所思的魔术秘密与魔术师之间具有科幻色彩的电影故事,布赖恩•麦克黑尔还认为在Bones of the Earth(《地球龙骨》)的小说中设计了一个可以监控和保管时间片段的老人形象,这对应了“全知视角型”视角,显然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2008)里“用一种转述的口吻描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过去”正好对应了此类视角,虽然这也是经典好莱坞时期诸如《人鬼情未了》桥段的处理传统,不过《永无止境》( Limitless ,2011)里的框子特效更像是这类视角的拓展,比如特意在行走过程中制造一个迎面而来的套层画框特效,如果将画面看成是画框,那么演员时不时跳出画框,站在画框外描述框内自己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更象是将一个二维的镜头立体化,让主客观镜头同时发生,因此,无论电影是否将时间与现实的矛盾某种程度地表达了出来,“聚焦型”和“全知视角型”很可能分别对应了情节上“改变过去”或“转述过去”的科幻电影,对应了时间旅行这一类型下的两个经典亚类型复仇式穿梭和自传式回望,这或许是科幻小说真正意义上提供的电影方法,这也令我们想起了科幻电影独有的中性化叙事,以及消解叙事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功用。(空间置换的连锁反应里表面是惟以愉悦为目的的连续错觉,但在改变现实主义对照参照系中的过程中,我们最终还是会回到对现实的关照。[7])

结语

如何表达科幻电影作为某种未来电影与上述两个方面的契合之处?这里有几个科幻电影文本研究方面的实例。

赛博朋克小说中“身份”问题引入了科幻电影技术层面的声音研究,指出“复制人身份”启发了场景中的人声录制[8],并将成为电影工艺中“声画关系”的细节考量。虽然我们也看到这类工艺研究是一种滞后研究,现阶段还表现为“人物设定”论或者工艺设计方案,但是与1996年由保罗M.萨蒙所著的《未来黑:银翼杀手的声音制作》相比,由南加州卢卡斯学院威廉惠亭顿教授所撰写的《声音设计与科幻电影》则是一本呼应该学院倡导的“Audio Culture[9]”课程研究的个人论文集,这也说明比本体研究更多元的电影工艺研究将成为科幻电影文本批评的契机。

近期海外赛博格的中文研究资料中谈到两点,一是哈斯勒(Hassler)和威尔科克斯(Wilcox)所编辑的《政治科幻小说新边界》探索了政治科学和政治科幻小说在影视之中的表达方式;二是《世界编织者:全球化、科幻小说和赛博革命》是第一个研究全球化和科幻作品的关系的作品[10],而较早前出版的《黑客帝国与哲学: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则比较有意思的是书中分成这样几块呈现观点,“场景1、情节2、情节3、情节4、情节5”,显然,这是一本哲学教学工作者们的玩票式论文集,只不过将分析对象有意指向了一部科幻电影,为何哲学分析中作出接近电影本体研究的场景和情节划分?或许正如近期某个哲学视野下的作者研究所述,“希区柯克徘徊在三元分类的边界,而任何分类的努力都迟早将我们带至一个悖论性结论[11]。”

注释

[1][美]詹姆斯•纳雷默尔.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1)

[2] 廖勇超.从颓败之城到丰饶之都:浅谈二部曲中亚洲城市影像的文化转义/译[J].中外文学(台北).2006,(12).168

[3] 慷慨.佩列文小说一代搬上银幕[N].中华读书报.2011-4-20(4).

[4][美]詹姆斯•纳雷默尔.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4)

[5][美]埃米•陶宾.世界电影[J].2011(02).141

[6][美]布赖恩•麦克黑尔.文字叙述学或学习科学小说.世界文学评论[J].2008(01)

[7][法]雅克•奥蒙 米歇尔•玛利.电影理论与批评词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2)

[8][美]威廉.惠亭顿.声音设计与科幻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155

[9] [美]威廉.惠亭顿.声音设计与科幻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155

[10] 李 松.海外赛博朋克研究前沿问题追踪[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13(02).58

[11][斯洛文尼亚]斯拉沃夫•齐泽克.不敢问希区柯克就问拉康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03)

第9篇

[关键词] 电影;美学;电影美学;媒介素养

一、电影美学的概念

(一)电影的概念

电影概念的界定问题是电影理论研究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试着把电影定义为:以纪录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片段为基础传递信息、制造效果的一种异质综合性的媒介手段,是可以配有声音效果并具有画面性质的活动影像。

(二)美学的概念

美学自18世纪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嘉通首次提出以来,发展至今早已是名目繁多而流派林立。关于美学的定义,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因此美学就是关于艺术的科学,是关于艺术的一般理论;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美学也就是关于美的规律的科学;还有认为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

上述观点各有瑕疵,笔者看来。美学是研究自然界与艺术之中一切客观现实事物本身的美,以及作为那种美的存在反映于人类头脑中的审美意识的科学体系。简言之,美学是研究美的存在规律以及美感经验和美的观念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电影美学的定义

电影美学和其他艺术门类联系密切又有着相对独立性。电影美学要求电影首先要以电影的特殊艺术手段来认识现实和反映现实,也即要具备电影的思维特点和艺术特点。电影几乎拥有着其他艺术的所有表现手段,“它侵占着空间,表现着运动,携带着时间。它无标准、无楷模、无样板。它有思想、有感情、有意识、有孤独、有呐喊。”因而相对于一般美学来说,电影美学无论在色彩、空间、线条、影像上都表现得更复杂、更全面一些。

二、电影美学中哲学问题的随想

遥想中国观众站在新世纪门槛,随时都会感到扑面而来的视觉轰动。在一片暧昧而迷人的幽暗的光彩中,我们沉醉在酣畅淋漓快意无限的声音与图像的游走中。在一个强大的欲望场上,沉入无穷无尽的影像洪流之中。我们随时都会体验到一种对于自身生活的感性表达和表达的快乐。一种源于最基本的生活热情得以释放的自我感动。而这正预示着一般全球性的审美文化潮流正悄悄地潜入人们诗意的家园。中国当下影视艺术正是在这股全球性的审美文化潮流中确立自己的文化指向的。然而近些年来,文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一股无法抑制的洪流冲击着传媒的文化内涵。一系列社会问题昭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学者大声呼唤“媒介素养”,希冀力挽狂澜,可是前提是要对审美文化中的问题有一个辩证的、理性的认识,才好通过“媒介素养”的作用对症下药。

(一)电影美学中的哲学思维问题

从哲学立场上看待电影美学的第二个问题是电影美学中的哲学思维问题。任何哲学都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思维方法,电影本身也是在编剧、导演、演员甚至是观众各自不同的哲学思维中被创作、拍摄、观赏而实现其价值的。可以说,电影艺术从文本、影像到被各种不同价值主体即观众所接纳,都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被人们的哲学思维覆裹着。从电影文本和电影作品的角度看,诚如周月亮、韩骏伟在《电影现象学》中所说:“电影思维并不排斥抽象化,它只是隐匿得更深、抽象形式更难明言。《去年在马里安巴德》则是抽象与形象高度统一的‘经典’。其实爱森斯坦想改变《资本论》也并非不切实际,爱森斯坦具有运用电影手段表现思维辩证法的追求和实力,他曾主张影片可以成为杂文集,甚至论文集,可以提出问题,并且通过最通俗的题材做出哲理性回答。虽然这些都是理论言说,但他们都是大师,不是外行人的胡说八道,而且电影要想走出媚俗的娱乐陷阱,就得要从思想力度方面开拓新世界。在讲电影的感性思维的时候插入这种议论是为了证明:电影感性思维是具有极强的理性内容的。”波布克则称英格玛・伯格曼的《第七封印》是对人在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人与上帝的关系方面所作的一种强有力的理性分析。而从哲学思维的角度讲,哲学思维也并不一定都是逻辑思维,逻辑、情感、想象都可以成为哲学思考的思维方式,譬如狄德罗的哲学名著《拉摩的侄儿》和尼采的哲学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完美地将逻辑、情感、想象结合在一起的典范。

电影美学不仅要关注电影作品及其接受的哲学思维,其实,就电影美学研究本身而言,也同样要遵循理智与情感相一致的哲学理路。毫无疑问,电影美学研究在多数情况下都要调动研究者的理性判断,因为对电影元素及其组合的分析、评价,往往要调动研究者的多种知识与经验,并对其做出各种思考性努力。然而,电影美学家对电影元素及其组合的理性分析既不是无限度的。也不是无前提的。这种限度与前提就是电影美学家对电影作品的即景体验与玩赏,而这又必须借助于研究者的情感思维。试想,如果电影美学家没有对电影作品进行情景交融的体验,如何对作品做出情感评价?朱光潜先生所说“不懂一艺莫谈艺”即含有此意。一个无奈的事实是人们一方面疏离价值、拒绝崇高,但另一方面又痛感人文精神的弱化而呼唤价值重建和人文关怀。这正是社会现代化演进中的一个突出的文化悖论。

(二)电影美学中的哲学观念问题

从哲学立场上看待电影美学的第三个问题是电影美学的哲学观念问题。这里所谓的哲学观念,其实就是电影美学家及其研究在哲学层次上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任何电影美学家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都不可避免地要表达他对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高尚与卑微、前进与倒退等价值范畴的情感体验或理智评价,这种情感体验或理智评价往往会左右着他对各电影元素的审美态度。当然,电影美学家也要关注电影创作、表演、欣赏、品评过程中的哲学观念问题,这是挖掘电影的美学主题和对各电影元素进行审美评价的前提条件。譬如,好莱坞战争片从“宣战片”到“反战片”的转换,其实就是电影美学的哲学观念的转换,或言之,是人们对战争的哲学认识态度转换的结果。如果电影美学家或电影评论家未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就无法准确地对好莱坞战争叙事观念做出合理判析。

美国电影学家斯坦利・梭罗门在《电影的观念》一书的《序言》中说:“观念往往很难同表达观念的过程分得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创作者阐述主题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看到他用什么方法把材料组织起来,以表达一个电影观念。电影创作者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是通过他的电影手法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不管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红》《黄》《蓝》三部曲中的情感主义,抑或是黑泽明《罗生门》中的怀疑主义与不可知论,不管是汤姆・薛迪的《王牌天神》(又译《衰鬼上帝》)中的上帝和自由意志,抑或是泰瑞・吉廉姆《十二神猴》中的时间观念,无不如 此。然而,作为电影美学研究工作者则必须对影片的哲学观念做出理性的或情感的分析,并从中找寻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电影哲学观念来。这里所说的“符合时代精神的电影哲学观念”,决不能理解为一种单一的主流或在大众文化层次上居于强制统治地位的观念。也就是说,这种被提升和总结出来的电影观念,不仅应是符合人的高雅的自然性情的,而且应是开放的、多元的、为不同层次的人们所分享的。

第10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大学英语教学交谈分析法跨文化交际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碰撞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跨文化交际,英文叫做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或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主要是国与国之间在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交流。由于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标志性符号,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文化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对方国家文化就成为国与国之间能够顺利交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写作论文。

笔者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在与当地人进行交流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交流障碍。比如在与当地人见面哪怕是第一次见面时,他们都问“Howareyou?”或者“Howiseverythinggoing?”“Howareyougoing?”几乎没有人问“Howdoyoudo?”起初笔者感觉这可能是澳大利亚人的特殊问候方式,也许英美不同。可当笔者在与当地英美游客接触时,他们和澳大利亚人的问候方式是一样的,因此,这样的问候方式并非澳洲特有。而且,笔者在澳大利亚学习过程中发现,其实现在很多澳大利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语言正追随美国人,同时澳洲又是英联邦国家,因此,澳洲人的语言完全可以代表英国或者美国。还有这样一个例子,nativespeaker给“Howareyou?”的回答令人诧异,并非多年来中学英文课本上所教的“Fine,thankyou,andyou?”而是“Good,good.Andyou?”再比如,对“Thankyou”这样一个包括中国未受过英语教育的人都知道的用语,对方的回答既不是“That’sallright.”也不是“Notatall.”而是“Noworries!”而且笔者在后来观看美国电影“27Dresses”也有此发现。当然,有时也有人回答“You’rewelcome!”还有,中国学生喜欢用“please”这个单词,因为翻译过来是“请…”,觉得用这个单词非常礼貌。可是英语国家的人则不然。一次,笔者在email里向导师请教一个问题后这样写道“Tellmesomethingaboutthatplease.”后来导师告诉我,其实这样说很不礼貌,因为这是个祈使句,给他的感觉是我在“命令”他去做,让他很不舒服。后来笔者了解到,其实英语国家的人并不是用“please”来表示礼貌的请求,而是“Canyou…?”或者“Couldyou…?”如果要用“please”也是用在一般疑问句中“Canyouplease…?”或者更礼貌的话“Couldyouplease…?”还有一个例子很值得思考,当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是ofcourse,当时老师大怒,实际上,学生的并不是有意要惹怒老师的,因为在中文中,ofcourse是“当然”的意思,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说没什么不礼貌,可是,在NS听起来就不舒服,他们会理解成“那当然啦,你傻啊,连这都不知道”。这些例子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去思考,即为什么我们中国学生在去英美国家语境中会遇到这么多交流障碍呢?

造成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是EFL国家,语言环境相对不好。但最主要的原因不在此,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问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比较欠缺。那么,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多找机会邀请英美国家的外籍教师到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由于中国与英美国家在文化上存在诧异,因此,在表达方式上大相径庭。比如,中国人会说“拦路虎”,而英文却用狮子来表达,即“alionintheway”。所以经常请他们来课堂,对学生了解国外文化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充分利用英文原声电影。在一学期给学生放一到两次英文原声电影,看电影的时候,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如果课堂上抽不出时间,教师可以将自己下载的电影拷贝给学生,让他们课后看,当然,要给他们布置任务,比如,写影评或者从电影中找出NS对话中的用词用语及其特点。

其次,教授阅读(包括精读、泛读)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多找一些真文,即authentictext。近几年,英语教育界不断提倡运用真文教学。真文的好处是,它由NS所写,可以说是原汁原味。阅读真文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或者价值观念等。选择真文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英文原版小说,国外的英文杂志、报纸等。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国外英文杂志、报纸等都可以在网上搜到。

最后,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口语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此,笔者提出口语教师应采用交谈分析法教授口语。

长期以来,中国英语口语教学多采用视听法。视听法教学主要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声、光电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使语言与形象紧密结合,在情景中整体感知外语的声音和结构,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其自然掌握英语。其中drills也就是句型练习构成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使用句型练习固然有其优点,但由于教材所使用的句子很多都是人为加工而成,其劣势也很明显。笔者上面所提到的在澳洲遇到的交际问题就是其劣势的体现。笔者认为,用“交谈分析法”教授口语应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McCarthy指出,语篇分析是对语言与语境的关系的分析。Paltridge认为,之所以要进行语篇分析,其原因是它能够给语言学习者展示语言应用的真实画面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对话者的语言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因此,掌握英语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技巧能够使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Burns,Joyce和Gollin指出,分析语篇的方法有五种,即,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交换结构理论、评论话语理论和交谈分析。在此,笔者谈谈交谈分析法。

Cook提出,交谈分析法是对话语的局部和微小细节层面做分析。因此交谈分析法主要分析对话中的小单元,例如对话开始语与结束语(openingsandclosings),对话统一体(adjacencypairs),说话次序(sequences),话论转化(turntaking),对话的修补(repair)等等。Cook将对话统一体,说话次序和对话的修补归为一类,并成其为“话论类别”。下面具体谈谈话论转化与话论类别这两大理论。

首先,话论转化。TenHave认为,话论转化是交谈分析的核心理论。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话论转化指的是对话中一个人结束话语之后,另一个人紧接着说话,以此类推。Cook认为交谈分析法主要是描述对话者之间如何转化话论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他们话语重叠或者中止。因为不同文化之间使用不同的话论转化机制,不同国家的人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话论以及传递话论,因此分析话论转化非常必要。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谈话中想要得到话论,他们通常使用一定的谈话技巧,比如提高话音;假如想要传递话论,他们一般借用一些信号,比如“mhm”,“yeah”,“so”,or“anyway”来中止他们的话语。Burns,Joyce和Gollin认为在日常对话中,经常会出现话语重叠,话语重叠可表达不同的目的,包括表示不赞成,迫切以及恼怒等。

其次,话论类别。Eggins和Slade认为对话统一体是由两个紧密联系着的对语组成。比如,howareyou/good;goodmorning/goodmorning。Cook指出在英语口语中,如果对话一方提出问题,提供帮助,提出批评等,通常会得到满意或不满意的回答。话论类别中的说话次序包括两种:插入次序和话题次序转换。Paltridge指出,插入次序指的是第二组对话统一体插入第一组对话统一体中,从而将第一组对话统一体分开。Cook提出,话题次序转换是指话题从一个转换成另一个然后又回到第一个话题。Paltridge指出,对话的修补指的是对话者纠正他们在谈话中的错误。TenHave认为,对话的修补是在谈话过程中解决问题的一种“有组织的方式”。

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NS在真实情景下的对话,对话可以是面对面,也可以是电话对话。将对话的transcript用OHT展示给学生,用交谈分析法对transcript进行仔细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对话内容,更加细致地学习NS是如何交流的。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具体怎么做,下面网址nixon.archives.gov/find/tapes/watergate/wspf/000-000_37d.pdf的例子是一个电话对话的transcript,笔者将对它怎样在口语课堂上应用做以具体分析。

假设口语教师用交谈分析法进行教授并选定这个电话对话作为范例,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注意对话中的第一个“hello”不是问候,而是对电话铃声召唤的回复。这就同时纠正了

中国学生很习惯用hello来与外国人打招呼问好的错误表达方式。其次,教师应告诉学生,在通常情况下NS对话的第一个话题一般不是对话的真正原因,因此在这个电话对话中,第一对话论“hi/howareyou;I’mpretty,prettygood/good”仅仅只是一般的闲聊,并非打电话的真实原因。这样告诉学生,有利于学生在与外国人对话中培养良好的对话习惯,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说自己谈话的原因,NS势必会感觉比较突兀。然后,让学生观察一下对话中的话题转换。这篇电话对话的话题转换是这样的(“^”代表话题转换):问候^约会的时间与地点^接到O’Brien的电话^有关Dean的事情^安排好下一次约会^E告知K有关陪审团事宜。分析过程中,让学生观察NS是如何进行话题的转换的,从这篇电话对话看出,NS会用一些技巧,例如升高音调并提出问题“didhetellyouaboutDean?”,“now,canyou…”.最后,教师让学生注意NS是如何使用话语技巧的,NS会使用一些填充词或者反馈语,例如,“well”,“uh-huh”,“sure”,“yeah”,“uh—hm”,“um,hum”,“right”等。学生学习这些有助于他们在与NS交流时显得更加自然,为自己争取一些思考时间,不至于陷入尴尬的境地。

总之,不管是英语听、说、读、写教学的任何环节,其主要目的都是使学生能够与英美国家人民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也是文化的交流,因此,为了使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应该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Burns,A.,Joyce,H.&Gollin,S.(1996).Iseewhatyoumean:Usingspoken

[2]discourseintheclassroom.Sydney:NationalCentreforEnglish

[3]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MacquarieUniversity

[4]Cook,G.(1989).Discours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5]Eggins,S.&Slade,D.(1997).Analysingcasualconversation.London:Cassell

[6]McCarthy,M.(1991).Discourseanalysisforlanguage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第11篇

关键词:体育电影;审美;《斗士》

中图分类号:J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30-03

在百余年的世界电影发展史中,有关体育题材的影片多达数千部。而其中美国好莱坞推出的就超过500部,并且先后有13部体育电影获得了34个奥斯卡奖项。近年势头更猛,继2010年美国橄榄球电影《弱点》帮助桑德拉·布洛克揽得奥斯卡影后,好莱坞的另一部拳击电影《斗士》又在2011年奥斯卡评选中锋芒毕露:获得了包括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男女配角在内的7项提名,最终克里斯蒂安·贝尔和梅丽莎·里奥分别荣膺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奖;《体育画报》该杂志将这部电影选为“十年来的最佳体育电影”。这部投资只有2500万美元的影片全球票房破亿,在荣誉、票房与意识形态传播上再次在全球创造了“一石三鸟”的轰动效应。如果说,《弱点》中桑德拉·布洛克勇夺影后桂冠,是美国人把“拥抱”贡献给了基督教引领下橄榄球背后美国自诩的超越种族、阶层的普适的“爱”的话,那么美国《斗士》的获奖,则是美国人再一次把“热吻”贡献给浸润在拳击故事背后的“家庭亲情之爱”。美国好莱坞体育电影的屡获殊荣固然有它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但这个所谓“集体无意识”的国家,如何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审美趋向的嬗变和演绎有机地结合起来,却是研究当展电影发展路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别林斯基曾经说过:“确定作品的美学上的优劣程度,应该是批评家的第一步工作。当一部作品经不住美学分析的时候,也就不值得对它做历史的批评了。”[1]通过分析解读奥斯卡获奖电影《斗士》,我们可以从中一睹美国当代体育电影审美演绎“华丽转身”的敏捷身影。

一、架起超越社会地位的“亲情天堑”

体育活动是人类生命活力的显示,这是人与其他生物生命价值的根本区别所在。其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就根源于人的生命价值的超越升华的张力之中。体育电影审美的人文性就是通过电影人物在体育运动中对永恒的理想追求,对表现人的生命价值和关爱、引导人的全面发展而言的。这也是体育审美所追求的真、善、美的终极意义所在。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体育电影审美的人文性也在不断发生嬗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美国体育电影表现出资本政体意识形态对外扩张的目标和向柔性化趋势的转型,在新的人文审美观指导下,他们实施了向全球视野的审美观念的“华丽转身”,大力渲染人类特有的感情、爱情,尤其是家庭的亲情变成了他们争夺电影国际市的“时尚”产品。《斗士》主要讲述了颇具天赋的拳击手米奇·沃德(马克·沃尔伯格饰)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成为世界轻中量级拳王的故事。从纯剧情的角度看,《斗士》是一部很具有美国传记色彩的励志片,但编导并没有将镜头聚焦在拳击本身去渲染它的惨烈,而是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了沃德一家的几个成员,构筑出拳击场背后更让人痴迷的故事。影片主人公命运多舛,戏剧化情节此起彼伏,主人公背后家庭责任、个人志向和血缘亲情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影片故事的主体,价值观的矛盾所引发的冲突、堕落、颓废、丧气、失望、愤怒最终在亲情的呼唤、鞭策和溶解中发生嬗变。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家人之间的理解与宽容,是慈祥忠厚的父亲的舐犊之爱、是幡然醒悟的兄弟手足之情,尤其是《斗士》中母亲的扮演者梅丽莎?里奥成功地饰演的那个刚愎自用、飞扬跋扈的“坚强母亲”,把她对米奇的真诚率直而粗邝执着的母子之情,表达得极富特色而又淋漓尽致,唤醒了人类潜在的情感世界,使每一个人最终超越了自己,深刻领悟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经过对主题和题材多角度、多层面的深刻挖掘,成功地在亲情故事与观众心理间架起一座情感天堑。成功地表达了超越地位和文化的亲情之美。正如拉塞尔说的:“影片大起大落的情感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也是极具有戏剧性和张力的。老实说,我喜欢在影片中拍摄这样的内容,因为它具有非同凡响的情绪感染力。”[2]在观影后,观众的情感体验继续在发酵、扩大和深化。观众评论说:“这是2011年最给力的一部电影,关于信仰,关于爱情,更关于亲情。这绝对值得一看的励志电影。”《洛杉矶时报》写道:“这是沃尔伯格与拉塞尔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沃尔伯格完成了他长久以来想扮演沃德的心愿,而拉塞尔则终于走出了上一部作品(2004年《我爱哈克比》)失利的阴霾。”

二、渲染“亲情感召”的“家庭励志”

电影艺术中的道德审美观念,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人类主观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从道德审美的高度去“励志”,是体育电影永恒的重要主题。经典好莱坞传统的类型电影所演绎的道德励志模式几乎如出一辙:主人翁凭着天资与刻苦脱颖而出——成名后在金钱享受的诱惑下沉沦——在追悔莫急中自我救赎——超越自我获得新生。由于基督教认为人一出生都是具有邪恶的一面——“人本性恶”,所以美国的大量体育电影一再告诉观众,许多最终出类拔萃的运动员的都经历过“原罪”的状态,要获得新生就必须相信上帝的宽容与万能,勇于真诚地忏悔并进行“自我救赎”,这是道德回归的唯一途径。著名写实主义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就认为电影可以重建人与现实的关系,而带有一种宗教意味上的救赎性质。“救赎”是美国体育电影道德审美的灵魂,也几乎是体育电影道德“励志”的“必由之路”。它向人们宣示:只要通过在艰难的行动中受苦来进行自我救赎,你就能像弥尔顿《失乐园》的诗句说的那样:“路途漫长而遥远,地狱一出即光明”。在为数众多的拳击类电影中,自我忏悔和灵魂救赎几乎成了共同的主题。最为出名的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愤怒的公牛》。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主人公——英俊潇洒的杰克·拉莫塔在拳击台血腥的拼搏中勇夺世界冠军后,经受不住黑手党的压力和金钱的诱惑,自甘堕落,伤风败俗,寻花问柳而最终被捕入狱。影片最后写老年的拉莫塔回到了纽约,他在黑暗的夜总会里对着镜子回首往事,自惭形秽,百感交集。看着镜子中的臃肿的自己,他有气无力地背诵着自己在《海滨》中的台词:“我本来可以做一个斗士的。”这暗示着拉莫塔在痛苦中深刻的反省自己,导演马丁·斯科西斯用一句摘自《圣经》的字幕来结束全片:“我曾经是盲人,而现在我可以看到了。”这既是拉莫塔自我救赎的人生体验,也是影片救赎与励志的深刻主题。随着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丰富了美国意识形态对外扩张的选择路径。在面向未来的主旋律精神之下,为了控制全世界的影视世界,好莱坞电影把商业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三维”结合推向极至,它不仅在电影人才和题材上面向全球,海纳百川,而且电影道德审美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集中表现就是从以往的自我救赎励志转变为以家庭亲情感召为动力的“家庭励志”。在电影《斗士》中,主人翁米奇成长在一个爱情与家庭成员之间矛盾不断地绞合的家庭。作为男主人公的米奇,他追寻世界冠军的梦想,但专横母亲的阴影控笼罩着他;误入歧途的哥哥迪奇不可能正确引导他;米奇新认识的女朋友夏琳得不到家人的认同,反而引发了母子矛盾、兄弟矛盾与婆婆与未来媳妇的矛盾不断升级。这一切不断撕扯着米奇本就疲惫不堪的心灵,家庭危机也随着事业危机裹挟而至。但是,影片向观众展示了迪奇和他的弟弟米奇从沉沦到救赎,再到醒悟的心路历程:迪奇难以复制之前造就的辉煌,只能通过吸食获得追忆过去的飘渺的幻觉;米奇在一场实力悬殊的比赛中被痛殴一顿,自信全无,几乎要放弃拳击事业。但是与以往“励志”的体育电影不一样,《斗士》虽然也描写了迪奇和米奇在失败后的消沉、苦闷以及言行的失控,但他们的“救赎”不是关门闭目的“面壁式”忏悔,而是始终以家庭成员逐渐走向相互理解、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变为背景,演绎了一场家庭内部的集体“救赎”:母亲为自己的过错向儿子道歉,父亲开始千方百计为小儿子谋出路;在“要与弟弟团聚,要让弟弟成功”的动机鼓舞下,狱中的迪奇反思了自己从一个拳坛英雄沦落为囚徒的教训,终于成功地戒毒并恢复训练。当他刑满释放时,大家都热烈地拥抱他,凸显了在家庭“集体救赎”下一个浪子回头的美感形象;接着迪奇非常渴望能投入对米奇的训练指导。虽然在米奇的训练问题上家庭成员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但最后促成米奇振作的还是大家对他的真诚的爱与无限的期待。记得影片中当米奇处在家庭矛盾的漩涡却又难以获得大家的理解时,他非常无奈的一句话道出了内心的委屈:“我需要迪克回来!我需要你——夏琳,还有奥基夫。我想要我的家人!有什么错吗?”迪奇分别主动与米奇和夏琳推心置腹和真诚道歉,是最终解开了彼此心结的关键。他对夏琳说“你听到了,他需要我,我也知道他需要你……如果你让我退出,我就退出。不过我希望你考虑一下,米奇有机会在职业生涯里做到我没有做到的事”这些话语贯穿了对家人永不离弃和为了米奇的成功愿意舍弃自己的深切情感,它让被感动的夏琳回来了,奥斯夫也被劝回来了,大家都在为米奇的拳赛出力。正是家庭集体中每个成员对米奇的深爱与期待和米奇对大家的需要和大家对米奇的热切期待成为了米奇走向成功的最大推动力。影片把亲情放到了跨越了家庭、种族、阶级、地位的大爱之家的高度,故事也就演变成“整一家人战斗”的励志故事。

三、宣示“美国精神”的阳刚之美

联想以往体育电影的奥斯卡之路不难发现,奥斯卡对拳击题材的电影似乎情有独钟。美国体育影片中拳击电影就有150多部。20平方英尺左右的拳击场在强烈的灯光照射下,台下是如痴如醉的观众,台上是两个上身、肌肉强健的拳手如猛虎下山般的血腥搏击,它以拳击的速度和力量,快捷和灵敏表现出来运动人体和体育竞技的阳刚之美。无论是拳击经典《愤怒的公牛》,还是脍炙人口的《百万美元宝贝》,或者是一拍再拍的《洛奇》,这些奥斯卡盛宴上的佼佼者都是反映拳手人生酸甜苦辣的影片,是体育题材中的“大哥大”,无论是数量还是获奖次数上均高居榜首。《斗士》的成功再次印证了奥斯卡对拳击题材的格外“钟情”。但在美国拳击运动阳刚之美还有更深刻社会内涵,这就是当今美国年青人18岁以后就开始追逐的“美国梦”背后的“美国精神”。在美国文化中,“美国精神”的开放、包容、拼搏、进取和创新特征一直引领其思想,使它以短暂的建国历史完成了其飞速的发展,“美国精神”是美国历史上最能体现美国人对自由、平等、宽容、进取和成功进行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信念。好莱坞体育电影始终是将“美国精神”无限放大,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重要工具。作为“勇敢者的运动”,拳击有着其它运动所无法比拟的戏剧性、刺激性与暴力色彩,都让观众在这种野蛮、暴烈的血腥氛围中体味到一种荷尔蒙飙升的,它适应了太多观众所喜爱的悬念、动作、传奇、反客为主、情感宣泄……影评人史蒂芬·法勃说:“拳击比其他大型体育赛事更具戏剧性。因为只有当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个体身上,才会有更剧烈、更引人入胜的戏剧火花产生。”拳击故事中主人翁的勇气、拼搏、智慧与凶猛等精神,最能体现“美国精神”,体现美国作为“全球霸主”、“世界警察”至高无上的霸气。在影片《斗士》中,不仅迪奇和米奇热爱拳击,其他家人也一样,从惯于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的母亲,到话语不多,却理解儿子,暗暗为儿子出力的父亲;从喜欢七嘴八舌的家庭其他成员,到米奇的十分有主见的女友夏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这就是对拳击运动的热爱。他们虽多次因目睹家人被对手打得皮开肉绽而焦虑和痛苦,但每次都是全家光临捧场。甚至连还在监狱中的迪奇也通过电话力竭声嘶地询问和指导着弟弟的拳击赛,提醒他运用自己的“头—身—头”战术……《斗士》通过发生在拳击场内外家庭励志的故事,同样升华了另外一重更深沉的审美意义。影片通过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和结局,体现了当代美国电影为了实现资本政体意识形态对外扩张的目标,已经开始向柔性化趋势的转型。它告诉观众:圆满的结局来源于大家心中关于“美国精神”的共同信念。家庭重归和睦和米奇夺得拳击冠军的这一结局,相得益彰地共同表达了影片的重要主题思想:美国的成功根植于存在于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身上的这种不畏艰险,勇于拼搏去争取出人头地的“美国精神”。

我们深入解读像《斗士》这样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的审美演绎,决非对好莱坞电影模式的东施效颦和“小金人”、“高票房”的翘首以待,而是要从中深刻认识:只有体现人文关怀和生命意义的电影才存在更大的受众市场和成长空间。而意识形态不应成为叙事情节之外的精神旨义,而必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要义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明一次历史性对接,使我们的电影体现出一种古为今用、东西融汇、推陈出新的文化取向而获得国内外更大的文化认同和发展空间。我们的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应当成为一种“内置”于艺术作品的叙事情节和支撑艺术作品故事内容的文化根基,为我国电影发展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文化路径。

参考文献:

第12篇

《少》片首映于2012年9月第50届纽约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在纽约电影圈获得了影评界相对一致的正面肯定。该片随后展映在台北金马奖颁奖晚会,并于感恩节前全球公映,立时好评如潮。尽管在 以青少年网民为主体的IMDB电影官网评分获得只能算还好的8.2分(截止2013年1月30日数据,下同),但是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群的全美100多家纸媒媒体的评论文章中,普遍出现了“精彩”、“深刻”、“无以伦比”、“突破性的”、“超越性”、“美妙”的溢美之辞。在可以认为《少》片是基于“外来户”身份而基本避开了水军干扰的豆瓣网上,评分达到了罕见的9.1分。李安以其精深宏大的电影诗人情怀,为我们又一次打造了一个黄色面孔的电影人神话,而且这位诗人的“诗”情,还更多一些是唐诗宋词的“诗”。

很难想象一个讲述海上漂流的影片将要如何拍出新意。从《鲁滨逊漂流记》到《叛舰喋血记》,抑或《老人与海》的意志的胜利;亦很难想象在当下拍一个十足萨特存在主义气息的影片会有好的票房。毕竟,在极端的情境下,探讨一些人生的终极命题, 如生命、死亡、恐惧、信仰、生存等等话题,而竟然可以满足惯常的商业电影生成机制,结尾还能够丝般顺滑地回归到主流的价值观,这几乎只有兼具了多种异质文化涵养的李安才能做到,也是当代电影无以伦比的庄严妙用。

《少》改编自加拿大作家雅尼马特尔(Yann Martel)的同名畅销小说,最后的成片采用了经典的倒叙体三幕剧,以正在过着幸福生活的中年派为青年作家讲述自己的经历线索,编织出一个少年派大海漂流的故事。故事的序曲是两个人关于信仰的对话,显然,作为倾听者的青年作家对于中年派的讲述略有迟疑,因为他对于这个故事的价值并不是非常笃定地确信,同时电影也建制了一个悬念给观众,那就是作家带着一个目的而来,“听完这个故事,你会相信上帝”。

如果图解化地看,这种自述+倒叙的方式颇具奥斯卡获奖气象,但是显然,一个带着一些怀疑的倾听者角色其实更加贴切地适应了美国的年轻一代的电影观众的心理。对于沉迷于整天玩苹果手机,发facebook、Twitter的年青一代来说,一个来自东方的劝谕故事所体现出的趣味,往往显现出更多的异域风情或者神秘趣味,而并非是宗教般的感召力。倾听者那怀疑的眼神,那在听完故事后只能耸耸肩说一句“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状态,更好地诠释了李安对该片的故事内容的控制。

影片的第一幕主场景是印度。美轮美奂的画面讲述了生活在动物园的少年派的故事,他的未果的初恋和对信仰的追寻。第二幕是派全家搬往加拿大的船上之旅,第三幕是少年派和一群动物的救生艇漂流之旅。序幕和尾声都是中年派的讲述。全片的故事大部分时间是在救生艇上,这本是个十分容易令人感到乏味的设置,可是当老虎、斑马、鬣狗、猩猩和派以丰富的隐喻和令人惊讶的3D视觉奇观呈现时,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虎”象征着欲望,亦可以指涉派自己,这是全片一个简单的前提。早在《卧虎藏龙》时,李安就对“虎”象征着人的欲望做过诠释,但他同时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熏陶下的知识分子,欲望总是隐晦和压抑的,所以“虎”总是“卧”着的,而“龙”亦是“藏”着的。李安导演不仅自己亲身上阵在《喜宴》里说“(闹洞房)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性压抑!”,而且在《少》片中,令理查・派克这只虎由雄健到瘦削,出场时可以“一剑封喉”地捕获牢笼外的猎物,到最后“头也不回”地走进繁茂的森林里,再一次完成了他“卧虎藏龙”式的儒家意味十足的命题。在海上,当派企图逃出老虎的威胁时,他发现另外一个世界是直面死亡,于是他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面对着充满恐怖的一线生机。这种极端的戏剧情境在一部电影里通常只能有一次,其余的部分则是关于这个情境的铺陈和影响,一如《色・ 戒》里面对着6克拉钻戒“鸽子蛋”的王佳芝,在生死爱憎的选择中,人物被残酷地“逼”出了一份诗意情怀。斑马是华裔的佛教徒,“斑马”一词是全片中唯一的中文台词。在登上救生艇时,观众听到了“斑马、斑马”的中文呼喊,而这位呼喊的随喜佛教徒又十分懂得变通,藉他之口讲出了“肉汤不是肉”的“白马非马”的逻辑,他也饶有意味地被设定为救生艇上第一个牺牲掉的角色。鬣狗是粗鲁的厨子,德帕迪约的天才表演不辱使命,正是他的强大的“邪恶”气场为影片的“残酷”元素提供了最强烈的动力。猩猩是派的母亲,一个异化的母性形象,也只有借助这种宗教寓言式的故事设置,才可以使影片避免过于生猛和血腥。而食人岛则被做出了多种读解 ,不幸的是,其中最残酷的,往往最逼近影片所直观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

信仰是本片的一大亮点,尽管信仰这个话题看起来似乎既不令人拍案,也不令人惊奇。不讳言讲,从海报上那经典的宗教式黄色开始,影片就已经无法避免地启动了与信仰有关的话题。 派在他情窦初开的朝圣之旅中,也启动了他的信仰之旅。他爱上了正在跳奉神之舞的女子,当女子在集市发现他的痴望时,他也用神谕的手势来解围;他的身上兼具了一抹泛神的奇妙混搭――他信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他去教堂里偷喝圣水,神父说,你一定渴了,这成为他内心欲望的隐喻;在面对着海上的暴风骤雨时,主人公派发出了犹如莎士比亚戏剧台词般的狂放询唤,指天问地;而当他祈使上帝后,又遭到了发诳语的天谴,船沉没下去;他为了求生不得不开始吃肉,犯了印度教的戒条;当他不得不杀鱼饲虎时,他又异常痛苦地向被他亲手杀死的鱼儿奉敬神之礼来谢恩。

一些宏大精妙的场面令这部3D电影充满了神性:大雷雨铺天盖地而来,黑云压海;而对风暴的展现却十分地节制,一点也没有宣泄感,倒有种娓娓道来的念诵感;某时,海面平静得犹如镜面,派与老虎静静地坐着,时间仿佛凝固了;荧光海的奇观编织进剧情来,以及巨鲸腾跃而起的壮美画面,亦为那安静时刻带来了触人心弦的驿动,这一切都仿若神迹,静默而伟大,足以见得李安并不像北野武那样视3D仅仅为一种感官刺激或者抬升票价的花招。李安之残酷审美在于,令派怀着无以名状的刻骨的恐惧,来经历这一切最绚烂的场景,为3D电影带来了一份远远不止于惊讶和奇观的深度体验。派的父亲相信科学,我们在片中也看到了一系列的准“科学教”的符号设置:派总共漂流了227天,这也被人读解到为22/7,刚好是主人公的名字圆周率字母π在海上,派也是凭借科学知识来获得了生存的机会,他过滤海水、打造木筏、驯养老虎(即使这只老虎只是个隐喻,但它至少牵涉到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相处之道),并且在食人岛发现了酸性湖而离开。

该片的技术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辉煌。它的视觉序列已然完美到令人惊呼为“又一个阿凡达!”的程度,而这些完美绚烂的技术秀并不能掩盖它更为深刻的光芒――那发人深省的,派的心灵朝圣之旅。派的身体与心灵皆充满了极致的斗争,尽管常常很残酷。从笃信科学甚于上帝的父亲让他直视虎吞羊的残酷一幕,到举家搬迁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姑娘;从小心翼翼地偷盗圣水,到与父亲争执要不要搬家,他的心灵都充满了关于“成长”的挣扎。而这一切心灵的斗争,最终在海上通过与老虎的“独处”完成了其塑造精神世界的使命。 因为少年派同时信仰三个宗教的设置,该片受到了美国的一些宗教团体的批评,但这丝毫不减弱片子的正统和人文关怀――只有用关乎本心的信仰来解读这部片子而非用宗教的方式,才可以抵达李安所要传达的终极真理。关于宗教本文无意探讨,但是我们注意到近些年电影中关于宗教的话题,特别是末世情结背景下,电影中的宗教风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故事技术序列。从上世纪90年代的《暴雨将至》,《低俗小说》到本世纪的《巴别塔》、《无间道》,宗教典故成为一个封闭的故事元素频繁出现在电影中。而本片则稍稍借鉴了戏剧中常见的AB剧结构,中年派为作家提供了相互反转的两个版本故事,并且发问:“两个故事,你相信哪一个”?用一个语言游戏交代了全片的悬念,如果你相信美好,你就是跟随上帝的。

《少》片不是完美的,但是它基本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影片的极致,尤其是,达到了可以在国内上映的影片的极致。尽管它暗含有过于残酷的东西,但是在同期电影中,他提出了真正伟大的命题――信仰。对于美国观众,它是一部奇幻的诗意电影,而对于中国观众,他的意义更深。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阶段,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文化都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既拥有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蒸蒸日上的国际地位,又需要解决自身诸多几乎积淀了千年的老问题。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多元化和碎片化,恶俗文化甚嚣尘上,电影界也未能例外。电影制作者们往往面临两个难题:坚守自身文化品格和获取商业票房以维持自身再生产。一部部电影都或多或少要对这两个问题有所回应,有诚惶诚恐去适应的,有装模做样做圣人状的,也有游刃有余可以真正以作品来俯视这两个问题的。这样的背景下,以中低成本影片出身的导演李安,再一次为全世界观众交上了自己神一般的答卷。正是这样的影片,令花掉自己半天或者一天薪水来看场3D电影的第三世界国家观众们感到满足,正是这样的影片,令中国电影观众感到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