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

时间:2022-09-08 14:09: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二年级下数学重点总结

第1篇

家长会前一天,妈妈估计小丫头一定是在教室里做会前准备,果然,到了教室一看,小丫头正在卖力地扫地呢。

因为高老师也在教室里,所以,小丫头不停地撵妈妈走。不过,妈妈还是决定留下来帮高老师一起打扫一下教室的卫生。当妈妈挪开桌椅扫地、拿起抹布擦黑板时,恍惚间,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虽然很多年没有再打扫教室,没有再擦黑板了,但就是这样,有些事从来不需要想起,但永远也不会忘记。放学后,小丫头拿出两块麦片巧克力,并分给了妈妈一块,说是高老师奖励的。二年级下学期家长会及期末总结

因为二年级还没有排名,所以,小孩子们大多是朵朵红花。

小百合的英语期末考试成绩依旧不错,保持了全班最高分的成绩。尤其是希望之星英语竞赛的奖状,大概是老师太忙了,没来得及发给学生,因此由老师在家长会上发给家长们,上台去领奖状时,妈妈还是感觉到很光荣的。回来后坐在座位上,遥想当年,妈妈的妈妈参加家长会的时候得多荣耀啊。二年级下学期家长会及期末总结

语文能力测试89分,最高97分。因为前几天和高老师讨论了试卷,并与小百合做了交流,就不再赘述啦。二年级下学期家长会及期末总结

数学能力测试的卷子没有发,只发了期末考试卷,小百合得分98+10,满分100+20。三个错误,一个计算错误,一个做题方法有漏洞,一个应该算是没有掌握细节,或者是马虎。二年级下学期家长会及期末总结

体育成绩优。

音乐优。

美术:一张本学期做的画。小百合的作文和画总是这么生活化,的确,爸爸对小百合的陪伴太少了。二年级下学期家长会及期末总结

二年级下学期家长会及期末总结

最后,再来集中说说老师在家长会上的讲话,以及妈妈与老师沟通后发现的小百合的问题啦:

一、数学:

1、老师评价:很聪明,但实际取得的成绩与她的素质之间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1)计算能力需要提高,计算技能尚未形成;

2)不喜欢动脑筋,存在思维惰性;

3)听课时的持久性有待提高;

4)解题习惯方面,需要按照老师教的步骤,严格执行。

2、最近应进行的练习:

1)拼七巧板;

2)搭积木,从各个角度观察;

3)熟悉时分秒;

4)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事;

5)准备错题本;

6)走一次一公里,体会一公里的长度;

7)家长讲题步骤:读题,你认为哪个条件是关键,哪个是重点字词,打上波浪线,想到什么?下一步会怎么样?

3、家校沟通注意事项:

1)孩子要改错;

2)看孩子学习的内容;

3)总结孩子的问题,优缺点;

4)让孩子把学到的东西讲给家长听。

4、今后建议:

1)把准孩子的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每次进步一点。

2)追求100分,但不苛求;要分析孩子出错是知识点的问题,还是过失,还是长期在犯同一个错误?

二、英语:

1、老师评价: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可以做到更好,但有些得过且过,尤其是在英语过关的时候表现不积极,不追求完美。

2、家校沟通:

1)分析到了什么情况,有什么优势或劣势?

2)要每个月沟通一次。

3、要求:

1)语音模仿到99%;

2)假期可以让孩子使用以下英语教材的碟子;

3)听写单词;

4)仿写句子。

三、语文:

1、老师评价:求知欲不强;不求甚解;有点偷懒;不注重答题方法;动作慢。

四、钢琴:

1、老师评价:有天赋,但不努力,练琴偷懒,记不住老师强调的重点,练琴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五、生活老师:

第2篇

一、调查目的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口算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笔算、估算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低年级的口算是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点。加强口算的训练,不仅可以促进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敏捷性。

二、调查分析

1.一年级口算能力调查。

一年级82名学生参加调查,调查内容为20道“10以内加减法”和14道“20以内加减法”,调查结果如下:

2.二年级口算能力调查。

二年级78名学生参加调查,调查内容为20道100以内加减法和14道表内乘除法,调查结果如下:

一二年级学生口算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观察比较笼统,把“×”看成“+”,把“+”看成“-”。(2)感知事物不准确,把相似的数写成另一个数,比如把“0”写成“6”,把“1”写成“7”。(3)注意力极易转移,手脑不配合,心里想着“34”,却写成了“43”。(4)运算顺序颠倒,“45-18”个位上“5-8”算成“8-5”。(5)口算失误,比如“5+7=13”,“5+46=52”。(6)口诀混乱,比如“2×6=18”,“6×9=45”。

三、解决对策

1.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学生口算出现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口算能力的保证。口算时应该做到一看、二想、三算。一看: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正确口算的前提;二想:要求学生看到题目的同时,立刻确定口算方法和运算步骤,为提高口算速度做准备;三算:口算时不像笔算可以做记号,留有痕迹,学生常常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口算,而且要算准算对。

2.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每天视算、听算口算题目。采取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

(1)新旧知识对比练。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快,遗忘也快。针对这一特点,经常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训练。如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加法和减法的对比,乘法与除法的对比。这样训练使学生既掌握新知识,又复习旧知识,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使新旧知识互相沟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2)分散集中经常练。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先集中认识进位道理,然后分散练习,最后再集中起来训练。20以内退位减法学完之后,可以将加、减集中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想出两道减法算式,能根据相关联的三个数(如6、7、13)很快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重点练习易错题。低年级的基本口算是20以内加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对于学生来说,同一类型的口算题中也有难易之分。挑出学生易错的题型,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这类题目,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3.精心选择训练内容。

教师应该在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口算训练的内容。首先要抓好低年级学生口算达标,一年级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二年级表内乘除法口算,在这部分口算教学时,必须保证基础口算人人过关,达到熟练程度要求。其次易混淆的口算要对比练,经常出错的口算要反复练,如25×4、24×5、125×8等。此外,对于特殊的口算内容,应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如有关“0”和“1”的运算。

4.以生为本建立机制。

第3篇

关键词:数学建模;独立学院;培养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学建模教学在我国各大高校已轰轰烈烈展开,开设的课程也越来越深入和成熟。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也相继开设了数学建模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中做了不断的摸索和探讨。自2009年以来,在教师的认真组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获得了一个全国奖、多个省级奖的良好成绩,但在竞赛中也暴露出了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引发了我们对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和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程设置落后于比赛的要求。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是借鉴其他普通高校的已有课程。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课程,但在建模过程往往涉及线性规划、运筹学、微分方程等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课程往往在大学三四年级才开设。由于参赛学生大多是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他们掌握的知识往往滞后于比赛所需的知识,致使很多同学在比赛过程中很难把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挂钩,因而在比赛过程中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其次,独立学院的数学建模师资力量缺乏。大多教师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对数学建模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少,缺乏一定经验,在进行数学建模的教学中,不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独立学院学生理解和独立钻研的能力有限,学习的过程中自然是困难重重。最后,缺乏软件使用的能力。由于平时缺乏训练,即使学生找到了模型,也不会用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求解,加之现在的数学建模题都附加了大量数据,难度较大,这就要求学生要熟悉基本软件的操作,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将数据进行整理,这也是独立学院学生在这方面的薄弱环节。

二、改革措施

从独立学院培养的目标来看,独立学院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从学生实际看,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因而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应从学校本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和技能。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在大学二年级开设运筹学和数学建模的选修课以及一些计算机课程。线性规划和优化问题是数学建模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要求学生短期内掌握其理论并学会求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把这些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二学期进行讲解。现代的数学建模题目往往涉及程序设计和数据整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这一目标在短期之内是无法实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参赛之前就具备这一技能,所以在大学二年级的一学年应安排常用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如C语言、数据库等。

2.培养数学建模的师资力量。学校可选派一些优秀的年轻教师进修或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建模理论,提高数学建模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建模。

3.适当穿插数学实验的教学环节。独立学院学生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但实际动手能力强,而且对实际问题探讨的积极性高。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可穿插数学实验的教学环节,专门介绍MATLAB等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设计相应的例题供学生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学完一章内容,教师可专门利用一两个课时教学生利用数学软件解决本章中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可学会使用数学软件,而且可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4.校内应每年举行一次院级数学建模比赛。通过比赛,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后期的全国比赛的选拔做准备,同时在学生中间还应成立数学建模协会,定期举行有关数学建模问题的讨论,由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讲解,使学生数学建模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

5.暑假应抓好数学建模培训这一关。可先让学生报名参与,结合代课教师推荐,在为期1个月的教学中,分为以下几部分进行讲解:首先,讲解数学基础知识,如数学建模基础知识、计算方法等课程和一些常见的数学模型,同时为大家介绍常见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并实际上机操作练习。其次,重点补充线性规划、图论、动态规划等基本知识,同时结合数学模型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精选若干个线性规划的实例,由易到难重点讲解。

三、结语

通过数学建模的教学和竞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独立学院的数学建模教学还不够成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更多的教师加入到数学建模的队伍中来,并指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相信不久的将来,独立学院会在数学建模方面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郭培俊.数学建模中创新能力培养三部曲[J].数学教学研究,2007,(07).

第4篇

1、好的开端

(1)本学期提前一个月上课,因此各学科在完成高二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任务外,都对下学期内容有所渗透。

(2)及时完成学生的选科工作,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3)开学初各备课组、个人制定就制定了详尽的教学计划,同时在各班主任和帮教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繁杂的高二年级学生档案工作,保证整个学期工作的有序进行。

2、培优

(1)从3-18周,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竞赛辅导全面展开,逯元祥、何文哲、万为民、吴玉成、吴恩徐、戴凝六位老师认真备课,每大周有4次承担了竞赛辅导任务,精心准备教案和练习,力争提高优生的整体水平。

(2)开学第二周专门召开优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要求每位同学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争取在期末统考中有新的突破。

(3)树立何婥君、梁清泰等少数同学学习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在他们的带领下热爱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多。同时鼓励优秀学生自主学习,激励他们先走一步。

3、积极参加教学研究:

(1)年级组老师积极参加建校十周年校庆。9月25日下午2:00,高一高二年级举行展示课,我年级夏青、张慧、吴玉成、张宪存、万为民、叶敬之六位老师主讲了数学、英语、语文科目共6节课。

(2)本学期高二年级老师除了积极参加顺德区、佛山市、广州市教研外,还积极参加部门和市里的教学评比。在2004年12月14日下午进行的全校信息整合技能大赛中,我年级吴恩徐老师带领生物选修班的同学展示的实验课,一举获得三项大奖:教学设计奖、教师素养奖、教学整合奖。

(3)每位教师在开学第二周了完成学校教师科研课题的申报,在十六周每位老师对自己确立的课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完成有关课题的教学论文,最后完成由年级组统一将每位老师的结题论文进行汇总,编辑版了部门教研刊物《出海口》第36期,共收集论文19篇,总字数近5万字。

(4)2004年12月7日,肇庆一中英语老师到我校进行交流,他们在听了我年级夏青老师英语课后,高度称赞了我校学生极佳的英语口语水平,并对我校的英语教学情况给予高度评价。

4、对美术班的教学高度重视

本届选美术的学生是高中部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届,辅导任务大,差生面广,在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张慧、颜霞和美术老师吴胜辉以及其他帮教老师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本学期共举办次美术作品展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两次画展。积极组织学生投稿《桃李园》并发表。

(2)2004年9月27日美术班同学利用周日下午休息时间到广州观看全国油画展,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3)1月6日,高二(6)班召开班级任教老师会议,对班级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情况进行交流,以期找到符合美术班特点的教学方法。

(4)在参加2005届顺德区美术高考模拟考试中,高二(5)班的三个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积极参加叶晓燕老师组织的部门学生会活动,在“谈恋爱是推动学习还是阻碍学习”辩论会,高二年级学生代表获得比赛的冠军。

6、参加校“学生素质检测”,班主任提前做思想动员,学生认真配合,学科老师精心准备,使得高二年级的各项素质检测圆满完成。

7、期中考试:第十周参加部门组织的期中考试,老师进行试卷讲评,考试结束后,肖幼春老师针对高二学生的分科实际,制作各项分析表格,各班级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对期中考试结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同时也召开年级期中考试分析会,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8、营造英语环境

(1)每周三次收看英语新闻联播

(2)举办英语周活动:高二英语组万为民、张慧和夏青三位老师认真策划和准备举办了英汉翻译对抗赛和英语沙龙活动,获得了其它部门观摩组的肯定。同时配合部门英语教研室成功举办了高一、二年级英语圣诞晚会,在晚会比赛的十个奖项中,三位老师所带班级的英语歌曲和短剧共获得八个奖项,囊括了所有一等奖、三等奖,还有一个二等奖。

(3)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英语备课组组织十五人报考三级,一人报考四级。

(4)办英语墙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手抄报比赛活动,手抄报活动获得部门和学校的好评,高二(1)班的梁颖欣和罗健欣在年级组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5)2004年11月17日年级为创设良好英语环境,配合英语备课组举办英语互译对抗赛。

(6)2004年12月30日,年级老师参加总校举办的“首届教师英语风采大赛”,颜霞老师获得非专业组的一等奖。

(7)高二教师积极参加部门英语教研室举办的英语培训

9、备课组活动蓬勃开展

除了英语备课组在营造浓浓的英语环境,做了上述努力,在这里不在重复外,其他备课组的活动也在蓬勃开展

(1)语文备课组本学期的指导思想是: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措施落实、讲求实效。在组长黄维栋老师下,认真备教案、做课件,全年级统一一种练习,各位教师轮流负责;加强集体备课,除了加强日常的交流和探讨外,每周开一次小组会;11月,配合德育处和年级,指导班级学生完成了“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专题征文活动;完成三期桃李园学生投稿工作,组织学生进行了背诵默写竞赛、成语接龙比赛;承担了部门学生辩论赛的指导工作;12月,组织6位学生参加了12份进行的顺德区高中生即时作文大赛;参与了全校的展示课活动,并积极评课。同时,除了积极参加了广州教研活动,在领导的关怀下,还派代表参加了中南六省语文研讨会。

(2)数学组吴玉成老师带领全组人员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备课,每次开会有总结有计划,然后三人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讨论,在教案的撰写上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分章组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共享,然后各自形成自己的有特色的教案。教学设计各具特色。各个层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不同的高考目标分层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上充分体现了课前预习与复习、教学内容、例题分析、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课堂练习、教学小结、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等环节。本学期各班作业都能很好的分层布置,精选试题,课本习题做到了人人过关。几位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做到了全批全改,并有针对性的指导性批语。每位老师主讲了一节组内公开课。

10、教师参加教学举办的各项软笔和硬笔书法比赛。硬笔书法比赛中,年级逯元祥老师获得一等奖,吴恩徐老师获得二等奖;软笔书法比赛中,吴恩徐老师获得一等奖,逯元祥老师获得二等奖,叶敬之、何文哲老师获得三等奖。

11、每位老师每月完成高考模拟试卷一套,及时了解高考动向,掌握最新高考信息。

三、辅差:

1、德育方面:

(1)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引导他们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支持他们参加圣诞英语演出,为他们借服装道具。很多学习上的困难生在表演中展示了自己的丰富的文艺才能。

(2)班主任在常规管理中,注重心理疏导,与他们做朋友,严爱结合,工作有的放矢,消除心理障碍,同时认真负责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争取进步。特别对于美术班的困难生的管理方面,杨维寒主任配合班主任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2、教学上:

(1)期中考试中,增设学习进步奖,使学习困难生发现自己的点滴进步,提高自信心。

(2)任课老师在教学有注重兴趣培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六班很多学生不爱看课文,不爱发言的情况,叶敬之老师经常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让他们每个人都提一个问题,不提问题就必须回答我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个个都读课文,也思考问题了。张宪存老师带的4班和6班都有一定的困难生,他准确认识到差生之所以差,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无论是讲授的内容、形式,还是速度、语气、表情,都注意尽量让他们乐于接受、能够接受,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黄维栋老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学上注重采用“小步子、见成效”的做法。如背诵默写,平时划分成小块来解决,在“背”的基础上还要反复“写”,逐步积累。对后进生的教学不能贪多求快,而应该“小步子”踏踏实实,“小步子”突破,最终取得大进步。“小步子、见成效”能使后进生有成功感,能增强他们的信心。经常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能激发他们的内驱力。戴凝老师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尽量讲慢一些,同时鼓励多问,每次错的一个个找来当面讲。对于上课管不住自己的爱走神,上课多提醒。多一份耐心,会有很大收获。

(3)注意搞好分层教学:

杨维寒主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如X班、美术一班、美术二班各个班的进度、作业、授课模式等均有区别;詹学军老师在教学中尽量采取探究法教学,尽量分解知识难度,设计教学梯度,让每人在自己的基础上都有最大的收获。

第5篇

一、少教――教师应精讲多引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这有着深刻的心理因素,认为要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就需要告诉学生更多,于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讲授。其实,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认识、不断理解、不断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主要不是靠接受来自教师的讲授,相反,是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不断构建的。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教师的讲授不起作用了呢?其实不然,学生在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内化的过程中,因受知识基础、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来引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要少讲且精讲,以引导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去认识知识、理解知识、内化知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减法”一课中,主要教学内容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教材的编排,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插图创设“借书”情境,然后以“从图片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片列出什么算式”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35-123。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方法对算式进行计算,这是精学的部分,下面具体论述。当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找到相应的计算方法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计算方法以“讲”的方式来进行总结。在这里需要注意,教师的“讲”并不是针对三位数减三位数解释如何计算,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如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三位数减三位数如果用竖式进行计算,两个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的数位应该一一对齐”,教师在总结中不但要就此进行演示,还要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进行书写。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如有的学生书写不正确,教师不仅要及时纠正其中的错误,还要在总结中进行说明。当学生初步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减法法则后,教师可用“刚才同学们计算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该怎么对我们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呢”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利用加法来进行验算。同样,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可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审核”,然后总结。这才是所谓的“少讲精讲”。

二、精学――学生学习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正如上所述,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内化是一个主体性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自己去“单打独斗”,更多是要在合作的基础上去抓住课堂中所要学习的重点,在探究、交流中突破难点。

如在二年级下册“减法”一课中,利用竖式计算“不退位减”是重点,而利用加法来进行验算则是难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精学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师:335-123,减数是几位数,被减数是几位数?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算出它们的结果?

生1:利用计数器来进行计算。

生2:利用以前学过的竖式来进行计算。

……

师:同学们的方法还真不少,那就请同学们分别用自己的方法算算吧,看哪些同学能最快计算出来。(生开始计算)

师:同学们的计算真棒,但要是我们没有计数器怎么办呢?

生3:用竖式进行计算。

师:好办法!刚才同学们用竖式进行了计算,那么,到底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你们能不能在小组中讨论后总结一下?(学生讨论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师:刚才我们的计算结果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

生4:以前我们学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是用加法来进行验算的,现在我们同样可以用加法来验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师:你们的想法真棒!那就请大家用加法来进行验算。(生进行验算)

师:同学们验算的结果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

第6篇

二年级数学公开课

课    题:    农家小院    

主讲教师:    x   x   x   

时    间:   2018年 x 月

农家小院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93~94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2、通过再现“农家小院”的情景,灵活运用有关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世纪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调动学生情趣,激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敢于表达自己想法、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让学生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难点

重点:运用有关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难点:根据相关信息,提出简单的、有价值的乘、除法问题。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正在收获沉沉的果实,收获秋天的喜悦,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家,感受感受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吧!

(二)新授

1、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认真观察这幅“农家小院”图,你从图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同学们能提出那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1:墙上挂了多少根玉米

生2:54个柿子,每盒装6各,需要装几盒?

生3:一共有12只兔子,装到4个笼子里面,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

生4: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南瓜,能装几筐?

生5:黄瓜的身高是青椒身高的几倍?

……

师:同学们很棒,根据我们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下面让我们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吧。

2、解决问题

(1)师:你们知道墙上挂了多少根玉米吗?谁来说一说?

生:48根!

师:你是算出这个结果的?

生:6×8=48(根)

(2)师:装54个柿子,需要几个盒子呢?

生:9个!

师:你是算出这个结果的?

生:54÷6=9(个)

(3)师:平均每个笼子住几个兔子?

生:12÷4=3(个)

(4)师:20个南瓜需要装几筐?

生:20÷4=20

(5)师: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同学们想一想,可以小组讨论,一会找人来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解决问题,老师点名回答,全班交流。

3、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什么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找出问题,并在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巩固提升

完成教材第94页练一练第1题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在农家小院里学到了那些知识?

(五)课后作业

第7篇

不知不觉中,一学期的教学已即将结束,实在感叹时间的飞逝。岁月如流水,容不得一刻停歇!回想这学期的工作,有付出,有收获。由于教材的改变,二年级上学期对于我和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挑战意味着更大的付出,虽然忙碌、虽然艰辛,但是也充满欢乐、充满喜悦。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的数学,由于本学期使用的是青岛版的教材,和人教版的二年级教材比起来,内容多,难度大,孩子们学起来非常吃力。针对这种情况,我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备课分三个方面:①备教材: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科技等前沿信息,对教材系统、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②备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③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同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通过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同时也学习杜郎口的经验,让孩子当小老师,培养孩子的说的能力,和自信心。我每节课都要认真做好准备,认真讲课,明确教学目的,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努力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均能实现。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看待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注意课堂管理,上课期间严格要求学生,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在上周举行的“神算子”比赛中,级部三个满分的都在我所任教的班级。校级“神算子”有28人,我们一、二班,就有18人,占64.3%。可以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一个学期以来,我都处于紧张的状态,每天忙忙碌碌,从早上到校开始一直忙到下班,课前准备、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每项工作安排的都很紧凑,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但是我很充实,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可爱的样子、快乐的笑容……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层次不一样,所以掌握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为了提高整体成绩,我采取了培优、促中、补差的工作,重点是补差。我所担任的两个班上,有个别孩子基础很差,他们在学习上,一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对学习没有兴趣;三在课堂不认真听讲;这些因素就导致他们的成绩差距很大,对于这部分孩子,我先抓课堂,上课时,随时关注这些孩子,对于简单的问题就找他们回答,回答对的及时肯定和表扬,回答错的给予指导和鼓励,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抓好这些工作的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帮他们辅导,耐心的讲解,细心教导,为了使他们能够提高的更快,我经常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

本人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数学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要个人学好数学,还要学会关心和帮助同学,一起进步。

4、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和感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Xx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8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组内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

1.组织广大数学教师进一步学习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努力促使广大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感悟,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

2.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3、学习、实践、反思相结合。学习理论,边实践边思考,并把自己的反思过程记录下来,在反思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重视听评课活动的反思。

本学期围绕着观摩名师录像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展开的,全组教师在一起听课,领略名师风采,随后进行了评课,相互交流探讨,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每次课后教师要认真地反思教学,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听课反思,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评课后,又根据自己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如探讨“如何提高低年级儿童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全组教师的经验交流,方法借鉴,使疑惑迎刃而解,找到可以试行的教学方法。

2.深入课堂,扎实有效地加强教学实践、研究,努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学校组织”听教师常态课”活动。课堂上充分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在课堂上常见问题的灵活处理,刘淑娟老师讲的二年级的一节《1000以内数的认识》,程娜娜老师讲的二年级数学《锐角和钝角》等,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领导和听课老师的肯定。

3.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互相学习新理念,探讨热点问题,上传优秀教案课件资料,达到资源共享。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我们对组里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精心组织,保证活动的质量。活动前计划周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目标、活动时要求教研组人员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体会心得;活动后做好反思、借鉴工作,取长补短,内化活动的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9篇

总结要反映某项工作的总体情况,所以在内容安排上,不能省略任何方面,否则会影响工作总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今天小编整理了2020二年级数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2020二年级数学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级三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了起来,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自己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的风气明显有进步。在“培优辅差”工作中,我能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培优辅差”的内容。计划中要求达到的目标基本能实现,现将“培优转差”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1、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础。

2、能够根据学生成绩情况确定需要培优或辅差的学生名单,利用空余时间辅导。

二、采取的措施

1、培优辅差做到找清对象、定时间、定任务、定计划、定内容、定措施、定目标。

2、培优着眼于长远,侧重于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拓宽知识面,开发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以确保优生更优。

3、辅导差生做到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对后进生要有信心。

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实行了一帮一

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帮扶对象、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采用一帮一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及至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如:我们班的学生陆毅、王冬旭这两名学生就在大家的帮助下不断进步。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待改进。但我相信只要坚持我们的“培优转差”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的。

以上是我在培优辅差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和做法,在今后的培优和辅差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和实践,争取更好的成绩。

2020二年级数学工作总结2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1)班的数学教学。整个班学生成绩较优,有不少学生聪明,且基础不错,班级学风优良,有正气,但也有四五位成绩偏差,作风懒散的学生等待改进的。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我始终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新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每期常规检查都得到肯定。

1、做好备课工作。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做法。在教学中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备课原则:扣大纲,抓重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等等。

2、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

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复死板的作业少做,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

对完成作业优秀的学生盖红花,学期结束时进行总评,红花数量前10名的学生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了作业完成的质量。

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

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5、加强学生成绩管理,使用好成绩册。

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问效果,课前准备等等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通过教学,我所带班级成绩稳中有升,学科学风良好,按质按量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教学指标。

二、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班级发展不平衡,二(1)班的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

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一学期来,工作有得有失,今后我一定会取长补短,争取做到。

2020二年级数学工作总结3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教学工作。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也有少数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准备了多套教辅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的效果。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加强家校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边教边研,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本学期,我们班每天的数学作业,中等学生基本都能轻松地独立完成。在作业批改中,很少有集体性错误。

(二)在课后辅导时发现,几个学困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大。

2020二年级数学工作总结4转眼间,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在教学过程中,有过困惑,也有过收获,现一并总结如下:

一、注重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分物的实际操作活动并将操作和思想结合,具体来说:

第一,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引入对除法的认识。教材首先用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由“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接着,通过例2|和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实际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除法的含义。

第二,以前我总认为操作活动是比较“低级的”的,因此让学生尽可能脱离操作,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实践,我才深刻体会到借助实际操作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如果能将思考和操作有机结合的话,操作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操作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落实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大数的估计能力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一些数目较小的事物进行了估计,如抓一把小棒估计有多少根等。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估计出体育馆里大约能坐多少人,二年级学生对这种数量较多的事物估计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结合现实生活安排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计的素材,按由易到难的坡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的方法,也使学生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三、提高“百以内加减法”运算技能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册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提高百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技能呢?通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向同级教师讨教,在教学中,主要来用以下方法:

首先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百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法,理解运算的道理,结合教材创设的“买电器”、“收集的矿泉水瓶”等情境,鼓励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进行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时所使用的方法不同。

第二,三位数加减法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习惯

第三,设计“森林医生“趣味游戏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计算。

第四,合理的安排练习阶段,对于新学习的内容及时练、及时反馈,因为遗忘是先快后慢的,注意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在后面单位的学习中,也适当地穿插了有关的练习。

2020二年级数学工作总结5本学期,本人担任二(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已经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一学期以来,我遵纪守法,积极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教材,探索教法,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落实每堂课的教学任务

1、严谨备好每一节课。

人常说:功在课前,因此我在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上课力求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同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从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组织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教学之余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正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细致批阅每一次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耐心做好每一次辅导。

对学困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的指导,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例如,我班的熊欣瑶同学年龄不比别人小,就是脑子转得比别人慢,人家做10个口算题的时间,他最多只能做2个,还用手指头掰几遍,还经常出错,为了他,我经常单独辅导,尊重他用手指算的做法,慢慢引导,发现他有一点小小的好表现,马上全班表扬,增强他的自信,现在他已经有了进步。

5、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的发展状况,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自制测试卷中,我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为了帮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中形成一种比一比、学一学、赶一赶、帮一帮、超一超的氛围,我和班主任一起设计了题为“谁得到的红旗最多”这样一个评比栏。其中如果学生在能按照学校一日行为规范来做,不做违反校纪、班规的事,就可得一朵小红花;书写得2个优秀也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数学作业得2个优也可以得一朵小红花;勤思善问在课堂中能勤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发言,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同学2次便可得一朵小红花。经过一段时间的评比,学生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和同学比谁得的红花多的一种风气,并促使学生不断的进步着。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非常重视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符合儿童特点的素材,于是我结合教学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钻研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培养。精心设计了:美丽的校园、金色的秋天、美丽的小湖、和平广场、做值日、过马路等情境,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珍惜时间、遵守交通规则等的教育。教材整体体现了丰富多彩、努力向上的学校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生活态度,学生在教材和老师创设的环境下,心灵得到了熏陶。

我尽量力求做到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钟表的认识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碰到数学知识的介绍时,采取讲故事的方法,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的总结,有很多多样化的算法的发现,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故此,我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上课前,要求学生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一响就安静下来,小憩收心。对学生的怎样坐,答问时怎样站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课间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等特点,我尽量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有张有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逐渐培养学生注意力持久保持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上课不搞小动作。此外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动作缓慢的现象,我就时刻提醒学生加强做事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课后我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作业整洁,不潦草,不涂抹。为了培养学生作业书写工整的好习惯,我首先注意教学时板书书写规范整齐,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注意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此外加强写字课教学和书写评比,并用鼓励性的评价标志奖励书写认真的同学,经过两个学期的细致培养,大多数学生的课前准备、上课注意力的集中、特别是学生的书写均有较大的进步。

四、创设学习情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1、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了小学生最喜欢做的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比如上数学活动课,就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

(1)个体活动游戏。上课开始进行“比比谁最火眼金睛”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滚,看看各种几种物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几何物体的一些特征。

(2)集体合作游戏。在上“统计”活动课时,学生小组合作统计谁投的球多等相关问题,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3)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对口令”、“猜一猜”、“送信”等,通过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2、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学期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的美丽。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很高,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他们能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爱动动脑,爱思考的好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五、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对家长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为孩子在家里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榜样。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学期以来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关怀。同时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学生中优秀生较少,中后生占了较大的比例。少数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计算及应用题的出错率高。动手操作能力欠缺,不善于合作和思考。知识的融会贯通及运用不是很灵活。加上本人担任学校行政工作,对于班级中后进生的个别辅导时间较少,因此,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空间。今后要做到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大检查力度,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第10篇

一、在动静交替的感官经历中积累操作经验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动静交替的感官经历,即学生的手、口、眼、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来,不仅有行为的动,更有思考的静(表面是静,实际思维也在动)。教学中,只有组织全体学生利用多样的操作介质经历不同的操作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积累、形成操作经验。操作经验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设计和指导,为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教师除了要选择恰当的操作材料外,更应精心设计操作的程序。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两种程序。

1.动为先导,以动促思

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其直观动作思维也被称作“用手思维”。数学的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样是学生智力活动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积累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多数的数学教学是从学生的动手操作开始的,并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发现新知。

【案例1】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下面的案例均为苏教版)“认识平均分”

在帮助学生形成“平均分”的概念时,教师安排了这样三次操作活动:

(1)任意分6个桃子,初步感知平均分:有的是平均分,有的不是。

(2)平均分8个桃子,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同样多。

(3)平均分12根小棒,深入理解平均分:总数一样,份数越多,每份数越少;每份都是同样多。

平均分概念的形成离不开分物体的操作活动。怎样组织“分物体”的操作活动呢?教师并没有将教学停留在“分”的动作层面,而是借助学生分的动作不断将思维引向深处:在三次操作活动之后都对“平均分”进行交流、反思。这样就将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活动和智力活动变为思维的对象进行反省,帮助学生将操作经验进行优化。

2.静为先导,以静带动

学生的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数学目标,其过程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操作前应安排一个思考的环节,其功能,一方面是完成操作的内部动因;另一方面是建立活动的定向映像,使之成为操作过程的导引与调节系统,也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即先思再做。

【案例2】二年级上册“乘法的认识”

为了解学生是怎样理解乘法的,可先让学生画图表示4×3。在两个班级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个班级,学生没有思考就直接画图,全班有30.8%的学生用第一种画法来表示,有69.2%的学生用第二种画法来表示。第二个班级,要求学生先想一想4×3表示什么意思,再画图表示4×3。用下面三种画法表示的人数分别占5.9%、84.3%和9.8%。

第一种画法:

第二种画法:

第三种画法:

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活动。由两个班级对同一内容的操作对比可以看出:在思维引导下的操作才是有效和富有创造性的。

二、在出入穿梭的高峰体验中积累探究经验

在小学数学中,探究经验集中体现在形成概念的经验、发现规律的经验和推理的经验,即在概念形成、规律总结和逻辑推理等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形成这些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体验”:让学生在高峰体验中体会、回味、总结、提升探究经验。

1.进入冲突情境,点燃探究热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对于数学活动的参与态度与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取质量。教学中首先要带领学生进入真实、有趣、富有认知冲突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案例3】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

周长概念的引入,教师创设了“懒羊羊每天绕操场跑一圈”的情境:第一天,懒羊羊没有完全沿着边线跑,而是跑到了操场的里面;第二天沿着操场的边线跑,但是没有跑到原来出发的地方;第三天沿着边线跑,正好回到出发的地方。

关于“周长”概念的教学,多是从故事情境切入,如蚂蚁绕树叶爬行、小鸭子绕游泳池热身等。这些情境尽管富有童趣,但仍无法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究竟什么样的情境能够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而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呢?相对于蚂蚁爬树叶、小鸭子绕游泳池热身而言,“绕操场跑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绕操场跑步”的生活经验在“懒羊羊体育锻炼”的儿童化情境中得到放大,学生的探究热情被点燃,在三次锻炼的过程中,生活经验与数学本质的冲突逐步加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刻体验到“周长就是一周边线的长度”。

2.超脱冲突情境,反思探究路径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不同的原有认知结构,学生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现象时,就会打破之前低层次的“平衡”产生新的“冲突”,通过“冲突”的不断化解又会实现新的平衡与发展。在认知的二次平衡或多次平衡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及时跳出问题情境,反观探究的路径和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经验,使得探究经验明晰化和系统化。

【案例3】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

教学完周长的意义后教师组织了一个层次递进的探究活动。

(4)比较这两个图形,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用不同方格数拼成的图形,它们的周长可能相等。

(5)激疑:用相同方格数组成的图形,它们的周长是否一定相等呢?

(6)操作验证:以6个方格为例,在方格图中画出图形验证这个猜想。

(7)回顾反思: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这个发现的?

上面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三次认知冲突:第一次是3个方格拼成的图形,它们的周长并不是3个方格周长的总和;第二次是用不同方格数拼成的图形(3个方格和4个方格),它们的周长可能相等;第三次是用相同方格数组成的图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在这三次认知冲突中,学生一次次打破认知平衡,一次次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最后的回顾反思环节,是对三次冲突的梳理和总结,更是对探究路径的梳理和提升。

三、在丰简变换的问题解决中积累应用经验

应用经验主要是指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综合进行巩固练习的经验、问题解决的经验。这里仅探讨问题解决的经验。

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数学建模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学生形成应用经验的途径之一就是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理解现实问题情境——简化并结构化所描述的情景——将被简化的现实情景翻译为数学问题——用数学手段解决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根据具体的现实情景解读并检验数学结果。与此相对应的认知过程为:问题表征——模式识别——知识迁移——思维监控。其中,问题表征和模式识别对于应用经验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简中求丰,表征问题

问题表征是指根据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已有的经验,发现问题的结构,构建自己的问题空间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对问题的理解和内化,也是对问题理解的一种解构。

解决问题的教学如果仅仅关注问题的答案,就显得过于简单了,因为简单的问题中常常蕴含深刻的数学规律和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教学应该从简单入手,将简单的问题进行丰富化处理,即扩大问题表征的时空,经历问题表征的过程,积累问题表征的经验。

【案例4】二年级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在巩固练习阶段,教师先是安排了教材“想想做做”的第1、2两题。

在读题后并没有让学生动手解答,而是提出新的要求:如果画图来表示两个小朋友走的格数,你想怎样画呢?引导学生逐步完成。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直条图的意思,使学生认识到由这个直条图不仅可以清晰地得到信息,而且还可以清晰地看出刘芳走了多少格。

下面的图你能看懂吗?把你理解的题意说给同桌听一听。

本节课仅从知识的角度看,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教师并不是着眼于知识的教学,而是注重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问题解决中“表征问题”经验的渗透和指导:线段图是数学问题常用的、重要的问题表征形式之一。苏教版教材第一次出现线段图是在三年级上册。这节课出现直条图(线段图的直观形式)就是在简单知识中进行自然渗透,显然,这样的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和深刻。

2.丰中求简,识别模式

模式识别是一种知觉过程,当人们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而且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的过程就是模式识别。在数学应用中,模式识别是指对数学模式的再认识。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具有共同结构的一类问题或者具有相同解法的一类问题就是一种模式。因此,要帮助学生形成识别模式的经验,就要让学生在丰富的问题中通过比较找出相同的特征,并用简单的模式来表达这种相同特征。

【案例5】二年级下册乘法练习十二

8.修一条800米长的水渠,已经修了7天,每天修84米。还有多少米没修?

9.(1)冬冬看一本75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22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2)冬冬看一本75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3天,每天看20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教学第9题时,学生读第(1)小题后正准备解答,教师提示:这一题与前面的哪一题在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上是相同的呢?解答后再比比、想想:它们为什么会有相同的方法和思路?

同样,在教学第(2)小题的时候,同样启发学生这样思考、解答、比较。

最后引导学生比较、总结:这里的四道题其实就是两类题,尽管每一类题目表述的内容和数量不一样,但它们在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上都是相同的。这就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先想想它是属于哪一类的问题,再按照相应的思路和方法去解答。

数学是使人聪明的学科,模式识别是使人变得聪明的灵丹妙药。上面的教学,教师不只是带着学生解答四道题,而是在前两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先思考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与刚解决的哪一题在解题方法和思路上相同,这个思考、比较的过程就是模式识别的过程。正确识别了模式,比解答几十道题都有价值。因为模式是简单的,问题是丰富的,在以简驭丰的过程中学生识别模式经验将逐步形成。

第11篇

初二下学期的学习就是纠正初一的缺点,巩固初二的知识点,打下初三的理想基础。初二是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结合点。

初二上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无论初二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是好是坏都已经是历史是过去,初二下学期到底该怎么学呢?

新年之后,初二下学期的学习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冲刺。初二下学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需要综合分析并加以推倒才能解除问题的最终答案,利用所学的识和曾经解过的题型,找出解题的方法,理清思路,迅速的将答案表达清楚,这一点对初二学生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初二是初中阶段的过期,课业负担重,学习特别累,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如何正确的了解和把握初二年级的学习?

工具/原料

一个良好、上进的心态。

方法/步骤

第一。主次分明,把握重点学科。

数学、语文、英语、物理要作为重点来安排学习,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80%的精力要花在这些主课上。其他20%的时间留给其他的科目。初二时,每门主科应有一本课外辅导书,课外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还是必要的。初二下学期除了听好课,还得多关心时事,如关注一些新闻等等,中考会涉及奥运的考点等。这些国家大事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关注一下。

第二。学习生活时间合理安排。

一般早晨是人的记性最好的时候,建议读英语,记单词。白天的自习课最好安排给数学、物理,这时候解题的效率高一些。其它的时间就要留给语文了,可以多读些课外书,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语段,就抄下来以积累素材,这样写起作文来就轻松多了。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克服以前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例如一些男生比较粗心、对简单问题过分轻视、学习热情不能长期保持等等,一些女生的学习上容易分心、不专心等问题。另外平时准备错误集锦本,遇到容易出错的问题就及时记下来。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了。初中二年级抓孩子的学习习惯是第一位,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到初三的时候,孩子就相对容易冲刺上去。

第四。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

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有针对性地预习弱项课程,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出听课的重点。课后进行总结,归纳出所讲知识的框架,然后做相关练习和辅导。

第五。课后温习加巩固练习。

每次听完课后,阅读一些相关的辅导资料,做一些相关的习题。现在的辅导资料很多,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情况的辅导书。在书店的辅导资料书架前大致阅读一些,感觉哪本适合自己就用哪一本。如果不会选择,可以咨询以下老师。如果有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有意识地提前了解的学习初三、中考的试题,并分项对相关中考题类整理,进行阶段性复习。初二物理要结合奥物的题目,系统了解初二物理下学期的知识点,并做相关的中考试题。

结语:

初二在一定程度上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逐渐区分开的一个学年。“好”与“差”在初二下学学期就能被具体的显现出来。

初二下学期的学习情况是代表一个学生在本学年所付出的努力的客观体现,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正确、以及对于主要知识点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等。在初二结束时,可以通过月考、期中、期末成绩让学生思考在即将到来的初三中,该怎样更好的提高自己才能在中考里取得出色的成绩,也可以了解自己在各科学习中哪方面还理解得不够深刻,要知道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都有可能会在中考被考察到,所以不能对任何一个掌握得不够的知识点轻言放弃。并且,初二下学期的成绩也可能会是将来所要报考的高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凭据之一,初二代表了初中学习的中间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稳定、初中前半段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所以一定要重视初二下学期的学习,考察自己基础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因为到了初三是没有时间再进行基础知识补充复习的。

第12篇

齐行为的规范

孩子一入学,学校首先要对其具体行为提出“齐”的要求,如桌凳摆放整齐、书本摆放整齐、坐整齐、走整齐、读整齐、齐声唱等。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前养成的行为习惯各不相同,要对他们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多元合一,把多个家庭的不同要求整合至学校的规范管理之中,让他们逐步树立起集体意识、班级意识、学校意识,这对以后的班级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二年级这个阶段,教师关注的重点是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整齐划一。整齐是一种态度,长期坚持它就可以演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认真的学习习惯。它所展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好精、气、神,就为知识的传授打下了良好的行为基础和心理基础。

趣:动机的引导

到了三、四年级,孩子进入小学的中年级阶段,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培养,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而这个学习动机一定要突出“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发展。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由课前的引领兴趣、课中的探索兴趣到课后的实践兴趣,一步一步把学生的好奇心变为学习的动力。

如教学语文课本中《我是谁》一课时,教师出谜语让学生猜:“太冷我凝固,太热我漂浮,江河湖海都有我,你能猜出我是谁?”当大家兴奋地猜出谜底时。新课的学习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渴望中开始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动画、视频等手段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过程,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直观形象,孩子们趣味盎然。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观察生活,找出水的变化,记录下来:以第一人称写“水的自述”。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一直延伸到课外……

总之,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像呵护眼睛一样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求知的过程充满了快乐,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成长的需要。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思:力的提升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已经具备了比较稳定的性格特点,此时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上,教师的培养重点要突出“思”。就是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分析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进行相关的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来感受、探索、体验和创造。如作文教学如何使孩子写出童趣,写出个性,而不是千人一面,培养思维的创新性:解数学题如何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并运用“不设框、能表达、擅展示”的师生共同享受创新学习成果的方法,在充满活力的数学课上。让孩子们全员参与,亲自动手,一个个定义、结论在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中水到渠成地自然呈现,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时闪现。

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前人得出的结论要善于深挖,敢于质疑,培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两次的练习训练就能奏效的,需要反复训练、多次实践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