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

时间:2022-10-20 02:29:49

世界各地风俗文化

第1篇

【关键词】文化习俗;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4]周洪军.感知与对话――浅析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内在精神[J].魅力中国,2010(10).

第2篇

【关键词】文化习俗 建筑艺术 关系 影响

一、建筑艺术的概念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融入建筑艺术中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得建筑十分形象和具有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的特点,它能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如果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以分为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纪念性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总体来说的话,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都算的上是一种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而创造的空间环境。建筑艺术,是文化习俗的体现,它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来表现人类的审美活动和价值理念。

二、文化习俗与建筑艺术设计的关系

首先,艺术来源于生活。建筑对人们来说是一个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不仅仅能为人们遮风挡雨,一方面给人以依赖,实质上,它也是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能够很好地反映人类文化习俗。建筑的外观也还,形式也好,都是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只有经历过,感受过,才能创造出人类特有的文化。其次,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它综合了历史、经济、艺术、哲学和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融入到了文化中去,更好地体现了文化习俗。最后,文化习俗是建筑艺术可观的经济效益来源。建筑艺术是对文化习俗的诠释,不同的建筑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对人们来说是对艺术的欣赏,是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具有地方色彩的民居建筑能突显它的地方色彩,把它作为旅游资源往往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所以,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文化习俗推动建筑艺术的发展,建筑艺术体现文化习俗,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三、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1.文化习俗的差异影响建筑的风格。在不同的文化习俗的影响下,世界各地的建筑艺术大不相同,它也体现在很多方面。就拿东西方建筑的差异来说吧,建筑艺术一般体现在古代,所以这个差异也体现在古建筑中。第一个方面可以从建筑风格来看: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推崇儒家经典,所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自古都宣扬中庸、仁恕的思想理念。因此在建筑艺术方面,很多优秀具有独特个性特点的想法很难发挥出来,还有就是创意得不到认同和展现,最终使得东方建筑风格显得单调缺乏新意;然而欧洲人的性格属于自由奔放、个性十足的,能够充分体现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西方的建筑就显得丰富多彩了。那么第二个方面可以从建筑材料来看:东方的建筑大多以砖木材料为主,拿古四合院来说,它是有四周的房屋包围起来形成一个封闭式的格局,显得深沉内敛,这和东方文化习俗中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价值理念是息息相关的;而西方建筑材料大多以砖石为主,它的整体框架一般是柱石结构,比以砖木为材料的建筑寿命要长。以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最为突出,大多为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受到文化或习俗的冲击,西方建筑体现出的是张扬的个性和科学民主的精神,很好地通过建筑艺术表现了出来。

2不同的文化习俗下,在建筑艺术上容易产生分歧。历代以来,在不同的文化习俗下各地区各民族间是很容易产生矛盾的,这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所导致的。首先,各自利益的驱动使得建筑艺术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表现出来;其次就是不同的区域,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有所差别,再加上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不同,矛盾就极易凸显。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人们会习惯于将自己的文化习俗与新的事物进行比较,在人的思想意识里自己所选择的就是好的,很难接受另外的方式。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审美范畴,随着民族的融合,也大致与与人类民族的进程相一致。所以要想在建筑艺术上取得更多的辉煌,必须保持兼收并蓄的态度,努力吸收建筑艺术中的精华部分,以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吸收别人的长处,改掉自己不足的地方,创造出更多的杰作。

3.文化习俗的逐渐融合,使得建筑艺术更加丰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对待不同的文化习俗时,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兼收并蓄,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的当下,各国之间不断地进行文化习俗交流,互相吸收借鉴和互相渗透,将其中优秀的部分作为新的灵感,再加以改造,从而产生新的文化,使得东西方的建筑风格逐渐趋于一致了。世界越来越小,东西方文化不断融合、撞击,但是各个地区的风格还是各不相同,只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始接受不同的新的事物,而不是互相排斥与不理解,更多的是多了一份包容的心。所以,各国和各民族间,经过文化习俗的互相渗透,建筑风格、材料互相融合、趋于一致,使得能体现文化习俗的建筑艺术丰富多彩,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总的来说,建筑风格迥异是人们对事物看法的不同所导致的,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对待不同的文化习俗,是不应该有优劣之分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正因为有了各个地域不同的文化习俗,才有了更加绚烂多彩的世界文化。所以,对待不同的建筑艺术,我们应该摒弃不好的,吸收具有代表意义的优秀文化。各个地域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点的元素,在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推动下,需要我们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优秀的风俗文化,让世界变得更小,立下建筑史上的伟绩。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潮汕文化 文化网站 综合性网站 专题性网站

潮汕文化是由潮汕人创造的以潮汕话为纽带,包括潮剧、潮乐、潮汕文学、潮汕建筑、潮汕民俗等多方面内容而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1]。随着网络规模和容量的扩大,网上潮汕文献信息资源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潮汕文献信息急剧膨胀,数量巨大,面对海量信息,任何一个有上网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任意输入一个主题词,都会有上千条甚至上万条信息,显然,这样的检索结果很难说是有效或无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必定使用户晕头转向、无所适从,望网兴叹;二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各种各样的潮汕文献信息均充斥于网上;三是信息混杂度增加,有序与无序的网络潮汕文献信息相互混杂着。为了有利于用户(读者)快速查找和选择利用网络潮汕文献信息,提高潮汕文化研究的效率,我们必须对网络潮汕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评价。目前,潮汕文化专题网站较为丰富,按其内容分有综合性,也有专题性。下面笔者试用述评潮汕文化网站的办法,按综合性和专题性,对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网等二十多个潮汕文化网站进行网络潮汕文献信息资源评估。

1.综合性网站

1.1今日潮汕网(http://)是一家以潮汕资讯为核心,以潮汕文化为特色,以海内外潮人为依托,以潮商经济、潮人文化为重点的网络载体,于2010年7月1日创办并正式开通的潮汕文化综合网站。其目标在于打造成为整个潮汕地区最大、最有权威、最重要、最具有影响力的对外宣传网络载体。其定位于潮汕,以联合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各县区的一个跨地区的综合性的网络电子载体,突出利用并全面整合潮汕地区的新闻资源,从本地的潮汕到海内外的潮人,纵横开阖,形成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多地区联合一体化的新闻资讯载体。目前网站设有30多个栏目(主要有:潮汕新闻、潮汕侨网、潮汕风情、潮汕文学、潮汕图片库等),近20个市县区频道,内容涵盖了潮汕重大的新闻资讯和文化,特别突出以关注民生、潮商经济、华人潮裔、潮人文化为主。另外,与惠州市潮人文化经济促进会、惠州市潮汕总商会合作,开办“今日潮汕网惠州潮人”专栏;开辟有“第十六届国际潮团联谊会”、“第六届国际潮青联谊会”、“2010广州亚运会特别报道”和“第三届粤东侨博会”等专题。

1.2潮汕网(http://.)本网站由潮汕人士和一群潮汕热心人士协助联合于2005年3月17日创办的公益性网站。本站创办的目的在于宣扬潮汕文化,传播潮汕经典文化,让更多潮汕人了解潮汕的历史文化,让世界人了解潮汕的文化。本站资料库借用了黄赞发的《潮汕先民与先贤》、陈汉初的《潮俗丛谭》、方烈文的《潮汕民俗大观》,蔡绍彬的系列丛书(《潮州俗语故事》、《潮汕歌谣集》等书籍)、林伦伦、吴勤生编的《潮汕文化大观》、林凯龙的《潮汕老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的《潮汕历史文化小丛书》、曾楚楠的《潮州功夫茶》、郭伟忠的《揭阳城坊志》、杜松年的《潮汕文化大观》、张道济的《潮汕文化探幽》、黄挺的《潮汕文化源流》、陈香白的《潮州功夫茶》、林春诚的《潮汕人生册》、陈汉初的《台湾文化之旅》、王伟深的《潮汕俗语文化趣谈》、陈香白和陈再粦的《功夫茶与潮州朱泥壶》、隗芾的《隗眼看潮汕》、余流等人的《潮汕熟语俗典》、陈历明的《潮汕名胜纪实》、鄞镇凯《潮汕谜艺》等书籍。该网站可谓是上述各家著作的电子版。

1.3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网(http://)[2],这是由汕头大学图书馆特藏组创办,一个以宣传潮汕文化为主要形式的潮汕文化综合性网站。网站内容包括网页、潮汕文献数据库和其他资源三大部分。网页以宣传潮汕文化为主,集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力求使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的潮汕文化,以较为简洁、清晰的形式呈现出来。主页上设有潮汕特讯、潮汕概况、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间工艺、潮汕人物等十个大类。潮汕民俗是潮汕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网站中内容较为丰富的栏目之一。除收集有关文献外,汕头大学特藏组也将自己民俗采风中拍摄的部分图片资料整理上网,如“贵屿郭氏族典”、“妈生”等;数据库的建设以服务研究学者为目标,已建的数据库有“馆藏潮汕文献书目数据库”、“电子图书全文库”、“潮汕研究论文全文数据库”、“剪报数据库”等。读者可通过“题名”、“作者”、“关键词”等多种途径检索到需要的资料。其他资源,网站除了相关文章里配的插图外,还含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如民间剪纸、木雕、陶瓷图片集,以展现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工艺。

1.4汕头数字文化网(http:///)这是由汕头数字文化网汕头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2004年4月1日创建的,网站设置有文化概况、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潮汕名人、潮剧乡音、潮汕文献、影视在线、网上资源库等栏目。其中“潮汕名人”是潮汕海内外名人网、“美食文化”是潮汕美食网、“民俗文化”是潮汕民俗网、“潮剧乡音”为潮剧大观园网。

1.5潮汕人(http:///)这是一个综合性潮汕文化网站,以论坛为主要形式。网站栏目设置有:门户、潮汕人论坛、俱乐部、微博、相册、交友、潮汕小品、潮汕音乐、潮汕美食、排行榜、游戏、酒店、美等。其中的“潮汕人论坛”是一个综合性潮汕文化论坛,设置有:潮汕区县论坛、潮汕文化论坛、潮汕图片论坛、潮汕音乐论坛、外地潮汕论坛等。BBS论坛是网络互动的有效形式,是很多用户乐于接受的一种网络交流方式。BBS论坛能够及时最新信息,用户也可以发帖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进行实时交流。潮汕人论坛就蕴含丰富的有价值潮汕文化的信息,很需要我们去探索挖掘。

1.6潮汕文化网(http://.cn/)网站于2007年建成,为宣传潮汕文化而打造一个信息丰富的平台,主要是针对潮汕文化的发展。网站收集潮汕文化信息、潮汕新闻、汕头新闻、揭阳新闻、潮州新闻、汕尾新闻、潮汕小品、潮汕歌曲、潮汕企业、潮汕美食、潮剧、潮菜、功夫茶、潮汕旅游景点、潮汕工艺品、潮汕方言等丰富信息,让读者更了解潮汕。其栏目设置有:首页、潮汕简介、潮汕资讯、潮汕美食、旅游、习俗、功夫茶、潮汕书阁、传统工艺、庵寺文化、潮汕视听、潮汕家园等。

1.7潮网(http://)这是一个最为专题的潮汕资讯网站,网站内容几乎囊括了潮汕文化、经济、艺术等几乎所有题材,以汕头市、揭阳市、潮州市为中心,辐射全球的潮人圈。网站设置的栏目有:潮讯速递、潮汕风情、潮汕民居、潮剧舞台、潮菜小吃、潮人风采、潮汕民居、潮汕曲艺、潮汕忆旧、潮汕教育、潮汕旅游等近30个。

1.8潮人网(http:///)由汕头经济特区报社大华网,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个综合性潮汕文化网站。网站的栏目设置有:潮学动态、潮风潮俗、潮学论坛、潮汕史话、藏书叙录、潮商风采、侨批文献、资料征集、潮人俊彦、潮人社团等。在“藏书叙录”栏目中,提供了“书名”、“作者”“关键词”等途径,让读者检索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有关潮汕文化藏书。

1.9潮学网(http:///bbs/forum.php)这是由潮汕三市几位喜欢研究潮学的年轻人于2004年5月8日自发创办的民间学术网站,网站资源十分丰富,栏目设置有:潮学方面的:潮汕胜迹、潮汕民俗、潮汕方言、潮侨侨批、潮汕美术、潮人姓氏、乡帮文献、潮汕风、潮汕收藏、潮汕工艺、潮汕戏曲、潮州佛教;汇聚方面的:学者专栏、古瀛诗艺苑、文苑天地、虎坛谜韵、八面来风、三江水涨等等。

1.10潮人在线(http:///)网站创办于2000年,是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官方网,是全球第一家专门为潮人及潮人社团提供文化交流、商业资讯、联谊合作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机构。设置栏目有:潮讯、潮团、潮人人物、潮人文化、论坛、视觉潮人、视频等等。网站以服务全球潮人为己任,以“弘扬潮人精神、传播潮人文化,整合资源、共谋发展”为宗旨,以创建全球潮人最具影响力和最权威的公众性门户网站,推动国际潮团和潮人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战略目标。

1.11潮汕风情网(http://)该网站由广州市中连亿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以传播潮汕文化特色为中心,精心收集、编辑具有代表性的潮汕风情习俗资料,在目前的涉潮类网站中,该网是信息量最全、最新、最广的综合性网站。专为世界潮人了解潮汕文化而建立的,以最全、最新、最广的潮汕资讯,简单易懂的潮汕图解,雅俗共赏的潮汕方式,让你轻松地接近潮汕,了解潮汕,热爱潮汕。设置的栏目有:潮汕资讯、文化潮汕、人物词条、潮音潮乐、潮人社团、姓氏族谱、潮汕校园、潮汕庵寺、潮汕图库、潮汕网址等等。

2.专题性网站

潮汕文化内容广泛,涉及的内容可谓方方面面,如潮风潮俗、潮剧、美食、建筑、人物、姓氏,等等,网站除了一些综合性外,仍有大量以专题出现,当然,一些专题网站也会涉及其他潮汕文化方面的内容,如潮汕华龙网。

2.1潮剧大观园(http:///)这是广东潮剧院主办的一个介绍和研究潮剧艺术的专业网站。栏目设置涵盖较广,大体分为三大类:即介绍类、研究类和交流类。主要包括:话说潮剧、潮剧表演、潮剧剧目、潮剧音乐、潮剧团体、广东潮剧院、名家新秀、菊坛先贤、潮剧教育、潮剧舞美、潮剧研究、潮剧史料、潮剧简讯、剧目评论、剧目简介、曲文欣赏、演出剧照、轶闻趣事、戏里戏外、潮剧音像等专业栏目和戏迷论坛、论坛精选、剧协之友等交流类栏目。网站资料齐全,史料准确,溶地方性、专业性为一体,为海内外各潮剧团体与潮人戏迷搭起一座桥梁,给海内外潮人朋友提供一个交流潮剧信息的园地。

2.2潮汕海内外名人网(http:///)这是由汕头市图书馆、《潮汕史学》、《潮汕海内外名人》编辑部2002年12月联合制作的,2003年7月开通。该网系统地全方位收录潮汕海内外名人档案、著述及相关资料,主要栏目有热点新闻、名人档案、名人风采、名人传记、名人著述、编辑部刊物、在线潮人、潮缘社区等内容。但由于编辑部收集的各界“名人”范围广、时差大、人才多,特别是因编辑部水平和力量等限制,许多“名人”调离已久,工作变化大,已刊出的“名人”人才职务、单位,甚至个别离世,没能及时更正;“潮汕海内外名人”不同于全国展示的名人,主要是根据本人的贡献多寡,可以在一个界出现也可在其他界出现,如李嘉诚先生他在教育界、工商界、交通界等界出现。

2.3华龙潮汕网(http:///)创建于2008年6月,是目前潮汕最大的影音分享网站,网站致力于为所有的影音爱好者提供一个最全面、最个性的影音网。设置的栏目有:潮汕文化、潮汕新闻、潮汕音乐、潮汕影视、潮汕美食、潮汕电视、潮汕电台、潮剧频道、潮语歌曲、潮汕小品、潮汕故事剧、潮汕搞笑剧等。网站是一个以提供影音相关服务为基础的娱乐网站,提供的服务以影音的在线播放为主,但其他潮汕文化方面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潮汕文化”栏目下就设置了潮汕风情、潮汕岁时节日、潮汕生活习俗、潮汕礼仪习俗、潮汕行业习俗、潮汕、潮汕民间文学、潮汕民俗史话、潮汕民俗趣谈、潮汕民俗旅游等子栏目。

2.4潮人黄姓(http:///)该网站汇集潮汕地区黄氏族谱,黄氏历代名人。概述潮汕地区黄姓各世系播布状况,现有黄荀公世系、黄井公世系、黄久盛公世系、黄致政公世系、黄程公世系、黄全公世系等等。栏目的设置有:黄氏名人(历史名人、潮汕名人、海外名人、历代丞相、历代状元、历代进士)、黄氏文化、故事与传说、宗支世系、辈分字派、潮汕黄姓、姓氏网站、黄姓组织、精选文章、潮汕琐谈等。

2.5潮汕民艺网,简称潮艺网(http:///或http://)这是由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主办,2007年5月1日开通,设置栏目有:民间文艺、工艺美术、盛世说玉、俚风民俗、潮人之星、功夫茶话、汕头民协、工美学会、东山古寺、民艺社区等。网站旨在弘扬和传承潮汕传统民间文化,促进传统工艺的交流和发展,为民间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提供互动平台。自开通以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赞赏。

2.6潮汕美食网(http://)由汕头市图书馆承建的文化部科技项目,2000年11月14日通过文化部技术鉴定,并纳入广东省图书馆数字化资源。该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采用先进网络技术手段,进入实用化的地方美食多媒体数据库,是一个集文体、图片、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主要栏目有:潮菜大全、潮菜原料、潮汕名厨、烹调技巧、健康饮食、食疗药膳、饮食文化、饮食企业、美食节专栏、美食情报等。该数据库涵盖了潮汕美食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检索方便,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

2.7潮汕民俗网(http://)该网站由汕头市图书馆创办,2004年开通。该网是由文化部立项的科技项目“潮汕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重要内容之一的“潮汕民俗数据库”。该库[3]根据潮汕民俗特点将其分为以下结构体系:潮汕岁时节日、礼仪习俗、生活习俗、行业习俗、文化习俗、潮汕半山客、潮汕游艺赛会、潮汕信仰习俗、潮汕会社组织、潮汕民间文学、潮汕民俗史话、潮汕民俗趣谈、潮汕民俗旅游、潮汕民俗研究和潮汕民俗图片等15个栏目,全面介绍了潮汕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初步完善了潮汕民俗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但对于包容万象的潮汕民俗来说,目前该网站记录的数量只是杯水车薪,还无法满足深层次信息服务的需要。

2.8在线潮州音字典(http:///)潮州·母语(潮声)是一个关于潮州音字典和习语收集的网站。潮州话,作为现存最古老的汉语方言之一,保存了大量中原古汉语的语言成分,已被语言学家们公认为古汉语的活化石。本网站旨在将潮州话的语音、词汇等各方面的资料信息化,使其语言特点不至于由于文化交融和时间流逝而丧失,同时方便不同人群查询、学习、研究的需要。在首页查询中,输入要查询的某一字,就能提供部首、笔画、发音、中文解释等内容。

2.9世界潮商网(http:///)网站设置了《世界潮商》、潮人精英、今日潮商、潮人艺苑、潮商史略、潮商文化、潮商人物、潮汕文史、北京潮商等栏目。其中《世界潮商》是杂志《世界潮商》的电子版,“潮人精英”、“今日潮商”、“潮人艺苑”、“潮汕文史”是《世界潮商》所有文章的具体分类;“潮商文化”、“潮商人物”、“潮商史略”是《潮商丛书》中《潮商文化》、《潮商人物》、《潮商史略》三书的电子版;“北京潮商”是一链接网站。该网基本上是《世界潮商》的刊、书电子版。

3.结语

潮汕文化网站还有很多,上面论述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笔者对各网站的评述,或许不大准确,但希望能为广大用户(读者)快速查找和选择利用网络潮汕文献信息,对提高潮汕文化研究效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林齐瑾.开发利用地方图书馆资源,推进潮汕文化进校园[J].图书馆论坛,2011(4):119.

[2]陈俊华.潮汕文献特藏网资源述略[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增刊):163-165.

第4篇

精彩一游

舅舅、舅妈多次打电话邀请外公、外婆和我到深圳游玩。一放假,我们就去了。舅舅早已为我们准备了多处旅游景点的门票,我高兴极了。

第二天,舅舅开车把我们送到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门前。锦绣中华微缩景区、中国民俗文化村是风光旖旎的深圳湾畔,两棵璀璨的明珠,今天我是第五次来观赏她了。

一走进景区,我们就乘坐游览观光车,不一会儿,车开动了,导游娓娓动听地说:“一步迈进历史,一天游遍中国。锦绣中华景区浓缩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和全国各地的风光名胜,是一座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古代建筑和民族风情的最丰富、最生动、最全面的实景缩微景区。车在慢慢行驶,我放眼一看:啊!真是绿的世界、花的世界、美的世界。很多处风景名胜经过灯光特效的渲染,更加花团锦簇、绿意昂然、美不胜收。车驶到名人植物园,我下了车,踏着数百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中外名人的足迹,登长城、赏西湖、听编钟古乐、望布达拉宫……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

过了大约两个小时,又有观光车经过,我再次上了车去游民俗文化村。导游津津乐道地介绍着:“纵览五千年文化,荟萃八万里风情。中国民俗文化村荟萃了中国各地的民族服饰、民俗风味、民族建筑及民间艺术风情。高山族的飞陀螺,阿佤山的木鼓甩发舞,路南彝乡阿细跳月,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将我们带到那没有污染、有点原始、有点古朴的世外桃源……”我一边听一边观赏着,忽听钟声悦耳,见有人在撞钟,我也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双手扶住圆木棍,用力撞钟。据说撞一下一帆风顺;撞两下全家幸福;撞三下身体健康;撞四下四季平安。我边撞边轻轻地数着数,祈祷幸福、平安。

夕阳西下,我依依不舍地走出大门。锦绣中华、民俗村景区绚丽的风采令人流连忘返。

第5篇

一、“通俗歌曲”=“流行歌曲”

“通俗音乐”与“流行音乐”是同义词,《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通俗音乐”词条释文云“亦称流行音乐”①。“流行歌曲”与“通俗歌曲”也是同义词,《现代汉语词典》“流行歌曲”词条第2解为“指通俗歌曲”②。歌曲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涉及器乐的前提下,“通俗音乐”就是“通俗歌曲”,“流行音乐”就是“流行歌曲”,这四个词并没有多大差别。鉴于此,为方便与习惯,本文在诸多情况下将此四词混为一谈。

以上就理论的解释而言。在我国当代音乐生活中,“流行歌曲”与“通俗歌曲”两词的实际运用却有个渐渐转换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把来自港台的邓丽君等人所唱的那些歌曲称作“港台流行歌曲”,很少有人将其称作“港台通俗歌曲”。尔后,与之风格相近的大陆原创歌曲渐次面世,至80年代初,人们才普遍地把这类歌曲称为“流行歌曲”,较少称作“通俗歌曲”。但是,彼时音乐界人士大都不愿接受它,不少人还进行过激烈的反对、抨击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对于音乐文化多元化认识的加深,我国音乐界多数人逐渐地、情愿或不情愿地认可了这类歌曲,称之为什么呢?既曾有人把“流行歌曲”当作“过街老鼠”,就给它另起一个名称吧,于是,近十多年来,在各种场合下,“通俗歌曲”逐步替代了“流行歌曲”。名词变换了,实际所指却是同一事物。

时至今日,“流行歌曲”之称已经没有太多的人反对了,徐沛东先生就爽言道:“我比较喜欢的名词,便是流行音乐。” ④但是,大概是因为“流行歌曲”与“庸俗的”毕竟难脱干系(传统民歌《十八摸》之类庸俗的“流行小调”,可能在音乐界人士的观念中导致了“流行”与“庸俗”的联系),我国当前相当层面上普遍采用的称谓,还是“通俗歌曲”。

二、“流行音乐”≠“pop music”

不少论者在谈到“流行音乐”一词时,指出“流行音乐”一词源于英语“popular music”,又有人认为“流行音乐”就是英语“pop music”。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这两个英语词组都有“流行音乐”的释文。“popular music”所包含的“适应大众口味和教育水平的、普及的、通俗的、庸俗的”诸义⑤,基本上都符合我们对于“流行音乐”的理解。然而,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语词的背后隐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是很难用几个词汇表达出来的,各种语言中的词汇还存在使用习惯、时代变化、地区差别等等诸多因素,因而,要在两种不同的语言里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是很困难的。“流行音乐=pop music”,虽从简单的、通俗的理解上来说未尝不可,但并不严格和科学。如果要绝对地对应,可能只有采用“音译”的办法,说成“波普音乐”了。但“波普”在国外亦有其特殊的文化含义。

其实,“流行”是现代汉语固有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汇,在“流行歌曲”一词出现之前,我国早就有“流行病”、“流行色”等词,至于用“流行”一词来修饰发型、服饰等不构成固定词组的情形,更是司空见惯。把“流行”安到“歌曲”或“音乐”的头上,在汉语里是顺理成章、极为自然的事。拙以为,舍近求远、到英语里去寻求汉语“流行音乐”的“词源”,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当然,在世界范围里看待“流行音乐”、在进行相关比较研究等情形下,将“流行音乐”与“pop music”联系在一起,那是另一回事。

三、“流行音乐”具体所指“因国而异”、“因时而别”

什么样的音乐可以称作“流行音乐”,什么样的音乐不可以,在世界各国,乃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答案各不相同,并没有统一标准。例如:

“印度的流行音乐被称作‘电影音乐’。”⑥印度电影制片业发达,影片产量列世界前茅,绝大部分影片都有很强的音乐性,包含许多具有浓郁印度风格的音乐歌舞,其中的主题歌、插曲在社会上广为传唱,成为大众化的音乐,所以,印度人将“电影音乐”称作“流行音乐”,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如果说在印度仅仅因为电影歌曲唱的人多就被认为是“流行音乐”,这也不全面。因为在印度这样一个佛教发源地、印度教盛行的国度里,宗教音乐也是广为流传、非常大众化的,但它就不称为“流行音乐”。可见,印度人的“流行音乐”概念中,还含有风格的意义,含有“非古典、非传统”的意义。

在印度尼西亚,“流行音乐”又曾是另一个概念:“大多数印尼人都把运用一些西洋乐器与西方和声的音乐叫做‘流行音乐’。”⑦这种观点也不难理解:印尼的“甘美兰”等多样民族传统音乐,是这个国家所独有的,而西洋音乐的演奏,西方和声的运用,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它们当然是“流行音乐”。

19世纪末以前,欧洲还没有出现爵士乐之类的通俗音乐,音乐舞台是古典、浪漫音乐的一统天下。在这类音乐中,如约翰・施特劳斯的名曲《蓝色多瑙河》之类通俗易懂、轻快流畅的乐曲或歌曲,当然比贝多芬、莫扎特的交响乐等简短、易解、通俗,表演得更多,拥有更多的欣赏者,因而被称之为“流行音乐”。而在我们,由于以往对于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等以外的欧洲音乐,尤其是欧洲各民族的民间音乐了解得很少,对于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等音乐家抱着恭敬的态度,认为它们的作品是“阳春白雪”式的欧洲古典音乐,怎能入“下里巴人”式的“流行音乐”之流呢?

然而,在欧美流行音乐以无可阻挡的迅猛之势传遍全球的当今,欧洲国家的人们又不得不将爵士之类新的音乐称为流行音乐。

世界上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乃至各个时期,对于“流行音乐”的具体所指有异,本文并非对此的专题研究,仅列举数例以说明事实上存在的“因国而异”和“因时而别”。把《马赛曲》《星条旗》《祖国进行曲》《共青团进行曲》等外国歌曲称为“流行歌曲”,未必适当。

作为人类音乐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流行音乐”,自然有个总体的概念。对此,我国音乐界当前较早地研究“流行音乐”的谭冰若教授所作的表述是:“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⑧这是一个广义的定义,“因国而异”和“因时而别”的情形下,则取其狭义的定义。

四、我国当前所称“通俗歌曲”具有时代意义

我国“流行音乐”的具体所指,是在我国历史文化前提下确定的。音乐界常说:“音乐是时代的声音,历史的镜子。”作为文化现象的语词,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某些语词、某些音乐作品或种类,蕴含着与之相关时代的种种信息,人们一提起它们,就会联想起相关的时代。我国当前所称的“通俗歌曲”,无论从语言学的角度还是从音乐学的角度来看,都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产物。

“流行”与“歌曲”本是汉语的普通词汇,而把这两者组成一个固定的词组,作为一个使用率较高的专用名词,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如果从广义上来看我国近现代歌曲,“流行歌曲”可太多了:上世纪初的“学堂乐歌”,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歌曲”、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大革命时期歌曲”,二三十年代城市的“时代曲”,解放前后农村的“歌曲”、建国后的“群众歌曲”等等,至少在当时,都非常流行。可是,它们各自拥有上述那些只属于自己的独特名称,这些名称足以构成中国近现代音乐(就歌曲这一方面)的“发展简史”。如果把它们从相关的时代概念中剥离开来,仅仅因其“流行”而一概称之为“流行歌曲”,就难以体现出它们特有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在我国历史文化背景下,“通俗歌曲”只能是一个“特指”名词,只适用于某一个历史时期中一类歌曲。

显然,把《大刀进行曲》《救亡进行曲》《长城谣》《松花江上》等抗战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等革命历史歌曲,《歌唱祖国》《东方红》等群众歌曲,《洪湖水,浪打浪》之类的歌剧选曲等等一古脑儿地视为“流行歌曲”确实很可能会导致理念的模糊。反过来,如果把当前的“流行歌曲”叫做“群众歌曲”,自然也不妥当,这两者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风格明显不同,不能因其“流行”的共同点而抹去各自的时代特征。

再比如说,我国当前的“通俗歌曲”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周璇、白光等人所唱为代表的“时代曲”(曾一度被称作“黄色歌曲”)在风格上存在某些共同之处,在“广为流传”这一点上也基本相同,如果因此而把如今的“通俗歌曲”称作“时代曲”,或者是把二三十年代的“时代曲”称作“通俗歌曲”,那同样会造成理念的模糊。

对此,《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的“通俗音乐”释文中有明确的叙述:“至于中国或其他国家的革命群众歌曲,从体裁、形式以及许多特征来看,事实上与通俗音乐并无不同,但为了突出这种歌曲在该国某一历史时期所起过的积极作用,通常把革命群众歌曲作为专项列出,不包括在通俗音乐之内。”⑨这里是从“体裁、形式”上看的,如果加上内容、风格方面的考虑,就更不应该把“革命群众歌曲”算做“通俗歌曲”。

五、作为普通名词与专业名词的“通俗歌曲”

“流行歌曲”既是社会性的普通名词,也是音乐专业名词。作为社会性普通名词的“流行歌曲”,通常按广义而论,即“流行的歌曲”,只认定“流行”这一条,其余可以一概不管,凡流行过的、正在流行的,都可以囊括于其中;而作为专业名词的“流行歌曲”,应按狭义而论,只能是“流行歌曲”,其中不可加上“的”字来理解,它有科学的界定。说“流行歌曲就是流行的歌曲”,就不是专业的见解了。

作为专业名词的“通俗歌曲”与作为普通名词的“通俗歌曲”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社会公众完全可以按普通名词、广义的概念去理解什么是“通俗歌曲”,在音乐研究、音乐论著、音乐教材和教学等范围内,则需要按专业名词、狭义的概念论述“通俗歌曲”。应用范围、对象、场合不同,要求也当不同。

当前我国社会公众的“通俗歌曲”概念,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与港台“流行歌曲”、国外“流行音乐”相近的、在音乐风格(包括表演风格)等方面都有别于古典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和改革开放以前歌曲的那些歌曲。这种认识既表明了它的时代特征,也表明了它的风格特点,还意识到它与国际音乐潮流的联系。这尽管不是科学的、严谨的界定,但按此概念,哪些歌曲是“通俗歌曲”,哪些歌曲不是,在通常情况下是不难分清的。

上述社会公众的“通俗歌曲”观念比较接近专业性的、狭义的理解,然而,一些音乐界人士却反而常按社会性的普通名词、广义概念去谈论“流行歌曲”,且长期争论不休,人为地把问题搞得复杂化了。这种现象,令人颇为费解。

管孔之见,难免失当,恭请各位批评教正。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第64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北京•上海。

②⑧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813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北京。

③抱歉,这里不注明出处,因为笔者相信,当年提出这种说法的人,至少是大部分,如今已不再坚持了。以下涉及的歌例同此。

④《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第1140―1141页,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出版,1997年,上海。

⑤《音乐信息》2005年7月5日第2版。

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民俗;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290-01

一、新传媒时代的社会环境变化

民俗传播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上,任何特定的历史时期,世界各民族人民的民俗文化及民俗生活,时时刻刻都在改变。迄今为止,当今社会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阶段。

传统社会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传播途径是有限的。只有通过集市、庙会、茶馆、市井街头等特定的公共场所,才能将人群聚集起来,互相传播消息,交流见解,互通有无。除了这些公共场所,还有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或者举行集会、典礼等情况下,人们才能够聚集起来收集和交换信息。

当今社会的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改变,大众传媒进入并大幅度地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在传播媒体极具扩张之际,自然就打破了村落的闭塞状态,普通民众的视野大大开阔,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规模也日益扩大。大众传播媒介的推广,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外部世界的真实面貌迅速与亿万城乡百姓的日常生活连接起来。有了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日益富裕的城乡居民,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开始关心精神生活,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再限于眼前、不再局限于自身,他们开始向国家大事、经济民生、教育科技等更广阔的、更多元的方面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

当代社会是一个以媒介环境为基础的社会,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这里“媒介”的含义极为广泛,主要指的是大众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图书、录音录像等设备,和其他现代媒介,如因特网、电话、手机数码相机等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环境。即便某个人没有使用大众传媒,但他依然生活在一个大众传媒和各种现代媒介广为使用的新信息时代社会。

二、新传媒环境下之民俗传播

发展的时代使民俗及民俗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时代的挑战,民俗传播学应运而生。从孤立事项的研究开始转向面对现实生活研究。当今民俗生活的时代,一切文化均处于传媒环境之下,传媒日益成为阐述社会和民俗生活变迁的重要力量。

当今世界发达的科技,从表面上看生成了很多对民间文化生存的不利条件,但实际上,现代技术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都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交流互动的距离,互联网的通讯技术使信息毫无阻碍地迅速传播至各个领域,为原本不同社群、毫无交集的人之间认识和联系,提供了条件。新传媒环境下的民俗传播有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传媒可以表现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当今先进、多种的传媒手段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进行更快捷、更高效的传播和发展,使民众接触到更多的民俗事项和民俗信息,各区域间的民俗文化也能得到机会相互交流促进;第二,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民俗事项和民俗文化的广泛传播依赖于媒体的介入,比如前一点时间风靡大江南北、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饮食文化自古有之,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促使普通民众第一次正视中国传统饮食民俗,并通过饮食民俗这个窗口,进一步了解中国不同的地域文化。理查德・汉密尔顿认为,大众文化是消费性的文化商品。传媒为民俗文化登堂入室提供了条件;第三,传媒对民俗文化和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对民俗信息事先进行了筛选和把关,摒除掉了民俗文化中的陈规陋习,比如现在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二人转。早期的二人转多带有色情意味,是我们所说的低速文化,但现在媒体传播的二人转以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创作,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第四,传媒与民俗相互促进,形成流行文化。传媒突破了民俗传播的时空限制,民俗丰富了传播的内涵,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收到老百姓喜欢的流行文化。

第7篇

一、实习景点简介

1、世界之窗

深圳世界之窗是深圳必游景点之一,整个景区占地48万平方米,按世界地域结构和游览活动内容分为世界广场、亚洲区、大洋洲区、欧洲区、非洲区、美洲区、世界雕塑园和国际街八大区域。作为以弘扬世界文化精华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世界之窗荟萃了世界几千年人类文明的精华,有历史遗迹、名胜、自然风光、世界奇观、民居、雕塑等130多个景点,其中包括园林艺术、民俗风情、民间歌舞、大型演出以及高科技参与性娱乐项目等。世界之窗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雍容恢宏的规划设计,精美绝伦的景观项目、不同凡响的艺术演出,动感刺激的娱乐项目,为中外游客再现了一个美妙精彩的世界。

2、深圳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于1981年建立,1988年11月开馆。 深圳博物馆是一座以地志性为主的综合类博物馆,是深圳文物收藏和历史研究中心。主要目标是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博物馆。他以面向大众的最广义的教育和传播知识为宗旨。通过展览、出版刊物、讲座和研讨会,让大众了解了深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窥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3、锦绣中华

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占地30万平方米,汇集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实景微缩景区,景区的80多个景点按中国版图位置分布,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多民族国家风格迥异的建筑、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一步迈进历史,一是畅游中国“是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生动写照。进入新世纪,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呈现出一片绿的世界、花的世界,园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形成一幅壮美的图画。

4、中国民俗文化村

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游览景区,它占地20万平方米,村内25个各具特色的山寨、庭院和街市按原貌以1:1的比例建成,并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荟萃精华,有所取舍”为建村原则,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村寨的风情表演、印象中国剧场的民族歌舞表演和凤凰广场的大型广场艺术汇演,海边广场的大型马战实景表演等从不同层次将民族歌舞艺术的神韵展示得淋漓尽致。

5、东部华侨城

东部华侨城坐落于中国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精心打造,是国内首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生态探险等主题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主要包括大侠谷生态公园、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华兴寺、主题酒店群落、天麓大宅等六大板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华侨城以"规划科学合理,功能配套齐全,城区环境优美,风尚高尚文明,管理规范先进"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建成为一个现代海滨城区,被誉为深圳湾畔的一颗明珠。

6、大鹏古城

大鹏古城博物馆 大鹏古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占地11万平方米,是深圳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城,深圳今又名“鹏城”即源于此。1989年,大鹏古城被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大鹏古城博物馆宣告成立。几年来,该馆共征集和整理各类文物300多件,编撰出版了反映古城历史的《大鹏所城》。

二、实习体会和收获

1、车上当导游

在这次的深圳见习,学校要求我们学生每人都模拟一次导游。我们都轮流当一回导游,起初我们都踊跃参与其中,并详细地介绍我们各自的家乡特色。我们的讲解犹如真正的导游般带着同学们走进自己的家乡,成功地当了几分钟的导游。在返回学校的途中,我们每个模拟的小导游都轮流结束了。跟我们相处四天的真正导游小周给我们一个经验总结,他说我们的模拟小导游一次比一次进步,起初是慌张不自然,到后来越来越自然大方。但我们的不足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说话条理不明。显然,我们发觉了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能找到不足。我们懂得了如何当一名出色导游。

2、来回交通

第8篇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民俗修学游是专项民俗产品和修学游的结合,符合全民旅游大背景下“体验游”、“深度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缓解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和传承。深度全方位开发特色民俗修学游产品,必须采取以民俗文化传承人为核心、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主体开发模式,建立民俗社区,还原民俗事项,开发活态特色民俗产品,并采取社区主导、企业参与、政府协调的公共开发模式。

关键词 民俗修学游;文化遗产;开发;传承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6.009

民俗修学游,顾名思义,即是以民俗活动作为修学内容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是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以及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体验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201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国,中国“旅游时代”已经来临。在全民旅游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观光游已然落伍,个性化、注重过程参与性的体验式旅游越来越受欢迎。如外国人在中国过大年,体验包饺子的活动,通过揉面、擀饺子皮、包饺子的程序,亲身体会制作饺子的过程,对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会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源于民间的民俗是最具体验价值的。

一、民俗修学游的提出背景

当代的中国旅游,基本是依托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遗产旅游[1]。民俗修学游是一种文化遗产旅游。民俗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旅游产品中最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文化丰富多样,呈金字塔型,塔基是以民俗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塔中是通俗文化,塔尖是精英文化。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和原始形态,民间文化和通俗文化向上发展提炼出精英文化,三者并行发展,相互影响、渗透、依存,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2]。民俗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属于文化遗产范畴。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Her itage),1979年实施了“世界遗产名录”项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截至2012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43项(包括自然遗产9项,文化遗产30项,双重遗产4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另外中国拥有数不胜数的国家级、省市级文化遗产。民俗类别中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包含在遗产中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内容极为丰富。

现阶段的遗产旅游局限在观光层面,体验价值低。“世界遗产”概念的普及带来了遗产旅游热,只要哪个景区被冠以“世界遗产”的标签,就像拥有了一块“金字招牌”,迅速受到大众追捧,旅游者趋之若鹜,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文化遗产受重视和关注,民俗游也迅速风靡起来。旅游的本质在于它的奇异性,在民族旅游中正是由于民族边界的存在而创造了旅游吸引力[3]。奇异性带来了吸引力,参与性则决定了旅游者的体验价值。现在的民俗游大多表现为在风景区、民俗文化村、古村落、非遗项目村等参观游览、了解风俗、采风创作、看老人表演民俗事项等,依然只停留在看的层面。

民俗修学游的魅力在于,可以摒弃只看不练的浅层次体验,提高旅游者的参与度和体验价值,是个性化旅游的新方式。修学游兴起于100多年前的英国,是以青少年为对象,集旅游与学习于一体的全新体验形式,现已风靡全球。在中国,修学游主要以出境修学为主,是出国留学的“预演”。修学游的内容主要包括游览著名景点、参观当地高等学府等。在出境修学游中,学习英文成为一大亮点:全程英文交流,入住当地家庭或学校宿舍,教授英语等,让学生在领略异国风情的同时感受异国文化,了解国外灵活而先进的教育模式。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世界上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对全世界旅游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也是发展民俗修学游最深厚的文化根基。将中国大众化、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民俗作为修学游的内容,势在必行。山东曲阜是孔子的出生地,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对世界文化尤其是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文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因此,山东曲阜的儒家文化修学游对日本和韩国的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据统计,2001年7月到8月,山东曲阜仅接待的韩国修学团就多达4000人。仅在2013年前9个月,“三孔”景区就接待修学团队206个,修学团人数19889人,同比增长63.8%,团队数量和增长幅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日韩游客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2013年12月29日曲阜成立了孔府文化体验基地,供游客对中国古典礼仪和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体验。该基地再现了孔府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古代礼仪,向游客展示和传播东方文化内涵。这一体验基地的建立,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曲阜体验充满魅力的孔府儒家文化。

二、民俗修学游的作用和意义

(一)民俗修学游能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有效的结合起来

民俗很多时候是要靠口头传承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有些甚至会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失,如口承语言民俗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社会性的民俗事项因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而逐渐消失,如居住习俗、丧葬习俗和节日习俗等。为了保护这些民俗,专家、学者和民俗工作者采用科学的方法,如“田野作业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将这些民俗文化记录下来供后人学习和研究。然而就像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是脱节的一样,我国民俗保护与民俗旅游、民俗界与旅游界、民俗部门与旅游部门也是脱节的。民俗保护界将民俗事项记录整理,大多止于民俗保护,没有进入民俗旅游领域;而旅游界大多只进行民俗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但他们又很难理解民俗文化内涵。文化遗产不是僵化的教条,不是博物馆的陈列品,它既是遗产,也是资源,也可以变成文化资本,就看我们怎么开发和利用它[4]。再棒的文化都在纸上,都在书里,现场看不到,感受不到,你的文化就不能说棒(魏小安,2013)。民俗修学游必须要让民俗界和旅游界共同参与、通力协作才能行得通,必须将民俗的保护和开发结合起来进行,才能恢复民俗作为活态文化的生命力,而不是作为研究资料束之高阁。

(二)民俗修学游可以将旅游者纳入到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来

痴迷昆曲的人肯定不会满足于在剧院看昆曲表演,他会希望自己也能有模有样地唱上一段儿;喜好中国年俗的外国游客肯定也不会只是想吃一碗饺子,看一场秧歌表演,他们更愿意在一户农家住下来,从过小年请灶王爷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好好品味一个完整的中国年。然而对于我国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工作的重点大都放在传承人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上,在民俗文化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上做的少之又少。如大众网报道,截止到2013年底,山东省共有国家级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人262名,市级传承人1460名,县级传承人3821名。山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规定,每名传承人至少带徒弟3名,对收徒传艺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将被“摘掉”传承人的帽子。但是对于文化遗产的大众参与性却没有类似的规定。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哪怕没有外界的压力也一样能做得很好。同样的,如果大量的旅游者都对某一项民俗感兴趣,都愿意花钱、花时间去体验、去学习、去传播这项民俗,必将带动这一民俗的传播、发展和传承,传承人的工作也会变的更加有意义。民俗修学游就是在旅游者和传统民俗文化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给旅游者提供一个机会和平台,让其主动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来。

(三)民俗修学游能提高旅游者的体验价值,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历史不可重演,体验应当深化(魏小安,20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旅游业从最初“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观光游,到现在提出的“体验游”、“深度游”等概念,其本质的变化是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旅游者参与程度越高,旅游体验越好,旅游经历越难忘,就会重复购买,旅游价值就越大,从而使旅游企业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修学游本身是一种扎根于当地文化的深度游,和一般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有着本质的区别。民俗文化有其产生的社会环境,这一环境与民俗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旅游者深入体验。这种体验,使旅游者停留的时间和空间得到延伸和拓宽,当地旅游业也就突破了“门票经济”的局限,使旅游收入扩展到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行业的全部领域,从而实现了区域“大旅游”的发展。从更深层次来看,若将某地的民俗修学旅游产品有形化,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修学旅游纪念品,如旅游者通过修学游自己制作的剪纸、皮影、泥人等,这些纪念品对旅游者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实际意义,可以明显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体验价值,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民俗修学旅游产品的有形化还可以创立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品牌营销,就像美国迪斯尼,其经济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四)民俗修学游能有效进行旅游者分流,缓解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

中国旅游发展“东热西冷”现象突出,这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相吻合,也与旅游发展的经济利益驱动相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旅游者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兴趣的与日俱增,在中国的中西部,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区,开发民俗修学旅游产品,建设文化特色旅游区,必将推动中西部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中国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如若进行差异化开发,旅游者各取所好,就可以有效的对旅游者进行分流,从而缓解经济发达、旅游区位条件好的东部地区的旅游压力,从根本上解决游客在流量和流向等方面东西差异大的难题,缓解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问题。

(五)民俗修学游具有教育功能,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即是民俗文化教育的结果。民俗修学游的发展应当唤醒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复苏,提高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文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应当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并使国民引以为豪;应当向国际社会展示和传播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文明。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国学热,很多大学都建立了国学研究所,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加强了国学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国家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也应该顺应这一潮流,强化其教育功能,在游客游览过程中对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以一种寓教于乐的轻松方式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真正树立起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和强国风范。

三、民俗修学游的开发构想

民俗修学游不等同于民俗观光游。民俗观光游只是观赏民俗事项,走马观花,事后即忘,没有深层次的旅游体验。民俗修学游则是爱好某一民俗事项的旅游者深度学习和体验这一民俗事项的旅游活动,是专项民俗产品深度游和体验旅游的结合,满足了现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顺应了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

(一)民俗修学游主体开发模式的构想

传统观念认为,民俗传承的主体是该民俗事项的传承人,国家也因此建立了相应的传承人制度以及传承工作的考核机制,以确保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内在动力的不足是导致传承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文化的传承需要外部的激励机制。

民俗文化的传承应当调动广大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16.60%,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在2015年以后将会出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17.1%,2030年达24.4%,2040年达到35.9%,2050年将会达到38.9%。“未富先老”的人口衰老趋势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中国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但是如果将社区老年人组织起来学习和传播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泰安的皮影、潍坊的木板年画和剪纸、各地方戏曲等,让社区老年人参与到民俗事项的传承和传播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调动老年人力资源进行民俗旅游开发,还可以探索出一条积极有效的将民俗旅游开发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双赢之路。

民俗传承应当走进校园,走进学生课堂。中国的民俗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涵括了中华传统美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各方面,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这个民族就是空虚的民族。纵观当下社会生活,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此以往,会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断裂,导致子孙后代无根可循。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今年就不断出现有关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进校园进课堂的新闻报道: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美术教师何英将“皮影戏”搬进课堂,成立了工艺制造社团光影工作室;济南汇才学校将抖空竹、跳大绳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运动搬进了中小学体育课堂等。这不仅能够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使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是顺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中小学,大学校园也应利用科研、师资等优势资源普及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提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社区老年人和广大学生参与到民俗事项的传承和传播中来,必将形成浓厚的区域性民俗文化氛围,进而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影响到更多的人,尤其是民俗爱好者。通过耳濡目染,他们也会自发地参与到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中来。久而久之,区域民俗文化环境就会形成,并逐渐成为区域性的旅游吸引物,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前来参与体验,这样就形成了民俗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民俗修学游活动中,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可以充当讲解员和示范者,通过言传身教、表演示范,使民俗文化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并使这些旅游者自愿成为民俗文化有力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二)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内容的构想

民俗修学游产品应针对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进行定制化的设计和开发。民俗博物馆和体验基地只能提供一种民俗展示、表演和浅层次的参与和体验,缺乏深层次的体验和互动。对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采取民俗学研究的立体思维方法。立体思维方法是六维的,长宽高多角度的观察是静止的三维;第四维是时间,即民俗产生、发展、转化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第五维是内部空间,即民俗的本质(发展规律)等;第六维是外部空间——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民俗文化背景等[5]。六维的立体思维方法实际上是把民俗还原到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和环境中,恢复其活态文化的本质和全貌,使其散发生命力。也只有这样的民俗才是真正的民俗,具有更加强大的吸引力。这样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民俗在博物馆和书本上是看不到,也体验不到的。因此,只是单纯的建立一个民俗博物馆,象征性的表演一些民俗节目远远不能满足当代旅游者的需求。民俗修学游要求建立全真性的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镇、民俗文化城,我们不妨统一称之为民俗社区。在这些民俗社区中,民俗不再是展示和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的生活。民俗修学游就是让旅游者深入到民俗社区中体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民俗活动。只有这样,旅游者才能真切的感受最原真、最完整的民俗,他的体验才是丰富的、有价值的,也是旅游者最期望得到的。

对于民俗社区而言,恢复民俗文化并不是历史的倒退,因为民俗本身就具有社会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的特征。民俗是发展的,我们只有让民俗回归到群众中才能恢复其多样化和生命力,凸显其价值。所以,建立民俗社区,不仅仅可以开发民俗旅游,更有利于移风易俗,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模式的构想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最难处理的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关系的平衡,政府、旅游企业、社区三方权利和责任如何界定的问题。政府主导容易偏离市场需求,对市场反应迟钝;企业主导容易导致短视行为,追求短期收益的后果就是掠夺式开发,最终造成环境的破坏。因此,民俗修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采取公共开发模式——以社区为主导,吸引旅游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引导协调的共同开发模式[6]。社区主导才能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吸引旅游企业的资金和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参与民俗修学游产品开发过程;政府充当协调者的角色,利用其公信力和权威保障开发过程规范、有序、高效。只有理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才能顺利进行。

除了上述三个核心利益主体之外,还需要将民俗学专家纳入到民俗修学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来。将民俗学专家收集和研究的静态民俗学资料,还原到民俗社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真实的展现出来,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产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俗修学游是适应中国目前旅游发展大环境下“深度游”、“体验游”、“文化旅游”、“遗产旅游”等各种需求的优秀旅游产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遗产开发和传承的方式。只要政府、企业、社区和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良好的分工协作,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俗修学游产品,调动传承人、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形成民俗文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前来参与、体验,民俗修学游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徐嵩龄.我国遗产旅游的文化政治意义[J].旅游学刊,2007(6):48-52.

[2]王娟.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16.

[3]徐赣丽.旅游和民族性的再创造[J].民俗研究,2006(1):129-136.

[4]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0.

第9篇

一、新时期市井小说的主题转换

什么是新时期市井小说,这是个很难严格定义的概念。陈思和、洪子诚等在提到这一概念时,亦只是简要概述了相关作家对象和相应作品,并没有对其具体的精神内涵进行确切的界定。我们在这里大致上接受如下这样一种界定,即认为新时期市井风俗小说主要是指“以都市或城镇下层人物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注重独特风俗民情的描绘,在意趣盎然的‘风俗画’里,表现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生底蕴”。具体说,其思想内涵和审美特点可以大致归结如下:一是描写对象都是生活在都市或城镇的普通市井小民;二是描写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其所蕴涵的人生底蕴和文化内涵;三是努力挖掘风俗文化特征及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首先,在主题选择上的突出的特点是不再选择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时代题材,而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在市井社会里默默生存的普通市民的生活状态。

写作倾向上,关注世俗人生,以生活在都市和城镇中的普通市民为描写对象,叙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从描写对象上来看,描写最普通的生活在社会中下层城市平民、小贩等。新时期市井小说写性格各异的普通市民,真正实现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再者,从描写内容上来说,市井小说描写的都是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写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关注他们的家庭关系、业余生活等。“日常生活是通过对诸如家庭、婚姻、两性关系、劳动场所、文化娱乐活动、消费方式、社会交往等问题来具体化为人的存在内容的”。市井小说真实地展现了普通市民的生活方式,还原了普通人的生活原貌,不搀杂过多的政治色彩,真正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在主题选择上的另一特点是市井小说超越政治主题,进入文化主题。

市井小说的作者精细的手笔书写所熟悉的一方风土,穿插市井风俗文化,传达民俗韵味。新时期市井小说把文化视角引入当代小说之中,有评论者把新时期市井小说和乡土小说、寻根小说都归类到文化小说的行列,认为“正是市井乡土小说的出现,开拓了新时期文化小说的先河”。

新时期初文学创作的政治倾向化,引起了作家的高度警惕,他们开始认识到必须以新的审美视角来实现新的价值突破,一部分作家遂开始把“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民俗风味”引入文学创作,这在市井小说家中尤为自觉。邓友梅的一系列市井风俗小说,如《话说陶然亭》、《寻访“画儿韩”》、《“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烟壶》、《那五》等小说,描写老北京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书写民风民情,向读者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烟壶》“为以后的文学脱离政治的意识的干扰,自由地表现民俗世界提供了先例”。陆文夫的《小贩世家》、《美食家》、《门铃》、《井》、《圈套》等市井小说亦以苏州文化为创作背景,描绘苏州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态。苏州小巷文化,美食文化都尽显在陆文夫的笔下。冯骥才于80年代中期创作的的《神鞭》、《三寸金莲》等小说则也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神鞭》通过对傻二的神奇辫子揭示了其蕴涵的传统文化,并展示了天津特色的地方风俗文化。

的确,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特色,其特定的地理位置、风味美食、特色建筑、风土人情等无不透露着地域风情。新时期市井小说中的文化因素为文学开拓了新的领域,以文化视角取代以往单一的社会视角,力图在文化的介入下还原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生的丰富性。

二、新时期市井小说主题转换的缘由

市井小说家们进行这样的精神“论域”的转换,除了时代的机缘以外,最主要的还与作家的生活经历有关。综观市井小说家们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有“五七”族作家:邓友梅、陆文夫等,他们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遭到错误批判,被驱逐出文坛搁笔数十年,政治风云将他们推入社会底层;有新时期崛起的中年作家:刘心武、冯骥才等,他们虽没有在反右斗争中受到直接冲击,但整个社会的动荡和“”的经历,也使他们受到磨难和教训,使他们比一般人更加看清了政治干预文学的危害。

另外,他们之所以选择超越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还与深藏在民间的超政治的道家文化价值观有关。一旦时代精神提供一定的触媒和契机,这一观念就可能借机要求表达自身。纵观中国文学,儒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的主体精神形态,影响文学的格局,特别是当官方的意识形态观念十分强烈的时候尤其如此。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生存方式。他们过多地关注社会政治,同政治之间缺乏必要距离,使文学创作失去独立性和审美性。而道家一开始便是以儒家思想对抗者的立场出现的,反对将人的价值唯一统一在政治等社会价值中。这遂使它们特别多地存在于民间社会,或成为一种“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式的“退隐”智慧。一句话,市井小说家的确是想在极富生命力的市井社会里寻求自己的另类精神家园,特别是寻找一种远离政治的另类文化欣趣和文化观照,以在拓宽自己的精神视野的同时,传达出别样的也许是更丰富多彩的存在关怀。

再者,在政治风暴的冲击下,也让他们对个体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比一般人更注重个体生命的生存,转向对普通市民生存状态以及朴素情怀的关注。在经历了建国后特别是“”中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后,遂使知识分子从儒家那里学到的经世致用的入世哲学在现实面前被一再击毁,所以,一旦“新时期”来临,一些作家选择关注在民间生存的非政治化的个体,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他们作为市井小民所自由承载着的往往是远离了官方政治意识形态的独特价值取向,就可以看作是一种自然的精神转向。

汪曾祺说“‘市井小说’没有史诗,所写的都是小人小事。‘市井小说’里没有‘英雄’,写的都是极其平凡的人”。新时期市井小说展现20世纪以来不同时期人物的生存状态,也展现了形形为生存奔波的普通人生。例如,没落八旗子弟那五的庸庸碌碌、无所用心、悲喜交杂的人生命运(《那五》);一生忙忙碌碌,辛苦奔劳,在寒冷的深夜给人带来温暖的小贩朱源达(《小贩世家》);为吃而生,为吃而活,以吃为乐,讲究吃出美味、吃出学问,无论时世如何变迁,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人生情趣和人生追求的美食家朱自冶(《美食家》)等等。

陆文夫认为“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写人”,他写的多是“小巷人物”,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说“我只熟悉一般的工人、农民。干部不超过科长,知识分子最多到讲师一级,再加上一些做小买卖的”。他的作品从小人物的现状出发,从“吃”、“住”等方面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冯骥才也表示“作家最关键的是他的视野,视野的关键是视角的独特性,而文学的关键是视野的果实——人物”,同时他又强调“在干预生活上,任何政治家和政论家的能力都会超过作家;只有在干预人的灵魂上,作家才显示别人不能替代的才能和职能”。总之,正是因为有了市井小说家这样的创作实践和创作理念,市井小说才真正体现了对个体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怀,真正体现了小说“载人”的特性。

三、新时期市井小说文化视角的消解批判意义

新时期市井小说在主题的选择上超越了政治的束缚,把文化引入文学创作,注重对普通人物个体生存的关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新时期市井小说在题材和主题的选择上对当时的政治叙事起了消解的作用。小说详细叙述了各地的市井风俗文化,把文化视角引入小说创作,逐渐把小说从依附于政治的状态中分离开来,对长期以来文学的泛政治化起了十分重要的消解作用。17年文学和“文学”都从属于政治,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单调、乏味,致使作品有严重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只有真正有文化底蕴的作品才能产生无穷的魅力。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大致认为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市井小说以富有深情的笔调精致描绘了形形的市井风俗,挖掘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底蕴,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和深度。小说不再是政治的传声筒,它向读者传递了更多的政治以外的信息,如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等。文化视角进入小说创作,使小说所表现的内容更广更宽,更加展现了生活的丰富性。

再有,市井小说在书写市井风俗文化的背景下,写普通市民的美好的人情人性,表达对普通市民的朴素关怀,淡化了文学“载道”的功能。市井小说注重对普通市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从物质层面到精神状态,使文学真正成为“人学”。

在动乱的20世纪的中国,特别是50年代以来,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政治迫害时而发生,人性被压抑,主要人物在文学作品中也成了特定的符号,都被塑造成为高大的英雄形象。

在新时期市井小说里,作家在写市井风俗的同时,关注了人的生存、人的命运。例如《小贩世家》中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在多少个寒冷的深夜摆摊求生存的小贩朱源达;《井》中美丽的女工程师一生自强不息,最后被井边的闲言碎语淹没的悲惨命运等等。小说也写了普通市民的人情人性,例如《那五》中勤劳善良、淳朴的云奶奶和正直憨厚的过大夫;《辘轳把胡同9号》里的郝老太炒了十几年没吃着的“麻豆腐”,很热情地邀请街坊四邻都来品尝;《烟壶》中聂小轩指点素昧平生的乌世保画内画,极度信任地把家传手艺传授给他,还有《如意》中善良正直的石义海等等,这些都显示了普通人性的美好和善良。

第10篇

享受自然生态之旅的乐趣

山东省众多的山区、林区,雄伟峻秀,植被繁茂。各地积极开发自然生态资源,向游客提供回归大自然的体验式旅游。泰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青岛崂山、临沂蒙山、潍坊仰天山、烟台昆嵛山、淄博原山、鲁山等,各有特色,都是空气清爽宜人的旅游胜地。潍坊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是历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分展区,独特的景致,浓厚的乡土气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博览园最大的特色。潍坊市昌邑的绿博园,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北方地区目前唯一的苗木农业生态园,现已成为集苗木生产开发、观摩培训交流、会展观光游玩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观光旅游风景区。游客在园中散步,可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与意境。莱西――青岛的后花园,山清水秀,柳翠花明,自古就有“水集”一说。“蔚蓝莱西湖,绿色生态园”、“十里大青山,万亩槐花香”,风光独特,特色浓郁。淄博市沂源县的杏花村,杏树遍布,百年以上老杏树300多棵。聊城凤凰苑农业科技园及姜堤乐园、泰安的莲花山、枣庄熊耳山等,游客于此可以尽情享受久违的欢乐与童趣,收获远离闹市的意与放松。

体验渔家乐之旅的味道

“吃住在渔家,娱乐在渔村,览胜在景点,游乐在海上”。“渔家乐”是集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新型休闲旅游方式。自1999年山东长岛县在全国率先推出“渔家乐”旅游项目以来,山东省“渔家乐”旅游就以其环境优美、整洁卫生、民风纯朴、安全舒适闻名全国。游客可从中领略山东渔家的盛情和豪爽,真真切切地过一把当渔民的瘾。烟台长岛是山东唯一的海岛县,拥有中国“海参之乡”、“鲍鱼之乡”、“扇贝之乡”等美誉。游客到长岛可吃住在渔家,随渔民出海,体验渔家风俗民情。同时,可欣赏海岛、阳光、海水、沙滩的自然美景。到日照的王家皂、桃花岛、刘家湾等,游客可在海滩上赤脚贝、挖海蟹、捞海蜇,还可学习当地渔民的传统技能,踩着高跷推虾皮。观海上日出,听涛赏月,观海潮,参加沙滩篝火晚会等活动,尽情感受纯朴的渔家风俗以及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威海荣城市的“胶东渔村”、乳山的大陶家村、孙家瞳镇等,虽都是渔家风情,但特色各不相同。荣城“胶东渔村”村民以石为墙、海草为顶来建造房屋,原生状态的海草房尽显胶东特色民居。乳山大陶家村的渔家乐接待实行标准化的“七统一”,客人的吃、住、游等渔家乐活动项目等全由村里的民俗旅游公司统一安排。在孙家瞳镇,游客参加渔家乐活动之余,还可到高尔夫球场挥杆,看英国撒切尔夫人居住过的地方,以及众多美丽的自然景观。青岛石老人观光园除渔家乐项目外,还是一处集健身、科普、会议、特色餐饮等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观光区。

镌刻小康村休闲之旅的印记

山东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小康村” ,记载着山东农村致富发展的历程。烟台南山旅游景区既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典型,又是一个融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旅游文化景区,形成了功能齐全的度假休闲、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会议接待服务体系。威海西霞口村是社会主义小康村典型,村民福利优越,周边景色秀丽,拥有中国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成山头以及神雕山野生动物园和福如东海等景区。西霞口集团正努力打选全国规模最大、门类齐全、趣味性强、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令人瞩目的旅游目的地。德州乐陵梁锥新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通过“村企互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现代农业”的产业开发规模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充分展示了现代化的农村新风貌。潍坊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是国家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部共建示范村,是目前山东省唯一入选的省部共建示范村。三元朱村是“中国特色经济村”,“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美誉海内外。琳琅满目的蔬菜新奇品种和技术,吸引了成千上万游人的目光。

领略农家乐之旅的魅力

山东拥有许多自然古朴的乡村。走进乡村农家,摘果、采茶、放牧、摊煎饼、品野味、欣赏山野特有的乡村画卷,游客可体验到山东民间特有的风情。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的埠阳庄和白马石民俗文化村,是泰安市著名的两处农家乐体验村。埠阳庄已入选国际旅游大词典。白马石民俗文化村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泰山传统的民居及民俗民风。淄博梦泉生态旅游风景区、马踏湖、沂源杏花村、沂源石桥乡郭家上峪村、东里镇郑家旺村等,都是农家乐,特色各不同。到梦泉可登齐长城上寻古探幽,万亩果园里体验原生态自由采摘,探寻当地的福寿文化,学推磨、摊煎饼等农家活;到马踏湖可体验撑船、撒网、纺线、织布、草编的乐趣,到杏花村体验典型的鲁中山区民居形态;到郭家上峪村和郑家旺村体验淳朴民俗民风。临沂费城镇毛茸湾村、芍药山乡核桃湾村、薛庄镇白石屋村、大田庄乡周家庄、南张庄乡刘庄村等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家乐”旅游项目,突出了“农家园林”、“休闲生态”、“花果观赏”、“花园客栈”等不同的乡村特色。青岛即墨加强对农家乐定点饭店、定点接待户的包装宣传和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其形成规模,提高质量。莱芜王石门“天上人家”旅游区有高山之巅的淳朴民俗风情,有古老原始的深谷幽林,有高峡平湖的绝妙景致。雪野三峡风景区内设有众多娱乐设施,游客可荡秋千、过独木桥、垂钓等,吃住在农家,感受山野风情。

追寻科技农业之旅的风度

山东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涌现出许多农业高科技园区,成为农村旅游的新热点。烟台农博园是烟台农科院兴办的一处以“农业科技旅游”为主线的国家AAA级农业生态旅游景区,是“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烟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烟台旅游工作先进集体”。农博园占地面积40公顷,游客在观赏的同时可以亲自动手采摘各种时令瓜果蔬菜,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潍坊寿光蔬菜高科技园是蔬菜的王国,是农业科技的结晶,是中国农村面向世界的窗口,也是全国农业旅游的样板。南方的水果、北国的蔬菜应有尽有。引领时尚的现代温室、科技领先的克隆工艺、智能控制的工厂化育苗、模式各异的品种展示及一年一度的国际蔬菜博览会,每

年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来这里参观游览。游人在德州禹西生态与观光农业园、德州平原世纪风高科技园等,均可观赏科技农业,体验绿色生态。济宁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位于兖州近郊的高科园,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在花卉大世界,汇聚了蝴蝶兰、竹竿、大花蕙兰等名优花卉;在百果采摘国,集中了国内外的100多个名优特稀果树新品种;在特菜园,有七彩椒、紫背大葵、人参果等珍稀观赏蔬菜,吸引众多游客。

凝眸乡村民俗之旅的秀姿

山东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泰山民俗、沂蒙山民俗、海洋民俗、黄河民俗、微山湖民俗、古运河民俗,多姿多彩,各具特色。近年来,各地充分挖掘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济南布老虎、菏泽泥人、面人等民间艺术不断发扬光大;跑旱船、骑毛驴、拾花轿、洒花饽饽等传统民俗焕发生机:纺线、织布、弹棉花、碾磨等民间劳作成为游客积极参与的游乐项目。杨家埠民俗旅游区是潍坊风筝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木版年画的最大产地。风筝制作、民俗演出,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烟台牟氏庄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其历史文化沉淀丰厚、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玉雕”、“六怪”、“九绝”的艺术特色,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活化石”、“传统建筑瑰宝”、“民间小故宫”,现已成为遐迩闻名的旅游观光胜地。青岛胶南王家台后村、琅琊镇合两头村、灵山岛城口子村、丰泽山庄、吉利河水库等传统的渔家、农家生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纯朴的民风、生活气息浓郁的民间艺术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感受旅游节庆之旅的喜悦

山东每年举办40多项驰名中外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在孔子诞辰日前后,即每年9月26日至10月10日在曲阜举办的国际孔子文化节,成为纪念孔子、弘扬儒学的盛典。节日期间,表演大型祭孔乐舞、萧韶乐舞及曲阜民俗艺术;推出孔子生平事迹展,寻根祭祖,修学旅游,古典婚俗,孔府美食等活动。每年9月6日至8日举办泰山国际登山节。中外旅游者参与登山比赛,攀登泰山之巅,观赏花岱庙举办的大型封禅祭祀表演,参与各种民间游艺、文化体育活动。7月8日至2 2日举办的青岛国际啤酒节,游人可品尝世界各地美味啤酒,观赏海文化艺术表演,游览道教名山崂山,参与海上游乐。4月20日至27日举办的潍坊国际风筝节,每年都吸引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和风筝爱好者,看风筝,放风筝,赛风筝,观赏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近年来,山东还新推出了青岛海洋节、蓬莱和平颂、泰山东岳庙会、济南国际艺术歌会、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烟台美食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 (聊城)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黄金周期间,全省各地举办的各类旅游文化活动高达上百种之多,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展示都市风情之旅的风采

山东的城市各有特色,吸引了省外游客和城市近郊的农民观光、购物。省会济南素有“泉城”之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名扬四海。淄博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齐国故都淄博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东周殉马馆、齐国历史博物馆等文物古迹丰富,并新建了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陶瓷博物馆等景点,被誉为“海内名都”。“世界风筝都”潍坊,每年举办大型国际风筝会;杨家埠木版年画、风筝乡土气息浓厚,民俗风情特色浓郁;历史文化名城青州龙兴寺出土的P000多年前的窑藏佛教造像,被称为20世纪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海滨城市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如珍珠,镶嵌在300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构成中国东部唯一的黄金海滨城市群。山东还有《聊斋》故事发生地蒲家庄,《金瓶梅》故事发生地临清,《水浒传》故事发生地梁山等,至今古迹犹存。世界上最大的山体雕刻――蒙山寿星巨雕所在地临沂、江北水城聊城、牡丹之乡菏泽等城市也都各具风。

发掘工业观光之旅的活力

截至2006年底,山东省共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30个。工业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新热点、城乡的新亮点。 “百年青啤、百年青岛”,已成为青岛市的一张名片。国际一流、全国唯一的啤酒专业博物馆,具有世界视野、民族特色、融汇生活的鲜明特点。来到这里,可以亲眼目睹啤酒的生产工艺,可以亲口品尝刚刚下线的香醇啤酒。海尔科技馆,集历史、文化和高科技于一体,与宽阔的海尔园相映成趣。它以企业文化为依托,把科技、文化、旅游、娱乐有机地融为一体,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烟台的张裕葡萄酒公司,百年历史的地下大酒窖、宽敞明亮的酒文化大厅,展示了中国民族酿酒工业的辉煌历史,令人大开眼界。此外,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淄博中国陶瓷馆、潍坊青州卷烟厂、充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山东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威海金猴集团、日照港、聊城山东时风集团等,都是旅游的好去处。

第11篇

〖HJ1.2mm〗 摘 要: 四川大足石刻是中国古代造像中以宗教文化为题材的石窟艺术的一个突出的部类,表现出强烈的世俗性。宗教图像的世俗性以其神圣性为前提,但宗教图像这种神圣性的品格又离不开生活大地和时代精神的滋养。世俗性是宋代宗教图像的一个重要特质。宋代独特的社会背景使得佛教图像也逐渐走向世俗化和人间现实化。大足宝顶山《父母恩重经变相》正是宋代宗教图像世俗化的结晶。

关键词: 图像;世俗性;大足石刻;《父母恩重经变相》

一、 宗教图像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关系

所谓图像的世俗性,就是图像在内容上反映下层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和欲望,表现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情调,形式上适合市民的欣赏层次和喜好。世俗性的图像应该具有一种共性:集中反映人民群众对世俗之美的肯定和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宗教图像的世俗性是相对于神圣性而言的。宗教图像是具有一种特殊的神圣性象征意义的存在,它表述了人们崇拜对象的敬仰之情,在宗教中具有的一种圣洁意义。换句话说,宗教的神圣性赋予了宗教图像所必需的神圣。西方学者伊利亚德把神圣与世俗视为世界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宗教图像无疑受到大家的敬仰,有着不可亵渎的神圣性。但是,这种神圣性的品格又离不开生活大地和时代精神的滋养。中国的宗教艺术也印证了这一事实。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李泽厚先生曾这样看待中国早期佛教石刻艺术、洞窟壁画的发展进程: “无论是云冈、敦煌、麦积山,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 “北魏的雕塑……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淡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它的宁静、高超和飘逸。”①

无疑,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追求并充满了神圣性。佛教造像表现神圣性的手段就是追求强烈的对比,以烘托、陪衬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显示神的高大、睿智、超凡绝尘和不可言说:形象的高大、面相的端庄、风度的脱俗……但,引起人们崇高信仰的佛教造像也并非只具有世俗之外的神圣性。对其起烘托、陪衬的恰好是世俗的、现实地位渺小的人。同时,佛教造像为达到佛教传播的要求,也必然会或多或少地要对神祗造像反映生活、展示人性的丰富生动性有所追求。佛教造像的描绘对象也随之逐渐转向一般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物象。这样,佛教造像的世俗性就更加凸显。

二、宋代宗教图像的特质与其时代背景

世俗性是宋代宗教图像的一个重要特质。在宋代,由于城市商业的繁荣,促使社会意识更倾向于现实,佛教传播也不能不结合于世俗的现实生活。在这一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佛教图像建构起了自己将世俗与神圣信仰有机结合新体系,佛教图像在无形中走向世俗化和人间现实化。它主要表现在表达对象的广泛性,题材内容的生活化和表现方式的通俗化追求上。

在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中,更多的是神像的表现,本尊、伽叶、菩萨、天王等。至中国宋代的佛教造像中,表现的对象相当广泛,除神像人物外,动物(包括想象、虚构的动物形象)、生活场景、自然山水等,几乎无所不包。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出现了供养人的形象。甚至,供养人的形象在身材上也已经超过神的形象。在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的题材中,印度传来的佛转、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重要地位,至宋,一种特殊的题材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这种题材在大足石窟最为典型。此外,“经变”类题材也愈来愈多。佛像人物成为次要,逐渐变小,变少,更多的是渲染“经变”,着意描绘的是热闹繁复的场景。特别是宝顶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情景之广泛,几乎应有尽有,王公大臣、官绅士庶、渔樵耕读,各类人物皆栩栩如生。在表现手法方面,都力求与世俗生活及审美情趣紧密结合。人们依据世俗的审美眼光来塑造佛像,用极其写实的风格,表现对现实生活的热爱。造像中,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金刚,以及各种侍者像,都颇似现实中各类人物的真实写照。佛像就像生活中似曾相识的人,具有世俗生活中的情态。“如果说,以前还是人间的神化,那么现在凸出来的已是现实的人间” ②

人们在宋代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时代心态的变化导致自身的世俗化,这也正是佛教图像具有世俗性的根本原因。正如李泽厚所说:“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他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

三、世俗性宗教图像的结晶――大足宝顶山《父母恩重经变相》

大足宝顶大佛湾的《父母恩重经变相》,位于北岩中段,南宋赵智凤主持镌刻,规模宏大,造像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该龛平顶,座北向南,高700、宽1450、深250厘米,刻像44尊。1953年,大足文管所将其编为宝顶大佛湾摩岩造像第15号。③龛内上层刻贤劫七佛半身像,中层中央刻“投佛祈求嗣息”图,左右刻“十恩图”: 其左壁从右至左横刻“怀胎守护恩”、“生子忘优恩”、“推干就湿恩”、“洗涤不净恩”、“远行忆念恩”五图;其右壁从左至右横刻“临产受苦恩”、“咽苦吐甘恩”、“乳哺不尽恩”、“伪造恶业恩”、“究竟怜悯恩”五图。

《父母恩重经变相》以平民化的人物形象作为描述的形象,以此来解释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佛性。其中,造像人物的衣冠在造型、结构、风格方面都非常简单,与古代当地民众衣着相似,没有其它装饰,朴素简单,呈现出质朴美、世俗美。可以想象这与当时的现实生活分不开的,艺人追求世俗的题材,出资者和受众追求世俗的美,塑造的人物除了必须要佩戴的衣服、帽子外没有任何的装饰物,充满世俗味道,以简单、质朴展现于世人面前。《父母恩重经变相》除外形上表现为世俗的写真风外,与之相呼应的内心活动的特征,即身体姿态手势,瞬间表情的捕捉与刻画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艺人富有浪漫色彩的雕刻手法,对人物形象和神情的刻画,表现出来神情的悠闲自得和手法的写实效果,更显示了民间普通家庭生活的世俗生活情趣,整组造像在在艺人的精心刻画下,体态、表情、姿态等都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

大足石刻:宝顶山的《父母恩重经变相》在传扬教义的框架之内,加演着一暮暮情味十足的人间活剧。在神圣的光环下,把世俗生活的丰富鲜活美和人性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十足的世俗特色。大足石刻把社会世俗生活高度概括于造像艺术中,雕刻手法简练朴实,细腻、单纯而不夸张,具有世俗的民族艺术风格和地方民俗色彩。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宝顶大佛湾第15号龛刻石之管见,胡学良,《敦煌研究》 1998年第4期

[2] 大足宝顶《父母恩重经变相》研究,胡文和,《敦煌研究》 1992年第2期

[3] 《父母恩重经》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

[4] 从神圣到世俗――大足石刻艺术审美简述,高明,《文物世界》,2007.1

[5]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注解:

① 美的历程 李泽厚 北京 三联书店2009.7 111―― 116页

第12篇

关键词:新时期;影视创作;东北民俗文化摇

一、新时期东北民俗文化价值被重新认可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冶[1],而客观世界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所以,民俗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回顾东北民俗文化在影视创作的呈现情况,通过对中国影视创作各个时期的比对,不难发现:新时期以来影视创作对东北民俗文化的书写是基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价值的被认可。从影视创作看。新中国成立,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文艺服从政治、文艺从属政治冶成为文艺创作的指导思想。电影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功能被高度重视,创作主题是政治的、创作内容是劳动和革命的。于是建国后到新时期(1949-1979)这30年间,中国电影的价值不在于艺术性,更在于对意识形态的传播,根据表现意识形态的需要决定如何展现艺术性。虽然此时的电影研究者更倾向于电影的娱乐性,但是从电影发展的历史看,更多时候承担的是宣教使命的媒介。1949—1966年这17年的电影,在的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文艺路线指导下,完全成为建设新中国的宣教工具。“冶十年时期,电影的发展严重受挫。在“冶前期的大部分作品因“反革命帽子冶被禁止播放,艺术创作的“三突出冶原则成为指导原则,京剧样板戏成为电影的主要形式。[2]从东北民俗文化看。“文艺服从政治、文艺从属政治冶的创作指导思想,同样也是理论界的评判原则。以评论性文章为例,这期间的报纸杂志,95%以上的影评结论只有两个:要么是政治上的肯定要么是政治上的否定。真正从艺术创作本身为基点审视艺术的创作或批评成果,屈指可数。以专门评论电影的理论著作为例,夏衍1958年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张骏祥1959年的《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徐昌霖1962年的《电影民族形式探胜》、冀志枫1962年的《蒙太奇技巧浅探》,数量是少之又少,所以罗艺军《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指出:“新时期短短十来年所占的篇幅,与前半个世纪的总和几乎相等。冶[3]影视创作环境的绝对政治化,对东北民俗文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基本扼杀了其在影视创作存在的可能,即便是有也只能是政治表现的需要。民俗在这一阶段的境况同样是不容乐观的。期间,民俗的处境堪忧。作为民俗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文学一直被认为是显学,民俗学则属于被压抑的学科。这样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从民俗研究领域来说,民俗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扼杀,研究内容被融合到民族普查、为工农兵创作、民间歌谣与民间故事的搜集与整理等其他学科。另一方面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说,1949年以后,对萨满等巫文化全面否定,民间的巫文化被视为封建迷信加以取缔。特别是“冶中,巫师被当做牛鬼蛇神,成了对象。这就使即便是在创作中涉及到东北民俗,对其的立场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政治气候的影响,断然的批判是一定的,而这种批判是有别于30年代萧红、端木蕻良对民俗的批判的,因为东北民俗在30年代作家笔下是具有两面性的,即是以辩证性审视民俗。一味地盲目否定,就意味着生命力的消亡,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是不利于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于是,东北民俗文化即便出现在影视创作中,要么作为陪衬,要么成为反面教材,要么干脆从影视创作中消失,从而迷失在阶级斗争中。新时期,随着创作理念的被摆正,民俗研究工作的加强,民俗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价值的被认可,使东北民俗文化以独立的审美个体参与到影视创作中,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纠正之前错误理念的同时,使民俗文化传承回归理性。东北民俗文化在被否定与被认可中不断得到完善。

二、新时期东北民俗文化影视表现的特征

1.对东北民俗文化物质层面的常态复现结束之后,弘扬主旋律、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剧成为荧屏“宠儿冶。影视创作紧跟时代步伐,结合东北地域特征,以东北农村为创作背景、以影像为创作媒介,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呈现东北民风民俗。《柳树屯》《女人的村庄》《女人当官》等一大批影视作品的播出,在荧屏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冶,促进了具有东北民俗特点影视创作的发展,为东北区域形象的塑造增添亮色。这时期有关东北民俗的影视创作,表现最多的就是复现常态生活。通过常态生活的复现展现东北人超然面对常态生活的心境。日常生活即是风俗化了的生活,生活世界就是风俗化了的世界。所以,展现风俗,最直接的媒介就是再现日常生活。这时期的影视创作,尤其是展现东北农村题材的,如《闯关东》《乡村爱情》《圣水湖畔》《插树岭》等有大量对日常琐碎生活的描写。从饮食文化看,简单实惠是标志性特征。几乎所有的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中,炕上方木桌是每家必备的,一日三餐全家人围着它吃饭是必须的,桌子上的大葱蘸大酱是永远也缺席不了的。煮苞米、粘豆包、饺子、大葱、大酱,成为东北地域的饮食符号。从服饰文化看,厚重保暖是显著特征。《插树岭》中,皑皑白雪时,男性村民标志性的服饰是厚棉帽子,颜色多为黑色、深蓝色或军绿色的厚棉大衣,厚耳包;女性村民标志性的服饰是永远的碎花布对襟棉袄、毛衣。从建筑文化看,“火炕冶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征。东北民居一般是三间房子,“外屋地冶连接两侧的起居室。各种活动的场所集中在火炕上,火炕成为具有东北民俗特点的物质,是呈现东北民俗文化精神内质的媒介。《过年》《乡村爱情》《插树岭》《圣水湖畔》只要有东北民俗,就会有东北的“火炕冶。火炕靠近门口的温度较高的一侧,称为“炕头冶或“炕里冶;远离门口的一侧温度相对要低些,称为“炕稍冶。《插树岭》中马春父亲招呼二改:“上炕里啊!冶在待客上,到“炕头冶或“炕里冶坐,成为对来访者最高的礼遇,一句再简单不过的招呼语反映出东北人的淳朴好客。透过普通东北人点滴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折射出东北地域特有的民风民俗。2.对东北民俗文化精神层面的人文呈现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早在18世纪学者就开始注意环境要素与人的关系,如英国洛克的“白板冶论,泰纳和左拉的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冶[4],“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冶[5]。自然地理在决定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同时,这种生活和生产方式与其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就会形成某个特定区域的区域性文化,而在这种区域性文化的作用下,影响该区域居民的人格构成和心理机制。黑格尔曾说:“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性使人离。冶[6]这里既指出地域间的差异性造成个体间的差异性,又指出环境对个性成长的影响。东北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决定生活的人也具有该区域自然条件所具有的特性。东北的经济模式长期以来以农耕为主导,加之我国最大的松辽平原、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为东北农业发展所提供的上好土地资源,使东北人不得不关心土地,不得不对东北优越的土地资源自豪。白山黑水、大漠莽林养育了黑土情结。端木蕻良的《我的创作经验》:“在人类的历史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土地。仿佛我生下来的第一眼,我便看见了她,而且永远记起了她冶[7]。东北冰天雪地的寒地生活占较大比重,造就出东北人独特身体特征和地域意识。在长期寒地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东北人形成了自己的体态特征和性格特点:身体强壮,韧力坚强,能够抵抗外在的侵扰。这样的地理环境所积淀出的心态,无疑会具有粗犷豪放的精神特征。黑土情结和冰雪情怀的有机结合造就了东北人豪爽、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所以在东北影视创作中,盛菜的器具是如盆的,吃饭的口是大张的,待客的热情是高涨的。影视创作既铸造了黑土地优越感所带来的豁达个性的同时,也塑造了东北人性因此而具有的弱点。对文化的守旧、对土地的固守、对现状的安于,惰性、保守、狭隘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愚昧、保守是这类个性的必然特征。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个别的消极个性,愈发凸显小蒙(《乡村爱情》)、马莲(《圣水湖畔》)、徐大地(《希望的田野》)、朱开山(《闯关东》)等排除万难、锐意进取的“闯关东冶精神的难能可贵。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个别消极个性所带来的固守,在一定意义上还意味着忠诚。因为这些对土地不同形式的忠诚,所以,东北人爱国爱家,家园意识、家族意识是牢固的。所以,任何意识的产生都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外界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东北的自然环境缔造出东北人豪放的精神意蕴、率直纯朴的民风民俗。

三、新时期东北民俗文化影视表现的意义

东北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作为影像的构成因素,以其独有的审美元素参与影视的叙事过程,彰显艺术生命力、传承传统文化,这其中既有发展地域文化的需要,也有发展地域经济的需要。1.发展地域文化的需要长期以来相较于中原文化的落后,东北民俗文化一直以来不为人所重视。随着各类非遗项目的申请成功,非遗的保护开发成为学界观注的重点,尤其是对濒于消失的民风民俗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使民俗文化在东北地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认识。2.发展地域经济的需要近几年,东北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处于弱势。以2014年为例,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分别是5.8%、6.5%、5.6%,位列全国后五位。寻求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媒介一直以来是国家东北工作的重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冶、“区域经济圈建设冶、《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推动了东北地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建设的加快,区域文化建设也逐渐被重视。民俗文化成为东北地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于是依托“东北民俗文化冶,以影视创作为媒介,势必会推进东北文化建设。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冶的提出,“东北文化发展战略冶成为文化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吉林省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冶,“彰显农村特色,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冶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中,在推动实施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自然成为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张妍榕.中国建国后30年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的流变[D].辽宁大学,2013.

[3]廖海波.影视民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巩杰.1979年:中国电影的革故鼎新之变[J].当代电影,2014,04.

[5]袁彦文.对新世纪以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民俗文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