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级工程师论文

初级工程师论文

时间:2022-03-14 18:3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级工程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级工程师论文

第1篇

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二、评审级别

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

三、评审方法

采取“直通车”的办法,不受每年职称评审一次例会的限制,根据申报情况随时组织评审。

四、评审申报材料

1、高级工程师审核表一式三份(中级以下不需填);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一式三份(帖上照片);

3、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一式三份;

4、反映个人学历、资历、的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

5、主要业务成果(获奖证书及有关业绩证明复印件);

6、论文、著作(原件、复印件);

7、一寸照片四张。

五、评审的工作内容

1、计算机职称考试考前辅导;

2、职称指导与推荐;

3、工程师报卷资料指导;

4、高级工程师答辩培训与指导。

六、评审条件

1、学历、资历要求

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满2年;本科满5年。工程师:博士毕业;硕士、双学士学位满2年;本科、专科满4年。

2、业绩成果要求

高级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③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两项以上;④科技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以上重点推广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获得有关方面的奖励;⑤市、省直厅局以上先进科技工作者;⑥省(部)级重大科技情况(信息)成果二等奖。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三等奖;③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并有一定推广价值(须附“技术鉴定证书”);④市、省直厅局级重大科技情报(信息)成果奖;⑤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推广项目。

3、论文、著作要求

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对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经本(行业)企业采用的技术创新报告、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可替代论文。

4、直接申报

(1)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1年、大专毕业3年、中专毕业5年;

(2)工程师:硕士毕业2年、本科毕业5年、大专毕业7年;

(3)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2年、硕士毕业7年、本科毕业10年。其工作业绩、技术水平和贡献以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和业绩为依据。工作业绩、论文(著作)、外语及计算机能力水平按现行评审条件掌握。

第2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 ,职业道德, 行为规范,制度管理,执来资格

Abstract: the economic developed countries relatively perfect practice qualifi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ir national conditions in this hand have made a lot of progress. From maintenance state and the social public benefit out and implement such a system is very necessary, it also requires our cost engineer has higher and ethical behavior. This paper from the construction cost teacher and employ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st engineers,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made detailed analysis, and the cost engineer in the work proper manifestations of the given th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

Keywords: engineering cost, professional ethics, behavior standards, system management, holding to qual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具体有预算资格人员达90万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层次,但是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建设、设计和施工等单位的工作则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基本建设计划项目,所以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核算意识十分薄弱,精度也不够,由此造成了一些资的浪费。而且,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大专院校当中没有相应的专业设置,亦无相应的学科支持该领域的发展,所以,造价工程师的培养缺乏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土壤。在1999年,天津理工学院在我国率先设置了工程造价专业的专科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工程管理”的专科专业,但毕业生在2002-2003年以后才能走上工作岗位。所以,国内现有的工程造价人员均是由其他专业或学科转过来的。由于大家不是本专业毕业,学习能力又相差很多,业务水平差别很大,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工程造价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投资体系的不断深化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素质和市场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维护造价工程师的职业荣誉和尊严,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最重要的方面,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造价工程师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地为雇主、委托人和大众服务,严格执行工程造价管理规章制度,积极采用一些相应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不断进步和社会进步,努力提高自身行业内的声誉。本文作为对造价工程师执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探讨,笔者认为造价工程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他的道德规范应建立在处理好与雇主和委托人的关系、与合作工程师之间的关系与公众的关系的基础上,具体要求如下:

一、造价工程师与雇主和委托人的关系

造价工程师在专业的事务各,要做雇主和委托人最忠实的人或受托人,对业主和承包商都要公正无私,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贿赂行为。造价工程师应该向雇主或委托人说明在为其工作时,那些潜在的业主或订约人为其带来的收益,但在为其承担的工程项目作出决策时,不得带来不良的影响。若经研究,其确认项目会失败或其工程的经济评价被否决,造价工程师应该及时通知业主或委托人,不得加以托延或隐瞒。造价工程师必须具备其所从事工作的资格,从雇主或委托人的利益出发,要求雇主或委托人聘请专家,并与之互助合作。造价工程师在工作中要对得到的信息进行保密,为更好地维护委托人、雇主和公众的利益,不得因牟取私利而泄露机密,造成损失。如,未经雇主或委托人允许,不得泄露现在或从前雇主或委托人的商业机密、技术机密,但法律要求的除外。作为任何一个协会或委员会成员,不得泄露其中的机密,但因法律要求的除外。未经允许,不得将委托人提供的设计方案、图纸和计算结果给他人,不能因个人利益泄露在工作中获取的有用信息,损害委托人、雇主和公众的利益。总之,造价工程师一定要明确与雇主和委托人的关系,遵守好以上几条行为规范。

二、造价工程师之间的关系

造价工程序师必须明确,工程工作的荣誉只属于忠于职守的人。在雇佣工作人员时,造价工程师一定要详细地向其说明工作条件及其所要承担的责任;在雇佣关系结束后,造价工程师要告知其工作职务及工作条件的改变,必要时,要加以挽留。造价工程师一定要给予那些从事工程工作的人员及下级足够的、合理的劳动补偿,尽为为下属工程师提供专业支持地,也可以为其提供专业深造和发展的机会,不排挤已被雇佣或将被雇佣的工程师,彼此之间要各睦相处。严禁杜绝恶意地、直接地或间接地破坏他人前程和名誉的行为,不能主观臆断地批评他人的工作。如果确实了解到其他工程师有不良的行为,或违反了职业道德,可以向有关部门去报告。与其他工程师的竞争要公平公正,力求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与同行进行工程专业方面的知识交流以、共享最新的信息,并与之互助合作,为公众的传播媒介、工程科学团体作出贡献。造价工程师不能伪造或涂改相关资格证明,如本人的从业资格证、协会的相关工作证和学术资料等。造价工程师不能强迫他人支持本人在技术性团体中的竞选资格,

要做到公平竞争,共同进步。在专业问题上,造价工程师要与雇主或委托人友好合作,避免利益冲突, 如果某些商业往来、利益或环境影响到了其对工作的判断和工作质量时,要尽快通知雇主和委托人。造价工程师应该在其负责的范围内,公平公正地做事,不接受任何贿赂。作为公众服务构构的成员,不得参与他们组织申请实施的个人或公众的项目。

三、造价工程师与公众的关系

要做就做良心工程,造价工程师一定要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幸福放在第一位,向公众普及和应用工程方面的知识和成果,坚持反对任何错误的、无理的、夸张的论点和论据,杜绝虚夸现象,保持谦虚、谨慎、自尊的处事态度,维护职业的尊严和荣誉。造价工程师在表明自己有关工程方面的观点时,一定要言必有据。不能因受一些团体的利用或雇主的苛求,就在工程问题上发表看法、批评和评论。造价工程师要只造成和拥护那此符合现有的工程和经济的标准,并能保证公众安全、健康和幸福的决定。当其工作中的决定有可能危及到公众的安全、幸福和健康时,应及时向雇主或委托人阐明其后果。造价工程师只与那些遵守职业道德的人合作,通过职业交往来鼓励和支持那些尊守职业道德的优秀造价工程师。在平时的报告、论文和一些证明中,造价工程师一定要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其中还应该包括所有与之相关的真实的信息资料。

四、造价工程师在工作中的表现

造价工程师在阐述自己的工作业绩时,要做到态度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能为牟取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其行业整体的荣誉和尊严。造价工程师作为专家为他人提供证明时,对于工程上的观点一定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对其实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还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诚实的精神。学无止境,造价工程师要不断地提高其专业水平,并为其下属的工程师也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通过工作实践提高其工作能力,也可以鼓励其参加继续教育、阅读专业性书籍和出席相关专业方面的会议等,保持自身专业的先进性和时代性。造价工程师要鼓励其他工作人员出席专业会议并提交相关论文,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造价工程师在相关专业等级、工资范围和边际收益评定问题上,要让雇主和雇员都满意。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深化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度是大势所趋,而随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它又对我们的造价工程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与雇主和委托人的关系要处理好,还要处理好造价工程师之间的关系,此外,也一定要处理好与公众的关系,在工作中作出自己最好的表现。

作者简介:郑世广,男,1982年生,现就职于河北中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毕业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工民建专业,大专学历,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是建筑施工及新材料、新工艺应用。

第3篇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培训方案设计

一、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始终坚持“学员至上、质量为本、注重实效”为工作原则,采取“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交互进行,集中学习与个别辅导相互配合”的教学方法,并实行这期没有学会下期延学,晚上不能学习白天补学,学成以后允许继续听课等措施,原则上给学员“包学包会”的承诺,真正使学员感到“学能所会,学有所得”!

二、培训内容、培训目标与方式

培训内容分为基础类、考证类、专业类和学历类四个模块。

(一)基础类

(1)培训内容

基础类的设计,包括实用操作初级班,实用操作中级班,实用操作高级班,实用操作全程班。实用操作初级班培训内容包括1、计算机基础与汉字输入2、操作系统与文件管理3、文字处理及办公应用4、网上浏览与信息搜索5、网上生活与个性化设置。实用操作中级班培训内容包括初级班内容以外还增加6、电子报表与演示文稿7、多媒体与数码产品8、互联网资源及下载9、网上即时交流与自助建站10、网上淘宝与购物11、病毒防治与信息安全。实用操作高级班培训内容包括中级班内容以外还增加12、电脑硬件介绍与组装13、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装14、电脑日常维护与优化15、网络家庭与数码家庭16、网上商务—网上开店。实用操作全程班培训内容分全程Ⅰ类:实用操作初级+中级和全程Ⅱ类:实用操作初级+中级+高级。

(2)培训目标

实用操作初级班培训目标掌握电脑办公日常应用和互联网基本操作及应用,成为电脑初级操作员。实用操作中级班培训目标掌握电脑办公高级应用,掌握网络化办公和信息基本处理及电子商务等,成为电脑中级操作员。实用操作高级班培训目标掌握电脑日常维护与安装,数码设备使用,数码多媒体处理,网上商务开展,成为电脑高级操作人材。实用操作全程班全程Ⅰ类培训目标掌握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技术,成为电脑中级操作员,为择业、就业作准备。实用操作全程班全程Ⅱ类培训目标成为电脑高级操作人材,为择优就业创造机会。

(3)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组织方式:每月开班、白晚任选,部分班可保留壹年学习期。(开班次数可以根据当地报名人数而定)

培训时量:实用操作班1个月,实用操作全程班全程Ⅰ类2个月,实用操作全程班全程Ⅱ类3个月。

(二)考证类

(1)培训内容

考证类的设计,包括H3C网络认证工程师,国家一级考证班,国家二级考证班,国家三级考证班等。H3C网络认证工程师培训内容包括网络基础、路由器交换机配置、网络维护与故障排除、中小型网络组建、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组建等。国家一级考证班培训内容包括汉字输入、Windows、Word、Excel PowerPoint、上网浏览等。国家二级考证班培训内容包括Visual Basic语言或C语言等(语言根据报名情况开班)。国家三级考证班培训内容根据考试方向考试大纲而定,在此略。

(2)培训目标

H3C网络认证工程师培训目标以考取全球H3CNE证书(认证网络工程师)为目标,兼顾中小企业、事业单位、网吧的网络实际应用。国家一级、二级、三级考证班培训目标强调应试培训,兼顾实用操作,以考取国家等级证书为目标。

(3)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组织方式:H3C网络认证工程师培训小班化教学,国家一级、二级、三级考证班培训适时开班,以每年1月、7月开班为佳。

培训时量:各1个月。

(三)专业类

(1)培训内容

考证类的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班,网站组建与网页制作,AutoCAD制图,网络技术班。平面设计班培训内容包括1.PhotoShopCS与InDesign基本操作2.图像效果处理、矢量图制作3.平面设计应用实战。网站组建与网页制作培训内容包括1.网站架设与相关软件使用2.网页设计与制作3.数据库连接与动态网页制作。AutoCAD制图培训内容包括1.CAD基本制图操作2.CAD制图应用实战。网络技术班培训内容包括1. 服务器安装、维护与优化2.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与维护3.网络监测与信息安全。

(2)培训目标

平面设计班培训目标掌握各种应用软件的操作,广告设计中的基本知识,能够掌握广告的制作,独立完成平面作品的设计及平面广告的徽标、名片、画报等设计制作。网站组建与网页制作培训目标能独立架设中小型网站服务器,掌握通用的动态网页制作技术。AutoCAD制图培训目标掌握一般的制图能力,能熟练使用用AutoCAD软件。网络技术班培训目标能架设提供常见服务的服务器,独立进行服务器日常维护。

(3)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组织方式:培训小班化教学,双休日及晚上为宜。网络技术班网络实验室上课。

培训时量:各1个月80课时。

(四)学历类

(1)培训内容

学历类的设计,以成人中专班为主。成人中专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课+计算机办公应用+文化课。

(2)培训目标、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成人中专班培训目标毕业发省教育厅验印的中专文凭(国家承认学历),注重技能学习。

(3)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组织方式、培训时量:2年制,每年3月、9月开班。

此方案在笔者本地多次实施,培训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学习需求差异大的问题。这是培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新教师和老教师、不同学员之间接受能力差异很大,只要是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培训方式,学习需求的矛盾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不可能完全调和。要提高培训的参与率,还需要展开更加细致的培训配套工作,包括进一步细分教师的需求,对每位教师进行技术素养评级,建立档案,定向推送不同层次的培训。

同时,作为培训的延伸和补充,可能还需要提供上门解决问题、技术答疑等服务。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技术培训需要进一步赋予新内涵。在培训内容上,需要更加关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应用,将技术培训融入教学培训;在培训方法上,需要示范并带领学员体验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混合式教学策略,做到知行合一,有效促进学员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施大发等. 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方案设计[J]. 中国城市经济,2010(07)

【2】 许玲丽. 浅谈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培训对策[J]. 职业,2010(15)

【3】 李云红. 多措并举搞好铁路职工适应性培训[J]. 成人教育,2010(01)

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岗证赛课;课程体系

当今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朝着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使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时展的要求,已成为会计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众多教改项目中,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重点和难点项目,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会计课程体系模式的现状

当前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课程与实践脱节,简单照搬一本高校的课程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课程所覆盖的知识技能与就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脱节,使得学生在校期间由于缺乏高仿真训练而导致就业后无法立即开展业务工作,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关于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李丽君,姚雨晴(2013)认为存在理论课程安排不够合理,授课模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秦海敏(2011)认为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目标不一致、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等问题;关于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方向,邓孙棠(2013)提出构建一个与"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相应的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胡琼(2013)提出多角度构建"多元化"的理实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李传宪(2013)提出CPA考试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融合,蓝文永、许蔚君、孟凡芳、罗小明(2011)等学者提出了能力导向(本位)的课程建设体系等等。学者们提出了课程建设方案的多重理论,但是尚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建设方案。

二、应用型本科“岗证课赛”的融合的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岗课融合”

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中要改变以知识点安排所学课程,所学内容普遍使用性强,岗位针对性不足的现状。根据学生就业时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兼顾本校学生就业方向,加强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例如针对会计核算岗位设置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财务会计实务、财务软件应用等课程;针对出纳员岗位设置出纳实务;针对成本核算岗设置成本管理实务等课程;针对纳税申报岗设置税收实务、税务会计等课程;针对企业理财岗设置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等课程;针对财务审计岗设置审计实务等课程,并在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加岗位群实操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各岗位职责有初步的认识。

(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证课融合”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级别和职称的提高也需要通过考试来获取相应的证书,此外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相关的专业工作,也要求有不同的资格证书。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分为国内考证和国外考证两大板块,归纳起来国内考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造价师、造价工程师、价格鉴证师、初级审计师、中级审计师等,国外考证包括英国特许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美国注册会计师、加拿大注册会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美国管理会计师、英国国际会计师、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等。学生为了能顺利地获取就业相关的证书,在校期间的知识储备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内容应尽量包括各类别、各层次的资格、职称考试所涉及的内容,由易到难、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课,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配合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考试的时间,从而有效助考。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国际合作班开展课程相关课程建设,帮助学生考取国外的资格证书,以便学生在毕业时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就业平台。

(三)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赛课融合”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级竞赛,使课堂自然延伸到课外,通过竞赛集中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让学生能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的综合素质,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利用课堂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把“赛”作为“课”的有效补充,通过“赛”提高“课”的实际效果,进而提升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的课外竞赛主要有珠算大赛、点钞大赛、综合计算技术技能竞赛、会计操作实务大赛、会计分录大赛、会计百题知识竞赛、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会计技能比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计划竞赛、“挑战杯”竞赛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进行引导。

三、“岗证赛课”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使“岗”能够体现企业单位的真实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上需要企业的参与,最好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积极建立校企合作的平台,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建立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以实际工作岗位和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同时通过设立校企合作平台,也有利于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多项社会培训和专题讲座、组队参加各种会计知识技能大赛、合作等项目的开展,既能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又能提升教师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企业员工形成创新意识,实现多赢。

(二)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上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工作过程

在“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中,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深入企业调研,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审计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拆分为具体任务,明确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以便确定课程设计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图

(三)将职业证书、竞赛获奖计入学分,实现课证赛相融合

学生为了取得珠算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初级会计职称)职业资格证书,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现行学分制下,将证书量化计入学分,实现与相关专业课的学分互认,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践取得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的会计岗位技能鉴定证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及拓展取得会计师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信息化工程师证书,可作为额外的加分,代替选修课程学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取奖励的,可按照奖励类别、奖励级别计入相应的学分,或者作为相关课程考试成绩的加分项目,提高学生参与课外竞赛活动的兴趣。

(四)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

鉴于校外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岗实践机会有限的现实条件,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中,需投资引入先进的模拟实训平台,模拟企业内外部职业环境分岗位角色进行混岗、轮岗实训,将事将实践教学贯彻到系列专业课程中,延生到定岗实训阶段,为学生构建“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含毕业论文)”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当前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上,重视程度不够,理论功底不足,抄袭现象严重,论文流于形式。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根据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特点,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毕业论文选题和行文应结合校外顶岗实训的实践撰写,改变毕业论文的写作模式,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发现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采用实践报告,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岩.会计专业“岗证单”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课程优化设置[M].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

第5篇

一、建立医院临床医学工程科

首先学科定位:在1992年ACCE(美国临床工程协会)定义临床医学工程师,把工程学和管理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临床医疗保健行业中,保障并帮助患者治疗及护理的人.换言之,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师的工作职责及任务是,结合工程学及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将其运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中.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师是临床医学与工程学桥梁的连接者,是临床医疗设施正常运转的保障者.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之时,医学领域中高新科技不断涌进,医院发展的基础必须依赖医学理论及高新技术,生物技术及生物医学工程跃居为临床实践的主导,作为派生学科的临床医学工程科得到飞快发展.我国的临床医学工程科起步较晚,现是新兴学科,是一门极具发展前景的学科.其发展方向是,将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及教学科研集结为一体,成为临床医学技术科室,遵循医疗改革及发展的形势,针对历史沿革问题,面对现实,转变职能,寻求发展,采取有力的管理策略.

其次学科建立:在明确医院临床医学工程科的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选取学科负责人要求,教育背景是工科,懂的管理,具有医学基础理论,熟悉临床医学知识的高级工程师.保证医院医务活动和医疗设备的管理有可靠的决策性.在建立学科的初期,要以原负责医疗设备维修的人员为主工程师,工作方式采取分工协作.在后来的远期目标中要各级技师(初级、中级、高级)选配合理,工作采取分类负责的方式.初级技师主要是依据上级技师的指导执行日常临床医学工程的运作,中级技师主要是在上级技师的指导下做运作管理和临床教学,高级技师的主要任务是临床医学工程的决策管理工作.医院临床医学工程科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有着各自的特点,对于高级管理者,如何建立全新的科室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有与之配套的医疗设备,医疗设施的快速更新、设备管理的长期投入,如何管理好临床医疗工程科,这也是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体现,针对这些,科室文化要充分体现导向、激励、约束、凝聚、育人、创新的作用.

二、管理医院临床医学工程科

医院临床医学工程科的管理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人才管理,二是绩效管理(包括建立子系统、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增加教学内容及考核机制、完善设备维护保养职责).

(1)人才管理:

临床医学工程科被认为是冷门,技术人员的地位得不到重视,技术人员的潜能得不到发挥,学科建设困难重重.如何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是管理者面对的重要问题.对于人才的管理要实行前瞻性的思维,重视技术人员的教育问题,通过鼓励取得高学历的途径充实医学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职称晋级或者待遇问题,促使人才爱岗位,使人才建设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2)绩效管理:

首先,建立临床医学工程科管理子系统.通过医院的管理系统建立与新学科适应的子系统.其子系统要涵盖设备的使用周期、报修情况、设备维修成本等,并且要归入医院的设备动态经济管理中.建立子系统可以掌握各科室使用设备的情况及对设备的熟练程度,同时方便医院临床医学工程科对设备报修的响应,将充分完善绩效考核,并发挥医院管理系统的功能,给管理者提供充分的资料.

其次,建立绩效考核激励制度.科研工作的进步能促使医院临床医学工程科向着健康的途径发展,如果临床医学工程科在可研上出成绩或者可研有重大突破,创造性的解决医疗设备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将提升工程科的地位.鼓励个人或者团体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创兴性的解决或者扩展其设备的用途总结经验或者撰写科研论文,增加绩效成绩.

再次,增加教学内容及考核机制.现代的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相应的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及信息通讯技术走进医疗设备中,高精新的医疗设备要求相应的技术人员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及相应广泛的实践经验,并且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己的能力.在管理中将相应的内容放入到教学内容中,并通过组成教学小组的方式将定期的培训内容放入到考核计划中,纳入医院学分管理中.

最后,完善设备维护保养职责.在医院管理总则的基础上细化工程科自身的绩效考核.对于设备的维护以定期巡回保养为主,要求双向(临床科室和临床医学工程科)考核.要考核医院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内容及使用详细情况.要考核工程科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熟知程度,要考核医学工程科技术人员对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专业程度.考核机构由医院组织,定期绩效考核.对于设备的维护采用四级维护制度,并双向绩效考核,将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作为成本核算一部分,为后续采购设备提供依据.临床科室对设备的维修效率打分,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严格遵循设备维护保养职责,医院绩效考核体制.

第6篇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深浅适度,既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又能考查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学生们的知识层次和深度,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一)发掘教材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量与日俱增,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科书中往往在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势必存在着尚待解决、完善、及具有学术之争的教学内容。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结合我校条件,确定将研究性、前沿性、书本上介绍较少的内容作为毕业设计研究课题,例如:韩相奎教授指导的杨晶博同学“垃圾填埋场发电项目设计”。通过对该同学的指导,基本上搞清了垃圾填埋场发电机理及效果,其设计成果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杨晶博同学也得到了科学研究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满足了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二)注重到企业去选择课题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选择了大量的实际工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由工厂提供实验条件,我们承担理论分析、数据检测等工作,使学生们既能较多地接触工厂的生产实际,又能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全过程,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毕业设计,我们基本上解决了工厂所提出的实际课题。学生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工作也得到了工厂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的好评。

二、毕业论文选题与科研课题相结合

一般情况下,各专业的科研课题能充分体现该专业的新动向和生产实际。有利于学生巩固、深化和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此,毕业论文若紧密围绕科研课题选题,不但使学生学到了更多专业知识,而且能增加学生的科研兴趣及使命感和责任感。近五年来,给水排水专业先后结合“人工湿地处理啤酒废水的研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SBR成套设备研制”,“TTC脱氢酶活性测定”等科研课题指导了05级到10级共6个年级19名同学的毕业论文。在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对于一些研究周期比较长的题目,允许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进入,一般是在暑假就开始,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调研和思考,毕业论文时间显得从容,学生的收获也比较大。在这期间,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对实验结果、实验现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在上述19位同学中,有5人毕业论文成绩优秀,12人考上了研究生,有13人发表学术论文。其中10级张振鹏同学的“论屠宰废水加工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试验研究”被收入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论文集。97级曲波同学的论文“厌氧填料折流板反应器的启动试验”在《中国给水排水》(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并有9篇在《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上。实践证明,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与严格管理下,结合科研课题指导毕业论文,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强化动手能力,倡导独立思考

强化动手能力,提倡独立思考是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们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核心内容。毕业设计中,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让学生独立拟定研究方案

在毕业设计前,将所需技术资料准备好,把设计所需要的原理方法、参考书目及图纸落到实处。下达毕业设计课题前首先带领他们到有关工厂、实验室、研究室进行现场实习,有目的地让他们接触到有关的工作,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供同学们思考。然后让同学们阅读有关资料,并在规定的期间内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经教师审查,修改。这一做法使学生们增强了自我意识,也增强了他们自信心和责任感。同学们认为: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方案是自己设计的,无论如何也要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去享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快乐。于是。同学们在后续的毕业研究工作中不怕苦,勤奋钻研,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案,为确保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让学生独立做实验及测数据

当研究方案确定后,由于学生们直接在工厂或实验室参与了实验研究,掌握了测试方法,获得了数据,所以在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时就能够较为准确地提出有关论据。这无疑有助于同学们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其获得优异的答辩成绩创造了条件。

(三)让学生独立进行研究分析与总结

实验研究和论文写作是科技人员,从事研究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虽然再好的语言写作并不能使不成熟的科研成果予以发表,但粗俗的科技写作却能使优秀的科研成果大为逊色,甚至会使其丧失学术意义。因此,在指导毕业设计中,尤为强调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要求学生们撰写论文时必须写出3000字的详细提要,并将摘要译成英文。强化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科技写作素养的积蓄和提高。

四、拓宽毕业设计的领域和形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本科毕业后的就业范围较大,为了使人才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对毕业设计的方向做了灵活调整。一是考虑近年来,建筑市场的火热形势,对给排水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需求量较大,部分学生一进入四年级就有用人单位与之签订用人合同,这部分学生很想在毕业前强化,扩充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为此,新开设一些学生已毕业马上就会把接触的方向作为毕业设计课题,例如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二是考虑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升入各高校深造,攻读硕士学位,还有一部分同学进入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独立创新精神,更好地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去,我们增加了科研论文方向,作为毕业设计的一个分支方向。三是对原有的毕业设计改革创新,使之更加靠近实际工程情况,有些题目就是实际工程项目。这些措施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效果,学生毕业后投入学习、工作岗位后对工作适应和再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另外,为了使毕业设计的水平更上新台阶,我们又增加了灵活的设计方式。由于现在人才市场对工程技术人员要求比较严格,同学们到工作单位以后都立刻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所以为了提高同学的实际工作能力,我们在毕业设计中增加了下列措施:请进来,走出去,真题真做。请进来: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二、请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的总工和项目负责人与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请他们参加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三、请其他高校有多年科研工作经验的老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他们带来了本专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动态,扩大了学生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毕业设计水平。

五、聘请设计单位人员指导毕业设计

第7篇

文章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原有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于“认证工程师”的模具专业技能型课程改革与实践,并分析了基于“认证工程师”的模具专业课改效果。

关键词:

认证工程师;模具;技能型课程

在高等教育的分层次办学中,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的教育任务一般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与服务型人才。其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新要求,满足高素质、强能力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1]。这就是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注重于“强能力、重实践、高技能”。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提档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社会对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的一份调查表明,依据“人才市场上是否有足够多的合格工程师”这一指标,我国的世界排名徘徊在20—40位之间,这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总数排名世界第一形成巨大的反差[2]。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讲,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例,在传统的本科课程体系中,其课程设置往往偏重于理论,而忽视实践与技能型课程,或者其技能型课程缺乏工程背景而与生产实际偏离较远,其结果往往造成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3-4]。因此,为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教学效果,应积极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模式,这既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各高等院校提高毕业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为例,在其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认证工程师教育模式,阐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认证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一、模具专业“认证工程师”概述

工程师认证制度是当前国际上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的专业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实行这一制度,可以加快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制度走上规范化、市场化与法制化的轨道。对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来说,目前与之相关的认证工程师主要有三大类。

(一)行业协会的认证

如材料锻压工程师,该资格认证属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专业工程师资格认证范畴。其对申请者的专业及能力要求较为全面,要求认证合格者掌握系统的锻造、冲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材料加工和机械制造领域中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胜任锻压专业方面的科研、设计、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教育部的认证

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项目

(CAXC)———模具设计工程师。CAXC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展的一项工业信息技术人才认证培训项目,该项目强调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旨在培养工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其中的模具设计工程师模块要求认证者熟练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可利用常用的模具CAD软件完成模具的设计、计算、绘图等工作。

(三)知名企业的产品认证

该类认证为知名CAD软件厂家的认证,要求申请者熟练掌握所认证软件的详细操作,并具备应用该软件从事机械及模具设计的能力。目前比较主流的软件认证如Pro/E认证工程师、UG认证工程师、Solidworks认证工程师(CSWA、CSWP)等。

二、基于“认证工程师”的模具专业课程新体系

(一)原模具专业技能型课程现状

一般工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专业课程可大致分为理论型与技能型两类,其中技能型课程主要包括“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锻造模具设计”“、模具CAD技术”“、模具制造工艺”等。技能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工程化与技能化,而现有的技能型课程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与理论课程之间内容衔接性较差、课程内容偏离工程实际较远、创新实践类课程较少等,这严重影响了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为了适应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对高素质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构建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对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基于“认证工程师”的模具专业技能型课程改革措施

“认证工程师”是市场对人才的认可标准,其对持证者的能力要求自然也就代表着社会、行业及企业对合格工程型人才的要求。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单位的高等学校,其课程体系中技能型课程部分的讲授内容也应该与认证工程师的考核内容相一致。为此,传统课程体系中的技能型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等方面均应做出必要的修改。

1.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的联系。

例如对于模具设计类课程,应按照行业协会相应工程师的能力要求设置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结合工程案例对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原则进行讲授,应注重与CAD等课程内容的衔接,使学生系统掌握模具的设计、制造以及相关软件应用方面的知识。对于CAD技术类课程,可在CAD理论的基础上,以模具设计为专业背景,增加UG、Pro/E、Solidworks等软件操作的相关内容,设置课后习题使学生掌握常用模具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条件允许应单独增设相应的软件操作课程,与CAXC———模具设计工程师认证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还应该增设新课程讲授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相关知识,以适应工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技能型专业课程的讲授应按照工程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思路来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化思维能力,形成工程化意识,培养工程化、职业化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大量地结合工程实际背景,广泛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模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3.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考核方法上,全面引入“认证工程师”考核模式,改变现有的试卷考试方式,使课程考核与认证考核相同步。开发工程师认证标准化试题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上机考核、实际操作考核、工程案例答辩等新的考核方式与评定标准。

三、基于“认证工程师”模具专业课改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一般来说,相对于传统的理论型知识,学生对于来源于工程实际的技能型知识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受。在“认证工程师”教育模式下,专业技能型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都尽可能地接近于工程实践,因此,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的工程实际问题,获得一种能力上的满足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应用三维设计及模拟软件将工业产品、工艺过程、模具及相关的装备形象地展示出来,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认证工程师”的教育模式下,在授课的方式方法上,注重的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思维的培养,也就是说,培养学生从工程化的角度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学生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主要接受的是科学思维、学术思维的教育,严重缺乏工程思维的熏陶,这直接导致学生在接触实际工程问题时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缺乏创新精神,从而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以至于学非所用、学非能用。“认证工程师”教育的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工程化思维训练,可开阔学生的工程化视野,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在学生中推行“双证书”制度,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时除了要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学位证之外,还至少获得一种以上的初级乃至中级“认证工程师”证书,缩短了从学生到职业人之间的转变周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人力资源市场永远是一个人才激烈竞争的舞台,具有行业权威证明的“认证工程师”将使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更容易脱颖而出。通过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教学体系多年的工程化教学改革尝试,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连续多年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实践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多名优秀毕业生科技创业,企业运营良好。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在近几年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该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良好,每年都有大批企业慕名前来招聘。此外,每年都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被保送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实践证明,“认证工程师”模式下的技能型课程教学内容及教育体系符合现代高等工科教育的精神,能满足该专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要求,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作者:李超 刘月群 刘晓晶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阚雨沐,杨晓东.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2]马前锋,李江,滕跃民.德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模式的特点探析及启示借鉴[J].改革与开放,2014,(19).

第8篇

甘肃庆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大夫孙向玉,1996年参加工作,一直到2012年才评上中级职称。说到这个漫长的过程,他的感觉是“很疲惫,很无奈”。

孙向玉是中专毕业。按照当地规定,达到年限后才可以开始报考,中专文凭是15年,大专文凭是7年,本科文凭是5年。孙向玉最不能理解的,是有很多其他要求,比如要求英语、计算机及格,要有,还要求连续5年的继续教育学分,每年要求达到30个学分。“为什么不按工作业绩评呢?”孙向玉说。除了这些“硬指标”,还有“软指标”,就是得找关系托人。“说到这个,我感到更窝火。但是工资福利都和职称挂钩,不评不行啊!”孙向玉感叹。

职称对个人的用处有哪些?调查发现,首先是“提高待遇”(52.0%),其次是“职位提升”(24.2%),第三是“业务认可”(11.7%)。8.3%的人表示“用处不大”。

中学教师孙喆2004年本科毕业,直到2013年才拿到中教初级职称。“本来本科毕业后5年就可以评了,但得等指标。每年指标都不够,很多人符合条件了还是评不上。”孙喆说,县城学校100多人,每年只给两三个名额。要提前评上,就得找关系、送礼。

调查中,有42.7%的人为评职称焦虑过,35.5%的人表示“一般”或“不好说”,明确表示不焦虑的仅占21.6%。

受访者感到焦虑的主要因素有:专业论文的发表(46.1%)、职业外语考试(38.9%)、对评审人员的打点(29.5%)、相关作品提交(26.5%)、相关材料组织(21.0%)等。

46.4%的受访者认为

职称不能有效反映能力水平

职称能否有效反映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调查中,46.4%的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只有20.8%的人表示肯定,还有32.8%的人表示不好说。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谌洪果,曾公开表示不参评教授。在他看来,现行评审制度存在很多弊端:第一,纯粹的量化标准,以发表文章或课题数量为标准,缺乏一些实质性的评价。“比如说,只用核心期刊和课题级别判断学术能力是否优秀,教学实践和创新能力却不被重视。”第二,外行评审内行。第三,评审机制的“论资排辈”,一些有工作业绩的年轻人需要一直等待。第四,会滋生学术腐败,为了评审托关系、送礼等。

调查中,有36.4%的人表示,评审缺乏监督,会催生腐败交易。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宁夏区委主委孙贵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的职称评审有一个最大的不合理之处,是“体制内外”不一视同仁。民营企业、非公经济没有纳入进来,很多海外留学生回国到民营企业工作,职称一直解决不了。

现行职称评审制度有哪些弊端?调查中,55.9%的人认为是“评审体制僵化,各种职业一刀切”,54.5%的人表示是“评审标准不科学,不能反映人的实际能力”,53.9%的人指出“论文成为硬杠杠,变相鼓励造假”,45.2%的人指出是“外语、计算机要求脱离实际”。

61.8%的人建议取消“一刀切”

调查显示,61.7%的受访者赞成改革现有职称评审制度。

受访者给出的建议有:“取消‘一刀切’,根据各行业特点设定评审标准”(61.8%),“取消非科研工作者的论文要求”(47.3%),“避免行政干预,建立以专业协会为基础的职称评定体系”(46.1%),“职称计算机和职称外语不再作为申报评审的必要条件”(45.8%),“建立评审监督机制,保障评审过程公开透明”(41.8%)。

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小学职称制度已经推出,今后小学老师可以评正高职称,而且将大大淡化论文要求。工程师、会计、医卫等领域的职称制度改革也将逐步分类推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职称制度需要的不是分类改革,而是取消。从根本上取消行政色彩浓郁的“职称”,将其变为“职务”——个人被聘担任什么职务,就享有这一职务对应的待遇,如果不再聘任,就不再享有职务待遇。

第9篇

1.1实验技术力量不足,可持续发展受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大幅增长,专业教师力量不断充实,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实验仪器数量快速增加,但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实验工程技术力量不足,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支撑力度不够,严重影响学校的全面建设。队伍规模偏小是实验技术力量发挥不足的重要原因。以2013年教育部统计数据为准,国内重点高校(九校联盟)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均不足10%。笔者曾对国内外5所知名大学做过调研,这5所大学技术人员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在15%~22%之间,平均18%,具体见表1。可见,一流大学普遍重视技术人员的规模配置,以确保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支撑力度。国内高校在编制核算、岗位设置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弱化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的发展规模,从根本上削弱了实验与工程技术力量的发展和实验技能的提升。我校也面临同样问题,编制数不足,同时在岗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中,又有部分人从事管理、科研或其他岗位的工作,并没有真正从事实验和工程类的工作,导致真正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数量实际上更少。高层次技术人才缺乏是一个原因,实验与工程技术力量发挥不足更是另一个重要原因。优秀技术人才难以引进,缺少行业领军人物或顶尖人才,使得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的技术结构不合理,队伍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调研发现,院(系)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一直存在,并且有增长趋势,但长期得不到解决。

1.2评价体系不完善,发展目标不明确

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实验测试分析和其他技术服务性工作、操作维护仪器设施、落实实验室安全、保障教学和科研正常运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以论文、教学、科研奖励、课题经费等量化数据对教师进行考评,但是这些标准却不适合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反映实验室实际工作状况。许多高校以论文、科研等数据考核实验室人员,偏离了实验室工作实际,导致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在考核过程中很难获得合理评价,在职称晋升和职级晋升中受到许多限制。在培训培养方面,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发展目标不清晰。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出国研修的机会比教师少很多,职业幸福感不强。物质条件、工作成就及个人发展等方面与教师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了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发挥。

1.3实验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许多高校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的管理体制不顺,基本上是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涉及到人事、教务、科研、实验室管理等多个部门,造成队伍规划不尽合理或者协调和实施困难,导致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缺乏长期有效的规划及建设目标。我校现有实验室包括科研基地如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教学实验室如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一般科研实验室,以及校级或院级公共服务平台。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实验室构成我校实验室的主体,这些实验室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科研基地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实验室的申报、投入、成果和考核管理;教学实验室由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改造投入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由实验室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多部门管理,容易造成职责界限不清,缺乏统一协调性,导致许多实验室过程管理缺失,如运行、安全、设备账物、设备效益考核等,所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实验室队伍缺乏整体规划、岗位职责不清、管理责任模糊、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低,制约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2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发展方案探讨

2.1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架构

在综合改革视域下,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规范实验室管理架构,为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改革和建设打下基础。学校现有实验室分为教学型、公共服务型、科研型3种类型。实体实验室实行注册制,符合一定条件的实验室可申请成为正式建制的实验室。实验室设置需具备基本要素,包括专职实验技术队伍、实验仪器、设备设施、实验场地、规章制度和资质。鼓励设置跨学科、跨专业的校、院(系)级教学、科研或公共服务类实验中心。实验室有专职实验室主任,如实验室主任由知名教授担任,可设专职实验室执行主任,有实验室安全员、设备管理员,在人员配置上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和过程管理。一般来说二级学科及以上可设置实验室。注册的实验室在人员编制、建设投入、维修改造和运行维护等工作中得到学校、学院的有效支持。在实验室的归口管理中,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负责各类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实验工程队伍管理、设备及共享管理、实验室信息报送、安全环保监管和日常运行监管等。在实验室管理架构上,实行学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学校层面设立校实验室建设委员会,由分管校领导、主要职能部门领导、主要院(系)分管领导、实验室专家等组成。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承担校级实验室管理职能。院(系)层面设实验室分管院长和实验室秘书,有管理及发展需要的学院可设立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实验室层面有实验室专职人员,实验室主任或执行主任专职专岗,负责实验室日常运行、实验室安全、设备管理、实验技能培育等,由实验室专职人员落实各项实验室任务。

2.2科学设岗,合理定编,完善人才准入程序

2.2.1定岗定编实验与工程技术岗位设置应遵循“总量控制、按需设岗、统筹规划”的原则,在难以突破现有编制总体规模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设岗促进实验岗位调整。编制制定和岗位设置综合考虑院(系)规模、实验室类型、学科设置、教学科研体量、仪器设备总量、服务能力和实验室管理等因素。编制数量按院(系)核算,学校提供编制计算方式供参考。院(系)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因素进行编制分配,并适当向教学实验室、实验中心和公共平台倾斜。岗位设置应体现多元化用工的需要,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发展实际情况,实验室设置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2种岗位类型。固定岗位包括事业编制和派遣用工,享受学校规定的薪酬待遇;流动岗位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以项目聘用的形式聘用,并在学校备案,薪资由用人单位承担。

2.2.2人才准入实验室岗位编制总量和岗位要求明确之后,各院(系)根据需求,进入实验室新进人员引进流程。人才引进过程中,要注重引进具有技术能力强的人才,特别是在开发大型仪器设备功能作出特殊贡献、实验技能强、实验教学水平高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在进人标准方面,不同岗位类型对学历、资质和技能的要求有差异,对于特别优秀并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在学历学位上可适当放宽。应当改变“唯学历”进人的现状,在设置一定准入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验技能、操作水准和动手能力等实践能力因素。对于研究型大学,实验室新进人员一般要求硕士和相关专业背景,特别优秀的人员在学历上可适当放宽至本科,有一技之长的特殊人才也可以特别考虑。招聘程序中,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选拔原则。一般来说,由学校或院(系)组织笔试和面试,学校相关部门参与招聘过程,实现学校层面的宏观监管。

2.3建立健全以激励为核心的成长发展体系

2.3.1专业技术职务晋升

近年来,我校实施的实验技术系列和工程技术系列职务聘任办法中,对实验室人员的评价标准过于笼统,缺乏合理性和客观性。实际操作中,在“院办校”的管理模式下,各院(系)拥有充分自,竞相提高评审门槛,以至于部分院(系)将实验和工程系列技术职务的评审条件调整为与专业教师相当。2012年我校设立工程技术研究员职务聘任办法,其评审条件未能充分反映实验室工作实际,过分强调高水平论文、高层次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晋升意愿。因此,修订实验和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是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健全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晋升体系,我校拟设立实验系列研究员和工程系列研究员职务,评审条件尽可能反映实验工程岗位工作实际,突出实验室工作内容和业绩,强调支撑作用。工作经历上,强调实际从事实验或工程技术工作一定年限以上,正高级职务(研究员)要求5年以上,副高级职务(高级工程师或高级实验师)要求3年以上。学历上,不再追求高学历,以正高级职务(研究员)为例,一般要求硕士,作出特殊贡献的老教师学历放宽至本科。高水平论文不再是必要条件,鼓励参评人员撰写发表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工程技术或实验室管理论文。工作成果上,强调在实验教学、仪器操作、技术支撑等工作中取得的研究项目、获奖和成果,不再强调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评审办法修订之初,进行了广泛调研和意见征集,调研范围包括实验室基层人员、实验室主任、院(系)分管实验室或人事工作的领导等,基层调研为评审办法的修订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建议。

2.3.2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

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我校从2007年起实施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认定工作,岗位等级从十二级至一级逐级上升。随着级别的升高,岗位工资也相应提高。岗位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挂钩,正高级职务分别对应四级至一级,副高级职务对应七级至五级,中级职务对应十级至八级,初级职务对应十二、十一级。此前,我校实验和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最高到副高级职务,岗位等级认定也相应的最高到五级。因此,要打通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的通道,增加研究员(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岗位的等级晋升条件细则,并进一步细化现有实验或工程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条件。条件细则应能够反映实验与工程技术岗位工作成果、业绩和贡献,体现“业绩能力”和“年功积累”。为了更有效促进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的发展,我校拟设立基于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荣誉计划,不同级别赋予特定荣誉称号,如“首席高工”、“主任高工”、“主管工程师”等。荣誉称号的设立从精神层面上让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感到受重视,提升自信心和满足感。除了荣誉称号,学校还需增设基于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岗位津贴。随着岗位级别的逐级上升,岗位津贴标准亦相应增加。专业技术岗位级别的设立应遵循总量控制和岗位一致原则,以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为主体,优化人员结构比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实验室和学科梯队优化组合,既要保障为学校实验室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老教师,又要充分调动中青年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需为新的发展留有空间。

2.3.3实验室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人才选拔、培养、考评和奖励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营造促进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鼓励实验与工程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参与实验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创新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设计开发新的实验,改进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校已经实施的激励措施包括实验室先进评比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实验室骨干培训,均为每年度实施一次。为了建设稳定的技术队伍,还需增加激励力度和范围。(1)启动实验与工程技术成果奖评选,对于在实验教学改革,实验仪器研制应用、功能开发和技术升级,实验技术和测试方法的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果进行奖励;(2)设立实验室创新研究项目,以项目研究的形式鼓励实验室人员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技术、仪器设备、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管理等内容的创新探索;(3)扩大实验室培训范围,增加出国培训交流。创造条件选派人员到国内或国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技术能力。

2.3.4成长发展体系建设

综合前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级别晋升和激励机制三大实施方案,建设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成长发展体系,见图2。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通过选拔,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能够向上晋升到研究员岗位;在技术等级晋升中,最高可获得“首席高工”荣誉;在较为全面的激励措施中,实验室人员可充分施展才华,潜心实践操作和技术研究工作。

2.3.5考核评价

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考核评价方式和指标要有利于技术水平提升和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能力、表现、业绩,以及教师、学生和用户评价等,不要求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同时参考岗位责任和坐班考勤情况。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发展晋升、薪酬分配、进修培训、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3结束语

第10篇

在求职中,一份好的简历往往能为自己在面试的时候加不少分。由此可见,求职不单单是你有能力,有才华就能横行霸道的地方。往往,那些能力那么好,才华没那么出众,但在简历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人机会更大。

目前住地: 广州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地: 广东省 身高体重: 168 cm 65 kg

婚姻状况: 已婚 年

龄: 43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建筑施工管理:初级工程师、建筑施工管理、基础地下工程/岩土工程:

工作年限: 19 职

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8000--12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 广州 深圳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2009-09 ~ 2010-02恒域建筑工程公司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担任职务: 兰乔圣菲花园四期——现场技术负责人

工作描述: 该项工程建筑面积为107580㎡地下一层直通地上三十层,也属于超宽超长工程而且抗震、抗收缩与防水要求都较为严格。特别是万科地产现时对建筑质量的要求和标准化做法,都有一套超越规范标准。作为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与现场技术操作管理与后浇带的安排、设置操作以及现时代的建筑规范规定都是能否和万科地产要求接轨及符合万科地产质量。如何保证在现时建筑市场进行科学施工管理与交付使用的直接因素。

离职原因: 在选择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2006-09 ~ 2009-08广州市金辉建筑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担任职务: 金碧海岸花园1—15栋现场技术负责人

工作描述: 该项工程建筑面积为217580㎡地下一层直通地上三十二层,也属于超宽超长工程而且抗震、抗收缩与防水要求都较为严格。作为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与现场技术操作管理与后浇带的安排、设置操作以及现时代的建筑规范规定都是最后能否进行科学施工管理与交付使用的直接因素。

离职原因: 个人原因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2004-09 ~ 2006-08广州市协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担任职务: 现场技术负责人

工作描述: 任电白县第一中学学生宿舍楼土建、装饰技术骨干,对质量、工期、投资三大目标进行控制,达到预期目标,受到建设单位和本单位领导的高度好评。

离职原因: 个人原因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2001-09 ~ 2004-08广州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担任职务: 现场技术负责人

工作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电信发射大楼项目(技术负责人)本工程才16层、全高达77.2m其中一层高达16m也属于超高工程。其高支模与外排栅的安全要求也是现建筑行业规范最大要求。本人作为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与现场技术、安全操作管理都是最后能否进行正常施工与交付使用的关键工作。

离职原因: 个人原因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2000-01 ~ 2001-08茂名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担任职务: 现场技术负责人

工作描述: 年珠海市中山大学教学楼项目(技术负责人)

长1080米,宽38.6米。面积约41688㎡,该工程最大特点是工期仅为300天,施工难度大,最后提前顺利验收,并得到珠海市建筑质量监督站及省建委高度好评。被评为“省级样板工程”。

离职原因: 个人原因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1994-02 ~ 1999-12电白县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担任职务: 现场技术负责人

工作描述: 1994-1995年广州市芳村区人民法院职工商住楼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

1995-1996年广州市同德村桥德花园商住楼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1997—10广州市越秀北路越良大厦项目商住楼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该项工程建筑面积为48800㎡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八层,长135.46m、宽68.35m。也属于超宽工程而且抗震、抗收缩与防水要求都较为高。作为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与现场技术操作管理与后浇带的安排、设置操作都是最后能否进行正常施工与交付使用的关键工作。

离职原因: 个人原因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1993-01 ~ 1994-01茂名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担任职务: 现场主管施工员

工作描述: 广东省工业大学学生宿舍住宅楼项目现场(施工员)该工程首层内设学生舞台与会议厅,跨度分别为18m、25m,属于大跨度砼结构综合楼。其结构性能达到7级以上地震与安全使用要求;该项目完工调试使用达到设计要求。房间设备均能在正常范围。该项工程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工程”。 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现场专业技术主管施工员,全面负责本专业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作。

离职原因: 个人原因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1991-07 ~ 1992-12茂名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担任职务: 现场施工员

工作描述: 广州市火车南站工人宿舍住宅楼项目现场(助理施工员)建筑面积约12000㎡,层数七层,该项目作为优良工程要求来进行施工管理。经过精心施工,效果达到预期设计要求,并被评为“优良工程”。本人 协助本单位现场工程师进行施工技术管理、与资料整理现场签证等工作。

离职原因: 个人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北京自修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获得学位: YC200114213131 毕业日期: 2005-07-01

所学专业: 土木工程 第二专业: 土木工程

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1988-09 1991-07 华南理工大学 工业与民用建筑 毕业证书 9123198

2001-09 2005-07 北京自修大学 土木工程 毕业证书 YC100085132005214131

语言能力

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在建筑行业经过多年的施工工作和实践经验,直接利用现代建筑科学基本知识。在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方面都有较强能力。对施工规范规定及安排施工人员工作方面都有很高的专业技能。最是特殊施工作业(深基坑的支撑支护,描杆描索;后浇带,大体积砼浇筑超高大支模,外排脚手架,出料平台,塔吊、人货梯等)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篇写才是本项。

详细个人自传

第11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目标定位;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协同发展;保障机制

0.引言

软件与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先导产业,从2012年起,全球产业已经进入了智慧服务业的全新发展阶段,产业的驱动力将从传统的IT技术转变成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服务的方式也会从传统向B2B平台化、社会化、智能化转变。全球产业形势的变化也带给中国软件与服务产业大规模的发展机会,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市场也由此需要大批量人才,预计2015年我国软件从业人员将超过600万。

然而,当全球化的软件与服务产业大规模发展时,影响软件行业发展重要因素的软件人才培养仍然滞后于产业的发展。近十年来,虽然我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校不断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软件人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跟不上产业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发展,大学生仍然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问题表现住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的知识、能力与企业需求仍有很大的缝隙,知识能力与价值创造的不匹配;另一方面,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在结构上仍然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人才缺乏,具体岗位需求如精通专业技术、熟悉1~2门外语和商务技能的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系统设计师、市场分析师等软件专门人才。

1.面向企业,定位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软件人才是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三方共赢的必然选择。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环境和技术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高效能地实现学校办学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地方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服务。

哈尔滨师范大学软件学院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为指导思想,提出与企业人才标准相对应的“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具有较高专业适应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了解产业发展,快速融入产业文化,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软件及服务外包应用性创新人才的需求标准。因此,高校培养人才必须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加强与企业合作,扩大合作范围,不断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努力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口’的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

根据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联合共同探索并创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基础理论教育,1年专业知识教育(半年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半年校企联合专业方向课程教育),1年校企联合实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1+1”=“3+1”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合作,实践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法

软件学院成立4年来,已经与国内20多家知名企业深入合作,根据企业人才标准,进行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重建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育人环节,重视实验室、企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并出台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强化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2.1建立校企合作机构,完善管理协调机制

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需要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及工程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首先,学院组建有企业人员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共同考评人才质量。其次,还要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协调机构,即校企合作办公室。校企合作涉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主体培养,企业参与授课,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特别是学生在大四阶段需要全年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些活动需要专门的办公机构协调管理。另外,学校与企业深层次合作更需要有章法、有秩序、有组织的管理机构来协调,推动校企各项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2.2构建“厚基础,重应用”课程体系。与企业技术无缝对接

学院以软件行业“主流工作岗位目标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教学计划要跟踪企业流行技术随时调整,课程设置体系执行“3+1”模式,即前2年开设理论课,打好专业基础理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理论问题与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3年开设校内企业实训课;第4年全程进入企业工程实践。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边学习,边实践,同时将企业项目与学校课程进行学分置换,以学校教师、企业经理组成“双导师制”完成学生毕业设计,并在企业完成论文答辩。

随着行业新形势的变化及市场需求,2013年初,学院与北京中软件国际合作,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分4大模块:①专业与公共理论必修课;②方向选修课:分为软件技术1(偏重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移动互联、物联网技术、软件技术2(偏重软件开发、系统架构);③学校公选课: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艺术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④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新的课程体系真正能够使学生适应企业文化,掌握企业主流技术与最新的流行技术,以最快的速度与企业接轨,同时,重视加强数学教育,加强第二、第三外语的教学。软件必须培养国际化人才,才能走出国门,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培养的软件人才外语水平低,导致工程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国内的服务外包企业大多都是对日外包、对欧美外包、其次对韩外包等。因此,学院增开了日语、加强英语、法语,加强了第二、第三外语教学的投入与质量管理。

2.3开创“四实”实践模式,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校企合作的主体部分,具体实施办法是以计划课程实验一校内模拟实训_实践基地实习一企业顶岗实践为主线的“四实”模式。“四实”是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四实”,强化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模拟企业真实项目,并由校内教师指导进行校内项目实训,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学生从初步训练动手能力,提高到对项目开发过程所需要的系统理解能力与标准化执行能力。

软件学院在第1学年末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2周,使学生对软件行业有个初步的认识与理解;第3学期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习4周,深化校内专业知识的理解,由企业经理组织学生模拟企业项目开发,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第4学年学生全程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训练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大四学年,所有毕业生在10个月的企业实习实践中,全程采取“双导师”制,将学生毕业设计全部放在企业实习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题目均结合企业实际开发项目确定,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经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定稿等严格过程方能参加答辩。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分别在北京、哈尔滨等多家企业内进行,院系领导、专业导师及企业项目指导经理共同参与答辩并担任评委,极大提高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质量。

2.4引进企业招聘,开拓学生就业渠道

从第一届即将毕业的2009级学生看,学生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学生在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并能及时掌握市场最新技术,提高了就业实力;另一方面,凸显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优势与必要性,也为进一步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实践依据。2013年有10多家企业来校招聘,通过学校与企业友好的合作关系,畅通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为企业输送了合格人才,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生大四全年的企业实践收获颇丰,有一大批学生直接与实习企业签约,其中最高年薪达15万。目前统计软件学院2009级的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基本上全部进入企业工作。

3.校企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3.1定期开展企业夏令营活动

学校利用暑期10天的时间安排大一学生与企业开展训练营活动。一是通过企业的户内活动,由项目经理组织学生做短期项目,进行职业拓展训练。通过项目分组、团队合作、组长组织执行的过程,训练每个学生设计与总结能力,锻炼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进而让学生体验企业人的素养、用人标准、职业测评的相关要求;二是通过户外活动,参观园区、拓展训练运动,锻炼学生身心健康,开阔视野,展望软件行业的无限魅力与前景,激励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与奋发进取的斗志。

3.2举办模拟招聘比赛或招聘会

我们通过举办模拟招聘比赛或招聘会,为学生就业搭建真实平台。一是通过模拟招聘比赛活动,使学生懂得招聘的技巧,进一步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早些了解企业、认知社会、适应社会职场的需要,为企业招聘锻炼能力。2010年11月份学院举办“天赐吾佳”模拟招聘比赛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影响效果,其中“十佳选手”之一被学校遴选为辅导员。

将合作企业集中到学校进行现场招聘,一方面招聘大三年级进入企业实习的实习生;另一方面招聘大四学生直接入职,免去学生自行寻找公司,大量地投简历的辛劳奔波之苦。

3.3举办实习生与毕业生返校讲座

每年通过举办毕业生实习经验报告会,指导在校学生对企业的认知、社会的认知及如何进入职场非常必要。今年学校邀请2009级即大四的优秀实习生,将他们从企业实习归来的亲身体验与经历、企业招聘过程现身说法,学生们受益匪浅。

2009级优秀实习生代表陈雄在大二时期就进入杭州淘宝公司实习,开阔了视野,丰厚了知识能量,磨炼了思想品质,技术应用能力更加成熟,在大四下半年又进入上海大众点评实习,现已与该公司签约工作,年薪15万。他是软件学院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典范,为全院学生树立了榜样,曾两次回校为学生们讲座,畅谈切身感受,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与喜爱,反响强烈,影响着同届及下届学生积极进入企业实习的信心与勇气,激发了学生们的青春热情,为今后更好地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起到了引领作用。

3.4实习返校召开总结经验交流会

每年成功召开一次专业实结会是软件学院实践教学工作总结的特色形式。通过召开实结会,优秀实习学生发表自己的切身体会,分享给参与实习的下一届的学生,为以后学生的学习提供借鉴。特别是企业代表的参与,更加增添了总结会的色彩,也是一大亮点,企业经理以企业人的视角为参加过实习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如何做企业人等方面进行指导。

2009级学生从沈阳东软集团实习结束返校的第二周,学院组织召开实结大会,邀请了学校规划处与教务处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在学校网站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10级学生第一学期到北京海辉集团实习2周,回校后学院组织学生召开了专业实结会,对实习的收获与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总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2年3月12日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共同举办专业实结会,规模空前,意义重大,特别邀请了学校教务处处长参加了总结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重视,并在教学改革一系列问题上给予深入地指导,也由此为软件学院教学改革的示范作用带来了深远影响。

4.长效合作,促进校企协同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通过项目引导,大力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校企合作一定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不仅要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还要建筑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开发平台,真正将学校建设发展从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科研基地,升级到生产建设的人才服务基地。

4.1申办高校实训中心

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建立实训中心或实习基地,将企业资源引入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一是将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纳入实训中心进行;二是共同开发企业真实项目,一方面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锻炼实践能力;三是学院与企业定制培养。通过实训中心面向企业有针对性地分类进行人才培训,人才储备,供企业选拔,即为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问题,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校企深度协作,共同发展。

4.1.1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

建立联合实验室是校企深入合作的重要形式。根据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将企业技术通过选修课植入教学计划内,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流行技术。通过联合实验室对学生进行企业环境、企业流程、职能岗位仿真式训练。一是把企业的最新技术、企业课程及真实的项目引进学校,企业派技术工程师定期来学校授课、进行项目指导;二是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即教师与学生,企业提供实验室硬件设备,企业定期派工程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发企业的商业性项目或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实战演练。现已与北京普科国际签订合作协议,在学院建立IOS实验室,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

4.1.2企业实习移动校内进行

学院教学计划企业实习时间为:第1学期2刷、第3学期4周、第4学年10周。每一次实习均由学校教师带领,去北京、无锡、大连、沈阳、哈尔滨软件公司实习,每一届学生100多人,既涉及学生的实习费、食宿费、交通费等各种费用,又涉及学生的安全管理。另外,企业容纳学生的数量有限,条件也异常艰苦。如果高校依托学校的优越地理位置与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高校实习实训中心,与企业实行资源互补,将企业的经理工程师请到学校来讲课,将企业的项目引进学生实训中心来做,既方便学生,又便于管理,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弥补了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

4.1.3组建项目开发人才梯队

校企合作由教师、企业经理、企业工程师、技能型学生组织开发团队,并实行公司化运营,企业化管理模式进行操作;由“双师型”教师带队,企业项目经理来校指导,按学生年级分层次进行人才评估、人才选拔,合理搭配人员进行分组,通过学院培训班进行专业化训练,分层次组建成师生项目开发团队,并将人才评估与人才选拔方式制度化,逐年级进行,建立起长期训练有素的“人才梯队”。通过企业化人才培养,团队能够独立完成企业项目开发任务,达到培养企业初级人才、中级人才,为企业高端人才而储备积蓄,是普通本科高校软件人才培养达到的最佳效果。

4.2规范管理校企人力资源

4.2.1建立软件人才档案库

建立软件人才档案库,开展人才业务、人才租赁业务。学院成立评估小组,对学校的学生按专业、按年级进行人才资源等级评估,实行等级制管理。再根据对各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状况进行了解,对学校人才实行人才;按企业、学校人才对等标准及原则进行“人才租赁”。

人才租赁的方式有:①建立人才档案库,从学生大一开始逐年跟踪能力变化进行建立,到大三下学期撰写好个人简历,存入档案库,以备委托企业招聘用。②通过合作、联络、回访合作企业,收集招聘信息,建立企业招聘信息库。③租赁对接:学校(方)与企业(委托方)签订委托协议书,被用人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4.2.2建立企业合作档案库

建立企业合作档案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企业经理来校授课备案制度,二是建立企业讲座与招聘制度。与企业对接,洽谈合作事宜、企业需求、学校人才状况、企业宣讲内容审核、宣讲人资格审核、填写申请表、安排讲座时间、反馈后续事宜、企业招聘。将合作过的企业收入档案库管理,企业资源得到了很好的积累与保留,防止校企合作“游击式”现象发生。经常互访,加强联络,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既建立合作关系又增进友谊,为学生就业铺路,为企业人才做定向储备,达到互利互惠,双向共赢。

4.3扩大与知名企业的合作

目前,校企合作仍然存在盲目性与短期性各家公司承接到项目就来学校招聘人员,招到人员就合作,招不到就不再联系了。校企合作表现出“游击”式,不能够保持长期合作。

追求学生全面就业不是目的,追求学生高质量就业才是高校努力的更高目标。为此,学院需要与更多知名企业合作,扩大与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范围,以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就业空间与平台,也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畅通渠道。

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是软件学院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才培养层次的进一步升级,更是未来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5.保障机制

5.1充分利用学院科研平台

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游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器视觉智能四处游动程研发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媒体省教育重点专业,是软件学院的科研平台。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利用好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企业项目、学院申报的综合教改项目、广大教师申报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都纳入到科研平台进行,充分利用好学院的科研平台资源进行科学研究、项目开发,以达到全面提高学院人才培养实力与质量。

5.2建设“双师型”卓越师资队伍

具有一支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随着软件工程专业、物联网专业招生数量的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学院现有大批科研能力强、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队伍,但培养应用型软件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需要对学院研究型的师资结构进行调整,重新优化组合。我们将学院一些研究型中青年专业教师送到企业实训,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学习企业技术,回校担任企业技术课程。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这批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骨干与中坚力量。每年学院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将派出多名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研发,进行实训和培养,为此,学院要积极动员鼓励中青年教师主动到企业去学习技术,参加企业工程实践,并且需要一、两年内轮回企业进行技术更新。

第12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学生创新素质;创新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18-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08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王礼胜等人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凝练出了素质教育下的“5E+3C”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5E”指Engine(内在驱动力培养)、Essential(基础知识掌握)、Exercise(实践技能训练)、Exploration(探索精神激发)及Enterprise(创业素质培养),“3C”指Condition(良好的教学条件)、Chance(利用教学条件的机会)和Conduct(科学、合理、高效的引导)。该模式遵循素质教育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意志、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交流与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从高等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地方师范院校现行的教育模式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较为欠缺,这已不能适应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需要。再加上地方师范院校大多位于中小城市,缺乏雄厚的科学研究基础和工程实践基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必要的外部影响。因此,在地方师范院校中探索电子信息类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形成科学经验,并加以推行,有助于大幅提高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增强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其就业能力,这将为高校真正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主要以地方师范院校电子信息类学生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和阐述了西华师范大学的具体做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合格创新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一)Engine:内在驱动力

内在驱动力包括理想、品德、社会或家庭责任感、成功的欲望、兴趣爱好等。西华师范大学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比如举办“一封家书”活动、专业介绍、参观实验室、老生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介绍、电子协会作品展示等,邀请成功校友进行专业教育和成功学教育,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成功欲望,培养他们的社会和家庭责任感,使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学会做人、做事、追求事业。

(二)Essential:必需的基A知识、基本理论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工科学生,学生非常看重产品的设计能力,而往往忽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其实任何专业都必须以基础知识和理论为前提。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实践环节就没有根基。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绝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就够了,教师明白的东西要想办法让学生明白,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够将枯燥、复杂的电子技术知识讲得生动有趣。鉴于此,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行领导随堂听课,每个专业的教研室每学期组织两次公开课,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并就上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做好记录,经过一段时间后教研室会再组织听该教师的课,督促其改正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每年在全学院范围内组织一次青年教师竞教比赛,第一名推荐到学校参加学校的讲课比赛,特别优秀的参加四川省举行的讲课比赛,通过这些方式,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大提高。

(三)Exercise:实践技能训练

实践技能训练包括初级实训、综合设计型实训和创新型实训。初级实训主要包括各种仪器的使用以及一些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为后一步综合型设计型实训打下基础。综合实训阶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实训项目,一步一步教会学生设计流程,选择实验方案、弄懂设计原理、元器件选择、产品制作、产品测试、技术文档编写等。创新型实训必须让学生学会面对较为复杂的特定问题,懂得选择相应的实验项目,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自主开展实验工作。每年学院会组织校园科技节,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在电子协会的组织和安排下完成产品的制作和调试,特别优秀的推荐参加省上和全国的电子设计竞赛。

(四)Exploration:探索精神

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必须注重探索精神的培养。对所面对问题的好奇、怀疑、追索、求解,以科学的态度、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新的实验思路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就有可能引发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和创造。探索精神的培养,包括探索的兴趣、勇气、思维、方法的综合培养。每门专业课的实验课程都安排有相应的创新实验,比如《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在学完这门课后必须独立完成一件实用的电子产品制作,然后采取抽签的办法,组织学生答辩,产品制作纳入实验考核。

(五)Enterprise:创业素质培养

创业素质培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开设了公选课《创业管理》,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创业成功经验的教师担任,积极有效地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实验平台,通过立项等各种方式为他们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二、创新平台建设

(一)Condition:条件,即良好的教学条件

一方面是良好的师资条件,除了内部培养之外,学院还聘请校外有经验的资深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每年学校拨付大量资金更新实验设备,力求为学生提供好的实验教学条件。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NI公司合作,建立了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实验平台,能够从事电子信息类专业大部分课程的基础实验、设计型实验及创新型实验。

(二)Chance:机会,即学生利用学校资源的机会

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每门专业课的实验课程必须包括基础实验、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几个部分,学院设有学生开放实验室,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进入实验室。大一期间由电子协会组织对他们进行基本的电子设计培训,包括焊接技术、电路板的制作以及简单的电子系统设计等;大二期间学院择优选拔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卓越工程师班,以项目的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利用暑假期间对学生进行培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

(三)Conduct:引导,即科学、合理、高效的引导

在对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个性与特质,指导教师要给予及时关注,并予以肯定与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鼓励他们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技能起着直接作用,从而使学生逐步具备创新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指导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使自己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应鼓励学生有批判质疑精神,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目纬躺柚蒙闲薅┝艘郧暗呐嘌方案,以工程应用为主线,按知识模块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六大模块,分别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与素质拓展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及实习实训,如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EDA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等,专业课程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环节包括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科研创新、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等,共计六个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