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科学研究论文

小学科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7 22:12: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科学研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科学研究论文

第1篇

>> 浅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差异 对网络环境下初中自然科学研究性学习的看法 的三大志愿 20世纪自然科学的四大发现 做自己职业的“艺术家” 在模仿中创新 西部大开发中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用户需求研究 元情报学:21世纪情报科学研究与创新的新思路 论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文献检索在信息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国外如何进行自然科学研究 浅谈小学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浅谈儒家轻视自然科学的原因 浅谈自然科学教材改革 谈自然科学中的平衡 自然科学教育研究 浅谈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自然科学的元老 研究性学习在自然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21世纪信息化视阈中的医院档案管理研究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论析 BioLand 21世纪的科学美肤专家 21世纪科学不该沉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该网站由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提供,数据库包括授权专利数据库和申请专利数据库两部分。授权专利数据库收录了1790年7月31日至今的美国专利,申请专利数据库对2000年11月9日起递交的专利申请进行公开,从2001年3月15日开始正式出版专利申请说明书。

专利检索可以有两种途径进行,即字面检索与字义检索。

字面检索,就是指通过输入某个关键词,检索在文本中带有该关键词的专利申请文件,这是大家比较常用的检索方式。

字义检索,就是指对某个意思表达进行检索,得到所有文本中包含该意思表达的专利申请文件。这种检索方式比字面检索的漏检率低,但比较费时费力,而且还涉及到一些专业的专利知识。

3文献检索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总之,文献检索对于进行科研选题(科研过程的起步)、科研项目立项等工作而言是高级“参谋”[5],可以发现学科最新发展方向,能高效、全面地掌握有效信息,可以有目的地、系统全面地获得某一主题的有用信息,在浩淼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有用的信息,避免做重复无效的工作,对科学研究提供直接帮助和服务。

参考文献:

[1]肖小溪.科研人员信息素质调研报告[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3):91-95.

[2]孙中泉,王丽文.简析国际三大检索系统与学术论文投稿警示[J].冶金信息导刊,2000,(03):44-46.

[3]唐伟明.提高科技论文被EI和SCI收录的技巧与方法[J].医学情报工作,2003,24(4):303-305.

第2篇

任现职以来,我注重学习数学教育理论,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xxxx年参加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数学新课程培训,xxxx年参加教育部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xxxx到南京师范大学作为访学学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数学教育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工作,我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数学教育理论研究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被聘为21世纪园丁工程导师和桂林市基础教育课改专家,xxxx年以来在全区30多个县市为中小学数学教师作数学新课程培训报告或讲座70多场次。

二、教学方面

任现职至今,主动接受各项教学任务,平均年课时为309。注重研究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现代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提出了两个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数学探究教学模式和数学建模教学模式,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软件“做数学”和“表现数学”,教学中像使用三角板、圆规等教具一样熟练使用计算机来辅助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同时,这些教学模式也受到了较广泛的关注,在校内和区内同类院校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

作为园丁工程导师,具体指导了培养对象15名,有2名评为特级教师,12名成为桂林市学科带头人。承担了本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成绩突出。

指导学生教育实习、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等工作,成绩明显。组织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过较好的名次。

三、科研方面

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任现职以来,我公开19篇,其中核心刊物和权威刊物6篇;参编著作、教材、教参等书籍7本;主持完成了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或改革项目3项,主持在研的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对教学工作的认真总结,从教学实践逐步上升到理论。

xxxx年我主持申报的课题“....”被列入了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多年来,我们开发的高师同步数学实验课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受到了同行的广泛关注。我撰写并公开发表“数学实验”有关论文共6篇,其中包括送审代表作“最省砝码设置问题的数学模型”,发表在数学权威核心期刊《数学的实践与认识》上,同时还编写了校内使用的数学实验教材和建立了《数学实验》学科网站。

2、数学教育理论、数学学科教学论和数学方法论的研究:

任现职以来,我主持完成了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3项,本人撰写并发表数学学科教学论和中小学数学方法论的论文共7篇,其中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参加编写出版了《综合数学教育》、《现代数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数学教育著作,在其数学教育领域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3、数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通过学术交流和理论学习,注意了解学科的一些最新成果和前沿知识。

我在研读中国密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时,得知全距置换的研究尚不成熟,于是我选择在全距置换构造方法上做工作,写出了3篇论文分别发表在《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科技大学学报》上。当然,构造所有的全距置换的有效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听取xxx大学xxx教授在学术报告时,得知xxx尚未证明,经过研究我们给出了完备基的一个积构造,部分回答了xxxx,撰写的在《广西大学学报》上。

XX年我又成功申报了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现已取得了较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第3篇

毕业论文是旅游专业本科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旅游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旅游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

大家知道,旅游学科是一门经济管理类应用学科,其独特的产业地位使它的学科理论一分为二,一部分是从其他相关学科移植过来的理论,一部分是从旅游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同时,旅游业又是一个关联度强,影响面广,带动作用大的产业。因此,大学毕业生要想撰写出一份合格的毕业论文,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较好地驾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和写作过程。本文就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作简要论述,供参考。

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选择课题、拟定提纲、撰写文搞。

一、选择课题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它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不过,毕业论文的选题不同于一般科研选题,还不仅仅是“写什么”的问题。从大处讲,它是事关一个人的专业方向、职业生涯和事业领域的事情。因此,一个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学生,对选题应持认真慎重的态度。

要想较好地完成选择课题步骤,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旅游业发展的社会需要,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和解决旅游业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既要观点正确,方向正确,还要尽其所能追求新颖和创新,预见其应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具体地说,考生可从“破”、“立”、“补”三个角度来选题。

(1)从现实存在的问题中选题。学生要运用所学的旅游专业理论的科学知识,去寻找和发现旅游业中存在的弊端、谬误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即所谓“破论”。

(2)要从寻找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中的空白处或边缘领域中选题。旅游学科是一个新兴的正在完善中的学科,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的空白,旅游专业学生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即所谓“立论”。

(3)要从寻找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旅游学理论既然是正在完善中的学科,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成果中,必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并且许多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所谓“补论”。

一般来说,宜实不宜空,宜具不宜泛。

2、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

撰写毕业论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毕业生不但要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学生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能力、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要素:

(1)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

(2)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学生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

(3)要适合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选题的大小难易应取决于学生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量力而行。

3、要能结合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职业前程和事业领域的选题

旅游学科具有明显的专业方向。从大学科理论上可分为经济类、管理类、文化类,从小学科理论上又可分为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业管理、企业管理、经营学、财会学、心理学、规划学等;从行业理论又划分为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等。据以往的经验,毕业论文的选题往往是具有明显的专业方向选择倾向。特别是对有心继续深造的同学尤其如此。同样,旅游学科还面对着不同的职业。景区、酒店、旅行社、行业管理、旅游规划、旅游教育等。

从就业实际来看,用人单位往往很注意应聘者的毕业论文专业方向。因此,学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都应有自己的业务方向,也要考虑毕业后的工作选择和事业领域。

总之,既要选择那些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又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位,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和事业领域打下一个基石。

二、研究课题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1、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学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稿、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特别注重有关的旅游案例资料收集。调查的方法建议采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建议选用:访问和问卷。

2、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

学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通读、选读、研读。通读即对全文进行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进行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重点是对旅游各行业有关案例。在研读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脑并用,发挥想象力,进行新的创造。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

3、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

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的资

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4、研究课题的结晶工作——拟定论文提纲

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主要论据和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突出亮明全文的论点,摆明主要论据,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一般步骤是先写出大纲,经修改论证确定后,再写出详细提纲,同样经过论证修改,最后确定下来。

三、撰写文稿

1、初稿撰写

第4篇

一、民族的确小学体育科研的现状

(一)小学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科研工作的认识。有调查发现,85%以上的体育教师对体育科研的基本任务、要求等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

1、科研意识薄弱,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80%的教师认为:小学教师无需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工作,只满足于上好体育课,带好训练,对科研工作缺乏自觉性和紧迫感。

2、科研素质薄弱。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薄弱,主要存在问题表现在:

(1)对体育科研工作的程序不解,不知如何结合教学训练工作进行科研,如何进行科研设计缺乏必要的了解,只知道写总结性的文章。

(2)科研前的准备工作不足,选题不精或不切实际,思路不开阔,缺少创新。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论文属于总结性或经验、心得之类的文章,缺乏系统研究和理论深度。调查表明:民族地区95%的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论文属经验、心得、总结性的文章。

(3)由于缺乏逻辑推理和假设论证,不少体育论文缺乏严密性和可靠性。

(4)对如何进行科研课题设计和撰写论文缺乏必要的了解,以及对体育数理统计方法的掌握应用存在畏难情绪。

(二)民族地区小学受条件限制,制约了学校体育科研的开展。一是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造成体育科研活动无法开展。二是小学体育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不高,对科研工作力不从心。三是体育师资与财力紧张,无法让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体育科研中去。四是普遍观念不够重视,认为小学体育科研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因此,既无正确的导向和有力的保障,也无必要的管理措施和要求。

(三)科研流于形式,做不到实处。

(四)科研方法、方式单一。

二、民族地区小学开展体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体育科研能力是体育教师必要的基本能力。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教师的自身发展。随着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小学体育教育贯彻教育部关于“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为指导思想方针下,全国的小学体育教育将面临迅速发展的局面。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全面推行新课标,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民族地区全体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跨世纪质量、师资队伍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三、开展民族地区小学体育科研工作的方法与对策

(一)加强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科研的认识

体育科研工作旨在发动全体体育教师解决教学、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参与科研和教研工作就被动、盲从。广泛地组织与开展学校体育科研工作,对全面深入地了解、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各种矛盾和规律,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加速和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训练质量,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对自身的学识增长,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事业心、责任感的增强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完善而严格的体育科研制度

各地方(各县)要建立体育教研员(组)的管理机制,由地方教研员(组)监督,各镇、场分管体育的主任负责本镇场的科研选题(结合实际,切实解决教学与训练的选项范围),然后落实到各中小学的体育组具体实施,形成“县一级体育教研组(员)―――各镇场的分管体育的负责人―――学校―――体育组―――体育教师”的五级科研体系。制定完善的激励措施,将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列为考核、晋级、评优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积极鼓励体育教师多出科研成果。体育教师人数少,或较薄弱的学校,由邻近的学校相互联系,加强人力、物力,加强科研的实力。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素质

学校体育科研工作要最终落实到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训练质量上。实践表明,科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开展,不论是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还是教师的科研、教研意识都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继续管理,通过体育科研、教研活动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科研意识较差的特点,县一级以上的部门应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工作,编写适合其运用的科研方法教程,统计学软件和资料汇编。并采用短时间轮流训练的形式,使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在科研能力方面得到实质性培训,结合民族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特点,培训工作主要着眼于科研技能与方法的掌握。“授之以渔”,而不是全书本的知识传授,使培训工作更具实效性。另外,体育教师还要加强自学能力,通过自学,不断掌握本学科和相关边沿学科的最新动态,拓展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第三,组织一些学样研究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总结经验、交流心得,结合教学、训练工作开展学校体育的讨论活动,提高教师的素质。

第5篇

教育科研报告是对科研工作的总结,它要全面反映出研究的课题、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果等。 -------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研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一问题的; 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怎样; 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结论如何。 例:《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基本结构: 课题名称 作者及单位 问题 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或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工具、量表、教育方案等) 例:《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B、教育经验论文

是指用经验总结法开展研究而撰写的论文,是广大教师运用较多的科研方法。特点: 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即不需要考虑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的条件下,去研究、总结客观规律,因此是最接近教育教学实际的一种研究方法。 完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过程,教师可以对某一选题进行规划,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研究。 经验总结的材料都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验过程,所以,材料更加充实、取舍更加自如。 经验总结并不是一般性的工作总结,作为科研过程,它必须经过思维加工,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经验总结法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创新性,没有新的认识就不能称为科研。格式: 1、题名(题目或标题 )

(三)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真实性??例:《关于幼儿环保教育的几点思考》《浅谈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浅谈托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启蒙》《基于地方工业特色的幼儿环保意识培养之教学探索》 (四)存在问题剖析 1、题目较大、内容空洞;不具有实践价值 例1:《浅谈幼儿园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合理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什么是“惩罚教育” 三、如何正确使用“惩罚教育”新西兰、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幼儿园事例四则 四、“惩罚教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意义 (二)正确实现惩罚的教育性 应注意的问题: 4、简单化倾向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

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

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五、建议 5、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生长点,是教师走向成熟、创立自身特色、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是培养教师、造就名师的重要手段。技能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专

家型教师 * * *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富阳教育局教研室 谭晓红

一、富阳幼儿园教科研现状 二、教科研的本质和内涵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的撰写 (目的意义分类内容与结构、格式、基本要求、存在问题剖析) 四、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价要素 五、建议 六、结束语 -----从幼儿园层面看: 1、

教科研发展不均衡2、教科研意识增强,课题研究的参与面越来越广3、对教

科研的本质认识有偏差,导致教科研功利色彩浓厚 --------从教师个体的教科

研水平、教科研成果看: 纵向比较,与中小学教师的差距悬殊横向比较,与

杭州城区幼儿园的差距巨大本市幼儿园系统内比较,发展极不均衡1、教育

科学研究的本质学校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的科学

有效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要用教育

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充实和丰富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2、对教育科研的倾

向性认识: 教育科研就是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学研究就是教育

科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写论文;教学研究≠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研究理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研究学科教

学研究课堂教学 研究 写论文 1、有利于提高幼教质量,有利于促进

幼教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2、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训练、提高

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3、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最有效、最直

接的载体之一。 (二)教育教学论文的分类、内容与结构教育科研报

告教育经验论文 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流程: 收集经验材料 整理

归纳材料 提炼经验主题 撰写研究论文 *准确得体

例:《尊重儿童 促进健康 》《托班幼儿情感初探》《 幼儿绘画发展的初级阶段――涂鸦期初探 》《让美育贯穿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 《倾听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倾听童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 *简短精炼

例:《从被动到主动――幼儿园自主性家长活动初探》《播撒音乐的种子――托班唱歌教学的反思及探索》《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心插柳柳成荫―中班“图书角”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谈盲学前教育中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某幼儿园幼儿午睡入睡前出现的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怎样让新生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例:《让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培养学习自主性的探索》

*醒目例: 《初探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积极贯彻新纲要培养具有良好情感态度的孩子》《托班幼儿情感初探》《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之我见》 例: 《农村幼儿园孩子游戏情况的研究与思考》《新入园幼儿适应性教育的探讨》《中班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现状分析及其培养对策》 2、作者姓名和单位

3、摘要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例:《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例:《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方式》 4、关键词

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5、引言

- 例:《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的探索》《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6、正文

例:《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及反思》2、论文的科学性3、论文的学术性?4、论文的创造性5、论文的可读性例:《合理营养科学育儿》《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欣赏与幼儿情感的链接》《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论幼儿园小班化教育》《儿童<a name=baidusnap0></a>童话</B>欣赏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幼儿评价能力 提升幼儿心理品质――对培养幼儿评价能力的探索与研究》《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培养幼儿音乐兴趣从点滴做起》 2、泛泛而谈、不得要领 例:《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例2:《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3、材料仓库 例:《突发事件中幼儿自我保

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浅谈大班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提问方式》《浅谈幼儿的挫折教育》 5.写成工作汇报或总结,只叙述做的过程,不讲结果及其价值例:《浅谈乡镇农村中心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6、论文的逻辑性和论述的严谨性欠缺例:《挫折中的收获》《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6篇

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

区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学会学术活动开展的基本宗旨,认真落实《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相关文件精神,认真研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科研活动,深化课改与教改,不断提高我区教学、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强了科研成果推广和校本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为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做贡献

(一)新课改年级全面启动,推进了素质教育进程

1、修改方案,深化课改。20*年实验之初,根据*区课改实验总方案的要求,初步拟定了《*区中、小学各学科课改实施方案》,草拟了《*区中、小学各学科评价方案》。

2、开展培训,奠好基础。通过岗前培训、过程性、渗透性培训,近年共组织专题讲座158次,参加人数达18138人次;课标、教材培训160次,参加人数达17452人次;开展课改活动274次,参加人数达23914人次,营造了良好的课改氛围,广大参加课改的教师正逐渐进入对自身观念转化、素质提升和行为转变的过程,促进了课改在我区的顺利实施。

3、建立骨干队伍,推进学科课改工作深入。成立了课改学科指导小组,创造性地把课改学科指导小组和学科教学中心组结合在一起,壮大了*区课改实验工作的骨干队伍,适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教学研讨活动,在全国、省、市、区举行的教师各类竞赛中展露头角,取得优异成绩。

4、修订学科课改实施方案,重点搞好评价方案的完善。

5、强化“五个一”工作,丰富课改工作的内涵。每一学月将着重做好“五个一”工作,即每月一次全区性的集体备课活动,一次公开示范课演练,一次经验交流,一次调查分析研究,一次课改工作研讨会。

6、课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近年共收各类课改论文、案例、评价方案等达XX余篇,部分学科对此进行了评比,并参加了全国、省、市、区的评奖,获全国一等奖2篇;省级获奖36篇;市级获奖425篇。编辑出版了《四川省宜宾市*区教育局新课程改革实验成果集》6册,收入的文章达483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及说课比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国家级一等奖1人;获省级奖54人;获区级奖266人。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年来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35人,三等奖88人;省一等奖8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8人;市一等奖79人,二等奖72人,三等奖66人。

(二)认真开展各类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积极开展教材、教法培训。中小学组织教材教法培训320次,参培教师17452人次,有力推进了课改的实施。组织新教师培训,共培训100次,培训新教师2400余人。组织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各学科组织骨干教师培训104次,培训骨干教师2984人。

(三)深入基层,加强教学视导。

集体视导,教学会诊,全年,教研员对全区乡镇中心校、单设初中、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集体视导,累计集体视导164次,听课、评课2030节。镇乡教研联片,共谋教研新篇。镇乡教办撤消后,为完善教研网络,发挥片区教研联组的作用,建立了象鼻、李庄、西郊等8个片区教研联组,使镇乡教学研究活动始终保持了活跃状态。

(四)深入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各种教研活动26次,参加人数35292人次。对全区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开展论文、案例评比活动,活跃学术交流氛围。

三、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社会活动

学会立足于本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XX年3月学会与中山街小学联合邀请全国著名学者、华中师大杜时忠教授,全国名校成都市实验小学精品教师金波、于露,到*区讲学,到会听课教师达300余人。邀请成都市武候区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肖成全到*区就教育科研课题的开发、微型教育科研课题等进行专题讲座。与此同时,教育学会针对*区中小学校长开辟了“校长论坛”,在论坛上,中小学校长发表教学管理观点,交流管理经验,现已举办5期,得到了中小学校长的广泛好评。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积极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参加宜宾市政府举办的第八届、第九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手抄报展评活动,收到稿件300余份,获奖113件,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学生科技文化素养的形成。

四、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全区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学会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各专业研究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努力探索适合*区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宜宾市人民政府“首届教学成果”评比中,全区有11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是全市获奖项目最多的县(区)。

第7篇

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学习阶段是科研实践培养的关键时期[4],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工作,需要努力做到细节落地、举措到位。

1.1专业课程的学习本科生进入实验室的同时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对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内容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相关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英语的水平,为科学问题的提出提供一个宽阔的知识背景。

1.2科学问题的提出在学生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知识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一个科研问题。学生围绕这一科研问题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及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预期的实验结果等,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和导师定期反馈和交流。这个过程非常关键,学生思维活跃,需要导师适当地进行引导,如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方法是否可行等,都需要和学生经常进行交流。

1.3实验技术的锻炼在思考科研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研究生的日常科研工作,担当研究生小助手,掌握并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实验技术操作,为后续正式实验打下基础。告诫学生不能“眼高手低”,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技术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锻炼实验技术的过程中对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初步的实验,以验证实验想法。当发现实际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时,根据实验结果调整最初的科学问题。

1.4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实验后,根据初步的实验结果进行最终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进行开题报告。学习用科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科研思想。根据其他老师和学生对于整体实验设计的看法,再进一步修订自己的实验方案。

1.5实验方案的完成学生完成最终的实验设计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锻炼。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告诫学生一定要秉承科研诚信的原则,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践中得出的实验结果才是真正的结果,督促学生根据实际结果调整实验方案。在出现实验结果后,学习如何判断和分析实验结果,要有思辨精神,并学习指导自己下一步研究方向,让学生了解到实验的科学性。对于不理想的结果不气馁,学会分析原因,并努力解决。当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后,要及时与导师和实验室实验人员进行沟通,学会互助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学会坚持,学会对待实验中的点点滴滴,了解细节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6医学文献的汇报安排学生参与实验室医学文献的学习和交流,能独立进行医学文献的汇报,培养医学英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同时督促他们了解自己科研方向的新进展,培养关注和阅读文献的习惯。

2总结汇报科研结果,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科研锻炼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毕业答辩的准备,总结和交流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2.1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当学生按照研究计划完成实验工作后,即进入对所有实验结果汇总分析和汇报的阶段。此时指导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静下心来回想这一年的工作历程,回味其中的细节,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最终的实验结果能否回答所提出的科研问题?与最初的实验设计进行对比,有哪些改动和补充?实验中还有哪些不足?如何进行补充和完善?

2.2撰写毕业论文指导学生如何书写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的整体构架及写作思路。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学习如何用科学简练的语言表达整个实验设计过程,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图、表等展示实验结果。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要实事求是,不浮夸,客观地进行分析。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有理有据。指导老师要对论文反复进行修改,与学生共同商讨。

2.3毕业答辩毕业答辩是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科学地表达实验思路,展示实验结果。答辩前学生应在课题组内进行预答辩,广泛听取老师、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进行反复演练,争取完成一个完美的展示汇报。在答辩过程中培养思辨能力、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贮备很好地回答专家评委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有理、有据,礼貌谦恭,塑造小学者的风范。

第8篇

【关键字】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多元化教学;优化科学教学;均衡发展

农村小学由于师资配备不足且不够专业,科学实验设备配置不全,教学手段传统单一,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自觉性不强、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导致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未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很好地提高科学素养,科学学科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发展不够均衡。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对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进行优化,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使探究游戏化,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科学课,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学生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而转化为探究兴趣。在讲课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将授课内容游戏化,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

我讲授《怎样让鹦鹉站立起来》一课时,通过比赛引入:谁有办法让纸鹦鹉站立起来?如此,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动手实验最终找到诀窍发现了重心的奥秘。讲授《校园里的小动物》一课时,我课前要求学生在校园内找一找有多少种小动物,比赛谁找得多。学生兴趣浓厚,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在校园里寻找, “战利品”送来的时候真是非常可观。这些“战利品”被老师用观察盒收集起来,又成为下节课的教学标本。讲授《空气的性质》一课时,通过小游戏引入:将一个小纸团放在空瓶子瓶口,看谁可以将纸团吹进瓶子里。或者在饮料瓶中放入一个气球,气球口反套在瓶口,看谁可以将气球吹大就将气球奖励给谁,同时在同样的饮料瓶底扎个小孔,瓶口套同样的气球做比较。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踊跃参加比赛。最后宣布结果后,学生恍然大悟,印象深刻;讲授《研究透镜》一课时,通过魔术导入:在一张纸上画一条鱼或其他图案,放在一个装满水的圆口杯一侧拖动,在另一侧观察图案的大小和正反变化。学生发现在不同距离拖动纸条,在另一侧观察到的图案变化不一样,非常好奇,急切地要学习魔术背后的透镜知识;讲授《我是怎样出生的》一课时,通过游戏引入:让学生将书包反背在胸前半天,感受胸腹负重得辛苦,让学生体验到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增强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类似实例,不胜枚举。但无一例外,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教学效果自然非常显著。

二、使素材生活化,增强学生探究欲望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教师在教学中应整合探究素材,呈现学科的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体验,从体验中促进理解,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我讲授《空气占据空间时》一课时,为了证明空气占据空间,举例子:用漏斗给饮料瓶灌水,水却倒不进去,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思考:究竟是什么阻止水进入瓶子。讲授《热空气和冷空气》一课时,我提出问题: 为什么火灾时人们要低下身子逃生?为什么空调要装在较高的地方?促使学生探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运动特点。讲授《空气中有什么》一课时,举例子:可口可乐、雪碧、啤酒打开瓶盖后会出现的大量气泡和金鱼缸里通入的气泡是一样的气体吗?这个现象学生都见过,立刻引起学生共鸣并思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不同。讲授《我们吃什么》一课时,课前布置任务:1.收集各种食物包装袋,了解我们吃的食物中有什么营养成分;2.记录自己一周的食谱;3.了解我们家乡特色美食特产有哪些。这些包装袋学生身边随处可见,学生通过亲自收集调查,很快就了解了食物中主要成分有哪些。记录自己的一周食谱后为讲授下一课《怎样搭配食物》准备好了生活素材。了解家乡特色美食特产增强了学生爱乡之情。讲授《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一课时,课前布置任务:1.调查我们周围有哪些产生烟雾和废气的工厂企业;2.在同一地点记录5分钟内汽车经过的数量;3.观察并记录焚烧秸秆和垃圾的现象。学生将调查结果在课上讨论后就很容易理解了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办法。讲授《蚕的一生》一课时,提前两周布置任务:寻找蚕卵饲养,每天观察蚕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课堂交流养蚕观察日记时,很多同学都成了小专家,获得了很多养蚕知识。学习《校园里的植物》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在学校“躬勤农场”参观,邀请当地农民为学生讲解常见蔬菜的种植方法。学生认真观察各种蔬菜水果,了解更多的花的生命周期和生长特征等,同时采集菜花了解花的结构积累实验素材。类似活动我们经常进行,学生走进生活学习科学非常开心。

学生把自己调查和了解到的信息和本地域的乡土资源结合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既体现了学习的针对性,又保证了学习的可行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自然热情高涨,既学会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还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使教学信息化,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教学内容的优化过程。课件能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自制课件更适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制作课件时,重点应放在用语言较难体现和描述的内容上,让学生在学习了课件后能对教学内容有更深更细的理解。另外,在制作课件时,应强调交互功能、超文本、超链接功能和多种媒体(录像、动画、声音等)的使用,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大信息量、知识点密集、高度概括的特点。

虽然新课程标准重点强调“学生亲历探究为主”,但是有些自然现象、变化规律和微观世界确实是很难亲身经历的。例如火山和地震、恐龙的消失、天体运动、细菌结构、电流流动、磁场分布等等。还有些内容不适合开展实验研究,比如动植物之间的食物链联系、人类是怎样出生的、人体血液循环、食物消化过程等无法在课堂上通过实验观察得出。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这时候可以用图片介绍细菌结构;用视频介绍火山和地震、人类是怎样出生的过程;用动画演示人体血液循环、食物消化过程、电流流动、天体运动情况;用CAI课件来展示动植物之间的食物链联系、恐龙的消失的原因。

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让学生可以获取更深更广的知识。如讲授《校园里的小动物》一课时,播放老师摄录的蜗牛爬行和进食的视频;讲授《蚕的一生》一课时,播放蝴蝶发生四种形态变化的生长过程视频;讲授《动物怎样繁殖后代》一课时,播放螳螂、鸡等动物孵化的视频。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进行实际演示,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的学习,获取知识。

四、使探究持续化,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小学科学教学目前课程安排每周只有2课时,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只能进行课程内教学内容的教学,学生在课外就很难有机会在一起探讨研究。为了让科学研究成为一种习惯,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途径保持持续研究的兴趣。我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了实验,实践证明收效显著。

(1)组织科学社团,吸收一部分学生进行系统的科普知识学习,定期开展科学调查、研究、制作活动。

(2)设立科学兴趣小组QQ群、微信群,经常在群里分享各种文字、图片、音像科学研究资料,各种科学研究课题,使学生在放学后甚至放假期间都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针对性研究和讨论,科学教师及时在线指导,组织活动。

(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学段将网络教学课件到校园网,引领学生自学各种相关的科学知识,在线完成作业,教师及时批阅反馈。

(4)组织部分科学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积极参加金钥匙科学知识竞赛、科技节竞赛、模型制作竞赛等活动。

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五、使评价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使出教学上所有巧妙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容易掌握,然后再要求学生将所有的东西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科学教学评价应通过有效的发展性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善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提高每名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并逐渐成为核心课程,承担起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所以就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的评价――单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等排队的做法。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应该改革科学教学的评价体系,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以对学生形成激励为手段。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的变化。要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 “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对学生评价做了以下尝试。

1.星级评价

在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动手实践表现等方面每周选出“纪律之星”“学习之星”“实践之星”“创新之星”,还可以根据各组表现情况,评选出“三星小组”“二星小组”“一星小组”。还可以通过教师、同学、家长、社会进行全面综合评价。通过星级评价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和获得前进的动力。

2.成长手册

学生自制的科学成长手册,是个有效的观察学生学习情况的窗口。手册里面可以记录学生个人资料、名人名言、科学家和他们的故事、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等和科学有关的内容。当孩子们毕业时,厚厚的成长手册则会成为他们今后重要的知识宝库和精神食粮。

3.科技论文

积极组织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让孩子们将生活实践中的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经整理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在校内开展科技小论文评比,按年级组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者推荐参加区市级科技小论文评比。

4.科技制作

为引领学生接近科学、走进科学,培养学生勤动手、善动脑、爱科学、乐创造的科学素养,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制作活动,让学生将在科学学习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科技作品可以是满足教学的教具学具或者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生活用具。作品要有美观性、艺术性、创新性、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先在校内开展评比活动,按年级组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者再推荐参加区市级科技小制作评比或申请发明专利。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要达到新时期课改的要求依然任重道远,在教学中,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学生,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必须不断学习来充实自我,不断地去研究学生,探索教法,这样才能够在教育的天地里占有一席之地。要在教学中,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课堂活力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站在世纪的高度,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敢于创新,大胆探索,才能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叶宝生. 小学科学教育的理论和方法[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游泽清. 现代教育技术[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⑷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谢林洪.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J]. 小教研究,2015.

[5]安元新. 利用区域资源优势. 优化科学课堂教学[J]. 科技致富向导,2012(12):150-150.

第9篇

摘要:阐述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构成部分、内容要求及其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问题

学位论文是学生获得不同等级学位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学位论文的撰写一定要通过开题报告这个关,如果开题报告不被通过,那么就不允许撰写学位论文,显然开题报告对于学位论文而言至关重要。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各部分的撰写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弄明白。

一、选题及目的

撰写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首先要有选题。选题就是学生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选题有几种来源,要么来自于个人的生活经验或专业经验,要么来自文献阅读,要么来自于老师的建议。

选题还会涉及选题的大小、选题的范围。它们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也视研究队伍的大小和研究能力强弱来确定。我们举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可以缩小为“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还可以缩小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甚至再缩小为“小学数学几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由此可以看到选题由大到小的变化。

选题意义可以理解为研究目的,选择了一项研究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确的目标,通常选题意义或研究目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是学术意义,第二是理论价值,第三是实践价值,第四是个体目的,第五是知识发展。任何一项选题都可能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设定其意义,但并不是每一个选题都要达到这些目的,这要视选题大小、范围和类型而定。在选题意义上,作为一种科学研究,论文的意义在于填补知识的空白或探索新知识、找到一些现象的起因、描述一些现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验证一个假设。

二、概念和理论框架

从研究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确定中可以明确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但一项研究是否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还取决于这项研究的理论框架或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或范式。所以在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还须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将决定学位论文的逻辑结构。研究“概念框架和研究目的密切相连,而且研究目的与框架共同对研究问题的形成造成重要影响”[1]8。

为什么研究需要概念或理论框架呢?这是因为一个概念框架、模型或理论可以帮助提出一个科研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做出解答。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为了发展或验证能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理论、假设、模型、猜想或概念框架。研究问题和理论之间的联系是直截了当的。一个研究问题可能需要多个理论,不同的理论可能对一个问题作出不同的解答,如“班级人数和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样一个研究问题可以用多种理论来回答。另外,观察什么与如何观察是由该问题或选题的一个核心概念来驱动的。那么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框架?什么是理论?什么是理论框架?概念或理论从哪里来?如何在研究设计中构建概念或理论框架?如何在研究设计中应用概念或理论框架?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的理论框架其实还与研究的假设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每一个开题报告都会有研究的假设,或者说,做研究首先要有假设,然后去找证据证明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如一个研究生提出了一个假设,说一个人的数学成绩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强则数学成绩就高,这就是一个假设的理论模型。

三、研究问题

一切研究都始于问题,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的开题报告,因此也必须始于问题。

年鉴学派大师费弗尔说得明确:“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2]同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技巧,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能性或以新视角看待旧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3]52由此可见在研究中问题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过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问题一定是指向知识和理解。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是有区别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1.问题的来源

“多数人的写作或者缘于现实的思考,或者缘于阅读的兴趣。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会促进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考常常会求助于阅读。”[4]“通过专业或个人日常经验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似乎比通过(老师)建议或文献的途径更加危险。但这种担心未必正确。以个人经验指导你的研究有可能会更具价值。”[1]13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专业活动、生活经验、老师建议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

这里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在中文中“问题”有多重意义,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义所指。我们用三个动词就可以解释这三个词的意义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和“讨论问(议)题”。在学术研究中可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所有的“解决”“回答”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问题”。通常我们会说,“伟大的科学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决某一急迫的实际问题。”[3]192.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价值观不同,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斯威尔把研究问题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一般化问题(generic questions)和具体化问题(particularistic questions)、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1]53。也有方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的教育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类形式: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或怎么发生的?”[3]93我们把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即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通俗地说,在研究中时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怎么办”的问题。

3.问题的表述方式

研究者应该以有助于实现实践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些研究的目的隐藏在研究问题本身中。并且研究问题必须是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解答的问题,研究必须是真正可以实施的。“如果提出一个没有哪个研究能够回答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无论是因为无法获得回答问题的资料,还是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严重的效度威胁。”[1]51如果把研究问题划分为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那么通常会有如下说法:提出研究问题时,要以研究对象所说或所报告的方式,或者以直接观察到的方式,而不是以信念、行为或因果推论的方式提出。

4.问题和选题的关系

对什么问题的研究和回答才具有选题意义?研究问题应该通过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回答的问题,而且可以直接询问研究如何实现实践的目的。

在论文开题报告中,首先要表述的是“问题的提出”,也就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德里达在谈到“本体论”问题时,认为本体论始于“这是什么”这种方式的提问,但他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方法,但反对的策略则是“回溯到源头去”,他主张的追溯就是“提问(questioning)”,“提问看上去只是疑问而无所肯定,其实,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在提问中,所要问的问题的方向就已经确定了。这其中就有着yes。”[5]因此在我们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肯定,提问者只是对它进行论证而已。

要很好地设计研究问题,因为它们会影响到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效度或结果。研究问题是研究设计的中心,它决定着其他各个部分。

问题提出要有意义。“从偶然的想法到形成概念并具体确定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这一过程对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3]515.研究问题与概念或理论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因为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研究的概念或理论基础上的。我们举个例子就可以明白,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这个选题并没有能够反映出某一个重要概念或理论,虽然“课堂教学”、“有效性”都可以作为概念来看待,但不足以表明其学术性或理论性;如果我们把选题改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学科性就成为这个选题研究的概念来源或理论来源。

四、研究方法

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建构,确定了研究的对象和方向,但任何研究都需要利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来完成。研究方法,即收集数据的方案和对数据的测量和分析,应根据研究问题来选用,并应该能直接回答该问题,将问题和方法直接相联系,可以在调查方法、数据、假设的互相作用基础上进行一系列逻辑推理,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包括教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通常会有四种,如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统计和调查研究法[6]。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有什么关系呢?从逻辑上说,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应该是一致的,“你运用的方法一定要能够回答你的研究问题”[1]8。研究方法是回答研究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研究问题的逻辑转换,研究方法的选择不仅依赖于研究问题,而且取决于真实的研究情境,还要考虑如何在这种情境中最有效地获得研究所需要的资料,也就是针对什么问题使用什么方法在逻辑上要求清楚地表达出来的,如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梳理,用文献法,但文献综述中可能会使用文献统计法。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不是一种逻辑结合,如果研究方法不能为回答研究问题提供所需要的资料,那么就需要改变研究问题,或者改变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必须适合研究问题,而且研究者必须有能力实施这个方法。”[3]59因此研究者应该指出某种研究方法为什么能有效地研究某个问题,对研究方法必须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测量的方法、数据收集的过程、对数据的分析等,必须能让其他人评论或重复验证这项研究。此外,研究还需要指出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各学科研究都有一套指导科学研究的根本性的原则,这些原则是:①提出有意义并能通过实证来研究的问题;②将研究与相关的理论相结合;③使用能对研究问题进行直接研究的方法;④进行有条理的、明确的逻辑推理;⑤实施重复验证和研究推广;⑥发表研究结果,鼓励专业人士的审查与评论[1]49。

五、研究文献综述

在确定了选题和确定了研究的问题之后,必须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研究工作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虽然是一种研究方法,但它是一种最基础的研究方法,是任何研究都必须要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问题是文献种类有哪些?通常我们可能需要的文献有教育学术专著、教育学术期刊论文、教育学术会议论文、教育政策文本、教育学术学位论文、教育学术研究手册、教育学术工具书(百科全书、辞典等),但要注意不包括教材。

有学者指出,“针对某个问题所作的相关的文献综述可能会发现这个问题尚未被解答。当发现这个空白之后,文献综述通过分析该问题和相关假想是如何被讨论的,以及发现过去所用的抽样、选址和其他重要背景,可以帮助提出各种不同的答案及研究的设计和执行方案。”[3]52由此可见,在进行文献综述的时候必须以问题为中心,也就是要针对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综述,这样可以避免罗列文献的简单做法。

为什么要做文献综述呢?它是学术研究的一项基本规范,当然文献综述更重要的是为了知识传承和知识创新。在做文献综述时我们最需要弄清楚的是知识谱系。借用福柯的“考古学”说法,文献综述可以理解为知识考古学,它就是对知识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这一过程不再被看成是确定无疑的,或是有明确的主体意义的规划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知识形成的过程被福柯处理为知识相互诠释的过程,一个(或一种)知识的形成总是“通过另一个既是次要的又是重要的、既是隐蔽的又是基本的意义的话语之明确意义重新”[7]当然就一项研究而言,文献综述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价值就是为本研究选题提供启示,也就是说,通过文献综述为本研究选题奠定了知识基础,从文献综述中找到了选题的重要依据,或许是新选题新研究,或许是旧选题新研究,或许是旧选题补充研究……总之只有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才可能知道你的选题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地位,这是研究创新和研究进步的根本标志所在。因此文献综述是进入到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不做文献综述是无法进入到学术殿堂的。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需要有选题、问题、文献综述、内容、方法、理论框架等内容,而所有这些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选题要具有意义必须通过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来体现,而文献综述是围绕着提出的问题来展开的,研究的内容是根据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来确定的,研究方法一定是从属于研究的问题和研究内容的,而理论框架、分析视角是为了使方法使用的有效性得以展现。看来,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之间的关系应该清晰,应该利用有关研究对象的已有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理论概念与研究模式来丰富研究问题,应该用理论与知识丰富研究目的,选择什么样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又取决于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汤一介说:“照我的想法,‘哲学’应该是从思考某个(或几个)‘哲学问题’出发,而形成的一套概念体系,并据概念之间的联系而形成若干‘哲学命题’,并在方法上有着相当的自觉,进而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综合而形成的关于宇宙人生的哲学体系。”[8]哲学体系是这样形成的,包括教育在内的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形成的呢?开题报告或研究设计应是整个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一开始的事情,因为随着研究过程进展,研究者会出现新的观念,找出新的材料,……它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此适时、适宜地作出调整是很正常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马克斯威尔.质的研究设计:一种互动的取向[m].朱光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译者的话12.

[3]沙沃森,汤.教育的科学研究[m].曹晓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周晓虹.《白领》、中产阶级与中国的误读[j].读书,2007(5):119.

[5]俞宣孟.解构与本体论:记德里达在上海社科院的讲演[j].

世界哲学,2005(2):4-6.

[6]沙依仁,等.社会科学是什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8-9.

第10篇

一、确立“教科研”的引导策略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新的问题出现,还需要在实践中去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只有依托教科研才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向深层次发展,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创新,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教改进程中,教育科研显得尤为重要。而科学有效的引导策略,是实施教育科研、实现教育创新的前提,为此我们确立了“四步走”的教科研引导策略:把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教学改革上来;把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引导到课堂改革上来;把课堂改革的积极性引导到学科改革上来;把学科改革的积极性引导到教学创新上来。

二、确定“教科研”的管理格局

规范、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是实施“教科研”的关键,为此,确立了“123”教育教学研究网络体系管理格局。

(1)一个总课题:“以人为本,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和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以此统帅学校工作主线,体现教学改革和办学理念,追求每个学生最大潜能的发展,凝聚和开发教师的潜力和创造力。

(2)两个互动子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变革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自信和智慧中形成健全与健康的人格”,其目的是变革教育实践。

(3)三个网络支柱点:①学科与教育网络支柱:其对象是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实体,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科课堂教学特色改革模式研究,另一类从实践上解决教育、教学微观矛盾,落实素质教育主渠道的策略性研究。②行政教育、教学管理网络支柱:其对象是中层以上的教育教学等管理人员,其内容也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另一类是变革评价体系,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操作规范的研究。③品牌课题支柱:从“九五”开始,我校就建立了两支具有品牌效应的课题实验组,先后承担了原国家教委电教办[96]62号文件“A5”和“C3”实验项目的子课题,同时还承担了省级研究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等项目;“十五”—“十二五”期间,分别承担了教育部的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际协作学习”和中美合作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等7项国家和省部级的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96年河北省“作文形象教学法”现场会、99年“四省五市电教专题研讨会”、2009年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科研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校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三、规范“教科研”的实施过程

教科研工作如果只做宏观指导和中观引导,不做微观规范是达不到变革教育教学实践的目的的,容易出现为研究而研究的倾向。为了规范实施过程,成立了专门的教研机构来管理和督导此项工作,出台了具体的研究方案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各学科的研究领域内, 拟定了25项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以此作为研究指南,解决微观教学中具有价值性、时代性、挑战性的前瞻性疑难问题;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实施方案的评审制度 、中期总结的研讨制度、期末报告的评估制度 、教科研的综合考核制度”等,包括论文、课例、个案、数据、课件、教案、成效等一系列评估内容,增加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第11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

“致天下之治在于人才,成天下之才在于教化,行教化之业在于教师。”毋庸置疑,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起着最关键、最核心的作用。

首先,师范院校肩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从整个培养过程来看,教师的作用始终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其影响是广泛的。

其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师范院校教师的教育工作,不仅影响师范生个人,而且影响到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他们毕业后担负的中小学教师工作,进而影响到未来一代人才的培养,从而也关系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的素质,做好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一、师范院校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1 必备的思想素质。第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民主思想。第三,要有强烈的变革意识和参与意识。

2 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修养。第一,具有熟练地组织教学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第二,具有因材施教的能力。能运用心理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分析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存在的障碍,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教育,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第三,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思想,能指导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第四,具有丰富的基层教学经验,十分了解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教材的难点和重点,能够指导学生分析中小学的教材教法。

3 能熟练运用教育科学,培养未来教师的科研能力。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教书匠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化教育必须有科研型的教师与之相适应。师范院校教师,不仅要了解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且要知道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如此才能用科学的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课题的研究,培养未来教师扎实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二、师范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有滑坡的趋势

由于教师对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性不强,思想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做得不够细致,以及社会环境所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致使一些教师敬业精神不足、职业道德淡化、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科研急功近利、团结协作精神不强、行为不能为人师表等。

2 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师范院校人才资源的配备和教师的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高学历中青年教师队伍不稳,教师隐性流失日益严重“人在曹营心在汉”,一些教师在外兼课或搞开发等。个别有真才实学、动手能力强的教师,把本职工作放在第二位,主要精力放在从事第二职业上。一些教师因学校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低等实际问题,忙于联系工作调动,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上,出现“人虽未走心已动”的情况。

3 部分教师的职业技能缺失

由于我国师范院校的教师大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师范院校任教,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了解甚少,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其教学往往只能局限专业理论教学,教学的针对性差,不利于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另外,一些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掌握不足,难以适应培养信息时代优秀教师的要求。

三、师范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1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

首先,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广泛开展师德教育,大力倡导敬业奉献精神。“师范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师范院校必须两代师表一起抓,尤其要抓好教师的师德。我们通过种种途径和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其次,师范院校教师要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掌握科学的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技能。

再者,加强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具有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为一体的能力,还要提高教师知识转化应用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普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电脑、网络及通讯卫星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社会进步的基础,正在引起社会的巨大变革,高等师范教育也不例外,信息技术成为它的强大推动力,把计算机、网络、电子高速公路作为新的教育手段,逐步推行学校网际系统,实施网上远程教学。这样,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育时空、教师职能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教师必须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起组织、引导及知识评估作用,教师既是老师,又是技术操作员、网络联络员。

2 加强科学研究,着重教育教学研究

师范院校教师科学研究的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科学研究方面,应该和综合大学一样,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但不同于综合大学的,师范院校的科研重点在于“教育”,这是由“师范性”特点决定的。对此,师范院校应有足够认识,在科研规划和立项上乃至职称的评定中都应有所侧重,从政策上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学科教学法的研究,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可以从更高的理论高度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提供指导。

3 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可以带动一个学科,凝聚一支队伍。师范院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是师范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进行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调整,提高办学效益和整体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首先要立足于校内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同时要面向国内外广招贤才。对已达到研究生相应水平的中青年教师,按照“组织掌握、积极培养、定期检查、自然形成、逐个落实”的原则,选择政治思想好、业务基础扎实、教学与科研成绩突出、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给他们压担子,委以重任;要为他们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在职务评聘中,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引入竞争机制,让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优秀教学成果奖与科研成果奖的评定中应体现激励他们成长的政策,设立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独立承担科研项目和出版学术著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知名度;要按需派遣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总之,通过各种形式,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4 完善制度,以制度管人,尤其是建立健全的培训制度

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如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流动机制等,以制度管人。

(1)竞争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经评定具备任职条件的,由高等学校按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任。”只有通过实行教学岗位聘任制,将竞争机制引人教学工作中。强化“岗位管理”,打破“铁饭碗”,破除“一朝加冕,荣耀终身”的任职资格终身制,才能使教师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才能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竞争意识,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2)激励机制。应充分发挥工资、津贴、奖金的杠杆作用,大力改革校内分配制度,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将人、财、物等资源向强势学科、学术尖子倾斜,加大力度奖励有突出贡献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立特殊岗位津贴和基础科研津贴等岗位津贴制度。稳定骨干教师队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评价机制。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对师资培养起到正确导向作用。要废除仅以论文评价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而重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对于个别不认真教学及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要实行“教学效果一票否决制”,促使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确保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

第12篇

同年8月进入东山实验小学工作。担任科学、自然专职教师以及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本人于年6月毕业于师范学校。有一年半的班主任以及6年的副班主任经历。参加工作后,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历进修,于2005年7月取得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证书,现正进行本科教育管理专业的进修学习。本人于2002年8月被评聘为小学一级教师,并顺利通过了职称英语考核和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达到参评小学高级教师的基本条件。下面就被评聘为小学一级教师五年来的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本人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本职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与事业心,时刻以育人教书为己任,为人师表。同事之间能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工作上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能与同事团结协作,负责任地完成各项工作。由于在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工作、辅导学生等方面表现突出,相继被评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青年教学能手”、“学科骨干教师”、“教育技术工作先进个人”以及江苏省“优秀青年科技辅导员”,6月份还接受了区教育局教研室对评审“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工作。

教育教学业务上,我始终将做一个研究型教师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的氛围,提高课堂效率,我深入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地展现。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和积累,我对小学科学教材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5年来,我多次参加全国、江苏省、苏州市以及吴中区的评优课活动,10多次承担校、区、市、省级对外公开教学以及研讨观摩课任务。所上的公开课,受到学校老师的好评,给省、市、区教研室的领导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2004年9月在苏州市小学《科学》(三下)教材培训执教的《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得到了来自全省的科学教师、教研员以及中央教科所郁波教授的一致好评。其中,2006年6月参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科学优质课(教科版)评比获二等奖;2006年11月参加江苏省第二届科学教师教学能手比赛评比获一等奖;2006年5月参加苏州市首届小学科学青年教师五项基本功评比获一等奖第一名;2004年10月参加苏州市首届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一等奖;2005年5月参加苏州市吴中区青年教师评课选优获一等奖;2003年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综合能力竞赛”苏州吴中赛区获一等奖。参赛的历练,缩短了我的学科成长周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我要借今天述职的机会,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多次的锻炼自己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当然更要感谢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给过我帮助和为我付出的人。

教育教学科研方面,5年来,先后承担江苏省“十五”电教课题、参与学校的“十五”、“十一五”主课题研究工作,今年又成功申报了全国“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平时,勤于笔耕,撰写的《毛巾、枯树枝和网络》、《小学科学网络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思考》、《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让学生经历典型探究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等13篇文章在《信息技术教育》、《科学课》、《现代化教学》、《苏州教育研究》、《吴中教学》等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需要更多的人文性》、《注重实验要求发挥实验效应》、《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育》等28多篇文章在全国、省、市、区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此外,在苏州市教科院胡春娜老师的帮助下,参与了小学科学同步探究的编写工作以及教科院承担的中央教科所子课题研究工作。指导的本校青年教师郁群燕在吴中区青年教师评课选优活动中获得说课一等奖,在学校的“新苗杯”教学比武中获得一等奖。

辅导学生方面,先后指导张健、徐晨骁同学获全国“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获一、二等奖;辅导的徐嘉、方马炯、吴熠昊、等14位学生获得由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技协会组织的“金钥匙”科技竞赛一、二、三等奖;指导的学生方马炯、陆巍彬、姚悦辰获得第十五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吴中区、苏州市一等奖。

分管工作方面,在各位老师的信任与帮助下、在学校领导的器重下,2005年11月进入了学校教科室办公。分管学校部分教育教学科研、教育技术以及团支部工作,在各位老师的积极配合以及共同努力下,能正常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不断壮大教科研队伍,努力提升教科研水平;为学校构建的校园网志以及学校网站在吴中区的评比中分别获一、二等奖;为迎接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验收创办的网站获得苏州市教育局以及其它兄弟学校领导的好评;个人创办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伟峰工作室两次被教育部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授予:全国优秀教育特色主题网站的荣誉称号;对于学校的团支部工作,我能团结好每一位团员青年,努力开展团青活动。如果在分管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都是学校各科室领导们的关心以及老师们的支持而获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