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贫困生学期总结

大学贫困生学期总结

时间:2022-11-15 08:2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贫困生学期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贫困生学期总结

第1篇

这条短信来自华东师大的“生活预警系统”——通过了解学生一卡通消费情况,来寻找有经济困难的学生,从而进行一对一的“隐形”资助。同学表示赞赏:“这样的预警系统让冰冷的数据有了人性之美。”

秘密发放的隐形资助

其实华师大并不是唯一一个实行这种政策的学校,从2004年起,中国科技大学就利用数据系统实施隐形资助了。

2013年9月新学期开学不久,中国科技大学大二学生张宇收到一封学校发来的电子邮件,通知他去校园一卡通中心领取生活资助。张宇开心一笑,这是学校和他之间的秘密。他来到结算处,把一卡通放在通用读卡器上,老师根据系统提示把240元打进他的卡中。

这个秘密的源头来自中国科大“生活预警与援助系统”,属于学校“学业、生活、思想、心理、健康、安全”的“六大预警与援助系统”的一部分。从大一开始,它就“暗自跟踪”张宇的校园一卡通消费情况。很快,它发现这个大男生的饭卡一个月消费超过60次,总额却没超过240元!一卡通系统就发出预警,管理者确认信息正确后,学校决定每个月给张宇240元的补助。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董雨老师说:“由于我们的一卡通系统是脱机服务的,资助拨款到一卡通中心处后,学生要到一卡通结算处领取资助,这样也能确定领取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张宇已经第5次拿到隐形资助了。回想起第一次拿到资助,张宇惊讶又感动:“虽然我家里比较困难,但觉得自己公开贫困生身份有些尴尬。真的谢谢学校这种贴心的关怀。”

华东师范大学设立的“生活预警系统”也充分考虑到了一些贫困生自尊心较强的特点。高中时曾参加过公开捐助仪式的学生刘芳说,上台接受捐助时心情特别复杂:“我很感激这些帮助我的企业和个人,但我真的不希望自己被那么多人知道我有多贫困。”所以学校的贫困生名单上没有她的名字,但是生活预警系统却发现她的消费过低,并悄悄给她发送了资助。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她的自尊心又助她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

郑州大学也运用了相似的方法,发现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后,后勤部网络系统每月都会直接把钱打到学生的饭卡里。华侨大学考虑到生活水平的提高,资助已由每月160元上涨到了240元。这些学校的资助方式,无论钱多钱少,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数据挖掘找到不愿意暴露贫困生身份的同学并暗中予以资助,这种方法不仅方便简洁,而且通过数据说话,充分保护了同学们的隐私。

人机审核双保险

“这样的预警系统虽好,但它会不会泄露学生的信息?贫困生的认定又会不会掺假?”在政策实施后不久,就有学生发出了疑问。隐形资助,真的靠谱吗?

曾任华东师大勤工助学管理中心主任的王志老师表示:“自2011年实施数据系统资助以来,我们没收到一份关于校方破坏学生隐私权的诉讼。”华东师大勤工助学管理中心田润老师也说:“校级预警结果只有勤助中心的老师知晓,院系级别只有学生辅导员与总支副书记知晓,并且预警系统的登录都设置了账号和密码。资助的短信也都是系统自动发送,老师并不直接参与,所以不会泄露学生的信息。”

对贫困生身份的判定则是大家更为关注的话题。比如那条网络热传的华东师大的短信,调查后发现原来是女生因为减肥才导致消费下降。而有的学生是走读生,回家吃饭也省去很多消费,一些谈恋爱的学生可能只花费一个人的饭卡等等,这些漏洞盲区又该如何避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东师大在“生活预警系统”中设置了双重审核,系统动态地对全校本科生平时用餐消费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出男女生的平均每餐消费值,如果低于均额的60%,系统就会出现红色预警,老师再根据预警名单一一核实信息。田老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今年5月份学校本科生的餐均消费男生为10.1元,女生为8.8元。再乘以60%的系数,也就是说,那位减肥的女生5月份每餐花费不到5.3元。”系统筛选出预警名单后,会先向同学发送“询问调查”的短信,学生可回复信息或发邮件给田润老师。然后,田老师会再安排院系老师一对一核实情况,若符合贫困生的条件,就发放隐形资助,像那位为减肥刻意减少食堂消费的女生就得不到资助。

中国科技大学在贫困生审核上也研究出了一套科学的筛选方案。首先通过前期调查设置了一个警戒线标准:每月在校内食堂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在240元以下。对此,中国科大学生工作部部长董雨老师向我们解释道:“贫困生出身贫寒之家,领略过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难处,会处处精打细算。一卡通作为学生在学校消费的大头,食堂吃饭情况都能在一卡通体现出来。一般情况下,他们的食谱基本是:早餐包子、稀饭,午餐与晚餐则是一份米饭外带一个素菜,一个月的伙食费只有200元左右。因此,学校在一卡通网络系统中设定了这样的消费预警线,就能初步剔除掉一些不符合贫困生身份的“坏数据”。

随后,学校又建立了一个贫困生数据库,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过一卡通和数据库信息的交叉比对,两者重合即被视为隐形资助对象。接下来,学校会给这些学生发出邮件,通知领取事项。对于符合一卡通警戒线标准但未出现在数据库中的同学信息,则会另外生成一个名单,管理中心只需根据这个名单核对学生信息就可以了。这样一来,相对于每个月450名左右贫困生资助数量来说,需人工审核的学生数量屈指可数,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

为了保持系统审核的可靠性,数据库会每月更新一次学生信息,以保证动态准确性。“有的学生暑假里突然遭到自然灾害,有的学生一开始没申请贫困生,还有的学生家庭情况有所改善等等,导致系统每个月的监测都有变化。一旦数据库里的学生不符合要求就会被删除,库外的学生被监测出来通过院系老师核对后,若是贫困生就加到数据库中,然后学校每个月会按照新的数据库发放资助。”最后,董雨老师总结道:“生活预警与援助系统是一群理科学者的科学思维的产物,它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扬,希望能在更多的高校推广开来。”

各种人性化数据预警系统

除了通过吃饭消费设立人性化的预警系统,不少学校还通过挖掘学生数据信息设立了更多的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勤工助学,学业情况等方方面面。

不少学生都会在大学期间兼职,赚钱贴补生活可以,但因此荒废学业就不值当了。不过,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来监管呢?为此,华东师范大学制定了一项长期的“自立计划”,通过“勤工助学预警系统”来管理学生的勤工助学。学生可以在“勤工助学管理中心”页面找到很多兼职,有校方直接提供的,也有经学校审核后的校外兼职。每位在这里找到兼职的同学,系统都会详细地记录下他们的工作时间和情况。

这些兼职信息通过网络与学校的“勤工助学系统”联系起来,规规矩矩地排列在系统里,由“勤工助学预警系统”实时监控。当学生每个月勤工助学的时间超过40个小时时,系统就会出现红色预警,学校就会派老师了解情况,看看学生是否在经济上出现了问题。田润老师说:“通过时间来做预警,既简单又准确,学生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在兼职上,以免耽误学业。”

说到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四川大学利用学生信息数据库建立了“学分制学业预警管理系统”。这不是传统的老师警告通知,而是系统利用学生上一学期得到的学分情况,来推算学生能否修满学分顺利毕业。如果学生在上学期结束后,未获得累计应修总学分的85%;或者上学期结束后,未获得执行教学计划规定必修课累计总学分的85%,系统都会自动生成该同学的成绩单并打印出来,院系老师核对情况无误后,通过书面形式向学生发出警告。

为保证数据核算的正确性,学分预警系统详细记录了学生课业信息。每学期每门课程的作业考核、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都会由任课教师于放假一周前以表格形式递交给学校教务管理处,系统于学期末进行统计反馈,对于最终审查不合格被预警的学生,还会生成对应的“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学习上做出改进。大四学生李亮说:“收到预警后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能收到两次预警通知,否则系统会让你退学或留级的!如果是某一科考试没合格,就要在新的学期及时补考通过,这样还可以让系统修改成绩。”除此之外,学分预警系统也会保持及时更新,避免因学生转专业、休学等情况产生差错。

这个预警系统不仅对挂科同学有效,对其他学生来说同样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学生可以随时用学号和密码登陆管理系统,查看自己本学期的平时考核、期末成绩等学业信息。

第2篇

一、学生德育方面

(1)继续加强对远安一高业余党校第五期培训班学员的培训力度,团委将充分挖掘学校现有资源,多渠道聘请老师为学员解读教材,加强学员思想教育保证培训质量,并在本学期对条件成熟的对象上报审批后发展入党。

(2)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来临时,团委将细心研究、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在学生中组织各类活动,以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三月文明礼貌月里,团委将以学生会为载体,在学生中树“明礼诚信”之风,并在3月下旬-4月下旬密切联系学校雏凤文学社和青鸟读书会,把第三届青鸟读书节办好。

二、贫困生资助工作

(1)在前一学期的工作基础上,团委将继续配合供电公司做好资助我校贫困生工作.细致工作,确保每位贫困生都能接受资助,解决实际困难。对通过高考、并取得优异成绩而无力继续读书的贫困生,我们会及时了解信息,进行核实,并及时上报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确保每位寒门学子都能上大学。

(2)继续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我校学生中弘扬爱心奉献精神,以雨露爱心社为活动主阵地在学生中举行募捐活动,用于资助贫困生。并将与校外一些单位联系后为同学们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助残帮困、扶老救弱的活动,健全人格,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学生社团工作

社团工作是我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秉承学校将社团工作做大做强的指导方针,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下学期继续发展两到三个学生社团,并将现有的学生社团活动抓实抓好,具体安排如下:

(1)雏风文学社:收集整理学生创作的文章,出版《雏凤》杂志。

(2)青鸟读书社:组织第三届青鸟读书节;对各个班级的读书角加强管理;并评选出第三届“书香班级”、“书香学生”,请相关专家和老师给学生做读书讲座。

(3)春之声广播站:组织播音员培训,强调播音时间和纪律;对播音内容进行筛选,提高每天播音的质量;制定奖惩制度。

(4)动漫社团:提高辅导质量,制定统一时间(每周五晚自习第一节)进行培训;在下学期使每一位学生亲自完成一件作品,并进行展示。

(5)环保社团:利用主题班会、校园展板等形式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意识;在植树节(3月21日)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

(6)雨露爱心社:更新社团机构;观看专题片,加强学生奉献意识;做好贫困生摸排工作,并备案;在学校组织学生捐款活动,用于资助贫困生。

(7)和声音乐社:做好半学期的招新工作或成立学生联络组;在3月中旬,组织开展学校主持人大赛;在5月中旬,举行才艺表演大赛。

(8)阳光驿站:各个班级在心理咨询网站上建立班组;在校学生会心里联络部的协助下进一步掌握各班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里变化。

(9)电子制作社团: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及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培训,并严格记载;把高一新生组织起来,学习安装收音机、助听器和报警器等。

(10)发明创作社:对社员进行系统的发明创造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提供器材和工具让他们实际操作,并各自完成一件作品,在学校进行发明创作展示。各个社团要把工作的实时情况上传到团委网站里,并在各自社团网页里及时更新,做好各自社团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团委及社团的网上宣传工作。

四、学生自主管理工作

上学期的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会的管理,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学代会,产生了10位常务委员会。但在具体落实在实事上时,有个别学生出现了工作失职、脱岗的现象。因此在下学期,学生会将清除不负责任的干部,增加一些对待工作积极认真的同学,并加大抽查力度,严格记载,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则给予奖励。定期召开内部会议,对之前工作进行总结,加强思想教育,时常反思,努力把学生工作做的更好。

五、门卫管理工作

第3篇

[关键词] 贫困生;思想工作;思想帮扶

[作者简介] 李兴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广西 桂林,541004;吕光,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广西 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5-0096-00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时代的到来,高校贫困生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它包括贫困者面临的和物质资源的关系,和知识技术信息之间的关系,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一些社会机构间的关系。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这一套关系都失去或者被剥夺,以至于他无法得到这些资源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驾驭和调动这些资源,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他是贫困的或者会沦为贫困”[1] 。所以经济上的贫困可能对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影响,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必须从这些方面研究总结他们的特点,以便系统地对贫困生进行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真正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贫困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一)心理归属使贫困生难以融入学校主流文化

贫困生大多出身于落后地区或贫困家庭,其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社会阅历限制其综合素质及个性的充分发展,形成了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经济条件、教育水平不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对大学校园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难以融入,心理归属与学校主流文化产生冲突。

(二)消费能力的差异使贫困生产生沉重心理压力

随着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社会时尚的影响,大学生们在消费上更加追求新异、推崇时尚。电脑、手机等现代化产品在学生中日益普及,使得贫困生在吃、穿、用、玩等方面与其他同学相差悬殊,在心理、精神上带来很大的不平衡,再加上昂贵的学费、生活费等费用的压力,越发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常常以回避的方式掩盖内心,拉开了与同学间的距离,使他们变得性格孤僻和心理封闭。

(三)个人与社会对贫困归因的偏差使贫困生产生不良心态

嫌贫爱富、崇尚金钱等社会观念,使得社会和校园中有些人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对贫困生的歧视,甚至有些人将贫困主要归咎个人问题,贫困被认为是自己的过失,是个人的懒惰和能力缺乏使然[2]。社会文化中的这些负面因素无疑制约着整个社会扶弱济贫主流文化的形成。制约着人类应有的平等观念的发展,也制约着贫困生的自主、自强、自信、自尊心理的培育。另一方面,有些贫困生可能将贫困的原因简单、片面地归结为客观条件所致,认为主要是政府、社会给予贫困群体的机会不公平。因此而产生不满、愤懑心态,容易思想颓废,态度消极。加剧了贫困生自卑妥协心理的形成[1]。

(四)“拼爹”现象使贫困生产生消极情绪

随着当今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一些权钱交易等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子女的贫富意识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求学、就业等方面的“拼爹”现象和不正确心态。有些人认为自己学得好,不如有个“成功”的老爸。贫困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在就业竞争、继续升学等方面也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使他们更为紧张和焦虑,甚至产生消极情绪,失去理想与追求。

二、贫困生思想教育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来自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物质贫乏的窘迫之中,受到的大多是要摆脱贫困就要刻苦读书的教育,虽然有学生在以后的教育中能够自觉地认识到正确的学习目的,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贫困生始终存在以学习为目的的偏差,这个偏差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了其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在考上大学后,他们发现校园里家境好、多才多艺的同学比比皆是,学习优秀的人也很多,生活上的贫富差距,见识上的多寡悬殊,冲击着这些学生的内心世界,原以为荣的学习优势也不复存在,缺陷便慢慢地显露出来,精神的压力过大,自卑感加重,争强好胜产生虚荣心、信用度较差等。

(二)让贫困生走出封闭的自我

由于贫困极易使这类学生产生相当严重的自卑心理,而在生活上、思想上、心理上也都受着很大的压力,他人无意识的言语刺激,就会使他们产生受到歧视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这类学生的意识偏差就显现出来,他们会用异样的眼光来分析这个世界,在交往中持一种谨慎的态度,即使是努力走近他们,也不愿意与其他人交往,但发现真正使他们感到有共同语言的人还是与自己处境相同或相似的同学。所以,应主动与他们交朋友,以情动人,以心交心,尽早使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状态。

(三)做品学兼优的合格大学生

贫困的学生,承受能力差,感到命运对自己不公,从此变得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另外,有些学生由于贫困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学习用品,还有学生要抽出一部分的学习时间从事兼职以赚取生活费用,还有一些学生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高校贫困生要学会自我调节,正确看待人生的挫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做一名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三、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关注贫困生的思想动态

建立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联系贫困生制度,每学期可召开贫困生座谈会,开展贫困生思想的动态调研,建立网络平台,不定期地在网上与贫困生开展对话和交流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针对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帮助贫困生解压释惑。

(二)加强贫困生的心理疏导

学校要把贫困生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每年举办贫困生心理素质提高班,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去对贫困生进行细心的训练,帮助其加强心理调试,克服自卑心理。

(三)开展贫困生心理专题研究

总结贫困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把握其发展趋向,把心理健康与成才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尝试着开办一些如“挫折与心理健康”等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开展宣泄心理教育和挫折训练,可以帮助贫困生缓解心理压力,远离心理困境,提高心理素质,达到真情关爱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目的。

(四)让贫困生正确理解贫困

要帮助和教育贫困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贫困。一方面,要注意他们可能因贫困而产生自卑、自弃心理,失去理想和信念;同时,还要教育其他学生正确看待贫困生,不能对贫困生存在歧视,不能强制要求他们做什么,要努力减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五)大力营造爱心氛围,给贫困生以家的温暖

在师生中举办爱心捐助活动、爱心拍卖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贫困生,积极营造全校师生共同关爱贫困生的良好氛围,以胜似亲人的关怀滋润每一位贫困生的心田。

(六)积极搭建实践平台,激励贫困生的真情回报社会

学校一方面积极组织贫困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帮助他们勤工俭学,自食其力,自我完善;另一方面,激励贫困生真情回报社会,关爱他人,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

四、结 语

贫困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贫困对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及贫困生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言行特征、理想信念等方面,针对贫困生自身及外部环境,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心理,教育贫困生正确理解贫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大力营造爱心氛围,给贫困生以家的温暖,积极搭建实践平台,给贫困生创造自强、自立、回报社会的机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真正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玉霞.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

第4篇

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增加而不断地扩大规模。与普通高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复杂,且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属于高校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而高等职业院校中的贫困生则是这一弱势群体中的特殊部分。虽然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贫困生资助的指导思想,但是具体实施中并没有获得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针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资助路径展开研究,以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持续而稳定地发展。

一、高等职业院校贫困生的认定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为学生总数的1/4。这些学生多来自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家庭贫困而选择了就读高等职业院校,以学习实用技能型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中的技术操作能力,毕业后就可进入到社会中依靠技术生存。但是,从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角度而言,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会成为院校发展的掣肘[1]。国务院于2007年出台了高等职业院校助学金管理的指导意见,多数的高等职业院校虽然将助学金管理已经逐步落实,但是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着资助目标难以实现的问题。之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项目运行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在于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缺乏合理性。

首先,关于贫困生的认定标准要明确。针对于贫困生的界定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所谓“贫困生”,就是指家庭经济苦难的学生,虽然学生本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家庭成员也在努力获得经济来源,但是依然无法满足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这样的贫困生界定由于没有量化的衡量标准,对学生是否经济贫困很难界定,更难以将学生的贫困档次区分开来。学生是否有资格被划入贫困生范畴,要根据生源地的最低经济水准以及学生就读大学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标准。以此为认定标准按照国家出台的有关规定,可以将贫困生划分为三个档次,即一般贫困生、贫困生和特殊贫困生。

其次,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中,还要考虑特殊情况的家庭。由于贫困生的认定标准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基于区域经济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划定贫困生界限。那么,在认定方法上还要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家庭予以特殊考虑。比如,低保户家庭、烈士家庭、农村地区的五保户家庭以及由于突发性事件而导致家庭经济难以为继或者由于突发性事件而导致学生残疾的,也可以被列入到贫困生范畴。但是,关于家庭经济情况是很难界定的,在具体实施中,还要针对由于突发事件而导致的经济困难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所上报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属实。对于高校而言,要完成这些认定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再次,贫困生的认定程序要具有合理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资助管理部门对贫困生的认定是每一学年认定一次。贫困生资助管理部门与学院的管理部门合作组织贫困生认定工作组,各个年级和学生专业教师组建评议小组,通过推荐、认定、评议之后,还要结合学生入学的时候所带来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评议小组还要收集与学生相关的,可以证明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资料,结合学生在学校中的消费情况,按照民政部门出台的认定标准确定本年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并划定档次[2]。有入选资格的贫困生名单以及相关经济状况上报到学生所在学院的认定工作组接受审核,通过后上报到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资助管理部门。贫困生资助管理部门还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建立起来,以利于对这部分特殊学生群体有所深入了解,有助于探讨新的资助路径。

二、基于发展性理念探索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资助路径

(一)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加以规范

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加以规范,可以确保贫困生资助政策落到实处,使得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产生实效。在贫困生的认定上,不可以通过贫困证明就进行认定,要将学生的消费情况纳入其中,并严格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地区关于贫困生认定的指导性意见。但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认定小组往往缺乏合理性,使得认定工作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甚至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工作缺乏严肃性,认定部门形同虚设,使得在贫困生认定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3]。

高等职业院校要使贫困生认定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就需要贫困生认定小组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做到从班级到学院再到学校层层认定,并在认定的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要严格执行贫困生的认定流程,首先是贫困生提交贫困申请,贫困生所在班级组织的认定小组对学生的生活消费情况和学习消费情况展开调查,包括家庭组成以及经济状况也要采取访问式调查,还要请贫困生的同学出具证明。提出贫困申请的贫困生获得班级认定小组后,提交学院进行贫困确认,然后统一上报到学校,并收录到学校贫困生资助管理部门所建立的贫困生库中。贫困生资助管理部门按照贫困生资助办法制定贫困生资助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方案进行动态化调整,还要考虑到生源地与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差异和最低保障差异,对贫困生加以认定[4]。这就意味着,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的,可以避免存在着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有失公平。

(二)在贫困生经济状况调查中要充分认识学生辅导员所发挥的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中,学生辅导员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辅导员要对学生的生活情况以深入了解,在对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确认中,要经过多方调查才能够最终确认。高等职业院校通常会建立班级、院系和学校三级贫困生认定机制,其中辅导员管理工作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辅导员对贫困学生的家庭状况要有所深入了解,通过对班级同学和寝室同学展开调查,深入了解贫困生的消费水平,有助于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落实到位。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一般都是在新学期开学初就开展了。辅导员可以在迎接新生期间,或者利用学生军训阶段多方接触学生,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以深入了解[5]。贫困生资助管理人员可以与学生辅导员建立密切联系,勤沟通,以获得贫困生经济状况的准确资料。

(三)高等职业院校要将贫困生资助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技术实践操作能力,且这些学生往往会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学习专业知识。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中的贫困生,可以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勤工俭学或者参与创业以获得经济收入,而贫困生资助金则可以作为学生的创业投入。目前的一些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会建立工学合作的教学模式,或者在学校内建立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发展渠道。关于创业园的进驻,可以优先考虑贫困生进入到创业园中参与创业,学校在提供创业场所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申请小额资金,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还使得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得以解决。

第5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心理帮抚

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伴你同行”学生发展性辅导工作室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帮抚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7日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了解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状态上是否存在差异,本次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不仅包括贫困生,也包括非贫困生。调查对象为淮河学院2014级学生,共计973人,根据资料的完整性,确定有效对象为938人。其中,有201人是贫困生,在调查的总人数中占到20.66个百分点。(表1)

本次调查的工具是国内通用的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负责统一组织学生展开调查,在开始调查之前,心理咨询中心引导学生阅读指导语,并严格依照指导语进行作答。自评表的调查共有9个评定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测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整体心理状r。

按照研究惯例,我们把心理测试者得分总分大于200分,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定义为心理存在问题。经过统计整理后,得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42人,比例为总人数的4.32%;其中贫困生13人,在测试结果显示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占30.95%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各因子得分存在差异。(表2)

从上述检测结果看出,该测试中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这4个因子贫困生要高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的均分;相比较于非贫困生,贫困生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7个因子高于非贫困生,特别是人际关敏感、忧郁和偏执三个因子明显超出。

在调查结果中我们还发现,按照SCL-90各症状因子分(至少有一项)≥3来划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分别为6.47%和3.76%,贫困生心理异常比例明显偏高,两者之间的差距大约有一倍。(表3)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表现特征

高校贫困生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得更为敏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较普通大学生更为棘手。具体说来,贫困生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贫困而引起的自卑敏感心理。自卑感的产生,一般是由于强烈的自尊感在较长时间得不到满足,或者是曾经经历过巨大的挫折后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对于高校贫困生来说,进入大学之后,学习作为学校生活的唯一性不再继续,大学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发展,看重社交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经济基础的差距造成的同学间的反差便会更加明显。而这种反差往往极大刺激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从而产生一些极端的自卑心理和不平衡心理。也正因为如此,贫困生会将自己封闭到自己的小圈子内,不参加或少参加学校中的社交活动,这样的恶性循环便导致了贫困生的严重不自信和社交能力的极度匮乏。

(二)自卑与自尊并存导致的偏执心理。由于心理上的自卑,高校贫困生往往会承受着难以言表的痛苦和压力。一方面他们无法在经济上与自己周围的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会省吃俭用,而这些在别的同学看起来,会产生其“小气”的看法,为了表示自己并不“小气”,部分贫困生为了面子,会找各种借口向家里要钱,部分学生在拿到资助金后,会将资助金用来请客吃饭,有一部分学生还会向身边的人借钱,甚至在还钱时产生纠纷。另外,高校贫困生由于自卑会导致自尊心过于强烈,当在学校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会过于偏执,进而采取―些极端的手段,如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就是由自尊心太强而导致的偏执心理引发所致。

(三)外界过分关注导致的依赖心理。近年来,国家和社会愈发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并在经济上和政策上都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和帮助,而这也导致了一些不具备自觉性的高校贫困生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认为国家、学校对其的帮助和支持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从而缺乏上进、感恩之心。同时,外界过分关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贫困生的自卑心理。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物质生活的贫困会导致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原因,引发高校贫困生出现心理贫困的因素还包括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环境压力等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因素,概括出来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一)贫困生的经济压力。由于家庭经济匮乏,持续而强大的经济压力是高校贫困生面临的首要压力。到城市读书,生活的拮据是贫困生能够预料的,但其拮据程度往往超过了贫困生本人及其家人的预想。贫困家庭的长期拮据生活经历与城市的繁华生活将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强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压缩生活支出和争取资助支持成为贫困生的必然选择。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会使经济匮乏得到暂时的缓解,但经济压力的缓解往往伴随着非经济压力的发生。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公开了贫困生的家庭状况,使得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和个人行为成为同学评议的焦点,其在校内的一举一动都会面临压力。贫困生勤工助学也会衍生出贫困生的无奈心理,勤工助学是以劳动付出为基础的,这种付出必然要占用贫困生学习或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但如果勤工助学中断,贫困生的生活又会陷入困境,这种无奈心理也是经济压力的持续表现。

(二)贫困生的学习压力。相对非贫困生学而言,贫困生的学习压力更大,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来自自身的压力,贫困生的学费来之不易,大部分的学费是在学校、社会的帮助下完成的,或者依靠借钱勉强凑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贫困生希望对这些关爱报之以优秀的学习成绩;二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很多贫困生的家乡就很贫困,其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就导致贫困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尤其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另外,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贫困生的学习压力。贫困生因需考虑经济条件对其选择的许可程度,多数贫困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辅修、转专业、考研或出国留学,学校为学生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在贫困生面前都大大减少。而如果想和非贫困生保持同样的竞争力,贫困生需要付出几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其学习压力可想而知。

(三)贫困生的就业压力。贫困生因其自身基础教育薄弱,加之在校期间,很多贫困生疲于应对各种勤工助学来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导致部分贫困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这无形中对其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压力。首先,由于在学习上欠缺导致自身基础教育薄弱,进而其他综合能力(如社交和艺术特长等)就会相对欠缺,这一点使得他们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不是太强;其次,贫困生因需考虑经济条件对其选择的许可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在就业单位、就业地域等方面的选择就会变得局限,甚至由于路费问题而放弃一些招聘机会或就业机会;再次,贫困生的就业压力还表现在因参与不足而衍生的发展制约上,贫困生由于自卑或就业技能上的不足,对于一些就业机会或培训持迟疑或自我否定的态度,从而增加了就业的困难程度。

(四)贫困生的环境压力

1、贫困生的家庭环境压力。高校贫困生一般来源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这些家庭就长期生活在社会的低层,家庭方面就有着一定的自卑和封闭心理,这些都自然而然地延续到贫困生身上,导致很多贫困生会孤僻或自我封闭。此外,很多贫困家庭供一名大学生读书基本上是举全家之力,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实属不易,这无形间给贫困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认为自己必须努力学习、省吃用,才能够对得起家庭的付出。这种家庭压力,有些贫困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其转化为向上的动力,但很多贫困生难以有勇气突破这种生活的困顿,他们压制学习和娱乐的各种需要,长期如此使得很多消极思想不断萌生。

2、贫困生的学校环境压力。高校校园中出现的贫富差距对贫困生心理上、精抻上带来了直接而深层的影响。普通学生不用考虑的生计问题,却是贫困生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贫困生维持自己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要接济自己的家庭,这种节衣缩食、为学费发愁的生活与那些家庭富裕同学物质条件丰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对比,这种对比之下,贫困生会感到巨大的落差,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如今的高校对学生评价普遍依据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强、兴趣爱好多的学生在高校里更受欢迎,但是贫困生在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局限。首先,由于家庭原因,贫困生一般在爱好特长方面较为缺乏,这使得他们在参与校园活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压力;其次,经济上的限制导致贫困生不得不放弃参加一些校园活动;再次,很多贫困生要花很多时间去勤工俭学,留给他们参加校园活动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因此,特长的缺乏、经济的拮据、时间的局限使得高校贫困生面临着巨大的校园参与压力。不能充分参与校园生活直接影响了与同学建立友谊、融入集体生活的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通过参与集体活动而获得的资源与机会。

3、贫困生的社会环境压力。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无论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要与时俱进。高校贫困生因为交往意识薄弱,很难找准自己的定位、难以和集体生活与城市生活相融合,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高校的贫困生就会产生于一系列不健康的心理情绪,进而使他们的心理负担加重,导致经济和心理上的“双贫困”。就如阿玛蒂亚森所言,不能与他人交往,不但会直接导致一个人的生活困苦,而且还会间接减少他获得源于社会交往的各种机会。

持续而强大的压力使贫困生难以突破,这种压力除了使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产生差异,也挤压了贫困生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空间,并最终生成了贫困生难以逾越的压力循环。

四、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抚建议

家庭贫困是大学里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也正因为如此,政府、社会和学校都在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生物质脱贫和心理脱贫,采取多种方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生缓解生存压力,促使其健康成长。

(一)物质脱贫,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经济压力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存在的根因,因此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帮抚,首先要解决其经济贫困的问题,帮助其物质脱贫。就目前情况而言,不管学校还是社会,都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来使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得到缓解。

1、建立和完善贫困生帮扶体系。完善资助体系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做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建立贫困生档案,并对贫困生建立监督机制,实施跟踪管理;其次,做好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保证每一笔钱发到表现优异且最需要的贫困生手里;再次,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帮助贫困生完成生源地贷款的申请工作;最后,借助社会资源,拓宽资助渠道,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个人的联系,积极开辟各类资助渠道,设立各类奖助学金,以缓解补助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和捐助贫困生的良好氛围。

2、切实落实勤工俭学政策。一方面我们积极落实国家的各项奖助学金政策,使贫困生的相关权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高校的管理者们应该创造出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给贫困生们,在维护贫困生尊严的同时帮助他们物质脱贫,使其感到自己不是在靠社会、他人才能够存活下去,而是真正依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贫困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学习解困,缓解贫困生学习压力。很多贫困生由于自身原因及客观局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业危机,帮助受助学生聚焦学习、缓解压力,也是我们做好贫困生心理帮抚工作的重要环节。

1、建立贫困生学业困难数据库,完善受助后管理机制。以学习困难的贫困生为重点,根据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建立贫困生导师制,安排一名有工作经验的贫困生导师由一名资深教师带几名学习贫困生,分析每一名贫困生的特点,一对一帮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定期对他们进行辅导,并依照贫困生的性格特点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同时,开展学习“一帮一”结对帮扶、学习小组“多对多”帮扶等活动,通过学长和同学对贫困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帮扶活动,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2、加强技能培养,提升贫困生综合能力。高校应该针对贫困生在基础教育环节英语口语、计算机等方面的不足,免费开设相关课程,使贫困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弥补贫困生基础教育不足所带来的后遗症,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高校学习。

(三)能力拓展,缓解贫困生就业压力。就业能力指的是人们所拥有的找到工作的能力和把工作做好的能力。解决贫困生就业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去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抓就业率。

1、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帮助贫困生培养积极、务实的就业观。根据不同贫困生的特点,构建一个就业指导体系,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辅导高年级学生的择业心理与求职技巧,为贫困生开设就业咨询中心,及时解决他们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贫困生职业技能。对于就业能力来说,实践能力非常重要,高校应该开设相应的产学研教育面向贫困学生,鼓励他们去进行校外实践、开展调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时间活动,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项目调研等实践活动,进而为走入社会奠定基础。

3、培养贫困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贫困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应该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即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论上为贫困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教育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实践上需要培训贫困生在各个方面的动手能力,开展这种类型的比赛,鼓励大家去参加,让贫困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精神脱贫,缓解贫困生环境压力。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还要将贫困生精神脱贫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认识人生的观念意识,让他们知道只有通过个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1、引导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自立自强教育。在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开展爱党爱国、奋发进取、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和感恩奉献等教育。在每年奖助学金工作开始之前,院系都会集中宣讲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并且定期举办以爱国、诚信、感恩、勤俭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通过校园媒体,如校报、院级刊物、网站、微信平台等介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成长故事,激励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主发展。

2、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拓宽心理指导渠道。建立一个档案管理系统,收录贫困生心理健康信息,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尽力辅导,心理障碍一旦形成,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网站、举办系列讲座活动、开通网络咨询平台、新媒体公众号等信息交流平台,拓宽心理指导渠道,及时地去帮助贫困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3、建立道德教育工程,促进贫困生自我转化。道德教育工程是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开展这项工程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下述三个方面:第一,实施诚信教育。诚信是一个人做人最重要的部分。把诚信教育纳入资助工作之中,不仅仅对解决大学校园“假证明”、“假低保证”、“假残疾证”现象以及助学贷款道德风险等问题能起到很大作用,也是高校的育人目标;第二,将励志教育纳入资助工作。对于贫困生来说渴望自理但又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高校可以开展一些相关主题的讲座去很好地引导贫困生,激励他们奋发图强,不断进取提高个人综合实力;第三,建立贫困生爱心回馈制度。高校可制作《受助学生爱心回馈服务手册》,将受到帮助的贫困学生每学期参加的义务劳动记录在册,作为第二学年评定奖助学金的依据。贫困生应该立足现有的经济条件,刻苦努力,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之中,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⒖嘉南祝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何金彩.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

关键词:心灵贫困生;心理特性;应对措施

一、“心灵贫困生”的心理特性和表现

1.心理的自我封闭性,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和抑郁心理 。一个人的自卑感往往是强烈的自尊心长期没有得到满足或受到强烈的挫折后的反应,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家庭生活上比较困难,经济上比较拮据的自卑;高中时是尖子,在强手如林的大学学习中处于不利地位时,往往难以承受;进入大学后接触到高的学习和学习工具或更高的文化消费,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差异并以此产生的自卑;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活动、业余特长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而产生自卑;个别同学的言行:一个轻视的眼神,一句冷言冷语,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特困家庭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的重负,从而产生压抑、浮躁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因家庭突遭变故或父母离异所导致的特困家庭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面对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时,不能较好的调整心态,而是怨天尤人,恨命运不公,有时过于敏感,稍有争执便暴怒,破坏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关系;有的则终日少言寡语,封闭自我内心,回避社交活动,陷入了无法自我疏导的矛盾中,逐渐形成抑郁心理。

2.心理的极度脆弱性,主要表现为情感上缺乏归属感。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关爱他们的心理变得异常脆弱,似乎总是面临什么危险与侵害,容易在别人不经意的言行中感到自己受了伤害变得自卑,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有时乃至把别人诚意的关心看作是有意的挖苦,从而表现出一些怪异的报复行为和攻击行为。

3.心理的强烈焦虑性,渴望深层次的理解与关爱。家庭的不幸,内心的无助与孤苦,使他们对理解与关爱有着一种强烈的渴望,更深的内心深处有着一股被尊重和同情的奢求。若长期得不到心灵的抚慰就会变得不可收拾甚至走向道德的对立面。

二、“心灵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强化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多年来结合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实际,不断健全帮困体系,虽然我国政府已初步建立了贷、助、奖、免、补、减的制度,但由于贫困生人数较多,其覆盖面仍然不能满足高校贫困生群体的需要。为此,第一、高校还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其中有一部分特困家庭学生的奖学金)、勤工助学制度、特困家庭学生困难补助制度、资助和师生、学生互助等资助体系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困家庭学生来自方的压力。第二、拓宽勤工助学的渠道,大部分同学认为勤工助学挣来的钱用的比较安心,同学们希望学校能多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以求在勤工助学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开辟助教、助研等新的勤工助学岗位,在学生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种方式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最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内在潜力。第三、深化教学改革,实行学分制,也是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出路。每学期修课的数量,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行学制的弹性化,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经济及身体情况可以提前毕业,强调个性发展和实行目标管理。

2.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水平,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培养“心灵贫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等院校应当建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个性、群体和组织民心理特征,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完善个性,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同时高校,特别是没有相关专业基础支撑的院校,要通过引进人才、进修、培训等措施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咨询的质量和效果。

3.大力提倡人文关怀,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这说明一个好的环境能够给人以心理上的支持。和谐的校园精神氛围,对“心灵贫困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对“心灵贫困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学生思想工作者,除了面对主体学生的广义的思想政治工作外,对“心灵贫困生”而言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心灵贫困生”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其思想动态,通过观察他们外部的言语、表情和行为的变化,掌握其思想脉搏,善于捕捉异常行为之前的一些异常情绪,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其对我们产生信任感,消除心理屏障,在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因势利导地发挥人的自尊心的积极因素,在工作中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几句鼓励的话语,关心的行动,就可以使他们克服心理上的消极因素,逐渐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的健康心理。同时要积极树立他们身边的在逆境中发奋成材的典型,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自强自立,树立战胜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决心。要充分看到“心灵贫困生”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较一般学生较强的特点,帮助他们勇于面对自身的困难,在克服困难中成长起来,经过自己几年的奋斗,成为一个心理正常、自立自强、不仅能吃苦,而且表现出较高的责任心和奋斗精神。全社会要形成共同关爱“心灵贫困生”的良好氛围,广大教师、学生要充分地理“心灵贫困生”所处的处境,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充满亲情、友情和关爱的大家庭。每个学生都应主动地帮助“心灵贫困生”解决困难,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要使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合,应有意识地将资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特困家庭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学术、、、文娱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党的温暖,师生的关心和呵护。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4.提高“心灵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灵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尽力帮助他们减轻心理重负,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情绪状态。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心灵贫困行政管理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教会他们善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自我调节,塑造健康人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建立“心灵贫困生”的心理档案。对心灵贫困生“实行个性跟踪,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的有效性;分析总结出“心灵贫困生”共同心理需要和普通存在的心理问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系列心理讲座辅导,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给“心灵贫困生”创造条件,并指导他们加强心理素质完善的和提高的系列训练,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采取积极态度主动实践、完善自己。

“心灵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动态的群体,研究和分析他们的心理,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和健康积极的心理,提高他们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是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时代紧迫感的重要研究内容。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参考文献:

第7篇

伴随着学院领导的点拨、其他老师的帮助、与学生们的交流,学期末总结梳理一下,感觉自己丰富了许多,成长了许多。现将我本学期的工作做个总结,向院党总支汇报如下:

一、日常管理

1、迎接新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

作为新生辅导员面对的是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新生,他们的思维、学习、生活方式还带有明显的中学痕迹,且大都第一次离家独立过集体生活,这些都决定了新生辅导员工作有着特殊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院领导叮嘱做好新生工作,无论对于大一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还是对于辅导员顺利做好今后几年的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生报到当天,我利用间歇时间仔细翻看学生的电子档案,目的在于不仅熟悉学生面孔,而且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期15天的军训,我与学生一起经历,同时学生们的大体表现我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晚自习时间是与学生进一步加深感情和相互熟悉的时间,我听取了学生的自我介绍,从学生烂灿的笑脸和爽朗的笑声当中,使我回想起了自己当年上大学的点点滴滴,并决定要与学生展开心与心的交流、与学生做朋友。军训会操表演当天,我获得了“优秀指导员”的称号,感谢学院和学校对我军训期间工作的肯定。

2、定期召开班团会及各种主题教育。召开第一次班会,是辅导员和全班同学正式的第一面。班会上我做了自我介绍并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性质做了介绍,对新生明确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按照学校的安排定期开展理论学习,收集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班会主题,引导学生探讨共同关注的问题,促使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定期接受学生提问,为他们答疑解惑,不放松安全教育。

3、班级体建设。在仔细阅读档案的基础上,结合军训阶段的考察,我在较短时间内选择、确定好第一批班干,组建好第一届班委会。这届班委在开学初期的适应期内都发挥应有的作用,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班集体建设也迅速打开了局面。在同学们相互了解之后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新的班委会,通过班会及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对班干部的看法,结合实际及时做出调整,以利班级体的健康发展。

4、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学生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因此营造温暖和谐、清洁舒适的宿舍环境十分重要。与宿舍管理中心、自律委员会通力协作,每个寝室选出一名寝室长、制定寝室值日制度。平时着力要抓好宿舍的卫生和安全,与学院各年级和学院自律会达成一致,确定了宿舍扣分细则和违规处理办法,在年级、班级中树立样板宿舍,并形成宿舍是我家,室友之间相互关爱的良好风气。

5、狠抓班风、学风建设。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一切班级建设都是舍本逐末。平时严格考勤,严格量化考核,抓好晚自习的学习纪律、倡导勤奋钻研的学风。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

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利用每周五的团课时间,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及时展开交流,做到有学习、有心得、有交流、有提高。结合理论学习及先进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敏锐性。

2、介绍党的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进步追求。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带动各位学生共同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这学期有一百多名学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形成了人人追求进步的风气。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新生往往因为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人际环境、初次独立生活、学习困难、家庭变故、贫困、恋爱失败等方面的原因产生心理的波动,若未即使发现将回引发心理疾病。要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第一要能够即使发现,第二要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第三要懂得沟通技巧、第四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第五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目前的做法就是建立一个网络,班上设立心理健康信息员,加强与各寝室的联系,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并完成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关于新生心理普测的工作。

三、特殊群体的教育引导

1、贫困生。家庭贫困的学生,一方面他们懂事、自律,学习比较刻苦,另一方面他们也比较敏感脆弱,容易受到伤害。通过贫困生摸底建档,我基本掌握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在学校开展的各种资助活动中积极争取名额,并联系合适他们的勤工俭学岗位。在资、助学金的评定中严格把握公平、公正、公开,并帮助他们维护某些隐私,维护他们的自尊。

2、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身体疾病学生、沉迷网络学生……

第8篇

关键词: 贫困生;资助;路径;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89-02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的根本途径。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解决好农村和贫困家庭孩子教育问题,扶贫要扶智,治贫先治愚,想方设法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面临的实际困难[1]。2015年,《关于联合开展高校学生资助情况调查与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定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复核,并抽选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实地复核。将贫困生认定工作与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和工作体系,对改善高校资助工作现状,探索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精准资助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现状

(一)贫困生认定基本情况

贫困生认定工作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基础。学校根据困难学生本人及所在家庭所能筹集到的奖金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困难和特殊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含一般困难)学生是指不能同时既提供学费、住宿费,又提供在校的生活费者,需要依靠贷款或其他资助完成学业。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指本学年学费、住宿费需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缴纳,同时需要资助维持在校期间生活费者。

(二)贫困生家访工作内容

为了解贫困生家庭情况,加强家校沟通,宣传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学校持续开展贫困生家访调研工作,资助工作人员赴重庆、四川绵阳等西部城市,以及宿迁、连云港等江苏所辖区县的部分贫困生家庭进行了实地家访,截至2016年7月,一共走访3省(市)62个区县的贫困生家庭112户。家访对象以特殊困难的农村贫困生家庭为主,通过实地走访,为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给予不同程度贫困生相应资助提供了参考依据。

1.家庭经济情况核查。通过实地考察贫困学生家庭成员组成、住房条件、收入来源等实际经济情况,了解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突发意外事件等情况,对所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等级进行复核,为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提供真实依据和有效参考标准。家访对象绝大多数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苏北地区及其邻近区域,经济情况相对落后;从家庭户口类型来看,19户为城镇户口,93户为农村户口,受地理位置、文化教育等因素的限制,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

2.工作调研及政策宣传。通过实地与受访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加强对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的宣传,探访学生及家长对国家、学院及学院相关资助政策的了解情况,鼓励学生争取获得更多的奖学金和其他渠道的资助。在与家访对象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以及学校资助工作的了解情况存在差异。学生或家长对资助政策比较了解的约1/4,绝大多数了解自己所获奖、助学金;学生对资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中,近1/10的学生希望可以通过更多渠道加强对资助政策的了解。因此,工作人员在家访过程中加强了对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的宣传,重点介绍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及勤工助学等资助政策。

(三)家访调研结果

1.困难等级认定结果准确度。112名学生中,共有低保家庭10户,单亲抚养的有11人。家庭人均年收入0.3万元以下的28人,家庭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72人。多数农村家庭的房屋破旧、家具简陋,城镇家庭的房屋装修简单、电器和家具较陈旧;从学生家庭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与困难等级认定结果相一致。

2.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根据家访情况来看,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父母收入低、家人中有患病、家中上学子女多、家中有零收入的老人需要赡养、家中有欠款以及家庭受自然灾害使家庭财产损失较重。从整体来看,81%的家庭经济困难原因是父母收入低,其次是家中有人患病,比例超过50%。此外,家里有零收入的老人需要赡养、上学子女多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等也是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合计比例约50%。家庭经济困难往往由多个原因共同组成,53%的家庭贫困原因为二项,24%的家庭贫困则由三项及以上原因组成。

3.突发性事件对家庭经济的影响。部分家庭遭受了对家庭经济影响较大的意外情况,42户家庭发生意外事件共57项次。其中,出现家人去世、伤残情况的25户,受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12户,其他意外情况主要有意外事故、下岗、投资失败等。这些突发性事件均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甚至是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路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认定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资格认定是否公平直接决定了整个制度的公平与否[2]。做好家庭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对于有效合理公正地分配使用有限的资助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维护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3]。

(一)健全贫困生认定体系

1.完善贫困生认定体系。为更加科学地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应明确流程、细化标准,制定和完善相关学生经济状况认定的规章制度,开展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的研究,结合上级提供的指导性意见,以及在实地家访过程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围绕学生户口类型、生源地、父母职业等家庭成员情况以及家庭收支情况等指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构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综合评价体系,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认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实行贫困生资助数据动态化管理。为确保资助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应是一个保持基本稳定的信息库,但也不排除部分学生家庭因突发事件等情况而使家庭经济状况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贫困生信息库应该实行动态化管理模式,即在每学年或学期初进行认定审核,形成贫困学生信息库,掌握所有贫困学生所获资助的基本信息,调研学生在校期间消费情况,同时通过家访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所在地的建档立卡情况,确保每一名贫困学生能够及时、足额获得相应资助。

(二)强化资助工作监管力度

1.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一支以校级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和学院辅导员为主体,以班主任、学生干部为辅助的资助工作队伍,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从而使工作人员在思想上重视贫困生认定和资助工作,依据认定流程和材料来进行综合认定。同时强化资助监管工作,使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需要资助的学生身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此外,资助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加强理论研究,健全和完善学校资助育人体系。

2.探索参与式资助项目。参与式资助是以新时期教育发展为背景,以提高学生资助质量为核心,以资助项目管理为手段,通过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来推动实施的资助管理新模式。开展参与式资助项目应坚持阳光操作,并借助资助社团提供的感恩、实践等育人平台[4],探索资助育人的路径,实现以资助育人效果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参与式资助在给予学生资金和物质帮扶的同时,还给予了学生认知上的指导帮助以及精神上的鼓励和情感上的互动,在支持学生成长的同时,通过方法上的指导,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他们积极乐观地度过大学生活[5]。

(三)开展资助宣传教育活动

1.开展诚信教育。不断改进和创新宣传方式,对国家资助政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诚信教育为主体,组织开展毕业生诚信还贷宣传等活动,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诚信意识,传递青春正能量。通过新媒体和“资助诚信”专题网站等宣传平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贫困生认定、奖助学金申报及还贷过程中坚守诚信准则,确保精准资助工作实效。

2.加强感恩励志教育。积极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评选“十佳学生”、开展资助系列主题征文活动,将优秀贫困生事迹材料汇编成册予以表彰宣传,树立典型,

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励志勤学的氛围。并推进受助学生感恩教育,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义务实践工作,将感恩励志教育有机渗透到教学和贫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

三、展望

实现贫困生精准资助,重点在于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精准度。目前的资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开展贫困生家访核查工作时,选择便利抽样法的形式,其随机性较大,不能完全体现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开展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研究,通过与资助工作者访谈交流、贫困学生家访及问卷调查等途径,探究促进资助认定工作公平、公正的对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体系,进而实现对贫困生的精准资助。

参考文献:

[1]翟振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深入 学习贯叵敖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 贯彻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 报,2014-09-10.

[2]吴迪.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公平性分析及 建议[J].高教探索,2010,(2).

[3]蔡红建,薛单,王兵团.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 题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

第9篇

一、学生资助的方式与分类

(一)学生资助的涵义

学生资助就是社会各方面用财物来帮助学生。它表现为一种经济上的支持,也就是说资助者所提供的是某种可用货币计量的财和物,是一种经济上的支持,而不是道义上的帮助。所以,任何资助形式都需要资助者无偿投入大量资金,任何一种资助形式都包含了资助者所付出的经济补贴。

资助只资助学生的学费、杂费、生活费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即资助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学生学习期间的必要开销,而不允许挪为他用。但资助又不是一般性的社会慈善活动。它面对的是特定的对象,并以一定的筛选为前提,被资助者必须通过了筛选而具备了某一资格,且这种筛选往往不是一次性的。以奖学金为例,学生首先要通过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取得入学资格;入学后还要修完规定的课程,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品行从同学中脱颖而出方能成为奖学金获得者。

(二)学生资助的方式与分类

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目标导向下对大学生采取的资助方式也不尽相同,资助方式因目标的多样性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大学生资助问题专家、英国学者伍德霍尔(M.Woodhall)根据各国学生资助的实际,总结出十种不同的资助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分类可以得出不同的类别和组合:

1.以学生是否直接获得资助资金为准,可以分为直接性的资助和间接性的资助。直接性资助是指学生可以获得可支配资金的资助,这种性质的资助方式占据较大比例,如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贷学金、毕业生税、“服务契约”奖学金等;间接性资助主要指国家通过对高等学校的资助和对学生个人及家庭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使学生或家庭免予承担的教育费用部分。

2.以学生在资助中是否承担责任为准,可以分为赠予性资助和自资助。所谓“赠予性资助”即指资助资金无偿发放给学生,不要求偿还。包括助学金和奖学金;“自资助”指资助资金需要学生以现在或未来劳动或者未来收入偿还的资助方式,包括勤工助学、“服务契约”奖学金、贷学金、毕业生税等。由于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以及为了体现公平性原则,近来年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把自资助作为选择资助政策时优先考虑的方式。

二、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和学费标准的持续攀升,贫困生问题凸现,“奖、助、勤、补、减”几种资助方式都难以承担资助贫困生的重任。而助学贷款作为一种新的资助形式,代表着学生资助的一种国际潮流,同时也是学生资助未来发展的趋向。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助学贷款进行单独分析。

(一)我国高校助学贷款的现状

我国目前存在三种形式的助学贷款,即学校贷款、商业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贷款是无息贷款,额度小、收益面也很窄,对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力量有限;商业性助学贷款因为有抵押和担保,虽然银行积极性较高,但广大贫困生大多缺乏可以担保和抵押的财产,所以也很难获得这种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在我国目前是开展得较为深入并在未来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资助方式,对它的研究是本部分的重点。国家助学贷款是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中规定,中国大陆境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可以获得学费和日常生活费的金融支持;还款期限一般不超过八年,利率按人民银行颂布的同期限贷款利率执行,国家财政贴息50%;坏帐由学校偿付60%,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偿还40%;除特困生贷款以外,需要担保。2000年国家对原先的规定进行了一些调整,对所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贫困生发放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并且经办银行也由原来的工商银行扩大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也拓展到全国。但在2002年2月,又提出了“四定”(定学校、定范围、定额度、定银行)和“三考核”(按月考核经办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人数和申请金额、考核已申批贷款人数和贷款合同金额、考核实际发话贷款人数和发放金额)的原则,对贷款额度进行了缩小限制。目前,助学贷款的现状是:需要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获得资助的机会很少,有近三分之二的贫困生并没有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贫困大学生贷款困难的问题没有获得根本解决。

(二)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贷款操作成本高且回收风险大,银行缺乏动力。各商业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普遍缺乏热情,根本原因在于贷款的政策性和商业性没有协调一致。国家助学贷款是政策性贷款,而其实施责任又被赋予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企业,首先要考虑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财政贴息一半;对助学贷款免征营业税等一系列的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很多难题。贷款本金由银行自筹,虽然在出现坏帐时,国家对贷款本金予以核销,但贷款毕竟占用了银行的流动资金,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银行的业绩;单笔贷款的额度虽小,但对贷款人的资格审查并不简单,操作成本支出较高;而且在我国目前的信用审查和监管水平有限的条件下,银行面临的贷款回收风险较大,回收所需的成本也很高。所以,各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一直缺乏积极性。

2.不同高校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地位不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对于地方院校的国家助学贷款由地方财政贴息。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地方财政的情况差异很大,有些地方财政无力承担财政贴息资金,银行也就不愿意贷款。而且银行方面认为中央所属院校的学生未来预期收益较高,又有中央财政的贴息,所以愿意对其发放贷款,而落后地区最需要贷款的院校却无法获得贷款。

3.还款时间短、贴息较低、范围窄。国家助学贷款文件中规定,还款期限一般不超过8年,即学生必须在毕业后四年内还清本息。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尚不完善,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择业的困难和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四年的还款期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负担,而国外的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期则较长,一般为8―12年。

政府财政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财政贴息为50%,从表面上看这个比例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不算太低(有一半的国家财政贴息超过50%),但由于很多国家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执行的实际利率远远低于名义利率,贷款的学生所获得的隐含补贴率(指学生获得的补贴占贷款数额的比重)在40―60%左右,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补贴率约为21%,处于偏低的水平。另外,政府的财政贴息只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对个人担保的商业性助学贷款没有补贴,事实上许多家庭之所以选择商业性助学贷款,是因为国家的信用助学贷款难以获取。作为政府面向贫困生开展的带有转移支付性质的政策性补贴,也应该给予这些家庭和学生。

三、完善学生资助的对策建议

为了使国家助学贷款切实承担起资助高校贫困生的重任,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对策:

(一)成立政策性金融中介机构,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基金

为了保证助学贷款的有效性,国外的助学贷款大多都是通过中介机构操作的,贷款的本金也来自政府或中介机构,而不是银行。如美国的学生贷款市场协会,英国1990年成立的学生贷款公司和日本的育英会都是主管本国助学贷款发放、管理与回收的中介机构。建立中介机构来操作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未来的目标,但考虑到中介机构的运行成本以及成立需要较长时间,在过渡期仍需由银行来操作的实际情况,目前可以先采取的改进措施是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本金改由政府财政分担一定比例,并提供风险担保或提供风险准备金,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

(二)扩大中央政府的财政贴息范围,实施政策性倾斜

由地方政府对地方院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财政贴息的规定使得地方院校的贫困生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难以获得应有的贷款。而作为一种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政策性贷款,目的就是帮助所有的贫困生克服求学期间的经济障碍,特别是那些在贷款人群中比例较高的农村学生、基础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帮助下完成学业。因此,作为社会公共利益最大代表的中央政府理应承担起这些地方院校的国家助学贷款的财政贴息的责任。

(三)建立持续、有效的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模式

考虑到学生贷款者在其刚毕业时还款能力弱,而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收入越来越高,还款能力也随之增加。因此应建构更符合学生贷款的还款模式,包括延长从毕业到还第一笔贷款的时限;每次还款额占总还款额的比重从较低的比率逐渐增加;建立减免贷款的特殊政策,如到边远地区或国家急需的地区和行业工作可考虑减免贷款。

(四)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提高学生信用意识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助学贷款,而个人信用制度是信用性贷款的基础,但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个人信用制度很不完善,缺乏全国范围内的个人资信情报系统。在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立之前,可以在大学生中率先建立信用档案,从而既有助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会推动整个金融系统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包括个人收入、个人信用、个人财产、家庭状况等信息,银行可以此进行综合信用评估,产生信用等级,个人可按信用等级贷款。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Financial Aid:Student,by M.Woodlall,in 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edited by B.R.Clark and G.R.Neave,Pergamom Press,1992.

[3]梁忠义,李颖.教育财政[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第10篇

一、继续努力工作,逐步建立起与我系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系学生工作将转变思想观念,把学生工作范畴进一步延伸与拓展,优化以往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对原来的系级学生会进行调整,实现系学生会和班级学生干部紧密合作,实现我系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做好学生党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等工作,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效果。

二、认真学习,明确目标,与本系各位班导师一起努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水平。

学生工作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要上水平,要有新的突破,要实现质的飞跃,我们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必须加强。我们将逐步开始进行主题班会课的备课,备课采取个人收集资料,集中备课的形式,力争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力争做到每一次主题班会都能够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充分挖掘具有育人功能的资源与载体,促进优良学风,班风的形成。新学期的学生工作将从原来的主要是学生管理到教育管理并重,逐步加强思想教育。为此,本学期我系将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突出教育效果,狠抓学风建设。让学生工作能够实现如下两个目标:

(一)根据学生的思想现实状况,加强工作的的针对性,探索新途径,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1、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通过班导师例会进行交流总结,提炼出当前本系中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了解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为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夯实基础。

2、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主题教育活动。 请系主任多安排与我系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营造浓浓的育人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教育。本学期拟举办一次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活动,本系各班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大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主题开展至少一次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活动。

3、配合招生就业办公室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各项工作。着手酝酿开展各非毕业班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教育,逐步使学生增强危机感,逐步树立目标,为将来个人的发展积累资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专业学习增长才干上来

(二) 抓住学风建设这一中心,确保优良学风的形成

1、配合任课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是系学生工作和班导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加强和本版教师联系,齐抓共管,确保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

2、继续搞好学风建设活动。在以往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其内涵、逐步形成包括宣传动员,氛围营造,表彰先进,经验介绍等在内的一系列学风建设活动。

3、细致做好学生评优,评奖工作,弘扬先进,鞭策后进。

4、根据专业特点,认真组织好本学期大学英语四,六级,专转本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尤其是英语四六级的辅导和督促工作。

5、做好本系的每周教学反馈和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深入分析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反映强烈,意见突出的问题。

6、加强对学习态度不端,目标不明,成绩差的少数学生的分析研究,探索转变后进生的有效方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7、重视学生的考风教育、考风是学风的反映,全系各班要强化对学生的考风教育,同时严明考试纪律,杜绝学生考试违纪。

三、继续推行学生德育考核制度,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管理的成效。

1、我系将在原有的管理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之更能体现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以及各具特色的特点,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满足绝大部分学生需要的前提下,逐步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适当拓展部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另外,根据我系各专业的特点,进行改革试点,使英语学习全面化,如增设口语角,播放视听材料,读背英语等活动,使常规管理丰富多彩,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2、探索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全面推进学生自我督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加大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使用,考核力度,使他们健康快速成长,使他们尽快在学生工作中能起到独当一面,无法取代的作用。计划设立副班导师制,强化学生自律部的作用,使学生自我管理能收到明显的成效。

3、动员全系各班积极投入到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活动中来,通过创建活动逐步产生积极向上的舆论效果,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扩大先进的辐射效果,同时加强对问题生,问题班级的诊治,提高系学生工作的整体绩效。

4、严格执行学院有关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学生走读管理,违纪学生的处理等规定,建立学生违纪检讨,学生处分公示等制度,严明纪律。

四、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

五、高度重视当前部分学生中存在的突出困难 ,切实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

1、充分利用学校设立的心理咨询室,对特殊学生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尤其是有重大心理疾病的学生,要高度关注,跟踪调查。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特点;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58 ― 02

1.问题提出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心理弹性是应对逆境和压力的能力,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不是在逆境中产生,而是由逆境激发出来的。面临同样的逆境,不同心理弹性的个体的应对方式有所不同,有人被逆境击倒,有人在逆境中成长。目前国家和各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可以在经济上缓解他们的压力,但对于部分自卑、敏感、心理弹性弱的贫困生来说,学校过分的关怀和资助有时反而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个案访谈等方法,分析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并探讨影响他们心理弹性的因素,为进一步提出教育对策和提升心理弹性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2.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苏州地区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41份,有效问卷230份,问卷有效率95.44%。具体被试情况分布见表1。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简称CD-RISC)对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状况进行调查,运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从0~4表示完全不是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几乎总是这样。对结果的分析采用Connor和Davidson的5因素分法(2003),将心理弹性分为5个因子:F1 个人能力的概念、高标准、坚韧性;F2相信本能、容忍消极影响、抗压力;F3积极接受改变、安全关系;F4 自我控制;F5 宗教影响。最终结果中,每项因子分得分越高,相应的心理弹性因子所体现的心理弹性能力水平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

2.3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状况总体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在F1、F3、F4三个因子的水平偏高,他们在个人能力的要去、积极接受改变、自我控制方面的能力在中等偏上水平,相信本能和容忍消极影响及相信宗教影响方面的水平在中等状态。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水平在总分和五个因子上均高于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水平,三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在总分和F1-F4的四个因子上均高于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家庭收入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低收入家庭的高职院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在总分和各因子分上均高于中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在总分和因子分上不相上下。具体分数情况见表2: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结构中的相信本能、容忍消极影响、抗压力的因子特征与年级因素之间呈显著性相关,年级越高,因子分越高,相应能力水平越高。他们的心理弹性结构中的F3因子,即积极接受改变、安全关系的建立能力,与兼职经历有显著性相关,兼职经验越多,相应的能力水平越高。

3.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一些家境贫困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和分析,对他们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个人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态度、遇到困难时的应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由此总结出影响他们心理弹性水平的因素。

3.1社会和学校环境因素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保证在校的大学生因为有国家和学校的经济资助而顺利入学,这是在经济上可以得到的保障。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学校对于他们的经济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关心、学业上的指导、心理上的关注,是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对于心理上的关爱和支持。在对个案进行深入访谈过程中了解到,总体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否获得经济支持对于他们心理弹性构建的影响差异不是很大,但是同时获得过经济支持和精神上关爱的学生,对于现状的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成长中没有获得过精神上关爱的学生。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是在心理上依然健康,相信自己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抗压力,能够接纳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学会独立应对困难,这些促使他们把成长中获得的支持转化成了内在的动力。

3.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经济收入偏低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中等收入、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相比,在有些因子上贫困生的得分要高于其他的大学生,这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反而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心理弹性,让他们更加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更加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拓展自己的能力去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家庭因素中父母的影响重大,父母的应对方式、态度和行为等,对于子女面对困难的态度、应对方式、人格特质的养成等起到了关键作用。父母的乐观、积极、努力、勤恳、踏实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积极应对方式的养成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当然,也有一些家庭的父母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消极,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负性影响。在访谈中发现,一些优秀贫困大学生虽然他们的父母消极、抱怨、逃避困难,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不认同父母的生活态度,他们想要有自己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反而能够积极努力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心理弹性,提高了应对困境的能力,这说明家庭因素固然重要,但个体因素更是关键。

3.3个人因素

个案访谈中发现,部分在经济困难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学生,他们心理弹性水平的提升和能力的构建更多的是源于自身的努力。在认知上,他们对困难和挫折有着积极合理的认知,认为家庭经济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的,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敢于正视和面对现实,在大学期间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在意志和动机上,他们目标明确、合理规划学习生活,遇到困难积极寻找方法面对和解决,严格要求自己,相信自强改变命运,他们的成就动机更强,希望学业上获得成功、工作上有所成绩,勇于承担家庭的责任,为父母家人着想。在人格特质上,他们相信自己、乐观、独立、积极解决问题、积极与人沟通、重视人际关系。在行为上,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参加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一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减轻生活压力,不仅仅依靠助学金,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证明自己。这些特质构建起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特有的心理弹性,包括了他们的个人能力、自我控制、对待挫折困难的态度和应对方式等,这些也是提升心理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困难学生来说,在完善的资助系统下,他们面临的经济问题可以获得很大的支持,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构建他们的心理弹性、提升心理韧性、增强心理素质,以更好的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其他问题,是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因此,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为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探索积极有效的方法提高他们心理弹性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 考 文 献〕

〔1〕冯文明、周守珍、胡修银,贫困生心理韧性内在保护因素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2014年第03期,P4-6.

〔2〕周海明、时勘、马丙云,职业院校大学生抗逆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J〕,2015年6月第2期,P16-25.

〔3〕张荣伟、李卓繁,家庭和个人因素与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J〕,2015年3月第29卷第1期,P81-85.

第12篇

主席团主要工作如下: 

  1.执行学院方针政策,积极协助老师,配合院学生会工作,及时完成各项工作。

  2.做好市场营销策划大赛的相关准备与组织工作。

  3.组织协调及管理学生会各部门工作。

  4.领导学生会形象、风气的建设。

  5.对学生会内部的工作规程进行完善、改革。

各部门具体工作如下: 

   秘书处:

   1.配合主席团,结合各部门具体情况提交学生会本学期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及时传达主席团的决议,做好会议教室的申请、会议通知及考勤、记录工作。

   3.与团总支办公室共同制作新一学期的团总支、学生会成员值班表。完善各项制度,配合老师工作,促使学生会的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进行。

   4.负责学生会组织的精品活动的报道工作及各种文件的及时收取。

   5.配合其他部门工作,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学习部:

   1.多创新组织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活动,以培养同学们的专业素质。

   2.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各项活动。

    自律部:

   1.做好大一新生的升旗、晨跑、晨读、晚自习的签到及纪律检查工作。

   2.维持系里各项活动、会议的秩序。

   3.及时张贴海报,使同学们能够及时了解各种信息。

   4.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生活部:

  1.做好07级新生助学贷款的相关工作。

  2.完成贫困生助学金、奖学金的评选工作。

  3.认真完成好星级宿舍评比工作。

  4.做好系里各项体育活动、赛事的供水工作。

  5.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文娱部:

  1.举办“k歌之王”比赛,发掘歌唱人才,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2.协助院文娱部进行班级合唱比赛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3.创立“信息园”板块,将学生区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旅游学院的同学们。

  4.帮助院文娱部完成旅游风采节的相关工作。

  5.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宣传部:

  1.负责系里各类海报的制作,及时准确地向同学传达信息。

  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市场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配合文娱部做好“信息园”板块。

  4.与团总支宣传部合作,共同举办“涂鸦”大赛。

  5.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体育部:

  1.办好本系传统精品活动“三对三”篮球赛。

  2.组织做好系足球赛的相关工作。

  3.协调其他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外联部:

  1.加强对外联系,为同学们提供兼职锻炼的机会,提高实践能力。

  2.为本系k歌之王、足球赛、涂鸦大赛等各项活动拉赞助,提供活动经费。

  3.利用学校举办娱乐活动(如演唱会)的机会进行相关的销售活动以赚取活动经费。

  4.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百分热情,全心服务,携手共进,续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