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6 08:35: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农业经济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许多传统地区在发展的时候依旧依靠人力来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播种和收货等方面,需要先进的农业设备来支撑,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础性设施的不到位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1关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1.1广大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
在我国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时,我们意识到农民群众在信息化技术进程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他们不仅可以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还可以第一时间测试出信息化技术成果,由此可见,他们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程度对信息化技术的实施有着很重大的影响。
1.2农业信息化资源缺乏管理
在我国农村地区实际发展过程中,虽然一直按照国家对农业的发展要求,并在当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信息化服务系统中对农业的信息资源未做有效处理和整合,使得很多可用的农业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1.3严重缺乏政府的资金投入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要想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更多资深的农民群众支持,以及安装各种有信息化技术有关的设备,这样才能全面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1.4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稀缺
在信息化经济管理中,最重要是人的参与,专业技术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缺乏这种信息化技术人才,导致农业建设信息知识不能更好的融入到农业发展中,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使得信息化技术一直停滞不前,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这时就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在理解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2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2.1强化农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由于农民大多来自偏远地方,接触的信息面较窄,对于信息化认识存在很大的不足,这时就需要及时改善这种现象。需要全面改善农业部门对信息化的认识,真正从根本上改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
2.2加强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建设
随着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的发展,迫切需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拥有完善的农业信息化团队,进而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这时还需要政府投资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重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而选出优秀的员工。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多重视对现代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推动我国农业发展。
2.3加大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
要想在整体上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十分必要,开展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研发。在研发时,一般而言多采用可以给农民带来高收入的经济管理模式为主,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加以创新。信息技术的研发离不开对信息化的设备使用和开发,使用高技术进行研发,这样才能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信息技术的培养依赖先进的设备,这时就需要政府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为信息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2.4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
农业经济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许多传统地区在发展的时候依旧依靠人力来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播种和收货等方面,需要先进的农业设备来支撑,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础性设施的不到位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政府需要加大资金和设备方面的投入,让农民有能力买得起农业设备的基础上,也会使用先进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进行规范化作业,还可以定期召开对信息化机械设备的培训课,提升农民对信息化的兴趣和热情,积极的将先进设备成功运用到实际生产作业中。
3结束语
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道路上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积极配合,全方位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许红杰.关于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5).
[2]史晓光.基于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08).
[3]薛敏.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06).
有关农业经济类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途径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核心环节之一,关系到农业改革的成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为经济结构调整,在调整改革的过程中产生许多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必然选择,只有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争取效益最大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实际以及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实现途径与方法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农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农产品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的发展一直处在十分封闭的市场经营状态下,商品经营销售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较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受全球化影响渐渐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结构面临改革难题,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我国粮食生产比重在农业经济结构中比例较大,尽管相比传统粮食种植结构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由于经济附加值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农业产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需要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因此,中国农业想在国际农业市场贸易中占一席之地,就必须改革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一、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市场为主要导向,因此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农业产业化。在20世纪我国农业的探索发展时期,形成了,这种由民众智慧结晶产生的双层经营体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农产品产量,促进了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双层经营体制的潜力渐渐被挖掘殆尽,要想跟随时展要求优化经济结构,就需要进行新的改革创新,总结先前经验,通过实践检验,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力发展,尽快融入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先前,我国比较成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是以为基础,面向市场,采用公司+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依靠经济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一体化,使得利润在每个经营结构主体之间合理分配。农业产业化弥补了过去传统的经营模式的缺点,更大程度上优化了农业资源的配置。这种经营方式丰富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充实发展了经营体制的内容。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生产营销关系,包括订单农业、公司+农户等方式,这种产销模式带领农户依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达到专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的生产目的,形成政府、市场、企业、农户相互促进的新经济结构调整机制。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一方面,我们要大力研发和推广农业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颇丰,向农民推广应用方面也十分全面,但也存在着许多机制上的问题,例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缺乏后劲,私营性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服务不到位,农业研发资金缺乏等各种问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着成果转化慢、产业化程度低等困难,无法适应当前国家农业经济形势快速发展的需要。改革农业经济结构必须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将农业技术与经营性农技相结合,创新农业技术服务组织体系多元化,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例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市场龙头企业相联合等形式。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业技术示范、培训与服务体系。通过各种方式使农民掌握农业先进技术,例如建立农业科技园、培养先进种植人才等方式,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培养示范人才,最终带领群众走向农业科学化的道路。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支持鼓励技术人员加入生产过程,向农民推广先进技术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生产学习、农业与科技的融合,提高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的主动性,加强民众的农业科技技术培训,大力宣传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户的科学种植意识,促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
三、培育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农业市场服务能力
市场为生产产业线的最终点,也是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向。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个体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一些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由于市场信息的闭塞或个体力量的不足,很难进行品牌宣传和获取较高利润。所以要在目前的农产品经营市场上,积极培养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开辟新的产业链,创新产业经营模式,进行连锁品牌经营,通过网络物流等新的运输方式进行交易,创新农产品经营方式,建立开放、合作、科学、有序的市场经营体系。提高农民专业化服务的意识,组织同类农产品生产者进行合作,实现产品生产、运输、经营、市场一体化的管理服务模式,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以创新方式加入现代化市场生产经营,提高农民学习网络经营的积极性,使农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拓展农业生产市场范围,促进农业对外开放
中国加入WTO以来,农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中国农业产业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尽快融入全球化市场并获取相应的竞争优势,这无疑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业经济对外开放也是必然的。我国农业现状为人多地少,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廉价,小规模经营,综合分析来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密集型产业,例如粮食作物等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小,而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则拥有较大竞争优势,比如花卉蔬菜、畜牧产品以及海洋产品等。综合目前形势,我国农产品出口量较少,相关农产品出口份额占世界总出口量比例十分小,因此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方面,促进农业对外开放,拓展农产品市场十分重要,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国拓宽农业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针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这两种途径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引进来包括积极引进外来先进农业技术、管理经验、高科技人才与大量的流动资金,推动国内企业对外发展,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通过引进来利用好国外资源,促进我国农产品朝向科学化、技术化、网络化的生产方向发展,扩大国际市场,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利用沿海发达的交通条件,促进农业龙头产业带动国内产品加工出口,在沿海地区建立出口基地,提高农业产业、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农业产品效益。
五、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发展农村经济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努力方向之一,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首先,城镇建设应合理规划发展规模,要与当地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通过研究农业资源承载量来确定城镇建设规模,既要做到容纳相应的人口又能保证物力财力得到合理使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有利的资源保障。其次,要积极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除了政府投资外,积极寻找多方面的融资主体,促进农业投资多元化。再次,要重视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运用,减少土地浪费,做到农村土地的科学规划和高效种植,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积极争取效益最大化,实现我国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除了协调资源与劳动力之外,要考虑到交通、科技、文化、娱乐、教育等基础生产要素集中的环境空间载体,城镇发展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设施的改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方向。城镇的发展与进步也能提高民众的教育文化水平,改变人们落后的农业生产思想,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带领农民群众走向小康社会,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六、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结构调整和改革。结构调整要在质量、效益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有序进行,这样才能带动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快地融入国际农业经济贸易市场。
参考文献:
[1]付石林.用特色循环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经济学家范小克纵谈循环经济理论创新[J].经济,2012(04).
[2]胡翠红.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1(01).
关键词:商务学院;非经济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29-01
一、导论
《西方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财经类高校以来,通过探讨西方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近年来,随着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复合导向型人才愈加重视,因而许多院校通常对国际贸易、金融学等非经济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甚至设置为非经济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商务学院作为贵州财经大学的二级学院,其非经济类专业的三本学生有其相应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若在教学各环节中照搬二本经济类专业的授课模式,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将该课程特征、独有逻辑方法与学生注重应用特点相结合,是商务学院教学课程改革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设置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1.教材适用度问题。由于缺乏非经济专业针对性的适用教材,照搬西方经济学经济专业课教材,该教材内容体系广、案例少、难度大,难以因材施教,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内容择选性问题。针对非经济类专业学生而言,无须深入系统地介绍该教材的理论体系和经济模型,使得具有文科背景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3.教学方法创新问题。教学中多偏重阐释基本原理,缺乏操作性、实证性教学案例,背离了教学目标。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态度,这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知识体系构建均有深远的影响。
4.教学考核的检验问题。考核方法缺乏针对性,注重基本概念和理论考核,缺乏考查非经济专业学生运用现实经济领域问题的分析能力,难以考量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西方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建议
非经济类专业人才配培养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导向型范式,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管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灵活运用课堂讨论、案例与专题讲座等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其洞察力,倡导其探究能力,提高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应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强化适用教材的建设。以商务学院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择选教材应具有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前瞻性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等。
2.针对性配置教学内容。鉴于非经济专业的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课时有限,合理配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个体发展和学科背景择选实用性强教学内容,减少经济模型讲解。
3.完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授课理念,强化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式学习。如在理论讲解中穿插现实案例。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和专题论文,引导和深化学生思辨和组织能力。
案例实证研究,即对某个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案例是真实的典型事件,代表或反映着某一类型的事物、蕴含着该类事物的基本活动原理。通过案例研究,获得理性认识,建立或完善理论架构,是案例研究的价值所在。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在综合客观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特定类型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应用型学科研究的基础工作。
一般来说,图书馆学有4个分支学科,应用图书馆学是其中之一。馆藏研究属于应用图书馆学。案例实证研究方法应该是开展馆藏研究的主要方法。
馆藏发展研究中有很多案例值得研究,如当代我国图书征订目录研究,包括①“新华书目报”研究;②书商图书征订目录研究;③出版社征订书目比较研究;④可供书目和期货书目的差异分析等。文献剔除研究,包括①各类文献老化周期研究;②图书零利用率分析等。我国文献出版状况研究,包括①对核心出版社的测定;②图书出版冗余现象研究;③地方版图书出版状况等……。都是实实在在的案例。这些案例的研究成果将会对馆藏发展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
本专题选取了关于馆藏发展案例实证研究的4篇论文,分别就我国核心出版社和核心作者的测定、基于核心书目的馆藏测评和采购策略、图书的半衰期计算、出版社书目和书商书目的比较分析开展研究。应该说,这些论文都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经济类和计算机类图书的出版数量庞大,品种繁多,同类品种的图书也非常多,且更新速度快,这些情况给图书馆的馆藏发展带来难题。
《基于文献出版统计分析的藏书质量控制》和《基于核心书目的馆藏测评案例分析》两篇文章都利用Google Scholar的引文功能,分别对2002―2005年的经济类图书和计算机类图书进行了引文统计,然后认定具有一定引文数量的图书是有价值的图书,从而形成2002―2005年经济类和计算机类图书的“核心书目”。前文还确定了经济类图书的核心出版社和核心作者,而后文则采用书目核对法将计算机类图书的核心书目和5家高校图书馆的计算机类图书的馆藏书目进行了比对,然后对比对结果进行分析,证实了我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类图书的采购并不理想,馆藏图书占核心书目的比例不高。并认为缺乏系统正确的采购思路和方法以及专家没有真正渗透入图书采购过程是核心图书缺藏的主要原因。
馆藏发展包括剔旧,然而,长期以来,别旧工作都是主观经验为主,工作效率不高。《论剔旧的标准――以环境类图书为例》一文运用伯顿一开普勒公式的修正式,选取了1040种环境类图书,对其进行了半衰期的计算,得出了10.3年的半衰期,并对环境类图书的借阅情况、核心出版社、核心作者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这些因素组合起来,可以成为一个剔旧的标准体系。
征订书目是中大型图书馆采购的生命线,然而我国目前缺乏收录完备的可供书目。《新华书目报》征订功能的退化使得书商书目崛起,但是书商书目也有很多缺陷。《中文科技类图书市场供应书目状况分析》一文对科技类图书的出版社目录和书商书目进行了比较,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两者的状况,提出了图书馆应该综合多家书商目录录,并结合出版社目录才能较为全面地掌握书目信息的观点。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馆长 吴志荣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02
1 我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东莞理工学院地处东莞,属于省属市管的地方性高校。我校响应教育部号召,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则成为了今后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而作为二级院系的经济贸易系,目前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以及投资学三个经济类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比较紧密,再加上东莞主要以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为主,这无疑为经贸系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战场。
但是,经济贸易系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生在原有的培养体系下,虽然地处东莞这样企业众多的城市中,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找工作y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校经济类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脱节。并没有很好地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主要表现在:(1)培养目标模糊,没有对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2)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并没有很好的把握,对其内涵不是很了解;(3)企业并没有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有点闭门造车的感觉。(4)学生理论基础相对扎实,但是动手实践能力较差。而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东莞的企业更是出现了用工荒,招工难的现象。作为主要为东莞本地培养人才的高校,东莞理工学院有责任也有义务率先树立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旗,而经济贸易系则有必要根据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科性质,与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起一种适合地区经济发展、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 我校经济类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
为了更好的推进我校经济类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我们打破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固有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模式,从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产学实验班的筹建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现有人才培养的改革。
2.1 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我校经济类各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受制于现有的教学环境和师资水平,在学生培养上,过分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忽略了他们应用动手能力的提升。同时,由于培养目标仍然是计划时代大而全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市场的真正需求,这是学生难就业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来,将企业引进来,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策略。开设“经贸大讲堂”,每学期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为师生讲学,协助广大师生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同时,我们在寒暑假组织夏令营和冬令营,组织师生到企业特别是企业的工厂去参观、学习,感受企业的氛围,了解工厂的运作。
2.2 人才培养方案的再设计
人才培养的关键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我们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整个过程是:(1)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各家企业的培训体系以及企业培训课程;(2)将各家企业培训体系进行梳理并且理论化并以课程的方式引入课堂;(3)将各家企业培训课程进行分类整理,条件成熟的培训课程直接以课程的方式纳入培养方案,不成熟的可以进行理论化,非常鼓励双方合作编写教材以满足经济类各专业学生对实操性知识的需求。(4)形成的培养方案,交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听取委员会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并根据企业的建议对培养方案进行修改,直至最后完成。
2.3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将企业资源引入学校,使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课题授课,是我们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关键,也是我校经济类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特色。
2.3.1 通过引入企业教学资源加大选修课比例
经贸系由于建系时间短,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特别是实践教学资源还不足。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在课堂上发挥企业的作用将是解决学校资源不足的最佳办法。因此,在设定的必修内容外,我们将实习基地企业的业内专家引入学校,在学校开设选修课程,将他们在企业的实战经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理论外,还真正的学习到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比如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开设的“商业摄影”、“商业伦理”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2.3.2 校企合作,建构短学时课程群
长期以来,经贸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占了大量的学时,这些课程是必要的,但受制于教师理论水平以及实践条件的限制,这些课程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反而使学生觉得课程冗长无聊。考虑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引入项目教学,加强短学时课程。我们与企业联合,将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形成一系列短期的项目制课程。这些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担任任课老师,将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针对任课教师提出的项目开展调研,搜集资料,分析数据,形成结果。还比如,在我们前期调研中,发现众多企业在新入职员工培训中都有“职业素养教育”以及“商务礼仪教育”,这些教育对于学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些课程在企业中都是短期培训项目,很难通过漫长的学期学完,我们就以项目的方式将类似的这些课程集中在一起,形成短学时项目教学课程,这样的课程最大的好处就是设置灵活、实用性强,而且由于是短学时,企业的资深讲师也有时间来学校课堂为学生讲授。
2.4 实习环节创新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主要对实习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
2.4.1 积极走出去,有针对性地增加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数量
改革前,经贸系共有6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承载着我系1208人的实习任务。受制于企业的承载能力,很多学生都难以有机会去实习。因此,我们扩大实习基地的数量。不过这种增大不是盲目性的,而是有针对性和原则性的。该企业应该拥有与我系专业设置相对应的先进生产设备,并且能够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企业有符合市场需求并适宜学生承担的生产任务,使学生能在担任兼职教师且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较丰富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这些任务。同时,企业领导层能对校企合作给予大力支持,并认真落实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到目前为至,我系建立了26个校外实习基地。
2.4.2 改革实习机制
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中,我系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都分散在各个学期,而且时间也很短,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集中实习。具体将实习分为三种形式,即认知性实习、专业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其中,认知性实习以夏令营和冬令营的方式在寒暑假进行,主要针对大一新生,组织这些学生赴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感受企业的氛围,了解企业的流程,从感性上先对企业有个初步的认知;专业实习主要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毕业实习主要针对大四学生,时间安排大三的暑假以及大四上学期。
2.5 产学实验班的实施与建设
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各个岗位工作的流程直至企业的管理流程。但是,随着大学的扩招,在校生人数众多,很多企业难以满足大量学生的实习。而且实习的时间如果太短则影响学生实习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经贸系建立产学实验班,通过实验班的效应改革学生的实习环节。产学实验班的具体情况如下:
以经贸系各专业学生为基础,通过自愿报名加资格审查的方式,选取30名同学进入经贸系产学实验班。该实验班主要采取“2.5+1+0.5”的模式。
(1)学生利用大一、大二和大三上学期的时间在学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为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2)两年半后,学生利用1年的时间去企业工作(在这里我们强调是工作而不是实习,主要是让企业将学生以正式的员工方式要求学生,跟学生订立用工合同,期限是1年)。在此期间,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监督完成学生的工作,企业先给学生3个月的试用期,不合格的直接淘汰回到普通班级,1年期满后,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学生也要对自己在企业工作的情况写出心得报告,结合企业的评价以及学生的心得给予学生以最终考核。这个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带着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工作,并且能够在工作期间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也可以以初稿的形式作为最终考核。
(3)最后半年,学生有选择权。愿意留在工作单位的学生,与企业订立正式用工合同,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不愿意留在原单位工作的学生,可以另找工作。在这个期间,学生除了找工作外,还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产学实验班本质上是一个“私人定制”班,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制。我们选择了广东汇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合作单位。以经济与金融专业为依托,在2015级新生中选择了30名同学组建了产学实验班,校企双方全面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了专业建设委T会共同指导该实验班的建设,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课程的设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该实验班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生活、学习,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外实践指导。小班(下转第11页)(上接第4页)教学,精英式培养也是该实验班的特色。通过实验班的设立,校企双方的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
2.6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建构
我们致力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构。很多企业都有一整套的培训员工的体系和标准。我们充分综合这些已有的标准,并结合我系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一套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企业的参与,体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参与。这种评价体系主要应用于教学实践环节。学生首先根据自己在实习中的表现给予自己一个评价分数,企业则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具体表现给学生客观的评价,学校则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综合分数。这样的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与企业的标准比较类似,企业导师在评分过程中显得得心应手,而校内老师的辅助则保证了评分不会远离高等教育的初衷。
3 改革的效果及展望
经过上述人才培养改革,我校学生目标明确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毕业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对该专业的满意度位居全校各专业的第一位。同时,企业对我校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生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了,2013级,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达到了100%。
经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产教融合还有一段距离,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OBE结果导向的理念引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中,进一步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为产学零落差的目标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2] 何根海,谭甲文.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11(4).
[3] 罗文广等.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
关键词:旅游经济类课程;应用型人才;改革
本文为盐城工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经济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文献回顾
目前,一些学者对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做了相关研究。周丽洁、唐跃工以长沙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应用型大学旅游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李伟丽以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认为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上,应以培养能够充分适应和引导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的旅游业管理人才作为指导思想,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袁林、张晓明以九江学院旅游学院为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李勇汉结合重庆三峡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的实践对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韦复生总结了以往旅游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定位欠准确、教学方法单一、忽视知识体系关联性和综合专业思维的培养等问题,通过强化课程知识结构,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使旅游经济学成为一门融综合性、应用性、经济性于一体的专业课程。
综合来看,现有研究对于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包括培养模式、学校层面的制度设计、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然而,结合具体门类(包括经济类)的课程的研究比较欠缺,具体体现在:(1)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完全照搬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2)反映现实问题不足,解决现实问题凸显出缺乏理论依据;(3)缺少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
二、旅游专业经济类课程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表现
陈学清、郑岩认为,由于旅游业本身的特殊性要求人才培养注重综合性、实用性、适应性、国际性,因而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能力水平、多维度的品质素养等三个方面。然而,目前的旅游专业经济类课程在诸多方面滞后于旅游实践,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教材滞后。一是体现在教材中的所采用的理论完全照搬西方经济学,没有结合旅游业的实际;二是案例比较陈旧,现实意义不突出;三是严重滞后于旅游经济发展实践。现有《旅游经济学》教材大多机械移植西方经济学基本框架,教材内容则大多流于空泛,且部分章节与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学、旅游投资学、旅游产品规划开发等课程重复,未能体现出《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生命力,教材对于实践发展的解释和指导作用难以落实和体现。《饭店财务管理》也是完全照搬财务管理学,与饭店这一具体企业结合不足。
(二)实践课时太少,案例教学亟待加强。保继刚等剖析了中国大学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现象,指出目前高校旅游本科的培养方案普遍重视课堂教育而忽视实习,培养的是单向度的理论学生,使得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时难以与职高生竞争,在行业内就业无法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这是本科教育萎缩的一大原因。
由于相当一部分从事旅游经济概论教学的教师及很多其他专业课教师认识不到旅游经济学这一课程本身的重要意义,简单地认为旅游经济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对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补充,因而得出旅游经济学对课程内容以理论讲解介绍为主、专业应用能力提高为辅的结论。同时,理论讲解以“注入式”为主,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饭店财务管理有其自身的特色,譬如旅客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消费,旅客住店以后的一切交易行为需要立即记入旅客账户,账务处理必须在客人离店以前迅速完成等等。这些知识技能如果没有经过实际操作或者生动的案例教学,是无法使学生深入掌握和领会的。实践教学不足的不良影响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除此之外,教学案例的缺乏也是饭店财务管理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案例教学有利于使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缺乏相关案例必然会使理论课程的学习显得枯燥无味,抽象而难于理解。
(三)知识陈旧,反映旅游现实问题不足。旅游经济学应是展示旅游经济世界的窗口、快速反馈旅游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热点问题、跟踪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动态的课程。然而,现有授课内容反映旅游现实问题不足,诸如景区定价问题、公地悲剧及反公地悲剧、旅游飞地、政府规制、区域旅游合作等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很少涉及。
另外,考核方式不合理也是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之一。
三、改革措施
笔者认为,为了解决实际教学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完善旅游经济类课程内容体系。旅游管理专业经济类课程既要以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等为基础,又要形成自身独有的理论体系,要反映旅游学科的特点。要系统研究旅游业的特殊性,形成与旅游业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课程内容的更新。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经济类课程与现实的联系,突出解决诸如景区定价、公地悲剧及反公地悲剧、旅游飞地、政府规制、区域旅游合作等现实问题。强化旅游全球化内容。要着重分析、解决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形成系列性的解决问题的手段。
(三)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服务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最终应是为了毕业生能真正胜任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因此,专业实践的具体目的既应包括最基本的技能掌握,更应包括规划职业意识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向具体实践的旅游经济类课程教学更不能割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关系。
1、典型案例教学。参观与讲解;建立优秀作品库,开展优秀作品赏析;校内外专业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与作品展示;结合实例提出问题让学生查资料并思考问题解决方案,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2、实地考察式。通过浅层次的信息收集方式,如旅游企业实地观察、调查、访谈等,然后在课堂上做一些简单的交流、对比与分析。采用旅游经济案例对比、模拟式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性命题教学等;专题小论文和讲座讨论。
3、科研项目与教学结合教学;规划实践实训教学。涉及社会综合实践、导师课题调研团队、相关竞赛、毕业设计、实习基地等方面。开展调研设计案例、举办设计论坛与优秀学生设计作业展览,参加校内外各类学生设计竞赛、评优等专业活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缺乏旅游行业的工作实践。为此,高校需要借鉴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等国外著名饭店专业的先进经验,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和实践,主持或参与企业的各种纵向和横向的科研项目,保证师资走在学科前沿。
(五)考核方式注重多元性。除闭卷考试以外,还可以采用开卷、口试、半开半闭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减少死记硬背,提高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将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平时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如要求学生每学期写1~2篇论文或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并结出分数,以考核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丽洁,唐跃工.应用型大学旅游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长沙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5.3.
关键词:经济类非会计专业 会计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高等学历教育中,会计被赋予愈来愈重要的地位,1998年教育部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将会计学课程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和其他有关专业的主要课程,高校的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一直将会计学设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承担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可能还包括不同学历种类、不同学历层灾的教学,特别是近些年高校扩招,教师的工作量增加较快,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和有限的学时内,使经济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掌握会计理论与方法,全面了解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培育他们有效运用财会信息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理性导向经济决策的能力,确是有待深入探讨的教学研究课题。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设置原则
从理论上说,非会计专业开展会计教育的动机一则是考虑到会计理论知识与财务会计工作实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即会计的普遍适用性;二则是基于不同学科内在逻辑联系而架构本学科知识结构完整性的需要。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课程实施会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学习会计课程,理解掌握会计这样一种价值信息核算技术,培养他们对经济数据的认知能力运用能力,拓展思维,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培养目标,这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业人才”有明显差异。
非会计专业,根据学科方向、针对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要求,一般开设2—4门会计课程,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学时学分有限,教学中不可能完全移植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故课程设置应符合人才培养方向和教育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特征,与专业要求相衔接,注意与其他课程的互补与渗透,突出教学重点,安排适中的会计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并采用与教学对象相协调的教学步骤与教学方法。
二、合理设置各门会计课程
在整个大学本科阶段,经济类非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课程一般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有的专业(如应用经济学科类的专业)还开设行业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各门课程之间注意有机衔接,每门课程安排适当的实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延伸至实践或实践模拟,具体设置见下表:
三、优化教学思维与教学内容
从学科划分看,会计属管理学科,经济学是其基础,反过来会计又服务于经济学。在对非会计专业教授会计课程时,不能就会计将会计,特别是第一门会计课程——会计学,需要运用经济学等学科知识进行课程导人和会计专业知识点的讲述。会计学课程内容分三个层面:一是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方法;二是从企业成立、经营活动主体过程到财务成果核算及年终决算;三是会计信息加工程序。按学生理解能力,掌握循序渐进的三个关键点:会计对象;会计帐务处理;会计报表,逐步使学生学习掌握会计主体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理解并合理运用会计综合信息,并通过一定的实验教学,切实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思考经济问题、理性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在接下来一个学期开设的行业会计中,减少或删除会计基础理论和基础会计方法论部分,突出各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要求,按不同行业特征安排教学内容。如金融专业开设的金融企业会计,重点在于金融行业主要业务核算,以及外币业务、长期投融资中的债券业务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外贸会计,重点在于商品流通核算、对外贸易业务核算、外币结算等。
财务管理课程划分三个部分:基础理论、财务主体理财环节、理财专题;对经济类非会计专业一般教学重点放在前两个部分,突出财务估价、资本成本资本结构、(长期)投融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等内容。对学生来说,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理解可能较难一点,教师注意掌控教学广度与深度,在基础理论与投融资部分可以安排章节论文,安排2个学时进行讲评,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财务知识,评析客观经济生活中的一般财务现象。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根据专业需要与经济动态安排专题讲座、实地观摩、模拟实验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他们做一些有关方面的问题研究。
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注意与前面课特别是财务管理的衔接,对于将该课程作为主干专业课的经济类专业,比如金融专业,更要注意做一些铺垫与补充,除课程主体内容(会计信息分析方法论、单项分析与财务效率分析、上市公司综合财务分析)外,增加完全成本(制造成本)与变动成本比较、会计控制、会计法规、传统行业标准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理解会计信息,正确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会计信息,在实验教学中,重点安排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财务判断提出建议等内容,开展投资理财模拟实验,有条件的参与国家、地方和院校举办的模拟实验竞赛。在此需要说明一点:对于不开设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且会计学课程中未曾展开报表分析的有关专业来说,可将报表基本分析理论与方法、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及其运用等内容安排到财务管理课程中。
四、改进并充实教学方法
会计本来是专业性强、知识结构逻辑严密、实务性强的专业,面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受学时少、教学条件短期内难以改观等制约,制定适宜的教学策略、采取灵活相应的教学方法,非常需要教师潜心策划、精心安排。
笔者认为传统的“粉笔+黑板”方式,利于老师掌控课堂教学节奏,演绎思维推理过程,逻辑关系清晰,关键知识点易于展开,仍不失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同时,现代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加大课堂容量,处理图、文、声、像,而且成熟的教学软件能够很好地演示会计学课程中的会计核算流程、账户体系图、账表、实物等内容,这样可加深学生的印象,活跃课堂气氛。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教学软件系统的运用,可追踪资本市场行情,方便地演示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关键词:经济类专业;量化研究;数据支持平台
当前经济类学生的培养体系中,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以数量研究为特征的学科成为了核心课程。经济类本科生不仅需具备良好的经济学专业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量化研究能力。而在量化研究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确实地使用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建立为经济类专业的数据动脚平台就成为必然之选。
一、数据支持平台概念
所谓的数据支持平台是指为学生提供可获得教学和研究的相关经济数据的软件和硬件的集合,具体可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实验室;数据分析实验室;数据库(数据建设实验室)等。数据支持平台是一个集成平台,可作为整个经济类专业开设学院的基础平台。
二、数据支持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数据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这一点对经济学科尤其重要。
首先,由于科研基础的薄弱和信息获得的滞后性,公开的二手数据目前科研工作价值逐渐降低。收集获得第一手数据值得重视,基于自身一手数据的论文有绝对的竞争力。数据支持平台可以提升整个经济类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
其次,学生参与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疑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对自身感兴趣的经济、社会问题,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现象收集数据,加深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同时在问卷中,与受访者联系,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社交沟通能力,不但使重要的社会实践,而且增强学生就业和就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再次,可作为经济学院的对外合作的一个窗口。
三、数据支持平台内容设计
1、定位
数据支持平台应当作为经济类相关专业通用的数据平台,成为特色实践和特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应当为教师提供教学和研究所需的数据,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数据支持。
2、服务对象
数据支持平台的对象包括了服务主体的服务内容。其中服务主体主要是为校内外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了校内外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的科研以及社会实践、与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课程相衔接的实验和实践、此外还可以考虑对校内开放,有偿接受其他文科学院学生科研,为其他学院教师科研有偿服务;接受学校委托进行师德学风、学校建设、大学生生活、就业等等调查;向社会开放,接受企事业、地方政府、咨询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等等委托为其调查。
3、调查功能
数据支持平台的调查功能可以包括多个方面,具体而言:
(1)市场调查:主要针对产品品牌知名度、市场渗透率和市场占有率,居民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生活形态,媒体覆盖率接触率和广告到达率等。主要委托对象是工商企业、媒体单位和研究机构。
(2)社情民意调查:主要包括居民对市政建设、环境治理、治安情况以及就业、教育、住房现状的评价。此类调查主要由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委托。
(3)行业行风调查:包括政策透明度、办事程序和办事效率以及办事人员工作态度等。主要服务对象为党政纠风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大型企业集团,如工商、税务、公安、银行、电信等。
(4)社会热点问题、分配问题、公共服务评价调查等
(5)网络调查。这是这个数据支持平台发展的方向之一。从前瞻性角度来说,随因特网发展和电脑普及,网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是最大的受众媒体,网络调查将是统计调查未来发展方向。私密性、敏感的、设计人文生活的热点话题、包括政治统计都会在网络进行。因此个数据支持平台必须能开展网络调查。
四、数据支持平台技术模块设想
数据支持平台可包括:数据采集实验室;数据分析实验室;数据库(数据建设实验室)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
1、数据采集实验室
数据采集方式可包括包括传统的问卷调查和电脑辅助调查两种。具体而言,传统的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是电脑辅助调查的基础,因此应与保留,作为辅助调查手段。电脑辅助调查模块要集成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和计算机辅助人员访问CAPI(Computer 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ing)。具有高智能的问卷评价体系,以及可以与通行数据库对接。CATI系统通常的工作形式是:访员坐在计算机前,面对屏幕上的问卷,向通话另一端的被访者读出问题,并将被访者回答的结果通过鼠标或键盘记录到计算机中去;督导在另一台计算机前借助局域网和电话交换机的辅助对整个访问工作进行现场监控。CAPI系统通常的工作形式是:问卷由计算机管理与呈现,被访者回答的结果被访问员(或被访者)通过鼠标、键盘、手写笔或触摸屏等直接记录入计算机内。访问结束,数据通过互联网、邮寄或无线网等方式传送到中央服务器。汇总后的数据无需做太多整理便可直接用于统计分析。
CATI和CAPI都有现成的技术和成套软件。CAPI是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这个模块选择集成CATI功能的CAPI系统,因此需要新购置电脑中有一部分是移动电脑,承载面访功能。
2、数据库(数据建设实验室)
对于一些收据如就业、教育、住房等需要定期、长期、连续调查收集,这样经过很多届学生、多年的积累,可以汇集成自有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支持教师的科研创新团队,同时可以对外出售、租用、转让,因此必须加强数据库的建设。
3、数据分析实验室
数据分析实验室主要包括了建立可考虑有已有的计量分析平台、由学院前期购进SPSS完成。
综上所述,为提高经济类本科教学的质量,提升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特别是培养经济类本科生的量化研究能力,构建数据支持平台是具有必要性的。通过数据采集实验室、数据分析实验室和数据库三方面的建设,为教师和学生全面提供了教学和研究所需的数据支撑,并且还可为学校内外的其他教学和研究单位提供服务。因此建立数据支持平台具有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秉成,孙宗进.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甄别与控制[J].中国统计,2010,(1).
[2]陈光慧,刘建平.连续性统计调查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
论文摘要:受社会经济、文化观念、教育质量、就业去向等因素影响,招生工作依然是甘肃乃至全国经济类中职学校的主要难点之一。本文从以上几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类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较之2003年低谷时期有所好转,但与工科类中等职业学校相比,招生工作依然举步维艰,与国家所营造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氛围不相协调。
一、经济类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经济因素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经济发展缓慢,当地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少。从经济结构上来看,我国目前依然是典型的先进工业部门与落后的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供给相对于劳动需求具有无限倾向。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现象的长期存在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苛刻的外部环境。
(二)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认同度对职业教育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理论上讲,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都是高中阶段两种不同类别的教育形式,而实际上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目前地方政府、中学、部分教师、学生及家长,普遍重普教轻职教。进人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重点中学、普通中学的落榜生,有的甚至就是品学皆差的后进生。许多学生及家长本身就认为职业学校低人一等,学生到职业学校就读实属无奈。调查显示,初中毕业生愿意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不足20% , 80%的初中毕业生及90%的家长认为上职业学校是无奈之举。另外,由于近几年工科类职业学校的就业安置较好,大部分学生在上普高无望的情况下首选工科类职校。中职学校在生源紧张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降低招生要求,很多学校的招生几乎没有分数线的限制。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和普高学生根本无法相比,相当数量学生的基础几乎和小学毕业生并无两样,因此学生进校后学校又不得不一再降低培养要求,造成的结果必然是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从而影响其就业,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到了学校的招生,形成恶性循环。
(三)政府因素
目前甘肃省经济类中职学校有131所,仅在兰州市就24所。这些学校原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业与部门,绝大部分都是公办学校。这些学校在计划经济时期为所在行业和社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急需人才,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但在人才培养已社会化的如今,由于这些学校的定位雷同,招生对象雷同,就业去向雷同,致使这些学校在招生的过程中采取一切能想到的办法争抢有限的生源,于是有偿招生、招生掬客出现。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掌握着生源的市县招办与初中学校满怀欢喜,另一方面职业学校的招生成本大大提高,个别学校每招一名学生支出的成本几乎是半学年甚至一学年的学费,致使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被空耗。非常保守地估算,甘肃中职学校每年因为招生而产生的“内耗”在1000万以上。政府主管部门尽管明令禁止有偿招生,但面对僧多粥少的现状,绝大多数学校还是想尽一切办法争抢有限的生源。试想,如果政府出面进行深度整合,那结果又会怎样?
另外,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下,甘肃各县区兴起了创建、扩建职教中心的热浪。大批量职教中心的创立与扩建,方便了当地学生就近求学。但从实际状况来看,大部分职教中心因无专业课师资,无专业课实训设备及场地,特别是专业课师资的严重缺乏,使得学生掌握不了应有的职业技能,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于是职教中心的招生便成为当地政府的行政命令,大部分县区直接把此作为考核教育局领导、中学校长、班主任的主要指标之一,“地方保护”不可避免的发生,致使学生的上学择校权被剥夺,省属学校的招生更是雪上加霜。受师资及实训条件所限,这些职教中心只能通过与外地职校的联合办学途径解决,而这造成的后果是这些学校实际上发展成为东部职校的招生。
(四)学校因素
受多方因素的制约,经济类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是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劳动者的根本性内在原因。
目前甘肃经济类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还在沿用传统的普教模式。传统教育思想及实习实训条件依然从根本上制约着其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典型表现就是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即便就是自2008年起甘肃大部分职业学校开始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实行“工读结合”和“三段式”教育—三年级学生顶岗实习,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及所开设的专业所限,当地没有一家企业能同时提供上百个会计岗位或营销岗位接受实习学生。即使有的企业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接受学生实习,但也不能让学生真正在对口岗位进行实习工作,而是让学生干一些与所学专业无关的“杂活”,使实习流于形式,实习质量难以保证。无奈之下,只能把绝大部分学生联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子工厂实习,而这又与所学专业基本上无任何联系,造成学生抵触情绪严重,“工读结合”实施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这样的实习本身也不利于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持续发展,致使刚刚开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工读结合”的工作又陷于两难的境地。虽然部分学校已经开设了电子类的专业,但由于原有师资大部分是经济类专业背景,经济类专业依然也只能是其专业主体,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教育质量下滑是导致中职学校招生难的又一因素。如前所述,由于学校招生困难,导致进人职业学校的学生几乎没有门槛限制,生源质量大幅下滑,加上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等不能很好的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造成毕业生质量滑坡,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就业不畅,而这反过来又成为影响招生的首要因素,形成了典型的死循环,“马太效应”显现。 二、经济类中职学校走出招生困境的对策
(一)整合教育资源,规范招生市场
2009年初,甘肃省政府对原来分别隶属于不同行业及部门的14所中职学校和5所高职院校统一归口教育厅主管,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这不应该仅仅是结果。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标,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使分散的资源发挥出应有的规模效益和规模优势,避免这些学校因为招生难而产生的完全可以避免的“内耗”,扩大办学规模,做大、做强、做特职业教育,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工作重心与方向。
为了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坚决制止扰乱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加强对招生工作管理,打破各自为政的局而,避免无序竞争。要理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管理体制,创新招生工作机制,从教育的大局出发,将招生录取工作归招生部门统组织实施,更好地为招生学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加强对招生工作人员、中学教师的政策教育、纪律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自觉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干扰和侵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防犯措施,严禁通过有偿招生等手段进行抢拉生源,恶性竞争,或者委托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严禁任何部门、学校和个人向中职学校索取招生“推荐费”,严禁任何部门在中职招生工作中实施‘她方保护”,切实为中职学校提供公平、有序的招生环境和优质服务,确保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各初中学校要做好毕业生升学指导和志愿的填报工作,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高中阶段教育,保障学生自主填报志愿、选择学校的权益,要进一步明确为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推荐毕业生是初中学校的责任和义务,要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阳光工程”。
(二)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对职业教育有更多的了解
宣传教育是改造文化的主要手段。要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社会文化环境,改变人们鄙视职业教育的偏见。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与杂志等大众传媒共同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方式向公众解释有关职业教育的概念、种类、地位与作用、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其所培养的人才需求状况等,积极推介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先进典型,使社会公众不断加深对职业教育的了解,认识到职业教育同样是成才的有效途径,使其树立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和正确的教育观,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视同仁。但是,仅仅依靠大众传媒的宣传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依靠教育这一改造文化的主要手段,全面推进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环境的营造。
(三)突出办学特色,培育特色专业
姜大源教授指出,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创立的基本原则是:第一,教学目标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第二,教学过程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第三,教学行动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从根本而言,中等职业学校改变招生难的途径是办出特色、办出精品。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师资、教材,还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都应突出职业特色,重视实践性,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边教学边实践,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使之成为同层次普通教育毕业生所无法替代的专门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中等职业学校还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围绕市场设专业,围绕技能搞教学”,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做到“学以致用”,忌讳学用脱节,避免有“有市场没技术,有技术没市场”的被动局面,依靠方向带生源。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教考模式
中圖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4-0090-04
一、概述
计量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提升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实际经济问题分析能力的重要工具。当前,计量模型和实证方法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科的各个领域,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范式,同时,随着跨学科融合研究日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专业也开始将计量经济学纳入其必修课程。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应用型人才在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时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新时期计量经济学教学需瞄准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即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新形势下,计量经济学不能再定位在较低层次的理论教学层面,作为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一门学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需要顺应时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切实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做出创新与改革。
现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本课程发展,影响本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藩篱。打破这些制约瓶颈,对于提升学习效果,助力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工具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至关重要,要达到此目的,作为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的实验教学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实验教学是连通学生被动学习理论知识与主动发现问题的关键桥梁,探究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与考核模式改革,推动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协同发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延展学习视野,提升创新意识,培养基础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考现状与问题
我国自1998年将计量经济学纳入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以来,对其重视度越来越高,目前所有开设经济类相关专业的高校普遍都开设了该课程。同时,高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设贯穿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本科阶段的学习基础对硕博阶段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方向,因此,在本科阶段奠定良好的计量经济分析功底,对于今后的学习与研究至关重要。
在一项针对50所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重要性的调查中,计量经济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三门核心课程之一。与此同时,问卷调查显示,近88%的同学认为,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类必修课程中难度最大的一门,只有约40%的同学对目前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持基本满意的态度,55%的同学表示学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面对基本的数据处理仍感觉不知所措,65%的学生认为学校对计量经济学的考核过分注重理论成绩,实验环节的权重过低,导致学完课程后只懂得模型和方法的数理推导,却不知如何运用,58%以上的同学认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总学时需要酌量提高,大多数同学都期望能通过实验教学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希望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去完成一些基本的经济问题分析。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是解决问题与开展量化分析的重要工具。如果学生在系统学习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不能借助现有的计量软件完成从建模到预测的一系列工作,就失去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因此,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不应聚焦于理论层面,更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实验教学就是引导计量经济学教学由理论方法向实践应用的关键环节。目前,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导致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仍然很难将计量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中去。总体来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总学时偏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欠合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针对计量经济学的课时设置为48学时,与计量经济学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总学时严重不足。在这种课时安排下,教师针对计量经济学理论内容的讲解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通过引用充裕的实际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停留在数学推导层面,而对理论背后所蕴含的经济内涵理解不够。进一步地,由于时间限制,实际教学中往往都采取了教师主导的教学范式,从问题的提出数據处理实证分析,都是教师全程主导和讲解,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不够。同时,在总学时不足的情况下,协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也变得更加困难。现阶段,很多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都将学时的重心放在了理论教学中,实验教学被视为学生自学的任务,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只懂得一些假设和方法的理论推导,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具体的经济问题分析中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大大偏离了这门课的应用型目标。
(二)学生先修知识掌握不够,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西方经济学、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学基础,尤其对数理统计的要求比较高。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数学课程的设置上与计量经济学并未接轨,加之经济类专业中有很大比例的文科生,他们本身对数据就存在畏惧心理,计量经济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大量数学证明和推导更是让他们望而却步。然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内容无法避开相应的数理知识,教师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补充相关的数理统计知识,导致计量内容讲解无法完成既定目标。对于刚刚接触计量经济学的学生而言,因为理论计量经济学涉及到的数理知识偏多,一些概念的糅杂更是加剧了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难度。另外,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难度往往会在上下届学生之间传播,这使得学生从尚未接触计量经济学起,就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最终,这种双向叠加的难度加剧了计量经济学的实际教学效果,造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三)认识存在误区,弱化了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属性
长期以来,关于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第一种观点将计量经济等同于经济统计,认为统计学中已经开设了相关统计实验,在计量经济学中再次开设实验,就过于重复了。此外,一些学生将计量经济学等同于数学课程,过分关注数学的证明与求解,忽视了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特征。第二种观点认为,对于初次接触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应该以讲授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为主,只有系统理解了相关方法、假设和模型,才具备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然而事实上,一方面,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存在着明显区别,经济统计主要讨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计量经济则侧重挖掘数据背后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计量经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理应同步开展,理论知识是实验教学的基础,而实验教学又能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知识的理解,先理论后实验的异步教学模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理论与应用上的认知脱节,理论与实验的同步教学则让二者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重理论轻实验现象严重,造成理论体系与实际运用脱节严重
现阶段,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较为普遍的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一方面,在学时的分配上存在着理论学时严重多于实验学时的现状。很多高校都是系统讲解完理论内容后,才开始开展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往往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存在着重验证性实验,轻创新性实验的现状。验证性实验往往理解难度小,操作简单,在课时稀缺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往往将实验教学的重心放在了验证性实验上,但验证性实验对于提升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体系的帮助并不明显,虽然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掌握碎片化的验证性过程,但如何利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具体的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却存在着措手不知的窘境。创新性实验是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的综合性运用,需要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查找数据、分析数据,并做出计量经济回归和检验,因此系统性更强,对学生的整体锻炼更明显,然而这种实验相对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而这往往是目前很多高校学生普遍缺乏的素质。
(五)考核方面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
目前,很多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成绩构成中,笔试成绩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实验成绩本身权重相对较小,而且实验成绩的评定也往往依赖于学生最终提交的实验报告,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却关注不够,没有把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情况纳入评价范围,没有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行为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等做出评价,没有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指导功能。虽然总结性评价相对简单省事,但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作用有限,这种评价机制会造成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惰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往往在最后截止时间进行突击作业,可能通过抄袭或者搭便车,获得了一个较好的综合成绩,但实际学习效果却并不如人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应用型人才需求导向下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指出,最佳的教学模式,需要谨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性,要帮助学生搭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计量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为此,实验教学要瞄准能力培养,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基本的分析软件,并能够基于该软件对基本的经济问题做出计量分析。实验教学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更是对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能力的培养。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开放性原则。从实验的选题、具体步骤以及时间要求等方面,强化学生的自主性,而不必拘泥于教学大纲的一些硬性要求。第二,目标性原则。教师应帮助学生设定能够达到的基本目标,在目标导向下,鼓励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第三,创新性原则。实验教学从简单到复杂,最终是要利用已掌握的计量方法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不能一直止步于模仿已有案例。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如下两种类型的实验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教学和综合性实验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总体而言,验证性实验的本质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而不是深化,该模式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导,无法教会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当前的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标准是根据各个单项操作练习进行设定,过于固定和形式化,灵活性差,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限制了老师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进行具体项目设计的可能性。因此,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推进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统一,是解决这一难点的重要途径。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当中,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此,本文提出基于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三步联动实验教学模式。
在具体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内容需对应不同的实验模式。验证性实验主要用于检验模型在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通常所选用的数据与案例都极具针对性,是为了说明该问题而特别选用的,旨在让学生理解各个问题的基本特征,掌握其基本判别方式。综合性实验则相对具有系统性,所给出的案例与数据究竟存在怎样的问题,不具有特定性,需要学生自主去进行验证和处理;而创新性实验则从问题与数据的选择开始,全过程操作都需要学生自主去选择和完成,是一个集成式的体系,整个过程既会涉及到经济学的相关基本理论,又会涉及到具体的计量经济建模与操作方式。因此创新性实验会占用较多的课余时间,需要教师在早期就要组织学生分组,并提早布置实验任务,同时为了切实加强组内每个同学的参与度,避免搭便车行为,教师需要科学干预每个小组的任务划分。
在系统掌握了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展开创新性实验,事实上,这是一个从基础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自我创新的过程。创新性实验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重点在于通过自主完成课程论文,系统掌握论文选题、数据搜集、数据处理、模型设定、实证估计到假设检验的计量经济分析全过程。创新性实验利用任务驱动,变原有的“教师学生”单向模式为“教师学生”的双向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作为创新思维的启发者、“新精神的培养者、关键操作的示范者和实验过程的帮助者,其作用应由‘教’向‘导’转变”。这个阶段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转换的过程,能够将计量经济理论与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有效衔接起来,一方面,让学生懂得理论知识如何进行实际应用,另一方面,能够明确计量方法在分析经济问题中的基本功效,从而为将来更高阶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另外,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师要渗透相关实验教学案例,通过理论与案例的融合,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生动的案例,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案例的选择上,教師应该合理选材,选用的案例既要契合学生的认知现状,又要具有与现实经济热点较高的契合度,对于那些陈旧性的或与当前政策导向不相符的案例应及时替换,要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运用新的理论与方法,尽可能保证案例库的代表性和时效性。在创新性实验环节,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自主完成计量分析的全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对理论的认识,同时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论文写作规范,为今后的毕业论文以及更进一步的深造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应用型需求导向下计量经济学实验考核模式创新
课程考核的核心功能在于“导向、检验、评价与反馈”,针对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所提出的上述教学模式,需要配套创新型实验考核模式,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主要从如下方面予以展开:
1.构建注重过程化的多元考评体系,有效平衡理论与实验教学。一方面,实验成绩构成需要更加科学和多元,既要包含最终实验报告,又要注重对实验过程的评价。另一方面,适当降低理论考核权重,提高实验过程性评价比重,这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2.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应赋予不同权重。对于操作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给予相对较低的分数权重,而对于工作量大,耗时量久的创新性实验,则应予以较高的权重。考虑到创新性实验需要小组协同完成,因此在评定成绩时,需要结合每位同学在报告完成过程中的各自贡献度,进行组内差异化评价,既要体现组内成绩的趋同性,又要体现出异质性。
3.创新性实验由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自行收集数据,自主展开分析和撰写课程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程论文选题与校级课题申请、以及创新创业等目的挂钩,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并着力提升学生在创新性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实验所完成的课程论文,应该由教师和各组长共同构成评分小组,合理设定教师和各组长的分数权重,根据每组论文汇报表现和论文内容、成员分工等,给每位同学评定合理的成绩,最后还需由教师对每位同学的成绩加以微调,以防恶意打分现象。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24-02
近来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大,随着越来越多海归人才引入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众多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逐步向欧美国家看齐,其培养模式日趋与国际接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地方院校由于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及生源等方面国内985和211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与国内名校相比研究生培养的差距在逐步拉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河北大学作为地方高校的一员,近年来河北大学经济类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招生专业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何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培养质量,缩小与高水平名校的差距,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为深入了解经济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状况,尤其是从学生角度发现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多次研讨,并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系列调查问卷。并于2012年6月~12月,在河北大学组织了一次在校研究生教学状况调查,涉及2010、2011、2012三个年级9个专业,样本量204。通过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分析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动机和投入不足。(1)研究生以就业为导向,普遍对专业缺乏兴趣。研究生入学动机和专业选择动机决定了学生在研究生期间的目标和时间分配。本项调查显示,研究生入学的动机占最大比重的是“为了取得学历,找个好工作”,在总样本中的比例高达39%。第二是“为了成才,实现自我价值”,占到24%,而“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希望探索真理”只占到总样本的9%。在是否对本专业及科学研究感兴趣的调查中,研究生平均兴趣度为3.25,处于不感兴趣区间,而且“非常不感兴趣”的人数占很大比重。这充分表明了现代研究生在校期间缺乏学习兴趣,攻读研究生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工作。(2)课余时间分配的非专业倾向。在学习过程的统计中,充裕的课余学习时间本是研究生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时间,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各专业研究生在课外时间分配中,“备考各种资格考试”成为占比最大的选项,最大的占用课外时间多达70%以上,考证人数占总样本的98%。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选出的不太符合及不符合的选项中包括“阅读专业文献”“旁听其他专业相关课程”和“经常阅读外文文献”。在与导师的交流频率和参加学术报告频率的统计上,各个专业平均频次分别为1次/2.5周、两月一次。总体来说,研究生对专业和课程学习兴趣不高,投入精力不足,这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深刻影响。
2.培养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及研究生对学习与科研的精力投入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当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从本次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研究生认为在学习与管理上的自主性不足,自控能力差,认为学校的管理制度有待改进。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研究生在课程选择上缺乏自,基本上是研究生按照课表来上课,不利于研究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2)缺乏对研究生约束的机制,由于研究生课程学习及论文环节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使得研究生缺乏有效的压力和动力搞好学习和科研;(3)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研究生的行为缺乏有效引导。
3.学习环境方面存在问题。从河北大学调查问卷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学校的硬件条件及学习环境打出不太满意的评价,主要问题有:(1)缺乏产学研的机会。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制定支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倾斜政策和鼓励措施,学校培养人才长期性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紧迫性的矛盾客观存在。因此产学研合作各方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协调。(2)缺少学术交流机会。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取决于是否有必需的经费、是否有能力邀请到举办高水平讲座的专家学者、研究生是否有进行学术交流的意识。这对于培养单位与研究生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
1.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总体来说,地方院校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本科生的培养。与本科生培养相比,研究生培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与此相应对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远远不足。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程度。我们应深刻认识研究生培养对于学科发展,以及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意义,急需切实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将研究生培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2)认识到研究生培养与其他高水平学校的差距,提高紧迫性。(3)坚定信心。只要我们推进相关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并扎扎实实地贯彻执行,研究生培养质量会有大的提升。
2.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修订。(1)加强研究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对于现有研究生课程结构调整,强化加强研究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开设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等课。(2)对现有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统筹和凝练。要组织力量,进一步凝练各二级学科的方向课,打破专业的界限,实行专业课选课制度,使得各专业学生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课程总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学生可以选修的课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3)加强研究生教学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借鉴本科生教学和课程管理的方法,加强对研究生教学环节的组织和管理。一是完善各门课程教材、教学大纲、网络资源建设。二是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研究生课程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各项评比和考核,研究生课程应与本科生课程同等对待。三是规范和完善课程考核的管理。规定基础课和方法课程考核应有书面考试为主,并增加期中考试环节。各方向课和研究性课程,可以以课程论文形式考核。降低以课程论文作为考核方式课程的比重,加强对学生的督促。
3.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相应规章制度不完善,以及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缺乏淘汰机制,是导致研究生松懈,在学业投入时间少的一个重要原因。(1)建立中期综合考试制度。在第三学期末,由学院统一组织中期综合考试,考试科目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考试方式为笔试,三门考试均及格者方为合格。如果有两门科目同时不及格者,学院将劝其退学;若有一门不及格的科目,可在第二年重新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予以退学。综合考试合格后,进入准备开题阶段。进一步严格开题环节、预答辩环节和最后答辩环节的把关,建立淘汰机制。(2)在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实施研究生教制度。在笔者实际调查了解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均在研究生的主要课程中推行助教制度,助教在年级研究生中选拔。尤其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研究推行的助教制度最为完善,各门课程每周都安排习题课时间,由助教讲解每周布置的习题,补充正课没时间讲解的预备知识是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3)创设良好学术氛围。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为研究生举办更多的高水平学术报告,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到学院教师的学术活动和科研课题中,将研究生作为科研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
参考文献:
[1]何振雄.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
[2]孙信丽.浅谈培养机制改革视野下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0,(09).
[3]谢安邦,等.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研究报告[C].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课题研究成果汇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新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1-355.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40
1我国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和高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对新兴技术类和产业经济类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当前正是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经济人才培养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同时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学科相关教学资源也亟待升级改造。
在当前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产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和资源约束下,我国在产业经济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的方法呆板;过于强调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是非常紧缺。另一方面,虽然产业经济学课程也已经围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然而紧密结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及新兴产业教学资源研究仍显不足,基本停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理论改革上,并未真正提出适应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教学理念,关于新兴产业经济类人才培养方式和有效途径研究尚不多见,面向新兴产业发展和需求的产业经济学教学资源也亟待整合、更新和升级改造。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1人才培养观念的保守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学科,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老师致力于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课堂之外,师生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课程考核仍然以考试分数为主,学生为应对考试就会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不深刻,逻辑思维体系就不易建立。而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强调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填鸭式的人才培养观念下,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虽然有所掌握,但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不强。
1.2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单一
和国外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我国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比较单一。我国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国外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是既有深厚知识基础,又有创新思辨的人才。因此,学校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人才培养侧重于校内单方面培养,而与产业企业合作的比较少。学生参加讲座、例会的机会虽然多,但是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的机会不多。这种单一校内培养方式不利于产业经济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使得学生学术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中国的学术论文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真正被认可的成果却是少数,这也与我们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1.3教学内容的滞后
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滞后。编写一本教材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一般要滞后于当前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实际。一些产业政策条例和产业案例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掌握的信息过时,这会影响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的把握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思索。
2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既需要掌握高精尖技术的技术人才,还需要熟悉产业战略布局的产业经济人才。产业经济人才是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掌握专业的产业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产业经济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参与。虽然近几年培养的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非常緊缺。因此,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效发展,就要求对高层次产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2.1培养更多的产业经济高层次人才
目前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经济学方面的人才是不足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了2005年至2014年之间我国较高层次的人才数量。从趋势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的人数整体上逐年增加,海归人数也在增加。经济学研究生人数也从2005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8万人。但是这些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才在总量上占比全国总的受教育人数还是较少。
2.2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产业经济人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不可分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求主导产业的更换升级,这就要求产业经济人才要有国际视野。通过阅读国外最新产业经济文献,了解现下最先进的产业经济理论,选择符合我国实际的主导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往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3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经济人才
如果说本科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那研究生教学就要求学生开始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学术界对其研究还不够完备。这些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完善学术研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案。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除了要求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著作来开拓思维,还要求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当然这些都要求教育设施的改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正确的教学引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3适应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
产业经济学人才掌握专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知识,可以运用所学很好的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虽较短,但发展环境复杂,面临的问题较多,急需产业经济类人才改变其发展现状。这也使得它的发展必然会对高校产业经济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3.1提高师资水平与教材内容更新
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吸纳知识的效果。高校产经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还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好的教材有清晰明了的概念,丰富的内容,逻辑合理的结构,简便易懂。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产业经济学教材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这些实际情况,添加最新产业案例,附上最新产业政策条例,从而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2注重实验教学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和市场运作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做好产业经济的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具体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教学就是将产业经济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建设产业系统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计量操作。虽然一些产业经济问题的实验结果,不能代表现实产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但是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很好的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积累自身分析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的经验。实验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熟练相关计量软件的运用,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这比纯粹的理论教学更有成效,也算是对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巩固。学生也更能展现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3.3注重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对一些学生进行指导,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践项目。另外,学校可还以请企业优秀工作人员来校讲座会谈,与学生互动交流。
4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体制机制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这不仅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经济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需要社会各界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自由的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4.1以市场为导向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走向社会,服务于企业。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掌握的知识理论和学习技能是和社会脱节的,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学校对产业经济学学生的要求更多的是学好课本知识,查看产业理论文献。但是只偏重理论教学,就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性不强。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改变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设计上有理论性而无实践性的状况。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产业经济学人才时,把握市场动向,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将学生推向企业学习,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2形成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与企业双向合作,整合高校资源。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去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实习,切身体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尽可能给学生机会,参与相关产业的合作项目,策划相关部分的方案。在企人员可以对学生的策划方案给予指导和点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一些优秀产业经济学校友来校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产业经济学。还可以请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校授课,让师生更全面的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4.3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力度
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高消耗性。国家对高校高级人才的培养进行投资资助时,要做好整体性培养资助规划。要结合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对高校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形成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可以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研究生津贴等方式资助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将中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资助对象,纳入高校高层次人才储备队伍进行培养。并和国外高校保持学术探讨,让优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产业经济学的学术成果。
4.4科研环境的改善
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学术氛围是软环境,学术讨论的自由与否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给出自己的观点后,要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并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学生和老师在一个比较平等的位置时,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术讨论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像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平台这些就是硬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需要进行实验研究,而实验的成功需要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专业平台的建设,对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经济学论文不只是计算一些经济规律和经济学分析,还需要加强整个论文的科研属性,这也是目前科研压力过大的情况下的一个解决途径。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经济专业的学生,提高硕士毕业论文质量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硕士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硕士生撰写论文的能力,二是改进硕士毕业论文的管理,加大硕士毕业论文指导力度和监督审查力度。
(一)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硕士四年的教学。
1.课程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2.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硕士生设立科研导师,硕士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与科研导师接触,协助科研导师做科研方面的工作,跟随科研导师感受课题申报、调研、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结题的整个科研过程。二是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系统讲解选题、写开题报告、查找资料、制作调查问卷、研究方法等。三是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参加三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己选题、制定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
(二)改进硕士毕业论文的管理。
1.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应制定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包括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条件与职责、硕士毕业生分配办法、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办法、奖惩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明确哪些教师有资格指导硕士毕业论文,每位教师分配多少学生,对教师的指导质量进行评价并予以奖惩,以此促使教师提高指导质量。
2.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程并实行全程监控。硕士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指导与写作、提交与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论文资料装订与归档等多个环节。首先,学校要对每个工作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使教师和毕业生明确如何去做。其次,建立硕士毕业论文全程监控制度,学校或学院对各个工作环节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切实负起指导责任。
3.改变论文写作和答辩时间。由于毕业生大四阶段尤其是第八学期事情很多,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建议把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大三放暑假前即第六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将毕业生分配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论文的指导;大三暑假里,要求学生进行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确定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利用大三暑假的时间进行调研,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实际资料;大四开学后的一两周内,组织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安排毕业生撰写论文初稿,年末前提交;元旦后以及放寒假的两个月时间,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闲暇时间较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指导毕业生完成论文的修改;第八学期开学的一两周内,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4.加大硕士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与审核力度。选题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指导教师要加大对毕业生选题的指导,强调毕业论文选题要与所学专业挂钩,选题要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实习单位面临的突出问题,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选择纯理论研究的题目,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宜限制不宜宽泛、等等。其次,学院要加大毕业论文选题的审核力度。学生选定题目后,提交给学院,学院要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可行性、深度等方面进行评审,要求选题不当的学生重新选题。
5.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实行首位参选制。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论文,应该是该教师指导的质量最优的论文。审核不合格的,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审核,毕业论文审核合格后,才给学生颁发学位证和毕业证。毕业论文的末位审核制对督促毕业生认真写论文、督促指导教师认真指导、杜绝教师给“同情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