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2 12:48: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枣核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学校进行了支教实习前一个星期的培训之后,我们五人分配到盘龙区茨坝中学。
8月28号,很早我们就收拾好行李,在学校安排好后,茨坝中学的总务主任杨老师和王老师开着车来把我们接到了学校。刚到的时候,在小会议室与德育、教务主任,指导老师见面后,然后安排我们实习的班级。我们五个人分别在初一到初三的10个班,基本跟随指导老师所带班级。
我们的教育实习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教学工作实习,另二是班主任工作实习,三是教育调查。
一、 教学实习工作方面
教务处分配了在教学实习工作方面,W跟随X老师,M跟随H老师,Y跟随Y老师,L跟随L老师,P跟随Y老师。
接下来,学校发了听课记录本给我们后,我们开始了听各个指导老师的课,,看他们是如何讲课的,如何传授知识,如何管理组织课堂,如何控制课堂时间。而且,在听课时,我们都做好充分的听课记录,分析评价老师讲课的方法,W和我都记录了两本听课笔记,其他也满满的把听课本记载满了,在大量的听课中,我们逐步地学会良好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
我们的第一节课之前,由于我们是不同的班,不同的指导老师,教学内容都不同,我们集体备课的很难实施,但我们五个人之间经常互相指点,然后进行试讲,集思广益,逐渐完善上课教案。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放过,在大家商量之后得出一种比较满意的教学方式,透彻的分析整个教案。在小组评过教案之后,我们还把教案教给指导老师审核指导,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更加完善我们的教案。
我们讲的第一节课,有W在初二(3)班讲的《枣核》,M的初一(1)班讲的《伟人细胞》,L初二(2)班讲的《端午日》,Y在初三(1)班讲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在初二(2)班讲的《节选》。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去听课,我们互相之间都进行听课,互相学习指导。也从指导老师那里得到许多的指导意见和改进措施。我们都举止从容大方,学生积极的配合,带队老师、指导老师都很满意,包括我们自己也很满意。
在文科组的教研活动中,我们都在每周三下午积极的参加文科组教研活动,在讨论中学习到了许多。
W还被分到小学代课,在小学部里,得到了许多的上课的机会。而且中小学的许多事情中,我们也被分了处理中小学的各种事务。
此外,我们都积极认真的批改学生的,无论是学生的日常作业,抄写生字词、课外练笔、作文等,我们都认真查找出学生的错误,认真地作好评语的书写。记得刚到实习学校,便参加了盘龙区初一新生水平测试的试卷批改工作,后来参加了月考,期中考试的的监考和批改等工作。
关键词:生药学;教学方法;效果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中医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
我校2008年新建药学院,直至2012年,生药学课程为第5次开设,主要针对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学生普遍反映生药学的理论虽不深奥,但概念较多,内容繁杂枯燥,难以记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内容生动具体化,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提高生药学教学质量,是我们在生药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改进课堂教学
1.1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药学的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为了解决生药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乏味的问题,我室教授将一些妙趣横生的民间小故事搬到了课堂上,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如巴马长寿乡的奥秘与一种生药材“火麻”密切相关,巴马山区种植火麻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巴马人一谈到巴马火麻,就会脱口而出:“天天吃火麻,活到九十八”。据国际自然医学会调查发现,火麻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不饱和低脂肪酸,而经常摄入不饱和低脂肪酸,正是巴马百岁老人长寿的奥秘所在。再如何首乌、当归的名称来源,人参、柴胡、甘草等相关的民间奇闻轶事,对学生记忆生药的特征、作用非常有帮助。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和压力增大,人们越来越重视怎样通过中药调理和养生保健保持身体健康,学生们也对一些具有保健和养生功能的生药特别感兴趣,想了解其在保健、美容及养生方面的应用。针对这一现象,我室教授授课时,还适当增加了具有“药食同源”类生药在日常保健养生中的应用实例,如山药、黄芪、红枣、枸杞、党参等,不但从侧面促进了学生学习生药学的兴趣,教学质量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1.2 实物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生药学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内容丰富,图像资料多,实践性强。因此我校从开设课程之初一直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课件中包括生药原植物(动物)图片、药材标本图片、显微组织和粉末图片等图文并茂的内容,使《生药学》教学变得形象、生动、灵活,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是单纯的多媒体教学只是突出体现在视觉和听觉效果上,而无法实现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的体验效果。因此,我室从去年开始陆续购得150余种常见中药材,几乎囊括了所有教材上讲到的生药。我们将药材分装成小袋,每次理论课时分发给学生,使学生可以触摸,嗅闻,甚至品尝,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对各种生药特征的掌握和记忆,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1.3 尊重并突出传统鉴别心得
生药材的鉴别内容较分散、枯燥、不易记忆。对此古代劳动人民展现出了他们非凡的智慧,他们对生药材的鉴别要点有言简意赅的总结,归纳为“歌诀”或经验术语。时至今日其中的大部分在生药材鉴别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如描述贝母类生药的“大贝单瓣似元宝,珠贝元宝瓣合抱,松贝粒小怀抱月,青贝扁圆开口笑,炉贝圆锥有黄斑,平贝上下两面凹,贝母鳞茎皆分瓣,若不分瓣是假冒”:野山参的“芦长碗密枣核芋,紧皮细纹珍珠须”;大黄的“星点”:天麻的“鹦哥嘴”等,这些歌诀或经验术语字数少,句子短,朗朗上口,生动传神的表现出了生药材的性状特征,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药材性状的理解,另外也方便了学生记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室教授讲解到相关内容时,均将“歌诀”或经验术语讲给学生,增强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记忆,并在考试中也涉及到相关内容。
1.4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过程去获取知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本教研室《生药学》的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生药学知识体系的特点及章节的内容安排,在每个教学章节中选出一两种代表性的生药,安排讲课时间表。学生分为3人一小组,每小组由1位小组长负责,选一种生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查阅文献,交流讨论,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准备教案和讲稿。教师在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预留约一个课时的时间,每次由一个小组上讲台作为“教师”授课,其他小组可积极提问,小组成员需要答疑解惑。授课完成后,对于学生存在疑问的内容以及难点、重点内容,教师再做详细重点的讲解,以保证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对学生的讲解情况做出评价,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法机械、枯燥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有所提升,也能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习兴趣,转变了学习观念,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根据生药学教学特点,努力改变教与学脱节、学与用脱节的现象。通过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理解未知的东西、思考新的问题,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2 改进实践教学
2.1 改进实验课教学
我们的实验课一直坚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验课均为单人1组,综合性实验占75%。学员所观察的生药材达到80余种,平均每次课10种。观察的生药永久切片为40张,平均每次课5张,每次实验课学员均自己动手做粉末切片,共计20张。我们首先优化实验内容,增加了常见生药伪品的鉴定,授课时对照真品与伪品实物,逐条讲解特征;其次,实验课结束前增加一次实验考核,考核内容为未知生药粉末鉴别及常见的生药材鉴定,学生不但要鉴别出一种未知的生药粉末,画出显微特征图,还要认识十种以上的生药材,而实验成绩占课程总评分的30%。这种考核方式提高了生药学的教学质量,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开放性教学模式
生药实物标本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室经过不断积累,建立了40平方米的生药标本室,包括生药标本、浸制标本、药用动物、矿物标本和腊叶标本。目前已展示各种标本150余种,全天对学生开放。同时,我们充分发挥了网络课程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的优势。建立了涵盖整个《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依托我校功能完善的局域网,在教学过程中将生药学网络课程和药用植物学网络课程推荐给学员,提高教学效果。并建立了网上生药标本馆和虚拟药用植物园,增加了教学信息量。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和指导学有余力的学员采集和制作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标本,指导学员撰写说明,并开展标本制作竞赛,最后收集学员制作的标本入本室生药标本馆。整个活动能使学员获得最直接的感官认识,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平台,达到增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3 增加野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