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

时间:2022-05-09 16:4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异常行为 干预 艺术院校 可行性研究

一、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必要性

大多数教育者相信,大学生群体思想较单纯,在校生活学习较规律,发生异常行为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乃至“95后”、“96后”的新一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校园生活中的主体。比起往届学生,现在的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更多、思想越发有个性和独立,但他们的人生观和心理素质还尚待健全,在人际关系相处中缺乏技巧,容易受到自身不良情绪和外界因素干扰。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疏导,则容易导致某些学生产生人格障碍,进而发展为病态心理,最终做出偏离和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所以,当今高校大学生异常行为的发生现状不容忽视。

面对现状,针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与其相适应的心理教育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当下应结合高校工作,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疾患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尝试性的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力图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和调试方法,并努力从源头上总结出有效的健康情绪培养方式。

在帮助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同时,德育教育也是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作为高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构建始终离不开对于学生的培养,学生的道德体系教育是否完善,学生在校园中的生活和学习是否积极向上,学生相互之间的相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辅关系是否融洽等方面,都关系到学生在校的行为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否成功,也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在未来大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在我国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创作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加强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是当下艺术类院校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在平时的学习和创作中融合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并在作品创作中弘扬社会道德及基本价值观。

二、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意义和作用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多为“90后”甚至“95后”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是很明确,加上需要经常靠自己处理复杂事务和人际关系,遇到挫折后往往只看到自己在学习生活及与同学交往中的不足之处,甚至夸大自己的缺点,因此容易出现自我封闭、厌学情绪、自卑感、社交障碍、情绪不稳定等无法正确认知自我的情况,如果不及时从源头上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干预,则极有可能让原有的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

针对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可以通过德育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同时正确对待可能会迎来的挫折。具体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每一阶段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发现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在某些不足之处取得的进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并记录在案,以便在下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进行横向比较。尤其对于部分自我封闭、自卑感情绪较明显的学生,应当鼓励其多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上都要经常给予关注,同时可以通过让其参加学生会、学校社团、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创造这些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机会,逐渐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重新投入正能量的大学生活中。

2.帮助大学生积极融入集体和社会。大学校园集体生活比起中学时期相对单调的生活来说更具有社会性、丰富性等特点,大学生自来到大学校园后,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将自己圈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空间里,久而久之就会逐渐疏远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个人行为也不能及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和鼓励。相反大学集体生活中可以亲自感受到周围同学所带来的集体力量的强大,在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中,大家互相帮助,讨论各种棘手的问题,从中也可以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同时在集体中可以得到更多个体表现自我、认识自我的机会,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锻炼和培养他们一些将来社会活动中所必需的基本素养,造就他们良好的个性素质,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其他方面特长,为学校所组织的各类文体类、公益类活动出谋划策、添砖加瓦。这样不仅增强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和能力,而且无形中造就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之间关系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日后他们能够在就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团体打下坚实基础。

3.促进大学生人格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是关系到建设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入校后,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德育教育,是帮助有心理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学生摆脱偏激、焦虑的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对当代社会认知能力和善恶辨别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艺术类院校里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进行哲学理论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传统课程,而且可以让有能力的各专业学生自行组织类似心理健康漫画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公益演出等形式的有关艺术类创作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尝试。通过这些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同时融合艺术类院校的特色。

第2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当代大学生;成长;重要性;特点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国家未来的希望是那些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如果大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不过关,不光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也对国家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和不利。为此,我们需要去正视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重新认识德育教育之于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大学生德育的特点

1、有积极进步的政治思想但识别能力差

据一项调查表明,当代的大学生都具备非常强的历史使命感。很多学生都有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也有着担任富国强民的愿望,能积极的维护祖国与民族的尊严和荣誉。他们在政治上思想积极进步,但遗憾的是,由于当今时代各种浪潮的冲击与干扰,再加之大部分的学生对马列主义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没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简单的思维方式,缺乏辨证能力,无论是全面还是片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患得患失,做事有激情但也很偏激,比较认同社会公德,但自身的文明素质不高。

2、价值观的取向易受到影响

我国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消极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在个人的价值观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虽然个人价值的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功利色彩还是影响着大学生在个人奋斗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表现,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越来越被大学生所接受。

3、有很强的创业成才愿望但太自我理想化

当代大学生都有很强的自主创业的愿望,更有不少的学生在校园求学的阶段就已经开始扮演进入社会的角色了,急功近利略显轻浮。大学生就是千军万马争渡独木桥后最终的胜利者,他们已经具有了理想主义的思维惯性,盲目的自信,陶醉于自我的世界当中,对自我评价的片面,理想化色彩较浓。这些都给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实现带来了不小的挫折。

二、德育教育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环境主要为外部德育环境与学校内部德育环境,其中外部的德育环境主要是通过国际国内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事业追求、人生规划及人格塑造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学校的内部环境则主要通过学校内部的设施、环境等校园物质和精神因素对大学生成才起着保证作用。

从这些外部环境就可以显示出社会以及学校对德育教育的程度。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负面的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尤其市场经济的渗透不断的影响着每个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只为有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过更舒服的日子,眼里早就没有了在学校里能学到多少知识的想法了,加以代替的是在大学能够让自己以后赚到多少的钱。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开始拜金,唯利是图,更不会把学习放在心思上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道德水平的缺失,缺乏德育教育的体现。

大学就是一个大熔炉。招录了不同家庭背景以及思想素质各异的学生,有很多的学生为了在同学面前不丢面子,铺张浪费,盲目的攀比。家庭好的学生不断的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有钱,自己过的有多好啊,吃的、穿的、用的有多贵,久而久之在这种环境下,家境不好的学生也起了变化,开始盲目的攀比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攀比不仅加重了自己父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的心理。这全是价值观,个人观取向的问题,一个受到良好德育教育的学生,就不会被负面的因素所左右,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初高中时努力学习,但是考上了大学以后,没有了家人和老师的看管,他们不断的变的懒惰起来,每天不是泡在网吧玩游戏就是在外面厮混。

曾经就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高校的在读学生,其家庭条件优越,父亲为局级干部,家境优越,本来他的父母工作就比较忙,加之在考上了大学以后更没有人对他进行管教,刚开始他也是由于需要查找一些资料等方面接触网络的。但随着网络的多样化,他对网上的各种信息各种东西都产生了新鲜感,并不断的开始尝试,渐渐地,他开始迷恋上的网络游戏,久而久之他就逐渐养成了上网的习惯并形成了网瘾。荒废了学业不说,身体也是越拖越垮了。

因此,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虽然学校以及国家给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要想培养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就要认真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以及根据当代的社会变化去教育引领他们。学生才是国家的未来之星,如果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不过关,不光影响这个人的发展,也对国家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和不利。

三、总结

第3篇

关键词:高校 德育工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31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高校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德育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为我们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中国高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我们的工作与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高校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部分学生对集体主义取向持否定的态度,部分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不能正确辨识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却对极端个人主义异常崇拜。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年龄趋向低龄化,思想、心理还不够成熟,对生活的积累、理解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自我监督和控制的能力还不强,情绪也不够稳定,加之高校在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使部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道德修养,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2.“德育首位”的教育是指在教育整体中,德、智、体、美其他方面教育缺一不可,而德育居于主导和统帅的地位 [1]。而中国部分高校还没有把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部分学生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还存在模糊的认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仍有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加以教育和引导。在高校德育目标实现中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两课”教学还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总的来说,传统的德育工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3.一些高校德育队伍老化、方法落后。中国高校在长期的德育工作与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这对于我们做好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借鉴作用。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环境已经在发生变化,需要与时俱进,相应地转变工作方法。有些高校在德育工作中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形成的陈旧观念,例如把德育当做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约束,把德育方法当做“管制的手段”,一味从主观愿望出发,制定一系列条条框框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显然这种做法不符合实际,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这与我们当前所大力倡导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更是截然对立的。

4.社会消极因素对校园环境的影响。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地位的差别,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往往有所不同。具体利益的差异,使得人们的愿望和要求也常常不尽一致;二是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了。随着信息流通手段和文化传播手段的日益先进,大学校园围墙的作用愈见微弱。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三是社会“不正之风”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负作用。一些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商业活动中的以假乱真以及行业不正之风屡见不鲜。这些丑恶现象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针对高校德育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应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建设,增强其实效性。

1.当前高校德育内容过于狭窄、单调,要树立“大德育”观念,通过道德素质教育,调整和拓展德育内容。高校德育必须把道德素质教育提到重要地位,把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支撑点,在德育教育中充分重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和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德育水平。高校德育的目标是以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把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要达到这个目的,仅有教育者进行外在的灌输是不够的,它必须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反映和主动参与,使受教育者比较自觉地接受教育,通过自我的内化实现这个过程。高校的德育工作贯穿在培养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全过程。

2.研究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去的途径和做法;研究参与德育系统工程的力量,包括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两课”教师队伍,业务课教师的德育骨干。应该在业务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强调教书育人的功能。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德育还要结合他们的专业教育进行才更有效果。

3.形成全员德育意识和全方位的德育格局。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德育工作的责任,要做到“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结合教学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着眼教育,从严要求,注意方法,使之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各项服务工作都应有德育功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激励和教育。

4.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高校要按照“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要求,建立一支能适应高教改革新形势,一是要注重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通过各种激励措施使德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既通晓德育理论知识,又熟谙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有关知识,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努力营造人人追求高尚人格的氛围,促使德育工作者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人、教育人;二是要为德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和实践的机会,努力培养一批德育工作的专家;三是要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

5.坚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诚信教育。高校应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来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强,使他们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具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精神。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结合有关专业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来开展思想教育,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用多样化、多渠道、多载体的方法。

6.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两课”教育在把新一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要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不断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实效。同时,“两课”要以时代精神为主旋律,踏着时代的节拍而不断更新内容。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其重点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高质量地实施“两课”课程改革新方案,要认真总结经验,组织力量着重抓好课程体系的研究、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在提高质量、“进学生头脑”上下工夫。要切实改变那种以卷面分数来评价学生思想道德水准的考核办法,要把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表现作为对其考核的要求。

7.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第一,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校园道德文明的氛围,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对强化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减少乃至消除他们社会行为的失范,会起到很好的环境教育效果;第二,净化校园文化环境。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必须充分意识到,也应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先导作用,构建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集古今中外文化之精品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情趣品位;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要通过开展各种文明健康的文化、科技和体育等活动,建设“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新的观念和广阔的视野来重新审视高校的德育工作,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以学生为本,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把德育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8

全媒体是指全新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提供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信息管道,以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全媒体环境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与困境:首先,海量信息造成了大学生信息筛选的困扰,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其次,全媒体网络报道新闻时会充斥大量的负面新闻,而社会学习与社会模仿心理导致相应的负面新闻接连发生,最终造成大学生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失去信心,无法塑造自身美好的道德人格。最后,很多大学生面对虚拟的、快餐文化盛行的物化世界无法有效应对,表现出空虚与茫然、消极与避世,甚至选择错误的价值观。

本文从教育观念、组织方式、技术手段、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

一、高校德育工作观念更新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全媒体知识,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并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适应这个信息化的大时代需要。

1.了解全媒体知识,接受全媒体时代的教育理念

全媒体的突出特征就是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的个性化与社群化。德育工作者要了解全媒体的含义与特征,打破传统的德育工作教育模式,积极融入全媒体德育工作的大环境中去。

2.掌握全媒体知识,运用全媒体开展德育工作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全媒体的技术手段、应用方式,运用全新的教育技术和方式方法开展德育工作。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另一方面,要对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进行全新探索。

二、高校德育工作组织方式革新

传统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交互的社交方式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师生之间有情感、眼神甚至肢体上的互动与交流,有一定的德育效能。但这种传统德育方式也存在弊端,比如说,教师在校时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当面交流使学生某些问题时学生会难于启齿,遇到一些困难时不能向老师和盘托出;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安全感,以及二者之间的信任缺失,不能做到有效沟通等。而社交网络、即时通信软件等全媒体方式可以为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打开新的德育教育局面。

1.开学新生教育,及时建立社交群,为今后开展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新生教育是让大学生迅速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教育,大学新生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因此如何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开展新生教育时及时公布社交群号,让大学新生及时加入;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疑问,会为今后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2.常规事务管理通过QQ群及时解答疑问为学生排忧解难

通过广泛运用全媒体,常规事务管理工作效率会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社交网络的即时互动可以打破时空障碍,使沟通更加畅通。比如说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把握与监控,以及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和不良情绪的及时疏导等。

3.学生评奖评优以及心理普查等可以发起网络投票和网络问卷

在全媒体环境下,针对学生评奖评优,教师可以对候选人发起网络投票,这样会方便、快捷地统计出评选结果。而对于学生的心理普查,选择相对低耗环保的无纸化普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较为迅速地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心理状况。

三、高校德育工作技术手段创新

“要积极吸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大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高科技化。”当前,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全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已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采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改进和更新教育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1.熟练掌握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功能

有些老师面对全媒体的冲击时,选择了故步自封。德育工作者应该打破僵化的工作方式,熟练掌握社会网络和即时通讯工作等这些在德育工作中运用非常广泛的全媒体,对于基础功能的掌握和熟悉是最基本的要求。

2.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

全媒体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德育工作者要顺势而为,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使其成为德育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群体是全媒体的受众,他们求新、求快,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和新颖软件,教师要想德育有效,就要把握住大学生的这个特点和特质,做到与时俱进。

四、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求新

高校的德育对象主要是“90后”大学生,要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90后”大学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求新、求知、变通能力较强。因此对这些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就要注重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注重教育的及时性,及时联系网络讯息,使其和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一个合理的链接。

1.利用网络热点和学生关心问题进行及时施教

进行海量信息的筛选时,教师要注意对网络热点事件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的总结和梳理,引导学生的正确观念,进而影响学生主流文化的构建。网络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发共鸣,对学生困惑的问题及时施教、及时梳理,也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2.聚焦热点教育事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

关于教育热点事件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德育工作者要辩证地为学生解析和回答,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大学生有时候因为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不足,难免对于一些问题产生困惑,甚至错误的观点,德育工作就是为大学生拨开云雾,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3.注意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

全媒体环境下德育内容的核心议题就是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德育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遇到问题及时施教。“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化,一方面要在学生的生活中渗透德育,另一方面让德育内容回归生活”。这是德育工作者适应这个信息化大时代该有的思路与情怀,希望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把握全媒体的时代特征,总结出更为完善全面的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让大学生更好地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 现状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83

1 高校德育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的有效性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打下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人格修养的根基,能否成为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高校德育课作为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其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我国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都作出了努力的探索和研究,从各方面积极改进和完善德育课课堂效果。

但在高度重视的背后仍存在着令人堪忧的德育课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一的教学观念缺乏启发性,“教师+教室+教科书”的教学特点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和创新的学习理念;二是德育资源匮乏,尤其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状况的文化资源开发较少,致使高校德育成为政治口号的代言课,缺乏吸引力与针对性;三是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这种死板、缺少人文底蕴的说教方式不能打动学生,使高校德育失去了感召力和吸引力。四是教学目标上,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造成了学生对德育课的逆反心理。德育课自身因素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的完成,降低了德育课实效性。

当前德育课教学实效性不高,不仅受到德育教育自身因素的制约,而且也受到外在客观环境的影响。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较容易变得躁动和迷茫,这些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造成了冲击和不良影响。

2 提高德育课实效性的基本方案

面对提高高校德育课实效性的艰巨任务,针对高校德育课现状与成因进行剖析与总结,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从以下个四方面努力:

2.1 打破原有教育理念的束缚,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互存共生

纯粹抽象理论的教育模式,使得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知识学习,抽离了德育知识和生活实践的相互作用。学生在接受了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后,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才能完成道德认知内化与道德养成外化的相互转化,做到知行合一。反思和打破原有教育理念的束缚,可以从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来面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理念上的困境。一方面将德育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拉近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避免德育课教育片面化和表面化。另一方面,要让德育课堂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引导学生用德育知识自主建构道德人格,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里观察和感悟道德内涵,并不断地实践和修正自我道德修养。

2.2 深度开发和利用德育课资源,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脉,其中所蕴涵的优秀的德育思想,是德育教育的根基和能量源泉。深度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有利于拓展德育课内容和途径,提高德育课的人文底蕴和艺术性,削弱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强高校大学生对本民族时代精神的鉴别力和坚定性。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队伍的建设,激发高校德育课教师对德育资源开发的兴趣和积极性,为高校德育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另一方面注重挖掘具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德育资源,用辩证的原则对其加工和整理。选择具有丰富德育文化内涵和贴近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活的资源,融入到德育教学中,提高德育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3 创新和优化组合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焕发德育课生机和活力

高校德育课途径与方法缺乏拓展和创新,是高校德育课现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若方法错乱没有针对性,就会降低作用,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排斥心理。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能使高校德育从灌输走向对话,从呆板教学走向润物无声,从德育认知走向德育感知,再走向德育自觉。高校德育课方法创新必须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坚持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对高校德育内容进行讲解时,将一些专业术语,尤其是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内容,用生动而活泼、浅显而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说,避免纯理论的探讨和过于狭隘繁琐的引用,增加高校德育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另外,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明白德育知识的深层意思,还要解释传统德育美德的文化背景和由来,增强德育课的认同感和说服力。同时,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既不游离于实际生活,也不远离学生现实需要,确保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2.4 构建德育目标层次化,关注德育对象主体性

高校大学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和问题,因此,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从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和改革,都离不开对不同阶段德育对象心理状况的把握。离开了教育对象的德育课,就成为了盲目的行动者,不能使教育对象感受到存在感和重要性。将德育对象和德育目的放在一致的位置,重视他们之间不同的需求和接受能力,采取相应的德育课程教学,这样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课才能赢得更多学生的喜爱和支持,才有利于德育课程各项活动的进行。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课应使学生在课堂上从学习兴趣出发,从主动接受德育知识中在感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反思和成长,在个人思想和行为道德素养的进步中塑造出个人品质,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人格魅力,成为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现代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论[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176-180.

第6篇

一、情境德育的“入情入境”,助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情境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智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在情境中加以训练与体验,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德育实践活动。情境德育“入情入境”,引导大学生主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而自觉践行相应道德行为。

(一)启发感受领悟

以学生高度积极的主体情境体验为载体来组织情境德育过程,需要学生自由进入情境,实现亲身体验,感悟思想道德知识与情感。从这一角度讲,情境德育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起基本的道德素养。扶贫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触景生情”中领悟并铭记社会责任感,践行“敬业”、“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引导反思生成

抓住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实际,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反思生成,关键是要提高情境德育的感染力,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而培养道德行为能力。网络虚拟情境可谓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和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虚拟情境的氛围中,大学生们表达观点更加直白,与师长、同学间的交流互动更加自然,这其中的反思生成促进了大学生将“爱国”、“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转化。

(三)促进整体升华

“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自于情、出自于愿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道德的核心,育情是德育的关键。情境德育对“境”中之“情”的重视,在整体升华阶段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情感交流,提升感悟、反思生成的内容,使学生在升华中形成理性判断,建立良好的价值认识。建设大学校园道德文化,积极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大学生情感,积极引导与熏陶,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二、情境德育拓宽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途径

情境德育倡导价值观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体现学生的成长与情感需要。它所设计的情境大多来源于社会生活,其真实生动性与发人深思性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对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作用显著。

(一)情境德育彰显了活动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结合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主题情境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多种主题情境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对学生心灵产生的震撼也是最大的。在开展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观和民族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使其真正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历史命题。

情境德育对活动体验与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情境活动开展前就要有精心的设计与周密的思考。要区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情境活动。在活动实施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省悟,实现内化,提升道德品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觉要求。

(二)情境德育丰富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大学生接触外界环境较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与深度上容易缺乏情感因素的支撑。情境德育主张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情感的桥梁作用,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维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竭动力。情境德育营造的情境氛围,通过对需要、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激发,以情动人、以情育人,让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认同,并渐渐养成相应的道德行为。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的情境实践活动,走进社区担任见习居委会主任,直接感受居委会工作的琐碎与具体,能深深为居委主任的不避酷暑,热情为居民排忧解难的精神所感动,从中由情感体验上升为道德体验,形成人生经验,培养敬业、友善的情感和意识。

(三)情境德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境德育本身也是一种养成教育。情境德育创设的德育情境具有激发道德动机,激励学生追求积极道德行为的作用。情境德育让大学生们在情境活动中,通过各种良性的德育因素的刺激和规范,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易于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道德热情、愿望和道德责任感,引起积极反应,从而产生激励效应,促使大学生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多种情境主题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真实的社会情境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让其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三、创设多维立体的德育情境,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既是群体,又是个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场景,精心设计各种情境,让大学生身置其中体察、领悟、体验。

(一)校园情境

大学校园情境指高校具有浓厚人文气氛的校园环境、校园物质设施的人文意蕴、传媒的文化传播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主要包括景观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节日文化、仪式文化等校园文化,它们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有直接影响。例如,上海大学校园主景区的张家港路,为莘莘学子营造了学习张家港精神、勇于自我加压、敢为天下先的人文情境。此外,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课堂教学情境

首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不断理解和认同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富有实践特色、富有旺盛人气的价值理念。其次,应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来。利用能够体现一定价值冲突的案例组织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大学生自我甄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内化。2013年底,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超级大课堂”即是以问题情境为导向,突出“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实现“百家争鸣、达成共识”。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与课堂总结,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和引导。最后,大学生形势教育的重要载体――党课、团课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创设活跃课堂情境的契机。

(三)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是指创设各种特定的情境,提供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设计模拟角色,营造人文氛围与德育的“情绪场”,可以在模拟情境中有效感化大学生,使他们在深刻认知模拟角色的技术上产生内心体验,达到德育的自我升华境界。社会心理活动直接受社会情境的作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环境只有经过情境才对社会心理起作用。同一行为、同一刺激在不同社会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漠视交通安全法规。“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捕捉诸如此类的社会情境因素,设计模拟角色,让大学生进行情境扮演,设置相应的情境问题引导大学生讨论,让不同的角色阐述自己的观点、感受及对他人的期望进而引发思考。让大学生在角色模拟及讨论结束后,对社会公德、文明行为等有明晰的认同,进而形成自律和他律。

(四)社会实践活动情境

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对于高年级大学生,应该更重视实践的作用,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在实践活动情境中投入了情感和理性,提高了明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在社会参与中的成熟度和独立人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使关注、关心、关爱他人成为道德共识,乐于助人成为生活习惯,推动社会风气蒸蒸日上。扶贫支教等实践活动情境,让大学生在其中既丰富了情感和生活体验,也增长了公益心、同情心、关爱之心。

(五)新媒体虚拟情境

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深受大学生欢迎,可以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许多学生认为“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多样,易于接受”。建设新媒体虚拟情境的思想教育通道,通过校院网站、各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学校可以淡化传播者的身份,减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借助新媒体虚拟情境,还可以不断拓展课堂教学阵地,实施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掌握他们的情绪波动,了解其思想动态。高校德育工作部门应该开设自己的官方新媒体账号,并及时更新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以丰富的内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想象情境

第7篇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在科技、法治、管理、组织、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从而不可避免地对包括德育在内的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人才的国际化流动、培养和竞争愈演愈烈,教育的国际化转型更是刻不容缓。

但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凸显的是一种在经济上的总体性或共存性的倾向,国际化则更隐含着国家主体性和个性,是以民族国家的历史、国情、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为前提的。因此,本文更倾向于探讨在保持民族国家主体性前提下,如何实现本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国际化转型创新问题。

一、国际化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

冲击与挑战

1.国际化对高等人才培养的冲击

随着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高校的德育环境更加开放化、复杂化,德育内容也更具扩展性和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标准趋同的要求下,高校德育内容应更具伸展性和包容性。高校应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宏观意识、开放心态和遵守国际基本准则的意识,也要培养他们学习正确处理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国际化形势下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也使得高校德育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

第二,培养途径。当前人类社会处于互联网推动的全球化进程中,互联网作为当前最先进的传播平台在全球的广泛运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作和学习方式、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高校德育也由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教育内容渗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转变为理论、实践、生活和网络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规避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2.国际化对德育工作的挑战

在国际化和网络化这一突出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更加开放,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快速获得信息,思想状况更加复杂和活跃,他们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也更加高涨。然而,由于德育工作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国际化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冲撞、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较量,以及国际化对传统价值观念和国家意识的挑战等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必须及时调整更新,以适应当前及未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和主要问题

比照国际化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在目标、内容和模式上都存在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

1.高校德育工作难以适应时展的迫切需求

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发展特性。高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生活方式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道德准则、政治信仰都在迅速更新。德育工作必须随时展而进一步发展。

2.高校德育工作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

当今社会的发展更强调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而言,由于信息的无限丰富和成长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敏锐多变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综合素质的需求和创造能力的期待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传统德育工作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3.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存在针对性不强、创新性不强、适应力不足的问题。一些德育工作者对现实大学生生活实际状况缺乏了解,不够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较少考虑到他们面临的国际化背景下复杂的社会关系、高强度的社会竞争和他们自身的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对他们团队意识、独立人格的培养以及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与国格意识的教育并未取得良好的整合效果。此外,对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也是当前德育工作较弱的一环,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如何实现国际化背景下

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面对国际化背景下德育工作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在充分了解我国高校当前德育现状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成为极为紧迫的问题。要解决创新发展的问题,一个前提就是要明确把握受教育群体――大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新的时代特征,另一个前提则是要深刻认识德育自身的本质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来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实践尝试。

1.深刻认识受教育群体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受国际化的各种影响,又与这30年来独生子女政策的特殊成长环境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的复杂影响下,形成了“80后”、“90后”大学生明显的特点。一方面他们有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扩大交际圈、应对社会角色转换等诸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天生的自信,在为人处事中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

部分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表现出“大我”意识弱化,“小我”意识增强的特征,对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再强烈关心,对自我发展和人生规划则有了更多的诉求;在人群组织机构上表现出与“大众化”的分离,即大学生对适应大众需求的产品、教育内容、娱乐活动等不再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小众化”日趋明显,他们更愿意追求具有个性标签、适应自身需要的社交圈子和小众活动;他们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功利化的特征,看重学习成绩、实习经历、奖励荣誉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就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克服大学生的短期浮躁心态,更要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和内在需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深入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特性

第一,发展性。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国际化形势下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也必然紧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调整更新其理念和模式。德育作为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保证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软实力”的重要基石,也必然将随着人才培养标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第二,实践性。古往今来,道德范畴的理论提升、总结和传承从来是与实践分不开的。德育工作的实践性要求只有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与他们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三,开放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网络普及的今天,任何观点和价值观都能在网上找到生存的空间,在虚拟的开放环境下,网络对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更为猛烈、汹涌。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经受住当前这种复杂环境带来的冲击,并且借鉴国外的管理和教育经验,充分合理利用网络环境,规避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德育工作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四,示范性。德育作为修正学生品德、提升学生修养的途径,其“榜样”的作用更为明显。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教师们“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和实践结果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模仿的行为范式。

3.努力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第一,尊重本质规律,更新德育理念。首先在尊重德育工作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更新德育理念,德育理念创新是指人们对德育认知态度、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等所进行的创新。[1]在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社会实践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面对国际化的挑战,就必然要求我们尊重德育的内在规律,更新德育理念,实现德育工作创新。

第二,理解德育特性,增强德育实效。如前文所述,德育工作自身有着发展性、实践性、开放性、示范性的特征,在理解这些特性的基础上,如何运用、发挥这些特性,增强德育实效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难点之一。德育实效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2]增强德育实效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体验式教育,调整充实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方式,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机制;同时细化德育目标,使之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的校内外德育工作体系。如北京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入社会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反映学生的关注点,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现实指导性,延伸了德育教育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3]

第8篇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存在问题

第一,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第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特点。当人生价值目标与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比较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的选择和实现上有比较明显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第三,开放和竞争意识逐渐加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人际交往等方面与传统的封闭观念和单一的思维模式有很大区别。对于新事物比较容易接受,然而基础文明、社会公德等却被弱化和边缘化,甚至对社会上出现的部分不良现象和行为采取了默认的态度。第四,诚信意识薄弱。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如考试舞弊、故意拖欠学费、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甚至求职造假、美化简历等。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德育工作现状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也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2]。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和个人因素等原因,使得高校辅导员工作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第一,现在高校辅导员进行德育工作形式单一,多数采用说教灌输方式,用“守则”、“规范”、纪律去规定学生可以怎样做、不可以怎样做,对越规者处之以罚。而没有在具体的活动中把德育工作切实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第二,高校对于民族文化的学习宣传往往只停留在口号上,学生对开展的活动也只是应付参加,辅导员没能真正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三,高校辅导员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由于不少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不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渠道有效地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无法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这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

三、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辅导员德育工作中的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互联网触及世界每一角落,不同地域、不同人种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公民道德教育途径,提高全民族素质,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非常必要。第一,德育只有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有生命力,这样的德育才具有文化之源、民族之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沉淀出的坚韧性、严谨性、审美性和感染性特点,可以陶冶情操,促使道德品质的优化。第二,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们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破浪前进。第三,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性质和目标的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其特质,不仅要靠教育者循循善诱,教育和启迪学生的心灵,更要靠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学生,起到表率和典范作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就是根据这一要旨提出的,是根据高校辅导员长期以来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辅导员通过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自强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到既有情感中的教育,更有教育中的情感。

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辅导员德育工作的途径

第一,开展民族传统技艺为主题的活动,如茶艺、陶艺、古诗词、剪纸、围棋等。辅导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教育。在班会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中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思悟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二,开展主题讲堂,把我们日常碰到的道德现象,用现代的语言来诠释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内涵,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在我国大学校园里存在较多大学生道德行为缺失的现象。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日常行为不文明,用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利于大学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校园文化的塑造,而且对于建设整个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推动力量[3]。它必将引领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第三,充分发挥武术操、太极拳等体育选修课程的作用。武术的“严谨规范、勃然进取、平和浩大”的特点使学生于健身中感悟立人之道,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勇敢、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第四,通过高雅艺术进课堂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强烈的震撼力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平等和久违的对生命的关注。将“高雅艺术进课堂活动”与两课教育相结合,是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的重要尝试。为高校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收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第五,开展以社区为空间、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内容、以培育学生民族精神为目的的形式多样的社区化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和身心素养,成为“正品立德、文武兼修”的思源学子。以社区志愿者服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社区实践体验。如定期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除了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打扫卫生外。还积极为老人表演武术、剪纸等民族节目,教老人们打太极拳,与老人们下围棋。学生们在老人们热烈的掌声、舒心的微笑中获得了满足感和自信心,感悟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培养了“仁爱”的品质。

五、结束语

把德育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学习、实践、体验、感悟、内化、升华,成为道德的主人,充实了高校德育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德育中,它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促进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德育作用的广泛实现。

本文作者:吴燕端庄雨工作单位:梧州学院

第9篇

[关键词]心理学 大学生 德育工作者 情感能力

一、德育工作者的情感能力,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具有现实的需要

情感能力属于心理学范畴上的概念,它一般是指社会个体对情感感知、判断、控制和实施应对策略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表现为对自我情感的感知、判断,并使自己的情绪反映呈现出稳定、恰当的状态;另一方面通过自我情感的控制,来对其他个体施加一定的影响。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为了达到与工作对象良好的沟通,并促进其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情感能力往往是对后者作用的强调。

德育工作是一种转变人的工作,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倾向、价值追求的工作,其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政治品质、心理品质、人格品质的人。大学生德育工作就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转变、优化与提高的工作。要实现德育工作的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过程来实现,这个过程就是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只有通过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通畅的、有效的沟通、互动,才有可能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转变。而影响与大学生进行心理交流、思想交流成败因素之一,就在于德育工作者是否能够用自己情感的力量去打动学生、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学生是否乐于与老师交流,是否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因此,这就涉及德育工作者的情感能力问题。一个具有较强情感能力的教师,应当是对学生情感变化及时识别、了解并采取相应策略的人。一个具有较强情感能力的德育工作者,就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理解,学生也乐于向教师倾吐心声。德育工作者只有具有较强的情感能力,与学生沟通才会通畅,气氛才能欢快,德育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二、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应当对德育工作者的情感能力有具体的要求

1.德育工作者应具有情感表达能力。一般来说,人在接触外界事物后,必然会产生对事物的情感体验,随之产生某种情绪,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大学生也是一样,他们在日常学习、社会生活中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将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行为。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必须首先识别出学生的真实情感,在此基础上向大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面对大学生积极情感时,德育教师要予以鼓励、肯定,在面对消极情感时,要予以化解、消除。在工作实践中,德育工作者情感表达能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情感移入。情感移入就是德育工作者将积极的情感输送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理解到。当代大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情感体验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具有很多不同的、复杂的情感体验。有些情感体验表露出的情绪是真实的,但有些表露出来情绪就是虚假的。作为德育工作者来说,就要深入到学生之中,通过与学生语言交流、活动交流等,细致观察学生,了解其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德育工作者应当关心学生、体察学生的态度,将自己的情感植入他们的心田,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理解和支持,获得老师精神上的支持和动力。当代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友、实践中面临很多压力,存在很多困惑,德育工作者要多给予他们关注、理解,多与之沟通,通过将自己的情感信息传送给他们,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帮助,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化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第二,情感自控。情感自控是德育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情绪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以及采用的应对心理策略。德育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工作头绪多,工作压力大,随时面临不可预测事件的发生。因此,德育工作者的心理也经常遭受不同的冲击,而引起情感的变化,产生情绪上的困惑与冲动。德育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必须具有情绪的自控能力,而情绪自控能力的基础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情感,清醒认识自己的情感变化,时刻关注自己情感的状态,这是情感自控的基础。在清醒地识别了自己的情感变化的同时,德育工作者还要具备情绪反应自我调控能力,使自己的情绪反应、情绪表现得恰当、适度,有利于学生的接受、理解,有利于学生情绪的调节和思想的转化。反之,假若德育工作者没有识别自我情感状态,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就可能引起情绪的失控,在与学生交流或处置学生事件中就容易采用感情用事、粗暴、简单或失当的方式,很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极大挫伤,或引起学生的愤恨、恼怒、非议、抵制的情绪,也容易导致事态的扩大,造成负面影响或严重后果。

2.德育工作者的情感激励能力。这种激励能力,表现为德育工作者通过良好的情感体验去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获得积极的情感反应。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种动态的工作,随时面临复杂情况的考验,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积极的心态、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德育工作中,保持乐观、积极、友善、宽容、自信、顽强的情绪和态度,以达到对大学生产生良好情感激励的效果。

3.德育工作者的情感控制能力。德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群体,群内个体之间千差万别,情感表达、情绪反应不一。它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但要具有识别大学生情感、激励大学生情感的能力,还应当具备通过自己的情绪策略,应对学生情感变化,达到控制大学生的情感发展的能力。对大学生这种情感发展的控制,不能用生硬的方式实施,而要通过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情绪的良好影响,使之发生情感体验的转变,最终实现对学生思想的转化,情绪的控制。情感控制能力本质上属于德育工作者的一种情感交际能力,它的强弱表明了对大学生情绪的控制能力,体现了对大学生情感体验转变的作用。在情感控制能力运用中,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情感体验转变的作用,来源于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处境的体会,来源于换位思考后对学生情感体验的理解。只有实现了与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分享”,才能实现德育对学生情感的有效控制,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转变与优化。

三、积极提升德育工作者的情感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水平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其情感体验也是绚丽多姿的。这不仅体现了现代生活的多元化,也给当前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压力与挑战。当前,要应对复杂的学生工作形势,德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学习与实践,积极提高自己的情感能力,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水平。

1.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情感能力属于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的外在表现,一个具有较强情感能力的人,其必然在心理体验、心理反应和心理策略方面十分成熟。据有关研究表明,情感能力与人的遗传因素有关,但也与人后天的学习与社会实践有关。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学习,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个体情感变化的规律和情绪反应的理论知识,从理性上熟知情感能力的发展与变化,提高对情感能力的认识。同时,在工作实践中,德育工作者也要有意识地总结经验,积极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地对待学生的情绪反应,从育人的高度,从人本主义出发,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努力实现与学生的换位思考,从学生心理需求与情感体验出发,选择实施应对的情绪策略。要在实践工作中磨炼自己的心理品质,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努力探知学生的情感变化规律,积极应对学生的情绪反应。

2.善于倾听学生心声与意见。德育工作者情感能力的发挥,其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学生的需求,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这就需要德育教师应善于做倾听者,去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不是在一味地追问下进行的,它需要以真诚交流的氛围,从欣赏、理解、包容、鼓励的态度出发,激发学生愿意与之沟通,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愿意将自己的喜悦、收获与老师分享,愿意将自己的不快、困惑告诉给老师,希望得到老师情感上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在实践中善于倾听,学会倾听,重视倾听,将倾听作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基础,将倾听作为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获取学生信息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施加对学生的情感影响,促进其情感体验的转变和思想的转化。

3.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德育工作者情感能力的发挥,需要很多场景和条件,不但需要课堂上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也需要上课时与学生的充分讨论,但更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建立起情感联系的纽带。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课堂上的教师是长者、指导者的身份,在与学生情感交流中,往往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信息灌输的较多,而学生向教师倾吐心声的机会少。因此,为了弥补教师这种身份的缺憾,它需要德育工作者要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好老师,更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好朋友。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在课堂之余多与学生开展一些互动活动,尤其在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推进促进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有利于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4.努力增强情感知觉能力。在影响情感能力因素中,情感知觉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情感知觉就是对他人的情感的感知、理解和判断能力。作为德育工作者来说,其情感知觉能力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强对自我的情感知觉能力。德育工作者要对自己的情感做出深入的分析、判断、评价,它是德育工作者对情感进行自我驾驭的基础。因此,德育工作者要经常地进行自我反省、思考,对自己的情感变化规律要尽量做到自我感知。第二,增强对领导、同事的情感感知能力。做好德育工作不仅仅需要自己的热情,也不只是需要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从领导、同事的言谈、表情甚至肢体语言来获知他们的情感,了解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意见,掌握他们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和支持度。第三,增强对学生情感的感知能力。对学生情感的感知是德育工作者情感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工作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言语、行为等外在表现,去分析、洞察其内在的情感变化,以此来调动其积极情感。第四,要重视排除不良因素对自我情感知能力的干扰。在工作实践中,各种外在的环境因素,对德育工作的感知产生干扰,很容易造成德育工作者的情感判断的失衡。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懂得必要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等心理学规律,努力使自己做到情感体验的真实。

[参考文献]

[1]陈宁.青少年情感能力调查及教育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0).

[2]陈宁.志愿者的情感能力初探及启示——以世博青年志愿者为例[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3]竺培梁,卢家楣,张萍,等.中国当代青少年情感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10(6).

第10篇

一、网络对德育工作的冲击及负面影响11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在信息时代,大学生接受不同主体经不同途径传递的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的频率越来越大,其信息摄取行为也愈个体化、隐蔽化,接受信息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首先,大学生理解信息变得多角度化,他们不再简单按照教育者制定的目标去理解信息。其次,大学生理解信息变得更加主动。他们会将各种信息、观点摆在一起,自行选择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进而指导自己的行动,而不是被动地听从教育者的安排。21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德育信息,从而严重影响着德育的作用。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库,数量巨大而且来源广泛的信息凭借网络直接到达学生身边,造成大学生身边的信息空间发生“过载”,使学生的注意力极度分散,有限的德育信息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上难度加大。31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下降。网络信息以其广泛性、多样性、多媒体化等特点激发出学生的强烈兴趣,使大学生把大量时间用于计算机网络,而对学校德育活动的参与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度下降。这样,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德育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使得高校德育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作用大为降低。41信息质量难以把关,德育环境受到污染。

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由于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单一,德育工作者可以运用管理手段来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努力去掉那些不正确的观点和各种不良信息,同时直接参与信息的制作,担当信息源的角色。因此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接受的外界信息,从信息源到信息流动过程都有较好的可控性,使得信息比较“纯净”。计算机的普及打破了这一局面,在计算机网络形成的环境中,对信息源的限制以及对信息的过滤非常困难,各种各样的信息都能够在校园中传播而形成复杂的信息环境,信息质量大幅度下降,德育空间被污染。51对网络的过分痴迷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养成。网络丰富的信息和各种新鲜刺激的娱乐手段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使得一些大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网络上。一方面,长期的网上漫游缩短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时间,影响了正常的交友活动,人具有社会性,社会活动的减少会给其道德养成造成阻碍,另一方面,由于网上的人和物都是虚拟的,摆脱了真实的环境,人的行为缺乏了角色的约束而趋于放任,极端者利用网络高智商、高技术、难以侦破等特点进行违法甚至是犯罪活动。这些情况虽然不具有普遍性,却影响了某些大学生的道德养成。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措施网络虽然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然而,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不能采用“封杀”的办法,而应当采用疏导的方法。我们德育工作者应当占领网络这块阵地,抓住时机,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大胆创新,以网络为工具开展德育教学,消除网络给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11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

(1)借助国内已有的知名网站。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一些网络公司及其网站已经跻身于世界知名网站的行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借助知名网站,就是利用其知名效应,使访问者引起兴趣。特别是可以获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络和网站的“路由”。目前,我国可借助的知名网站主要有中华网、搜狐网、炎黄在线网等,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网。

(2)鼓励德育工作者个人设立网页。通过有目的的组织,帮助一些德育工作者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网页,提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与热心网友进行沟通、对话、辩论、答疑、咨询活动。由个人建立的网页有时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更灵活,更容易使人感到有平等性而被接受。(3)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德育教学。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乐、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他多媒体仿真画面,使大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思想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21采取新的德育方法(1)采取“网上”聊天的方法。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因势利导式的“渗透”教育才能有效。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网上聊天这种形式开展教育,通过“闲侃”,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答疑解惑讲道理。(2)采取“网上”辩论的方法。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实践表明,人们总有各种成熟或不成熟,准确或不准确的观点,并且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愿意别人能倾听自己的观点,注意自己的存在。

但是,生活中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场所很少,因此许多人存在这方面的心理压抑感。信息网络出现以后,开辟了“我来说两句”的场所,给人以不限时间、场合、顺序、范围、对象的说话机会。辩论的方法从表面看是一对一,实际上许多“观辩”者也是受教育者或是受影响者,不排除有时“观辩”者的思想观念转变更快更彻底。(3)采取“网上”咨询的方法。在网上开展信息咨询,如学生工作信息咨询,包括有关学生工作方面的奖励、处罚的政策规定,校内重大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日程安排,校内热门话题,遵章守纪,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再如网上心理咨询,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打开心扉,心中的压抑感得到释放。还可以在网上开设毕业生就业服务系统,一方面可以使用人单位能够更全面、更方便地了解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和择业意向;另一方面增加了就业信息公布的新渠道,提高了信息的公开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应聘、择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机会。可在网上开设就业“指导”、“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解答”、“择业技巧与方法”等栏目,使学生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摆正自己择业的坐标,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31

增加德育内容(1)网络道德教育。由于今后的年轻人学习、工作、娱乐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因此,网络使道德教育比过去更显得重要。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规定: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用方面的道德教育。校方为此专门制定了一本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向学生解释攻击计算机网络和发送伪造的电子邮件等行为是错误的。经过短期培训后,学生还必须参加一次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在我国,部分高校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了网络道德教育,开始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增加了“网络道德与文明”的内容,重点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网络法律规范、网络礼仪、网络安全以及网络健康等方面的教育。(2)网络法规教育。网络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青少年好奇心强,富于挑战,在掌握了大量的计算机知识后,便将网络当做他们施展技能的天地,并依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必须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网络法规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法规方面的各项规定。自80年代以来,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制订了许多相关政策和法规。近几年更是加快了网络立法的进程,仅2000年一年就颁布了七部网络法规。作为教师应该关注这方面的动态,把最新的网络法规、管理规定等及时向学生传达。

同时还要看到网络时空只不过是现实社会的虚拟,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律法规和礼仪,诸如《宪法》、《民法》、《刑法》、《国家保密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如:《宪法》第四十条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国家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因工作需要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网络中使用的电子邮件从本质上讲只是为了便利人们的交往提供的一种先进技术手段,电子邮件的内容与账号同样受法律保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法律课教学时要注意这方面的灌输和引导。(3)网络安全与健康教育。告诉学生在网上可能遇到的有害情况,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如: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的密码,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不要回复任何粗俗、暧昧或肮脏的电子邮件;不要跟陌生人约会见面,如有必要须有朋友同行并且约会地点选在公共场所等等。针对一些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中,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网络综合征的出现,还应开展网络健康教育,使他们明白: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与使用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网络也是这样,使用网络并不是要在网上消磨时间,而恰恰是为了节省时间并以此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4)学德教育。

在网上信息非常简单、快捷,而且不用通过电视台、杂志社、报社等社会信息过滤系统,因此对学生进行学德教育,培养他们严谨的学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需要有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此同时,由于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比较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如网上资源搜索、下载、搜索引擎等方式,使得抄袭他人作品成为更简单的事,甚至美国波士顿大学还发现有八家网络公司在网上出售论文,即所谓的“论文工厂”,为大学生抄袭论文提供便利,因此网络环境下学德教育不能忽视。41改进德育教学评价内容及方式。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高校德育教学评价应对学生正确思想与行为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要通过加强对学生德的状况的要求与考评的管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可否认,目前德育评价相对于学校的智育和体育的评价还依然是一个比较差、比较弱的环节。比如在评价内容上习惯于用既定的品德标准去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受教育者,当受教育者的品德言行不符合既定的品德标准时,不是用新的实践去重新检讨既定的品德标准,而是用既定的品德标准否定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状态,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受教育者,这导致对德育对象估计失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失调、对立,严重影响了德育实践的效果。再如,在评价方法上也不甚科学,如我们经常采取的评语法,即用简明的评语来表述评价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只注意定性描述而不注重定量分析,因而不够精确,对评价对象不能逐一排出先后次序,有时难以做具体的比较分析。做评语时,也容易掺杂个人偏见或主观因素。网络环境下,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在校表现,需要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1)把网上道德作为一项评价指标。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21世纪的受教育者已经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超级秘书网

面对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学校必须将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的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所以,对学生道德的评价应包括网上道德水平的评价指标,如学生上网后遵守网络道德的情况,被网管处理的情况,被网友谴责的情况的记录和反映。同时,还应实施对学生自身定期上网的道德状况的评估,如破坏校园网的情况,“黑客”行为的有无,恶意造谣、诽谤同学的问题,对教师的不良人身攻击或评价等。(2)评价方法的创新。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借鉴国外教育评价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每个学生将本门课程学习期间所做的所有工作总结整理成个人的“文件夹”,并进一步制作成个人和课题组的网上学习主页。学习主页中还包括每个学生的学期论文,包括个人与小组对当前高校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成功个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做的调查研究报告,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搜集和整理的全部资料与信息,并综合成每一届学生集体创建的课程资源库。这种全新的学习评价与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展示出每一个学习者的才华与鲜明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创造出一种师生之间,本届同学之间直至不同届互不相识的学习者之间跨时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评价的新模式。

第11篇

[关键词]立德修身 德育 三全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许栋(1979- ),男,浙江嘉善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895(2014)02-0054-02

党的十报告特别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高职高专院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形成学生工作部门全力投入、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机制。

一、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当代青年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于市场,长成于网络。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爱国情感强烈,但他们也在自由竞争、等价交换的社会氛围中耳濡目染,对实际利益和自我权益有着更迫切的追求。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发展,价值取向受到市场经济、社会变革发展以及国际化大环境的影响,呈现更加务实的倾向。在生活中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家庭与社会的给予,容易忽视同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对他人、对社会缺乏关心和责任感。一系列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观念复杂而又统一地表现在学生身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学生知行脱节、才有余而德不足的状况。部分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扭曲、责任意识淡薄、社会公德失范、审美情趣错位、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

十报告中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因此,笔者认为,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立德修身”德育工程,是落实“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做人先修身,立业先立德。“修身”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身心素质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德”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构建模块化的德育内容,做到“立体”育人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是整合学校所有育人资源,全面渗透、融合、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和工作格局,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单一化”向“立体化”转变。坚持教育过程全程化、教育主体全员化、教育内容模块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载体项目化、教育途径全面化,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依托不同的育人载体,确立“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指导思想,构建矩阵式学生教育管理新体制。

教育内容模块化即按照学生发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化、需求多样化、生活分散化等要求,确定德育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思想素质修养、人文素质修养、身心素质修养、职业素质修养四大模块。

1.思想素质修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夯实公民道德教育这个基础,着力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这个重点,面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人文素质修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质,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注重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艺术修养、法律修养,不断增强学生的宽度和厚度,使其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潜力、有修养的青年学生。

3.身心素质修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大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其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4.职业素质修养。围绕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在实践中通过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机制,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校友文化和校园文化,营造校园职业氛围,培养学生职业思维,提高学生对职业的理性认识,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学生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使之具备守法、诚信、敬业、协作、献身、负责、求实等职业道德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三、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全员育人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也要以教师为主导,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关键。齐心才能合力,协作才能共赢。每一门课程都具育人功能,每一名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把握好底线,不剽窃、不抄袭,成为学生做学问、做人的典范;同时,管理好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学生诚信品质。

每一名教师都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名教师都要强化育人观念,树立育人意识,履行育人职责,结合岗位工作,找准育人的结合点。以教学课堂和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项措施为载体,把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落实在育人的具体任务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四、制订系统的教育教学计划,做到全过程育人

“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制订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并将其贯穿到学生三年学习生涯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整个过程要着眼于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自始至终,不留死角。

1.针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大一新生,以“我的生涯我做主”主题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始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走进人文殿堂”新生素质教育、“学长计划”主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之尽快融入集体、认识自我、学会交往,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生发展规划,顺利实现人生发展阶段和学习方式方法的关键性转换,为完成好三年学业,起好步、开好头。

对大二学生,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走进后勤”实践教育以及“青春与祖国同行”“时代先锋”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培养其献身、负责、求实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与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加强社团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学术讲座、创业竞赛、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各类各层次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对毕业生,把指导就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制,着重开展系列爱校敬业、爱国奉献、就业创业的毕业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和激励毕业生奋发有为,创新进取,树立正确职业观,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成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有潜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学生,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引导青年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前保持清醒,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的侵蚀,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明确政治方向,明白做人的道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在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强调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就是在这些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上进行提炼、总结、整合和深化的成果,提出了既富有思想性、教育性又结合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贯穿大学三年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载体。在模块化、项目化、载体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广大学生不仅仅是参与者、亲历者、实践者,更是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学生在教育中认识,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内化,从而获得成长与发展。

五、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实现全方位育人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在培养学生健康道德品格、良好心理状态、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而重要的作用。

全方位育人,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全方位地育人,指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有关的社会组织、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育人资源,实现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育人,将育人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二是育全面的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职高专院校要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通过多种渠道、载体、方式,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家庭、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力求建立真实情境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真正培养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有潜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坚持开放办学,融入社会、融入市场、融入工厂企业,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为高职高专院校挖掘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资源育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要善于运用现代传播工具与手段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和视听技术,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应重点加强对信息化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逐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做到引导与服务、监督与管理、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继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生活园区、进社团,延伸工作触角,提高影响力、渗透力和覆盖面。

六、结语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每一所高校、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面对并回答好的深刻命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对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今后办学方向的正确定位。高校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狠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立德修身”德育系统工程根据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实际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整合学校育人资源,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细化为四个模块二十项主题贯穿于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活全过程,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程化、目标化、经常化、载体化、项目化。并把德育贯穿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项活动中,从而构建起“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和工作格局。通过“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修身”“立德”。

[参考文献]

[1]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李新生.“三育人”德育机制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7).

[3]李纯成.“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J].学术探索・理论研究,2011(1).

[4]吴萍.以“三全育人”大德育观为指导营造高品质育人环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11(2).

第12篇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移动互联网、手机、移动传媒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加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对于教育载体的研究虽然由来已久,但偏重于理论研究较多,未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因此,结合新媒体时代特色将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教育载体研究相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载体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载体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移动通信技术为载体的新型社交方式引导着处于信息时代前沿的大学生群体。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了2015年10月份通信业情况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9.5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13亿;4G用户总数达到3.2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达24.6%。此外,微信、微博、微课等各种形态的微媒体受到大学生群体的追捧。腾讯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其中18~25岁群体比例占总体的45.4%。各式各样的新媒体传播载体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色,需要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性和成长规律。探索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进一步改进和发掘大学生德育教育新载体。

一、新媒体时代特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也逐渐由传统传播媒介向互联网、移动通讯媒介转变,这个转变过程造就了当今新媒体时代的格局。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色在于消融了以往传统媒介间的界限,使传播载体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完善。从载体内容及形式角度出发,我们将新媒体时代特色总结如下。

1.信息内容更加富有时效性和评论性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新媒体在传播速度、途径和内容上有了极大的突破与革新。信息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地域、环境的限制,真正实现了信息内容传递的即时性。新媒体时代特有的网络传播载体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交融。信息的受众人群不再仅局限于媒体的传播途径,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互动或角色转变,使受众人群发出更多的声音,影响信息传播者甚至信息传播内容。

2.载体内容更加凸显个性化与定制式传统媒体时代,媒体的传播主要以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为主。新媒体时代则逐渐向更加细分的受众传播选择性的内容转变。通过对新媒体传播载体的个性化选择,每个受众都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自己的接受信息内容。这与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群体只能被动地通过单一的传播载体接受毫无差别的信息相比有了明显蜕变。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个性化的凸显,大众逐渐融入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从而推动媒体传播步入大众媒体时代。

3.信息的传播角色与传播载体呈现出交互性在新媒体时代,每个受众都可以选择性地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同时每个受众又能转变成为信息的者,将自己采集到的信息或收到的信息通过加工后进行传播。作为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而言,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对传播载体的选择多样性和传播者的转变打破了只有新闻机构才能新闻的局限,充分迎合了大众对于信息传播的细分与交互的需求;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导型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体呈现的是“交互型”“开放型”的传播方式,受众有更大的选择性。

4.新媒体展示形式的多样性新媒体因展示载体多样,其形式也各有不同,可将文字、音频、视频融为一体,实现传播从即时到无限扩展内容,从而使传播的内容更加逼真鲜活,增加受众群体的互动性。此外,新媒体还有“易检索性”的特点:通过更加人性化的随即存储方式和分类检索方式,帮助更好地追述相关内容,使传播信息更加连贯有序。

二、大学生德育教育载体在教育实施中的作用

德育教育载体,是指教育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能承载、传导一定的德育教育信息并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反馈的一种直观表示形态,这种形态可以帮助教育客体直观地了解教育内容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教育载体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是不可缺省的重要节点,是教育开展实施的内在必要要素之一。根据载体的实践路径不同,我们可以将德育教育载体划分为文化型、活动型、传媒型、管理型等多种类型教育载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德育教育载体形态也日趋多元化,原有的教育载体通过结合时代特色不断更新其固有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此外,德育教育体获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便捷化,使得传统的德育教育载体也已经不能满足大学德育教育工作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需要。因此,大学生德育教育载体的合理选择和时代创新,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过程既是对客体知识的灌输,更是为了吸引教育客体积极主动参与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过程化教育,进一步激发客体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三、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德育教育载体的转变

新媒体时代下多种教育载体会同时作用于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教育载体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过程的效果。作为德育教育过程中各要素的重要节点与枢纽,只有结合时代特色和教育客体需求,完成教育载体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过程的有序、协调发展。

1.富有时代特色的教育载体,进一步拓展育人空间新媒体时代下,德育教育载体的创新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法,学生可以借助网站、微信推送、微课、慕课等丰富的新媒体在线平台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相关教育学习。新媒体时代下的教学载体没有时间的局限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浏览信息,达到学习的目的,而且新的德育教育载体承载的内容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更加生动鲜活的展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载体,能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并有效缩短学习时间。新媒体时代下的教育载体真正地实现了因材施教、个性化定制,将知识全面辐射,增加了德育教育过程和内容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2.教育载体的隐匿性,更有助于显性化个体特征在新媒体时代下,德育教育工作从面对面授课交流向虚拟非实名制线上教育转变。虚拟环境巧妙地把双方外貌和真实信息隐藏了起来,每个人都用网名和虚拟身份来交流。虚拟环境减轻了学生由于外貌或者家庭背景而产生的自卑感和焦虑感,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心理防线,使学生更能畅所欲言。虚拟环境和在线平台帮助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开展教育工作,降低了学生的朋克效应,容易引起教育双方的情感共鸣,从而真正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倾听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帮助学生确实缓解各种困惑。

3.教育载体的互动性,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传统的德育教育教学方式因既往的教育载体而限制了学生的交互性,对于学生接受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教学内容以应试教育方式为主,不能完成德育教育的既定目标。新媒体给学生营造了新的在线、移动式学习教育载体,将课堂转变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和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地点、时间、方式和内容,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新的德育教育载体还使师生角色发生了调整,教师由主动者变为参与者,学生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甚至主导教育的过程,德育工作者则以引导和协作创造的方式参与到教育过程中。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载体,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教育成效的有效途径。只有牢牢把握时代的脉络,紧跟变革的脚步,才能不断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三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2]崔德华.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