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7 03:17: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 and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WANG Zhongyin, LI Qian
(Wei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inan, Shaanxi 714000)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open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s a public basic course facing all the students, which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for a long time,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aspect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teacher train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evalu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mainly makes analysis on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exploration in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 curriculum reform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全面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信、QQ、微博的出现,使得学生与计算机、互联网的接触越来越密切,而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还在沿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严重滞后于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模式进行一些探索。
1 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材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职业教育的要求为理论够用、实用,重在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在结构上还是沿用传统教材模式,实用性不足。在教学内容上,计算机操作系统已经逐步过渡到了win7、win8系统,而办公软件也逐步升级为Office 2010,甚至各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系统也随之升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大部分学校的教材还在沿用Win xp,办公软件还是Office 2003,实训的计算机安装的软件也是Win XP+office2003, 教学内容滞后,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之后,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以及正式迈入工作岗位后,对于计算机的操作无从下手。
1.2 硬件设施设置较差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数目逐年递增,而相对应的配套设施却远远跟不上,反映在计算机课上,受到计算机数量的限制,很多学生不能在学习的全程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训,甚至到了实训课,由于有些班级规模较大,也不能保证人手一机,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实训效果。
1.3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各专业开设的公用基础课,很大一部分任课教师认为知识相对简单,几乎几年的教案都是一成不变,教学内容、实训任务的分配也固定不变,而且,由于教师缺乏企业历练经验,教授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难使学生建立一种利用计算机工具来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具有理实一体化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1.4 学生知识基础较差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逐年下降,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局面: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越来越低,接受知识的速度也相对较慢,知识迁移能力较弱,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还是采用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岂不知,两者的生源质量存在差异,照搬本科模式注定无法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1.5 教学模式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硬件设备数量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还采用理论实践分离的授课方式,理论课就是老师在讲台讲,学生在底下听,而实践课成了放羊课,教师布置一定的任务交由学生完成,但对于任务的难易程度,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完成过程中的问题处理缺乏科学分析,缺乏对于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有效指导和评价总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一部分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学生便会偷偷玩游戏,上网,甚至闲聊来打发实训课时间。
1.6 教学评价体系单一
如今,很多院校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评价还是趋向于总结性评价,停留在一张试卷上,或者试卷加上机考试的模式,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忽视了对于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平时不学,只要考试前突击一把,照样可以过关,加之这是门公共基础课,所以导致部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重视,甚至旷课等情况的出现。
2 实训教学改革探索
2.1 教学内容的同步更新
在教学内容上,应将教材升级到win7+office2010,在结构体系上,应将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选取一些典型的项目,用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
2.2 教学环境的建设配备
教学内容的升级毕竟需要配套软硬件的完善与升级,但是由于受到地区发展、资金等外在条件的限制,这一步却最不容易实现,好在,目前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大力扶持,专项资金的下拨,各高职院校在教学配套设施方面也在逐年完善。
2.3 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灵魂,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高职院校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教育部开办的各种培训、交流会,输送教师去当地用人单位进行企业实践、调研,加强兄弟院校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逐步培养更多知识功底扎实、实训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
2.4 建立基于工作工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针对职业院校的教育要求和目前学生的学情特点,制定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改变当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模式,改变教师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创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将教材知识转变为项目化的模块,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利用任务驱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发现,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效。
2.5 建立多元评价模式并存的评价体系
摒弃一张试卷决定成绩的现象,对于每一个工作项目,及时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及互评,教师对于每一个项目进行总结性评价。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中,教学评价应以激励性、参与性为原则,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多元评价模式。通过评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方法与策略,发挥出教学评价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
3 结束语
总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训课程存在诸多待改进的地方,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应随着计算机在不同专业,不同领域应用的发展,学生的自身特点而随之不断进行改革,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的一门工具学科,达到开设这门公共课程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学课;幼师生
【中国分类号】G623.58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新生开设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并且可以制作幼儿园教学课件打下良好基础。制作课件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基础操作。采用以实训为主,教学为辅的实训教学课。
一、教材的调整
本校选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文化课系列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这本教材主要分为六个教学部分:
1、认识计算机;
2、windowsXP操作系统的使用;
3、因特网的使用;
4、制作word文档;
5、使用excel2003实现企业工资管理;
6、powerpoint2003的应用。
(一) 教学顺序的调整
为了适合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了调整。主要是教学顺序的调整,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调整后的教学顺序更适合幼师生的学习。
教材的6部分内容是分为2个学期来进行的:第一学期:1、认识计算机;2、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4、制作word文档。第二学期:5、使用excel2003实现企业工资管理;3、因特网的使用;6、powerpoint2003的应用。
(二)实训内容的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教学顺序,并以幼师生的职业特点,相应调整教材内的实训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基础内容,不做调整
第二单元: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调整任务三,使用windows xp的附件工具,以《画图》软件为主,给出学生幼儿儿歌,让学生绘制儿歌配图。
第三单元:制作word文档,实训内容调整为1、制作自荐信;2、制作《简历》表格;3、制作简历封面。
第四单元:使用excel2003实现企业工资管理,实训内容调整为1、录入班级成员成绩;2、使用公式、函数制作班级成绩表;3、给出成绩评价分类汇总并制作图表。
第五单元:因特网的使用,实训内容调整为1、网络基础知识及电子邮箱的申请与使用;2、即时通讯软件及社交网站的使用;3、搜索引擎的使用。
第六单元:powerpoint2003的应用,调整为1、设计课件;2、插入图片背景;3、插入视频及音频;4、设置动画;5、设置页面切换;6、调整课件。
二、教学的设计
计算机基础是比较枯燥的一门课,作为职业教育类院校,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实用为主,幼师生的学科必须包含幼师走上职业岗位必须的技能。计算机课也一样,将幼儿园需要的内容融入课堂,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一)课堂内容设计
1、第二单元:幼儿儿歌配图,在使用软件的同时,考察了电脑绘图能力及创造思维。
2、第三单元:毕业求职简历让学生锻炼毕业时应对求职时需要的内容。
3、第四单元:成绩表、基础信息表制作是到幼儿园统计幼儿信息时必须的。
4、第五单元:网络的使用适合于现代社会。
5、第六单元:PPT是主流的课件制作软件,易掌握,课堂效果好。制作能抓住幼儿眼光的课件是必须学会的。
(二)课堂流程设计
实训教学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分配好讲授和练习的时间进行有效教学是我们之前研究过的课题,在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都在实行。
1,组织教学,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操作,5分钟的练习,之后,找一名学生代表讲她是如何操作的。既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教学能力,并且检查了学生的操作熟练情况。
2,新知讲授,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精讲强调教师的基本功,操作要准确到位,再教学中强调易出错的操作,内容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引导学生了解操作技巧,节约学生的练习时间。
采取了讲一点,练一点,最后大块练习时间出作品。以课件制作为例,课堂时间有限,每班分为几组,每组交一个作品。包括教案、课件设计稿和课件。课堂上,一个知识练习一次。如插入一个操作,都分成了插入背景、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框几个知识点,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熟练操作。
3,学生操作,是课堂最重要的部分,实训教学课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学生的操作时间,这其中有一半是在边讲边练中进行的,还有一半是大块的练习时间。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掌握新操作技能、提高操作熟练度的关键所在。
4,巡回指导,目的是帮助学生排除操作中的种种障碍,保证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采用个别指导与全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巡回过程中发现全班的共性问题就需要暂时控制全班同学的计算机,进行整体指导。而在巡回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的特殊问题,根据学生能力不同进行差异的个体指导。
5,学生总结,这样可以既可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又能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6,课后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一节课进行归纳、总结,既要重视成功的经验,也要重视失败的教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尝试不同的解决办法。
三、正确处理“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体。师生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必须匹配。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的获取知识,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题作用。
2、旧课与新课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要分配好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比例,因为有很多同学在新课之前就已经将以前的知识全部忘记了。所以每节课课前都要分出一部分时间来让学生来复习之前的操作,让学生在反复的操作中掌握操作,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
3、难与易的关系
教学中可以将教学难点拆分或者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诱导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操作。
在实训教学课中,还应该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加入新的内容并实践。用新颖新奇的知识牵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实训教学课要把握和展现“动”这个字。教师要动手示范操作,学生要动手练习操作,反复动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教师巡回辅导时,及时解决问题。
总之,要将计算机实训教学课上好,吸引学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用多样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2年.第6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探究
一、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中的案例都源自于实际生活中的Office应用实例,这些贴近生活和工作实际的案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1]学生在对这些经典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中,能够领会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本质,并且主动探索,深切体会。需要注意的是,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和探索,在分析案例、研究案例和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构建自身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
2.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案例教学法是开放式教学课堂的一个重要形式,而这种形式下的教学能够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案例分析和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疑问畅所欲言,积极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这有利于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的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最主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和研究,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交流看法、总结经验等一系列问题探讨和研究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措施和方法
1.边分析案例,边进行新课教授
边分析案例、边进行授课讲解是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中应用的一种主要形式[2]。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在机房实践教学的时候使用,这样方便学生随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进程随时进行练习。首先,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一定要做好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工作,要选择或者是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案例进行紧密结合再讲解,尤其是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讲解,边分析案例,边指导学生开展上机实训。
2.先讲解理论案例,然后上机实训
先讲解理论案例,然后上机实训是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案例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选择内容贴切、全面系统的教学案例,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既包括了教学的理论知识体现,也要包括相应的实训操作训练,并且要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能力水平相适应;其次,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对相应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操作有大概的了解和掌握,并在案例分析和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积极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最后,通过计算机上机实训对自己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在实践过程中验证自身之前的案例学习效果,并对相关疑问予以解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择的案例一定要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并且在案例的展示、分析应用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多媒体技术是常用的案例展示技术,这同时也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案例展示本身就是一种案例教学方法,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对案例进行清晰、全面的展示。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讨论、分析氛围,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培养。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并且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实施方式,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毛群,王仕旭.案例教学法在Office教学中的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119-120.
编程 实训教学 程序设计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在学习了程序设计语言后,除能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外,不能应用计算机语言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掌握计算机语言的理论基础,然后是把计算机语言作为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知识的获取无疑要通过理论课堂,应用能力要靠实践,现在的计算机语言课程设置也都是按照“理论+实践”模式,那为什么学生学过语言课后普遍认为不会写程序,不会应用计算机语言这个工具呢?本文在分析计算机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各个环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综合实训的组织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程序设计综合实训的机会,锻炼学生综合程序设计的能力。
一、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的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初步的创新能力。
2.目前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实践教学由课堂实践教学、综合实训、课外实践活动以及毕业设计环节组成。
课堂的实践教学针对教学内容的,内容相对单一,缺乏综合性;课外实践教学对于程序设计来说锻炼机会较少;毕业设计的完成往往是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能够通过程序设计解决实际的专业问题,因此,在校阶段的综合程序设计实训尤为重要,要通过综合实训锻炼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综合能力,为专业服务。
二、理论课注意调整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心理作用对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对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评价大多数是一个字“难”,普遍感觉课程很难,会把这门课当做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对待,本人认为这样对学习语言课是不利的,计算机语言和我们日常讲话说的“汉语”是一样的,都是交流的工具,只不过汉语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而计算机语言是人和计算机之间交流的工具,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目的是和计算机进行交流,就如同我们学习英语,是想和不会说汉语的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一样,那我们要和计算机进行交流和讨论,就需要计算机明白我们的意图,计算机如何知道我们想要做什么呢,就是通过约定好的计算机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想法,所以计算机语言是表达我们人类想法的工具。只有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计算机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才会更好地建立让计算机帮助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才会更好地应用计算机语言转换自己的思想,才会意识到只有通过多编程多练习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语言这样的工具。
三、调整课程设置模式,加强课内实践环节
目前,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安排大多采用“2+1”的课程模式,也就是每周2个学时的理论课和1个学时的实践课,实践课的安排一般采取“两周一次”的方式,即每两周才上一次实践课,每次课2个小时。例如,对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语言来说,三种控制结构会在2~3次课完成,但是学生会用控制结构处理实际问题需要多练习多编程才能建立这样的思维模式,对于刚开始接触计算机语言的学生,应该针对每一种结构(例如选择结构)给出多道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写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建立遇到同一问题多种解决路径的实际问题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采用选择结构。但是按照“2+1”的课程设置模式,课内实践的时间不足以保证对单一知识点的很好掌握。因此,加大课内实践的时间是有必要的。近几年,我们将网络工程专业c/c++语言课程调整为“3+2”模式,每周有实践课,每周的理论课中增加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实验课前分析,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四、程序设计综合实训的组织和实施
进行程序设计综合实训是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对程序设计的理解并体验团队的合作精神。因此对于综合实训的内容安排、指导以及考核都要以综合实训的目的为核心。
1.综合实训的内容安排
学生能编出具有完整功能的实用程序时,会具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是最好的原动力,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算法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因此确定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很重要。
关于内容的安排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一系列现有题目中选择。我们编写了程序实训指导书,在书中列出了24个题目供学生选择,这24个题目分数据库管理、游戏设计、图形、算法设计等分类,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择实训题目。
二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自己选题。鼓励学生根据本专业所学专业课,自己选择在专业课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程序设计实训过程来完成。这种方式需要学生提前写一个报告,包括简单的选题内容,以及准备采取的方法,指导老师根据报告决定该选题是否能作为实训选题,并且提出补充建议。
2.综合实训的指导方法
综合实训采用结对编程的模式,两个学生选择一个选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整个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指导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出现的问题。
3.成果考核和成绩评定
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考核必不可少。一个完整的实训过程必须要有总结报告,总结能使学生发现收获和不足,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1)实训结束要求提交的资料
完成题目的基本要求,提供正确的源程序;
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报告符合要求,给学生一个实训报告的模版,其中包括实验内容、设计步骤、程序流程、主要算法设计、总结与体会等。
(2)考核方式
按照平时考勤、程序源码、实训报告三方面,按照2:3:5的比重考核打分,最终成绩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的五级评分制。
五、总结
从多个年级学生的实践结果来看,加强课内实践,重视综合实训,并且严格实训组织和内容选择,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极大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凌.“程序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怎么做[J].计算机教育,2006,(8).
[2]李丽琼,刘彦宾.从培养创新能力入手改革程序设计实践教学[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运用于广告专业教学中,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条件。但是,在目前的广告专业实训教学中,由于实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导致教学各个环节脱节,专业特色弱化,实训教学缺乏时效性。本文针对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专业;特色实训教学
为了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应变能力,将模拟综合实训的教学方法引入到中职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培养中,以真实的广告平面设计项目为背景,将工作室模式和实际项目引入到学校课程中,让学生能在学校学习中接触到社会广告设计的实际案例,熟悉设计师的工作环境和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社会能力,为培养学生奠定更好的社会实践基础。
1广告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
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包括绘画基础、平面设计、Photoshop、立体构成等等。学生首先接受基础知识教学,然后进入实训教学,聘请广告设计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课程进度安排上,第一学期主要学习文化知识和广告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从第二学期开始,聘请与本校合作企业的专业广告设计师参与教学,即实训模拟教学开始;第三学期,学生就进入到企业实践培训。学生的实训模拟教学在学校创建的模拟广告工作室中展开,广告工作室可以借助电商平台成立一个服务商,也可以引进公司企业的支持提供一些设备和指导人员。优秀学生的广告设计成果,企业可以启用,一方面企业可以获得设计资源,另一方面学生的作品可以接受市场的检验。
2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校企合作模式
2.1聘请专业的广告设计师到中职学校参与教学中职学校校内实训教学是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当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进入到实训教学阶段,学生就可以开始按照企业模式进入到工作室进行实训训练,接触的都是实际工作案例,企业可以聘请优秀的广告设计师到学校为学生进行课程指导,学校也可以派老师去企业学习,让老师成为经理人去指导学生实训。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实训教学主要是引用实际案例从设计的角度对学生开展教学。对于学生运用计算机平面设计所创作的广告设计作品,则需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对作品进行分析、点评,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2.2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中职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是通过创建实训工作室来实现的,即广告设计工作室。计算机平面设计被引入到广告设计专业中,学生可以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广告内容设计,特别是图形图像的处理。运用平面设计来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在广告设计工作室中开展教学,以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选题,该企业的广告设计师为学生的导师,按照企业的设计要求完成工作。广告设计并不局限于图像设计本身,还需要学生制作设计预案。设计师则要在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市场调查、市场分析,以分析结果作为参考进行设计。学生在这种有目标的学习环境中,就可以充分发挥设计潜力,使得广告设计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3结合广告设计的实际案例模拟实训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进行广告案例分析是比较难的。开展广告设计的实际案例模拟实训,就是要结合中职学生特点进行相关知识的引导,将实际案例运用于其中,让学生通过对案例内容的认真领会,从中悟出道理。
3.1开展实训教学前的培训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模拟教学由企业设计师参与指导,按照本单位的广告工作室设计模拟现场,布置好广告设计所需要的设备。在实训课程开展之前,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师以及企业设计师要集中备课,主要讨论模拟实训的思路、方案,将广告专业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平面设计技能通过实训实现充分融合。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角度出发与设计师共同讨论实训案例,要求案例要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以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能力和计算机平面设计操作能力。
3.2模拟实训案例的抽取为了让学生熟悉自己未来的职业环境,在教学中提前布置好实训现场。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小组,4-8人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训案例内容。让学生抽取案例。教师针对学生所抽取的案例,对广告工作室的模拟现场进行布置。学生自行根据案例进行任务分工,并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内容。
3.3模拟综合实训考核评分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意识,模拟综合实训需要采取考核评分形式对学生的设计作品以评价。学生广告平面设计作品的评分为小组评分、教师评分和设计师评分汇总,经过加权处理后得出分数。评分标准包括操作评分、创意评分和模拟解说评分三项成绩汇总。模拟实训的考核评分要记入评分表中,作为本学科成绩参考项。
4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应用性人才,以利于学生毕业离校后,能够适应职业环境。广告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就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专业优势。采用校企合作模式针对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开展实训教学,成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宋成勇.工作室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与教学,2014,(20):58-59.
[2]杨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室教学模式工作总结[R].2011.
[3]王霞.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多段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5,(14):74-75.
[4]黄杏.施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现校企链接[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5):156-158.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实际编程能力无法达到用人单位要求及就业情况不太理想的问题,分析目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级仿真实训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开发的重要性,说明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企业级仿真实训的构建原则、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探索新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企业级仿真实训
0 引言
独立学院是民办的高等教育学校,其发展历史很短,并且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模式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并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模式应从理论、技能和创业3个方面考虑,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
计算机专业技术性强,应用面也很广,但近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造成了培养人数多而就业难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无法达到市场的要求,缺乏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结合独立学院的特色背景,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就通过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系统的训练,便可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因此,如何根据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构建实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实训教学的关键所在。
1 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学习自觉性不够,但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因此不能照搬一本和二本院校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1.1 课堂知识刷新速度不及技术更新速度
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以软件开发技术为例,软件开发平台从字符界面到可视化界面;软件开发语言从汇编语言、C语言、C++、Java到C#;软件开发体系结构从单机版、C/S结构、B/S结构到N层架构。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应用软件都在不断升级与发展,而在有限学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新技术的讲解仅仅只是点到为止,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机会。
1.2 基础较弱的学生面对难度较大的课程力不从心
很多学生刚开始对计算机的学习热情是很高的,但随着专业课难度的加大,他们往往难以保持学习热情,出现了畏难的心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基础较弱,而计算机技术的难度较大,学生实在是力不从心。软件开发又是一项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的系统工程,采用一种编程语言来实现,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学生无法在实际操作中予以应用。
1.3 知识转换为能力的速度跟不上知识市场化的速度
目前在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理论和实践教学也与社会生产存在脱节现象,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Java课程为例,企业并不看重学生这门课程的最终考试成绩,而是考查学生能否根据项目的需求编写Java程序。很多学生由于没有经过实际项目的训练,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项目,达不到就业市场的要求。
2 企业级仿真实训教学探索
通过企业级仿真实训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该实训教学不同于理论课配套的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主要是为了熟练掌握某种技术而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让学生早点接触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并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生产实践联系起来。
2.1 企业级仿真实训的构建原则
1)重视理论,以理论作指导。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才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应该学些什么、怎样学习以及学习效果如何,因此在企业级仿真实训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教师指导加学生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企业级仿真实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ACM、AIS和IEEE-CS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研究小组所给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应用程序等11个方面、59种能力的不同要求,重点强调了开发、设计与实现。因此在企业级仿真实训过程中,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系统设计和分析能力、编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计算机技术发展更新快,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此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用新的思路和见解去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在企业级仿真实训过程中要着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扩宽他们的知识面。
2.2 企业级仿真实训的安排
计算机类专业软件设计类的课程通常都会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阶段采取“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小班指导、一人一题、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模拟应用项目的设计与编程的能力。
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前期学生有过课程设计的基础,但仅仅是参与程序代码设计,对于企业中大型项目的整个开发流程无法深入了解,更难了解企业的内部管理。而除了实际编程设计外,学生还需要了解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管理措施、产品质量保证的各项措施、售后服务管理的流程和内部管理措施等。因此在后期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更接近企业的多种工作岗位要求与真实工作情境的方式进行,即在校内进行企业级仿真实训,让学生在校内模拟企业中具体真实项目的开发过程,培养学生获得不同工作岗位协同合作的实际经验。
企业级仿真实训是从企业的实际项目中选择有代表性并符合当前主流开发技术的内容作为实训内容,再根据每个班学生的人数分成3~4个小组,每个小组6~8名学生,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水平申请并被指派不同的工作岗位,如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产品经理、软件测试工程师、程序员等。目标是让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程能够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当地计算机公司的工作奠定基础。
2.3 企业级仿真实训的教学内容和过程
根据当前计算机技术的流行趋势,主要针对J2EE应用开发和。NET应用开发这两门课程设计了企业级仿真实训教学,由两个方向的骨干教师在计算机房对学生进行指导。参加企业级仿真实训的学生每若干人分成一个小组,每个组完成一个独立的企业实际项目,而小组成员有着不同的分工角色(如项目经理、程序员、软件测试工程师等),因此每个小组成员要求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
在企业级仿真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企业级仿真实训项目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及实现目标,在学生完成每一个功能模块前,教师可先讲解、演示一个示例,而且讲解的示例所用到的核心技术与该功能模块相似,讲解完后学生可根据所演示示例的实现方法来完成相应的功能模块。通过这样的引领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让学生在拿到项目后可以很快上手,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此外,针对学生工作经验匮乏的特点,在企业级仿真实训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和企业员工一样遵守企业作息时间外,还要求学生和员工一样编写工作计划,每天写工作日志,每周写工作总结,每周分组分专题组织学生进行技术交流和探讨,每天指导教师也会召集每组的项目经理开会,对一些他们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企业级仿真实训结束后每组需要上交在实训过程中完成的完整作品,并对项目功能及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使学生在毕业之际能够达到就业市场的期望。
2.4 企业级仿真实训小组的设定
整个企业级仿真实训是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名学生。为了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首先让参加企业级仿真实训的全部学生进行考试,然后根据每位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搭配。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每个实训小组的能力水平平均,第一要保证有一个技术扎实的学生做项目经理,第二要保证每个小组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级仿真实训,让编程水平和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因此在企业级仿真实训之前所举行的考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必须要把它与平时的理论课和实践课考试区分开来,因为有一些学生可能并不擅长理论课程的考试,却有很强的动手和编程能力,而这一部分学生在企业级仿真实训中往往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所以在考试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软件企业招聘和面试的方式,并选取了一部分经典的面试题目。
2.5 企业级仿真实训成绩考核评价方法
成绩考核也是企业级仿真实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考核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训分小组进行,因此在最终成绩考核时应以整个项目组的完成情况和小组成员对该项目的贡献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
此外在考核过程中也参考了学生提交的实训文档、软件以及最终小组答辩的成绩。通过提交的实训文档我们可看出学生撰写文档的水平以及总结和概括能力;软件则反映出了学生的实际项目开发与应用能力;而通过小组答辩教师可对每组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以及每位学生的工作能力作出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
由于企业级仿真实训有着很强的交互性,教师也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对每位学生进行评判时应综合考虑这个学生的基础和起点、在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进步幅度,应鼓励和激发学生对企业级仿真实训的参与兴趣,不要一概而论。
2.6 企业级仿真实训的教学效果
根据上面提到的企业级仿真实训教学模式,经过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专业3届学生的实践后,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赞扬,学生普遍反映有收获,为日后就业提供了工作经验。而且通过企业级仿真实训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多数学生变主动学习为被动学习,动手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到企业从事计算机开发方面工作的学生人数比前几届有了明显提高。2008级的一位学生在实训总结中写道:“通过本次实训,让我觉得计算机编程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同时也让我具备了项目分析、设计、开发与测试的能力。”2009级有些学生申请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如软帝、中软等公司)进行实训,回来后通过与校内实训的学生进行交流,感觉在校内实训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一点不比在公司学到的少。
3 结语
独立学院的教育目的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完全脱离社会实际只注重于理论教学肯定是无法达到此目的的。因此在强调理论教学重要性的同时需要加强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所收获。
近3年来,通过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实施企业级仿真实训,已经获得一些成果,在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率甚至平均月薪较往届学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等赛事时也多次获得不错的成绩,充分证明该实训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但也必须看到在实施企业级仿真实训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项目的选取,每个小组由于做的项目不一样,指导教师需要给不同小组寻找难度和规模相近且合适的项目;其次,这样组织实训教学大大增加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组织管理难度,要对学生进行筛选和分组,同时还要通过多方面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不过从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企业级仿真实训还是成功的,以后也将延续下去并进一步对该教学体系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划[M].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8:142-144.
[2]白鲜霞.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7(13):51.
[3]高鹏.关于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几点构想[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7):71-72。
[4]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EB/OL].[2013-03-24].http:∥/.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操作;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TP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3-0000-02
The Teaching Mode Analysis of Computer Operating
Ling Zizhang
(Liuzhou Technical School, Guangxi, Liuzhou 54500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modern education is facing increas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odel, which aims to maximize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mode of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operating constructive view, and list a series of examples based on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operation.
Keywords: Computer; Computer operations; Teaching mode; Teaching process
一、电脑操作课概述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其目的在于最大化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电脑操作课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且具备明显的时代性,新旧知识更新快速,导致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也要顺应潮流,随时更新。与现代电脑操作课的教学过程相比,传统的教师单方向传授课程内容的模式早已落伍。
计算机教师在电脑操作课中采取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积累,教师才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并且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在电脑操作课中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有利于分析课堂中的不足并进行改善。
二、电脑操作课中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分析
(一)与时俱进,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模式
现代电脑操作课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师单方向传授课程内容的模式早已落伍,教师不应该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注重计算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电脑操作课的教学中,计算机教师应该多多运用启发式的方式,和学生缩短心理上的距离,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计算机教师应重点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充分展开 ,自由进行发挥,根据计算机教师教授的操作方法,再结合学生自身摸索出来的操作方法和经验,总结出学生自身的一套解决方法,达到学生活学活用,熟练掌握电脑操作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多极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爱好,以所学或所涉及到得知识点作为根据,使学生发挥发散思维。这点是和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最大的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计算机教师一般是采取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先讲解常规的理论并作出演示,再指导学生实际上机操作。采用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和顺序,收获到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显得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电脑理论都是抽象的晦涩的,很多理论知识是无法使用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言语来进行描述的。所以,造成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就是,计算机教师在理论课堂上刚刚讲完的理论和操作知识,或者是计算机教师反复讲解的理论知识,一旦到了上机操作时,学生还是无法记起,甚至于学生当时听懂了,但是由于没有及时进行实际操作来加深印象,反而等到上机操作时就忘记或陌生了。基于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告诉我们人们在学习新鲜事物时,感性的认识总是优于理性认识,并且由感性认识获取的知识会接受更快并且会记忆得更加深刻,这也正是要求计算机教师教学要有创意和新意的原因所在。特别是针对电脑操作这门晦涩难懂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适应这门课的学科特点。因此,必须让学生能够边听边做,才能学得会,学得快,记得牢,也必然能收到教学成效,达到电脑操作课教学目标。
除此之外,计算机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同学之间的沟通和探讨活动,而且计算机教师也应该主动参与进来,放下教师的姿态,融入学生的群体之中,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学生,有助于相互学习,有助于使学生快速掌握电脑操作的基本要领。同时,还有助于计算机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并且充分调动起课堂的浓厚气氛,极大地增强教学成效。电脑操作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就各个问题,不同知识点,采取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尽量保证组织形式多样化。
(二)及时更新,时刻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关联
当今社会的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内容更是更新快速,那么针对计算机方面的操作知识的新内容更是层出不穷。研究电脑操作课的教学模式,势必需要考虑到电脑操作课的这一重要的特点。因为,教学模式的分析和研究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指导教师去运用动态的思路和观点来考虑教学过程中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等,以一种综合和高度的着眼点来总体把握教学全过程,整体去分析教学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下而呈现出的多样性表现形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强化教学过程的研究,对于优化和组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水平都有极大的帮助。
目前许多计算机操作教材中编纂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略显得过于陈旧,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实际要求。计算机教师应该结合时下流行的知识内容,对旧版教材加以适当的补充,并体现在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两方面之中,
三、电脑操作课中实验部分的教学分析
(一)注重实践,建立行之有效的技能考查和考核方式
众所周知,我国开展素质教育,已经实行了多年。素质教育的中心思想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目的不应该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虽然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教师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效果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是并不能作为检测的唯一方式。尤其是在电脑操作课这种技能要求较强的课程中,应该引入一套新颖有效的技能考查和考核方式。不仅要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电脑操作理论的学习,更要考核学生在实践操作技能过程中的实际动手能力。计算机教师要注重查看学生的上机课实践报告。在学期期末到来时,计算机教师应该对学生实行以实践技能考核代替理论学习考试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上机实践能力,只有通过这样的考核过程,才能更加真实地去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和真实的技能程度。
(二)强化指导,积极做好操作课中的实训准备工作
计算机教师在操作课的实训部分中,应该积极准备好实训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从实训备课准备工作开始,实训中的指导过程和实训后的评价过程,重视实训课的教材、课程提纲、教学计划、实训指导和总结等各个方面。
在实训课开始前,课程指导教师应该明确本次实训的目标和要求,还要思考以目前学校的实验条件为基础,如何运用适宜的教学方式能到完成实训任务,达到实训目的。积极备课是实训开始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况,采用适宜的授课方法和知识切入点。在开始实训授课中,计算机教师应该设计出富有多样性的灵活教学过程,教师的措辞应该生动活泼,举例浅显,带有一定的启发价值,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就能学会操作技能。在实训的评价阶段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展开互评,学生间也应该采用互评的方式,评价的方式也应该和教学一样具有多样化。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实训中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有利于分析课堂中的不足并进行改善。
四、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其目的在于最大化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计算机教师在电脑操作课中采取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积累,教师才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并且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崔艳萍,高娟,蒲晓露.模拟软件在计算机操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05)
[2]朱晓艳.关于《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4)
[3]毕艳霞.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课的学习效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5)
[4]董淑英.关于计算机操作的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04)
【关键词】中职 课程体系建设 问题 措施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而理论基础上,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合理的优化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中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学和实践双层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为社会输送大量的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能源。
1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需求脱离、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不能改变学生能力差的现状,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1.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
由于是中职学生,学生的知识面往往很窄,致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困境。当今,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仅仅是包含了英语、数学、语文、政治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学生在学习阶段不能接触更多的知识层面和领域,致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范围片面,在面对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下,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只能止步不前,在工作选择的范围不得不缩小,面临想就业却不能就业的窘境。
1.2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际需求脱离
大量数据表明,在现阶段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大部分从事的是计算机销售、文秘等工作,处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领域的最低位置,而在相对高端的计算机编程,软件开发以及网站制作、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岗位上就业的人员相对较少,这主要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脱离造成的。
1.3 专业课程不能改变学生能力差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投奔高端的教育,中职教育的学生面对生源压力开始招收素质较差的学生。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基础素质差的现状。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设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情况,不能改善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出来的毕业生不仅没有实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的能力,通过在校学习还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导致中职教育输送的人才不达标不合格,学生面临着不能就业的困境。
2解决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中职院校也负有一部分的责任,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的过程中,中等院校的领导者应当高度的重视,制定合理的措施完善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注意在以后的教学的过程中,避免发生该问题,本文制定解决措施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合理的建设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综合型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了一种人才招收趋势。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当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除了传统的教学目标中要求的,数学、语文、英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基础认识,比如信息、法律、金融、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供学生学习,强化学生学习的综合意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开拓学生的发展眼光,此外还应当加强对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美术、书法等方面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的窘境。
2.2设置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的课程
既然不能缓解当前生源紧张的局面,那么中职学校所能做的就是在中职学校收纳学生后,对其进行严格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重视基础课程的开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弥补他们的不足。中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当前阶段学生素质有待提高的局面,还应开设道德强化的课程,比如开设职业道德和品德教育的课程,综合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2.3注重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综合实训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核心。对于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来说欠缺的就是综合实训,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的综合实训。首先,这种综合实训不是简单的知识考核,而是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在社会上去进行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安排综合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三点原则:第一点,针对性原则;第二点,实用性原则;第三点,可实施性原则。
3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成符合社会或者企业发展要求的合格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的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先进适用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的方式,采取灵活积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筱敏,周海泉.基于职业能力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2014,(23):95-95.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实训中心建设 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48-01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实践教学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显得日益重要。其作用在于,在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个性化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把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点、技能点融会贯通,从而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实践教学的基本前提是计算机实训中心的建设与应用。计算机实训中心是本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其工作质量和效率标志着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高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促进学科发展、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相当部分中职学校高规格地建成了计算机实训中心。但是,在某些中职学校,机房硬件设施建设以及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都未能适应计算机技术日臻完善的新形势。因此,必须针对这一问题,紧紧围绕规范化、科学化的目标提高管理水平,为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考评措施的改革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行为能力,增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本专业实训中心建设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机房硬件设施未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在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的制约下,很多本专业实训中心的硬件未能及时添置、维修、维护,设备配置较低,功能较差,运行速度较慢,在机上无法安装用于实践教学的必备软件。同时,由于本专业实训中心计算机数量多,使用人数多、频率高,容易受损,系统经常无法运行。
2.某些师生不重视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方法和考评措施未能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步伐
本专业少数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常用演示法进行实践教学。教师一边讲课,一边演示。学生一边听课,一边依样画葫芦,跟着练习。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创新思维的灌输型教学模式下,学生练习欠缺自主性,未能接触到新的计算机软件和技术。在表面上,学生会操作了,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演示之后,简单布置一些习题,由学生自行练习,得过且过。同时,在现行管理机制的制约下,学生无法在课外时间进入机房实训。因此,部分学生对上机操作实习产生厌倦感,随便应付,迟到、早退、缺席、玩游戏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实践教学质量及其实效性的提高。另外,许多中职学校未能科学地、系统地构建本专业实践教学试题库及其评价体系,在考试时,教师只能让学生把一些操作步骤、定义默写在纸质试卷上。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无法科学地评价学生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情况。由于未能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因此,学生无心实训,实践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
二、规范、科学地管理本专业实训中心
1.加强建章立制
计算机实训中心设备价值高,容易受损。如果受损,除了经济遭受损失外,实训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后果严重。因此,本专业应严格执行《计算机实训中心管理规定》、《计算机实训中心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实训中心安全管理办法》和《计算机实训中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的规范化,防止损坏公物、扰乱秩序等一些违纪行为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管理人员每天都要按照《计算机实训中心管理规定》,除了认真登记好设备使用、运行及维护情况之外,还要借助专用仪器、诊断程序或包括听、看、闻、摸在内的手段,认真检查、检测和维护设备,排除故障,做好防震、防潮、防尘工作,防止发生异常现象。再如,为了提高实习课开出率、教学实效性、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应根据《计算机实训中心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进行奖惩,构建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2.构建安全运行系统
一方面,要通过构建网络平台,依靠网络技术的支持,在网络平台上高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机房在实训活动中的潜能。另一方面,通过安装硬盘还原卡,实现设备管理的科学化。首先,使用还原卡保护硬盘系统。在此基础上,即使实验人员对硬盘进行包括修改、删除、格式化在内的操作,系统也会在计算机重启时还原到初时保护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环境是完整、洁净的。这样,实验人员就可在计算机上大胆地尝试练习各种操作。其次,使用还原卡并安装、升级杀毒软件。在此基础上,可阻断病毒入侵、蔓延渠道,防止病毒危害。再次,使用还原卡可实现一机多用。
3.延长开放时间
本专业实训中心除了在正常上课时间开放之外,还要在适当的课余时间开放,延长开放时间。一方面,让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重做、补做实验,继续进行课堂上开展的实验,以掌握基础性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探究性实验,进行自主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三、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考评的措施
1.改革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当前本专业技术研究、推广及其应用的最新发展趋势,结合学生在特长、兴趣、需要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实情,精心编写本专业在实践教学中所使用的项目任务书,引导学生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乃至“创新”三个层次训练维护、制作、设计等模块的综合性实用技能。通过在“基础”层次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基本方法、思路,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技术,初步学会运用软、硬件紧密结合的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在“应用” 层次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应用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系统综合设计、开发。通过在“创新”层次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信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技术创新。
2.改革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本专业教师应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首先,教师可根据项目任务书安排训练项目,明确任务,并对训练项目所涵盖的关键知识点、技能点和操作步骤作简明扼要的讲授或演示。其次,让学生在分组讨论之后进行训练,解决问题,完成训练项目的任务。再次,教师在组织学生评估项目结果之后进行归纳总结,将学生在解决问题或训练中的经验教训升华为理论知识。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在职业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形成一个从“实践能力培养”到“理论知识补充”乃至“实践能力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种“项目一体化”训练模式下,真正体现出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精讲、易学、多做”的实践教学特色。
3.改革本专业实践教学考评的措施。在考试内容上,为将职业资格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起来,应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考试的要求和内容,组建试题库,使职业资格证考试与本专业课程考试融会贯通。在考试形式上,在基础理论考试方面,可采用纸质试卷进行。在基础操作技能考试方面,可在计算机上进行。
总而言之,本专业计算机实训中心要紧紧围绕规范化、科学化的目标提高管理水平,为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考评措施的改革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行为能力,增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辉宜、吴光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5)114-115.
[2]柴巧叶,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推进我院计算机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7.16.
[3]李敬有、廉佐政、邓文新,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62.
关键词:计算机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师
1 引言
在我国计算机教育工作不断普及的情况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职校开始采取实训教学的模式应用到计算机课程中,真正的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的人才,这对于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如何对于计算机实训教学工作进行管理,是的教学工作所呈现出的效率、效果大幅度的提升,这方面的发展是计算机教学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下文主要针对计算机实训教学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几点构想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2 计算机实训教学工作的作用
计算机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开发能力,熟练掌握职业技术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些都需要实训教学工作来完成,实训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能力。学生通过良好的技能实训,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3 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实验条件、设备、人员现状
人员设备状况以及计算机实训经费的投放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在:
1) 计算机实训室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职称等结构不合理,管理和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资金师资投入较少,计算机实训教学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不能与时俱进,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的质量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实训教师队伍成为必须。
2) 计算机教学设备的不足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实训设备比较陈旧。目前社会上计算机图像制作应用软件更新一般为1-2年,硬件更新一般为2-3年,软硬件的要求较高,更新速度最快。一般编程、办公应用型软件更新时间为3-5 年,设备的陈旧导致教学效果降低,一方面学生觉得在学过时的东西,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需要的人才。
3.2 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学情况
3.2.1 缺少“双师型”教师导致重理论轻实操
一般学校把把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的教师称为“双师型”教师。深入来讲“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即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素养等。
3.2.2 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首先排课方面的问题:排课时没有按照课程分类,对计算机实训室进行合理安排,所有课程都往一个实训室排,没有规划,一个实训室要安装多个系统和多种软件,不光维护成本提高,也降低了实训教学的效率,这些与实训室建设的投入有很大关系。
其次是专业课程设计的问题:因为社会招生的原因,看社会上什么职业比较紧缺,就抓紧时间开设这个专业,由于时间紧导致专业设计不完善,没有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设置课程,计算机实训教学分为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和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基础能力没培养好就直接上职业能力的课程是肯定不行的,对于有些课程,学生需要有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才能够进行学习。
4 对计算机实训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4.1 加强现有校内计算机实训机房建设与管理
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管理,实际上就是计算机实训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基础,也正是由于计算机本身的教学特性,促使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先进性,以及改造发展空间,如此一来才能够更好的对于课程建设工作加以完善,并且对于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也同样有着一定的提升效果。此外,计算机在前期就考虑到后期的升级问题,那么在未来有需要的情况下,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升级改造,便能够使得课程需求得以满足,最大限度的节省了基地建造成本的重复性投入。
4.2 与社会工作经验丰富人员合作设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结构
在计算机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其中所涉及到的硬件、软件更新速度实际上是极为迅速的,时常出现一学期课程完成之后,便又推出了全新的硬件、软件现象,计算机专业课程本身想要真正的跟上社会发展速度,实际上是极为困难的。并且对于专业课程的设计工作来说,也同样需要大量经验极为丰富的人员投身到其中,通过这一措施,能够让课程的开设以社会需要什么作为基础,其中的内容时效性也就能够更好的加以把握。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出现课程先深后浅,或者是课程重点与社会现象不符的情况发生。
4.3 与企业合作加强校内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教学工作执行的重点,就在于对学生自身实践能力提升,要达到这方面的目的,可以通过企业合作的措施,来随时随地了解社会呈现出的工作需求、能力需求、职业需求等。同时,在企业的引导之下,也同样能够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提供一个较为有利的条件。企业可以为学校培养出一支完善的实训教师团队,而学校也同样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线生产上的操作人员,如此一来,两者便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不单单是学校的教学能力有所提升,还由于合作直接参与到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中,使得学校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大幅度降。在学校中所存在的重点专业教学能力提升,也同样达到了学校专业知名度提升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与学校进行合作的企业都愿意优先招收来自学校的学生,这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有所保证,未来的就业也同样有保障。
4.4 对实训教师的思考
实训教学工作所涉及到的实训基地在完成建设之后,还应当要确保拥有足够数量的教师来执行实训课程。实训教师一般情况下,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实训经验,还要具备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的能力,不能够单纯的采取灌输教育法。对学生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进行思考,掌握要领,对问题即时和学生进行探讨,加深学生的印象,总结实验内容。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校的计算机实训教学研究工作所带来的效果极为明显,主要是对于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如何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加以完善,就成为了提升实训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展开,实质上都是完全围绕着这方面的工作来进行发展的。此外,师资力量的配置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让优秀的教育人才留下,并且吸引更多的人才,就是实训教学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廖燕玲. 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现状与对策[J].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26(9):67-68.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思考与探索
在我国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中职计算机教育也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
一、计算机实训教学现存的问题
1.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差
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前提下,学生很难对那些只重理论和分析却轻视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提起兴趣。
2.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恰当
中职计算机技术教学重视操作,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有的教师甚至依旧是传统的“讲解+板书”的形式,无法把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由于学生的兴趣是各不相同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但很多教师却是为“教学”而教学,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3.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
中职计算机教师普遍不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总结,做不到与时俱进,有些甚至还停留在“会讲不会做”的水平上。在信息技术日益更新的前提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中职计算机教师很少会精心设计教学,不能合理安排和利用上机时间,大多数都只是按照课本内容简单地布置上机作业,轻轻松松就把教学任务完成,使得学生产生“什么都学了,但是什么都不会”的感觉。
二、实训教学的具体应用
1.实训教学与分层教学的结合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细节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 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计算机教师可以先做一个调查,对学生擅长和较弱的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在授课时有详有略,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水平都不尽相同,所以应该推广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观察的形式摸索出学生的大致水平,并相应做出区分。教师在指导学生上机操作时,可以让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尽量提前去完成操作任务,并鼓励他们挑战有难度的任务,而对基础不好的学生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微小的个人力量远远不能满足高效的教学需求,可以把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挑出来,利用“一帮一”形式实现“多手”演示,这也发挥了学生间互助的优势,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讲练结合法与任务驱动法的结合
根据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和技术性强的特点,教师必须将课上的讲解与学生上机练习结合在一起。课堂讲解时,教师可以在举出实例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根据课本上例题的要求去练习,并在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在一旁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操作。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思考而获得知识。而在接到教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学生通过按照任务要求一步一步操作的过程,不仅可以巩固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点,还可以对技能的具体步骤自主地掌握。所以,教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要在充分地给学生讲述计算机技术知识点的前提下,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让学生熟练掌握具体的操作步骤,巩固知识点。
3.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加强对实训技能的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对于一线的中职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应该重视实践与校外工作的结合。具体来说,首先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为目的,开展各类实训竞赛活动,如“网页制作”“文档排版”等,在竞赛活动中帮助学生提高技能水平。其次,以实训教学需要为依据,具体实施教学计划的拟订工作,并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起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感受企业氛围,并得到锻炼,从而弥补校内实训学习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要想为学生的职业道路做好铺垫、为学生的职业负责任,我们就应该把计算机教学的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用实践课代替部分传统的实验课,不能总是纸上谈兵。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培养的是学生在信息资源庞大的世界中快速地找到所需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燕燕.加强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实训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
[2]张凌杰,张军锋.浅析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5).
一 教学现状
学校于2011年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采用“1+1+X ”课程体系。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根据学科大类,选修Office高级应用或数据库基础及应用课程。文科类学生选修的是Office高级应用。在此背景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Office高级应用与计算机基础内容有重叠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与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重叠。由于缺乏相应的规划,每个任课教师对Office中的“高级应用”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老师认为“高级”就是一些高效的技巧,有的教师往往将Office高级应用变为计算机基础的重复。并未突出Offcie高级应用的本质特色。对学生而言,他们通过计算机基础已经掌握了Office的基础知识,若老师再重复一遍,学生会产生厌倦感和逆反心理。
2 缺少合适的教材
目前的教材主要有以下问题:教程中所使用的软件版本较低;教材中的内容与计算机基础有很多的重复;教材中的案例不能突出实用性,内容较单一;有的教材只是单纯的案例设计,列举操作步骤,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
3 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然在课堂上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但课堂过于依赖教材,照本宣科,仅讲授各类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技巧;或者根据案例,向学生演示案例是如何一步一步制作完成的。教师活动强度大,而学生参与的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讲授只会加深学生的短期记忆,仅仅记住这个案例的操作方法,这种记忆过于抽象,灵活运用性也较差。课后学生只会依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完成该案例,达不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造成了学生不会“活用”的状况,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生通过网络或实习返校学生的介绍,了解到Office在日常的学习或工作中的实用型,对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比较期待,都有想学好的愿望。随着国家推出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的考试,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了。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Office高级应用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 教学探索
我们成立课题组,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上进行一些探索。
1 教学内容
课题组通过梳理教指委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讨论、分析2013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的考试大纲和二级MS Office考试大纲的区别,以及调研企业实际工作需求。多次探讨后,理清了计算机基础和Office高级应用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并修订了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不仅明确了授课内容,还明确了上机实验任务。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以Office 2010软件为基础,主要讲解Word、Excel、Powerpoint、Visio等软件的高级应用内容。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通过情景教学及项目驱动的方式,在实际案例融入新知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了26个实训项目,例如邀请函的设计与制作、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书制作、毕业论文的版式设计与制作、教师档案管理表的设计与制作、双轴图表制作、毕业答辩ppt设计、产品介绍ppt设计等。项目的内容涉及Word的邮件合并、样式、域、修订等,Excel的工作表美化、公式、函数、图表、数据处理,Powerpoint的母版设计、动画设计等,Visio的图形绘制。
2 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技术课,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要求熟练一定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学组织中既要重视样式、域、函数、图表、幻灯片母版等基本知识及理论的讲授,更要突出学生设计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学生全程参与到授课环节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性、互动式、提问式、分组讨论等形式组织展开教学,以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特别是采用了项目教学,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划分为:项目选择、学生分组、项目操作、项目展评、项目总结与示范五个实施环节。充分利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项目选择
在26个项目中,有10个必做项目,有16个选做项目。根据各个专业的特性,选择适合各自专业的项目。例如在viso应用部分,园林专业选择房屋平面图的设计,中文专业选择组织结构图的设计与制作和日历安排表设计。每个学生必须完成18个项目的设计任务。
(2)学生分组
在以前的实验中,发现有些实训项目偏难,学生需要4~6个学时才能完成,这样会影响后续实训项目的完成。为了所有学生都能按时完成实训项目,就采取实训小组的方式进行。每组1~3人,设有组长,负责任务的讨论、分工。小组采用协作学习方式,共同完成项目。在各个项目中,学生轮流担任组长或项目展评汇报员,担任不同的角色,使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3)项目操作
各实训项目的要求都是提前2周给学生,小组成员可以围绕要求讨论、查阅资料,理解项目的要求,形成统一的意见,并绘制草图。然后分工合作,独立制作项目的各部分,最后整合各成员完成的内容形成完整的作品。在制作阶段,遇到问题,小组成员可以讨论,相互帮助,也可向指导老师求助。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收集学生的问题,为后面的项目总结积累信息。
(4)项目展评
在项目完成后,设计的作品先提交给老师评阅,通过评阅大体了解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在理论课课堂上利用计算机随机抽选2组来展示他们的创作作品。展示完毕后,向全班同学讲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知识、遇到的困难、难题是如何解决的,还有哪些难题没有解决。老师和其他同学也可向他们提问题,了解他们陈述过程未说明的问题。通过项目展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利用一些专业术语陈述内容;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某个问题到底是怎么想的,从而判断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情况;其他组的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5)项目总结与示范
通过项目展示和评阅,教师了解到学生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某个问题,可能有些处理方式不是正确的,也可能处理的方式不是最快捷的。总结时,教师要总结比较各组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也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通过总结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作品,不断的提高欣赏水平,这样学生才能不断的超越自己。总结之后,教师通过项目示范让学生明白项目需要掌握的知识、易于出错要注意的要点、难点的处理方式和技巧。
3 考核方式
为强化项目教学的效果,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考核,全面推进操作技能考试。相对于传统教学的考核方式,在这次改革中,考核各部分的占分比例如下:考勤占10%,团队合作小组自评占10%,平时项目完成情况占30%,项目讲评占10%,期末上机测试占40%。其中,平时项目完成情况和项目讲评成绩以小组为单位统一给出成绩。
4 成效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学生的Office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2015年学校组织的“Office应用技能大赛”成绩前10名中有7名是参与课程改革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大一学生成绩要明显好于高年级的学生。我校学生参加的2015年3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科目的合格率达到72%,比整个长江大学考点该科目的合格率高13%。
总之,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鼓励学生探讨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和技巧,独立完成任务。在项目教学的实施环节应当把握项目的选择,项目最好能与各自专业相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项目展评不需要提前指定小组,上课时采取随机抽取方式,防止学生出小差,确保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状态,跟随课堂的节奏;项目总结教师要提前评阅学生的设计作品、收集学生设计过程中新颖的设计思路和遇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的思路和境界在总结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黄丽芬,蒙海涛.高职院校办公制度化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2012(23):52-53.
[2]石爱业.基于项目导向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