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专业调查报告

会计专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2-03-11 01:32: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专业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专业调查报告

第1篇

>>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关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课堂学习风格的调查报告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调查报告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改革 破解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难题的探索 完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研究 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高专教师课堂行为改变的调查报告 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泉州市区高职高专院校影视欣赏课调查报告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思考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2+1”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探析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浅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关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文是针对云南省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进行了实证性调查,调查对象是除云南工商学院外云南省高职院校中开设有会计类专业的部分院校、用人单位及已经毕业的学生,调查内容是关于会计实践性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调查结果如实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高职高专 会计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学科,因而其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培养适合企事业单位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但是,目前在会计教学中,尚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特别是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那么如何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也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云南工商学院会计学院一直致力于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特别是2011级会计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第一学期在18个教学周内安排了9周实习实训课程(每周课时8节)。在云南工商学院进行教改的立项阶段,我们选择性地对一部分和我们有同层次同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学生进行了外校问卷调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昆明市部分开设会计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和用人单位。具体包括了各校在校学生、已经毕业的学生。

2. 调查方法。这次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了不同的调查方法,对于在校学生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主要采用询问法;对于兄弟院校相关的老师及领导、用人单位的领导和相关的专家采取访谈法等。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归纳

本次调查涉及的内容有2个大的方面,即培养目标和实训教学情况,基本反映了我院学生及其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现状。

第一部分:培养目标

调查结果发现50%的学生觉得学校对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20%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有无培养目标,只有30%学生觉得培养目标明确。

关于专业课的教学目标,58%的学生觉得为了通过期末考试,30%认为培养专业能力,12%认为两者兼顾。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职会计的培养目标学校并不明确,或至少说明学校并没有明确地告知学生,让他们目标明确化。

第二部分:会计实训教学

通过对以下12 个问题进行调查发现:

(1)关于实训课的课堂教学,60%的学生反映实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讲。

(2)关于实训课堂的侧重点,45%的人认为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认为是实际操作方法的占到了40%,只有15%的人认为是理论联系实际岗位,可见近一半的人认为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相差不大。

(3)关于实训课老师和学生的地位,22%的人认为做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48%的人认为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

(4)关于会计实训课的教学手段的调查,70%的人反映是传统的“黑板+粉笔”,可见教学手段依然很落后。当然,在这里可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但至少说明了教学手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5)关于会计实训课程设置在会计课程中所占比重,75%的人认为实训课占的比重小,只有10%的人认为占比重大,15%的人认为理论课与实训课所占比重相当,可见实训课程比重依然没有加大,或者还不够大,没有能达到学生的要求。

(6)关于现在会计课程开设顺序,30%的人选择了实训课与理论课同步开设;45%人选择实训课在相同内容的专业理论课学习结束后开设;23%选择实训课在全部专业理论课程结束后开设。

(7)关于会计实训课教学方式,77%的人选择了仿真和半仿真,可见在实训教学方式方面学校也在不断地改进,然而不管是仿真还是半仿真,和真实的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操作肯定还是有差距的。

(8)关于会计实训课的教学方法,52%的人觉得老师是照本宣科;只有7%的人认为是从实际出发总结出理论知识。可见,教学方法依然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在实际案例教学上要加强。

(9)关于会计实训课老师采用的教学内容,80%的人选择了课本内容,只有5%的人认为是实际岗位需要,可见实训教学内容很多采用纯粹的课本教学,那么这个教材是否真正有效呢?是否能够紧密联系和反映企业实际岗位需要的真技能呢?还值得深思。

(10)关于学校对于实训时间的安排,68%的人选择了在临毕业时安排,只有2%的人选择了随时安排,20%的人认为学校没有进行实训安排,10%的人选择了统一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这种没有实训安排或者一刀切的实训安排表显然不够合理,特别是对于会计特殊岗位的考虑,一般单位不会轻易地接受学生实训,所以只有在社会上企业处于旺季或是繁忙的时候才会愿意接受学生实习,那么就要求学校要灵活机动地安排实训时间,然而,现实中却不是这样。

(11)关于会计实训课的考评方式,57%的人选择了纯理论知识的试卷考试,28%的人选择了纯理论知识的试卷考试+实际操作能力考核,15%的人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可见对于实训课的考核很大程度上依然采用一张试卷测定,显然不合理。

(12)关于学习会计实训课的兴趣,70%的人选择了一般或没有兴趣,只有30%的人兴趣浓厚,这样悬殊的比例对于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简直不可思议,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说明我们的会计实训教学没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可见会计实训教学总体上是有问题的,或者说是还需大力改革,加以完善。通过实训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手段、时间安排、考核的方式等多角度调查研究发现,实训教学基本上还是理论教学的翻版,没有进行实质的革新,导致学生们没有学习兴趣,自然学习效果就不会理想。

第2篇

关键词:高职;税法;教学改革;思路

税法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财务人员应具备的法律知识。因此,《税法》课程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基础技能课程之一,通过《税法》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企业所缴纳的税收情况,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内容和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由于税收的强制性特点,每个企业应该遵守税法的每一项条例。高职院校《税法》课程实际应用性很强,所以一般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比较重视这门课程。笔者经过几年的高职教学过程,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特点和难点,需要加以重视和改进。

高职《税法》课程的特点

税法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性《税法》课程教学必须在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程之后,有一定的企业经营知识的基础后才能开设。因为《税法》课程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进行,涉及编制会计凭证、账簿的登记及报表的编制等基本业务,所以,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会计专业知识,能够将税法内容和会计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比如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如果学生不会核算本年利润的形成过程就无法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税法的运用具有灵活性税法知识在实际工作运用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这一点,也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流转税为例,学生要根据企业的性质采用不同的税种。制造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一般交纳增值税,服务业、金融企业、建筑企业交纳营业税较多。还有的税种需要再分类,例如增值税企业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梳理清楚思路再进行核算,这样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税法》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税法知识的掌握需要依赖具体企业经营的过程。在《税法》课程中税的种类较多,一般企业缴纳的税种里金额较大的有流转税和所得税。目前,在企业流转税中,主要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其核算过程和上交过程都是网上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了解纳税的上网操作过程,并且将网上纳税的内容和教材中的理论部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实际工作。

高职《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理论教学内容较多,不符合于高职学生的特点《税法》课程内容一开始就是法律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介绍这部分法律基础时,大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性太强,比较抽象,不太好理解,还有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讲授虽然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但是为了普及法律的相关知识,每次课堂教学教师都很认真讲解这部分内容,并告诉学生法律基础和税法的关系,这样,学生渐渐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税法所涉及的行业较多,学生能力有限税法的内容适用于我国各行各业,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制造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情况都难以掌握,再涉及建筑业、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内容,学生要掌握的范围太广。再加上高职的学生大部分不擅长学习理论性的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学互动环节时,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税法的核算内容对高职学生来说比较复杂税法内容中税收种类繁多,其中主要的税种是流转税类和所得税类。流转税中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内容较复杂。在增值税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将一些固定的公式背下来后,按照套用的核算方法计算,有些学生觉得比较复杂,业务内容中的逻辑关系总是处理不好,容易造成计算错误。还有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中,学生由于会计核算的知识缺乏,导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不准确。

学生对税法的理论概念理解不够深刻税法是法律的一部分,其法律概念非常严谨。高职学生对理论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容易混淆几个概念,导致在税法的学习中困难重重。税法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如果不下工夫,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出现计算不准确的现象。如在增值税的计算中混合销售和兼营销售的概念容易混淆,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

高职《税法》的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使高职学生掌握税法知识,笔者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种种措施,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掌握税法知识并灵活应用。

让学生多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作为《税法》课程的教师,首先对税法的各个应用领域要充分了解,才不至于使课堂枯燥乏味。目前,一般高职学生从高中进入我校以后,严重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了解,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学生一年级时,建议学生多看一些介绍企业经营学的小说,增加对企业经营的观念。并且,要求学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上网找资料学习先进企业经营的故事。还要求学生有经营的理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税法的重要性和资金的重要性。只要学生有这种意识,就能学好税法的内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需要建立在教师实践知识充足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到管理比较完善的企业参观,同时在参观过程中让学生计算出每件商品或产品的税金,并计算一个月企业缴纳的税金。经过几次参观,学生对企业经营的观念提高,深深体会到企业经营的过程,也知道了税金作为资金流出,对企业资金的影响,并了解企业领导层对税金的重视程度。

化繁为简,总结规律《税法》课程的内容比起其他课程整体感较差,其所计算的范围很广,这对学生学习《税法》课程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相似的计算公式总结归纳起来,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习起来省时、省力。例如,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抵扣计算的方法和委托加工生产消费品计算抵扣办法相似,讲完这两部分内容之后可以进行计算上比较,并归纳整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这两个税种。还有在计算所得税时,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共同的部分归纳整理,找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能加深税法知识理解的程度,提高计算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归纳整理的学习方式,学生清楚了增值税的计算过程,并且相似的计算不再容易混淆。经过比较学习,学生对两种所得税的计算掌握得很牢固,2008年毕业的学生反馈,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在学校时学得比较扎实,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得心应手,到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适应很快。

运用模拟企业核算,解决理论教学中的难点在高职教学中经常采用企业案例来说明企业实际缴纳税额的情况。通过企业案例,学生可以多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有真实感。比如制造业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的过程发生以后,当月需要缴纳的税额有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同时还发生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此外还有的企业根据情况进行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等税额的计算。给学生介绍模拟的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情况之后,给出一些相关的会计资料,计算增值税和附加税,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最后计算所要缴纳税金总额,让学生了解企业给国家缴纳的税金情况,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整体的企业税金的核算过程,这样,渐渐提高了学生税金核算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注重实践活动,进行企业税收调查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出知识应有的价值。教师可以根据《税法》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出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练习;不仅要解决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社会生产、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企业缴税的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第1~3周的时间给学生详细讲授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理论知识,之后从第4周开始要求学生联系制造业企业或商业企业或者服务业等企业,了解并调查企业实际缴纳各种税的情况。首钢工学院会计班每班一般有40人左右,布置税法调查作业时,每班分成10个小组,大约4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找一家交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单位,调查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缴纳情况。每组设有一名组长负责,要求每名学生都要参与,到教学结束之前一周时间完成每组的税收调查报告。学生开始对调查活动表现积极,对税法的学习兴趣也很浓。经过一段时间学生调查收集企业的真实数据,并参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但是,学生对调查报告的整理比较茫然,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教师给学生展示往届学生的调查范文,让学生根据每组调查的企业的情况来计算所缴纳的每个税种,这样,学生渐渐清晰了调查报告的整理思路。经过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完成电子版调查报告。教学最后一周安排学生汇报税收调查的社会实践成果,利用两节课的课堂时间,每小组的一名代表陈述税收调查的经过和分析过程,同小组的学生互相可以补充说明。教师根据每组陈述的内容和调查报告的分析情况,给每组进行成绩评价,最后把评价结果纳入到期末综合考核当中。税法调查实践活动在首钢工学院已经在三届学生中开展,学生一开始茫然失措,后来逐渐地对税法的了解加深。总之,经过税法调查活动,调动了会计专业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同时更加了解了税法知识的灵活性。去年我校2008级会计班学生参加税法调查的实践活动以后,有的学生暗自下决心利用在校期间好好学习会计专业课知识,有的学生准备利用假期时间找一份兼职会计的工作,以便练习所学的税法专业知识。通过组织税法调查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提高了学生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税法》是在高职课程教学中重要的课程,也是职业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会计专业能力,采取各种教学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冬云.税法[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第3篇

摘要: 本文以“卓越计划”和“实践育人”为背景,结合东北石油大学自身办学特色,从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

>>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新方案设计 基于卓越工程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探索 城域数据网工程建设创新方案和实践 视唱练耳教学新方案的探究与实践 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面向“卓越计划”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专业认证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与实践 中职院校数学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机械类专业力学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化工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于数值分析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和探索 会计专业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测控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理论实践相结合搞好职高电子专业教学 基于“卓越计划”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 卓越计划背景下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理念的创新方案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庄志军,苏显春.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

[4]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5]熊玲,李忠.新世纪我国高等工程人才需求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管理,2010(7).

[6]陈春生,谢常.对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1).

第4篇

Abstract: "Employment-oriented" and "Practice-focuse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training mode under "employment-oriented, practice-focused" horizon.

关键词: 就业导向;实践;培养模式

Key words: employment-oriented;practice;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42-02

1 构建“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职业教育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的特点,围绕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学生职业能力掌握为核心,专业技能培养为主导,在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岗位主导、能力本位、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1 岗位主导 以行业需求调研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对会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制定会计岗位课程标准,开展岗位模块教学,并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开展跟岗实践,培养学生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综合技能。

1.2 能力本位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形成以会计岗位能力为核心,基本素质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支撑的综合岗位能力体系,其中会计岗位能力主要包含会计基本操作能力、财务会计核算能力、财务报表编制能力、成本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申报与税务核算能力、出纳实务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等,见表1。

1.3 学做结合 课程教学与跟岗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实训实习环境开展手工岗位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沙盘演练实习、财务咨询公司的真账演练、暑期拜师跟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拉近课堂与工作岗位的距离,实现校与企、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会计主要岗位及其核心能力分解

会计专业主要岗位能力,以期待对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职业标准、教学过程、生产过程、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的有效对接融合有一定借鉴意义。会计主要岗位及其核心能力分解如表1所示。

3 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及实训基地建设

3.1 “三模块三融合”课程体系 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对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分析,制订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三模块三融合”的课程体系,以真实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形成学习情境,培养岗位能力。通过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就业适应性。“三模块”包括基本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三融合”是指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融合、课程教学与跟岗实践相融合。

3.2 “学做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通过“学做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岗位教学研究,设计教学项目和任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岗位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实施“学做结合”的教学模式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强化校内实训环境建设,为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提供良好的平台。

3.3 “多主体多形式”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行业、企业、教师、班级、学生都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二是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引入考查、实践操作、项目测评、调查报告、口试、竞赛、资格认证、岗位鉴定、毕业生跟踪回访等多种考核方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3.4 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①实训室建设。在现有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基础上,新建成财税一体化多功能模拟实训中心、ERP沙盘模拟实训室、审计模拟实训室,进一步改善教学实训环境。引进一家财务咨询公司为学生搭建真账演练、顶岗实习的平台,开展记账、税务、财务咨询等业务,学生可随时在校内参与“全真”会计实习,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岗位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②完善实训管理制度。结合新建的会计实训中心(室)的管理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使用及与维护管理制度》、《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社会共享使用管理办法》,规范实训基地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服务专业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柯艳霞.“岗位定制”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

[2]杜庆.“岗位定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构建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3]奚立平.“能力导向,层次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第5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非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策略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68-02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的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以教高[2012]4号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高等教育界日益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该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在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非会计专业都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各高校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特点及社会需求,力求计划的全面有效性,培养通晓会计但不失主专业的“通才”。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目前该课程已成为各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的必修、选修课程,以某高校为例,开设会计基础课程的情况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该校七分之一的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基础课程,且课程性质为必修课程的比例大于选修课程比例,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开课学期也普遍较早。基础会计为非会计专业学生揭示了会计学的概貌,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完善高校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将来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课程专业性、理论性较强,非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内容抽象艰涩、枯燥空洞,他们学习态度普遍不够端正,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不知道所学知识与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何关联,学习以通过获得学分而应付了事。

任课教师大多认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对基础会计知识略知一二,在教材、课件、大纲一样的情况下,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简化版,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主专业的不同特色以及各专业的需要有的放矢。在教学方法上更无创新,在非会计专业基础课程学时较少的情况下,光讲授书本枯燥知识,忽视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课堂讨论、启发式,致使学生为学习而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目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般为初来学校的年轻教师,非会计专业该课程的授课成为教师上岗的“练兵场”。

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策略设计

在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思想的指导下,如何使非会计专业学生在主专业学习的同时,拓宽知识面,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并运用会计信息对生活、工作进行创新性决策和控制,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创新

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会计人员,而是通过“懂会计”为其主专业服务,教会他们看懂财务信息,并能够对财务信息包含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用,让他们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理解财务信息直接或者间接传递的经济管理方面的信息,培养他们进行生产、营销、投资等决策与判断的能力。因此,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讲授会计基础课程要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通晓会计但偏向其主专业的“通才”[1]。

(二)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内容创新

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其教育理念应结合各专业的不同特色,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以会计要素和报表分析为核心,加深和强化理论基础知识,不应过于强调会计核算,而应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侧重于会计管理职能[2]。

采用“分专业”的教学模式,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了解建筑业企业的特点及工程成本的项目核算,通过往年的财务报表审核投标单位资质,以助其进行项目前期调研与开发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应关注销售业务指标分析、了解增值税发票在商品交易中的使用、出差人员差旅费报销、应收账款的确定等;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补充工商税务知识、增强对财务状况分析的能力等;金融统计专业的学生利用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

在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教材的情况下,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增补和章节顺序的变换。首先从会计报表的实例分析开始,说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逐一介绍每个科目账户,推出账户结构和登记方法,分析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到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2]。鼓励专业教师加强针对性教材的撰写,坚持有用性原则。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教材应注重如何分析和使用会计信息;坚持形象性,强调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教材应以企业实际案例为主导构建教材内容,尽量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甚至是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会计知识[1]。

(三)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创新

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知识的初学者来说,主讲教师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理解枯燥无味的会计基础知识,了解简单的实务。毫无创新的教学方法是教不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

1.结合专业特点,实施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契合点,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在一些工商管理类高校得以广泛运用,并已列入各高校的教改计划。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会计教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我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国内对会计案例教学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

以某大学工程管理、统计学两个非会计专业5个班共计149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2.6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比传统教学方法更直观生动,他们对案例教学更有需求和更易接受。

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用恰当的案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案例化,案例贯穿会计理论教学中,用案例形式展示会计知识。通过案例的讨论与分析及报告的撰写,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结合专业特点,实施实践教学。根据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新形势下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教师教学也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结合非会计专业特点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如在账簿内页上试着编写分录,在增值税发票上进行填写练习;可以参观或亲身体验会计电算化课程;可以到与专业相关的会计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参观,了解并理解生活工作中的实际会计,从而加深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四)创新人才培养与考试改革创新

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在期末进行一次闭卷考试,最后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试题过多的考核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要培养创新人才,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多样化,注重平时课堂、实践的表现和案例分析、撰写论文、阅读运用财务报告的能力等,真正达到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基础知识的目的,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教学质量是高校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而教学策略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策略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保证非会计专业学生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的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芳.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3,(12):252-253.

第6篇

关键词 专业设计 会计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所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为了将该专业办好办强,应了解该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不断深入行业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对会计专业设计体系进行创新性地构建,及时调整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设计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其中专业定位是方向,课程体系是核心,教学团队是关键,实践教学是重点,学生就业是成果。

一、专业定位方面

专业定位决定了一个专业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指明了一个专业的发展方向。我院是一所市属院校,主要面向石家庄,培养优秀员工和职业经理。会计专业的学生一半以上来自石家庄市区及其所属郊县,所以会计专业也必须立足石家庄,为石家庄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目前石家庄已经形成了医药、纺织、化工为主体的综合性的工业体系。09年末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5%。近几年来,民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到全市企业数量的90%以上,民营企业上交的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0%左右。在未来的河北省十二五规划当中也提到,石家庄在十二五末服务业的比重将要达到50%,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意味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根据石家庄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我们将会计专业定位于为石家庄的中小企业服务。考虑到会计工作的同质性和差异性,我们以制造业会计为主,并兼顾其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将不断增加服务业会计的内容。

为了实现学生顺利就业及后续职业发展的需要,我院会计专业教师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和企业的专家共同论证、反复地修改和完善、制定出了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会计专业就是要培养能够在中小企业从事出纳、成本核算、纳税申报、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管理工作的懂理论、能实践、会学习、可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专用能力。

二、课程体系方面

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我们要创建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来加以实施。首先是会计专业的教师通过到企业调研,与行业专家、企业专家论证实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方式。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基于会计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

表中所展示的是具体的工作过程和10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行动领域转化到学习领域,制定出了会计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在此基础上,按照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的要求,构建了学习领域的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根据每一门课程它侧重于某一种能力,以及我们对开设的学期和课时也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如社会适应能力课程主要包括: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基础、素质教育系列课程;行业通用能力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经济管理金融常识、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经济应用数学、经济法、财经应用文写作、实用英语;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初级财务会计、财务报告编制、财务报表及经济活动分析、审计、企业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岗位专用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出纳岗位实务、财产物资岗位实务、成本核算与分析、税款核算与申报、会计电算化岗位阶段及综合实训、会计岗位综合实训、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四种能力模块课程的课时比例相对比较均衡,我们重在培养学生的四种综合能力。此外还开设了一些能力扩展模块课程如ERP沙盘模拟、市场营销、商品流通企业会计、ERP供应链管理,以实现学生的职业拓展。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核心,为此我们也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二是开发专业精品课程;三是与企业合作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四是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及逐步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站。

三、教学团队方面

有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必须要有一支业精技强的教学团队来完成和实施。我院会计专业整合了学院内部和外部的专任教师、兼课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及管理人员,组建的教学团队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团队教师的构成能够满足学生四种能力模块课程讲授的需要,各项结构比例如下:双师教师达到了71.1%,硕士学位教师达到了48.6%,从职称上来看以讲师为主,占到45.71%,副教授以上职称达到了40%,年龄层面上构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梯队结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教学团队的建设规划:一是实现学历、学位、职称三个硬件条件的逐年提升;二是在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以及全部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校外教师的管理方面也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划。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整个团队的教学水平正在逐步提高,进而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从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实践教学方面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我院会计专业现在构建了以单项实训、分岗实训、综合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相互融合、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条件是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力措施。目前校内实训基地的规模基本上能够保证学生的仿真和模拟实训,但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工学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校园内部就融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当中,我们正在探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通过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等这样的会计服务中介机构,将他们引入学校,由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设备,企业提供技术和项目,共同开发一些实践教学项目,校企共同探讨具体运营方式和利益分成方式,其目的就是实现校企双赢。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除了建有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外,我们还积极利用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关系来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由于校外实习基地比较分散,所以要加强其管理,健全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机制,实现由学校和企业来共同管理、共同考核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为了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建设规划:一是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增加顶岗实习的力度;二是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建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

五、学生就业方面

学生就业是专业设计的一个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要想使学生顺利地就业,必须要通过多渠道对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得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需求量是最大的。我们通过四大人才网站对石家庄地区每天会计人才需求量进行近一周的追踪调查发现,招聘要求以大专层次为主,能力方面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交往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手工和电算化进行日常核算,以及具备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为了使学生顺利就业,还要提供一些保障机制。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些措施,首先是机构先行,建立就业指导机构,这个机构主要是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和指导,搜集就业信息,组织就业讲座,组织小型招聘会等。第二是建立会计专业就业信息网,及时一些创业政策、就业信息;在教室走廊中还设有人才需求信息展板,使学生就业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第三是建立校企对接和订单培养,比如和银河人才网这样的中介机构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使学生一入学时就能找到自己的就业岗位,还经常进行校企对接,把企业引入校园,进行招聘和面试等,提高了学生的应聘能力和竞争能力。第四是我们通过各种社团、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学生毕业以后,他们的工作怎么样,他们的心理调试怎么样,我们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使他们能够稳定地就业。通过调查,还要及时地做出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学生高质量的就业,从而实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本文系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设计体系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ZJY113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丁洁.探索建立新的高职会计教学体系.今日财富 2011(11).

第7篇

关键词: 技工学校 创新教学 思考

一、技工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会计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当前,许多技工学校都未能对地方特点、行业需求及社会需要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另外,由于没有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再加上会计实践教材没有及时更新,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将不利于学生奠定基础、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就综合技工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涉及面狭隘。

技工学校会计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上并没有摆脱学科教学模式的限制,仍旧沿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从而使课程体系受到知识完整性、系统性与学科性的束缚。并且课程设置上过多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而忽略基础课程,如此保守且不够科学的课程设置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会计工作属于管理类,需要了解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有着较强的应变能力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因此,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要多涉及专业以外的知识,如当前的政治、文化、市场经济等。然而,就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所涉及的范围明显狭隘。

2.教学环节中缺乏实践过程。

为了顺应当前的教学宗旨,教学过程中都开始融入实践部分。然而,实践教学环节却仍旧未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教学依旧侧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没有将注意力转到技能训练方面,因此实践教学效果甚微。且会计学偏重文科,从而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另外,在教材内容方面总是有交叉重复的知识点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时间与资源的浪费。当前有许多技工学校都会专门设立供会计专业实践的实训室,因此大多实践内容都在教室进行,但是依然未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会计循环的整个操作流程。

3.成绩考评缺乏综合性。

技工学校当前的会计专业的考核无异于大多数考核方法,都是采用传统的闭卷笔试来进行期末考试评定。但是这种考评方法却不再适用于技工学校考核,因为仅凭考试分数就做出成绩评定的方法实在缺乏科学性,其充其量只能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熟悉度和在答题中的使用灵活度,但是未能充分测试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合理的成绩考评体制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发展,以至于防止一系列负面影响的产生。

二、技工学校会计专业创新教学的思考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先由教师对所学知识点的概念与原理进行讲述,然后再由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在练习中对知识进行巩固。在此种教学方法中,所贯彻的教学理念是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先学了才会做。然而现在却是逆向思维,主张学生通过做来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积极查阅各种相关资料以供推论与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知识的积累来形成一套解决方案或猜想。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所学知识点,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学”的引导,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另外,还要积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库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且又有屏幕显示可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真实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2.改善课程体系,凸显就业导向。

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注意使其与“大专业”相对应,并引入“通才”的观念,再者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还要适当地增加一些财经类的相关课程。比如,现在有许多中小型企业对会计的要求是不仅要掌握会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税务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理论课程进行压缩,但是要以不删除必学知识点且能满足学生知识需求为前提。通过对会计岗位的一系列分析以构建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它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设计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在会计中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是相应的。此种模块式教学不仅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应用型会计知识体系,还能够进一步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实现实习实践与知识的紧密结合。

3.重视考核评价方法的科学化与人性化。

学生的能力、知识及素质的构建要依据行业所制定的职业岗位标准,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学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继承度为标准的评价方法。考评内容要尽可能地全面,所涉及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理论知识,还要包括实际操作技能、创新能力、解决能力、品德素质等一系列考核。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应属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考试的时候可以采用会计模拟核算考核、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促使学生的能力可以在考核中尽可能多地展现出来。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若要促进教学质量与就业率的提高,就要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做出大胆创新,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崔国萍.从会计本科教育的表层论会计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2007,(5).

第8篇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推广应用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我国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到2010年,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一般都开设有电算化实训课程,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实训时间。但效果是否满意是否满足社会要求,还有待进一步证明和探索。作为一名电算化会计专业授课老师,在四年多的实训指导过程中,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深深体会到,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高职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那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具体到电算化会计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电算化会计的实践性教学。这里就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谈几点看法。

首先,必须把对电算化会计的认识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在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在专业课课时中安排了各类传统会计课程,电算化会计课程安排的课时不多。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认识到实训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时间,但主要集中在纯手工操作上,包括成本会计、审计等,依靠的还是一张桌子一套习题一支笔,信息化元素很少。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会计核算、管理的方法、理念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会计信息电算化的重要性是提高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前提。

其次、我们必须认清高职学生的现实情况。在我国目前的招生录取过程中,高职是第五批。虽然在一些学校当中,财会类学生录取分数相对与其他专业要高一些,但总的看来他们普遍素质不高。即使是财会专业的学生,从生源上说,普高生和职高生也有区别。普高生相比较而言学习态度和方法要好一些,但在会计核算和计算机基础上略有欠缺。这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应该有所关注和区别。此外,学生们在对待财务核算管理上不会从管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容易单纯的理解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使得无法更好的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管理电算化。加上课时不足等原因导致授课内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训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就业时所面临的工作不会太过于复杂,而且目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也不是太多,过分提高实训目标和要求也是不合适的。

再次,我们必须认清实训目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校如同生产者,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社会需求。

根据最近一份对湖北、湖南、广东的40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调查的企业中,90%的企业开展了会计电算化,但是66%以上没有甩手工账或手工账与电脑账并行。企业不敢甩手工账的主要原因是怕丢失会计资料、有关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低和管理不规范;同时软件公司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90%以上的企业主要运用会计软件的总账和报表处理功能,其次是工资和固定资产核算功能,电算化整体状况基本处在替代人工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的水平。虽然这不能代表全部,但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这个实际。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中等电算人员。他们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并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这在我们的实训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和体现。当然,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实训目标和内容都应当做适当调整。综上所述,在开展电算化实训过程中需要更加合理全面的考虑。第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时机。目前不少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大多数学校仅设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70-80学时。为适应课程需要,老师还要传授部分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这一点应该同企业里的专项突击培训有所区别。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单设实训时间,但却包含在了正常课程教学时间内,并没有增加学习课时。要更好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学生,可以对部分相似课程进行整合,腾出课时满足实训的需要。此外,如果有可能,单设的电算化实训最好安排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结束以后,通过老师的编排和指导以电算化的方式实现会计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利用,并和手工业务做比较,相信这会更好的促进教与学。其次,实训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十分重要。作为学历教学,系统合理的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至少两种软件的使用);EXCEL操作和使用,学生应掌握使用EXCEL动态图表的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包括单机版和网络版);企业财务信息电算化仿真案例实践,包括电算化审计等,并注意引入企业综合管理(ERP)的理念.之所以把excel的操作和使用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因为Excel在我国普及率非常高,用Excel可以较灵活地实现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中的编程功能,而且可以直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如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等。这一点非常实际也很实用,在对很多毕业生的回访中得到证实。例如,使用Excel处理会计业务前要设定公式,这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具体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步骤,因此它还会提高学生完成其他会计课程作业的质量和速度。曾经有部分同学将这一知识用到财务管理分析计算中,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该课程授课老师的赞许。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辅助理解VisualBasic编程的原理,这就使这部分内容学习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但是,由于时间、认识等因素,往往很多教材或教师授课中会忽视这个内容。第

三、我们还要注意防止或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而不是简单一种操作。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很多实训由于时间、理解不同、老师业务水平或其他原因,会演变为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其实就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但学生到最后也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那如果参加工作后面临另外一种软件环境呢?重基本会计核算而轻视了核算的目的——监督和管理,这不可取。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的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如果这种认识或做法不转变,就会出现一个有电算化上岗证的同学到了单位连一张内部生产所需的下料单都不会开的情况;或由于涉及较多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个计算机专业教师辅导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的情况。当然,把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到运用到实际还需要努力和时间。

2、防止实训内容大而全,不切实际。不少软件供应商看中学校的培训资源,会主动和学校联合搞培训。高职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学历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不断提高社会培训的职业教育层次,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该说,校企联合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不考虑高职学生及相关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按照诸如用友、金蝶等公司的培训模式来辅导我们的学生,站在ERP的角度,综合介绍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功能,全面铺开,涉及诸如生产制造、物料管理等内容是不妥的。这些都过于专业而且主要针对与企业专业人员,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很难理解,如果不增加大量课时,至少在目前是不切实际的。新晨

3、解决实训教材的问题。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借助软件平台来实现。如何理解这种思想必须借助良好的实践课教材并保证充分的操作时间。这是决定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电算化会计实训教学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自编为主,购买为辅”。教材建设可分两阶段进行。首先选择一种较好的手工会计模拟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手工向电算化的转换,使之应用于电算化实训教学;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可以组织一线教师编写实训教材,最好是系列化教材。

第9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会计人才需求及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调研的目的主要在于会计专业的社会需求及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调查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实地访谈,主要采取按调研提纲询问的方式进行,但并不完全拘泥于提纲,此外还以电话采访的形式向企业会计人员和中介机构、毕业生进行调查等。调查的对象:以企业为主,其次为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除此之外还有本校历届毕业生,进行了典型性抽样调查。企业选取亚太酿酒、海航集团、椰岛股份、用友软件公司、海马集团、路桥投资建设公司、国泉金币公司、大岭农场、中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惟信会计师事务所、信立德税务所事务所有限公司等30家大、中、小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毕业生选取2004、2005、2006、2007届100名学生。其中,企业分布大型企业5家,占17%;中型企业10家,占33%;小型企业15家,占50%。

(二)会计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分析

1、需求量分析。据中国财会网显示,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屈居第二位。而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同比增长20%,增加近35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见,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2、需要层次分析。经过调研,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能操作型人才;二是分析型人才;三是决策型人才。大型企业会计岗位分为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三层次;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则分为财务经理、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两个层次。财务总监岗位需求决策型会计人才,财务经理岗位需求分析型会计人才,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需求技能操作型会计人才。财务总监与财务经理岗位通常是具有多年从业经验,从基层岗位逐步提升的具有较强分析、决策能力的会计人才,学历要求是本科、研究生。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并没有绝对的学历要求,而更在意实践操作能力和所属行业业务的适应能力。

目前,大型企业对会计基层岗位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急需的是学历高、阅历丰富、管理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在近几年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约占60%,中小企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流动性大,需求量大。据对现阶段会计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调查表明,90%的单位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并有40%的单位愿意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对于创造能力的要求则在各种要求中排在第三位。现阶段会计人才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两难局面,一方面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则是不少用人单位因寻觅不到满意的与岗位需求相切合的会计人才而犯愁。这警示我们会计专业教育必须改变只注重课堂上的会计知识传授和学生专业知识量的增加,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岗位适应能力传统教学模式。

(三)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分析。在我们调研的“中小企业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问题中,受访者普遍认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审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是基层会计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要素。其中,财务会计知识摆在第一位,可见会计和财务知识仍是会计人员知识体系的核心。

在我们调研的“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问题中,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专业技能分别是会计核算能力、成本计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受访者普遍认为会计最基本的技能是会计核算能力,最欠缺的是税务核算和纳税申报能力。

在我们调研的“会计专业人员除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技能?”问题中,受访者认为会计专业人员还需要职业品行、计算机技能、语言交流能力、人际关系、分析性/批判性思维、知识更新能力、团队合作、决策能力等。被调查的会计从业人员则认为人际关系、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在专业教学中重视不够。

在我们调研的“你所认同的会计教育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与现行会计教育实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问题中,受访者认为现行会计教育实务与期望达到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之间存在差异,仍然是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技能的培养,高职会计教育虽大力提倡培养操作技能,但现实实施情况与职业需要尚有很大差距。

在我们调研的“对于财务会计应届大学毕业生使用情况的满意度”问题中,受访者认为企业对这部分人才存在的普遍心理为:不是不想用,而是不敢用。大多受访者表示在使用这部分人才中感觉到他们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实践经验太少,实践动手能力差,不能为企业解决财务工作当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大多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胜任工作。这表明,在我国,对大部分将流向会计职业界的会计毕业生来讲,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应是高校会计毕业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层次看,为中小企业培养中高级实用性会计人才,正是高职会计教育的合适定位。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培养有专业、有能力、有效率的人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即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决定高职会计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岗位单一的知识、技能,还要考虑为适应当前工作岗位和未来工作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基本素质。

三、启示与结论

(一)启示

1、高职会计教育。(1)培养方向要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体现社会现实和未来需要;(2)教学内容须紧扣社会实践,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实习时间,让学生有“真刀真枪”实干的经历;(4)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要互相渗透。

2、会计人才至少应该具备四种能力。(1)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能在综合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选择合理公允的处理方法;(2)具有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及时学习最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3)具有搜集、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4)具有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

(二)结论

1、高职会计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小而全,即企业小,会计人员少,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是上手快、知识全面。为使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我们要经常聘请了校外专家以及院内骨干教师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会议,针对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听取企业专家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应调整。

2、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主要有出纳、主办会计、税务会计等。也有相当多的企业直接根据会计人员的工作范围,将会计岗位分为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因此,上述的种种岗位即是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

3、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手段上,电算会计逐渐成为主流。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采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但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人机并存的会计核算状态。企业中应用的财务软件品牌很多,因此培养学生通用的财务软件应用能力非常重要。

4、税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是“最应学习的能力”和“学校教育最欠缺的地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均认为税务岗位的知识学习不够全面,知识应用能力差。可见,现有教学中的税务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税务知识脱节较为严重。

5、除了专业技能外,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涉及企业职工“五险一金”的核算)等知识与技能也非常重要。在对高职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时,还应适当兼顾这些相关技能的培养。

6、一半以上的学生毕业后要兼任统计、文秘、人事管理等工作。建议选修课开设相关课程,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

在调研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会计职业能力素质表,如表1所示。(表1)

(作者单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会计英语 必要性 条件 方法

一、学习会计英语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与世界贸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国际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从1990年开始,国际上一些知名的会计职业团体开始在我国进行会计资格认证考试,如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等。我国也于200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考中首次增加了英文附加题,这对高职高专开展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当前市场上急需高职高专毕业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掌握一门外语,还要精通一门技术,学习会计专业英语对于经济管理系的学生来说,近期符合市场需求,增加了就业机会;远期他们可以阅读大量的英文会计文献,掌握国际会计发展动态,为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二、为学习会计英语创造良好的条件――学好相关课程,打好英语基础

经济管理系的学生通过3个学期相关课程的学习,英语达到A级水平,会计专业知识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为会计英语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会计英语中,涉及到的会计知识都是学生专业课上所学过的基础知识,涉及到的英语词汇80%~90%都是非专业词汇,所以通过三个学期相关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会计专业英语的能力。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有所不同,它的侧重点不再是语言、语法等基础知识,而是更注重运用英语来进行会计知识的传递;和会计课程也不同,它的侧重点不再是处理复杂的会计交易,而是更注重运用英语知识来处理常见的交易项目。

三、学习会计英语的方法

1.利用英语知识,联想记单词

在会计英语中没有特别复杂生僻的术语,有很多术语都涉及到同一单词,可以利用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比如“account”(账户,账单),各种账户都是用到account,那么就可以同时记住asset account(资产账户),liability account(负债账户),account number(账号),account payable(应收账款)等;“accounting”(会计,会计学),可以联想到accounting element(会计要素), accounting equation(会计等式), accounting system(会计系统)等;同时可以联想到“accountant”指的是会计员。通过一个单词“account”在最短的时间里联想记忆相关account的所有单词。比如“income”(收入),很多会计英语词组都涉及到这一单词,income tax(所得税),income statement(损益表)等。所以在会计英语学习中,使用联想记忆法,将所有有联系的词组一起记忆,便可以更加轻松的掌握会计英语中的各种术语。

2.利用会计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虽然会计专业英语与学生已学过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但经常会遇到一些词汇,翻译过来后在中文会计里面找不到对应的词汇。所以学生要提前做好预习工作,查找一些相关词汇,对于理解课文很有帮助。会计英语课文结构严谨,理论性强,句子较长,内容比较抽象,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听讲,灵活运用英语翻译的各种技巧,并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达到对全文的理解。学生每学习一个概念,大脑就马上联想到已学的专业知识,然后顺着这一概念理解该段落的大意,理顺上下文,理解全文。对于课文,学生先试着翻译句子,老师再讲译文,学生也较容易理解,无需死记硬背每个英文单词的意思,只要对整篇文章理解,就达到的会计英语学习的目的,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熟练运用英汉两方面的专业知识。

3.会计知识和英文知识融会贯通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将会计知识和英文知识融会贯通。例如,为一笔交易做一个成本核算的分录。如:During the month, Zimer Company used direct materials costing $48,000 to manufacture the lawn mowers.首先,先读题,要求学生先用英语的语境来理解交易项目,学生读完题应该能认识到this decreased materials inventory and increased work in process inventory.然后,用所学过的会计知识帮助解答题目,这笔交易中涉及到用直接材料加工成机器的过程,所以要注意材料和产品之间的转换,最后用英文的形式完成如下:

Work in Process Inventory48000

Materials Inventory48000

学生完成后,老师再用中文进行讲解,在这个题目中,材料库存减少了48000美元,而生产出了价值48000美元的割草机,所以借方在产品库存增加48000美元,而材料库存减少了48000美元,通过老师的讲解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这笔交易分录的理解。

4.注意中外会计术语表述及概念的区别

有些会计术语在中国会计和国际会计中的表述和概念都有一些区别。如furniture(家具),在国际会计中为一级账户,而在中国为二级账户;traveling expense(差旅费),在过期会计中为一级账户,而在中国会计中为二级账户;bank deposit为中国会计概念,指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包括人民币和外币存款,而在国际会计中,一般用cash(现金)表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逐渐积累这些有所差异的词汇,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会计账目,并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灵活转换。

5.课堂采用小组讨论、大班讲评的形式

根据实际需要将班级分为若干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员经过讨论后由组长总结发言。课堂上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应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小组研讨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并将讨论的结果由组长总结发言,必要时其他同学给予补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增加组与组的交流,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小组讨论时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老师给予一定的讲解能给学生解开疑惑。所以在会计英语授课中建议开展小组讨论,大班评讲的形式,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通过实践发现学生通过以上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掌握会计英语,这对于学习金融的学生近期、远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近期他们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掌握好一种语言一种技能更好的适应岗位需求;从长远来看,他们将来可以涉猎更多国内外相关会计文献,不断自我提高,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师。

参考文献:

[1]常勋,.会计专业英语.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于久洪.会计英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孙耀远.财务会计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外语教学,2001,(1):40-43.

第11篇

一、加强对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实施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高校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严峻。财会职业是人才市场出现频率较高、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很多综合类院校、理工科院校不顾师资力量,纷纷增设财会专业,造成财务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因此,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应引入创业教育,让学生尽早做好择业与就业的心理准备,鼓励毕业生创业开办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形成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学生进出通畅的双赢局面。

引入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长远任务。通过教育使学生在了解社会产业状况与前景的基础上了解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掌握基本从业、创业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树立服务社会的职业理想与创业意识,使教育造就的高素质财会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社会的稳定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是高校财会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

(二)实施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以适应时展的要求。而入世后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这需要更多的人投身于创业,才能将众多的投资机会转化成社会财富。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这些指示精神要求我们实施就业创业教育,使教育更好地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更主动地促进全社会就业形势的改善,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作出贡献。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美国,高校的创业活动已成为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在创业热潮中,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引人注目,当代许多著名的美国大公司,几乎都是大学生创业者们利用风险投资创造出来的。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生创业上,中国的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在我国,发展中小企业同样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如果社会上形成了学生创业的气候,将会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创业,这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并将有力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三)实施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

创业素质是人的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接受创业教育,财会专业毕业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将会大大提高,他们不仅具备财会知识,而且有经济管理能力,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就业融入到自己的创业活动中,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拥有主动权,既可应聘就业,也可以走上创业之路。而一旦创业成功,那么对个人的发展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既实现自身价值,又为社会创造财富。

二、财务与会计专业引入创业教育的优势和机遇

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联系最密切,财务与会计专业教育在引入创业教育方面具有专业优势。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创业和经营企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创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如何等措资金和进行资本积累;如何分析市场销路和成本核算;如何运用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及财务和税务的规则;如何进行商品销售,账款核算,货物盘点,记账,核算利润;如何进行有效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等。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与财务管理主要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经营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与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产不断增加的目的。会计的触角,常常伸向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由此可见,财务与会计知识是创业者必备的创业基础,各行各业只要有了懂财会、会管理、精核算的人才,创业行动就会少走弯路。

目前,我国具有良好的创业环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扶持和鼓励兴办个体私营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颁布了《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资企业法》等法律,对个人投资办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尤其是对设立非法人企业也没有明确注册资本金的要求,为普通人创业降低了门槛,提供了创业的法制通道。各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也提供了优惠政策。无论毕业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均有机会创业。

三、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措施

(一)整合教学计划,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

一是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设《中小企业创业指导》课程,课程侧重于系统介绍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通过该课程,让学生了解现代创业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现状,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成长经历及其特征;使学生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组建创业团队的重要性以及创业团队具备的特征,创业需要的环境和条件。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让学生了解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案,向每位学生印发《创业教育指南》,指南的内容应包括:创业教育的目的和措施、创业教育课程安排、创业教育途径和方法、创业教育指导小组的联系方式等。

二是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财务与会计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中,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整合和优化,使各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创业教育的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不仅懂得资金使用的规划、预测、控制、考核、评价等,而且学会规避风险的方法,市场分析的方法,经营管理的能力等,并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方式应体现创业教育特色

先进的教学方式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是运用模拟企业等新型教学方法,通过设置ERP实验课程,加强ERP实操,让学生分组练习,分别循环扮演企业中的不同角色,以增强学生对不同岗位职责的认识和掌握,加强学生职业经验的训练;二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演示教学和案例教学,将叙述讲解性与互动练习性结合起来,发挥互补效应和立体效应;利用电视录像及其他媒体,播放一些企业家报告会实况,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调动他们的潜能。

(三)整合第二、三课堂,培养学生的创

业能力

第二、三课堂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邀请一些中小企业创办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开展一些模拟创业活动,如跳蚤市场与财会实务大赛、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等,激发财会学子的创业热情,同时使学生积累制定创业计划书的经验。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其他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处事态度、正确的行为方式、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定的自信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控制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紧密性等心理品质。此外,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成立创业教育网络服务中心,建立财务与会计专业大学生创业网,为学生创业提供交流心得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四)注重创业实践,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全社会创业资源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创业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可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还应积极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形成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种创业资源。因此,高校应主动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让学生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会计咨询和服务等工作,训练他们的职业经验。与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等合作,共享信息与资源;成立创业者校友联合会,设立专门的创业风险基金,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延伸社会服务职能,成立立足于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管理咨询机构,密切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开展财务管理、可行性分析、项目策划、市场调查等方面的咨询和策划服务,不断积累、丰富创业教育的案例。

第12篇

[关键词]立体实战演练法;会计实践性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唐振迭,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副教授、高级会计师;苏艺,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助教,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199-04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在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作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更应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要求,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审计、理财、经营管理、经营决策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技巧。必须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和结果的分析与审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的综合经济管理人才。为此,我们设想通过开展实施立体式实战演练教学法,使高校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达到边学理论、边实践的目的。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在高校实施大众化教育的环境下,在对培养什么人才、用什么方法培养人才的问题上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对高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认知

(一)会计实践环节教学是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据一份对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阶段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一栏中,有90%的单位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并有40%的单位愿意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能容忍毕业生适应工作的最长时间3个月的为40%,半年以内的为34%。这表明,在我国,对大部分将流向会计职业界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来讲,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应是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高等学历教育的学业标准是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这是制定高等院校教学方针的原则,既然社会需要会计专业绝大多数毕业生从事实际工作,那么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要适应这一要求。为了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在学生学习期间就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完善会计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管理工具,特别强调运用会计理论解决会计实务中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执业环境复杂多变,会计的专业教学要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职业而服务,离开会计实践性教学,就难以进行会计人才的培养。但从当前情况看,传统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如何探索新的实践性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到适应今后工作需要的技能极为重要。在高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如何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笔者认为应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审计、理财、经营管理、经营决策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和结果的分析与审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的综合经济管理人才。为此,我们设想通过开展实施立体式实战演练教学法,使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达到边学理论、边实践的目的。

二、高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存在问题

会计模拟实习是会计专业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既能使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虽然在现行的会计教学计划里安排有课程实践、会计模拟实验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但从目前用人单位的普遍反映来看,会计专业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快适应现实工作环境。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实践性教学质量较差

目前,在会计教育观念上还是过于重视会计理论的教学,而忽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导致会计实践教学条件简陋,教学手段与方法落后,教学资料陈旧,仿真性差,学生互动能力较差,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直接影响会计实践性教学质量。

(二)缺乏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1.实践性教学设计单一。目前,会计实践性教学往往只涉及初级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核算岗位的实习,均为单一的实验,没有把审计、理财、经营管理、经营决策等内容融入其中。

2.实践性教学程序简单,未能把手工实习同电算化实习较好地结合。大部分院校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均是将手工实习同电算化实习割裂开来,且分不同的学期来开展,手工实习一套资料,电算化实习一套资料,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会计软件各模块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及会计信息的流程。

3.实践性教学组织过于粗糙。在实际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往往是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熟悉实习资料,学生完成会计核算,教师给予成绩评定,整个过程仍然停留在一套资料、一套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只注重考察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而忽视了学生职业判断力及创造力的培养。

三、立体实战演练法在高校实践性教学中应用

(一)立体实战演练法内涵

立体式实战演练法是一种强调演练,讲究实战成果,突出立体交叉特点,主要用来解决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环境中取得成功的方法,目前主要运用于重大活动和军事演习中。而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管理工具,特别强调运用会计理论解决会计实务中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执业环境复杂多变,在高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应该如何借鉴和运用这一方法?本课题组认为:立体式实战演练法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应主要突出会计教学层次性,体现仿真性,强调会计资源共享,实施多学科互相渗透,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以及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设计演练数据案例涉及到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所有环节,具有典型性,又能丰富和完善相关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同时,这也将对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有所帮助。

立体式实战演练法在高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实施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基础层,重点解决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问题;通过仿真企业的正常经济业务,去解决财务业务的核算问题,拟采用手工

和电算化两种方式进行,便于互相验证其核算准确性。第二层为应用层,重点解决基础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出现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利用基础层验证的数据,通过分析、审计、评估、发现和寻找出基础层存在问题和应用基础层的相关数据,解决企业管理中的相关问题。第三层为提高层,重点解决应用层中决策和管理咨询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主要运用所学的研究类课程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解决企业决策层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撰写研究性论文和实践总结报告,提供给企业管理当局决策使用。

(二)立体实战演练应用特点

立体实战演练法在会计实践性教学应用中,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立体性。即在整个实践性教学体系中,会计实习按照多层面、分阶段、分项目、交叉作业的形式安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选择相应的模块来开展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模拟演练(参见表1)。

2.仿真性。在实践性教学体系中,特别强调仿真性,各个层面均采用相同的会计核算资料,业务涵盖企业各方面的经济活动,能让学生在仿真性很强的环境下进行全面的演练。

3.实战性。为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采取分组模拟对抗形式,即由学生自由组合,每小组4―5人,设组长1名,各小组拟定本组富有个性化的组名和目标,教师根据学生个人及小组完成情况予以评分,评分标准参见表2。

(三)立体实战演练法在高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具体应用

1.基础层面的演练主要考查、培养学生会计手工核算和电算化核算的基本技能

(1)手工演练教学具体开展参见表3。

(2)电算演练,要求每个学生利用手工核算的资料,独立完成一套电子账。学生利用财务软件的系统管理、总账、UFO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等模块完成一个核算主体的全部经济业务,并最终生成报表。通过这个环节,除了使学生掌握账套的建立等以及熟练地利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外,还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财务软件各模块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及会计信息的流程,为以后改进财务软件的设计打下基础。

2.应用层面的演练,主要考查、培养学生对于会计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1)在基础层面的手工核算中,指导老师仅是引导学生完成会计核算,并没有公布所谓的标准答案,这就为应用层面的审查会计报告打下基础。在应用中,原先由若干学生组成的核算小组转变成审计小组,各小组之间交叉审计各自的会计报告。各审计小组根据别的核算小组所提供的凭证、账簿等资料,对其会计报告进行审查,并最终生成一份审计报告。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能在仿真性较强的环境开展对企业的审计业务。

(2)在这一层面,除了培养学生的审计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考查、培养学生综合的财务管理能力,因为作为会计专业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对于财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我们要培养的不是记账员,而是财务主管。

目前,企业都面临着高速发展需求与有限资源的矛盾日益严重、财务管理重心从核算型向决策型财务管理过渡的变化,因此,要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适应这样的变化,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财务软件的财务管理功能,帮助企业达到以下目的:a.建立自动化财务核算管理,提高工作效率;b.实行资金全方位监管机制,屏蔽资金风险;c.利用信息化推行全面预算,减少经营风险;d.精细核算成本,引入成本中心责任制,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上述这个环节的演练,能使学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的财务管理解决方案来进行相应的财务预测、决策分析。

3.提高层面的演练,主要是考查、培养学生对于管理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在这一层面的演练,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模拟资料中企业的原型实地考查,了解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流程,并作相应的市场调查与预测研究,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基础层面高级阶段实习生成的会计核算资料、应用层面生成的财务分析报告、本阶段的调查预测报告,撰写出实践总结报告。

四、结论

立体式实战演练法强调的是运用分层次、多学科交叉演练的方式,通过在高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实施这一演练法,一方面,可使在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达到既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经济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能熟悉经济实践工作,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核算、报表分析、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和经济管理的基本技能与各专业课的内在联系以及审计行为和会计行为的博弈思维;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拥有快速胜任会计工作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会计实务、了解会计职业的性质、内容与规范,在毕业后充满自信地求职,顺利地就业,出色地完成会计实务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海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符合会计目标的人才[J].会计之友,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