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时间:2022-03-30 06:04: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雷雨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雷雨教案

第1篇

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正确读写“雷雨、乌云”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字运用的妙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以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景象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能边读边想象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认识“压、蝉”等5个字,会写“户、新、迎、扑”这4个字。

2.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挂、坐”等字词运用的准确性。

3.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试着背诵课文。

4.能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以及自己见到的下雨的情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巩固生字,回顾前文

1.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

压力

蝉鸣

窗户

垂下来

扑过来

2.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

3.雷雨前,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背一背。

在复习检查第一课时内容的同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板块二

理解感受,雷雨中景象

1.过渡:雷雨中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自由读一读第4~6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

2.作者听到了什么?

3.理解“哗,哗,哗”。

(1)作者为什么连用3个“哗”?

(2)学生交流:连用3个“哗”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雨下得大,下得急。

(3)指导朗读。

4.理解“看不清”。

(1)你还能从哪儿看出雨下得大?

课件出示: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2)想象:雨越下越大,能看清什么?

(3)词语积累:这么大的雨,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倾盆大雨、滂沱大雨)

5.体会雨的变化。

(1)理解“渐渐地”:你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用上“越来越……”这种句式说说雷雨中景物的变化,比如:雨越下越大,房子越来越看不清,后来雨越来越小,雷声也越来越小。

(3)结合图片,朗读第4~6自然段。

6.试着背一背第4~6自然段。

【设计意图】把文字转化成画面,是语言文字的内化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雷雨的美妙。

板块三

理解感受,雷雨后景象

1.默读第7~8自然段,说说雨后又是怎样的景象。

2.边读边想象画面。

(1)感受天空的变化:天亮起来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①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你有哪些感受?

②理解“挂”。

(2)感受空气的变化。

仔细闻一闻,你仿佛闻到了什么?

(3)感受小动物的变化。

课件出示:

蜘蛛又坐在网上。

①体会蜘蛛的心情:这时的蜘蛛是怎样的心情?

②对比体会“坐”,与“垂下来,逃走了”作对比,从而体会到“坐”字表达出的蜘蛛的心情。

(4)和雷雨前的景象对比朗读。

(5)试背第7~8自然段。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是语文课上的主要训练点,也是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过程。通过朗读体会景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板块四

迁移表达,整体提升

1.学生借助板书,说一说变化。

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全班指名说。

2.朗读全文。

3.试着背诵课文。

4.联系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见过的雨。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高考的压力很大,催生了“考什么,就讲什么;怎样考,就练什么”的教学观念。面对高考我们似乎无能无力,面对高考高三这样讲似乎有情可原;高一高二这样讲似乎就说不过去。因为高中语文教学任务是:''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是单纯应对考试的课堂,而应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和主体构建的课堂,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由低到高,语文能力有无到有,思想道德素质得以矫正。笔者从我校(xx中学)举行的赛教活动中,从预赛到决赛听了几节语文课,发现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商榷,尤其是我们基层学校。虽然是个例,但也能从中“窥一斑见全豹”明白新课程下我们基层老师应有的做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语文课本的解读应有老师的智慧。

新课程、新教材给我们在教学上创新思考、创新设计留下了较大的空间。然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老师却在这上面没有留下我们自己一丝智慧。在这次赛教中,有老师在讲《论据的选择与使用》这一课,有一位年轻同事给笔者讲“这老师用的课件、讲课的思路同他们在上学时的一模一样,还没有变”;有老师讲《雷雨》下的结论还是万恶的旧社会、该死的地主阶级等等。我无语,用学生的话来讲这都什么年代,还在谈这些?笔者也知道、也是这样做:我们上课要不然看教参,要不就用优秀教案;再不行时,就上网寻找几个教案一拼凑就成。这种种其实就是没有自己的智慧的表现。我们常言老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备学生、明学情,如果我们的教案一写就管三年甚至管多年,没有新意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怎么会精彩?笔者认为要避免上述的现象,老师在教材的解读上应静下心多读文本,由词得言,由言会境,由境悟情,由情品味,领悟文学的魅力。这样,老师吃透文本,通过老师的智慧,启发学生走出文本,实现在创造。我想只要坚持这样做,才会避免用热闹的课堂讨论代替个人的“潜心悟文”;才能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才能保证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

二、教材处理应显示老师的智慧。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精心准备的一堂课,上课时,发现没人听。下课后,却埋怨学生,其实不能怪学生。比如有老师借班上《雷雨》,设计一个环节是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情?问题一抛出,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学生纷纷发言。但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发言只是把教辅资料上的答案看了后侃侃而谈,老师的总结也只是重复已有的结论。也就是说老师拥有的信息比学生多不了多少,看似热闹的课堂却隐藏着老师权威的丧失,如果没有听课的老师,又有多少学生参与这活动?退一步而言我们所讲的内容在学生的手头上就有现成的资料,学生照本宣科又培养怎样的能力和素养?长期下去学生会认为老师讲的内容资料上有,语文课听不听都无所谓的错误观念,为我们的语文酿下苦酒!老师总是讲学生懂的内容,而学生不懂的内容却没有讲,有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

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对教材精心处理,抓住学生的心理,学生会的少讲,多回归语言的本体。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就会显示出老师也有的智慧。

在教学设计上应体现老师的智慧。

1、新课的导入体现老师的智慧。

学习,需要一定的情境。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目的创设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具体生动的场景,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其目的就是创设氛围,调动兴趣,激发潜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文本。可我们很多时候,却忽略了这点,一上课就是“我们今天上xx课,同学们把书本翻倒xx页”。简洁倒是简洁,却少了教师的智慧。这样,能引人入胜吗?

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狼》是这样来设置情境:让学生来说有关狼的成语,学生陆续说出“狼狈为奸”“狼心狗肺”“如狼似虎”等成语。教师适当引入“你们看看,都是贬义词。请同学读读《狼》,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狼,什么样屠夫。”这样设置情境:引导很巧妙,指向很明确,手法生动。如果教师在每堂新课都这样智慧的设计,当学生走进文本,内心的情感度调动起来,再加上老师精心组织,学生的思维肯定会被激活。

在问题的设计上体现老师的智慧。

笔者听过听过一堂公开课,其中给笔者留下印象的是:教师对文中的一句话作了修改,然后请学生评述:哪个更好?问题一提出,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发言,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加上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看出:之所以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因为这一问题体现教师的智慧。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情绪激动,思维积极,课堂效果自不待言。

在课堂中能捕捉教学的契机体现教师的智慧。

我们的语文课堂往往是实现预设的,缺少当堂生成,而真正语文课堂,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善于抓住课堂的教学契机,智慧开展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多从学生的心理和需求的实际考虑,利用好学生的意外回答,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有老师借班教授杜甫《登高》时问:“大家阅读最后一联有什么感想?”面对这一问题,有同学回答出一个字“高”,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并没有放弃,接着问:“怎么高?”学生答曰“天高”。可老师没有问下去,只是带领学生再去分析最后一联。事后与该老师交流: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课堂将会意外的精彩。也许学生这种意外的回答是捣乱,或者是学生对问题真正地思考。我们捕捉这一契机,就能体现我们的教育智慧,因为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只有用敏锐的教育机智来应对有效的或无效的学生回答。只有这样学生正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丰富情感的体验

第3篇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预设之外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有效引领,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需要把握有意义的新问题、新事物,多方位引领,拓展延伸,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有所收获,实现教学生成与发展。

一.选择引领,促进预设之外的生成

课堂教学不可能总是沿着预设方向进行,有时会出现预设之外的、重要或无关紧要的、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的新方法与新思维、新情况或者新事物,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创造性与主动性,那么实际教学过程要比预设过程更具生机活力,更为生动丰富。同时,由教学本身看,从计划到具体开展过程,由教师教学到学生学习过程则为动态变化及生成性过程。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意料之外的问题,教师需要巧妙应对,灵活引领。

第一,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语文老师以退求进,灵活进引。如学习《江南的冬景》后,笔者在预设中要求学生写写与家乡季节有关的作文。而当时又是晚秋冬初,笔者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时机,因而精心预备了写作教案。然而,当学生听到要写文章后,“怨声”连连:“唉,又是写作,又得磨死脑细胞了”;“又是写季节,乱写一通得了”;“还不如到外面瞧瞧”等。面对这一意外,笔者“丢掉”教案,以退求进,说道:你们想去外面体验故乡晚秋冬初之景吗?于是学生精神抖擞。笔者适机提出要求:你们要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然后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园草地上观察、感悟。第二天,全班学生都交上了作文,既有叙事的,也有议论的、写景的,并且整体写作质量较高。

第二,当课堂教学脱离方向时,则积极引领。在课堂教学中,若出现一些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时,教师可利用其积极面展开启发,实现精彩生成。如学习《荷塘月色》时,当学生们正细细品读文章对月色荷塘的描述时,从窗外突然飞进一只蜻蜓,于是学生注意力被蜻蜓所吸引,有些学生想离开座位去捉蜻蜓。面对这一意外事件,教师正色道:你们将“荷塘月色”读得太美了,看,蜻蜓也被美丽的“荷塘月色”吸引了,你们愿意齐读来与蜻蜓分享这优美的月下景色么?虽然学生半信半疑,但还是回到了课文朗读中,并入情入境地齐读着,取得较好的课堂调控效果。反之,如果教师不是机智引领,而是采取严厉批评的方法,往往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氛围,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不是理想状态下的精彩生成。

二.点拨引领,促进预设之中的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预设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课前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安排与设想。而生成,则是构建与生长,是教学中动态变化过程,有生成性与丰富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生成以预设为基础,预设以生成为提高。

第一,课堂上,教师可通过问题点拨来有效引领。如教学《雷雨》时,当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关系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可就人物形象特征分析展开预设。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看法。由学生谈论中,可发现他们较为感兴趣的是周朴园对鲁侍萍是不是真的有感情。对此,笔者精心做了准备。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辩论。学生们激烈辩论着,当他们争持不下时,教师可及时点拨:当时社会如何?家庭关系如何?于是,学生辩论更为理性,更深层次地分析问题,虽然未得出定论,却在辩论中对课文有了新体验与新认识。

第二,创设情境,有效引领。这主要包括设置师生对话情景与生生对话情景。高中语文教学中,若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则需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发挥好自身的指导作用,与学生有效沟通。这就需要师生对话情景,来拉近师生距离,师生共同学习与进步。其次,设置生生对话情景,碰撞思维火花,帮助学生更理性、更全面地理解课文。如学习《祝福》一文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在文章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无可避免的,请从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上进行分析与说明。提示客观原因:小说中还写了其他人物,那么这些人物在导致祥林嫂悲剧命运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通过学生相互讨论,可产生思维碰撞与交融,他们可以更深刻地把握文章主旨思想。同时,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徐玲玲,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B-0015-02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包括执教者本人) 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正确地理解课堂观察,应对课堂观察的关键要素进行必要的分析。我们认为,课堂观察有三个关键要素:主题、细节和反思。

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几年,越来越强调由理念到实践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教师的日常教学势必会遇到形形的新问题,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矛盾。面对在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几乎都没有现成答案,需要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教学实践的情境中,通过研究分析问题、破解矛盾,实现由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转化,从而切实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找到破解矛盾的新方法,使教学实践呈现出新的状态和水平。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听评课的教研活动中,引入有效课堂观察的理念,使用相关的观察量表开展课堂观察活动,能在细节处发现教学实践的闪光点和不足,为自己和授课者调整上课思路提供帮助。

二、有效课堂观察教研活动的操作方法

以贵港市某中学语文学科组苏教师执教的《雷雨》第一课时为例,谈谈组织教师进行有效课堂观察的方法。

(一)教师动员和操作培训

在年级备课基组中开展有效课堂观察教研活动,需要整合基组教师的力量,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在开展具体的有效课堂观察前,我们通过举办高中语文教师培训班,科组教师自学有效提问观察研究理论等形式,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新课改理论,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由听课教师组成观察小组,并进行具体分工。每个人负责观察任课教师课堂的一个方面,并且做好记录。教师们统一使用《课堂观察量表》中的一个子量表,记录的内容包括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学生获得答案的途径、学生候答时间和回答问题形式、教师理答形式、问题涉及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联度、教师讲解的有效性和学生活动等7个方面。

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根据自己量表的主题任务,有所侧重地观察课堂,并做好细节的记录。教师进行课堂观察记录时,要注意把每个项目在某个时间点发生的课堂细节记录下来,同时反思这一个个教学流程的设置,一个个问题的设计与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挂靠情况;反思这样的设计是否符合课文的要求,是否落实了重难点,好的方面在哪里,可以改进的地方又有哪些?可以如何调整等等。

通过参加有效课堂观察教研活动,教师们就能把听课过程中触动他们的细节记下来,并做相应的反思和文字记录。此举会对听课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产生推动作用。

(二)课堂授课现场的有效课堂观察

由学科组苏老师执教《雷雨》第一课时,语文科组的教师们都带着任务去听课,亲身参与有效课堂观察的实践活动。

如,笔者负责“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版块,龚老师负责“学生获得问题的途径”版块,吴老师负责“学生候答时间和回答问题形式”版块,容老师负责“问题设计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联度”版块,黄老师负责“教师理答”版块。

在课堂上,我们静静地、专注地听课,观察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根据各自版块内容的不同,分别做相应的记录,并进行反思。

(三)同而不和的评课反馈会

1有效课堂提问观察的课后评课侧重三个方面

(1)被观察者进行课后反思:①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②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被观察者最好以教学环节为主线,围绕主要教学行为依次说明在每个教学环节,自己采用了哪些教学行为,这对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起了什么作用。③谈谈授课过程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有何不同,为什么?

(2)观察者遵循简明、有证据、有回应、避免重复四个原则简要报告观察结果。

(3) 观察者要在成功之处、个人特色、存在问题三方面形成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

2同而不和的评课反馈会

古人云: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近年来,在不少研究课评课现场,听到的多是好评、是赞美。即使那节课真的乏善可陈,人们似乎还在努力寻找中肯的评价。这样的教学研究氛围使得研究课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大的。

《雷雨》那节课结束后,我们马上组织了评课活动。

首先是由授课教师苏老师简要介绍她的教学设计意图:这节课是《雷雨》的第一课时,课堂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学生能分析文中人物性格,能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能理解戏剧的主题。授课从梳理戏剧的任务开始―分角色朗读―点评戏剧中几个人物的关系和性格特点―从矛盾冲突中探寻矛盾的根源―理解“雷雨”的题目寓意。苏老师自我感觉这节课的基本任务已经完成了,课堂结构比较完整。

接下来是听课小组各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听课情况和思考,对苏老师的课进行点评。我负责“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的记录,首先从这个角度进行反馈。教师的教学目标很明确,问题设计的指向性比较分明,也具有比较分明的层次。能够从对戏剧的情节、人物关系等识记类内容进行梳理,可以帮助学生较直观地理解戏剧内容。分析人物性格时能够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各个部分中寻找突破口。听课小组建议苏老师在角色扮演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关系和性格来朗读,这样更能在朗读过程中展现人物的矛盾冲突和性格。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时,提出了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教师看看学生没什么反应,直接就简述了周卢爱恋的前仇,并写相关板书,此时,学生不再思考,而开始抄笔记。这样的环节,如果能更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问题的设计更细化,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相关的性格提示,更能体现课堂中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容老师负责“问题设计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联度”的记录。她反馈,苏老师的这节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三个主要问题都涉及了,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落实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理解并解决问题方面做得不够到位。例如对鲁侍萍和鲁大海的性格分析,基本上是教师在自问自答,引导不到位,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黄老师负责“教师理答”的记录。她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使用表扬、欣赏的理答形式,但是在学生角色表演后没有进行点评。如果适时点评的话,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更直观的认识。此外,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使用最多的理答情况是思路引导。因为教师引导不到位,有时甚至直接把答案说出来了。这样没有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也帮助不大。

三、对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科研活动的启发

第5篇

但与此同时,“不用多媒体上课,便不是好课” 成了许多人的共识。于是,不管使用多媒体是否是课文内容的需要,都千方百计使用多媒体。一位教师执教《我的空中楼阁》,就组接风景图片,忽略了对课文的品读。一位教师执教《雷雨》,竟把电影《雷雨》的镜头翻作多媒体课件,让电影镜头代替教师的教学。而不用多媒体课件的观摩课,一律视为“没有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被冷落。如执教《鸿门宴》,显示连环画式的静态画面的多媒体课件的是好课,相反则不被肯定。其实,文言文的教学主要是翻译课文和体会文章精湛的表现技法,运用多媒体的画面对这些没有太大作用。这种评课标准的误导倾向值得注意。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注重实效。为此,我们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重视对文本的品读,不要舍本逐末

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其媒介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学习语言,不用心去读,不潜心去体会,是不会有收益的。多媒体其实就是把文本重新包装,投学生感官愉悦之所好,它正如网络、电视等传媒一样,迎合了学生对当前大众文化消费的快餐化的追求,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却削弱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引导学生认知语文教材,从最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说能力训练起,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种淡化教材甚至脱离教本,不是解读品析课文而是炫耀多媒体课件的做法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它使语文教学的意义丧失殆尽。语言文字虽然表象上稍显单调,但并非枯燥无味,而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它所蕴含的魅力是无穷的,是用多媒体等传媒难以形容和传达的。电视剧《红楼梦》拍得再好,也不如读原著精彩,因为该小说的魅力尽在传神的描写中。所以说,学生只有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受领悟,才能真正吸取到艺术营养,仅通过多媒体并不能理解语言的深层内涵。

二、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可图解诗文

图解诗文指用图形图像表现诗文内容,使人看图知义。有这样一个关于《沁园春・长沙》的课件,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把由“看”字领起的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野图,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都一一配图呈现给学生,做得很细,却使得原本优美的句子变得毫无生气,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文字本身的阅读尽情地展开想象。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这种画只存在于读者的心中想象之中。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遐思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受语言魅力的过程,只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其对语言文字进行认真品味,从中体验各种情感,才能体会语言的精彩,培养审美情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三、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教育,不要知识灌输

近几年来的语文研究成果表明,语文教育有其鲜明的人文性特征,它一方面是语文教育,另一方面又是人文教育。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利用教材中的文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不是只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单纯地进行“汉语”教学。若运用多媒体课件,一味提供与课文有关的大量背景材料,或对课文词语、段落、结构、逻辑关系等作出形象的解释,力图使学生读懂文章,这并不能让学生达到对文学的感悟,产生情感的共鸣和人文的熏陶。

四、引用多媒体材料要恰当,不能饥不择食

第6篇

2021学年小学语文老师个人工作总结

一学年很快,因为当我正思量着再干点什么工作的时候,一学年就快结束了。平凡的日子好过。一学年却又很慢,回顾一年来的学校生活,我既感到欣慰又觉得惭愧。欣慰的是今年我有幸参与了衡东县向康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在这个团结的充满人情味的教师群体氛围中,尊敬的领导、热情的教师让我感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惭愧的是由于自己工作能力有限,在一年中也没取得什么特别显著的成绩,思来想去,我就从以下三方面做总结: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我积极参加工作室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业务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每周五我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劳任怨。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加快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如何把课上得生动而有趣,才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从而显现出独特的上课风格。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虽然不是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也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负家长和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前,我认真仔细的进行备课,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对教案进行认真的修改,课后布置的作业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坚持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上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再次,在教学中渗透本班的德育课题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清洁、讲卫生的教育。这一年我班认真开展了“阅读梦飞翔”的班级阅读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被评为“优秀阅读指导老师”;在湖南省“出口成章”的软件上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诗词争霸赛”,我班康丽彤同学排名全年级第一名,被评为“诗词文化传承者”。

三、在课余时,努力学习,勇攀高峰。这一年我在文冲完全小学语文老师课外阅读中外名著知识竞赛中获得二等奖。课余时间我与本校的朱岚老师、罗志清老师、邹石英老师、颜开老师参加了湖南省教育厅举行的在线集体备课大赛,并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信息技术能力测评也取得良好的成绩。在衡东县教育局举行的微型课比赛中,执教的《雷雨》取得二等奖。并多次为工作室制作公众号编写文章宣传我们的活动,并取得一定的影响。

四、存在问题。

1.工作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日常工作按部就班的时候多,主动创新的时候少;对管理工作零碎的思考多,整体的谋划少。

2.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平时注重了学习,但学得不深,学得不透。学习的层次不高。尤其是文化素养、科学思想、管理方法、科研能力、学习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很欠缺,与其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第7篇

1 关于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所酝酿、所设计的教学流程,即这节课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像文章作者动笔之先所勾勒出的一个大致框架一样。就阅读教学来说,我们用“思路”一词来概括对教学进行思考、进行安排的过程,也用它来分析已经完成的教学过程表现了什么样的思维走向。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中,教学思路设计的研究更加表现出其重要性。

如一位优秀老师设计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块式教学思路:

a由《好汉歌》导入;b研读课文,评价金圣叹的评点;c投影图片,再次感受林冲形象;d质疑辩论。林冲是否英雄好汉;e小组讨论,推究林冲性格成因;f启发点拨,深入理解作品主题;g布置作业,完成(感受鲁达)。不难看出这样的教学思路,能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挖掘文学作品的未定点,进行开放式专题性阅读教学,设计呈阶梯状的教学板块,便于纵深拓宽学生的思维。

2 关于相关话题的设计

如《陈奂生上城》设计的话题可以是:逆来顺受的、痛并快乐着的、新时期阿Q式的、小农思想严重的、乐观的、经商型的、了不起的、有经济头脑的……主要是这个话题具有开放性,不把学生拘囿在对文本单一的解读。

3 关于训练点的设计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学的宗旨和归宿就是为学生打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理解。和“运用”两相比较,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一个人对祖国语言文字理解生活方式程度的反映,运用集中体现在每个人的表达上,一是口头,二是书面,没有一个好嘴巴,没有一手好文章,你是无法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

二、备好课中课

课中的备课实际是第二次备课。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数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样的“想不到”又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亮点所在。教师如果一味地照“案”宣科。置那些“想不到”于不顾,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魅力,课前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因此教师的调控非常重要。

1 以大化小

将一个大问题化为几个小问题。如(雷雨>教学,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试析周朴园的性格特征。结果学生无从下手。造成了寂寞冷场的局面。这位老师灵机一动,马上抛出了几个小思考题 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三十年前的侍萍“现在还活着” “孩子也活着”并且问他“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周朴园的表现与前面是否矛盾?他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当鲁侍萍巧妙地露出身份时,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态度又有哪些变化?

2 以难为易

课堂教学的难度,是指学生学习时的难易程度。过难,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是浪费。教师应借机突破难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

3 以浅入深

要力避设计教学时唯恐学生答问“冷场”或出错,便千方百计地降低问题的难度,或教学时不从思维方法的角度启发学生,而采用其他辅助手段给予暗示,这不仅违背了阅读教学的本质规律,而且容易使语文教学流于形式。

三、备好课后课

课后备课要多样反思,如何反思?如何撰写教后录?结合实践,笔者以为教师要了解反思的面与撰写的切入点,明确撰写的支持路径,这样才有的放矢,求得教后录的高质量。

1 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反思: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从教学过程方面进行反思: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从时间安排方面进行反思: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从学生活动方面进行反思: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从目标达成方面进行反思: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2 撰写教后录的切八点

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媒体的合理使用等。

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补救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的谬误之处和学生反馈的差错处。如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错误、特殊的错例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等。

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第8篇

多年来,苏州大学王家伦老师和他的研究生们致力于语文教学“常态化”研究,本期的4篇文章,就是该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对阅读教学“常态化”追求的阐述,又有对写作教学“常态化”追求的议论;既有对教案设计“常态化”的要求,又有对具体的“常态化”语文课堂教学的评述。

【摘 要】当今的阅读教学,必须从“稚态”“变态”“异态”“作态”和“富态”中解脱出来,回归“常态”:教学目标制订,要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教材处理,要根据学生当前所需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学会当堂预习,并根据现实情况预设、生成并布置作业;教学手段,不盲目追求 “现代化”,重视板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常态化;目标制订;教材处理;教学过程;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11-03

语文越来越难教,因为我们的语文“失态”了。“失态”之表现,其一为“稚态”,至今不知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其二为“变态”,把语文教学变成裸的为考试服务;其三为“异态”,把语文教学异化为泛文化教育甚至政治教育;其四为“作态”,故作深沉,把授课的过程当作个人的“表演秀”;其五为“富态”,盲目求“新”,盲目追求高大上。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倡语文教学“常态”化的追求。

一、追求教学目标设置的“常态”

我们这里说的“目标”,是指一堂课下来对学生收获的期望值。也就是说,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会了什么。然而,在目标制订中,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 坚持“一课一得”

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一堂课要制订五六个教学目标,更有甚者,将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一分为三,再分别制订几个目标。他们呈现出明显的“稚态”,不明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明白自己一堂课究竟能干多少活儿。

具体来说,课程目标对课堂教学目标有制约作用;课堂教学目标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课程目标――仅仅是“有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在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较为显性,可以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较为抽象,较难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至于“过程与方法”,则更为抽象,一堂课下来,如何测量它们达标的程度?制订目标是为了“达成”,所以,我们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更应该从微观、显性,可见可测量的角度来考虑。那么,“知识与能力(文)”的目标就当仁不让,“情感态度价值观(道)”的目标可以考虑,“过程与方法”不必“独立”,可体现在对目标的表述中,更要紧的是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以,我们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常态”化,就是从“文”“道”双方制订目标,而在达成的过程中,“文”比较显性,“道”比较隐性。

事实证明,一堂课下来,学生能够对一个“文”的目标基本掌握,能够对一个“道”的目标有所感受,就是成功。所以,教学目标的“常态”化,就是“一课一得”,一节课制订“文”“道”各一个目标。就如一个课时教《背影》,我们可制订如下目标: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学生通过反复研读,深刻理解文章流露出的浓郁的父子之情。――一堂课下来,能有七八成的学生达成目标,就是成功。

2. 通过“工具”渗透“人文”

自课程改革以来,“专家”“名师”纷纷登场,为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剑走偏锋,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科学主义”压制了“人文主义”,声称语文教学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他们把语文“知识与能力(文)”的培养视作“科学主义”,把“情感态度价值观(道)”的培养视作“人文主义”。直至课改十多年后的今天,还有人把时下语文教学的问题归结为“语言教学”。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就是语文教学的“异态”吗?

他们制订教学目标,就是文本内容第一。教学《愚公移山》,把主要目标定为“愚公不愚”;教学《散步》,把主要目标定为“亲情”;教学《品质》,把主要教学目标定为“传承工匠精神”;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把主要目标定为“贾宝玉的叛逆思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把主要精力不放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上,而是一味地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就是缘木求鱼,对提高学生读、、听、说能力难起作用。语文教学的“常态”,就是要通过“工具”渗透“人文”。就如教学《愚公移山》,应该在理解人物语言行动的基础上认知“愚公不愚”;教学《散步》,应该在掌握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基础上认知“亲情”;教学《品质》,应该在掌握细节描写的基础上认知“工匠精神”;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要在掌握侧面描法的基础上认知“贾宝玉的叛逆思想”。

二、追求教材处理的“常态”

我们这里的“教材”,指狭义的“教材”,就是教学文本。教材处理主要有两个层次,其一为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其二为教师通过文本,与学生的对话。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这是科学,也是艺术,绝不是惺惺“作态”。

1.“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

语文课本中有一些文本篇幅偏长,而语文教学课时有限;有一些文本内容过深,而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所以,笔者在多年前提出了“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的观点。然而,却被认为“又长又深的经典文本,‘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简直是亵渎经典,暴殄天物”,令人哑然失笑。

笔者提倡的“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指的是在只有一个课时的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先解决最适应学生的重点问题,其他问题暂时搁置。所谓的“搁置”,不是抛弃,只是暂时的“寄存”而已。就“长文短教”而言,在只给一个课时教授《背影》的前提下,如把主要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上,那么,该文的“倒叙描写”等就可作为另一个目标定位于“倒叙手法”的文本教学时拓展延伸的材料。就“深文浅教”而言,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互文”修辞,教《木兰诗》时就不必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当作“互文”教学,到初三教《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再将之作为拓展延伸的材料。

尊重课时安排要求,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学生“目前”最为需要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考试上,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常态”。

2. 文本挖掘与过度深挖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公开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相当程度的“作态”,一些“名师”故作其态,将语文课堂变成自己的“表演秀”。这主要表现为对文本内容的过度挖掘,而对文本的语言形式却轻描淡写。

就如教学《雷雨》,集中精力挖掘到“宿命论”上。不可否认,《雷雨》确实表现了的宿命论思想,但是,与高中学生大谈特谈宿命论,对他们的进取心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不就如同对初中生大讲特讲《两小儿辩日》体现了道家对儒家的讽刺吗?

再如教学《背影》,竟然挖掘到“四代人性的传承”,教学《愚公移山》,竟然挖掘到“愚公是个阴谋家”,教学《品质》,竟然挖掘到“谁该为格拉斯兄弟的不幸遭遇负责”!本文不去研究这种挖掘的是与非,我们想说的是,这种挖掘对学生读、写、听、说等核心素养究竟有何关系?这种教学,一般的“非精英”学生能理解多少?这种公开教学活动有示范意义吗?

我们提倡语文教学的“常态”,必须要有文本挖掘的“常态”,这就是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挖掘文本,主要应该从文本的语言形式考虑,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所得”服务。如《雷雨》,可从剧本特有的语言形式如舞台说明通过人物对话表现往事等手法考虑。

三、追求教学过程的“常态”

这里的“教学过程”,指的是教师精心备课后从走进课堂到下课铃响的过程,包括从预习到布置作业的所有环节。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很平常的过程,但是由于“作态”和“变态”,这个平常也“失常”了。

1. 当堂预习为何不可?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在公开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和达到“热闹”的效果,课前布置了大量的预习作业。据笔者粗略统计,这些预习作业往往需要两三个课时。试问,早已是披星戴月的学生有那么多的“预习”时间吗?平时的普通教学是这么做的吗?

我们主张当堂预习。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当堂预习的效果远胜于提前预习。近几年,笔者多次到中小学校亲自授课,从来不预先告知学生教学内容,都是当堂发下教学文本,抽出五六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堂预习。从最终的目标达成来看,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当然,当堂预习的内容必须经过精心选择,必须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做铺垫。――这就是“常态”。

2. 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凡事预则立,任何事都要有预设,就如写文章,正式动笔之前都得有个提纲,至少要有个腹稿。另外,做任何事都有生成的可能,再如写文章,在写作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因为具体情况对原来的提纲做修改,甚至“面目全非”。就如鲁迅写《阿Q正传》,原来预设的是写“开心话”,但写着写着却开心不起来。然而,鲁迅毕竟是超一流高手,立即改变初衷,重新布局,于是,一个不朽的经典形象阿Q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生成!

同理,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当今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现在占绝大多数的“平民”学生缺少“带领”教师走向正确方向的能力,他们能够顺着教师的指导走完全程已经很不错了;另一方面,要求广大语文教师为了“生成课堂”而“课堂预设”不甚实际。如我等绝大多数Z文教师,在一般情况下,能沿着正确的预设,兼顾生成,完成教学任务已经很不错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稼轩先生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完全赞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生成课堂”,但应顺其自然,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应授课者的能力范围,千万不要为了“生成”而生成!也就是说,不要“作态”,要“常态”。

3. 作业布置的“常态”

布置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尽管作业被某些“专家”扣上了“应试教学”的大帽,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道理人人懂得,没有作业的教学难以成功,这是最为平常的认知。

然而,当今一些“名师”的示范课堂教学,却很少见到作业布置,应该说很少见到紧扣“文”的教学目标的作业布置。在当今的语文课上,布置作业基本为了应试,甚至成了“固态”,什么“××密卷”,什么“×××审定”,塞满了学生的书包,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一般的语文教师都有这种心理,明知布置过多的作业不一定有多大作用,但考虑到其他学科教师都在布置大量的作业,我不布置,不就“亏”了吗?于是,倒霉的是学生。课改后,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这是典型的语文教学中的“变态”――整个教育的“变态”。

就课堂教学而言,必须布置作业,这是“常态”,“常态”的作业布置,必须遵守“常态”的游戏规则:其一,必须适量,一个课时的作业,半个课时应该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其二,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尤其是“文”的教学目标,这点最为重要;其三,查漏补缺,按需要布置作业,对那种综合性练习,必须有所甄选。如此,学生消极应付的可能性就小了不少,而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就如教《背影》,既然“文”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那作业就可要求学生写200来字的某个人的形象特征,如能表现性格当然最好。

四、追求教学手段的常态

“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教无定法”,这是常识。然而,那些喜欢指导语文教学的领导,尤其是非语文教师出身的领导,一旦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不管是土生土长的,还是舶来的,却往往强制推行,以示自己的“英明”“富有”。

1.“富态”的教学手段与“保守”的语文组

且不说那些强制推行的模式。就如什么“学案导学”“翻转课堂”“白板教学”以及“未来教室”,一旦出现,就被各地强制推行。至于这些手段是否适应本地的教学现状,是否适应“语文”这块土地,则不在那些领导的考虑范畴。笔者曾观摩过几次使用“未来教室”的语文课,只见任课教师手忙脚乱地寻找着各种按钮,多个屏幕上显示着一幅又一幅漂亮的画面。然而,被那些漂亮画面吸引住的学生,其读、写、听、说能力究竟提高了多少?

面对这些新的事物,只要语文教师认为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作用不大,不甚愿意积极运用,就会被扣上“语文组最保守”的大帽子。呜呼,消极应付对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没有帮助的非“常态”教学手段被视为“保守”!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只能弱弱地对有关教师说:“好在领导没有时间天天来听你的课!”

“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就在这种不断追求“富态”的情形下疲于奔命,离“常态”越来越远。学生语文水平明显下降,就成了不可否认的事实。说实话,真正有效的教学手段,需要强制推行吗?“常态”的教学手段,不在乎有多“新”,应该是便于教师运用的,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颇有帮助的“平常”的手段。

2. 板书,被遗忘的一隅

板书,是随着教学过程逐步形成的视觉形象展示。课时结束前的板书,必须能反映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从板书中回忆教学的每一步骤,总结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归纳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学生即使课中走神,下课前通过板书,也可以迅速回顾所学课文的重点要点。板书的直观性强,优秀的板书设计,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尤其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

板书设计要达到的最高要求是,即使未曾在教室听课,但只要走进教室,看了黑板就大致能知道教师的授课内容。如教学《安塞腰鼓》,将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反复朗读,较为深入地理解文中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的手法”和“通过反复朗读,深刻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就可设计如下板书:

显然,通过观看这份板书,立刻就能明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然而,这种语文教师都能操作的、很“常态”的教学手段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久违了,尤其是在“名师”的示范课上!取代它的是上述那些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的新东西。

在“稚态”“变态”“异态”“作态”和“富态”大肆侵蚀我们语文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再度呼唤语文教学的“常态”。“常态”就是“正常”和“平常”,指的是学生能比较轻松地有所得,一般教师能自如地进行操作。但“平常”不等于“平庸”。

参考文献:

[1] 王家伦.“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吗?[J].语文世界,2012,(4).

[2] 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习,1993,(1).

[3] 李山林.“语言”教育的歧路和“文化”教育的回归――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反思[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2).

[4] 王家伦.论“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J].中学语文教学,2008,(11).

[5] 王家伦,胡洁.阅读教学:为何不可以“深文浅教”?――由《幽径悲剧》想起的[J].中学语文教学,2012,(11).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93―02

生成性资源,不是教师备课能全面预设的,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创造出来的,对课堂教学有互动、推动作用。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中指出:“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可见,关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有互动、有生命。

一、“生成”理念――课堂生成的前提

大多数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片面化,认为课程资源就是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练习册等纸质材料。甚至对新课标指出的:要有效合理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也往往局限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校本课程等。在新教学资源观引导下,教学资源应是丰富且具开放性,教学过程中超出“预设”、“动态生成”的资源,也应视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柔性预设――课堂生成的基础

这是板块式预设,非“串联式”线性设计。教师把学生在课堂各环节“可能”产生的问题都加以推测,在脑中分成不同模块,以便教学中能敏锐洞察、有效捕捉,适时调整教学。

三、情境创设――课堂生成的关键

1.和谐课堂

贯彻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主体参与,教师需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情境。教育家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在起作用”,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能量”无可限量,看不到教师占主体,体验到尊重、友爱,得到鼓励、指导,实现师生、生生、生本间平等对话。

教学《炮手》,学生正交流“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准备炸掉自己的家”,忽传来“这人真傻”。随年龄增长,学生无论认不认同课文价值观,答题都给予类“参考答案”,实际并非完全理解与认同。抓住这一思维,我问:“我听到一微弱声音传达了不同意见,能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吗?”我看到有人的脸刷地红了,眼神飘忽不定不敢直视讲台,我以诚恳而期待的眼神,鼓励他大胆站起来,他犹豫一下,大声说:“这人真傻!”

师:你觉得这位炮手“傻”在哪里呢?

生:……(学生发表观点时,我发现班上部分同学也频频点头,以崇拜的目光注视这代表他们心声,又敢于公然向课文挑战的同学。)

师:你们和他观点相同吗?一起说一说。(课堂一下子哗然,学生放开胆在座位上争相吼出自己观点,在激烈辩论中逐渐理解炮手为了国家利益,从作战全局着想,牺牲“小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2.实践活动

传统教育没给儿童活动的机会,孩子就像插在田间的秧苗,整整齐齐,正是这种“静听”课堂,养成对别人头脑的依赖,习惯被动吸收,从而压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改提出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及培养,活动中学会求知探索。

《特产》是开放单元,旨在通过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特产,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感。我所执教小学地处经济开发区,外来工随迁子女是本校主要生源,教学本单元,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自发按省份分组,通过采访家中长辈,回忆童年往事,网络查询等分工合作,相互交流。有的让老家亲戚拍了视频,有的讲述特产起源与后续发展等。学生坐在四四方方教室中,就能见识祖国丰富特产,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愫。可见,与学生情感有关的课堂资源得益于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判断选择――课堂生成的归宿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一道亮丽新景观。然而,并非所有的生成性资源都是有用的。

1.无效生成

对生成过分热衷,没有筛选,会导致课堂“失控”,从“生成”变“无成”。曾听一位教师执教《落花生》,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处来说明做人道理”,教师满意于最先举手学生答出:“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时,一学生冷不丁地说:“老师,桃子、石榴、苹果们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枝头,不一定就在炫耀,而且这些果实对我们也有用。”班级顿时稀稀疏疏,教师猝不及防,顺学生思路问:“有没有人赞同这观点?”班级炸开了锅,有的认为赞美落花生不能以贬低其他果实为前提,有的认为这些果实给我们美的欣赏,也能提供人类需要的养分,是大功臣……教师若有所思地回答:“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见解!”带着对学生“独到见解”的骄傲,课堂匆匆结束。

虽然新课标倡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每篇文章蕴含自身价值取向,赞扬苹果等既体面又有用,显然与本文思想相悖,更凸显教学失效,学生非但没理解本文赋予的价值观,反而曲解了课文。

2.有效生成

其实,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越是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

(1)质疑型生成

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在事先阅读新课的基础上,在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之处提问题。待课堂讲到相应地方,若已迎刃而解,便是检验了自身听课效率;若依旧不解,可当堂提出,共同探究。这能鼓励学生质疑,促进更多的“非预设生成”资源,使鲜活的质疑型课程资源绽放生命的光彩。

(2)“错误”型生成

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意外事故”,若教师能善于利用“错误”,拨乱反正,亦能收到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

(3)偶然型生成

一次执教《巩乃斯的马》,窗外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阵阵,瞬间,雨点成排斜落,噼啦啪啦打在窗户上。学生注意力从讲台转移到窗外,看着天气瞬息万变,都惊叹不已。我趁机抓住这暴雨,让学生看着窗外雨景,教师范读描写马群暴雨中奔腾的句子。学生看着美景,听着范读,不约而同地慢慢拿起书,在雷雨声伴奏下,声情并茂地齐声朗读课文,通过实际感受与想象,品味了第二自然段描写的场面,体味了作者表达的勇敢、自由、进取精神和不受任何羁绊的生命力。

课堂教学中出现“偶然事件”是难以避免的,教师若能“执掌舵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偶发事件”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我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孩子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一节成功的课堂,仅有精彩预设是不够的,教师需对孩子在课堂上灵动的生成性资源快速筛选,与预设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基于“预设”超越“预设”,焕发新活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J].中小学教育,2007(08).

[2]余文森,林高明,陈世溪.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吕云萍.灵性课堂与生命激情[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第10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育 工具性 应用

一、中职语文迫切需要语文工具性的应用

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是中考失利者,他们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如有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要么语音不标准,要么说话不连贯;有的学生朗读课文不流利,要么回答问题词不达意,要么阐述观点不明确;有的学生不会写作文,要么信手拈来,离题万里,要么叙事不具体,说理不清晰。除此之外,一些基本的常识,如语法修辞、诗词名句等在他们的知识储备里几乎空白。试想,一个不会与病人沟通的护士,一个不会说普通话的幼儿教师,一个不会写规范工作报告的检验人员,将怎么开展工作?

由此可见,中职学生更需要语文工具性得到发挥,将语文知识应用到职场上,应用到生活中,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

二、如何实践中职语文工具性的应用

(一)语文工具性在表达上的应用

1.口语表达,培养口头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中职学校培养的不是高端人才,而是一线的技术工、业务员、操作工、检验员,我们应根据中职生的职业特点定位,结合中职生的现状进行语文教学,实现语文工具性在工作中的应用。

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一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如果一个人没有较高的听力素质,就会“听而不闻”“答非所问”。要训练学生具有正确的听话态度,听人说话时,目视对方,不东张西望,集中注意力,态度要谦虚,要有礼貌。中职学生年少气盛,常因与上级主管发生言语冲突,或与同事关系紧张而频频跳槽。如果学生能带着谦虚有礼的倾听态度企业工作,那么他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就会相处自如。

其次,能懂得表达。我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典范文章,精华段落,并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向学生开出背文书目单,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背书活动”。久而久之,名言、名句、名段、名篇学生能熟读成诵,良好的语感形成了,厚实的说话材料也积累起来了,有时自然便会“出口成章”了。在上《雷雨》这篇课文时,把人物语言和性格间的关系作为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沟通技能和赏析小说人物语言的结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对比分析人物语言欣赏小说,体味人物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口语表达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掌握面对不同性格的人如何进行沟通的技巧,为学生进行高效语言沟通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职业语言交流能力。

再次,会临场应对。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答记者问活动。由两个学生组成一组,一个学生为答方,另一个学生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提问题。先是一对一地回答记者提问,接下去由其他学生任意提问,负责答问的学生继续予以回答,以此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可以设想实际生活中的接待、访问、致辞、求职面试、电话对话等特定环境及内容作相应的模拟练习,或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据一定的资料为画面配解说词,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愿说、爱说、会说。让学生在种种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的能力,发挥语文工具性。

2.书面表达,训练实践写作能力。

将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生涯相结合,讲究强化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把语文用于生活,用于职场工作中,让学生体验语文作为工具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成长等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能写应用文,这是中职生的必备素质。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提到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要求通过写作教学把作文变为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说:“作文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本来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作文又不该看作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联系实际生活、中职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佳节之际,给朋友、师长、父母发短信、写贺卡。学写请假条、借条、求职信、工作总结、广告语、销售说明书等。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活学善用,将实用文体的教学成果有效地应用到工作和实际生活中。

3.融会贯通,为专业学科服务。

中职教育语文既是基础又是专业,要把语文教学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

教师可选择一些名家名作或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作为计算机打字训练的材料,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自觉扩大课外阅读量,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讲授《荷塘月色》时,让美术专业的学生根据理解画荷塘月色图,旅游专业学生写讲解词,计算机专业学生用平面设计绘制,制作海报广告。学前教育的学生口头描述所见到的荷塘月色美景。应用文可根据专业的不同,突出重点,服务专业。如电子、机械制造、助产专业可增加操作规程,中药专业可增加产品推荐书,学前教育专业可增加教案编写,电子商务、营销专业学生要学会写产品广告、各类合同。

(二)语文工具性在思想教育上的应用

长期以来,大家只看到语文工具的操作性教育,而忽略了语文工具的目的性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工具性在思想教育上的应用。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在一线基层岗位的劳动者,学校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娴熟的专业技术,使之成“才”外,更要让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使之成“人”。高技术、好品德、有素质方能称之为“人才”。当前有一部分中职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缺乏理想、信念,加上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使他们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学习。所以,更需要利用语文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用真爱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引导他们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向良性循环发展。

只有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实现语文工具性的应用,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第11篇

关键词:多维化;多媒体;自主探究;思考;情感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潮流,转变教学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让多媒体走进初中语文课堂

首先,利用多媒体激活兴趣,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雷雨》这一课时,运用课件将大自然的景象通过屏幕逼真地显示出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为学生创设一种电闪雷鸣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雷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巧用多媒体,可以培养探究能力。如《苏州园林》用传统教学方法,师生无论怎样互动都很难把作品中的美感和意境体会表达出来。运用多媒体手段,在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到如临其境,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之中,这样一来,学生从中就领悟到了作品中原汁原味的美。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学能力。此外,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观察事物时,在阅读文章时,勤动脑,多动手,乐思考,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通过听、看、读、写来培养自学的能力。

再次,展示多媒体成果,展现学生的风采。以往课堂习作、随笔、作文等的反馈,往往是教师念学生听。由于学生的理解速度较声音相比具有延后性,所以往往在教师念完后,学生并未完全听清并理解,因而也就无法领会其精髓所在,便也无从借鉴优点了。然而,多媒体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投影仪可将学生的作品直接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品评借鉴。同时,学生的作品被直接展示出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将有一种被肯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被瞩目的兴奋感和自豪感,这必将激发其学习语文兴趣的再次高涨。而其他学生也会在比较中得到收益,也会在此激励下不断努力。

二、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教师的导航,否则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航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导航:1.意见分歧处点拨,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对有些问题产生分歧,我们不要简单地充当裁判的角色来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2.我们提倡在阅读过程中的多元化理解,但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这样不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必然会削弱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多元化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进行理解;3.朗读课文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学生的朗读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时,教师可进行适时的范读以帮助学生正确体会并把握文章的情感,以推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三、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

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了语文试题的主观性、独创性和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完善人格,培养研究创新精神和格物致知的精神。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笔者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有学生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四、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学科需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内容包括古今中外人文学科知识和当代社会文化知识动态。当然,中学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熟知一二略知其理,即涉求的知识面要广阔,没有必要让学生做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阅读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增加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学生阅读的书籍中,一方面教师进行筛选,列一书目,介绍给学生看,另一方面学生自己进行选择性的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必然有不同的特性。比如人物传记类,介绍名人秩事,激励学生学习名人,启迪自己,奋发向上;文学作品类,畅读名家名作,课外增补,拓展阅读,补充课内;人生哲言类,名言警句,家常俚语,富有内涵,陶冶情操,点缀写作;工具书籍类,勤学好究,多动多练,追根究底,培养操作精神;奇闻轶事类,课内学习,课外填补,志趣取向,丰富知识量,益事多多。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学习语文,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其基础则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内化阶段,为学生良好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习语文,是学生的学习任务。既然是任务,必然就会有一定的负担。当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时, 这种学习的负担也就转化为一种乐趣。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地进行刻苦学习,也是可行的。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安排一定的课文,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推选代表,由学生自编教案,确定恰当的教学方法,由学生自己给自己讲课。

2.为学生创造争分数的机遇,鼓励学生通过努力争取好分数。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在目前的状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分数巧妙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去学习语文。做法之一:鼓励学生超前背课文。用教师布置和检查,100%提前完成。做法之二:鼓励学生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做法之三:鼓励学生人人写广播稿。做法之四:办好班级广播台。每节语文课前,由同桌的两名学生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轮流演播新闻消息。分数既是学习好坏的标志之一,又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多给了分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我们语文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效性依然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汇,动辄以有效性冠名的教学策略不在少数。另外,有的专家则避开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而认为语文教学没有无效的,语文教学只存在低效和高效的差别。还有的专家则认为语文教学存在着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当下一节课看似无效的,但长期的系列的教学却是成效卓然。由此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语文教学还存在大量无效甚至低效的情况,二是语文教学还可以在有效性上做更多文章。

一、语文有效性教学的误区举隅

1.语文课堂组织形式的有效性的误区举隅

苏教版的教材给了教师一个方向性的课堂组织形式,有活动体验、文本研习、问题探讨等,当中还穿插阅读写作指导。在实际教学中,有时我们的教学会兼而有之,针对不同的文体,教师采取的课型也各有不同。下面笔者就列举个别语文课堂组织存在的误区。

(1)多种形式的“读”在课堂中展现了,就是有效的

有的教师非常重视“读”这一最重要的手段的运用,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带着问题读、分角色朗读、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体现在教学中,读的形式搞得轰轰烈烈,却缺乏体验感悟,这样的多形式朗读很难说是有效的。比如,有个教师在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课时,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看客对伽西莫多的辱骂的章节,一个学生读:“的怪物!”第二个学生读:“骑扫帚把的家伙!”第三个学生读,第四个学生读……每个学生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依次读下来。但刑场的辱骂是这样一个接一个的说出来吗?文章后面讲到“别的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像雨点般落在他身上,场上处处都有人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因此教师的朗读指导应在一个一个指导之后,让学生合起来用嘲讽的语气一起读出来,然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一个一个朗读和一起读各自的话的诵读效果。

(2)课堂热闹,学生活跃就是有效的

课题内容一般都有一个基调,或沉郁,或欢快,或清新,或深厚,或笃志等。不同的课例应该有不同的课堂氛围。比如,在教学《雷雨》时,让学生分角色对话,学生非常活跃,课堂中笑声不断,掌声不断,似乎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很好的,但却背离了《雷雨》的感情基调。

(3)多媒体的运用就是有效的

教师把一种粉笔形式的教学手段改换成了投影形式的教学手段,换句话说,就是用多媒体机械地替代了粉笔,仅此而已。甚至对多媒体产生了依赖感,一节课的幻灯片就多达三四十张,课堂教学就是在学生不断地浏览课件中完成的。

另外,小组合作形式就是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观点,学生活动的时间多就有效的观点,也是我们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2.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的误区举隅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常识。教师备课往往要依照《教学大纲》《学科指导意见》等教参来确定自己的系列教学的内容。只有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文言文教学

文言的疏通、文言结合就是有效的。或者先言后文,或者先文后言,或者边文边言,文言文教学如果只是停留在就这课的文言而言,学生在学过之后不会知识迁移,不会举一反三,那么学习效果就非常有限了。

(2)作文教学

现场作文、现场修改就是有效的。作文教学的能力如果没有提升,换一个题目学生恐怕还是会在考场上对作文“捉襟见肘”。

(3)现代文阅读教学

技法指导、应用举例就是有效的。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把技法归纳成甲乙丙丁,而每一个甲乙丙丁中又有子丑寅卯,然后让学生学会解读,这样的分解看似清晰有效,但化简为繁的做法实在让人头痛,况且现代文写人记事绘景抒情议论手法各不相同,主题也难以捉摸,单纯的技法指导、应用举例很难说是有效的。

(4)语言文字运用教学

能让学生记住就是有效的。讲练析练四步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一些语言文字运用的要领,可是语文教学是不是就是讲讲练练就能完成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文味又该从哪里寻找?兴趣又怎么能培养起来?

二、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再解读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向学习结果的,也就是有效性的终极表现形式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但是在理论指导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时成了教师预设的一厢情愿,城乡学生的能力差异使得教学的“效果”表现各有不同。比如,《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论语〉选读》教学做了两个要求,即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省一级高中等一类学校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完成两个要求的教学可以说是有效的;三类学校的学生就不一定能够全部完成,但完成了基本要求的教学也可以说是有效的。

所以,我认为,有效性就是指按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师有意识地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有所提高。

此外,语文教学要讲究有效性本身没有问题,可是能否只就一节课的个别地方来评判这节课的有效性很值得探讨。我们要允许一节课存在缺陷,试想一节课能激发学生多少的学习兴趣,一节课能培养学生多少的学习习惯,一节课能提高学生多少的学习能力,一节课又能融入学生多少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判断。一节课的有效性和这节课有效性的延迟也必须是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一节课的有效性应该成为课程系列教学有效性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依据于教学内容的定位,在把握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体现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做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主动质疑、解疑的过程

(1)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大部分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专家认为:“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为什么不是100%的学生去积极主动参与才算是一堂高效的课?

从客观上看,我们知道学生个体对学科学习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并不敏感,教师所要做的应该是要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语文学习。从主观上看,教师有时把几个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放大到全班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体现在几名优等生身上,在课堂的提问上教师如果只集中在少数的几个“思维敏捷”“伶牙俐齿”的学生身上,就很容易忽略掉其他大部分学生,使得其他人跳跃性的接受语文,这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课堂有时甚至影响到班级整体的接受能力,根本谈不上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2)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学生主体作用的不可替代

有的教师天生是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教书也是雷厉风行。在课堂教学中有自己的教学思路,喜欢用自己的理解来替代学生的回答。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提问,作者为什么在夜里独自徘徊?学生刚找出了文中的一句话,教师就接过话说好,这句话既指出了时代背景又表达作者无法排遣的积郁。学生刚刚产生的思想火花就立刻被教师掐灭了。所以,教师在激活学生思维的时候要学会倾听,学会等待。倾听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等待是给学生一个允许思考的空间。

2.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解读和感悟文本的过程

语文的课堂氛围总要依附于教学内容的主题。有的课要强调诵读,有的课要突出感悟,有的课要合作探究,有的课独立自主。有的教师则在“读”上做文章,也把语文的“读”分成:初读、细读、品读、赏读。其实无论怎么读,无论怎么教都离不开教学使用的文本。教师的教学必须要把文本吃透,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语文。而学生不仅要学习文本的语言、内容,还要去碰触、领悟蕴含在语言文字后面的感情。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除了使课堂紧扣文本,还必须要有语文味。

笔者在教学《〈论语〉选读》的《求诸己》一文时,对于“求”和“诸”都做了详细的解读,但唯独发现“己”这个字很难落实。后经查阅资料,发现“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的“内”字去掉并不影响句意,那么这个“内”字或许就体现了孔子提倡的道德的自觉性。于是,课堂教学就引导学生解读道德的自觉性。这样一来,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更引导学生把握了孔子的文化思想内涵。

此外,复习课的文本解读也很有讲究。有位教师曾就现代文的探究题开了一节公开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炼问题,联系文本,思考归纳,整堂课理性地分析了探究题的问题、变式问题、答题套路等,学生很有收获。可是这样的复习课还是语文课吗?复习课的有效性是不是就体现在解题能力的提高呢?教师所要做的除了帮助学生学会解题以外,恐怕还要教学生学会反复诵读,生成感悟,把握主旨,品味语言。有了对文本的深层次的解读和感悟,任何问题的变式或是解题套路的归纳都成了避易就难的做法。

3.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要体现在精心的问题设计和灵动的课堂生成上

经过几年的“要预设还是要生成”的拉锯战,当下比较认同的看法是既不能预设过度,也不能生成泛滥。预设过度,课堂教学看似井井有条、思路清晰,实质上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解读,课堂呆板,缺乏活力,效率得不到保证。生成泛滥,显得课堂教学随意、浅显、凌乱,教学重点和难点得不得突出解决。

(1)教师要做好精心的问题设计

第一,教师要做好导入的情境创设。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更能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镜。例如,题目导入,故事导入,排比句导入,诗歌配乐朗诵导入,开门见山导入,复习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比较分析导入,赋比兴导入等。比如,在教学《高山仰止》一课时,既可以从题目导入,指出高山仰止是指道德的高尚令人仰慕,孔子的弟子是怎么评价他的,由此明确这一课的学习目标,也可以单刀直入导入,请从文中找出有“高”字的一句话并朗读,并思考孔子高在哪里,从而品味语言,体验感情。第二,设计的主问题指向性必须要准确、明确。几个主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几个主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使课堂渐入佳境,重点难点突出。比如,《鸟啼》一文的问题设计可以分成:鸟啼不等于鸟叫(解决描写鸟啼叫声的段落),鸟啼不等于鸟鸣(解决描写鸟啼声意蕴的段落),鸟鸣给人类的启示(解决哲学思想“向死而生”的段落),最终来探求珍爱生命意识。最后把问题引向这还是不是鸟啼?由此,将思路转换到鸟啼之外,更多地唤醒人类珍爱生命的自然世界。比如,蝴蝶破茧、斑羚飞渡、青松倒挂……甚至是普通的母鸡孵蛋。任何生命的觉醒都应该被纳入对生命珍爱的典籍中。我以为这样才能更好地诠释劳伦斯对生命的礼赞。第三,问题设计要深入文本,同时要能联系生活实际,体现语文学习的生活情趣。比如,《仁者爱人》中有一章讲到“厩焚”,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如果生硬地教给学生,这一章就是讲孔子的仁爱观,特别可贵的是爱地位低的人,学生理解了,恐怕应年代久远而无法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强调“为什么这里还加上‘不问马’”,这一看似多余的句子是真真切切地道出了当时的贵族认为马匹要比马夫更重要的社会现实,进而理解孔子这种仁爱观的可贵。这样的问题引导入理入情,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论语》的兴趣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2)教师要有教学机智,善于引导学生,给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就很容易成为教案教参的傀儡。教师的点评可以使总结性的,也可以是提示性的,也可以是激励性的,还可以是深入式的。教师如果对一些学生“天马行空”的生成问题手足无措,就有可能使课堂教学陷入被动,学生就会不知所措。教师可以采取硬话软说、正话反说的方式来应变处理课堂尴尬。比如,学完了《高山仰止》你认为孔子的道德高在哪里?一学生回答不知道,这个回答分明是在生硬地抵抗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硬话软说:“你已经不知道从哪里追寻孔子了,看来圣贤之师真是高深莫测啊!”通过三言两语既避其锋芒,又巧妙地扣住了教学重点,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4.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

语文教学必须要完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然,“三维”目标的确定不能囫囵吞枣,模糊其词,而要清晰明确,有所侧重。比如,《亡人逸事》一课,教师要明确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同时感受孙犁平实又深沉的写作特点,以及作品中人物之间绵密深厚的夫妻情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重视细节描写的同时感受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可以说,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这堂课就一定是无效的。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无论体现学生学习的即时效果,还是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都必须最大限度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学生学习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清.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2]余文森.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思考[N].教育时报,200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