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咏柳教案

咏柳教案

时间:2022-05-25 19:11:26

咏柳教案

第1篇

1熟读诗句,体会诗人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古诗的时候,首先给学生看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书上面的插图,然后启发学生回忆在户外看见的柳树样子,并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对所想到的柳树形象的感受。之后,老师在慢慢的将学生带入书中,引导学生结合书中诗人所写的《咏柳》进行思考: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描述自己当时所见的情景,他在诗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呢?学生们经过几遍之后的朗读,对其中的意境也有所体会,当然在自己的脑海中也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然后老师进行讲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这一句诗看得出诗人是在远处看到柳树之后因为感叹而发出的。这是让学生抬起头望着窗外的柳树,闭上自己的眼睛进行想象:窗外屹立的那一棵棵婀娜多姿的垂柳是多么的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那细长的枝条就像是少女的头发随着清风舞动起来。然后再重点品位诗句中的“碧玉”、“绿”、“一树高”、“思绦”等这些词语,体会出诗人心目中的柳树的形态和颜色的美,使柳树充满活力生机,变得灵动起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句的前半句体现出诗人在面对画面中“细叶”的时候心中油然而生的一句赞叹,而后半句形象的比喻,将无形之中的“春风”刻画的栩栩如生。把“二月春风”拟成“剪刀”,使学生将柳树的美与春天的紧密相连,从中领悟出:诗句看似写柳树,其实隐藏在赞美春天。对与这篇古诗的讲解,最好是先当学生走进柳树、了解柳树,并且仔细的观察柳树、柳叶,记住它们的样子,然后再学习这首诗,通过现实与诗中的画面进行对比,学生更能体会作者在用“春风”和“剪刀”的妙处。最后,再让学生熟读并背诵这首《咏柳》,在熟读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看见的柳树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画面,与每句诗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特点,注意柳树的形态、颜色、姿态等进行描画。

2拓展学生的思维,了解诗人的表达方式

自古以来,诗人对春天的描写都是以“杨柳”、“春风”为题材进行描写。《咏柳》中抒写的是柳树,运用比喻、拟人等的修饰手法,无形之中赞美了春天。例如诗中将高高的柳树用碧玉女进行修饰,“碧玉”一词形象的形容了柳树的晶莹、翠绿,深刻的突出了柳树的颜色的美。还有第三句中的“不知”一词使用了发问的口气,诗人明明知道是春风裁剪的细叶,但是运用的发问语气将春风描写的更加形象化,从而增加了《咏柳》的情趣。若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可在上课之前为学生举例一些有关春天其他诗人的古诗作品,例如: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一句中体现出了沐雨之后的柳树显得格外的清新、青翠、淡绿;戴叔伦,唐代的诗人写的“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一句中将纤细的柳条比如“丝”;清代时期的高鼎写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从中描绘了一幅莺飞草长的季节中醉柳拂堤的画面。这些诗人所描绘的画中都主要是抓住了柳条的纤细长的特点,使读者诵读之后难以忘记。学生在学习完这些古诗之后将其的共同点进行总结:古诗中所蕴含的特点是诗人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将自己的真实感情融合于实物中,加之深厚的生活体验,丰富了其想象,加强了观察的细致。这样还能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3结合实物,加强练习

《咏柳》诗句上描写的是柳树,实质是赞美春天,赞美大自然。古诗中既然能用文字将柳叶精致的裁剪出来,那么鲜艳嫩绿的花草也能修饰出来,自然繁花似锦的春天也能裁剪出。请问同学们,在春天你们还与欧留意什么事物吗?请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一种景物进行描写,结合诗中的写法,使学生在运用中去感受理解,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并鼓励学生将真情融入到表达中,在写作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4《咏柳》的教学过程

首先,要熟读该诗,老师要学会新课程的导入,让学感受诗中的美。开课的时候,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所见的或者是想象中的春天,之后再拿出几张有关春天的图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上的体验。接着再将课题引申出来,师生共同去了解本诗的作者、内容。其次,老师先深情的朗诵全诗,接着领读,让学生走进诗中、走进课堂。然后提出要求:1、熟读该诗,概括本诗的大致意思;2、对诗中不了解的字、词、句做上符号,之后讨论;3、怎么理解诗中“裁”;4、熟读完之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难点等。学生再通过自学之后,说出自己的对《咏柳》的理解,从而体会诗人笔下的柳树,感受诗人对春天的赞美。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领悟力、感受力、观察力、思考力。再次,有疑问才会有动力。让学生找出诗中的疑问,随着学生的质疑进行整理。《咏柳》中的重点主要指针对“诗人为什么会将二月的春风似作剪刀呢?那么这把剪刀又裁剪出了什么样的美景呢?”根据这点引导学生分析《咏柳》。第三,准确无误的认读诗中的生字词,例如“绦”、“裁”等。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本诗。理解和品位本诗的意境,想象其中美丽的景色,再让学生结合真实的大自然在作业本上描绘一幅属于自己想象中春天的柳树。

第2篇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合作过程。而我们有些教师却将课堂教学过程视作完成预设方案的不变流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于是,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叫你读书,你就不能写字,学生没有学习的自,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剥夺了学生的权力。而且,我们的课堂还始终如一地追求“求同”思维,因为普通教师认为:求同既是教师教书的起点,也成为教师教书的归宿。“书本”无非是个“例子”的东西变成了学生学习目标的“唯一”。在这一思想模式下,“学生主体”永远处于被动地位,而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主体”再怎么变,也改变不了他“质”的地位。在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僵化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在平淡中见“奇”,在普通中见“异”,在复杂中见“捷”。可见,求异思维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尊重生命个体的集中体现。

其次,就教学方法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使我们的学生思维定式太强、过于严谨、过于崇拜权威,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就会日渐消退。个人素质就会下降,教学效果就会降低。

怎样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生命充满活力?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教师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导者和协调者;我们的学生则是积极探索者、创造者。要变当前的启发式教学(谈话讨论教学,师生互相问答,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为现在的探究式教学(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作实验,主动构建知识,达到知识创生)。让我们的学生带着教材(或问题)走近教师,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合作,让他们处于十分宽松的环境中。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把民主带进课堂,创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互动、互促、共同提高;把合作带进课堂,建立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让学生掌握自学的金钥匙;把成功带进课堂,让学生品味学习的快乐,让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具体做法:

1.把自由还给学生。这里主要讲思维定式上的自由,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替代孩子的思维,要注重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如学《称象》一文后,可以问学生:还有什么更好的称象方法?(有学生说可以让所有官员一起上船称到直线,再分别称官员的重量,不也就称出象的重量了吗?)多么可喜的思维火花!再如学《井底之蛙》一文后,有学生说:我就要做井底之蛙,因为外面的世界水污染严重,还可以逃脱被捕杀的危险。真是“平”中见“奇”,要求全民提高环保意识。由此可见,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这里达到交融。

2.把时间还给学生。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要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冲击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辩论。如分析《咏柳》一诗,我只提了两个问题:(1)这首诗的题目是《咏柳》,为什么全诗却没有一个“柳”字?让学生思考,最后辩出结论,是由于作者抓住了柳树独具的特点:绿、软、细、均,从而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2)“咏”字在这里怎样理解?那么作者在诗文中又是怎样赞美、歌颂柳树的呢?通过小组讨论,大组辩论,得到作者咏柳的真正目的是咏春天。

3.把实践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我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实践活动――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名学生当解说员转播第二次赛马的情况,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再选一名学生当齐威王的谋士,给他献上一招,使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照样赢,锻炼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深刻性。第二个活动是创新活动――第三次赛马:让学生分成两个队,一队代表田忌和孙膑,另一队代表齐威王和他的谋士们,双方吸取前两次比赛的教训,好好研究怎样取胜,然后进行第三次赛马这一活动,这是围绕文章中心“讲策略”来设计的,让孩子们亲自“赛马”,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情感体验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4.把感悟留给学生。可以这么说: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感悟出来的。我们在教学《荔枝》一文的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时,可以引导学生睹物思人,感到作者言已尽而意无穷,悟出作者没有说出的话,想象“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从而提炼了文章的中心。再如有一名老师问学生:春天到了,雪化成了什么?绝大部分学生说化成了水,而却有一名学生说:化成了春天。多么奇特的内心感悟!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激励学生深层次的感悟,培养创新人才。

5.把信任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承认,相互激励。学生是独立的人,有个性、有差异,我们不但要承认差异,还要张扬个性。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强调“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6.把娱乐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家》一文我们进行了拓展练习:蓝天、树林、小河、泥土,还可以是谁的家?要求大家练习“说”,也可以写成一首小诗,最后奇迹出现了,竟有学生说出:蓝天是彩虹的家,树林是小兔的家,小河是小虾的家,泥土是土豆的家。我们运用激励机制,颁发“创作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说明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了心思,成了思维的主人。

如果我们都能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我们都能验证大教育家杜威说过的一句话:教师不应站在讲台上,应该站在学生背后当顾问。

第3篇

后来,“永贞革新”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王叔文被逮捕入狱,柳宗元受到牵连,被贬(biǎn)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刺史。由于政治上失意,柳宗元到柳州后,终日郁(yù)郁寡欢,整日闭门谢客,以饮酒吟诗打发日子。空闲时,就教书童柳植写字作诗。柳植是个13岁的少年,聪慧可人,经柳宗元悉心调教,写字作诗进步很快,他模仿主人的笔迹,惟妙惟肖,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因此深得柳宗元的喜爱。

这年冬天,地处南国的柳州,陡(dǒu)然下起漫天大雪,霎时,山川尽染,柳州成了银色的世界。柳州知府原本是个大草包,可是他偏爱附庸风雅,就在柳州南郊鱼峰上的“望江亭”摆设火锅,烹(pēnɡ)调狗肉,宴请柳州知名人士、文人墨客赴宴,赏雪吟诗。酒过三巡,知府要在座的客人每人作一首赏雪诗助兴,并且规定赏雪诗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雪”字。那帮文人都是阿谀(yú)奉承的马屁虫儿,他们一个个摇头晃脑地写出一些歌功颂德的歪诗,把知府这个贪官污吏吹捧成公正廉明、爱民如子的清官。柳宗元不愿趋炎附势,就独自大碗饮酒。轮到他写诗时,他已酩酊大醉了,挥笔写下了“千万孤独”四个大字后,笔一丢,便伏在案上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知府老爷久闻柳宗元才华横溢,希望他能写一些歌功颂德的庆贺诗,请名匠裱(biǎo)糊挂在府堂,结果却只得了“千万孤独”四个大字,心头十分恼火,便吩咐随从卷起稿纸,下山回府。

柳宗元的书童柳植见状,知道大事不好,主人得罪了知府老爷,会有好果子吃吗?如果知府拿着“千万孤独”说主人对朝廷有不满情绪,岂不是要置柳宗元于死地吗?怎么办?柳植不顾一切地追下山去,拦住知府的轿子,禀告道:“老爷,我家主人醒酒了,他十分抱歉,命小的来取回那稿纸,将那首未完成的诗写好。”

知府老爷听了,便将那稿纸交给柳植,没好气地说:“叫他快些写,我在半山腰等着他。”

柳植拿了“千万孤独”的稿纸,回到望江亭,但柳宗元还是大醉未醒,柳植焦急地大声呼唤,都无法把他弄醒。柳植望着山腰知府的轿子,望着漫天的飞雪,不禁忧心如焚(fén)。这时,在柳江江边,不知什么时候停泊了一条小小的打鱼船,一个老渔翁披着蓑(suō)衣,戴着斗笠,独自一人在垂钓。柳植触景生情,顿生灵感,大胆地拿起笔来在“千万孤独”四个字下面,挥毫添上一些文字,写成了一首名为《江雪》的五言绝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把柳宗元的“千万孤独”四字融进诗句,珠联璧合,浑然天成,而且诗尾是一个“雪”字,符合知府的要求。柳植写完诗,忙向知府交差去了。知府看了诗稿,见笔迹雄浑隽(jùn)永,潇洒飘逸(yì),以为真是柳宗元之笔,于是如获至宝,高兴地下山去了。

柳宗元在望江亭一直睡到傍晚时分酒才醒,柳植连忙扶他下山。一路上,柳植告诉主人,他已模仿主人笔迹写了一首咏雪诗,搪(tánɡ)塞了知府,并且将原诗吟咏一遍。柳宗元听了,连声叫好,说:“柳植,你写得好啊!这可是一首绝妙的寒江独钓诗,也是一幅美丽的柳江风雪图。这首诗也抒发了我的心绪,表达了我身处逆境、志气清高、不畏权势的节操!”

第4篇

意象是我国诗学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与意境同为衡量诗歌优劣的标准。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自从2002全国高考试题要求说明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后,大量的关于意象的小文章就见诸报刊杂志,但很少有文章提到“东风”意象。查阅历代诗词,发现“东风”是一个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意象,《全唐诗》中共有386首诗用了这一意象,“东风”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史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本文就“东风”的具体内涵展开论述。

一、自然之“东风”

“东风”在古典诗词中,多指春风,它是春天的象征。由于 “东风”对于春天的作用很大,它既能催开百花,也能吹落百花,因此诗歌中“东风”蕴涵两种不同的意趣。如李贺的“东方风来满眼春”(《江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李白的“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早春寄王汉阳》);苏轼的“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海棠》);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柳永的“东风催露千娇面,欲绽红深开处浅”(《林钟商》)。这些诗词中的“东风”洋溢着春天的温馨、欢欣,显示作者喜悦的心情。另一些诗词如周紫芝的“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秦楼月》);程垓的“东风元自好,只怕催花老”(《菩萨蛮・访江东外家作》);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这里就有一种不胜东风的感伤、无奈。

二、象征权贵的“东风”

由于“东风”既能催动万物的生长,也能使百花零落,使它在许多诗词作品中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成为能左右事态发展的外在力量与条件的象征。贺铸有首咏莲的词《踏莎行》:“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桃杏一类的花,竞相在春天开放,而荷花却独在夏日盛开,“不肯嫁春风”,正显示出它那不愿趋时附俗的幽洁贞静个性,莲花的高洁,正是诗人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意即柳树杂乱的枝条刚刚抽出,还没有改变初生时的浅黄色,因为能够倚恃东风便狂舞起来,只知用自己的飞絮遮蔽日月,却不知天地间还有清霜存在。诗人用拟人手法,以讽刺的口吻诅咒“倚得东风势便狂”的杨柳最终必将受到“清霜”的惩罚。这里的“东风”也是权贵的象征。刘克庄《落梅》:“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这道《落梅》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一隅,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目睹此情此景,爱国忧民的诗人真是万分痛心。作者虽有一腔报国热情,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倍受排挤、迫害,于是诗人便将内心的悲愤和不满借“落梅”这一意象曲折地表达出来。上三联重在写景,景中寓情。尾联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这两句看似指“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即不怜香惜玉。实际上,“东风”者,指控的是执掌权柄者,诗人用暗讽的笔触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

三、封建家长的象征

最著名的要数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与表妹唐琬本恩爱夫妻,感情甚笃,可他母亲不喜欢她,终于被迫休了妻子,以致他对前妻唐琬常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切思念。后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后的一天在沈园偶遇,陆游感慨之余于壁上留下这首《钗头凤》。陆游以“东风恶”来暗喻他母亲的横加干涉,对唐琬被遣他敢怒而不敢言。《红楼梦》中林黛玉有多首“东风”诗,东风作为主宰芳草香花命运的力量,在诗中常被林妹妹用来指称贾府的长辈,多愁善感的黛玉自称“草木之人”。“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诗中无助地迎风垂泪的美人形象可看作木石前盟难敌金玉良缘的她再向长辈们寻求理解和援助,特别是向疼爱她的老祖宗贾母求助。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黛玉抽的那支诗签有一句“莫怨东风当自嗟”,许多红学研究者认为这是曹雪芹借此诗表达对黛玉的态度,不要一味埋怨贾府的长辈(“怨东风”,此处的“东风“指不让她嫁宝玉的贾府长辈),你太爱使小性子,太过尖酸,太过自悲自怜。许多读《红楼梦》的人深有此感,这也是现代的学生喜欢宝钗多于黛玉的原因之所在。

黄乐琴,浙江乐清市白象中学教师。

第5篇

7月29日起,中央一套黄金时段播出30集电视连续剧《江姐》,并在前十天每天配播十分钟的相关专题片。如此推介力度在央视历史上尚属罕见。

“这是一个关乎信仰的故事。”剧中女一号、“江姐”的扮演者丁柳元对《望东方周刊》说,“这个时代谈得更多的是现实的目标,买什么样的车,嫁什么样的人,全是这类价值观。可是精神层面的力量在哪里?有钱了就有一切吗?好比国家的GDP一直上涨,就意味着你在国际上说话有人听了吗?”

身为“80后”,丁柳元似乎比许多同龄演员们想得多。“精神力量如果真能与GDP并驾齐驱,才是真正的实力。《江姐》就是想做一点这方面的努力,把英雄身上的精神力量展示给大家看。”

在她之前,曾有老演员于蓝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生代演员宋春丽在电视剧《红岩》中分别饰演过“江姐,’的角色,到了“第三代‘江姐’”丁柳元,她发现,由于生活年代的隔膜,一开始很难如前任一样准确把握角色的心理,而关于信仰的种种疑问,更始终在她心中徘徊不去:

“人到底为了什么活着?为了这样的信仰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值吗?如果・江姐’能看到今天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她会怎么想她当年的牺牲?”

经典“江姐”的诞生

“江姐”的事迹最早见于1957年出版的一份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是重庆解放前从中美合作所逃出来的幸存者,他们将自己目睹的重庆地下党所领导的地下斗争、狱中斗争写出来,引起很大反响。1962年,两位作者又根据回忆录内容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集中篇幅描写中共地下党员在狱中的不懈斗争。《红岩》迅速成为一代人必读的经典,并被改编为各种文艺形式。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前夕拍摄放映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我读了小说《红岩》之后,常常感觉他们像雕塑一样站在我面前,特别想把它改编成电影。”电影演员于蓝对本刊记者回忆。那时是1964年。

“最初我们完全按照小说改编,也不知道怎么拍感情戏,表现重点还是放在斗争上。后来夏衍(时任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及外事工作)就问我们:为什么不重点写写‘江姐’呢?我们说写了啊,有一两场戏啊。夏衍说,她丈夫牺牲了,自己又英勇就义,还留下一两岁的孩子,这都是人们关心的。你们只写斗争,显然不全面啊。”

“江姐”本来只是小说《红岩》中革命者群像之一。她在党内地位并不高,是基层党组织的联络员,但经夏衍亲自改编剧本之后,“江姐”成为最出彩的形象之一。

经过于蓝的演绎,“江姐”形象被一代中国观众永久地记在了心里,她在狱中绣红旗、教“小萝卜头”识字、受钉竹签的酷刑等情节,让一代中国观众难以忘怀。

而“第二代江姐”宋春丽至今还难以平静地回忆上世纪90年代末饰演“江姐’’的经历。

“一走到渣滓洞那种黑暗沉闷的气氛里就让人受不了,甚至飞机一到重庆上空我就有心理反应。”宋春丽对《望东方周刊》说。“这个经历就像噩梦一样,走出来就不想再进去。”至今,拍完电视剧《红岩》她再也没有回过重庆。

在渣滓洞实景拍摄的几个月里,宋春丽穿着囚衣在一边遭受“严刑拷打”,另一边则是络绎不绝的游人在参观拍照,被折腾了无数遍之后,宋春丽说自己彻底领会了当时“江姐”的行为:“人到了一种极致的地步之后,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新版“江姐”丁柳元也经历了这样的折磨。为了体验角色心理,拍刑讯戏时她主动要求尽量“来真格”的,除了钉竹签之外,其他如吊打、灌水等等全都亲自上阵。开拍上刑戏之前,导演忐忑地对她说了七次:你可别恨我。所有上刑戏拍完,丁柳元一度如同入了魔怔,见人就问,不见面的就发短信问:“你觉得你要是生活在60多年前你会干吗呢?要是上刑你能抗住吗?”

从“高大全”到“江小妹”

看过新版《江姐》的样片之后,有一位军报的年轻记者问丁柳元:“江姐还有儿子?”丁柳元回答:“对。而且她还有母亲。”

“我们好像以为英雄从出生就是英雄,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生活和爱情。他们只是在需要作出抉择的那一刹那,在大爱小爱之间选择了大爱,其他时候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个人。”丁柳元说。

在“高、大、全”的年代之后,所有‘神坛”上的形象都在经历还原到“人”的过程。“江姐”也不例外。

上世纪60年代,“江姐”形象的指导意见是高大化、英雄化。于蓝向《望东方周刊》回忆道,曾肯定这部片子并给出修改意见,“总理说你们就义那场戏太短了,要加―个走向刑场的情景,然后在就义前喊‘共产主义万岁、共产党万岁’。现在看到从松树下面走向刑场的镜头,就是后来加的。”

电影《烈火中永生》里,于蓝饰演的“江姐”从头至尾大义凛然,完全无私地投入共产主义事业。甚至她的举手抬足,也曾经成为经典的表演范式――丁柳元开玩笑说:“她是用左手把右肩搭过来的围巾甩到左肩后面去,我想换成右手都好像不对劲了。”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拍摄电视剧《红岩》时,中国社会已出现了对地下工作的各种反思。“我们曾经看到过一个地方剧本,反思当时重庆地下党工作里幼稚的一面。”宋春丽对本刊记者介绍说,比如所谓叛徒在开始受刑的―个多星期里面都没有招供,后来认为这么长时间了,组织肯定已经转移,说出来也不影响大局,自己也确实扛不住了,才交待了情况,谁知道组织还在原地,造成重大损失。

“当时我们都觉得写出这点来很好,但我们的剧本还是不可能涉及这一点。”最终的电视剧没有呈现出这类反思,但电视剧《红岩》比电影《烈火中永生》有所拓展的地方在于,增加了“江姐”母性的一面,以许多篇幅描述了她对孩子的不合和心痛一在当时,这已经算是在这个革命人物形象重塑上的不小拓展。

而2009年拍摄的《江姐》,则试图从全新的视角解读这个人物,将时间表拉到“江姐”入狱之前的革命心路和情感经历。丁柳元概括为,“从‘江小妹’如何成长为‘江姐’的过程。”

此次《江姐》剧中还原了“江灯’的感情纠葛。她与彭咏梧最初是为工作假扮夫妻,此前彭咏梧在乡下已有妻室。后有消息误传说其妻在一次火灾中不幸丧生,彭咏梧才与江姐结为真夫妻。

“江姐”后来知道误传的事情,曾表示“等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我就把老彭还给她”。彭咏梧1948年被杀害,次年“江姐”就义,她与彭咏梧的儿子便由彭的这位乡下妻子抚养成人。

“历史真实远比艺术创作更精彩,这种情节编剧根本不敢凭空写,但它是确有其事的。”丁柳元说。

第6篇

一、知识梳理

1.意象的概念

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即含有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行踪不定,让人联想到漂泊在外。“落日”徐徐而下,让人联想到对朋友的依恋。这两个意象就是由眼前之景引出的,却又含不尽之意,因而很能体现诗歌暗示性的特点。

2.意象的特点

(1)继承性是指意象表达的意思(情感)是比较固定的。如夕阳、流水、落花等是时光易逝的宣言书;月亮、杜鹃、鸿雁等是思乡怀人的同义语;杨柳、长亭、南浦等是离愁别绪的代名词;梅花、、荷花和兰花等是清高孤傲的“形象代言人”。

(2)创造性含两层意思。一是同一意象可以表达不同情感。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传达出喜悦之情;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莺啼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黄莺”传达出女子梦中思夫(或情人)的烦闷;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乐景写哀情,“黄鹂”表达的是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黄鹂(莺)”在这三首诗中的情感截然不同。二是相似或相同的思想情感可以用不同的意象来表现。同是表现愁情,以下三位词人笔下的意象是完全不同的:李煜《虞美人》将愁化作空间上的长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青玉案》将愁化作时间上的距离――“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李清照《武陵春》中愁有了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个性化是指某些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如陶渊明常借咏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逸情怀;李白最爱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杜甫常借咏赞诸葛亮来抒发其忠君报国之志;陆游常借咏梅花表达自己坚贞自守的高贵品格……。

3.意象的组合

按诗中意象的数量古诗可分为单一意象诗和复合意象诗。单一意象诗是只有一个中心意象承载情思的诗。咏物诗一般是单一意象诗,如于谦的《石灰吟》只用石灰这一个中心意象精妙传达出“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人生志趣。复合意象诗是由多个意象组成的意象群来承载情思的诗。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由月、乌、霜、江枫、渔火、钟声等多个意象和谐统一地营造了一个幽寂清冷的意境,烘托出浓重的羁旅愁思。

4.意象的作用

意象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在具体的客观物象上,因而创造了言在此意在彼的含蓄美,使人读来余味无穷。特别是名词意象直接拼组成诗句,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点,达到了言约义丰、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如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等都是名词意象叠加成的脍炙人口的名句。

5.意象与意境的比较

意象与意境都是主观的情、意与客观的景、象的结合,其基本特征是虚实相生,二者都要借助主观想象才能体悟。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

二、题型分析

高考古诗意象分析题可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单一型试题是只分析意象的特征或寓意的试题。复合型试题是既分析意象又分析意境的二合一试题。

例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2006年高考广东卷第13 (1)题)

例2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_____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_____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006年高考浙江卷第16 (1)题)

例3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2006年高考湖北卷第14(1)题)

例4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16⑴题)

例1―3是单一型试题,例1和例2要求分析意象的特征,例3要求分析意象的寓意,即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例4是复合型试题,这类题既要分析诗中各个意象特征及表达的情感,又要从情景交融角度分析意境的特征(营造的氛围)及表达的情感。

三、解题指导

首先,要准确切分弄清诗句中所有的意象。如分析杜甫《登高》的首联,就可将其切分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进而弄清诗句中共有六个意象。

其次,从以下三个角度来仔细品析鉴赏意象的寓意:1?郾根据意象内涵的继承性来探究诗人的情感意图。即根据已掌握的常见意象的固有象征义揣摩作者主观情思,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要求分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了解了古诗中常以“折柳”表达惜别之情,问题就迎刃而解。2?郾根据意象的创造性灵活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和全诗内容揣摩意象的寓意。在文人墨客笔下常表达孤标傲世的情怀,而在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题》中却成了劳苦大众的化身,“蕊寒香冷蝶难来”遗憾正值寒秋开放,实际表达了他对百姓所受不公平待遇的愤懑;“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想让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体现了他为改变农民不平等命运而决心旧政权的信心。全诗以豪迈笔调借咏菊抒发了农民的平等思想。3?郾从揣摩意象前面的修饰语入手分析意象的表情达意作用。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藤、树、鸦、道、风、马等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倾向分别用“枯”“老”“昏”“古”“西”“瘦”等修饰语表达出来了,藤是枯干萎缩的,树是残枝败叶的,鸦是急飞归巢的,道是荒凉无人的,风是凛冽刺骨的,马是瘦骨嶙峋的……这些意象构成了凄冷孤寂的秋郊夕阳图,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愁。

第7篇

《隋唐演义》中,混世魔王程咬金只有三板斧,可是因为这三招简捷快速,许多名将败在他的手下。诗歌阅读虽难,但也有规律可循,有法可用。诗歌阅读我们不妨用好这“三板斧”:

第一板斧:看文题,明诗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揭示文章的中心,对理解词义及做题有指导作用。接触到一首诗歌,我们大多数同学忽略了文题带给我们的信息。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多问个为什么,或许诗歌的中心思想也就水落石出了。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由一个“泊”字就可以看出作者身在旅途,并由此推断出诗歌中蕴含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再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有题目可以看出作者写的是江南的春天景色,可以推断出作者在诗中寄托了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之情。

第二板斧:抓字词,探情趣

这里的“字词”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指的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也就是寄托了作者感情的景物、事物。

诗歌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常常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见意象大致有三种:

1.表思乡、思念的意象:明月、乌鸦(寒鸦)、夕阳(斜阳)、露、霜、鸿雁、登楼、书信、笛。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表离别(送别)的意象:长亭、古道、折柳、芳草、蓬草、浮云。如: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表愁绪的意向:流水、酒、芳草、梧桐、猿猴。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另一方面,除了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还有一些典型的字词或多或少的透漏给读者许多相关的内容,只要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其内涵也是不难发现的。常见的有:

1.“夜”。

诗人为什么不休息、要夜里写诗呢?生活经历告诉我们诗人或许有心事在心头。要么仕途不顺、被贬他乡;要么离开家园、思念亲人;要么经历坎坷、顾影自怜等等不一而足。杜甫《月夜》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苏轼的《承天寺夜游》则表达了被贬后的寂寥。

2.“孤”、“独”。

诗文中出现了“孤”字或“独”字,我们阅读的时候绝不可等闲视之。这往往是作者心境的体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个“独”字告诉我们杜甫万年的孤独处境。“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写出了李白备受排挤孤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独”字写出了柳宗元的官场失意。另外,在“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独”字都可以看做是打开诗歌之门的钥匙。

第三板斧:联背景,悟感情。

很多诗歌都是作者现实经历的艺术再现。许多诗作、文章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背景密切相关,故从了解作家的背景、经历为切入口进一步理解作品,是诗歌阅读的途径之一。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情感

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力求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走入诗中的世界,领略古诗深邃的意境,更让他们的个性和思维飞扬在古诗情韵中。

一、以画配诗,情随画韵

低年级学生好动爱说,富有想象力。而古诗词语言凝练,感情丰富,在古诗教学中让他们展开联想,并用多媒体提供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赞美柳树,赞美春天的名诗。在学生已背诵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象古诗中柳树美在哪儿,你想对柳树说点什么?你们这么喜欢柳树,就用彩笔把它画下来好吗?孩子们的画色彩鲜艳,语言感情真挚,与大柳树对话,与春天细语,诗中隐含的诗意,变作生动形象的图画,使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类比感悟,彰显诗情

在教学杨万里的《小池》时,我用课件介绍了他的另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先让学生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诗人两首诗都写到了荷花。《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而《晓》中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屏幕上出现两幅画面后,我提问:你喜欢哪种荷花?两首诗中的荷花各表现怎样的春天?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不时变换着的两种画面,纷纷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理解了诗人对春天的不同感悟。

三、即兴表演,入境体验

古诗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愿望,精心设计发散点和训练点,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同时,帮助他们进入诗境。

《所见》一诗浅显易懂。学生最喜欢的是小牧童驻足而立,待机捕蝉时栩栩如生、富有灵气的形象,易引起共鸣。而诗句却在此戛然而止。“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吟诵此句时加上表情动作。学生做出跳下牛背、紧闭双唇、大瞪双眼,两手欲扑的样子,跳、扑、捕等动作,着实令人忍俊不禁。入境体验更让学生热爱内涵丰富的古诗词。

第9篇

田园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备考攻略】

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就内容而言,有对农村自然景物与田园生活图景的描绘;有对农忙欢歌及多彩乡村生活的描写;有对农民劳动艰辛、生活惨痛的反映和对官府剥削、赋税苛重的深刻揭露;也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以及旅途情景的叙述等。

田园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既要感知作者的身世,做到知人论世,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又要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例:(2008年上海春考卷)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步入衡山

范成大

应有人家住隔涣,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①闲身信马蹄。

[注]①散诞:逍遥自在。

(1)诗人推断“应有人家”的依据是________。

(2)对颈联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乌云如墨、小雨如丝的山景。

B.在描绘雨中山景的同时,也对尾联的情感表达起了衬托作用。

C.通过对乌云、小雨的动态描写,写出了衡山气候的变化无常。

D.四周乌云似瘴,小雨连绵,山道泥泞,作者顿感游兴索然。

(3)分析尾联所含的寓意。

[参考答案](1)听到小溪那边的鸡鸣之声,推断似有人家。(2)B(3分);A(1分)。值得注意的是:答B给3分;答A给1分。因为B项由景到情全面概括了颈联在律诗中的作用,而A 项只赏析到景物这一层,没能深入体会景中之情。(3)对官场喧嚣(城市生活的喧嚣)、排场的厌倦;对自然山水(闲适生活)的追求。

题画诗:画者得于心,诗者会以意

【备考攻略】

题画诗,广义地说是指一切题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有抒写怀抱、持赠他人和艺术评论等,往往收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这种题画诗的创作,是诗人参透了画家之画的神韵情思,从而与画家共鸣,诗画融通,于是以诗应之,其素材其情思,均与画同,使鉴赏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题画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写活写动,写得画中之物跳出画外。诗是对画的提炼和概括,也更赋予了题画者自己特有的观感和情思。

(2)题画诗多采用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借对画中的某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自己的感情,延伸画意,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景致与情怀相互融通,达到和谐统一。

(3)了解题画诗在创造意境方面有三大特点,一是寄寓主观情思,二是展开艺术联想,三是借题发挥、抨击时弊。

例:(2006年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参考答案](1)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在作者心中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咏史诗:古今多少

兴亡事,叹人叹己叹人生

【备考攻略】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

咏史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了解解读程序:披史入文,披文入情。了解作者的简历、史实、创作诗篇时的有关背景,要读好注解,这是读懂咏史诗的一把钥匙。

(2)在鉴赏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从而领悟诗人真正的写作意图和感情。

(3)了解咏史诗常见的情感抒发模式:借古喻今,揭示今不如昔;崇敬古人,要效法古人;怀古伤今,揭露社会现实;反思历史,警示后人。

(4)熟悉鉴赏中常用语:思想内容方面,如哀叹国运、忧国忧民、昔盛今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缅怀先贤……表现手法方面,如借古讽今、用典(正用和反用、明用和暗用)、衬托(正衬、反衬)、对比、寓情于景、欲扬先抑……语言特点方面,如含蓄隽永、生动形象、雄浑深沉……

例:(200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 衣 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 月 圆

(金)吴 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席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________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________之感。

(2)请简要赏析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1)燕子兴亡 (2) 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咏物诗:花鸟草虫

皆有品,仔细体察物关情

【备考攻略】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留下了一首首精美的咏物诗篇。

咏物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察物态。描摹物态是咏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赏析咏物诗可以从体察物态开始,要抓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或所处环境。

(2)品味寄托。要由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分析其内在品性,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联系诗人的情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明辨技巧。从表现手法上看,由于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从描写角度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4)了解一些常见事物的寓意:月,思乡;莲,高洁;柳,送别;花,美好;松,坚韧不拔;梅,孤高,不入流俗;菊,品格坚强,气质清高;梧桐,凄凉悲伤;芳草,离恨;杜鹃,哀怨、思归等等。

(5)了解鉴赏常用语:如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贬词褒用、形神兼备、烘云托月、蒙含蓄……

例:(2006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

[参考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送别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备考攻略】

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或者直接抒写离情别绪,或者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或者重在写离愁别恨,或者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或者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

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所描绘的景物,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2)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

(3)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细小情节,抓住了细节,才能以小见大,透视全篇。

(4)品味语言。如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以“丝”谐“思”等。

(5)了解诗中常用的意象:班马,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长(短)亭、南浦、柳岸、西楼,表示送别地或悠悠愁绪;烟波、浮云、秋蓬,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落花,伤春之意;落叶,秋愁之感;杨柳、劳歌、阳关、渭城,送别之曲;夕阳、落日,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6)了解鉴赏中常用语: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烘托对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例:(200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参考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边塞诗:醉卧沙场

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备考攻略】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由于每个朝代不同时期的国力或盛或衰,导致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如盛唐之时的边塞诗则普遍带有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烈无比,如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而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边塞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如李颀的《古从军行》,此诗写当时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对当时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了解诗歌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与诗人取得感情上的共鸣。

(2)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感情。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人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鉴赏时要注意区别。

(3)分析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的艺术风格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的不同诗人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所表现出来的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4)了解边塞诗常用意象:金鼓旌旗、烽火羽书、边关戍楼、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投笔表示弃文从武,长城表示守边的将士,楼兰表示边境之敌,吴钩表示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例:(200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 关①

徐 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羁旅诗:此夜曲中

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备考攻略】

有些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他们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灵感,写下诗篇,就叫做羁旅诗。这类诗,大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漂泊愁苦,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

羁旅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

(2)熟悉羁旅诗常见意象: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耐,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寒蝉,悲凉;猿猴,哀伤;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3)了解羁旅诗常见主题:①文人失意。②漂泊哀伤。③思念亲人。④生活潦倒。⑤互勉互慰。⑥孤傲不群。⑦珍爱友谊。

(4)体会诗人是如何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例:(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10篇

由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指导性强,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古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吟诗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2、关注方法,加强古诗诵读指导。

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学生学好古诗文有很大帮助。本学期中心小学教师就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的古诗词学习三步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内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1、古诗卡学习达级活动。

以古诗卡中的古诗词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采用自由背诵,注意等级差异。在古诗词背诵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潜力,积极背诵古诗词。每背过八首古诗词,便可获得相应等级的称号,依次为诗客、诗侠、诗仙、诗神、诗圣,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热情参与。家长们也热情配合,学习气氛高涨。有的学生甚至背过了《明日歌》《琵琶行》等难度大的诗词。

2、组织诗朗诵会。根据各年级所学内容,从所学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班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通过配乐朗诵,背诵,表演等活动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背诵大王。这些活动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必背的篇目教师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每一首古诗词的通过,教师们都经过学生自背、家长检查、学习小组检查、课堂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三)完善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为常规教学提供了文本保证。

实验教材的修订与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是实施校本课程常规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古文化底蕴,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加强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力度。

1、按计划完成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本着确保实验教材质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年级段文化知识层面,适应教学需要的原则,本学期我们对20*年编写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读本》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全新改版。即对原教材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增补,将难度过大的和不适于小学生的部分篇目进行了替换,将原教材的四册改编为现在的六册,即每个年级一册(上写学期合订本)。

2、如期完成了配套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难与困惑,20*年9月,我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指定专职人员编写配套教学用书。经过不懈努力,截至本学期,历时两个半学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至六年级全套十二册约五十万字的教师教学用书初稿的编写工作。尽管还很粗糙,还有很多尚需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之处,但我们还是迈出了这既艰难又可喜的第一步。

二、教学计划的精心编制,促进了校本课程的有序运行。

1、继续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

首先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印刷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坚实可靠的教学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紧时间,创造条件,对主教材进行重新修订。

2、、中心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首先要定期组织课程实施专题工作会议。

其二要组织必要的教师教材教法专题培训。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调研和技术指导。

3、各基层学校学校期初要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末要做好专项教学工作总结。

4、各基层学校要组织任课教师学期初要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学期末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要求撰写一定量的专题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5、任课教师要认真规范地编写教学预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校本课程教学,一是要背诵,二是要熟练地朗读,即容易背诵的背诵,不容易背诵的要熟练朗读。中心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将定期深入各校检查验收。

6、各基层学校要把本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教学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学指导。

三、困惑与设想

(一)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现象。如校本课程究竟与国家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有什么异同,校本课程究竟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状态。

2、教材问题。现在,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原因是资金问题,学校承担不起,又不能向学生收费。

(二)下步设想。

第11篇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经典文学 幼儿化 改编 运用

中国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的载体,是民族生存的根基,使孩子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行。但古典文学古奥深涩,其神韵往往是几层相互交织叠加的,对于四五岁的幼儿读者群来说,远远超出其能力。生硬诵读,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最终可能适得其反。如何将古典著作带入幼儿的生活阅读教育中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题材选择

首要原则是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题材上的选择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幼儿熟悉的事物或者是他们能理解的事物,这些用以构成艺术形象的生活材料较能唤起幼儿有限的经验,对于幼儿的接受能力也相对比较适合,可以激发他们阅读和诵读的兴趣。古典文学主要有以下类型的素材可供选择改编。

(一)选择古代诗歌及简单的题画诗,尤以咏物和叙事诗为佳。它们描述的对象、情节都相对比较单一,而且形象突出鲜明,甚至在教师的某些提示下能做到可观可感。例如贺知章的《咏柳》对于柳树的形象给予惟妙惟肖的比喻描写,有十分浓厚的趣味。

(二)选择一些充满趣味性的谜语。例如《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诸如此类的谜语,题目就是谜题的答案,浅显形象的语言描述,教师可使用挂画等辅助手段,让幼儿结合游戏的形式积极参与。

(三)成语故事或古典文学中的典型片断。成语故事几乎取材于生活,而且一些简单的成语常常在生活中提及,幼儿对此有相当的表征经验。参考儿童文学三大主题内容(培养幼儿优良品质方面的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都广泛涉及,是幼儿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素材最丰富的宝库。例如狐假虎威、井底之蛙、三心二意等,富有情节性、趣味性,而且故事中的道理比较浅显,即使幼儿不能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也可以让幼儿享受阅读故事。与此类似,长篇古典文学中,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幼儿阅读,但是可以截取其中某一细微情节加以概括或扩展,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

(四)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寓言故事与成语故事相类似,而神话传说故事,典型的成功例子是《西游记》长篇故事,因为形象上的典型夸张、内容上的天马行空符合幼儿喜爱幻想的心理特点,这类题材很受幼儿欢迎,易于幼儿接受。

二、改编创作过程

选择了题材,就可以对已有的素材做幼儿化的艺术处理。如对题目的制定,结构的处理,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突出,以及艺术表达的处理等。

(一)题目的制定。郑板桥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但是诗,其他文体也是这样。适合幼儿文学的题目应该是直接单纯并且富有趣味性的,可以作比较夸张的修饰,也可以是对故事概括化的总结,例如李绅的《悯农》,一般出现在儿童读物中,常见题目为《锄禾》。

(二)结构安排。一般是针对有情节的故事扩展而言的。诗歌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就同样可以故事化,例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可以写成一个农民辛苦耕作的故事,并且在改编的结构重设上可以更随意。文学作品的结构上一般分为开头、展开及结尾。开头做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展开一般采取顺叙,但也有倒叙,还可以设一个简单的“包袱”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结尾处要巧妙,有意境,令人回味。

(三)艺术形象典型化处理。有些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是很突出,或者缺乏趣味性,要对内容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形象加以修饰夸张,使人物性格更鲜活,植物动物形象拟人化等。例如,可以把贺知章《咏柳》中的柳树或风儿拟人化,给《狐假虎威》中的老虎和狐狸起名字等。

(四)艺术表达。文言文语言的改编,对教师的文字功底要求相对比较高。对语言浅显化、拓展化、形象化等处理是整个古典文学幼儿化改编的关键。具体语言要求正如儿童文学家朱庆坪所说的:“形象而有趣,浅显而美听。”例如《猪八戒吃西瓜》:“西瓜一块不够吃,我把孙悟空的一块吃了吧。”他又吃了一块。“西瓜真解渴,再吃一块不算多,我把沙和尚的一块也吃了吧。”他又吃了一块,这下只留下唐僧的一块了。他捧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捧起来,最后还是憋不住,把这块西瓜也吃了。”虽然对话中猪八戒的话只是简单句式的重复,但是有音乐美的排列效果,而且充满趣味性,是相当适合幼儿的。

三、运用

改编好的作品可以直接运用到教学或生活的阅读活动中。当然也可以加上一些辅助手段,例如挂画、相片、玩偶等。其次,形式上也可以丰富。可以是表演游戏、角色游戏,也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例如《成语大观》。幼儿教师对经典文学的运用不必执著于文学价值的挖掘。经典文学的作用除了教育性以外,就是为幼儿提供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古代经典文学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能够恰如其分地将其与幼儿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及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祥.儿童文学创作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3]杨实诚.儿童文学美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第12篇

【关 键 词】 熟读;想象;积累;兴趣;方法

优秀古诗文,积淀了中华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体悟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这些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多背点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与修养,滋养心灵,以增强人文底蕴,提高综合素质。我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古诗文的以下几点有效阅读方法: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背诵古诗文对学生而言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生有兴趣坚持下去,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为他们创设古诗文诵读的时间、空间,完善各项措施。我把一个晨读时间定为新诗介绍,晚自习辅导时交流欣赏,上课前的集体诵读。学生在久而久之中逐步形成争先竞背的好习惯。积极造氛围,班级人手至少一本《中华经典诵读本》;黑板一角开辟“每周一诗”,午间练字内容选择名诗名句等,让学生处处都能见到古诗文,读背古诗文,在耳濡目染中保持对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二、方法指导

开展古诗文诵读绝不能放任自流,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灵活多样,帮学生巧背。

(一)熟读成诵法

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要多鼓励,不要强迫。可采取激将法、争章法、小组夺魁、建立班级诵读明星榜等等,辅导孩子们“诵”出味道来,而不是一味地背诵。碰到学生发音不准确,就亲自给学生做示范,教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形成积累,逐步养成整体感悟的能力。

(二)联系扩充法

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既可扩大知识面,又可在对比诵读中提升感悟能力。

(三)想象入境法

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如读《出塞》,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唐朝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有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四)表演激趣法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我精心设置导语,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空间。如在学习清代诗人袁枚的诗作《所见》时,我假扮大诗人袁枚:“有一天,我在书房研墨作诗,忽然感到天气闷热难耐,于是,我就手摇扇子出来散步。走到一个树林边,我立马被眼前的情境惊呆了。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了什么?请学生自由读诗文。”这样,学生在好奇与想象中去阅读本诗,就会使想象的画面具体、形象起来。这时,老师再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出示诗歌挂图,使学生把想象的画面与眼前的画面相对照,整体感知了诗歌内容。此时,再让学生进行情境讲述,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背诵方法之一。学生入情入境的背诵表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诗内容,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融合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教师可适当范读。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习”而已。熟读古诗、自悟自得。我们赞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织者对古诗文“不求甚解”的提法。一解就变成了标准答案,这恰恰是古诗文教学的弊病。教学中,应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通过熟读,质疑解疑,达到自悟自得,适度讲解,诵读体会。

实践证明,我们把古诗文诵读活动与日常的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课内指导、课外延伸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读经典古文,不仅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还在孩子身上重焕生机,心灵接受着高尚道德情操的洗礼。因此,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之重点,更是培养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资料】

[1] 言鼎. 古诗文诵读[M].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