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8 12:52: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微博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者: 罗伯特 查尔斯・威尔森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1-5
装帧: 平装
图书类别:社会文化
简介:永恒的存在和狂恋的宗教究竟是什么?
七十年前,地球被黑网覆盖,人们称作“时间回旋”。众星熄灭,人类面临末日。在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的绝望中,人们挣扎于恐惧与勇气、放弃与信仰间,希求寻得希望的星火。
“时间回旋”后三十年,一场流星雨改变了一切
寻找父亲的年轻女子、自我放逐的不羁男子、来历如谜的神秘老妇、一生追求永恒的学者,他们背负各自的枷锁,跨越拱门来到新世界,追寻的线索却指向一个十二岁的男孩……
看点:在宇宙中短暂如蜉蝣的人类意图破解亿万年生命留下的谜团,得到的会是什么样的答案?
《青梅竹马》
作者: 靠谝灰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0-9
装帧: 精装
图书类别:畅销・文学
简介: 本书包括靠谝灰兜拇表作《埋没》《大年夜》《行云》《浊流》《十三夜》《自焚》《岔路》《青梅竹马》。《青梅竹马》以东京下町的大音寺为舞台,以15岁的妹妹登美利的幼年生活为中心,描写她周围一群孩子受混浊社会环境的残害和腐蚀,预示着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悲惨命运。一叶细腻的笔锋,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感伤哀愁挥洒得淋漓尽致。
看点: 靠谝灰逗廖抟晌士梢越入十九世纪最伟大女作家之列,她的《青梅竹马》是我读到的最优美的爱情篇章,她深入人心的叙述有着阳光的温暖和夜晚的凉爽。
《声音博动中国》
作者: 于建嵘 于建嵘史仲文 柴静 黑马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年: 2011-5
装帧: 平装
图书类别:社会时政
简介:共择选64篇博文,分为四个栏目进行编辑,分别为:《世事直评》(主要收取社会时评类文章)、《学术博议》(主要收取对教育、学术进行评论的文章)、《公民建言》(主要收取有建设性的评论文章)、《文化杂谈》(主要收取文学批评、艺术评论、影视评论、文化现象评论等文章)。
看点:中国奇迹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经济奇迹似乎成了某种流行语,反正时不时地就会听人提到。在我看来,这不是最 “奇迹 ”的,因为所谓类似中国奇迹式的经济奇迹是早有过先例的。
《六个道德故事》
作者: [法]埃里克・侯麦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11-3
装帧: 平装
图书类别:畅销・文学
新浪微博等开放社交网络平台为图书馆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高校图书馆在开放社交网络开展工作时遇到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高校图书馆纷纷尝试自主研发设计适合高校读者需求的社交网络平台。与开放社交网络平台着重交际性和娱乐性不同,自建图书馆社交网络平台比较强调科研性和教育性,目的是为高校读者教学和科研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辅助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实施。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国外图书馆的启发和国内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纷纷开展社交网络研究和创新服务,服务形式大多采用在开放的社交网络平台上注册人人网、微博或微信用户,并定期发表博文及时回应读者的需求。也有部分高校图书馆融合开放社交网络或者自发设计构建个性化嵌入式社交网络平台。姚飞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融合图书馆服务和社交网络方面进行的具体实践,通过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建立图书馆俱乐部,开发信息推送、图书搜索、智能聊天机器人等应用功能,为读者送去各种图书馆服务,以社交网络新模式开展主动服务[1];杨建永分析了SNS基础和图书馆元素构建Lib-SNS的可行性和意义,并提出构建中的困难及初步的解决思路[2];李文江针对如何解决腾讯社交网络与图书馆网站对接的问题,将图书馆网站(内网)信息提取到信息聚合网站(公网)上,使用腾讯开放平台SDK开发包对信息聚合网站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读者通过QQ登录信息聚合网站,分享图书馆服务信息和免输入认证信息访问个人图书馆的功能[3];彭晓东对高校图书馆自建微博和在商业平台微博两种方式进行比较研究[4];张蓓介绍了开发模式下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设计与实现[5];颜运梅以豆瓣网“图书馆合作”项目为例研究了图书馆与社交网络合作模式[6];杨梦菲分析了医学高校图书馆自主开发社交网络服务模式架构、安装管理和具体应用、用户权限管理、各服务功能模块的建设和应用等[7]。笔者借鉴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又根据自身馆员服务的经验,设计了大学图书馆自建社交网络平台,并详细解读了该平台的功能。
1社交网络内涵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
1.1社交网络内涵社交网络(SocialNetworking)是由一种或多种特定类型的关系(如价值观、理想、观念、金融交易、友谊、血缘关系等)维系的节点(通常是个人或组织)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社交网站(SocialNet-workSite)是一种整合了网络日志、电子邮箱、即时通讯、公告栏、个人空间和视频等多样功能的社交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互动交流环境。
1.2社交网络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服务中心,也是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发展,传统纸本资源日益呈现被数字信息资源取代的趋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也由线下图书馆转到线上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信息资源的定位、保存和传输速度都决定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而社交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信息的传播途径、机制、形式、程序、路径,高校图书馆应该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利用社交网络带来的便利为读者开展更专业更人性化的信息服务。
2高校图书馆利用开放社交网络平台存在的问题
2.1开放社交网络平台的应用不适用于图书馆服务开放社交网络平台所提供的应用多是娱乐性和交际性的,缺乏科普性,而高校图书馆主要是为读者的科研和教学服务,另外,开放社交网络平台信息稳定性差,上面甚至充斥着许多不健康、不科学的信息,严重影响读者对信息的获取与利用。
2.2开放社交网络平台信息内容杂乱无章开放社交网络平台是真实社会的缩影和虚拟表现形式,上面充斥着各种商业、娱乐、政治、经济等信息,使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被淡化和边缘化,很快被湮没在娱乐新闻、热点事件微博中,读者注意力被频繁转移,图书馆信息突显度不够,使得图书馆服务难以真正被读者认识和接受。
2.3开放社交网络平台读者素质参差不齐开放社交网络平台读者可能是任一领域或任一阶层,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大学教师或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含量。图书馆在开放微博平台实施服务时很难把握恰当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以便读者完全理解并接受。
2.4科研成果保密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在公开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的身份和用户的交际目的难以鉴别,对于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无法兼顾。过度开放必然造成相对的言论自由。例如,读者在新浪高校官方微博上因为考虑到信息保密,很难做到畅所欲言,这就使得沟通分享不够彻底,信息传播不够畅通。
3大学图书馆自建社交网络平台设计及其功能解读
大学图书馆社交网络平台的设计宗旨不仅仅要体现社交网络即时交流与分享传播的功能,也应该考虑把高校及科研院所重要的知识及技术沉淀下来,形成内部文档,随时提供给需要的读者,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下面将介绍大学图书馆自建社交网络平台模型的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并详细解释其代表的图书馆服务理念。
3.1模块1:即时交流助力参考咨询服务新媒体时代,图书馆员应对读者在搜寻和利用信息资源,整合分析信息情报方面提供主动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通过社交网络即时交流的功能,解决读者检索、文献传递和数据库使用培训等资源查找和利用问题。另外,社交网络上读者的博文内容和评论转发痕迹也隐含了读者的兴趣和需求,这为图书馆员分析读者需求,间接解决读者问题和为资源找到相应读者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3.2模块2:图书分享营造“悦”读校园全民阅读的背景下,阅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高校图书馆是科学文化的存储传播中心,也是学生求知学习的殿堂,而阅读是求职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图书馆不仅要提供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并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也要有良好的读者关系管理策略,社交网络便于馆员捕捉读者兴趣,并进行分组管理,让读者在自己的兴趣中更加喜欢读书,分享读书的乐趣,吸引更多的读者加入到书友圈中。
3.3模块3:资源存储构建学科知识库高校具有丰富的科研知识财富,除了显示于公开发表上的科技论文,还存在很多实验方案、课程教案等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大多存留于分布于各个学者自己的电脑中或学院科研管理人员处,很难传播分享并传承下去,造成知识的流失。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财富存留下来,流传下去。社交网络是读者交流分享的主要阵地,馆员可以搜集、组织、存储某个或多个学术机构专家、教授、学生创造的相关数字知识资源构建学科知识库,为校内学术资源的管理、传播与存储做贡献。
3.4模块4:音频视频资源构建网络文检课平台文献检索课在国内大学图书馆开课以来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导向趋使,文献检索课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纷纷将文检课当成高学分的必修课程,作为高等通识教育的重要一环。近年,“慕课”一词日渐走红,网络在线教育课程也掀起在线学习浪潮,大学图书馆应紧跟时代步伐,采取网络公开课教育形式,向读者提供更丰富,更人性化的网络学习资源。社交网络音频视频存储模块可为图书馆网络公开课提供绝佳平台,馆员将自行搜集或者经由读者推荐的文献检索和信息服务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源,经采集编辑整理,为读者分享,打造高校图书馆网络文献检索教育平台。
关键词:遗产; 旅游; 态度; 价值; 开发
中图分类号 F 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75(2012)-06-0032-10
遗产是历史遗留经过社会价值体系筛选的产物(Ashworth,Tunbridge,1999),主要表现为建筑、艺术、景区景点、物质文物以及能够反映历史遗产的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等(Butler,1997),具有重要经济、社会、政治和科学意义。“遗产资本化”(Heritagization)是遗产被用于实现特定目标的社会进程,这一目标通常包括谋求广泛的文化认同。Poria和Ashworth(2009)认为,遗产资本化主要关乎如何使用“过去”,遗产旅游开发是遗产资本化的当代形式,其最终产物,包括遗产展示、遗产解说甚至遗产毁灭。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将遗产旅游(Heritage Tourism)定义为“深度接触其他国家或地区自然景观、人类遗产、艺术、哲学以及习俗等方面的旅游”(戴伦·蒂莫西,斯蒂芬·博伊德,2007)。Poria等(2003)认为,遗产旅游是旅游者对一系列有形或无形要素展示空间的体验活动,在此过程中,这些要素被游客作为个人遗产的一部分加以认知。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旅游者的遗产态度和价值认知提出:“遗产旅游”是指旅游者对自然景观、人类遗产、艺术、哲学以及习俗等一系列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展示空间的体验活动,在此过程中,旅游者能够明确识别上述要素所带有的遗产特征,旅游者对遗产特征的识别不仅指向自我,同时也可能指向他人,而遗产旅游则包含上述两类旅游活动。
在遗产旅游中,一方面,旅游者基于对自我、社会与文化的再认识,形成各种形式的文化认同(Chen,Kerstetter,1999),使得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旅游者遗产态度成为遗产旅游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遗产价值涉及美学、历史、宗教、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徐嵩龄,2003),这与相对单一的遗产旅游开发价值取向有着天然冲突,也使得旅游者对遗产的价值认知成为亟待分析的重要问题。不少研究者认为,遗产旅游在塑造地方感、提升认同等方面有重要意义(Ballesteros,Ramírez,2007),遗产旅游有助于增强国家意识(Park,2010)和促进民族团结(Bandyopadhyay,Morais,2008),甚至能在民族复兴中担当重任(徐嵩龄,2007)。作为一种根植于民间的文化交流方式,遗产旅游有助于在不同社会群体(种族、民族、社会群体、文化群体等)之间消除成见、谋求理解、达成共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Poria等(2003)也曾指出,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其遗产旅游体验息息相关,那些将遗产地(全部或部分)视为其个人遗产的旅游者,其旅游行为显著区别于其他旅游者,因此,可根据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划分遗产旅游者的基本类型。该研究结论隐含着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的重视,其基本假设是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遗产旅游行为之间有重要关联,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遗产旅游行为。小众化遗产旅游活动早已有之,2003年,McCain和Ray提出legacy tourism的概念,认为legacy tourist是全体遗产旅游者中的一个细分群体,相比普通遗产旅游者来说,这类旅游者与遗产之间存在更为紧密的私人联系,是“个体化”的遗产旅游者。近期,伴随网络经济和“长尾需求”崛起,遗产价值中的个人层面显得越发重要,在遗产旅游中,不同旅游者对遗产价值的认知情况客观上存在差异,分析旅游者的遗产价值认知,有助于从开发、保护、体验等不同层面满足日趋多元的遗产旅游需求。
庄志民(2005)提出“羊角模式”,从时间向度解析遗产旅游价值取向,对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那么,是否还有其他向度可供解析旅游中的遗产价值?遗产旅游开发又应如何将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和遗产价值认知加以综合考虑?基于这一课题,本文尝试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案例,根据对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中“旅游博客”原创文本的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CA)和语义网络分析(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SNA),挖掘旅游者对该遗产旅游地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提出一个由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及其遗产价值认知所构成的遗产旅游体验模式,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战略框架。
1 研究对象: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南宋《平江图》相比较,它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拥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街区内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各类文保(控保)建筑52处,以及众多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古城墙遗址。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曾生活于此,区域内的居民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作为苏州古城历史街区保护的代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曾获得2005年联合国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2009年,平江路荣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化报社联合中国文物报社举办的评选,2009。。
2 数据来源:旅游博客原创文本分析
互联网现已成为泛旅游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近期一些研究(朱峰,吕镇,2006;肖亮,赵黎明,2009;戴光全,陈欣,2009)分别对旅游网站内容、在线评论文本、网络旅游摄影等信息加以内容分析,为旅游形象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及游客心理分析等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研究数据。作为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博客(Blog)通常由个人管理,集合了相对丰富的文字、图像、链接、媒体等信息,并专注于特定话题评论、记叙个人经历或抒发个人情感。旅游博客由旅游者所提供的网络日志构成,其主要形式为文字游记、旅行影像、旅游评论及其组合等,与社会调查等数据来源相比,旅游博客所反馈信息更真实、更客观,现已成为旅游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数据来源。与微博、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等其他社交网络服务相比,旅游博客在描述旅游体验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种优势尤其体现在旅游博客能够更为系统地表达旅游体验中的深层认知和个人情感。
旅游博客反映着一个旅游者目的地体验中的方方面面。在大量旅游网站中,旅游博客的原创文字能够更忠实、更系统地反映出作为旅游者的博主博主:对博客管理、使用者的简称。在旅游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是旅游者主体感知、观念与体验研究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质性资料。本文根据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搜索引擎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相关原创博客文章加以采集,以资开展相关研究。研究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关键词,经谷歌博客搜索http:∥.hk/blogsearch?hl=zh-CN,耗时0.59秒后获得搜索结果共1320条。研究随后对这28页搜索结果加以人工筛选,在全部网页中析出原创博文共58篇(占4.39%),合计95727字,篇均1650余字。这些原创博文忠实反映出作为旅游者的博主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体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们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文化遗产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
大量研究表明,内容分析法在处理海量信息特别是数字文本方面极具价值。目前,该领域多数研究倾向于根据对网络信息及数字文本的统计情况来验证假设并得到相关结论,事实上,基础领域研究尚无证据表明语言统计特征与语言结构、语言类型之间存在必然关联(刘海涛,2009),因此,试图通过文本的简单统计特征来揭示海量信息背后的现象和意义,有时是一厢情愿的。Pan等(2007)研究将内容分析法与语义网络分析相结合,解析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认为随着信息技术进步、旅游博客数量增加,旅游博客监测将成为为目的地评估服务质量、提高营销效益的途径。事实上,语义网络分析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由于语义网络是一种介于句法和概念网络之间的中间层,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将有助于发现认知网络的某些特征(刘海涛,2009)。因此,采用语义网络分析原创博文以探索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认知是完全适用的。
为避免研究架构上的片面性,本文在对旅游博客原创文本的内容分析中,除了进行常规的词频统计外,还对文本进行语义网络分析,以挖掘旅游者原创博文中所隐含的个人遗产态度和遗产价值认知。在预处理中,研究者采用ROST Word Parser软件对58篇原创博文进行中文分词和词频分析,在去掉“的”“对于”等虚词后,提取前100个关键词如下(见表1)。
提取后的关键词虽然较好覆盖了全部58篇关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创旅游博文的关键信息,但研究仍很难从庞杂的词汇中直接解析出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或遗产价值认知状况。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它们之间语义网络关系,以进一步挖掘这些词汇背后所表达的真实涵义。研究采用ROSTCM6软件“语义网络分析”模块,进行处理所形成的语义网络图如下(见图1)。
语义网络分析结果所反馈信息十分丰富,本文根据研究需要,仅按照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遗产价值认知两大维度从中析出若干语义路径,作为全文研究的关键数据来源。
3 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与遗产价值认知
3.1 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
在旅游博客的原创文本中,关于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的典型表述有:
我已经站在这条自宋以来延续千年的历史文化街区的门口了。
走进这里,你仿佛走进了1000年前的宋史,眼前闪现出的是这座千年姑苏城古往今来的城市生活映像。
我慢慢移动着脚步,沿着石板铺就的巷道,一路细细端详着,想要去追寻那已经渐去渐远的历史。透过眼前的城河、城墙、水巷、小桥、旧式民居、牌坊、古井、古树、园林、会馆、古街巷、寺观所构成的一幅幅生动的立体画卷,将我的思绪带入历史,走进传统的古巷记忆深处。
古老的街屋,陈年古色的木窗木门掩盖不住岁月的沧桑,岁月的痕迹一一刻画在木纹之间,书写下平江路的前世今生。
平江历史街区是不断发展的“活”的历史地段,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仍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平江路是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传统是怀旧的,但是现代人怀旧的同时需要现代化的生活。
平江路的街道两旁,随处可见茶室、咖啡会所、画廊、书屋、琴室和紫砂器具,古老与现代就这样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古街独有的韵味。
沿街不少老宅实已充作饭店、酒吧、画廊、艺术会所,只是外表并不张扬,悄悄掩隐在木制门板之下,乍看起来与普通民居并无二致,只有从格外精致的雕花门廊上可以窥出些端倪,这里古代与现代就这样奇妙地共处一街。
有媒体称古老的苏州是个双面绣,俺看这平江路是最鲜活的“双面绣”,古典中渗透着时尚,传统中不乏现代元素。
走进平江路老街,漫步在河边的石板路上,仿佛一下子从喧嚣的现代回到了恬静的过去,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那闲坐的老人、偶尔摇过的小船、河边洗衣的妇女、三三两两的行人、坐在茶馆里闲聊的茶客,处处都散发出一种悠闲、轻松和宁静,让人感觉无比惬意。
顿时,一切都安静下来了。暗暗的灯光,依依的垂柳,古老的石桥,静静的流水,仿佛真回到了八百年前。
平江路,是属于老百姓的,也是属于旅游者的。
研究根据语义网络分析结果,解析旅游博客原创文本中的语义路径,以探索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在语义网络分析图中,分离出关于遗产个人态度的若干语义路径如下:
从上述语义网络分析结果中发现,旅游者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个人态度集中体现在从“历史/古老/宋代/传统”到“现代/至今”,以及由“平江”所连接的“居民”与“游客”等若干方面。其中,“历史/古老/宋代/传统”可归结为旅游者较陌生的“过去”,“居民”则可以指代有别于旅游者本身的他人,而“现代/至今”可归结为旅游者所熟知的“当下”,“游客”则是旅游者群体的自我称谓。可见,在遗产旅游中,旅游者并非只是根据遗产地的某些特征将遗产简单识别为“自我”遗产或“他者”遗产,而是分别从“自我”和“他者”的角度共同入手来认识遗产、形成其个人遗产态度,也就是说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处于“他者”与“自我”的连续关系之中。
3.2 遗产旅游者的价值认知
在旅游博客的原创文本中,关于旅游者遗产价值认知的典型表述有:
2009年,平江路入选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0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审核。同年,入选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经典案例。
平江路……是一座活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馆。
平江路,延续了自唐宋以来800多年未变的城坊格局,是苏州古城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历史街区,集中体现了苏州古城的建筑特色。
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城内古桥最集中的区域。
平江路最能体现苏州前街后河的典型风貌。
在地道的苏州人心目中,却是“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赫赫有名,可是我们这些个地道苏州人却还没真正去领略她的风情,于是决定……
我还是偏爱平江路,因为我感觉它比较符合苏州‘小家碧玉、清静无为’的历史情怀。
平江路,一条由小桥、流水、人家串起的苏州古城记忆的长廊。
平江路,是古城历史、经济、文化的载体,苏州人把它看成古城的缩影。
漫步平江路,总是觉得相见恨晚,又不忍离去。浓缩着苏州特色的石桥、流水、垂柳丝;处处洋溢着小资味道的沿河老屋翻修后开成的咖啡吧、小店;空气中隐约传来的丝竹声,这里的一切都吸引着我。
平江路上的市井生活气息,宛若苏州城传统生活的掠影,为我们展现出另一道无边的风景。
平江路不是游人的街,它是老百姓的路,到平江路不是来游玩,是要来体会、了解苏州百姓的生活,平江路的居民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处处散发出娇美幽雅的苏州美人的气息。
知道苏州平江路是在一次驴友的聚会上,一帮酷爱紫砂和古玩的朋友谈起在平江路淘宝的经历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还有去过那里多次的美眉都说平江路的小店太有个性了,饰品、小吃、茶楼、咖啡、奶茶等等都是她们的最爱,苏州当地的朋友也说平江路是最有苏州特点的地方,是苏州城的缩影。
研究采用类似方法,在语义网络分析结果中解析旅游者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关键语义路径如下:
其中,“历史、文化、名街”分别与“中国”语义相联系,除以上三个词汇外,“江南、旅游、完整、特色、保存、多年、水巷、河道、古街、并行、格局、古城、保留、保护、街区、建筑、风貌、老街、人家”分别与“苏州”语义相联系,与“平江”语义相互联系的词汇则进一步扩展至“地方、小桥、古井、石板、粉墙、黛瓦、整治、房子、江河、气息、街道、街巷、小巷、小桥流水”。从语义网络分析结果来看,旅游者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价值认知包括中国、苏州和平江三个层面,而随着描述语境不断缩小,旅游者对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知变得更加具体、多元。具体来看,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价值认知中,旅游者在“中国”层面的认知偏向于概念化、大众化,而其在“平江”这一地方层面的遗产价值认知则呈现出具体化、小众化趋势。由此可见,遗产旅游者的价值认知包含其对遗产大众价值认知和其对遗产小众(个体)价值认知两个基本方面,由于遗产的大众价值与其小众(个体)价值同样无法分割,可以认为,旅游者的遗产价值认知处于“大众”与“个体”的连续关系之中。
4 遗产旅游“态度-价值”体验模式
旅游者对遗产的个人态度及其对遗产价值的认知是导致其遗产旅游体验差异的重要因素,遗产旅游体验存在于由“自我”与“他者”、“个体”与“大众”所构成的连续框架之中。
一方面,在遗产旅游中,旅游者的“高峰体验”往往产生于“当代”与“历史”的强烈对比中;而对于旅游者而言,所谓的“当代”或“历史”,其本质都是用来表明旅游者主体与遗产客体间的文化距离。在遗产旅游地,旅游者所熟知的“当代”元素帮助旅游者完成近“自我”端的遗产旅游体验,而相对陌生的“历史”元素则帮助旅游者获得近“他者”端的遗产旅游体验,两者缺一不可。因此,遗产旅游体验中的“当代”或“历史”正体现出旅游者对遗产所持的“自我”或“他者”态度。另一方面,作为某种集体记忆的承载,遗产价值被从多个层面加以解读。伴随着全球化与地方化的激烈角逐,遗产的“大众”价值将直接与其“全球”价值挂钩;相应的,遗产的“个体”价值则将更多地与其“地方”价值相联系。因此,遗产旅游体验中的“全球”或“地方”正是旅游者对遗产“个体”价值或“大众”价值认知结果的具体呈现。
有鉴于此,本文尝试提出遗产旅游“态度-价值”体验模式如下(见图2):
5 遗产旅游开发框架: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案例
遗产旅游开发的目标是要在文化全球化认同和遗产地域化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遗产旅游景观,逐渐形成一个连接遗产精神与当代价值,关联全球意义与地域特色的遗产旅游意象合围,为旅游者提供高度异质、高度认同、充满奇幻、充满意蕴的遗产旅游体验。
以遗产旅游“态度-价值”体验模式为导向,遗产旅游开发战略框架包含4个基本方面(见图3):
建立遗产精神与当代价值之间的意义联系,寻求遗产价值的全球认同;强化文化遗产的历史独特性,增强遗产体验中的新奇感;突出遗产中的典型历史片断,增强遗产在地方文化中的神秘感;重建遗产与其归属群体间的意义关联,延续遗产精神的地域传承。形成全球意义与地方特色、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四者兼备的遗产旅游产品。
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是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的先导性试验工程,经过近十年发展,现已处于游客快速增长期。目前,平江路有限的产业要素与旅游者多元的体验需求之间矛盾日渐突出,旅游开发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大众化的产业体系越来越难以应对长尾化的细分需求;二是原真性的苏州风情正被日益增多的旅游者所冲淡;三是地方传统文化面临全球化浪潮冲击;四是一些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中面临保护难题。
根据前述开发理论框架,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深度开发提供四大战略(见图3):
(1) 在物质环境得到较好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完善非物质环境要素,营造极富原真性的精神空间,推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走向世界文化遗产;
(2) 在现有历史文化街区中,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东方典型人文景观,使之成为一张世界级的东方城市名片;
(3) 挖掘古城文脉,围绕苏州标志性历史人物及其事迹打造旅游体验产品,使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成为苏州古城的经典历史记忆;
(4) 增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的相互融合,使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当代苏州精神的传承载体,使之成为“活着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Ashworth G J,Tunbridge J E.Old cities,new pasts:Heritage planning in selected cities of Central Europe[J].GeoJournal,1999,49:105-116.
[2] Bandyopadhyay R,Morais D B,Chick G.Religion and identity in India’s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8,35(3):790-808.
[3] Ballesteros E R,Ramírez M H.Identity and community——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heritage tourism in Southern 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3):677-687.
[4] Butler R W.The Destination Life Cycle:Implications for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and Attractivity[M].Cite from:Nuryanti W.Tourism and Heritage Management,1997:44-53.
[5] Chen P,Kerstetter D.International students’ image of rural Pennsylvania as a travel destina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9,37(3):256-266.
[6] McCain G,Ray N M.Legacy tourism:The search for personal meaning in heritage travel[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6):713-717.
[7] Park H Y.Heritage tourism:Emotional journeys into nationhoo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37(1):116-135.
[8] Pan B,MacLaurin T,Crotts J C.Travel blog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destination marketing[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7,46(1):35-45.
[9] Poria Y,Ashworth G.Heritage tourism:Current resource for conflic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36(3):522-525.
[10] Poria Y,Butler R,Airey D.The core of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1):38-254.
[11] 戴光全,陈欣.旅游者摄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09(7):71-77.
[12] 戴伦·J·蒂莫西,斯蒂芬·W·博伊德.遗产旅游[M].程尽能,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3] 刘海涛.汉语语义网络的统计特性[J].科学通报,2009(14):2060-2064.
[14] 肖亮,赵黎明.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基于两岸相关网站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09(3):75-81.
[15] 徐嵩龄.我国遗产旅游的文化政治意义[J].旅游学刊,2007(6):48-52.
[16] 徐嵩龄.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黄山模式评价及其更新(下)[J].旅游学刊,2003(2):52-58.
在教育发展更加注重内涵和质量的今天,教育问题,追根溯源是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近年来,我校通过“抓两头,促中间”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的优质教育增强了竞争力与战斗力。
1、共享名师智慧。目前,我校已形成以全国优秀教师、扬州市名校长,76名市、区名师及25名硕士研究生为核心的教师人才梯队,学校教育教学呈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些高端领军型名师,利用磨课、论坛、讲座、课题、博文等广阔空间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引领作用。
2、历练青年教师。这几年,随着青年教师不断加入,发展他们的专业素养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为缩短他们的成长周期,我们将培训的着力点放在三年内的青年教师身上。培训采取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张弛有度的方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教学基本功等培训内容也更贴近教师的成长需求。我们针对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说课一系列环节进行了跟踪式调研。调研分三步走:先是进行青年教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备课调研,所有分管领导检查后写出书面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之后,青年教师进行原生态课堂展示,名优教师围绕课堂的有效性进行点评,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聚焦效果;再跟进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备课调研,如此一来,青年教师的备课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促进全员发展。在原有的名师工程考核、教师个人年度考核、个人成长规划考核与团体责任目标考核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更为立体、多元的评价体系来推动不同层面教师的进步与发展。我们通过沙龙、网站、校报、论文出版等不同的途径与平台展示教师个人或团队的教育成果;我们制定了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与考核办法,其考核针对名优、骨干、青年三个层面的教师,并从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开课讲座、竞赛辅导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
二、生本教育是轻负优质的核心思想
我们努力做到目中有人,看到学生,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到学生的一切;我们努力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生活与活动中学知识、学技能,而对生命的尊重使我们可以得到我们所期望的:快乐、轻松、优质。
1、落实学生的课堂常规。有效教学的要素之一便是教、学双方的默契配合,而学的效果与课堂常规息息相关。如果教师长期的不去落实常规就会转变为无能力去落实,失去课堂控制力,由此导致学生的学习散漫而无目的,为低效学习埋下隐患。有的教师也知道教学常规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往往以“太忙”、“没时间”等理由而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实际上,知识是容易遗忘的,也会被更新的,这些被老师忽略的常规细节却是影响学生学习、性格的素质。为此,我们制定了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常规细则,明确学生课堂的一些学习行为和习惯,再由各学科老师进行一定时段的强化训练。我们每学期“开学第一课”调研的重点之一就是老师们对课堂常规的解读与关注情况,并要求这样的常规训练渗透于平常每一课的学习中,力争让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养成固定的“规范动作”,并尽可能地上升为素养。
2、追求学生的差异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与个性差异,以分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备课中,我们鼓励老师按照学习水平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提倡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提问等环节都要面向全体、分层准备;在课堂上,我们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知识掌握情况,让每个学生有思维的撞击与尝试的机会;在作业布置中,语文、数学等学科尝试了个性化的分层布置,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学习困难的学生吃得好;作业批改中,我们更注重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尤其是对落后学生的面批,从知识点的巩固、学习方法的指导、薄弱点的强化等方面辅导帮助学生,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我们还要求每位老师列出每班的学困生名单,制定学困生辅导策略,提醒老师高度关注学困生课堂学习情况。
3、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严格遵守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开全、开足、上好每一门课,不占用学生其他时间,做到专课专用;我们严格禁止老师加课或挤占学生课余时间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严格执行“五严”规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三、精细教学是轻负优质的有力保障
精细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怀,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反思……这些教学常规环环相扣,来不得一点的粗枝大叶。我们鼓励教师走精细化的教学之路,将精细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以教师优秀细节的积累来造就优秀的学生,形成师生双赢的可喜局面。
1、杜绝马虎备课。备课似乎是教师驾轻就熟的常规工作,但低效课堂的问题往往也出在这一环节。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备课时的“学情分析”。要求老师们备课是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要对学习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以及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学生具备的学习基础、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学生存在的差异以及学生学习的需求等作全方面的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的备课才是“用心备课”。
2、杜绝粗糙上课。课堂始终是“轻负担,高质量”的主阵地,有效地掌控了课堂就能实现教学质量的优化。因此,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是紧紧围绕课堂展开的,而且,研究是建立在广泛征集主题内容的基础上,“低段写话教学”、“预设与生成”、“计算问题的分析”等聚焦主题的研究活动在老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们在分析比较中将问题各个击破、逐一解决,从而形成共识、调整方法,避免了活动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3、杜绝低效作业。我们也研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环节,比如“作业”就是我们近期研究的课堂节点。关于作业的校本研训有效地扼制了少部分老师作业布置随意性、作业批改粗糙化、作业反馈形式化等影响教学质量的现象,使有效作业成为实现轻负优质的突破口。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要求全体教师做到学生作业提前做,重点题目先讨论,所有作业重面批,师生共建错题集。通过一个个环节,将习题中的知识要点、难题,学生知识掌握的共性、个性了然于胸。为此,这几年来,我们特别推出了“错题集”操作模式,从最初的学生、教师个人错题集,发展到学科组共创共享错题集;从查找错题,到分析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及瓶颈,到由错题生发巩固强化性练习,这样的作业训练因材施教,而且少而精,“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练习方法切实把握了教材的重难点、检测点、发展点,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自如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无论在哪一年级我们都严格禁止教师让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即使到了期末学生的作业量也正常如昔,学分认定年段的印刷量由校长室和教务处督查把关,严禁盲目印刷。
4、杜绝微效检测。检测及时反馈:我们要求所有的检测成绩最迟到第二天反馈,这就保证了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而不是等学习热情、思维火花消退了以后再讲。我们的讲评课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检测重视反思:我们非常重视期中、期末的两次常规检测,要求做好试卷分析,人人订正到位,并形成具体的分析材料。我们非常重视动态监测,会组织学科组长召开教学工作例会,不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亮点与问题,发现教学中的成功点,反思教学中的薄弱点,边教边调整,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质量分析会使所有教师的先进经验得到共享与借鉴,进一步推进教师研究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意识,明确了下一阶段教学研究目标与教学管理策略。
四、合作文化是轻负优质的助推力量
互动合作已成为我们的文化现象并在实践中不断发挥着积极的助推作用。构建合作文化有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分享,有利于教师反思意识的构建和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的持续发展与教学效益的提高。
1、强化学科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我们有学科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员们在共同的备课、磨课、听课、辩课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断提升着教学业务。我们尤其强化了对团队的评价,这种评价强调的是个人成果的团队共享以及对薄弱教师的帮助与约束,最终实现学科组的均衡优质,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规定同类型班级均分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就迫使学科组的老师必须资源共享,智慧共享,成绩共享。所以我们的老师没有所谓的内耗竞争,有的是乐于扶持,携手共进!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美术欣赏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美术欣赏课程的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来促进学生德、智、美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将培养他们利用美术欣赏课程来设计与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一课程的开设将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教育专业素质,在他们走上幼儿教师工作岗位之后,促使他们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
1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欣赏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幼儿师范类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中,虽然开设了美术欣赏课,但为了能快速而有效地适应幼儿园的“看得见的”需要,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专注于美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于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有些美术欣赏课开设的课时不足,有的甚至直接把美术欣赏课划成技能实操课。所以美术欣赏课的成了教学大纲上的点缀,课程设置里的摆设内容,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而有的院校坚持开设美术欣赏课,但是教学模式的陈旧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加之学生本身对于西方美术,没有文化基础,难以欣赏;对于中国美术,离现代生活太远,学生又觉得非常陌生。比如学生学了国画却不知道国画有花鸟、山水、人物,对古代、当代、及现代的名家及代表作品知之甚少。有时到了幼儿园也经常因不知道小朋友画的什么样的画更好,这样就严重地限制了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的水平,更谈不上引导孩子们进行艺术欣赏活动。所以即使完成课程学习后,学生对于美术作品仍旧无法产生深刻的印象,理解不透,效果不佳。因此学生没能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导致在开展以美术欣赏为主的教学活动时觉得无从下手,到了幼儿园也严重限制了幼儿美术教学水平。
从幼儿园及幼儿教师角度来讲,在幼儿园开设美术欣赏的课程教学,既为幼儿提供了大量视觉形象的积累,又能使幼儿透过经典之作形成审美经验的积累,但由于美术欣赏教学自身特点的复杂性和对教师审美素养的高要求,在幼儿园教学中多被忽略或者误解成其他的美术教学形式。但是从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来看,这种适宜性的美术教育手段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并未彰显其实效性的功用,究其缘由,问题还是出在幼儿教师在受专业学习期间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深度不够。
2强化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1)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教育目标的需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在欣赏领域的进一步展开与具体要求的体现,教师应侧重于对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培养儿童感受美、欣赏美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就要求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从最基础的美术欣赏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教育,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
(2)美术欣赏课有助于开拓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的批评能力。“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这是尹少淳先生的一段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强化美术欣赏教学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3)美术欣赏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能力。
狄德罗曾说“艺术鉴赏力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通过掌握真或善的反复实践而取得的,能立即为美的事物所深深感动的那种气质。”通过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的真、善、美,认识这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用了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来表现的,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等等。这样才会有意识地在自己创作或对幼儿进行授课时表现出真、善、美。所以美术欣赏课程能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合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3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与策略
3.1重视美术欣赏课,开足、开透美术欣赏课
目前幼儿园的课程模式是整合课程,要求幼儿教师要是能融会贯通五大领域的综合型人才。在开展艺术活动时,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感受美,理解美,观察美最后能表现美,最后能创造美。所以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准幼儿教师时,必须认识到美术欣赏课是提高他们审美能力,培养美术素养的非常重要、且不可忽略的课程。而且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不能短时间速成,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
3.2加强对美术作品欣赏引导,把欣赏融合于整个美术课程中
由于学生对美术作品接触少,不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观察和欣赏,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未作品及作者、创造背景进行的探寻,培养学生资料收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个人的欣赏见解,交流欣赏体会,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整理。
除了分模块的美术欣赏教学之外,把美术欣赏融入技法课中去。例如上泥工课,以我国的陕西凤翔彩塑、惠山泥人、“泥人张”的作品欣赏来引入,进而分析透彻这三种泥塑的造型风格,从夸张抽象到写实逼真,色彩的运用等。然后再来开始泥工技能教授和实训。 (下转第61页)(上接第42页)
3.3创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模式
(1)多学科的融合来欣赏。例如:马远《水图》结合古琴曲《流水》。马远的《水图》共有十二段,除个别幅有极少岩岸之外,其它没有任何别的景色,中用线条描绘出水的不同姿态和种种意境。而古琴曲《流水》正好表现的是水滴不断汇集,奔流入海的情景。曲中可感受高山滴水,山涧潺潺,由细流出山汇入洪流,急流穿峡过滩,形成惊涛骇浪,之后的余波徐徐,直到渐渐平复。
(2)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对于没有相关前导课程和理论基础的西方美术欣赏,学生常常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概念混淆,可以结合电影《特洛伊》和《三百斯巴达勇士》帮助理解。让酷爱看英剧、美剧的学生们观看由Benedict Cumberbatch饰演的纪录片《梵高画语人生》,让学生在过“剧瘾”的同时,走进卓尔不群的印象派画家梵高,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深入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欣赏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时可以结合电影《富春山居图》,体会披麻皴。
(3)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利用“手机”,等网络工具,建立qq群、微信群或论坛、微博等,让每个学生欣赏一幅作品,收集该作者的简介、故事,制作成小博文,给偶像致敬。
4结语
美术的发展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时代、社会背景下,人的意识形态对外在世界的一些反馈和思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大部分都将成为美术教师,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关注传统的、古典的、现代的艺术作品,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养成运用各种美术形式进行鉴赏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凤清,李月亮.师范美术欣赏教学之我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08).
[2] 郝丹丹.美术欣赏教育对中班幼儿绘画表现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 周燕琼.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增设当代艺术鉴赏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大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一、现实却“失了公平”,造成“学术权贵”与“学术贫民”的疏离
(一)“相对公平”问题突出
公平的两大功能之一是“激励功能”。美国杜卡罗莱纳大学心理学教授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认为:报酬是否公平,职工不仅关心绝对值,也关心相对值;这个相对值是与他人相比较、与社会相比较、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的差别;而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真正起到激励职工的作用,让职工满意现有工作。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教师平均收入都高于类似的或同等资格的其他职业的平均收入。欧洲国家如意大利、法国是根据公务员工资的一般指数来确定教师的工资收入,并与物价挂钩;亚洲的日本则规定教师待遇应高于国家公务员,其国内教授的年薪排名各行业第二位,仅次行员,是大众皆知的高收入阶层。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薪酬管理研究分会课题组近期针对全国84所高等院校所做的超过13万个样本的“高校教师薪酬研究报告”指出,在受访的高教群体中,超过八成的人具有博士学位,但中低收入人群(年收入?15万)却占到了总人数的85.9%。有人会说国家体制不同,国情不同,行业整体收入情况有差距也是常理,那么国内的教师群体之间真正实现收入公平了吗?2014年教师节当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北京工业大学联合新书《高校教师的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书中提到了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行政化”与“市场化”现象扩大了教师群体的收入差距:就处于同一职称的个人年收入差距而言,教授最高者是最低者的15倍,副教授此数值为23倍,讲师为25倍。调查中有人形象地将高校普遍出现的这一现象描述为“三奔一荒”——奔官、奔钱、奔项目,荒的是学术。另有学者通过定量研究指出,目前国内高校教师队伍中,工作绩效与职工年龄、教龄、职称均呈正相关态势。学术地位高、职称高者往往工作绩效也较高。河北工业大学蒲晓宁的硕士毕业论文《河北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中也提到类似的研究结果:在工作总体满意度、收入福利满意度、自我实现、人际关系、人事管理等各维度上,高分值都集中在46岁至50岁年龄区间的教师群体。前文提到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高校教师薪酬研究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数据:14%——这是高校教师的基本工资仅占个人总体收入的比例。基本工资属于基础性稳定收入,不同于其他奖励和福利,它体现的是稳定性和保障性。很多人寒窗苦读二十年“修成正果”,放弃了高额年薪的企业工作,为了就是踏进大学校门享受教师职业带来的安定感。但仅仅14%的比例显然弱化了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对于那些无行政职位无校外兼职的年轻教师而言,课时费是其工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大学扩招带来的大批生源加重了教师的授课负担,讲课数量越来越多、备课时间越来越长,而各个学校的年轻教师都是课堂的主力军,承担着最为繁重的教学工作,多数人早早地落下了慢性咽炎、颈椎病等职业病的病根儿;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苦于生财无门,为了减轻生活负担,不得不集中教学精力赚取课时补贴,从早到晚矜矜业业,来得最早,走得最晚。近年物价飞涨,犹记猪肉第一次涨到20元一斤的价格时,本人所在的教学单位仍是20元一节的课时费,有一年轻同事苦笑道:“一堂课讲下来口干舌燥,也就够买一斤猪肉而已,想要配菜,还得另上一堂”。一位年过四十的中年教师曾以过来人的口吻在微博中写道:“按照南京高校的薪资水平,青椒们的工资应该在每月3000000元左右,仅相当于装饰市场一个熟练农民工工资的一半。”阅过此博文,不免让人心生感叹。
(二)“学术权贵”与“学术贫民”渐行渐远
我们常常在学术汇报或论文著作中看到这样的字眼:某某教授,博导,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某委员会主席学术精英是这样一类高职称、高收入、高声望的人群,是处于学术职业分层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他们往往是各学科发展建设的专家、教授,编辑多部教材,主持多个课题,手下研究生与博士人才济济;他们也是校内职称评定委员会的委员,制定和修改着各学院的科研考核细则与职称评审条件,直接影响着处于学术底层的青年教师群体的职业晋升和福利分配。学术精英中的一部分也曾孜孜以求、勤勤恳恳,在追求知识与真理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但却在“市场化”和“行政化”的利益驱动下慢慢偏离了轨道,不甘于坐冷板凳,热衷于追逐名利,渐渐蜕变为所谓的“学术权贵”。苏州大学学者聂保平在《学术权贵是怎样产生的》一文中对“学术权贵”进行了界定和批判:“学术权贵是指那些占据学术系统的要津,对学术资源具有分配权和对学术活动具有主导权的学者。这些人后来逐渐远离乃至破坏了知识精英本该有的真知生产和德性培育基本职责,转而有意无意地固化自己的既得利益,虚化学术价值,庸俗学术精神,进而成为制造‘学术贫民’的隐性力量。”有研究指出,近年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标者八成以上是各高校的院长、书记或校长。学者一旦混上行政职位,分房、拿项目、成果评比等样样排名靠前,遥遥领先于那些没有行政头衔只埋头苦做学问的学者。“学术贫民”的主体是有思想有学术追求的青年教师群体,也被称为“青椒一族”。他们学术声望低、教学经验少、科研经费申请困难、收入水平低下,影响着未来的学术潜力。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表的《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指出“,青年教师也是高压人群”: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其中36.3%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压力主要来自三方面——科研任务重、教学任务多和经济收入少,其中科研任务是最大压力源。除了海归中的杰出代表,大部分青年教师在跨入高校大门时是从初级或中级职称起步的,“在实施教师聘任制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未能深入细致地把握学科特点,在聘任条件、考核标准等方面未能处理好人文化社科与自然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违背了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造成致力于学术发展的教师很大的压力”。以本人所在的单位为例,由于理工科背景雄厚,人文类学科的职称评定也照搬了工科的评审门槛,副教授评审条件甚至超出了国内某些高校教授评定的标准。仅就“主持国家社科”这一项要求,就教授或副教授而言也实属不易,讲师则可谓凤毛麟角。
二、重视学术分层中的弱势群体,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在探讨公平性的同时也提及了“不公平”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对自己的报酬的知觉和比较的认知失调,会造成当事人的“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会导致改变自己的投入产出、歪曲自我与他人的认知甚至离职等后果。网络流传着一句经典民谣:“话语被专家垄断了,专家被权贵豢养了,学术被教育摒弃了,教育被学校搞丢了。”青年教师作为高学历的社会高端人才,肩负着传递知识、引导人生的重要使命,是中国的未来。他们正处于职业发展的初期,有着角色适应的困难,自我职业发展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职业发展压力最大、离职倾向也最高。当这个群体的关注与诉求不断被漠视被闲置,应有的福利和待遇不断被挤压被取消,其工作积极性必然遭受打击,最终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除了自我调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以度过职业的“高原期”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学校政策层面的支持。学校有义务提供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和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有意识地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青年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职业忠诚,切勿将他们“学术青春期”最旺盛的科研想象力和创造力消磨于流逝的时光。
作者:胡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