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多样性论文

文化多样性论文

时间:2022-11-15 04:18: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多样性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多样性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城市滨水区的独特地位正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世界各地掀起了滨水区开发与再开发的运动。我国滨水城的开发建设起步不久,很多项目由于建设周期短和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指导,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远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机会。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人们的关注。

借鉴总结国内外滨水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一、整体优化原则

从滨水区自身来看,滨水区的设计在整体上应具有和谐感和整体感。虽然因各地块属性、自然环境的不同,滨水区内各部分在使用性质上会有所差异,但是整体来看,各地块之间的设计风格、绿化形式应该统一。城市的滨水区与市区之间要加强联系,防止将滨水地区孤立地规划成一个独立体。规划滨水区时要时时想到整个城市,把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以开敞的绿化系统、便捷的公交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区连接起来,保持原有的城市肌理的延续。另外,还要求设计者研究滨水空间对城市的影响,要从城市整体和区域空间来考虑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形态和涵盖功能,以促进城市的整体活力和繁荣。

二、景观异质性原则

景观异质性是指景观内各要素之间或景观要素内的差异性,是景观复杂性的表现形式。异质性是景观的最重要特性之一,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应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维持良好的景观异质性,能够提高景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有利于景观的持续发展。

三、景观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它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准则,又是景观管理的结果。由于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应适当补充自然成分,协调城市景观结构。在补充自然成分中要注意物种的多样化,避免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廊道、嵌块体形式多样,大小嵌块体相结合,宽窄廊道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景观配置,提高景观异质性。

四、景观针对性原则即地域特色原则

每一景观都有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体特征,这些个体特征的差异又反映在景观的结构与功能上。不论从生态还是地理、历史、气候、文化差异等角度看,每个城市的滨水空间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这些地域差别形成了纷繁多彩的风格与特色。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应该强调利用城市所在地域的区域环境特征,保持和维护特定区域环境及生态位的独特性,因势利导,选用地方材料,造就各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自然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不一样的,滨水空间要有特色,最根本的是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和当地的条件仁。

五、遗留地保护原则

即对原始自然保留的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要实行绝对的保护。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规划设计,要求人类对自然的介入应约束在环境容量以内,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基本通道,创造既服务于人,又与自然环境相融洽的最佳场所。城市往往是沿河、沿江发展起来的,因此城市滨水区往往是城市中历史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建设也越来越注重这种文化的挖掘和继承,形成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成为一个具有“记忆”的地区。

当今地球上绝大多数自然景观都已经或多或少受到人类的干扰与影响,并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真正原始的自然保留的己经极为稀少,有着极为珍贵的生态、科研、人文等方面的价值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记录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具有不可补偿、不可替代的多方面的价值。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对这样的区域加以绝对的保护。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尤其是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对不得不破坏的自然景观应加以补偿或修复。对水源地、名胜古迹、重要的城市森林绿地加以格外的保护。

六、人性化原则

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注意一切设计都联系人的生活与尺度。只有建立在对现代人的心理、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才会使滨水景观设计的内涵得到更大的延伸,遗失了这一点,滨水空间景观设计就失去了它的灵魂,成为与城市环境良性循环相抵触的消极因素,成为“为设计而设计”、与现代人需要相抵触的东西。在城市滨水空间的营造上,一定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与人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

七、安全性原则

确保城市堤防的稳固,防止因绿化植被或其他景观设施破坏大堤结构,防止堤防在洪水来临时发生管涌、溃堤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命和物质财产不受水灾的侵扰是城市堤岸的首要职责,是综合开发城市堤岸、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美化城市环境、创造多重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八、亲水性原则

所谓亲水性是指人能够触摸到水的一种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很容易就能达到的物理现象,也可以说是手能触及到的心理现象。滨水区设计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满足人们亲水的愿望,亲水性几乎是滨水区规划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九、综合性原则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滨水区的分析不是某单一学科所能解决,也不是某一专业人员所能完全理解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景观规划者、土地和水资源规划者、景观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生态学家、地理学家等。

参考文献:

[1]余新晓、牛健植、关文彬等,景观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2篇

【中文摘要】:多元文化教育源于西方民权运动,要求学校教育正视和尊重文化多样性,体现平等与公正,使不同民族、种族、社会阶层的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20世纪70年代,随着学校出现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英国政府开始关注移民教育并且制定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进入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明确承认其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积极倡导学校开展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以实现教育权利和机会平等。为了促进学校多元文化教育,英国政府加强教育立法,使不同民族受教育权利得到法律保障。1976年政府颁布的《种族关系法》规定在教育等领域内对人基于民族、肤色、国籍、种族的直接和间接的歧视均属非法行为。2000年,政府修订了《种族关系法》,要求所有公共机构,包括地方当局、学校等,都有责任促进种族平等。1976年种族关系法和2000年修订的种族关系法已成为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法律保障。多元文化教育主张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一个平等的学习机会。无论他们的性别、社会阶级、民族或文化特征。这种平等的学习机会不仅指入学机会的平等,而且强调同等地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为此,英国《合格教师资格标准》对教师多元文化视野和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尊重学生的社会、文化、语言、宗教和种族背景,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教育成就;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发展。在教育民主化的进程中,针对学生中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特点,英国学校通过正式课程或课外活动,大力宣传儿童权利,努力让所有儿童具有人的权利意识。同时,学校强调尊重不同文化,努力提高学生多元文化意识。英国每一门国家课程都渗透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的思想,特别是公民教育、宗教教育和现代外语教育。今天,英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课堂呈现出性别、民族、种族、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为了创建一个更加民主、更全纳的社会,同时使公民保持其民族、文化及原始的认同,英国政府极力强调尊重多样性教育的重要性。为此,学校积极倡导多样化教育,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平等与多样化教育成为当今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新名词。本文主要分析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政策及其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学校推广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本论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缘起、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意义、国内外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已有成果、英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综述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与基本理念”从“文化”一词入手,对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及其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明确本文所研究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进而说明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

第三章“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主要考察英国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轨迹,同时分析英国教育政策从同化到整合再到文化多元化的变化过程

第四章“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分析”从英国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入手,说明英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法律基础和政策发展

第五章“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师教育”首先说明多元文化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介绍英国现行《合格教师资格标准》的主要内容,分析英国现行《合格教师资格标准》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质的要求以及英国教师教育政策,最后指出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超级秘书网

第六章“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博士毕业论文从分析多元文化课程含义入手,回顾英国中学课程发展轨迹,说明英国国家课程的目标、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及多元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七章“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的主要途径”主要从公民教育、宗教教育和现代外语教育入手,探讨英国学校如何通过学科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尊重文化和个人认同的思想,以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第八章“学校案例”选取位于伦敦北部陶特哈姆(Tottenham)地区诺森伯兰郡公园社区学校(NorthumberlandParkCommunitySchool)、格林威治地区普拉姆斯丹德庄园女子学校(PlumsteadManorSchool)和伦敦市区华威男子学校(WarwickSchoolforBoys)三所学校为例,从其相关政策措施入手,介绍三所学校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具体实践

第九章“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的特点与启示”在总结说明英国多元文化教育特点的同时,指出对我国学校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第3篇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 多样性 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民族声乐,广泛地讲,包括汉族声乐,也包括少数民族声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说唱、戏曲演唱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由于大众媒体交流传播的影响,现在一般所说的中国民族声乐主要是指民族新唱法。

1、从中国民族声乐多样性形态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中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文化悠久,民族众多,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多民族音乐传统使中国民族声乐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在中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歌,大多数民族具有自己的歌舞、说唱、戏剧。据统计,在中国众多表演艺术形式中有演唱形式的有三百多种,每一种形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唱法及表现手段。中国民族声乐总的来说形成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演唱风格、乐曲体裁、表演形态。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必须要看到中国民族声乐多样性特征,充分利用中国原生态声乐音乐资源。

2、从中国民族声乐多样性思想来源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有着丰富的传统理论资源。中国传统文献中专门的声乐论著,或涉及声乐理论的著作多不胜举,比如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宋代王灼的《碧鸡漫志》,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明代,王骥德《曲律》、魏良辅《曲律》等等。这些著作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

从上世纪初,中国社会形态急剧变化,中国民族声乐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文化开放性、稳定性特征使中国在当时就自觉在用“拿来主义”精神,以彼之长为已所用。在对西方声乐艺术的借鉴过程中,中国近现代的一批批作曲家、歌唱家、理论家都做出了贡献。比如赵元任、青主、黄自等都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富有中国韵味的声乐艺术作品,改编了大量中国民歌,使许多中国民歌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在演唱上,周小燕、沈湘等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西方声乐理念的借鉴使中国民族声乐在歌曲创作上、演唱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其实是个继承传统和借鉴西方的双向过程。中国民族声乐,甚至中国艺术的发展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借鉴中华民族以外的思想、知识, 是把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发扬光大。从这个角度来讲,进一步开发中国传统声乐论著中的思想并真正将其落实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践已迫不容缓。

3、从全球化信息与文化交融背景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当今世界处在全球信息共享、文化交融的时代,这一时代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媒体对人类行为、意识的引导作用。全球一体化,是全球各种文化多样性的统一,绝对不是全球西化,这早已成为共识。在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音乐作为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国际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交融互通的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应该打破演唱与创作理念上的局限,要“引进来,走出去”。在唱法上,除了向西方美声唱法借鉴外,可以向通俗唱法吸取经验,向全世界各民族的声乐艺术吸取营养。有人主张让世界民族音乐走进声乐教学的课堂,这是非常值得认可的想法。在大众传媒的时代里,中国民族声乐在表演形式上更应该丰富多样,打破中国民族声乐仍以独唱为主的表演形式,扶植中国民族歌剧、歌舞剧的发展。中国民族器乐组合形式上的创新,比如女子十二乐坊的探索就是中国民族声乐值得借鉴的对象。总之,在这个全球信息交流的时代,中国民族声乐应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

4、从声乐理论学科建设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也必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改变声乐教学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加强声乐理论学科的建设。声乐理论学科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是声乐学科建设完成的重要标志。首先建立众如声乐生理学,声乐心理学,声乐美学,声乐史学,声乐艺术学等等声乐理论学科,让学生在演唱上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了解声乐艺术的古今中外,来龙去脉,开阔学生视野。其次,加强各类声乐分支学科教材的编写,编写《歌曲选》之类以外的专门理论教材。声乐理论学科建设还包括促进学生真正向声乐学科以外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与修养,这也是目前中国声乐建设的当务之急。目前音乐院校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是很低的,很多声乐学生没有读过一本书,没有写过篇专业论文,也就是说对自己专业还没有形成初步的理论上的认识。声乐学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未来,可是从众多声乐比赛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考验中,选手的表现实在是今人不容乐观。

5、从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标准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第4篇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Green space system can coordinate urban system planning, leading establish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by balancing and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environment.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process faces many problems ,there has not been a the urban green spac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curate research .This paper, from the fun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in《 Urban green spac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outline》basis,For natural form as the main body, to the city natural process,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dominant function of " nature protection green open space " the definitions\ analysis ,realize the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green system further discussion and deepen the research .

关键词:绿地系统;绿地系统规划;绿地保护;绿地分类

Keywords: green space system;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caring green space; green land classification

1研究缘由及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以来,提倡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规划。规划需要研究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相互关系,统筹安排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各类城市绿地,分别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和发展指标。编制过程往往需考虑

城乡交接地带绿地联系问题,各类城市绿地量的合理性分布问题,《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中G5其他绿地的权属管理问题等。其他绿地包括林地、耕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森林公园等分类尚缺乏具体研究。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过程中,对绿地归类往往定位不明确,针对城市绿地的主导型功能进行进一步分类对规划编制有实际指导意义。

本文力求从保护城市自然风貌以及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角度入手,初步探讨主导为保护自然进程、保护物种多样性、最大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绿地,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基础上,分析相关问题力求为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提供理性依据。

2 相关研究及研究内容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学者雷芸的博士论文《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法研究》一文,文中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子系统概念,并从自然进程、缓解都市热岛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定义生态子系统内涵,考虑自然与城市协调发展,宏观把控区域以及国土范围的空间结构层次,对结构规划如何实现土地功能承载以及绿地具体分类没有进一步推敲。本文认为“生态”一词,现今运用十分广泛,其详细定义无法明确定位,提出“保育”一词,侧重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协调,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居住城市环境等。

本文对保育性绿地研究内容:城市中自然山地、林地、水域占一定比率,其中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关键作用的城市绿地,包括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带状公园(滨河带状公园,城墙遗址公园,花园式林荫带)、生产绿地、各种防护绿地(河流廊道,道路廊道,卫生廊道,铁路廊道)等;近郊区对城市维持良好自然环境起重要作用或者能进行环境整治的未建设用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生产绿地、风景林地、海岸公园、自然遗迹公园、城市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场等。

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需求

3.1现有城市绿地分类探讨

我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将绿地分成五部分,公园绿地(G1)(其中的小区公园不计入城市用地平衡表,但计入专项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绿地平衡表)、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它绿地(G5),其它绿地(G5) 不计入城市用地平衡表。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规范中绿地用地分类只分成三类,包括公共绿地(G1)和防护绿地(G2)以及广场绿地(G3)。绿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园地和林地,公共绿地向公共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绿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三类绿地都计入城市用地平衡表。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对城市绿地的定义主要是从城市用地分布的情况进行考虑,从绿地利用的角度侧重在于提供居民游憩休闲场所的公共绿地、广场绿地以及对城市起隔离防护、隔离作用的防护绿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则侧重使用功能的情况进行分类,对公园绿地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类。城市绿地本身的特征,都具有自然要素如植物、土壤等,空间都能满足休闲、游憩需求,隔离防护城市污染、噪音,体现城市门户特色节点等。具有同一性又具备特征性,梳理城市绿地主导功能类似的地块形成系统,如建立在保护自然进程或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迁徙廊道的系统规划,不仅可以借助自然的力量形成合理性绿地系统空间布局,还可以说服社会各方力量确保绿地系统规划科学性实施的有力保障。

3.2城市绿地主导分类探讨

城市绿地旨在保护城市自然资源,整治城市居住环境,这是城市绿地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任务。根据城市绿地主导归类,可主要分成保育、防护、游憩、景观四大类。

表3.1 城市绿地根据四大主导功能分类表

重要道路 街旁绿地(行政、商业、文化广场等);纪念性公园;历史名园;带状公园(城墙);能表达城市特色的各类公园等。

游憩绿地 满足城市人群不同休闲游憩需求 日常

假期 公园绿地(游憩设施齐全)

其它绿地中能提供相关节假日休闲活动的郊野公园等

城市绿地的四项功能分类是基于绿地分类标准之上,对于城市绿地的功能进行全面的囊括和详细分析,以便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层层分析进行构建空间布局,从功能角度提供更合理性布局以及规模指标,提供更合理性的依据。

3.3城市绿地系统保育性绿地相关问题剖析

3.3.1城市绿地系统保育功能定义不明晰

现有绿地分类功能尚有不明确的地方,许多绿地兼顾有保育、防护、景观、游憩的多重功能,对于城市的意义也是不同一般的,若只是单纯指明它是综合公园或者其它绿地,并未能详尽发挥其优势体现对城市的主导作用。现有的生态功能更多停留在一个理论的层面,所有绿地都有生态效益,泛泛而谈并没能剥离本质体现生态具体指的含义。

3.3.2城市绿地系统保育功能载体不明确

保育型绿地针对的各类城市绿地具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如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其他绿地分类中风景林地具体对象不明确。相关研究如徐波论文《关于城市绿地分类中“风景林地”的讨论》,论文认为风景林地与自然保护区、郊野公园等定位、分类不明确,建议生态景观控制区替代,并分成“生态控制区”和“景观游憩区”两个中类,旨在囊括其它绿地,指导全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3.3.3城市绿地系统保育性绿地规划操作难度大

其一体现在保育性绿地规划的实现依托的空间布局形式需求较高,需要比较稳定的结构从而确保环境不被侵蚀。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研究层面来看,网状结构能比较合理满足这点,保育子系统依托此可以奠定城市自然山水的基本格局骨架。

其二,城市中自然形态为主的河流、山脉等影响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特色,一般需要大量的研究与长期技术支持。如波士顿查尔斯河控制规划:奥姆斯特德对查尔斯河进行流域控制规划,主要实施手段为保留河流自然模式,如保护和隔离河滩湿地,实现防洪和展现自然风光的河流廊道,其河流的防洪要求可以根据河流本身的河滩湿地蓄水功能以及相应的水闸等协助人工设施达到,根据此类技术,借助自然力量,实现波士顿城市与自然共存。

其三,控制绿线之后,常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性管理,良好的自然资源往往难以按照规划落实,形成良好的稳固的空间布局结构更具难度。如城市周边的山林地、农田等不属于城市建设区的土地的管理有脱节甚至放任的现象。

其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提出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提出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保育性绿地系统与此息息相关。相关学者也进行过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建设建议,但是由于规划范围以及界限不明确,所属范畴不确定等问题,最终整体性规划只能停留在表面,缺乏可操作性。

3.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保育性绿地组成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将保育性绿地由保护绿地、恢复绿地、整治绿地三大类组成。

3.4.1保护绿地

一类是涵养水源,保护自然进程形式的河川绿地,如湿地公园、中型水库、基塘系统等。二类是生态保护区如自然保护区(林地为主的)、水源保护地(涵养水源林)、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依托原有林圃发展而来的)、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风景林地、自然遗迹公园等。

3.4.2恢复绿地

包括自然灾害敏感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林地)、土壤侵蚀防护区、水土保持建设区、垃圾填埋场恢复地、自然恢复区等。

3.4.3整治绿地

包括生产绿地苗圃、花圃、草圃等;生态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一般分成线状生态廊道、带状生态廊道和河流廊道三种类型;环境绿地,包括历史古迹、古树名木等形成的区域、城市经济林以及城市中大型公共绿地(以动植物生存地保护为目的的公园)。整治绿地一般可以通过生态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和调整。如在历史古迹以及古树名木及城市大型公共绿地,人工技术的保护以及自然区域缓冲带的建立对于保持原有自然资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于绿地分类标准以及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保育性绿地分类体系如下。

表3.2 保育型绿地分类表

4.结语

本文研究城市绿地系统自然进程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导,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基础上,分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绿地系统规划可操作性,提出城市保育性绿地详细组成。并结合保育性绿地的不同功能、形态、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形成保育性绿地分类表,是城市绿地系统深层次的细分及演绎。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从城市绿地系统编制角度,结合不同规划阶段,配合不同层次规划,分类进一步配置相关强化实施手段,落实规划后的实施运作。

参考文献:

[1]雷芸.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

[2]张晓佳.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1).

[3]戴菲,陈福妹.日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点与案例分析(下)[A].中国园林 ,2010(8):25-31.

[4]商振东.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谭维宁.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和探索[B].城市生态规划,2005(1):52-56.

[6]周聪惠, 金云峰. 城乡规划法颁布对我国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影响[A].城市规划学刊,2009(5): 49-56.

[7] 李金路,徐波,赵锋.关于城市绿地分类中“风景林地”的讨论[B].中国园林,1999年增刊

[8]王伟岸. 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对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和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作者简介:刘佳微 女 湖南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09级硕士

第5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了使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要发掘民俗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宣扬这些文化内涵。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IV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下面就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4]

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桂花的图样。[2]

2.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重阳节与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载: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4]可见清代赏菊的盛况。至今,每逢金秋时分,我国一些地区仍有有展览。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被认为是辟邪之物,《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5]因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列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5]

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样就有等纹样。[2]现在,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2]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秋节的桂花、重阳节的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花展、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2.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是葬礼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花纹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断繁荣,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遗产(第一辑)[C].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81.

[2]吴忠军主编.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23-124.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5]尹晓红.的雅称及其文化含义[J].汉字文化,2009,(6):80.

第6篇

3.6.1 创新篮球选修课的班级设置方式和教学方法

篮球选修课主要是利用正规的体育课的形式,对选修此项课程的学生进行统一化、普及性的篮球教学与训练活动。这在激发广大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丰富学生的篮球运动知识,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理应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针对当前篮球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重庆市各个高校应当在“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班级设置方式和教学方法。

3.6.2 加强对篮球选修课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的监督与考核

必要的监督与考核是激发教师工作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关键所在。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重视必然会主动地建构起系统科学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并严格要求学生,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目前,重庆市诸多高校的篮球选修课之所以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高校对篮球教师缺乏必要的监督与考核。基于此,当前重庆市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一个专门的体育选修课考核部门,一方面随机地对各种体育选修课进行抽查活动,听取课堂学生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体育选修课最终教学效果的考核,从而对体育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给予必要的督促。

3.6.3 高校应加强对校篮球俱乐部的支持

重庆市各个高校应当在深入理解校篮球俱乐部性质特征、组织形式、功能价值的基础上,加大对校篮球俱乐部的支持,比如由学校体育部、学生社团组织以学校为主体的篮球俱乐部,鼓励在校学生和老师组建相应的篮球俱乐部并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使用环境甚至是提供经济上的帮助等等,从而推动校篮球俱乐部多样性、规模化的特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重庆市自1906年产生第一所高等院校西南大学以来,便与篮球运动建立了不解之缘。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重庆市以及整个中国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教育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重庆市高校篮球发展既呈现出自身个性化的发展特征;同时又与其它地区高等院校篮球事业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路径。

4.1.2 目前重庆市各个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种模式,即课内的篮球选修课、课外的校篮球俱乐部、专业化的高水平篮球队,由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篮球学习和篮球训练的需要。

4.1.3 通过对重庆市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近年来在一系列大型比赛中比赛成绩的分析可以看出,重庆市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队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而女子篮球队则处于靠后的位置,因此,重庆市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竞技水平并不尽如人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1.4 通过对重庆市高校篮球选修课、校篮球俱乐部、高水平篮球队师资、学生、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效果、硬件设施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重庆市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有篮球选修课教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价值、校篮球俱乐部缺乏多样性、高水平篮球队的管理不足等等。

4.2 建议

4.2.1 重庆市各个高校篮球选修课在班级设置上应引入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篮球知识需求方面的标准,由此设置出更加细化的临时班级,从而方便篮球教师进行针对性的篮球教学与训练活动;而教学方法上则应当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活动,包括语言上的交流、动作上的交流、对抗比赛方面的交流等等,由此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参与性,提高篮球训练效率。

4.2.2 当前重庆市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一个专门的体育选修课考核部门,一方面随机地对各种体育选修课进行抽查活动,听取课堂学生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体育选修课最终教学效果的考核,从而对体育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给予必要的督促。

4.2.3 重庆市各个高校应当在深入理解校篮球俱乐部性质特征、组织形式、功能价值的基础上,加大对校篮球俱乐部的支持,比如由学校体育部、学生社团组织以学校为主体的篮球俱乐部,鼓励在校学生和老师组建相应的篮球俱乐部并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使用环境甚至是提供经济上的帮助等等,从而推动校篮球俱乐部多样性、规模化的特征。

4.2.4 各个高校应当设置一个独立的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机构,并在其下面设置一个专门的球队发展监督与考核机构,负责度教练员的训练计划、训练过程、训练效果方面的监督与考核,由此增强其考核压力,提升其工作责任感,激发其创新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李征.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对我国当代竞技篮球发展影响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2]邓全.篮球基础与实战技巧[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1.

[3]李育忠.论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力学因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2).

[4]刘小锋.重庆市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

[5]赵宗兴.影响山东省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主客观因素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4.

致谢:

能独立完成本文的撰写,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杨改生教授,杨老师给与我悉心指导和无私的帮助就像大海中的灯塔,为我的研究方向指明道路。从选题时帮我定论文题目到提供参考文献资料,直至写作时修改论文格式和内容,经过反复多次修改才准备定稿。

第7篇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网络文化,必须把握网络文化的规律与趋势,确立科学的原则与方法,通过对话方式、阵地文化建构方式、“网语”开发与运用方式,建构起网络文化多样价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体系”与“信念体系”,形成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支撑与保障机制。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时代社会思潮的重要载体与形式。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方式与机制,形成舆论引导与利益引导、政策引导、理论引导的统一与互动,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全新的时代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原则与方法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原则

网络文化环境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环境有了根本改变,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网络文化的有效引领,就必须充分把握住网络生存方式与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和规律性,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就是要用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给多样混杂的网络思潮以正确价值指引,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思潮与精神家园,为网络化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中全体人民团结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其目的性是十分明确的。相比之下要把握并遵照“规律性”却要困难得多,一是由于网络传播的特点,根本改变了传统媒介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二是网络文化自身的虚拟性、多样性、开放性、多变性,也不断对主旋律宣传的方式方法提出新的要求。能否真正把握住网络传播规律、切合网络文化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真正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能否最终实现对多样价值的引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方法论探索

(1)对话方式。一是“理论自觉体系”建构中的对话。根据唯物史观的揭示,意识形态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实践而言具有滞后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发挥超越、引领其他文化价值形态的强大逻辑能量,体现自身在多样价值中的科学性、先进性与比较优势,就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性。马克思指出:“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自觉体系”建构中要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实现反省和超越自身的“理论自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趋圆融与严密、日臻科学与完善。“理论自觉体系”建构中的对话包括:与经典对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对话;与国外理论及其新发展对话;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话:与西方国家建设经验和人类共同文明成果对话等。“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网络化生存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体系内外的知识、价值系统对话无处不在。通过不断地沟通、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无限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与开放知识信息、多样价值系统中,不断实现自身理论自觉,发挥整合其他文化价值的强大力量。

二是“信念教育体系”建构中的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构建网络受众信念体系的过程,必然是摒弃了单项度的刚性灌输方式,必然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包括多样价值环境中对人世的探求、对人世活动的理想与价值追求的对话;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追寻中的对话:对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公共性价值渴望和呼唤中的对话;对人的尊严和主体性高扬中的对话;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人的终极关怀问题进行反思中的对话。在网络文化的虚拟世界中,尽管人的社会性、生活的现实性被淡化,但人对美好心灵、美丽人生的追求是任何时刻都存在着的。在多样价值混杂的网络文化中,关于人的价值与信念的对话有其独特魅力,因为这种对话所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发展和人文关怀,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向度,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先进性。通过对话的方式,切合网络受众主体性不断提升和价值性需要,进入受众自主的价值世界,为广大受众营造精神家园、提供价值指引,进而建构网络文化中为网络受众所广泛接纳的科学信念体系。在网络文化多样价值环境中,网络受众有多样价值选择的自,但却容易迷失在杂乱价值世界中。只有交往、对话、厘析与明辨,才能在多样性价值世界中找到主导性、科学性价值。

(2)阵地文化建构方式。阵地文化建构的第一步是阵地资料管理,它是指网上意识形态数据库的管理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具有强大的存储、检索和互动功能的信息与传播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体系通过专业网站、网页、栏目或消息报道等形式链接到网络上,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阵地资料的建设与管理。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强化阵地意识,加强自身阵地建设,不断开发和完善适应网络文化环境的技术模式、软件模式、资料模式和教育模式,构建丰富、全面、即时、灵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阵地资料。

阵地资料管理目的在于形成强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阵地文化”,并以之为出发点实现对其他文化价值形态的整合与引领。建基于阵地资料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阵地文化培育,一方面要引导广大网络受众坚定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信念;另一方面,又要倡导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合理解决网络受众的现实生活难题与切身利益需要,科学解释现实社会道德问题,有效解决多样社会下的人们价值冲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价值导向与精神动力作用。为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本数字化建设与人文精神培育结合起来,既重视引领人的政治信仰与理想信念,又重视人的价值实现与生命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建构的阵地文化,是多样性文化中的主导性文化,也是网络文化多样价值中的先进文化、科学文化,发挥着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凝聚与整合其他文化形态的巨大能量。

(3)“网语体系”运用方式。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话语方式与言语表达是人类社会不同文明方式最集中、最直观的揭示。网络作为现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它对人的精神价值世界的深刻影响的途径之一就出于网络对人的语言环境 的改变。马克思说:人们“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网络语言是网络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以网络生活为主题创造出的“键盘语言”,是网络文化下的社会思潮的载体,是网络时代网络受众“新的言语”形式。

网络语言生成于网络多样价值的环境中,是网络时代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与话语形式。它的前卫性、叛逆性、简约性、直观感性化,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网络受众求新、求异的个性特征,及其对社会生活理解和批评的率真性情。网络语言出现与兴起,很大程度冲击着传统规范化、样板化的思想教育的话语体系,给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巨大冲击与挑战。在网络文化多样价值环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及其对其他价值的引领,将无法回避网络语言兴起带来的挑战。网络语言就其性质而言是中性的,它给思想教育带来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为现代人的思想解放、主体性发展、个性创造提供了沃土。网络境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应对之策,恰恰在于如何使中性的网络语言为自身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直面“话语权”挑战,一方面要把握网络语言的规律与趋势,对个性张扬的网络语言以科学有效的引领与规范:另—方面又要汲取与借鉴网络语言的积极因素,开发并运用自身的“网语体系”,通过网络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与表达形式,找准理论宣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己的“网语体系”,使其有效融入网络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交往话语”之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支撑体系与保障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全新的时代课题,也是复杂而艰巨的难题,它不仅需要确立科学的原则与方法,而且还需要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与保障机制。

1.经济基础支撑。马克思说过:“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和人们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必然造成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复杂利益关系、多样思想文化中占居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它所代表和反映的经济基础来支撑。因此,只有不断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2.价值事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主观的观念形态,是建立在与之相对应的客观的价值事实基础上的,后者对前者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在多样价值并存的网络时代,要让广大网络受众选择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必须在客观层面上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现条件,让广大网络受众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事实。为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基础,进而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多样文化中的整合力与引领作用。

3.导向合力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是一种舆论导向,它务必建立在科学的利益导向、政策导向、理论导向基础之上。利益导向必须着眼于创造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事实,政策导向在于形成公平正义的政策条件,理论导向在于推进相关理论教育,形成广大受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认知,建基于此,舆论导向旨在实现对社会思潮和网络文化的有效引领。在利益构成、文化形态、社会思潮多样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只有形成利益导向、政策导向、理论导向与舆论导向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合力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才具有强大的力量源泉。

第8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

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

第9篇

1.教学档案形成的全面系统性。不仅包括教师自身形成的材料,如教学日历、教案、教学任务书、奖状等,而且包括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资料,如学生的听课记录、教学评估、研究结果等。要将这些教学档案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分类、归档、标示和管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

2.教学档案收集的全程动态性。教学档案资料是围绕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如教学日历、教案、教学任务书、听课记录、学生对教师的反映、科研论文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真实记录。建立教学档案就必须全程跟踪,动向收集。

3.教学档案整理的学科专业性。除了学生工作有一定的共性外,学校教学档案的专业性都比较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的专业特色实施教学,各种教学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学校的教学档案的整理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特性。

4.教学档案载体的形式多样性。各个学校教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课堂教学、课外教学、课内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野外考查、社会调研等。不同的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材料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纸质材料、照片、光盘、标本、样本等,这种多样性档案原始材料,可以真实确切地反映多样性教学活动的面貌,更能体现档案的作用和价值。

二、学校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1.上级机关和本学校的有关收发文,包括上级部门文件、学校下发文件和业务主管部门文件等。

2.人才培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文件、教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多媒体课件、学术交流、特殊报告、研究生入学复试试卷、面试记录等。

3.实验报告、实习笔记、学生选课、参加各种国家考试报名的相关材料、教师停调课申请、学生试卷等。

4.学籍档案、学生花名册、学生课表、学生原始成绩单、教师任课一览表、学科申报材料、学位点申报材料、教材使用情况记录、专业建设、申报新专业的有关材料、典型教案、试讲记录、听课记录等。

5.各种教学奖励申报材料、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评估材料、科学研究立项、科研报告、成果鉴定等。

三、加强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1.加大重视力度,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学校要积极宣传,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档案法规,不断增强档案意识。首先,各学校相关领导应高度重视教学档案的建设,把教学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档案保管条件,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负责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专兼职档案人员,要认真做好本部门文件材料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并保证案卷质量,把教学档案管理和建设工作落实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中,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再次,教职员工要积极了解有关教学档案的各方面知识,强化档案意识,做好教学档案的建立和利用,为教学管理服务打下良好的思想意识基础。

2.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规范教学档案内容。建立学校教师教学档案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学校教师考核办法规定,聘请、任命教师必须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考核。因此,教师教学档案的内容也要围绕这四个方面来确定,并结合教学实际来确定,以规范教师教学档案内容。德,主要是指教师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对有违反法律法规、组织纪律和学校规章制度等情况的,也要实事求是地记载。能,主要指文化知识、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等,包括个人简历、学历学位复印件,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职务与教学任务下达表及完成的工作量等。勤,主要是指教师的国内外进修、考查、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刻苦钻研精神、尽责尽职情况和完成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以及出勤考核记录等情况。绩,主要包括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的成果,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著、译著、教材、论文、资料汇编及参加各级课题的任务书,考评结果、奖惩情况,以及教学效果情况。

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档案科学管理水平。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如果教学档案工作仍停留在收集、整理、保管及被动提供利用的水平上,是适应不了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学校的档案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教学档案管理的丰富性、教育性、综合性等优势,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教学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数字化、网络化,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整合教学档案信息资源,使教学档案信息的产生、传递、存储与利用形成一个全面、合理的网络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耕地多功能性,价值测算,补偿

引 言

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事关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尽管我国政府实施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耕地资源还是存在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趋势,近年来耕地资源向非农用途转变的速度明显加快[2]。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国外的粮食依赖,政府和学术界都已认识到必须保护耕地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但是,传统经济学对耕地价值的认识仅停留在狭义的经济价值上,忽视了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非市场价值,从而缺少对耕地资源应有的保护和投入。要从根本上解决耕地问题,实现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必须全面地认识耕地资源的价值,特别是其非市场化的多功能价值。

贵州省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强烈发育区,山地多、平地少,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土地垦殖率低项目管理论文,水土流失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2%、60年代的19.9%、70年代的28.4%上升到目前的43.5%,石漠化面积已达2.25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2.8%,目前石漠化每年仍以508.2km2的速率递增;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使耕作层变薄,甚至基岩裸露(石漠化)、完全丧失农用价值[8],耕地保护更显得重要和必要。

1.耕地的多功能性

1.1耕地多功能性的概念

耕地多功能性是从农业多功能性演化而来的,是指耕地除具有经济生产的基础功能外,还具有社会保障、生态服务、文化传承等多种延伸功能。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耕地资源的多功能价值认识不足,耕地资源过多向非农用途转变,从而导致耕地资源农业利用的比较收益低下,耕地资源得不到足够的保护。

1.2耕地多功能性的基本内容

(1)经济生产功能怎么写论文。进行适当的生产活动,保障农产品的供给,特别是粮食的供给,是耕地资源的最主要的功能。耕地资源与人类劳动相结合,产出了人类生存和生产所必需的食物和原料,这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农、林、牧、渔服务业作为基础产业,不仅为我国人民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粮食供给,还为二三产业提供原材料,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基础支撑作用,突显了耕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社会保障功能。耕地是农业发展的载体,农业作为一个产业能吸纳我国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缓和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当前,城市化和工业化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比较差,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需要农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以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耕地这个载体为他们提供了退路和生存保障,成为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耕地还是农民养老的保证,是人民生活与社会安定的基本保障。

(3)生态服务功能。耕地及其中的生物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耕地对生态环境的支撑和改善的作用上。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气候调节、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土壤肥力的更新与维持、环境净化与有害有毒物质的降解、植物花粉的传播与种子的扩散、有害生物的控制、减轻自然灾害等许多方面。耕地的生态功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治自然灾害、二三产业的正常运行和分解消化其排放物产生的外部负效用等,均具有积极的、重大的作用。

(4)文化传承功能。土地本身构成的自然和人文综合景观能带给人们的休闲、审美和教育的功能项目管理论文,以及维护原有乡村生活形态、保留农村文化多样性遗产、承传传统历史文化的功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古书、古典、古迹极其丰富,各地形成的种植方式、耕种技艺、农具农器等都充满了人类发展所凝聚的智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耕地是农业文化的起源,是农业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且对农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起着支撑作用。

2.耕地多功能价值测算思路与方法

(1)经济生产功能价值。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是耕地年经济收益的提前支付,通过收益还原法(贴现法)求耕地资源年收益的现值就获得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即:VC=a/r,式中:VC是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a为耕地资源的年收益,r为贴现率。其中,r是一固定值,r=2.1%。

(2)社会保障功能价值。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主要指就业保障价值,公式为:Vs=VS1*KS ,VS1=Ca/Aa,VS1为就业保障价值,Ca为人均固定资产原值,Aa为被评价地区人均耕地面积;KS为修正系数,KS=P0/Pi怎么写论文。其中,P0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农业人口人均非农业纯收入,Pi为评价地区农业人口人均非农业纯收入。

(3)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耕地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为:VE=VE/r,VE=VA*KE。其中,VA是我国耕地资源生态服务的年价值,为5140.9元/公顷(全国平均值),KE=b/B,KE为生态服务价值修正系数,b为被评价地区耕地生态系统的潜在经济产量,B为全国一级耕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平均潜在经济产量,据王万茂等研究成果显示,B值平均为10.69t/hm2,b值在各农业区域各异。

(4)文化传承功能价值。耕地资源的文化传承价值主要指以耕地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价值,可计算为:Vw=Vw1*Kw,Vw1=L*kw1。其中Vw1是耕地的文化传承功能原价值,Vw为修正价值。L为评估区乡村旅游年产值,Kw为修正系数,kw1是以耕地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产值系数(比例)。

(5)耕地资源的总价值。耕地资源的总价值(V)为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的总和:

V耕地多功能价值=VC+VS+VE+VW

3.耕地资源多功能测算评价与案例应用

本研究分别选择具有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贵州省普定县、丹寨县为对象,以2007年数据为基础初步测算耕地的多功能价值。

3.1 经济生产功能价值测算

根据《贵州统计年鉴》、农村经济统计表,测算得到普定县耕地年净收益为19592.50万元,耕地面积16420公顷,则单位耕地年净收益为19592.50/16420=1.193万元/公顷;测算得到得丹寨县耕地年净收益为11590.50万元,耕地面积为7288公顷,则单位耕地面积年净收益为11590.50/7288=1.59万元/公顷项目管理论文,因此,耕地经济生产功能价值为:VC普定=a/r=1.193/2.1%=55.82万元/公顷,VC丹寨=a/r=1.59/2.1%=75.73万元/公顷。

3.2社会保障功能价值测算

根据《贵州统计年鉴》,普定县固定资产原值为25182万元,总人口为42.26万人,耕地面积为16420公顷;丹寨县固定资产原值为18496万元,总人口为16.81万人,耕地面积为7288公顷,则耕地就业保障功能价值计算如下:

人均固定资产原值Ca普定=25182/42.26=595.8826元/人,人均耕地面积Aa普定=16420/42.26=0.0389hm2/人,VS1普定=595.8826/0.0389=15336.18元/公顷,又普定县非农业总收入为163858万元,全国非农业总收入为221434.9万元,全国人口132129万人。修正系数为:P0普定=221434.9/132129=16758.99元/人,

Pi普定=163858/42.26= 3877.38元/人,得:

KS普定=P0普定/Pi普定=16758.99/3877.38=4.3,则:

Vs普定耕地就业价值=VS1普定*KS普定=15336.18*4.3=6.63万元/公顷

同理:

人均固定资产原值Ca丹寨=18496/16.81=1100.3元/人,人均耕地面积Aa丹寨=7288/16.81=0.0434公顷/人,VS1丹寨=1100.3/0.0434=25378.70元/公顷,又丹寨县的非农业总收入为32958万元,全国非农业总收入为221434.9万元,全国人口132129万人。修正系数为:P0丹寨=16758.99元/人,

Pi丹寨=32958/16.81=1971.33元/人,得:

KS丹寨=P0丹寨/Pi丹寨=16758.99/1971.33=8.5,

则:Vs丹寨耕地就业价值=VS1丹寨*KS丹寨=25378.70*8.5=21.58万元/公顷。

3.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测算

根据王万茂等人研究结果,B值平均为10.69t/hm2,推算得普定县耕地潜在经济产量为b普定为10.7t/hm2,丹寨县耕地潜在经济产量b丹寨为13.9t/hm2,r取值2.1%,则耕地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计算如下:

VE1普定=Va普定*Ke普定,Ke普定=b普定/B,Va普定=0.514万元/公顷,Ke普定=10.7/10.69=1

VE1普定=0.514*1=0.514万元/公顷。则普定县的生态服务价值为:

VE普定=VE1普定/r=0.514/2.1%=24.48万元/hm2。

同理

VE1丹寨=Va丹寨*Ke丹寨,Ke丹寨=b丹寨/B项目管理论文,Va丹寨=0.514万元/公顷,Ke丹寨=13.9/10.69=1.3

VE1丹寨=0.514x1.3 =0.6683万元/公顷。则丹寨县的生态服务价值为:

VE丹寨=VE1丹寨/r=0.6683/2.1%=31.83万元/hm2。

3.4 文化传承功能价值测算

耕地的文化传承功能价值评估可用替代成本法,即用“以耕地为载体开发的乡村旅游价值”来代替,通过调查评估区乡村旅游年产值,测算以耕地为载体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值即可。根据调查,普定县2007年乡村旅游产值为53万元,以耕地为载体开发的乡村旅游点产值占30%,可得普定县耕地文化传承功能价值为Vw普定=53*30%=15.9万元。同理,丹寨县2007年乡村旅游产值为61万元,以耕地为载体开发的乡村旅游点产值占36%,可得普定县耕地文化传承功能价值为Vw普定=61*30%=18.3万元怎么写论文。

3.5耕地多功能总价值测算

据公式:V=VC+ Vs + VE+VW得耕地多功能总价值分别为:

V普定=55.82+6.63+24.48+15.9=102.83万元/公顷,

V丹寨=75.73+21.58+31.83+18.3=147.44万元/公顷。

4.结论与讨论

4.1耕地多功能价值的区域差异

从测算结果看出,贵州省西部、东部耕地价值呈现区域差异。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位优势的不同,耕地资源的多功能价值在丹寨县、普定县两个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呈现出丹寨县生态服务价值与社会保障价值均高于普定县,丹寨县耕地总价值明显高于普定县耕地总价值的特点。

普定县总面积16420公顷,总人口有42.26万人,县内耕地面积广,人口基数大,农作物生产劳动力耗费量大;而丹寨县总面积只有7288公顷,人口基数比普定县也小很多,因此普定县的经济产出高于丹寨县。而丹寨县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气候,自然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密度均高于普定县,民族文化、自然景观、人为景观也比普定县略胜一筹。据资料显示,丹寨县生物资源中野生植物已定名的木本植物91科230属519种,草(藤)本植物43科230种,丹寨县森林覆盖率62.78%(属贵州省最高),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也很丰富,因此丹寨县生态服务价值高于普定县。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是由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均固定资产原值所决定的,丹寨县人口将近普定县1/3倍,而普定县固定资产原值为25182万元,丹寨县为18496万元,普定县固定资产只是丹寨县的一倍多。因此丹寨县人均固定资产原值远大于普定县,社会保障价值也高于普定县。

4.2耕地多功能价值与现行征地标准

根据有关规定项目管理论文,贵州省征地补偿标准为耕地年收益(经济价值)的8倍,则普定县、丹寨县征地的补偿标准价值为:

VC普定征地= 55.82*8=446.56万元/公顷,VC丹寨征地= 75.73*8=605.84万元/公顷。

通过耕地多功能价值评估后修正为:

VC普定征地=102.83*8=822.64万元/公顷,VC丹寨征地= 75.73*8=1179.52万元/公顷。

现在的征地标准与耕地价值重建后比较,耕地价值提高了很多倍,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表明,农业用地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外部效益,本文试图全面认识耕地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多功能价值,把耕地资源的外部性进行“内化”,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耕地的比较利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耕地征用的价值补偿标准,抑制了乱占耕地的行为。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利用了市场价格来评估,可以阻止耕地面积的大幅度下降。但是,我们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也应注意控制人口基数的增长,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为发挥耕地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创造发展基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余庆年,王万茂.中国耕地面临四大挑战[J]. 生态经济,2002(1):67~68.

[2]金建君,刘学敏.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分析[J].ECOLOGICAL ECONOMY,39-41

[3]齐仲锋.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再探讨[J]. 石油知识,2005(1):30~31.

[4]胡静,陈银蓉.中国农地资源价值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6,480:343~344.

[5]徐中民,张志强等.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6]王万茂,黄贤金.中国大陆农地价格区划和农地估价.自然资源,1997,19(4):1-8.

第11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文化多样性;保持;传承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8-0110-05

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地域的各个民族都拥有自身悠久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语言,甚至有不同的精神理念、不同的行为模式,由此形成不同的文化系统,最终构成了我国多元文化的现状。云南是国内最具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一个代表性省域。然而,多元文化教育却是我国以及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思想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发源于美国,主张“教育不分族群、血缘、语言、习惯和地域,在族群平等和公平的基础上,尊重各个族群的文化差异,接受和欣赏文化的多元性,承认各族群文化存在的价值内涵和实质”,其核心是不论学生的性别、种族、宗教、语言以及社会经济地位,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尊重和理解其自身的文化特征以及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增强不同背景中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较快掌握本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态度与技能,促进社会的大融合。

可以这样说,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平等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一种教育,其目的就是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相互认知与理解,提高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培养适应不同社会生活的态度与技能。美国多元文化的存在与融合促使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产生,并随着文化的接纳与融合而不断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均衡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二、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现状

(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学生群体的日益多样化使得多元文化教育受到了重视。以处于美国中西部的犹他州为例,该州2011年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公立学校中,少数族裔的学生占学校学生数的30.3%,比1972年几乎多一倍,预计到2035年,少数族裔学生数将占到美国学生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少数族裔的教师仅仅占到了11%,由此可见,白人教师将长期作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在以白人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中,多数教师只能说一种语言,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组织教学以及与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方面常常觉得困难:一方面,由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与背景知识,学校教育脱离少数族裔学生的生活经验,导致这些学生学业成绩低下;另一方面,教师又往往将少数族裔学生学业不佳归结为家庭环境差、文化缺失、学习习惯差以及缺乏学习兴趣等外显的因素,进而对这些学生报以低期望和低评价。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学者斯丽特(Christine E.Sleeter)教授在其文章中指出:要提高少数族裔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意识和能力。

于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采取行动,要求师范生为文化背景多样的学生做准备。1972年,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简称AACTE)召开第一次多元文化教育会议,提出要使师范生为文化背景多样的学生做好准备。到1980年,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在其报告中,强调了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所提出的多元文化标准的意义和目的,倡导所有的教师教育机构培养教师教学多样化的学生、实践教育公平的能力。从此,多元文化课程被纳入美国教育学院的必修科目。

(二)美国多元文化课程设置原则理念

多元文化课程设置是文化传承的有力保障。根据美国学者莱斯特(Leicester,1989:68)提出的:一是文化传统表现人类全体的未来,亦表现他们自己的未来;二是课程应是多元取向,避免反面的文化种族主义,也要避免反映刻板的种族印象。

因此,在多元文化教学中,美国学者莫雷和北野(Morey & Kitano)假定:(1)教学是为全人类的,多元文化教育是公平的教育,目标是增进各成员的相互了解,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不同价值与思考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让多元文化的学生在艺术、社会、工作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发展。(2)教育应追求真理的传播,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整的真实。提出用转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提供解释、挑战,并扩展现行资料的视野,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观点,使传统的基础知识透过教育传递。(3)所有团体(包括文化、性别)有相同的理解能力。对于各种知识,所有团体的学生都有能力去理解,教室里所呈现的是一种学习、沟通、互动、获得、合作、竞争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去获得知识、扩展视野。

由此可见,美国的多元文化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它不仅是教学的历程,更是教育理念的渗透,是追求公平、自由的教育。透过课程,培养学生更真实、多元的观点,提供学生与不同团体互动的机会,并增进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能力。

基于这些理念,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设置了名称各不相同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多数院校叫作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有的学校也称之为文化多元论等名称,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种族、基本权利和政权;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范例;偏见和种族主义对教师工作的影响;探索自我的身份、意识和偏见;学习风格的潜在危险;语言、文化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理解学校如何加剧社会不平等;文化敏感性教学和评价;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等。

(三)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1.阅读交流反思

美国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阅读,老师希望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进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在这门课程里,老师根据教学进度,每周都布置大量的阅读材料,内容涉及文化、多样性、偏见,公平与平等,背景知识,种族、权利,教室里的问题与多元文化,性别、语言和语言教育以及如何做一名老师等内容。学生根据主题,在课前完成阅读。课堂上,教学氛围轻松、开放,大家根据教授的主题,基于阅读材料形成各自的看法,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思想,然后课后撰写相关的论文,进行反馈。

2.自传与比较研究

在多元文化的课程中,为了对不同文化有进一步地认识,教授通常会布置ABC论文。A论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根据自身文化背景来写自传。B论文是为他人写传记。这一论文是要求学生去了解他人,尤其是与自己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人,通过访谈、交流,为其写传记,在写传记的过程中,也是了解 “他”为什么成为现在的“他”,探索其文化背景对“他”的影响。C论文就是基于AB论文的基础之上,对不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不同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和理解其背后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影响。

3.社区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这类课程常用的策略,学生在一定量的阅读与思考后,选择一个主题,深入到社区。与社区内的人建立联系,克服成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如走访学生家庭或者观察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有趣的点,发现总结在多元文化呈现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以报告或者影像资料完成多元文化的行动研究。当然,社区走访的成败与事前的准备密切相关。在学生进入一个他人的社区以前,他们需要了解社区的历史,以及一些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如访谈,积极倾听和仔细观察。教师并对此进行指导,如怎样识别人际互动中的文化样式(Cultural Patterns),帮助学生制定探索社区的指导方案。在融入社区时,教师适时观察,记录学生的活动。在学生收获资料后,指导他们解释,了解其寓意,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影响。

这一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现状,思考交流多元文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然后通过走访实践,真正理解文化,探索其文化的影响,从而达到理解与尊重的目的。

三、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一)创造氛围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中国文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既要继承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又要防止西方文化的渗透;既要顺应时代的变革创新,又要保持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当前文化的多元态势使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教育身在其中,如何培养公民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尊重不同文化,肯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元价值成为新时代的使命。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代表人物班克斯(Banks)认为:“多元文化教育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它是一种观念或概念,一场教育改革运动,一个过程。”多元文化观的建立首先基于观念的获得,但是我们都知道,个人或者群体的观念或者概念的获得与改变是非常难的,这需要全社会或者说从学校这一学生生活的空间开始,创造多元文化氛围,促使学生了解自身文化的意义,肯定自己的文化,进而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从而建立多元文化观。

1.重视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

在我国的教育中,只有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被列入必修课程,而多元文化课程在云南的各级师范院校里都没有开设。没有多元文化理念与意识的老师也不会教育出具有多元文化理念与意识的学生。只有当老师具有多元文化意识,也才会尊重与理解不同文化,同时学生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特征,而不是被主流文化所影响,从而抛弃本民族的一些文化。因此,把多元文化课程放入教师教育课程中是势在必行的。先从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教师入手,培养一批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教育者,继而普及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当然,最好能把多元文化课程融入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中,从学校教育的第一天开始,就让学生能够理解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本地域与其他地域之间不同的文化形态,懂得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2.创设多元文化的学习氛围

除了设置多元文化显性课程以外,学校里也应该通过隐性课程为学生营造平等且充满活力的学校多元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的创造应体现在学校形成了整体环境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学校的决策、学校工作人员的构成、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评估系统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理解文化,传承文化。

(二)建构区域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

美国多元文化课程给我们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经验。在构建多元文化课程时不仅关注课程的内容,更应关注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多元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重在真实,是提供全人类经验的真实、有意义的内容,以适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欣赏自己及他人的文化,同时也应引导学生觉知,对于不同种族、文化、性别、宗教及阶层的偏见,建立正向的态度,培养批判分析、协助思考、选择的能力。

因此,我们云南各级各类学校应因地制宜,构建不同类别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把多元文化教学与内容融入日常的教学中。

1.重视学生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

基于多元文化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以现有的25个世居民族文化系列和东南亚文化系列,开发完整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构建以普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帮助学生理解民族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对其他文化的尊重。

(1) 尊重差异,加强民族语教学。语言是文化的显著标志,是一个民族或族群区别于其他民族或族群的特征。语言作为信息载体,承载了鲜明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丰富的文化现象、保存的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唱词、谜语、戏剧等各类文学作品都依靠语言来表达,并得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加以记录和传播。因此,尊重差异,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为民族地区的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开设语言文化课程进行本民族与他民族文化科普性知识的宣讲与传承。

这样一来,学生们也会觉得他们在学校中能学到他们自己的文化和别的族群的文化内容,会对学校教育更有兴趣,也更愿意投入到学校的学习中。

为了保证民族语言的教学,一方面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师范院校与民委共同协作培养民族地区民族语教师,或者给予政策倾斜,专门为民族地区设立民族语教师特殊岗位,支持当地进行民族语教学;另一方面,需要多方联合,开发少数民族教材,开展双语、双文音像教材的编译制作工作,保留与传承民族语言。

(2) 加强合作,开发校本课程。除了民族语言的教学,民族地区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师生联动,开发校本课程。如针对家乡这一主题,面向小学生,初中学生、高中学生开发以“家乡”为主题的、建立在多元文化观基础上的民族校本课程。当前,关于这一主题,现有的课程内容多数是知识的介绍,如《认识我们的家乡》《保护我们的家乡》《建设我们的家乡》。其实,多元文化课程观是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阅读与交流,引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形成多元文化观。

因此,在组织“家乡”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借鉴美国多元文化的“五个是否”理念来检验课程编排:是否有利于所有族群的学生的参与;是否促进课堂中多元文化或族群间的相互和谐发展;是否编排与学生族群文化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趣味性强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包括自身族群和文化知识在内的不同文化、族群的知识;是否将不同文化视角中获得的观点和结论呈现给学生,提供学生学习本族群文化和了解其他族群文化的机会;是否帮助纠正对少数民族族群的偏见和歧视。

在这一目标指导下,把家乡这一生存空间中的生态环境、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和语言文学等涵盖了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收纳进课程,构建课程框架,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让学生结合自身文化的特点从这七个方面来认识与理解所生活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爱与认同,从而自发地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除了知识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民族在共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培养锻炼学生的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从而在尊重理解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多元文化观。

在课程构建中,学生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文化背景本身就是学习与教学的资源,民族学生生活的空间也就是学习的社区,通过表达、交流,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努力去解决问题。这个学习过程也就培养了学生统整知识,批判思考,社会行动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3)普及推广,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我们云南这一民族地区,除了设置专门的多元文化课程外,也可以在学校开设多元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广泛普及推广各民族的文化。如定期邀请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从语言、文化、宗教、艺术、舞蹈、文学、体育等方面进行多元文化讲座。利用有利的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多元文化实践体验教学,创建“多元民族文化素质实训基地”,组织开展多元文化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系列实践活动,成立诸如傣族舞蹈、壮族体育、民族工艺、民族音乐等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团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亲自体验多元文化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与多元文化观。

2.实施形式多样的多元文化教学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让学生自己通过现代媒体学习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打破时空的限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自由地选择时间上网学习,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在初步认识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接下来进行文化体验。安排学生走访与观察社区,有效了解文化,体验文化。通过亲眼所见,不断刺激、感悟,了解其文化,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好奇心与热爱,去学习文化所承载的内容,从而达到传承的目的。

其次,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个案研讨、行动研究、个人讲座等方法,激起学生了解文化的好奇心与欲望,进行跨文化的体验,通过积极参与融入文化中,感悟、体会其文化的特点。再为学生创造机会,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族群,而且熟悉本民族文化的学生亲自上台交流他们的文化,使学生亲临其境,领悟其文化的魅力。或者让学生分享他们所体验到的文化,交流讨论,从而充分理解文化所承载的意义。这样,通过获得某一文化传递的知识、体验其文化的内容、思考其文化的内涵,从而构建个体的文化观来实现多元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3.采取多样的多元文化评价方式

多元文化教学过程是师生彼此的学习过程。师生在不断地分析、批判、反省、讨论中达成共识,并建立起行动的方案。因此,其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不能仅仅以考试甚至是最后的那次考试来评定学生的成绩。文化适应性教学理论对传统的智力测量及常模参照测验在多种族学校的应用持反对态度,认为“智力测量理论可以有效地预测学业成就,但无法有效地测试人类真实的智力。以主流社会文化参照团体的常模为标准,无法解释人类由于文化的多样性对学习方式、注意广度、发展水平的影响”。

因此,美国的教学评价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报告、作品、观察等,测量的范围兼顾学生学习的多个方面,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这些教学评价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是一个多方位的过程,并非单纯的记忆,如果我们能从多方位设置评价内容,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课程中,应该通过笔试、报告、观察等多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甚至还可以把评价的部分权力转交给学生,通过事先建立评价标准,让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性化的评价体制,我们的教育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元文化教育担负着多元文化普及与传播的使命,不仅应该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还应该是所有课程中所蕴含的教育观念。不论是单独设置多元文化课程,还是在各类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观,都是极为有效的保持、传承多元文化的方法。在我国,尤其是在云南,在学校教育、师资教育和国民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实有必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并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追求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想境地。

[参考文献]

[1]王艳玲,苟顺明.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实施策略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2,(9).

[2]刘启艳.当代国外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1,(2).

[3]吴声军.广西地方院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3).

[4]王鉴.西北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教育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5]王丽娟.试析多元文化视野下民族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9,(8).

[6]王凯.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流变及课程转向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4).

[7]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温润芳.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9).

[9]李美荣,郭宁,刘文静.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对新疆基础教育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9,(5).

[10]苏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

[11]孟凡丽.文化适应性教学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9) .

[12]王鉴.近年来西方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简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

[13]白莲莲.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抉择[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14]Leicester,M.(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from theory to practice[M]. England:NFER-NELSON.

[15]Morey,A.I. & Kitano,M.K.(1997). Multicultural course transform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 U.S.A.Allyn and Bacon.

[16]USOE.2011-2012 Educator Population Analysis[EB/OL].http://schools.utah.gov/data.

[17]沈小培.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第12篇

[摘要]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对于旅游地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做了总结。最后以玉林都峤山为案例,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做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文化资源都峤山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尽管旅游者出游动机各异,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活动就是旅游者用货币购买的一种异地文化体验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资源是旅游地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然而,旅游业在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下,往往忽视旅游活动对旅游地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再加上目前的旅游行业对保护旅游地文化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不够,致使许多旅游地的文化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整体的旅游吸引力下滑。在当前的文化资源开发“热”过程中,一哄而起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重文化形式轻文化内涵的浅层开发、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开发”等现象也是随处可见。文化资源如何实现持续利用已经成为需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面对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旅游界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改变传统的旅游开发理念,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探讨比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黄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2004)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上述三个概念对文化生态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出游目的是体验旅游地文化,而第二个则强调了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第三个则提出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把文化生态旅游定义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其文化景观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们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服饰、饮食习俗、住居习俗、建筑习俗、婚嫁习俗等等。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文化的差异。因此,旅游产品只要能够把地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

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础上,提取其精华,以旅游文化的精髓为开发突破口,实施有重点、带动效应显著的开发策略;对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进一步转化、优化、深化,提高其产品档次和素质;对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视,但又具有深厚潜力的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脱颖而出。

3.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共处原则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对环境的利用越广泛,其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系统内部有着独特的物质和信息流及系统的反馈调控机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学原则,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和谐共处。在这个和谐的大系统里面,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应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4.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开发的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完整性、文化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严禁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

1.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发掘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建筑工程等;非物质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风民俗、故事传说等。

总体来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蕴涵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自然景观要注重其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发掘则要注重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2.注重原生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筑了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保护好文化产生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文化的发展才会延续,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充实生态旅游的内涵,使生态旅游变得更加完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生成的生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规律及发展生态旅游标准来进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护,其中物质性文化生态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在相关人力资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物古迹游、寻根谒祖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

四、玉林都峤山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都峤山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都峤山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灵景寺古时即为海内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此外,历代名人赞誉都峤山的诗文很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写的广西的游记中,最长那部分就是都峤山游记。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发育有秀美、壮丽的丹霞地貌景观,山顶峰丛等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

2.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其旅游开发现状,都峤山应围绕“三教胜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题进行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主导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深挖宗教内涵,打造宗教圣地;发掘、修复历史遗留古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1)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万物平等、贵生、天人合一、构建人间仙境等观点与实践,既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还营造成了许多洞天福地,成为今人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生态示范园。①目前都峤山的宗教旅游还只是停留在“看庙拜佛”的层次上,寺庙缺少人气。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注重动态参与项目的策划。除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开发并形成多种与宗教节日、宗教规仪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可以在宗教节日举行不等规模的庙会,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入开展。近年,都峤山举办了斋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为开发参与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②深挖宗教文化内涵,因势利导,让宗教信徒和民众在旅游中通过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把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地质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区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识

都峤山要发展地质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尽快对都峤山旅游资源开展全面详尽的综合考察,重点在中区和东区,在详尽了解全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都峤山的地质价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申报都峤山地质公园是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旅游资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要建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学研究与科普的基地。

①加强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导游词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地质地貌科普知识;

②结合旅游区建设,对较为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挂牌介绍,使一般散客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内容;

③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目前都峤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其西区和东北区一带,大部分地区还未进行开发,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原始状态,只要适当选线,劈开荆棘,编排内容,便可以组织“回归自然”原始风光探险考察旅游。

(3)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多旅游亮点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现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该尽快将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在其旁边修建仿制品,立标识牌介绍古民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充实了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也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先人生活的艰辛,对游客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都峤山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能够展示给游客的只有很少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搜集、挖掘先人留下来的珍贵石刻字画、建筑、房舍、古诗文等,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