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5 18:36: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评职称专业技术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是一种说明类的文体,目的是向别人介绍自己一定时间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反映本人的技术水平。它有以下4个特点:
(1)自我性
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
(2)回顾性
这一点总结与计划正好相反。计划是预想未来,对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安排。总结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检验,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段的工作。所以总结和计划这两种文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计划是总结的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总结又是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
(3)客观性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它是以自身的实践活动为依据的,所列举的事例和数据都必须完全可靠,确凿无误,任何夸大、缩小、随意杜撰、歪曲事实的做法都会使总结失去应有的价值。
(4)经验性
总结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凡是正确的实践活动,总会产生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成果。作为精神成果的经验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成果更宝贵,因为它对今后的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特性要求总结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原则,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样 才能达到总结的目的。
二、 关于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写作的中心思想
写什么文章都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有一个写作目的。所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写作也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通过技术总结反映出本人已经达到或接近所要申报晋升的专业技术职务标准要求。说明在资历上、学历上、业绩上、技术水平上等几个方面符合自己要申报的专业技术职务标准要求。如果把这些方面阐述清楚了,就达到要求,就说明这篇总结是合格的,否则这篇总结应当重写或修改。
劳动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各个等级的职业(工种)都有明文的标准。考生要申报晋升什么职务,必须要将这个职业技术标准搞清,(这个标准就是我们的《国家职业标准》)明白达到什么条件才可晋升,衡量自己条件是否具备,具备条件的要通过总结反映出来。6
三、 关于撰写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的材料准备
在撰写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之前,需要进行材料的准备和内容的构思,最好按年度列出专业技术工作项目清单以及论文篇目清单(选择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项目和论文)。这个清单做为技术总结的一份素材,然后再分门别类地组织到总结之中。总结材料来源于个人的工作经历,所以材料的积累应该在准备申报晋升之前。平时考生要对照申报的职业技术标准,查漏补缺,及早准备。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多干一些技术性强的业务工作,如果平时不努力,申报时才准备,那就晚了。
四、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的写法
关于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的写法,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组织材料,但是也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借鉴。一般有按时间顺序写法;有按工作类别或工作部门写法;也有按申报技术职务要求的标准,列小标题写法。对于工作时间较短,工作经历简单,专业技术材料不多的人员,一般按时间顺序写,按年或按月写个人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企业参加技师考评的同志,一般是工作多年的职工,工作经历复杂,就应该按申报技术职务标准列小标题写了。如选择这种写法的好处是,给人感觉层次清楚,内容丰富,条理性强。另外自己在填写评审申报表或材料摘录表时便于摘录。尤其是申报较高技术职务时,建议应用这种写法格式。
五、 关于撰写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的注意事项
首先,撰写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总的原则就是要实事求是,这点要贯穿于整个材料的始终。总结选用的材料必须实事求是,查有所据。必要的要提供原始材料。在申报审查中,单位主要领导要审阅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的真实性,同时加盖公章证明材料真实有效。公示或集体考核打分工作,也是为了防止某些人为了符合申报条件,采取不切实际的夸大个人作用方式填写有关材料,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关键词: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
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档案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对于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自觉运用人才成长规律,对于打造一支创新型档案干部队伍,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人才保障非常有必要。本文以北京市在职的142名具有档案系列高级职称的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调查问卷、文献调研、访谈等形式开展研究,寻找其成长规律。
一、北京市档案高层次
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情况
(一)几个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明确相关概念,是统一思想、消除模糊认识的根本,是研究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基础。档案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总量指有专业技术职称和没有职称,在档案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数量之和,是可能成为档案专业技术人才的人员总量。档案专业技术人才是指在档案工作岗位上,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并已取得相应级别档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本文研究的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是指档案工作者中具有档案系列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员。以上关系如图1“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相关概念示意图”所示。北京市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是北京地区档案专业高层次人才成长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和稳定的联系。
(二)北京市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总量
截止到2011年底,取得北京市档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共有240人,在职的有142人,其中,取得档案系列正高职称的8人,取得档案系列副高职称的134人。北京市档案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总量约4000人,在职的北京市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约占总量的3.6%。以下数字及分析都是指在职的北京市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三)北京市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结构
从单位结构分析,机关(含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75人,约占53%;事业单位34人,约占24%;企业33人,约占23%。从学历结构分析,博士研究生学历3人,约占2%;硕士研究生学历20人,约占14%,本科学历100人,约占71%,大专学历19人,约占13%。从年龄结构分析,35岁及以下4人,约占3%,36-50岁107人,约占75%;51-60岁31人,约占22%。从性别结构分析,男21人,约占15%,女122人,约占85%。
二、北京市档案高层次
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
(一)高级专业训练规律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必须承载三项基本任务:掌握本专业领域相对先进的知识或技能,具备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职业操守,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必要的知识或技术创新;具有专业技术性,实现知识、技术、职业操守的良好传承。接受高级专业训练是提供承载这三项任务能力的良好方式。通过学习,将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知识和技能传承下来,是人才获得优势积累的最基本的方式,这种传承关系在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过程中非常明显。
其一,接受正规高等教育。从专业训练的主要途径看,学历教育训练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博士与硕士)。统计表明,学历越高,越易成为高层次人才。在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23人,约占16%,本科学历100人,约占71%,研究生和本科毕业学历人数达到87%。高等教育基础知识扎实是成为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重要的因素之一。
其二,有扎实的档案学知识背景。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大多数具有档案专业背景,在具有档案系列正高职称人员中,档案专业毕业的有7人,约占88%,在具有档案系列正副高职称人员中,档案专业毕业的有86人,约占64%。经研究,在教育阶段和职业生涯期间,毕业于著名档案高等教育学府,师从大家,更容易成为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以具有档案系列正高职称人员为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约占61%。
其三,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首先,注重提高学历层次。以8名具有档案系列正高职称人员为例,他们参加工作时的学历为大学本科7人,大专1人;工作以后,他们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参评职称时达到博士研究生学历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2人。其次,重视接受前沿知识与技术培训。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知识非常渴望,经常参加研讨会、培训会,以获得档案工作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二)工作实践历练规律
实践过程不仅是熟能生巧、固化专业的过程,也是向他人学习的过程。“常年工作实践锻炼”与“高等教育基础知识扎实”一样是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工作成绩的重要因素。以北京市具有档案系列正高职称人员为例,8人中有7人一直从事档案工作,1人有过转岗经历,参加正高评审时,从事档案工作时间最少的为7年,最多的为24年,平均从事档案工作17年;至2011年底,他们平均从事档案工作23年;他们绝大多数经过多个岗位磨砺,平均每人经历过4个档案工作岗位的锻炼。
(三)科研项目带动规律
档案科研项目是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一定创新性的工作,这种工作不仅需要有很多优秀人才参与,同时也能促进人才把自身的潜能调动与开发出来。依托科研项目,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居全国前沿水平的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获得档案科研课题的机会”成为档案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北京市具有档案系列正高职称的人员为例,每人都曾参与过档案科研项目,其中有3人获奖的科研课题达到9项。此外,这些人员还深入研究档案工作,6人曾参与编写著作,有的人员编著和参编的教材达到4部:最多者达到68篇,平均每人撰写论文26篇。
(四)“竞争选择”规律
人才竞争是一种必然现象。正是这种社会竞争培育了人的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成为高层次人才辈出的重要因素。人才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过程,每一个关口都面临着竞争。正是在这些竞争中,能者脱颖而出。档案系列职称制度是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培养、选拔不同层级档案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政策措施。档案工作者以北京市档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标准为目标,不断努力,促进自己成才。根据历年数据分析,有的参评人员经过4次答辩才取得档案系列高级职称资格。正是有这样的竞争选择才能促进档案工作者不断学习、加速成长。
(五)组织依托规律
在某些特定单位、群体中有高层次人才相对集中涌现的倾向,即一个目标科学、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人际关
系融洽的组织,有利于内部人才之间的切磋砥砺,取长补短,客观上加速了人才的优势积累,有利于一大批成员都取得良好成就。截至2011年底,在北京市档案系列正高职称中,北京市档案局(馆)的人员有6位,占75%:在档案系列正副高职称中,北京市档案局(馆)的人员有34位,占25%。北京市档案局(馆)成为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比较集中的单位。这与其工作人员承担科研课题、接受继续教育、聆听档案领域和相关领域专家授课的机会多,能够较早触及档案领域前沿知识有关,也与其成员之间能够经常切磋砥砺,互相启发有关。
(六)把握最佳成才年龄规律
人才成长都要经过继承期、创造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四个阶段,因此,人才发挥作用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以创造期为中心,是人才学习、创造进而贡献社会的最好时期。据研究,专业技术人才的最佳发挥作用时间是30-50岁,目前最佳年龄期有推后和明显延长现象。
据统计,北京市取得档案系列副高职称资格人员的最低年龄是31岁,最高年龄是55岁,平均年龄是41岁。取得档案系列正高职称资格人员的最低年龄为38岁,最高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为44岁;取得档案系列正高职称资格人员获得档案系列副高职称资格时的平均年龄为36岁,比只取得副高未取得正高的档案系列职称人员的平均年龄提早5年。
三、对档案工作者成为档案高层次
专业技术人才问题的思考
广大档案工作者都有成才的愿望,而人才成长又受多种因素制约,分析这些因素非常必要。
(一)影响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目前,北京市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在职的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只占北京市档案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总量的3.6%;年龄结构不合理,50岁以上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占总量的22%,35岁及以下的青年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只占3%。这些与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北京建设世界人才高地的目标相比有很大差距。
2011年,北京市档案局在全市专职档案员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了有效调查问卷641份。在回答“晋升高一级职称时的障碍”时,202位被访者认为是“学术成果不够”,148位被访者认为是“不能通过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在回答“不想取得高一级职称的原因”时,269位被访者认为是“本人是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104位被访者认为是“职称不与工资挂钩”。可见,“本人是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学术成果不够”、“不能通过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职称不与工资挂钩”是影响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
(二)成为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
人才成长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内因是主要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个人努力是成才的内因。通过个人努力成为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如下:
1.长期扎根档案事业,实现积累优势
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过程是优势积累的过程,优势积累是日积月累的功夫。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知识与经验逐渐积累起来,某些人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积累优势时,其素质与能力便会产生飞跃,向更高层次发展。在同样的自身条件和时代条件下,高层次人才成长与优势积累的效率和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优势积累的效率越高,人才的质量越高。高级专业训练、工作实践历练是效率较高的优势积累方式。优势积累需要长期扎根某项工作,几十年来如一日,刻苦钻研。档案工作者应该把发展档案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为外界环境左右,心无旁鹜,潜心钻研档案工作,不断积累,最终成为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2.实践工作与理论研究有机结合是成才的重要途径
实践工作与科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如果只重视实践工作,忽视理论研究,或者只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工作,在事业上难有大作为。档案工作者要注重从实践工作领域寻找档案学研究的新生点,不要畏惧写作,要勤于动笔,写出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和著作。用理论指导现实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实现更高层次的进步,成为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3.终身学习,成为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拥有超人的毅力,终身学习,勤奋地著书立说,总是站在档案事业的前沿。档案工作者要立足本职岗位,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和工作手段的发展变化。要不断提高学历水平,要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不但学习档案学知识、还广泛学习法学、历史学、信息学知识,融几门学科为一炉,达到以通驭专的境地。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在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使自己成为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三)优化档案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环境的几点措施
人才成长除个人努力外,成长环境等外因也非常重要。应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档案高层次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是深化档案职称评审改革,使人才能顺利地向高层次发展。建立并落实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指标的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探讨档案高层次人才的职称破格参考条件,研究评价指标的设置向一线人员倾斜,向创新人才倾斜。
二是为档案人才成长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和实践锻炼平台。采取各种学习方式,让档案人才在不断学习中提高知识水平。继续为档案人才提供到首都高校学习档案专业的机会,提高其学历层次。搭建档案人才终身学习平台,有针对性地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进行强化培训。提供实践机会,不断搭梯子、压担子,引导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
三是强化对档案专业人才的激励机制,有效发挥激励作用。现在档案系统中有些人员是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职称不与工资挂钩,成为档案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驱动力量减弱。面对这种情况,要建立对杰出的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奖励制度,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精神奖励,以不断激励档案工作者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引导其成为档案高层次专业人才。
四是发挥杰出档案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育人作用,尤其发挥具有档案系列正高职称人员的传帮带作用。以他们丰厚的学养、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格魅力带动、影响档案专业技术人才,帮助他们成长。
注释:
[1][2][9][11][12]:北京市档案局.档案系列高级职称数据库[z].1994-2011
[3][4][5][10]: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Z].1994-2011
[6][7][8][13]:北京市档案局.2011年度北京市档案局问卷调查[z].2011
参考文献:
1.孟秀勤,史绍洁.北京人才工作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白春礼.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里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徐颂陶,孙建立.中国人事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
[关键词]西南联大 学术纯粹性 改革 教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026-03
一、问题的提出
钱学森老先生关于人才培养的世纪之问由来已久,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似乎并不能给钱老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什么我们现在的高校培养不出大师呢?笔者结合盛产大师的西南联大,并比照当下教师的评价制度,对原因略析一二。
尽管处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但西南联大能够在短短的八年时间,为社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在各个领域都有建树的人才,这和当时联大的师生们秉承着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术精神分不开的。在联大的校园,这种浓烈的爱国情感使得联大的知识分子深刻意识到,只要文化不灭亡,那么我们的民族就是有希望的。他们以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来维系中华民族的血脉,坚定地投入用学术救国的行列中,以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报效祖国。然而,这种纯粹的学术精神恰恰是当下高等教育所缺乏的,尽管现在环境远远好过抗战时期,但我们的教育成就却无法超越西南联大。
广东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与京沪是可以分庭抗礼的,但是在文化和学术上却没有这种抗衡的资本。学界有京派和海派之说,但学界并没有岭南学派,倘若广东要在学术风气和治学风格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打造学术界独树一帜的岭南学派,那么广东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重点考虑如何重新构建健全的制度来保障学术的纯粹性。
二、西南联大的学术概况
(一)宽松的晋升制度
联大的教师职称评定并不注重所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物的数量,其规定:“国内大学毕业助教。助教三年,可升教员。国内研究院毕业得有硕士学位者,为教员。教员三年得升专任讲师。讲师三年得升副教授。副教授三年升得教授”。[1]同时,教师职称升任一级所需的三年也包括不在同一所学校的教龄。这表明教师的学术评价和职称评定方面,主要偏重于职业操守和授课能力。联大的助教和教员在评讲师职称时必须开出两门以上的课程,且授课受到学生的欢迎,效果良好,这是主要的条件。同时还要具有能够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发表过著作或多篇论文,但这只是次要的条件。讲师,在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被全院或全系师生公认,并在科研方面有学术专著或创造发明,都可提升为副教授。同等道理,副教授可提升为教授,且手续简便公开,准备好所需的材料,上报校常务委员会,经教师聘任委员会审议通过即可。[2]教授或副教授的评审,没有名额限制,为一切优秀的人才敞开大门。
可见,联大教师的晋升制度主要以任教的时间长短和授课效果为参考标准,不会因为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达到数量上的硬性指标而对其职称和待遇做相应的调整。众所周知,学术并非一蹴而就,很多学科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官员兼任制
联大纯粹学术氛围的形成,除了在聘任和晋升制度上赋予教师极大的自由外,其学科官员兼任制的实行也是重要原因。学校官员不会有特权,更不会因此增加薪资,而使教师获得额外的收益。(见表1)
表1:西南联大改定教职员俸给标准(1944年8月9日)
■
资料来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四)第485页
以上是联大规定的不同职位最低薪资和最高薪资,行政职务的工作人员和教师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不同层次的教师又有差别,教授最高可以拿到每月600元,但普通教员最高也只有240元。全校薪资最高的是三位常委:梅贻琦、蒋梦麟和张伯苓均,他们的薪资为每月710元。[3]而联大的其他行政官员都属于兼职,虽然有官职在,但并不增加薪酬。如算学系教授兼主任杨武之的薪额是590元,而教授姜立夫是600元,教授江泽涵是590元。从统计数据来看,600元是最高的薪酬,做官不一定拿得到,不做官能拿最高薪酬的大有人在。
1942年10月,联大的教授们集体拒绝了一笔特别办公费,这放在今天,等同于行政津贴,理应得到,但他们却拒绝了。“……盖同人等献身教育,原以研究学术,启迪后进为天职,于教课之外兼负一部分行政责任,亦视为当然之义务,并不希冀任何权利……”[4]这封拒绝信后附上了冯友兰、张奚若、陈岱孙等25位兼职行政教师的签名。实际上,在抗战后期,由于通货膨胀,很多教授的生活举步维艰,他们典当衣物及书籍,卖稿卖文,停止子女教育,实属不易,很多老师都要申请其他补助,但是他们却拒绝了理所当然的行政费补贴。可见当时的教授将学术研究和学生教育视为教师的天职,并不追逐行政职务,反而将其作为一种义务。
三、广东高等教育存在问题
(一)过于量化的学术评价标准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授、研究员职称评审条件,除了达到基本的学历要求、外语要求,专业技术工作条件、业绩成果条件和论文、著作条件都已经量化。教授或研究员的评审,其论文或著作应该达到以下条件之一:(1)年均授课240计划学时以上者,论文、著作要求:理工类5篇(部),文科类6篇(部);(2)年均授课120-239计划学时以上者,论文、著作要求:理工类6篇(部),文科类7篇(部);(3)年均授课60-119计划学时以上者,论文、著作要求:理工类7篇(部),文科类8篇(部);(4)年均授课59计划学时以上者,论文、著作要求:理工类9篇(部),文科类10篇(部)。[2]从以上的规定中可以得出,教授的评定主要看课时量和论文的完成,并且没有详细的分类,而是笼统规定理工类和文科类。但实际情况是,学科之间的差别很大,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科目,单纯的论文数量并不足以说明学者们学术功底的深厚。高校的教师本来是学术自由的主体,现在他们不仅要授课,还要进行科研,因而教师们是十分疲惫的。短期内,为了达到所规定论文的数量,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文字垃圾出现,从而造成虚假的学术繁荣。
(二)“以刊论文”负面影响加剧
广东高校在教师职称论文的评定中,除了上述的授课量和论文数量给出了具体的规定,同时也对所发表的论文刊物作出了限定。“论文”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其中应有二分之一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3]
以刊论文,其目的是促使高校教师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期刊,并不是某一学科的专业平台,而是多种学科交杂在一起,学科边界并不清晰,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在CSSCI1998-2006年的600余种来源期刊中,刊登单一学科论文的期刊只有4种,刊登1到3个学科论文的期刊只有29种,刊登10个或10个以上学科论文的期刊占总数的72.3%。[5]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学术期刊不是专业期刊而是综合期刊,在审核投稿者的论文时,可能无法区分学者的真正研究水平。此外,为了评价方便,在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和项目申报等方面,行政部门常常依据学者们所发表的论文进行评定,这直接导致了恶性循环。实际上,广东各高校都对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实施不同的奖励,如广东商学院规定核心刊物的科研计分为4-5分,非核心的一般期刊则为2分,然而深圳大学则只奖励核心期刊,对于非核心期刊的论文无奖励。[6]如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高校教师为了在核心期刊上,量体裁衣,只注重发表在哪里,而忽视了他们真正应该写什么。
(三)官本位现象愈演愈烈
现在的高校,越来越多的学者热衷于做官,因为做官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不同级别的官员在学校的地位、待遇和话语权不尽相同。在项目申报、评奖评优方面,有行政级别的教师比普通教授更具有优势。行政级别将高校教师分成三六九等,在某些学校,行政工作人员的工资比一线教职员工要高很多。更何况,教师成为官员后,要忙于事务性工作,忙于上级领导的考核,忙于各种应酬,他们哪有时间去做研究?而现实的情况下,高校的官员不仅仅是官员,他们还要继续当教授,做科研,带研究生,其结果可想而知。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但科研成果含金量少却不会给他们的职位晋升带来不利。高校的校长一般都是任命制,很少进行公开选拔,31所副部级大学校长职务由中央直接任命,这也是因为行政级别的存在而导致的直接结果。并且,不同学校的校长的行政级别不同,中山大学是985高校,校长的行政级别为副部级。普通本科一般为正厅级,与地级市的书记、市长级别相当。试想,当高校的教师都热衷于做官时,又有多少人可以在这种风气中保持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学术精神?有多少可以拒绝成为行政的附庸呢?又有多少教员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自己的一片净土,以期若干年后将自己打造成大师呢?
四、广东高等教育改革的对策
高等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不在于硬件条件。想当年,联大的师生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外部环境是何等恶劣。现在各方面硬件要比过去好很多,而教师们都忙于,评职称,上课念课件,内容人云亦云,少有创新。行政化现象愈演愈烈,高校官本位主义导致许多学者无法安心教学,却争着竞争各种行政岗位,以寻求相关利益的实现。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还在于我们的评价考核标准不恰当,直接导致了学术纯粹性的缺失。主要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尊重学科差异,合理设置考核标准
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授课和科研,因此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考核。授课部分,应该积极推动学生评价。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授课的好坏,理应由学生进行打分,促使教师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对于不同年龄的和不同职称的教师设定相应的授课量,如青年学者主要是完成授课任务,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中;而中年学者由于其拥有长期的教学经验,则可以重点进行授课,传播知识,减少科研任务。科研考核方面,由于学科之间的巨大差异,各个学科应该采用适合本学科评价的标准,分二级学科甚至三级学科,重点是学科内的比较,不同的学科应该有符合其学科特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重点。对于人文学科,由于其研究成果的现实价值存在潜在性,更应该采用和自然科学不同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论著代表制度。如果该学者的论著是其学科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那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免除量化考核,也许在这一时期没有发表其他论文,但他相应的待遇不应该有变动。应依据不同学校的学科特色,制订更加详细和更具可行性的考核标准,逐步降低对论文数量的要求。
(二)推动同行评审,营造宽松学术氛围
同行评审是利用同行专家在其擅长的学科,对某一成果的价值做出判断。由于专业的类似性,使得同行的专家们对相似的问题,在评审过程中更客观,能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因此同行评审的效果是直接的。对于高校的教师来说,同行评审形成的舆论压力对其工作更具有约束力。同行评审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因此,选择合适的评审员非常关键。而成为评审员的首要标准是在其研究领域内具有十足的公信力,选择的成员也可以包括国外的同行,以增加评审的宽度。评审员的选取和评审规则应该透明化,对外界公布评审的流程和结果。此外,应当采用双向匿名制,对于利益相关者,要进行回避,采取不记名投票制,定期更换专家库,建立专家信誉档案等。
(三)学术回归原点,去除行政化
为了让高校的教师单纯地追求学术,行政化现象势必要得以纠正。去行政化,并不是单纯地去行政,行政是必要的,对于日益庞大的高校来说,行政工作人员不仅是为学生服务,也应该是为忙于授课和科研的教师们服务的。去行政化只是去除行政权力在教育氛围内的过度作用,有能力的教授可以成为学校的行政官员,但不能将各种利益和官职挂钩。因此,不仅仅要淡化学校的官本位色彩,而更要加强学校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管理。要加强大学内部建设,保障教师的地位和权益,强调学术的价值要高于行政权力,让学术主导高校的运转。应从实行校长遴选制度开始,取消行政级别,改变以往的政府任命制,真正由教授选出职业化的校长。如此程序产生的校长能够首先实现高校的独立,让校长根据学校的特色,组建行政工作团队,在校长的带领下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得教师们真正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纯粹的学问。
五、结束语
在大学做学问的教师们,不缺乏对其学科真正有兴趣者,但由于现行的各种考核制度,扭曲了他们的本意,疲于奔波各种不恰当的考核,浪费了很多时间。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一批真正做学问的人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这样才会培养出独立精神的人才来为社会服务。广东省应改革当下不合适的评价制度,维护学术的纯粹性,赋予教师学术自由的权利,让教师醉心于授课和研究,还校园一片宁静。
[ 参 考 文 献 ]
[1] 西南联大改定教职员俸给标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四)[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485.
[2] 黄晓通.大学贵在有大师——回望西南联大教师聘任[J].文化学刊,2010(2):48-53.
[3]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三十四年四月份俸薪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四)[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488.
[4] 西南联大25名教授拒受特别办公费致常委会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四)[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