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技术教案

劳动技术教案

时间:2022-10-13 09:0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技术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劳动技术教案

第1篇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有人曾风趣地形容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就如你刚从商店里抱出最新配置的电脑,你的这台电脑转眼间就落伍了,因为店内新到的电脑就在你前脚踏出商店的大门时悄悄地又升级了。是的,我们常常为花了好大努力刚弄明白这个应用软件是怎么一回事,更新版本的软件就又出来了,杀毒软件的更新速度之快更是以月、周、日进行升级换代。信息技术的这种高速变革和发展是不是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方式带来一点启示呢?就拿教师备课写教案来说,我们通常习惯于在纸上写教案,那么这教案是否也能像电脑软件一样可以经常性的升级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尝试用电脑书写教案和管理教案,感到借用电脑这个现代工具写教案不仅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而且教案还能在教学工作中随时及得以升级。

一、实现原教学资源的再利用。

相信多数的美术教师都有同感,由于中学美术每星期就一节美术课,如果学校的规模不大,初中各年段都只有一个教师担纲,每年只要教材不变,授课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教案年复一年的写着,美术教师多数的时间却消耗在毫无创新的书写上,有时为了应付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还不得不将教案写的八股一些、规范一些。另外,在教案本上写教案,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了,教案也旧了,来年要上这一堂课,多数教师也不会去翻找旧教案,还得按照书写教案的要求标准再重复劳动,造成原有资源的浪费,而用电脑写教案具有可以随意增添、删除,存贮容量大的特点,它能很好地保留原教案里教学的精华,删除自己认为不太满意的地方,增加更合理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到教案中,特别是美术课需要备一些范图,在电脑上进行绘画和图画资料的插入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教师的劳动就从过去的反复爬格子,不断的书写转化为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创造性劳动中来,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大大节省抄抄写写无谓的劳动。

著名画家徐悲鸿曾有名语:“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可采入者融之”。这名话虽谈的是画法,但也同样适合指导教师备课,用电脑管理和书写教案对原教案中佳者守之和对不佳者弃之,未足者增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十分有效地塑造明日的社会”。不难看出以计算机为主的新技术将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电脑管理教案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极大的便利。

1、 共享网上信息资源

过去教师书写的教案相对封闭,所开发、应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往往就是教参之类有限的几本书,虽然也可以去图书馆找资料,但是中学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图书馆资料的难找和不全,倘若不是很重要的课,如公开课、汇报课等,很多教师一般很少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而用电脑书写和管理的教案,只要一根电话线,我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因特网神奇的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登陆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论文,下载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拓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提出的打破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中心原则,提倡知识的综合性、兼容性、应用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网上交流、教研

因美术学科属于小学科,在校美术教师一般仅为一至二名,势单力薄,过去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对非统考科都比较不重视,将音、体、美小三门简单地划在一起教研,美术教师难以分享群体的智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横向的网上交流形式,可以登陆相关网站共享互联网资源,参加网上论谈,同行之间也能彩互相用电子邮件交流,以此拉近了同行之间的距离,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局部走向整体,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使教案更趋丰富,充实。

三、实际效益

新学年开始,我再次打开上个学年度的教案,结合新课程培训中所学到的新理论、新的观点,不断地融合到原教案中,有的根据美术课上课所处的授课条件、授课场所的不同,写出了不同版本的教案,如:欣赏课有在普通教室上,也有在多媒体教室上;写生课有在教室写生,也有在校外写生,其课前的准备方法也不尽相同。总之,电脑书写和管理教案,使我的每一劳动都在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的创造性劳动中。

第2篇

对教案的“仇视”主要来自于对教案的管理 现教传媒网 2004年3月26日    “作为教师,写教案不写教案,或写得很潦草的教案乃至抄写教案,孰是孰非?课讲得不好,但教案写得好是否可以得到认可?如果课讲得好,是否就允许教案写得很简单或潦草?”3月12日,《现代教育报》“管理”版刊发两篇文章,对教案提出质疑。其实,尽管一线教师对教案的微词颇多,但他们对教案的“仇视”主要来自于对教案的管理,而不是教案的本身。

    教案“罪莫大焉”?

    对教案的指摘,概括下来主要有三点:     ———“教案无用论”。写教案教师做“无用功”、“出工不出心”,于教学毫无益处,“大约也就是练练字了”。不仅如此还“浪费教师时间、压抑教师个性、阻碍教育创新”。     ———“教案工具论”。教案是领导检查、评价教师的工具。领导懒惰或无能才会在教案上和教师纠缠不清。写教案是迫于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抄抄改改、巧妙应对”。     ———“形而上教案论”。教案从“物化的书面计划”走向“头脑中清晰的思路”,变成“书中夹注、兴之所至的教材点评和只有本人能领会的符号和提纲挚领”。     由此可见教案“罪莫大焉”。果真如是耶?我想就以下几点和大家商榷。     教案与上课存不存在因果关系?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个立论成不成立?如果不成立,备课和教案的确没有什么用处,是“无用功”,不写也罢。但作为一名任课教师,我深知备课对教学的重要意义。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教师拒绝备课,乃至不负责或狂妄地说:“我不用备课就能上好课。”     我认为最简单的备课也要做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前者指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即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后者指教学过程的计划和安排,即解决“怎么学”的问题。教案的重点在后者即形成教学之预定方案。二者不能顾此失彼,特别是不能盲目重视内容轻易忽视形式。一个教师,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通晓古今,如果教学中没有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学生也不会买你的账;即使你殚精竭虑苦心孤诣嚼碎吃透教材,如果教学中没有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学生的收获也不会很大。因此我认为,教案不仅有用而且必不可少。

    有效的教学首要是教案

    虽然教学过程受师生情绪、环境、条件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千变万化、难以预料,教案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有一定局限,但不能因此而否认教案,而是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案、设计教案、制定教案。课程改革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组织实施教学,首先应该在教案上下功夫,而不是给教案扣上“无用”的帽子,踢到一边。 教学是艺术,更是科学。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扎扎实实的作风。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也是在严谨认真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难道不做精心准备,不进行周密计划,盲目走进课堂,随心所欲就能培养出“富有灵气、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学生”?     传统教育模式过于强调教学的科学性,忽视艺术性,造成僵化的教学管理和教案模式,让教师苦不堪言。今天我们提倡改革创新、彰显个性、弘扬教学的艺术性,但要谨慎,不能走向另一极端———强调艺术性忽视科学性。高超的教学艺术来自于娴熟的教学技术,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于扎实的工作作风。“头脑中清晰的思路”会因课堂复杂的情况而模糊,让教师手忙脚乱;带有预见性和指导性的“书面计划”,却能让教师心中有数、游刃有余。“书中夹注、兴之所至的教材点评和只有本人能领会的符号和提纲挚领”留下的印象是零散的、杂乱的,只有汇集在一起,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形成严谨的方案,才能切实起到作用。因此,形而上的教案要慎言、谨行。

    招来“非议”缘于管理

    但是,教案为什么会招来这么多的“非议”呢?我想根源不在教案本身,主要在于教案的管理模式和对教案本质的认识。僵化的教育思想必定带来僵化的教育体制,僵化的教育体制必定形成僵化的教育管理,僵化的教案正是必然产物。于是教案由教师必备变成教师负担。更有甚者,某些领导和管理部门以“教案论英雄”,让教案承载了许多不应该承载的、也承载不了的东西,使教案成为僵化管理的工具,人为地加剧了这种畸形的演变。因此教案当改,不能废。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应试教育的危害而废除考试一样,也不能因僵化管理带来的教案的弊端而废除教案。否则,同样是因噎废食。这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忽左忽右的思想,于教学改革不利。     众多一线教师对教案的“仇视”主要来自于教案的管理,而不是教案的本身。教案本身并无过错,但要呼吁科学的教案管理,还教案以本来面目。如何改,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打破固定模式。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计划,是教师个人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沉淀,理应是充满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作品,而不是统一模式和过程的“产品”。必须要打破模式观念。同时也要防止“自由化”倾向。不是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学是科学,基本原则和内在规律,是不可违,更不能逆的。因此对这条建议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尊重规律,打破模式。     第二,废除“抄写”教案。以前我所见到的教案一大部分是教材的翻版,甚至是更加精细的教材———连篇累牍的公式推导,大段大段的原理概念,条分缕析的知识脉络。所有这些内容,有的在教材上写得明明白白,教师只需要“抄书”就可以;有的是教材的编写纲目,教师只需要简单“总结、摘抄”就可以。难怪有些教师觉得写教案是“无效劳动”,因为这些概念、原理、推导过程,教师早就心知肚明,教材上写得清清楚楚,何必再抄写一遍呢?这样的教案于教学毫无益处,不要也罢。     第三,施行“设计”教案。“抄写”和“设计”都是动词,“抄写”针对的对象是一个,就是教学内容,“抄写”的结果只是教学内容的再现。而“设计”关注的对象是整体,包括教学全过程,如:对象、情境、条件、手段、方法和内容等等。“抄写”教案和“设计”教案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抄写”教案用手,是“体力劳动”;“设计”教案用脑,是“脑力劳动”。因此,“抄写”教案枯燥、繁琐、做的是“无用功”,教师厌倦。“设计”教案富有挑战和创新,充满个性化,如能实施定能得到教师欢迎。作为教师,也应该认真“设计”教案,避免“抄写”教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设计”教案并不排斥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案的组成部分,但不是重点,更不是全部。     我校在教案改革中,着重有三个方面的突破:     ———改革教案的主体。要求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设计意图,即“要干什么?”;二是教学内容,即“干什么?”;三是教学活动,即“怎么干?”引导教师在制定教案时不断思考,采取什么方式、组织什么活动、使用什么手段实现教学目标。这样,促使教师制定教案不是抄写教学内容,而是思考教学设计。     ———改革检查的重点。检查教案时重点不放在书写上,虽然也对书写的规范性提出要求,但不是检查的重点,而把方案的可行性、实效性作为重中之重。     ———改革检查人员的构成。检查人员不应全是行政领导,而要有“专业人士”,如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共同参与检查、评估。

    

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机械制图 实效性探讨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图板、丁字尺等绘图工具、绘图仪器已经被计算机所取代;图纸等技术文件已经放进了计算机磁盘;手工绘图已经被计算机绘图所取代。因此制图课的教学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出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明晰培养内容,调整教学内容

学校要科学合理地实施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适时的改革与调整,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及时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习提高有用的相关知识。例如以前对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制图的标准要求较高,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以及图纸幅面等标准可以不作要求(字体可以随意调整,比例和图线可以改变,标题栏和幅面可以选用模板)。

二、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把制图课讲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让枯燥的条文变得有趣,除了有很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基础与机械原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这些知识在机械制图中的零件结构、表面质量、加工方法、材料选择、技术要求、连接装配关系等方面都要用到。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应用自如地举出生产中的典型例子,让机械制图与实际结合起来。作为专业课教师还必须以当代最先进的知识智能装备自己,不断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落后的知识结构。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制图课教师除了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几种计算机绘图软件,以便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和绘图技巧。同时,专业课教师还应具备金属加工、装配和测量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跟紧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机械制图作为各类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及时吸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把握教学改革的动向,增强教学的预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的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基础课,它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作为一名专业课老师,我一直认为机械制图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学科,有些学生因为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即便是比较简单的零件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三视图的绘制,所以对这门学科的教学很有挑战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校里的教学要和企业单位的需求接轨,生产、加工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要淘汰那些不再适应新形势下需求的教学内容。

四、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做好教案

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具有相当水准的教案是教好一门课的必要条件。教学,教是首位。要备好合理性教案,要求教师不仅深谙教学之道,而且要专业知识渊博,能讲、能做,同时能不断地吸取本专业新信息、新科学、新知识来充实提高自己。对于《机械制图》教师则要求既要懂得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又要懂得机械、掌握新国标,并能实际画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好教案。如何备好合理性教案?在这方面我首先就是熟悉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来看教材,对于教材的每部分内容,我都会仔细研究,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这部分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每备一份教案,先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检查回答每个问题,直到最后没发现遗漏,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才认为教案合理。在备好课的前提下,我觉得要教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离不开一位重要的朋友——模型。因为机械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所以只有充分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初步印象之后,我会选择一些类似的模型,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慢慢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强化训练

要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练习是很重要的。课堂讲解和练习的时间以一比一来完成,我一般把练习题分为一般题和提高题两种,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这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还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及时批改,可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训练了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第一、耗时费力,制作嫌烦。由于我校90﹪教师都是才通过培训课件的制作,制作一个稍微好一点的课件,从课件的下载到整理至少需要3-4个小时的时间,甚至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再加上上课前至少要提前10分钟左右拿钥匙开门,启动电脑等准备工作,下课后关电脑,打扫卫生等需要更多的时间,课后还要填多媒体教室上课登记表等,所以部分教师觉得耗时费力,制作课件嫌烦。

第二、领导优先,扼杀教师积极性。我校的一位教师通过几个小时的时间制作好课件,且在教务处有了预约,该教师已经从教务处拿了钥匙打开多媒体教室的门,启动好电脑,学生都已经进了教室,突然另一个班的学生也来了,该教师问其原因,说是某某副校长叫他们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该教师说我已经提前预约了,请你们转告某某副校长。不久教导主任打来电话,要求该教师把多媒体教室让给某某副校长上,这位教师只好带着他的学生回到原来的教室上课,这严重扼杀了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严重不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第三、“拿来主义”的影响。经过调查,大部分教师的课件都是从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或其他网站下载的,这些课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网站上的课件一模一样,原封不动地拿来就用。我不能一概而论地用“好”与“不好”来评价这些课件,其中某些课件确实很好,但不适合我们乡镇中学的教学实际。教师都知道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这一道理。 所以别人的东西再好照搬照抄过来自己用效果不一定就好。

第四、缺乏创造性。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在今天,创造教育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创造教育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部分。课件的制作是上课的关键。课件的制作则成为多媒体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因此,课件的制作应具有创新性。不少教师不能很好地将课件制作的结果通过课件设计体现出来,缺乏新的课件制作理念。 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的个体劳动所致。我通过对教师的课件进行查看,很多课件是一成不变的引用别人的课件, 其实课件的制作应包括收集素材、制作、修改、再修改等过程。

第五、缺乏收集身边素材的能力。通过查看课件,大部分教师的课件都是在网上搜索或下载的。其实除了从网上下载或搜索外,我们还可以收集和挖掘身边的素材,如:我在制作《网页设计》的课件时,其中我搜集了很多会泽的旅游景点图片来制作幻灯片,通过幻灯片的演示,让多媒体课件跨越了时空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第六、教师对教案制作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通过对教师的教案和课件的检查,我发现部分教师的教案制作的能力有待提高。有部分教师只有课件没有教案,甚至部分教师认为上多媒体课不要教案,这种观点更是错误的。常言道:教师教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无论用教案上课还是多媒体教学教案的制作都非常关键。教案直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艺术等方面的能力。制作教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部分教师过分注重图片、视频、音乐等,整个课件就像放电影一样,从讲课到练习,甚至是板书全做成课件,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放,会弄得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教学无重点,非教学因素干扰了学生的学习方向,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还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七、教案和课件脱离。通过对教师教案和课件的检查,有些教师有教案也有课件,但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教案和课件脱离。有些教师上多媒体课,就是先按照平时在教室上课一样,把内容上完了,然后放一遍多媒体课件就算是上多媒体课。这样学生很不感兴趣。其实我觉得应该把教案和课件进行整合,根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应把重点、难点和问题设计制成演示文稿,让学生紧跟教学思路。

第八、课件制作的视频较多较长。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检查,发现部分老师的课件多而且长,严重影响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甚至拖课现象严重,影响学生下课的休息时间。这会给学生带来厌烦的感觉,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5篇

【关键词】工程制图教学;CAI电子教案;教学设计;界面设计

1.计算机多媒体电子教案教学的基本特点

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即一种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教学系统。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利用CAI电子教案授课已被广泛应用。同其他助教型CAI课件及录像教学不同,电子教案授课不是课堂教学中锦上添花的穿插式讲授,而是完全甩掉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全程CAI教学。电子教案授课的工具即多媒体电子教案,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教学要求,自行制作的、供自己使用的课堂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软件。上课时,由教师操作计算机,通过视频投影仪、投影大屏幕等设备将教案向学生演示。演示过程由教师随堂讲解,运行速度由教师手动控制,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课堂节奏,将经多种媒体包装后的授课内容逐一详细深入地呈现。就总体而言,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取代了一部分传统教学的手段,而且能实现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大大增加课程容量,提高课程密度。由于利用多媒体、网络通讯等手段,使课堂讲授更直观清晰、更具吸引力。因此不论从理解或记忆的角度看,计算机辅助教学都能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教学内容。

从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看,CAI教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1.1有利于发扬光大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精华。与传统授课方式一样,电子教案体现了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劳动,因为教案是教师根据对学生特点的把握,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亲自编制的。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自行讲解,自行控制演示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完全能模仿传统教学方式中循序渐进的传授知识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讲课的方式、节奏和进度;师生之间思想互动,情感交流,更利于教学呼应、教学相长,这正是课堂教学的精髓所在。因此,电子教案授课能有效发扬光大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精华。

1.2发挥了多媒体信息资源的优势。电子教案授课效果的优劣与教案本身的质量高低密切相关。电子教案融文本、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形象逼真的动画,使得一些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并着力对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渲染和剖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大屏幕动画演示,模拟传统教学方式的作图板书,过程高效、生动有趣,并且可以无限次数“重做”等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

1.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解放了教育生产力。电子教案授课完全甩掉了传统的黑板、粉笔,节省了教师课堂板书、画图的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使得课堂信息容量增大,丰富了授课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由于教案中的教学素材,如文字、图表等用电子教案制作出来后可以永久保留,不需每次上课都重新设计、重新绘制。因此将教师从机械、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1.4电子教案制作方便,修改容易。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需要不断地补充、修改教案。在纸质载体的传统教案中,修改很困难,尤其是大幅度的修改,往往需要重写教案,耗时费力,使教师不胜其烦。而电子教案修改容易;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内容作局部的修改,对相应的教学素材作适当的调整,经“保存”后,即可形成一份新的教案,使教案常用常新,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与传统教案相比,电子教案制作技术难度不大,制作周期短,依托目前流行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普通学科教师可独立编制完成。

2. CAI电子教案教学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工程制图课程是大学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主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以及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空间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工程制图教学以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模式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辅以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的静态展示,引导学生分析空间几何关系,理解三维空间形体与二维平面图形之间的对应转换。显然,教学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因此,工程制图课程多媒体电子教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形式多样、形象生动、信息量大、重现力强等方面的优势,以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将教学内容用多种媒体包装后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有利于对知识深入理解的教学环境,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根本目的。因此,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堂教学规律,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溶入现代教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是保证电子教案质量的关键所在。

2.1电子教案必须注重“意义构建”,打造好CAI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整合的基础。CAI技术的发展为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但要充分发挥CAI的多种优越功能,在教案设计时必须首先充分注重教学的意义构建。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学习者知识意义的构建,因而整个教案都要以“意义构建”为中心去设计和实施。

工程制图课程课堂教学是由多个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大量CAI课件进入课堂,使得原本就复杂的教学系统构成要素发生了变化,也使得教学系统的操作更加复杂化。要使CAI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达到和谐统一,就需要对CAI与工程制图课程进行整合,使课程内容的各要素相互渗透,整体协调,使系统各要素及整体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减少知识体系的分割及学科间隔离,把不同的知识体系有机联系起来。CAI与工程制图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把CAI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把它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和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载体。要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把CAI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课堂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融合,在系统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根本的变革。

2.2电子教案应体现课程的内容体系,它既不应是文字教材的翻版,也不应是传统教案的电子移植。电子教案的内容就是教师课堂演示的内容。教师在对课程内容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提炼出课程各章节的框架体系,将对应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单元,再将每个知识单元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然后,以知识点为核心制作电子教案中的微教学单元。例如,将“直线的投影”这部分内容作为一个知识单元,以单元内的“各类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的实长”等知识点为核心,分别制作的“小课件”就构成了电子教案中的多个微教单元。最后,将各个微教学单元按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师的讲课顺序编排。这样制作出来的电子教案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具有相当的柔性;不拘泥于某一特定版本的教材,方便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加工、重组教案。

在课堂教学中,电子教案应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而不求面面俱到。细节内容可由教师讲解发挥(或由配套教材体现),有助于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3电子教案应注意把握本学科的思维特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工程制图学科的思维特征是不断地完成“空间

平面”、 “平面 空间 ”的动态思维,即不断地画图和读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的局限,无法对思维的动态转换过程做形象直观的展示,容易使学生陷入极度的思考之中。在电子教案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动态图形处理功能,充分展示图形的生成和转换过程,使抽象的理论按照它的本来面目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让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化。例如,在视图表达部分,通过动画、仿真等技术表现空间立体的平面抽象和平面图形的立体再现过程;在剖视面部分,着力表现剖切面切剖立体的过程和断面及断面后面的剩余部分生成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把握图形的生成和转换的全过程,不但促进了对有关知识的学习,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运用CAI教案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教与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不是用来为课堂教学做点缀。所以要注意发挥CAI的技术力量,去做传统教学器具或手段不能做或做得不完善的事情,从而更合理地优化教学资源,构建互动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领悟工程制图的本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建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如果CAI教案只是用来验证知识的结论,就只能整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CAI教案在设计和制作上都要从启迪创新角度出发,围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进行。通过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联想,激活学生的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同化新知识,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4电子教案应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媒体的教学特征,对教学媒体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工程制图教学的特点是:以图为主,建立概念,说明原理,推导特性和规律;以图为主进行实践。从工程制图课程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基本理论的阐述,空间立体和构件的图示,还是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都必须依托于图形。因此,图形(包括静图和动画)是工程制图课程的核心元素。在教案中,可以用大量的规范图形直观地展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画法及标注方法。文字主要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表达,以及对知识的总结归纳、对图形的注释和关键提示。文字应简明扼要,切忌连篇累牍。运用CAI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空间逻辑关系变得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在数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动画能通过一幅幅画面艺术造型和动态模拟,将各种空间几何关系,各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简要夸张地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明力。在教案中,应注意应用动画加强对课程重难点内容的渲染和剖析。例如,选择一些教师用口头和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空间概念,层次复杂或难以想象的立体构造过程及投影作图过程用对应的二维或三维动画表达。

动画的画面设计,是影响动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动画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念。例如,对于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投影变换、截交相贯、组合体视图画法等强调作图过程和步骤的内容,用二维动画表达,动画的设计就应与作图的思路和手工作图步骤相一致。上课时,教师通过计算机键盘或鼠标手动控制,在投影大屏幕上一步一步地进行动画演示,模拟传统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作图示范,效果惟妙惟肖。在演示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随时停下来讲解,并可以无限次地通过“重做”——再现作图过程。三维动画设计应着眼于展示生动清晰的空间概念和形象直观的动态过程,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在讲组合体三视图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一组三维动画:在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的基础上,制作出组成该组合体的各个基本形体的立体图,并将它们以不同的角度展示出来,然后象搭积木似地逐个组合在一起,最后将组合体慢慢地转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从组合体的内部到外部,从一个面到另一个面。栩栩如生的动画效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组合体的构成、各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表面过渡关系,并且印象深刻,为下一步学习主视图的选择和三视图的画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表明,在电子教案中,通过合理选择和精心设计的教学媒体,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瓶颈”,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担,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真实可信,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3. CAI电子教案的界面设计

良好的界面设计应做到:主题突出、图形清晰、文字简炼、视觉明确、色彩和谐、整体协调。

3.1画面要直观。电子教案是用于课堂演示的,因此,画面一定要直观,即文字、图形、图象、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应视觉清晰、准确无误、含义明确,不应有多义性。考虑到一部分学生距离屏幕较远。因此,教案正文部分的文字应设计得稍大些,整个画面颜色的对比可设计得稍强些,确保计划范围内的学生都能看得清楚,否则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2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当前的教学内容上。为保证主题突出,每一画面应只设置一个概念及与此相关的教学信息。课堂演示时,画面上的各种信息应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讲课的节奏逐步呈现,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当前的教学内容上。

3.3画面信息的分布结构符合人的视觉心理规律。视觉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人的眼动规律,人眼对画面的左上方区域总是最先注意到,而且观察频率最高,而画面右下象限为最低观察区域。因此,界面设计时,应尽可能将主要的教学信息或需要重点观察的对象放在画面的左上方区域。如果画面内容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重点内容恰好落在观察频率低的区域,则可通过色彩对比,明暗变化或其他提示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对主要的教学信息优先、充分地感知。

3.4将正文的大小标题用不同的字号加以合理的间隔。标题通常对内容起到概括和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教案中如果将正文的大小标题用不同的字号加以合理的间隔(至少应相差两个字号),使标题与内容区分开来,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注意到这些标题,以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脉络结构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同理,将正文中的一些关键字(不可太多),用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字体区别于其他的内容,也可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3.5防止媒体应用中的负效应。连篇累牍的文字,拥挤、杂乱的画面布局,强烈的色彩对比,各种媒体信息呈现时大幅度的快速跳跃,令人眼花瞭乱的动画效果等等,诸如此类,都会耗费学生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使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大脑和眼睛不能持久适应,容易疲劳,造成媒体应用中的负效应。

4.结论

成功的CAI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应用。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师自己开发制作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已逐步成为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如何利用好现有的CAI课件,编写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电子教案,应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夏俊芳、赵纯清,工程制图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与CAI的有机结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67~69

2.袁望姣,工程制图CAI课件(J),宜春学院学报, 2005年02期; 53~56

3.杜力、冯俊,工程制图教学中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探(J)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05期; 100~102

第6篇

这些教材的难易程度,锻炼价值和对生理心理的影响,由体育教师去认真组织。即备课,这种备课,很大一个程度是教案外的备课,他所涉及到的内容如下:教案外备课除了我们正规的和其它教师一样的备课,编写教案之外,这里主要研究教案外的备课,就是必须准备但又不能写下来的备课。就是教师必须进行准备,而又不必写进教案的课前准备。教案是体育教师上课的课前准备,亦称备课,而备课、是教师进入教学前的最后一道程序,优与劣,体现着一个体育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体育教师,除同样具有教书育人的共同点外,还必须具备实际的完成动作技术的能力,从事教材所要求的实际活动,这就是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不同点。关于教案外备课,作为体育教师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技术,其内容概而成为以下几点,当然这并不是完全的。

一、备社会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重的体力劳动随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任务相当具体地转移到体育教育工作者身上。

独生子女大量涌入学校,家长既要子女身体健康又不愿子女吃苦的矛盾心理逐渐显露,体育教学的一定强度、一定难度、一定动作技术和一定运动量的内容难以完成。再加上家长的“痛心”对体育教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都市化的生活,逐渐递减着学生们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活动数量和活动强度。因此,备课必须考虑到这种社会因素,把所任班级的学生作一番社会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这一环节的工作量,不小于钻研某项教材,是当今体育教学首先应备的一课。

二、备学校条件

祖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但教学大纲和教材又是统一的。如何因陋就简,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克服场地器材奇缺的状况,对广大体育教师和普通学校都是一大难题。因此,备课还须从学校的场地器材、学生人数、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以及教师如何进行切合实际又符合大纲规定课时数量等问题去考虑。进行这一环节的备课,个人是无法完成的,无论教师多少,都涉及到场地器材的合理使用,发挥其最大作用的问题。

这就需要体育教研组同志的通力合作,根据学校具体的场地、器材、教材内容等特点,商定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整个学校体育形成一体,达到人尽其力、地尽其极、物尽其用的目的。

三、备气候

从教学计划上所考虑的各种教材和单元内容应刻是比较全面的,然而,有体育馆的学校并不多,阴晴雷雨难以预料。因此,备课的目的是要有效地防止无思想准备,临时上堂,敷衍行事或根本不能上课。这就要求备课时,要作好上室内理论课内容的机动准备,所任课年级的理论教材应做到胸有成竹,防止天气突然变化而手足无措,甚至干脆放任,从而造成不良影响。

四、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能增进同志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取长补短,体现集体的智慧。备课时还可以学习别人,提高自己,有些技术动作及其配合,集体磋商后可以减少课堂示范的安排时间,达到合理,从而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备学生整体

一般说来,学生爱好体育的程度不同。教师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才能心中有数。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的过程,就是教师的备课过程。因此,备课应把所任课程班级的学生统一到教材的要求上来。这个过程将产生链锁反应,对体育后进生姓名,所差原因,所要采取的补救措施就是备课,具体内容是课外的锻炼还是训练。这需要体育教师花大的精力,工作的韧性以及自我牺牲的敬业精神以及业务素质和政治素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体现着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劳动态度直至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程度。

六、备学生的倾向性

学生群中,总有几个体育爱好者,他们在同学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他同学因为他们有着一定的体育爱好而产生一定的倾向,由羡慕他们到亲近他们。这些爱好者又爱以他们的爱好而建议老师上他们所爱好的体育内容,但老师又不可能完全以他们的意志为意志。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专项运动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能满足这部分同学提高他们技术的欲望,那么这部分学生必将对老师失去信心,备课应考虑用学生的特长,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达到兵教兵、一个带一群的目的。

七、备教师自己

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每个假期开学前必须认真备一备自己,提前10天或一周调节好自己的饮食起居,作好自我检查。

具体地说就是提前对自身身体进行适应性练习,去掉由于假期休息和其它原因而产生的生理惰性,在某个单元教学前先检查自己,能不能完成所授内容的动作示范,对动作技术是否产生了前摄抑制,是否产生了消退抑制。因此,必须具备树立终身从事体育教学的思想。

八、备恰当的技术动作

一个教师所掌握的技术难度一般比初学者要大得多,但在讲解示范时应恰到好处。拔高的示范并不可取。备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把学生的实际练习课上成学生的欣赏课。难度大、优美,教师示范时可获得学生的喝彩、掌声。当要求学生练习时,他们往往后缩,望而生畏,示范讲解再好也得重来,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重新示范。因此备课应尽量从简化分解入手,让学生看示范后感到的是简单,我定能做,唤起他们跃跃欲试的心理。在逐渐掌握的情况下增加难度。循序渐进,达到教材的教学要求。

九、备临时课

体育技术运动教学具体,教师示范只能成功,切忌失败。一旦失败,则在学生面前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给学生带来负面心理影响。无论是器械项目还是一些技术动作,一旦失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相当一段时期或在这一届学生中很难磨灭,还会惯性很久。因此,临时备课就是放在教学之前,一方面检查场地器材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即是否符合老师示范,是否美观,便于学生练习,方便老师指导,符合场地卫生条件。

另一方面提醒教师自己对将要进行示范的动作技术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难度较大,又具有危险性的一些技术动作,自己必须先试一试,有几分把握或还缺几分把握,离教材要求是否有差距,是否满意。对需要学生帮助示范的动作,可提前进行沟通,以免上课时耽误组织的时间。

十、备教师情绪

第7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合作精神 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五个方面: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英语教学需要改进和发展,语境的教学和实际的应用应该是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方便地展现教学内容,创设较好的英语语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增添色彩。第一,信息技术可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模拟语言环境,帮助教师有效突破重、难点。第三,信息技术可以辅助教师灵活设计课堂内容,优化单词教学,增强学习趣味性。第四,信息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仿真英语语境,为学生展现口语交际的平台。第五,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够扩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但是信息技术的英语不应局限于课堂,也应该引入教研中。

近年来我们对网络团队教研这个词慢慢熟悉起来,各地每年都在举办类似的竞赛。这些活动的丰富说明信息技术在备课、合作教研活动中有很大的利用空间。教师中作中分工合作集思广益,分享共同的资源,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修改把它用于课堂。

传统的教研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劳动方式个体化,媒介材料纸质化,与此相适应,教研方式是现场实时的常规教研方式,布置上级要求,学进度与要求,讨论公开课研究课等。教师的教研话语权很有限。在工作方式上存在缺陷:资料少,智慧少。没有机会深度教研,教师难以进行知识管理。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交流让工作方式趋于简便、深入,教学研究应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一、备课电子化

教案可以展现我们的思路,让我们清楚看到上课的流程。但是不断抄写反复并不能提高效率。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自己学案、教案等的模板。我们对于每节课的准备都有认识和要求。如果把备课向电子化发展,教师的教学资源就会更丰富,教师能更好地选择适当的资源用于教学。我们的工作成果应该向知识管理发展。当然教师间的这种分享和交流是建立在共同付出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坐享其成,别人给什么就用什么。学生、课堂、教师的教学风格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去粗取精、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完善每个人的教学成果。这种健康的合作可以促进教师的合作,为教师营造很好的共事氛围,减轻教师的负担,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在合作中可以分担单元的内容或者是同一单元的不同部分。有些老师负责学案,有些老师负责练习等。在英语组每年的工作计划中应该要求老师不断提供新的资源,补充完善这一学校的电子资源库。

二、教参资源化

教学参考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教学建议,它展现的内容是非常局限和单一的。教师面对海量信息可以吸收很多,同时也要筛选很多。同事之间可以轻松地利用网络找到合适的资源,分享资源。在第一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信息电子化带给教师的产物就是不断完善的资料库。每节英语课教授的内容基本集中在一到两页纸上,课本上面出现的内容很有限,我们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生字词。

三、教研网络化

教师中的新生力量不断涌现,每个人都处在信息化社会。我们也属于网络主体,网络具有大众化的优势和跨越时空的优势。教研的网络化可以提高教师在网络环境下从事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可视化表达的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教师的教研不再是一种个体劳动,教师的合作可以成为一种网络协作发展。不同学校不同地域老师之间的交流不再是一种障碍。老师们不用为了听一堂优秀的课而挤满礼堂,而在电脑旁就可以看到各种优秀的表现,发表看法。

四、网络同伴互助

第8篇

“教育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劳动,不能只看结果,更要看过程。”教案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过程之一,它表达着教师的创新思想,“教”要成功,需要“备”的先行。

我们在教学视导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行为随意,教学低效;在课后翻阅教师的教案时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模糊空泛,教学过程罗列教学内容、知识点,缺乏师生活动设计,备课上课两张皮;在座谈交流中还了解到,一些教师不知道如何备课。只备知识不备教法,只备教材不备学生;还有一些教师不愿意认真备课,导致上课效率低下。由此看来,需要在教师的备课与编写教案环节加强引领。

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创新教学设计为突破口,以“教学目标的三维融通表述”以及与之相应的教案书写格式变化促进了课堂的变化。

“教学目标的三维融通表述”的基本格式是:“组织方式或学习方式、方法、工具”+“行为主体”+“行为条件、程度”+“行为动词”+“知识点、能力点”。教学目标的确定关注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确定,关注学习方式、方法、工具的确定,关注目标的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强调教学目标确定的合理性,目标指向是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行为的主体是全体学生;使用的行为动词要清晰、可把握;学生行为的实现程度具体化,尊重学生差异;预设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课堂资源的生成性,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与途径,使教师在教学环节预设的时候不仅考虑“要教什么,培养什么能力,培养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充分考虑“用什么方法、手段、途径去达成目的”,全方位预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为了指导教师完成有效的教学设计,应改进了备课机制,把原有的备课本重新进行设计,与上述教学目标表述方式相配套的是以表格的形式分“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来呈现的教学过程设计。

在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方面,重点关注:①提出问题环节,引导教师注意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要符合教学内容及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②问题解决环节,合理运用教学组织方式,凸显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结论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允许不同结论的存在。③交流反馈环节,注意解决问题过程的交流讨论,注意就学生的结论本身开展发散流讨论。④课堂训练环节,注意单项能力和多向能力兼顾训练、理论性题目和自我表现型题目兼顾训练。

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与每个环节特定教学内容或任务相适应的教学组织方式、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工具的具体运用和操作,探索师生双边活动设计的时效性、生成性资源的选择性、学科素养的个性化。提倡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组织方式;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选择上,着重探索眼看、耳听、口说、手做等基本学习方式的合理使用及其内在联系,强化说、做方式的运用;在每个环节知识点的处理上,提倡教师至少渗透一种思维方法并让学生感悟这一方法;在教和学工具的选择上,强调必需性和有效性。

要使课改理念真正回归教学实践,就要进行目标、动机、过程、方式、方法、工具、结果的检测及评价等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操作。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探索这些基本因素在概念课、实验课、阅读课、写作课、新授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中如何处理。为实现“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行为,体现既发展共性又凸显个性的有机统一。学校应成立“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两级教研网络,按照“集体研讨,撰写预案(选择内容,钻研教材;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加工整理,撰写预案)——资源共享,突出个性——操作实践,反思总结”的集体备课操作程序,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突出个性、反思提高”的备课模式,即展示了集体智慧,又彰显了个人风格,突出“资源化+个性化”的特色。

学校教科处、教务处提出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目的是明确教学工作的导向,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研究工作回归到教学活动基本因素的研究上来,而不是禁锢教师的创造性;目的是在“规范管理”与“个性创新”中,鼓励教师教学技能自主发展、自我提高。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教学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对备课这一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进行审视和反思,引导教师从写教案的重负中走出来,广泛猎取各方面的知识,加强教育教学楼理论学习,体会教材和课程标准所渗透的教育思想,让教师钻研教法,选择适合学生和教材的教学方法,研究学生,掌握学生思维方式,习惯、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实际问题情境,从而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教师还要常写教学心得,从而使教学设计的意义更加深远。

好的备课只是一种框架、一种指向,一种优化,它是一种粗放、机动、可变的教学设计。 我们提倡教师撰写板块教案,在写上求活、求实、求简、求精,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变教案为学案。

新课程要求教师除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外,还要备课程资源、备过程与方法、备学生活动、备教师指导等。教案也要增加课堂调整与思考等内容。我们一方面提倡教师注重过程评价,发挥教案的使用价值。学校采用课前说课、领导随堂听课、教研组听课、常规推门听课等到不同形式,对教师课前准备、课间追记、课后教学反思、写教案心得等方式进行管理评价,引导教师用教案把课上活,避免备课与上课脱节,促使教师在互动交流中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提倡教师注重阶段性集体评议,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学校每月至少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评议一次。把同年级同学科的优秀教案选出来,供其他教师参考,引导教师对下阶段的教案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

第9篇

关键词:现场管理;问题;原则;对策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对施工企业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即要追求企业利润又要确保满足质量、安全、进度的要求,只有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达到目标的实现。

1当前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的因素难以实现全面有效控制

现场施工的操作型工序产品一般均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入劳动力众多,故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怎样实现对操作人员全面有效控制对于监理单位及承包商均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1.2质量控制过程中产品难以全面检查,部分质量隐患易遗漏

事实上,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产品面广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导致了一些质量问题的遗漏。怎样实现对于操作型工序产品成果的全面控制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

1.3安全意识不高,责任不明确

安全意识是做好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进程的工作。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没有深入学习,而且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施工现场,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淡薄。

1.4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

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过程中,投入物料的面广量大,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实践工作中,监理工程师经常感到工业化的设备及批量产品质量离散性小,往往通过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测试产品质量即可得到评判及控制。但多数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如砂、石、砖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往往随时进场,如何实现对于材料的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也是一个困难的课题。

1.5对于现场施工工序产品检测出现的偏差不可避免

由于工作量巨大,纠偏的难度及损失相当大,纠偏措施的决策也较为困难。在实践中,操作型工序出了偏差若不及时发现往往造成大面积返工。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但对于工期造成的损失已较难弥补,同时承包商也易受到较大的损失。事实上,纠偏措施的难度及损失较大,解决问题的关键应放在事前控制上。

2加强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2)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设置安全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3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3.1搞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是决定因素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为的失误,以人为本。在这方面主要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强对人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参加施工管理的员工懂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即管理产生精品,管理产生效益;其次,当前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拥有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就能搞好施工管理,整个工程施工中公司集中主要技术骨干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专门的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并由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整体管理水平加强,从而保证各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第三,根据各个工程的特点,在使用人方面从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素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素质等方面考虑,实行全面控制,根据人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的心理行为控制人的使用,量人所用,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

3.2规范生产施工,严格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项目质量控制好能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加强质量管理,就是要在符合项目功能、工期和费用要求的情况下,通过质量管理避免或减少损失和错误。加强质量管理必须明确该工程的质量要求,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方案,使每项工序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从而有效的组织好质量管理,使工程项目达到优良工程、精品工程。此外,必须向实施者落实质量责任,灌输质量意识,根据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经常进行考核、奖惩,防止追求施工高速度和低成本而牺牲质量。

3.3保护现场工作人员,做好安全工作

安全管理是施工

现场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加强安全管理必须对每个人做好三级安全教育,使之对安全生产有个清楚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和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施工安全无小事,始终把现场施工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中,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安全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管理,切实做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切实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同时,制定好安全管理细则,严格执行有关制度,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使工程项目达到达标工地、样板工地。

3.4合理使用材料和设备,做好保护工作

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低材料储备。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认真计量验收,同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此外,由于施工现场的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施工现场材料流动情况的影响,因此应将材料储存场地选在对施工现场影响最小并靠近安装地点的地方,选择好交货路线,以避免对施工作业造成影响。同样地,材料在安装前应进行适当保护。

在设备管理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机械利用率在机械配套选型中,注意一机多用,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3.5抓好进度计划的实施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效益追求

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保证项目及各个工程活动按计划及时开始,并在实施过程中监督项目以及各个工程活动的进展状况,在工程过程中记录各工程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及完成进度。在各控制期末将活动的完成度与计划对比,确定各工程活动、里程碑计划以及整个项目的完成程度,并结合工期,生产结果的数量和产量,劳动效率,资源消耗,预算等指标,综合评价项目进度状况,并对重大偏差做出解释,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找出需要纠正措施的地方,评价偏差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同时,应结合后续工作,分析项目进度趋势,预测后期进度状况、风险及机会,提出调整进度措施。项目正式开始后,必须监控项目的进度,以确保每项活动按计划进行,掌握各工作包所达到的实际状态,即完成程度和已消耗的资源,在项目每个控制期末对各工作包的实施状况,完成程度,资源消耗量进行统计。

4结语

作为施工企业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项目,才能在预定时间发挥效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做一项工程创一项名牌树一块丰碑,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黄雪红.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08,(11):172-173.

第10篇

在目前,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教师普遍感到每天的时间不够用,在校除了日常的上课还有批改作业,学生辅导等工作,想多花一点时间认真备课却感到力不从心。很多教师常常是在晚上回家后备课,难免出现资料收集不全面,教学素材准备不充足的现象,备课显得不充分。面对摆在我们面前的种种困惑,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教研组集体备课,不仅需要本校教师交流,还需要听听外校同行的意见。这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可以集中来自各方面的智慧,但是把许多人召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固然是个好主意,但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大家都有空的备课的时间不好选,大家都能到场参加备课的地点不好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教育工作中,教师面对互联网中的大量教育教学资源需要自己去收集整理,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共享,造成大量资源与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低下。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我们研究的这项课题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我校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为主要内容,探讨网络环境下的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模式,提高教师备课效率。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博客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教研组集体备课平台,利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形式,将教师收集、整理、制作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再加工与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集体备课的内容也由单一的集体备教学内容,发展到以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评价为核心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性备课,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网络得以实现。

我校理综组教师开通个人Blog,搭建教研组集体备课平台。教师以教育随笔的形式,记叙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事件、细节或引发的感想。成员相互之间把自己的资料、个人的观点思想分享于所有教师,利用Blog,实现了与校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学习。我们成立邢台六中理综教研组QQ群,搭建教研组集体备课平台,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充分享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畅所欲言,凝集集体智慧,实现教师间资源的共享,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模式,主要是主备备课、网上研讨、课堂展示、课后评析、教案定稿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备备课,各备课组选定一节备课课题,在集体对教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推选出一名教师进行个人备课,主备将备课教案公布到QQ群中。第二阶段,备课组教师通过网络参与评价、讨论、点评。而后,主备教师根据意见及个人思考提供第二份教案,再公布于QQ群中。活动进入第三阶段课堂展示,同备课组教师每人试教,教研组观摩,其他听课教师参与研讨,进入课后评析。教师在QQ群上个人反思,通过比较,相互切磋、学习,彼此提高分享,最后完成教案定稿。

我校理综教研组在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体备课中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达成几点共识。

1.在教研组集体备课中要做到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避免备课流于形式。

2.在集体备课中,每个教师可以对集体教案进行个性化处理形成个案。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班级学生实际,在难点处理、教学方法以及布置作业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做好教学后记。

3.在教案检查中教研组重点检查教师写的个案和教学后记部分。教师的教案要学进度、教学目标、教材的难点重点和统一复习考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个案”中要体现能力训练、作业要求的分层,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4.通过后记强化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期末形成教学案例与反思。

通过《网络环境下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理综教研组教师切身感受到集体备课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实现资源共享。每位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掌握的教学资源一般是不同的。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不仅实现了本校教师间的资源共享,还可以与校外的同行专家沟通交流、互通有无,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达到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和利用。

2.节省时间和精力。基于网络的集体备课不用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去准备相同的教学资料,很大程度地使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任务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从事教研教改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第11篇

【关键词】《通信电子电路》;教案;多媒体;课程设计;教学效果

《通信电子电路》是通信工程专业特别是无线通信方向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重要基础课程。由于绝大多数通信电子电路工作频率很高,因此学习方法、分析方法、实现方法跟很多先修课程区别较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为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创新。

在数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多管齐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用于实际教学,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1 认真写好教案

教案是教师在熟悉课程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预先设计。教案的编写过程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核心过程之一。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成为授课主流的今天,为何还一定要编写教案呢?因为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虽然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教学直观性,但是编写教案能使教师更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通信电子电路》的课程性质及任务,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五大章节:LC谐振网络、正弦波振荡器、高频放大器、模拟调制和解调和反馈控制电路。教案的设计要体现出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比如LC谐振网络的重要内容包括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品质因素Q的理解和计算等;正弦波振荡器要体现出起振和维持振荡的条件;高频放大器要区分输入信号是大信号还是小信号等等。

优秀的教案是教师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帮助。想要写好教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平时要注意拓展知识面,编写教案时才能不与日新月异的知识脱节,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例如在撰写FM发射机结构框图部分的教案时,由于现今的FM发射机已很少采用多级倍频器来产生所需要的载波频率,因此教案上应对这类已淘汰的方法作合理取舍。

2)科学确定课程结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来灵活编排课程结构,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最佳的方式展开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4)教案中应该体现讲授知识时采用的具体方法,并明确这种方法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授正弦波振荡器时,从时域波形上可以直观判断振荡器输出的波形种类,但如果要定性判断输出波形质量,从频谱上看则更为直观。

5)教案要不断完善。撰写教案不是一次性劳动,初稿完成后,需要平时不断充实和完善。教案是课前的一种教学设想,能否行之有效,还得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教师只有在讲课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教案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充和修改教案,经常检查教案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找出原因和改进手段。

6)提前编写教案。只有提前编写,才有充裕的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至于遇到特殊情况措手不及。例如,在讲授AM调制在频谱上属于线性搬移时,就应该提前估计到学生可能会问频谱的非线性搬移问题,此时最好提前编写一个关于频谱搬移的对比表格,以此举例说明,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印象。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大学生天性好动、追新、个性,多媒体教学手段声像兼备,图文并茂,活泼直观,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能明显提升教学效果。

专家们已经普遍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活泼、生动、直观,能把枯燥的文字、画面、图表、公式等变得有声有色,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信电子电路》的教学内容中不乏比较枯燥的推理、证明和作图。例如在讲到晶体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类型时,随着输入信号的强弱不同,以及晶体管基极直流偏置电压的极性和大小不同,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类型可以是A类、AB类、B类和C类等,而区别这些工作类型的根本是晶体管电流导通角的不同。那么如何将电流导通角、输入信号的强弱和晶体管基极直流偏置电压有机联系起来呢?传统的黑板教学很难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座标轴上画出相应的静态特征曲线、动态波形图,并且使各工作类型与相应的特征曲线和动态波形图一一对应起来,就可以直观地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本科的很多课程中都要学习和消化一些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通信电子电路》也是其中之一,仅凭教师在黑板上的静态板书,学生认知的直观性基本为零,几乎注定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能把枯燥、抽象、静态、乏味的推理过程变为生动活泼的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和动画,充分调动学生所有感官,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思路会更清晰,教学大纲中的重难点也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到Y参数等效电路时,如何正确画出一个实际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是关键。多媒体教学时,可以设计flas,对每个元器件的作用和等效情况分别予以标注,并对实际电路图作动态等效替换,同时用EDA软件(EWB、Multisim等)仿真,从而直观地解决这个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3 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动手能力

各种教学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能看、能听、能感觉等永远不如实际多动手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信电子电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科学,决不能只重理论不顾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不少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很高,90多分,但却连一个非常简单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实物电路板都不会做。因此,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非常重要。

在课程设计时,可以将EDA分析和仿真技术融会贯通,结合《通信电子电路》理论,提出要完成的课程设计任务,在实验室或者机房,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仿真和调试电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和仿真、实际电路制作和调试、教师验收和总结”的设计步骤,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均衡掌握,改变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的问题。

课程设计的实践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通信电子电路》课程学习中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电路设计中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理论到实践转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4 小结

学生要真正学好《通信电子电路》,必须同时在理论和实践环节下功夫;教师要真正教好《通信电子电路》,必须通过认真写好教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重视课程设计等多种方法,努力钻研,不断摸索。只要师生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学农,丁彦青,温玲.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孙菊如.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第12篇

    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本着勇于革新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学年在学校首先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一是抓现代化设备,二是抓软件开发,三是抓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四是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总目标为"开展科研兴教,加强各科教学实验、探索、新型的素质教学模式",促使师生全面素质提高。

1、抓学习提高。

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水平,根据"宣传发动,组织学习,全面展开"的工作安排,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并参加各级的评优课,定期上实验研究课、观摩研究,同级同科或跨级科的听课评课,撰写优秀教案,论文的交流评比、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科研、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

2、抓基本功训练。

刻苦磨练教学基本功是我校的常规要求,学校以科研能力、电脑操作、语言表达、外语水平、课堂艺术、板书设计、软件制作、论文撰写、设立优秀课件、论文、教案展览交流为主要内容。要求40周岁以上教师和40周岁以下教师分别掌握不同的英语常用语。

3、抓软件开发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开展的软件开发培训,在校内举办软件制作学习、脚本的撰写、录像摄制等内容的培训,领导与教师一道参与软件开发工作,并进行软件制作研讨会及软件制作评比,成果展示等活动,一年来,大多数教师能根据各自任的科目制作软件,制作的软件有语、数、英、美、音、信息技术、自然、思品等学科近三十多个。

4、抓课题研究

学校对教师实行"高标准,严要求",每上科目都有学科的实验课题,每位教师能承担实验任务,目前开展的实验课题有:《基于校园网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库应用》等。

5、抓师德修养

学校全体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是"努力把小学办好",为此我们提出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是"忠于职守、献身教育、勤奋敬业、严谨执教、为人师表、爱生如子",提出的具体口号是"用教师的爱心"换取家长的放心,用教师的辛勤劳动换取学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