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17:10: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名著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重译者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翻译伦理理论中,切斯特曼(Chesterman)归纳出译者伦理的五种模式,视角仅局限于译者。中国学者杨洁、曾利沙著文“论翻译伦理学研究范畴的拓展”,从学科系统建构层面对翻译伦理学的研究范畴进行整合并作出拓展,但也未涉及原译者—重译者的伦理问题。笔者认为,就重译而言,重译者应恪守相应的道德规范,遵守重译时的三个原则:
(一)贴近原作者
一位世界级儿童文学作者艺术魅力的展现在于是否有真正理解他的译者。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有堪称典范的翻译,也有平庸的作品。重译者应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地了解原作者,知晓其身世,了解其风格,透视其灵魂,并在翻译过程中与其“对话”,并达成“心灵上的契合”。儿童文学名著的作者,他们往往了解儿童的审美情趣及认知水平,写作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儿童,因此要求重译者也应具有儿童的情怀,在气质和风格上尽可能地更贴近原作者。而在实际翻译工作中,许多儿童文学名著的重译者或喜欢抛头露面去展现自己的个性,自身发挥的随意性相当大,或过于追求优美的译文而忘记原文,结果错译漏译百出,损害了原作者的用意,也贻害了儿童文学名著忠诚的读者。
(二)爱护读者
译者重译时在传达异域文化的同时应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儿童文学名著的读者群虽有成人,但主要是儿童,其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与成人有所不同,童趣是儿童文学名著重译时应关注的重点。童趣,是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动的情调趣味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映,通常是儿童文学中情感色调趣味性的总称(《儿童文学词典》,1991:22)[3]。在重译时应从目的读者的这种特点出发,通过一定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等语言手段将儿童生活和心理的各种特点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而且,由于时代的变迁,儿童的审美需求也有所变化,这就要求重译者也应与时俱进,满足新时期儿童读者的需求。身处在不同时代,受到审美倾向、社会经验、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读者会对原作有不同的审美期待。为适应不同时代儿童读者的审美需求,可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三)尊重原译者
英国学者纽马克说:翻译是一项“崇高的求真的职业”(Anderman和Rogers,2003:55)[4]。要使翻译事业蓬勃向前发展,译者应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重译者在接受翻译作品时,首先应考虑原作有没有译介价值,其次应看自己能否超越前译者。路文彬在《贴近大师——我看“名著重译”》一文中提到:一位研究法国文学的朋友,受“名著重译”热的感染,跃跃欲试重译起《约翰•克利斯朵夫》来,但对照了一下傅雷的译本后,认为自己没有超越傅雷;在理解罗曼•罗兰的精神方面,也尚未达到傅雷的高度,于是没过多久便中途抽身了。这位朋友的严谨和自觉令他感动[5]。因此,重译者如果认为原作有译介价值,自己也能胜任此项工作,那就可以接受。而一旦接受了任务,应竭尽全力去完成,决不能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重译者应在动笔前充分研读理解原作,了解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的反映,并综合各旧译本,借鉴旧译中的精髓,再与自己的再创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既尊重了原译者的努力,也有益于文化的积累传播和继承发展。
“借鉴—超越”重译观
重译者在恪守相应的道德规范,遵守重译时的三个原则的前提下,应关注重译的独创性问题。“筛选积淀重译论”由辜正坤于2003年提出,指的是在合理利用一切已经产生的译本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并注入新的更好的表达法,最终合成翻译出最佳度近似于原作的译作。[6]该概念刚提出之时,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刘全福发表了《在“借”与“窃”之间:文学作品重译中的伦理僭越现象反思》一文,认为这一理论有鼓励翻译剽窃之嫌[7]。而笔者认为,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筛选积淀重译”确曾存在并推动了翻译事业的向前发展。萧乾谈到《尤利西斯》的翻译时认为,如果原译者译笔偶有“神来”之处,欢迎未来译本采用。他提出,文化本身(包括翻译)是积累的一个过程,后来者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新译本会在已出现的译本基础上产生。如果为了怕前面的译者扣“抄袭”的帽子,就绕弯子译,那样受损失的是读者[8]。然而,“筛选积淀重译”与“抄袭”、“剽窃”有本质的区别。在《说文》中,“剽”之本义为明目张胆的抢夺,“窃”是谓“盗自中出曰窃”。在译界,“剽窃”又称“抄袭”,就重译来说,是指窃取别人的译文稍加修改,然后堂而皇之地冠上自己的名字。而“筛选积淀重译”是指合理利用旧译,其重心在于“借鉴”。“借鉴”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同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对于重译而言,“借鉴”的手段是合理有效的,承继旧译之长,从而最大限度促进翻译作品质量的稳步提高,这是其理论内涵的合理之处。重译者在接到任务后,应首先仔细研读原著,全面了解原作者,对原著的精神实质与表达作全盘的考虑。与此同时,可借鉴读者反响较大的各个旧译本,或在纠正旧译词句方面,或在表现手法、修辞功能及风格再现方面超越旧译。儿童文学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直以来深受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的喜爱,1922年赵元任首次将其翻译成中文,迄今为止重译本多达几十个。下文以四个中译本为考察对象,试就重译本在借鉴与超越旧译两方面稍作分析与鉴定。
(一)借鉴旧译
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有许多双关语与语言笑语,原本是很难翻译的,如果逐字翻译,可达到精确,却会失却原有的韵味。对于这些文字游戏部分,不妨从段落整体去考虑。赵译中,“猫儿,明月,梦,满满儿”都以字母M开头,达到与原文相仿的功用,也将原文俏皮、诙谐的风格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旧译中此处翻译已经完美,重译者为避免雷同而完全抛开旧译,其实并不可取。如陈译中“耗子夹、月亮、记记、还有多半”没有一个是M发音的,中文行文不通,也会使儿童读者产生疑惑。而吕译中“老多老多”虽然生僻,但其翻译策略也是从段落整体考虑,与赵译如出一辙。旧译中若有精彩之笔,重译者从已经产生的旧译基础上进行筛选,并去粗取精,借鉴旧译,或许更能贴近原作者的用意,也是尊重了原译者的劳动,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积累。
(二)超越旧译
关键词: 职高语文课外读物 问题 原因 建设建议
近些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职高生阅读语文类课外读物的情况很不乐观。从我任教的感受来看,近几年职高学生在语文课外书籍的阅读量上甚至比几年前的学生有所下降,语文课外知识也不如前几年的学生丰富。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职高生阅读语文课外读物?大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课外阅读。二是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没有动力进行课外阅读。三是适合职高生阅读的语文课外读物比较少。四是在阅读过程中缺乏师长的有效指导。
一、职高语文课外读特缺乏的原因
在影响职高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因素中,语文课外读物自身的匮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近几年书店里学生的课外读物类书籍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在这些语课外读物类书籍中,适合职高生阅读的书籍更是少之又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当前职高语文课外书籍缺乏的现象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高语文课外阅读长期得不到重视,导致作者和出版社没有利益驱动来写作、出版更多的作品。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效益成为许多作者和出版社优先考虑的因素,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他们宁愿花更多的精力去写作、出版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畅销书。职高语文课外读物市场比较小,获利不大,因此不少作者和出版商不太愿意冒着微利甚至亏本的风险推出一些职高语文课外读物。
其次,现在书店里确实有不少新出版的语文类书籍,但是,这些书籍却存在着儿童化和成人化两大特点。在琳琅满目的语文书籍中,有许多是装帧精美的儿童礼品读物,这些读物图文并茂,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课外阅读材料,但对职高生来说,这些读物缺少系统性,也缺乏深度,并不适合进行阅读训练。另外一些书籍则是一些较为难懂的专业著作,适合大学生或专业人士阅读,显然,这一部分书籍也不适合职高生。
最后,部分读物有误导青少年之嫌。近几年来,随着央视《百家讲坛》等栏目的推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阅读人文类书籍的浪潮,不少此类小说应运而生。在这些小说中,有些既有严谨的专业依据,又有生动的文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但也有部分作品纯粹是虚构,即所谓的穿越文学、架空小说,阅读这些作品,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的职高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阅读观念,影响对语文课程的学习。
二、职高语文课外读物建设建议
由于适合职高生阅读的语文课外读物相对匮乏,如何建设职高语文课外读物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实际上,职高语文课外读物这一市场还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只要出版商精心组织策划,各方齐心协力,政府部门给予引导扶持,各方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就可以收获可观的经济效益。教育主管部门、课程开发者、史学工作者包括职高语文老师、作者、出版社、书店等相关单位人员应积极配合,行动起来,为职高生创作更多的适合的语文课外读物。
首先,从课程层面来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职高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并精选了一些文学名著供学生阅读。我们可模仿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更加具体可操作的课外阅读要求,并推荐一些优秀的语文课外读物以供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在语文教材之外,还有一本读本,读本不作学习要求,但是里面收录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也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语文课程体系中,可模仿这一设置,也编写一些语文读本,从一些优秀的语文著作中选取一些和学生所学课文配套的作品选段,从而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这一点做起来不难,毕竟普通中学教育这一块已经做得比较好了。职高可以向他们学习取经。
其次,从出版物层面来讲,各方面应通力合作,编写一批符合职高生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的课本配套读物和语文普及读物。正如前文所说,当前许多课外阅读书籍存在着儿童化或成人化的问题,真正适合职高生阅读的作品不是很多。针对这一情况,出版商应联合广大史学工作者和职高语文老师,利用后两者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为职高生编写一些既符合时展又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课本配套读物,让职高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出版商还可以组织编写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语文普及读物,让一部分对语文感兴趣又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假期的时候,有适合自己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作品来阅读,提高对语文的认识。
再次,努力改编一些史学名著供职高生阅读。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史学名著,不同时期的史学名著都代表着那一时期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阅读这些优秀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我们要选择一部分适合职高生的史学名著出版发行。当然,就如同文学名著在给职高生阅读时需要做一定的改编、缩写一样,对这些史学名著也需要做适合职高生的改编,以符合职高生的认知水平与阅读习惯。首先,将史学名著作一些通俗的改编,以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理论性的文字,应加以必要的简化与解释。其次,有些史学名著篇幅较长,可对其内容进行缩写或精选。最后,对于一些史学名著,可在正文前面加上必要的导读。以上的方式可降低学生阅读史学名著的门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亲近名著。
最后,在不能改变现状的当下,重要的是培养职高生的阅读意识,让广大的优秀文学作品走进职高生的视野,走进职校的课堂,以此提高职高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职高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而适合职高生阅读的语文课外读物却相对匮乏,如何更好地建设职高语文课外读物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方应通力合作,行动起来,从课程建设、出版物发行等方面着手,为职高生提供更多优秀的语文课外读物,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曾丽英.高中语文教师如何适应课改的需要[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04) .
一、学会鉴赏,掌握方法
文学鉴赏是开放性、研究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与素质教育倡导的突出鲜明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尤其应该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同时,以激情去撞击学生形象思维的火花,引发审美的创新意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打下生活体验的基础。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著名理论,他反对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主张教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杜威认为,学习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学习和增长才干。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借鉴这一理论,还要在此基础上锐意创新,建立完善的课程理论。文学鉴赏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形象性、实效性和创造性的五大特点,综合语言学、文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文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汇合的框架,富有鲜明的创新精神。为了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多读中外文学名著,勤于积累,增强语言感悟,品味生活酸甜苦辣的滋味,贴近丰富的生活现实,理解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典型方法,理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创作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第一,形象思维始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第二,联想、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心理形式。第三,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教师点拨文学鉴赏知识只是引路子。要相信学生,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鉴赏作品,讲出真实的感悟和思想。学生独立思考,“心有灵犀一点通”,心灵感应要比教师硬灌给的知识更有价值。
二、鼓励写作,提高水平
学而不研则浅,研而不写则虚。作为文学爱好者的学生,对文学情有独钟,感悟性强,有写作欲望,有研究灵感。笔者认为,学习与写作是文学鉴赏的孪生姐妹。她们彼此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新课标把文学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历年的中考和高考阅读题都考文学作品鉴赏。于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强与弱,水平的高与低,得分的多与少,牵动了莘莘学子的心,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的好坏,也涉及文学教育的深层领域,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撰写研究性小论文,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因为撰写研究性小论文是动脑动手实践的思维能力训练,是提高审美能力的综合素质的成果。所以,笔者认为这种能力训练有助于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通病。通过强化小论文的写作,切实提高文学鉴赏的写作水平。例如,鉴赏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笔者首先要学生到图书馆借书阅读。以“围城”为小说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思考,再思考,要求学生读作品,勤动脑,上网找有关评价文献,构思小论文的观点,选择作为论据的典型材料,运用比喻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充分论述《围城》命题的深刻思想内涵,阐明永恒的人生哲理。然后,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写作,从不同角度论证了题目,并研究概括了关键要点:(1)《围城》的含义是:结婚和整个人生都好比是一个“鸟笼”,好比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2)人生也有被围困的感觉,钱钟书用犀利辛辣、幽默诙谐的笔调,描写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丑态,塑造了某类人物的畸形形象。(3)题材创新,含义深刻。小说通过对旧知识分子丑态和命运的描写,辛辣地讽刺了不学无术、精神空虚、虚伪狡诈、道德堕落的人。他们没有远大理想,一个个陷进了美丽的“围城”而不能自拔,可悲可恶。由此可见,鼓励学生研究文学名著的精彩章节,准确鉴赏主题,撰写研究性小论文,多管齐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实践充分证明,实践、思考、研究、写作有机结合,形成和谐协调的教学研究新格局,拓展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视野,必将充分发挥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作者:龙莲明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审美
1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
在现实的语文教育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忽视人文性,注重工具性。
1.1应试教育观念冲击着语文的审美化学习过程:
首先,在观念上,高考成绩的功利化追求普遍存在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个体中,尽管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由于就目前而言高考还是一种比较公平、选拔性考试,所以我们始终都没有摆脱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搞教育的弊端,这也必然造成一种社会氛围,就是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其实都是以高考为指挥棒进行日常的学习活动。这也令语文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大多学生很注重理科和英语的学习,而忽视语文学习。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升学的压力不仅影响到学生,同样也影响着他们,功利化的心理使得老师的教学活动往往以追求高分为目的,而忽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就使得原本应该充满美的语文课堂变得重工具轻人文,重解析轻感受,重知识轻情感,从根本上削弱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其次,语文试卷和评判都缺乏美感。语文高考应该具备科学的选拔功能和正确的导向功能。但在实际考试中阅读题也好,写作也好,普遍存在答题模式量化,讲求条条框框的现象,高考的考点无疑成了平时教学的指挥棒。
1.2教学的程式化导致语文审美化学习举步维艰
(1)教学内容陈旧:
自新课改以来,虽然全国各地所使用的教材就有若干种,而且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对课文也都予以了大胆的改革,但很多地区或学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并不是依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选取内容的,讲授的篇目大多还是旧教材中的东西,原因是教师熟悉这些内容,而一些新的含有大量的人文色彩,能够达到美育目的的新内容却被忽略掉,这种做法自然导致语文教学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
(2)教学方法模式程式化: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僵化、呆板、教条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知识为第一对象而不是以学生为第一对象的,没有主体的参与和建构,缺乏个性的解读,更谈不上精神的充盈和性灵的启迪。在分析课文时,不同的文体也都几乎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分析鉴赏模式,学生自己独立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依然不能找到很好的切入点,自然也不能真正欣赏“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1]。此外在具体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还往往忽视艺术的创作规律,主观臆测,使主题政治化,人物脸谱化。只有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复杂性,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主题,继而形成对于人生的思考。
(3)教学评价单一:
目前的教学越来越强调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注意到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牵挂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所以教学评价之美也就都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此外目前对于教学结果的评价也比较单一,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是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有的学校还经常将这种考试的量化结果公布于众,自然在学校内部甚至是社会上都形成了一种观念就是“得高考者得天下”,这也就导致教师功利化的追求,在日常的教学中忽略对于审美化教学的追求,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注重知识的讲授与分数的提高,使得学生对语文课越来越失去兴趣,最终远离语文课堂。
2“浅阅读”对语文教学美的消解
“浅阅读”现象的发生首先在于学生自身阅历尚浅,心智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其次还在于《课标》与考纲相脱节。尽管《新课标》中对于学生认真研读文学名著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各地的《考纲》与高考试题中并没有被给予充分的重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对文学名著的考察涉猎最多的也就是2007年的福建高考题,其他地区和省市鲜有涉及,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对于文学名著的“浅阅读”,使学生远离传统,远离美。再有,浅阅读的发生与“快餐文化“的兴起有着必然联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快餐文化逐渐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人类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当前在社会中快餐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比如在面对经典时,《名著速读》深受读者喜爱,网络的图文与文字的信息无所不在,人们几乎不需要仔细阅读甚至是“零阅读”就可以搜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虽然可以提高阅读速度,适应现代化的节奏,但是说到底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后果就是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作品的实质,使阅读呈现肤浅性。这种快餐文化,具体到语文课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缺乏创造力。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很多教师使用课件上课,但事实上在欣赏课件的时候,学生基本上都是一览而过,并没有真正的感受思考,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快餐阅读对中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表达能力的下降,欣赏力和想象力的退化,思维的感性化和肤浅化”[2]。其次,影响教学方法的实施。语文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话语交流,情境模拟,合作探究,生成提升等。语文课堂正是师生之间通过这些方法,以文本为中介,以话语的形式展开的交流互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而快餐式的阅读影响学生对于文本的深入感知,自然也就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得课堂变得呆板僵化,没有活力。再次,导致审美主体品味的世俗化。我们发现随着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不再集中于对于文本的解读,而是在于对于图片的欣赏,比如在讲授《红楼梦》时,有些教师通常喜欢将金陵十二钗的工笔画和判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这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课堂貌似生动热闹,但是热闹的背后我们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画上女子的美丑与否,而不是判词的内容,对于人物的命运自然也无从思考,更不要说去思考曹雪芹所要反映的广阔的社会问题了。我们不禁要追问,学完《红楼梦》,学生究竟了解了什么?社会中以娱乐化、消遣化、商业化为目的的快餐文化,使得学生的品味世俗化。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书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说法拉弟之前,先提提朗道。朗道是20世纪上半叶最优秀的物理学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遗憾的是,这位科学上的巨人,却是写作上的矮子。他的理论和见解都是由他构思,让别人写就的,这与他自己的想法难免会有差异。大名鼎鼎的法拉第与朗道情况颇为相似。
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而确定了电磁感应基本定律,奠定了现代电工学的基础。他还发现了电解定律、磁转旋光效应,还创制了很多光学玻璃,在物理学和化学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美中不足的是,法拉第因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语文水平很低,他写的论文晦涩难懂,所以他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直到后来,法拉第的观点被麦克斯韦等人又加以概括和总结,这才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每每谈及此事,法拉第总是引为终身憾事。
再说说相反的例子。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10岁起就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当过学徒、印刷工人、售货员。但他不为环境所迫,坚持刻苦自学。他特别喜欢写作,为了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时还故意把自己的笔记摘要打乱再重新整理。在这样严格的训练下,富兰克林的写作水平迅速提高,为以后撰写科学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炸药大王”诺贝尔是发明无烟火药和雷管的大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诗人和文学爱好者。他熟练掌握多种语言,能阅读世界多种文字的文学名著,特别爱读英国诗人雪莱的诗。他不仅写诗,还以清新的笔调创作出《兄弟与姐妹》、《最快乐的非洲》等小说,语言清新,才情奔放。英国著名医学家罗纳德・罗斯,因研究和证实“疟疾是由疟蚊传播”而荣获1902年诺贝尔奖,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知识渊博的学者,又有很高的文学素养。1910年,他出版了一部题为《哲学》的诗集;1920年,出版了爱情小说《奥莎雷的狂欢》,成为英国20世纪30年代的十大小说之一。后来,该小说又被改编搬上舞台,轰动一时。意大利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有极为扎实的文学基本功,他的名著《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运用十分巧妙的文学手法,塑造了三个不同的人物,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令人信服地宣传了哥白尼的新宇宙体系学说。
我国东汉的科学家张衡,精于文墨,擅长创作,更是为人们所熟知。他写过烩炙人口的《归田赋》、《两京赋》以及意绪缠绵的《四愁诗》。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搞科学的人一定要有文学修养。”事实上,很多科技人员由于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丰富的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从人才学的观点看,做到文理相通、文理兼优,这是每个科学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也是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巨匠成功的经验之一。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看书的面要广,年轻的时候要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看书不要只限于科技书,也可以看看文艺和科学幻想小说。”
中、小学是学知识、打基础的时期,应该学好各门功课。其中语文课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课、工具课,轻视不得、忽视不得。我们应吸取朗道和法拉弟的教训,借鉴富兰克林和诺贝尔的经验,做个文理兼修、全面发展的人。
文言文阅读这一块近几年大多为议论文,以与必做题部分文言文阅读的记叙类文字相区别,而且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从教材走向课外,2008年考查了道家和儒家两个学派,以及《史记》中的两个篇名,2009年考查了对文段相关内容的概括理解,以及《说苑》、《新序》的作者刘向,2010年考查了“四部”和《文史通义》的作者,2011年考查了“春秋笔法”,2012年考查了萧统的《昭明文选》。考查范围扩大,要求考生有思想准备,注重平时积累,尽可能拓宽知识面,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在现行高考制度下,选文科的学生大多数学较薄弱,平时在数学上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而附加题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识记文学、文化常识,因此学生负担着实不轻。
名著阅读考题全在10部名著中,而且命题较稳定,都围绕“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命题。可是10部名著的主要内容、重要情节、主要人物、主旨观点、艺术特色足以让学生头大,更别说与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等相关的微小细节了。再加上从这几年的题干设置来看,逐渐从明确走向含蓄,要求对名著的阅读更加深入、细致。因此,名著这一块往往让学生忙得焦头烂额,而最终却难拿到高分。
趋势使然,如何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成就感,发挥文科生的“特长”,值得每一位文科语文老师思考。为此,我提出如下思考。
一、摆正位置,调整心态
语文附加题这一块,因其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的独特性和新颖性(除材料归纳与分析外,其他考点均与前160分考点不重复,即为新增能力考查点),大家基本上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心安理得地处于“底层”。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前160分得分较高的学生,因为附加题发挥不好而使语文总分落后面现象比比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文科考生“生死”的也许就是语文附加题。学生必须充分认识提升语文附加题分数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破除无足轻重的麻痹思想和期望一蹴而就的投机思想,充分做好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稳步前进的思想准备。特别是那些自以为语文基础不错的同学,千万不能妄自尊大,而应改变观点,加大投入,保证时间,抓实这一内容的复习。
二、抓住重点和难点,采取措施
在语文附加题三部分内容中,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范围逐渐扩大,名著阅读由于面广量大,记忆内容多而杂,都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文学、文化常识题
必须牢记与教材(必修、选修)直接相关的知识,比如,重要作家所处的朝代、字、号、代表作及代表作和作品风格等。尽可能涉猎古代文化典籍,尤其是与文艺相关的书籍名称、作者、朝代及思想主张。
(二)名著阅读题
1.必须弄清楚名著命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和特点。分析考纲样题和近几年高考试卷不难发现,文学名著题多从考查考生对名著的主要人物、重要情节、艺术特色、阅读感受等角度设题。每份试卷涉及的名著共为7部,其中客观题涉及名著5部,主观题涉及2部。主要考查对名著的熟悉程度,涉及面比较广,可宏观也可微观。
2.必须注意分清主次、深浅适度。名著复习面广量大,近年考题既有细节又有整个章回内容的考查,使得不少同学感到范围茫茫无边,复习无从着手,而不得不采取大海捞针式的超低空扫描,其实,“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式,耗时多,见效慢,在时间紧迫的情势下很难奏效。在平时复习中要抓住重要情节(体现主要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事件,对全书思想内容的展开最具意义的章节,最能体现作品思想意义的情节,最能体现艺术特色的章节)。另外,还要注意深浅适度的问题,细节要重视,但必须是典型的,不能什么都抓,太偏太怪的、无关紧要的,抓不胜抓,应坚决摒弃,比如,《红楼梦》中何人居何处、贾宝玉小厮惜春的大丫头叫什么等则太偏太怪,可以不抓。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能忽视,但也要注意钻研的“度”,平时复习不必钻得太深,对作品思想艺术的分析点到即止,不必深究。我们概括内容时,只要抓住重点章节就行,不必面面俱到,贪多求足。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 电视剧 传播 差异
随着近些年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电视剧艺术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趋势有所加强。其中,一代才女张爱玲的小说在被改编的过程中,更是受到社会、媒体及其文学爱好者的持续关注。从2003年拍摄的《金锁记》,到同年9月上映、令人印象深刻的《半生缘》,再到2009年在央视取得较好收视率的《倾城之恋》,由张爱玲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与其原著传播不同的特点与效果。本文分析比较两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差异,以期为电视剧的改编提供参考。
一、张爱玲小说与改编的电视剧的传播特点
小说与电视剧作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着文学艺术和视听艺术的差异和特殊性,两者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段、叙事角度、人物塑造以及情节构造等方面均存在较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表达方式
众所周知,小说以文字为媒介。故事的传达需要读者在阅读中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电视剧是以影像和声音为媒介,直接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一个具象的故事。
在小说叙事中,语言文字具有较大的伸缩性与包容性,决定了故事传达的多义性与复杂性。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另一方面,文字的抽象性使它只易从共性上处理对象,很难具体触及个体。在张爱玲的笔下,无论是人性严重扭曲的七巧、命运无常的曼桢还是柔弱外表下具有战斗精神的白流苏,其人物性格和心理只有经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才能产生形象感并形成完整的故事。而电视剧传播借助摄影机和录音设备将故事直接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那些模糊、间接的人物形象,在红木漆的家具、银白色的旗袍、老上海的霓虹灯和阁楼等视觉性的冲击下,在同一瞬间撞击着人的整体机能,其间无需任何语符的转译。“视觉在我们的感官中是最重要的,通过我们的眼睛,我们可以比通过耳朵更了解和熟悉周围的世界”。①
(二)表现手段
1、意象、反、倒叙――张爱玲小说
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段较为丰富,通过比喻、象征、想象,尤其是隐喻、类比以及巧妙的意象的运用,为文章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无奈的悲剧意蕴。《倾城之恋》中带有苍凉意味的意象随处可见,如风、窗、镜、月、胡琴等,特别是两次对镜子的描写,将镜子易碎、虚空、相隔的特性,完全融入到那场无奈的婚姻之中。
张爱玲的小说较少因果分明的逻辑安排,每当情节即将接近的时候,她总不肯轻车熟路地滑入读者期望的场面而是克制地宕开一笔,以别具慧心的隐喻和象征暗示人物命运的陡转。正如她自己宣称的:“我喜欢反――艳异空气的制造与突然的跌落”。②张爱玲对她笔下女性的命运设计,往往是在接近的时候,主动出击或是扭转先前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尽管这种选择带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
另外,倒叙手法的运用为张爱玲的小说也增添了回味的空间。长篇小说《半生缘》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这种典型的倒叙方式和《金锁记》开头那段“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如出一辙,均以叙述人对往事的追忆为引子,情绪的宣泄先于情节的跌宕,奠定整个文本传播过程中淡漠凄凉的基调。
2、影像、镜头、音响――改编电视剧
电视剧作为影视语言,由基本的影像、音响、字幕三部分组成。在叙事方面,电视剧又通过画面、色彩、镜头、节奏、语言等方式将小说的虚幻转化成一种视听方式。
由穆德元执导的电视剧《金锁记》改编自被傅雷称为“文坛最美的收获”③的中篇小说《金锁记》,该剧在片头处理上,运用纯乐曲,没有任何歌词,苍凉而又略带激进的旋律,配以主人公七巧身穿宽旗袍、无奈的表情,身处庞大的家族背景与无法选择命运的画面,无需过多言语与表达,凄凉哀伤的意蕴已传达给观众。同样,在连续剧《半生缘》的第25集中,剧情伴随主人公顾曼桢陷入姐姐与姐夫布下的圈套并遭姐夫蹂躏而到达矛盾冲突的,惊悚恐怖的旋律加之强有力的节奏,在昏暗的灯光布景下营造出一种贴切的悲剧氛围,为后来剧情的发展及结局的布置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三)叙事角度
1、全知的叙事角度――小说的传播
张爱玲小说的叙事角度为传统的全知叙事角度,即对她笔下的各种人物和事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地加以表现,也谓之“全知视角”。作者创造了各种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必然也会站在一个纵览的高度上对他们的经历、命运以及人生走向幻化成笔下灵动的文字。全知的叙事角度使传播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使人物和事件得到自由表现,也使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全面具体的了解。
2、主人公的“内视角”叙事――改编电视剧的传播
电视剧文本与文学文本有诸多不同,仅就视角开辟而论,文学文本的确享有天马行空的自由,瞬息之间可上天入地,一句话便能并列出不同时空的不同事件。就此而言,电视时空展现的具象性,镜头乃至屏幕的局限性,使得电视剧叙事难以企及前者的那般“无所不能”。
而电视剧的创作者更多时候并非用自己的全知眼光观察剧中的人与事,而是尽量转用剧中人物的特定视角去表现故事。“内视角”,即编导大致等同于故事中的人物,其所见、所感、所思均附着于剧中的特定人物。根据张爱玲长篇小说《十八春》改编的35集电视连续剧《半生缘》,第一集开头画面为黑白色彩的旧上海俯瞰景象,这时主人公顾曼桢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十四年了,日子过得真快,对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年轻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将小说中部分原文字与主人公内心独白以画外音的形式联系起来,吸引观众跟随主人公的视角,一同去感受她一生的悲欢离合。直至十四年后男女主人公再次相见,相拥而泣时,曼桢的内心独白再次响起:“世钧,我是抱着绝望的心情来等待,因为我太了解你了,你是那么的善良,我不想让你为难……”简短几句便将自己的无奈、痛楚传达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细细体味人生的无常。这是电视剧的常用聚焦方式之一,即以“个人化”面貌、以第一人称方式直接进行叙事,热奈特将其称之为“同源故事叙述”。④
(四)人物塑造
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创作,塑造人物的性格是关键。笔者认为,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主要人物的塑造方面脱离原著较多,这也是影响不同观众评价其改编电视剧优劣的因素之一。
以《倾城之恋》为例,原著的女主人公白流苏离婚后寄居在娘家,受到兄嫂的奚落,内心孤苦无依,但她具有战斗的精神,在一场相亲会上,为了获得真正的胜利,她追随男主人公范柳原到了香港……
改编的电视剧《倾城之恋》女主角的古典淑女形象与自然优雅的姿态与原著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然而纵观全剧,陈数所塑造的白流苏多了几分心无城府的纯情,少了几分张爱玲笔下的战斗与反抗精神。而小说中的范柳原是一个“吃喝赌”样样都来的人,甚至在结尾他与白流苏之间也仅仅只有“一刹那的谅解”。电视剧与小说传达给受众的感觉与想象空间大相径庭:原著中流苏幸运地成为柳原的妻子,从“婚姻的保障”到“经济上的安全”,她便可“笑吟吟”地暂时把生命告个段落,勾起读者对这可怜女人的怜悯同情之心与无奈之感,而电视剧则在温馨华美的婚姻中结束,从男女主人公深情对视的眼神中,我们分明可预见他们今后美好生活的开始。
(五)情节建构
由文学叙事而来的影视作品,最终要符合“直观性、具体性、可感性、确定性”的要求,需要作多方面的技术处理,其中很重要的是在小说纷繁复杂的线索中选择或增添那些与主题相关的情节进行叙事。
借助现代科技,电视连续剧突破了传统舞台的时空局限,可以而且需要“多人多事”齐头并进,但同时需要坚持“立主脑”和“减头绪”的基本原则。正如朱光潜所说:“戏剧和小说都描写人和事。人和事的错综关系向来极繁复,一部戏剧或小说只在这无穷的人事关系中割出一个片段来,使它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许多在其他方面虽有关系而在所写的一方面无大关系的事事物物,都需斩断撇开。”⑤
电视剧《半生缘》,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阅读小说可细读,反复琢磨。可是以视觉形象为主的电视剧,画面镜头不能停留或“翻”回来重看,让观众慢慢品味。小说有一定的读者范围并受到文化程度的制约,而电视剧是大众化的艺术。因此,改编时必须注意它的通俗性、可视性,使之易为广大观众接受。《半生缘》中编剧对原著删繁就简,抓住了诸如世钧为曼桢找寻手套、离别整理行李等典型细节进行刻画,紧紧围绕主要人物的感情线索进行创作。
二、张爱玲小说和改编的电视剧的传播效果与评价
对“改编型”电视剧的评论,“忠实原著”说似乎已成为评价的某种思维定势。电视剧《半生缘》《金锁记》等被搬上荧屏以后,所得到的声讨多于赞扬。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⑥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实质上也是改编者用当代眼光对文学名著进行的一次新的阐释,改编后的影视作品或多或少都会打上改编时代的烙印,体现出当下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人的审美情趣。
影视剧不同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一向被称为高雅艺术、精英文化,为少数文化人所专有;而影视剧属于通俗艺术、大众文化范畴,是为当代最广大的影视观众所欣赏的艺术。在把文学名著改编为影视作品时,改编者必须能够找到文学名著与当代观众需求的契合点,变深奥为通俗、变典雅为朴实、变曲高和寡为雅俗共赏。
一代才女张爱玲的小说改编也给予电视剧改编者以启示:转换观念,不再过分地拘泥于原作所表现的主题意蕴,不满足于“影视连环画”式的简单“翻译”原作,而是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尽量契合当代观众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①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
②张爱玲:《流言》,中国科学公司,1944年版
③金宏达主编:《回望张爱玲――华丽影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④[法]热拉尔・热奈特 著,史忠义译:《热奈特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P111-112
⑤朱光潜:《谈文学・选择与安排》,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P209
⑥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P2
一、教师和家长要转变观念,给学生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
在升学的压力下,学生们根本没有阅读的自由,只能读语文书及各种作文选,阅读课被教师上成“如何做阅读题”,结果,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让学生更害怕阅读。因此,教师和家长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杰出人物的阅读故事。如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让学生懂得阅读的重要性。同时,以自身的读书经历鼓励学生。
1.抓住名著导读的契机,激发阅读兴趣。每一学期,语文课本上都有名著导读,我总是将它们放在第一课时,引导他们品读。学校没有配套的图书,我就自己花钱买了一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读到整本书。使其感受到名著的魅力,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2.在学习节选课文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原著。语文课本上有很多节选课文,为了更好地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的阅读,我将原著推荐给学生。如在学习《社戏》时,我向学生介绍了鲁迅的《呐喊》,引导他们读了《孔乙己》《阿Q正传》等等。并向学生推荐了鲁迅的散文集、小说、诗歌等。这样,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学习《绿色的蝈蝈》一文,学生被神奇的昆虫世界所吸引,他们渴望了解关于昆虫的更多知识,于是,我将《昆虫记》推荐给学生阅读。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个人享用一生的好习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盎然生机、人世间的丰富多彩、科学世界的美丽奇妙。阅读会使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变得广袤而深邃,阅读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将阅读作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制订好每一学期的阅读计划,选择好阅读书目,利用早读和课余时间,每天用半个小时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在周末和寒暑假将时间延长为一个小时。平时,抓住每一个阅读的机会,如街头巷尾的广告、宣传标语、各种产品的说明方法、学校的板报……久而久之,每天读书就成为学生的习惯。
四、选择阅读书目
阅读也分好阅读和坏阅读。中学生辨别能力不强,阅读要选择好书目。教师要做好引导。
1.选择名著。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更是书中的精品。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我首先推荐中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现当代的《骆驼祥子》《家》,国外的《鲁滨孙漂流记》《爱的教育》等等。
2.广泛涉猎。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精神营养,无论文史哲专著还是文学著作,都应该广泛涉猎,同时兼顾古今中外,不仅要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还要读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和科普著作。还包括报纸和杂志。如《当代中学生》《中学生月刊》《读者》《青年文摘》等。
五、指导阅读方法
根据阅读时细密和简约的情况,阅读可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是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篇章结构等彻底通晓,是完全性阅读。它通过细读、反复等形式,推敲、琢磨文句,求的是知识的深度。略读是不完全阅读,它的特点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它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关注的问题上。通过浏览、跳读等形式,舍去无关紧要部分,省略了逐字逐句,乃至逐章逐篇的阅读过程。在阅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它可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略读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速度,要让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真正达到“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速度要求,并且要逐步提高,力争做到“一目十行”。
另外,指导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在于多积累知识,怎样积累呢?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以巩固阅读的效果,指导学生写入小册,或载入卡片,指导学生在摘抄佳词妙句后反复揣摩、吟诵、领悟,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这样,学生便能加深对作品内容及艺术风格等的感性或理性的认识。
阅读趣味常常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趣味理应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关于趣味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一是指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二是指爱好。《辞海》的解释为,一是情趣与意味;二是美学名词,称为鉴赏力,指分析和鉴赏美的能力,特别是对文学艺术作品,能够加以鉴赏和评论的能力。本文所指阅读趣味,是指一个人的读书爱好与情趣。阅读趣味决定学生对读物的取舍,而选择什么读物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品位、阅读水平及鉴赏能力,会影响学生精神境界的形成,乃至人生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来优化其阅读趣味,丰富其人生智慧,提升其语文素养,奠定其人生发展的精神文化之基。
著名学者周国平在《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文中曾说:读书要“形成自己的读书趣味,……要有较高的读书品位,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升的,读好书就是提升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心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青少年时期是关键。经验证明,一个人在这个时期倘若没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身受用。”
而当下学生阅读的趣味如何呢?
回答显然是不容乐观的。我曾用“读书丧志”来形容眼下中学生读书的现状。读书本来应该有益身心,怎么却说“读书丧志”呢?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一些当下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就不以为怪了。他们不喜欢读名著,也不喜欢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如当代作家路遥、王蒙、周国平等人的书也读不上劲头来。无志读名著,此可谓“丧志”乎?读那些低俗之物,岂不越读越无“志”吗?
当下学生不愿意读名著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学生愿意读什么呢?据我观察,一是喜欢看画报,读魔幻小说,看通俗故事;二是乐于看三维(四维)动画类、口袋类书籍;三是乐于读“郭敬明”。我担任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审委员到一些学校评估时,听说其学校专门开了读书课,特意观察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们手中拿的和看的大致也是画报与故事类作品。
有一句话叫做“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很有道理。但我们的学生不读名著,却读那些低俗读物,其阅读趣味岂不堪忧?其精神发育岂不堪忧?一个时代的学生都不愿意也不喜欢读经典名著,一个国家的学生不喜欢追求高端的文学艺术与文化,国家未来岂不堪忧?
据留法博士余一彦介绍,在国外,中国的留学生非常多,而且中国留学生非常聪明,非常勤奋,他们考试成绩非常优异,但是这些人到了社会上,往往只能做人家的高级雇员,很难成为帅才。我国有很多国际奥林匹克的冠军,但是没有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没有一个菲尔斯奖的获得者。这与其读书情趣不无关系。
当年孔子在《论语》中教导弟子“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只成为一个器皿、容器一样的人才,要成为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然而,当今上了大学的学生乃至博士,也只能做一些器皿一样的人才,我们如今的教育愧对我们的祖师爷啊!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也曾说:“我在大学几十年也没有间断教本科的课,科研任务再忙,我还是有相当精力教本科的课,甚至有一段时间我调出去了当北大出版社的总编辑,我还是兼本科一年级的课。我发现现在大学生很多中学语文没有学好,受应试教育束缚太厉害了,最大的问题是不读书,读的都是零零散散的道听途说的。比如说《红楼梦》就看过电视,没有读过完整的书、基本的书,所以上到大学以后就没有培养起阅读的习惯。”你看,连考入北大的这些“人中龙凤”都没完整地读经典名著,其他的学生就可想而知了。
探究学生不读经典名著的原因,高考不考名著阅读也不好考名著阅读是显性之因,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家长、教师往往忽视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培养,更舍不得用必要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名著,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如何会得到提升呢?
以上只是原因之一,其实还有两只隐形的“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专家或是没看到,或是看到了而“吾不言”。这隐形的手是什么?我以为,一是电视、网络、低质文化冲击语文教育,改变了学生阅读的口味,从孩子出生就是声像图画的冲击,学生习惯于图像思维,再看文字就会很难知其优美;二是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对语文教育的钳制,这是很沉重的话题,此文不想深谈。
下面我想说说中学生为什么要读名著。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的最高思维成果主要还集中在古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经典名著里,阅读这些名著,完全敞开心灵与其共“舞”,这是与智慧大师的对话交流,这样的阅读和感受,是对大师情感与生命的间接体验。当学生真正融入作家的感情世界,与作家科学家进行心灵沟通和生命对话时,作家科学家在语言文字中饱含着的生命体验,蕴藏着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便会与其生命的体验相互碰撞,相互沟通,这时的读书是智者的高峰对话与体验,学生的思想精神文化境界可以得到有益的提升。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有益于身心的阅读,也才是灵魂的提升与精神的正向愉悦。阅读到这个层面,才找到了阅读的真谛。
正如朱永新先生说的一样:“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有文化的人凭自己的智慧加以推想可知,当一个人主动与大作家、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进行思想交流和生命的对话时,他的血液中似乎已经流淌着大作家、大思想家、大科学家的血液,此时才可获得生活中的一般人所没有的高层次见识与思想,这种对人生的高层次的间接认识,便在读者自己的生命和头脑中积淀下来了,人的精神才会产生新的飞跃。
阅读《论语》《孟子》《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社会历史文学名著,可以直探人性的本源,可以学到高端人生的伟大智慧,就好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的心胸会更宽广,让我们的视野会更广阔,长此以往,便可形成人的良好文化教养与精神世界。事实上只有读经典名著,学生才可能与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对话,才有可能达到他们的精神高度;只有阅读《人间喜剧》《巴黎圣母院》《哈姆莱特》等等,才能与巴尔扎克、雨果、莎士比亚等大师们交流,才会达到人类最高思想文化文学境界。没有这样的阅读,新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古代。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说,他从小对中国古诗词特别喜欢,他认为,好的诗词,含义深远,自己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对诗词每十年都有新感受;阅读中西文化经典名著,对其文化素养的熏陶与提升有深远的影响。著名学者南怀瑾曾说:“曾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地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读这些古诗文的效果。”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和思想境界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不引导他们去阅读中西文化经典著作,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这样的教育肯定不是成功的教育。
然而,目前由于各类新媒体的诱惑,不少人沉浸在“电子三屏”(手机、电视、电脑)生活中,这便使阅读产生了“异化”,这不但主宰瓜分了人们有限的阅读时间,而且极易导致“灵魂的矮化”。这样的“快乐阅读”,不但会造成“阅读无能症”,导致阅读品位的低下,还可能会导致灵魂的无所“归依”,以后再改变和提升其阅读的趣味与境界就难了。
读“屏”不是真正的阅读,那些大量即兴式的表达和无编辑状态发表的文字,常常是浅尝辄止的读物,有些甚至是有害读物,若长期沉浸于此,快乐就是一时的“娱乐”而已,其危害就如同“饮鸩止渴”!而阅读那浅显的故事,因其没有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与深刻的人生智慧,偶一为之,未尝不可,但真正的收获与提升不能从此处获取,只会浪费时间,严重的还会败坏阅读的趣味。
阅读经典名著如此重要,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的读书趣味呢?
人生语文教学理念认为,读书亦需立志。读书是有层次之分的,高层次阅读乃如我国北宋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四句表现了张载作为一个百姓,一个臣子,一个学者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感,也最能表现读书人的胸襟,也表现了我们古代先贤读书的抱负与志向。国务院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也曾引用这四句,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追求。总理在南开中学读书学习时也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对的人生发展以及中国现代革命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读书立志既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教育教学方略。志不立则学不成,读书与立志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故立志对读书学习之意义毋庸过多论述。
众所周知,光立志而不读书,志向就不可能实现,要达到真正的有益身心,要实现阅读鉴赏能力的高层次发展,就要培养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这种兴趣的形成,也非轻而易举,需要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因为最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是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环境氛围,能使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成为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会使学生自然进入快乐阅读的实践中。其方略可利用学校阅览室,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图书阅览课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高品位读物,摘抄自己需要的资料,建立班级图书交流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读物,共享课外读物;还可让家长为学生建立“我的小书屋”,买书、订阅报纸杂志,指导阅读等等,这样的氛围形成了,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另外,要积极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努力寻找一切机会,尽力展示学生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例如,举办“读书论文宣读”、“读书演讲”、“讲故事谈哲理”、“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等;还可以组成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建立学生自己的课外阅读资料袋,随时放入自己的词语积累卡、读书随想等;还可定期组织课外资料展示会,看谁搜集的资料最丰富,最精彩等。
开展这些活动,使阅读名著的氛围得到优化,学生才会产生阅读名著的持久兴趣,当他们有了阅读经典名著的收获与成功感时,其思想和精神境界也会逐渐获得提升,其人生也可能更为精彩和快乐。
为使阅读经典名著持久开展,我们人生语文教学理念主要采取的是“读写互动”教学方略。
“读写互动”与以往人们常说的“读写结合”是有区别的,“读写结合”,是强调读与写结合在一起,读书时要动笔墨,把自己的读书看法、想法随时记下来。“读写互动”是我们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具体是指导学生读书时,尤其在学生读了一段时间之后,要求学生必须写出东西,或对字句、语段加以点评,或对书中人物进行评论,或是仿写句段等等。因为只有写东西,才能解决那些不肯读书的学生读书的问题,不读书,他就不能写,要写出东西,就必须读书。同时,老师与学生以及生生之间互相督促和检查,这样就形成了“读写互动”的链条,整个过程是“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显然,这对学生读书有了一定的强制作用,对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是非常有意义的,会有利于学生人生的发展。
为将阅读名著活动引向深入,我们常把经典名著阅读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方法是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大家共同阅读一部名著,然后进行专题研究。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学生可从语言、人物、文化、主题、表现手法、人生哲学、人物与社会等某个角度来确立课题,经过讨论交流然后撰写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当学生的小论文撰写成草稿之后,教师选择合适的时间召开研究性学习论文交流会,学生宣读论文并接受答辩,教师根据学生论文和答辩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再根据教师同学提出的意见加以修改,最后全班或全校结集印刷论文集。我们的每届学生一般都要做五六个研究性学习阅读专题,这极大地推进了经典名著阅读活动,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较为厚实的基础。
例如,我们开展的“《围城》专题研究性学习”,学生写出了《徘徊在“围城”内外――的百态人物浅析》《艺术语言的魅力――谈中比喻的妙用》《刀光剑影显神通――浅谈钱钟书先生的讽刺艺术》《走进幽默之城》等较好的小论文。专题研究性阅读以小论文为抓手,重在读书探究的学习过程,重在学生思维方法、思维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1、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定期核对帐务,帐务相符,簿册齐全,工作手续规范严格。对学校订购的报刊,收发借阅严格登记并定期整理、装订整齐。今年新增1828图书册,认真规范的登记编目及时上架,新书介绍23期,送书到各组,使图书及时、充分利用。
2、开设的宣传橱窗,主题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内容新颖,更换及时。还举办读书专栏,展览学生作品3期。
3、认真做好管理工作,还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订阅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情报》,我认真学习,做好笔记,认真总结并写出论文。
二、地位条件
1、学校成立了图书工作领导小组,各种制度健全装裱上墙,图书代办工作列入目标管理,领导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十三次,促进了图书代办工作。
2、我校图书室,书橱,出纳台,阅览室面积、内部设施均达到要求,今年学校新增书架9个,阅览室面积达231平方米,设语文、英语、期刊、艺术四个阅览室,质量高,规格符合标准。
3、学校加大图书配备,今年学校投资27000余元,购进1828图书册,这些书有文学名著、英汉对照,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口语和文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学校对县图书代办站的工作积极支持配合,对县站安排的工作及时完成,对县站要求订阅的书刊报纸按时订购,且交款及时无欠款,是全县唯一一所学校无欠款的,并受到县站的表彰。
三、使用效果
1、室内整洁,内部设施摆放整齐,布局合理,各种制度健全,文化氛围浓厚。
2、新书及时介绍,向各班、组推荐,图书、阅览室定时开放,借阅正常,一学期生均借书4册以上,每个学生都做了一定量的读书笔记,举办读书笔记展览,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开设宣传橱窗4个,主题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学期学校为增加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规范阅览室管理,提高图书利用率,投资开设了英语、语文、期刊、艺术阅览室,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中考;复习;实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32-01】、
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和实践的过程,中考语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内容多,要求高,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高效地复习,中考前的科学指导对考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筹帷幄,删繁就简,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
首先,平日教学要按教学要求保证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为中考复习赢得时间。基础知识中像生字、解词、诗词课文背诵默写、文学常识、文化知识、修辞、仿写等内容,要在单课学习时,就要认真学习,扎实训练;单元复习时要系统整理,查疑补漏,检查巩固。在单课学习时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其是注重学生答题方法的训练。此外,要注重单元作文训练。单元作文都是根据单元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要求设计的,单元课文是写作最好的范文,学生易于模仿,如长期坚持训练,对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谋篇布局、构思立意都很有帮助。有了扎实的各项训练,在中考复习时,只要系统看一遍,再选典型试题训练检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语文复习要研究中考试题,精心设计,复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中考语文考查内容多,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求高。积累运用里有考查字音、形、义的掌握和运用,有文学常识、文化知识、文学名著、背诵默写等语文积累的考查,有修辞、标点、判断并修改病句、仿写、对联、筛选概括信息能力等语文能力的考查;阅读中有小说、散文、诗歌、说明文、议论文等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有古诗文的释词解句、分析理解及赏析能力的考查,写作中既要考查学生三种文体的写作能力,更要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认识水平、思想境界。所以,在组织复习时,教师一定要对复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各题在试卷中的分值比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课时,作专项复习。
(一)基础知识琐碎,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分类整理和分项训练,根据历年中考的考察方式和学生知识点的薄弱环节,分重点训练标点、病句、修辞、仿写、改错别字等内容,而将背诵默写、文学常识、名著阅读让学生重点记忆后再作专项练习来查疑补漏和巩固。
(二)文言文的复习则应紧扣课本,我们应明确一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求字字落实,忠实原文。重点放在九年级两册书的文言文复习上,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以课内文言文带课外文言文。侧重文言实词、古今义、一字多义、“之”“而”“于”“者”“焉”等常见文言虚词、重点文言语句的翻译,进行比较阅读,理解思想内容等。七、八年级的文言文捡重点篇目复习,重在疏通文义、理解思想内容上。古诗词重在背诵默写,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赏析文章的遣词造句。这部分是学生知识上的难点,故要花较多课时,但也要注意不能费过多课时。
(三)现代文读,中考中所占分值比例大,学生因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限制,易失分,所以要分文体训练,教给学生有关的文体知识及答题方法和技巧,并多做阅读训练,学生是能掌握的。
(四)在写作训练上,首先要加强基本功,平时可按照中考作文在立意、内容、语言上的要求,进行一些单项训练。要体现“六个一”:拟好一个题目,写好第一段,写一组排比句,引用一句名言名句,写一个好结尾,写一副好卷面。注重文章的整体性,体现“五个好”:好题目,好开头,好例子,好段落,好结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内而外的吸收,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内而外的表达,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应该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阅读教材中各类问题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层次大多可称写作典范,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模仿标本、过渡桥梁。因此,我根据新课改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摸索出阅读与写作四法。即“一摸、二选、三解、四拓”法。
1.找症结、明方向,摸清难点
摸清难点即了解学生在写作中的主要问题。学生们在小学已开始写作文,对作文的基本常识已经了解不少,能够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但初中阶段学生作文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1、由于生活空间的狭窄,选材往往不够新颖,不能突出中心。2、语言平铺直叙,还不能做到准确生动。3、组材不严谨、缺乏逻辑性。4、除记叙文外,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把握不好。5、文面标点、格式还存在一定问题。
2.巧选择、多仿写,选准重点
选准重点即选择有特色的文章分析突破学生的写作难点。如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应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选材、组材的方法:巍巍写这篇文章时曾从采访的100多个生动例子中选了20多个例子来写,但没有写好。后来只选了5个,最后成文时又删掉2个,留下三个事例。通过松骨峰战斗表现战士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写马玉祥救小孩的故事表现战士们的国际主义精神,通过志愿军战士的谈话表现战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文章人物形象生动、逻辑性强。通过指导,应启发学生积累材料,善于精选材料,学会根据文章的中心安排材料。
解决语言问题应以课文中的精彩语段为范例,如老舍先生的《龙须沟》中的个性化语言;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捕鸟过程的描写,让学生仔细推敲,让认真领会,理解怎样写才准确,怎样写才生动。还应让学生多背诵、多仿写,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小步子、多视角,解好疑点
解好疑点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写作中的疑点。学会写作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平时的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字数要求往往也吓阻住了学生。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必须遵循“小步子、多视角”的原则。小步子即以短小的片段练习为主;多视角即丰富写作形式,造句、写诗、写对联,扩写、缩写、仿写等。课堂上这种小型化的写作练习好处是:学生受启发后思维活跃,可趁热打铁及时写;老师可通过课堂查询,找出写作的疑难点及时评。
4.重阅读、广博览,拓宽视点
除了抓紧课堂阅读教学之外,语文老师还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增加知识,把已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被列入推荐范围内。课标在弱化语文学习其他刚性指标的同时,着重强化了课外阅读的刚性指标,这是引人注目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是吸纳与倾吐的关系,无法设想只写不读会导致学生怎样贫乏与苍白的作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充满趣味的课外阅读对发展其写作能力,远胜于机械的写作训练之增加,另外,建立在持续、大量课外阅读基础上的练笔,形式随意,短小轻松,对于丰富学生词汇量、提高其驾驭语言能力、养成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具有显著的功效。而且,这一“读”与“写”相结合的积累,可以奠定学生写作的基本素养。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草根之想,谈不上有什么深度。在作文教学中,只要始终围绕《语文课标》的要求,渗透新理念,切实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写作能力为宗旨,读和写有机结合,树立起一种“大作文观”,“大语文观”,对作文训练不只限于作文课,而要纳入整个语文教学;不能只限于语文课堂,要扩而充之,延伸到广阔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想,作文训练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