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时间:2022-02-16 17:4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第1篇

(一)中学生上网问题存在的原因

中学生上网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复杂混和而成的。

1.自身方面的问题。中学生处于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型期,这个时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当中,青少年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新鲜事物都乐于尝试,并且容易上瘾。

2.社会方面的原因。一些网吧老班为了赚钱,根本不管上网者是否未成年人。学校管理不严格,对学生的要求不到位。文化稽查部门对黑网吧的管制力度不够,导致许多网吧钻了空子,大肆接纳未成年人。

(二)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三)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应该承认,网络对学生还是有诸多好处的,主要表现在:可以拓宽知识面;网络世界的出现,使学生的生活空间,从原先相对狭小的物理空间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层面;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甄别现实与虚拟空间真伪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打字速度快,盲打水平高;经常玩游戏的同学反应速度快,思维敏捷。

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中学生上网存在很多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影响学业。中学生上网大多是为了打游戏聊天和点歌等,这些娱乐方式对中学生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常常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业。有的上网时间过长(有的甚至通宵达旦),不能很好地休息,上课无精打采,有的即使上课时也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旷课、逃学诸如此类的现象日益增多,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影响了学生的大好前途。

2、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就会使他们减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患上电脑自闭症,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

3、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些网吧环境较差,大量的吸烟导致烟雾缭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有的学生上网时间太长,容易引发很多疾病。长时间上网不但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还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还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常常节省午饭费,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更可怕的是易导致心理疾病,这将给中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

4、诱发中学生犯罪。为了解决上网费用欺骗家长钱财或者抢劫小学生钱物。这种现象现在时有发生。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也会导致中学生的行为道德不规范。学生浏览不健康的网站,都容易使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解决中学生上网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吧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家庭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也呈不断增多的趋势。这是他们的权利,学校和社会不可能也不应该禁止。但是中学生正处于成长之中,他们上网弊远远大于利,特别是不健康上网给中学生带来了严重危害,我们必须对他们的上网行为给予关心、引导和教育,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及对策:

1、加强各方教育。作为学校,如果只是强行禁止学生上网,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变堵为疏,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典型事例,加强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彻底认清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注重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作为社会,通过各种媒体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开设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作为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强加干涉,配合好学校、社会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第2篇

调查全面,学生参与度高

据悉,这次调查方式为问卷式,分别在《课堂内外》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上刊登调查问卷,同时,在课堂内外官方网站设立“2010中国小学生成长状态调查”专区,点击后进入相应的问卷调查栏目。问卷的统计采取随机抽样统计。另外,通过网上调查专区填写问卷的,其调查数据自动进入信息统计库。这部分青少年必须是有上网条件和上网时间。调查数据显示,他们往往来自城市和城镇,在周末集中上网的比例很高。一些青少年在回寄问卷的时候特别写信说明,家里有电脑可以上网,但因为住校上网受限制,或者上网填写问卷需要注册,不如直接寄信来方便。

2010年青少年成长调查从今年1月开始到9月30日结束,共回收邮寄以及网络有效问卷超过十万分。采样范围包括中国内地所有地区,来自生活于城镇、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问卷占大多数,其调查结果主要反映了这部分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和自我认知。

网络游戏并不是狼来了

调查结果显示,当今中小学生对于网游的选择上更加趋于理性,每周玩两个小时网游或者基本不玩的小学生占到了64.21%,这一选项在初中是84.30%,高中生则达到了88.37%。

66.67%的小学生、72.36%的初中生和62.06%的高中生认为网络游戏“休闲娱乐,不沉迷就好。”网络游戏在中学的盛行度并不像传说中那么严重。

韩寒不敌郭敬明,鲁迅成为中学生最喜欢的现当代作家

在中学生最喜欢的80后或90后作家中,郭敬明虽然饱受抄袭门、炫富门等种种非议,但仍显示出其强大的人气力量,在初中生中以50.63%的支持率超过了第二名韩寒(43.72%)以及第三名张悦然(10.18%)。在高中阶段,郭敬明仍以43.17%的支持率超过了第二名韩寒(29.36%)以及第三名徐鹏(18.31%)。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90后作家无论影响力与支持率仍旧无法与80后作家们相抗衡。

与80后和90后作家之间的竞争相比,现当代作家之间的选择则显得平和许多,初中阶段的前三名分别为鲁迅(50.75%)、冰心(39.20%)、朱自清(29.40%),高中段的鲁迅仍旧成功成为第一(33.87%)、余秋雨则以21.37%的支持率紧追其次,金庸的排名是第三,支持率为19.19%。

90后消费更显理性,国货整体不如国外品牌

在消费分栏调查中,71.10%的高中生和68.86%得初中生认为质量是第一位的,价格其次,但在外形、款式与功能上,初中生更注重前者,说明针对初中生的产品在外形设计上要更加前卫时尚,满足他们追求“酷”的性格特点。高中生则没有太多区别。

在同时的“2010中国青少年成长状态调查排行榜’可以看出,在消费领域,在休闲衣物、食品等方面,国货整体支持率要高于过国外品牌,出电脑品牌外,绝大多数电子消费类产品均是洋品牌的天下,而国货品牌仍未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多数中学生承认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有消极心理

在关于心理方面的调查中,68.49%的初中生和78.11%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心理比较健康,但有时会有一些消极思想。其中69.75%的初中生和67.84%得高中生认为已普遍出现过焦虑情绪的体验,同时,来自身边人的影响(尖子生、学习竞争、找不到朋友)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压力,个别人产生自卑、嫉妒、封闭心理。

面对这种心理焦虑,极少数同学作出的类似离家出走、自杀或犯罪等极端行为,对此,大多数高中生认为最大的原因是成绩不好,学习、升学压力太大,其次是心理有障碍,认为是因为家庭不幸、不适应社会、失恋的比例要低于初中生的选择,说明高中生更愿意从当事人自己身上找原因。

当今青少年普遍缺乏专业心理健康老师

第3篇

[关键词]中学生 调查研究能力 探索

调查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了解或者熟悉想知道的事情或者事物,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最容易学会的方法,因此在科技活动的开展中,常常采用调查的方法。中学生在参与调查的过程中能提高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调查也是较容易出小成果的探究方法,近年来东莞市科技创新大赛的科技论文中调查类的课题越来越多。且东莞市获得全国及省创新大赛比赛奖项的科技论文多是调查报告,如东方明珠学校获国家一等奖的《初中生诚信调查》等。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科技创新大赛中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时会选择调查报告?原因有三:一是易掌握,可控制。与某些需要借助专门的机构进行测试或实验操作的研究相比较。调查的难度要小些,调查内容的深浅程度可以因学生的思维程度而异,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控制,如实地考察法、问卷法、访问法、资料查阅法(上网)等学生容易掌握,指导学生写作科技调查报告的可操作性较强。二是经济,成本低。某些需要借助专门机构的测试的实验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甚至上万元,这对学生或学校而言都是一种经济负担,而调查所花的费用要少得多。三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符合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

我校近几年参加省、市创新大赛的科技论文多是调查报告,如获得省创新大赛一等奖的《经济发达乡镇节电潜力调查》、二等奖的《常平薇甘菊的入侵情况调查》,市创新大赛二等奖的《东莞初中生生态道德文明调查》、《初中生对异性的倾慕情况调查》等。参加调查研究论文写作后学生的变化很大:胆量变大了,爱动手了,更喜欢提问了,质疑的能力也强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多样了,分析问题更深入全面了,调查研究的能力增强了。近几年在指导中学生撰写调查研究科技论文中,笔者探索出对于提高中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具体如下。

一、通过“讨论法”,提高学生科学选题的能力

进行调查研究首先要确定调查课题,目的质量是课题成败的关键。选题要注重新颖性、可行性、实用性及科学性。在提高学生科学选题能力方面,一般采取这样的步骤: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讨论筛选确定调查课题。

1 引导学生思考课题

对于初中生来讲,要想出并确定一个调查课题不是件容易事。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生物课堂中调查方法的学习,用课件先给学生展示往届学生想出的课题及网上下载的较接近学生生活的课题,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给出的课题进行联想或发散,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课题,并记录下来。这一阶段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先不考虑题目的可行性。凡是想出课题的学生都给予表扬,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并养成思考的习惯。

2 用讨论法筛选确定课题

讨论能使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在学生想出调查课题后,让学生分小组对组内各个同学想出的课题进行讨论、筛选。筛选时教师引导学生要注意几个方面问题:课题的调查目的和对象是什么、课题的现实意义如何、课题新不新颖、课题的操作性强不强。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课题,选择较为可行、有新意、有实用性的课题。学生小组讨论筛选出题目后,教师再根据已有的经验跟学生进行多次讨论,帮助学生做最后的决定。笔者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确定了很多课题,如“东莞农村初中生性心理调查报告”、“东莞初中生生态道德文明现状调查”等。

二、采取“六步走”法,提高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的能力

如何设计一份科学的调查问卷,对于从未接触过调查问卷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大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较有效的“六步走”做法:了解一模仿设计一修改一理论提高一反复修改一确定问卷。

第一步是“了解”,教师出示本校以前学生做过的问卷给学生看,这样做一方面能使学生对什么是问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能增加学生设计问卷的信心。第二步是“模仿设计”,学生根据自己课题的调查目的,模仿别人的问卷,进行问卷设计。模仿设计过程,教师不做太多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发挥,允许学生存在漏洞百出或一无是处的情况。第三步是“修改”,修改主要是教师给学生指出不足并提出意见。主要从问卷的格式、提问问题的方式、提出的问题能否反映课题调查的目的这几方面来给学生提出意见。第四步是“理论提高”,在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后,学生可能还是不知如何设置问卷,这时可以介绍一些如何科学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要注意哪些问题的书籍或文章给学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五步是“反复修改”,这一步的修改次数视学生设计的问卷质量而定,有的可能改三两次就行,有的可能要改十多次。修改时要注意问卷的格式、提问问题的方式、提出的问题能否反映课题调查的目的、题目的设置方式、问卷面对的人群的水平、问卷的科学性等方面全面考虑,力求完善。第六步是“确定问卷”,这一步的操作较简单,教师帮助学生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最终将设计的问卷确定下来。

“六步走”做法符合循序渐进的原理,分步走可谓步步为营,学生在每走一步都会有提高。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东莞农村初中生性心理调查报告》、《东莞初中生生态道德文明现状调查》《经济发达乡镇节电潜力调查报告》等课题的问卷设计都是采用了“六步走”的方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比赛评委专家的认可。当学生设计好一份较令人满意的问卷时,学生不但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对研究项目更有兴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拓宽了,思考问题的水平提高了,设计问卷的能力也增强了。

三、通过分析法、访问法,提高学生访问的能力

1 用分析法设计好访问问题

调查研究经常要进行访问。因此,要提高访问的效率一定要在访问前设计好访问的题目。怎样设计访问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就是你所要知道的事情,因此在设计问题前可引导学生注意:你

到底想从访问对象那里知道什么?这些跟你调查的主题是否密切相关?访问对象的背景如何?你设计的问题,你预期访问对象如何回答,如果他的回答在你的预期外你该怎么办?在后面的撰写调查报告时,学生要根据访问的问题来写分析,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在访问前设计好一个相当于写作提纲的访问提纲,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提高访问的效率。

2 把握好访问方法

进行访问时,应指导学生注意三点:一要用礼貌用语;二要带上纸笔做好记录;三要带上相机拍照或录音(机)笔录音。对于学生来说,做记录是最难的一项,比如有些学生字写得慢,可以通过记关键词、关键字来解决。之后再根据关键词、字进行补充,确实记不全的再听录音笔。一般情况下我们不采用录音(机)笔,因为这样会使学生在访问中有依赖性,不利于养成记录的习惯,也不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访问前学生应该记熟自己的问题,进行模拟访问。学生第一次实地访问时教师一定要在旁边观看,回来后再指出其不足之处。

四、通过考察法,提高学生实地调查的能力

调查有时需要运用到考察法进行实地考察。去哪里考察。考察什么,怎样考察,如果出现某些突发事件应该怎样预防,这些都要引导学生事先想好。如《触目惊心薇甘菊――薇甘菊在东莞常平的入侵情况调查》第一部分的调查内容采用考察法实地调查薇甘菊的入侵情况,在实地考察之前指导同学根据常平镇地图,选择周边的几个管理区和镇中心的管理区的小山丘、镇中心的道路旁、学校周边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实地的考察,准备相机进行拍照,并设计考察记录的表格(见表1)。

由于是野外考察,学生要穿较紧身的长衣长裤及鞋袜,用来预防荆棘和蛇咬,并且带上望远镜,较远的地方可以用望远镜观察。这样在实地考察的实践中,学生从观察、记录、拍照等中不仅提高了实地考察能力,还学会了在野外如何保护自己。

五、使用电脑软件与手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提高学生统计的能力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后,要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才能做下一步的分析。统计调查数据中难度最大的是如何统计调查问卷,对于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来讲,可以说是一件无从下手的事。要解决此困难,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专业软件进行统计。会用SPSS软件的老师,可以教学生如何建造数据表格如何录入数据,再用软件生成的所需项目的图表,但SPSS软件非常专业,学生较难掌握。二是使用电脑软件与手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这种作法符合中学生的电脑水平,使用较普遍。此法是教学生先用手工统计,再在Excel软件中汇总并生成图表。手工统计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问题较多且样本较大,统计起来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比如在(东莞农村初中生性心理调查报告)的课题中,学生设计的问题有20道题,而调查的样本达3000多份,起初学生看到小山丘似的问卷时无从下手,笔者便让学生在统计前,先根据题号和选项划好表格,或用电脑制作相同的统计表格,打印并复印多份,然后学生按每班或每固定数量如50份一张表格的方式进行统计,统计时采取划“正”字的方式。统计前先把不符合要求的作废的问卷抽出来,再进行统计。这样操作起来就不容易出错。手工统计好后让学生在Excel中进行汇总和生成图表再进行分析,这些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六、采用“仿写法”与“分段撰写法”,提高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第4篇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大家对电脑、手机的掌握越来越熟练,很多小学生由此也荣获“网络高手”称号。但随之而来的是近视的同学越来越多,有的班级已有近半的同学近视;近视同学的年龄也越来越低,一些一、二年级的同学鼻梁上也架起了沉甸甸的眼镜。近视不仅不利于我们学习,还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为此,我做了关于青少年近视率与用眼习惯的调查,希望能引起同学们对保护视力的重视。

二、调查过程

1.查找资料。我在网上查阅到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结果表明,我国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5%,初中生为70%,小学生为20%,而2013年,这一数据分别为60.28%、50.3%、27.63%。从小学生到中学生,近视人数逐渐上升,难道近视和年龄有关?我心中产生了疑问。

2.问卷调查。我设计了关于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年级、年龄、视力情况、用眼习惯等调查项目。经统计,我得到以下结论:近视人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逐渐增多,六年级学生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40%。

3.个别谈话调查。我采用访谈的方式对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用眼习惯进行调查。其中,A同学说,他经常上网;B同学说,她喜欢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C同学说,做眼保健操时间他常与同学嬉笑打闹;D同学说他不爱吃西红柿、橘子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三、分析原因

通过调查,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才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如下:

1.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2.看电视时距屏幕过近,时间过长;3.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下学习;4.长时间玩电脑;5.不合理饮食;6.不做眼保健操;7.缺乏应有的体育锻炼和适当的室外活动。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同学也认识到书写姿势不正确、光线过强或过弱、长时间用眼等不良的习惯易导致近视,但又不加以改正。医学研究表明,虽然存在遗传因素,但用眼习惯不正确、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干扰等,仍是诱发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五、体会与建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探索万物的工具,更是我们身体不可欠缺的一部分。同学们一定要保护好眼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为此,我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

1.看书时坐姿要端正,读写要做到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2.课间坚持做眼保健操;3.不偏食,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4.定期到眼科门诊检查,听从医师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数加深。

第5篇

【关键词】 计算机;因特网;行为,成瘾;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53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出现不仅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便利,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据2005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1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0300万,半年增加了900万,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4%。网民中以年轻人居多,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15.8%。随着上网行为的普及,其负面效应如网络过度使用、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IA)等健康危险行为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广州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状况,笔者对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少卫生分中心进行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广州市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广州市全日制中学9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共调查有效学生2921名。其中男生1386名,女生1535名;初中生1203名,高中生1161名,职业高中生557名。

1.2 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涉及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吸烟、饮酒和吸毒等物质成瘾行为、网络成瘾行为、易导致意外妊娠和性传播疾病的、饮食相关行为、运动锻炼相关行为等6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进行分析。采用集中填写问卷法,由专业人员利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以不记名方式自填问卷,并当场回收问卷。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校验,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2921名中学生中,在过去7 d内上网的有1978人,报告率为67.7%。其中男生966人,报告率为48.8%;女生1012人,报告率为65.9%。初中生765人,报告率为63.59%;高中生866人,报告率为74.59%;职中生347人,报告率为62.3%。以高中生最高,初中生次之(χ2=41.94,P

2.2 上网时间 见表1。虽然超过40%的中学生在过去7 d内每天上网时间≤1 h,但值得关注的是,有10.24%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达到或者超过4 h,其中男生211人,女生88人,男生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女生(χ2=71.4,P

2.3 上网目的 上网目的前3位分别为:娱乐(歌曲、VCD、flash)占60.97%,聊天占60.12%,查阅学习资料占46.73%。其中53.25%的男生上网目的是“玩游戏”,显著高于女生(3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6,P

2.4 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比较 由表2所见,在多种网络成瘾行为中,“总想着网络有关的事情”、“不上网就感到不舒服”、“希望增加上网时间”、“上网时间超过自己的预想”、“想停止上网又不能自控”、“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向家长、老师隐瞒上网的事实”等方面,男生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

2.5 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结构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由表3可见,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影响不明显;但家庭结构(学生是否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有一定的影响。在“总想着网络有关的问题”、“想停止上网又不能自控”、“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向家长、教师隐瞒上网的事实”、“因上网与家长发生冲突”等网络成瘾现象方面,不是长期与父母共同生活学生的报告率均高于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学生(P值均

3 讨论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在提供知识、娱乐及各种信息方面确实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本次调查显示,有46.73%的中学生上网目的是“查阅学习资料”,说明网络的出现在学生查找资料、增长见识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调查显示,中学生上网行为比较普遍,上网目的以消遣娱乐(网络游戏、聊天)为多。男生上网多为获取信息和娱乐,选择“玩游戏”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而在网络成瘾行为方面,男生的报告率也明显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有较强的攻击性、富于好奇和冒险精神以及难于管束等原因有关。随着年级的增长,各种网络成瘾行为的报告率也有上升的趋势,高中和中职学生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初中生,这与国内的一些报道[2]类似。说明年龄也可能是一个影响因子,其原因可能与高中生或职中生越接近成年,家长和学校也越难以管束有关,也可能与高中和中职学生面临着高考和就业的压力,希望从网络中获得愉快和满足,或是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有关。本次调查还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不大,但家庭结构的不同对学生网络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能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包括单亲、离异家庭或父母在外地工作)的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普遍高于与双亲同住的学生,尤其是在“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向家长、教师隐瞒上网事实”、“因上网与家长发生冲突”等网络成瘾行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学生不能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关爱及有效监管有关。

中学生有很多健康危险行为,网络成瘾行为是其中之一。调查显示,有10.24%的学生在过去7 d内每天上网时间≥4 h,这种现象值得关注。长时间使用网络会使大脑中多巴胺水平升高,令人短时间内高度兴奋,但其后的颓废感却比之前更为严重[3],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此外,由于网络空间可以超越空间界限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促使人们脱离现实,正是这些心理特点对网络成瘾者产生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他们沉湎于虚拟现实[4]。中学生网络成瘾是社会大小环境与自身特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对其行为进行矫正的同时,应注意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入手,加强预防。建议有关本部门和学校重视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研究制定相关策略和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对网络成瘾学生日常行为的约束,共同创建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降低学生网络成瘾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确保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 陈晓松.蚌埠职教中心学生上网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65-466.

[2] 李晓驷,李泽爱.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1-54.

[3] 谢延明.关于网络成瘾对任的心理影响的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5):150.

第6篇

XX春节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XX年春节将至,在这个传统而又重大的节日里,喜欢热闹、喜庆的家乡人民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过大年”呢?他们的年夜饭会在哪里吃?哪些消费领域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今年的“黄金周”是否依然金光灿烂?孩子们的消费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有人说:“这一年的辛劳赚来的钱,正是为了欢渡春节。”所以也就是说,这是一年中花钱最多的一次节庆。于是,趁势我就春节消费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消费投向在哪里?

在调查中,大人们的消费投向可谓五花八门,各种方式都在选择之列。不过,购置衣服以微弱票数胜出。其次是餐饮,再次是送礼,接下来还有文化娱乐、压岁钱、购置日用品、旅游等。

1、新年就要穿新衣

春节期间购物往往是一些女士在节日期间的首选。在一家公司上班表姐告诉我,她们这些职业女性因为工作关系平常难得凑在一块,刚好利用休假时光快快乐乐地逛街购物。据了解,有表姐这样想法的大有人在。一些职业女性和家庭妇女平常都是没有充足的时间逛街购物,春节的休假正好可以弥补。一位平常只在家围着老公、孩子干家务的阿姨说,“往常在家里就是围着灶台、洗衣机转,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他们都休假了,我也要放松放松,买几件称心的衣服好好地打扮打扮自己。” 另外,给爱人、孩子添置新衣,也是春节女士们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

2、 民以食为天 对很多人来说,春节活动基本上围绕吃进行。

家乡人春节期间在食品方面到底要花多少钱呢?世纪联华的一位收银员告诉我,大概在节前20多天,超市就进入销售高峰,顾客一次购物花费大多在200元至600元之间,有不少还上了千元,卖出去的东西绝大部分是食品。“有一次,一个五口之家买了1000多元的食品,装了好几辆手推车,他们的孩子还吵着说不够呢。”收银员笑着说。 在购买食品方面,我了解到,有以下几种食品几乎成为了家家必备的。有各类小食品、糖果、瓜子、饮料、葡萄酒。但是除了葡萄酒所占花销较大,约达到六七十元外,其余各项基本在三四十元左右。

餐饮消费也是家乡人民春节的一大消费支出之一。对多数人来说,春节期间走亲串友是常情,既然是走亲访友那就免不了吃吃喝喝,我从家附近的一些酒楼了解到,今年春节从三十到正月初五的酒席早20天前甚至更早就被预定一空。一家酒店的大堂经理告诉我,在他们这预定酒席的平均消费大多为六七百元,有些还超过千元。“民以食为天嘛,何况还是过节呢。”

在酒店消费的市民大多是图个方便,不愿亲自下厨,但也有不少人为追求家庭气氛,在家里设宴招待亲友的。家住红星小区的王先生说,“大过年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就是图个开心嘛,犯不着上酒店花那冤枉钱。”

3、 送礼开销过大 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自然少不了送礼。如今,送礼已经成了过年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有的家庭甚至超过了吃的支出。我对运河小区的一些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过年的人情消费最多超过5000元,最少的也有近千元,这其中包括给亲朋好友的礼品、礼金,给孩子的压岁钱等。

一位吴先生说,一年只过一次年,亲戚朋友间总要是要走动一下的,又不能空着手去,现在的人品位高了,送低档的东西显得寒酸,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就不能少于200元。粗粗算一下,春节期间送礼的钱就达到XX多元。 其实,春节人情消费的增加只是一个缩影,不仅是春节,就是平时,人情类的消费也占了人们消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为一项很主要的消费。

随着家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上档升级,礼金数额水涨船高。人情类消费的增加也成很多人的沉重负担。一位去年春节期间人情类消费达到3000多元的李先生无奈地对我说:“人情费超过了小孩学费,面对众多的人情费,我真的有点捉襟见肘。”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人们习惯将白酒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选择白酒送礼的家庭比率达69%,平均送礼金额中也是白酒最高达到143.94元。

4、快快乐乐春节游 近年来,春节游一直很火爆。我在市里的一些旅行社了解到,一些旅游线路基本排满。在春秋旅行社报表上,大年初一和初二的海南游已“满座”,而前来咨询的市民仍是络绎不绝。

“如果天气晴好的话,外出旅游的人还会多些呢。”一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我。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是个团圆的的日子,也是游玩的日子,一位熊先说:“我挺喜欢旅游的,但不知道春节期间天气怎样,如果天气不是很坏,带着亲戚朋友一起自驾游也是件快乐的事。”

调查显示,在旅游形式上,57%的人选择随团出游,43%的人选择自助旅游。在地点上,广东、厦门、深圳、云南等气候宜人的南方和气候相对寒冷的北方城市(如哈尔滨、长春等)最受欢迎。在境外游方面,香港仍是许多人的首选。

二、春节的疑问

1、春节打算在哪过?

相对于“五一”、“十一”、元旦等节假日,调查显示春节是最深人关注的节日。在被采访者中,83%的人认为,在所有节日中,春节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过的一个节日。53%的被采访者表示要在家度过春节,16%的被采访者表示要以旅游的方式度过春节,27%的被采访者表示要以走亲访友的方式度过春节,有4%的被采访者称,他们会以知识充电或健身的方式度过春节。

2、年夜饭在哪里吃?

关于今年的年夜饭,62%的被采访者表示要在家里吃,38%的被采访者表示会选择近几年流行的方式,在酒店里享受店家推出的年夜大餐。在饭店里吃年夜

饭,48%的消费者预计消费在1000元以下,21%的消费者预计消费在1000~XX元,13%的消费者预计消费XX~3000元,有8%的消费者称,他们的预计消费在3000~5000元,有10%的消费者打算在年夜饭这一项上花费5000元以上。 我在我市一些三星级大酒店了解到,酒店推出的1666元、2888元的年夜饭在除夕之前约十天就被订购一空,且比去年预定量要多出10%。而“豪华级”的6666元、8888元年夜饭的预定量较比前几年有所下降。这说明了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改变的同时,已经初步养成了节约的习惯,不再刻意追求“天价”带来的那份虚荣,而是选择过一个富裕而不浪费的春节。

3、春节应当怎样过?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而如今那浓浓的年味似乎越来越淡。在对待春节的态度上,有63%的人认为现在春节年味太淡,缺少传统文化,希望能过一个传统型的春节,16%的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简单轻松,比传统春节要好,据我了解,这么认为的大多数位年轻人,另有21%被采访者认为现在的春节和“五一”“十一”长假没有什么两样。 我市今年举行的“运河之都”文化庙会,集民俗风貌、文化演出、传统小吃、特色饰物于一体,成为百姓过年消费的一大去处,也是今年市民欢度春节的方式之一。在庙会上我了解到,百姓对这种过年的方式十分满意,认为这种在城市里少见的庙会不仅让人了解到本地的传统文化,还使这个春节变得年味浓浓,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个让他们真正了解春节传统的渠道。在城市里举行庙会,不仅拉进了城乡间的距离,更为市民提供了消费好去处,也给更多的商家带来商机。

4、过年送礼送什么?

69%的被访者表示春节送礼会选择白酒,27%的被访者表示会选择一些保健品送亲友,极少数被访者表示会选择其他有意义或对方真正需要的礼品。由此可以看出,春节送礼还是停留在送传统礼品上,并没有深入实际的考虑。

5、 压岁钱该怎样花?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是越来越多。那么,这些交到孩子手里的钱,是怎样花的呢?我在家附近的第八中学对初中学生作了调查。调查发现,近八成中学生的压岁钱在800元左右,超过1000元的和低于500元的在少数,极少数的学生压岁钱在1500元左右。他们的压岁钱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用压岁钱上网,买游戏卡,为自己添置新衣服及饰物,买平时就喜欢的图书,购买高档文具,请同学一起去吃肯德基、德克士等洋快餐。 调查中,很少有学生提出会把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或贫困家庭,但经我提醒,有不少学生表示会考虑这么做。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对学生平时的教育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中学生春节期间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每月的消费大多数都是有规定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同学习惯随时向父母要,而这些同学的零用钱一般都比有规定每月零用钱的同学多,每月零用钱在100—200元的占很大比例,200元以上的同学也有很多。

据调查分析,在每月零用钱的分配中,用于书籍的一般都在50元左右,用于学习用品的一般都在20—50元,而在零食方面每月支出约50—100元,但也有37%的中学生超过100甚至200元,另外音像制品的消费为20—50元,对于同学朋友生日时送的礼物,大多数同学都认为50元左右比较合理。

从调查表、调查内容及情况分析,当今中学生的消费观有3大特点。

①、从每天的消费金额来看,大约是5—10元之间。

②、都比较注重音像制品的消费,如磁带vcd等等,在这方面,消费大约是每月20—100元左右,这个数字已经较大了,基本已远远超过了学习用品和书籍方面的消费。

③、在零食方面,每人每月大约有50—150元用于平时零食消费,而同学生日送礼的消费大约是50—100元之间。

第7篇

关键词: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80-02

青少年群体的网络使用行为对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化的走向,以及手机上网的推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青少年网民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普及率和活跃的网络应用水平,也是最可能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影响的群体。因此,对青少年群体上网行为的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

一、青少年网民群体规模

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继续攀升。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5.8%的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较2012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根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1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54.3%,如图1所示。

因此,了解青少年在哪里上网,花多少时间上网,以及在网上都做些什么,对于学校、家庭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因势利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青少年上网行为特征分析

随着宽带入户等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可以在家里上网,加上国家要求网吧不允许接受未成年人上网,中学生有65%在家里上网,其他有17%在学校机房和14%在网吧,3.5%是在宿舍上网。据调查显示,因住校且学校有机房和电子阅览室,校园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大学生有9%在学校机房和70%在学校宿舍上网,其他还有21%是在家里上网的。随着3G、4G技术的发展,手机几乎变成了中国青少年第一上网工具。中学生手机上网占51.3%,大学生手机上网占63%。相对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农村青少年使用手机比例超过城镇青少年。从每天上网的时段来看,中学生一般在中午和下午,大学生一般在晚上到凌晨以后。从每周上网的时长来看中学生一般在11小时左右,大学生在20小时左右。青少年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也在提高,大概是平板电脑普及的缘故。

三、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分析

青少年上网都干些什么事情?青少年经常浏览的是什么网站?青少年平时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于不断出现的新的网络应用,青少年的态度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1.中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对于中学生来说,排名第一的网络应用是即时通讯,每年以2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上升,已经达到91.1%。2009年才出现的微博吸引了54.3%的学生,反映出中学生对网络新应用接受很快。而传统的网络交流手段,如电子邮件的使用率在衰减,BBS论坛在中学生网络应用也仅维持在8.33%左右。总体来说,除了电子商务和传统的邮件和论坛活动外,中学生网络活动参与度较高。中学生是手机上网的主要用户群,其手机应用排序依次为即时通讯、手机搜索、手机网络音乐、社交应用。上网时间加长,中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不知不觉加大。在关于分享内容的调查上,发现有一半的中学生比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各种视频、图片、文字,形式不一,内容丰富多彩,这体现出当代中学生追求个性的一面。

2.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已经达到常态化,变化已经不大。45%的大学生会在上网时看新闻,一般是通过手机来看,明显高于中学生。网络社交也是大学生的主要网络活动。大学生的即时通讯工具主要是QQ,还有新出现的微信、易信等。大学生搜索引擎的使用率也很高,92.3%的大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比整体网民的使用率高。在网络娱乐方面,近九成的大学生会在网上欣赏音乐和视频,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明显低于中学生。六成的大学生愿意利用网络来学习。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网络购物逐年上升,已经达到69.7%。随之而来的是网上支付行为的增加,网银的使用也成比例增加。总体来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在网络上有丰富的网络生活,享受着网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其主要使用途径是即时通讯软件、音乐影视、网上购物和学习需要。

四、其他比较结果

在调查中,65.82%的中学生对于离开网络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但仍有16.38%的学生表示离开网络会感到很空虚很难过。周末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家长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80.6%的家长认为只要时间合理就可以上网,还有7.6%的家长反对孩子上网。大部分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家长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而学生认为家长反对上网的原因是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其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

浩如烟海的网络资讯要想成为中学生信息、知识的重要来源。目前网络还仅是广大中学生的一种娱乐、消遣的工具。

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数据显示,52.74%的学生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利用网上资源,只11.8%的学生是经常浏览学习资料。

五、结论和思考

1.结论。以上数据反映,网络确实丰富了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对他们的学业有所帮助,但其中不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上网时间过长,关注娱乐内容过多。过多地浏览娱乐信息既会影响学业,又会对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学生属于未成年群体,太长时间的面对电脑,不管是对生理还是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害处。过度迷恋网上交友,会导致青少年丧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另外,青少年涉世未深,容易受骗,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那般美好,不乏存在一些居心叵测之人,这样不仅伤害了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且也耽误了学业。迷恋网络游戏对学业产生冲击。特别是男同学,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而网游的暴力等不良因素会危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小部分家长坚决反对孩子接触互联网也存在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急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信息都是靠互联网来传播的,相比于现实生活,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如果中学生完全不接触网络,就是闭目塞听,不利于开阔视野。

第8篇

【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 影响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136-01

网络是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网络不仅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还丰富了中学生的知识,几乎成为中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网络中一些负面信息也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给学生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因而消除网络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代中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 网络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获取各领域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智商的提高,单一的课堂和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中学生的成长需求,他们需要大量的信息知识来填补自己的头脑,网络就成为满足中学生求知欲望的主要通道。通过网络中学生不但可以搜集自己喜欢和需要的东西,而且能更清晰地了解到当今世界各领域的最新动态。

2.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缓解了师生间沟通少的尴尬关系,通过网络上的聊天工具,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咨询有关学习方面的知识,而这样的交流方式不但为学习知识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稳固了师生间的关系。

二 网络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1.侵蚀健康的思想意识

网络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到处充斥着各种庞杂的信息资源,一些负面的信息也随之泛滥侵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思想。当遇到新鲜有趣的事物时他们很容易激起尝试的心理,从而使得垃圾信息有机可乘,深深地毒害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2.弱化社会道德观念

网络上泛滥的负面信息不利于中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还可能造成中学生对信仰的缺失。例如,网络上对各种暴力、腐朽生活信息的宣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如果监管力度不够,他们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而走向迷途。

3.淡漠现实社会情感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建立人际关系的萌芽时期,也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但在网络盛行的时代,中学生往往更重视网上交友而忽视了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情感交流。据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关于《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可知,网络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因而现实生活中的感情关系越来越淡漠。

4.上网成瘾导致学业荒废

网络是个丰富多彩而又充满诱惑的世界,精美的动画、趣味的游戏、好听的音乐以及新鲜的视频都会对中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使他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当面对那些互动性强而又新鲜刺激的事物时中学生往往会产生迷恋心理,甚至能达到不吃饭、不睡觉、不上课也要上网玩游戏的地步,这对中学生的健康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最终导致学业荒废。

三 针对网络负面影响所提出的应对措施

1.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积极开展面对中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利于中学生培养健全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部门应建立专门的网络教育机构,积极宣传网络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教导中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信息的侵蚀。另外,还要设立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用积极乐观的思想拓宽中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空间,指导其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杜绝腐朽消极信息的诱惑,以达到净化学生心理的目的。

2.紧抓学校课堂上的教学

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身的思想意识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好奇心强、对诱惑没有抵抗力,是造成学生上网的主要因素,另外的原因是来自家庭和社会。如学校或家庭住地的周围有上网场所,有些家庭缺乏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或者父母忙于工作无心教育管理子女等,这些都是学生形成“网瘾”的原因。因此,学校应紧抓学生的课堂教学,尽量让学生避免无事可做的状态,注重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方法,杜绝一遇疑难问题就上网搜索的行为,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如果想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使用网络是比较便捷的方式。学校在加强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学生在网络世界的自我保护水平。一方面,可以防止学生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可以杜绝网络中有学生心理健康害信息的侵蚀。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正面教育,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会得到有效控制。

4.建立健康的校园网络系统

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应重视学校网络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尽量设立和开辟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健康教育网站,也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各种励志活动,鼓励他们养成对待困难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习惯。

四 结束语

总之,网络对中学生来讲犹如一把双刃剑,有利亦有弊。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认清网络在学生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应注意引导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网络浏览。只有如此才能利用好网络这个学习工具,增长自己的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生刚.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J].教育界,2012(8)

第9篇

【关键词】初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

“手机依赖”就是通过手机的功能和效率,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娱乐,并达到使用手机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

一、初中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1.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基本情况

目前,在一些初中学校,学生的交际、娱乐等生活中主要依靠手机来完成。据有关统计材料显示,全国青少年中60~70%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症。特别是爱教育程度较低的初中学生出现的概率就更高了,很多学生也不善于面对面的交流,所以手机短信息刚好成了他们交流的主要方式。

手机对青少年影响分析目前主要集中在心理、社会化、价值观、人格、沟通及学校管理等领域。青少年严重依赖手机,人际沟通能力下降等负面的效果,给学校管理带来严重的困难。

2.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具体表现

第一、交H(短信、聊天)的依赖。根据调查,初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有70%以上的交往主要是通过手机来完成的。他们在学校里,跟校外的同学、朋友以及家人的交往都是采用手机来完成。甚至一些作业也求助于手机。

第二、阅读依赖。据调查,有手机的学生网上阅读率达到90%以上,学生上网阅读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新闻、知识、文学等是主要阅读的内容。而在手机上进行阅读的主要集中于一部分女生。

二、初中生“手机依赖”产生的原因

初中学生形成对“手机依赖”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经调查研究,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

1.家庭原因

家长对学生是否持有手机态度不明确,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佩带手机持支持的态度。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都表示,买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一位家长说,手机实际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做父母的放心。特别是一部分留守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父母认为孩子带手机,主要是方便联系,并进行情感交流。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问题是孩子能否正视家长们的厚爱和正确使用手机。

2.网络通讯的发达、智能手机普及

4G网络的普及,改变了我们移动通讯的习惯。现在手机主要功能不再是打电话、发信息了。4G网络给手机有了互联网应用的功能,手机通过互联网可以浏览网页、手机QQ、手机在线视频、在线电视、手机邮箱等,手机网络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为“手机依赖”族们提供了方便。

三、“手机依赖”给初中生造成的主要危害

1.初中生“手机依赖”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据调查,我校严重手机依赖的学生占在校学生的15%左右,还有20%左右的人经常违规使用手机。由于这些学生不参加文体活动,缺乏锻炼身体,睡眠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2.初中生“手机依赖”,养成不良习惯,增加学生家庭负担

对于作为纯消费者的中学生来说,手机费也是一种高消费。对于这种消费负担,普通学生的父母一般会支付一点,多了就不管。其结果可能是:有的学生只好节衣缩食,减少生活学习费用去交手机费;有的学生会东讨西借,想尽方法凑手机费;除了手机费用之外,还有部分学生为玩各种游戏,买装备进行充值,这是一笔无底洞的开支。为了手机费和游戏充值费,有部分学生经常以各种理由向父母掏钱,有的甚至可能去小偷小摸,引发安全问题、社会问题。

四、减轻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减轻对手机的依赖

学校对学生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同时,家长要配合教育学校做好教育工作,老师和家长要尊重和理解学习对手机依赖行为。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减轻对手机的依赖。

2.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能力,远离手机依赖

“手机依赖”现象虽然对初中学生影响很大,但只要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配合,齐心协力,深入研究“手机依赖”现象对学生影响的规律和解决对策,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人生观等方面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增强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减轻“手机依赖”的影响,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渗透;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36-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以其不可阻挡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上网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面对网络,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该怎么样引导学生,该怎么做呢?下面就中学生上网引发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生上网情况分析

以下是某县城中学进行的上网情况调查。在三所中学和一所高中发放433份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上网的主要目的。玩游戏占48%;聊天占24%;查资料占16%;其他占12%。虽然在上网原因的选项里为了“查阅资料,增长知识”的比例较高,但聊天广交朋友、玩游戏、排除寂寞“打发时间”之和却达74%。

2.每月上网的费用。本次调查问到的上网费用主要是指那些经常在网吧上网的同学每个月的上网花费。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每个月的上网花费最多为150~200元之间,中学生每个月的上网费用支出集中在50元的比率达71%。每月支出在150元以上的学生比率相对较小。

3.上网的经历。“是否有过旷课上网吧”问答中有1%的学生回答有旷课上网吧的经历,“是否有过在网吧过夜”问答中上有4%的学生回答有过此经历。

通过以上调查,不难发现:青少年上网活动以娱乐为主,网络利用水平较低;每月上网费用的支出从哪里来?对没有任何收入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引发犯罪的根源。另外,不加选择地上网,不但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中学生上网引发的犯罪

【案例1】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

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两年前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小新整天沉迷于网吧,经常偷钱。一次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爸爸月初给奶奶的生活费,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

【案例2】女生与网友离家出走。

我校二年级学生王××,女,16岁。该生自青春期以来,表现叛逆,与双亲关系紧张。不喜欢学习,为了打发时间,常留恋网吧,在网上寻觅良友。不久,结识了一位男网友,两人相约厮守一生。常在周末隐瞒父母,借口到同学家玩而与男友约会。曾经不辞而别,与网友外出长达数周。问及与网友约会之事,该女生并不否认,称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会不到被爱的感觉。父母和学校多次劝解无效,最终退学。

以上案例说明,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学生的思想单纯、防范意识淡薄,容易被错误的信息所迷惑,不健康的网站和暴力倾向的游戏,致使许多学生沉迷网络,失去理智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再说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隐患重重,不良广告充斥信息领域,学生没有安全的信息环境。学生希望通过QQ等在线软件进行心灵交流,对网络的虚拟化感到新鲜,对网络这种开放化感到自由,于是难以控制个人的情绪,过度的自由造成对网络的沉迷和依赖,久而久之,网络使学生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进而导致学生的犯罪。

三、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14岁未满18周岁在校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形成。如何培养信息化社会的合格人才,使他们在具有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在信息的大海中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法制素养,这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者都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课堂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有效开展法制教育是最好的形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法制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信息法制和计算机软件安全条例等相关内容的教育,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应用、处理、加工和表达时能依法进行,让信息化时代更文明、更自由。

四、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策略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实施法制教育的目的。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信息法制意识,他们是未来信息化社会的人才,社会信息化需要有信息法制意识的人才,未来的社会生活与信息息息相关。没有信息法制意识,便没有信息安全,学生的学习生活也离不开信息法制的权利和义务。

1.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生的习惯养成中,树立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教师就得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如让学生形成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良好习惯。不至于出现:那个学生把鼠标弄坏了、键盘的字母键弄丢了、直接拔电源、乱删别人的东西……养成课后关机和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平时要求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在硬件方面严加控制,尽量少让学生玩无谓的聊天和游戏,通过机房管理软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学生不在网上乱发违法的信息,全面提升法制意识。

2.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很多学生会认为网络是自由的,可以在网上随意自己的想法、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样最终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一切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在网上仍需要坚持,虚拟并不代表虚假。上课时加强法制教育,提醒学生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剽窃他人信息作品的内容;不使用盗版书籍软件光盘;对于作者声明禁止使用的作品,要尊重作者的意见;等等。

3.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仅仅具有自律能力和法律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网络上的自我保护,增强使用网络的安全意识。如:注重自己邮箱密码、相关帐号的保密;在网络上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和相关情况,不盲目参与网络发起的活动等。

总之,学生的人生的教育是教师的终极目标,既然人们赋予我们至高无上的称号,我们就要认清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丰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抵制精神污染。如何让即将融入社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正确地去获取和处理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积极面对。只能正确引导,而不能强迫。要在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从我们每一节计算机课中、每一次上机操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

当然,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并不仅仅靠教材、靠教学内容、靠规则、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它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这样才能有一个和谐、健康、稳定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崔爱善.珲春市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R].2007.

[2]农世泼,谭宝善.在校中学生网络犯罪的预防对策[N].法制快报,2009.

第11篇

大众传媒是指包括网络、电影、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等面向大众传播媒体。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们带有地域性;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它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过程中,这一点对于正处于社会化重要阶段的青年来讲尤为重要。当代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信息量不断增长、传媒手段不断丰富的今天,他们受大众传媒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已越来越明显。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行为及心理无时无刻不在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影响。作为祖国的未来一代,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受到有益信息的影响,促使其健康发展,应是全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我们通过这样的调查和研究在充分研究大众传媒对青年学生影响的同时希望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能通过传媒手段给我们的中学生以至整个的社会创造一个较好的文化环境。

我这次开展调查的目的是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旨在能在下一步的工作和实践中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正确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心社会,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健康的成长。调查方法是以一般问卷法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表包括20个题目,共做了100份问卷表,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还有教师,个别访谈了5个学生。调查结果是每个调查对象都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以下就是我们的调查分析。

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认识社会和关心社会的几点正面影响

1、传媒手段的先进和丰富使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像力都大大扩展。

信息数量以几何级的速度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使信息的冲击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调查显示,50的中学生在空闲时间喜欢上网查询信息。这些信息使中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而且也使他们掌握了不断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开放的媒体环境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这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3、传媒环境的繁荣使中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

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自主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

二、大众传媒对中学生认识社会和关心社会的几点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中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鉴别,造成随意模仿,容易产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当代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名牌消费现象等②,造成了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助长了校园奢靡风气的盛行。另外,诸如沉迷网络、早恋、追星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而形成的。这些都反映出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受到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严重。

1、大众传媒的商业运行促使青少年对时尚的追求,造就了中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

当代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广告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显示在学生们购买学习用品时有39的人受到广告的影响,有7的人受到很大的影响。追求时尚是当代青少年所流行的消费方式。

2、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世俗文化的宣传使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走向低俗化。

中学生审美的低俗化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他们更愿意去追求浅显直接,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读图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调查显示有18的学生认为在同学中看日本卡通画的人很多,有51的人认为比较多。

3、恐怖电影、警匪片中的残酷打斗使中学生中暴力行为升级

随着香港台湾的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引进,一些武打片、功夫片、警匪片蜂拥而至,血淋淋的场面、触目惊心的格斗、瞠目结舌的作案手段通过演员的表演和电脑特技,使青少年眼花缭乱,他们甚至把小偷当成了英雄,把恶霸当成了偶像,把黑社会当成了他们理想的练兵场。这些年,中学生之间的打斗越来越升级,拳脚相交已成家常便饭,持刀行凶者也不在少数。一些电影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扮演了教唆犯的角色。

三、克服大众传媒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的一些建议

1、全社会行动起来,抵制媒体毒素

行政部门对虚假广告、夸大事实的广告要严格审批,取缔黄色的、暴力的、低俗的广告,自觉抵制低俗广告。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能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而学生接触媒体是必要的,禁止他们接触是不可能的。面对大众传媒这柄双刃剑,学校应该秉着教育者的良心,对中学生正确运用媒体实施有效的引导,增强他们筛选和辨别多种渠道信息的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跃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开展为中学生所愿意接受的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检验书本中真理,感受人生的复杂多味,使他们不致于在不良信息闯入大脑时乱了方寸,迷失方向。

4、重视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发挥自己社会经验丰富的优势,指导孩子正确接受信息,同时还要分析孩子的信息源,并与学校保持联系。

第12篇

关键词 艺校 振兴京剧 研究性学习 校本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实验的缘由

“校本研究性学习”是学校师生为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而共同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活动,该活动是以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多种能力的生成为导向的。

在“振兴京剧对策研究”校本研究性学习之前,笔者在高二年级进行了语文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范围涉及京剧、评剧、舞蹈、音乐专业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语文教材远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过于严肃的文本内容也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大多数学生爱学的课文只占教材的50%。此表还显示出:89%的学生有参加校本研究性学习的意愿,75%的学生认为它对语文和专业都有益处。而学生对语文课的建议表达了他们对学习贴近专业的知识及语文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期待。因此,要改变艺校学生不爱学文化课及语文教材滞后于时代的现状,改变他们单一的学习方式,就要以开发贴近学生经验与兴趣的校本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满足其心理需要入手,转变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态度。

2 实验的设计

2.1 课题的提出

京剧作为国粹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却叫好不叫座。远没有美国大片吸引人,原因何在?京剧班的学生是京剧事业的接班人,京剧事业的发展与之息息相关。他们应该关注这种社会现象,并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与探究力求找到此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2 课题的实施

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京剧票房”?为题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充分关注,然后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让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到剧场或上街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

调查内容:(1)现在都有哪些人看京剧?年龄层次如何?喜欢京剧的原因?(2)不喜欢京剧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京剧你才会喜欢?(3)如果你是剧场经理或京剧团团长,会采用怎样的营销策略争取观众?你从美国大片或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经验中能借鉴到哪些东西呢?

社会调查后,还可以通过对京剧名家、京剧名师、老戏迷访谈及上网查询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京剧的历史与现状。此后,学生们还要学会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加工。

2.3 课题的成果

课题的成果是论文或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如下:A. 京剧的历史与现状振兴京剧对策研究;B. 京剧对天津及全国的影响;C.天津市民对京剧的喜爱度与参与度;D.京剧的发展与振兴途径。

由于课题容量较大,所以计划用分阶段完成的形式,具体分为“问题的提出、成因分析、调查结果、启示与建议”几部分。考虑到学生功课比较紧张,因此三、四个人构成一个课题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然后把课题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点,每个小组承担一、两个任务,分工合作。调查回来后再由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成员发言,大家再根据发言展开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法,一起找出京剧的发展与振兴途径。最后由班里写作好的几位学生归纳总结,撰写成调查报告。课题研究时间预计为一学期。

2.4 课题的评价

此次研究性学习拟采用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档案袋评价。教师将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袋,将学生的作品、体会、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的评价、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及时收入其中,使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客观地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它的优点是能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使学生在档案袋制作过程中,反思他们的作品、知识和理解力;还会使学生对档案袋的内容产生个体成就感和进步感。

为了实施有效的评价,此次成绩拟占平时成绩的30%~ 50%,所占分值比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设定。

3 实验的实施

课题的提出是京剧班一个女生因京剧不景气想退学引起的。于是,从2006年3月到6月,历时4个月,其间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问等方法,运用上网查询、自制调查问卷、上街采访、征询专业老师意见等方式和策略,完成了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研究性学习对师生来说都是从未涉足的新领域,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最大的难题就是时间问题。学生们专业课、文化课都要兼顾,课外时间很有限。因此,笔者采用了把课题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点,各小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承担一、两个任务的方式来使负担最小化。

学生们初步了解京剧市场现状后,在笔者的指导下开始设计调查问卷。从问卷的调查内容看,学生已初步具有了市场意识,如“看一场京剧,如果只花十元钱,您会去看吗?”“如果您是大老板,会投资京剧事业吗?”也有争取观众的意识,如“您认为怎样做京剧才能吸引你?”他们还不约而同地关注观众对传统戏和现代戏喜好的选择。

学生们随后用自己设计的问卷,以小组为单位上街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课上对调查结果的汇总与筛选,师生共同提炼出七条被调查者的振兴京剧的观点、九条在网上和报刊杂志上收集到的京剧专家的观点。笔者把提炼出的观点制成《振兴京剧对策一览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学生的观点”一栏中提出自己的振兴京剧见解。然后交给各自的专业老师,请他们参与对学生观点的评价。从回收的情况看,大多数的老师是愿意参与的,提出的各种观点也很中肯务实。如姜志军老师写道“振兴京剧关键是继承、发展、创新,多向兄弟剧种学习,博采众长,跟上时代的发展。多排近、现代戏。学生要刻苦学习专业。以传统戏打基础,到高年级要学些现代戏,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专业老师的积极反馈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

在层层铺垫之后,开始进入了论文撰写阶段。这些学生从未写过论文,所以,每一步都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与引导。笔者根据他们的写作意向,为他们列了四套论文写作提纲供其选择。从论文完成的质量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同学们分别从京剧艺术的现状、成因分析、存在价值和振兴对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4 实验成果示例

“振兴对策:(1)京剧虽然是国粹,但也不能高高在上,总是等着观众主动来欣赏它。要把京剧发扬下去,就应当让京剧走进观众。例如组织演员到各学校、企业、剧院等地举行公演,把好剧目、新剧目介绍给观众。让他们零距离地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2)现如今是市场经济的时代,振兴京剧也要从营造市场角度去考虑。例如在票价方面要采取打折或节假日票价大优惠等促销手段,以多拉广告等手段降低演出成本,从而能降低票价,让观众从经济上能够承受,这样便可以增加观众了。(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建议教育部门将京剧剧本列入中小学教材,使学生们从小就接触京剧,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如果人们听京剧像听古典音乐一样觉得是一种享受的话,那么京剧事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了。”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