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设施农业毕业论文

设施农业毕业论文

时间:2022-09-30 07:30:40

设施农业毕业论文

第1篇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

转贴于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

转贴于

第2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论文联盟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论文联盟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论文联盟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毕节试验区,建设与发展,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一、贵州省毕节试验区建立的背景及发展现状分析

毕节试验区是全国第一个以科学发展为指针、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凝聚各方力量,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是全球第一个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到实践的综合探索试验区。其创建的深重历史背景及其所具有的跨区域跨时代的巨大意义和价值,正日益增多地不断充分展现,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

(一)毕节试验区建立的背景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在建立试验区之前是贵州省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1987年,全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88.9元,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84元,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未解决温饱人口达3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3.68%,人口自然增长率21.29‰,森林覆盖率仅为8.53%,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毕节地区生态恶化、人口众多等已严重遏制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将从根本上失去人类在此生存的基本条件。

针对毕节地区严峻的现实,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为改变喀斯特岩溶山区经济落后、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状况,作出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一具有创造性和富有前瞻性的战略安排。随后,胡锦涛同志又在京邀请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等进行座谈,商谈对毕节开展智力支援工作,以指导毕节的改革试验与发展。1988年6月9日,毕节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

(二)毕节试验区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

20多年来,毕节试验区坚持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人口素质提高并重,逐步实现了人口、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464.2亿元,与1988年23.4亿元相比净增440.8亿元,年均增长10.53%;财政总收入实现84亿元,与1988年的3.02亿元相比,增加80.98亿元,增长了28倍;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提高到2009年的38.75%,每年净增1个百分点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13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减少一半。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8年的21.29‰下降为6.88‰,人均受教育年限从3.8年提高到6.2年。在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试验区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日益成为共识,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二、现阶段毕节试验区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多年来,毕节地区已经初步实现了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的良性循环。毫无疑问,这个成绩是伟大的。但是,无须讳言,相对于全国的发展水平来说,毕节依然是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据2009年统计显示,在全国327个地级单位中,全区生产总值排180位;人均生产总值排318位,仅仅是全省、全国的67%和27.5%;财政收入排300位,比全省、全国分别低5.17和5.85个百分点。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手拿“近期探路子,长远作示范”通行证的毕节试验区,在实现跨越发展的今天,仍处于落后的地位。

(一)基础设施滞后,经济结构单一

毕节属于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的典型内陆山区,全区的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在贵州全省仍处于最滞后的位置,是制约区内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的瓶颈。到目前为止,全区境内没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整个试验区除威宁县城外,其余7县市均不通铁路,公路仍是毕节交通运输中的主体。全区通讯、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到目前为止,还有39.45%的村(1580个)未通电话,65.47%的村(2622个)未通邮,74.71%的村(2992个)未通有线广播,43.88%的乡镇(104个)无文化站,3194.58万亩岩溶面积和1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13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尚未解决。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薄弱,工程性缺水问题和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等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经济结构来看,2009年,毕节试验区三次产业比重为30.13:38.62:31.25,产业结构呈“二三一”模式,达到到工业化初期的水平。多数县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基本上从“一、二、三”改变为“二、一、三”,有的已经改变为“二、三、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但从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来看,主要还是靠煤炭、电力、“两烟”三大支柱支撑经济,现代工业和新兴经济体后继乏力,多数企业单体规模较小。传统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渐降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还没有形成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旅游业、服务业等发展滞后,三次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小,经济结构还比较单一,三次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二)生态环境形势依然脆弱严峻

毕节试验区地处西南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区域,区内山高坡陡,沟谷深邃,森林资源总量偏少,全区人均森林面积仅一亩多,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森林林分质量低,林种结构不合理,部分地方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还较为严重。据2009年统计,全区尚有近1.2万km的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石漠化面积已达5727km,且每年约以2000hm的速度增加,其中重度石漠化面积已达1850km;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人均森林面积仅0.13hm(1.9亩),活立木蓄积仅1.93m3/667m,低于全国人均0.15hm和10.48m3/667m的水平;此外,试验区内农村能源建设发展较慢,沼气使用户数不足乡村户数的2%,严重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农村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生态污染急需治理。

与此同时,受生态环境形势和喀斯特地形的影响,试验区旱、涝、绵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频发生。据贵州省50多年的灾情统计,大旱和特旱5年一遇,中旱2年一遇,小旱年年有,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平均受灾面积约35.67万平方公里。涝灾与旱灾交替发生。以2008年1月的全国50年不遇的雪凝灾害,2010年春季特大干旱灾害为例,毕节都是首当其冲,损失极其惨重。

(三)人口负担过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对毕节试验区而言,“人”的问题是所有问题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一直以来,毕节试验区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直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区总人口74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3%,劳动力总数近400万人。按全区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仅能容纳180-220万个劳动力,潜在的富余劳动力约200万人。人口负担过重、增长过快仍是制约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的关键所在。

在人口负担过重、增长过快的同时,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又是制约人口增长的关键所在。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中,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年多一点,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仅占40%;文盲率、中小学辍学率达22%左右,远远高于贵州省其它地区,使得人力资源开发难度大。此外,农村科技示范户仅占乡村总户数的9%左右,全区每万人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从业人员仅有3.7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比较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尚处于起步试点阶段。

三、建议与对策研究

(一)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开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要在毕节乌蒙山开发扶贫,首先的就是要先解决交通瓶颈问题。目前,毕节试验区的交通基础在贵州全省仍处于最滞后的位置。因此加强毕节试验区公路、铁路、机场、交通运输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来抓。要不断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的工作,加快形成试验区高速、高等级骨架公路网。加快通乡油路、通村公路、乡镇客运站以及以乌江洪家渡库区为主的航运建设,并力争2010年实现全地区80%的乡镇通油路和水泥路,实现95%的村通公路,尽一切办法早日解决这个瓶颈制约的问题。

其次,在加快毕节试验区实现村村通电话、通邮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功能强大、性能完善的高速信息基础网络,进一步强化公用信息平台的支撑服务作用,形成覆盖全区城乡、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系,构筑“数字毕节”的坚实基础。要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最大范围地拓展网络基础设施的市场空间,提高全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第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要尽快解决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并完成全区168万亩“烟水配套”工程建设。要搞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三小”水利及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尽早完成试验区金黔灌区建设。要加大对试验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支持力度。此外,要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县土地治理项目,着力改造中低产田土,配套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人均0.5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的目标。

(二)努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质上都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目的都是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验区必须把产业发展方向放在产业多元化和重点产业的培育上,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试验区煤电、卷烟、化工等支柱产业发展。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战略性调整中,试验区要加快实施“两烟”、马铃薯、生态畜牧、特色农业、劳务经济“五个一百亿”的支柱产业工程,力争到2015年实现。另外,试验区还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其中最典型的是近两年来开始充分利用其森林资源,发展壮大特色林果产业,推进林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主要以百里杜鹃、赫章、毕节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龙头,争取县级森林公园升格;大力发展种苗和花卉业,培育和完善林木种苗、花卉、盆景和草业市场。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探索推进生态建设的新模式

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也是“三大主题”的核心之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试验区实施荒山造林,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立多渠道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机制等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探索建立煤炭等资源开发综合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推行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开发者补偿、受益者补偿、破坏者赔偿、受损者获偿”等全方位、多层次资源开发补偿制度。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要求,加快推进林(草)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建设的新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培育和扶持环保型、生态效益型的产业和龙头企业。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探索实现资源节约、环境美好、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子。

(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人口计生工作力度。第一,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建立健全强化社会制约与加大利益导向相结合的政策体系,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继续降低生育水平。第二,全面加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加大对计划生育的投入保障力度。第三,深入实施“少生快富”工程。把毕节试验区作为我省人口计生信息化项目建设的重点,不断提高人口计生信息化水平。

其次,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第一,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第二,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等项目,进一步改善试验区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快试验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第三,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发展文化和体育事业。

结语:22年来的实践证明,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抓住了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矛盾,找到了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是指导今后发展的科学决策,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毕节试验区要通过“三大主题”的全面深化,经过一段时期的共同奋斗,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要不遗余力的做强“五大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城镇经济、旅游经济、劳务经济);大力推进“五化建设”(工业经济化、企业民营化、人口城镇化、旅游特色化、农业产业化);力求实现“五个转变”(从资源大区向资源强区转变、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从欠开放地区向全方位开放地区转变、从平安毕节向和谐毕节转变);努力实现“五个目标”(全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验田、长江和珠江“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中国西部最具特色的国际旅游胜地和世界级竟品生态旅游区之一、川滇黔三省交汇处的区域性中心)。最后,通过参与试验区建设,不断丰富各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和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努力推动试验区成为多党合作的标志性平台。

参考文献

1 吴愿学:《关于毕节试验区建立背景的研究报告纪念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二十周年》,乌蒙论坛[J]. 2008年第4期.

2 包俊洪.《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理论的先行探索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6年第1期.

3 毕节地区统计局.毕节试验区数字二十年[G]. 2009.

4 毕节地区统计局.毕节试验区数字二十年[G]. 2009.

5 毕节地区统计局.十六大以来毕节地区乡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EB/J]. 贵州统计信息网. 2009.

6 史开国.新时期西南喀斯特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以毕节试验区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J]. 2010年第2期.

7 毕节地区统计局.毕节试验区数字二十年[G]. 2009.

第4篇

关键词 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37-03

Reformation and Practice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or Plant Protection Specialty

LIN Qiao-ling HE Hong * YI Run-hua

(Agricultural College,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

Abstract The status reformation and practice of practices teaching system for plant protection specialty i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methods and content,open laboratories,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s and thesis management,etc. By preliminary try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promoted students' operative skill and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and improved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stimulated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Key words plant protection specialty;practice teaching;reform;pratice

植物保护专业是传统植物生产类主干专业之一。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前,广东海洋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多数到农化企业或乡镇农技部门就业,从事农药营销、植保技术服务等工作,还有部分学生读研继续深造。这不仅要求毕业生要具备较宽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在以往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其课程设置往往是理论课的从属,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国内不少农业院校都已就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和改革[1-12]。广东海洋大学积极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实践教学,以满足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

1 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改革

1.1 教学方法改革

过去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验证性教学,该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和动手能力。为此,广东海洋大学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一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上实验课前一周教师提前给学生安排讨论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做好准备。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结合学生讨论的实际,做好引导,进行必要的提示、点拨、设疑、答疑等。二是结合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实施现场教学。如农业昆虫学与农业植物病理学等实验课上,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适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田间地头,观察识别病虫,采集病虫害标本,跟随指导解疑。通过此过程,学生身临其境,形象生动地观察认识了以往只在课本和PPT上看到的常见病虫害,也掌握了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大大提高了其学习兴趣。三是鼓励学生采集标本,参与教具制作,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广东海洋大学校园周边植被丰富,是一个天然的植物标本贮藏库。根据季节和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组织学生制作成套病虫害标本,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丰富实验室的标本贮藏量,为学生的实验教学增加教学内容,一举两得。

1.2 教学内容改革

植物保护专业许多课程实验都属于验证性内容,如普通昆虫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内容多是对常见昆虫和病菌的识别与鉴定,以往学生只要按实验指导步骤进行操作就能顺利完成实验,这样学生只能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常规的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方法,但缺乏动脑思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使得真正能够合理地设计实验并就实验提出问题和解决办法的学生不多。为改变此弊端,广东海洋大学开展了以下内容的改革:一是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增加了技能性、设计型综合实验。如在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项目中增加了植物病原菌分离及其培养基设计这一综合性实验项目,让学生自己采集各种植物病害标本,并根据病原菌的特性,设计、配制培养基,通过比较分析各种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分离效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二是在教学计划中增设了技能训练课,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技能训练课包括植物病理学基础、昆虫学基础、植物病害防控、农业害虫防控等四大模块,每个技能训练课20个学时,形成了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与专业技能、专业技术应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实验课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生产实习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根据农业生产现状和出现的新问题,设计实习的内容。课程的实验课与生产实习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如农业昆虫学实验课与生产实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害虫的发生以及生物学特点,进一步提出防治的方法与措施,并在实践实习中加以确认。学生觉得能学以致用,从而激发了其学习兴趣,锻炼了其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 开放实验室,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以往的实验室管理,仪器分散,功能不全,利用率低,相互独立。部分实验室仅供学生上课使用,不对本科生进行开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广东海洋大学对实验室进行整改,把教学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进行整合,成立大植保实验平台,实验室总面积近1 000 m2,近3年来添置实验仪器设备费用超过300万元。实验室由专人负责,做到人、财、物资源共享,实行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制度,对本专业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与寒暑假时间自由出入实验室,大大方便了学生做实验。同时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由指导老师负责本科生科研选题及实验室安全、卫生等问题,避免学生盲目操作。本科生与导师实行双向选择,导师可以挑选学生,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理想的导师。导师可以先为学生选择研究主题,通过研究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选题的技巧。特别是导师自己有科研课题时,能够让学生尽早参与课题的研究,对锻炼和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学生随导师进入相应的实验室,与其他研究生一起,协助导师做些教学和科研的辅助工作,增加了其实践机会,增强对其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实践证明,学生对科研导师制反响较大,参与积极性很高,班级学生参与率几乎达到100%。同时广东海洋大学还利用该实验室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广东省和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已有多名学生获得校级以上创新大赛或挑战杯竞赛奖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3 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是保证学生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基地,也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确实提高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广东海洋大学因地制宜在校内外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实训基地。

3.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植物保护专业是隶属于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11个涉农的本科专业之一,为搞好该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广东海洋大学充分利用学院已建有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园艺研究所等条件,并结合学院其他专业如农学、生物技术、园林、园艺等相关专业的校内教学、科研、生产等资源,在校内建立了水稻、甘蔗、果树、蔬菜及热带植物等病虫害观测圃,为相关专业课程从“黑板”教学走向“现场”教学,将书本上抽象的“植物病虫发生与防治”变得具体、生动、形象,为实现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等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该专业还组织学生按作物种类对其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调查,以了解、掌握校内各主要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其防治策略与防治方法提出建议,较好地实现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锻炼、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广东海洋大学加强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结合当地热带农业特色,广东海洋大学分别建立了南亚所热带植物实习基地、廉江红橙实习基地、徐闻香蕉与蔬菜实习基地、雷州蚕桑实习基地及湖光农场实习基地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

4 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与指导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4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学生理论水平、操作技能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及创造性的集中反映,是衡量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与水平,结合农科专业高等教育特点,广东海洋大学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与指导工作中进行了如下改革。一是严把毕业论文选题与内容关。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是一人一题,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论文内容必须是学术研究性论文,不仅要有广度,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创新性。二是严把指导教师关。要求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师必须有课题支持,以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严把毕业论文答辩关。答辩时专业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内容、格式、独创性等进行全面严格审查,对不合要求的论文一律不准答辩;答辩时要求每人进行独立答辩,由答辩委员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答辩表现等,对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做出客观、公正评价。四是强化了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有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指导教师意见、评阅教师意见等。为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广东海洋大学除建立植物保护专业实验室平台、建立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制度外,在教学安排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在学生进入三年级时即开始安排、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一改过去四年级时才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研究工作的状况,这样不仅在时间跨度上可以涵盖农作物一个完整的生长发育期,以保证研究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靠性,同时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认真思考与总结,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与水平。通过改革,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逐步扩大,研究深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已有多篇毕业论文在校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5 结语

通过对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激发了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明显提升该专业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生就业率,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但由于植物保护专业涉及面广,又受地域等主客观条件限制,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广东海洋大学将不断努力,确保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适宜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植物保护专业人才。

6 参考文献

[1] 廖胜刚.创新实践教学:对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与研究,2005(1):94-96.

[2] 龚国淑,黄云,张敏,等.新时期植保高素质人才培养浅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S1):29-31.

[3] 郭胜.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J].职业与成人教育,2005(3):40.

[4] 康涛,卢毅,刘小高.当前综合性院校农科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89-94.

[5] 贺桂欣,王久兴,齐永顺,等.论创业教育视野下的园艺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1(2):64-67.

[6] 高必达,余映波,李红玫.植保专业动态应变教学体系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1(2):65,84.

[7] 赵明.植物保护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85.

[8] 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9] 黎东升.农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高等农业教育,2001(8):64-65.

[10] 樊东,王晓云,赵奎军.农科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8-21.

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综合改革

生物技术是我国优先发展的前沿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1]。《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4)对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定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2-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于1994年在东北地区第一个本科微生物专业基础上建立,1998年微生物专业调整为生物技术专业。该专业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并在2019年入选黑龙江省“双一流”专业建设。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原有微生物方向的基础上,于2015年增设食用菌方向。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方向的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农业、食品、环保和医药等行业从事技术研发和生产应用的能力;适应现代生物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生物技术专业食用菌方向的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在食用菌栽培与加工厂、检疫等部门从事应用微生物(侧重食、药用菌)、农业、食品、环保和医药等行业从事技术研发和生产应用的能力,适应现代生物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特色是立足于黑龙江垦区的现代化生态大农业发展实际,顺应服务寒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科研素质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理论基础和现代实验技能,成为能够胜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在当前“双一流”专业建设推动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对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进行总结,凝练特色,提升专业建设内涵,为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生物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一、生物技术专业建设实践与措施

(一)深化专业综合改革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始终坚持“质量核心”和“问题导向”的教育理念,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根据学科特色和市场需求,在充分论证基础上,每年修订和完善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和食用菌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为基点;在生物科学大类框架下,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执行创新实践学分替换制度。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造课程思政,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产出导向,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科研载体,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众所周知,专业建设与教师息息相关。多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始终重视加强教师教育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不断加大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倡教学及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同时以基层教学组织为载体,开展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现代信息化水平。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高水平教材的编写,增强教材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将基层教学组织的各项活动纳入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教师潜心教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提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建设质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不断加强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积极参与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本科实验平台建设;积极加强与企业联系,夯实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此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依托省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微生物实验室、省高校工程中心、省科技创新团队及校级重点实验室,逐步提升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实验内涵。在外部条件不断完善的同时,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根据生物技术学科特色和市场需求,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定期修订和完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一直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科研培训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并且充分利用国家及黑龙江省的国内外访问学者项目,提升一线教师的国际化水准,通过学校“青年教师生产一线实践学习班”,提升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始终重视教师引进及培养力度,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学能力。在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生物技术专业通过全职引进、兼职聘用和自主培养等多种方式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多种形式培养青年教师,全力打造业务骨干,并采用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根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特色,建立健全生物技术专业的基层教学组织。以教研室为单位,建立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化分子生物学两个基层教学组织,所有教师(含实验教师、实验员)均为基层教学组织成员,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任务安排、课程组建设、教材选用与编撰、集体备课研讨、教学改革交流、教学效果互评、学生双创训练指导以及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技术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强化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材管理、教学管理文件和教学监控管理等。建立和遵循学院各项制度与规范,包括试卷管理办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实施办法和实习安全管理等。制定和执行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包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考试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办法等。同时建立完备的教学档案,包括专业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实验大纲、生产实习大纲及教学日历等。实行教务处与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以及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保障机构,通过督导、学生评教、领导干部听课等教学相关监督检查体系,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和反馈,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对教学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评价。同时,生物技术系积极开展教学反馈评估分类总结及毕业生跟踪调查评价,根据督导和学生等综合意见和建议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贯彻执行。

(四)加强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多年来不断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情况调查问卷进行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对每届毕业生连续跟踪调查三年,每年统计一次,三年调查覆盖率分别为50%、50%和20%。同时,采取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填写调查表、网上调查和电话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实质调查。由毕业生本人填写调查表时,要求填写时间具体,内容详细。采用电话调查形式时,负责调查人员要在调查表上签字,并确保调查内容详细、真实。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社团联合会就业部负责。每次调查结束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根据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主题会议,提出整改措施,改进教师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将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纳入教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并随时总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重视并有目的地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成效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成绩显著,3年来,生物技术专业教师承担各级教学改革项目近30项,获得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基因工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两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生物技术专业教师出版各类专著教材合计15部;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本科生承担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创新创业项目20余项,累计获得“互联网+”、“挑战杯”以及生命科学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奖项20多项,本科生参与发表论文近20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在生物技术专业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支结构优、素质高、业务强的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已然形成,并多次获得黑龙江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新入职教师3人,2名教师出国访学,1人入选青年龙江学者,教学团队博士率达90%以上,聘请香港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教师王震为讲座教授,。基于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的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于2019年制定了生物科学类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及技能,微生物和食用菌方向在选修课设置上着重体现了各自研究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其中,综合性、设计性试验项目总数占比超过40%,实验室新增和升级维护仪器463台套,扩展大学生双创训练实验室面积近500平米,新建校外生产实习实践基地5个,投资近30万元升级改造校内食用菌基地。近三年,生物技术专业所有教师无教学事故和专业教学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各教学环节质量较高,均达到国家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目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已培养24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100余人。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及其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培养模式等方面均给予了较高评价,很多毕业生已然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毕业生也普遍认为通过在生物技术专业四年的系统理论学习,结合实习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在北大荒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双重引领下,培养出了具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艰苦奋斗的独特精神。从用人单位的整体评价来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综合评价方面优秀率达到66%,称职率达到28%,基本称职率6%。由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因此其成为了黑龙江省生物技术企业新入职人员的主要力量。其中,大部分毕业生目前依然活跃在生产第一线,各方面的表现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三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保研及考研学生累计52人,其中在双一流高校、中国科学院和国外名校就读者超过40%。

三、未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紧密围绕北大荒及东北寒区地域特性、应用型和现代化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紧紧依托生物学学科的微生物方向,既保证寒区环境微生物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传统优势方向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又积极培育北方食用菌育种栽培等新方向;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和科研团队。同时,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不断拓宽引进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充实人才队伍,构建具有明确定位、生态良好、职责清晰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和支持新入职教师及青年教师进入以学科和专业实验室为载体的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体制。加大专业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办学环境,把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北大荒“三大一航母”发展战略和黑龙江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创造发展条件,找准发力点,优化专业课程;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留得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要践行上述思路,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合理配置资源,既要保证已有专业方向的优势,又要发展新的方向。通过制订详实的教师引进培养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积极培育各类人才,进一步强化寒区环境微生物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向的优势,同时打造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以及具有竞争力的食用菌方向教学和科研团队。在切实有效地开展吸引全国各地生源的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契机提升学科与专业的影响力,不断提高生源质量。运用好各级政府和学校的专业建设政策,不断争取资金支持;加强社会服务和转化,拓宽专业建设资金来源,改善专业教学、实验及实践条件;加大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改革,舍弃那些传统的实验项目。鼓励教师申请国家级及厅局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使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服务于教学。支持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和各类比赛,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建设好校内食用菌实习基地,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寒区环境微生物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高校工程中心,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科研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奠定坚实基础。鼓励、支持和帮助学生报考研究生,努力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研究生录取率。

第6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 高校毕业生 就业

[作者简介]马小辉(1975- ),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农林大学保卫处、人民武装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浙江 临安 311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大学生现代农业就业创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l2011b003)、2009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浙江林学院创业教育模式及实践”(项目编号:zc09042)和2011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课题“创业型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11jy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95-03

一、前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拓宽渠道、完善制度,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积极组织涉农专业毕业生投身农技一线。”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将是大势所趋,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不仅是当前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主要途径,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校毕业生到现代农业主体就业,可以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解决农技推广脱节问题,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为进一步了解浙江省现代农业对高校人才的现实诉求,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2011年浙江省农业厅和浙江农林大学共同实施了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调查。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对浙江省全部11个地(市)的现代农业主体(包括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大户等)及在现代农业领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为期近2个月的调研。采用现场走访、举行座谈、个别访谈及问卷函调等调研方法。召开座谈会(访谈)百余场次,发放各类问卷572份。其中,向各类现代农业主体发放问卷274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回收率为98.54%;向在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毕业生发放问卷298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回收率为95.97%。

(一)现代农业主体人才需求及能力素质要求

本次活动共调研了274家各类现代农业主体。其中,现代农业园区2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6家,经营大户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家。

1.招聘情况。调查显示:18.61%的单位认为其招聘大学生时没有困难,而25.55%的单位则认为困难很大。现代农业主体考虑到工作方便以及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基本上都从当地招聘大学生。在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大学生中,有66.4%的人属于本地户籍,33.6%的人非本地户籍;农村户口为64.56%,城镇户口为36.44%。现代农业主体招聘的高校毕业生渠道以当地人才中心为主,占调查企业的49.08%,通过高校校园招聘会录用毕业生的占32.94%,熟人介绍的占14.23%,其他方式为3.75%。

2.人才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登记这两种方式来了解目前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对现代农业主体紧缺岗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技术开发需求为35.04%,管理岗位需求20.08%,营销人员需求29.20%,一线劳动者需求9.49%。在面向有需求的229家现代农业主体发放的毕业生需求登记表中,同样以管理、技术开发和营销需求为主,招聘高校毕业生直接从事农业一线工作较少。

3.能力素质要求。调查显示:现代农业主体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然后是敬业精神和营销沟通能力,现代农业主体对大学生毕业生能力素质要求见图1。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的因素

1.影响因素。在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的影响因素中,基层客观条件艰苦、工资收入低、福利保障缺失

单位规模小、发展空间有限和缺少培训提高的机会为主要因素。各种因素的影响性见图2。

2.待遇情况。由于现代农业主体多数属于生产加工型企业,其销售利润相对较低,为毕业生提供的月薪待遇及福利保障方面低于该地区其他行业。调查显示:工作2年内的毕业生月薪1500元以下的占13.87%,月薪1500~2500元的占71.17%,月薪2500~3500元的占12.41%,月薪3500元以上的占2.55%。61.31%的企业免费为大学生提供住宿,需要交纳房租或自行解决的为38.69%。

保障措施方面,现代农业主体为毕业生提供“五险一金”的占23.72%,提供“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险的为35.04%,提供“养老、医疗、失业”险的为27.37%,不提供任何保险的为9.85%。

(三)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情况

1.层次结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稳步增加,到基层参加现代农业建设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学历层次在不断提升。调查显示:在调查的286名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大学生中,以大学本科生毕业生为主,占调查人数的56.12%,研究生占调查人数的5.32%。性别比例为男性196人,占68.53%,女性90人,占31.47%。年龄结构上,87.5%的人年龄小于30岁。工作年限上,67.29%的人参加工作年限不足3年,5年以上的仅为14.36%。2.工作状况。调查表明: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总体达到满意的为53.72%,基本满意为40.43%,不满意为5.85%。满意度较高的原因在于67.29%的调查对象都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工作不满3年,多数毕业生认为专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他们参加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企业将其定位在相对简单的一线工作岗位和技术研发岗位进行锻炼是可以理解的。目前从事的工作与其所学专业关联的占调查人数的58.79%,41.21%的毕业生没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3.就业思想。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思想不稳定,选择现代农业主体就业不是第一选择和最终选择。调查显示:有62.23%的毕业生在现代农业主体就业前有过其他工作经历,其中,10.37%的毕业生之前已换过4个单位,流动性较大。毕业生选择现单位就业的初衷问题,选择“专业对口”和“认为现代农业主体发展潜力大”的比例为61.68%,还有38.32%的人是因为“就业形势不好或其他原因”而暂时在现单位过渡,寻求更好的职业选择。

4.培养使用。现代农业主体对毕业生工作后培养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有56%的现代农业主体注重保障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54%的现代农业主体注重制定有效的薪酬制度,38%的现代农业主体注重制定有效的培训提高机制,39%的现代农业主体注重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较多的现代农业主体未重视毕业生的成长,导致毕业生感觉前途迷茫,工作没有动力。据调查,仅有30.97%的工作单位为毕业生做过工作及今后发展规划,而69.03%的工作单位没有为其制定工作规划。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影响个人发展最大的问题分别是:认为缺少培训提高机会占调查人数的41%,认为单位规模小、个人发展空间有限占调查人数的32%,而工资收入低、福利保障缺失和基层条件艰苦只占调查人数的18%和19%。这与大部分现代农业主体认为基层客观条件艰苦、工资收入低福利保障缺失是影响吸引毕业生的最重要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四)现代农业就业政策有效性

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认为,政府对扶持大学生现代农业就业政策中,培训提高、见习实训、学费代偿等就业补贴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扶持最重要。现代农业就业政策有效性见图3。

三、对策建议

(一)政府引导

现代农业要持续发展、高效生态,需改变农业主体弱、小、散的格局,防止农业经营老龄化、兼业化、副业化倾向,实现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使高校培养出的“能生产、会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因此,出台相关的政策,提高相关的就业服务成为当务之急。各级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更加灵活适用的旨在鼓励现代农业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本次调查中毕业生反映出来的相对比较看重的“见习实训、培训提高、学费代偿、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推动和深化。

1.见习实训。当前推进高校毕业生到现代农业主体就业,需对在校大学生提供较好的见习实训机会。对到确认为见习基地的现代农业主体进行见习实训的高校毕业生

,政府可提供3~6个月岗位训练,为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创造条件。对见习训练学员进行生活补贴,为见习学员提供综合商业保险补贴等措施,解决见习实训中生活及安全保障问题。为见习学员配备专职导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大学生较快进入现代农业角色。

2.培训提高。高校毕业生具有丰富的理论文化知识,但缺乏农业所需的实用技术和农业工作的背景和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在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政府应为其提供培训提高的条件,提升农业就业能力和水平。对非农林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前进行岗前培训,使之掌握现代农业的专业知识;对农业实用技术进行培训,使高校毕业生掌握现代农业必备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对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方面从事相关技术、管理或培训工作的在职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实施“农业推广硕士”等学位提升计划,使农业从业人员适应能力更强,社会经验更丰富,探索研究水平更高,视野更广阔,事业心、责任心等方面更适合农村基层工作。

3.学费代偿。为鼓励高中毕业生就读农学类专业实行免交学费政策。现代农业主体除需要技术人员以外,更需要管理及营销人员。为鼓励非农业种养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现代主体中就业,满足现代农业多方位的人才需求,各地可根据情况对在基层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这部分学生中实施学费代偿政策,满足多方位的人才需求。这一政策将有效解决基层人才短缺及结构性的矛盾。

4.就业补贴。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其他产业,甚至有人认为农业发展处于“瓶颈”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严重制约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加上现代农业主体利润相对较低,能为毕业生提供的月薪待遇低于该地区其他行业。这一问题光靠现代农业主体自身已得不到解决,需要政府对现代农业高校毕业生采取就业补贴的形式加以解决。

5.社会保障。当前,在现代农业主体中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关注的社会保障问题主要集中在项目申报、职称评定、事业招考、工龄计算和户口档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在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和工作热情。浙江省对于本省户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在农业科技项目立项、农业成果审定、农业继续教育等方面服务,可享受浙江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提供优先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优先录用为事业性质的县(市、区)和乡镇农技(农经)干部,服务年限可计入基层工作经历及专业工作年限,免费进行人事代理服务等优惠政策。

(二)高校培养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深入基层难问题,高校的培养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高校要着眼于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能力的提高,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学生毕业后存在知识面不宽、能力不够、适应性较弱等现状问题,积极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提高其适应基层工作的能力,使毕业生就业流向更趋合理。1.现代农业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长期教育中潜移默化形成的。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就业指导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一是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准备过程;二是依据大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学习经历结合自身情况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学生量身订制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引导学生把从事现代农业作为自身的职业目标;三是现代农业就业指导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的授课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将理论知识与现代农业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激发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的热情,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2.现代农业人才培养。高校在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上,要改变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现代农业需求为核心,以“管理—营销—技术”为主导,创新现代农业人才模式。其培养目标:为现代农业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合理的理论知识结构,熟悉农业农村基本情况的懂政策、善交流、有技术、会经营,能从事农业农村基层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应当加大与现代农业主体的联系,采取共建基地的形式,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提前介入现代农业建设。一是建立现代农业教学实习基地。该基地将成为大学生培养农业实际工作经验、能力的第二课堂。通过了解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等环

节,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社交、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为毕业后快速完成角色转变打下基础。二是开展顶岗实习。政府与高校联动,每年上半年安排有志于现代农业就业的准毕业生到现代农业主体进行3~6个月的顶岗实习。一方面聘请现代农业主体从业人员作为导师,带领高校毕业生真正走进农业,走入农村,以“一对一”的形式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顶岗实习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担任法律助理、政策助理、科技助理、文化助理和经理助理等,以增强顶岗实习的针对性。

现代农业主体层次参差不齐,发展水平很不一样。不能因为单位规模小,层次低就否认人才是企业发展关键的共识,更不能片面强调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而忽视企业在选拔聘用高校毕业生的“环境”问题和社会责任。当前,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等环节都需要有知识技术力量作支撑。企业只有通过规范用人制度,提高员工待遇,重视人文关怀等途径,才能更好地吸引、培养高校毕业生,才能改变自身充当“跳板”的角色。大学生需进一步认清自己,做好个人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改变“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心态,适当降低就业期望,苦练内功。在校大学生重点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力求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完美匹配。同时,结合当前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农林领域就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个人成长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黄大乾,杨征,叶晖有.从传统走向现代:新世纪高等农业教育的变革与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李晓明,刘洪玉,孟洁.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计划的实施情况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19).

[3]宣裕方.农林高校新农村建设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2).

第7篇

【关 键 词】区域经济发展 喀斯特地区 困境 毕节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指出要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因此,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仍然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喀斯特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约束,在发展区域经济时会面临很多的障碍。如何消解这些由地理因素决定的发展困扰,将是我们发展西部落后地区经济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门经济学理论,首先由西方发展起来。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中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能再走沿海地区的老路,而必须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采取新的战略思路,建立新型的协调机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二、喀斯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以毕节试验区为例

1.毕节试验区概况与经济发展进程

第一,毕节试验区概况。毕节试验区是贵州省的毕节市,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现辖1区7县,拥有人口734.27万人,国土面积26844.5平方公里。该地区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多山,高原山地占93.3%,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部分地方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38.75%,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山清水秀、平畴谷幽、风光秀美,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文化艺术丰富的区域。

第二,毕节试验区经济发展进程。毕节市在建立试验区之前是贵州省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直到1987年,全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88.9元,农民人均收入只184元,农村贫困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3.68%,森林覆盖率仅为8.53%。生态恶化、人口众多等因素严重遏制毕节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试验区以后,毕节试验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00元、4300元。全省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排名居第1位。

2.毕节试验区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毕节试验区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区域经济向深度发展仍然遇到障碍,工农业发展还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展。这是由于自身地理因素决定的,也有历史发展的因素,更有经济发展的不合理因素所决定。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仍然是经济发展的短板。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素,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经济的长足发展将是一句空话。毕节地区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喀斯特地貌决定了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的状况,这给交通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比平原地区的成本高得多,而地方经济的薄弱对于这种投资也是相形见拙。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的大规模化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些基础设施的不足,对于拥有丰富资源的毕节实验区来说,面临的就是“运不出去、请不进来”。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设施的落后,常年徘徊于贫困线以下。而外来的投资也因为该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而望而却步。

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经济发展步伐。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评判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未来经济发展所追求的。2011年毕节全市生产总值为737.41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3.9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42.2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1.23亿元,产业结构比为18.2:46.4:35.4。从这里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仍待加强,而第三产业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凸显。地理因素决定了毕节实验区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仅仅依靠天然矿产资源开发的工业也相对落后,而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使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活力,而国民生产总值也得不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谈可持续发展也是一句空话。

第三,没有形成符合自身条件的特色经济群。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给毕节实验区带来了特有的资源类型,比如:矿产资源蕴藏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养殖业潜力巨大等等。从现实情况来看,地方决策者所考虑的快速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引进发达地区的制造业,而对特色资源的利用也仅仅停留在粗加工上面,更谈不上形成特色产业群。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要结合自身的特色,而这个特色怎么利用又是一回事儿。毕节实验区天然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给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从开发利用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而矿产资源的就地深加工也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缺乏没有形成效益。

三、加快喀斯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同样的政策条件下,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效益上的差距,其结果将是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如果不相应采取有力措施,贫困地区将会更加落后。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仍然是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必须针对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困境,找出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路径。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工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先行军,是工农业发展的基础元素。首先,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构建地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破交通瓶颈制约。推进铁路建设,提高大型矿产资源的长途运输能力,扩大路网覆盖面。形成布局完善、功能协调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加快重点城镇、重点工矿区与高速公路的快速联络线和专用公路建设。推进重要节点客货站场和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另外,促进民航运营的建设,摆脱旅游依靠公路网的历史。对于毕节实验区来说,尽快打造多条与邻近发达城市的快速通道,让本地区囤积的资源能够找到销售的渠道,而外面的投资项目也能融入进来。本地区没有铁路网络,快速干线缺少。“十二五”期间的目标就是要让交通实现畅通无阻,贸易的交通壁垒消失。

另外,还要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毕节地区丰富的火电资源,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大项目,做好火电输送的通道建设,就是使火电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也能为该地区的财政税收贡献力量。同时,推动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提高电话、互联网普及率,加快城市光纤宽带接入。加大农业生产的水利建设力度,消除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约束。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特别是突出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好三大产业的比重

产业结构调整是地方决策者在推进经济发展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增强第二产业的产业比重,适时转向第三产业是努力的方向。农业是根本,但是基于毕节试验区农业生产难以达到大规模化,因而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才是关键,本地区在发展油菜、马铃薯等农产品上有传统优势。而养殖业中的黑山羊和野猪养猪等也有发展的潜力,关键就是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工业方面,要坚决抵制那种高耗能低产出的工业项目。必须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未来,可以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对其内含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达到价值的最大化。而对于服务业来说,境内的“织金洞”、“百里杜鹃”、“草海风景区”等风景名胜区待开发,而大量的森林公园更是发展潜力巨大。由此衍生的服务业市场巨大,在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下,毕节实验区的生态环境目前良好,为服务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如何实现三大产业的调整,并能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仍值得思考。按照市场需求导向、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空间布局、促进转型升级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到“十三五”期间,预计达到的目标应该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在适当范围,而服务业占据主角。另外,在国家产业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放宽具备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的部分行业准入限制。并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3.积极发展好喀斯特独有的特色经济

特色资源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独特,利用好特色资源就是产业发展的基石。毕节试验区的特色经济资源丰富,首先就是煤炭资源,必须推进资源整合与优化开发,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毕节地区也有特色轻工业,比如该地区有赤水河资源,可以适度发展名优白酒,但必须确保产品质量。另外,多民族聚居区的文化产业也是丰富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后,积极利用文化资源就提到了正题上。毕节实验区独特的饮食也可以加以利用,做强做优特色食品工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值得考量。

基于毕节实验区的优势,克服喀斯特地貌带来的制约性因素,从多方面深挖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才能从最大程度上改善经济滞后的面貌,减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以“十二五”规划和2012年国发2号文件为基准,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使喀斯特地貌地区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EB].2012-1-12,http:///zwgk/2012-01/16/co

ntent_2045519.htm.

[2]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戚本超,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0-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第8篇

一、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畅

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法》早已颁布,但政府执行法律法规的力度不强,其中相当的法律条文多年得不到落实。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统筹乏力,资源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办学效益低等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多年来一直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多类型的办学经验,但由于政府统筹力度不够,管理体制难以理顺,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各农村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费不足。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生产性很强,需要支出培养的场地、设备、人员、材料等费用,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不是廉价教育,其办学成本要高于普通教育,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一直处于严重不足状态。在教育改革大潮将各级各类教育逐步推向市场自由发展后,一方面,给办学理念和方式等各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使教育向产业化方向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另一方面,在自生自灭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对原本基础并不雄厚、前景并不乐观的农村职业教育却带来了经费上的困难。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实验实习设备短缺陈旧,个别的甚至缺乏起码的教学、实习、实训设备,部分农村职业学校的硬件建设几乎停止。此外,我国教育总资源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上的不合理分配也是造成农村职业学校经费不足的原因之一。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开拓创新的意识较差,多年来办学模式单一,基本上是长学制的正规学历教育,开展的短期、非正规培训少。由于农业类专业招生不景气,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转向一些热门专业。这种注意市场的思路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学校不考虑自身条件,随意开设或改造专业,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素质不高,为农服务的能力较差,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目前农村职业高中各专业的文字教材品种基本上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但反映新技术、新工艺的教材缺乏、整体上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没有大的改观。至于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多媒体教材和网络课程软件,不少学校几乎还是空白。许多学校虽然表面上是招的“高职”学生,但教材还是用中等学校的教材,这就使中等职校毕业的学生无法真正进一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专业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所学知识重复,浪费了职教资源。一方面是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而另一方面却是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民生活,脱离农村经济状况,不能为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致使许多农家子弟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

(四)就业难

社会舆论大肆炒作高校的扩招,社会上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的误导。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地区的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用人单位有了选择余地,他们盲目抬高用人的学历标准,而不管是否学以致用。这样就人为地抬高劳动力市场分类的学历标准,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最低标准也要大本学历,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只能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并且无明显的竞争优势。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外地市场得不到承认。劳动力就业市场没有系统的就业配套设施来解决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经济水平低下的农村不能给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致使一大部分毕业生在家待业。人才的高消费和不完善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使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失去向外流动的优势。农村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预期的经济回报。

二、“三农”问题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把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考核干部执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政策导向,大力宣传,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调动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能直接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文化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密切注意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注意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为农民提供广泛的教育服务。这无论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还是对农村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是纯粹的教育问题,同时也是农业发展、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农民素质提高与市民化的问题。国家一切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制度和措施都应该体现需要农村职业教育。要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事农村职业教育光荣的思想,并使之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共识,使之转变为教育决策的依据和实际行动。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需要的是重视和保护,决不能忽视和鄙薄。

(二)完善有关政策制度

在我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弱势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职业教育是弱势教育,无论是“三农”问题还是农村职业教育,都迫切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进行解决和保护。尽管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早已颁布,但其中不少的法律条文缺乏硬性规定,操作性不强。政府执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不力,有些法律条文多年得不到落实。因此,应该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使其中的内容更加完善、合理,更具操作性。特别是增加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条件。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立法、执法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对农村职业教育立法理论的研究,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立法的步伐,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完整性。尽快出台一些具体性、地方性的单项法规,既要制定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地位的法规,又要制定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法规。

(三)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投入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实质上是农村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问题。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农村职教经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因此,要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农民教育工作的认识,树立农民教育普及和发展的观念,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建立有利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采取设立专项资金、奖学金、减免学费以及鼓励社会资助等措施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国家大力鼓励职业教育机构举办农业职业教育,各级政府设立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要向举办农业职业教育的机构倾斜。国家应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各级政府的战略发展构想和投资计划之中,像抓基础建设一样抓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明确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支出中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应占的比例,加强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并通过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保证投入到位。在确立政府投资主体的同时,还要调动社会力量,鼓励行业、企业和个人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投资或捐资助教。

(四)打造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进行教育的主体力量,是人才的塑造者和教育内容的实施者。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水平。因此,师资队伍的水平如何、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为农服务功能发挥。农村职业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教师走出去,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联系,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参与社会实践,以丰富社会实践经验。要建立健全专业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人事部门要积极为职业院校招聘人才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提供服务。各有关部门要解决好到职业院校任教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和技师的职称等问题。

(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第9篇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三港三城”建设,坚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与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相结合,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培养和造就优秀青年人才相结合,完善政策,健全机制,营造环境,为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目标与任务

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稳步推进”的要求,分步实施,力争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基本实现“一村、一社区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二、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认真组织开展招聘工作

选拨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的原则、对象、条件、办法和程序如下:

1.招聘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择优和就近、就地的原则,规范程序,严格把关,确保将各方面素质较好的高校毕业生选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

2.招聘对象和条件

招聘对象为**生源,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普通高校毕业生。基本条件是:

政治素质好,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热爱农村和社区工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身体健康。

3.组织招聘

招聘工作由县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招聘职位由村和社区选择,并报乡镇党委讨论决定。招聘工作一般安排在每年6月至9月进行。

4.招聘程序

公告:招聘职位确认后,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并组织好报名工作。

组织考试:报名到村和社区的高校毕业生,均应参加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笔试和面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原则上,通过资格审查的报名人数达到该职位1:3比例可以组织考试。

录用公示:人事部门从高分到低分初步确定拟招聘人员后,在**人才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

招聘录用和报到:公示期满无异议者,由县人劳社保局发出通知书。毕业生收到通知后按规定的时间,到县人劳社保局报到。超过规定时间不报到者,取消聘用资格,所缺名额不再补录。

招聘工作所发生的公告、报名、考试、体检等费用,由县财政承担。

(二)科学安排工作岗位和职务

高校毕业生进村、社区,原则上以安排助理职务为主。一般应考虑安排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经济合作社社长助理、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助理、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或团支部书记、文书等职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其他工作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适应、表现优秀的,可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担任相应的职务。

(三)切实加强管理与考核

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由所在乡镇实行劳动合同管理,实行3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合格的,由乡镇与招聘的高校毕业生签订统一的劳动合同,合同原则上签3年。在合同期间,高校毕业生的人事关系、档案、户口等统一由县人才交流中心免费,其党、团组织关系应迁转至所在村或社区。要组织好新招聘的高校毕业生上岗前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党和国家有关基层工作的方针政策,基层工作的现状,拟服务单位和岗位的基本情况等。同时要加强他们工作期间的知识更新培训和经常性教育,支持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由县人事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培训经费由县财政承担。每年由人事部门组织乡镇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年度考核,考核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要按照合同规定予以解聘。

(四)妥善落实待遇和经费保障

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工资待遇为:本科1500元/月,专科1300元/月(试用期:本科1300元/月,专科1100元/月)。同时按当地企业同类人员标准为其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县财政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薪酬、参保等所需费用,由县财政负担。

(五)关心和鼓励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

各乡镇、部门和所在工作单位要切实关心在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为他们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对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在后备干部选拨、公务员、研究生招考等方面,按照浙委办〔20**〕72号和台市委办〔20**〕127号文件有关精神执行。对在村和社区工作满2年的高校毕业生,报考县级事业单位笔试成绩加5分。经组织、人事部门组织招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的,由录用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工资待遇,并依据其在农村或社区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年限,合并计算工龄。今后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在农村和社区的工作年限可视作专业工作年限。

(六)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农村、社区工作一定年限后通过市场自主择业

在合同期间,应允许高校毕业生选择到更适合其发挥才能、专长的岗位或单位就业;合同期未满本人要求另行就业的,只要工作情况许可,可予以提前解除合同;合同期满后,终止合同的人员可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对合同期满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可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政策。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现状原因对策

一、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大学生去农村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依靠科技和人才。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及二、三产业,需要千千万万个具有科技知识的大学生。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能够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文化带到农村,能够以科研界的最新技术和成果服务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后盾。另外,大学毕业生作为年轻的一代,他们有着足够的闯劲和开拓进取精神,如果他们肯选择农村作为自己奋斗的舞台,他们这种干事创业的激情必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较大的发展契机。

2.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普遍落实使得广大农村基层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和创业机会。首先,大学生选择农村基层就业有利于实现就业。目前,随着大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很多地方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也正所谓是: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在人才迅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为大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其次,大学生农村就业也有利于实现创业。在大中城市人才集中、求职困难的情况下,农村不仅创业机会较多,而且创业成本也相对比较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益红火,农民需求和农村市场的兴旺,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层次也在提高,绿色农产品又是最受城市人欢迎的,很多创业机会也就被催生出来。而且在农村创业有很多优势,如劳动力充足、资源较为丰富、启动成本低等。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都为大学生创业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以及鼓励措施。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大学生选择农村,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于生产实践,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二、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措施

1.大学生自身应拓展就业视野,转变就业观念

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就业难的关键是观念转变困难,很多大学生不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还一直以精英时代的“天子骄子”自居,没有意识到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经大众化,大学生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在这样落后的思想影响下,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抱着一颗平静的心态去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总认为自己所得到的和自己的能力不相符;总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也总是盲目的乐观和自信,看不起基层的工作,一心向往社会的高层和尖端部门,理想和现实总会出现偏差,所以就会出现很多毕业生没有工作可以做,这些都是由于他们不能很好的定位自己而造成的。

2.社会应形成一种舆论导向,鼓励大学生去农村就业、创业

大学生作为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还没有形成完全的独立能力,社会舆论的导向对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为现阶段普遍不赞成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所以有一些大学生虽有回乡奉献的想法,但是迫于压力,又得不到亲友的支持和帮助,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所以,转变就业观念不只是大学生自身的事情,还应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国各级政府和各教育机构有责任向大学生们宣传我国农村建设的现状及长远目标,解释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保障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让大学生们有机会去了解农村,鼓励他们去农村基层就业、创业。

3.政府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生活和制度保障机制

大学生去农村就业、创业最大的顾虑就是农村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差,各项保障制度不健全。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在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的同时,还应对愿意去农村就业的大学生给予特别的政策支持。国家可以对选择去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在他们工作的前几年实行生活补贴的措施,减少城乡就业的收入差距;对于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相关部门应降低门槛,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社会、失业、养老生活保险制度,解决大学生去农村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要改革农村基层的干部管理模式,鼓励大学生走向基层管理的岗位,为全面建设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高校应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普遍推行的教学模式己经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积极推进教学内容的改进,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校毕业生应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和掌握新的技术技能。因此,高校要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笑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就业问题[J].广东农业科学,2010,36(10):4261―4262.

[2]文东茅、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N].中国教育报,2003,10(8).

[3]李庆军.浅析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5):261.

[4]杜丽华.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就业的机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265.

[5]孙章陆.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平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28-29.

第11篇

    随着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农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环境的变化,高等农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工作,不断修订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不足:具体表现在:(1)教育理念陈旧,认为实践教学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掌握基本理论才是最重要的。(2)培养方案设计中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3)高校教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践教学上,其自身的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4)学生对实践教学缺乏兴趣,动力不足。虽然目前的培养方案中都安排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怎样安排,学生就怎样做,最后教师评定实习成绩”的思路来执行,这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学生不认真听讲,不认真操作,走马观花现象十分普遍,不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1)实验室建设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实验仪器设备及药品缺乏,许多实验开展不了。(2)校内实习方面,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校内用地越来越紧张,实践教学用地越来越小,能开展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少。(3)校外实习方面,实习基地数量不足,管理不规范,进入基地的高层次科技人员少,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农学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国家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就要开始找工作或准备公务员考试,参加考研的学生主要精力也放在复习考试上,因此实践课程学生到课率偏低,毕业实习也不用心,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强化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

    实践教学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6]。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旨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目标定位

    结合农学专业的特点和培养方案,本研究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是: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具有就业导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具有科研导向的科研能力两个基本能力。一是具有就业导向的实际工作能力,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二是具有科研导向的科研能力,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坚实的农学专业理论基础,学会实验设计、数据统计与分析、科技论文撰写等的方法,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具备一定的从事科研工作的综合能力。

    (二)内容体系

    对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翟云龙等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教学实验、农事认知、专业劳动、公益劳动、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构成有机统一、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4]15。周可金等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九大环节,即课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实践课程的教材、实践教学研究、实验中心建设、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和实践教学改革等[7]。笔者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应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论文、科研训练项目、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农事认识、专业劳动、公益劳动、军训及其他活动等12项。其中,前6项侧重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后6项侧重于通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建设思路

    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应坚持“市场需求约束下的培养模式”,其现实选择是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大环境下,围绕学生的毕业取向(即就业和读研)的能力条件,将农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划分为专业实践能力和通用实践能力两部分,以这些能力培养为基本出发点,通过编制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将各项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四年大学教育的过程之中,最终实现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见图1)。在图1中,专业实践能力是指通过农学专业四年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实践技能,包括农田生物形态特征鉴别能力、农艺操作技术能力、田间诊断能力和科研素质能力四部分[8]118。农田生物形态特征鉴别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和比较农田生物典型时期的形态特征,训练学生的鉴(识)别农田生物种类的能力;农艺操作技术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与农作物主要生育期相关的农事操作技能;田间诊断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能力;科研素质能力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文献检索、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实施、数据采集与整理、结果分析、报告撰写”的能力[8]119。通用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进入社会应该具备的基本社会生存能力,包括环境适应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提升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具体包括:(1)强化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是农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田间作物生长季节进行。要转换教师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角色”,教师从传统的专家转变为学生实验的向导与合作者;改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组织教师编写实践教学教材;建立学生教学实习评价标准;强化教学实习的组织与管理。(2)完善生产实习。建立校内标本园,使学生初步掌握大田作物种植的基本环节和田间档案构建流程;将教师的科研试验田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初步了解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建立校外农技推广示范站,使学生掌握农业技术推广基本流程;建立学生生产实习的评价标准;强化生产实习的组织与管理。(3)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校院两级要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强化实验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保证落到实处;实行中青年教师进入实验室锻炼制度,提高其实验技能;建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带供试实验材料完成实验项目;允许学生主持的科研训练项目进入实验室。(4)强化课程论文的撰写。本科生撰写课程论文是锻炼其论文写作能力的基本方法,要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明确基本要求,尤其是要掌握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等基本思路和技术要点。(5)建立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机制。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可以到校外实验室、相关实习农场基地、有关企业事业单位进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应加快制定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是在规定学制内所有实践性教学的具体部署和总体规划,要突出其针对性和应用性。首先,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培养大纲要与专业总培养方案、作物生产阶段、教学规律和学生基本条件相适应,尤其要注意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的相互衔接;其次,要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的要求,将整个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实践项目,确定每个实践项目的学时数及考核办法;最后,根据教学日历将总课时分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根据教学目标串联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实践项目供学生进行训练和学习。

    (三)实施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改革学生专业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将现行的平时成绩+卷面考试成绩改变为平时成绩+卷面考试成绩+实践考核成绩三部分,并制定实践考核的标准,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四)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审核机制

    本科生毕业论文要实行导师负责制,论文答辩要实行评阅制,评阅通不过的不能参加答辩;答辩过程要严格程序,答辩不合格的可以组织二次答辩,二次答辩若通不过,不授予学位。

第12篇

【论文摘要】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开始自发探索阶段。到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一时,“大学生村官”成了热议的新名词。说到“大学生村官”计划,有关专家认为,它能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地缓解了目前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然而 ,大学生村官是否能够真正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分流呢?

大学生村官是指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支书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大学生当村官,有利于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背景

1.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农村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不能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补给。

2.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拓宽就业途径、缓解严峻就业形势的有益尝试。当代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题,造成优秀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这与农村村级组织对人才的需求造成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一方面造成村级组织人才短缺,迫切需要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致富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提供了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闲置在家,造成了优秀人才的相对积压,提供了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能性。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现状

大学生村官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快速发展的过程。1995年,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浙江两省相继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到2004年底,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到2008年,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

大学生村官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取决于政府的支持。面对就业难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目前,各地区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大致是:保留大城市常驻人口户籍、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提干时有政策倾斜、考研酌情加分等。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当“村官”的热情,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也使得闲置的大学生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在他们任期满后,大多数村官又因为国家给予他们创业的优惠政策选择了自主创业,当他们创业成功以后,又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从而进一步缓解就业压力。所以,大学生村官能够缓解一部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三、“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村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因为当村官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所以这个计划还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分流。同时,它在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地方机构对其正确引导、有效监管。据调查,在一些地方,由于上面既没有工作计划,也没有工作任务,大学生一片茫然;再加上大学生“村官”这个头衔本身就有点不伦不类,既不是村民,也不是村官,对村级事务的管理没有监督建议权、更无组织管理权,大学生村官不能具备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感,使得大学生村官成天无所事事。这就使得这些大学生村官几乎成了闲置设备,但是他们的福利待遇还是按时享受,这样给社会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四、使“大学生村官”计划逐步完善的建议和对策

1.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府有着特殊的权威作用,当政府行为和毕业生行为协调一致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会进行得平稳顺利,反之就会出现矛盾。在当前就业压力严峻的情况下,要使“大学生村官”计划真正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分流,政府必须一如既往地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前往基层,到村社任职。

2.为避免大学生村官成“闲置设备”,应制定好“大学生村官”相应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如制定月计划、年计划;安排好能当面指导他们实践的指导员,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新农村的建设事业中。

3.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管理,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4.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相关配套机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具体的考核标准,规范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具备相应的岗位责任感。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的给予警告乃至辞退。

5.建议在对“大学生村官”“来去自由”的户籍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改革,把“大学生村官”户口落入所服务的农村,让他们以村民身份参与村集体事务的管理,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6.要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岗期间积极创新,带领村民勤劳致富,同时鼓励他们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创业,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提高国家经济水平,同时还为社会提供一批就业岗位,进一步缓解社会“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素娟.大学生当村官利与弊若干思考[C].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2]罗潇,古晓鸽.关于西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思考[F].技术与市场,2009(12).

[3]陈凤明,杨明,等.关于达州大学生“村官”的调查与思考[J].达州新论,2008,(S1):11-16.

[4]宋相义.农村村级组织建设的创新之举—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调查与思考[F].前沿,2007(2).

[5]淡华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报告[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2).

[6]张敏.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解读与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