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静物素描教学

静物素描教学

时间:2022-12-27 00:3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静物素描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静物素描教学

第1篇

关键词:素描;透视;构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12-02

一、素描的概念及分类

素描的基本概念:在绘画艺术中素描是指所有的单色绘画。素描一般可以分为以线为主的素描和以光影为主的素描,线造型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特征,西方绘画也很讲究线的运用,但其特点和中国绘画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目的取向性不同,有硬笔和软笔的区别。以线为主的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以光影为主的素描表现形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形态,空间立体关系等。

素描的基本分类:①从绘画风格方面来讲,素描分为写实素描和写意素描,写实素描尊重客观实体的特征,写意素描则强调画家本人的主观感受和想法。②从表现手法方面讲,素描分为以结构素为主的素描和以明暗为主的素描。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素描具有重要意义。素描是艺术设计、绘画等造型语言的基础,除了色彩方面的内容外,素描包含了绘画、设计等造型艺术的一切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因而,对造型的基础训练来讲,素描可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内容。素描是绘画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写实素描帮助我们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画出(设计出)你所看到的东西。也可告诉我们如何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感人画面。

二、素描静物的理论基础

1.素描静物写生的理论依据。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里物体的外部形态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几种最为基本的几何形态,几何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就是千变万化物象的形态概括,比如:人的体态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几何形来概括,这样看来复杂的物象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和观点进行提炼,所以学习石膏几何形体写生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写实绘画的规律,从而使我们自由地去表现我们想要表现的一切。

2.基本透视原理。①物体的远近不同,人感觉它的大小不同,愈近愈大,愈远愈小,最远的小点会消失在地平线上,即近大远小;②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线条或互相平行的线条,越远越聚集,最后会聚为一点而消失在地平线上,即近疏远密;③物体的轮廓线条距离视点越近越清晰,越远则越模糊,即近实远虚。

3.素描中的透视基本上可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三点透视、圆透视、投影透视、倒影透视等。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凡是与画面既不平行又不垂直的水平直线,都消失于视平线上的一点,叫余点,余点在视平线上,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4.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在画面中的表现。①三大色面:所谓“黑、白、灰”三大面,是指物体被光照射后产生的深浅变化。六面体受右上方光线照射后,我们所看到的三个面,呈现出不同的深浅,分别称为“黑面、灰面、白面”。②五级调子:五级调子说明物体会出现五个层次深浅不同的明暗色调。球体虽是简单的几何形体之一,但它表面所呈现的明暗变化非常丰富和多样,要仔细研究和理解,才能表现球体的立体感。五级调子一般包括:

明暗交界面:球体表面最深的部分是在受光和背光交接的地方,我们称之为“明暗交界面”。

灰面:明暗交界线向亮面过渡的较浅的部分我们称之为“灰面”,也称“中间色调”,这部分色调的变化最为丰富、细致。

亮面:这个部分之所以最亮,是因为受光线直射,距离光源也最近,表面光滑、细腻的物体在亮面还会出现高光,表面较粗糙的物体不易有高光。

灰面和亮面(含高光)同属于受光部,从明暗交界面开始递减到灰面,然后灰面继续递减到亮面。

反光:物体放置在桌面上(或衬布上),周围的环境会对物体暗面有影响,所以物体的背光部并不是乌黑一片的,此部分亮度一般不超过受光部的灰面。

暗面:反光与明暗交界面之间的色调我们称之为“暗面”,它是明暗交界面向反光过渡的色调,深浅仅次于明暗交界线。在塑造物体立体感、空间感时,投影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描绘时,要注意投影的长短、大小、角度、虚实等。学生在表现三大色面和五级调子时,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等都应加以注意。

三、素描静物写生的角度选择及画面构图

角度选择和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和灵魂,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物体太小或太大,不擅于发现最适宜表现物体空间关系的角度。我们所选择的角度一定是最能说明物象特征的,所设计的构图也应是最能体现此组静物的艺术魅力的,所以,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和方法,探索基本型所带给画面的美感。

四、素描静物写生的观察方法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画好素描静物的关键,年轻的学生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局部观察,局部表现,且表现上没有联系,眼睛只看到局部细节,因此在观察方法上应树立“整体”的概念。①整体观察:将目光掠过对象的细枝末节,排除琐碎的局部信息,抓取一个明确的整体印象,将画面中的所有物体及衬布、空白当成一个整体来对等待。②相互比较:把此物与彼物或同一物体的此处与彼处相比较,观察其造型特点,确切位置,色调分寸,质感特色等,将对象的每一个信息都纳入一个相互照应、互为依据的系统中,而不是孤立片面地理解对象。③由表及里:表既物体的外部现象和形态,里既物体的内部构造,表面的东西总有其内部缘由,而内部的构造又总是呈现出某种种表面的特征。④特征意识和节律(节奏)意识:明暗节律、疏密节律。

五、素描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恰当的作画步骤是画好一幅作品的基础,静物写生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①起稿阶段: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轮廓准确,内外关照。②塑造形体阶段: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③边缘线(包括内轮廓)处理阶段:根据物体的前后关系与形体转折关系,结合背景色调的处理,表现得虚实相映,强弱有致,表现物体的空间效果。④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阶段: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

六、素描静物写生的基本要素

第2篇

素描是艺术造型领域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静物素描的学习是素描学习的入门课程。因此,我想针对小学美术静物素描教学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素描教学,须由浅入深

静物素描的学习是素描学习的入门课程,但对小学生来说,从五彩缤纷的儿童画、简笔画到静物素描,有一定的难度,黑白灰的世界会让他们感觉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

首先要认识素描,了解静物素描。通过作品图片的欣赏,讲解有关素描、静物素描知识,让学生了解线性结构、明暗关系。第二,练习线条。客观事物都是由线条构成的。让学生练习、掌握手腕的力度和笔触。第三,临摹练习。静物素描都以几何物体为主,教师可以以基本的形体,如球形、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素描作品,让学生进行临摹。通过临摹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明暗关系。学会用素描线条产生的黑白灰表现出物体的明暗关系效果。在学生接触各种几何图形,临摹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讲解、剖析几何形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基本的几何形体组成了生活中的许多东西。第四,静物素描写生。素描作品中的明暗关系表现比较明显。但是现实中的明暗关系由于光线等因素并不是很明显的。因此通过静物素描写生练习,能够检测学生对于明暗关系的理解、掌握程度,让学生通过静物素描写生,在画纸上表现出黑白灰关系。素描的绘画过程是需要眼睛、大脑、手同时并用的,素描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利用单一的黑白灰调子将事物展现在画纸上。通过静物素描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光线的明暗关系表现空间感。

二、素描教学,须因材施教

素描教学就是启发学生将眼中之物转化为脑中之物,再到画中之物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除了需要教师结合实物、静物素描作品讲解分析,还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去观察、去感受,通过画笔不断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由于静物素描学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静物素描临摹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杂志、网络等媒介,寻找学生感兴趣的静物素描作品进行临摹。在反复不断的临摹中,让学生学习透视,在经验过程中和审美过程中不断提高素描绘画技能。在学生静物写生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些他们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静物,如变形金刚、个性独特的瓶瓶罐罐、废旧的玩具物品等等。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欲望,不会因为单调的黑白灰调子而丧失学习兴趣,让学生画他们自己想画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临摹与写生的过程中,在能正确表现物体明暗、黑白灰关系的前提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爱好和选择,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保留学生个性绘画风格。

三、素描教学,须大胆创新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素描知识和技能后,教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实际,设置相关的主题,以静物素描的形式让学生大胆进行主题创作。学生的素描技能、绘画水平以及理解能力还在有限的阶段,但是他们的兴趣、想象力是无限的。结合素描的明暗、空间等来表现主题,展现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静物素描的表现能多样化,使学生在提高素描技能的同时,美术兴趣、审美能力也得到培养。例如教师可以“我喜欢的动画片场景”为主题,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用素描的形式表现出主题中的不同物体,把《哪吒闹海》《孙悟空》《变形金刚》等动画片中的场景变成素描的画面。这样就能达到“一题多变,一题多画”的效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夸张多变、新颖。让学生能把动画片的场景用素描的方式展现出空间感、明暗关系、立体感等。另外我还可以创设“海底世界”、“我收到过的一份礼物”等多个主题,在学生创作主题后,教师通过展示、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欣赏同学之间的优秀素描主题作品,开展“猜一猜”等活动,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第3篇

关键词: 静物素描教学 结构素描 全因素素描 变化与表现

素描基础教学是造型艺术基础之基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操的培养,乃是高中阶段素描教学的根本所在。

高中学生美术的基础教学是沿袭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的,立足于传统具象写实的原则,进行造型规律、形式规律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引导学生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们把结构素描、全因素素描及多种变化与表现列为教学单元,分别展开教学。

一、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线性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1.透视法则的掌握

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余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2.合理的结构分析

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绪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3.画面的有序组织

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同学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全因素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1.光影与黑白意识

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2.明暗色调的变化的节奏规律

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要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色之间,通过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然后要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多种变化与表现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1.质感表现

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或刮等多种手段去摸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2.对比意识

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曲折,图形的大小、方圆、正负,明暗的黑白、强弱,色彩的冷与暖、红与绿,以及物质材料所形成的坚硬与松软、平滑与粗糙、干涩与湿润,等等,均会产生两极相压的对比。对比形成反差,反差生成视觉束激。在静物素描教学训练中,运用反差对比,可达到生动、活泼、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受。

3.艺术处理

第4篇

    问题一:构图

    构图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构图而言有两种,一种是横构图,另一种是竖构图。尽管两种构图都很常见,各有优势,但每一种构图之内都另有讲究。横构图的作品具有平稳、沉着等特点,特别是正三角形的构图。要发挥好三角形构图的优势,就要做好三角形的三个点的定位,把所见物体灵活地安排在三个点上。有些同学在横构图的作品中自认为他容易把握,所以总是随随便便安排物体。其实不然,三点定位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定不好位置,会出现画面一头重一头轻不稳定的效果。

    问题二:透视

    透视的概念、透视的基本规律,透视分三种:第一种是平行透视,又称一点透视,简单理解就是物体有一面正对着我们的眼睛。第二种是成角透视,又称两点透视,简单理解就是物体两面角正对着我们的眼睛。第三种是倾斜透视,又称三点透视,简单理解就是物体三面的顶点正对着我们的眼睛,多用于仰视和俯视图中。这个有点复杂,以后有空介绍。

    问题三:明暗的表达

    1.分明暗面。 此阶段要求沿明暗交界线,将所有的明暗面淡淡涂上一层灰, 将与静物的白成明显对比的背景也淡淡涂上一层灰,此时物体 便初步呈现出立体的形与光感,空间也由此而呈现。 此阶段可以不分深浅,但线条排列要紧密,不可潦草。

    2.分明暗层次 。此阶段可按由重至浅的顺序将画面上的调子分成若干等级,如音乐之音阶,从最重处开始画上一遍。此时仍是大体明暗阶段, 涂每一部分皆从明暗交界线开始到形体投影边缘为止。千万不可过早深入局部,尤其暗面的反光一定要呆在暗面里边, 灰面与亮面可暂时不管。

    3.深入分析反复调整。逐渐丰富细节,找到各形体的转折,使形体结构更加紧凑,头、颈、肩的造形关系更加明确具体。 调子顺序排好后,即可一遍一遍深入下去。每画一遍加重一层, 内容丰富一层,形体感愈来愈强。

    4.在作画的时候要经常用一些观念审视自己的画面。诸如体积、厚 度、光感、整体、空间、主次、节奏等,尤其是整体观念时刻不能忘记。隔一段时间就要站出来远观自己的画面,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要避免出现灰、花、脏、腻、浮等易出现的问题。基础较好、 整体把握能力强的同学, 明暗面分好后可采取局部 推进的办法,一步画到位。

    5.回到整体、概括完成。深入细节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细碎、灰、花等弊病,因此最后还要进行大关系的再整理,从而使整体造型更加明确、突出。个体处于自己应有的位置,黑白、虚实效果也更加强烈。

    6.结构素描的表现、画法。步骤基本与全因素素描相同,只是不对光影做很客观的描述, 不进行丰富的调子处理,运用几何形体的归纳态度,以线和简略的明暗将复杂的头部形体作出简化的提炼概括,以将其基本体面结构强烈地突现出来,从而强化和加深对头部形体结构的理解。

    问题四:观念意识的形成

    1.光影与黑白意识。一切物体能够被看见都缘于光影,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

    2.明暗色调虚实节奏变化意识。整体地观察与局部刻画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灰色调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它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3.立体塑造与空间意识。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细致入微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和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于把握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4.质感表现意识。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丝线、布绵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等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

第5篇

素描静物创意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现阶段一些高校对素描等绘画类课程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对设计本质也没有进行深入的认识,对素描静物创意教学理解不够,教学理念依旧在传统绘画性技能培养的层面停留,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对素描静物创意的学习。因此,作为高校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优化,使素描静物创意应有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素描静物创意教学的主要内容依旧是基础技能训练,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根本的转变。从现代美术教育的观点来看,艺术抽象思维的学习应该包含在素描基础教学的内容中,思维空间的自我表现应该是素描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如果教学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客观分析自然形体和空间关系、准确临摹自然形态,那么学生的思维将被局限在一种极为狭窄的思路里,无法对事物规范之外的多种表达及思维形式进行有效的认知。

培养学生素描创造力与艺术品味的方法

1.加深学生对素描的认识

认识与表现是素描的两大功能,同时具有科学与艺术的特性,学生在学习科学时,应该严格依据相关规律,在学习艺术时,则可以大胆地去探索和实验。素描的科学特性由其认识功能决定,对造型规则的合理性与客观形势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进行认识是素描的首要任务。素描的艺术特性由其表现功能决定,对造型规则的应用技术与工具材料的多样造型可能进行研究是第二个任务。素描的这两个特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在寻找对象的形式特征时懂得运用对比与综合的方法。学生应该积极培养自身的手脑协调能力,对观察与判断的结果有意识地进行表现。同时还应该积极培养自身的开放性思维,对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2.科学安排学习的过程

在素描静物创意教学中,应该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比如,可以对一个学期的素描课程这样安排:石膏几何体临摹—石膏几何体写生—静物临摹—静物写生。掌握石膏几何体的写生是表现其他复杂形体规律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形体结构,能够将大致的明暗关系找出来,然后再提高要求并增加难度,进行深入塑造。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第一阶段的素描课程表现出了各种畏难情绪,这时我们应该反复对基础课的重要性进行强调,督促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准备良好的前提和条件。

3.有创造性地进行辅导教学

(1)让学生感受到素描学习的乐趣在素描静物创意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将学生学习基础训练的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获得入门的乐趣,培养对艺术的敏感性,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学素描,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引导工作。首先,让学生做好施展才能的心理准备,不受旧的意识或经验的影响。学习素描的过程十分复杂,要同时对素描的整体观念与作画的自然状态进行有效的掌握,而素描的整体观念与作画的自然状态又极大地区别于生活中的局部观念,只有尽量将旧习惯排除,才能对素描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理解,也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素描要领;其次,要掌握好夸张与造型的关系,没有夸张就没有艺术,完全写实是学不好素描的。素描不是照相,而是艺术的再创造。因此,素描造型的前提是发现特征,要想发现两个相似事物的差异,必须认真对比观察这两个事物,艺术造型的根本就是表现差异;再次,要对画面表现中的主次问题及时进行思考和解决。素描是一个综合体,它在性质上包括多个方面,如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等,在内容上也包括多个方面,如精神与物质、统一与变化等,在操作上包括加强与减弱、综合与概括等。在素描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先解决众多因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让学生掌握虚实结合学习法在素描静物创意教学初期,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素描静物创意,了解下手的方向和方法,应该在静物石膏体素描中,同时将石膏体的事物和衣服与静物石膏体一样的素描画放置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临摹学习,同时让学生通过认识实物与画之间的关系促进自身认识结构与明暗水平的提升,并通过比较实物与图画对其中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在表面与实质的深入探索中促进学生创造力与艺术品味的提升。

(3)让学生深入理解认识对象在学习素描初期,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观察不细、理解能力不足等,表现画面时显得轻浮、苍白,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并深入理解,对认识对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并切实了解其内在结构,并能够与外在的形象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表现画面,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培养其素描的创造力,进而促进自身艺术品味的显著提升。

(4)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由面到点向单一辅导过渡。绘画最基础的就是分解静物和几何体。在表现任何复杂的物体时,都可以将其分解为简单的几何体,这样,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碰到了难题,就会依据自己所掌握的几何体规律,在几何形体中归纳复杂的形体,这样就极易抓准形体结构,从而对物体的构造进行熟练掌握。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可以将一些静物写生的内容适当安排给他们,这样可以将这些学生的精力有效利用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也可以将几组具有不同难度的写生对象摆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4.严格依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素描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让技术习惯化的长时间训练过程,如果学生在初始阶段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规范地运用技术,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走上弯路甚至停滞不前。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对素描技术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套用。素描技术方法包括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它将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了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是侧重感性还是侧重理性。如果让学生在训练中一味地运用感受的方法,就会使他们养成对对象过分依赖的不良习惯,在作业中只是对客观的表面现象进行表现,造成松散和孤立;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追求理性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就会轻视感受,只将主观的想当然表现出来,造成生硬和雷同化。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考类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的学生,有意识地选择,最大限度地将不同方法的优势吸收过来,对学生存在的劣势进行必要的弥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6篇

1对于石膏体的教学不应放弃

石膏体虽然是素描最基础的部分,但是在透视和造型上,对后期的学习影响深远。石膏几何体以最基础的直线和曲线为基础进行形态的组织,从最简单的圆球体和正方体,到复杂的贯穿体,都是后期造型技术中的基础,无论是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工业造型还是服装设计,都需要严谨的造型意识和造型能力。而石膏体的训练是最能够锻炼造型的严谨和透视的。石膏体由于造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造型具有多视角,每一个角度都有新的造型和变化,这个变化根据角度的不同,变化或微妙或突出,每一次绘制都有不同的效果。但是由于石膏体的训练较为基础,很多学生包括有的老师在内,对石膏体的训练并不重视,认为石膏体没有难度,没有挑战而不愿意深入的学习。但实际上,石膏体真正能够画的细致准确经得起推敲,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进行一定时间的石膏体绘制,对塑造能力进一步强化。

2对于静物超写实素描不应轻视

静物素描作为素描学习的中间过程,也往往是容易轻视的部分。静物素描相对于石膏体来讲,在曲线的造型和质感方面变得丰富。曲线造型具有一定的难度,稍有不同,弧度就不同,要想精确地描绘造型,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观察和表现能力。但是大多数学生在进行静物的绘制时,对于静物的形态只是有概念性的认识。如,对于苹果的形态,苹果由于品种不同,形状也不同,有的苹果形状圆润光泽,有的苹果形状头尖底圆,有的却是小巧玲珑的。在材质方面,静物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材质也是多种多样的。瓷质、陶质、玻璃、布质、木质等等,纹理更为丰富,对于绘画的表现能力要求高。因此要想画好一幅好的素描作品,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静物素描的学习。

特别是超写实素描,学生在高考之前接触的较少,多为短期作业,在造型和材质的深入表现上,还有所欠缺,更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所在。所以,加大素描长期作业的训练,对强化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细节处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对后期有关造型的课程,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学生有了前期石膏和静物素描的基础和深化的情况下,还可以从更细微处进行挑战自我,如随手从身边得到的一片树叶、一块瓦楞、一张揉皱的的报纸、或是条布片,只要有颗敏锐细致的新,细微之处,皆可入画。而对于细节的表现,能够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对后期的设计学习,也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3对设计素描中的思维开发应该给予激励

素描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表现,常常将重点放在造型和塑造上面,再是素描的作用绝不仅仅于此,不代表素描造型和质感表现能学得好,设计也就能学得好。从素描到设计,并不是直通车,所以在素描和设计之间,还需要有个桥梁出现,这就是抽象素描。抽象素描是设计素描的一部分,不以实物原型为主要参照,而是在经过造型素描的学习之后,将素描技巧结合个人想象,绘制出的具有抽象表现的作品。抽象素描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表现空间,在造型上更有发挥的余地,更能够为后期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

4总结

素描的学习不应仅仅作为基础,而应该作为基础的延续,技能的提高,要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深远的追求。所以高等院校在素描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不能因为一些内容看似简单、看似基础就忽视甚至放弃,而是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内容的合理安排,并为后期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平 刘亚军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第7篇

【关键词】结构素描;光影素描;多种对比关系

在静物素描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引导学生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在静物素描的教学中,我们以线性结构素描、色调素描及多种对比关系来进行教学。

一、结构素描

用线条的方式观察和表现客观自然物象的结构特征。对物象内在构造上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进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结构、空间,提炼线条自身的美感形式。结构素描教学侧重于透视法则的掌握、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画面的有序组织这三方面的把握。

(一)透视法则的掌握。其要点是使学生明白平行透视(一点透视)、成角透视(二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并通过石膏几何体的反复描摹加以理解。为了清晰地把握物体的透视,并准确地掌握角度、比例,应把看不见的部分(虚体)也画出来,让学生明白圆柱体、圆锥体是由长方体“切割”变化而来。

(二)合理的结构分析。结构是构成形体的各种体块的组合连接关系。物体结构分骨架型、积量型两种类型。素描学习中应引导学生从物体结构方面去认识,在构造上去把握,本质地把握其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掌握素描表现的深刻性。

(三)画面的组织。画面的组织即画面的构成因素,“通过圆柱、球体、圆锥来表现自然,把一切都放到透视里去……”塞尚的观点是从自然法则中用几何形式去发现有序结构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运用归纳法,整体地去观察和认识客观自然世界。静物素描教学中遵循此法,要求学生从物象中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以及物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物象与背景的生存关系,对布纹进行有意味的主观取舍,从而构成画面一个有序的整体。

二、光影素描

用明暗塑造的方法,概括表现出客观物象的三大面、五大调,以达到光影真实,达到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全因素素描。在色调素描课题训练中,应加强光影与黑白意识,关注明暗色调变化的节奏规律,以及增强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

(一)光影与黑白意识。光影产生明暗,明暗构成黑白,它是构成完整视觉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光影是我们知觉空间中最重要的标志物;明暗是光线照射下物体形体结构的反映;物体本质结构,决定了物体明暗值的变化,而物体的形状和它本质结构又不随光线的变动而变化。由明暗而产生黑与白,要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与背景的正负空间,以及物体明暗生成画面的黑白构成关系。其中关于黑白中心的关注、黑白对比与节奏、黑白分割与衔接、黑白灰布局、黑白基调等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明暗色调的变化的节奏规律。整体地观察与表现应贯穿于作画的始终。在进行明暗深入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亮部与亮部之间、暗部与暗部之间、中间灰色调之间,通过人的视觉所产生的有节奏感的渐变规律。通俗地讲,物象最亮、最暗之处,只有一处;其他次亮、再次亮……依次递减,从而产生色素调子有秩序的变化规律。

(三)立体观念与空间意识。体积感与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训练过程的追求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作画前,首先要分析形与体的关系,关注形体结构线、转折点;注意形体的起伏变化,外形与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与形体的起伏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整体体积的意义就在和透视规律,并服从于画面的整体。

三、多种对比关系与表现

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在多种对比关系练习中,我们抓住从质感表现、对比意识、艺术处理这三点来展开并实施教学。

(一)质感表现。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等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作画者的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模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第8篇

1石膏几何体和静物素描

(1)石膏几何体素描教学。学生初学素描首先进行的是石膏几何体素描训练,因为几何素描是造型艺术最基本的元素,它是整个素描课程的入门课,自然界中各种物体千姿百态,但概括起来有三大特征:一是由近似几何体组成。二是大都是具有对称性。三是整体与局部相联系。作为造型基本功的素描训练,首先训练学生从单只几何体为造型对象入手,培养学生初步的构图能力、造型能力,掌握透视变化规律,包括画面的平衡性、重心、画面的适中性、完整性,物体比例关系等,理解掌握几何体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所产生的透视变化规律。[1]在学生掌握单只几何体素描的技能后,接下来是两只几何体练习,在两只几何体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整体观察,即把组合形象理解成一个整体,避免单只孤立的去画,另一个目的是进一步理解透视规律,在两只几何体组合中寻找各形体之间的相互位置以及互相之间的明暗关系。再下来就要进行多只几何体的组合训练,组合物体之间的形体、空间、主次的分布关系更为复杂,要从全局的角度把握画面的整体效果,通过组合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复杂形体组合的全面认识。(2)静物素描教学。在几何体素描练习的基础上,继而进行静物表现。与石膏体相比,静物更富有生活气息和亲切感,美感更丰富,相对于石膏体,静物要复杂得多,结构造型变化丰富,有着几何体不可比拟的色感、质感、量感。静物写生是为了加强和巩固素描知识应用,并有进一步的提高。在静物素描教学中,首先通过简单静物练习,在塑造时要求学生不光注意把握形体,同时还要注意刻画对象的质感,表达出一定的视觉和触觉特征,要通过不同效果的线条处理,达到准确表现物体特征的目的。[2]其次是复杂静物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整体、全局观念,比较物体之间的位置、明暗、透视关系,看主次关系如何,主体是否突出,虚实关系如何,是否表现出空间感、体积感、质感等。(3)表现手法。素描的分类从形式上可分为结构素描和调子素描,结构素描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除了画看得见的外观物象,还要画出看不见的内在连贯的结构,以及看不见的外部轮廓。这种表现方法相对比较理性,可以忽视对象的光影、质感、体感和明暗等外在因素。基本排除光线的干扰,做到线条简练而概括,在绘画入门的初级阶段,安排结构素描的练习,避免学生在明暗画法中犯造型不到位,色调不准确的毛病。[3]调子素描以光影明暗为主要表现手段,也叫光影素描,充分利用调子,表现结构的微妙变化较为丰富,是在结构素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画法。调子素描的练习利于学生整体观察,看到大关系,保持画面整体关系的准确和协调统一。所以,在石膏几何体和静物素描练习中,应先进行结构素描练习,奠定一定基础后,再进行调子素描练习。这样符合学生的基础状况,也符合专业特征,因为结构素描注重线条的表现,更利于简笔画和速写的练习,调子素描则注重明暗空间的表现,能进一步提高物体的质感、量感等基础表现技法,也能提高学生对素描艺术的审美鉴赏,而作为中小学校的美术教师,或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等机构从事艺术活动的组织、策划者,简笔画、速写、美术鉴赏等是最基础、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和理解开始,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反复比较,并对所观察的形体加以分析理解,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由于学时有限,加之专业特点,素描课程其他内容不能在课堂上完成,但几何体、静物素描写生训练的意义不只在于简单的形体本身,更在于学生学会今后用这些形体去概括归纳其他形体,如石膏像、人物头像与半身像等,这些较为复杂的形体在此基础上就容易迎刃而解,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风景素描

风景素描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在工作和生活中用途较广。风景素描重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视觉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且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符合艺术教育专业特点。在风景素描课堂练习中,教师采取讲解、示范、指导练习等方法,并布置课后作业进行练习,使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并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练习,多写生,提高观察和表现能力,同时向学生推荐美学、艺术史、美术鉴赏等书籍,使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逐步提高艺术修养和个性。(1)表现手法。风景素描的种类比较广,在表现形式上大体分为:以单色线为主的风景素描;以明暗为主的风景素描;用线与明暗相结合的风景素描。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素描基础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有选择地进行教学。以明暗为主的风景素描,一般是运用线条的密集排列形成不同色彩的明暗度,在技法上要求相应较高,对于艺术教育专业学生显然有一定难度,可以选择以单色线为主的画法,这种画法能迅速、明确的表现景物的形态与位置,画面干净明快,易于掌握。也可选择线与明暗相结合的画法,这种画法集合了线与明暗的优点,用线造型,用明暗给其以补充,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重点掌握其一。(2)练习方法。对于艺术教育专业来讲,风景素描的练习方法也应和美术类专业的教学有所不同,教师的讲解示范更加详细、具体。首先是进行风景单体元素的临摹,临摹是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快提高学生绘画技法的有效方法。临摹风景画中的主要构成要素,如植物、建筑、山石、河流、桥路等。在临摹的过程中,学习各类树木、花草等植物、建筑、河流、山石等的画法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各元素的内在特质,并在自己的笔下表现出来。这些要素是构成风景画的根基,是风景画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们是风景画中的活体元素,能给画面增加勃勃生机,每一个要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摹完单体要素后,再临摹完整的风景素描作品,学习优秀作品的构图方法、景观布局、造型、空间层次的处理等表现方法。在临摹学习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风景画的空间布局、景物的层次表达、透视关系的表现等。在学生临摹有一定的基础后,进行风景素描写生。在写生过程中,可对现实中的景物有取舍的进行描绘,对现实景观元素进行美化表现,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联想,注重感觉并升华感觉,使画面达到构图合理,内容丰富,意境优美,在升华感觉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观察能力不断提升,真正的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内涵。风景素描写生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使学生在临摹的基础上逐渐掌握室外风景的素描写生技法,提高学生的素描表现能力,抒发学生对自然的艺术情感,并拓展了审美感受空间,使教学理念形象化,从而调动学生的绘画热情,开阔他们的思路。

3结语

根据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素描基础状况,在进入素描基础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促使他们懂得艺术的含意,领会素描语言的表达力,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在教学中,通过石膏几何体和静物素描、风景素描两个阶段的学习训练,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该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湘涛 单位:安康学院 艺术系

第9篇

[关键字]素描 画面 能力

素描是我们学习绘画的起步,是培养空间表现、提高造型能力、促进艺术创作最直接的手段。素描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要把握描绘物象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准确位置。素描既要训练眼、脑、手的配合,还要在平面上表现出客观物象的空间和体积感觉。在学习绘画之前我先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素描。素描的作用都有哪些!在理解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进入素描的深入学习!

一、要想画好素描首先是让学生在认识上的提高

认识的提高应是鉴赏能力的提高。经常看看一些大家一致公认的好素描作品。这个好作品也就是比较准确的作品。多分析、多研究,认识它好在哪里,看多了好作品,眼界自然就提高了,自己作画时也就会慢慢向好的标准靠拢。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看一些大师的画作和优秀画者的绘画视频,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对绘画也会有一定的认识和提高!懂得如何去欣赏一幅好的作品和吸收大师们优秀画作的经验!

二、在素描学习中期决定作用的是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作画方法的培养

(一)所谓的正确的观察方法就是整体的观察方法,切记从细节或局部来观察物象,而整体光差来源于对所表现对象整体的认识。比如一组静物就要注意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之间的正确关系,先要考虑好整组静物所呈现出的基本形,在整体过程应该是两种不同工作方法有机的结合,即要从整体的观察到局部的确定,再通过对细节的逐步刻画达到画面统一的效果,从而呈现出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极其必要的,需要要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大量的练习才能有所体会。初学者往往需要一个阶段的适应过程,应有简到繁,循序渐进。观察中一定要有对比,没有对比,就不能比较分析出对象的形态、结构、调子、层次,也就不能达到提升画面的表现力的要求。正确的观察方法是需要反复强调,反复提醒学生,反复应用才能形成习惯的,才能有效地纠正学生中那种局部的观察方法,在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后,就为高考复习打下有效的基础,学生的提高将是“事半功倍”的。我在课堂教学是会采用一些趣味的教学模式会带领学生观察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或物品,观察物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让学生自己概括观察到的问题然后其他同学给予评价!最后回到画画中来研究我们要画的静物结构上来!

(二) 对于刚刚学画的学生们来说,在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画面中每个物体都是根据透视法则确定位置比例的。简单来讲就是长宽高三度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大远小。离视点越近的物体立体感越强,反之则弱,远处的几乎是平面。透视学原理为准确判断实物的位置、距离、形状提供了依据。素描训练的初级阶段要学会奖较为复杂的结构概念概括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善于把所描绘的物体作几何形体的透视分析,奖曲线形体归纳理解为直线形体,这样会为今后研究更为复杂的形体打好基础。

开始临摹的阶段,技巧和笔法的范围可稍宽,因为作画者一时还不清楚那一种风格适合自己,在不断的临摹练习过程中,慢慢就会领悟到适合自己技巧和笔法,经过老师及时指导和指明正确的临摹练习方向,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也使临摹学习的效果不断显著。如精选两三张不断反复临摹直到可以大致地默画出来,巩固技法的同时又成竹在胸。在临摹最后阶段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整体临摹或局部临摹的调整。

教师在课堂中的直接辅导、直接示范画面,可以帮助学生把握画面的进展程度。例如在我校课堂中我会先把要画的静物摆好然后给学生做范画。让学生直观就感受绘画中的一些问题。在学生自己画作业的时候,有些反复出现的错误我可当场指出并加以改进和修改,避免了学生画面错误持续时间长,难以改进;有些学生的素描作业停顿不前,应及时找到指导教师帮助其分析画面的因素,找出阻碍的原因,从而加快画面的操作进度。

教师直接示范画面的最大优势在于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对素描有直观性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也可通过直接示范画面充分地讲授这一过程的知识,让学生容易产生兴趣,直接感受到教师示范画面时的作画步骤中面块的安排、线条的运用等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次的快速学习,教师直接示范画面,一小时内完成怎样的程度,两小时内完成是怎样的面貌,三小时内完成是怎样的效果都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做范画的过程中我会再课堂上认真讲解绘画的步骤让学生按照正确的绘画的步骤去作画。1.开始构图时,可以借助水平线、垂直线或关联线画出静物的基本形状,找出各静物轮廓的细微变化及明暗交界线的位置。2.在画面中个物体的轮廓、形体准确的基础上,从明暗交界线开始吧暗部重下去,假如少量的灰调子进行衔接。3.对明暗大关系进行强化,保持画面中个水果的明度对比。4.深入刻画各静物的形体结构及亮部细节。注意保持各静物受光部的亮色层次。另外,衬布也有体积,同样可以画的比较厚重。

最后就是教师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多样性使学生身心处一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加知识,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多欣赏美的东西。见多识广是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对绘画对象的理解、想象,然后用手去画、去创造,这个全过程都是主动积极的创造过程,是发挥聪明才智、表现审美意识的过程。只要他们自信、敢画,保持浓厚的兴趣,入了“迷”,就不用担心,画得差的会变好,画得好的经一段过程会飞跃,手越练越泼辣、果断、正确、自由,只要给画的在循环往复,就会心灵手巧、波浪前进。

第10篇

关键词:基础素描 创意素描 造型能力 创意能力 审美能力

基础素描是高中阶段美术专业教学中的核心课程。美术画家、教育家徐悲鸿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基础素描大体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展示良好造型能力的习作性素描,它通常作为训练学生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另一类是具有创作性质的素描,即创意素描,它介于造型素描和纯艺术创作之间,在造型的基础上表现一种审美情感与思想观念。在高中基础美术专业教学中,素描同样作为造型基础课程开设,但由于美术高考制度和追求升学率等因素,以及高中阶段美术专业教学没有可以依据的课程标准,考试内容又缺少变化,使得这种教学一直延续旧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与教学都缺乏创新。有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课程安排上都是针对性安排在考试中最为常见的内容,以至于不考的就不教不画,考什么就教什么,甚至在短时间里通过针对性突击训练来达到通过专业考试目的,这样的学生素描就只会画头像或静物,色彩只会画几种瓶子、罐子和水果,有的甚至只会从一种角度去画。在这种课程和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在绘画技法上具有一定基础,但谈不上高素质,高考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无法很好地检验出考生的真实水平、能力和素质,因此,在基础美术专业教学中加强创意素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1]

一、加强创意素描教学的目的

在目前美术高考引导下,相当一部分的专业教师在基础美术专业教学时特别制定针对高考的课程和教学,导致考生思维和表现模式固化,这样即使专业好一些的学生,其专业基础也仅限于某些固定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对绘画知之甚少,也非常缺乏创造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创意素描教学,在进行造型能力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做一些创意素描练习,有利于以此推动造型能力的提高,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1.用创意素描来加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基础素描是研究和解决“形”的手段,它一直来是以培养学生具象写实能力为主要目的。创意素描训练对于造型能力而言,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因为它始终要运用造型来解决创意形象的表现问题,以达到展示立意的目的。一般意义上的基础素描更多地是倾向于对客观物象的视觉描绘,创意素描则并不是一种简单创意思维练习,它的练习离不开造型,在做创意素描练习时要求学生在造型基础上进行创意,这样才不会失去意义,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创意而忽略造型,那样的作品只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空壳。基础素描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因此在创意练习时必须坚持强调基础素描中的结构、形体、比例、体积感、空间感等要素,只有掌握物象外在形体特征和内部结构特征,才能使造型更具有逻辑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对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才能更清晰,不至于造型能力差,没有办法将创意通过画面表现出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是用以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用素描这一语言形式来揭示物象形体,可以从平常物象中体现深刻的思想,这样使得学生的造型意识增强,达到提高造型能力的目的。

2.用创意素描来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美术是一门实施创造性教育最有效的课程。高中基础素描锻炼的是造型能力,运用的是造型能力,而创意素描从构思到完成,除造型能力外,更需要创意。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许多教师把高中阶段的基础素描教学目的仅仅定位于造型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把造型是不是准确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训练的核心也只是停留在对客观描绘的技术层面,忽略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做基础素描练习,造型成了唯一目的,这样的练习缺乏想像力,缺乏创作意识。基础素描的教学除了训练技能技巧和造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努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写生中转变学生对事物固有的具象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练习,摆脱那种为真实表现物象而作写生练习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做基础素描练习时就要启发他们的艺术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一种习惯心态,要求学生把基础素描的习作当作半幅创作,甚至一幅完整的创作来完成,让学生比较创作物象和现实物象之间的距离,从中悟出艺术的真谛,这样能通过在基础素描的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来达到培养和体现创新精神。[2]

3.用创意素描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课标指出“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指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在高中阶段的基础素描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强调在造型方面要求学生做到如何准确到位,然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一个写实能力很强的画匠。创意素描训练侧重培养审美创作能力,在基础素描练习中强调作品的创意性,是对基础素描练习的一种升华,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学生在画什么内容,表现什么,用什么形式表现,都可以在事先构思好,形成作品的“立意”,然后凭借造型能力将立意表现出来,使素描的视觉呈现出新颖的审美效果,这个过程使得学生产生审美意识,因此创意素描可以说就是一种独立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可作为具有创作性的艺术作品来欣赏(如图)。一件创意素描作品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这类素描作品的立意与品位取决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利用艺术欣赏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在基础素描教学中结合创意练习,在造型能力培养阶段,使学生直接做创作训练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提高审美素质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

二、加强创意素描教学的方式

就高中阶段的基础素描教学来看,在平常的基础素描写生当中,老师习惯于将静物按照一定的构图原则摆放在画室的静物台上,学生也习惯于对物象进行客观、真实的描绘,并将所有精力都用于了观察和表现物象,几乎不再去进行想像和创意,而这种练习是回归到基础素描教学与练习的原始阶段,但想要通过基础素描的教学与练习来到达既锻炼造型能力又培养创造意识,就必须加强创意思维的教学与训练,这种训练可以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也可以进行命题式的主题创意练习。

1.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在基础素描教学中教师几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好具象写生的课堂练习上,忽略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的意义。以写生为基础进行创意练习,是在对所摆放的静物进行素描练习时进行一定的创意,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创作性质的素描,这种创意可以是表现在构图上的,也可以是通过物象添加到达某种思想立意上的,如在构图上使画面更有一种生活情趣,或更有一种情感气息等,在一般情况下,在画室静物台上所摆放的静物是很难体现出生活情趣或情感气息,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根据所摆静物进行联想,并搜集大脑中所有与之有关的信息,甚至将所摆静物打散,打破原有的时空状态和自然形式,提取生活中物象相互的共性特征和共有造型因素,把客观物象的习惯组合与常规的时空概念进行转换,使之成为主观的、生动有机结合,归纳联系后来重新组织画面,达到使画面更具艺术性(如图),这种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意练习会使得学生的思维由注重客观转换为主观能动,由被动的描绘客观物象转换为主动表现物象,这类由客观物象和主观造型联系在一起的基础素描写生练习,实际上已经上升为一幅充满审美情趣的小创作。

2.以命题式进行主题创意练习

以命题式进行主题创意练习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命题创作,只不过这种命题要求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表现能力和素质,不能远离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否则这种命题创意就毫无意义。在命题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用来表达创意的物象是他自己能够表现出来,能把握造型的物象,如《时间》,这样的命题看似广阔无边,但学生很容易借用他们所熟悉的手表或时钟等物象来表达自己的创意,这类物象在平常的基础素描练习中已经清楚它们的造型,所以表现起来就显得得心应手,这种用客观的物象来表达主观创意就是一种主题创作。命题式的主题创意练习前提是要有一定的造型积累,造型能力扎实,还要有较强的默写能力,这种练习更能使学生树立一种造型意识和创造意识,能够在一般素描的基础上把造型与思维创意结合起来,使素描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超越客观静物层面的效果(如图)。在练习中我们经常听到“想到的那个东西不会画”诸如此类的声音,这也反映出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弱,当然“想得到画不出”也是高中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如果学生能够做到从思维方式与观念上由基础习作训练向创作意识转换,教学就获得了一定成功。

三、加强创意素描教学时几个注意的问题

创意素描介于基础造型和纯艺术创作之间,其特点在于它的造型性、创意性和审美性,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片面追求某一特性,造型、创意、审美三个层面失去任何一个,创意素描都将失去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好方向

创意素描不是简单的变形,也不是简单的组合,它既有摹仿复制的成分也有创意求新的成分,强调的是“创意”,即创作意识和主观能动。在作高中阶段基础素描教学中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好方向,加强创意素描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创意素描。在创意素描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创造思维方面的训练,我们可以把习作素描与创意素描做比较训练,使学生感受二者在表现目的、表现形式、要求及其本质上的区别,使学生的创作意识得到加强。同时让学生通过这种练习对造型能力和创意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深层的体验,从而促使学生努力提高造型能力和创意能力。在引导学生做创意练习时必须把握好训练的方向,我们不能将创意素描一分为二,不能只停留在一种简单的形体变形或画面的重新组合的层次,也不能只停留在追求一种训练造型能力的层次,必须利用基础素描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和联想或想像思维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理解所表现的物象,利用造型的手段表现创意思想,既做到训练造型能力又提高创新意识。

2.加强艺术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以物象写生为主的基础素描教学显然不能代替美术教学的全部意义,内容单一的基础素描教学使得学生缺乏想像力,思维模式定势,作品缺乏审美层面的精神趋向,审美层面上只流于对艺术创作粗浅的认识和理解,造成学生创作中的审美缺陷。一些学生对于作品要表现什么内容、反映什么主题没有思考,或者是想法肤浅,毫无“立意”,不懂得如何组织画面,如何借用物象进行构思立意等,这正是缺乏审美创作能力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艺术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大师级的艺术创作和优秀的创意素描作品进行欣赏教学,或做些主题欣赏教学。如欣赏《内战的预感》、《记忆的永恒》等,针对作品中的内容、表现形式、审美情感、画面的组织进行分析、点评,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创作思维。通过这种欣赏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创作信息的积累,在作创意素描练习时容易产生灵感,练习便成为有源之水。[3]

3.引导自由表现,但不走极端

基础素描的表现方式和手法有很多,在教学中并不能指定学生使用某一方式,但也不能放任自由走极端,而是引导学生自由表现,积极探讨适合自己的风格。例如有的学生造型基础很差,但在作创意练习的时候,却喜欢追求夸张变形,这是种缘木求鱼的极端行为,是不可取的。创意素描有它的造型目的也有它的创作和审美目的,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造型能力和创作能力同等重要,引导学生自由表现可以极大的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表现意识,让学生的关注点从表面的具体形象深入到事物形态的内部,从而使学生在造型、创意、审美等意识方面的培养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在尊重个体创作意向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自由地把个人思想观念、审美爱好用素描形式表现,但这种表现不能脱离创意素描作为基础素描的特定性,既它的造型,所用的表现形式、创意等须以具体的物象形体展示出来,当然,我们反对那种缥缈虚无的创意素描,因为它背离创意素描的本质。

如今高科技技术飞速发展,艺术而对创造不再满足于对物体摹仿的层面,更何况这种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轻而易举被高科技手段所取代的。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造型能力的阶段就应该加强学生的原创性练习,在高中阶段的基础美术专业教学中加强创意素描的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都得到全面提高,这是高中美术基础教学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创意素描训练的意义与方法之我见》.徐慧箐.2005年5月《装饰》.

第11篇

【关键词】:色彩 造型基础训练 上法古人 印象主义 再现 表现 外师造化 写生 中得心源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76-01

在基础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以造型基础训练为核心,并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展开的。从学习方法上,它包括临摹、写生、和创作;从表现题材上,分为静物、风景、人物等多种层次与程度,下面我就从色彩教学与训练的方法上谈几点体会。

一、上法古人――用心感悟色彩文化精髓

上法古人,即向前人学习作画的方法,向前人学习,就得先了解色彩的艺术领域,谁是我们的前人?作为美术基础教学的色彩是舶来画种,从西方传入中国,属于西画范畴,西画的色彩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到现代主义甚而后现代主义,形成一套完整的色彩理论体系,其中印象主义把西画色彩推向了成熟的高峰。画家们以近代科学为支柱,借助几何学、光学成果,实现了绘画色彩的登峰造极。国内美术院校色彩教学一直以研习印象派色彩作为重中之重。我们进行色彩基础教学当然也不例外,要先向他们学习,拜他们为师,认真研习他们的作品。如从莫奈的《日出印象》中,去感受色彩生命的流动,感受那跳动的笔触所奏出的铿锵节奏;从塞尚的《静物》,领悟“现代绘画之父”科学的态度与厚实、严密的造型风格;从凡・高的《向日葵》中,感受他那火热的激情与奔放的个性。这样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色彩的真实意义所在,认识到色彩写生不等于真实再现客观世界,而是作者用心灵与现实的对话,用画笔抒发自己的情感。

当然要想更深层次地向他们学习光欣赏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有目的地临摹一些大师的作品,真正学会他们用色彩造型的手段。临摹是取法的有效手段,能快捷、迅速地掌握前人的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方法,在了解构图结构规律和学习色彩调配等方面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写生和临摹有机结合能促进学习者的快速进步,也是学生走向艺术成熟的必由之路。

二、外师造化――品味自然物象,揣摸色彩写生方法

造化即自然,大自然是我们每个美术学习者必拜的老师,也是最高明老师,我们要想在艺术领域里脱颖而出,潜心向大自然学习是我们必然的选择,色彩存在于自然之中,我们可以从物体的形、色、光几个因素中去寻找色彩的规律,这在我们教学中又叫做写生。

色彩写生教学目前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从色彩直接入手,即暂时抛却物象,眼前看到的就是色彩,不考虑物体的形体结构,把看到的色彩画到画面上,强调色彩本身的调配和丰富性,强调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的对比关系,这些训练之后再逐步强调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与具体物象的对应关系;二是从单色素描造型入手,利用素描造型手段先解决具体物象的写实造型问题,之后再转入色彩诸因素的训练,有了素描造型基础,再把色彩的明暗、冷暖、纯度等因素按照光色理论就位到素描的各明暗调子之中,从而完成造型到色彩的过渡。在教学中,我习惯于上述第二种入门教学法,即从单色素描造型入手。

初期写生可采取由简单静物的组合开始,以后再逐渐加深写生内容。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单色素描开始,也就是用画色彩的工具画素描。单色训练要求:一、树立整体意识;二、掌握用五调子塑造体积的方法;三、掌握用虚实体现画面空间的办法,注意前后关系造成的虚实变化。以上三点是基本的入门要求,一般以短期作业为主。适度的单色训练后转入色彩训练,因为有了空间体积的素描达标训练,色彩训练之中就主要强调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与物体上明暗五调子的对应关系。教师在组织安排各个阶段的写生训练时要因材施教、鼓励独创,可以尝试把各种各样的静物摆放在静物台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画面的需要进行选择组合,使构图、色调以及画面艺术效果等方面都能体现出学生个人的意图和情趣。

三、中得心源――升华知识,独树一帜

中得心源,是学习者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对所学知识在思想认识上质的改变,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表现欲望,即有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创新并不是复制、模仿,而是要认识自我,找到自我的艺术个性,通过主观思维和不同的表现方法创造出标新立异的艺术作品,在色彩基础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探索运用不同的技法、不同的工具、材料来进行创作,在静物摆放上要进行有意识的设计,以表现静物所体现的内涵和情趣。学生作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过程,不同的构图以及作品中一些装饰性艺术语言的运用,偶然的肌理效果、一个笔触、一个色块的运用和不同的组合方式等,都是创造的体现,教师要不断探究学生创作和欣赏作品的方式以及心理态度,组织启发性讨论,使学生突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完成客观物象到艺术创造的过程。超越客观、超越逻辑,把朦胧中的、无意识的、偶得的形态,变为有意识的、必然的独特形态,并使之达到理想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摒弃条条框框,自由发挥、大胆创新,对有创意的表现应给予鼓励。这个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从而使色彩教学获得一个质的飞跃。

总之,“上法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仅是学习中国画艺术的法宝,也是学习色彩的根本指导思想,认真领悟其中道理,会让我们在艺术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顺利完成色彩课程的学习任务。

参考资料

[1]《色彩》远宏 张桂烨箸高等教育出版社

[2]《色彩构成》 赵国志箸 辽宁美术出版社

[3]《色彩基础》孙化一箸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4]《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箸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2篇

关键词: 水粉静物 色彩写生 色彩感觉能力

学生要画好色彩静物写生,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培养自己的色彩感觉能力,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水粉静物写生也同样如此。

如果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那么色彩静物写生就是色彩训练最基本的手段。学生可以在光色相对稳定的画室里,以较长的时间进行深入的写生练习,从容地观察各种光影现象和色彩关系,研究各种不同物体的固有色,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光源色、环境色中的变化。

在掌握了色彩学必要的知识前提下,对色彩的感受性是色彩写生的动力。当然,在观察色彩静物时,每个人的感知过程与其所掌握的审美情趣,对色彩的认识,所表述的色彩语言都分不开。一幅好的作品,应具备如下几个条件:①要有总的色彩情调,即一幅画的色彩基调。因为色彩画的核心是表现色彩的情调,不论怎样千变万化,都要纳入总的基调中来。②要有大块色的对比。对一幅静物画,主体与背景就是两大块。只有处理好大块色,这幅画才会响亮、鲜明、生动。这个对比既要注意明度(黑白灰)对比,又要注意色相、色性上的对比,尤其要发现对比中的补色关系。③要有色彩的变化、呼应。这个变化是大的关系、趋势上的变化,比如静物背景的衬布,要注意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变化。同一物体,注意不同部位的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呼应主要体现在暗部的反光面上,一般环境色(条件色)都反映在主体的暗部。同时要注意画面色块的呼应,达到画面的平衡。只有有了这种变化,色彩才会丰富、和谐、有节奏感,才会使对比的大块色协调起来。④要有刻画精到的细部。要在画面中,选取关键的细部,精雕细刻,只有这样这幅画才会耐看,在造型、质感及表现技巧上才会给人以观赏上的满足,才会使这幅画具有深度。

在画每一张作业时应从“小色彩稿”开始着手,迅速地在小幅纸画上将感受的色彩、生动地表达出来,解决色彩的组合关系和整体构图安排,并可以不断调整角度达到理想的组合为止。

“小色彩稿”定型后,就开始画“正稿”,要保持小色彩稿时的新鲜感受,强调迅速的、鲜明的整体感受。

1.起稿阶段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解决好构图比例、结构造型等问题。总的来讲,就是解决形。起稿可用单色画线,但是所用的单色一定要考虑到对以后画面的作用,用与画面色调协调的色或对比的色都可以,但是不要太浓、太艳,因为用很浓、很艳的色线对下一步布置大色会有干扰。

2.布置大色阶段

这一阶段重点是解决色的问题,因为在起稿阶段已对形有了把握,所以这个阶段就可放开胆子铺色,眼观全局,大胆落笔,要迅速、果断地把大的色彩关系布置上去,这就要求学生在作画时,须一边考虑色彩关系一边把握素描关系,根据以往的作画经验和对物体形体结构的把握和理解,抓住大的明暗关系。在作画过程中,还须注意物体所具有的个性因素,如色相、纯度、明度、冷暖等,把物体画得丰富而有变化,将自己对物体的感受表现出来,不要单纯地追求客观色彩的真实和相似,这样很容易被局限在固有色里,色彩也难免单调。在画面的构图和色调确定之后,还要考虑如何进行塑造的问题。用色彩塑造形体往往会出现只有色彩关系而忽视素描关系,或只有素描关系而忽视色彩关系的现象,因为没有具体物体作参照,很容易把握不好,容易概念化。

3.深入刻画阶段

这一阶段是形色结合的,在抓住重点的局部深入刻画时,要笔笔落实,形色都要具体,这就要求观察要深入具体,要看到细微的形体关系及细微的色彩变化。这一阶段要有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平均对待,要善于保留在大关系阶段可取之处,不要做大的全局性的改动,不要做否定性的覆盖。要在调整中深入,不断地充实大关系,防止破坏已形成的大关系。在深入塑造具体物体时,要力求用笔、用色准确,色彩层次要衔接自然,质感的表现也要充分。

4.结束前的调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