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麻醉科业务工作计划

麻醉科业务工作计划

时间:2022-11-25 11:14:26

麻醉科业务工作计划

第1篇

Abstract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nesthesiology to train considerable high-level qualified anesthetists.This study showed the experience of residents’ training on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in general hospital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position of resident, decision of training strategies and choosing reasonable training methods.Those experience might be useful for other hospitals to train their residents.

Key words

resident;anesthesiology;medical education

摘要: 麻醉学的快速离不开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本文了综合麻醉科对住院医生进行培训的经验,从住院医生的素质特点、确定培训策略和制定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为麻醉科住院医生的培训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住院医生;麻醉学;医学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麻醉专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首先,麻醉的业务范围由临床麻醉已扩展到危重病监测、疼痛、急救和心、肺、脑复苏等方面。其次,麻醉专业队伍里已越来越多地吸收了大量的高学历、具有研究技能的专业人才。此外,麻醉专业的研究领域从过去单纯的临床观察逐渐伸展到麻醉药、疼痛机制和脑保护等神经领域,麻醉学的学术水平也逐渐向高水平发展,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已经相继成立了麻醉学系,培养了大量的麻醉基础人才,同时许多大医院的麻醉教研室申请到了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了一批高学历的麻醉人才。

然而,任何一名麻醉专业人才都要经历住院医生阶段,而这个阶段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他今后的发展。因此,麻醉科住院医生的规范培训是麻醉医生成长的基础。如何让刚走出校门的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麻醉专业医生,是关系到我国麻醉医学质量提高的长期大业,也是麻醉专业教学的重要课题[1]。现就我院麻醉科住院医生的培训模式,谈谈体会。

1 住院医生的素质特点

1.1 住院医生的来源各不相同 部队综合医院麻醉科的生源是从各个医学院来的,因此既有地方生,也有部队学员;既有重点大学毕业的,也有普通大学毕业的。因此,刚毕业的住院医生受到的医学基础教育程度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与地方普通院校毕业生相比,军事医学院校和重点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医学基础比较扎实,和工作态度端正,易于管理。而地方普通院校毕业生则可能在思维的灵活性、等某些专业上有长处。

1.2 住院医生的本科专业不同 在1987年江苏省徐州医学院成立全国首家麻醉学系以来,北京、上海、武汉等全国各大医学院校也相继成立了麻醉学系。麻醉专业毕业的人员还非常有限,仅占全体人员的12%(4/33)。所以,目前麻醉学科仍大量吸收非麻醉专业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在我院,麻醉专业的住院医生仅占总数的25%。麻醉系与非麻醉系毕业的学生进入麻醉专业工作,各有优势和劣势。非麻醉系毕业的学生,其长处是对医学知识掌握的比较全面,在临床麻醉中容易从宏观上考虑、解决问题,也容易与其他科室之间产生沟通;其不足之处是对麻醉知识缺乏系统地学习。而麻醉系毕业学生的优、劣势正好与非麻醉系毕业的学生相反。因此在对他们进行培训时,要做到有的放矢。

1.3 住院医生的学历程度各不相同 由于部队编制的限制,部队综合医院麻醉科的医生数量通常很有限,常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吸纳人才。因此,住院医生的学历层次也不一致,主要有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等3种不同学历层次。其中专科学历的住院医生主要是招聘医生,他们的医学理论知识基础较差,对麻醉学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非常不足;而本科学历的主要是直接分配或招聘的,他们的医学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要好些,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较强,培训比较容易。此外,硕士研究生主要是指外地考取本校的外来人员。这部分人员通常是在基层医院工作时通过努力学习才考上研究生的,他们在原单位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住院医生培训,因此他们的临床技能仍然较差。但他们经过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其自学和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历的住院医生进行培训。

2 住院医生的培训策略[2,3]

2.1 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住院医生培训的普遍做法是在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再接受5年左右的住院医生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给麻醉专业医生证书,这种培养模式称为毕业后教育(PGE)。但目前这种模式还不适合国情,每个医院、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而且目前国内的麻醉医生资源还相对匮乏,还难以实现对住院医生进行长时间、系统的培训。但在借鉴这种经验和结合我国国情的条件下,许多医院都开始了住院医生培训计划,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制定培训计划时,既要考虑所有住院医生的普遍性,又要照顾每个医生的特殊性。比如,对于麻醉系毕业的住院医生可以考虑进行临床科室的轮转;而对医学专业毕业的医生则应加强麻醉学的基础学习和技能培养。

2.2 指定专人负责 住院医生刚分到科室,科里就指派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该医生的指导老师,负责管理和了解该住院医生的培训情况。虽然每个住院医生是指定专人负责,但并非是以前作坊里的“师徒关系”。这样住院医生虽然接受老师的管理,但不会受到老师自身水平或特点的局限。老师只是起指导、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帮助学生完成好培训计划。

2.3 严格执行 部队综合医院麻醉科的编制有限,而临床麻醉工作却相当繁重,经常出现人手不够的现象。因此,在对住院医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急于求成,中途改变培训计划的现象,让培训中的住院医生过早地结束培训,或改变培训计划,使其担负起科室的临床工作任务。这些做法对住院医生的培训都非常不利,也不利于科室的人才培养。因此,严格执行住院医生的培训计划将非常重要。

3 住院医生的培训方法

每个医院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培训计划,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科室发展的培训方法,这里着重介绍本科室对住院医生的一些培训方法。

3.1 培训对象 初到科室的住院医生。

3.2 培训时间 一般为2年,根据情况可以延长至3~5年。

3.3 培训 临床基础培训6个月~1年,临床麻醉、急救和心、肺、脑复苏1~2年,危重病监测、疼痛治疗6个月~1年,住院时间6个月~1年。

3.4 具体安排

第2篇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进修总结进修人员:神经内科王强 非常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的这次进修学习机会,让我于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首都医学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是一所以神经科学的临床与研究为重点,以治疗心脑血管疾患为特色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其中神经内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脑血管病、痴呆、癫痫及神经介入为重点的相关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这次进修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是对自身的一次挑战。通过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使自己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高了业务技能。总结这一年来的学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既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又有着国内顶级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理念。全新的工作环境让我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激励我下定决心,努力提高自己。

  通过学习使我了解到,随着介入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治疗已成为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具有微创和恢复快的优点,已愈来愈多的被临床所采用。在宣武医院的学习中,也进一步了解到卒中单元的构成及运作模式,卒中单元不是一种具体的疗法,而是针对卒中病人的科学管理系统,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以及多学科密切配合的综合性治疗。通过学习使我明白,必须把疾病的临床特点与各学科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完整、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脑血管病,从而最终使脑血管病患者真正受益。该院的北京市癫痫诊疗中心是目前国内先进的诊疗中心之一,为癫痫的临床诊断、病因诊断以及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通过在癫痫诊疗中心的学习,使自己在癫痫的药物规范治疗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这一年学习过程中,专业技术的进步是我的一大收获,同时医生职业使命感的升华更是令我受益一生。进修工作是辛苦的,但是在这一年的进修工作与生活中,我获得的不止是专业技术的提高与知识的丰富,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医学事业的魅力,这段进修的经历对我今后的人生将会是一种激励与促进。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我于xx年有幸到仰慕已久的齐鲁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一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山东大学直属医院,也是国家卫生部直管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院妇产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山东省重点学科,分为妇科肿瘤、微创妇科、妇科泌尿、妇科内分泌、围产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医学七个专业,在全国妇产科学界享有盛誉。

  这里的患者络绎不绝,每个角落都是加床,相当病例为危重症或疑难病例。我在短暂熟悉工作环境后就参加单独收管病人,见到了很多以前只在教科书上看到的疾病,遇到疑难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下班后翻书查阅资料巩固知识。

  宫腔镜的出现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宫腔镜检查是现代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以其低创伤比值和高效价比被誉为当代微创外科成功的典范。学习期间,在各位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努力争取实际动手操作机会,结合图书,不断地去体会和摸索。熟练掌握了宫腔镜的检查:如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宫腔粘连的诊断、iud的定位及取出、异常宫腔回声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检查及原因不明不孕的宫内因素检查。对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及o型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电切术基本掌握。对宫腔镜下子宫纵膈及宫腔粘连电切术等高难度手术了解透彻。并在此期间通读了中国宫腔镜始祖夏恩兰主编的第三版《宫腔镜学》及董建春主编的《临床妇产科内窥镜技术》,使理论与实践得已良好结合。

  通过这次进修学习使自己在妇产科疾病的理论知识、诊断治疗及手术技巧上均有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视野的开拓、思维的拓宽、理论的转变是我最大的收获。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20xx年,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科室领导班子率领全科医护人员,紧紧围绕加快科室发展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巩固和加快麻醉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真抓实干,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我科20xx年的各项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及医德医风方面

  1、全科医护人员响应院党委号召,积极参与院党委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活动,从思想、政治上与院党委保持一致。继续深入学习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差错事故防范制度、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条例等等,每月一次,并作好学习记录和登记。

  2、坚持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涉及医院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对照学习,共同提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廉洁型科室。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及时自查自纠,认真抓好民主评议医德医风建设。全体人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了微笑服务,廉洁行医的服务理念,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坚持做好关心每一位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满意地协助手术医生完成各台手术。

  二、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1、根据医院的安排和要求,认真部署和落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麻醉科手术室是高风险的临床科室,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护理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我们强化了各质量管理者的责任。各医护小组将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形成人人参与、各尽其责、层层把关的质量安全氛围。

  3、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加强手术和麻醉医疗安全管理。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加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工作常规,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4、加强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继续强化医疗、护理病历书写质量与管理,由质控员每月根据制定的规程和标准统计数据,经科室负责人审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付诸实施。

  5、建立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规范麻醉工作程序。加强对麻醉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监护,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及时处理麻醉意外,20xx年我科医疗事故发生率继续为零。

  6、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每间手术室每周一次采样送检监测,患者院感发生率为零。

  7、我科科室质控小组认真负责,每月检查卫生医疗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记录在册。

  三、医疗业务及医学继续教育完成情况

  截止20xx年12月底,我科完成门诊静脉麻醉数为x例,基本持平上一年度情况;住院部麻醉总例数x例(其中颈丛麻醉x例、臂丛麻醉x例、全身麻醉x例),去年同期是x例,约增长?%;参与病房急救?人次。PACU收治?病人;重症医学治疗科(ICU)收治危重病人25例,并成功抢救治疗一例濒临死亡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疼痛门诊诊疗约x例病人;今年我科开展了可视化插管技术等新项目,减少了插管并发症,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今年麻醉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全部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合格率100%,并派出1名同志外出进修学习,为麻醉科室引进新技术,新理念。

  四、20xx年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现代麻醉技术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可视化麻醉、精确靶控麻醉、疼痛诊疗方面,有待引进专业设备和药物,为其向纵深发展和拓展业务范围提供必要的保障。

  2、随着疼痛门诊的开诊,重症医学治疗科(ICU)收治危重病人,我科室执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能满足工作计划的顺利开展,我科室工作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

  20xx年我科将根据医院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要求,为了不断优化我院卫生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我院卫生基础工作,强化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服务理念,切实抓好自身内涵建设,努力构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我科服务质量和效益,积极完成科室各项工作指标,我们从医院和科室实际出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20xx年科室工作指导思想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医德医风建设责任制,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办院方针,以救死扶伤、终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血、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与时俱进、同心协力、团结奋斗、和谐共处、扎实工作,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一种“人人为患者献爱心,人人为医院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县级综合医院的名优品牌。

  二、工作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

  (一)继续加强科室人员的思想道德学习和教育工作。

  1、及时传达、贯彻院务会议精神。

  2、遵守院规院纪,坚决杜绝私收费,乱收费。

  3、每月最少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一次政治学习,要求人人有笔记。

  4、不迟到早退,不缺勤脱岗,严格科室请假、销假制度。

  (二)提高科室人员工作质量,在医疗安全优先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安全、无痛、舒适的诊断和治疗条件,对病人疾病救治以及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治疗,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保证医疗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并参与危急重症病人的急救复苏工作。开展新业务,新项目,努力推进“二级甲等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1、在保证日常业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按时参加院方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每周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一次,了解新技术,新知识,定期开展危急症患者术前讨论。

  2、进一步完善麻醉护士岗位工作。

  3、加大力度积极开展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与各种急慢性疼痛诊疗业务;

  4、积极培养年轻队伍,搞好科室人员梯度建设,20xx年我科将计划继续选派优秀人员进修深造。

  5、20xx年计划招聘2名工作人员,积极继续开展重症医学治疗科(ICU)诊疗活动。

  (三)不断提高科室质量管理

  1、麻醉科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临床科室,我科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将继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室、个人二级质量控制网络,20xx年我科将试行麻醉科每日质控制度,充分体现质量管理人人参与,不断提高科室团队的质量意识,提高质控水平,有效的加强事前控制及环节控制,使失误、问题能及时纠正,提高麻醉质量的稳定性及麻醉质量的持续改进。坚持要求我科各级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要有视病人为“衣食父母”的观念,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定期征求各手术科室的意见,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2、把握质控重点,深化内涵,切实保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实效。医疗工作的规律就是要遵循卫生部和卫生厅下发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治疗指南、治疗护理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等,这些都是在血的教训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最有力的依据。在医疗质量与管理工作中,要注意质控工作实效,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积极开展麻醉临床路径管理试点,探索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

  ②积极开展过程和环节质量控制,有计划地制定阶段过程或环节质量标准,按照规章程序和流程开展质量控制;

  ③及时做好质量控制对象的沟通,及时做好汇总、统计、分析、评价、反馈工作,加强对质控对象的纠偏监控与指导,对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与调整,坚持持续改进、切实发挥这种方法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四)主动沟通协作,不断优化手术麻醉科工作环境。

  首先要正视困难,抓住医院大发展的机遇,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大力宣传麻醉科在医院发展和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医院重视、关心和支持麻醉科的良好发展。二是要与医院各科室沟通协作,对于重大手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要共同参与协商与讨论,最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总结积累;对于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更应如此,亦应相互支持,互相帮助与体谅。三是与兄弟医院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平台,促进共同发展。最后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良好的科室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各种医疗设备,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五)努力减轻患者负担,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合理用药,缩短手术流程;

  2、坚决抵制商业贿赂行为。

  (六)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个性化服务,倡导为患者作好事。

  (七)患者投诉率保持零水平。

第3篇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麻醉科的工作范围也逐渐扩大,笔者认为,麻醉工作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病人的安危,因此麻醉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由于麻醉的高风险性,麻醉领域的知识、临床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以求最大程度地保证病人围术期的生命安全,并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这就要求麻醉专业医生有责任和义务不断更新理念,提高麻醉技术和管理水平。基于以上原因麻醉医师毕业后的再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进修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在接受麻醉专业的素质教育、理论与技能操作、临床思维和科研水平训练后,麻醉处理能力及科室管理能力有了不少提高,现总结如下:

1岗前培训

1.1基本素质教育

学员报到后,先由医院组织集中学习一周,着重学习医院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各项纪律,并进行职业道德的强化教育,培养学员对医学事业、对患者的高度责任感,增强自我约束力。在老师们的正确引导下,学员认识到麻醉工作的特点及特殊性,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和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做到以先进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为医师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1.2制定进修计划

由学员初步拟定进修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交科室带教小组审查讨论,经初步考察其基本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后,修改、制定出切实可行而且比较详尽的进修内容。

2基本理论技能培训

2.1学员进入科室工作后,首先熟悉本院及科内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要求规范化书写各类医疗文件,进行严格的“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麻醉学涉及知识面相当广泛,不仅包括临床麻醉学和重症监测,还需要对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解剖学等学科有相当的了解,所以进科前组织理论知识的考试摸底,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非常必要。

2.2重视理论教学,提高医师的基础理论水平,科室每周组织教学专题讲座两次,重点讲述围手术期处理及治疗对策,以及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科主任每周教学一次,监督诊疗计划的正确实施,对疑难病例、麻醉意外及教训、麻醉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另外,每周住院医师互动及进修医师讲课,提高了医师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理论水平。

3麻醉操作技能的训练及提高

3.1充分利用本科教学模型

强化解剖理论及知识教学,熟悉各种药物作用原理、配伍禁忌及应用方法,熟练应用各种麻醉仪器和设备,如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血气分析仪、微量注射泵等。科室安排专人对刚进科的进修医师进行一次仪器操作方法的讲解,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熟悉并能正确使用这些仪器设备。

3.2麻醉前指导

讨论麻醉预案,适时提问,启发和调动进修医师的积极性,鼓励发表不同见解,并采用合理化建议,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尽量安排不同的医师带教,以便学到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并不断从诊疗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

3.3适当增力。自主操作内容

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水平是判断一个麻醉医师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要做到围手术期麻醉的平稳过渡不是很容易的,要求麻醉医师应该有一定的预见性,如在用药方面,什么时间该用什么药,该用多少剂量,药物对患者可能会产生什效果等,白始至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麻醉操作技能的培训不同于其他临床工作,专业性很强,做一个好的麻醉医师要求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如气管内插管、椎管内麻醉的穿刺置管、神经阻滞及有创动、静脉穿刺置管等。进修医师在这方面普遍都比较欠缺,在工作中往往表现得过于模式化,对患者个体间的差异缺乏了解。学员应在老师指导下多做些正确的操练,通过足够的自我锻炼,逐步掌握各种操作技术直至熟练运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4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接触病人开始,临床思维活动就已启动,正确的临床思维才能产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医师尽可能多地参加临床病例讨论会、会诊和术前讨论等,由此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汲取各种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少走弯路,不能只停留在当记录员、观察员的层面上,被动执行医嘱,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跟随老师分析病情的思路,学会如何去思考,从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边实践边学习,逐步提高对疑难病例及并发症的处理能力。医师自己准备病例报告会,结合具体病例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将本科一周以来疑难病例、少见病例的麻醉方案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最后由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和经验教训作点评。这种方式对培养和提高医师在进修阶段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5自学能力的培养

知识的更新与完善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学。当回到原地区工作时,有效的自学是最直接、最简便的提高自身素质的手段。因此,必须引导进修医师充分意识到自学的重要性,督促其进行有效的自学。自学内容有:通过科室公阅图书、开放书架学习:规定必读书目;麻醉交班提问,定期写读书笔记;经常参加疑难病例讨论,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等。

6科研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

进修时每个人要确定一个研究方向,通过大量阅读医学文献,写出文献综述,并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一个研究课题,争取在结业前把论文写出来。要求最少要精读两本以上的专业著作,充分利用医院的病历资料及图书馆设施(藏书、光盘检索等),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状况。鼓励进修医师踊跃参加各类专题讲座或学术会,及时了解国内外新进展、新动态,接纳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引导医师开拓视野,锻炼其归纳总结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一定的学术交流技巧,在丰富了学习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创浩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锻炼了科研能力.对今后的发展很有帮助。

第4篇

1我国疼痛医学专业现况

我国疼痛医学起步较晚,很多医院无专门的疼痛科室,少数设有疼痛科室的医院从事疼痛诊疗的医师也基本来自麻醉等其他专业,大部分未接受过系统的疼痛诊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2]。针对这一问题,2007年原国家卫生部227号文件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主要业务范围为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为患者提供专业疼痛诊疗服务。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没有专门的疼痛医学专业,将部分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合格的专门从事疼痛诊疗的专业人才十分必要。而现行医学本科教育尚未将疼痛医学划为本科生的必修课,部分院校仅将其列为麻醉专业的辅助课程,不但面临专业教材缺乏、学时不足的困境,更紧迫的是疼痛医学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疼痛医学教育,培养合格的疼痛医学人才,国内外均没有成功的教学模式可供参考。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联合各附属医院从事临床疼痛研究的研究生导师开设疼痛医学课程,取得很好效果。

2开设疼痛医学选修课程

对有兴趣从事疼痛诊疗工作的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疼痛诊疗课程教学,有利于对他们集中进行疼痛学理论知识培训,为将来从事疼痛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现行本科生的医学教育尚未将疼痛医学划为必修课,缺少系统性的疼痛医学基础教育,虽然“疼痛”一词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课中都有涉及,这些课程偏重于生理性疼痛产生的传导通路和细胞分子机制,远不能对临床病理性疼痛的机理、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系统介绍[3]。即便是在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不同专业医学生的疼痛课程教育所用学时十分有限,例如口腔专业15小时,药学专业13小时,护理专业31小时,康复理疗专业41小时,远不能对临床病理性疼痛的机理、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系统介绍。专业教材缺乏、内容的简单重复、蜻蜓点水式的介绍等问题使现有教学内容和模式难以适应疼痛医学的发展需求[2]。首都医科大学较早在研究生中开设了《临床疼痛生物学》选修课程,每期选修学生20-30人,36课时,内容包括疼痛学说发展史、疼痛机制、疼痛流行病学、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分娩痛治疗、头面部疼痛诊疗、慢性内脏痛诊疗、疼痛外科治疗及疼痛神经调控等。疼痛专门课程的开展使研究生对疼痛理论有了扎实的掌握,对临床疼痛治疗理论和操作有了全貌性的理解,坚定了他们从事疼痛诊疗工作的信心。我国疼痛医学教育应该在有条件的医学院校,通过调配师资、完善教材大纲和计划、优化课程体系等综合手段,形成疼痛医学专业化教学体系,使有兴趣的研究生能接受正规的、系统的疼痛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于毕业时即已初步具备疼痛专业的能力,再经过2年~3年的临床实践培养,可以达到疼痛专科医师水平[4]。

3制定合理的临床培训计划

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不是单一因素的疾病,其发生可以累及整个神经系统,甚至引起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系统的异常,许多疾病如风湿、关节炎、骨折、溃疡病、糖尿病、中风和癌症等也可以引起慢性疼痛。疼痛医学具有明显的多学科性特点,所涉及的学科包括麻醉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介入科、肿瘤科、康复科、老年病科等等[3]。另外,长期慢性疼痛可引起恐惧、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情绪认知问题,而这些因素又可以使疼痛复杂化。因此,疼痛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名合格的疼痛科医师应当接受正规的疼痛医学教育培训过程,学习内容除了涉及基础医学知识、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物学、麻醉学、药理学等重要课程外,心理咨询、康复理疗等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也必不可少。因此对于有志从事临床疼痛诊疗的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应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使他们有机会在麻醉科、神经内外科、骨科、康复科、肿瘤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轮转,使他们能够熟悉各科病历书写,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他们的临床诊治技能和与患者的交流能力[5]。在美国,麻醉住院医师完成训练后需再接受2年~3年的疼痛治疗临床培训方能独立从事疼痛诊疗工作。因此,对未来有志于从事疼痛诊疗工作的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建立区别于未来专门从事麻醉工作的研究生的临床培训和轮转计划,加强在疼痛临床诊疗能力方面的培养。

4加强科研能力培训

疼痛医学是一门新的学科,需要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来支撑。目前,疼痛医学领域里,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相对脱节,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科学认识。构建完善的疼痛医学科学知识体系是目前应当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有志于从事疼痛临床工作的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高强度的科研培训有利于加强这些未来的疼痛医师的科研能力,使他们一开始头脑中就形成牢固的基础-临床知识体系,形成由基础理论到临床分析的思维习惯[6]。当前临床慢性疼痛还有诸多问题没有攻克,其中的瓶颈问题是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因此,经过严格科研培训锻炼出来的高级疼痛医学人才通过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更能够促进对临床慢性疼痛机理的深度理解,为探索出新的行之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创造条件,并最终对疼痛医学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疼痛医学在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等问题上相对滞后。通过聘请国内外一流的教授对麻醉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疼痛前沿知识及论文设计讲座,定期组织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对有创新性的论文进行讨论和分析,发挥导师群的指导优势,发挥研究生及导师群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在疼痛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7]。

综上所述,疼痛医学已经成为紧迫的社会需求,科学规范的疼痛医学基础教育和临床教育势在必行。疼痛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而且较早就有了疼痛医学和疼痛科的专业组织架构,现在国内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逐渐都建立了独立编制的疼痛科,但更为关键的是如何进一步规范疼痛医学的教育和专业培训,以及与疼痛相关的多专业、多学科的密切合作,推动我国疼痛医学的良性发展。

作者:王云 谢芳 吴安 石岳云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

第5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麻醉学;实习教学

在临床医学规培生轮转教学的过程中,麻醉科是尤为关键的轮转科室。这主要是由于在临床工作开展时,常会遇到需紧急进行气管插管等情况,此类情况通常是由麻醉医师实施操作,但若没有临床医师的配合,则对其抢救质量可能会形成不良影响。而麻醉轮转教学便正好为临床医学规培生提供了良好的麻醉知识学习机会,这也要求麻醉科相关带教教师应重视探究如何帮助临床医学规培生切实掌握麻醉知识。本文根据对临床医学规培生的特点,详细分析了麻醉轮转教学的具体开展模式。

1教学准备工作

在开展临床医学规培生麻醉轮转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做好调查所带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准备教学素材等准备工作。在调查所带学生过程中,可积极组织实习学生座谈会,让教师实际参与到学生们的学习当中。不仅可让师生相互之间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还可让教师切实地了解当下临床医学规培生的学习动态,学习思维等信息,以此为相应教学计划制定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信息。在制定教学目标中,教师应结合麻醉轮转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麻醉用药、麻醉方法、麻醉计划制定、麻醉实施、术中管理、术后镇痛、心肺复苏等麻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确保教学目标需能充分调动学生对麻醉相关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其自主思考与解决临床问题的意识,使相应规培教学具备较高的规范性、有效性。而在教学素材准备中,则可要求相关科室与教师重视通过书籍、互联网、临床资料等渠道收集麻醉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麻醉教学影像、医疗器械资料等教学素材,为麻醉轮转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教师应切实完善自身教学水平,丰富自身,掌握教学方法,树立正确教学思维,为相关教学开展奠定稳定的师资基础。

2实际教学

开展实际教学开展是临床医学规培生麻醉轮转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此过程中,需重视从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临床责任意识、督促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水平等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其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首先应用集中授课来指导学生掌握基本麻醉学知识,然后为学生分配责任带教老师,确保使其能够有约束性地在教师引导下细化了解相关知识。还可通过示范教学让学生实际参与到麻醉实际操作中,以此可切实地提升学生的临床认知与实践能力。最后可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从而帮助学生真正地掌握麻醉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开展医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医疗服务意识,强化学生的麻醉安全意识,鼓励学生注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临床医学规培生实际参与教学中可能会考虑往其他行业发展或是考研深造,所以教师在此过程中还需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实习心态,强化其岗位责任感,继而才能帮助学生在规培教学中真正获得成长。最后,教师之间应主动沟通交流,探究学生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其结果积极组织小讲课教学、专题讲座等,以此帮助学生不断完善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强化学生的临床思维。

3教学考核工作

教学考核是规培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环节,其不仅可衡量学生规培期间的学习成效,还可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形成一定的约束性与指示性。在考核实施过程中,可采用阶段性考核形式,以周或月为期限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让教师切实地了解到学生在临床操作与理论认知中有哪方面的欠缺,有效规避终结性考核极易出现疏漏的不足之处[7]。而在考核形式选择中,若单纯应用理论知识考试则会让学生注重一味记背理论笔记内容,而不重视提升自身临床实践能力。因此,应采用理论与实践联合考试,由此才可确保让学生对这两种知识学习都给予充分重视,并促使学生可在考试需求的约束下自主地进行理实结合学习,真正提升其麻醉轮转学习效率。除去考核以外,总结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科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相关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可为提高学生麻醉知识学习水平,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供良好的指示信息。

4讨论

在开展临床医学规培生麻醉轮转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端正教学态度,积极做好学生调查、教学目标、教学素材等方面的准备。其次,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调动起学生的教学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工作思维,强化学生的临床独立工作能力,全面完善学生对麻醉学的认知结构。最后,需加强对相关教学的总结、概括工作,麻醉轮转规培教学中真正地培养起学生的临床思维,并全面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丽娜,张蕊,隽兆东.麻醉学专业见习教学改革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8(3):62-63.

[2]汪灵芝,黄焕森,朱卓丽.提高麻醉学专业临床技能课教学质量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165-167.

[3]谢丽萍,代志刚,张玲玲.临床麻醉学实习带教体会及对教学改进的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6,7(22):31-32.

[4]魏霞,张兵.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7):6-8.

[5]傅艳妮,何波,郭明炎,等.微课在麻醉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8):728-729.

[6]王彬,闵苏.模拟培训在麻醉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2(19):2965-2966.

[7]纪维,高巨,龙丰云,等.双模式教学在麻醉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113-114.

第6篇

关于麻醉医生工作总结最新范文   我已在麻醉科一年多的时间,期间自己努力了也进步了不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给了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现在工作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让我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

  一、还做不到独当一面

  短短的一年我不可能变得老练,科室里呆了一年,深深的认识自己的缺点以及不足之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操作不够完善,从医是一辈子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所要面对以及付诸行动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造就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要学的还很多,要走的路也还很长。工作上我能够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具有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能够很好的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

  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努力建设一家技术精品化、服务个性化、工作程序化、环境温馨化、医院品牌化的现代化医院,医院始终坚持“爱心奉献”宗旨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理念。能在这样的一家医院学习进步,感到很荣幸。

  科室里每个前辈老师都能够谆谆教导我手把手的教会我自己对于麻醉领域的独特见解与体会,经验毕竟是有些书本上所欠缺的这让我倍感弥足珍惜。这里我真的很感激__医生,不仅能当面指正我缺点与不足,而且对于麻醉专业知识她能够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解,让我懂得很多,学会很多,而且也避免了许多。在其他同事的身上,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工作的那份责任,身上也学到很多。

  科主任的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麻醉这一行业要么不出事,一出就是大事,所以做事要慎而重之”这句话让我时刻谨记,想这能让我今后从事这已行业的路走的更远更长。遇到解决不了会及时上报领导前辈,不逞强逞能,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病人,同事负责。觉得做人起码要有一份责任心,更何况是从事医务这一行业。

  三、麻醉医生需要具备的素质

  麻醉医生要熟练各种麻醉操作技术,麻醉医生又被称作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确保病人手术无痛、手术顺利进行,而且还要利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如发现由于手术、麻醉或病人的原有疾病产生威胁病人生命的问题,就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维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稳定,保证病人的安全。所以在这个岗位我马虎不得,胆大心细,这才是干麻醉的必要前提,眼勤手快这恰是做事的基本准绳。

  在这段时间里我渐渐喜欢上了麻醉这份工作,医院上班的日子里。想在这里慢慢成长成材,成为一名合格的正式医院里的职工,一年的学习与工作,让我成长了很多,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优良的作风,不断地完善自己,为了自己的明天,明天作出一番成绩。

  关于麻醉医生工作总结最新范文

  自从事麻醉医生岗位以来,自己在完成临床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科主任负责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一年多来,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和科主任、护士长一道勤奋扎实工作,各方面取得满意成绩。以下为我本年度的工作总结。

  一、始终注重麻醉学新技术的开展应用

  麻醉学科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临床学科,只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才能站在知识最前沿。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国内外最新医学动态,临床麻醉技能精益求精,始终注重把标准化的麻醉技术与个体化病人有机结合,使个体化病人的麻醉艺术化。

  近年来,主要围绕麻醉科业务范围即临床麻醉、危重症处理、疼痛治疗三大领域开展工作。譬如:配合临床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普及提高高龄病人监测治疗水平,让高龄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开展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神经阻滞,以提高麻醉满意率;引进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使全麻病人术毕及时苏醒;还和胃镜室合作开展静脉麻醉下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普及推广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有利于危重病人及术后病人的治疗;普及推广气管插管术和危急气道管理技术,以提高急诊急救水平等等。

  二、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麻醉科是医院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的科室,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我与科主任团结一致,协助科主任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使麻醉科工作有章程,技术有规范。自己深知所处的位置,能正确处理好与科主任的关系,当好科主任的助手和参谋,对自己分内的工作也能积极对待,努力完成,做到既不越位,又要到位,更不失职。积极为科室的发展献计献策。多次主持麻醉科手术室例会,传达院中层干部会议精神。

  主持科室定期业务学习,亲自制订学习内容、时间,按时授课,以提高大家医疗安全意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遇到疑难危重病人,组织讨论,分析病情,让全科医生得到提高。通过强化科室医护质量管理,近年来科室无医疗事故、重大差错及纠纷发生,科室多次被评为我院先进科室。这一年,在xx年终麻醉质控检查中,受到上级质控检查专家的一致好评。

  另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麻醉学科普工作,让社会公众加深对麻醉学科的了解。定期对麻醉科的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我院外科开展复杂疑难手术情况进行相关宣传报道。近年来,为院报撰写稿件xx多篇,普及提高了麻醉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起到宣传科室、宣传医院的作用。

  三、以后的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认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和科主任一道,继续落实麻醉学科科学发展观,按市二级重点学科的要求定位我院麻醉学科的建设。继续引进开展新技术,拓展麻醉科服务领域;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和临床外科搭建最佳手术平台;麻醉技能精益求精,努力提高临床麻醉满意率;发挥麻醉科专业优势,普及提高我院急救危重病人监测治疗水平;适当时机规范推出我院镇痛分娩技术,以解除正常分娩产妇分娩痛苦等等。

  总之,总结这一年的工作,可以说:自己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到科室和医院的发展建设当中,为麻醉学科手术室和医院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麻醉医生工作总结最新范文

  20xx年我科紧紧围绕加快科室发展这个中心,在院领导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院领导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第7篇

1991年,黄再青被分配到内蒙古包钢医院药剂科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包钢医院一位资历颇深的麻醉科医生堪称“伯乐”,于1993年把他调入医院麻醉科从事麻醉工作。从此,麻醉学科便成了黄再青职业的灵魂,他谦虚努力,不断探索,最终成为包头市麻醉学科领域的专家,并任内蒙古包钢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主任医师,内蒙古医学会麻醉分会常务委员、包头医学会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

内蒙古包钢医院麻醉手术科于1979年正式成立。目前除16个手术间外,还有一个麻醉恢复室,一个疼痛门诊。1985年,包钢医院率先开展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工作,2000年完成内蒙古首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2004年完成包头市首例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的麻醉工作,2006年完成内蒙古首例活体肝移植术及亲体肾移植术的麻醉。目前完成肝、肾移植手术麻醉的技术和数量在内蒙古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据统计,包钢医院麻醉科年手术完成量达到7300余例,已经发展成为包头地区集科、教、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技术力量和硬件设备均已达到内蒙古地区先进水平。

很多人认为,麻醉就是给病人打一针,有什么难的?黄再青告诉记者,麻醉远不是打一针就解决问题的事情,一个合格的麻醉医生应该是手术室中的内科医生,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因为,在给每一位患者做麻醉前,麻醉医生必须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如心、肺、脑、内分泌等方面,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手术方式制定相应的麻醉计划及方案。

对于中途转行的黄再青来说,面对麻醉科高质量的技术要求,只有不断充电,不断学习,才能尽到一个麻醉科医生应尽的责任。刚来麻醉手术科时,黄再青购买了许多相关书籍,他用一年的时间学习完一般麻醉科学生5年才能学完的专业知识,并能融会贯通,运用时得心应手。除了补充理论知识外,黄再青还积极参与各项医学实践活动,苦练操作功夫,提高术中监护能力。终于,这位新人道的麻醉医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在麻醉科领域迈出了新步伐。此外,黄再青于1999年前往北京友谊医院学习一年之后,又分别于2003年、2010年赶赴美国奥卡拉心脏中心进修,不断的探索学习,使得黄再青的临床麻醉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有了显著提高。

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0多年的黄再青,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在同种异体肝移植和肾移植手术的麻醉以及心脏和血管外科手术的麻醉等方面颇有研究,并能够独立完成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亲体肝脏移植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有很深的造诣。

记者了解到,对于麻醉医生来讲,难度最大的应该是肝、肾移植和心脏手术的麻醉。黄再青向记者介绍,包钢医院作为内蒙古地区唯一一家得到认证的器官移植医院,每年器官移植手术有数十例。其中,肝移植手术通常需进行十几个小时。由于术中患者出血量大,一般需输入2万~3万毫升(正常人的身体里只有5000~6000毫升)的血液,而且术中肝脏功能衰竭,患者的凝血系统功能受到抑制,因此麻醉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调节凝血系统,补充凝血因子和电解质等。这样的手术一般需要三个麻醉医生同时上台。而在这十几个小时里,麻醉医生不能有任何疏忽和闪失。有人说,别的医生是只管做手术,而麻醉医生才是掌管患者生命的。这话一点不假,因为患者手术的全程监控都是由麻醉医生完成的。

而心脏手术一般包括冠心病、瓣膜病、大血管病、先天性心脏病如房缺、室缺等。心脏手术的麻醉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心脏不停跳的状态下完成手术,一种是在心脏停跳状态下建立体外循环,完成手术。大部分患者的心脏手术是要在建立体外循环的情况下完成,术后再恢复自身循环。

记者问道:“如果手术完成后,自身循环恢复不了,那患者不就很危险吗?”黄再青点头回答道:“是这样的。体外循环的监控是由麻醉医生负责,因此我们麻醉医生在手术中,注意力都必须高度集中,精神状态也是高度紧张的。作为一个麻醉科医生,自你把注入患者体内时,患者的生命就握在了你的手心里。你若有一丁点的失误和偏差,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多年来黄再青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认真了解手术安排情况。每天手术室有几台手术,都是什么手术,黄再青了如指掌。什么手术派哪位麻醉医生,他都慎重安排,手术室内只要还有一台手术,黄再青都不会放下心来。他说,手术有大小的区别,麻醉则无大小的区别,不论你在肚子上切多大的刀口,麻醉程序都是一样的,哪个步骤都不能省略,哪个环节都不能疏忽。

一位93岁高龄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因排尿困难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如此高龄的患者,不论是手术还是麻醉,都存在很大的风险。黄再青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从患者的病情、身体条件以及综合指标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慎而又慎地为他选择了硬膜外麻醉方式。在麻醉中,由于患者还患有腰椎骨质增生,麻醉针进针时非常困难,这就又一次检验了黄再青的技术水平。术中,黄再青对每一个细节都给予高度重视,最终使手术圆满成功。

第8篇

关键词:麻醉科;医疗设备;患者;安全性

麻醉医疗设备的生产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质量规定,同时售后技术的培训也是确保麻醉医疗设备安全使用的重要因素[1]。在日常的使用中,要确保操作严格实施设备说明、规程以及操作前后的检查工作。麻醉科医疗设备正常安全高效的运行,是提高临床麻醉服务的必要条件。通过临床经验的总结,我们认识到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以及维护制度,确保麻醉医疗设备日常的维护和安全使用,进一步为医院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奠定基础。

1麻醉医疗设备管理的概述

设备管理是一个整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包括:设备决策、应用管理及技术维护维修管理。

1.1设备决策 从设备采购需要分析入手经过设备采购计划管理、招标管理、安装等各个环节实现设备决策。由于设备决策在整个医院的发展和技术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利益,由此设备决策第一负责人应该是医院院领导。设备决策具体工作由院领导直接进行管理,实际的临床和技术问题必须由临床专家以及设备技术人员专门负责。

1.2设备应用管理 设备应用管理具体体现在使用方面的具体负责管理。由于设备应用管理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所以由设备使用科室具体负责。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①建立完善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②根据设备文件的相关要求制定严格的设备操作规程;③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④完善消耗品和易损件的设备管理制度;⑤重视工作任务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⑥严格设备使用登记与统计情况。

1.3设备技术、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技术与维修管理是保障医疗设备在可控成本内安全稳定的运行,并为医院医疗任务提供保障。主要涉及的方面有:①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维修和技术保障档案;②对设备运行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优化;③设备的安装与检验、验收要严格;④设备安全运行技术保障如维护、维修、检测计量、升级、搬家;⑤设备运行设备成本有效控制,并对维修器材的采购进行合理管理;⑥临床使用设备的技术培训和指导;⑦退役设备管理。

2医疗设备管理对麻醉安全性的影响

麻醉科医疗设备对麻醉安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安全(固有因素、设备因素)和医疗设备操作者(操作因素、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2.1医疗设备安全与麻醉安全性 国家对于医疗设备的安全性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2],但是由于其特殊的使用性,大多数的医疗设备本身还是存在一些相对的危险性。通常表现为高辐射、高温度、高电压、高气压等。同时某些医疗设备已经取代接受手术或治疗患者器官的功能(麻醉机、呼吸机),由此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规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2.1.1设备的故障与防范 人为因素与医疗设备本身因素相比较引起严重的医疗事故或死亡是非常少见的。如果没有明显的操作失误,严重的设备故障,可以通过定期的保养与维护避免和预防设备故障。同时也需要麻醉医生面对设备突发的故障,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进一步避免和中止事态的发生。例如麻醉机失灵,不能进行机械控制呼吸,甚至没有氧气的供给,医生应用手控制呼吸囊进行呼吸支持,直至更换麻醉机。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我们必须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测试、维护、维修等工作,将设备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由此,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维修计划书,对于设备发生故障后,根据日常维护工作记录以及设备记录资料判断故障原因,有针对性的排除故障原因。

2.1.2设备的检测与验收 购买的设备必须符合国际应用标准,同时必须确保设备电器安全性,与用电标准相匹配。对于每一台新购买的设备仪器必须注明型号、序列号内部鉴定证书。并且对于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与维护及日常服务可以进行永久的记录,直至设备废弃为止。这一标识应当时刻保持。

2.1.3设备的维修与服务 麻醉设备的维修、维护以及保养不外乎由厂家维护人员、经销商或独立服务承包商和医疗机构培养的工程师或技术员。由于每一个团队的技术资源不同,所以不能确保相关设备和仪器在任何时候均正常、安全运转。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日常维护、保养的技术,进一步对设备的安全使用奠定基础。掌握较强的维修技术,对于一般的设备故障及时快速的采取有效对策,从而解决故障问题。对于机械部件4~5个月检查1次,每年进行安全检查,特别要重视麻醉部位以及相邻区域、中间位置及麻醉设备本身的检查。

2.1.4设备的日常维护 除了日常的保养和维护之外,还要对设备进行日常临床使用维护和保养。临床的使用,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分解、消毒等工作,由此如果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会成为医疗事故的诱发因素。

2.1.5设备的替换与废弃 对设备进行监测,确保其安全可靠的运行是降低麻醉风险的关键。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较长,也会增加麻醉风险。通常麻醉机的寿命为10年,如果超过10年麻醉机的安全标准基本不符合相关规定。但是具体的替换还是取决于设备和仪器的实际使用时间、日常维护和保养。

2.1.6故障处理程序 在临床使用中,设备出现突发性的故障,应立即进行更换,所以科室必须有充足的设备替换品,确保临床的安全。对于停止使用的设备应当有明显的标注,防止再次使用造成的风险。如果有严重事故发生,设备应当由制造商的经资格认证的代表、操作人员、相关保险公司、原告和辩护律师组成的小组进行检查。如果患者出现意外、损伤或者死亡,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报告[3]。

2.2医疗设备操作与麻醉安全性 麻醉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障麻醉安全的前提,由此,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设备的性能,从而确保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同时操作者一定要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引起的不安全事故。麻醉机如果出现错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使患者窒息死亡。所以设备的安全操作对于麻醉安全性很重要。

3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服务社会化

3.1设备管理信息化 医疗设备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进入了信息管理阶段,采用信息化对设备进行技术综合评估,同时对于设备的使用率、效益以及成本进行控制和了解,实现设备的应用无故障运行。通过设备信息化管理,实现设备稳定可靠的运行,并且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准确的掌握院内医疗设备的状态和使用情况[4]。

3.2设备技术服务社会化

3.2.1技术资源多元化 由于我国目前医疗设备专业的技术资源非常有限,所以绝大部分有用资源被垄断,同时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供应商的技术资源不会与他人分享。从而出现医疗设备维修费用过高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垄断局面,要扩大设备生产商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的存在。

3.2.2技术服务社会化 由于医疗设备的特殊性,其技术服务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源,并且医疗设备型号种类繁多,医院内部备的维修条件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完全承担、部分承担和依靠院外力量承担[5]。

参考文献:

[1]王连民.军队医院医疗设备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1,(01).

[2]蒋红兵.工程技术人员在医疗设备引进和管理中的作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07).

[3]史长宁,王卫东,陈渝,等.我国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学的发展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03).

第9篇

适应证

受术者应同时符合以下3项,即为具有适应证:1、妊娠10周以内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和/或因其他医疗原因需终止妊娠且无负压吸宫术禁忌证。2、自愿要求麻醉镇痛,无及全身麻醉禁忌证。3、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制定的“术前病情评估标准”I~II级。

禁忌证

受术者符合以下任1项,即为具有禁忌证。1、各种疾病的急性阶段。2、生殖器炎症,未经治疗。3、全身健康状况不良,不能耐受手术和麻醉。4、有麻醉禁忌证(过敏体质、过敏性哮喘史、过敏史)。5、术前未禁食、禁水。6、妊娠周数大于10周或估计手术困难。7、严重心肺疾患,如严重心电图异常、心肺功能不全。8、术前2次(间隔4小时)测量体温,均在37.5℃以上。

受术者必须具有适应证且无禁忌证时,才能在门诊接受应用麻醉镇痛技术施行负压吸宫术。

须住院接受手术的条件

合并以下任高危因素者,须住站(院)接受麻醉和手术。1、剖宫产术后1年内、哺乳期或长期服用甾体避孕药。2、生殖道畸形或合并盆腔肿物。3、子宫位置高度倾屈或宫颈暴露困难。4、既往妊娠有胎盘粘连出血史。5、子宫穿孔或宫颈裂伤史。6、脊柱、下肢、骨盆病变致截石位困难。

合并以下任一高危因素者,应慎行:如受术者自愿选择应用麻醉镇痛技术施行负压吸宫术,建议转至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施术。1、轻、中度心肺疾患如心电图异常,心肺功能不全II级以下。2、并发其他内科严重器官疾病或出血性疾病。3、气道异常,估计气道插管困难。4、异常肥胖,体重指数(BMI)大于35kg/m。

术前准备

1、术前麻醉医师须对受术者进行与麻醉相关的病史问诊和体检,进行麻醉前评估井提出麻醉计划。2、术前受术者须签署负压吸宫术及麻醉知情同意书。3、对受术者做体格检查、妇科检查、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和体重。4、须查尿妊娠试验,阴道分泌物检查,血常规、做心电图检查和B超检查。必要时做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检查。5、术前受术者须禁食固体食物(包括牛奶)6小时、禁饮清凉饮料4小时。6、术前受术者排空膀胱。

麻醉及手术步骤

麻醉前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由专业麻醉医师实施麻醉或镇痛。术中持续对受术者的心电图、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严密观察受术者对的反应,根据反应适量使用物。术中使受术者持续面罩吸氧,保持上呼吸道通畅。须密切注意呼吸是否抑制,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使其维持在93%以上,必要时置入人工气道和辅助呼吸。

麻醉和镇痛方法、药物种类及剂量1、无痛手术推荐应用静脉麻醉。不推荐吸入麻醉。静脉麻醉用药:a.建议静脉和镇痛药物联合使用。b.推荐内泊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c.不推荐使用氯胺酮、安定和哌替啶。推荐用法:先静脉滴注芬太尼1~2μg/kg或瑞芬太尼0.5~1.0μg/kg或舒芬太尼0.1~0.2μg/kg(1~2分钟内),待手术医师消毒及盆腔检查后,缓慢静推丙泊酚1~1.25mg/kg,待受术者入睡后开始手术。必要时,根据受术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手术时间长短每次可追加内泊酚20~50mg。2、镇痛手术应用的药物和使用方法:a.建议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复合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b.推荐单独使用芬太尼或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或曲马多,可以复合咪达唑仑。c.局部麻醉可选用宫颈阻滞或利多卡因凝胶表面麻醉。

推荐用法:静滴芬太尼1~2μg/kg或瑞芬太尼0.5~1.Oμg/kg或舒芬太尼0.1~O.2μg/kg或曲马多50~100mg(1~2分钟内)。此外,还可以静脉复合使用咪达唑仑0.02~0.05mg/kg以加强药效。

负压吸宫术操作步骤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手术常规》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分册》。

术后处置及注意事项

麻醉医师需监护受术者到定向力恢复用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达5分或Aldrete改良评分(ModifiedAldrete score)达9分转送到恢复室或观察室继续观察。

再由护士继续观察1~2小时。在判定受术者完全清醒、可自行行走、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无恶心、呕吐和其他明显不适后,由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共同决定离院或需住院观察。

第10篇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25-78岁,年龄平均(38.99±2.30)岁;按照手术疾病分析,妇科35例,40例普外科,其他21例。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实施麻醉后恢复室的麻醉护理一体化之前的对照阶段,研究对象96例,其中,男55例,女41例,年龄26-79岁,年龄平均(40.20±2.19)岁;按照手术疾病类型分析,妇科38例,普外科44例,其他14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基础上加入麻醉护理一体化进行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成立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小组

[3]以本院护理部、手术室护士长分别为麻醉护理一体化的组长及副组长,由手术室护士担任管理小组成员,下设三个小组,重新排班后安排工作岗位,划分岗位职责,将工作责任到人,逐渐细化工作职责,嘱咐护士在明确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工作,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当年年终考核中。同时积极开展院内麻醉护理一体化相关医学知识培训课程,强化小组成员的专业素养,并且鼓励其他临床科室成员参加本次研究,多次开展讨论,同样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当年年终考核中。

1.2.2评估麻醉苏醒时间

针对患者麻醉后临床表现,护理人员通过麻醉恢复评分(Steward)标准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临床差错或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以及注意事项,结合患者自身特点,总结并打印出来,方便查阅。同时对Steward评分较低的患者,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对护理人员排班进行相在麻醉后恢复室中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郭丽燕,晁云萍(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云南昆明)摘要:目的分析在麻醉后恢复室中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后阶段,即管理阶段,将在此阶段内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未实施管理措施前阶段,即对照组,将在此阶段内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96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复苏时间、Steward标准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使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更快苏醒,临床效果良好。关键词:麻醉后恢复室;麻醉护理一体化;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24.090本文引用格式:郭丽燕,晁云萍.在麻醉后恢复室中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4):166-167.应调整,让工作时间长、专业素质过硬的资深护理人员对其实施护理措施。同时注意拔管时间,达到拔管条件后及时拔管,缩短麻醉后恢复室内停留时间。

1.2.3心理护理

对于麻醉后恢复室内患者,可能出现的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需在掌握其信息的前提下,通过语言及非语言方式,耐心真诚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其负面情绪,解答其提出的问题,满足其合理要求[4]。

1.2.4预防并发症

合并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需在术后麻醉恢复室中观察时间持续监测其血压情况,做好降压相应准备工作,以及心电监护仪等仪器、设备,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抢救[5]。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指标包括Steward标准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Steward评分标准从对刺激是否有反应、呼吸道通畅情况、肢体活动是否有意识伴随以及意识清醒程度进行判断,不良反应监测主要包括低氧血症、异常心率、意识障碍以及恶心呕吐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施行χ2及t检验,以(±s)及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当P<0.05,提示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复苏时间(98.88±3.76)min明显延长于观察组的(69.85±3.55)min(P<0.05);观察组患者Steward标准评分结果(8.98±0.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5±0.16)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4例(4.1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例(17.71%)(P<0.05),详见表1:3讨论PACU是为了手术后麻醉效果尚未消除的情况下观察临床表现专门设立的场所,其原因在于患者停止使用物之后,机体诸多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对于老年及儿童,故在临床面对体弱者需格外注意[6]。在PACU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体现此阶段内的临床特点,并显示护理工作的独立性及科学性,针对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如血压、呼吸、心率以及意识等波动进行持续性观察,并给予具有一定前瞻性作用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对患者更好地管理,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7,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工作,促使护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条理性,使得护理工作高效化,护理安排科学合理化,医护交接时,按照风险及临床表现表格逐条观察,避免临故发生,优化PACU服务质量;相对于传统常规护理而言,观察组的复苏时间、Steward标准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支持上述观点。

总之,在麻醉恢复室使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更快苏醒,优化PACU工作质量,促使PACU工作高效化、科学化,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丽燕 晁云萍 单位: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

[1]王红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1):162-163.

[2]孟凡松.麻醉后恢复时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4(01):77-78.

[3]朱海娟,吕娜,黄丽华,等.创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23):3950-3952.

[4]郭敏.麻醉恢复室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11-212.

[5]郑虹彩,冯丹丹,张静,等.麻醉恢复室内术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杂志,2016,33(19):44-45,47.

[6]陶冶.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呼吸异常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09):200-201.

第11篇

麻醉工作的知识面越来越广, 包括临床麻醉和慢性疼痛治疗等,因而麻醉科成为医院规陪的重点科室,但麻醉科是1986年才由原来的医技科室改为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的,是一个较为年轻的科室, 近30年来虽然学科发展有了长足进步, 但在专业教育和培训方面仍欠系统性和科学性, 发展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的麻醉学科和相关学科。所以制定规陪确实可行的培养模式,对麻醉科来说是新的挑战,大多数规陪人员和麻醉实习生不同,有不同的学习经历,从本科到博士学历,不同的专业知识,增加了培养模式的复杂性。我们临床中通过对培养模式的摸索,制定了一些方案如下:

1.入科后登记专业、学历、轮转时间及联系电话,并把每个人分配给各个带教老师,原来我们采取统一排班的方式,把规陪医生排到不同的手术间,但实施后发现,不同的带教老师很难掌握各个规陪医生的学习进展以及教学内容,不利于教学循序渐进的开展。

2.建立规陪在麻醉科必须掌握的内容,作为学习的纲领,例如:麻醉科品的分类、作用、机理及临床的使用;抢救药品的剂量和使用原则;麻醉的分类及应用;熟悉麻醉的整个过程;掌握气管插管、颈内穿刺和一些区域神经阻滞;掌握心肺复苏过程以及常见急症病人的抢救等。上课内容常规化,并指定人员负责,对课件进行与时俱进的补充和修改,尽量把学科最新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对上课的时间不做具体规定,因为麻醉每天的工作量很难估计,由上课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入科后的第一天进行统一集训安排,内容包括麻醉科内基本的物品和常规知识的认识,例如:麻醉机、监护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手术间内介绍)、麻醉前准备及常规;麻醉记录单的要求及总结内容;病人离开手术室的要求及转运和交接班;无痛胃肠镜;PACU相关事宜;PCA的管理;麻醉前病人访视;疼痛门诊等内容。由不同的老师负责,但实施中发现,因为值班,不是每个老师都上班,也不是每个老师都有空带教,衔接出现问题。所以对上课老师进行专人负责制,由本科总带教作为第一负责人,科主任为第二负责人。并对集训内容打印到本子上,以便再学习。

4.在规陪期间,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麻醉规陪医师的临床训练内容,并制定训练内容的登记表,带教老师对训练内容进行跟进,对本手术间病人不能了解的项目如双腔管使用、区域神经阻滞等,推荐给其他老师的手术间了解和学习。

5.建立规陪医生自身管理制,协商决定组长,负责上课时间的统计和消息的通知与传达等。建立请假制度,除人事科和总带教的请假外,还需要带教老师和科主任获悉,并把请假具体时间写在专门的表格上,以便核对。

6.除科内的学习外,还增加了科外的学习,建立了公共邮箱,放入一些麻醉学科最新进展和专家共识等内容,并采购一批书籍,经科内论证后,最后确定美国麻省总医院的麻醉手册为学习内容,并编号,同时制定表格,把领取、归还的时间和所借的时间写上,专人负责。

7.规陪结束后,对规陪医生进行操作考试,制定考试标准,通过对规陪医生的考核,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定,希望促进他们改善带教工作。

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考试标准还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 针对当前住院医师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 定期组织理论考试,可考虑为每星期一次,并对带教老师和规陪医生进行双向打分,目前科室人员不足,实施还有一定的困难。

由于本科室许多规范不尽如意,还有待于加强,势必影响带教工作的质量,在对改善带教工作的同时,对科室管理也要进一步完善,例如药品和耗材的放置等,麻醉质量的提高等。

对没完成的临床训练内容,可增加操作演示,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放映,弥补临床训练的不足,科室要备一个视频操作库,多视野多方面的学习,引进病例讨论数据系统,通过电脑提示来完成临床处理,适当的模拟教学提升规陪医生的临床处理能力。

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学业的培养,还有做人和人格的培养,所以在本科室的学习,除在专业上提高外,还需加入人文的知识和医学道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更好为我们的病人服务,关于这些课件还需要挖掘,并需要带教老师言身相教,逐步在以后的工作中完善。

总结:

规陪医师年龄一般为30 岁左右, 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这一年龄段也是他们走向社会, 逐渐适应并成熟的时间, 处在这一时期的青年人精力充沛, 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可以说是决定一生中能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临床工作者, 能不能出成果有作为的重要时期,这也给我们压力,但同时也是动力,推动我们为他们的成才做得更好。为他们提供正规的专业培训, 是造就高素质医师队伍的基础工作, 也是患者的安全和利益的充分保障。我们的培训计划虽然刚刚开始,但取得的成效初步证实了这一设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希望在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有更多麻醉专业人士认同并能得到启发, 以推动我国麻醉专业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焱芫, 熊利泽, 陈绍洋, 白晓光.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 西北医学教育. 2005, 13(1): 97-99

第12篇

[关键词] 导乐护理;剖宫产;围麻醉期;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a)-142-02

导乐护理技术是指由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对受术者治疗的一定时间内给予的持续的一对一的生理支持和精神安慰、鼓励的护理方法[1]。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根据剖宫产受术者麻醉和术中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状态及麻醉的复杂性,对围麻醉期实施了导乐护理技术,收到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2007年我院收住的200例剖宫产受术者随机分为围麻醉期导乐护理组100例(A组),传统常规护理组100例(B组)。A组年龄22~39岁,平均(28.2±3.5)岁。其中,初产妇71例,2次剖宫产29例。B组年龄22~41岁,平均(28.5±3.2)岁。其中,初产妇69例,二次剖宫产31例。两组受术者经统计学分析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200例剖宫产受术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因国内外施行剖宫产手术使用硬膜外麻醉均为首选麻醉)[2]。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不包括其他方法麻醉。

1.3方法

1.3.1导乐护理方法由1名经过导乐护理技术培训的有一定经验的护理人员在剖宫产受术者围麻醉期进行全程一对一的导乐责任制护理[3]。①麻醉前期:一般需要15~20 min。择期手术者一般在术前1~2 h进行,紧急手术者在麻醉完成和麻醉过程中进行。服务内容:以热情、亲切、同情的态度询问了解受术者的心理状态,和蔼耐心地讲述麻醉和手术的时间,无痛苦、安全等内容,并告知“我就是您的亲人,我会陪伴您整个麻醉和手术过程,请您放心接受麻醉和手术”,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担忧[4]。②麻醉期:一般需要35~45 min,主要是同受术者进行交谈,谈一些工作家庭和生活中受术者感兴趣的事情,分散其注意力,使其不因手术器械和吸引器响声而恐惧。当遇到牵拉痛或阻滞不够完全时,握住病人的手并按压内关、合谷穴,更进一步地交谈和安慰,使受术者顺利度过疼痛期。自始至终让受术者感到护士热情、和蔼可亲,确实和自己的亲人一样。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技术,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动作来减轻和消除受术者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安全感,使受术者感觉手术的时间和痛苦比想象的要好得多。③麻醉恢复期:一般需要48 h,除了认真完成麻醉医嘱,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液体出入量,生活方面的基础护理外,主要是指导产妇正确实施母乳喂养,使其与婴儿早期接触,早吸吮,早喂奶,增进母子感情,促进子宫复原,减少术后出血量。同时讲解哺乳期自身保健和科学育儿知识,使受术者感觉到在医院就像到了家一样,通过周密的全方位的服务,在欢欣和喜悦中不知不觉地度过麻醉恢复期和术后疼痛期。

1.3.2观察记录和评定方法应用深圳市科瑞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PC-9000多参数监护仪对受术者的BP、P、R、SpO2的变化进行监测,根据两组变化情况进行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比较。在麻醉恢复期后出院前对受术者心理状态、健康知识、满意度等项目进行观察记录测评,以量化积分法进行评定。

心理状态:分为良好、一般、较差、差四种情况,分别记3、2、1、0分。健康知识掌握:包括术前检查,治疗、护理知识,手术麻醉方式,术后护理知识,用药知识、营养和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科学育儿知识等10个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在90%以上记3分,60%~80%记2分、59%以下记1分、30%以下的记0分。

满意度:根据问卷调查表,分为四种情况: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别记为3、2、1、0分。

1.4统计学分析

术前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2.1两组受术者术前、术中BP、P、R、SpO2变化比较

见表1。

2.2两组受术者3项参数比较

见表2。

3讨论

导乐服务这种一对一的、人性化的、关爱性的服务特点,同“临床护理途径”和标准护理计划一样,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剖宫产麻醉与受术者生命指征的特殊关联性[4]。面对两个宝贵生命,麻醉和手术相对复杂和高难[3]。麻醉师、术者和受术者紧张、焦虑和担忧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手术的质量。在围麻醉期实施导乐护理,能够有效地调动麻醉师、术者和受术者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轻上述不良反应心理,显示出导乐护理的优越性和可行性[5]。麻醉前期的导乐护理使受术者充分知情,消除了不必要的顾虑和担忧;麻醉期的导乐护理,使麻醉师、术者和受术者配合默契,相互协调和信任,使受术者生命体征平稳,与术前无明显差异,使手术顺利完成。麻醉恢复期通过导乐护理,使受术者心态良好,掌握了大量的健康知识,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受术者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2006~2007年通过对100例行剖宫产的受术者围麻醉期实施导乐护理,与传统组(100例)的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相比较,无论术前、术中、术后都收到了良好效果,临床资料表明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剖宫产手术麻醉组,进一步证明了导乐护理技术在剖宫产手术围麻醉期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项小英.改变产科服务模式势在必行[J].中国妇幼保健,2001,1(16):13-14.

[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776.

[3]杨俊英,李莲芳.实话护士陪产制度确保产妇安全[J].中华护理杂志,1988,33(12):735-736.

[4]杜玉凤,杨建明.医学心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7.

[5]庄心良.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