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经济学论文

旅游经济学论文

时间:2022-10-18 03:54: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经济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经济学论文

第1篇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中外合作办学产业经济学论文

一、理论基础:产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1.潜在的新进入者的威胁

根据波特的定义,潜在进入者是指希望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与之相竞争者的情况。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开始扩招的几年,由于市场需求的原因,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一个突破,但随着近年来的扩招的放缓,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基本稳定,因此,新的进入者会与现有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组织发生市场份额的竞争。

2.替代威胁

在波特看来替代威胁主要为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其他组织或者公司所生产的与现有组织或者企业生产的可以相互替代产品,从而导致与现有组织或企业形成竞争性的行为。在此,我们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之间的替代威胁界定为除国内高等教育机构之外的其他教育方式,包括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视频、境外高等教育的远程教学、国外机构在国内注册的教育培训机构等。

3.买方议价能力

在波特的模型中买方议价能力指的是为消费者、下游组织或者企业以较低的价格来获得与其预期相应的较高的服务质量或产品,对行业中现有组织或者机构的营利产生影响的能力。在此,我们认为买方议价能力主要是指学生或者家长期望的与交付学费相适应的服务和教育教学质量、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等。

4.卖方议价能力

在波特模型中卖方议价能力指的是这样一种能力,即为行业中的上游组织或企业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来影响行业中现有组织或企业特别是下游企业的营利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据此,我们认为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卖方议价能力是中外方办学机构利用其资源优势和独特性,对教育对象收取的服务价格(即学费)和提供的教育教学以及服务质量能力。

5.行业内竞争者现有的竞争能力

在波特模型中指的是行业中现有的各组织及企业为使得自己获得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的能力。

二、基于五力分析框架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的因素分析

在上述框架基础上,我们来分析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的背景和环境。

(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稳定和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正经历由规模的扩张向以提升质量的内涵发展战略转变。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有了更加理性的态度,对于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更是如此。如果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办学目标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公益性,就会导致人们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认同危机,如果这样,境外高水平教育机构与国内有关机构合作办学的诉求就会越来越强烈,就会形成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从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目前的整体趋势来看,由于世界一流大学一直秉承历史传统和精英教育模式,基本上还是在本地区进行办学,对进入中国教育市场的兴趣不大,国内的一流大学同样关注国内的优质生源,与境外的教育机构合作的兴趣也很低,因此,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以合作项目为主。另一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要求,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审核将越来越规范,条件将越来越高,因此,新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幅度不会太大。由此可见,一方面由于现有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以合作项目为主,目前的竞争格局变化不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坚持依法办学、突出公益性和鼓励引进优质资源等,新的具有强大影响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难以出现,因此,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潜在进入者威胁并不严峻。

(二)替代威胁境外知名大学的教学视频

远程教育模式和境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以及各种资格认证制度可能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构成替代威胁。一些国外大学通过远程教育方式来对国内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教学,以此来减轻受教育者的教育成本。有的学生在国内的大学学习的同时,通过国外的免费视频教育教学资源来接受国外知名大学的教学。例如,MIT就把本校最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免费共享,可以实现在家里接受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免费视频对学习者英语学习水平和相关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的学习还是比较有限的,国外培训机构在国内进行的培训对于经济要求较高,相对于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来说可能付出的经济代价更大,这些形式相对于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来说,并不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在短时间内其替代威胁并不强。

(三)买方议价能力

买方议价能力指的是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新兴的教育模式,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广大考生和学习者的眼球,以此来招收更多的学习者参加学习。教育消费是发展人性、培养人格和改善人生的过程。在信息处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决定文化教育市场价值的决定性要素。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教育和办学的根本所在。由于高等教育不属于完全公共产品,其消费需要学习者自己进行购买,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成本需要由学习者进行分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对学费进行明确的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依照国家有关政府定价的规定确定并公布;未经批准,不得增加项目或者提高标准。因此,对于买方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进行议价的空间可言,更多的可能是通过缴费获得满意的教育服务。这就对办学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通过切实落实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更多学习者的关注,达到吸引更多学习者进行学习的目的。在这方面,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因为拥有其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使自身具有了竞争优势。

(四)卖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是指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通过向学习者提供切合学习者需要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来提高自身价格水平的能力。中外合作方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努力,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和影响。首先,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选择的教育内容,聚焦于当前社会上的热点,设置的专业和项目都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最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实践性强的专业和项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当今以就业为中心的大学教育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次,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机构选择,注重双方的影响力和实力。如2006年成立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名校的选择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增色不少,使得其具有更鲜明的竞争优势。最后,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师资选择,注重引进世界优秀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以保障其人才培养质量。例如,西交利物浦大学,按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面向全球选聘教师,80%为外籍教师;宁波诺丁汉大学以引进国际优质教师资源为核心。正因为在教师引进、教育内容和合作机构的选择上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做到了价值的提升,因而拥有了更强的议价能力。

(五)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

随着大学教育国际化的推进,与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进行竞争的对手主要来自于国内外知名大学。由于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必须设立在国内,人们认为在国内并不能真正感受到国外的文化,也就不能真正感受国外的高等教育,而且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也不低,因此,家庭有条件的家长可能更多考虑送孩子直接到国外接受教育。另外就是国内的一些进行双语教学的大学,开设的一些专业课聘请国外著名教师用英语授课,而学费相对要低得多,因此,也会给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带来竞争压力。特别是随着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进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快,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竞争也就更加激烈。

三、启示对照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

反思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环境和发展要素,我们认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切实树立以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

为根本目的的国际化教育理念。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不论基于何种考虑,最终都应落实到以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上。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举办者都应围绕质量提高,根据国际化教育的思路,在生源质量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设计以及质量监控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质量保障。如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可以借鉴国际高等工程教育CDIO模式的先进理念,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二)遵循共同治理的理念建构

适应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规律的有效的治理结构。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应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但同时因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引入了包括外方教育机构在内的众多利益相关者,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具有不同国内高等教育的一些特征。在办学过程中,需要根据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和共赢的思路和理念,建构与之适应的共同治理的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以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保证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观与质量观

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必须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彻底的变革,跟上全球化的步伐。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入资金和先进的教育机制,了解、吸取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经验,这是尽快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外方教育机构,在办学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和质量观,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升其国际声誉、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的重要途径。

产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二:白酒产业经济学论文

1赤水河地域价值概况

赤水河流域气候类型

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温暖湿润、无霜期长、降水量大的特点。赤水河流域是目前世界上酿造名白酒最多的流域,赤水河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自然景观最美、革命历史最悠久的河流之一,是长江流域唯一没有筑坝并且污染较轻的干流,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全球意义,地位十分重要。

2白酒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影响

2.1白酒工业产值

据初步统计,贵州赤水河流域白酒企业有1400家,白酒产能达到40万kL,其中酱香型白酒产能约30万kL,现行白酒产量占贵州省的85%以上;现有贵州茅台酒和仁怀、习水、金沙、七星关区、赤水等白酒产业园区,培育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白酒品牌。2012年,白酒业经济产值达319.89亿元,占流域GDP的53.3%,在白酒产业集聚区仁怀市这一比重高达65.4%,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2对人均GDP的贡献

人均GDP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的综合指标。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评价和比较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2012年流域各县市统计年鉴统计(102个乡镇),流域内人均GDP为1.60万元,基本达到同期贵州省平均水平,但仅占全国平均水平(3.50万元)的45.7%。上游七星关、大方、金沙人均GDP为1.13万元;下游习水、赤水人均GDP仅1.09万元;中游仁怀、遵义、桐梓人均GDP达2.53万元,超过贵州省平均水平。作为白酒产业集聚区,中游是流域内经济发展最好区域,流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差异,与白酒工业分布格局基本一致。

2.3对产业结构影响

流域国内生产总值为600.17亿元,三类产业产值结构比为14.2∶53.3∶32.5。其中,流域白酒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90%以上,基本接近第二产业值。第一产业较贵州省(12.7∶40.9∶46.4)高1.5%,较全国(10.0∶46.6∶43.4)高4.2%;第二产业已超过贵州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从不同区域来看,流域上游对农产品的依赖程度较高,较为贫困,产业结构比为30.1∶39.4∶30.5。中游因特殊的水质与气候环境,白酒酿造业发达,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效应显著,产业结构比为6.1∶63.1∶30.8。下游区随着赤水丹霞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比为14.8∶44.6∶40.6,但与全国相比仍有10年的差距。

3白酒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3.1流域水量逐年减小

赤水河流域贵州境内设置有赤水河站(入境)、茅台站(中游)、赤水站(出境)3个水文站。根据监测数据,2009~2011年各个断面年平均流量呈减少趋势,分别减少23.7%、34.6%和37.1%。急剧减少出现在2010~2011年。与2010年相比较,2011年入境赤水河站年平均流量减少13.7m3/s,减少34.9%;茅台站年平均流量减少30.1m3/s,减少36.9%;出境赤水站年平均流量减少80.1m3/s,减少39.0%。由此可看出,受降雨减少等因素影响,上游来水量在减少;但从茅台站开始水量减少幅度明显增大,茅台站到出境之间白酒工业取水对水量减少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3.2水质变差

根据赤水河干流设置的8个水质监测,采用2012年平均水质数据(由贵州省环保厅提供),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各断面水质。赤水河流域贵州段COD值、氨氮、总磷均达到规定表水功能区划的水功能要求,但总磷存在严重超标现象,上游清水浦断面浓度最高,而随着河流流至茅台河段,总氮超标量呈减少趋势,这得益于河流自净作用,另一方面,可能反映该河段总氮污染主要源于云南和四川。同时,贵州境内坡耕地比重大,垦殖率高,施用的化肥部分顺坡而下进入了赤水河,可能致使水体大部分总氮超标。

3.3白酒产业自身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

根据全省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底,白酒产量要达到80万kL,赤水河流域为白酒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届时从赤水河年取水量将达3200万t,新增废水2560万t;即使污水100%达标排放,到2015年也将新增排放COD2560t、氨氮384t;2020年将排放COD4320t、氨氮648t,所带来的环境压力非常惊人。到2020年,白酒产量规划达到135万kL,从赤水河年取水量为5400万t,产生废水4320万t。赤水河白酒工业生产用水高峰时间集中在每年8~10月,也就意味着到2020年在平均流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在这3个月,赤水河流量的1/3要被取走。水量减少导致水环境容量急减,而污染物排放增加,流域水质必定超标,水环境必将遭受严重污染。

4可持续发展方式与布局

4.1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排污空间

水质水量作为赤水河白酒工业发展的基础,是白酒产量和品质的保障。应加强流域水资源支配和管理,限定不同河段取水口位置和数量,推行取水收费制度;在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下,划定流量安全阈值作为红线,合理分配取水量及安排取水时段;加强白酒工业污染物排放管理,规范排污口位置、数量,实行区域管理责任制;推行污染物排放空间权限管理与控制监管,根据不同河段水环境质量目标、环境容量、污染状况,推算出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将其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污权空间,并分配到流域内各县(市、区),再分配到辖区各企业,形成流域整体-区域-企业一体化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模式。同时,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取水收费和排污权交易收益可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补偿。

4.2发展白酒关联产业,延长产业链

赤水河流域以贵州茅台为领导品牌的优质酱香型白酒,在国内外赢得美誉,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总体上,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链短,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缺失白酒产区的文化,极易受突发性事件或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依托白酒工业园区、旅游园区、农业园区等工程建设,将白酒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实现三产业联动,以白酒产业激活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旅游产业促进白酒产业的内生循环,大幅拉动当地的整体经济水平。在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健康酒的背景下,赋予不同白酒以鲜明的品质特色和文化个性,使白酒成为生态、文化、服务等产业价值的重要载体。

4.3合理整合生产要素,构建白酒产业集群

以国酒茅台为龙头,带动习酒、金沙回沙酒、茅台迎宾酒等系列优质白酒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参股控股、重组等多种方式,整合流域内白酒企业,培育一批重点品牌和核心企业,带动酱香型白酒的全面发展,形成高中低档产品并举、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在仁怀国家名优白酒产业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习水白酒工业园等园区基础上,带动与白酒产业关联的农产品生产、包装、运输、物流、商贸、金融服务等上下游企业,形成强大配套能力,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第2篇

为顺应时代潮流,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创中国与东盟全方位发展的新兴自由贸易区。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和双向投资状况总体良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CAFTA)正有序推进[1]。中国对东盟地区投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图1):第一阶段为初期阶段(2000年之前),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此阶段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额度较小。在初期阶段,中国对东盟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相对比较滞后,此阶段主要是东盟资金投资流向中国[2];第二阶段为平稳发展阶段(2001-2006年),在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经济合作协议和CAFTA谈判开始后,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额恢复平稳增长的趋势,2001年的OFDI从148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335亿美元;第三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改善,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迅速发展。2010年CAFTA的全面启动又进一步加快了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步伐,投资额突破40亿美元。据统计,在2003-2012年之间,我国对东盟地区共新批准境外投资企业2950家(见表1),绿地投资总额高达57555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虽起步晚,但发展成效显著,东盟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重要区域之一[3]。 

二 中国对东盟地区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一)投资动因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越来越密切,经济互动交流也更加频繁。中国企业“走出去”一般首选东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有: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生产要素导向型和学习型投资[4]。 

1.获取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也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缺口较大。东盟地区如文莱、印尼、缅甸等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国内企业为寻求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利用丰富廉价自然资源而对东盟直接投资,开发和利用东盟地区矿产品、石油以及林业等资源。例如印尼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国福建泛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 年在印尼投资红土镍矿,并不断收购镍矿矿山、投资建设镍铁冶炼厂等。该项目年加工矿石300万吨,每年为国内提供约30万吨镍铁等。 

2.扩宽海外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以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需要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东盟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通过对东盟直接投资进行企业的跨国经营,绕开部分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的“绿色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进而开拓出口产品的国外市场。例如正邦集团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旗下有农牧、种植、金融三大产业。2005年,公司在越南设立办事处,了解并掌握当地第一手农业市场信息,利用当地的资源就地生产、加工,使“销售地”成为“生产地”,间接地避开壁垒,同时达到开拓海外市场的目标。 

3.促进国内产业升级。中国的一些传统行业,如家电和纺织业等在国内生产相对过剩,需要寻找和开拓新的国际市场。而东盟的一些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传统行业的需求较充分,且当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等都吸引中国企业对其进行直接投资。将我国进入衰退期的产品转移到该产品正处于成长期的东盟相对落后国家,促进他国经济发展同时实现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例如,早在1996年,中国摩托车企业如隆鑫、宗申和力帆等相继进入越南市场,并很快以价格低、外观美受到越南消费者青睐。1999 -2000年,中国摩托车占据了越南摩托车市场70%~80%的份额。仅2000年,越南从中国进口摩托车散件金额达48亿美元。力帆摩托在越南的组装厂2001年产值达117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我国摩托车占有越南市场的80%,其中力帆摩托占到60%,其品牌效应远超过日本本田。 

4.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技术学习型OFDI是通过对较发达国家进行投资,以获取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上、下游技术或新技术和非相关技术,它充分利用反向技术外溢效应汲取国外最新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往国内[5]。新加坡是东盟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国际水准的研发和技术力量。2003年,北京华旗资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加坡分公司,充分利用新加坡的高科技人才和技术条件,不断地研发新产品,以期占领国际市场。2008年,山东十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立分公司,在当地承接水处理、可再生能源工程,该分公司旨在为国内总部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水处理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二)投资主体 

附表1显示,国内各地方企业对东盟国家投资程度,沿海城市较内陆省份投资相对活跃。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云南等沿海城市对东盟十国的投资相对积极,据统计,共获批2049家企业,约占总量70%。其中湖南对东盟投资的企业获批最多,江苏、云南、浙江次之。贵州、宁夏、西藏、新疆等由于自身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对外投资投入比较少。投资主体的地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投资主体所在地域经济发展状况、经济产业结构、地方政府对外政策等[6]。 

(三)投资产业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早期,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领域较狭窄,主要涉及到加工、装配和生产性的小型项目。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合作扩宽了投资领域,在第一、二、三产业中均有涉及。双方逐渐确定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互相投资、交通、湄公河流域开发、能源、文化、旅游、公共卫生和环保11大重点合作领域。随着CAFTA的启动,在执法、青年交流、非传统安全等其他20多个领域也开展了广泛合作。目前,中国企业对东盟国家的投资行业领域分布广泛,九成的投资流向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见表2。

对于自然资源丰富的缅甸、印尼、菲律宾及文莱4个国家,中国对其投资领域以石油天然气和矿业开发项目为主,占全部直接投资的50%以上,同时涉及信息开发、农渔业开发、纺织服装制造业等行业;中国对泰国的直接投资分布于食品加工、金融加工、纺织橡胶制品、酒店餐饮、贸易、银行、保险、生物医药和航运等行业;对老挝的直接投资集中在商场、酒店餐饮、食品与饮料加工、家电生产、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矿产、汽车装配件及建材业等;在柬埔寨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力、建筑材料、纺织、服装加工、工程承包及农业开发等领域;对于马来西亚,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涉及了较广泛的产业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和资源开发、信息产业、服务贸易业、房地产等各个行业。中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由以贸易型投资为主,发展为涵盖了金融、运输、家电器、IT电子等产业,形成了多产业综合投资体系。 

(四)投资区域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投资在东盟各国的分布极不平衡。长期以来,中国对东盟新成员国的直接投资额在中国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7]。2009年的《投资协议》和2010年的CAFTA启动,加快了中国对东盟新成员国的投资步伐。近十年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区位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新加坡和印尼,新批准的境外企业数量达1996家,占总量6766%。中国对东盟国直接投资的总趋势是逐年增长,由2003年11家企业增加到2012年的642家,中国对东盟十国新批境外企业发展趋势如图2所示。 

(五)投资方式 

相对于中国而言,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欠发达,工业化程度较低。创建新企业有利于东道国生产力发展和就业量的增加,同时东盟国家也能引入中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目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方式主要倾向于采取绿地投资策略。据表4显示,中国对东盟各国的绿地投资主要流入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3个国家,绿地投资额达3896亿美元,占绿地总额6768%。 

近几年,中国对东盟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并购方式也日渐增长,但仍占少部分。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贸易法规、市场结构、文化习俗等不尽相同,导致中国在东盟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分布也不均衡。 

(六)就业效应 

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增加了东道国就业机会。一方面,中国对东盟的绿地投资雇用了相当多数量的东道国居民,对东道国劳动就业的直接推动效应较明显;另一方面,在辅助行业也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或者当地供应商以及跨国公司员工在当地增加消费,从而为间接就业创造效应。 

据统计,2003-2012年,仅中国对东盟国绿地投资为东盟十国创造115267人次的就业。表5显示,中国对印尼、越南、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绿地投资就业效应显著,创造99876万人次的就业贡献。中国对东盟绿地投资额相当大部分投资在菲律宾、印尼、越南三国,对这三国的就业贡献也最大。同时,对文莱、柬埔寨、缅甸和老挝等国的就业效应相对薄弱,主要原因是中国对这些国家的绿地投资起步比较晚。从已有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未来几年,中国将会积极调整对外投资战略,在充分利用东道国有效的资源的同时,促进东道国的劳动就业和经济发展,达到共赢的局面。 

三 推进中国直接投资东盟战略对策 

(一)加强我国政府对其宏观引导,促进中国对东盟直接对外投资。目前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决策方面缺乏经验和引导,如投资产业不合理、投资区域较集中、投资方式单一化等。因此,在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指引下,政府应发挥其引导作用,重视现有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经验总结工作和拟“走出去”的企业进行培训,从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投资理念来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意识。使得企业能更好地借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经营经验,应对不同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企业的投资战略,增强企业在东道国的竞争力。 

(二)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简称RCEP)构建。组建 RCEP 符合我国实施的“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有利于提高中国—东盟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我国应加强与东盟各成员国间的政治互信,优化相互间的经济合作和政治经济学论文关系,积极研究制定合适的RCEP规则,以期达成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和互惠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更好地与东盟携手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和提供长远的制度支持[9]。 

(三)加强构建健全的投资促进服务体系和完善对外投资相关法律法规,如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对外投资和税收政策等。我国政府应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建立东盟投资环境咨询平台和风险预警机制,一方面,使有志“走出去”的国内企业在做出境外项目投资时,参考该国际投资环境数据库,以期从根源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使已对外投资的国内企业在东道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中得到规避风险保障。 

(四)我国企业应合理配置投资东盟的方式、投资规模、投资区域与投资产业组合,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积极配合政府的引导,避免目盲投资。国内大中型企业可以到法制较为健全、市场成熟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较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而中小型民营企业则可到市场商机较大的印尼、缅甸等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此外,在对外投资活动中,我国企业应注意劳工关系和规避工潮风险,尽可能减少再次发生越南华人工厂发生劳资纠纷,演变成工人与防暴武警流血冲突之类的负面事件。 

四 结 语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需要国内国际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回顾中国对东盟区域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虽然投资规模逐年增大,但投资中仍存在完善优化空间。为了推动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快速增长,中国政府应加强宏观引导企业境外投资,健全企业对外投资的法律和制度,构建完善的国际投资服务咨询平台等,以确保中国对东盟地区直接投资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之际, 中国和东盟各国应加强战略沟通,凝聚共识,深化互利合作,协手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及责任共同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