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5 22:3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资助工作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工作目标
*年,我市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城镇从业人数净增2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70%以上,其困和“4050”人员再就业率50%以上,“零就业家庭”1人以上就业率95%以上(其中,*年登记的“零就业家庭”要在6月底前100%实现每户一人以上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本市户籍农村劳动力培训后转移就业5万人以上,确保全市就业形势长期稳定。
二、工作要点
*年,我市将按照*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继续实施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特色的就业援助和就业资助政策,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新三化”就业服务建设,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重点做好“4050”、“零就业家庭”和“城中村”转制人员的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城乡就业并重,继续加大村(居)委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力度,加快镇级职业培训基地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要点如下:
(一)继续贯彻落实扩大与促进就业民心工程。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扩大与促进就业民心工程操作方案〉的通知》(穗办〔*〕5号)的要求,继续加强对再就业工作责任主体、工作机构、就业优惠政策、资金投入、服务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和完善各项管理,大力推进城乡就业并重,着力解决好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面完成*市扩大与促进就业民心工程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抓好就业服务体系“新三化”建设工作。
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年8月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建设要求,按照《*市就业服务体系“新三化”建设三年工作规划》(*-*年)中“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健全机制、优化服务”的方针,以人本服务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全面推进本市就业服务体系“新三化”建设工作,稳定全市就业形势。
1、继续加强就业服务机构体系的建设工作,推进村(居)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站建设,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使就业服务网络由街(镇)向村(居)延伸,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区(县级市)、街(镇)、村(居)“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体系。
2、围绕全市城乡就业并重的工作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在城乡就业并重方面进行进一步调研论证,制定相关政策和办法,力争在*年组织实施,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实现本市就业工作的战略性转移。
3、建立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制度。借助制定《*市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办法》,统一和规范各区、县级市流动人员就业登记办法和流程,完善流动就业人员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全市用人单位招用工信息库和流动人员个人就业电子档案库,继续完善市、区(县级市)以及街(镇)流动人员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开展区、县级市以及街(镇)流动就业管理从业人员、企业劳资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流动就业管理从业人员;加大清理整治非法职业中介工作力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就业前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4、加快制定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相关配套文件,加强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本市就业岗位收集、制度。一方面,要尽快出台《*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通过规范的管理促进各劳动力市场广泛收集本市就业岗位信息,特别是适合就业困难群体实际需求的社区就业岗位。按照省的要求,确保今年信息收集量较去年递增15%。另一方面,要做好送岗位工作,收集的信息要实现全市共享,尤其要想方设法及时地将岗位信息送给信息相对滞后的农村劳动力、“4050”人员、“城中村”转制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通过信息的树立公益性就业服务机构的良好形象。
5、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建立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就业服务队伍。*年底前,全市组织完成街(镇)以上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现职人员的培训,提高就业服务队伍的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共就业服务队伍。
(三)继续抓好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
1、继续发挥再就业专项资金对就业的激励作用,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资助制度,形成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的机制。继续保证和扩大落实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可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岗位补贴、培训后成功就业的资助制度,鼓励就业培训机构提高培训就业率。建立健全本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资助项目,积极推进统一的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资助项目、资助标准工作。
一、坚持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辅导员所面对的学生在心理、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不断学习了解学生思政工作新的理念和技巧对于做好辅导员工作尤其显得重要。在平时我努力加强自身学习。不仅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而且还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心理学、教育学、职业规划等高等教育的相关知识.争取做到一专多能。另外我还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并从中自我学习、自我认识、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高自我,努力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坚持贯彻服务育人理念。
辅导员的工作是纷繁复杂的,更是多样化的,要想在较少的时间内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好的形象.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我要保证一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制定好工作目标.充分调动、发挥每个同学特别是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另方面,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同学.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对学生的困难热情帮助。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公正严明,热爱、了解、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精心谋划,细化举措,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从2020年7月1日至今,我作为辅导员主要负责以下几个部分:
(一)认真做好2020届毕业生相关材料归档、“三证发放”及离校工作
1、毕业生相关材料的归档。关于毕业生归档的相关材料主要有:成绩单、学籍表、体质健康表、《学年登记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学位评定表、教育实习评定表、教师资格表,将所有可以按时毕业的毕业生相关材料进行归档。
2、落实好毕业生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三证发放工作。将“三证”可以及时的发放到毕业生手中,延期和结业的毕业生将可归档的材料一并归档,剩余相关闲聊后期发放,确保所有毕业生可以按时毕业。
3、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为保证所有毕业生安全离校,加强疫情常态化管理,完善学生的预警系统,加强监控,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案,耐心做好毕业生离校服务工作,确保毕业离校工作的安全、文明和有序。
(二)认真做好开展建档立卡经济困难户学生家访活动调研工作及总结
负责家访的学生有2017级地理信息科学一班学生李磊,家住甘肃省武山县滩歌镇沟门村,该生家原本4口人,父亲因故去世,母亲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弟弟于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就读,学习刻苦,成绩良好。2019级地理信息科学一班学生李应强家住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龙台镇东沟村中庄组,该生家6口人(父母、爷爷、两个姐姐),两个姐姐在天水师范学院和陇南师专就读,爷爷年级较大丧失劳动力,因家庭人口较多且高等学校就读人数较多导致家庭负担较重。代表学校和学院进行慰问,传达学校政策,耐心为家长解答于学生专业相关的问题,科普了一些于找工作和考研相关的知识。
(三)认真做好2020级新生按待及入学教育工作
新生接待及入学教育: 2020年我院共录取新生248人.接待工作分9月9日和9月10日、9月14日两个时间段报到,时间紧任务重.经过学院的周密部署、细致安排,全体迎新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院248名新生顺利报到入学.迎新工作赢得新生及家长的高度好评。
新生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课,为帮助和引导新生尽快了解并树立新的目标和方向,学院从专业思想、心理健康、学业规划、四自教育、安全教育、预防电信诈骗等安排了相关的讲座,使广大新生充分认识、尽快适应和全面融入新的校园生活。从高中紧张的学习转变到大学自主学习的模式,很多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高中时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他们去享受生活,有的只是繁重的学业,大学里面的学业需要的是自律,希望通过入学教育科研帮助新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
根据大一新生的特点及学习要求,新生的主要工作紧紧围绕“三抓一丰富”开展,即“抓学风、抓文明、抓安全和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具体如下:
①细化措施抓学风:严抓上课及晚自习考勤和纪律管理:认真做好新生学业规划,树立学习第一的观念建立班级学习小组以寝室为单位.相互监督.促进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上课情况。
②加强引导抓文明:重视学生的“文明教育”和“文化教育”. 以宣传校园“五大文明”为契机,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良好习惯。
③强化意识抓安全:通过安全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宣传。
④积极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建立健全班级组织及年级分会,按照“有益于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益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 引号学生开展精品化、多样化的主题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四)认真做好2020级新生贫困入库及国家和社会类助学金平评定工作
1、完善资助体系.坚持公开透明。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 建立“四个步骤.三个结合”的认定程序和操作方法.确保认定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教育,着力在资助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品质,根据国家和学校分配的各类奖助学金的名额,按照相关要求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尽可能的享受到资助政策。
2、倡导自立自强,坚持公平公正。扎实做好贫困生助学贷款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做好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工作,加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和感恩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深化学生感恩情怀和诚信理念,促进贫困生自立白强
3、丰富资助,坚持资助育人。开展多种形式的资助活动,有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评选资助育人典型,做好毕业生确认和还款知识宣讲活动,深入挖掘资助活动的。
(五)认真做好2020年本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结项答辩和2021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资助项目立项申报工作
大学生创新创业紧密围绕学校工作要点,以创新、创意、创造、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为基础,实现专业与通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三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
我院于2020年11月7日下午两点半开展2020年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课题研究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结项验收的工作,地点为新校区综合实验楼A801,活动邀请的老师有贾文雄、瞿德业、刘哲、王晨雯四位担任结项答辩的评委,其中结项答辩的项目为16个课题研究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在学校进行结项答辩。在16个课题研究项目中,15个课题研究通过学院结项答辩,1个延期,6个创新创业项目中,5个创新创业类项目在学校通过结项答辩,1个研究生负责的创新创业项目申请延期。
2021年学院参与立项项目38个,参与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的评委老师为党国锋、朱国锋、瞿德业、杨建秀、贾文雄五位,报校级总共立项20项,其中课题研究项目15项,创新创业类项目5项,获得学校资助金额12500元,课题研究类项目和创新创业类项目的立项数明显增加,项目质量相比往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
(六)认真做好2020级新生“春之约”文艺晚会工作
上半年工作概况为“深化四个理念、突出三个重点、加强两大能力,贯穿一条主线”,即继续深化“服务大局、争先创优、法治惠民、求真务实”四个理念,凸显“营造法制文化氛围、引进境外法律服务机构、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移动平台”三大重点工作,以提高“维稳能力、服务能力”两大能力为抓手,整合社会各方资源,贯穿“五五”普法这一主线,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一、深化争先创优理念,突出三大重点工作
一是营造法制文化氛围。法制文化以其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贴近群众、寓教于乐的特点多年来受到群众的欢迎,今年,以“建设法制文化,构筑和谐”为主题的第二届法制文化艺术节在4月拉开帷幕,此次艺术节由宣誓、签名仪式、百场法制电影展播、法制文学大赛、法律知识擂台赛、青少年万人法律知识竞赛、法制讲坛、优秀执法案例评比、法制文艺大赛等系列活动组成,群众在欣赏法制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通过传播法制文化,培养群众法治理念,实现从单纯的传播法律知识,到不仅使群众了解法律知识,而且使其掌握获取法律知识能力的质的飞跃。
二是引进境外法律服务机构。今年4月,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努力,香港吴少鹏律师事务所苏州代表处在昆正式成立,这是在苏州县市区设立的首家境外法律服务机构,在全省也仅三家。香港吴少鹏律师事务所代表处主要是为苏州县市区台商和外商提供高层次、高水平的法律服务,引进境外法律服务机构,将为台商、外商在我市守法经营,稳定经济、社会秩序作出积极贡献,也必将促进法律服务市场的良性竞争,不断提高律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推动律师行业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是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移动平台。通过积极争取,市政府下拨50万元资金用于启动矫正信息移动平台,通过政府采购,全面完成了全市300通手机及配套电脑、扫描仪的采购。目前,各区镇已全面启用该系统,这必将对我市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深化法治惠民理念,提高“维稳”和“服务”两大能力
人民调解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一是人民调解网络进一步健全。市级人民调委会挂牌成立,建立起市、镇、村(社区)、企业人民调解三级组织网络。目前,全市各级各类调委会694个,人民调解员3656名,实现调解工作网络的“全覆盖”。上半年共调解纠纷1662件,防止民间纠纷激化8起,制止群体性上访2起,劝止群体性上访人数180人。二是人民调解能力进一步提升。以修改完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考核细则》、《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考核细则》、《市人民调解工作考核奖励细则》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考核奖惩机制;在张浦镇政府召开“公调对接”现场推进会,整合公安、司法调解资源,全市司法所和派出所建立“公调对接”工作联动机制,切实提高调处效率,并积极探索“访调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模式;结合《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组织全市350多名街道、社区居委和村调解主任参加培训,规范调解程序,观摩模拟调解演示,参训率达98.9%。
矫正安置工作有效防止重新犯罪。一是创新工作方法。针对在昆台籍矫正对象数量多,而且没有相关法律制度可以参照的情况,结合实际,经过省厅批准,制定《市境外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工作办法》,对台湾籍矫正对象出境审批等事宜进行制度化管理。二是突出人性化管理。多渠道开展帮困解难工作,在重大节日期间对生活困难的矫正对象进行慰问,开展矫正对象互助活动,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创造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条件。上半年,全市矫正安帮部门共为困难矫正对象募集、发放救济金1.36万元,在日常管理教育和真情的感化下,矫正对象积极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市231名矫正对象自发向灾区捐款40多万元。其中,两名矫正对象个人捐款就分别达11万、10万元。三是延伸帮教取得良好效果。6月,组织矫正安帮领导小组成员赴无锡监狱开展延伸帮教,并创新地在监狱中举办矫正对象自主创业报告会,对今后刑释解教人员树立重新做人生活的信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上半年,全市共接收各类社区矫正对象86名,解矫47名,无重新犯罪;安置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48名,安置率达98%,帮教率达100%。
积极拓展和不断规范法律服务。一是抓表彰奖励。向市政府积极争取,下拨20万“律师人才培育金”用于引进高级律师人才,开展法律、外语等专业培训,资助律师继续进行学历提升或出国深造,奖励德才兼备的执业律师。与团市委联合表彰了2006-2007年度“市十佳优秀青年律师”。在“双争”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以“争创先进律师事务所、先进律师事务所主任”为主题的双先活动。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和市民法律顾问团作用,坚持律师参与政府接待工作,今年政府法律顾问团协助市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150批次,涉及上访群众400余人,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发挥了律师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上半年新增设立了江苏六典律师事务所、江苏华峡律师事务所、苏州正文人律师事务所3家律师事务所,目前我市共有律师事务所14家,代表处1家,律师150名,实习律师31名。二是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结合援助中心搬迁,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援助的硬件条件,办公面积达300平方米,各种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按照“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年”的要求,规范案卷归档整理工作,强化案件质量监督,开展对援助案件的督查、旁听等,顺利通过省厅考核组对援助案件质量的抽查。积极打造法律援助三级网络,形成援助中心—各镇、街道法律援助站—社区法律援助分站的法律援助“三级网络”,目前全市建立法律援助站34个,分站30个。中心上半年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总共人3442次,受理援助案件170件,其中民事案件107件,刑事案件63件。三是深化“公证质量建设年”主题活动。引进电子签章系统,加强公证行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国信、正信公证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相互监督,全面提高公证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继续开展公证案卷质量互查、评比活动,杜绝假证,避免错证,减少差证。今年1-5月,“国信”、“正信”两个公证处共办理公证5263件,为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深化求真务实理念,营造“五五”普法良好氛围
一是抓评估考核,巩固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年初召开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工作及联络员会议,完善《市“五五”普法评估办法》和全年度评先申报考核制度。经过积极争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市级机关效率效能考核细则之中,与机关各部门的年终排名及考核奖金挂钩,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积极调动整合各部门资源,定期召开联络员片长会议,并赴常熟等地学习交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评选表彰了“市十大法制事件”和“市十大法制宣传裁体”,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向全市推广,推动法制宣传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二是突出重点,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将法制讲座纳入领导干部菜单式讲座和干部网络学院中,人大常委会组织干部进行任前法律知识专项考试,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进行岗前法律知识培训;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在外来人口聚居地建立视频播放系统。目前,已进入牧田(中国)有限公司、樱花卫厨、正新轮胎、沪士电子等17家企业安装了40余台视频播放器;在全市建筑面积在1万平米以上或者造价在1千万以上的建筑工地建立民工法制学校,并专门编写了2万余册建筑工人法律读本。三是发挥职能,整体推进“五五”普法进程。全市各司法所喊响“人民调解促和谐,化解矛盾保平安”口号,在交通要道树立人民调解宣传标牌,制作法制宣传资料并发放,在调解矛盾纠纷时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市法律工作者全年义务开设法制讲座32次涉及1500余人,设摊咨询10次,制作并发放法制宣传资料3000余份;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把法制教育纳入对矫正对象的日常教育之中;将司法行政系统两法三条例纳入机关“爱我司法岗,精彩月月讲”活动中,致力提高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
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调整目标定位,“五个要”、“三项措施”合力推进“五五”普法进程
“五个要”,一是定位要正确。在顺利通过苏州五五普法中期检查后,正视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调整工作思路,以创建“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城市)为目标,全力推进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二是考核要夯实。以《市“五五”普法评估办法》、法制宣传工作纳入各区镇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市机关效率效能考核为抓手,积极调动各区镇、各部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性,整合资源,形成法制宣传教育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活动要扎实。按照年初制定的法制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安排,开展好百场法制电影展播、法制文学大赛、法律知识擂台赛、青少年万人法律知识竞赛、法制讲坛、优秀执法案例评比、“十佳法制好新闻”评选、法制文艺大赛等系列活动,形成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声势,扩大影响力;四是平台要完善。做大、做优现有的“法治”、“法治风”等传统媒体栏目,改版“普法网”、“法制短信”等平台,为重点普法对象搭建针对性和专业性普法平台:建立完善“市未成年人校外法制宣传基地”;继续打响“法制大讲坛”品牌;加大“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学校”规范化建设力度;五是材料要积累。在开展法制宣传工作的同时要注意材料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召开法制宣传教育经验交流会,编印“五五”普法经验材料,为“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做好充分准备。
“三项措施”,一是抓法制宣传组织网络建设。突出抓好市局法制宣传科专职工作人员,全市法制宣传联络员,“五五”普法讲师团及志愿者三级组织网络建设,具体做到,市局充实法制宣传教育科工作人员;充分调动各区镇、各单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职责到位;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社区、示范单位为抓手,在每个行政村组建一支由农村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组成的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建立“乡镇为主导、村民负首责”的农村普法工作机制。二是继续抓好法制宣传品牌化建设。设计制作“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标记”,结合全市开展的各项普法活动使用,使我市法制宣传工作深入人心。三是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改变以往单纯通过法制宣传工作传播法律知识的传统观念,在提升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过去的遇事找领导评公理,向现在的遇事找法律讨公道转变,依法维权能力增强。
二、提升软件,打造“一所一品牌”,全面加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能力
一是抓品牌打造。以结合基层司法行政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和法律援助等职能,积极打造全市各个司法所各自的工作品牌,形成“一所一品牌”、“一镇一特色”格局,打造具有特色的司法所品牌。二是抓调解队伍建设。继续抓好司法所所长、干事和内勤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建好一支市级人民调解员队伍,做好镇、村(社区)专职调解员的聘请工作。三是抓考核奖惩。以《市人民调解工作考核奖励细则》为抓手,抓人民调解卷宗数量和质量,以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四是拓宽对接渠道。建立多种对接联动机制,提高调处效能。五是加大行业调委会建设。巩固规范已有的行业、专业调委会,针对建设系统的房产和物业纠纷的增多,成立房产和物业纠纷调委会,针对劳资纠纷的增多,在劳动局成立劳资纠纷调委会。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并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人民调解的社会知晓率。六是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抓好1-2个过渡性安置基地点,形成做法,适时召开推进会,把过渡性安置工作在全市推广;积极开展矫正对象心理矫治教育活动,引入现代技术,建立心理矫治档案;出版《社区矫正案例选编》。:
三、拓宽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整体提升司法行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是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全市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加快发展脚步,在做好诉讼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非诉讼业务,争取走进花桥开发区、城北高新区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域,努力消灭各区和乡镇法律服务的空白点,开辟律师参与涉法绿色通道。二是优化法律服务从业环境。通过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等途径,增强团队意识;通过举办“法律沙龙”、法制讲座、青少年法制夏令营等形式搭建服务平台,加强与法律顾问单位的交流,做好部门协调,进一步优化执业环境。三是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和简化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办案程序,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拓宽法律援助覆盖面。四是提升公证质量。开展公证案卷质量互查、评比活动;突出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在工作中做到“三清”,即“前台咨询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公证员审核材料一次清”,确保我市公证行业不出错证、假证,在确保公证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证源,实现公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真正发挥公证工作在市场经济中的服务和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