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考试成绩总结

考试成绩总结

时间:2022-09-21 23:56: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考试成绩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考试成绩总结

第1篇

高中生物的考试成绩是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反映,因此生物考试成绩的统计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有效的成绩统计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对教师后续教学进行改进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高中生物成绩的统计对教师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探析有效发挥生物成绩统计作用的途径

1.增强成绩统计的频率

高中生物考试一般来说分为月考、季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而往往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大部分教师只会对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进行统计,结合这两次的考试成绩来分析学生这半学期和一学期的成绩,而忽略了如学生临时抱佛脚、在考试中偷看别人成绩等情况。仅仅是统计期中、期末成绩往往不能科学地、真实地反应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而教师应该对月考、季考甚至是周考进行统计,虽然统计工作比较繁杂,但是增强高中生物成绩统计频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绩。

2.运用工具软件进行成绩统计

教师应该充分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将此充分地利用到生物考试成绩的统计工作中,相较于传统手动统计成绩来说,运用计算机工具软件更有利于发挥成绩统计的作用,在统计的整体上比传统手工统计更加系统化、便捷化,教师通过软件统计出来的数据能够更加一目了然地看出学生分数分布情况。在生物考试成绩统计中,鉴于软件成绩统计的优越性,教师还可以将成绩提高或者是成绩明显下降的同学清晰地标记出来,更有利于之后教学的开展。

3.细分成绩统计内容

发挥生物成绩统计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还应该将成绩的统计进行细致划分。传统高中生物成绩的统计内容往往是“姓名、成绩、名次”,而细分统计内容则是在统计时,会增加具体知识点的成绩统计,如“生物新陈代谢章节知识点分数”“生殖和发育章节知识点的分数”等,虽然这种细分工作很繁杂,但是一旦统计出来,教师就会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了比较清晰、深刻的了解,相比于不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就进行教学活动更加有效率,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讲解。

4.对成绩统计进行描述性分析

每次进行成绩统计之后,大部分教师往往会就此结束生物成绩统计工作。其实,在统计之后,教师还应该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也就是对统计做一个规律性的总结。如教师可以统计学生在“细胞”学习中,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还可以对学生整体在考试成绩中反应出的问题进行总结性的分析。统计的本质在于能够促进后续教学的有效进行,只“重形式不重结果”是违背成绩统计的初衷的。

5.增加成绩统计的对比分析

在高中生物成绩统计时,教师可以对这学期已经完成的考试成绩统计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几次生物考试的成绩往往能够反映该学生在总体知识上的掌握程度,因而教师通过科学的对比来研究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之后的教学该如何展开,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6.将统计结果及时和学生沟通

教师对学生成绩统计完成并且做出一定的总结之后,要将改进的建议以及成绩反映的状况及时和学生沟通,因为所有统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改善当前的学习状况,因而教师必须和学生进行有效的、针对成绩上反映出的问题的合理交流,给予学生在后续生物学习上的科学的建议,充分发挥成绩统计的作用。

三、总结

第2篇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是确定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面对于教学的成果是体现在学生的具体实践的弹奏上,那么在教学的环节上主要的目标就是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使其掌握最基本的普通音乐教育所必需的钢琴技巧和应用能力以及表演的能力,以便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需要。当然每一位学生的钢琴基础各不相同,因为钢琴课在师范院校中作为必修课,而学生们又是处于“初、中、高”不同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学生们不同程度的差异,具体的方式就是通过每学期的考试成绩的评定,由于多年以来我们的考试成绩评定的方式主要是以弹奏技巧的好与坏来确定的,这样就忽略了对学生们的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在艺术能力等方面降低了标准与要求。我觉得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了解到,在提高技巧的同时也应该培养自己的表演才能,全面地来完善自己,为以后的工作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对高等音乐院校考试成绩评定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略述如下。

钢琴成绩的评定是确定在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弹奏能力的体现上,由于每位学生的钢琴弹奏程度的不同,考试的评定就主要体现在每位学生所演奏的练习曲、乐曲难度的不同,通过分数来划分出来。由于多年以来学生对于钢琴考试成绩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识思想,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考试的时候选择曲目是越大越好,这样能取得高分的成绩,当然了,我们老师主要还是根据曲目的大小、难易程度来确定考试分数的高与低,但是同时还要从学生是否具备弹奏每首考试曲目的能力来衡量,很多的时候就会出现学生在考试的曲目上选择超越自己程度很多的状况,形成一种“小马拉大车”的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从而导致所完成的曲目支离破碎,尤其是在弹奏的完整性上出现弹弹停停、停停忘忘的现象。由于这种思想在引导学生,从而导致学生认为在考试的时候总是选择程度大的乐曲而使自己获得高分。我认为要使学生从思想上改变这种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意识到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是关键。因为钢琴课是专业必修课,是基础课程之一,同时钢琴也是每位中等学校的音乐教师应掌握的教学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学生理解钢琴基础的掌握,那么在我们对学生钢琴课成绩考核的评定过程中应该有一系列具体严格的考试方式,根据不同基础程度的划分来约束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认为只有弹奏大的、难的曲目才可以得高分的错误思想,这样首先一点学生在练习的过程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不惜花费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考试的内容,而忽略了钢琴基础的练习。我认为为了使学生在考试当中对自身基础的每个阶段上都有明确的要求,可以根据钢琴程度的不同按照“初、中、高”三个级别来作为考试成绩的评定标准。如果学生本身在考试曲目上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基本程度进行降级的评定。

为了更好地完善考试成绩的评定标准,也可以根据学生在每个学期中应达到的级别或实际达到的级别中选出相应的考试曲目,在考试之前,教研室全体教师确定出6―8首作品作为考试范围。在每学期中可以有期中观摩,以班级或授课小组为单位进行。期中观摩评定成绩要与期末成绩一起作为学生本学期考试成绩。这样能够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在钢琴技巧上的不同的程度,同时也可以在学生入学的汇报中为每一位学生立下钢琴基础的个人档案,通过每一学期、每一学年的学习,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进展情况,为我们教师在期中、期末钢琴考试过程中针对每位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具备良好准确的评定依据,进一步完善考试的制度,使我们真正地掌握每位学生的程度。除此以外我们每位教师还要在学生学习期间正确地传授不同程度的钢琴基础的知识,使学生在不同程度级别中对于钢琴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总之,高等音乐院校专业技巧成绩评定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只有认真研究总结钢琴技能的形成与音乐表现的关系同时,使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考试成绩的评定,来科学合理化地给予学生专业成绩的肯定,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论,修正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来进一步完善、健全我们高等音乐院校考试成绩评定改革的设想与研究,更大地提高我们的专业技巧的考试标准,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第3篇

关键词:试卷分析;教学;成绩;贸易谈判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86-01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成绩是目前衡量教学质量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对考试成绩分析是教学总结的一种手段,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通过试卷考试成绩合理分析可以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对指导教学、准确评估考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教育统计学方法对考试题和考试成绩进行科学分析, 为评估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和建议。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2009级国际贸易专业102名学生的期末测验试卷成绩。试题组成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务科下发的考试命题方案,着重考查学生对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综合分析能力,命题内容紧扣教学大纲,涵盖教材的所有章节,命题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单项选择题15题,共15分;判断题15题,共15分;名词解释5题,共15分;连线题15题,每空1分,共15分;简答题4题,共20分;综合分析题2题,共20分。试题以参考答案统一评分,实行流水密封改卷。

(二)方法。运用教育统计学原理,应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后,对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频数分布。试卷满分100分,最高分84分,最低60分,全距24分,平均成绩为73.05分,标准差5.96分。学生成绩频数分布为60-69分26人、70-79分63人、80-89分13人,呈102人考试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见表1),说明学生考试成绩集中在70分左右,70以上的人占61.76%。

(二)信度。信度是指是指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或多次 , 所得结果一致性程度。信度系数 γxx=ST2SX2 (ST2 叫真分数方差,SX2 为获得分数方差)。信度系数的范围为[-1,1],一般来说,要求信度在0.4~0.7之间 ,本次试卷的信度为0.635,认为本次的考试成绩基本上是可信的。

(三)效度。效度代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次试卷的效度为0.718(P=0.000),说明此次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较好。

(四)难度和区分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试题的难度指数计算:

(1)主观性试题的难度 :基本公式法:P=1―x/w

(2)客观性试题的难度:基本公式法 :P=1―R/N

R 为答对人数,N 为全体人数。

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为0.74,总体来说试卷难度适中。

区分度是区分考生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试题区分度高,可以拉开不同水平应试者分数的距离,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而区分度低则反映不出不同应试者的水平差异。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

基本公式法 :D=(H-L)÷N(D代表区分度指数,H代表高分组答对题的人数,L代表低分组答对题的人数,N代表一个组的人数即高分组与低分组人数之和)。

区分度指标的评价: -1.00≤D≤+1.00,区分度指数越高,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一般认为,区分度指数在0.15~0.3之间区别良好, 区分度指数>0.30时表示区分度好的试题; 区分度指数

根据教育学测量学理论,分析试题质量应该把难度指数和区分度综合考虑起来评价,难度和区分度都好(P≥0.5,D≥0.15)的为“优秀试题”、 难度较差但区分度较好(P

三、讨论

(一)试题质量的分析 本试卷包括六种题型,涉及内容比较广泛。试题设计思路清晰、内容紧扣教学大纲、准确、严谨。学生成绩平均分73.05,表明学生对各知识点掌握程度相对较好,试题难度0.74,难度适中;区分度0.26,说明试题的区别性较好。综合以上各项指标,总计54道试题,优秀试题占74.07%,合格试题占98.14%,说明本次试题有较高的质量,题型分配比较全面周到, 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成绩分布较合理,基本上客观反映了学生对贸易谈判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二)通过对《贸易谈判》试卷质量统计结果的评价分析,也反映出一些存在的问题:

1.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掌握的还不够扎实,个别题目得分率相对较低。2.学生的纵向联系能力不强。3. 综合分析能力薄弱。4.个别学生考试成绩与平时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密切的联系。

四、反思与提示

《贸易谈判》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应用型科学。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策略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 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本次试卷的综合分析,发现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一)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适度开拓认知面。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内容,并进行合理的重组。(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纵横联系,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三)将知识的书面形态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形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商务实践,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增强学生的自觉性,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对外经济贸易系

作者简介:刘娜娜(1981― ),女,河南郑州市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助教,国际商务管理硕士。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病例讨论法;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的学科。过去,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方式固然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因此无法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从而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近年来,病例讨论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例讨论法注重对学科的特异性概念进行阐述,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等[1]。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病例讨论法在提升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达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76名学生和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76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76名学生设为比照组,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76名学生设为试验组。在比照组中,有男49名,女27名;其年龄为22~25岁,平均年龄为(24.3±11.2)岁。在试验组中,有男50名,女26名;其年龄为22~26岁,平均年龄为(23.9±12.1)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方法是: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采用传统教材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课堂授课,学生以听课为主。对试验组学生采用病例讨论法进行教学,具体的方法是:1)设疑。在对学生进行授课前,教师应首先选取较为典型的病例资料,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应有学生10~12名),让他们对病历资料进行讨论。之后让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并拟写发言提纲,提纲的基本内容应涉及病理诊断、诊断的依据、症状和体征等相关内容。2)讨论。教师要对课堂讨论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充分明确讨论的目的和意义。教师要对病历资料中的疑点和难点进行介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展示其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以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积累程度。3)陈述和点评。教师要注意调动课堂的氛围,并对讨论的进程予以控制。在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让每组选出一位代表陈述该组的讨论结果。在学生陈述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知倾听,不要打断或驳斥学生。在学生陈述结束后,教师要逐一对每组学生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对正确的观点或结论进行表扬和肯定,对于错误的观点或结论应指出其错在哪里,然后鼓励学生再次进行讨论和发言。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优良率。将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优:考试成绩>90分。良:考试成绩为80~90分。可:考试成绩为60~79分。差:考试成绩低于60分。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此调查问卷将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优良率的比较

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优良率为94.74%,比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优良率为81.58%。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优良率高于比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的比较

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满意率为96.05%,比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满意率为80.26%。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满意率高于比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病例讨论法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此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对具体的病例资料进行讨论,可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2]。在进行病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可最大程度地展示其才华和能力[3]。有学者曾用病例讨论法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结果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对病例讨论法印象深刻,并指出其已挣脱了死记硬背的牢笼。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病例讨论法对76名学生进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与蒋赞利等[4]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将病例讨论法应用到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能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洪常青.病例讨论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5):56-57

[2]孙瑞红,李芳.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370-372.

[3]高志伟,倪耀辉.病例讨论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5):2386-2387.

第5篇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

人体解剖课程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接触医学的第一门课程,是学生最直观认识医学、了解医学的奠基石;解剖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相关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的学习[1]。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对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式抽取本校中专护理专业学生6个班共312人,其中男35人,女277人,年龄14-18岁,平均(15.8±1.1)岁,随机分为3组,即传统教学组、多媒体教学组和案例式教学组,每组2个班,3组学生在入学成绩、年龄、性别等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3组学生分别采取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①传统教学组。教学方式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师课堂面授,学生课中听讲,课后复习课堂笔记。②多媒体教学组。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录像,重点或难点可结合FLASH、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示教,教师课堂讲授内容,学生课后复习多媒体课件等。③案例式教学组。学生每5-8人为1小组,教师在课前将准备好难度相似的不同病例,按小组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集体讨论自学后对病例进行分析。授课时教师针对书本内容结合病例进行启发、诱导式的分析讲解,授课过程中适时的引入新的病例。课程结束后教师对本次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利用教材、挂图、标本等进行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适当引导,最后教师针对讨论结果,理论联系实践,对问题进行系统解答,并对本次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

1.3效果评价教学效果采用如下指标进行评价。①期末考试成绩。教学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理论考试以笔试为主,成绩以100分计,实践操作考试主要以标本识别为主,并辅以1-2道展开性问答题,成绩以100分计。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以60分为界转换为二分类变量。②学生学习效果和积极性自评问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团队协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考理解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4方面,答案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即分别计1、2、3、4、5分。312名学生均参加考试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17.0录入,数值资料用χ±s描述,其统计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类资料用频数或比描述,其统计分析用χ2检验。

2结果

2.13组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组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有统计学差异(P

第6篇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成绩分析 试卷评价

一直以来,期末考试是终结性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衡量学生学得如何,而且能反映教师教得怎样。但是传统考试往往只关心最后的结果即考试分数,评分结束后所有工作就随之结束,并未进行有效和科学的试卷质量分析。实际上,通过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可以得到许多宝贵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信息比考试成绩更重要,因此开展试卷质量分析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进行科学的试卷质量分析能够帮助我们评价考试的质量,检验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尤其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考试之后,要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以判断此次考试的质量,只有有效的、可靠的考试结果才能作为评价教学质量、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其次,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试卷编制水平,改进考试工作。考试后用具体的量化数据反映出试卷存在的问题,可以减少教师凭经验出题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对于改进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最后,通过分析考生答题的情况,教师从中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我们以武汉某大学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2014年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的情况说明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对改进教学活动、提高试卷编制质量的重要作用。

1.数据来源

授课人员为两名具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医学院副教授,教材使用龚非力主编的第3版《医学免疫学》教材。授课对象为2012级72名学生。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过程中没有发生违反考场纪律的现象。试卷评判由相关任课老师负责,评卷过程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力求试卷成绩的客观性,使试卷可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此次考试成绩作为医学免疫学试卷统计分析的依据。

2.试卷组成及得分情况

试题覆盖医学免疫学教科书各部分知识。整张试卷由5个部分组成: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考题基本按照由易到难的程度进行编排,这种编排方式可以稳定考生在考试时可能产生的紧张情绪,使考生沉着答题。试卷考试题组成及其学生得分情况见表1,发现整体得分率较高,除了第一种题型选择题外,其他题型都有满分出现。

表1 试卷分数组成及学生得分情况

3.试卷质量检验标准的数学描述

试卷质量的主要检验标准可以通过难度、信度、效度、区分度表现出来,这四个“度”不仅可以用来判断学业成绩评定的公正与否,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命题水平,获取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1]。为了表述方便,将待测试卷题目的个数设为n,每个题目的满分值分别为

区分度在0.4以上为最佳,在0.2~0.39之间为较好,低于0.2表示区分度很差[3]。

4.试卷质量的分析及讨论

4.1学生成绩频数分布:从考试分数的统计结果看,此次考试的分数总体比较高,临床医学专业72名学生,学生成绩频数分布见下图。此次考试中有1名学生不及格,最低分为54,最高分为98,相差44分,平均分为85.21,标准差10.5。考试成绩经正态性检验符合负偏态分布,分数主要集中在90分~94分之间,说明试题较易,平均分数较高,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所要测试的内容。

图 学生成绩频数分布

4.2试卷质量的讨论:本次试题基本涵盖医学免疫学教材的所有内容,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极少部分试题为非授课内容,要求学生自学掌握。本次试题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学生对于免疫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基础知识与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试题数量充足,考查了学生对于医学免疫学的了解及一定分析应用能力。从考试情况看,所有学生均按时交卷,没有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而个别学生还出现提前交卷的情况,这说明试题量虽然较多,但是试题偏易,在今后的试卷中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在这次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分数较高,考试平均成绩为85.21分。一般认为,设计合理的试卷成绩分布应当呈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而不应当呈现正偏态或负偏态分布[4]。但是,这要具体分析,成绩分布模型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学生群体的大小和抽样误差;学生的整体素质、学习认真刻苦和教师的积极施教;教师评定成绩的标准[5]。本次考试的试题难度P为0.45,属中等难度,而学生成绩稍微偏向高分段,分数分布呈现负偏态分布,这说明学生整体掌握知识的程度很好。经过计算本次考试的信度为0.85,基本符合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对信度的要求。本次考试的效度为0.23,区分度为0.24,属中度,一般认为区分度大于0.4的试题较好,在0.2~0.39之间的试题属中等区分度,而小于0.15则说明试题区分度较差[6]。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结论,本次医学免疫学测试中试题难度中等,而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好,因此整体分数较高。另外,本次考试的效度和信度适中,说明试题覆盖了各章节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所以本次考试是一次对教学结果的有效测试。考试是一种终极评价方法,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可以衡量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范围和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反映教学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在期末考试中,命题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筛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免疫学大纲中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样优秀的学生与掌握情况不好的学生能在考试成绩上得以具体的区分体现。另外要求大多数学生在考试中可以通过测试。

对于今后的课程期末考试的命题与组卷,我们应该牢记:试题的范围和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7],这样才能使试卷的总体分量和难度与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相适应,这样的考试成绩才更具有价值,更能帮助教师反思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今后教学水平的提高。今后还要长期坚持试卷统计与分析,努力减少试题的分析偏差,为试题建设反馈信息,逐步提高试卷的出题质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戴洪萍.高校专业课程考试质量的分析与探讨[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2):86-89.

[2]牛惠芳,吕文峰,王淑玉.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111-113.

[3]田考聪,彭斌.试卷质量定量分析系统中的几个参数及其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4,3(4):52-54.

[4]张国才.学生学习成绩负偏态分布的合理性[J].江苏高教,2002(2):59-61.

[5]饶国辉,李洁明,,等.核医学考试成绩分析与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24-1125.

[6]文民刚,张立力,胡桂,等.对教育测量学中几个重要评价指标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5,33.

第7篇

一、领导重视,把双拥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局领导班子对双拥工作非常重视,把它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有效途径,切实开展双拥共建工作。

一是根据我局人事调整的实际,及时调整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室、干部股、工资福利股等有关股室股室长任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本局的双拥共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上级有关政策、明确双拥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

二是积极做好总结、宣传工作。为使双拥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近年来,我们把宣传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积极向各种媒体上报信息。在信息的上报中,把双拥工作当作一个重点,通过报纸、政务信息等宣传我县的双拥共建工作。

二、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

近年来,我们认真总结军转干部安置的经验,寻找到一条公开、公平、公正安置军转干部的有效途径。z年,我们针对军转干部的贡献大小和个人素质情况,逐项制定了计分标准,根据军转干部的综合得分妥善安置。200x年,制定了《xx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分办法》,自此,军转干部安置工作走上了科学、规范的道路。200x年,我们重新修订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采取考试考核相结合,考核成绩为主、考试成绩为辅的办法。其中,考核根据军队转业干部人事档案记载的学历、军龄、奖惩、职务计分。考试成绩是军队转业干部参加东营市人事局统一组织的安置考试成绩,按10%折算后,与考核成绩相加为总成绩。考试成绩约占总成绩的三分之一。军转干部本人签字认可后,根据成绩高低依次自主选择安置单位。安置工作由监察部门全程监督。近五年来我们采用这一办法共安置军队转业干部25名,对安置的方法和结果,军队转业干部、单位和社会都很满意。

三、履行双拥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双拥共建工作

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在工作中,我们与县军休所结成对子,互相之间经常交流工作。每年“八·一”,我们都到军休所走访慰问,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只要是我们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我们都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每年春节前,我们组织专人到村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属及部分老退伍战士,给他们送去现金、面粉、食油等,以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工作中,我们会同县民政局表彰在双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以激励先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双拥氛围。

四、积极做好破产企业军队转业干部稳定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广大企业军转干部的信任。我们总是带着深厚的感情来做企业军转干部的工作,把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来看待,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说教。他们把人事局比做军转干部的家,把人事局的人当朋友,充分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和理解。

二是切实解决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困难,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几年来,为企业军转干部发放生活补助金,联系帮扶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发放失业保障金,维修房屋等等,基本解决了他们的一些基本生活需求,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特别关心和爱护。对部分人员的个别问题,如子女上学、大病医疗、办理再就业优惠证等,采取个案处理的办法给予解决,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1 2 3

第8篇

关键词:高校 美术专业 专业考试 考试制度 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90-02

近年来,高校艺术专业学生越来越多,而我国教育体制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以地方招生情况为标准,而没有建立统一的招生考试指标,这就导致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美术专业招生考试存在一定的难度。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招生考试是一项十分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变革,一套成功的变革方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可行性。美术考试制度改变和创新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既要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学力,全面帮助每一个具有艺术天分的学生健康成长。

1 目前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考试模式分析

1.1 自主招生考试

艺术专业招生一直都是坚持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的形式,高校依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在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结合高校自身制定的招生政策,按照一定的招生计划进行择优选拔录取,接受社会监督的招生制度。这种招生制度具有一定的统一性,高校在学生高考前对考生进行自主选拔,每一位入选学生还要经过全国统一考试,成绩达到生源所在地与试点高校同批录取控制分数,才可能被高校录取。自主招生考试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优势,能让学生在系统的教学模式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系统和抽象性思维。但是这种招生模式有一个弊端就是注重学生高考成绩,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与发挥,很多时候由于这种应试教育,导致艺术专业学生缺乏一种艺术的思维。所以,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能将传统的考试模式和现代化考试模式结合起来,全面考核每一个美术专业的学生,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艺术天分,成为被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

1.2 高考分阶段考试

这种形式是指美术学习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美术基本功的养成其主要在于每日不断的练习和培养,最终才能形成有能力艺术知识分子。美术专业考试制度改革实行自高一起分阶段考试的方式,高一主要是几个图形、高二就是石膏像与静物等,高三就是人头像和自由创作等方面。每一个阶段性的考试都不相同,而在高中阶段实行这种阶段式的考试,更加适合与录取少部分具有扎实功底的绘画天赋学生。目前高校美术专业招生中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重点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对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以及得失,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学生要准确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能进一步明确努力评定,让家长能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传统高效美术课堂主要是采用课堂教学,班级授课这种形式,但是,很对时候由于学生比较少,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激情比较低。我国美术专业考试制度经过多番改革和创新,已经在逐渐走向完善和健全的道路上,但是,针对目前考试制度中还是存在的一些不足,教研室与专业课程教师还要进一步研究分析,构建科学的考试体系。

2 新形势下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统一性

我国一直对于美术专业学生实行一种地方制的考试模式,从专业招生开始就体现这种差异性。在我国艺术专业考试中,不同民族学生会有不一样的考试要求,并且对不同民族的学生考核指标也不相同。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我国政策都非常宽松,在招生过程中,少数民族的学生能享受一些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中可以享受加分的奖励。但是这种制度能保障一些学生的权益,但是,不具备统一性,也会影响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对于不能享受优惠政策的学生来讲,是一种不公平对待。这种考试制度存在的缺陷就是不具备一个统一性,导致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尤其是在专业课程考试方面,对学生考试考核方面侧重点不同,很多学生的艺术天分没有被充分挖掘。

2.2 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考试主要实行一种教考结合的模式,这种形式严重缺乏公平和公开性,教师既是教学主体,同时还是考试评价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很容易没学生的考试成绩所吸引,而忽视学生的日常表现,或者教师容易带有色的眼睛来看待每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考试试卷。导致教师最终评定的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偏见,因此,目前实行的考试制度还不能体现美术专业考试的一种公平公正性,这个问题值得教育者们思考,同时教师也要积极主动思考这些问题,发现目前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3 新形势下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制度改革创新方向

3.1 常规考试与非常规考试相结合

美术专业学生从学习基础造型进入高校,必须要参加一次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考试,即高考。高考虽然属于一种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考核注重最终成绩,这种考试形式存在一定弊端,使得艺术专业学生会缺乏一种艺术情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美术专业考试要注重日常中的一些非常规性考试,教师要在常规考试期间添加一些飞常规考试,在专业当中增加一定量的短期考试题目,以这种模式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课的拓展学习,让学生能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非常规性的考试成绩记录到学生日常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绘制的优秀作品进行点评,给予学生奖励,增加学生创作的信心。但是,教师一定不能丢弃常规考试,一般常规考试模式能帮助学生有条理进行学习,传统考试模式能培养学生迅速造型、形象记忆等方面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好处。坚持常规考试与非常规考试相结合,这种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有利的考试模式,艺术专业学生不仅能系统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面发展。

3.2 实践课程管理考试模式创新

美术专业的实践课程是学生走出课堂,真正体验社会生活,从自己日常生活中获取丰富的绘画素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艺术专业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多给与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拥有发现生活中美的眼睛和心灵。美术作品源自于生活,反映绘画者对自己所见所感,一件美好的事物在人们心中往往会留下不同的印象,学生只有走出课堂,回归到自然生活中,才能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美好,为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对于实践课成绩的考核,教师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并且教师要明确开展实践课的目的,很多时候教师将实践课简单的看成一种外出游玩,没有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而是以学生安全为标准,将实践课程变相发展为一种猎奇式的旅游。因此,学校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专业教师必须在实践课之前事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从学生学习情况、身体状况以及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解,了解实践课目的地的基本情况,规定相应的各种实践目标,让学生在出发前能清楚知道本次实践课的目的,实践的成果以汇报展览和撰写实践报告的形式呈现,以教研室为单位对学生创作作品进行打分,对单元实践的成果进行总体评价。通过这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能提高实践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和学生也能充分实践课,促进师生关系发展,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3 做好考试后总结和评估工作

考试总结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懂得利用总结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不管是单元考试还是学期中或学期末考试,教师都需要进行总结。通过考试总结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能不断进步,进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帮助学生能以非常优秀的成绩通过考试,让学生能真正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接受知识,锻炼自己的技能,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积极与教师和学生探讨,并且改进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考试总结与分析,能不断总结经验,教师能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准确掌握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通过成绩分析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且能在以后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向前,尤其是要重视后进生的培养和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教师一定要注重表扬学生的个性,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和学习精神,根据学生个性不同而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每次单元考试之后,教师就要进行工作和考试总结,完成善后工作,这是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依据。

教师在进行考试后总结时,一定要考虑单元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主要包括重点、难点以及进度风方面的重要考核,先看到比较理想的部分,对于考试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同时还要从优秀中找出学生之间的差异;其次,将参加考试的学生分的考试成绩分为不同等级,将学生不同考试成绩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直观的看自己成绩;最后,教师还要和学生一起总结,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能接受自己的考试成绩,比较准确和全面的认识自己,并且教师要尽量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听取学生的心声,最终才能达到理想的总结效果,实现总结工作的实际价值。

3.4 实行美术学科“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

传统是考试与评分都结合在一起,高校的教研室是高校美术教学以及管理的最基层单位,其职能是具体负责每门课程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以及研究和总结等。因此,要全面完善考试制度,必须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研室要对教师进行监督,教师不能直接对学生进行评定,将学生定位,而是要通过考试检测学生每一学科的成绩,促进教师有效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教考分离”制度是美术专业考试制度创新和改革的最终结果,有助于实现规范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美术专业课实性“教考分离”这种考试制度能有效避免任课教师一人评定,造成考试评估结果的不公平和公正的结果。教考分离是一种集中评分模式,由教研室工作人员与教师共同对学生的考试试卷进行评分,避免教师从主观臆断方式评定一个学生的成绩和表现。通过集中考核和评价能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能达到总结、协调以及改进等有效的教研目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最终希望能推进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制度的不断创新,完善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最终能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且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社会培养全面型的艺术专业人才。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艺术类招生考试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我国针对目前招生现状,结合自身国情和地方特色,不断进行招生考试模式探究和创新,希望不断完善我国艺术类专业学生考试制度。目前,随着我国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制度已经取得一些成就,考试内容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将考试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考试模式和考试指标的边和和调整,有利于更多具有天赋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未来,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考试制度改革还将不断深入,必定最终能将我国美术专业考试制度推广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 陈凯.刍议高校美术专业毕业创作的指导[J].教育探究,2008(3):22-24.

[2] 阮毅.简谈色彩写生多元化教学[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48-151.

[3] 黄辉.简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作业的存处[J].职业教育研究,2008(6):128-129.

[4] 黄红屏.试论中职美术专业的艺术实践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0):149-150.

[5] 杨晨光.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103-104.

[6] 常晓君.师范院校通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合理设置与有效教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5-146.

[7] 邱凤香,张红红,杨家安.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17-18,30.

[8] 易鸽.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1):56-57.

第9篇

关键词:儿科;Seminar教学法;临床实习教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实习的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2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教学方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名。研究组男25名,女21名,平均年龄(22.3±2.4)岁;对照组男22名,女24名,平均年龄(22.6±2.5)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研究方法

学生儿科实习时间为6周,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研究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具体如下。(1)课前准备:将研究组学生分为5个大组,每个大组8~10人,每个大组再分两个小组,每组4~5人,轮次做研讨会汇报员,每组由1名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指导教师,1名住院医师担任辅助教师。教研室每周三选定研讨主题及本次讨论汇报员。教师根据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目标,着重选择临床常见疾病的相关内容作为Seminar教学的讨论主题,例如支气管肺炎、腹泻病、肾病综合征、小儿贫血等,教师提供具体病例,学生分组阅读文献及了解相关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随时与该组辅助教师联系,也可随时与患者沟通了解个体的疾病特点及诊治需求,制作汇报PPT。(2)主题研讨会:于下周二下午进行,每次约为两小时。首先由带教教师介绍讨论主题,并简要说明所涉及主题的基本内容,然后由汇报员逐步展示主题内容及具体病例基本情况,围绕该病例就研讨主题进行分析,包括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治疗方案选择的根据、特殊并发症处理等。最后小组全体成员围绕本次主题和病例内容进行讨论,自由发言,可以向汇报员提问、质疑,也可就该主题及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等阐述自己不同的观点,对目前诊疗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及建议。另一组的学生也可针对研讨内容提问、表达和反驳,畅所欲言,带教教师可以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讲解,适当进行引导、补充,对讨论内容进行点评等。通过师生、生生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互动,深化对主题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教学相长。(3)课后评分:课后各小组分别将课前准备的资料和课堂讨论后总结的资料上交,统一由教师进行评分。

1.3评价指标

学生出科考试成绩评价[2]:学生实习结束后,向两组发放学校统一命题的考试试卷,满分100分。教学问卷调查结果评价[2]:学生实习结束后,向两组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儿科临床实习出科考试成绩比较

研究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9.3±7.2)分、操作考试成绩为(90.3±4.3)分,患者满意率为9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弊端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的关键阶段,医学生需要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逐步开始参与临床工作。儿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进入儿科临床实习的学生临近毕业,考研、找工作等压力巨大,容易分散精力,且传统“填鸭式”的理论学习使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因此在临床实习中学生开始出现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甚至出现被动、厌学等消极学习态度,影响实习效果,并对今后临床工作产生不良影响[3]。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儿科临床实习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仅为(73.6±8.4)分、操作考试成绩为(81.6±5.4)分,均低于研究组,说明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按照教师的思维去理解知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知识面狭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欠缺。

第10篇

 

两组统一考试并对案例组进行问卷调查。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案例教学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

 

案例教学组对案例教学比较满意。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而言,流行病学实施案例教学非常有必要。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和骨干学科,对预防医学专业的流行病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研室关注的重点问题。

 

案例教学(case method)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将学生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案例教学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的许多地方[1]。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目前很多课程都已采用此类方法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2]-[5]。

 

为了提高流行病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察案例教学实施后的效果,选择本校2010级和2011级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然后对其最后的试卷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探讨案例教学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本校2010级和2011级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的所有学生,共96人,2010级48人作为对照组,2011级48人作为实验组。

 

(二) 研究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大约1/4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两组的教学老师均相同,两个班级的学生情况基本相同,因为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都是预防医学的专业课,所以参照上学期统计学考试成绩对其进行比较,发现其统计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无差异。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分三次进行:首先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组六人,第一次上课时把筛选整理的案例及提出的引导问题发给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主讨论,由小组成员发表观点及依据,各小组长归纳提出的问题;课后学生通过复习相关知识及查阅文献寻找答案,并做好PPT或纸质汇报总结。

 

第二次上课时各组先汇报第一次案例课时提出的问题及答案,大概每组总结时间为5分钟~8分钟;然后发放第二次的案例及引导问题,其他步骤跟第一次相同。第三次上课先汇报第二次提出的问题及答案再讨论新的问题,最后的时候各小组长在课堂上当场宣布各小组的见解,教师引导各小组分析案例,并不断提出问题及引导学生思考,最后教师对本次案例教学做总结。

 

(三) 评价办法。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理论课成绩进行比较,同时对案例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四)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各连续变量指标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 两组对象一般情况。案例教学组和对照组性别构成(男/女)分别为25/23和24/24(x2=0.42,P= 0.838 ),平均年龄分别为(21.12±1.04)岁和(21.23±1.15)岁(t= 0.524,P=0.95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二) 两组对象的试卷情况分析。两次考试试题都是严格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教材《流行病学》大纲要求来出题,题型都是名词解释、单选题、填空题、问答计算题四种类型,题量基本相同,难易度基本一致,两套试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 两组对象成绩。案例教学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百分制)最高98分,最低68分,平均 (83.73±7.61)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最高87.5分,最低55.5分,平均 (71.63±9.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案例教学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将题目分为单纯记忆、解释利用和综合分析三部分,发现两组的得分情况存在差异。

 

(四) 问卷调查情况。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48份,回收率100%。调查案例教学组在各个方面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评估。

 

三、 讨论

 

本研究发现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从考试成绩看,无论是总成绩还是各个部分的得分,案例教学组均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承认案例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对于流行病学这门课程而言,开展案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本次案例教学的实施,得到如下的体会:

 

首先,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从案例的选取、案例教学的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都需要精心准备,熟练掌握整个环节,在课后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备课,而且由于学生是自由发挥,自主讨论,因此提出的问题有的针对性很强,但有的偏差很大,教师在最后总结时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上课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课堂控制力和细节的把握能力。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也有很大帮助。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这在结果中有很好的体现。此外,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案例教学可以促进他们课后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上课比较自由,氛围比较活跃,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受欢迎;分小组讨论后,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每个人都可以贡献力量,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加,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每个案例分三次进行,每次都由同学先总结本组提出的问题及答案,以PPT的形式表述,这样还可以增强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和PPT的制作能力,为毕业论文的答辩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整堂课中,教师只是相当于主持人的作用,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学生主导课堂,师生间的隔阂减少,互动增加,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

 

最后,案例教学存在不足之处。有的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可能会浑水摸鱼,自己不考虑,只是照抄别人的结果,造成学生之间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有的学生私下里都在进行与课程无关的内容,反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的学生反映师生之间的互动有点少,主要是学生之间讨论,教师只是引导,所以师生交流太少;有的章节对应的合适案例比较欠缺,很难做到所有章节都采取案例教学。

 

总之,案例教学是适应新形势下流行病学的教学模式的,毕竟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专业学科,学术毕业工作后在实际中会经常用到,而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单靠理论教学肯定远远不够,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则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又可增强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 新课改; 信息技术; 课程; 评价方案;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甄宗武(1975— ),男,甘肃天水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中新课改的必修课程之一,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和“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1]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各选修模块的开设条件有所不同,各学校至少应开设“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和“数据管理技术”中的任意两个模块,也要制定规划,逐步克服经费、师资、场地、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开出包括“人工智能初步”在内的所有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修满信息技术课程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有兴趣或者理、工科取向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个学分,可以作为就业或高校招生的参考。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要求

(一)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全面考查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应多采用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等方式,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这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2]

(二)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应注意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为了减少各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扰,教师可以在评价之前设计统一的评价标准,并与各评价主体充分交流,提高评价主体之间的一致性,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评价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收集评价信息,统计、归纳评价结果,并尽快反馈给学生和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

(三)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高中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体差异。同时,高中学生个性特征分化更为明显,进行信息技术创造的欲望也更为强烈,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一方面,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三、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评价方案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中新课改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实践操作性很强,所以不能以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掌握情况的唯一标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形成性评价,也要注重总结性评价。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案。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3]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案例评价法、量规评价法和档案袋评价法等评价方法相结合评价的方式来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1. 案例评价

案例评价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给出解决该类问题的典型范例,学生可以参照这些范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对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4]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分析典型的范例,分析这些范例中解决问题的成功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分析一些典型的不成功的例子,分析这些例子中不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些范例可以是教师或其他人完成的,也可以是以前学生的作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照范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进行小组内成员之间互评和小组之间互评。

2. 量规评价

量规评价是指教师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设计一套评价用的指标体系供学习者对照检查的评价方法。这种供评价用的指标体系称为量规,学习者通过使用量规,可以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量规的制定应简单、明确,便于操作。[5]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制定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量规。情感方面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如自尊心、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可以通过学生对待该课程的态度如出勤情况、课堂学习情况、是否有违规现象或者参加比赛获奖等情况给予评定。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必须容易操作,且起到约束与鼓励的作用,约束学生维持课堂的良好秩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发展个性、努力创新。例如恶意破坏系统数据或在课堂上沉溺游戏均扣10分,而如果善于创新、或参加竞赛获奖则加10分。奖罚分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表1为情感态度评价量规,可供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制定评价量规时参考。该评价量规学生人手一份用于自查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每个小组一份用于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评价。在填写量规时,对部分有该项表现的同学根据其表现程度,由小组内成员讨论决定给予相应加分或减分。

其次,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为完成某一主题或某一作品,学生需要进行协作学习的情况,为了保证学生协作学习的质量,教师需要制作协作学习过程评价量规。量规中必须说明学生承担的角色及要求,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表2为协作学习过程评价量规,供教师制定评价量规时参考。该评价量规学生人手一份,用于对自己的角色自查反思;小组的评价量规用于小组对组内每个成员进行评价。

表1 信息技术课程情感态度评价量规

最后,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完成对主题的探究或完成电子作品后,每个小组必须对成果进行展示。为了保证学习成果的质量,教师需要编制学习成果评价量规,量规必须明确说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成果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小组的评价量规用于小组自查自己的作品或成果,而教师的评价量规用于对每个小组的作品或成果给予最终的评价。表3是一份学习成果评价量规,供教师制定评价量规时参考。

3. 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法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有关学习的资料都放在一个文件夹或档案袋中的评价方法。在文件夹或档案袋中可以包括学习笔记、作业、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自己的电子作品、学习成果等。[6]通过该文件夹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收获,有利于作出公正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而进行的探究活动,或者学生围绕某些操作技能而进行的制作电子作品的学习活动。在进行这些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纸质档案袋并建立一个电子文件夹,把学习过程中的资料如学习笔记、作业、小组协作学习的分组名单及分工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制作的电子作品、撰写的研究报告等分门别类地放入纸质档案袋和电子文件夹,以便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在省、市级信息技术技能竞赛中获得奖励的优秀的电子作品或研究报告的研究过程资料可以单独整理放入一个纸质档案袋和电子文件夹,并装入学生高校招生录取档案中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方案设计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成果作出全面鉴定、区分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作出评定。[7]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实现的。评价方案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笔者在对各省市信息技术课程考试方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方案。

1. 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现状分析

通过对各省区信息技术课程考试评价方案的对比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并作为高校录取招生时的参考依据

大多数省市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采用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科目,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其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依据,例如山东、安徽、天津等省市。[8]

这种评价方式对信息技术课程虽然进行了评价,但由于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没作统一的限定,只作为参考依据。在“以高考成败论英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把信息技术课程当作“副科”来对待,只要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合格,不影响高考就万事大吉了。这种评价方式势必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影响,教师不会花大量时间去钻研教材,学生也不会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而把大量时间花在数学、英语、语文等高考必考课程上,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只能是空谈。长期以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得不到学校的重视。

(2)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并将成绩进行折算计入高考总分

海南省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作为各类考生四门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并将会考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9]

这种评价方式虽然采用学业水平考试的形式,但由于要将考试成绩折算计入高考总分,直接影响到高校招生和录取。所以,采用这种评价方式,教师和学生都会对课程重视,教师会认真研究教材和考试内容,学生会花较多时间去学习相关内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不再是空谈。

(3)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之一,并对成绩进行限定

江苏省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作为七门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之一,并规定学业水平测试七科中有六科成绩为A的考生增加10分投档。[10]

这种评价方式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成绩进行了限定,并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有一定的优惠体现,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成绩没有直接体现在高校招生录取考试中,所以效果没有采用方式二直接和影响大。

(4)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考科目之一

浙江省对于技术类考生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成绩直接计入高考总分。[11]这种方式由于考试成绩直接在高考中进行体现,所以教师和学生会很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教师不会把课程作为“副科”来教,学生也不会把课程当作“副科”来学。

2.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方案设计

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要求和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现状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方案。

(1)模块结业评价

模块结业评价可以安排在学生修完必修或选修模块后进行,评价方式采用纸笔考试或上机考试与学生作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高中各学校组织实施,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是否重修该模块的依据。在学生修完每个模块后,由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组成命题小组进行命题,或从学校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对学生进行纸笔考试或上机考试,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所修模块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同时,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及时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制作的作品以及创新成果等,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电子文件夹和纸质档案袋,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制作的电子作品以及创新成果装入电子文件夹或纸质档案袋,作为学生模块结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于优秀的电子作品,将制作过程资料和电子作品单独整理放入一个纸质档案袋和电子文件夹,并装入学生高校招生录取档案中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在对学生进行模块结业评价时,考试成绩和学生的作品要各占一定的比例(如考试成绩占70%,作品成绩占30%),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等五个等级,主要用于对学生所修模块的终结性评价。

(2)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主要用于对信息技术课程整体掌握程度的测试,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由各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和实施,考试内容可根据各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开设的模块的具体情况进行命题,试题内容可分为若干层次,其中一级的考试范围为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加任一选修模块;二级的考试范围在一级的基础上,增加考测与一级不重复的另外一个选修模块;以此类推,三级、四级、五级的考试范围分别在上一级的基础上,增加考测与上一级不重复的另一个选修模块。考试方式采用纸笔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每学年组织两次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考试的等级由学生根据自己所修模块自主选择。考试的成绩每个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等五个层次,作为学生毕业和高等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例如,如果学生要取得高中毕业证,则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至少应达到一级合格以上;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若达到二级合格以上水平,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如通信、电子、网络、信息科学、自动控制、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进行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或将考试成绩进行折算并计入高考成绩。像甘肃、青海、贵州等经济欠发达省份由于教学软硬件条件较薄弱,选修模块开设得不全,而且农村和城市高中教学条件差异较大,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考试中采用学业水平考试方式,在高校招生录取时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限定;而对于经济发达省份如广东、江苏、山东等,由于教学条件较好,选修模块开设得较全,农村和城市高中教学条件差异较小,则可采用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折算并计入高考成绩的方式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评价。

(3)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信息技术作为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内容,其组织和实施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① 作为高考综合科考试内容

无论高考方案是中小综合(理科基础和文科基础)还是大综合,信息技术均列入综合类考试(笔试),信息技术学科分数占综合科总分的10%左右,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各占50%,其中选修模块的命题要覆盖所有模块,但考生只需选择其中与自己选修模块相关的考题进行作答。

② 作为高考选考科目内容

把信息技术作为选考科目内容进行考试。凡是涉及通信、电子、网络、信息科学、自动控制、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选考信息技术。考试内容为一个必修模块加2~3个选修模块。考试可采用笔试加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实现无纸化考试。在计算机网络上自动实现改卷、评分和排名。

将信息技术作为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内容,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在经济发达、教学软硬件比较好的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进行。可以借鉴浙江省的实施方案,将考生进行比较详细的分类,比如将考生分为理工类、艺术类、文史类、体育类、技术类等,而理工类和技术类考生可选考信息技术课程。

总之,合理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案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在模块结业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和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使教师真正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2] 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42.

[3] [7]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6.

第12篇

据悉,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院校、中专、中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仍使用同一套试卷。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可根据各学科课程特点,既有闭卷形式,也有开卷形式。

据了解,毕业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会话测试占40%,笔试部分占60%)、物理(含实验操作)、化学(含实验操作)、生物(含实验操作)、思想品德(含民族团结教育)、历史、地理、体育。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成绩应占到总分的30%左右;生物、地理学科的毕业考试成绩按本课程内容全部结束时的考试成绩计算。毕业考试的命题、考试由学校组织实施。各科考试成绩的呈现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级制。毕业考试在2019年5月15日以后进行。

升学考试科目为6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两门学科)、文科综合(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两门学科)、体育,总分630分。

体育考试满分30分,考试办法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2014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中的附件10进行。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于2019年5月底前进行。

升学考试文化课考试总分600分:

(1)考试科目及分值。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听力测试30分,笔试部分90分),理科综合120分(物理55分、化学35分,综合题30分),文科综合120分〔思想品德45分(其中民族团结教育占7分)、历史45分,综合题30分〕。在文科综合科目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命题范围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法律、国情教育两个模块教学内容和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以及全国统编民族团结教育教材《民族常识(试行)》(初中版,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的教学内容。

(2)考试形式。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要多样化,可根据各学科课程特点,既有闭卷形式,也有开卷形式;除纸笔测试外,还安排外语听力考试。具体安排意见是: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为全闭卷形式;文科综合为全开卷考试。除语文外,其余四科试卷均采用分卷形式印制,即每科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其中,卷Ⅰ为选择题,要求考生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采用机器阅卷;卷Ⅱ为非选择题,要求考生将答案直接书写在试卷上,由人工阅卷。

河北省201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时间安排为:

高中公助生招生指标适当向薄弱、农村初中倾斜

据了解,2019年,河北继续推行将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招生指标按照不低于8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招生改革,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

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

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各地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初中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做好相关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案例收集和经验总结工作,严禁任何部门和学校借综合素质评价为名向学生收取评价费用或向学生推销评价手册(图书)等。

保障进城务工人随迁子女平等考试升学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及条件由各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