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4 01:40: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英语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72-01
英语的学习不仅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包含了文化方面的知识,在高校的英语教学当中我们必须重视对文化的教学,深入分析同学们的心理与认知水平等特征,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为指导,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进行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活动,激发同学们学习英语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推动同学们英语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现状
(一)教师缺乏文化教学观念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在英语教学当中都存在教师缺乏文化教学观念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的本质或者理解不够透彻;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更注重语法知识和词汇意义的讲解;教学手段传统,在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只是通过词汇和文章的翻译来做简单了解,在文化学习方面基本上都是通过词汇学习和翻译来进行的。虽然目前有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文化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的重要性,然而受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文化层面的内容,同时也较少对学生进行文化思维的训练。
(二)教育改革不够彻底
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发展的进步以及竞争的加剧都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必须随之进行改革以培养出适合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随着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开始认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纵观国内高校英语教育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改革并未对文化教学有实质性的帮助,大多是流于形式的走走流程而已,教W手段也比较传统,从整体来说这并不会真正改变英语教学当中的文化教学不足的问题。
(三)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欠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有不少高校英语教师不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手段都比较传统,文化策略比较陈旧,远远达不到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能力要求。此外,这几年国内许多高校都在扩招,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教师资源严重缺乏的现象,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许多学校更注重的是教师人数而不是师资力量、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教师综合教学水平的降低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学质量降低。
二、高校展开英语文化教学的对策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一直强调在课堂活动当中学生是主体,我们在高校英语的文化教学当中也应当注重学生的这一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同学们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进行英语文化教学时必须进行有层次的教学,让同学们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被真正激发出来,并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来促进同学们的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创设合理的英语文化教学情境
在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来给同学们创设合理的高效的教学情境,正确引导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推动教学情境作用的最大化,让学生能够在这些合情合理的教学情境当中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提高英语文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创新教学手段
英语教学当中的文化知识学习并不仅仅是了解词汇含义、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语法、能完整翻译全文这么简单,它还需要英语教师能够在文化讲解手段上进行创新,使之更有趣味性和生动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英语文化学习上,逻辑性强,文化内容之间环环相扣的课堂更能激发起学习兴趣,更能巩固同学们的知识学习,学习效果更显著。
(四)积极运用研究性学习手段
教师们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好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同学们能够通过课外的英语学习来达到学习英语文化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组织设计一些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通过这些研究性课程来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强化同学们的跨文化能力,达到文化教学的目的。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是当今社会复合型英语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这也包括对英语文化的应用能力。因此在高校教学当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促进英语文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出综合素质水平高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晨.文化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0).
1“因材施教”与“因材施学”的区别
1.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给予个性化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注,并在教师针对性的指导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解决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能够促进优秀学生的优化,落后学生的提升;但是该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对教师的要求过高,需要教师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解。如果教师肩负的教学任务过重,教授的学生过多,就很难全面实行“因材施教”。而就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来看,绝大多数高校都将英语作为公共课程,由一个英语教师负责多个年级和专业的教学。因此,严重缺乏“因材施教”应用的环境,无法发挥出“因材施教”应有的作用。
1.2”因材施学”
“因材施学”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全新观念,与“因材施教”不同的是主要站在了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视角对高校教育教学进行认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这种教育思想能够弥补“因材施教”的不足,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到教育教学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提升,并在不断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及良好的探究思维。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高校中进行有效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能够永续的发展下去,成为工作中的栋梁。由于“因材施学”理念与现代推崇的生本思想、素质教育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因材施学”较“因材施教”更具发展潜力,在现代教育中其可以与“因材施教”结合在一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促进,让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上获得更大的进步[1]。
2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因材施教”存在的困难
2.1教师工作过重,个性关注不足
要想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实行“因材施教”就必须要打破之前统一的教学模式,强化高校英语教师与个体学生的交流,并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从中找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扬长避短”的学习。要想实现这点的前提是高校英语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辅导。就现在的高校英语教师而言,由于工作量过大,授课任务较多,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频繁的互动存在一定的困难,更谈不上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了解。很多高校在英语教学方面都采取大班授课,高校英语教师有时要面对多个专业的学生。因此,在实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
2.2脱离现代教育,限制学生发挥
现代教育已经对教师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求教师要逐渐对自身主导地位进行调整,给学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场所。就高校英语教学来说,在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现代教育进行充分的认识,高校英语教师为了促进“因材施教”的实现,一直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着全面地掌控,而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安排,被动地配合教师制订的针对性方案进行学习。这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挥,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初衷,使绝大多数学生的潜力被抑制,难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2]。
2.3教学灵活度差,忽视成果评价
现代高校英语教师在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中,采取的手段过于强硬,事先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由教师独立制订,学生是否愿意接受以及学生在执行该方案后是否能真正获得进步都没有得到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视。高校英语教师制订的部分针对性策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仍存在较大的出入,如果高校英语教师不能灵活地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硬性的对教学方案进行执行就很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英语教师在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存在着“重形式、轻结果”的现象,忽视了对“因材施教”教学成果的评价,导致高校英语“因材施教”教学难以得到大跨度的提升。
2.4违背公平、公正,忽视一视同仁
“因材施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即教师只有在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按照学生学习的情况、接受能力等进行划分,才能保证“因材施教”的顺利进行;但是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之间的差异会更加明显,部分表现较差的学生会在心理上出现一定的落差,并且因为教师的差别性对待而产生自卑心理,不仅难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进行提升,反而还会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阻碍。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实行公平、公正的教学,而“因材施教”的进行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公平、公正的教学理念,忽视了一视同仁在教学中的应用。因此,会造成高校英语在教学过程中的矛盾,不利于高校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3“因材施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3.1搞好应用协调,明确应用目的
“因材施教”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推动效果不容忽视,应加大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为了对“因材施教”产生的问题进行弥补,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将“因材施学”理念引入教育教学中,使“因材施教”与“因材施学”相结合,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首先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搞好两种教学方式的协调,通过“因材施学”对“因材施教”产生影响,针对在“因材施教”中存在的弊端和较为陈旧的思想理念等进行改革和剔除,进而将两种教学模式组合到一起构建出新的教学模式;其次在进行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高校英语教师应明确“因材施学”应用的意义,改变之前固守成规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进行创新精神的应用,才能为“因材施学”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2做好学生引导,加强学生了解
无论是“因材施教”还是“因材施学”实质都是对学生进行有益的促进,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高校学习,并且二者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给予配合,只是前者要求学生进行被动的配合,而后者则要求学生进行主动的配合。在实际教育中,要想搞好主动与被动之间的转换,强化学生对“因材施学”的理解是关键。高校英语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改革之中[3],并向学生介绍“因材施教”与“因材施学”的区别,让学生加深对“因材施学”的了解,进而掌握“因材施学”应用的各项要求,可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积极配合。高校英语教师还应该做好教学氛围的改造。与“因材施教”不同,“因材施学”要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自由,要让学生置身于该种环境之中,逐渐摆脱课堂学习的拘谨感,可以进行更加灵活、发散的思考。
3.3培养学生爱好,鼓励探究学习
由于“因材施学”的主体为广大学生,所以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辅导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对自身进行不断的提升。这样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师精力不足、关注度不够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行“因材施学”的主要难题。广大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尝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首先高校英语教师需要找到学生对英语学习排斥的原因,并在对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掌握绝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并从这两点出发,分别进行英语教学问题的解决以及英语教学内容的调整。这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度会有所改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爱好。其次搞好探究教学是实行“因材施学”的主要手段之一,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对探究学习充满信心,并愿意主动进行英语知识方面的探究。当然为了减少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影响学生探究学习的质量,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对探究学习进行一定的变形。例如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实践探究等,通过探究形式的丰富,让学生减少对探究学习的抵触感,增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4]。
3.4搞好师生沟通,搜集学生意见
“因材施教”之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出现问题,主要就是因为高校英语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方案制订的过程中过于主观,而忽视了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实行“因材施学”的过程中应该吸取之前的教训,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分析,并与“因材施学”融合到一起。首先高校英语教师必须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建立起友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学生心底的声音,得到学生最真实的回答。如果仅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信息征集,则很难得到学生最真实的回答,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对问卷敷衍了事。由此可见,搞好师生沟通,应该是促进“因材施学”应用的有效前提。其次高校英语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搜集。除了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外,高校英语教师还应该多对学生进行观察,并利用现代的网络社交软件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这样更利于高校英语教师了解学生的需要,进而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满足。
4小结
“因材施教”与“因材施学”都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前者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一些缺点和弊端。因此,应该促进前者向着后者转化,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进而使高校英语教学能够通过哲学的审视,对“因材施教”和“因材施学”进行有效地应用,实现高校英语教学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宝泉,文梅其其格.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因材施教[J].前沿,2008(2):64-65.
[2]陈小菊,叶卫东.一视同仁与因材施教:教学公平的两难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3):16-17.
[3]何培芬.开放教育学生学习风格与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1):66-68,90.
摘要:全英语教学的发展需要开发课程门类,本文分析了上海高校金融专业全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并对国外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进行调
>> 上海高校全英语教学课程比较与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全英语教学的探讨与分析 探讨高校转型下的《高校基础英语教学》课程新教学模式分析 高校英语教学课程录制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常用的英语教学法比较与分析 中新合作办学数学课程全英语教学评析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全英语教学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全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功能材料学》课程全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课程全英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留学生全英语教学探讨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全英语教学实践 全英语言环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试分析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 高校英语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应用分析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分析 关于改进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分析 多媒体技术辅助高校英语教学利弊分析 高校英语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项目(编号:YR0153101)。
作者简介:傅倩(1983-),女,山东烟台人,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与学科服务部,馆员,研究方向为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孙济庆(1952-),男,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正高级,信息管理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和数据挖掘。
【关键词】英语;高校;教学
一、高校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英语教学在各大高校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大学课程的前两年都设置了英语课程,并且课时在各个学科中也算是比较多的。虽然,英语教学在高校中的重视程度足够高,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教学模式单调。目前很多在校大学生在初高中时接触的英语课程就是以老师将可为主的教学模式,大部分人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的学习英语。然而,进入了大学之后,只不过是讲课的老师水平比以前高了,但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一成不变,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到厌烦。英语本来就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如果各大高校不能在教学模式上进行革新,就很难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就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很难提高。因此,单调的英语教学模式是目前各大高校英语教学的普遍状况。
(二)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当今的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虽然,大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其能力就比别人强。因此,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以及抬高他们找工作时的身价,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大学生的自身能力。英语作为各行各业从业者的必备技能,俨然已经成为就业时各大企业首要考虑的因素。然而,目前各大高校普遍注重的是学生的英语成绩,很少强调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这就会造就一大批“高分低能”的英语人才。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也不利于我国人才的衔接。
(三)评估方法不合理。应试教育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教学模式。在如今这个世界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年代,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的人才并不一定能满足这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更好的与社会需求接轨,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潮流的人才,各大高校就要改变以前对英语水平评估的方法,制定一个更合理的评估指标。不能单单依靠英语考试的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
(四)英语教材单一。不论是各个学科的教学,教材都是知识的载体。一套好的教材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老师传授知识。然而,目前各大高校使用的英语教材都过于单一,有些甚至还是很多年以前用的老版本。这不但不能使高校英语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更不能丰富学生的英语课程。长期使用同一款教材教课,也会使老师厌烦,感觉教学没有新鲜感,这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下降,同时也不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
二、高校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由于,高校的课程安排者以及教师对与高校教学目的的认识不够清楚,就使得教学模式的选择不合理。没能够找到合适的,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的教学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高低。因此,教学目的不明确是形成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理念不合理。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由于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理念不是很合理,所以导致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评价指标不符合现实情况下的要求。考试成绩只能说明一个学生的基本英语知识的好坏,并不能反映出一个学生是否能很好的应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提高对应用型英语的重视程度。
由于目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能很好的把英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运用到和外国友人的沟通中的人才才能收到各大企业的青睐。因此,各大高校要提高对应用型英语的重视程度,注重对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有足够的重视,才能有制定各种培养方案的动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教学方案的改革。
(二)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针对目前各大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单调、老套的现状,我们要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寻找出一种符合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只有在教学模式合理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高校英语教学不能单单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还要开设各种互动模式的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训练自己英语应用能力的机会,多于外国友人沟通,在不断的交流中学习英语。这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提高师资水平。因为教师是教学的发起人,所以良好的师资是高校教学水平的保障。为了提高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各大高校就要重视对师资的培养和投入,不但要招聘更多更好的老师前来教学,还要加大对各种教学设备的投入。陈旧的教学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要注重教学设备的更新,要做到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定期组织教师去优秀的学校学习英语教学新方法和新理念。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英语教学;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并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学所培养的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不是很强,导致学生无法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中占据优势,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没有将英语教学与就业有效联系,导致英语教学出现许多问题,制约了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
1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1英语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英语教学长期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并没有将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因此在英语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不太科学的情况。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不能体现出英语知识的重要性,而仅是强调英语语言学习。在高校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中没有把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作为参考,导致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是很强。其次,没有将学生就业融入到英语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学习与今后的就业应该是紧密联系的,尤其是在市场竞争逐渐趋向激烈化的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市场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逐渐加大,但是由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与学生就业联系在一起,导致英语教学仍旧存在以传统的词汇、短语等作为英语教学中主要内容,并没有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上,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足,很难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
1.2教学模式发展滞后
高校目前虽然已经认识到学生就业的严峻性,但是在英语教学模式上仍旧没有得到改善,尤其是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仍旧采取传统的课堂说教模式,而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没有被广泛地应用于英语课堂上,导致传统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另外,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是教学中的重心,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开展,比如说:教学的进程、教学计划方案等,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英语学习,在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就是对英语词汇以及语法的学习,无法应用于实际的交流中,这就导致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很难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1.3教学目标出现偏差
高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在目标设定时,并没有与学生就业联系,导致教学的目标出现偏差,而且也正是由于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很难找到明确的目标。比如说:目前高校仍旧以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最终的评定标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把学习的目标定性为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在实际中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导致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相对较弱,英语的应用能力不是很强,使学生很难在今后的就业中充分发挥出优势。
1.4教学的内容与实际需要出现脱节的情况
在高校教学内容的设置中主要是以英语教材为主要的依据,但是高校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很难满足时代的需求。另外高校英语教材更加偏重于对词汇以及语法讲解,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不是很紧密,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把所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制约了高校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
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发展趋势
2.1英语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
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乎着社会民生问题,而且关系着学生个人今后的发展问题。因此高校要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增强就业优势的主要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当成是根据出发点,根据高校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案等,科学合理的对课程体系进行规划,从而使英语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全面发展,从而为今后进入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2.2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仅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根本需求。英语作为语言学科知识仅是依靠传统的讲解无法让学生更深层的理解,因此高校可以把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比如说:英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室为学生营造英语语境环境,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英语语言以及背景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原版英语影片片段或者是歌曲等让学生赏析,不仅能够改善英语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现状,激发学生对英语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够展现出英语特有的魅力,使学生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教学设施为英语专业学生模拟应聘现场或者是工作场景等,从而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的环境,从而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英语知识展开学习,进而增强在今后就业竞争中的实力。
2.3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高校英语教学要取得快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定制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提升就业优势的根本保障,也是高校发展的前提条件。而要完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高校要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说: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获取英语信息能力等,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也要从自身做起,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力资源发展需求,确定自身发展的方向,不断促使自身的各项能力都能够得到增强,以增强自身在今后就业中的竞争优势。
2.4更新教材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英语教材是学生获取英语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因此,英语教材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要取得长远发展,就需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改革创新,首先,英语教材要不断改革创新,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必须新颖而且信息要真实可靠,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加及时的信息,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其次教材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就业相互联系,比如说:需要具有工作技能方面的知识以及针对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源,这也是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根本前提。再次,英语教材的内容还需要与实际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实际运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的根本需求。
3结论
随着时展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传统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要以就业为导向,明确英语教学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以及更新英语教材内容是新形势下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要更好地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要积极努力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也需要学生自身的不断地努力。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丰富英语教学课堂气氛,加大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自身要认清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势,根据自身的优势以及兴趣等合理规划自身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今后的就业中发挥出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璐,李宇,陈国新,等.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理论观察,2015(6).
关键词:高校;艺术生;英语教学
艺术生在读大学之前,通常都会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专业课方面,以至于没有充分的时间学习文化课,尤其是英语,导致艺术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校艺术生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高校艺术生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艺术生普遍注重于专业课的学习,而由于英语的学习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同时高考对艺术生的文化水平要求相对偏低,大部分学生都减少了学习英语的时间,而是花费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因此很多艺术生都存在英语成绩差、语言知识薄弱、词汇量少、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低等不足[1]。
(二)英语学习兴趣低
艺术生往往只对专业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其他科目兴趣不高,尤其是英语学科。很多艺术生觉得英语学习既枯燥、又无用,同时还需要长时间来巩固知识,因此盲目地认为英语学习不但耽误专业课,同时不具备适用性,这种错误的思想使得艺术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高。
(三)教学方式滞后
教师在对艺术生进行英语教学时,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本身专业课的结合,导致艺术生对英语的实用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2]。
二、构建高校艺术生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教材
对于高校艺术生而言,选择合适的英语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在语言规范的前提下,选择难易适中、趣味性强、实用性强的教材,保证艺术生不会因教材过难而对此产生排斥。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教材、电子课程等,从而激发艺术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教材上要把握好实用性,让学生在学习之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学有所用,避免学而不用的情况。
(二)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
艺术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而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一些教师为了不影响教学进程,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很多原本就知识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吃力。所以,教师在授教之前必须对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进行夯实,在教学中不让基础差的学生掉队。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教师要不断地进行鼓励,并加强与其课后的学习沟通。
(三)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在艺术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一些与日常无关、难度较大、适用性不强的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精简,注重适用性强的知识点,增加与艺术生专业课相关的英语知识点。比如,增加与艺术生本专业相关的英语单词的教学,将英语教学和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3]。
(四)改善英语教学方法
对于艺术生的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应不断改善英语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应该发挥艺术生本身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比如,学习歌曲的艺术生可以唱英文歌曲,学习舞蹈的艺术生可以以英文歌曲伴奏进行舞蹈表扬,学习画画的学生可以以英语单词为题材进行画画,将学生的专业课与英语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加强师生感情
在当前的高校课堂上,由于学生众多,教师很难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互动,师生间的感情很难得到有效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艺术生而言,学校应该多组织艺术院系的学生、英语教师及导员的互动,让艺术生与英语教师有良好的关系,这样能够加强艺术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后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听取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建议和想法,从而在增强师生感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4]。
三、结语
在高校艺术生的英语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地了解艺术生的现状,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对艺术生的英语教育模式,使艺术生能够把英语学习同专业课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融合,让英语学习有更强的适用性,使学生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聪.基于“基础+专业”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构建[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2]韩荣.构建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路[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0,15(6):167-168.
[3]孙慧聪,吴琣.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对策研究: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J].才智,2015(9):20.
关键词:高校英语;传统教学;教师素质;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01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007随着当前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语的影响也愈发广泛。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教学机构,高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知识水平的发挥。如何有效解决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培养素质更高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
一、吸取传统教学的可取之处,与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相结合
新课改的推行并不是意味着让我们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发掘出可取的部分进行保留,和当前与时代相符的部分结合起来,创新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中,不可否认是存在一部分问题的,但是,其优势也是存在的。现代化的英语教学方式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网络化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推行和普遍。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善,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弊端做出改良,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和传统的板书教学互相集合,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教师可以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也能够和其他的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取长补短,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促进学生参与到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强化高校师资建设,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强化高校的师资建设,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是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总的来说,为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其一,促进高校英语教师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定期组织不同学院英语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活动,让英语教师在不同的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高校的英语课堂内容中,已经不仅仅是和英语相关的知识,还包含社会、历史、地理、政治等等各方各面的内容。英语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运筹帷幄,必须要对于这些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调动起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和教学中。
其二,促进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提高依然少不了学校的组织和参与,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促进不同科目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不断强化对于教师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加深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理念,鼓励教师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不断地在英语教学中创新和探索。
三、因地制宜,对于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教材和教学方式
春秋战国的时候,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而这一观点则贯穿在整个中国社会的教育之中,即便是在当下的教学,因材施教也是一项非常科学的教学方式。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风土人情、社会条件等等的影响,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特色,也就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学生在个人素质上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
针对当前的教育不平衡的现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高校英语教学,不能够片面地强调追求先进,好高骛远,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逐渐向着先进的方向发展。所以,高校的英语教学需要和当地的教育现状相结合,真正做到坚持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够真正从中获得知识和帮助。
四、促进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改善当前的英语评估体系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压迫和约束,学生是永远学不会的,最主要的是需要学生去主动学习,自主地将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真正发挥出英语的语言作用。通常情况下,高校的学生都不再是小孩子了,他们有着一定的分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做出分析之后加以引导,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教学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有趣之处,而不是对英语敬而远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从不想学习到愿意学习,再到主动学习。
【关键词】英语教学 微课 应用
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来说,其课堂时间比较紧,而且教学内容比较多,难度比较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难完整全面地讲解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导致学生对于教材的内容掌握的不足,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微课的出现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形式,而且能够实现对英语课堂的补充,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使学生自由地安排英语学习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了便利。
一、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1.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充分地应用了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而且它扩展了高校英语教学的空间,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它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特别是在手机不断普及的情况下,能够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便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受到英语的乐趣。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中,过分地重视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少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找不到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心理。高校英语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借助微课的教学方式,能够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使英语教学能够回归其语言教学的本质,最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英语片段纳入到其中,使英语语言的学习充满乐趣,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人文情怀,受到英语文化的人文熏陶。微课的应用能够塑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积极地投入到了英语学习过程中。
2.微课教学具有比较高的灵活性。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其课堂时间比较少,学生的自由时间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微课教学形式由于具有比较好的灵活性,能够满足学生自学的需要。学生可以在图书馆、宿舍等来进行微课的学习,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为微课的实现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安排英语学习的时间,而微课形式正好满足了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微课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学生可以在空闲时间内进行学习,具有比较高的灵活性,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课堂的束缚,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此外对于大学生来说,微课的时间比较短,符合大学生阅读信息的习惯,例如大学生可以在微信群中阅读相关的微课的信息等,这些形式还具有一定的娱乐味道,能够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新的体验。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应用手机来播放微课,使学生能够随时沉浸在英语氛围中,最终完成英语的学习。
3.微课的针对性比较强。微课是教师结合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所制作的,所以在其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针对性比较强的优点,能够及时地回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微课的内容比较清晰明确,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某个阶段英语教学的难点,实现对英语知识的延伸。微课一般是针对英语教学中的难点知识进行的概况和总结,所以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它能够实现对课堂英语教学的补充。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应用微课的优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知识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应用微课的特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知识点的讲解上,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相应的英语知识。
二、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重视微课的制作。微课的质量对于英语教学的效率具有比较大的影响,为了充分地发挥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和价值,应当重视微课内容的制作,这是微课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借鉴其它教师的经验,甚至可以借用其它教师制作的微课内容来丰富自己的微课体系。在内容的选择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对英语的需求来制作相应的内容。在微课题材方面应当努力实现一课一题的方式,而且题材内容应当和教学内容相互配合、协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还应当重点关注其中的难点以及重要的问题,这样能够及时地满足大部分学生答疑解惑的需要,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微课的兴趣。在安排微课内容时应当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突出重点,把握好内容的节奏,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英语教学。在微课制作上应当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微课与课堂教学的有机配合。在内容方面应当采取多元化的策略,例如可以设计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由学生之间进行分组讨论;也可以由教师主导讲解教学内容,回应学生的需求;还可以进行师生互动,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参与英语教学中。
2.微课片段的应用。微课本身的时间比较短,可以利用其片段的优点来展开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内容比较多,难点和重点内容也比较多,教师难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个学生,这样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以片段的方式来讲解和演示其中的重点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按照英语教材的内容的段落划分来制作微课片段,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相应的微课内容。通过这种片段式的教学方式,将英语中重要的内容按照段落的次序来制作成为一个系列的视频,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师在制作视频片段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时间和数量,一般在3-5分钟之内,时间太长容易引起学生厌倦,时间太短则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清楚知识点。在微课片段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丰富微课片段的内容。在内容的设计方面应当考虑到其有效性,拉近学生与的距离,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比较经典的英语电影片段放到微课中,在播放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英语文化和习俗等,或者了解教材的背景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关键是应用,微课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薄弱,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足。微课教学方式的出现则能够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微课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微课的内容开展讨论和互动,可以在微信群中互动,这样能够进一步地答疑解惑,并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积极性,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将一些教材中比较复杂的英语句型放到微课中,指出其中的难点,进行结构分析,然后可以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对微课的内容进行讨论,找到微课中的不足,便于及时改进;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并且制作成微课,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识。教师可以将课堂中讨论到的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进行针对性的答疑,这样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拉近了学生与英语之间的距离,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兴趣。
三、结束语
新的技术带来了教育科技的进步,也丰富了高校英语教学的形式,对于促进英语教学也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微课形式的应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在网络不断普及的情况下,微课形式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在新时期下教师应当充分地借助微课来有效地拓展英语教学的空间,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史艳兰,罗娟.探讨高校英语课堂中微课教学的应用及其误区[J].新课程学习(下),2015,05:145-147.
[2]张小莉.浅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5,21:108-109+123.
[关键词]偏误;废除;测试;纵向比较
英语教学测试是教学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故此在教学研讨中受到格外重视。高校英语教学界围绕教学测试改革一直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其热点就是四、六级一类统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全国性统考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和英语专业在教学测试这一重要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本质是要应试教育的测试,还是要素质教育的测试;是要制约现代英语教学的测试,还是要促进现代英语教学测试的问题。
一、近几年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争议和走向
1·围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激烈争议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1988年创立的。当时,把外语作为工具速成的指导思想淡出; 1985年和1986年分别开始实施的理工科教学大纲和文科教学大纲合二为一,1999年颁布了新的教学大纲。四级考试被确定为“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999)。随后,四、六级考试逐渐被高校和社会赋与不堪重负的功能,以及四、六级考试本身具有重大缺陷,这些都在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强烈的争议。对四、六级考试典型的批评和争议主要集中于以下多个方面:
1)我国地域广阔,各高校生源和师资条件相差悬殊,全国统一考试,不具合理性(牛强,2001;韩宝成,2002;刘润清,2003;井升华,1999等)。
2)考试的效度不高。毕业论文 片面追求信度而牺牲效度。考试基本遵循了结构主义类型的测试模式,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忽视对语言能力实际运用的考查,尤其是输出能力的考察,很少考查到交际能力(韩宝成,戴曼纯,杨莉,2004;牛强,2001;韩宝成,2002;肖云南,罗晓英,2002等)。
3)既然四、六级考试是按教学大纲设计的一种教学考试,是为了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达标,而不是为了比较和选拔,大学英语考试就不应该设计成常模参照型考试,而应该是一种标准参照型考试(韩宝成,戴曼纯,杨莉芳,2004等)。
4)考试被异化为领取学位的必要条件,学校排名的根据,社会招聘的必要条件(岑建君,1999;牛强,2001;张绍杰,2003等)。
5)应试教学严重冲级击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导致多选题泛滥,给教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韩宝成,戴曼纯,杨莉,2004;吴树敬,2003;艾治琼,雷芳,2002;阚跃明,陆琳,2000;刘润清,2003等)。
在四、六级考试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强烈批评的同时,也有赞同或中庸之见。主要意见为:
1)考试效度和信度高,设计科学,组织实施严格,成绩显著,并得到社会承认,逐渐成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杨惠中,Weir,1998)。四、六级测试是迄今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评估的最好体系,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张新元,2004)。
2)四、六级考试从一开始就重视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硕士论文 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实践证明,收到很好的效果(陈祖芳,2004)。
3)对四、六级考试的质疑主要源于对它的认识偏差和尚欠科学的教学管理,责任不在测试本身,它的成绩是主要的,不足是次要(张新元,2004)。
4)不是考试误导了教学,而是对考试不正确的态度以及不同的教学理念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低下(程冷杰,秦秋,2004)等。
5)如果有用人单位拿英语测试成绩作为录用员工的标准,那更是南辕北辙,混淆了测试目的和用途,与测试本身无关(张新元,2004)。
对四、六级考试持批评意见者居多。关于四、六级考试的前途,批评者给出3种意见:一是功成身退;二是社会化(从高校退出,不再与教学有关);三是彻底改造(例如,大量减少客观试题,听说读写加权相等)(刘润清,2003)。
2.从《大纲》到《要求》看对测试要求的变化
面对主要因扩招而发生了极大变化的高校英语教学形势和对四、六级考试批评的巨大压力, 医学论文 2004年国家教委公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如果把《要求》和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作一对比,就会发现,两者的显著不同除去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由“读”是第一位,转变为“听说”是第一位,以及《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做出明确定义,强调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3项内容,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之外,《要求》还对统一的教学测试做作出了显著修改。《大纲》承认,全国高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入学水平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学校学生的入选水平也有一定差别。因此,要因材施教,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达到基本要求。《大纲》规定:“把四级定为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这是本大纲的一个重要决策。”而《要求》则认为做出了灵活的规定:“学校可以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单独命题组织考试,也可以实行地区或校际联考,也可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这就打破了四、六级考试这一原来的统一考评标准。这一重大变化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表明,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英语教学四、六级统考的坚冰即将被打破;随TOEFL考试在中国兴起的源于结构主义的考试模式受到充分质疑,高校英语测评的种种弊端不但引起广泛关注,而且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近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着手进行改革,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也对试题进行了改动。它们的共同变化方向都是增加主观题和听说等输出技能的分量,以提高效度。这是积极的动向,尽管问题并未彻底解决。但是,对四级类统考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这场讨论的终结,因为这场讨论的意义并不限于这些统考。统考是一根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指挥棒,必然上行下效。所以,这场争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英语教学测试已经走入迷途。我们必须跳出某一特定考试,重新整理思路,回到考试测评意义的起点,才能看清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二、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偏误
1.测试和教学的关系
从功能角度来说,测试可分为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ing),能力测试(aptitude test)、分级测试(placement test)、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课程评估测试(program evaluation test)和科研测试等数种。诊断测试是用来为学生和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反馈信息,作为改进教与学之用,成绩测试是为课程评估之用(Henning G, 1987);但也有专家认为,成绩测试是为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诊断测试是为考察改进教学和改进教学计划(刘润清,韩宝成,1991)。不管怎样,我们不妨把其中和英语教与学联系紧密的测试称为教学测试。教学测试是英语教学常用的重要的评估手段,用来考察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和学生同时获益于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与学。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考试都属于这种测试。它受到某个教学大纲的制约和规范。语言能力测试,即水平测试和教与学并无直接联系,因为水平测试的目的是比较和选拔,与教学大纲无关。英语教学测试不但服务于教与学,而且对教与学两个方面产生反拨作用。设计良好的教学测试会给教学带来裨益,产生正反拨作用,而设计不当的则给正常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冲击正常教学。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测试,就存在严重的偏误,给教学带来严重的影响。
2.当前教学测试的偏误
1)当前高校英语测试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入学水平相差极大的各高校在校生以水平测试的方式进行学测试,职称论文 冲击了正常的教学和教学测试
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以及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以下统称为四级类统考)都是以教学大纲为框架设置的教学考试。毫无疑问,其初衷是检查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学实施情况,作为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改进教学参考。但是,如前所述,以全国统考方式进行的四级类统考弊端丛生。其最致命的根源,就是它以全国水平统考的方式对入学水平相差极大的各高校在校生进行教学测试。这种方式,使四级类统考先天带上了比较、选拔甚至是淘汰的性质。加上考试本身的缺陷,使全国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学出现了偏离教学的应考趋势。尽管2004年公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在对学生的考评方面强调全面评估,对高校参加四级类统考与否不做统一规定,但是四级类统考对考生而言仍是必过的、事关重大的一关,甚至与毕业和学位联系在一起,而且是求职必备的资质之一。学生要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要找工作;教师要晋升;校领导要学校的名次;用人单位要录用毕业生;甚至户口能否进京,所有这些无不与四级类统考紧密联系在一起。一项为检查教与学的教学测试被异化为水平测试,成为可以给一个人和一个群体带来重大后果的“高赌注”考试(Madaus,1988,转引自韩宝成等,2004)。由此,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学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做模拟试题,把本应阅读名著、进行正常训练的时间都给了应试训练,甚至不少学生放弃课堂参与,专攻试题。因为正常的学习,与四级类统考试题并无直接联系。这对知识类课程冲击尤为严重。有时,教师也不得不抽出部分课时,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公布两年后,四级类统考对教学的冲击没有改善的迹象。
2)技能课教学测试重视语言知识和形式的考查,忽视语言技能的考查
目前在高校英语教学测试中,仍然普遍大量使用客观多项选择题型。这种随托福考试兴起而兴起的测试模式今天受到广泛质疑。它的题型源于结构主义,强调语言知识和形式的考察,却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高信度,低效度;通过训练可以在原有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分数。但是,这种出题方式却广泛存在于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各科技能课教学测试之中。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①各类社会英语水平测试中,有大量的客观选择题,即使在改革后的四级类统考中也占相当比重。为了准备和迎合四级类统考,客观题的大量使用就在情理之中。②近年扩招,教师任课负担翻两三倍者十分普遍,教师在期末判卷时疲于奔命,而这些客观题判分容易,快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因此成为首选。③扩招导致入学水平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客观选择题仍然是让低语言能力者提高分数的快捷方式。为保证合理的及格率和考试成绩的常态分布,客观选择题也是一条出路。
3)英语专业教学测试重视语言技能的考查,忽视文化知识的考查
这种错误倾向是十几年来大的教学测试气候造成的,英语论文 主要存在于英语专业的教学测试之中。首先,英语专业的四级考试和八级考试主要是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考试,尽管在八级考试中尚有15%的英语专业知识分。虽然《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四级与八级考试的重点是测试学生的语言能力,因而不可能全面检测《大纲》所要求学生具备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但是,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分数长期以来被当成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标志,在升学就业等重要方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种错位造成本来是为专业技能教学测试的四、八级考试成了学生的生命线。其次,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哑巴英语的批评也对技能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压力,相对而言,知识的学习就退居其次。于是,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技能基本功几乎成了学生学习的全部。这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实践中产生了严重的重技能轻知识的倾向。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课程包括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英语专业知识课是有关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性课程,而相关专业知识课则是指与英语有关联的其它专业的知识性课程。在考评中轻视知识性课程造成学生知识性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把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技能课学习,准备四、八级考试,而对知识性课程考试则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应付了事。学生在知识性课程教学中逃避课堂参与,自己做四、八级考题已成为常见的现象。部分教师也认为知识性课程与四、八级统考关系不大,乐得让学生轻松过关。重视语言技能学习,忽视文化知识学习的倾向是一种片面的、功利的倾向,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相背离。
三、高校英语教学测试需要改革的几个重要方面
1.取消四级类统考、以教学测试的“纵向比较”为基点,以测试的“横向比较”作为参考这里的“纵向比较”指一个教学单位(如,学校、班级或个人),在高教英语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测试结果的比较,具有“历时性”;“横向比较”是指同一历史时期,各个学习单位在同一学习阶段的测试结果的比较,具有“同时性”。显然,各校英语四级类统考成绩的比较就是一种横向比较。如前所述,原来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学生入学水平相差不大,扩招使得入学学生的水平差距拉大。这种差距的拉大并不明显体现在同一所学校内,而主要是出现在校际。通过数年学习,用同一个标准去做全国统一测试来检查教学质量是否达到同一要求是几近荒唐的。尽管《要求》将其降低为:对于教学目标的评估,学校可以有包括自己命题、联考和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几种选择,但是,根据最新消息,教育部目前仍然认为,对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提出课程要求和标准,以设立考试等方式进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四、六级英语考试仍然是评价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标准(教育部发言人,转引自《北京考试报》2006)。这就从《要求》后退了一步。蔡基刚(2004)曾认为,由于《要求》取消了参加四级类考试的统一要求,学校在学时数安排和课程设置上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有利于各个学校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真正做到按需培养,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由于没有统一的要求和分级,就没有必要规定统一的分级考试。可由各个地区、学校根据课程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大纲标准设计和组织考试。这种考试由于规模小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就变得可能。至于是否要参加标准化的国家四、六统考,这就成为学校或个人的行为。如此,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看来,这种预期似乎是乐观了一些。可以预料,应试之风、统考对教学的冲击以及高校和社会对统考成绩的曲解和滥用仍将继续存在。
1)取消四级类统考,代之以统一的“目标测试练习”
正确的做法是,取消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统考,把四级类统考这种全国大排队的横向比较手段替换为对应一定学习阶段(比如学期或学年)的“目标测试练习”,统一下发给各校,这种练习题目对应英语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要求,每份试卷可依难度分成三级,由各校根据学生情况自愿挑选使用。学生做完练习后由各校自己统一判卷,这种方法有下述优点:①由于统一制卷,各高校可以通过练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水平在全国高校水平中的定位。②由于练习不上交,可以切实检查教学质量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差距,学校不必担心排名问题。③学校也可以选择把练习作为期末考试,以便检测教学质量,这样做,使得考试难度易于把握。④学生没有一考定终身带来的毕业、就业压力,自然回归课堂,应试冲击教学的现象自然消失。校际没有了排名问题,学校自然回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正常的教学管理。⑤英语四级类统考的取消,将为社会节约大量的资源,首先是考试资源,因为如果为了选拔,社会上已不乏各种水平考试可以利用。当然,还有印刷应试书籍用的纸张和包括学生应试培训费用等方方面面。用横向比较做参考的办法,符合教学测试的初衷。至于说废除四级类统考国家教育部就无法对高校英语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问题,大可不必忧虑。大学成百上千种专业,都没有进行统考,为什么英语教学不统考就过不了日子呢?
2)注重“纵向比较”
另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学测试应在“纵向比较”上下工夫。也就是从发展的、“历时的”角度观察和研究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上有多大提高,以作为检查教师教学和对学生进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估的依据。首先,在扩招的情况下学生入学水平的差异很大,用统一的教学测试已经失去了检查教学的意义。其次,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的主要个人差异包括:年龄、语言学能、学习动力、学习策略等。根据一项全国性的实证调查研究,对语言学习成绩方差解释能力最强的个人差异变量是语言学能和学习动机(刘润清、吴一安,2000)。而语言学能被认为可能是天生的(Carroll, 1981,转引自蒋祖康,1999)。因此,学习动机在可变个人差异中占有第一重要地位。罗得·埃利思(Rod Ellis,1997)认为,学习动机是对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进行预测的强有力的因素,而动机的强弱也可以由学习者先前的学习结果获知。语言学习成绩低下一般是学习动机低下的反映。我们可以看到,在低入学水平段进行教学的教师,不但要面对低入学水平学生与高水平四级类统考要求的巨大差距,还要面对学生作为低成绩学习者的低学习动机,教学任务不可谓不艰巨。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把检查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纵向比较,着眼于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提高了多少,就能比较科学、公平而又客观地评价老师的付出和学生的进步。同时,得益于上面所说的统一的“目标测试练习”作横向比较的参考,教师也能清楚地看到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使学生的水平最终达到要求。纵向比较可以是针对个体的,也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还可以校全性的;比如说,学校可以对各级入学的学生以入学统测为开端,每学期测试一次。这样就能跟踪检测到教学质量的变化,对教学进行动态研究。同时纵向测评的成绩也可作为对学生、班级以及全校进行形成性评估的依据之一。
2·技能性测试和知识性测试并重
对英语专业教学而言,应该扭转重技能轻知识的倾向。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大纲建议专业技能课安排65%左右的课时;专业知识课安排15%左右的课时;相关专业知识课安排20%左右的课时。尽管知识课的总课时35%仍比专业课的65%少得多,但是考虑到技能课耗时费力,应该说,在重要性上,两方面是平分秋色的。英语专业培养出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决不是言之无物、毫无人文素质可言的听说翻译机器,而应该是博学多识、高素质、全面发展的英语人才。测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测试不但是对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反馈,也是对教与学的暗示和“反拨”。重视技能测试的同时加强知识型课程的测试,就会强化知识型课程的教与学。如前所述方案,四、八级统考取消后,代之以英语专业的统一“目标测试练习”,其中按适当比例———比如50%对50%———安排技能和知识的题目,加强主观题型,弱化客观题型,就会纠正重技能轻知识的倾向。另一方面,知识性课程的期中期末考试也应当加强主观题,尤其要加强测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灵活题目,把重点放在考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把知识型课程的学习从死记猜题中解放出来,在与现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配合下,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3.增加主观题型减少客观题型,提高测试效度
在各项教学测试中,应该加强主观题,减少客观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的数量。留学生论文首先,尽管多项选择题可以做到信度高,判卷快,但是,对技能课而言,只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的考察,不能有效测试语言的应用能力;对知识课而言,过多的多选题使考试不能考察学生用英语语言能力和相关知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表述独立见解的能力。“语言测试首先考虑的是测量的效度,如果一项考试信度很高,但效度不高,也就是说没有考到应考的内容,那么这样的考试有什么用呢”? (杨慧中,2001)在知识课的测试中,尤其应该增加问答题和短文写作题的份量,因为书写能力占语言输出能力的半壁江山。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测试的正反拨作用,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放弃平时不努力,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寄希望于猜题、六十分过关的消极学习态度。其次,可以使考试分数真正反映学生水平。分数的公平合理可以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
测试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步入歧途的高校英语测试已对高校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工作总结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测试改革。首先,对扩招后入学质量差距很大的全国高校在校生进行学测试来进行教学质量监督是可行和必要的这样一种看法必须扭转。应该以上、中、下3种水平的统一“目标测试练习”代替四级类统考,练习水平由各校自己选择,自己判卷,成绩不上交。这样,各校可以了解差距,改进教学。同时,重视纵向评价个人、班级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其次,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努力扭转教学测试中重专业技能考察,忽视专业文化知识考察的倾向,使学生不但能掌握熟练的语言技能,而且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最后,压缩四选一题型的比例,增加主观题型,把重点放在测试学生应用语言的交流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上,从而提高命题效度。进行以上三项改革,就可以基本刹住目前应试之风,使作为英语教学重要环节的教学测试成为促进教学和保证现代英语教学理念得以顺利贯彻的有力手段。
[参 考 文 献]
[1]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7.523.
[2]Henning, GAGuide to LanguageTesting:Development,Evaluation and Research[M]. Heinlw Publishers,1987.1-3.
[3]艾治琼,雷芳.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7.
[4] 北京考试报记者·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称四六级英语考试不取消[N]·北京考试报,2006-07-01.
[5] 蔡基刚·试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原则和精神[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1.
[6] 岑建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6.
[7] 程冷杰,秦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四六级考试[J]·外语界,2004,(6).
[8] 陈祖芳·学术讨论要尊重事实[J]·外语界,2004,(1):74.
[9]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1] 韩宝成,戴曼纯,杨莉芳·从一项调查看大学英语考试存在的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18,19.
[12] 韩宝成·高校学生英语能力测试改革势在必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10.
[13] 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2,141.
[14] 井升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1.
[15] 阚跃明,陆琳·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的正负效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22.
[16] 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10-11.
[17] 刘润清,吴一安,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45-246.
[18] 刘润清·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之三(五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5):221.
[19] 刘润清·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之二(四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378.
[20] 牛强·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41-142.
[21] 吴树敬·大学英语教学:问题与解决办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J].2003,(3):227.
[22] 肖云南,罗晓英·关于英语测试的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7):294.
[23]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
[24] 张绍杰·教—考分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必由之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5):386.
[25] 张新元·大学英语测试质疑述评[J]·外语界,2004,(2):69.
[26] 杨慧中·语言测试研究:发展、评估与研究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7.
【关键词】高校 英语 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进一步的与国际接轨,大学阶段学好英语十分重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此要求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宏观指导的作用,但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学过程中认知、情感和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对认知、情感和策略在教学中的作用尚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且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目标尚未建立健全。
二、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程序化、模式化现象严重
综观大学英语课堂,教育革新理念倡导了很多年,许多高校仍在沿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师依然是大学英语课堂的主体,学生课上忙记笔记,课下忙背单词和语言知识点。上课已经成了简单的程序,传统的教学法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哑巴英语”成为普遍现象。我们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根本无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很多人工作后根本不能使用英语,这无疑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此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是教师无法保证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口语水平不能提高,学生得不到展现个性的机会,只能单纯的接受英语教师的知识灌输,对英语的兴趣逐渐下降,进而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英语教学缺乏实用性,英语教师缺乏创新精神
高校公共外语的教学目标更应该注重实用性,而不仅仅是对英美文化的深入研究分析。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实际的教学,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实用功能培养。英语教师必须创新自身知识来满足社会和教育工作的需要。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师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大学英语教师在科研方面不容乐观,甚至有人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以及相关的研究是没有效果的。而也有很多教师意识到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一旦效果不理想,绝大部分教师宁愿守着旧的教学方法裹足不前。英语教师的创新精神应当体现在勇于破除传统教学模式,敢于推陈出新,应对挑战。既立足课堂教学又要突破课堂的束缚,大胆灵活的选取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 摈弃旧的认为英语教学科研是做无用功的观念,吸收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论证和完善。
(三)过分强调考试,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
近年来关于是否取消四六级英语考试的争论不断,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种考试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但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苛刻要求都使在校大学生们把在四六级考试中拿高分当做目标。这样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以至于学校和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做出倾斜,进一步忽视英语语言技能和语言素养的培养。这在许多高校都是很普遍的现象。
三、完善高校英语多元化教学方法策略
(一)教学方法需有针对性,突出能力目标
学校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校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工作。教师还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切忌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例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联系一些与其专业背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讲解,既可以使其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还可以了解更多的专业词汇。同时兼顾了学生专业的同一性。突出能力目标的课堂教学,就是指进行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能力目标,然后设计单元能力目标,以及每一次授课的具体能力目标,在解决能力目标时,同时要兼顾知识目标如: 词汇、句型、语法、相关文化习俗等。围绕能力目标来制定课程的训练项目、任务等具体内容,将知识点的学习体现在训练项目中,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实践、知识和训练有机结合,注重英语的应用能力例如英语听、说、译等方面的培养,使知识和能力一体化。
(二)更新教学观念,推行素质教育
更新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把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实践交给他们自己,让学生认真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在教学方式上,以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教学重点。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到探求知识的活动中去。还要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为一种探索思维。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设计形式多样且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学习语言,让学生获得做某些事的成功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搭建多媒体网络平台,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具有时代性,创建自主学习环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由于能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这也将成为当代的主要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创建丰富的学习资源,确保有效的语言输入,建立校园网英语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网络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虽然互联网上有许多英语学习网站,为英语学刊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外语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文本资料,可供学习者选择的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四)开展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必要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个性化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其规模还是很小,并且不具备系统性。大学英语应该充分重视“个性”概念,把自己的教学功能定位在帮助每一位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英语的个性化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鉴于大学英语学时过多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时授课,开展不同的授课授课形式,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环境,自由选择自己喜好的课程方式。另一方面,作为一门公共课,《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包括使所有学生英语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的知识,更要包含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和基础来选择合适自己的选修课程,最大可能地发展个人的英语潜质,激发对英语的兴趣,为以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开设体现个性和特色的选修课程,例如: 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实用翻译技巧、旅游英语,文秘英语,以推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根据本人兴趣制定个人目标。
(五)重视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口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分级教学。初级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习得语言的环境。教学内容要具体,不要太抽象,最好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能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中级阶段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爱情友谊、公共道德、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生活经历、体育运动、健康减肥、犯罪案例等。教学方式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画、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高级阶段也称为创造性阶段。通过初级、中级阶段的学习,学生已有了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强烈欲望,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口头交际的技巧,又具备了连贯说话的能力,这就为学生自由运用语言以及创造性使用语言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毛兰. 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8).
关键词:三网融合;英语教学;高校
作者简介:周乐乐(1981-),女,山东博兴人,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江苏 常熟 2155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常熟理工学院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项目(项目编号:ZD11012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228-03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竞争其实质都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单向和机械的复制式传统教育势必要被淘汰。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三网融合”技术的实现和推广,也将对高校英语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007年7月27日正式颁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3)号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目前,外语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就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的,并且已经对外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网络辅助语言教学(Web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是继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之后的语言教学领域的新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在外语教学领域的运用。那么,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网融合”技术的实现和推广将更大程度上改变外语教学的模式,我们理应具有前瞻意识。深入探讨“三网融合”下网络辅助语言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将有助于实现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社会需求的英语综合实力人才的目标。
一、“三网融合”及其现阶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互联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Integration of telecom, radio and TV and Internet network),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针对“三网融合”的定义进行了解读,即“三网融合”实现后,人们可以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虽需选择网络和终端,但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多种功能。“三网融合”在现阶段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
现阶段“三网融合”与教育实践结合的成功范例已不在少数,“三网融合”在技术上已不存在什么困难。“三网融合”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探索和实践说明“三网融合”已非遥不可及,高校英语教学也应以发展的眼光应对“三网融合”后可能给教学带来的影响,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二、“三网融合”下的英语教学特点
以“三网融合”为背景的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三网融合”基于对传统互联网的改造,它的实现将带来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对时间和空间以及硬件条件的限制,具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
1.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
传统课程中教学内容多为以过去为指向的静态的学习材料,学生书本上学得的知识往往与实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时间差。众所周知,知识是由教学内容来保证的,只有教学内容做到及时更新,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能与时俱进。“三网融合”将为大学英语的教学即时提供海量以现在和未来为导向的动态学习材料。“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计算机以及电视终端,方便快捷的从三网上获取外语学习资源,将之作为教学内容,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王昌农,2010)并能实现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还可以通过手机以及电脑终端的视频功能,将教学活动实录并通过网络上传,实现与网络大众的互动,通过大众的反馈更新内容和改进教学。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视、听、说等感官,充分体验,利用发生在当下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其创造性思维,全面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
2.教学方法多元化
“三网融合”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将使教学方法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在教学模式上,何克抗(2005)认为在网络教学中要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紧紧围绕“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也就是说,传统课堂教育与网络化学习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于夕真,2007)陈丽(2002)将网络教学模式分为五类:讲授式教学模式、个别化教学模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这五种教学模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配备严重不足,教学多为大班课的情况下,可借助“三网融合”技术的支撑,实现个别化、协作化等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不可能实现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利用手机、电脑或电视终端更加方便快捷的和教师取得联系并进行提问、答疑等个别辅导。此外,学生也可以方便快捷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通过E-mail、BBS、师生交流平台参与讨论,共同协作、获取帮助,教学的方法更加灵活和多元化。
3.教学技术手段灵活性
“三网融合”的实现将为信息传播提供多渠道的表现形式。通过网络的WWW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电脑、电视和手机电话终端可以存取各种文件信息如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资料库以及各种各样的软件,为教学提供无限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提供可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通过E-mail、BBS、Blog、聊天室、外语学习网站远程教学、电子公告板,以及网络视频通话等手段进行文件传输、资源共享,实现同步或异步教学活动。
4.教学环境多样化
以“三网融合”为基础的外语教学集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于一体,在网上可以建立起虚拟教室、虚拟课堂、虚拟实验室等,这些虚拟的学习场所可以为学生创造逼真的语言环境,为其提供立体化和动态化的学习环境,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所提供的资源,不必拘泥于教室、学校等固定学习场所。通过网络多媒体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和创设逼真的虚拟环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的参与,为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提供了条件。此外,通过三网,学生可以轻松连接到国外学习网站观看学习视频,通过交流软件、聊天室、论坛等,可以与英语为母语者直接对话,亲身感受英语语言与文化。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将提高学生的参与机会和程度,有助于提高英语语言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三、“三网融合”有助于弥补现行网络英语教学的不足
1.有助于完善教育资源
目前,高校英语网络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有电脑,且语言实验室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育资源的不完善,影响了网络教学的开展。何高大(2002)在研究中指出,网络教学的普及程度并不乐观。在未来“三网融合”条件下,将首先解决高校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互联网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的现状。用户终端也不仅限于计算机,而是多种终端模式,只要有手机、数字电视和电脑其中一种终端即可实现所有的网络功能,普及率将大大提高,弥补了硬件资源的不足。
2.有助于资源共享
“三网融合”后,高校校园网络资源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学生无需用计算机,也无需排队到语言实验室刷卡上机学习,只要有手机或数字电视终端,在教室、宿舍、图书馆都可以完成资料查询、收集和网络学习。有效解决了学生因没有计算机而无法查询网络资源以及进行网络学习的问题。此外,“每个高校几乎都有自己的校园网,但各自为政,互不相联,封闭保守十分严重,这不利于形成资源共享,更不是当今网络文化所具有的特征和模式”。(何高大,2002)在未来“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下,各高校可开发具有自身优势的网络教育资源且明确知识产权,并通过网络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这将有效解决各高校之间网络资源不能共享以及教学平台和管理体系重复建设的问题,形成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体系,有利于节省成本。
3.有助于构建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的环境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信息技术设备以及网络等条件,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际上处于分离状态,直接交流不多,这不利于发挥师生情感参与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三网融合”技术下,多种信息终端形式的存在和“三网融合”的共通性可以使师生通过微博、日志、空间等网络以在线的形式交流,从而有效解决设备不足、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等问题,提高师生互动交流的频率,在解决学习问题的同时还能加强师生的相互了解,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增进师生情感。
四、“三网融合”对英语教学的挑战
“三网融合”下的英语教学和学习都呈现出新的规律与特征,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方式上主张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其结果只是积累和记忆前人的知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独创性的发挥都被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三网融合”技术支持教学行为跨平台、跨地域实现互动,“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的教学模式将变为可能,英语学习的场所不再固定在学校和课堂,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更为突出,“三网融合”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海量资源。新教学模式要求树立三项最基本的观念: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个性化。(王铭玉,2007)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也就意味着一是要“授之以渔”,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获取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并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从网络上海量的学习资源中判断和获取知识。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民主的氛围,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在这个网络信息极度丰富的时代,做到有思考、有见地、有判断,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并大胆的表达和分享,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也要转变靠教师、靠课堂、靠课本的学习现状,树立自我学习主体的观念,利用三网的海量资源,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2.调整师生能力结构
陈丽(2003)等人在对网络时代师生能力要求的调查中总结分析,教师在网络时代的能力结构为现代教学观念、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信息素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三网融合”时代对学生同样提出了能力要求,应具有应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成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与能力、信息免疫能力。(王铭玉,2007)在三网时代的海量信息环境下,需具备如上所述的信息能力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及终身学习的要求。
3.教师和课堂角色的转变
需要指出的是,“三网融合”时代,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意味着要否定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和课堂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也是任何形式的技术所无法取代的。“事实上,现代外语教育技术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无论教育技术理念多么先进、技术条件多么优越,外语教育始终是以‘人’为中心的学习活动”。(王铭玉,2007)在“三网融合”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不仅要有专业素养,也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懂得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将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达到教育最优化的目标。
五、结语
“三网融合”与现代多媒体语言教学相结合,将给外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改变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三网融合”教学平台的创建和实现将切实弥补目前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生可使用多种终端模式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交流机会,有利于外语学习者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并增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丽.关于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关键问题的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2,(4):4-7.
[2]陈丽.论网络时代教师信的能力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3,
(4):65-68.
[3]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4]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
[5]刘小莉,等.三网融合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2):140-142.
[6]王昌农.“三网融合”对未来外语教学的影响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4):100-103.
一、高校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标准应充分体现并鼓励英语教学模式多样化、特色化的原则,重在评价其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是否实现、或实现的程度等,这样才能发挥评估过程的作用及重要性。
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学生模块的研究与教师模块几乎是同时的,因为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研究的实施都离不开学生。因此针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面对的不同问题,提供相应的自主英语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测试,检验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意识。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而外部动机则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为此,教师需灵活运用各种途径,如课件、趣味故事、英文歌、英文电影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心理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例如,让优、中、差生都能完成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继而鼓励其继续努力。引入竞赛形式,采取自己与过去的竞赛、个人间的竞赛及集体间的竞赛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当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努力实行“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改变“满堂灌”的做法,精讲多练。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多参加语言实践,以确保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3.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重在启迪智慧,引领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有亲和力、感染力,而且要参与到学生中去,才能使学生解除思想包袱,尽情地表现自己,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想象力。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新时期的教师首先要革新自己的大脑,尽量留给学生一小块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学习、探究中去。在课前、课中、课后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和机会,应用新学知识。4.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的教学环境,采取新型的教学手段。如慕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创建英语交际情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激励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大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动手性强、乐于参与的特点,计算机这一新科技的成果正适应了学生的这个特点,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不再是以前所经历的学英语时的那种枯燥和乏味。不断变化的屏幕形式、新颖的图片、动画和有趣的话题等在很大程度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三、高校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学生模块改进的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旨在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在其指导下加大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对培养创新人才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使学生明确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1)明确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和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树立创新人才质量观。要明确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外,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展构建“意义”。(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高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将起到推动作用。高校英语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全力打造集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构建指导性教授与主动性学习的教学模式。(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英语学习实践活动和英语知识认识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是这一活动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教师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制定教学方案,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校英语教学要做到把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以语言规则的认知、操作和掌握为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建构个性化英语语言体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在自学、讨论、调查探究、质疑、释疑的活动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2]朱菊芬.从国外外语教育改革反思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谭竹修.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2)。
作者:吴雪静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