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7 11:49: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车削加工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技能竞赛不仅检验了师资力量,检验了学生的技能,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 技能竞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引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笔者学校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教学模式的切入点,根据职业能力特点,将机加工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融合到教学中,尝试工学交替,把技能比赛、课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二、结合技能竞赛,调整课程设置
结合技能竞赛,调整课程设置,在内容、方法上进行创新。将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技能实训模块和岗位训练模块等,分别占总学时的14%、20%、33%、33%,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思路。学生学完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模块后,再学习技能实训和岗位训练模块。通过实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中级工的操作水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
三、结合技能竞赛,开展实训教学
根据大赛考核内容,将车工实训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基础模块,包括圆柱面、圆锥面、螺纹、成形面、偏心件及沟槽等车削项目;提高模块,包括深孔、蜗杆、曲轴、细长轴及薄壁件等车削项目;高阶模块,包括在四爪单动卡盘上装夹车工件、在花盘和角铁上装夹车工件、复杂零件的加工以及如何保证配合精度和形位公差等项目。在车工实训中要求学生进行分模块练习,熟练掌握每一个模块的技能,最终将各模块的技能综合运用,能够加工不同类型的中等复杂的零件。
四、结合技能竞赛,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改革
一体化教学将课堂教学搬到实训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体验、练习,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快、更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步骤如下。
1.安全教育
机加工实训场地在显著地方悬挂“车工安全操作规程”“学生实训守责”等规章制度。课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其树立安全意识,防止出现安全问题,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理论知识讲解
机加工实训的任课老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上播放加工视频、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课件和实习指导教师车削加工的视频,对图样、技术要求、工件装夹、车刀安装、车削加工步骤和工件检测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指出操作设备、加工零件时,容易产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实训课上要求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洁的语言完成讲解过程,讲解要生动形象。例如,讲解在车床上如何正确使用锉刀进行修光时,为保证安全,最好用左手握锉柄,右手扶住锉刀前端进行锉削,实习教师用“右手前,左手后”六个字做总结。
3.分析图样,确定加工步骤
零件图样是学生加工工件的指导性文件。以机加工实训一体化教学为例,车削加工前,教师指导学生认真研究图样,了解技术要求,了解零件各部位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内容,从而确定工件的装夹方法、加工顺序、切削用量、使用的刀具和量具,最后共同探讨制定出合理的车削加工步骤。
4.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时动作要慢,要做到动作准确、规范,可以将动作分解,让学生看清每一个动作,利于学生模仿和学习。教师在进行演示时,要讲清动作的特点和关键,以及如何防止出现错误。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时,教师应耐心地进行指导。教师要勤巡视,检查学生的操作,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看到操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该及时纠正。必要时指导教师还需再次进行示范操作。实习教师责任重大,要仔细检查、反复强调,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就危及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五、小结
多年来,笔者在技工学校主要从事机械类专业的教学,长期担任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实训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和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这门课程的技能训练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素质外,主要与这门课程的特点有关,该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实践性强
这门课与生产关系极为密切,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主,相关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的灵活性与综合性。这对于缺少实践锻炼和系统理论知识不完备的技校学生来讲,学习起来难度确实很大。
2.理论性较强,新名词新概念多,内容繁杂
该课程要求学生初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几何等基础知识扎实,又具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如金属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加工工艺学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每一章节均涉及到大量的新内容、新概念和新名词,这也给初学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操作中危险性大,安全系数低
普车技能训练对于从来未接触过机器操作,更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初学者来说,从心理到肢体的适应及过度,都存在很大差距。另外,由于车床结构的复杂性、外露零部件多、高速旋转零件多等因素,其危险性在所有切削加工工种中是最大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
4.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前后内容密切相关
学生要学好这门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要领,就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经过刻苦勤奋、大胆细致、艰苦长期的动手训练。也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熟练操作技能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学部门及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的不断研究,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与合理应用,才能上好这门实操训练课。
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各课程进度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比较多,所以编制教学课程时,在上普车实训课之前应优先安排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等课程。在实训课讲切削基本要素、刀具知识、工件的切削性能时,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材料学知识,明确被加工对象的性质,才能正确地选用刀具,合理地确定切削用量。否则,在具体的操作中,不能正确理解实训指导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可能会在上机操作中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又比如机械制图课,教学内容多,不可能在短期内上完;学生普遍的几何知识又欠缺,零件图的内容一般在课程的后半部分讲授,这样学生进入普车实训阶段时,轴、孔、盘、轮类零件图知识可能还没有讲授,致使他们看不懂基本的图样。而车削工艺却要求学生能按照图样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正确选用刀具并刃磨,合理确定切削用量,这说明两门课程的衔接出现了问题。所以机械制图课教师,可以考虑调整教材授课顺序;在讲解最基本的制图知识后,先讲解回转体类零件的画法与识图知识,为实训课学习打好基础。
《车工工艺学》与《车工技能训练》课互为依托与促进,前者是理论与基础,对操作有指导作用;后者是实践与运用,对理论有验证与补充作用。所以,在安排课程时,要求两门课同步进行。我们认为这样做还不够,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教学中,工艺课与实操课最好由同一实训指导教师担任,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协调好两者的进度,并使工艺课稍超前于实训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实训指导教师在讲授工艺课时,能将实训课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错误做法及时在课堂中反馈出来,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反过来,在上实训课时,将工艺课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操训练中,既能有效指导学生实训,又有利于学生对工艺课的理解与运用。另外,同一实训指导教师也最容易自我协调两课程的进度,使两课相得益彰,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使两者真正成为一体化的专业课程。
三、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文明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永恒的主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始终。麻痹大意及轻视安全是企业的大敌,技工学校学生进行的所有生产实习训练更是如此,尤其是在车工技能训练课中更加重要。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广泛流传着一句谚语:紧车工,慢钳工,轻轻松松做电工!一个“紧”字不仅是说车工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更重要的是说明车工生产的危险性。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切削加工中,车削加工是最不安全的工种之一。车工的手、脑、身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工件在高速旋转,刀具在不停运动,车床外露旋转运动的零件也多,车削加工中的伤亡事故概率也最高,这被企业生产实践和实训教学中大量血的教训所证实。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1.加强日常安全教育
因为不安全因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时刻在威胁着人身与机器安全。这就要求师生始终保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每天在进入操作之前,教师都先要不厌其烦地讲解安全知识,讲解本次训练在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回顾上节课所发生的任何不安全现象及事故,切忌空谈一些安全口号,多讲解现实中的一些事故实例;在操作车床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时刻注意工件、刀具、车床相互位置的变化,是否进入加工危险区域范围内;在训练结束前,要认真总结本次实训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事故,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形成天天讲安全、堂堂讲安全、时时讲安全,把日常安全教育制度化、常规化。
2.突出几个特殊环节的安全教育
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车削实训教学中,有几个特殊训练环节事故概率较高,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1)学生刚进入普车实训的初期,尤其是进行铸件毛坯的粗加工时,学生因对车床结构还不熟悉,操作要领还没有完全掌握,加之毛坯的夹持表面不规则,最易出现撞刀或工件飞出事故。一旦有学生在该阶段出现事故,就会表现得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造成恐惧心理,直接影响后续实训课乃至整个实训的训练效果。
(2)在车削孔、锥体类工件时,刀具最易越位而发生撞刀现象。如果退刀不及时或误操作,轻则损坏车刀,重则撞坏刀架,更严重则出现人身或车故。尤其在以手动小滑板法车圆锥体训练中,学生容易忘记回程中使小滑板回位,经常发生卡盘撞击滑板事故。
(3)在车削螺纹类工件时,若螺纹的导程大,又选用高速车削时(不少学生因好奇喜欢选用较高速度车削),要求操作者技术相当熟练。在加工中如果在螺纹收尾处不能及时迅速地退刀,难免出现撞刀或更为严重的事故。在以上几个特殊环节上,要求实训师生在具体操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防范事故的发生。
3.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
从各技校机械专业学生组成结构来看,具有年龄小、个头低、农村学生多,而且每个班级女生所占比例在10%~15%左右的特点,这就给普车实训课安全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尤其是多数女生及少数胆小的男生,从心理上对车床操作具有畏惧感,经常表现出不敢大胆上车床操作的情绪,就是勉强上去,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事故,因而造成心理的过度紧张或焦虑。当一旦发生小事故时,他们就惊慌失措,不是果断地压下安全按钮或采取停车等措施,而是手足无措大喊大叫,或者逃离操作平台,头脑迷蒙误操作,往往将一个小事故演变为一个大事故。这就要求实训指导老师要多了解熟悉每一个学生,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除了多对他们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能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训练与指导,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镇静和有必胜的意志品质。
四、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在基本操作训练中,尽量采用现场课堂教学形式
认真做好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讲评等教学环节,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实操重点,重视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并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理与归纳,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2.严格规范化教学
学生在车间实训相当于工厂的学徒工,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任何工种都有操作要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训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动作进行示范,避免误导学生,以免他们将一些不良习惯与作风带入企业。规范化教学,不是要扼杀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因为任何操作规程都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并无数次被实践所验证的制度,不是随意能违背或改变的。对于学生在实训中的一些新奇想法,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与引导。
3.在进行复合作业课题训练时,教学过程最好与企业合作
选择一些典型产品零件进行教学,以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检测等程序,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战演练,综合实操能力得到提高。在基本训练中,要求学生学会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正确的检测、分析、判断,熟练正确运用各种检测方法与手段,树立重视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及成本的观念和意识。
4.直观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无论是工艺课还是实训课,尽量采用实物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形象、直观、生动地接受知识。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充分运用教具、实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条件的话,可组织现场教学和参观工厂等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车工工艺;岗位能力;课程改革;实训课程
在国家教育部制订的中职机电专业学科计划中,车工工艺学是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一门主干专业科程。我校机电专业计划申报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车工工艺学列为一门改革课程之一。该课程与企业实际应用联系非常紧密、实践性强。提高车工工艺实训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与时俱进创新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车工工艺实训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车工工艺实训技能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已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车削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职业技能与岗位能力对接。从2010年至2011年我校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来看,共有127名学生经面试合格被推荐到中山和佛山某两大型工厂从事顶岗带薪有偿实习。但实习不到两个月留下来继续实习的学生只剩下40人,学生辞职原因有很多,主要根源是学生的车工岗位能力不适应工厂的要求,学生在学校实训学习的车工内容与在工厂的车工操作内容脱节,首先,学生在学校车床室实训车削是用工程塑料棒作为工件材料,而企业生产用的车削工件材料绝大数是45号钢铁材料,车削的技术难度增大很多,学生操作水平始终处在学习层面;其次,课堂教学模式与工厂生产管理模式不相同,学生在劳动强度、技术要求、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适应能力达不到工厂要求,综合能力与岗位能力不对接。因此,学校的当务之急是要对中职《车工工艺学》实训课程进行改革,促使学生的车工工艺素质与岗位能力有效对接,实现学校企业双赢。
二、车工工艺实训教学改革举措
1.实训与工厂模式对接
借鉴工厂车工操作情境模式,让学生体验“真刀真枪”的车削情境,引用工厂常见的经典实例工件作为实训车削工件,营造工厂加工车间氛围,使学生得到工厂模式体验,为实训与工厂对接奠定基础。
初学车工操作的学生用工程塑料为实训材料,车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车削实训之后,操作相对熟练的学生要求用45号钢材料进行实训车削,这样既节约了实训耗材费用,又能让学生学习到“真功夫”;综合训练阶段让学生车削减速机轴类、发动机套类等工件,重点突出学生对车削工艺分析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技术上与工厂对接。
为提高实训有效度,每台车床只能一个人在操作,上实训课全班学生要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操作一台车床,并挑选一名技能相对较好又负责任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实训操作。整个工件车削完毕以后,进行小组讨论详细测量尺寸,按照工件图样的配分标准进行自我评分,并认真总结,各小组之间还要展示自己做出来的“杰作”工件,互相评比、互相学习。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严密监视各小组学生操作的安全情况,不停地巡回观察各操作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车削工件遇到问题,教师先不要即时解决(安全问题除外),而是让小组学生自行讨论解决,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训,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车工技能的积极性。
2.推行“模块项目法”教学理念
“模块项目法”教学是在教学内容模块化的基础上实行项目教学法教学。我校从2010年开始,在《车工工艺学》教学上推行“模块项目法”教学,结合教材和学校实训条件,把一个学期学生实训教学内容分为五个模块:模块一是刃磨刀具,模块二是车轴类工件,模块三是车套类工件,模块四是车圆锥类工件,模块五是车螺纹类工件。学生训练每一个模块按计划实训一整周30节,一个学期分别用5周时间上完五个模块项目实训内容。每个模块内容都有详细的考核标准,在制订实训计划时要与各专业教师协调好,确定实训课的详细时间,由科组长统筹安排报教务处。
为有效提高车工工艺实训教学效果,我校在2011年开始对实训课推广“项目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法”教学改革。在实训五大模块中,每个模块有相应的目标任务要求。实训课前已将车削工件“任务”分给小组学生,小组学生根据“任务”的图样内容展开讨论,主要讨论车削工件的工艺先后步骤和如何选用刀具,以及由哪一个学生负责车削哪一段工件位置、尺寸都有明确规定。其次,根据车工工艺的教学模块,按照由简到难的顺序,在每个模块下分出综合性的项目(课题),使学生在项目引领下学习车工工艺与操作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技能和综合能力呈螺旋式上升。通过两年改革尝试,实训教学成效显著,虽然上课课时数与原来差不多,但是学生学习技能的氛围比改革前好,教师上课感觉轻松很多,学生掌握车工工艺技能就好象“彻砖”一样一块块叠加牢固。
3.学生实训成绩的评定应注重整个学期实训过程
用科学有效的评定体系来评估学生实训成绩是教学改革其中的一个环节,评定学生车工实训成绩不是以一次车削工件任务完成来评价,而是整个学期的车工综合评价。公平、公正、真实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提高学生学习车工技能的积极性,并能及时发现优秀车工技能人才,为学校后续组织学生参加各层次技能竞赛推荐优秀“苗子”做好准备。相反评定学生成绩不合理,会打击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在车工实训课中建立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卡,由小组组长和指导教师分别评估;平时考勤、思想品德表现占20%,学生车削工件完成任务占30%(类似平时的作业成绩),期中车削工件考核成绩占20%,期末车削工件考核成绩占30%,小组测评成绩与指导教师测评成绩加起来总平均分就是该生一个学期的车工实训成绩。由于学生全面参与成绩评估,而且测评过程全部公开、公正、透明,在学生当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车工技能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4.建立良好的学习激励机制
好的学习激励机制能催人奋进,鞭策后进,在教学过程中,可建立车工实训课奖惩制度,掌控权由指导教师负责,根据学生车工实训过程的行为表现和考核成绩来评定,具体分为优秀、中等、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车工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优先推荐:一是推荐成为参赛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各层次车工项目的技能竞赛,二是推荐给学校就业部门,优先推荐给企业用人单位并提供优质岗位由学生选择,三是办理车工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给予优先审批,四是作为评选“优秀技能学生”和“三好学生”的主要依据,这些措施对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三、总结
通过一年来的车工工艺学教学改革,收益最大的是学生,学生考取车工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通过率为98%,比改革前提高40个百分点;2012年学校推荐80名学生到中山市某机械厂顶岗实习流失率为零,企业对学生车工技能水平给予满意评价;学校加大实训硬件投入和教科研改革、提升教育教学内涵,各门学科都进行改革,其中《车工工艺学》与岗位能力对接实训课程改革成效显著,2013年我校机电专业已通过专家评审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车工课程改革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要有务实创新的勇气,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改革是一个常态性的工作,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要坚持不懈抓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总结教学实训过程的工作经验,探索新时期的实训教学方法与模式,车工工艺实训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收获。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车削加工技术;兴趣;教学模式
车工实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想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利用规律加以引导,使学生肯动脑,肯动手,肯学习,肯钻研,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车工技能的意义所在。一体化教学,就是整合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将理论和实训教学环节进行重新整理融合,从而保证整体教学目标的一一实现。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重组。
1 车工实习的作用
学习车工技能对机械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为学习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体现:①培养学生对机床型号、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及切削参数的选择能力;②培养学生对工量具的使用方法、读数原理及日常的维护能力;③培养学生对机床的使用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④培养学生对工件进行检测和质量评定的能力;⑤培养学生养成实习结束后,整齐摆放工量具,擦拭机床、清扫地面等良好的卫生习惯;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以及节约资源、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2 手脑并用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进行,理论课在教室里完成,实训课在车间完成。理论课注重大脑的理解和记忆,实训课学生认真看教师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强化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或纠正理论课上的不正确理解。这在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但实际上是,专业理论知识要讲完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到实践环节。这样很多理论知识有被学生遗忘的现象,使得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实践不能很好地印证理论知识,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轨,也就形不成理论―实践―理论的知识链。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对实践没有感性认识,学生学起来吃力,教师教起来费劲,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手脑并用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结合起来,让理论实时指导实践,实践实时验证理论,例如:学习“刃磨车刀”这一课题时,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车刀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车刀的材料、组成、几何角度及刃磨后须达到的要求等。然后由实训教师示范,学生观模。学生再动手练习。刃磨后让学生写出操作过程中的感受,总结遇到的问题,教师收集后再一一讲解,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形成一条完美的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知识链条。
3 营造探究式学习的平台
对高年级的中职学生而言,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出现了明显的层次之分。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配合学生设计一些感兴趣的情景车削任务。例如,接到某企业螺纹轴零件加工任务,因为长期使用,磨损严重不能正常使用,需要更换,由企业提供图纸及毛坯,要求我方严格按照零件图纸技术要求加工,20天内完成100件的加工任务。产品首件加工完成后由企业技术人员来我校进行精度检验,质量合格后将投入大量生产。学生接受任务后分组进行任务工作计划制定,工艺文件编写,零件加工,零件检查及质量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资料去完成每一步的工作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及向实训教师咨询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最后写出工作总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锻炼与人沟通、团队合作技能。
4 提高学生学习车工技术的兴趣
4.1 通过第一堂课,引发学习兴趣
车工实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心理出发、从简单出发,通过第一堂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包括:①教师要给学生彼此信任的感觉,起到树立榜样的示范作用。比如:教师要以身作则,穿戴好工作服进入实习车间,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专业的、严谨的教师,有足够的能力教好这门课。②详细介绍车工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前景,对学生专业的选择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把理想目标化为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③简单介绍车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的求知兴趣。
4.2 通过课堂讨论,启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打下伏笔,通过学生分析、思考、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根据图纸安排加工工艺的课题。首先,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自己制定工艺方案。然后,教师对各组制定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评定,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其次,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对工艺方案加以修改。最后,按照修改后的工艺方案,完成工件的加工。通过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不但启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掌握了车工技能。
4.3 通过技能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掌握了技能后,内心渴望得到学校、教师、家长的肯定。学校要定期举办一些以技能比赛、操作表演、作品展示为一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的技能得以发挥、得以表现。既起到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作用,又提高了学生钻研技能的积极性。对获奖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大力表扬,鼓励、宣传。对未获奖的学生,也给予肯定,鼓励其加倍努力,争取下次获奖。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推动了学校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形成了浓厚的技能学习氛围,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关键词】安全教育;理论与实际;实训;改革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最近几年的学生步入社会,问题也不断地体现了出来。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的培养,实践技能不足,实训内容单一落后,在学校的学习以及实训与社会脱节。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职校学生的质量,满足企业的需求呢?而这也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让自己的学生学有所用,能够真正的成为技能上的能手,满足企业的需求。普通车工实训,是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技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为学生今后能更掌握更多的,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打下了基础。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也为学生今后能更掌握更多的,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打下了基础。我认为在车工实训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安全教育要始终惯穿在整个实训教学中
车工实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学生在车工实习教学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设备使用与维护的问题以及预防,是学校实习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旦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将对学生、家庭、学校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老师教育学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为规范实习教学工作,保证实习教学质量,在实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安全教育。它分为:
1、实习初期的遵守安全规则的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安全规程是一种纪律,执行安全规程更是一条纪律。
2、教师对当天进行的实训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例如车工实习中,经常会碰到学生加工零件校正时,零件装夹好后便启动车床,目测检查是否找正,当卡盘板手还插在卡盘上就启动车床旋转,为预防发生事故,应教育学生要停车、空档、转动卡盘、用划针指向工件进行校正的方法。
3、教师在一天的实训结束之后,面对全体学生要作一个小结,并巩固一下安全教育。例如磨刀的安全问题,车螺纹的安全问题等。
4、实习阶段结束后,学生自我的安全总结。通过这几项安全教育,学生不光在行为上,在内心都能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量性。
二、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技术人长,必须要把车工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1、详细了解各种车床的结构、性能,以便正确地使用车床和排除故障。要熟悉车床的加油部位及系统,保养和维护好机床。 我每日的要求是擦干净床身及表面各死角,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尤其是外露导轨面的清洁特别重要,并要求按规定加油。我将正确保养和维护机床也列入学生考核成绩内,使学生对这项工作能十分重视.
2、熟悉车床附件以及工装卡具、刀具、量具、工具的结构原理,以便正确地使用和保养。
3、教会学生查阅有关的技术资料、手册等。
4、使学生掌握有关车削工作的计算,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
5、看懂图纸,清楚技术要求,教会学生对零件进行分析,并能制定加工工艺,能按要求加工出零件。
三、运用模块化教学方法
普车、数控车实训教学一体化模块的确定,是整个实习训练是的核心内容。只有确定好了最合理的实习内容与模块,实习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一般根据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各个学校现有实训条件来确定。
其中,普车实习训练为第一阶段,也就是将我们以前的传统实训内容做一下改革。使之能够更好的为数控车打下基础。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①普车的文明生产、安全操作;②车床系统传动路线;③车床的
维护与保养;④车削的基本知识;⑤车刀基本角度的定义及其初步选择;⑥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与车削。这六大模块最终为数控编程与工艺、数控仿真、数控系统、cad/cam模块的教学服务。
至于对学生实习水平的要求,可以以中、高级职业资格考核为要求,对于普车六个模块的实习,可以分三个时期进行(初、中、后期)实训时间可以在10周左右,接着安排数控车模块的实习为第二阶段,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学生都有实训工位,能够有充裕的时间来自己进行实践操作。同样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实训时间约12周左右。初期的任务是入门,打下数控车相关的基础知识;中期根据学生整体接受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期可以以一些典型的零部件为实践对象,以学生自练为主,教师进行检查、辅导,进行模块的具体应用以及训练,并且通过一定时间的强化训练来达到相应的技术等级。而在其中,普通车床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模块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它是数控车实训教学的基础。因此,只有加大普车典型零件的分析及车削的教学,抓住重点,分析难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采取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而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复杂内容,我们可以将难点分解成几个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化难为易,层层深入来便于学生掌握,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实习模块教学的质量。总之,普车技能的熟练操作是数控车的前提和保证,为学习数控仿真及上机操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四、普车实训改革为数控车实训服务
在普车实训教学中,突出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在实训教学时,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教师只作为引路人和答疑者,让学生在解决教师给出的项目中培养学习能力。在实习教学的后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让学生学会时间的合理安排和分配,并学会协调与合作。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发明和创新。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加大指导有关专业学生课程设计的力度,使学生的理论能够真正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实践服务于课程设计,使学生的设计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说服力,而不是像以前的一些空空而谈。通过这些形式的教学改革,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素质得到提升,使他们在第二阶段的数控车实训中的编程、仿真、上机、操作等能够更加的相互融通,训练内容更通俗易懂,并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基本掌握,这样即避免了数控车实训单一的教学模式,又降低了学生直接上机操作的难度,可以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目的,同时,又达到了普车为数控车服务的目的。
在普通车工实训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在这项实训教学工作中做得更好,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多年来我主要从事机械类专业的教学,长期担任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实训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这门课程的技能训练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素质外,主要与这门课程的特点有关,该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论内容繁杂
该课程要求学生初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几何等基础知识扎实,又具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如金属材料、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加工工艺学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每一章节均涉及到大量的新内容、新概念和新名词,这给初学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课程实践性强
这门课与生产关系极为密切,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为主,相关理论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的灵活性与综合性。这对于缺少实践锻炼和系统理论知识不完备的中职生来讲,学习起来难度确实很大。
3.操作危险性大
普车技能训练对于从未接触过机器操作,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初学者来说,从心理到肢体的适应及过渡,都存在很大差距。另外,由于车床结构的复杂性、外露零部件多、高速旋转零件多等因素,其危险性在所有切削加工工种中是最大的,安全系数是最低的。
4.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
要学好这门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要领,就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经过刻苦勤奋、大胆细致、艰苦长期的动手训练。也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熟练操作技能的能力。教学中,教学部门及实训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教材、教学设施、教学手段的不断研究,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与合理应用,才能上好这门实操训练课。
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协调各课程进度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比较多,所以编制教学课程时,在上普车实训课之前应优先安排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课程。在实训课讲切削基本要素、刀具知识、工件的切削性能时,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材料学知识,明确被加工对象的性质,才能正确地选用刀具,合理地确定切削用量。否则,在具体的操作中,不能正确理解实训指导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可能会在上机操作中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
《车工工艺学》与《车工技能训练》课互为依托与促进,前者是理论与基础,对操作有指导作用;后者是实践与运用,对理论有验证与补充作用。 所以,在安排课程时,要求两门课同步进行。我们认为这样做还不够,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教学中,工艺课与实操课最好由同一实训指导教师担任;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协调好两者的进度,并使工艺课稍超前于实训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实训指导教师在讲授工艺课时,能将实训课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错误做法及时在课堂中反馈出来,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反过来,在上实训课时,将工艺课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操训练中,既能有效指导学生实训,又有利于学生对工艺课的理解与运用。
三、加强安全教育,树立文明操作意识
安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永恒的主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始终。麻痹大意及轻视安全是企业的大敌,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的所有生产实习训练更是如此,尤其是在车工技能训练课中更加重要。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广泛流传着一句谚语:紧车工,慢钳工,轻轻松松做电工!一个“紧”字不仅是说车工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更重要的是说明车工生产的危险性。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切削加工中,车削加工是最不安全的工种之一。车工的手、脑、身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工件在高速旋转,刀具在不停运动,车床外露旋转运动的零件也多,车削加工中的伤亡事故概率也最高,这被企业生产实践和实训教学中大量血的教训所证实。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文明操作意识。
四、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采用现场课堂教学形式
认真做好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和讲评等教学环节,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的能力,并将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理与归纳,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2.严格规范化教学
学生在车间实训相当于工厂的学徒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任何工种都有操作要领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训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动作进行示范,避免误导学生。规范化教学,不是要扼杀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因为任何操作规程都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并无数次被实践所验证的制度,不是随意能违背或改变的。对于学生在实训中的一些新奇想法,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与引导。
3.直观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项目确定;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目前技工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多数同学个性较强,缺乏吃苦耐劳的品格。有的同学文化基础很差,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害怕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让人笑话,更怕老师不耐烦说自己笨。在学习中自控能力比较差,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在车工实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四阶段教学法,教师把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然后由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操作技能。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会随着训练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尽管老师费尽心思教学生,学生也用大量的时间反复训练,但技能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车工实训教学中采用了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1.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项目教学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项目化,以生产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项目计划的制订,项目的实施和评估,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学习。它有效地建立了课堂和企业生产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育手段,贯穿新的教育理念,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
项目的确定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学习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既要符合本专业的内容,符合教学规律,还要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并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在项目教学中,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总结的过程。“项目学习”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学生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2. “加工普通三角形螺纹”的教学设计
2.1 “加工普通三角形螺纹”在课程中的定位和特点。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进入第三学期,已掌握了加工外圆、内圆、沟槽、圆锥等基础知识,将要学习中级车工的重要内容“加工普通三角形螺纹”。要完成这个内容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要经过“三角形螺纹的概述”、“三角形螺纹车刀及刃磨”、“螺纹的测量”、“三角形螺纹的车削方法”及大量的操作训练等等。教学内容分散,知识不连贯,学生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达不到预计的教学效果。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要求的能力目标,采用项目教学法,设计使用“螺旋支撑件的加工”项目进行教学,学生掌握螺纹的加工方法和技能。
2.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能力目标:
(1)能读懂常用螺纹的标记。
(2)会计算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3)会正确调整车床的手柄及手轮位置。
(4)会正确选用砂轮刃磨车刀,装夹车刀及调整机床。
(5)会操作车床低速车削三角形螺纹。
(6)会正确使用量具检测三角形螺纹。
2.3 项目设计 螺旋支撑件的加工(见图1)。
2.4 教学实施过程:
2.4.1 课堂导入,引出工作任务。采用多媒体播放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应用螺纹的实例。例如:在车间里,一般重物的支撑或起升下降是由螺旋支撑件;又如在家庭中的电冰箱、冼衣机为安装平稳,四个脚中类似于螺旋支撑件。利用问题的设置引出本次课完成的项目。以零部件的实际应用引入任务,可以使学生了解不是为了学习螺纹加工而完成此工件,而是完成此工件需要运用到螺纹加工的知识,这样学生就明白学习的目的,学习兴趣一下就提高了。
图12.4.2 提出工作要求。
(1)根据实物,绘制出标准的零件图。包括图框、标题栏、视图、技术要求,通过绘零件图,加深外圆绘制、圆锥绘制及尺寸标注等知识、正确掌握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必要时由机械制图课的教师指导完成。
(2)熟记M6-M24的螺距,学会三角形螺纹的尺寸计算、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刃磨、螺纹的车削和测量方法、能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
(3)每个小组完成12个螺旋支撑件的加工任务。由于材料限制每组的加工数量。
(4)熟记并能自觉遵守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5)建立质量、效益及成本意识。
教师课前编制好任务书,上课时发放给学生,学生按任务书的要求按小组完成,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必要时进行指导,对一些疑难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2.4.3 项目实施过程。
2.4.3.1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由学生自己完成,必要时教师指导)。
(1)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能力水平不同事先分好小组)。
(2)根据螺旋支撑件实物,收集需要补充的知识(主要有零件图的绘制、三角形螺纹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计算)。技能知识(车削及测量方法)的相关资料。
关键词:加工常识;教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1
我院是省级职业院校,在学院中开设《加工常识》专业课程的专业有以下四个:钳工,车工,焊工,铆工。由于《加工常识》课程的涉及面非常的广所以它是机械加工学科的综述型课程。通过学生了解其他加工方法从而深入理解本专业课程内容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加工常识》的内容一般包括毛坯制造,工件加工,装配等工艺。牵扯到的专业工种包括铸工、锻工、焊工;钳工、车工、铣工等。一般安排本书的课时约40-50课时左右。课时量与其实际内容相比较而言明显不够,根据我的授课经验,在教授本课时应该本着“三多一少”的思想去讲解。“三多”是指“多种加工方法,多个实例,多种教学手段”;“一少”是指:“教学内容少”。
一、多种加工方法
工艺方法的类型很多,在讲解时应让学生了解多种类型,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不同类型的方法对工件的影响。以铸造为例,铸造可以广泛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讲解应以砂型铸造为主,约用1-2个课时,详细讲解有关砂型铸造的特点,工艺流程及实际应用。对于特种铸造,它又可以分为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熔模铸造等等,此时讲解主要偏重他们的类型特点,并引导学生去考虑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范围。
二、多个实例
在讲解加工方法的时候应多让学生接触或者看到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这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印象比空洞的概念教学效果要好。比如,焊接类型的具体分类,包括: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种类型。讲解这个概念时可以将三种类型对应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熔焊指家用的防盗窗,我们将型材(钢筋)弯型成特殊形状,然后将焊条中的焊芯部分融化填充至焊接部位,冷却凝固后就将型材连接起来;压焊在我们常用的塑料(金属)容器制造中会使用到,课堂上可以随便找到一个饮料瓶或者水杯,让学生进行观察压焊焊缝,加深学生对压焊的印象;钎焊在我们进行电路板连接时使用最广泛,大部分学生都见过或者接触过使用电烙铁用锡进行焊接的方法,将这种例子和钎焊的概念联系起来,学生理解概念比单纯进行讲解就简单的多。
三、多种教学方法
现在各级教育工作者都对教学方法有了多种的探讨,在我院能够进行实际使用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1.合理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的综合处理,编制的课程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快乐学习落到实处。因为条件所限,在《加工常识》所讲到的加工方法我们不可能让学生都实际进行参观或者实践,所以,将一些实际加工的视频进行编辑,并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有现实意义。
2、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经过的探索和实践,我院应走出自己的一条实习实训教学的新路子。设置了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系列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营造仿真的职业实训环境。整个实习实训教学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有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要求。在实训中,学生要做动态的记录,要进行总结和自评。实训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要作出相应的评价。当然,此类实训主要针对的各个专业的专业工艺,实训种类的完善,让《加工常识》这门课程更容易让学生掌握。
四、教学内容少
教学内容少并不是指给学生讲的东西少,实际上恰恰相反,由于要讲解多种加工方法,教学的内容往往要比书本上列举的内容多很多。这里所说的教学内容少实际上是指对具体的专业内容要少讲。举例:数控车床加工中的车削,如果要让非车工专业学生掌握数控车削的方法及特点,则需要将普通车床相关基础,数控编程相关基础,以及车工工艺的相关内容都需要讲解,并且还包含大量的计算。在现阶段,我们技校学生的情况整体上来说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所以在有大量计算的内容时,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并不好,在讲解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因为我们课时的关系,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讲解这么多具体的内容,所以这种既耗费时间,对学生将来就业没有直接的帮助作用的内容,就根据授课的课时适当的减少。
以上所说的“三多一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教学时应该将这四点结合来实现对本书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现代教学观主张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师生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者转变;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由重理论轻实践向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变。
以上只是我在教授《加工常识》时一点不成熟的教法。通过本文希望能和同僚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志江.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08.51.
一、目前现状
1.教材缺乏系统性,课程交叉内容多,特别是专业课,例如《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机械制图》和《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有大量内容重复,课程体系不够精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2.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脱节。在以往的教学中,上课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分开,上课的老师讲工艺和编程,实习老师主要是数控机床操作训练,各教各的,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脱节。
3.现行课程体系有强调操作而排斥知识的重要性的倾向,学生的学习潜能没能充分发挥,基本功不够扎实,技术实践能力较差。现行课程体系力求在培养操作工,而不利于培养高级一体化应用性人才。
4.实践教学环节脱离工厂真实环境,一些实践性强的实验、实训设备由于缺乏技能型教师和真实的工厂生产环境,没有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作用。
二、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以课程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突出“新、精、实用、高效”的特点,以能力为中心,创建一个知识结构完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所谓课程体系的新就是指要反映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反映一体化专业新技术;课程体系的精指课程设置简捷而无冗余;实用指课程设置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高效指要求学生学习本专业效率要高。其思路如下:
(一)一体化课程体系应注重基础,强化基础课程的应用
将《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专业基础课整合到一起,把《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以及《数控加工技术实训》三门专业理论与实训课整合到一起,编制了适合我们教学的校本教材《专业理论综合教材》《数控编程与加工》,正确地解决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综合性的矛盾,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
(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培养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存在把能力本位理解为操作本位和把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解为反复操作训练的误区。学生见习的多,实习的少,重复的操作训练多,综合的技术实践少。所以一体化专业不能仅仅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应该突出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满足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三)改进实验、实训的投资方式,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作用
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化,以学校企业双赢的方式,将有些实验室、实训基地建立在企业。如是一则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二则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则盘活学校的实验投资,四则巩固了“校企结合”的共同利益基础。
(四)以“基础+项目”的模式构建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现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操作训练四部分组成,该课程体系结构除了削弱了基础外,课程交叉内容多,专业课程内容空泛、针对性不强。鉴此,我们提出了一体化专业“基础+项目”的课程模式。基础课以课堂教学加实验的形式授课,项目(训练)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根据岗位的要求开发训练项目,由学生根据择业意向和兴趣选择他所需的项目,从而保证按学生和社会的需要设计教学。如旨在培养数控车工的数控车削加工项目应在数控车床结构认知、数控车床的维修、车削工艺、车削刀具、夹具、量具和数控编程与操作等方面都得到训练。
三、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组。我们采用动态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在不同的工作任务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编入不同小组,比如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中,我们共开展了三个兴趣小组数车小组,针对的是对数车编程技术有兴趣的学生,数铣小组,针对的是对数铣编程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加工中心小组,针对的是部分数车数铣学习较好、对加工中心感兴趣的学生。编入小组后并不是不能改变,每个学期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调整改变加入其他的兴趣小组。
2.教学内容重组。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项目和专业发展项目,基础项目是不论任何专业发展方向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发展项目是对某个专业方面有兴趣的学生才要求掌握的内容。在吃透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将任务层层分解,按其包含的基本技能,划分为三大工作任务:金工实训工作任务,仿真实训工作任务,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三大工作任务中,金工实训任务为基础任务,模拟实训项任务和数控操作实训任务为专业发展任务。具体内容包括:
(1)金工实训工作任务。包括普通钳工、普通车工,普通铣工实训任务,金工实训任务要与技能考证相结合,突出以车工中级为重点,其它工种及更高级别相接合。
(2)仿真实训。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车、铣、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和操作,初步掌握数控加工艺。主要包括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编程基础、数控基本操作过程、仿真加工等。
(3)数控操作实训工作任务。该任务是所有实训任务的重点,因此所占用的学时也相应较多,对于数车、数铣和加工中心的要求是一致的,即达到在等级工考核所允许的操作时间范围内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3.一体化施教。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化,通过学生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达成教师的教学目标。比如在仿真实训工作任务中,我们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小活动(如外径粗车、成型加工、孔加工,螺纹加工等)。对每一个活动,我们把学生分成小组,交代任务后,各小组从熟悉图纸开始,编制加工工艺过程,编程,软件仿真加工,每小组都完成后,开展班级大讨论,各小组组长介绍本组的切削方法,考虑了哪些方面,有什么优点,都介绍完了,全班同学投票决定哪一小组工艺最能达到精度要求,编程最简单,切削最经济。老师最后再作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反馈评价。每次施教之前,教师都会提出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对每个小组及每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反馈、总结、评比,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四、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收获
1.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作为中职学校,办学宗旨决定着学校既不能重理论、轻操作;也不能只抓技术,不讲理论。而应该统筹兼顾地处理好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关系,推行一体化教学法。
2.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过去,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别由不同教师担任。往往是专业理论课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差而实训课教师理论水平低。为了做好一体化教学的准备工作,我校有目的地输送一些理论课教师到北京和深圳、常州等技师学院参加培训,到南京和苏州的一些企业培训: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培训实训课教师的理论知识,并且将他们安排在一起备课,有目的地开展教学研究,交流经验,探讨问题,让他们知识互补。
3.加强了教材的专业性。采用一体化教学,我校所编的校本教材是专业课教材建设的一次大变革,打破了现有的教材体系,加强了专业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4.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从设计零件、绘图、安排加工艺、选择刀具、编写加工程序到程序的输入、工件的加工,全过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使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积极性大大地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更加牢固,毕业生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
五、结语
培养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应用性人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为了构建“新、精、实用、高效”,以技术实践能力为中心,知识结构完整,具有应用性、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基础+项目”的课程模式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l):26-28.
[2]汤振宁,梁日辉.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4):13-14.
[3]王增杰.构建职校数控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25-26 .
[4]韩幸,白丽平.数控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3):93-94.
关键词:实践教学 金工实习 车工 教学方法
1 引言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是高校学生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获得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奠基课程和必修课程。
金工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专门为大学生“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工程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初步建立起责任、安全、质量、创新、环保、群体、社会、法律、经济、管理、市场、竞争等工程意识”而搭建的具有综合性和社会性的实践教学平台[1],在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 车工实习的重要性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使得通过高考而进入大学的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处于学校和社会过渡阶段的大学就承担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任务,金工实习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教育部等部门重点强调要强化的高校教学环节。
随着机械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层出不穷,不断涌现,相应的,金工实习也在向着数控加工、超声加工、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CAD/CAM,CAPP等实习内容不断扩展,但是,由于传统的普通机床(车、刨、钻、铣、磨、镗等)在现代制造业中仍然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更由于普通机床操作在教学中比先进的数控机床、激光加工设备等具有更好的可训练性,因此,普通机床操作仍然是金工实习的重要内容[2]。
车削加工是指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和刀具的移动来改变毛坯形状和尺寸,将其加工成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由于车削加工是机械加工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加工方法,其加工范围最为广泛(可加工各种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内外螺纹、回转型成形面、回转型沟槽、钻孔、铰孔、滚花及端面等),其加工工艺性最为强大,其安全操作规程最为严谨,其实际操作最为复杂,其加工过程最能反映操作者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车工实习在金工实习的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在金工实习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3],车工实习可以说是金工实习的重中之重。
3 车工实习教学方法的探讨
车工实习应让学生了解车床的型号与结构,了解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其加工范围,并能正确操作车床,掌握各种表面的车削方法。
车工实习以学生的独立操作,实际训练为主,以课堂教学与自学为辅,所以,车工实习的教学原则是精讲多练[4]。在讲这个方面,理论和工艺讲解、操作示范和现场指导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通过亲身实践掌握技能而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3 .1 车工实习教学中的理论和工艺讲解
车工实习的讲解能让学生快速获得必要的车削加工知识,并在即将进行的操作实践中加以应用。车工实习的讲解要紧扣主题、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富有逻辑性、哲理性和启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要努力做到既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又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车工实习的讲解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外,就是操作实训时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对于图1所示的分体式锤柄,笔者遵循“知识的获得要经过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这一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将两部分的工艺分别进行讲解:先做的锤柄头部是直接讲解其工艺过程,让学生知道锤柄头部该如何加工,做到让学生知其然;通过锤柄头部的车削实践,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锤柄尾部的加工工艺将结合整个锤柄的设计理念和细节处理等内容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使学生做到知其所以然。这样,再经过锤柄尾部的车削实践检验,学生所获得的就不是机械的、僵死的技能,而是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不断论证与强化的真实本领,并且,此本领不仅仅限于加工工艺和实际操作层面,还扩展、提升至机械零件的设计层面。
3 .2 车工实习教学中的操作示范
操作示范是车工实习教学的特点,是车工实习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示范体现的是直观与抽象相一致的教学原则,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结构要素,建立表象,启发形象思维活力[5];它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地学习车工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它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车工操作示范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应结合工厂生产实践中的真实案例,讲解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概念。车工操作示范主要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车床的基本操作示范,此时要对照实物,讲清车床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及作用,讲清车床的传动原理和特点,并示范各个操作部件的操作方法和细则;另一是零件的加工示范操作,此时,老师的动作、手法、姿势一定要正确规范,操作说明要清晰明了,要一边操作示范,一边说明动作要领、操作注意点和关键点,必要时,可将复杂的动作进行分解,以便学生学习和模仿。
3.3 车工实习教学中的现场指导
现场指导是老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学习的环节,也是老师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让他们快速掌握正确操作方法的重要教学环节,此时,由于老师与学生是近距离的接触,所以,老师的指导学生更能认真倾听,学生也更愿意积极思考,与老师互动沟通。
要做好现场指导工作,老师应在学生操作实训时不间断地巡视现场,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要进行集中讲解,说明原因,讲清道理,使学生认识错误,正确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现场指导中,老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指导学生如何做,而是要在指导学生正确操作的同时,向他们形象而生动地讲解清楚为何要这样做。例如,平端面时,学生装夹棒料总是伸出三爪端面很多,发现这种现象,笔者会阻止学生进一步操作,并拿起配备的钢直尺底部让学生推其顶端,此时,钢直尺很容易就发生了弯曲,再拿住钢直尺前部让学生重复刚才的动作,钢直尺就难以弯曲,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棒料伸出太多,其受到的弯矩就大,就容易发生弯曲,影响加工;再例如,车削锥体时,有的学生会在大拖板轴向自动走刀的同时,推动扳有相应角度的小拖板斜向前行,这样加工出来的锥体锥度就会较图纸要求的变小,遇到这种情况,笔者会告诉学生加工锥体只用推动小拖板,而大、中拖板都不能动!因为如像他们那样加工,刀具在轴向的运动速度为大拖板的运动速度v大 和小拖板的轴向分速度v小轴之和,而径向速度只有小拖板的径向分速度v小径,则加工锥体的实际锥角为:,这样的讲解和推算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车削锥体的实质,今后,在没有小拖板的数控车床上加工锥体时,他们就不会一脸茫然,而会自然而然地分析出,只要调整不同的轴向和径向进给组合就能加工出想要的各种锥体锥度。
4 结语
车工实习的实践性、综合性和社会性是完全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所以,车工实习的指导老师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认真研究并探讨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这样就一定能提高车工实习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并通过车工实习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圆满完成车工实习的任务,顺利达到车工实习的目的,为社会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较高操作技能和良好素质的专业人才[6]。
参考文献
[1] 曹晓飞、刘岩·金工实习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9(10),,136~140
[2] 孙志毅·提高金工实习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51~52
[3] 蔡盛腾、何楚亮·浅谈金工实习中车工教学的问题[J]·机械管理开发,2009(10),161~162
[4] 赵桂秋、王洪臣·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2),39~40
[5] 张贵财·车工实习教学方法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0(6),114
关键词:机械制造;零件加工;项目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涵义及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实际项目中,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完成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先由教师精心设计项目,并给予适当演示示范,而后再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进行讨论、协作,最后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评价。项目教学法具备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中,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项目教学法强调职业能力培养,将学生做什么作为重点,而不是将学生知道什么作为重点。二是项目教学法的内容是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三是项目教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教师要负责引导学生寻求得到结果的途径。项目教学法中设计的项目都与实际相贴近,与学生日后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机械制造类专业零件加工训练项目的设计
(一)明确项目设计思路
机械制造类专业零件加工的项目教学设计思路为:让学生在自主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使用零件加工中的各种装备,掌握零件加工方法以及零件加工质量检测与分析的技能。教师在设计零件加工训练项目时,要针对不同结构的零件,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工艺制定―装备设计―零件加工―质量分析”的模块训练,力求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精心设计训练项目
根据零件加工课程知识体系的安排,结合课程教学目标,统筹设置训练项目,使训练项目之间保持层层递进的内在联系。训练项目层层递进是指根据知识的递进关系,将由简单到复杂的几类典型零件作为训练项目的载体,使训练项目的内容呈现出由浅入深的特点。在每一个训练项目中,都要设计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都有明确的支撑知识体系、能力训练目标、阶段性学习成果等,从而确保实现预期的项目训练效果。以轴类零件加工为例,可设计成三个学习单元,即轴类零件车削加工、轴类零件磨削加工、轴类零件键槽铣削加工。在轴类零件车削加工学习单元中,让学生设计圆柱表面车削加工方案,正确选用车床、车刀及车床夹具;在轴类零件磨削加工学习单元中,让学生了解磨床、砂轮,掌握轴类零件磨削加工工艺;在轴类零件键槽铣削加工学习单元,让学生掌握工件装夹、铣刀及铣削用量。在学生掌握轴类零件加工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布置学生编制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某一工序的夹具。
(三)训练项目的有效实施
以车削加工项目为例,教师向各小组下发项目任务,根据项目中涉及的知识要点和技能要求,让学生在掌握车削运动、刀具角度以及影响车削质量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讨论选择不同种类的刀具,加工出完整的简单轴类零件。在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让每一个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操作能力好的同学作为小组组长,主要负责协调组织本组成员操作,共同完成训练项目。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小组成员要先进行集体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实在无法解决时再向教师请教,教师只能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建议,最终还是要由小组自己确定解决方案。教师在项目实施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指导、记录工作,如果学生出现忽视安全事项、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并提出具体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任务,实现训练项目教学目标。
(四)项目教学评价设计
检查与评估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完成训练项目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教学评价要以项目过程评价为主,重点考核学生专业能力、工作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做到评价内容多元化。教师可将教学评价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70%,不仅要评价学生个体,而且还要评价项目组其他成员,通过项目报告、成果展示、小组答辩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全面评价。另一部分是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的30%。利用考试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对某个零件加工的技术分析,对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情况以及总结的实践经验进行评价。
结论:
总而言之,在机械制造类专业零件加工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零件加工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波.李小军.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2]韦林.陈文勇.王大红.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10).
[3]闫瑞涛.马光全.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硅谷.2008(7).
关键词: 普通车床教学 实训 安全措施
普通车床教学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涉及面广、专业技术性强的实践课程(一般来说,凡是数控类、机电类专业的学生都要参加为期两周的实训),参加实习的学生人数众多,存在的安全隐患的种类很多,比如:有卡盘扳手忘记取下离心飞出伤人,刀架没有锁紧导致刀架撞卡盘事故,工件没有正确装夹导致工件外飞伤人,铁屑手拉伤人,铁屑绕卡盘飞出伤人,等等,但最多和最危险的还是卡盘扳手飞出伤人和工件没有正确装夹伤人(三爪只卡两爪,产生离心力导致工件外飞伤人)。因为这类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则其后果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目前,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习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习设备的安全,许多学校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条:一是加强现场的管理,包括课前安全操作讲解,课中规范操作指导、巡视和课后安全事故总结性回顾。即利用一切场合及典型实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规范教育、事后总结性教育,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操作上确立正确规范的操作步骤,促使其能够严格按照安全防护要求进行操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二是根据实习设备的特点和危险程度,从硬件上采取比较完善的预防性措施,也就是不留给学生产生不安全的隐患,不留给他们伤害人身的空间,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经过认真分析,并结合以往的车工实习经验教训,我们在学生的实习机床CA1640沈阳机床进行安全防护改造,标准是既要能可靠地保障实习学生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又不能影响学生正常的实训教学,而且要尽可能降低改造成本。
CA6140车床是沈阳机床厂生产的一种卧式普通车床,除了有纵向、横向进给操作手柄、开合螺母、光杆、丝杆、切换手柄等以外,其结构及各传动原理比较清晰,不存在疑难问题。结合我校车工实习的内容和特点,通过分析,我们探讨实训时最危险的三个方面的安全解决方案问题。
一、工件装夹时卡盘扳手未及时取下造成的伤害安全方案
实习学生都是从零技能开始的,新手往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在装夹完工件后,忘了取下卡盘扳手在干其他事情,然后拉起操纵杆转动车床卡盘,导致卡盘扳手沿卡盘转动的切线方向直接飞出伤人,或撞到导轨上反弹后伤人,或扳手横杆撞到主轴箱的箱盖上伤人。(本学期我们有一小组学生在实习时就伤到手,原因是他夹紧工件后忘记取下卡盘扳手,一手拿卡盘扳手,一手在拉启动操纵杆,启动后左手中指与主轴箱盖相撞伤手)。针对这种情况,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卡盘上方加装一个安全防护罩,防护罩的长度不能超出卡盘端面。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防护罩处于水平状态,压在一个装于卡盘上方、主轴箱壁上的断电保护开关上。操作者在安装完工件后,如果不取下卡盘扳手,那么防护罩也无法下放于水平状态,处于断电状态的防护开关就不能压下通电,电机就不能启动,二是在挂轮箱朝操作者这一面的适当位置设置一个插座,插孔形状、深度与配置的卡盘扳手相匹配,其底部安装一上断电保护开关(常断状态)。操作者只有在装夹完工件后取下卡盘扳手,并将其插入上述插孔中,防护开关才能被压下通电,电机才能启动。这两种解决方案都能有效地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且改造成本低。
二、车削运动进行中小拖板容易与卡盘相撞造成的伤害安全方案
学生容易犯的另外一个错误,就是当车削过程进行时学生往往会注意车刀的刀头部分会不会与卡爪相撞,而忽视车刀下方的小拖板是否已超出车刀刀头。如果当车床小拖板超出了车刀刀头(或者讲小拖板靠近卡盘的那个面超出了刀架的相对应的那个面),那么你在加工过程中小拖板已经在向卡盘靠近,然后发生碰撞,而这样的碰撞往往是比较严重的,不仅对机床精度有影响,而且可能撞落小拖板,对人身的潜在危害性也是比较大的。针对这种情况,解决方案是:在机床纵向导轨的外侧靠近主轴箱处某一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常闭式的行程限位挡块开关,一旦当小拖板要撞向卡盘卡爪时,溜板箱就会向前运行时碰到限位挡块开关(与数控车床的限位挡块开关相类似),从而断开电源,停止运行。
当然,这种解决方案也有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即当学生使用完小拖板之后,如果没有及时使其复位,或者刀架部分伸出小拖板了,那么我认为这种情况的严重性比前面一种情况轻一些,因为我认为一般情况下,新手上车往往注意力集中在车刀刀头部分,不会眼看着刀与卡盘相撞不采取措施,但就小拖板而言,因为它在刀架的下方,新手是没有这样的意识注意它的。在实训的车床中,我发现几乎每一台车床的小拖板都和车床卡盘卡爪相撞过。当然其他类型的相撞情况也有,比如说做螺纹做好之后忘记把开合螺母拉起,然后高速自动进给反应不过来相撞了,或者做螺纹退刀退不出来相撞了,我们能否设计这样的限位挡块开关呢,这一系列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三、锥度加工调整小拖板时扳手滑出造成的伤害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