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2-12-13 03:5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第1篇

一、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1.人际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1)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显然,此种定义没有解释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2]。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从而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3]。

(2)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人际适应。人际交往是一种主动的、活动的过程,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4]。“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且在相对平衡的过程中,又相互促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5]。人际适应是“个体在进入新的生活环境时。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模式去适应新的社会群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相应的,人际适应不良的产生是由于个体无法根据变化的社会环境主动地应对变化了的人际关系”[6]。

2.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1)研究内容。人际关系的思想、观点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真正对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那时对人际关系的系统试验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人们生产活动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调节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7]

(2)研究方法,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始于实验法,即霍桑实验。实验法的最大缺点是人为控制性,难以真正考察到人的心理状况,实验结果推广度不大,研究者继梅奥之后主要是进行理论建构,有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以及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建构为人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人际关系研究的发展。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1.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人际关系是所有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直接的、现实的关系,所以自然也就成为影响或制约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温海芳认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获得知识,开创事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可靠保证。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水平,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8]人际关系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9]国外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促进学业的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抑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协调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多种人际关系、有亲密联系的人最长寿;人际关系的崩溃与自杀、精神反常有密切联系。

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焦虑与困惑有以下几种。

(1)交往与学业发展的平衡、学习与发展智力,长期以来被视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这种观念自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观念中常常不自觉地把交往与学业发展对立起来,担心过多的交往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学业的发展,因而缺乏处理人际交往与关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竞争与人际关系的协调。大学生一方面在青年人所特有的理想情怀的导引下渴望着纯洁的友谊与情感,另一方面又面对着由于无法避免的竞争而深恐加剧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复杂程度。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与交往处理过程中踌躇不前。

(3)交往伤害与自我保护等。在人际关系中,交往者的身份、背景、动机,以及交往目的都必然会渗透到交往的过程之中而影响人际交往的结果,并对交往者的心理带来重大的影响。这种日益复杂并极有可能造成交往者情感损伤的人际交往,会使大学生在交往与自我保护之间产生一定的焦虑与困惑。

三、研究结果

1.性别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男生人际交往的质量明显好于女生,可能与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对性别角色的不同预期,以及男女生的性格特点有关。我国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是独立的、有理性的、积极勇敢的、进取的、不屈不挠的,而女性则易感情用事,是消极被动的,有依赖性和顺从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男生往往处于主动地位,而女生则比较被动。另外,女大学生普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依赖性强,理想化色彩浓郁,在人际关系中总希望对方迁就自己多一些;情感易外露,喜怒哀乐形于色;情绪体验深刻细致,环境的细微变化、他人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反复思量想得很多很远,甚至伤感痛苦;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常常以他人为镜评价自己,做出消极的判断;由于心眼小、喜欢夸张地评价人或事,相互之间就会产生误解,不良情绪因此进一步加深,导致了同学之间存在隔阂,形成更深层次的孤独和痛苦;情绪稳定性不够。同时由于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转化负性情绪的时间较长,因此容易发愁、心烦、自卑、忧虑,这些情绪反过来再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形成恶性循环。[10]

2.专业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文科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普遍好于理科大学生,原因可能在于:理科学生的课程任务一向很重,空闲时间少,学生平时接受的大多是逻辑推理训练,思维严谨,而平时参与的活动不多,与人交往的机会较少,活跃性和创造性则显得不足。因此,他们在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一些。有时即使参与了一些活动,也大多是在配合别人在做。相对于理科学生,文科学生学习任务轻,平时参与的活动多,接触同学、朋友的机会多,逐渐积累了许多人际交往技巧,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3.年级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年级这个维度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大一学生在人际调控方面占优势,大二学生在人际知觉因子上得分最高,大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总体上看大二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顶端。大一的学生刚刚从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走出来,可以说没有任何人际交往经验,自然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欠缺,但对于本调查“大一学生在人际调控方面占优势”的原因还有待深入探讨。大二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并且大多数在大一、大二这两学年参加了不少活动,结交了许多同学朋友,亲身体会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必须有宽容之心,因此在人际知觉方面有了较好的发展;另外大三、大四学生学习任务加重,平时活动减少,因此大二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黄金时段。大四学生经历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人际交往技巧有了经验上的积累,另外随着身心的发展,在处理人际矛盾方面更加成熟,因此人际交往能力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364-367.

[2]郝唯貌.人际交往与现代人才素质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97-99.

[3]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

[4]张亚宁.中学生控制源、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的研究.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4.

[5]冯正直.大学心理素质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3.

[6]马慧霞,沈德立.人际心理素质探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85-86.

第2篇

朱润瑞 (1988—),女 河南洛阳人,郑州大学教育系2011级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方面研究

郝彩(1989.10—)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教育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摘 要:为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用《情绪智力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整体上有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人际关系;显著的正相关

1.问题的提出

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个体在加工和处理情绪信息和情绪性问题的一种能力[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交往方式产生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而直接的心理关系[2]。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理想。因此,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就非常必要。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试 以班级为单位,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5份,回收率94.44%,剔除问卷45份,有效问卷共405份,有效率90.00%。

2.2研究工具

2.2.1《情绪智力量表》。采用Schutle等人[3]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来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征。

2.2.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分数越高,说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越严重。

2.3 施测过程 测量过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指导语的要求填写问卷。全部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结果

3.1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在人口统计学上的特点

3.1.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郑州大学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上以及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3.1.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得分的差异比较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知觉情绪、调控情绪和情绪智力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理解情绪和运用情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与人交谈、交际交友和人际交往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待人接物和与异往方面差异不显著。结果见表1

3.1.3 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际交往得分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在理解情绪的能力方面的差异显著外,他们在其他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

3.2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相关分析得出结果:情绪智力在与人交谈维度上,与情绪智力各个维度和情绪智力总分有显著相关,人际关系总分与知觉情绪、运用情绪和情绪智力总分上显著相关。具体结果见表3.

4.结论

性别对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四个维度和总分没有显著性差异。年级在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总分上差异显著,对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平衡。除在理解情绪的能力方面的得分差异显著外,独生和非独生子女在其他方面的得分都不显著。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总体上呈显著的正相关。(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 许远理.情绪智力组合理论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 时荣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14-315.

第3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

1研究背景

有研究表明,79%的大学生认为,进入高校后感觉最烦恼的问题是“人际交往能力差”,并常常会因这些事情而烦恼,国内外学者也一直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知网搜索“大学生人际交往”,每年均有700篇左右的研究论文,可见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也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最多、最常见的正是人际交往问题,据统计,最近两年,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所接待的来访者中,大约50%的来访者受人际交往问题困扰。可见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活的主要因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中,人际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一章内容往往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方式,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台下听,学时为2学时左右,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很难真正学会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他们的烦恼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通过8学时的体验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理解和验证,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有助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参与式教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心理学依据是瑞士学者让·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美国学者弗洛姆的学习期望理论。本研究认为,比较适合国内心理课现状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应该是,课堂内容的70%~80%左右为参与式教学活动,其余20%~30%的课堂内容为本节课主讲内容及活动介绍、总结和分享。要求全体听课学生都参与到我们设计的参与式活动中来。我们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学生们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整理出针对学生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4部分,每部分需要2學时,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剧表演、团体训练、小组讨论、理论讲授以及互动分享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部分设计如下。

2.11~2学时

2.1.1将全班同学分组,8~10人一组,选出小组长,大家一起为小组起名字,确定本小组的口号。小组内部成员通过团体心理训练的小练习快速熟悉彼此。(课后要对所有小组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等。)

2.1.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人性的特点,人际交往究竟难在哪里。

2.1.3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或者怀疑过的人际矛盾事件,通过心理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小组长负责组织,现场分工,保证每个组员都有自己负责的工作。教师要给班级同学现场示范心理情景剧的表演模式,所有小组课后自行排练,下节课全班展示。对于无法通过心理剧展示的问题,请学生为教师留言,网上解答。

2.23~4学时

2.2.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心理情景剧。教师要现场讲解应该如何处理该矛盾(付出与回报)。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2.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的技巧,法宝之一,微笑和赞扬。

2.2.3作业,搭讪陌生异性,目的是认识彼此,找到共同话题。搭讪过后写出整个过程及自己的感受。下节课展现整个搭讪过程,学生可以邀请搭讪对象来到下次课的课堂,也可以找本组成员代替表演。

2.35~6学时

2.3.1表演搭讪过程,心理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使其熟练应用微笑与赞扬,以及如何应对尴尬等情况。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3.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技巧,法宝之二,自嘲(示弱)。对于如何自嘲或示弱,心理教师要与学生搭档进行示范教学,示范要注意,尽量使用学生语言,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课后练习的效率。

2.3.3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后练习,每位组员都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对自己进行自嘲,其他成员配合。下节课展现自嘲过程。

2.47~8学时

2.4.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自嘲过程,教师要在其表演过程中及时指导并给予当事人鼓励,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4.2心理教师现场组织全班同学,开展提高自信心的小练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分享,最后,小组长带领本小组开展团体训练活动——“优点轰炸”。

3研究过程与方法

3.1被试

随机选取在校大一学生380名,男女各半。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在班级的教室团体施测,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2份,剔除废卷7份,最终有效问卷365份,有效回收率为98%。在选取有效的365个学生被试中,选择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得分处于低分段的146名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3人,一组为实验组,使用参与式教学,另一组为控制组,使用普通式教学,学习内容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程。

3.2研究工具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包含了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冲动、性心理障碍、精神病倾向等12个因子,信度为0.837。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该问卷由28题组成,包括影响力、情绪控制、开放性、包容度、冲突化解、乐群性、友谊表达、异性关系处理、交往风度及语言表达10个小维度。通过对10个小维度的进一步因素分析,又可为4个大维度,即人际结交能力、人际融合能力、人际表达能力和人际理解能力。该问卷的克伦巴赫系数在0.725~0.946之间,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76。平均得分在2分以下的为交往能力差,得分在2~3分的为交往能力较差,得分在3~4分的为交往能力较好,得分在4~5分的为交往能力好。

3.3研究方法

大学生被试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课程共8学时,一周一次2学时课程,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的调查,再利用spss软件比较实验组(参与式教学)与控制组(普通式教学)的结果差异。

3.4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Excel2004和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结果

4.1实验组与控制组前后测组间对比

对两组成员在授课前和结束后进行前测与后测,现将两组统计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

结果表明,授课前,实验组与控制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授课后,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控制组,且差异显著。

4.2实验组与控制组前后测组内对比

为进一步了解成员的差异是否由授课内容导致,现对实验组与控制组成绩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式进行前后测组内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结果可知,实验组人际交往四个维度成绩在授课前后呈现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授课前后分数虽有提高,但各维度分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5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实验组被试在人际交往四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可有效促进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

通过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授课前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组学生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始前兩组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于同一水平。随后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而控制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授课后两组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方法可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被试在人际交往四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在人际交往四个维度上并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可有效促进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这与其他研究者(如:王月琴、李海燕等)关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原因分析:首先,参与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氛围十分融洽,小组活动提高归属感,降低孤独感,摒弃传统课堂中出现的事不关己的“低头族”现象。在团队中提倡每位小组成员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其他成员,在团队互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来体验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从而认识自我,调整自我。随着团体活动的深入,成员体会到了真诚、温暖的团体氛围,逐渐放松自己,消除心理防卫,更加积极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谈,在积极参与团体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经验分享与自我反思。

其次,在课程进行中采用心理剧的方式进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设身处地的理解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心理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找到合理的处理办法,使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能够真真正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门有价值的课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参与式教学设计有较强的针对性,方案的制定是根据学生实际的需求,除了教授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还协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共性发展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另外,授课后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都比授课前的要有所提高,控制组在授课前后并在人际关系四个维度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其人际关系能力也有所提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验中被试为大一学生,刚来到大学新环境接触新同学难免会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较多困扰。随着成员在新的教学方法逐中渐学习了人际交往技能,适应了新的环境,其人际交往水平都有所提高,前后测出现了显著性差异。控制组进行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其人际交往水平略有提升,但后测与前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主要是大一学生一直处在一个需不断摸索和学习人际交往的新环境中,随着课程的进行这段时间他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事件、自身成长等因素导致其水平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郭俊汝范成博.体验式教学在独立学院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 

[2]朱伟管晓琴.少课时、大课堂背景下参与式心理健康课程设计[J].课程与教材,2014. 

第4篇

自然灾害巨大的破坏力量和频发态势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科学减灾和防灾的重要性,党和政府在对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做出科学研判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深化相关方面的决策规划和工作部署。其中,对已经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打击并且经论证不再适宜人居的区域进行人口迁移,避免再次出现大面积、大规模的伤亡,也成为秉持以人为本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灾后人口迁移不仅表现为人口居所的搬迁,同时也是移民一整套生存发展系统的综合变迁和持续适应过程,而灾后移民的社会适应,既牵涉到个体的生存发展,同时也对区域人口重建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影响。因此,在因灾人口迁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前期人口迁移的规划部署工作,同时也必须重视移民后期的社会适应问题。

一、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理论分析

社会适应研究“最早源于有关智力缺陷、智力落后的诊断标准的探讨”[1],是“个体在与自身所处的环境持续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为了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动而做出的积极或被动的行为改变”[2];高斯习德(Goldscheider)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3],全美智力落后协会(AAMD)对社会适应的定义是:“个体达到人们所期望与其年龄和所处文化团体相适应的个人独立和社会责任标准的有效性和程度”[4]。从心理学的视角看,社会适应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心理现象[5],其自研究伊始一直贯穿于心理学的人格研究、智力研究和应对行为研究的过程中[6,7];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界则更关注族群接触后社会适应的后果,并由此产生“同化论”和“文化多元主义”两大对立的观点[8]。

国内相关的移民社会适应研究中,对个体社会适应状况的考察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路线:一种是通过对个体行为表现的持续观察,经验概括个体心理调适和行为转变的过程和机制,这一方法常常为心理学预期所采用,但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迄今并没有出现相关深入的研究实践;更多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者在考察移民社会适应时都倾向于采用第二种研究路线,即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或田野研究,以问卷、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收集一手资料,进行深入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来客观呈现移民在多维度下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而在客观证据或主观理解的基础上总结问题并阐释原因,最终给出对策建议。由于不同类型移民的自身特征差异,学者们在具体研究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操作出不同的移民社会适应结构内容[913]。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界对个体社会适应的逻辑结构区分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心理学侧重对儿童和青少年社会适应中心理和人格适应等内容的认定,而人类学基于移民视角更加强调文化适应范畴,社会学界又在调查研究中将社会适应的结构内容细分为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的适应亦或是生产、生活、文化以及人际关系等的适应,但针对不同的移民群体也会相应考察其在不同侧面和内容上的社会适应:对水利工程移民,一般强调生产、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内容的适应;对生态移民,一般侧重文化和生计发展的适应;对城市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的是心理认同和经济层面等适应。

基于此,文章通过对移民社会适应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参考,结合本次调查的灾后移民个体特征,认为灾后移民的社会适应实质上就是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移民的社会适应内容实际上就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对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技能和文化的不断学习、内化及其在新环境下的心理调适。由此,将现阶段我国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系统构成概括为:心理适应、生产按照人口论观点,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仅指物质资料生产,广义则包括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文中“生产”为狭义的生产即物质资料生产。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和文化适应五个方面。

第一,心理适应是社会适应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众所周知,意识支配行动,灾后移民在应对生存环境变动时,首先会产生心理上的变化,移民若想更好地适应环境,必须不断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下的行为方式以符合自身在新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第二,生产适应是个体社会适应得以进行的物质前提。人口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两大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没有物质资料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衍续。同样,灾后移民在其社会适应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经历生产适应,生产适应是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前提条件,移民必须在生产适应的基础上不断生产和再生产可供于自身和家庭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具体而言,生产适应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对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生产工作的适应等内容。

第三,生活适应是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重点内容。在生活环境发生较大或重大改变时,灾后移民必须适时通过继续社会化或再社会化掌握适应性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主动进行生活适应,才能使自身有效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基本条件。生活适应首先表现为对新的生活环境如生活设施环境、自然环境的适应,其次包括在新的生活环境下生活观念和生活技能等的掌握和适应,此外还应有应对生活困难的心理和行为调适等适应内容。

第四,人际适应是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主要构成。人是生活在由社会关系网络构成的社会中,人际关系也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灾后移民在迁居后,原有的人际关系网络或多或少地遭到破坏,他们社会适应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人际关系网络的恢复和重构,人际适应也是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人际适应包括对新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亲属及朋友关系等的调适以及对社区和社会参与的适应。

第五,文化适应制约着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总体成效。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文化适应是个体社会适应模式是否能够得到维持和延续的关键环节,也是移民为应对新的生活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策略。灾后移民在搬迁到新的居住地时,有可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融入当地社会,移民在面对风俗习惯、生活观念和多元文化交互激荡和冲突的情况下,如何采取适应策略和达成何种具体的适应状况也为学者们集中关注。

上述五个方面的社会适应共同综合作用,相互交织构成了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系统。心理适应状况直接支配移民在新环境下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活动,制约其生产、生活和人际适应。同时,移民在面对新的社会环境,也会面临包含生活习惯、传统习俗等在内的或多或少的文化差异上的难题,在文化层面的适应状况又会综合作用于移民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影响移民其他社会适应层面的状况;另一方面,移民在生产适应、生活适应和人际适应等层面的适应也会反作用于其心理适应,移民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心理预期的差异状况会进一步反馈于他自身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状况实证评价

(一)调查设计与样本概况

从已有经验研究情况看,社会适应主要包括个体在生产、生活、文化、人际关系和心理五个方面的适应,但研究者在实际研究中会因研究对象的特征差异而有所操作侧重。本文结合经验研究和对调查对象特征的把握将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内部系统操作为生计发展适应、基本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和文化适应四个维度灾后移民一般是在灾后恢复重建后期即灾后较长时间后最终长期或终生迁移安置的,除了个例之外,大部分个体的心理创伤的康复等已经在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中前期完成,其心理适应内容应该侧重于对当前生活的心理预期和对往昔生活情境的追忆及其调适等,因此调查在前期操作化时并未单独发展心理适应维度,将具体考察心理调适的指标纳入到基本生活适应维度下。并相应发展评价指标(见图1),设计出的问卷由个人基本情况、基本生活层面的适应状况、经济生产层面的适应状况、人际交往层面的适应情况、文化层面的适应情况和总体适应状况六个部分组成。

调查主要在“5?12”汶川地震灾后移民集中的北川等四地进行,实际调查中因调查地点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多段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两种方案抽取样本,实际发放问卷765份,回收有效问卷6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超过81%;回收的有效样本中,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婚姻家庭结构等相对比较合理(见表1、表2),其分布状况与调查区域的移民总体状况较为接近,对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也显示数据具备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和较强的结构效度。

(二)评价方法与步骤

根据经验操作和发展的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结构维度与指标主要是基于收集相应的数据考虑,并不一定能与实证分析完全吻合,这就需要针对具体收集的数据,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调整。基于此,文章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前述操作化出的能够反映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14个因变量进行主成份分析,结果见表3~5。

由表3~5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显示4个公因子分别对各变量的影响程度,据此可以写出4个公因子的方程表达式(式1~4):

F1=0.294×工作满意度-0.207×工作适应度+0.299×收入满意度+0.264×收入提高信心+0.750×居民交往度+0.848×向亲戚求助意愿+0.854×向邻居朋友求助意愿+0.725×邻里关系满意度-0.113×原居住地怀念度-0.073×原居住地熟人怀念度+0.272×风俗习惯适应度-0.033×社区环境满意度+0.213×生活满意度+0.059×生计发展技能掌握度(1)

F2=0.488×工作满意度+0.728×工作适应度+0.648×收入满意度+0.467×收入提高信心+0.110×居民交往度+0.033×向亲戚求助意愿+0.104×向邻居朋友求助意愿+0.233×邻里关系满意度-0.099×原居住地怀念度+0.081×原居住地熟人怀念度+0.519×风俗习惯适应度+0.123×社区环境满意度+0.178×生活满意度+0.675×生计发展技能掌握度(2)

信心+0.041×居民交往度-0.060×向亲戚求助意愿-0.054×向邻居朋友求助意愿-0.139×邻里关系满意度+0.868×原居住地怀念度+0.849×原居住地熟人怀念度-0.124×风俗习惯适应度+0.017×社区环境满意度+0.011×生活满意度-0.152×生计发展技能掌握度(3)

F4=0.242×工作满意度+0.112×工作适应度-0.119×收入满意度+0.134×收入提高信心+0.258×居民交往度-0.036×向亲戚求助意愿-0.058×向邻居朋友求助意愿+0.213×邻里关系满意度+0.108×原居住地怀念度-0.113×原居住地熟人怀念度+0.348×风俗习惯适应度+0.761×社区环境满意度+0.751×生活满意度+0.145×生计发展技能掌握度(4)

最后,根据客观数据所支持的因子分析结果,按照各公因子支配下的指标属性,论文具体将F1因子命名为“生计发展适应”因子,将F2命名为“基本生活适应”因子,将F3命名为“心理适应”因子,将F4命名为“人际交往”适应因子,并由此最终得出与理论分析稍有不同的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实证评价体系(见图2)。

(三)结果分析

综合对生计发展适应、基本生活适应、心理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状况表现及其相关调适行为的描述和评价,结合分别反映四个社会适应层面公因子F1、F2、F3、F4的加总和赋值结果比较(见表6),可以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从频数分布状况可直观发现,四个层面的社会适应状况中,生计发展适应和基本生活适应下不存在“很不适应”者,“不太适应”者比例也分别不足5%和2%,生计发展适应状况较好者均表现为“很适应”,基本生活适应下大部分为“比较适应”者;人际交往适应下仍然存在一定比例(12.5%)的“不太适应”及“很不适应”的人,心理适应下调查对象则多集中在“不太适应”和“很不适应”。

从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分析认为,四个层面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明显分化。生计发展适应状况相对最好,其均值为1.98,介于“很适应”和“比较适应”水平,但样本数据相对较为离散;其次分别为基本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二者均值分别为2.34和2.44,介于“比较适应”和“适应一般”水平,其中基本生活适应样本数据相对更为集中;在思乡情绪层面的心理适应状况相对最差,均值为3.96,可近似认为处于“不太适应”水平。

结合公因子所支配的具体评价指标分析,研究认为,由于此次调查对象均为政府统一迁移安置且进行整体搬迁,在迁移规划和迁居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较为充分的背景下,移民在住房满意度和工作适应度等自评指标上偏向“很适应”,导致生计发展适应评价水平相对较高;加之移民整体没有跨越文化圈,总体上不会面对陌生的区域文化环境,他们的风俗习惯适应良好,同时虽然受到摇号分房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但“整体搬迁”使得居民日常人际交往关系并没有支离破碎,因此他们在相关指标层面倾向于“比较适应”,基本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相对良好;在反映思想情绪的两个指标上,移民总体倾向于“比较怀念”,这也直接导致心理适应因子赋值相对较低。

三、结语

本研究前期操作化的社会适应维度与实证体系并不完全相同,这主要是基于经验预设与客观数据分析的差异所致。笔者认为,灾后移民社会适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是开展移民社会适应实证研究的基础,虽然相关经验预设并不一定与具体的实证资料分析结果相同,但在经验阐释基础上的理论框架设定却能够为其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一个合理的范围设定和明晰的思路参照,这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规范步骤,实证研究也正是需要基于合理和充分的经验预设基础上才能有效开展。

第5篇

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作用

1.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这一心理研究理论兴起于20世纪末的美国,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理论,它主要是通过实验和测量这两种方式来对人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和传统心理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的心理疾病以及问题,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对于心理研究这一领域有着革命性意义,是对传统心理学理论的一次重要改革。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正式形成是在2000年1月,形成标志是Seligman《积极心理学导论》这一论文的发表。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幸福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培养人的积极心理,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1.2积极心理学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中包含了人文主义心理学以及科学主义心理学这两种心理研究理论的内容,并对这两种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改进,与这两种理论的悲观人生观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对人的积极品质进行了研究。除了解决人的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外,心理学还应帮助人们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才是心理学的真正目的,因为不是每一个没有心理问题的人都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1.2.1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学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塑造人的积极心理而不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学应该对正常人的心理进行研究,而不是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进行研究。心理学应该重点关注人性的优点,不能将过多的关注放在人性的缺点上。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进行了批判与继承,认为心理学应该将关注点放在人的积极品质上,它的出现填补了正常人心理研究这一领域的空白。1.2.2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重点关注心理疾病的预防问题,并且认为心理学之所以能够在心理疾病的预防方面取得成效是认为人本身所具备塑造能力。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认为人天生就具备抵御和克服心理疾病的能力,心理学要做的是将这种能力发挥出来,从而达到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而不是解决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可以通过挖掘人本身所具备的能力来对心理疾病进行预防,但如果心理学只关注人性的缺陷就无法达到预防心理疾病的目的。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并研究这些品质的形成原因,利用它来塑造人的积极心态,这才是心理学的真正目的所在。1.2.3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和传统的心理学理论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更为广阔,它突破了个体的局限,将心理学的探究视野拓展到了群体心理研究以及社会心理研究上。同时,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两者结合在一起会发生作用,外部环境包括群体以及社会文化等。尽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个体的积极品质,它仍然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对人心理状况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了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经验以及意识会在环境的作用下显现出来,同时,它们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所影响。从进化过程这一角度上来讲,环境会塑造以及影响人的心理,因此心理学在进行心理研究的时候要关注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

2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面临的问题

在对我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之后,我们发现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并且他们大多在学校住宿,没有父母在身边进行照顾和引导,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这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2.1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在对学校的新生进行调查和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每年都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学生无法融入集体,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困扰。分析这些学生的情况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平时深受父母以及其他长辈的关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很难适应中职学校的寄宿生活,同时,他们由于自小父母长辈的过度关爱,缺乏独立与人交往相处的能力,离开家庭后,他们一时难以适应,无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和初中学习不同的是中职学习更强调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对学生的看管大大减少,很多学生对此无法适应,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没有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得过且过,这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

2.2人际关系处理问题

分析中职学生的家庭情况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职学生来自离异家庭,我校离异家庭学生的比例甚至达到了50%。很多离异家庭的学生自小就离开了父母身边,由祖辈抚养长大,祖辈由于对孩子过度宠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沟通的能力。在进入学校后,学生离开了父母长辈的保护,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也就暴露了出来,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发生矛盾,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事实上,有很多学生都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此而感到苦恼,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我校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有一名女学生由于无法和同学进行人际交往,无法融入集体,产生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最终决定从学校退学,由此可见,人际交往对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影响。

2.3情绪失控问题

在和中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中职教师发现由于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往往很容易就情绪激动,遇事无法保持冷静,无法进行思考,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在中职学校,由于一点小摩擦而导致打架事件的发生这种事情是比较常见的。我校也不例外,有两名男学生在过道上发生了碰撞,双方各不相让,最终导致了打架的发生。还有学生会由于教师对批评或者自己对教师的不满而与教师顶撞甚至和老师动手,完全忘记了顶撞老师的后果以及和老师动手的后果。中职学生的普遍年龄是14到18岁之间,这也是学生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不够成熟,不能很好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容易与人发生矛盾,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3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3.1增加关爱学生心理的活动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状况。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很难拉近和教师的距离。因此,学校对教育模式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心理课的团体辅导活动中,在心理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多让学生参与体验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到自己优势的同时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此进行改进。和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相比,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提升自信心。

3.2注重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

学校心理咨询室大多时候都在忙于解决和处理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忘记了心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功能。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学生积极心态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如此,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应该关注学生积极心理的塑造,只有如此,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才能够自助,这比有教师帮助解决问题更为有效。和高中学习相比,中职学生学习相对比较轻松,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并且由于专业方面的要求,他们有很多机会接触人群和社会,这对于学生积极心理的塑造有着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心理。

3.3创造良好的班风形象

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环境息息相关。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年龄较小,他们很容易受到班级环境的影响,班风、班级同学的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理。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他们能够在良好的班级塑造积极心态,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努力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4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理论,它为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看法,也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看法。但看到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积极心理学的局限性,它并不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万能钥匙,它缺乏足够的实践研究和论证,还需要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苗元江,赵姗.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

[2]班华.心理教育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

[3]闫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3):80-83.

[4]王静.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改革与开放,2011.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问题;高职新生;成因;对策

一、高职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就目前而言,在高职新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由于害怕失败或对自己缺乏信心而导致对自己不满和否定的心理状态。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遇事就心虚胆怯、逃避、退缩,甚至拒绝接纳自我。有的人不但不接纳自己,反而拒绝自己,甚至摧残自己,处处与自己为敌。所以说,自卑是一种低劣的心理素质和消极的心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软骨病”。部分高职新生轻视自己,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自己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的目光总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如有的新生自认为身材不足、长相不如人而自卑;或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缺乏如音乐、舞蹈、社交等方面的特长而自卑;也有的新生由于遇到挫折和失败,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贬低自己。

(二)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是一种封闭内心的性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害怕交往,莫名其妙地封闭内心。一个人如长期不与他人交流,而使自己处于社交孤立状态,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增加与他人与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则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而久之,则会导致人格失常。作为新生,初入新的环境,内心充满了远离父母和中学好友的失落感,心理上容易产生一种孤独感,所以说他们内心是非常愿意与别人诚挚地交往的。但又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有的新生不相信他人,不敢轻易与他人交往;有的自己不会主动与人交往,却等着别人伸出友谊之手;有的在交往过程中,对他人要求和期望较高。这些表现长此下去,易使他们更加孤独。

(三)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从而在行动上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一般表现是:不分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糟粕一概排斥,其情绪成分很大,方式只是简单的拒绝和对抗,有时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高职新生因为对消极情感体验得多而更具有敏感性,更易产生抵触情绪。而激烈的抵触情绪既是逆反心理的稳定因素,又是它的启动器,所以,高职新生的逆反心理比一般普通高校的学生更为强烈。他们往往像条件反射一样地对来自教育者、同学的教育和帮助抱有一种神经质的偏见,总有一种内在的反感,即使别人言之有理,他们也拒绝接受。结果是导致对教育者的怀疑和偏见,影响人际关系,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四)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个人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其特点是紧张不安、忧虑、烦恼、害怕和恐惧。威胁机体康宁的任何情境,都可引起焦虑。例如:对身体有害的威胁,对个人自尊的威胁,做那些超过个人能力限度的工作之压力以及各种冲突和挫折情境,都可以引起焦虑。许多新生在刚入学几个月以后,有时甚至更短,就开始出现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情绪烦躁,易激动,但又无奈;吃饭无味,睡不着觉,对任何事情都是被动接受,兴趣不高。这些情况的存在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教育者对这些现象引不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可能会使学生的正常学习都难以进行下去。

二、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的压力

高职新生一进校就会感觉面临着学习压力,教师的授课速度很快,同时,高职课程相对于中学课程在难度上又提高了一层,而且课程的设置与一般专科又有很大的差别,包括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突出“应用性”,淡化“系统性”,许多新生无法适应这些转变,觉得学习负担加重,感到压力很大,随之出现了失眠、焦虑的症状。

(二)自我评价失调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高职新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脱离父母的呵护,开始了独立生活,因而成人感、独立感骤然增强,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高职新生往往由于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导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距离太大,在经过努力仍无法实现理想自我后,就容易急躁、失去自信,从而产生否定自我、自卑的心理;或过分高估“现实自我”,将虚假的“理想自我”替代了“现实自我”的位置,丧失自知之明而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与所追求的“完人”的差距太大时,往往从自信的高峰跌入自卑的低谷,导致对现实自我的强烈否定。

(三)对校名、专业、学历认识不足

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高职学生普遍对自己所受教育的特点与目的还不十分清楚,有的学生对上高职有自卑心理,认为高职学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低一等,是“二等公民”,因而自己看不起自己。而且,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格局中,高职毕业生明显处于劣势。因此,高职新生在入学前,就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

(四)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据某咨询中心统计,青年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中,人际交往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直接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的新生入校后,想和别人交往,却又不知道该怎样交往。有的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 转贴于  (五)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方法的不适当

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新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只凭主观臆测就作这样或那样的处理处理问题不当,极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或一些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也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三、高职新生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帮助新生正确地认识高职。

作为教育者有责任跟学生分析透彻关于高职教育的相关问题,才能让新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减轻心理压力,增强信心。如国家对高职的认识、定位和相关政策,以及高职教育“高”在何处,与本科生和职高生的区别,有什么优势、劣势等问题。而且,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看,高职学校毕业生的毕业分配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已经呈现出优势。

(二)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高职新生对自我的认识,往往只是通过对他人的认识、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对自我的认识仅仅停留于表层。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自我认识越客观越好,过高或过低地作自我评价均是不合适、不利于个人成长进步的。所以对高职新生的教育管理,要以启发和引导他们通过多角度全面认识自我为切入点。同时,要让每个新生都“接纳”自己。教育者要引导他们面对自我现实,平静而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宽容地对待得与失。要让他们明了自己的优点与成功是宝贵的自我财富,缺点是可以克服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永久的失败。至于长相、外貌、出身,这些无法由自己主宰的因素则不去计较它。这样,才能让他们树立信心。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高职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性人才,应用性人才,所以高职新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他们可以增长见识,也能调适心理,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如可以通过调研、观摩、实习等方式,让新生走上社会,把所学的和将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他们能发现在一定的岗位上,他们有他们的职业优势,从而树立学好专业的自信心,增进对高职教育的了解。在校内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鼓励新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如负责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等。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对新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

人际关系的确是高职新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良好的同学的学习效率显著高于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人际关系良好的同学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也明显高于人际关系不协调的同学。因此,作为高职新生应该首先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交往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人际交往的品德修养,坚持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以诚相待,用真诚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真诚的友谊。院校要经常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新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7篇

[关键词] 艺术治疗 发展性艺术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

一、艺术治疗的原理

心理学家认为表达是人类的本能,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活动中的表达来达到身心和谐。而艺术治疗正是“以艺术活动为媒介,以心理理论和艺术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咨询师、来访者和艺术作品三者关系来发挥作用。”

艺术治疗(art therapy)最初仅包含绘画等视觉呈现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研究者逐步将范围扩大至音乐、雕塑、舞蹈、沙盘、心理剧(角色扮演)、即兴创作等各类形式,此为广义的艺术治疗,统称为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therapy),其中又以绘画和音乐两种最为常用。由于人们的思维大多以视觉为主,一些被压抑的创伤性经验用语言无法提取[1]。这成为降低言语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作为非言语治疗(nonverbal therapy)的艺术治疗很好的突破了言语表达的限制。

早期的艺术治疗主要以治疗性为主,常用于精神疾病及严重心理问题的康复中,如医院、精神卫生康复中心、特殊学校等。随着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发展和实践,艺术治疗开始分化为治疗性和发展性两种取向。本文中的艺术治疗是指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与潜能开发为目标的发展性艺术治疗。

艺术治疗重视对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解读,认为从事艺术活动的人会将情感和内心冲突投射至艺术成果中。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绘画分析技术,如续笔画、学校动态图、画人测验(DAP)、房-树-人测验(HTP)、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8CRT)等。通过对绘画作品比例、布局、线条特征、色彩使用、阴影描绘以及细节的分析来解读人的心理状态。而艺术治疗理论学家Eidth Kramer认为,即使不对艺术治疗的成果进行投射技术的解释,艺术治疗操作过程本身也能导致积极的改变[2]。如大声的歌唱与呼喊、对柔软沙具的抚触和摆弄、颜料的倾倒与挥洒、对硬质材料的折叠与搓揉等,从事艺术行为本身在较安全的氛围中使来访者重新面对冲突,重新整合人格,通过领悟与升华释放压抑的情绪和原本不太明了的思绪。

二、艺术治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教育部制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中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性艺术治疗正向、积极的取向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立足教育和发展的目的十分契合。

艺术治疗在国外学校心理咨询中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显示出独特魅力。上世纪70年代美国首先把艺术治疗理念引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干预性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针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采用绘画教学为主的艺术治疗,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日本则为辍学儿童提供绘画、雕塑等艺术治疗,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并回到校园[3]。

目前艺术治疗在我国发展较缓慢,部分教育者开始尝试在特殊学生群体中进行艺术治疗,包括情绪障碍、经历创伤以及自闭倾向的儿童。将艺术治疗应用于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认为艺术治疗有助于受到创伤儿童的情绪稳定并促进意识行为的发展[4]。易红等的研究显示绘画艺术治疗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改善社交功能[5]。将发展性艺术治疗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较少,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创造性地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小学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与模式。

发展性艺术治疗能够通过表达促进个体对自我的探索和领悟、对情绪的觉察和调控,提高人际交往及环境适应能力。艺术治疗具有非语言表达、支持关系安全稳固、情绪体验与认知思考整合等特点,填补了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空白,是对以语言为最主要载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补充。

小学低年级学段或学力不足的学生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理性思维能力、情绪体验能力发展不完全,即使主动来访也无法准确的描述事件和表达情绪,笼统、含糊、抽象的语言较多,缺乏“具体化”常令心理辅导老师无法判断。艺术治疗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能够帮助低龄学生较快的澄清问题。

此外,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学生的认知中走入学校心理咨询室意味着心理或“精神”不正常,因此主动来访的情况较少,多是由班主任或家长带入心理咨询室。在这类情境下学生的防御心理非常强,言语类咨询效果不大,甚至会起到反效果。艺术治疗平和的表象和有趣的内容能够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有利于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发展性艺术治疗的应用范围

艺术治疗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多样、形式丰富。发展性艺术治疗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辅导内容、不同社会需求和情感需求的儿童与青少年[6]。

把艺术治疗引入常规心理活动课,可以发挥艺术治疗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任和支持的氛围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艺术治疗还能以活动渗透的形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个体心理辅导、朋辈辅导中应用。在艺术类课程、主题班会、兴趣小组等各类德育活动中,也可融入丰富的艺术治疗元素。在学校教育背景下,艺术治疗还具有融入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教学中的独特优势。这不仅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也符合艺术治疗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功能与价值实现。正如鲁道夫所言“艺术治疗同时是一种艺术教育”,如音乐治疗常用的“热身-聆听-分享-重构”环节就与音乐课堂学科教学模式不谋而合。

1.学业困难

在学业困难学生的辅导和提升中,艺术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孟沛欣等的研究认为艺术活动的各项环节可以提高注意力、抽象与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言语表达能力等认知能力[7]。

同时,艺术治疗包含表达、创造等元素,在从事艺术活动时,心理健康教师常能发掘平时不易发现的学生性格与能力的强项。如果能够及时鼓励强化,帮助学业困难学生建立自信心,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的自信心及获得的情感支持可以延伸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事件中。

2.自我认识

青少年阶段保持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核心就在于如何看待自己。而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由于自我认识偏差引起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较常见。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分化与整合、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自我是此时重要的心理发展任务之一。

艺术治疗作为有效的心理测验和咨询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防御机制,引导学生对自我的深入思考和顿悟(insight),改善自尊水平,主动发挥内在的积极能量,实现自我价值[8]。如“自画像”的创作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认识自我的不同角度,引发对“现实我”和“理想我”的思考。

3.同伴关系

在攻击、人际交往困难等行为问题的干预上,艺术治疗比传统心理咨询中使用的正强化、创造良好环境等方法简便,比单纯的说教和惩罚有效。毛丽娜关于艺术治疗对儿童攻击性的干预实验显示,绘画、音乐可以起到宣泄恐惧、焦虑、冲突等负性情绪的作用,戏剧、故事讲述的艺术治疗则通过直观展示人际交往过程提供儿童习得和模仿人际交往技巧的机会[9]。

团体艺术治疗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间的人际互动、观察与合作,丰富交往手段和表达方式,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同伴交往产生的问题尤为适合。长期进行的艺术治疗团体可增进团体内成员的交往。在校园生活中较难建立良好同学关系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群体归属感和稳定的心理支持,自发地助人自助。另外,艺术治疗活动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宣泄负面情绪(如愤怒、敌意、悲伤)的方式,避免将不良情绪带入人际交往而引起的同伴关系问题。

团体艺术治疗能够丰富朋辈辅导、主题班会等活动的形式,其中心理剧已被引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剧取材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迎合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对内心世界的洞察,体验到了不同的反应方式,有效促进对他人情绪和想法的理解与接纳,从而改善同伴关系。

4.家庭关系问题

Kwiatkowska在20世纪70年代将艺术治疗引入对家庭关系问题的治疗中,认为家庭是学生的来源及归属,孩子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立项课题研究显示,绘画艺术治疗具有促进单亲家庭亲子交流的积极意义[10]。

当前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家校联系,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亲子关系最为关键。将艺术治疗融入亲子活动,创造了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探索的机会。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以积极的态度引导亲子沟通,在共同完成绘画、泥塑、剪纸等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形成新的关系,体验新的乐趣。

发展性艺术治疗主要讲视野聚焦在个体内在的积极品质上,期望促进个体的自我领悟和自我完善。与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较常用的焦点短期模式相比,艺术治疗需要较长的周期。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尽快的回到常规的学习生活中,因此要避免冗长的讨论与分析,尽量达到“短时高效”。

由于艺术治疗理论基础和实践活动起源与西方,在我国中小学应用中需避免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和活动内容,而应致力于“本土化”,探索更贴近中国学生思维习惯和审美取向的艺术治疗活动。东方文化自古就有修身养性、身心和谐的概念,传统文化中绘画、音乐、建筑等东方元素都为艺术治疗在学校的应用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此外,虽然艺术治疗可应用范围广泛,但仍是专业性较高的工作,对参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活动场地、器材等有较高要求。在活动前需根据学生的学段、认知水平、团体动力等确定活动目的和理论基础,选择合适的艺术活动内容,活动中也应根据个案的变化灵活处理,避免艺术治疗过程的僵硬化,切忌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

参考文献:

[1] 魏源. 国外绘画心理治疗的应用型研究回顾[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8(27)

[2] Kramer E. Art as Therapy with Children. MA: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71.

[3] 钱初熹. 国外心理治疗取向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及其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6(7)

[4] . 艺术治疗――促进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J]. 社会福利, 2007(6).

[5] 易红, 王祝康. 绘画艺术治疗在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干预中的应用[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2).

[6] 陶琳瑾. 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1(17)

[7] 孟沛欣,郑日昌,蔡焯基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团体绘画艺术干预[J]. 心理学报, 2005,27(3)

[8] 蔡宝鸿. 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07(29)

第8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 情绪的管理 压力的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42-02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够胜任企业岗位,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顶岗实习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式,是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部分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以后在企业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效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但由于高职学生大多经历了高考挫折,加上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年龄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消极的心态,情绪不稳定,心理压力大,这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影响了顶岗实习的质量和实施,若不及时加以疏导化解,将会给专业教学和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调整和消除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不良情绪与负面压力,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是当前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情绪的特点和压力的种类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从学生角色向企业员工角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阅历较浅,心理不成熟的高职生来说,很容易产生消极负面情绪,而不良情绪的大量存在和长久积压,会形成各类负面压力,主要有:社会压力、学习压力、情感压力、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

1.1角色转换带来的困惑感

学生在实习期间,其角色从学生、受教育者、受关爱者转变为员工、服务者、成人,由于高职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较少,社会生活经验不足,这种转换让学生非常不适应,很多学生不愿认同自己的新角色,常常表现出对学生角色的依恋,以学生角色来要求自己和对待工作,以学生思维来观察和分析事物,带来适应上的困难,出现较大的困惑。

1.2环境适应带来的挫败感

顶岗实习期间,高职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生活模式,环境适应能力普遍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难以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难以适应繁重的工作强度,难以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等。如个别学生对实习地的住宿、饮食、气候等不习惯;对实习补助、工作时间、安全问题等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产生抵抗情绪等。

1.3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带来的失落感

多数高职生是满怀着初次参加工作的兴奋之情和对未来前途的美好憧憬来到实习单位的,对自己和企业的期望过高,对基层工作的艰苦、对企业规章制度的严格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如一线工作的单调重复,又脏又累;有些服务实习企业的“以貌取人”,还有外行管内行,同工不同酬、走后门等阴影现象。这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学得好不如长得好”的失落感,以及厌倦心理、自卑心理等,造成心理失衡,导致不良心理倾向甚至产生极端行为。

1.4人际沟通交往带来的孤独感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渴望交往、渴望友谊、渴望被别人理解与接纳的群体。顶岗实习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原来在校园中较单纯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如今变成了复杂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客我关系,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自控能力,调节能力,加上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对他人期望值过高、依赖性太重,常常会产生孤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无所适从。

2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情绪的管理方法和压力的应对措施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有效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践环节,也是高职生完成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阶段,因此要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者协调合作,重视和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和职能分配,实现顶岗实习的预期目标和学生的角色转换。

2.1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

第一学生要调整角色意识:学生是实习的主体,要认识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顶岗员工,接受和服从企业和学校双重领导,既要尊敬学校领导和老师,又要尊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要自觉遵守企业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工作角色,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职业角色的合理转换。第二要提高交往能力:在实习过程中,高职生面对同事、师傅、管理者等极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会沟通交流,学会理解他人,培养合作团结的精神,不要对别人产生过分的依赖和过高的期望,既不要妄自尊大,全盘否定;也不能妄自菲薄,自我封闭,来构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深入拓展自己的人脉人缘,为走入社会奠定基础。第三要懂得宣泄转移:面对日益激烈的生存与竞争压力,实习生必须掌握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适的主动性,学会心理放松。如自我激励法、心理暗示法、合理宣泄法、适当转移法、能动消除法等,来克服自负、冲动、孤僻等不良个性,培养开朗、阳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加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最后还要提升综合能力:顶岗实习不仅需要专业动手能力,更需要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文字能力、合作精神等。进入实习单位后,学生必须学会面对现实,把自己当做单位员工,接受并熟悉企业文化氛围和职业岗位的需求,正确看待岗位分配和薪酬分配等,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期望值,找到现实与理想的平衡点,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快速适应实习环境。

2.2学校要加强心理教育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为此,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顶岗实习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对实习之前、之中、之后的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尽快消除不良情绪和负面压力,轻松愉快地完成顶岗实习。首先要做好实习前的心理预防:在顶岗实习之前,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心理学、人际关系与沟通等课程,普及心理学常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自我调节手段,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道德、责任、义务、权利和安全方面的教育,并且全面传递有关企业的信息,如企业的位置、住宿、饮食、待遇、岗位等,以便让学生做好迎接挑战的充分准备。第二做好实习中的心理疏导: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要建立实习生与指导老师定期联系,指导老师向学校定期反馈的制度,不仅要指定专业指导老师,还要配备专职心理教育教师,建立实习生心理健康档案,利用网络、电话、信件、板报、心理讲座等方式建立实习心理咨询热线,也可从企业挑选出专职员工作为兼职辅导员,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对实习生定期咨询和回访,帮助学生增长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多渠道心理辅导。最后还要做好实习后的总结评价:实习完成后,除了根据学生的适应能力、协作能力、职业态度、职业素质等实习情况给出实习成绩外,学校还要进行学生座谈,讨论交流;汇总学生实结,抽取典型的事例汇编成册,积累经验,发现不足,为今后更加科学地制订专业实习管理对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2.3企业要改善管理模式

除了学校和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调适以外,企业也要加强校企合作,做好相应的转变。首先要重视实习生的入职培训:要利用入职培训对实习生进行的政治教育、安全教育、业务培训以及节能降耗教育等,培养实习生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增强实习生角色意识。第二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学生搭建多种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如岗位练兵、参观旅游,校企联欢、体育比赛等各类活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让学生安心工作。企业还要改善管理模式:尽力实行人性化管理,热情接待实习生,有效安排实习岗位,派专人进行人际培训和心理辅导,为实习生支付合理报酬,为实习生制定初步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发展的空间,让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提前转正,给予和企业员工一样的待遇等等。尊重学生的劳动,了解学生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真正做到校企共育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总之,加强顶岗实习期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不良情绪和负面压力进行及时化解和疏导,使高职学生真正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养,身心健康的高技能人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帮助他们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最终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必学,王式正.职场必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

[2]滕国鹏,张瑶,马莹华.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及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4).

[3]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唐继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2009年全国优秀硕士论文.

[5]陈长生.商冬梅.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6).

第9篇

论文摘要:新世纪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心理复杂,加上独生子女、单亲子女和贫困大学生比率的增加,使高校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和现代管理心理学的运用愈来愈得到重视。本文从优秀班集体的建立、学风建设、贫困生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现代管理心理学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运用学生心理特征及规律对其进行因地制宜的教育

李岚清副总理曾说:“学生干部就是学生领导”。这既充分肯定了学生干部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干部的特殊性——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领导”。成功的学生干部应是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高超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良好的人格魅力的综合体。了解学生是前提,工作方法、技巧是关键,人格魅力是保障。

学生干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及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地做到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踏踏实实做好同学的公仆。

一、运用学习心理。树立良好班风、学风

西方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把学习分为八类,大学学习基本上属于最高级的一种,即解决问题的学习。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直接参加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需要学以致用。其学习内容上有显著的特点:第一,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第二,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在教学计划中都安排了大量的实习、实验、野外考察等。第三,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大学学习在学习方法上,自学方式日益占有主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

要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除了加强自学能力和学习技巧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其学习动力系统的教育。学习动力系统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在学习中发挥着激励功能、选择功能和调控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干部在带动同学加强学风建设时,就应从增强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和端正学习态度人手,具体可采取如下办法:

1.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学习和求知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它必须建立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等的基础之上,必须首先满足他们较低层次和基本的需要之后,才可能产生学习和求知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为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包括学生寝室、伙食卫生、教室条件等等。

2.请专家、名人作报告,充分运用权威效应。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态度容易受到权威人士的影响,我们可以请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等权威人士谈对学习的看法、态度,谈谈学生所学专业的前景和优势,从而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

3.抓住学生的荣辱感心理,奖惩分明,重在奖励。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因此学生干部要及时对优生、特长生给予奖励和表扬。

4。配合老师推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学生干部对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带头积极参与,主动回答,带动和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加入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的优势,提高同学整体成绩。

5.树立榜样,利用模仿效应。有意识地树立热爱学习并取得良好成绩的榜样,通过暗示和合乎情理的方式促进大家模仿,从而潜移默化,达到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的目的。

6.利用群体压力。如果提高个别同学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困难,学生干部可以把精力放在把其它同学的学习搞得更好上,在其它同学中形成更好的学习风气,使个别同学感到更大的压力,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7.利用好胜心理,组织学习竞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以学习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

二、运用人际交往心理。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位同学共同努力酿造和建设,但是班集体工作的最大阻力则来自极个别同学的不配合。这部分同学往往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心理障碍,重要表现在以下四种:第一,孤僻心理,即常说的“不合群”。有的是自命清高,孤芳自赏;有的是自惭形秽,自卑;还有的是动作粗鲁,语言粗俗,不能被他人接纳,因而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第二,自我封闭心理。这部分同学从不相信别人,对他人戒备心强,从来不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第三,异往心理障碍。他们不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强化了对异往的神秘感,对心中激发的希望接近异性的念头感到内疚和自责。第四,嫉妒心理。嫉妒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致命伤,当嫉妒火中烧而得不到发泄时,会引起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使班级、系级内部产生摩擦和内耗。

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应该是:尊重人、关心人;对朋友能进行诚实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能诚恳待人,不虚伪做作;能保持自己的个性,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但又不固执己见;在交往中要善于自我表现,具备良好的交谈艺术,善于与别人沟通意见。针对以上四种心理障碍,学生干部一定要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

1.对孤僻心理者,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好合适的心理定位,不能过高,也不能太小看自己,同时监督和帮助爱说粗话和行为粗鲁的同学改正不良习惯。

2.对自我封闭者,学生干部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他们,渐渐成为他们的朋友,从而解开其心中的不解之谜,使他们能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体会到爱心和集体的温暖。

3.对异往心理障碍者,学生干部可以多活动,使他们多与异性正常交往,同时开设有关知识讲座,使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变化。

4.对嫉妒心理者,培养他们宽阔的胸襟,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找到与别人有差距的地方,转嫉妒为动力。

三、运用健康情绪心理,加强同学间的友谊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最基本的情绪有四种: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这些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的、正常的。但是偏激的情绪反应将导致同学间不团结,甚至转化为矛盾,这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不利于集体精神文明建设。

健康情绪表现为良好的心境,适度的反应和稳定的情绪。但是在大学生心中仍然存在一些情绪障碍,主要表现有:第一,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变化莫测,并有向极端发展的趋势。第二,病理性抑郁心境,情绪低落,自我感觉很差,不愿与人交往。第三,情绪高涨,以过度欢乐轻松地状态对周围事物给予反应。第四,心境恶劣。在没有明显的外界因素刺激情况下,突然心情不好,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第五,容易被激怒。极易受刺激而发生强烈的不愉快,但持续时间较短。

学生干部在开展工作时,要根据不同的情绪障碍,采取不同的方法,学会“冷处理”等工作方法,同时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情绪。培养健康情绪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为学生创造施展自己才华和特长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与个人的成长中看到自己的成绩,获得一定的满足,从而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开展“扬长避短,相互学习”等交流活动。在学习别人的长处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别人的言谈更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产生一定的优越感。这对情绪低落都很有帮助。也可开展运动会、文娱比赛、艺术竞赛等,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并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通过提高认识水平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认为,一种情绪的产生是由经历这件事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评价所引起的。情绪是个体认识评价的折射。因此,大学生应该努力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学会以乐观、全面来看待现实,学会扩大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合理的信念,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由此带来的情绪困扰。

3.教给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情绪是可以进行自我调节的,作为大学生也应该具有这个能力。情绪的自我调节集中表现在情绪的自我自制和宣泄上。具体方法如下:第一,转移法。帮助同学把注意力转向其它方面。第二,宣泄法。如同闷热的夏天唯有一场大雨才能使空气焕然一新一样,积压的情绪只有宣泄出来,才能赢得心理上的一片晴空。第三,自我激励法。要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的力量或理性的观念来激励自己,同各种不良的情绪作斗争,以保持良好的心态。第四,自我暗示法。通过自言自语的形式,自己告诫自己,使自己受到某种观念或行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情绪与行为的方法。第五,幽默法。笑是精神的杀毒软件,幽默是走出心理困境的阶梯,当个体处境困难或尴尬时,借助幽默来化解困难,以保持心身平衡。

四、运用挫折心理,帮助受挫同学摆脱痛苦

“一帆风顺”、“一路平安”、“万事如意”等均是人们相互之间的美好祝愿。然而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都将面临一个个的难题和挫折,也正是在解决难题和挫折的过程中个体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的。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得当,将会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世界,反省自身和充分发挥其潜能。但如果处理不当,它将使学生处于紧张状态,精神紧绷,打破常态生理平衡,降低免疫功能,影响身心健康;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对自我的看法,让人丧失自信心,导致自卑,自我厌恶,自暴自弃,萎靡不振,逃避生活,甚至自责轻身。

在大学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挫折有五种:第一,人格完善的挫折。大学生强烈的独立成人的愿望与不够成熟的独立能力的矛盾使得他们内心受挫。第二,生活中的挫折。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对大学生活太理想化、美好化,而到了学校,由于想象与现实差距很大,加上部分同学自理能力不强,独立生活能力欠佳,往往给他们带来失落感。这在新生中表现尤为突出。第三,学习方面的挫折。大学生均是通过十分激烈的高考竞争、挤过独木桥而云集到号称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都是中学时学习的佼佼者。然而到了大学,有的出现考试不理想甚至不及格,学习上失去领先地位,给心理上带来很大压力。第四,人际交往挫折。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交际能力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的重要的能力。但部分同学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或者缺乏交往经验,难免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第五,恋爱挫折。恋爱是美好的,但并非总是那么如人所愿。由于大学生恋爱存在着多种不利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恋爱失败的现象经常发生,失恋的挫折对大学生的打击也是相当大的。

学生干部在了解了挫折的规律之后,要抓住各种挫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带动受挫同学摆脱痛苦,走出阴影。大学生适应挫折可采取如下方法:

1.“阿Q精神”法。又叫精神胜利法,指面临失败时在心理上把自己当作胜利者。“虎落平阳被犬欺,凤凰脱毛不如鸡”等即是使用此方法。

2.投射法。将自己不喜欢或不愿意的结果转移到别人身上,以此减轻内心的焦虑、内疚,不安。“天下乌鸦一般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某些人干了坏事后为了减轻良心不安的投射作用。

3.否认法。个体在受挫后对已发生的痛苦事实加以“否认”,从而减轻和逃避内心的痛苦。如亲人朋友的死亡,就有意识地认为他根本就不曾存在过。又如某件事失败了,认为自己根本没干过这件事。

4.推诿法。把失败归于外因,从而摆脱责任和内疚。“月亮惹的祸”、“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均是此方法的运用。

5.酸葡萄机制法和甜柠檬机制法。这两种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把得不到的认为不好,后者则夸大既得结果。如报考研究生失败的同学,使用前者则认为“考研没什么好处,幸亏没考上,不然要浪费多少的钱和青春”;使用后者则认为“虽然没考上,但在努力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太多了,已经超过了研究生的水平”等等。

五、运用贫困生心理。为贫困生分忧解难

我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在并轨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占70%左右,因此贫困生工作一直是高校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农村来的大学生一般具有学习刻苦,性格内向、意志坚强的特点。多数农村学生自小就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生活状态中,一旦步入城市,进入大学,所接触的新鲜事物很多,面对新的生活习惯、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挑战,他们因素质和性格差异而有不同的反应。根据对生活、学习的态度和心理特征把贫困大学生分为如下几种主要类型:

1.自卑型。这类贫困生的性格极为内向,思想压力大,生活上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心理。他们不愿意与同学交往,封锁自己,尽量避免自尊心受到伤害。

2.焦虑型。这类贫困生整天处于焦虑状态之中,担心学费和生活费,害怕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他们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考虑如何解决经济问题,心理负担严重,表现出焦虑不安,常常叹气。

3.奋斗型。这类贫困生化贫穷为动力,从不与其他同学比吃穿,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和能力锻炼上。这便是常说的“人穷志不短”。他们往往能在学习方面出人头地,赢得软佩和尊敬,以此平衡自己的心理,得到一种满足感。这部分贫困生常把奖学金作为学习动机之一,能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4.成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类贫困生自理能力强,办事仔细,考虑周到,显得成熟稳重。他们的综合能力比较强,也乐于为同学服务,因此往往能在抓好学习的同时,当好学生干部或搞好勤工俭学,把时间排得很充实,生活得丰富多彩。

实际上,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贫困问题。只要正确处理和看待历史遗留下来的暂时的贫困,“贫困”将转化为一种财富。也只有真正认识到贫困是一种财富,贫困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蓄满坚强,贫困生的人生才能得到升华。

六、运用毕业生就业心理。作好导向工作

毕业生在作择业准备工作时,除了知识能力方面的准备外,还要做好心理准备。其择业成功与否与其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择业心理障碍使很多同学失去良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毕业生主要心理障碍有:第一,过于自信。这部分毕业生择业欲望值高,同时对自己估计过高,这在名牌或重点大学和比较优秀的毕业生中表现突出。第二,自卑心理。这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缺乏自信和勇气,表现为自惭形秽,畏首畏尾,在竞争机会面前顾虑,怕失败丢面子。第二,依赖心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皇帝的女儿子也愁嫁”,然而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心怀传统思想,不注重自我推销,依赖心理特强。第四,急功近利心理。这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过分看重实惠,对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票子、房子情有独钟,而忽视了工作环境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能否发挥自己的特长,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这是不明智的。

以上就业心理障碍对毕业生相当不利,我们一定要排除这些障碍,带动毕业生以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境参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具体的方法如下:

1.纠正盲目自大和过分谦虚的错误心理。盲目自大者往往自命不凡,看不起竞争对手,甚至是招聘人员,轻敌和不尊重用人单位是择业竞争中的大忌。谦虑本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过分谦虚容易使用人单位误解,对择业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这类毕业生要学会善于推销和表现自己的特长,实事求是地反映自己的实绩和才能。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应教育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能过分夸大自己的长处,也不能太谦虚,太保守。

2.走自己的路。古住今来,大多数事业有成的人,都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独立的择业见解,他们力求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事事认真冷静的思考,从不盲目地“跟着感觉走”,而是发现和创造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所以,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及自己综合素质和特长择业,找准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工作,切莫被眼前的短浅利益所蒙蔽。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必要性;途径与方法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还不是太乐观,许多学生在挫折面前不能独立思考,冷静下来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或者过于激进的行为,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埋怨、悲观、失望,甚至轻生的念头等消极情绪,这些不当的处理方式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素质教育是是每个教育阶段都倡导的教育理念,它除了包含常规教育理念上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体育素质、文化素质和科研素质之外,还包括抗挫素质培养。我国的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讲授轻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综合能力不高,受挫能力不强,导致毕业后走上社会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这也是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造成的结果。因此,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挫折教育能力,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很好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培养,一旦步入社会,发现与大学校园环境相差极大,只看到了社会的复杂面和阴暗面,不能正确处理,那么会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不适应感。因此,给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求得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大学生遇挫原因分析

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其原因也多种多样。

(一)人际交往不适应导致的挫折。进入大学前,学生主要精力和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好就行。进入大学校园后,生活丰富多彩,人际交往频繁,有些同学因为缺乏与人交往经验,不善与人交往,长期以往会产生与人交往的困难感,形成自闭,内向的性格,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

(二)学习方式和特点不同导致的挫折。大学生学了上课,学习全凭自觉,所以自主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大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大多数学生高中毕业前,习惯了靠教师手把手教,家长看着,填压式学习方式。这些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如没有养成良好的自觉性和学习习惯,遇到考试突然乱了阵脚,往往成绩并不理想,自信心大打折扣,长期以往,厌学、逃课等不良习惯严重滋生,造成了挫折感。

(三)恋爱观不成熟导致的挫折。大学生谈恋爱已成为现今校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对于高校我们既不反对,也不提倡,但是不少大学生对爱情观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慎重的态度,不能摆正爱情的位置,因恋爱受挫已不争的成为大学生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

(四)就业困难和压力导致的挫折。现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更是国家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业难已成为在校大学生一个切实存在的心理负担,特别是面临就业的毕业生,对就业难,求职过程中挫折不能正确对待,从而产生诸多不良情况和沉痛的教训。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两课”, 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两课”教育是现代高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开设的人生成长课程。高校必须在“两课”教育中,发挥主导功能,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培养其勇于应对挫折的能力,不断提高抗挫能力。高校应将“挫折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识别和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理性的对待情感等问题,不断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校园SNS;人人网;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38-02

一、引 言

近年来,有关“幸福”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幸福”相关的名词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而相应的学术研究则集中于心理学领域。20世纪中期兴起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与美德,逐渐形成了心理学界新的研究气象。

目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社交网络日渐成为重要的工具,然而大学生能否真正利用好网络媒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国外,有研究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大学生的积极心态有一定的影响,如有学者认为在Facebook的使用和学生的适应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1]。然而,有关社交网络的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目前没有统一的结论。总体上说,有两种假设,一种是置换假设,另一种是增益假设[2]。置换假设认为网络交往降低了幸福感,用户将本应用于人际交流的时间花在了网络交往上,产生了交流上的置换,从而降低了幸福感[3][4]。另一方面,增益假设则支持网络的交流有益于促进现实的交流,弥补了现实面对面交流的障碍[5],此假设尤其适用于外向型的人群,这类人尤其容易通过使用网络交流工具来提高自身幸福感[6]。

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却很缺乏,而且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性,国外相关的研究结论不可能完全适应我国。因而,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以及社交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二、方 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高校学生中抽取一定样本。被试的年龄和年级不限。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5份,回收率90%。

(二)测量工具

1.主观幸福感量表

采用Diener(1985)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三个分量表,分别为生活满意度量表(5个题项)、积极情绪量表(6个题项)和消极情绪量表(8个题项)。此量表在不同国家被试中有过很广泛的使用,经Diener等人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7]。

2.校园SNS使用行为量表

参考学位论文《透析人人网_大学生使用SNS的传播学意义分析》[8]和期刊论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and the Well-Being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9]中的问卷修改编制,内容涉及用户校园SNS的使用强度、使用效果、网络人际圈、网络自我暴露等。

(三)研究步骤

以网络问卷的发放为主,同时使用纸质问卷补充样本量的空缺,保证男女比例和学生年级比例的平衡。

(四)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20.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基本信息及统计量描述分析

样本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等;其中男生156人,占49.5%;在年级分布方面,大一或大二学生有178人,大三或大四学生有47人,研究生72人,博士生18人;从生源地来看,156人来自城市地区,159人来自农村地区。

总体上,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正态分布(M=64.47,SD=9.596),比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平均值(M=66.5)略低。积极情绪较量表平均水平高(M=25.39,SD=6.307),而消极情绪较量表平均水平低(M=22.88,SD=7.205),生活满意度水平(M=16.20,SD=4.364)与量表均值基本持平。

在总体样本中,有275名被试是“人人网”的注册用户,占总体的87.3%。在使用强度方面,大多数被试注册时间较长(超过两年),但使用频率较短;在网络交际圈方面,154人的好友人数在100人以下,172人的主页被访问次数小于500次;在使用效果方面,145人表示“人人网”的使用并没有给他们的现实人际关系带来变化,只有8人认为“人人网”能帮助他们认识很多的新朋友;在自我信息暴露程度方面,209名被试人人网上的日志数小于10篇,而195人公开的有自己的照片数小于20张。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分析

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以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为因子。结果如表1所示,当以被试的性别为因子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这两个维度有明显差别;当年级为因子时,只有在消极情绪上有明显区别;而当生源地为因子时,被试者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以及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差别,并且p值都接近于0;即来自城市的学生与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幸福感水平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表1 主观幸福感及各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因子

变量 性别 年级 生源地

F p F p F p

第12篇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音乐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1多元智能理论与音乐课联系的必要性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著名理论,他通过大量实验和和测试得出每个人与生俱来拥有9种相对独立、相互平等且多元的智能。这9种多元智能分别是:言语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智能。

如今,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了顺应时代所必须,而传统课程远远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这决定了音乐教育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状态。作为教师,为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落实课程标准,我们需要建立多元的教育方式,而多元智能理论对活跃音乐课堂恰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可以借鉴多元的教育理念,提供多元、丰富的教学来设计多元智能与音乐课结合的课堂,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智能和动觉智能及其它智能的全面发展。

2建立多元化音乐课堂

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初中音乐教师的启示是我们可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和设计多元的教学模式。我国的传统音乐课堂绝大多数是单调的音乐知识传授,教师的教学目标重点往往放在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传授上,如今教师已经认识到建立多元的教学目标去完成教学。另外,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师改变单纯传授与学生的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倡导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模式,将教学过程变为音乐艺术实践和体验,这些多元的模式可以让更多以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3音乐课堂中多元智能的培养

3.1音乐课堂中音乐智能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培养学生音乐智能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需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民主、互动、合作、探究、和谐的课堂氛围,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并体验音乐的乐趣,这是培养音乐智能的第一步。

反复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审美体验是培养学生音乐智能的重要手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教师在教授任何一首音乐作品时,应善于讲故事和制造悬念使学生进入音乐意境,例如教师在给学生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课时,先巧妙的引入故事情节,把音乐片段分成几个故事,将学生带入意境,再引导其对某一片断、某几句反复聆听感受。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由陌生到熟悉,由表及里、使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多次聆听能对作品有一定的认知,在音乐的强弱色彩感受上加上对歌曲的理解,逐渐获得审美体验。

培养学生音乐智能,除了培养其兴趣和反复聆听的本领以外,教师要具有创新理念。例如,必要时带领学生做一些小创作;让学生自制一些打击乐器;将废弃的器皿带到课堂,作为“特色”的打击乐器等,由于中学生在参与音乐小组活动时的注意力明显强于单人活动,因此可以经常通过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节奏,合唱训练等培养其音乐素质。

3.2音乐课堂中运动智能的培养

音乐课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可以促进学生运动智能开发。众所周知,音乐教学中的律动和舞蹈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还能培养学生的气质,教师在音乐课堂应善于结合舞蹈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少数民族音乐章节中的新疆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小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模仿新疆人载歌载舞;在介绍非洲音乐时,可以让学生模仿非洲人,以桌子当非洲鼓;必要时可以加上拍手跺脚、拍桌子之类的动作去强化训练孩子们的节奏感,这种游戏中学习的方式,无疑培养了学生运动智能。

3.3音乐课堂中多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开发

2011年版的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人际交往、情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笔者认为,音乐课堂刚好可以开发学生的语言、人际交往智能。教师可以在每堂音乐课后留10到15分的时间,安排两至三名学生进行文艺表演,表演的形式可以有独唱、合唱、舞蹈等,表演结束后,随机抽取同学起来对表演的同学进行“1+1”的评价,所谓“1+1”,就是给一条赞扬和一句建议,建议不能带有批评性,这样每个同学不仅都有一次机会进行展示,更大的收获则是可以欣赏全班的表演的同时逐步学习了如何审美,如何去尊重和评价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听到自己的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又接受到别人给自己的建议,久而久之,同学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和和谐,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同时得到发展。

3.4音乐课堂中其它智能的开发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到了九种多元智能,音乐课程除了可以培养人的音乐智能、运动智能、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外,对逻辑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其它几种智能都有着促进作用,学生通过乐理知识学习可以发展逻辑智能;学生通过自评、他评和互评可以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这种能力则是自我认识智能;学生通过音乐鉴赏可以发展视觉/空间智能,可见音乐课的功能如此强大,所以说创造多元的音乐课堂促进初中生多元智能发展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