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2 06:5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超主权货币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特里芬难题,特别提款权,超主权货币
国际货币体系是在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用于调节各国货币金融关系的一整套国际原则、规定、制度安排与组织形式。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仅能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证,促进世界贸易与资本流动,而且可以让世界各国更充分、更公平的分享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利益,推动世界经济顺利发展。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它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深化,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国际货币体系先后经历了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国际储备货币不断演进、发展的过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核心是国际储备货币的选择。“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是国际金融专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Triffin)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他认为,以一国货币作为国际清偿手段和储备资产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其它国家需要通过对该国国际贸易逆差买入该国货币,增加本国的国际储备 (即国际清偿能力),这必将造成该国逆差、货币信用下降,动摇该国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基础;反之,该国若要维持本国国际收支平衡、稳定币值,其它国家国际储备规模又将受到限制,导致其国际清偿能力不足,影响到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增长。以单一货币作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的货币体系面临清偿能力和货币信用的两难选择。
二、特里芬难题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特里芬难题是针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出的,但它同样揭示了牙买加体系下隐含的内在矛盾,解释了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牙买加体系的一个特点是国际储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美元在各国的储备中所占份额仍是最高的。其他国家储备美元数量越多,美国对外的负债或赤字就越大。国际市场上美元流动性过剩。同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刺激本国经济增长,美联储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扩大货币供应量。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的环境降低了借贷成本,促使购房者数量大量增加。众多投资者投资于房地产市场,导致了房价连续上升。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andpoors)的有关数据显示,从2000年1月到2006年6月,美国前10大城市(1O-citycomposite,CSXR)房价指数从100上升到226,上涨了约l26%,在历次上升周期中涨幅最大。高房价带来了高收益,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购入房屋以期升值。这些购房者的购房目的不是个人居住,而是为了出租或出售。房价的大幅上涨和购房投资构成了交互性推动。过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资产价格出现泡沫。
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及其自身的通货膨胀,最终导致了美元的贬值和国际地位的下降。为了维护美元汇率的稳定,保持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联储转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自2004年6月连续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试图回收美元流动性。随着联邦基金利率的不断上调,房屋贷款利率也不断升高,到2007年已达6.7%。还款利率上升,还款支出大幅增加,加重了贷款购房者的还款负担。由于次级贷款还款人还款能力有限,还款违约开始增加,到期未付率自2006年二季度起的11%升至2008年一季度的l9%。贷款利率上升,同时也导致购房者大幅减少,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行趋势。2006年6月到2008年7月,房价指数从226下降到l78,下降了约21%。房贷违约率的上升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对金融业和原材料市场、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一系列冲击。美联储在回收流动性的同时,挤破了资产泡沫,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事实证明,依靠单一主权国家货币来充当国际清偿能力的货币体系必然会陷人“特里芬难题”,具有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我们认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货币,不是某一个中心国家的货币,而更应当是多个国家的货币所组成的“一篮子”货币,是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
三、特别提款权作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特别提款权自1970年1月正式开始发行以来,定值方式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最初,定值为0.888671克纯金,即当时1美元的价值。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特别提款权开始以一篮子货币定值,篮子货币的组成是过去5年它们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反映。1980年起,特别提款权根据1975年到1979年世界最大的五个商品和劳务出口国的货币定值,并规定每五年调整一次。目前,特别提款权的构成是2006年确定的,篮子货币计价资产是44%的美元、34%的欧元、日元与英镑各11%。特别提款权具有天然的“一篮子”货币的性质,而这正是今后国际储备货币的改革方向。
特别提款权做国际储备货币具有天然的优势,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信用资产,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拓展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完善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功能使之成为能直接对外支付的交易媒介。一是减少、取消限制特别提款权使用和交易的规定;二是增强特别提款权的流动性,允许官方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相互转让特别提款权,鼓励私人部门持有和使用特别提款权,消除流通障碍。特别提款权只有能够在世界贸易中自由广泛使用,才能逐步发展为国际货币,其价值才能由市场来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才能逐步具有世界性中央银行的职能。
其次,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威性。二战以后美国一直在国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尽管19世纪60年代起美国开始逐渐衰落,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提款权的推行和扩大使用,会在根本上动摇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因此特别提款权作用的进一步扩大,意味着各国,特别是美国,放弃部分货币主权。这需要有相关国家的支持与合作,也同样依赖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世界性中央银行权威地位的确立。
第三,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提款权份额。对于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家而言,其持有的国际储备除了特别提款权和黄金之外,还有包括其本国货币,储备充足。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则相对紧缺。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提款权份额,有利于增强其国际购买力、提高其筹资能力。这对于预防债务危机,促进国际贸易、深化国际分工,以及稳定国际金融局势都有着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宝兴,从“特里芬难题”看美元扩张及其影响,中国金融,2009年2期。
2、黄泽民,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传导机制及改革的方向,中国货币市场,2008年12期。
3、罗伯特·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年。
4、李若谷,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与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中国货币市场,2009年第1期。
5、李扬,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的机遇,中国金融,2008年第13期。
6、吴剑芸,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作用及其崩溃,经济学家,2OO4年l1月。
7、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金融时报,2009年3月24日。
论文关键词:不良资产;现状;成因;管理思路
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我国各商业银行多年来在不良资产处理上采取了很多措施,收益显著,2007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额高达11149.5亿元,2008减为4208.2亿,2009减为3627.3亿元,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为3400亿元,不良资产率为1.59%。
然而,虽然不良资产额下降显著,但是问题依然严峻,实际上,不良资产下降的原因主要两点,第一,财政大规模注资及1999年2004年和2005年三次大规模的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经三次剥离后,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累计从国有银行接受的不良资产总额约3.5万亿元,也就是说经过三次剥离后,国有银行累计减少了约3.5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大规模剥离,在极大减轻了国有银行的历史负担,奇迹般提升了国有银行资产质量的同时,也使社会为之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因为对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进行的剥离处置,要由财政埋单,最后都将通过增加税收或以通货膨胀的方式由社会公众全额承担国有银行的收益可用于员工的收入和福利,损失却由社会公众承担,无论从法理政治或经济层面都于理不通,是极其牵强的。因此,依赖剥离实现不良资产双降是一种在政治和经济上具有高昂代价,不可能长期持续的模式。
二是贷款余额快速扩张,由于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余额/贷款余额,因此不良资产率降低有捷径可寻,这就是通过快速扩大分母降低不良资产率。因为从技术上讲,在贷款发放的初期,银行贷款都属于正常贷款范畴,而从正常贷款演化为不良贷款是需要时间的,可以认为,快速扩张贷款规模,对降低不良资产率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仔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不难发现,不良资产率的迅速下降,与贷款规模的快速扩张不无关系:2005年我国银行业的贷款规模为15.2万亿元,不良资产为13133.6亿元,不良资产8.6%;2007年的数据为18.8万亿元12648.2亿元和6.7%;至2010年6月为38万亿元4945.1亿元和1.3%。对比以上数据,可以明显感觉到,贷款规模扩张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大幅降低中的特殊作用,如2007年较2005年不良资产规模减少485.4亿元,减幅为3.69%,而不良资产率却从8.6%降低至6.7%,降幅是减幅的329%;再如2010年6月较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的减幅为60.9%,不良资产率降幅为76%,降幅是减幅的125%。考虑到2009年近10万亿元的天量放贷,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状况可谓隐忧犹存,不良资产和不良资产率或有双双反弹的可能。
2 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分析
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具有某种客观必然性,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不良贷款状况相差悬殊,不同国家也有各自的主要原因,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我国来说,主要原因在于宏观体制性因素。
在金融体制改革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形成了“大财政,小金融”的大一统的金融模式,财政集中了国内绝大部分资金,成为资金分配的主渠道。国有企业所需资金由财政统一拨付,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及营运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定额内的流动资金都由财政按计划无偿拨付,银行只解决其超定额流动资金需求,企业收入相应也要上缴财政。
财政是资金分配的主渠道,金融仅仅限于人民银行,只是资金分配的补充渠道。在金融改革之后,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企业自主权扩大,减少了上缴财政的资金,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财政已难以主导资金分配,逐步退出企业资金分配的领域。同时企业打破“吃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职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为银行吸收社会大量闲散资金提供了可能。资金由向财政集中改为向金融集中,企业资金供给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企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财政无力继续拨款,资金供给只能由银行贷款提供。财政采用渐进的方式从生产和投资领域退出,银行开始进入财政退出的领域。因国有企业的先天性缺陷——自有资金不足,加之国有企业承担了本不应由其承担的社会职能(医疗、养老、教育等),导致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资金的过分依赖。在政府的积极主导下,拨改贷顺理成章地成为企业资金供给渠道。建设项目基本采用“政府点菜、计委写单、财政银行出钱”的模式,拨改贷的行政强制色彩为不良资产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本来银行应当遵循信贷资金的运动规律,以追求自身效益和资金回报率为目标,是有偿的资金运动。但是,行政干预代替了银行商业化经营原则,银行的资金被用于财政性的用途,银行资金的财政化,使银行资金徒有贷款之名,行财政拨款之实,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偏离了信贷资金的运动规律,使银行的贷款丧失了回流付息本能。同时,由于政府主导,一些资金流入了经营效益差、濒临破产的企业,出现资源分配严重不合理的结果——低效益甚至无效益的企业也极有可能获取大量资金。这些资金成为无法归还的负债,相应的企业的不良负债转化为银行的不良资产,从而最终形成大量不良呆、坏账。这种政策性贷款的资金实际上应该由财政拨付,政策性业务按保本经营,贷款按优先性和低利率性的原则运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中政策性贷款比例很高,据统计,仅仅由于政策性银行划转、国务院根据宏观经济需要决定而发放的特定贷款中形成的不良贷款损失,初步计算就达数千亿元。政策性不良资产具有很大的刚性、故意性和事先可知性。
因此,国有银行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以控制。银行不能自主决策,难以有效防范风险,许多贷款在接收时实际就是不良贷款。而且,政策性贷款往往未设定担保,银行很难通过自身努力进行清收转化。加上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混同,导致政策性贷款的非政策性使用。这是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
3 不良资产过高带来的危害
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表面是金融企业和国家的损失,实质上是全体公众的资产损失,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的一个严重隐患,对经济稳定增长造成持久威胁。具体说来,其消极影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社会货币的大量沉淀,必将迫使央行超量投放基础货币,形成隐性的通货膨胀压力,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经济安全。其次,在银行无力消化巨额不良资产的前提下,只有政府有能力承担这种损失因此政府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国家财力下处理坏账的难题。判断我国化解不良资产的成本,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假设不良贷款中有50%是可收回的(目前我国的信用环境不佳,对可收回贷款的状况不容乐观),我国不良资产与gdp的比重为25%,则我国化解不良资产的宏观经济成本估计为gdp的12.5%左右。可见,化解不良资产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第二,不良资产将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危机,极大地制约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信贷风险。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比率一直居高不下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大量信贷资金的沉淀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难以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大了信贷资产的风险和损失。银行资金难以保全,结果将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缺乏活力,效益低下,前景令人担忧。不良资产妨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力。不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便难以转变职能,严重阻碍银行的改革步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因其庞大的资产而跻身于世界几家大银行之列。然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国际权威的评级机构对其评级都相当低,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和国际声誉,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的主要原因。
4 加强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基本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处置不良资产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加强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的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首先,将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由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来处理银行坏帐,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清理现有资产,评估资产质量,并将不良资产剥离。这一步必须一次性彻底完成,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给银行一个全新的起点,使得银行能够建设发展出商业化操作模式,避免坏帐问题出现。二是通过国家注资来弥补银行资本剥离所暴露出来的资本金不足。国家注资来弥补银行资本金融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将不良资产的市值转让,然后由国家向银行直接注资来弥补资本金缺口;另一种是首先由国家向资产管理公司注资,然后由资产管理公司再以面值来购买不良资产,因为资产面值高于其真实价值,这种手段间接地将国家注人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转移给银行,这个方案的一个具体做法是由资产管理公司的期票形式向银行支付,这种期票由政府担保,期票额为转让资产的面值。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弥补资本金不足的办法是由银行发放附属债券。这种债券的债权是在还款和清算上附属于银行存款和一般债权人所拥有的债权。尽管有一些谨慎的金融界人士认为,将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后,由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只不过是“将灰尘扫到地毯下面”,不良资产这个包袱由国有银行或者政府“抱着”和“背着”是一样沉重的。但是,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是有显著积极意义的。其一,这表明政府对于不良贷款及其累计的金融风险的重视和关注;其二,有利于切断了不良贷款的传染和扩散,为国有银行推行责任考核建立了比较合理的基础。为促使国有银行强化信贷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三,资产管理公司所具有的特许的法律,政策优惠和多种业务手段,有利于提高不良贷款的回收率,从而总体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