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时间:2022-07-29 02:5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文素质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文素质教育

第1篇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十分明显。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很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差强人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主要存下以下问题:

1.人文素质课程课时有限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的表现,是其教学改革的核心,只能不断的加强不能削弱,由于总课时的制约,人文素质课程课时受到很大局限。而且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知识不断进入大学课堂,需要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这势必压缩人文课程的课时,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类课程课时仅仅占到总课时四分之一不到。

2.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简单、方式单一

纵观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除了思想政治课程列入必修之外,其它人文类课程大多归为选修课之类,选修课往往是大班授课,动辄几百人一起上课。对于学生而言,无论从重视程度、授课效果、学习兴趣等来看,选修课的效果都差强人意。而且人文选修课成绩一般不列入奖学金的考核范围,学生在选修课中迟到、早退、玩手机、旷课的现象十分普遍。尽管有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开设人文讲坛、举办专家讲座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经常举办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人文兴趣,但这些活动数量少、组织不力,效果差强人意。

3.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高

从应用型本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来看,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在道德情操上,尽管很多学生都具有新时期大学生所具有的美德和责任感,但大多停留在认识上,实践效果不好,大学生说脏话、打架、男女朋友行为不雅、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攀比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在价值取向上,由于长期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应用型本科学生奉行实用主义,金钱主义至上,盲目追求奢侈的生活,学生的精神世界容易变得空虚,缺乏对人生价值观和远大理想的追求。三是综合能力欠缺。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滞后,应用型本科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局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行其道,应用型大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比较熟稔,但在适应环境、人际沟通交流、抗压能力建设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

二、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1.完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课程多、教学任务重,简单的通过硬性规定来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理工类院校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来优化人文素质课程建设。首先,在专业课中渗入人文素质教育。在一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专业课占总课程的比重在60%以上,也是应用型本科生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课程,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在专业课授课中有机的融入人文教育,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事实上,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只要教师善于发掘,给学生介绍该专业学科发展和对人类的贡献等,让学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真的治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人文教育的内容。其次,优化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是高校的必备课程,是其它课程的领头军,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仅有两课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用两课来替代人文教育是不可取的。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开设配套的人文必修课和人文选修课设置,诸如大学语文、艺术鉴赏、哲学、法律等多门类的人文课程,给予学生丰富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同时加大对人文选修课的管理,通过教师专业化、管理正规化和考核正常化等来帮助学生认真对待人文素质课程,能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学习与探讨,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2.营造人文氛围

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营造校园的人文氛围是十分必要的举措,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每所大学都经历过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坎坷,每所大学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想与特色,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结合各自的校徽、校歌、校训等进行精神文化建设,而不是将其停留在口号上,通过佩戴校徽,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深刻理解,充分发挥这些代表校园精神与内涵的符号的作用。同时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前景等,将校史教育放到正常的教学当中,通过校史陈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模拟发展历程、理论讲述等形式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学校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校史的重要作用。其次,开展学术文化活动。学习是高校的主要活动,学术文化建设程度直接影响整个校园的人文气息,尤其在专业研究氛围紧张的应用型大学,进行学术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可以通过网络、社团、广播站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形成积极学习的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专心科研的品质;设立学术文化节、学术交流角、成果奖励机制等提升学术氛围;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使枯燥的学术科研过程充满人文关怀。

3.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如果教师自身人文意识不强、人文素养不高,很难培养出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人文精神。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物质主义的熏染下要恪守教师的本分和天职,坚守学术伦理和道德,维护师道尊严,用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教学态度来感染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仅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很深的学术修养,还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哲学、艺术水平,这样才能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举一反三、信手拈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应用型高校要为教师提供各级培训和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优化教学方法,人文素养教育更应该以人文化的形式进行,抛弃传统教学中的权威性、强制性、灌输性、说教性、训导性等呆滞的教育方法,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探究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讨论、对话、实践、反省等来唤醒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在讨论中使学生双方的立场得以展现,在对话中使双方的观点受到质疑,在实践中使学生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

三、结语

第2篇

要想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首先要对高校综合素质教育有一个基本认识。所谓综合素质教育,就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等综合能力为前提,按照一定的评测标准来评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的科学教育理念。人文素质教育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主要是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大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1]从狭义上理解为: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的发展,通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言传身教,来提升大学生的内在修养,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涵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如何修人品、长学识,尊师重道,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境界,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从高校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人文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国学、史实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高度;人文修养,旨在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粹,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打好基础;人文精神,旨在重塑学生精神文化品格,激发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务实”的作风,培养既有思想又有行动能力的综合人才。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中重要作用

1.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当今社会发展趋势越来越呈多元化发展,面对信息发展的社会对当今的大学生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在高校中合理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成为我们更多关注的课题,而人文素质教育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应对社会、民族、人生的精神力量和素养,使其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能以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素质为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人文素质教育是塑造大学生精神品格的教育,是对“成人”的教育。如何成长为“完整的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当代高校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这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人文教育更注重学生品格的修养和精神层面的塑造,对于学生今后认知世界、感知世界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2.有利于改变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近年来通过对各所高校教育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对比来看,各高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明显的重视层度不够,现状不容乐观。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较强的功利性、狭窄的专业设置、繁重的课程负担和薄弱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学生身上过多的是人文素质缺乏,行为、品质、道德、责任感方面都严重不足。对于这些现状,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当今大学生各方面的缺失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道德理念的薄弱,只有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对人类文明遗产和历史精神文化传承下去。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更是一个实践体系。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贯穿到思想、行为、习惯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才能更好的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

3.有利于塑造大学生高尚品格

品格也可称之为人的性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在长期的生活、人与人接触和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气质、爱好、习惯、信仰和情操等,是人思想意识、心理素养、精神境界的集体表现。先生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2]人文素质教育在运用中过多的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倡导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这种价值取向能更好的发挥大学生的的自身价值及社会价值。学生只有经过科学、系统的人文教育,才能有效的把内在的精神品格和内在素养化成自觉自为的本质力量,从而外在的表现为人处世、一言一行中。接受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自身人格的升华,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使学生在知识的积累及外在环境的双重作用下,能快速的认清自身的不足,去其不利于己的方面,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自身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实现对自身的改造。最终实现大学生理想的品格修养,达到高校教育工作者们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

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当下比较常用的词语,在高校文化教育中,不论科技文化,还是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创新。从深层次来说它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一种特有的高级表现形态,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类的创新是其不竭动力。在高校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便捷的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能将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导向作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并不再是单纯的“异想天开”,而是通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化为可为社会需要的科学技术。可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靠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专业以外的更多学科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完善了内在品质,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打好夯实的基础。[4]目前,我国普遍高校的教育发展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施教者与受教育者的社会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实现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与时俱进提出了新要求,传统教育管理的弊端日益显得尤为突出。这种状况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而需要不断调整高等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

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策略

1.夯实人文学科建设是基础

高校在架构教育体系时往往对于人文学科教育建设不够重视,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工作势在必行,首先,要对课程结构设置进行改革,不在是单纯的教授知识,而是将人文理念融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并在今后的教育实施过程中逐渐确立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其次,要对公共必修课设置进行改革,多增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利用高校教学的特点,开设文理交融渗透的新型课程和学科。最后,要重视课堂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不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在课堂上多增设有关文、史、哲、艺等方面的教学辅助内容,丰富教师与学生间知识储备量,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发挥师生良好的沟通机制,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学习者,更多的是通过教师的言传声教来进行学习的,在教师自身上一定要渗透人文理念,更好地把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大学生从人文理论中重新审视自我,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担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2.提高一线教师素养是关键

高校一线教师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的形象,尤其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自身修养在学生人文素质形成过程中更有着独特的作用,即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和教师的接触是很密切的,教师优良的人格品质能够给学生起到榜样带头作用,教师自身就是最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是最直接和无穷的,教师的人文道德修养和品行师风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目前各所高校的师资建设情况总体是良好的,为了更好的立足于本地区,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各高校也一直在引进一些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对在校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匮乏,自身艺术素养不高,人文主义精神缺失等。因此,“培养文理兼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加强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5]是高校人文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举措,我们有着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素质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不断修身、修人品,来更好的教育新生代。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是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人认知世界、获得真理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文教育中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高校教育中一项独具特色、综合性强的教育内容与活动,是培养全能型、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人文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践平台,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通过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有所用、学有所长。要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就应对社会实践有质和量的推动,通过高校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将所学的业务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还可以使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供求信息,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认识到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差距,从而确定目标,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

4.改善校园人文环境是保障

高校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中,光提高“软设施”是不够的,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也应同步上来,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而校园文化建设正好是人文环境建设最好的表现形式,在人才培养中其重要性也是不可小觑的。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同化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各所高校所重视,并将之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业余学术和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占用了学生们大部分的时间,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文环境建设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主题多样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也增长了自身文化素质修养,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对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师生们创建了一个和谐、向上、文明的校园人文环境,为人文素质教育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第3篇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首先从医学教育的角度,培养有扎实医学基础知识,有精湛医学专业技能与技术的医学生;其次从人文医学素质的角度,培养有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高尚的医德素养,良好的医患沟通、协调与服务能力的医师;最后从社会教育的角度,塑造有较强政治立场、社会责任感、勤于实践的现代医学人才。

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综述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注重把基础医学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培训和医师人文执业技能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医学人才。

1 国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状况

许多国家医科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将医学专业、医学人文精神和文化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美国大多数医科院校把医学人文课程与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融合,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深度逐年加深,广度逐年拓展。英国高等医科院校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很高,实现医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自然科学相互包容渗透,交叉融合教育。法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一直贯穿于医学专业大学六年的学习过程中,使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医学生在校的学习全过程,以坚定医学专业思想、提升医学人文素质。日本大多数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明确规定,医学生在校期间医学人文素质必修课低于规定学分,就不予毕业。国外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同等对待,要求较为严格。

2 国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状况

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中规定:“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课程计划中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虽然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实质性的硬性规定,但国内医学院校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按照文件精神严格地去执行。究其原因,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程学习任务繁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不理想,一些医学院校未能安排更多的学时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客观上造成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医学人文教育得不到保障,医师的人文素质就得不到改善。这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是我国医学人文教育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第4篇

关键词: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实现途径

当前,正如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时期一样,高职教育也处于由追求增量到提升质量的历史转型期。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经验不足,加上办学理念和目标认识上存在偏差,高职教育中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问题严重。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即人文科学教育活动,不同于科学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它是将人文知识通过教师传授、氛围熏陶及自我践行,使之内化为个人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品质。简言之,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来说,它注重完善人格,以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应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观是符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强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美国著名大学校长赫斯伯提出,完整的教育应该包括“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两大部分。倘若说技能教育是教高职生如何做事,那么人文教育则是教高职生如何做人。

二、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高等教育大踏步地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理想,要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仅在专业素质方面有突破已属不易,更何况要求在人文素质方面得到提升。尽管如此,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1.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生个人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就近来说,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职生的就业。在目前的实际就业过程中,良好的语言表达、隽秀的汉字书写、恰如其分的交往态度,都可能对就业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人际交往、统筹协调、组织管理等能力要求都是需要通过平时的人文素养教育来实现,在用人实践中,坚忍不拔、拼搏上进、百折不饶等精神风貌更是用人单位考量人才的标准,而这些又都是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锤炼的。从长远来看,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利于高职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如果仅从应用型角度去培养技术人才,忽略对职业人的人文素质教育,那么培养的将会“满城尽是机器人”。正如季羡林老先生所言:“人文与技术犹如人的两条腿,离开了哪一条,人都是不均衡的。”所以,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更有助于他们成长成熟,这才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要旨所在。

2.人文素质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其一,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将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作为规模占据全国高校一半的高职院校,倘若培养出的尽是匮乏人文素质的“半吊子”产品,势必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走势产生巨大冲击,他们身上所携带的习气将熏染着社会文化氛围。其二,各种“坡脚”高职生一旦进入人才市场,踏进职场,由于缺乏人文涵养,虽身怀当下技能,但缺乏人文情怀和知识积淀,没有自学能力,没有创新精神,没有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上进心,持续性发展无法实现,要在各领域有大作为更是天方夜谭。其三,制约着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中若只是少数缺乏人文素质,社会与市场尚可予以宽容,但大批量的“产品”不符合用人单位标准,适应不了时展的需要,那么该校的办学工作将会被否定。可见,社会充满着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渴望。那么,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究竟如何?高校、教育部门都可以去评判,但最终的话语权还是应该交给社会与人才市场这类“验金石”。这些年,大批量高职生进入职场之后人文素质匮乏的现状凸显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具体表现为: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缺乏人文情感,人格不健全,价值观与道德观混乱,分不清是非对错,对人冷漠;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失衡,不懂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基本学科的常识,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他们抛弃了传统文化,书写、表达能力不断下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个性极度张扬,喜欢独来独往,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没有团队意识;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欠缺,深受市场经济影响只关注经济利益,目光短视只在乎眼前利益;审美观扭曲,对高雅艺术不懂不问,也不感兴趣,反而对低俗文化、腐朽文化趋之若鹜。

三、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跛脚”的现状,引发了许多令人忧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强烈呼唤高职教育应尽快找到有效途径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渗透教育。

1.统一认识,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高职院校本身就是迎合市场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残酷的就业竞争环境促使高职院校办学伊始就不得不以就业为导向,与市场相对接。在大环境下,这种办学理念无可厚非。但物极必反,长期以来,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文理分家、重理轻文,在不少的高职院校,科学与人文俨然形成了二元对立的局面,本着易于就业的功利性观念,学生的技能培养顺理成章地被推至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反映出高职教育缺乏前瞻性。从根本上说,我们忘却了一个教育核心,即高职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对“人”的教育,育人始终最重要的,只有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良好品德的人,才会符合人才市场的要求。尽管高职院校无法左右校园观念氛围,但在学校教育中,应该从上到下统一认识,转变一味强调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增强全体教职员工对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切实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份量,尤其是要求专业课教师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行政人员、思政工作人员的职责的观念,不仅在课堂上教给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要传递给学生如何做人的信息,全员克服现实性功利思想,打破专业至上的教学思维与教育习惯。

2.明确职责,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管理质量

在高职教育中,要贯彻好“助学生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要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就必须落实到学校教学管理、学生日常管理中。然而,人文素质教育不是某一个领导发号施令能完成,也不是某一个部门去落实就能实施,而需要各部门通力配合、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因此,亟待创新全校全员育人的良好机制,从制度层面上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明确好各部门职责任务,制定人文素质培养条例,让管理条例在校园工作、生活中发挥作用。教务部门要统筹规划好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积极推动本土人文素质教材的开发建设,狠抓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等;学生工作部门要联合科研、宣传部门、团委频繁开展各项活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学术讲座,不时组织师生探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有必要强化学生干部组织对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规范的监督检查,促使他们改正中学期间所养成的陋习;后勤服务部门要想方设法抓好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图书馆、实验室等部门要在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上下功夫。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每个教师的要求和标准。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需要在专业技能上有深厚的造诣,也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就目前来看,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专职岗位稀缺,而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鉴于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在对新入职的教师人文素质方面严格把好关,要尽量全方位多角度考察他们的综合素质,而不能像过去在师资引进中只是侧重特长专业技能的教师,要合理安排编制招录一批人文素质高的教师来充实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在职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邀请专家开设人文素质专题讲座、派遣外出学习培训等各种形式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涵养,尤其要对思政工作人员进行人文素质拓展训练。与此同时,要加快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系统建设与完善,不少高职院校经过充分论证后实行毕业双证制甚至多证制,其中一项就有人文素质系统,该系统记载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操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活动中学,在日常言行中成长。此外,还可结合各地特点,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学生在线学习平台,让他们通过观看视频、图文等来汲取人文知识。应该说,这些举措量化了高职生人文素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实现育人于无声之中

校园人文环境是师生共同创建与经营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通过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如同物理学上的磁场,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优良校风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还可抵制来自校外不良社会风气、错误思潮和恶劣行为所带来的冲击。相反,不良校风则会导致学生思想涣散、纪律松弛、不务正业。因此,高职院校应挖掘和整合校园内的各种人文素质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培植最贴切、最适宜的文化“土壤”,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健康、持续发展的“德育生态系统”,让学生在优雅美观、宽敞明亮、整洁文明的班级里,通过催人奋进的班风、学风,和谐的人际交往,各种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等来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美丽人格。校园还是一个德育“信息场”,教师、学生、管理者以及物质形态所包含的人文教育信息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张力”作用,构成一个多方位、立体式人文教育空间。营造学校的信息场,就是要把人文素质内容具体化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名言警句、温馨提示等形式,分布到学校教学楼、餐厅、宿舍、文化角,使教育信息无处不在,通过情景感染、信息传递等手段,使学生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实现育人于无声之中。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的“工具意识”倾向明显,显然它是不利于高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本源上是背离了学校育人的根本主旨。高职院校理当顺应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的标准重新定位,审视技能人才身上所缺失的宝贵要素,大力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建设。虽然高职教育模式似乎固化,尽管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平衡课程设置,强化有效管理,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那么从高职院校走出一批批既专又红的人才就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薛天祥,周青山.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新记[J].教育发展研究,2003(7):16-19

〔2〕陈世国.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营造大学生精神家园[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8-29,41

〔3〕李华玲.呼唤高职教育的人文性———基于“批判理论”的反思[J].中国农业教育,2007(6):53-55

〔4〕龚放.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不容忽视[J].高教文摘,1993(6):6-7

第5篇

为了解工程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课题组对省内工科院校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此次抽样调查覆盖了各个年级和各个专业,共发调查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86份,有效率为90.5%。问卷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心理、艺术、法律、哲学、宗教等,根据调查结果,工程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工程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在工程院校教育理念中,始终存在着科学知识与人文教育的对立和冲突。在学生教育方面,只注重科学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认为学校要向社会企事业单位输送合格人才,只要具备过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即可,这是学院生存和立足的根本,人文素质教育只是“花架子”。因此,学校把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投入到专业建设、设备添置、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而对人文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相对不足。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工程院校的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智商与情商等方面不能协调发展,人文素养匮乏、人文价值模糊,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述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处置危机事件应急能力等方面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严重制约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二)工程院校课程设置重理工轻人文,使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

近年来,虽然一些工程院校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但是,大多数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连续性和计划性,课时数不够。这就造成工程院校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往往是逻辑能力强但表达能力差;专业技能过硬但写作能力欠缺;学识广泛但缺乏艺术欣赏力;专业知识较强但交往能力差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调查中了解到,有92.6%的学生没有看过《诗经》,87.7%的学生没有读过《资治通鉴》,有73.5%的学生没有读过《史记》,有64%的学生没有读过《论语》,只有16.8%的学生读过外国文学和教育类作品。

(三)工程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性,使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人文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因而教师在“授业”的同时,应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然而,工程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课程自身内容的传授,运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的唯一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忽视了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三大职责。师生得不到广泛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商品经济社会中“金钱至上“”重利轻义”这种世俗化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腐蚀着校园的每个角落,使大学生感到茫然与困惑,人文精神的缺失也就必不可免。

(四)高中阶段文理分科造成工程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乏

工程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在高中时期学理科,由于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促使理科学生对文、史、哲、法、艺等课程不重视,人文素质普遍缺乏。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又埋头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愿意接受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在调查中了解到100%的学生都听过专业知识类的讲座,只有28.6%的学生听过人文素质教育类的讲座。这就造成一些大学生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调节能力又差,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一旦出现问题便会产生很大的心理烦恼和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二、工程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应当看到,任何领域的知识都没有完全独立存在的,各学科知识体系都具有交叉性,而在融合不同学科的过程中,人文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交能力、良好的法律意识等,这些单靠专业教育是无法达到的,只有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实现。大学生善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好、求知欲望强,如果能够抓住这一有利时期,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形成较好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有利于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二)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最终目的是要挖掘学生潜能、开拓思维。工程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不应仅仅是能够服务于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而应在此基础上培养各行业领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靠单一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催化剂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在所学专业领域里进行科学创造。

(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和哲学修养

世界上优秀的文化作品都是在经历了人类漫长历史过程中广为传播而积淀、结晶下来的宝贵的财富,人类优秀文化也是历史发展的反映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继承和发展前人的优良文化传统。而学习、继承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大学生体力旺盛,精力充沛,对事物的理解接受能力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实践证明,作为工程院校的大学生仅具有科学文化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健康美好地生活。

三、工程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对策

(一)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1.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殊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把思想政治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凸显出来,使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学生的政治思想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取向方面打下良好的文化和审美基础。2.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是开展工程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保证。加强工程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核心、推行“通识教育”。有学者指出:“大学通识教育与其当作一种课程理论的观点来研究,不如视为一种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来探讨,这样更容易把握到它的本质。”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绝对不是在原有的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再增加若干门人文课程而已,应在吸收国内外先进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和学科优势,制定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

(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教师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否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受益,与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和在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发扬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播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教育,因此,教师要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在人文素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文史知识贫乏、语言表达能力差、艺术修养不高、教学态度不端正,这样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容易使课堂氛围沉闷压抑、平淡无味;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流露对社会、学校的消极态度;有的教师上课经常出现迟到、早退等现象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不良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应先加强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定期进行组织学习和培训,严格进行考核,用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渊博的知识去感染学生。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大学校园是陶冶学生人文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阵地,也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综合能力的课堂。整洁优雅、艺术文化气息浓郁的大学校园对大学生良好性格、高雅气质、文化底蕴和坚强意志等人文素质的铸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要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校史景观的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更好地了解学校、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其次,要积极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系列文化和艺术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等,使学生从中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娱乐身心、激感、塑造自我。

(四)开展社会实践,拓宽人文素质空间

第6篇

[关键词] 医学生;临床;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6(b)-172-02

Humanistic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WU Wenhui1, CHANG Hong1, LI Zimu2

1.Departmo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 Hohhot 010050, China; 2.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ademy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 Hohhot 010050, China

[Abstract] Discussing how to develop humanistic education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ts purpose is to find the Pointcut of teaching reform for educators and those being educated how to updat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s,and to develop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Clin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新世纪的医学生应该成为既有科学技术,又有人文精神的高级医学人才,而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医学生健康职业人格的核心,也是促使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前提[1]。

目前国内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不足,首先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安排不够合理,缺乏学科整体性规划;并且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师资力量较薄弱,从事人文教育的教师知识结构欠佳, 缺乏医学知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再者,受当今社会“一技之长”以及“商业化”的影响,部分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改变,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因此,应该加强临床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不但医学知识得以巩固,同时临床人文素质得以提高,为日后成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务工作者奠定基础[2]。

1 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1.1 重视在医学生的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目前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前的入科培训多集中在临床技能操作方面,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如医德医风、法律法规、人际沟通能力等非技术层面的培养。鉴于当前较为复杂的社会医疗环境,更凸显了临床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增设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入科前人文教育课程,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对临床人文素质的一种理性认识,初步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服务、不为名利、刻苦钻研、献身医学的理念;结合具体病例,现场教学,让学生从一开始进入临床首先就有一个认真的态度,从查体的系统、病案文书书写的规范、查房及记录的严谨,始终保持科学态度,使医学生认识到医疗与法律的关系,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注重环境熏陶,经常开展专题讲座、科技竞赛、文化节等,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邀请知名专家及教授座谈、讲课,结合他们精湛的医术与崇高的医德,使学生亲身感受真正的医者所应有的风范,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以济世救人为荣,以索要红包为耻;以服务患者为荣,以欺骗患者为耻;以博学精业为荣,以愚昧无为为耻;在医院人文文化环境建设中,体现出医学特色、医学文化,如:摆放历代医学名人的雕像,修建雕刻着历代医家医德格言、历代名医医疗活动及医学生誓言的文化碑廊;在尊重、理解患者的基础上,进行诊疗活动,并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如:冬日天寒,查体前将手或查体工具稍事暖一下、做完治疗后给患者盖好被子,这一小小动作不仅温暖患者的心,拉近医患关系,也是良好人文素质的一个缩影。

1.2 注重在医疗实践中言传身教

老师要在医疗实践中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向学生传授与患者交往的技巧,培养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其次,临床教学中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精心准备教学案例,而不是单纯针对疾病本身;要增加伦理、社会、法制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某些争议大的检查、手术和技术,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伦理选择;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技能。第三,临床实习期的人文素质评估应该更多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个人评价、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等方法全面评估学生。

1.3 积极开展医疗社会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到基层、贫困地区,走访各级医疗机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并深入到农户中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健康普及教育,赠送药品和医疗器具,送健康到基层,使医学生的个人价值在为社会服务中得以充分实现;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实践与健康调查,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培养其服务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2 加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构建合理的临床教学模式

一是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相互渗透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根据学生年级不同,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及深度不同,有针对性的安排,分阶段渐进,文、理、医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使医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事、做人和与他人相处。并结合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二是加强教学实验实习环节,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临床操作能力。三是强化高等医学教育的服务性。医学院校的教育、科研和医疗卫生服务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在教育中要注重教师在服务中教,学生在服务中学的形式,以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并力争在服务中完成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四是坚持对临床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活动,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年终考核对教师既要考核其教学科研能力,还要考核其人文素质水平及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绩效[3-4]。

在临床中进行人文教育,涉及诸多教育教学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影响和联系,构成一个系统。搞好人文教育,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来支持和配合,把这个系统设计和运作好,以发挥医学生和带教医生的主体作用,并要求当今社会的医学生只有加强人文修养,方能在日后艰巨的医疗实践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何松,陈姝.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738.

[2]邓传祥,张万仙.医学创新人才的内涵初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 (1):85-86.

[3]殷小平,苏博,刘鉴汶,等.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6):25.

第7篇

中职护理;人文素质教育;职业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护理教育有别于其他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护理职业在实践的过程中体现的是人与人或者人性与人性的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有“人文情怀”的维系才能在实践中实现最大的价值。然而近年来我国护理队伍呈不稳定的趋势,包括在校受教育的护生在内的护理人群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下降,其中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最重要的是这部分人对护理职业所持有的“人文情怀”或“职业情感”有关[1]。因此,如何在护理教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对护生走向临床岗位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情感,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教育是指精神情感、职业能力、道德观念、人文情怀等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内在品质,具体表现为职业人格、人文气质、道德修养等,而这种内在的品质与护理专业知识相结合就形成了护理人文素质。这种人文素质的品质是以人和生命为中心,重视和关注人的生存意义与人的价值。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不仅体现为护理人员的自我修养(包括扎实专业知识),也体现为对护理工作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人性化的实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2]。

1中职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中等护理专业的职业教育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还包括1年的临床实习期,如果除去寒暑假和节假日真正用于学校学习的时间寥寥无几。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相比,卫生职业教育更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在基础理论上以“必需、够用”为准,教学的过程中更着眼于实际应用;在专业理论方面,着重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能力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因此,中职护理教育工作者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视了教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出现了重“教”轻“育”的现象。再加上目前中职护理院校办学机制不灵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对路,很难适应市场;管理粗放,办学风气受到影响;教师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宣传不到位,认识有待提高。总之,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对于护理专业来说,如果缺乏精神层面的教育势必会逐渐趋向庸俗与世俗化[3]。

2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不高的因素

2.1生源基础较差

进入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打好知识基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更无从谈起人文素质教育对他们有多大影响。

2.2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缺乏

我国现阶段的中等护理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地区的卫生学校受人员编制的限制,真正的教学人员不到学校教职工的1/3,而在这1/3的教学人员中专业的教学人员也不超过一半。有些学校随便安排一名教师负责教学,甚至根本就不开设这门课。

2.3教学过程和管理缺乏人文灌输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化教育过程,然而现阶段的中职护理教育基本上仍是课堂上完成任务,学校管理上不出事故,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致使教育出来的学生人文素质不高。

3中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当前,我国护理教育的队伍极不稳定,医护比例和护患比例不合理,造成护理人员(尤其是中职护理)流失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更重要的他们在受教育的阶段没有形成对护理这种职业的情感和态度[4],归根结底是他们在受教育阶段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加强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迫不及待。

3.1入学第一课的“价值”教育

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因此,开学第一课的“价值”教育不但可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且可以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2专业教学的人文结合教育

其实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式”教育,现阶段我们中等护理教育的目的还是更强调“速成式”短期培训,各专业的教师根本没有时间把人文素质教育和所教授的专业课结合起来,甚至有些教学人员自身人文素质就不高。因此,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更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给学生灌输必要的人文知识。

3.3学校生活的人文影响教育

如前所述,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时间短而教学任务却很重,课程的安排如同初中、高中,课外活动少之又少。因此,对于中职护理专业的学校教育来讲,学校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人文素质教育这种系统化的教学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多开展一些护理人文知识竞赛的活动,聘请当地知名护理人员举办护理实践的讲座,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医院“终末”患者的人文关怀,让他们理解“生”与“死”的概念等。

3.4学校管理的人文导向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观念,才能进行平等沟通,建立和谐的关系。学校只有在“以人为本”的观念下,才能在学校管理中,既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又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靠全体教职工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实现学校持续、有效、和谐发展。因此在实施人文教学的管理中,要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具备一定的工作素养。鉴于目前中职护理教育的现状,在实践的过程中把尊重、关心、理解和服务作为主要的思想观念,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培养,逐渐实现“以学生为本”[5]的人文管理模式。当今社会面临着护理人员的短缺和人们对优质护理需求急剧增加的矛盾,学校如何为社会培养大批业务精良、具有人文精神的护理人员是摆在护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而对于比较薄弱的中职护理教育来讲更是一大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有赖于社会各界和学校共同关注,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人文特色的中职护理教育道路。

作者:张杰 王家翠 张艳红 单位:淮北卫生学校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淮北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对护理情感教育与护士职业态度问题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96-298.

[2]刘沫,戴靖华.护理专业学生人文需求及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5):640-641.

[3]余海超.探析护理专业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途径[J].传承,2011(7Z):34-35.

第8篇

 

基金项目:本文章系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实践语境下音乐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多维度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A-126

 

一、高校艺术生人文素质缺乏的主要表现

 

(一)缺乏人文知识。当今艺术高校中,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渗透进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中。在这种观念的下,学生形成了错误的理念,他们一味地追求实用价值。他们只学习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财富的,自己可以利用的;相比之下,美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在他们看来毫无实用价值。

 

另外,普通高等院校近几年来的大量扩招,导致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绘画基本功底也普遍偏低。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文化知识薄弱,同时缺乏一定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硬件明显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很多高等院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变得急功近利,只单纯的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在学校里面,在这个年纪应该注重全面提高的真正需求。

 

受到这些原因的限制和影响,我国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课兴趣与成绩普遍偏低。而文化素质从基本上来说,不仅仅是硬性要求,更是对人才的一个完善和补充。在面对不同文化层次对设计和创作的需求的时候,文化素质不够,底蕴不足,往往导致一部作品没有足够的深度与创造力。

 

(二)道德观念模糊。当今社会,传统道德与经济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冲突,这导致社会环境出现极大的变动。在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下,高校艺术生也随之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总体来看,大多数的艺术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正确的道德观念,他们热爱祖国,拥有理想并为之努力。

 

然而,高校艺术生由于注重专业性,导致他们接触的人与物都具有限制性,这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理想,前途迷茫甚至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最明显的便是高校艺术生缺乏入党的理念。他们对“两课”学习不感兴趣,不会认真学习知识。这是因为高校艺术生认为这些课程在社会中不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受到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的影响,高校艺术生显得较功利。具体表现在他们不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或是社团活动。他们涉世未深,处在步出学校和踏入社会之间,是最容易受骗的时期。因为缺乏判断力,他们极易在这个时期轻信他人导致被利用。

 

(三)团队意识薄弱。高校艺术生往往有自相矛盾的情况出现,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面还没有心智成熟,这导致他们还会出现叛逆等情绪。他们既懂得应该遵守纪律,但是又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抵触纪律约束的心理。他们不具有集体意识,在他们心里,个人主义要比集体意识高出很多。这既跟他们身处的学校环境有关系,同时也与他们个人因素有关系。他们进入社会后往往无法立即进入自己的角色,找准位置,在日常和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与他人交往沟通困难等状况。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人文素质的意义。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及人文科学中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精神,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所以人文素质不仅是对高校艺术生重要,对于所有的人都是极其重要的。那么人文素质教育对高校艺术生来说,并不是单纯的读、写等基本的知识文化教育,而是针对于高校艺术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全方面发展的综合性素质教育。

 

人才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必须突出的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类需要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而不只是只专注于某一项技能。他要求艺术生具有多方面甚至全方面的发展,以达到社会的需求。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可以弥补学生在知识结构、个人修养、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欠缺。

 

(二)加强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当代高校艺术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一是生活本身,他们首先作为个体,并逐渐走向成熟,他们渴望独立;二是来自于社会的压力,社会不断加快的脚步使他们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使他们不断的努力以达到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三是来自于竞争,竞争的压力产生于他人带给自身的压力。

 

高校艺术生首先在学习上面存在很多缺点,例如:学习不够刻苦、个性张扬不易管教、纪律性组织性差。许多学生甚至对于未来是茫然的,他们极度缺乏信仰与积极的人生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基本的知识是不够的,他们应该汲取他人的智慧,建立自己的人文基础,当这样的基础积攒越多,他们的成长也就越加明显。对于人生的方向也就更有了把握。

 

(三)人文素质提升带来的益处。艺术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一种美感。当高校艺术生缺乏了人文知识,那么他们就很难真正的理解艺术到底应该带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及意义。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是因为艺术者注入了人文精神,使它具有了一定的意义。优秀的艺术作品反映的是艺术家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因为作品是他们对生命和生活注入一种自己的理解之后塑造的具体形象。由此可见,人文素质低下势必会影响到艺术创作。因此,人文素质对于高校艺术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人文素质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对美进行理解和诠释,逐渐地陶冶情操,在知识传授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三、高校艺术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增设人文知识类课程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高校艺术生首先应该具有人文素质的理念,具体途径就是开设人文知识类课程。通过这种途径让学生们系统地学习政治、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与提高人文素质。

 

任课教师因为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可以自然地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可以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艺术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关键,由于高校艺术生对于艺术的理解比较高,可以在课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接触各门类的艺术,如绘画、戏剧、乐器等艺术,这些虽然都属于艺术类,但却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这可以很好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加强校园建设

 

1、弘扬人文精神,加强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重点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让学生处于一种人文环境之中。引导他们具有人文素质以及提高人文素质。

 

2、丰富文化活动,提高文化品位。营造好的校园文化会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很好的施展平台。在校内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社团,会使得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在社团与活动中,让学生自然的融入进人文素质培养的氛围里面,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3、完善规范制度,强化养成教育。高校艺术生在心智上趋于成熟,完善而良好的制度可以对他们进行约束与监督。要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使得学生在日常中逐渐养成一种积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理性的、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

 

艺术培养不是纯理论的教育,而是人文素质的教育。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的思考如何正确的引导这些未来的艺术人才。让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第9篇

人文素质指的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及行为模式,它决定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素质品格等几个方面的表现。“人文素质即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构素质的基础,有天文、史哲、伦理等;对民族命运具有责任意识;高尚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简而言之,人文素质在个人发展过程中,起着最基础的品质作用,成为个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优秀文化知识的传授、环境教育的熏陶等学习过程中的人文素质转化为实践中人们内在的人格、气质、修养,形成人们相对的内在品质。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图书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很多同学的人文观念。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众多问题都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进行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分析上次使用的教材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思考,争取在这次的教材选择上有效避免类似的问题。所以,教材的选择很重要,一定要结合具体实际选择。

二、高校图书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不断展现出各种新型的实用功能,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平台。当高校在图书馆创新方面逐渐表现为越来越具有实用的特性时,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软实力。在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高校图书馆都表现出了极为突出的创新意识,服务型的设计理念不仅为图书馆的开放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还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的软实力建设。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就是以高校图书馆为其服务于读者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尤其是在图书馆对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建设技术或者设计原则上的问题,阻碍了图书馆建设形成一个技术与功能相结合的建筑。因此,在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中,针对图书馆科教兴国的性质,提出更高功能性的要求,一定要结合实际,紧随时代的变迁与进步,与时俱进。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应该将人文素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导向。图书馆在学生形成的人文素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要充分实现自己的引导能力,帮助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质。

三、加强图书馆管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一)发挥人文与实际结合的渗透

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引导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在图书馆管理时要注意加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加强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文素养的能力,真正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图书馆的实践教育过程中,既要发挥知识的教育功能,也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不仅理解书本的知识,还让他们拥有实践的具体体验。只有让同学们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的实践功能,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加对语文人文素养的热爱程度。才能帮助他们更有自信地踏上社会。只有让知识走出课堂,才能将知识实践化、具体化,结合实际,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二)高校图书馆制度建设要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对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服务于人。在建设过程中,真正将服务理念贯穿于体制建设的多方面,在建设中本着自由、平等的原则,促进图书馆各项服务做到实处。在进行图书馆管制建设时,要抓住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文管理真正落实,提供多样化服务。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要保证他们平等地享受各种服务,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形成良好的人文品质。

(三)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建设要彰显育人功能

高校图书馆就是高校精神机制的结晶,是整个高校的信息中心,为高校提供了教学科研服务,促进高校学术的研发。面对这个经济需求极度提升的信息化时代,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要突出育人的教育功能,提高自身的育人元素的合理运用,在不断深化服务模型的基础上,真正达到育人的功能。

四、小结

第10篇

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实践体验,以不断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理性与价值判断、科学与人文等素质相协调,真善美相统一的个体人格[1-2]。科学技术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求真的人文活动,同时也包含着对善和美的人文追求,人们在对科学价值的追求中体现着人文价值的取向[3]。在教育领域内,传统的科学主义倾向的生物学课程曾经受到批评和指责,认为科学主义的强霸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严重隔离,使得生物学教育中的“鸿沟”现象愈发彰显[4]104-106。因此,我国的生物学教育必须在科学与人文两个方面都要进行基本的建设,缺少了科学精神的生物学教育也就失去了其作为自然科学的根本,是不完整的科学教育;缺少了人文精神的生物学教育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灵魂,也是不完整的科学教育[4]104-106。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在生物学野外实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的多重体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一)考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体验生命之伟大

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生物要与生存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生物的适应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一些从未涉足西北环境的南方同学,总以为沙漠里是荒凉无际、寸草不生。而当他们面对浩瀚无垠的巴丹吉林沙漠中郁郁葱葱、傲然挺立的沙生植物时,深刻感受到生物与环境的奇妙关系,更由衷地感叹:沙漠并不是生命的,看似弱小的植物,不断与恶劣的环境顽强抗争,经历了伟大的进化历程,是奇迹,也是生命的赞歌!学生们通过考察深刻领悟到沙生植物种种奇特的形态是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如梭梭和红柳的叶子成了鳞片状;骆驼刺的根系不仅发达,在春天多雨的季节里吸足了水份,可供一年的生命之需。这些形态特征对于适应沙漠严酷的环境十分有利。因此,在教学实习中,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之学习、了解生物适应性的本质和意义;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关注自然界的和谐,思考如何增强自己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二)考察民勤生态危机,体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

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羊河流域最后一个湖泊青土湖干涸而成沙源,民勤荒漠化生态加速发展,时至今日,民勤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5]。在民勤县的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考察了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区中的生物类型和特点,也深刻体会到了民勤的生态危机:严重的资源性缺水、人口剧增、耕地不断扩大、灌溉用水急剧增加、石羊河下游断流、湖泊干涸。因此,在野外实习中,教师以事实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民勤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策略。同学们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和谐的观点,即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能力,要按照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石羊河流域和民勤干旱缺水的实际出发,坚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为目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学习民族文化,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甘肃境内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中包含着许多有利于实现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体现在、禁忌习俗、生产生活方式、丧葬文化等不同方面,它们对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起到了极为有效的保护作用。如藏族的祖先崇拜以及图腾崇拜,使大部分动物作为直接崇拜对象,如鸟类、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爬行类、昆虫类等,由崇拜而形成禁忌杀生的观念。从生态学的观点分析,禁忌杀生观念及由此而引申出的素食、放生、不穿动物皮毛服装等行为,实质是对保护物种多样性,尤其对野生濒危动物的保护,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天葬也反映出藏族人对大自然的爱护和尊重,因为无须为做棺材而砍树伐木,也不占用土地,使自然资源得到了保护,减少秃鹭对其它兽类和鸟类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6]。甘肃玛曲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全县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地方,足以说明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与藏族崇尚自然、保护资源的理念不谋而合。这种实习引导学生们深刻体验了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利用民族文化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积极内涵这一社会资源来推动现代社会环保事业的发展,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

(四)考察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体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实习基地之一的碌曲县是甘肃境内最大的黄河支流。碌曲和玛曲都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均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在涵养和补给黄河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功能和生态地位,在维系整个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经过在碌曲尕海湿地、则岔森林、黄河首曲阿万仓湿地的实地考察,同学们了解到,近年来,甘南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地和湿地遭到严重破坏,土壤的渗水和蓄水能力大幅下降,暴洪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部分地方沙化,严重威胁了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此外,甘南黄河源区还面临天然草地严重退化、生产能力大幅下降、草原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威胁、以及水源涵养能力普遍降低、河流水量急剧减少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在甘南黄河源区的实习,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重视该地区的生态保护,才能使生态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才能有利于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物学野外实习中实现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将人文教育全面地纳入教学体系

1•改革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社会实践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明确“学生主体”观念,倡导民主的教学氛围,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唤醒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整个实习活动的主人。这方面,兰州大学的野外生物学实习带队教师做了不少尝试,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实习时间相对短暂,穿越和经历的路线较长,因此,如何克服地域广泛、生态类型复杂、物种特异性较强与学生多、时间相对紧张之间的矛盾,是实习队面临的挑战之一。在全面了解不同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在组织管理方面,改革大团队式的野外实习活动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分组模式,将整个实组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如民勤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小组、甘南牧区草地退化人文因素调查小组、阿万仓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小组等,由不同的教师带队具体指导,让学生在开展野外生物学实习的同时,对个人感兴趣的社会实践课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而且也有效地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开展生物学实习的同时,主动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教学实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2•改革教学内容,将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

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主动将人文知识内化到生物科学知识中,这是兰州大学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的地域特色和教学特色。拓展生物学野外实习的内容,在自然科学实习中引入人文内容,加强同实习地社会、文化、经济的联系,使实习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主题。如兰州大学理科基地在生物学野外实习过程中,时刻灌输环保的思想,激发环保意识和使命感,注重将植物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观察、研究,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界的了解,开阔其视野,还可以不断地增强学生的生态和环境意识,从而提高其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并建立合理利用植物资源的理念;鼓励学生走入实习地的居住区域中,了解当地经济结构、宗教文化、人口密度等人文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学生也可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

(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

教师在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努力激发学生热爱知识、崇尚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以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视角来认识问题的眼光与情怀。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指导教师要在日常生活、教学实践中广泛学习和运用人文知识、分析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并不断地反思、总结、探索,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在实习活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不仅了解实习地的生态环境、生物类型等,也要尽量搜集当地经济、历史、文化、民俗等资料,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因此,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学科知识和人文内涵的教师,才能善于挖掘教育资源,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理想、人文精神的环境,使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取向等都受到感染,获得升华。

第11篇

【关键词】地理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策略

一、关于人文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个性品格。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传统和当代的优秀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教育熏陶学生,使之逐步形成对生活理想、审美情感、道德精神的理解和态度,并进而提高价值判断和文化整合创新的能力和素养,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地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1.地理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来支撑

地理学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复杂科学,几乎辐射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又与人文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往的地理学教育改革较多地局限在地理学学科内的分分合合和方法创新,没有从更广阔的视野看问题。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缺少一种从更大背景上去整体把握和认识其科学内涵、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人文理念。离开了人文思想的解读,地理学及地理学教育就变成了没有灵魂、没有人情味的冷冰冰的科学。所以,地理学教育改革必须转向注重知识的整合和系统性,特别是要强调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架起融合的桥梁,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创造型人才。

2.人文精神需要地理教育来拓展

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在每一学科中进行渗透,而地理学科兼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征,在地理教育中有利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全方位的拓展,具有比其它学科更多的内容。

三、地理学科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内容是地理教学的最基本内容之一。该内容包含的人文精神教育因素是: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不损害自然必须的进程;人既不能屈从于自然,做自然的奴隶,同时也不要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重要行为准则。

2.人口道德

地理学科有关人口教育的内容,包含着以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从人口激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从而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

3.环境道德

地理学科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应使学生懂得,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环境对人类有巨大的反馈作用,破坏环境既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最终危害人类的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

4.资源道德

“资源”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可以渗透到以下人文教育因素中: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周期内,资源几乎都是有限的;应当限制非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费,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不断更新生长和循环再现,但应该加强抚育与保护;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必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反抗,并威胁人类的持续生存,每个公民都负有阻止滥采滥用自然资源错误行为的道德责任。

5.全球意识

地理学科有关全球意识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由于科技的发展,地球似乎正日益变小,地球上的许多问题互相联系,很多看来是局部的问题,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每个公民都应了解和承担他们从本区到全球规模行动的责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

6.尊重“多元文化”

地理学科有关尊重“多元文化”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人类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遵照同一模式。一个民族的生存权、发展权是其最根本的人权,尊重每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民风民俗等,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人文情怀。

四、地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加强地理教师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其次,教师应努力挖掘地理学知识中的人文内涵,把人文精神的精髓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身先示范的人格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种心灵上的沟通,只有依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暗示才能做到。这样,教师的人格因素本身就成为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因素和教育力量。

2.在地理教育活动中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1)在地理常规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第一,教师通过地理学史的教学来培养人文精神素质,要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把潜在于教材中的科学发现、探索过程提炼出来。通过了解地理学发展的过去与将来发展趋势,学生可以认识到地理学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这样,学生就能够认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从而增强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通过习题教学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首先,从习题的设计与编写上就可以表现人文素质。其次,在习题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具有真实情境的题目设计,其中往往有大量有用的、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需要我们挑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理解地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还能培养学生先思考再做出判断的习惯。

(2)通过课堂专题的地理教学形式突出人文精神

涉及人文精神方面的专题非常多,范围也很广泛,专题讲座主要包括地理学科专题和结合地理学科的教育专题。

(3)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地理教育不仅需要课堂,更需要课外的实践,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才能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丰富直接经验,理解理论知识。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这几方面: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组织参观或社会调查;组织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能力教育 素质教育

1978年,在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徐中玉先生和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共同倡议下,中断了30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得以重新开设。但大学语文既没有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又没有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尚方宝剑,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课程遭遇尴尬。本文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现状与教学对象需求的详细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试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新路。

一.大学语文的契机与窘境

从中学到大学,没有了高考的指挥棒,大学语文拥有许多发展的契机:一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受到国家层面及专家越来越高的重视。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此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二是大学语文相比较于中学语文,无论教与学,都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的弊端、痼疾是显然的。受限于书本和考试,语文的教学和学习都变得枯燥无聊。过于重视成绩,忽略传统道德修养的应试教育,在人格的养成上也是有缺陷的。大学语文在丰富课堂,活跃思维,健全大学生的道德、人文修养上,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与发展机遇相随的,大学语文也面临尴尬处境。窘境之一是从重视到忽视,从主要到次要。语文作为母语教育,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是基础学科和主要学科,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语文都是重要的一科。进入大学后,作为中学语文的延续,大学语文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时比较少,一般就是一个学期(不到英语课的五分之一),主要是针对非中文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设,课程性质有的设为全校性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设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一般是几个小班的合班,在多则上百人的阶梯教室里上课。大学语文虽然还会安排考试,高分虽不易,及格应该是没问题的。从课时安排、课程性质、上课人数多上都能体现大学语文课的边缘化。

窘境之二,大学语文教什么?课程名称是对课程本质属性的揭示,作为概念的课程名称应有其相对确定的内涵和外延。“语文”的直接语源是“语言文字”(“言 语文字”)。“语文”之“语”指口头语,“言”和“语”所指有异,所谓“自言为言,与人谈论为语”,虽都属口语,但涉及交流则多用“语”;“语文”之“文”则指文字,一般指书面语,但深究之,此“文”,包括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以及“连缀成文”的文字,而“连缀成文”的文字通常指文字的一般运用(即“文章”),所谓“集诸句以记事物之状况,表现其意思而使之成为篇段者,谓之文。[1]亦即:语文=口头语言+(文字+文章)。但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学科定义。叶开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实际上指母语)教育思想的最大问题是把丰富的语言、文学内涵抽空,干瘪成一种粗糙语言文字工具。”[2]从“语文”成为我国母语课程名称之日起,对这一课程争议不断的原因,就是由于其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这也是造成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不明确的主要缘由。于是,大学语文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有的侧重中国古典诗词;有的侧重西方文学;有的侧重语言学;有的侧重应用文写作……什么都可以教,仿佛大学语文就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窘境之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雷声大雨点小。为了推进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少大学纷纷行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武汉大学组建了国学班,东南大学中文系开设了网络课程,湖南城市学院开发了中国大学语文教学网,设有“语文常谈”、“实用写作”、“教研基地”、“名作欣赏”、“在线作业”等栏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边缘化的大学语文,教改研究亦积极踊跃。迄今有关大学语文教改的论文就有上百篇,硕士论文也有15部之多。如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2004年发表在《中华读书报》的文章《“大学语文”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提出大学语文应“兼顾工具课,突出理论知识性”,打破惯有的文选讲解的模式(这种模式与中学语文大同小异),而采用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包括文化史、文学史等方面知识),并引导阅读、思考和写作的“拼盘”模式。[3]史灿方2007年《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大学语文改革的理念反思》,要求从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目的、大学语文如何开、大学语文如何考上,理清大学语文改革思路。他认为大学语文开设目的重在解决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和学生的语言知识(主要是运用语言的背景知识)修养。大学语文如何开上,教材方面,选文要在“精”字上做文章,须注意一要避免与中学篇目的重复;二要考虑经典性、思想性和时代性;三要考虑可读性和效果性。教学方面,首先是基本功的训练要加强;其次是思维能力要培养;再次是强化说和写的训练。大学语文如何考上,应该建立大学语文水平测试标准化的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字词句运用、常用文体写作能力、阅读鉴赏能力、选文内容知识、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一般演说能力等。可以综合测试,也可以分模块测试,如汉语基础能力测试、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试、口语表达能力测试、语文知识修养测试,或者分书面测试和口语测试两部分。[4]两位专家的教改思路可谓周详细致,虽有差异却都十分注重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修养性。但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改思路,显然承载太多,要在短短的一学期完成,可操作性不强。虽然国内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不乏热烈,但至今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仍争议不断,教改效果收效甚微。

二.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分析及改革尝试

面对大学语文课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契机与窘境,如何抓住契机,摆脱窘境,笔者以为,教学改革不能从教育方单方面出发来制订计划,而要更多兼顾受教育方的需求与接受。针对非中文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言,结合笔者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需求主要集中为以下几点:大学语文应该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学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思维开放,百家争鸣的课堂;大学语文不应脱离实际,而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爱与美的教育以及哲学教育都是他们感兴趣并迫切需要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也是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的内在需求;教学方法上,延续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强调字、词、句、篇的常规教学方式是不受欢迎的,应从以教师为主型转到学生为主型,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几点都鲜明反映了新一代大学生对刚刚过去的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厌恶,对未来大学学习的期待,充分体现了处于青春期大学生对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的要求以及对中学教育空缺的情感教育人生教育的需求。

从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需求看出,对语文人文性的需求远大于对工具性的需求,与专家对工具性的强调形成强烈反差,可见学生对长期语文教育强调工具性的逆反心理,但我们并不能完全脱离语文的工具性这一基本特点。大学语文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的课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对大学语文开设的目的和意义作了这样的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依此思路,笔者以为,大学语文应进一步明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针对非中文专业理工科学生主体,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应列为全校性公共必修基础课,教学目标是培养非中文专业人才的语文综合能力素质与人文素养。在短短一个学期时间,目标不能订得太高也不能太低。语文综合能力素质简单可概括为书面表达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包括抒情能力、描写能力、叙事能力、论理能力和说明能力五种能力,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可能在短期奏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文学美学启蒙,引发学生对文学、美学、哲学的兴趣,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学会爱,学会思考人生。

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以往单纯的语文教育,取而代之是能力教育、人生教育。教材内容设计上,侧重文学美学启蒙及相应的五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文学写作中存在五种表达方法,分别为抒情、描写、叙事、议论和说明,相对应的能力即表达感情、表达形象、表达事件、表达理论和表达知识的能力,相对应的人生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以及应用实践。在理论讲解上,通过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来思考人生与哲学,进行文学美学启蒙,从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在实践训练上,通过相应的抒情能力、状物能力、叙事能力、论理能力及说明能力的训练培养语文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实现正确和流畅的表达和沟通,在文学写作及应用写作上掌握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结构成篇的能力。在道与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实现知行合一,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同时,训练大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依此思路,教材内容可分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文学教育、哲学教育和应用写作实践五大部分,每部分体例,大体上,除导入与结语外,主体部分可分为理论导引和范文解读两部分,并辅以延伸阅读和写作实践。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哲学、美学、文艺学。当然所有内容的讲解都建立在文学篇目讲解的基础上,不会脱离语文的范围,而混同于思想品德修养课或者是哲学课。以情感教育为例,理论讲解部分,需解决情为何物、情分几种和如何抒情几个理论问题,对第一个理论问题,“爱是什么”引发的课堂讨论,可以从金代诗人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中的千古之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讲解基础上阐发。不同于政治或哲学课,理论部分的讨论对每一个同学的回答都采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则,只作引导,不设定标准答案。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教师填鸭式教学,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将课堂交给学生,一次课设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讨论,不断深化,变教师唱主角模式为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模式。以审美教育为例,从歌德《浮士德》中的一句“美呀,请为我停留”引申出“什么是美的”这一主题讨论,并进而讨论男性美与女性美的标准,在讨论结束后再由教师对哲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作一简单介绍,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自然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适当播放音乐、视频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有着显著作用。

考核办法上,考核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加大平时分权重,尤其是出勤、课堂发言、课堂作业情况。可以总成绩为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各占20%、30%、50%来计算。期末为开卷考试,主要为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相应于教学方法的转变,尤其需要鼓励学生平时多发言多参与,可要求学生至少发言5次,一次2分,5次就可以拿满10分平时分。出勤分满勤为10分。另外,以课内考核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考核转变,鼓励学生,尤其是课上不愿意发言的学生,参加各种人文类竞赛或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主持人大赛、新闻摄影竞赛、读书周、话剧周活动等,无论参加还是拿奖都可以加平时分,但总分不超过5分,仍鼓励课堂多发言。期中的考核以小组合作分工表演为主,演绎经典影视剧或话剧桥段,通过表演,加深同学之间互助合作,交流感情,也锻炼口头表达与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注 释

[1]吴瀛中国国文方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1

[2]叶开.百年母语教育一直走在歧途上[N].东方教育时报,2013.10.29.

[3]温儒敏.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N].中华读书报,200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