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种植活动总结

幼儿园种植活动总结

时间:2022-02-12 18:01:43

幼儿园种植活动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 种植行为 观察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行为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播种、管理等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通常包括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的动作、语言等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幼儿园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内心的心理活动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种植教育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得这种启发式的种植活动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学生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科学的种植活动根据幼儿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了多样化的步骤,例如孩子们可以在播种、翻土、浇水、施肥等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为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接近自然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活动本身就是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的活动,因而,科学的种植活动是他们接近自然的有效途径。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美好,同时也会激发起孩子们内心对自然的感激之情,继而不断培养起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孩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意识

科学的种植活动不仅体现在其针对幼儿园学生设计的科学性,还体现在种植活动本身的内在科学性。种植过程包括播种、浇水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先后顺序之分,也有各个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因此,种植的过程也是充满了科学性的过程。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种科学性,例如学到水对植物的重要性、播种的季节等自然科学知识,因而种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周围的同学或教师进行接触,一项步骤的完成也往往需要好几个孩子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流。种植活动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孩子们在共同的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不断培养起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信,还能培养起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科学种植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等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科学种植活动的观察研究,总结学生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观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孩子们在种植准备阶段的参与程度

准备阶段是在种植开始之前需要完成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应该主要观察学生们的参与程度,种植过程的准备阶段往往不如种植的过程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因而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准备阶段的重要性,并鼓励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观察在准备阶段孩子们的参与程度,可以从中看出孩子们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准备需要全面,因此会考验孩子们的细心、认真等的能力。参与到准备过程中的学生也具有相当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通过这个阶段的观察教师应该总结出影响孩子们参与热情的因素,并用科学的手段去排除这些因素。

(二)注重种植过程中学生的沟通交流情况

在种植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孩子们的沟通交流情况,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一些具体步骤的分工也需要互相之间的交流决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着重观察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方式、积极性,以及沟通后取得的效果和问题的解决程度,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交流沟通的发起者,孩子们也许会因为师生关系的原因而不敢主动进行交流,导致有问题也得过且过,因此,教师要主动询问孩子们种植的进展情况,询问孩子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

五、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对这次活动完成后的反应也非常重要。孩子们在整个的种植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收获,在种植过程完成后也会对这次活动行程一个自己的认识,并通过口头表达等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种植活动结束后,应该引导学生去总结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并且表达出来和同学们分享。教师要记录好每个学生的回答和收获情况,从而发现这次活动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加以改进,以便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观察能力也在观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能在观察过程中得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也不会对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学生的意义有清晰地认识。因此,我认为幼儿园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倾听

教师要注意倾听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且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过程中注意根据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去把握孩子们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并且适当、适时的为孩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注重引导

教师在种植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就是引导者的角色。孩子们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限制,在对一些事物进行认识时往往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依靠观察孩子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的表现就去判断学生行为,而是在加以适当的引导之后再去观察学生的行为,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得出一个科学性的评价。

(三)注重总结

第2篇

我根据幼儿年龄小、好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等年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研究,并总结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实践经验:

一、亲进自然,激发幼儿关爱幼儿园植物的情感

我园地处农村,是典型的农村幼儿园,物品丰富,乡土资源更是取之不尽,黑黑的泥巴随处可见,黄黄的稻草唾手可得,还有各种水生物、种子、树叶等,所有这些,都为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孩子提供乡土资源奠定了基础。

幼儿园的环境是孩子最熟悉的、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幼儿园里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最好自然课堂。我们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大花园”,在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同时给他们讲解,让幼儿了解有的植物随四季的不同变换而变换,领略植物的奇妙之处,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认识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花草树木的爱心。

1、帮助幼儿了解植物,进一步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我们总是利用中午散步、户外运动等机会引导孩子充分观察种植园的植物和幼儿园里的植物,通过观察引导幼儿亲身体验植物在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净化了空气、给生活带来的益处,是我们生活中的好伙伴。使孩子们有了想去关爱这些植物的愿望。

2、积极展开讨论,逐步形成关爱植物的责任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以“怎样让种植园的植物长的更好”引发孩子展开了讨论,通过讨论孩子们真正有了“不乱踩植物”的意识,并能尝试做“请别踩我!”“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等宣传牌插在种植园中,提醒他人保护种植园的一草一木,使我们的幼儿园更美丽,使小朋友生活得更健康。与此同时,孩子们萌发了成立小小检查队的设想,每天分组检查有没有破坏绿化的爸爸、妈妈或小朋友,并提醒、教育他们。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关爱意识明显增强,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孩子们已经将保护花草的情感迁移到了生活中,经常会在平时的生活中提醒大家不要践踏花草,不要随意摘花。

3、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懂得尊重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平时的种植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种植植物,经常给植物施肥、除草、浇水。孩子们都深深体会到种植植物的不容易,大家更要好好爱护植物,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我们从小处着手,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利用幼儿园的周边环境,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特性,在与自然的亲近中欣赏、观察植物的成长,引导逐渐发现和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美好。通过全身心投入于爱护花草树木,珍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活动,逐渐产生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和初步的环保意识。在关爱植物的过程中,幼儿尝试着关心它、细心照料它,了解它的长势,体会生命的艰辛、美丽与短暂,从而意识到生命的可贵,由此激发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结合教材,在渗透中进行关爱植物的教育

天天接触植物,但是孩子们还是很少思考些什么问题,于是我们还通过《植物,我们的好朋友》这样的一个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共同来关心身边的一些东西,共同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同时让孩子们养成一种喜欢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发现一些自然现象,并想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学习方法,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去结识更多的植物朋友,让孩子真正喜欢植物,喜欢大自然,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了植物,人类将无法生存。

对于“植物,我们的好朋友”这个主题,由于比较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而且随处能捕捉到,开展起来就相对比较顺手,孩子的投入也比较积极,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孩子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同时也推动了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三、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关爱精神的培养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形成家园合力,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

关爱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家庭对于幼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我们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让家长了解我们的种植园,及时了解种植园的情况,当幼儿在种植园地观察到某些现象:如大蒜长叶子了、黄豆棵结豆荚了、蚯蚓在帮蔬菜松土等等,鼓励幼儿将这些变化回家告诉家长,让家长也来分享孩子们的快乐,家长们也能进一步明确孩子对这些绿色植物的了解程度,同时激励幼儿对植物更加有爱心地去照顾。

在每一次的半日开放活动中,我们都会开展丰富的种植活动,让家长看到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种子、水果,蔬菜......家长给我们的种植活动带来了很大的资源和帮助。

第3篇

二、活动目标:

1、从小爱护花木、保护环境,知道了小树、花草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2、能够愉快的参加活动,积极与父母共同劳动,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学习与他人合作,体会劳动的快乐;

3、感受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4、倡议绿色,做好宣传社会。

三、活动准备:

1、 活动宣传。

2、准备树苗(幼儿园准备,新生树苗)

3、植树所需的工具(家长自备)

4、准备摄影设备,拍摄下植树的过程。

5、认养树牌印制、家长签名条幅。

6、班牌、教师统一服装。

7、种植亲子树的家长自带一个小水桶。

8、准备签字笔,一班两支。

8、宣传条幅

(1)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植物园悬挂)

(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植下一棵树,收获万点绿(植物园悬挂)

(3)植树在当代,得宜在下代(幼儿园悬挂)

(4)xx幼儿园3.12第三届“xx林”种植亲子树活动(活动地点:xx市植物园 活动时间3月12日9:00)(植物园门口、幼儿园悬挂)

四、活动过程:

1、从我做起:大家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每一片绿叶,每一棵幼苗,不采摘花朵,不攀树枝,不踏草地,不到花坛上玩耍。

2、绿化家园: 教职工、家长在家要开展植树、种花活动,选择一些适合在家里种植的花木,种在阳台或房间里,使自己的家变成一个绿色家园。

3、家长与幼儿3月12日上午8点30分在植物园门口集合。9:00由班主任带队到达本班活动区进行主题活动。

4、10:00各班参加种植亲子树的家长幼儿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到xx林集合。

第一组:新生组

(1)组织新生家长与幼儿一起种下“亲子树”、浇水。

(2)为小树挂上认养牌。

(3)签名仪式(在条幅“xx幼儿园3.12第三届“xx林”种植亲子树活动“上签名)

(4)班级在条幅下合影留念。

第二组:老生组

(1)组织老生家长和幼儿一起为20xx年认养的亲子树松土、浇水。

(2)为小树更换认养牌。

(3)签名仪式

(4)班级合影留念

5、活动结束,家长将幼儿送回幼儿园。

五、活动要求:

1、各班上交20xx年第三届“种植亲子树”植树节活动教案、“种植亲子树”活动总结

2、班级两位老师上交植树节活动反思

3、家长活动调查问卷

4、第三届“种植亲子树”活动家长感悟(每班最少10份,统一纸张,可打印可手写)

第4篇

[关键词]种植区域;大班幼儿;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1/02-0032-04

幼儿园的英文为kindergarten,意为“儿童的乐园”。福禄贝尔使用“幼儿园”这个名称是有深意的,他认为儿童是在同大自然的密切联系中成长的。在他创建的幼儿园内,他提倡幼儿在花园里种花草、观察昆虫和小鸟,强调亲自参与这些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而早在17世纪,夸美纽斯就提出每个学校都应设置种植区域。以便于儿童有机会观察树木和花草。蒙台梭利和杜威也重视种植区域对幼儿情感和良好品质培养的作用。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则指出,幼儿园应“创造条件开辟沙地、动物饲养角和种植园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指出,要“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种植园地作为课程资源的研究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Carol E.Catron和Jan Allen在其著作中指出:“通过参与播种、栽培、施肥、浇水等活动以及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幼儿开始直接地理解植物生命循环的过程。幼儿可以操作多种多样的材料以了解各种植物的基本特性。”虞永平教授也指出:“种植和植物是幼儿园的应有元素,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种植区域作为课程资源之一,可为幼儿提供直接操作与探索的机会。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对种植区域教育价值的研究,对幼儿在种植区域中的具体行为的研究很少。为此,研究者基于对种植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行为的观察,白描大班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并据此提出促进幼儿园种植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说的种植区域是指在幼儿园户外开辟的专门用于种植蔬菜、瓜果以及粮食作物的场地,幼儿在其中参与从播种到收获的一系列活动。

根据“目的性抽样”原则,研究者选取N市一所省级示范园为研究对象。该园设有种植区域。并专门成立了相应的研究小组。考虑到大班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了使用各种种植工具的能力,所以,研究者主要考察该园大班幼儿在种植区域活动中的行为。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取非参与式观察法,作为“看似旁观者与学习者的研究者”,不参与种植活动的设计及种植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只通过摄像机记录下活动中幼儿的行为。研究者共观察了大班幼儿的4次播种活动、6次拔草活动和4次收获活动。另外,研究者还辅以非正式访谈法,在种植活动开始前与教师沟通,以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其在组织种植活动时的思考;在种植活动结束后,就观察过程中看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讨论。

二、研究结果

(一)播种活动

1.播种准备活动中幼儿的兴趣

观察发现,在播种准备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集中在讨论播种对象的特征、需要松土的原因,在松土的过程中则对泥土展开了探究。

在4次播种任务活动中,幼儿均比较关注播种对象的外形特征。例如,在种豇豆的活动中,幼儿观察了豇豆后纷纷谈论起豇豆的外形特征。有的说它们像月亮,两头是弯弯的;有的说它们像弯弯的香蕉;有的说它们像狐狸的尾巴等。

幼儿在松土的过程中重在感知土壤的性质。例如在种蚕豆的活动中,幼儿在松土时纷纷和教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软的土块容易敲碎,湿的土块有味道,颜色深的土块比较湿等等。幼儿对松土原因作出了假设,认为大土块非常硬,而幼苗比较柔弱,很难从大土块中冒出头来,所以要松土。

2.播种过程中幼儿任务完成的情况

在播种过程中,63.4%的幼儿能够独自完成播种任务,36.6%的幼儿能够在教师或同伴的引导下完成。

其中,88.4%的幼儿能够自行确定播种位置,11.6%的幼儿需在教师或同伴引导下确定播种位置,例如,在种西红柿的活动中,幼儿根据种植图使用无刻度的40cm直尺或卷尺来确定播种位置,即先将直尺的一端紧挨着贴着标记的位置水平放好,在尺子的另一端土里插上小树枝作为记号。有些幼儿不知道应该紧挨着尺子的另一端做标记,教师会及时提醒他们:“有没有挨着尺子啊?”

在确定好播种位置后,幼儿用小铲子挖坑播种,其中63%的幼儿能够独立使用小铲子挖坑,37%的幼儿需在他人帮助下使用小铲子挖坑。

(二)种植区域管理活动

幼儿在种植区域管理活动(主要是拔草活动)中比较关注拔草原因、拔下来的草的用途和拔草的方法,并对土壤中的西瓜虫、蚯蚓等小动物产生了兴趣。

6次拔草活动中,有4次由幼儿发起了有关拔草原因的讨论,有2次则是由教师发起的。例如,在第二次拔草活动中,教师问幼儿:“看看我们的茄子有什么变化?”幼儿A说:“长高了。”幼儿B说:“叶子变多了。”幼儿c说:“叶子变大了。”教师顺势要求幼儿:“茄子长得还真好,我们还要动脑子帮助茄子长得更好。”于是,幼儿c说:“那我们来拔草吧。”教师问道:“为什么要拔草呀?”幼儿D说:“因为它抢土里的营养。”教师:“对,要是土里有很多杂草,那营养就会被杂草吸走了,茄子就长不大了。”幼儿c接着说:“所以我们要经常来拔草。”

幼儿对拔下来的草的用途很感兴趣。例如在第四次拔草活动中,有幼儿问教师拔下来的草可以做什么,教师反问道:“你们看看种植园里还有什么啊?”有幼儿回答说有小兔子和小鸡,于是接着就想到可用拔下来的草喂小兔子和小鸡。教师则顺此告诉幼儿,草晒干后还可以储存起来,等到冬天时用来喂小动物,还可以用来做草鞋、编草席等。

在拔草的过程中,有幼儿发现土壤中有小动物,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在第一次拔草活动中,幼儿A发现了西瓜虫,其他幼儿纷纷跑过去观察。于是,教师请幼儿将西瓜虫带到班里来作进一步观察,并用投影仪展示了一些相关的图像资料,然后和幼儿一起观察了西瓜虫的外部特征,帮幼儿了解西瓜虫的生活习性。

(三)收获活动

作物成熟后,幼儿就作物的外部特征展开了讨论。例如,在收获麦子的活动中,幼儿一起讨论麦子的特征:有黄色的、绿色的麦粒,有长长的芒,有很长的麦秆,有一截麦穗。在收获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采摘果实行为的效果作出相应调整。例如,在收获蚕豆的活动中,幼儿B一只手捧着一些蚕豆,另一只手又去摘其他蚕豆,结果没能摘下来,于是他就把手里的蚕豆先收好放在袋子里,再回去用两只手一起摘蚕豆,结果很容易地把蚕豆摘下来了。收获活动结束后,幼儿乐于比较、发现作物的特征。例如,在收获麦子的活动中,幼儿通过剥麦穗,发现有的麦穗里面没有麦粒,有的麦粒是白色的,有的麦粒是金黄色的,有的麦粒是干瘪的。教师适时介入并引导幼儿思考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帮助幼儿获得关于小麦的相关经验。

三、分析与建议

(一)教师要在观念上重视种植活动对幼儿的积极影响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与依据,直接决定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基本态度、策略、方法和行为等,进而影响幼儿发展。通过对研究资料以及非正式访谈资料的分析,研究者发现教师对种植活动的观念会影响幼儿在种植区域活动中的行为。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播种、管理和收获活动,主要目的是获得种植经验,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其对自然的积极态度。因此,教师无需根据种植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幼儿是否参与种植活动。

观察发现,在播种活动中,幼儿以独立完成任务为主。进一步的观察和访谈发现,在看到幼儿动作比较慢时,教师常会以为幼儿没有能力完成任务而介入指导。事实上,教师要相信幼儿有相应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给幼儿以探索的空间,再仔细观察幼儿能做什么,也许,这样做,教师的观念教法就会不同于从前。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需分析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帮助。

(二)教师要提供适宜的指导,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的指导会影响幼儿在种植区域活动中的行为。例如在第三次拔草活动中,幼儿A拔草时没能把草根,他看了看其他幼儿拔的草,再看看自己手里的草,自言自语道:“要不要把根呢?”教师听到后马上问大家:“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拔草吗?”很多幼儿回答说:“草会吸走土里的营养。”教师说:“对,草会吸走土里的营养,那么,草是怎么吸走营养的呢?”幼儿纷纷摇头,教师说:“我们人是用嘴巴吃食物来吸收营养的,杂草呢,是通过根,看到了吗,通过根来吸收营养的。”幼儿看着教师手里带着根的草,指着根问道:“是通过这个吗?”教师说:“对,草是通过根来吸收营养的,所以,如果我们把根留在土里,它是不是还会吸走土里的营养啊?”幼儿回答:“是啊。”于是,教师总结说:“所以我们拔草的时候要把根拔掉。”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拔草的行为,适时引发了幼儿对“根”的讨论,促使其获得了相关知识,并顺势得出拔草时应把草根的结论。也就是说,当幼儿发生认知冲突,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时,教师提供指导是最适宜的。教师指导的方式要与幼儿已有经验相结合,有利于幼儿对经验进行迁移或扩展。就如案例中教师的做法一样。通过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是用嘴巴来吸收营养的”,来扩展幼儿对植物根的功能的理解。

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科学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由此可见,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五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是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其中主要包括集体科学教育活动和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创设或利用区角游戏环境,通过各种游戏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材料所进行的科学教育,其中包括在科学发现室、班级的自然角、科学区以及室外的饲养角、种植园地等开展的专门科学探索活动和随机性探究活动。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不足,是一种由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探索的活动,教师在其中可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本研究立足于南充市两所幼儿园(A园和B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发现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从而探索出有效进行幼儿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对策。

二、幼儿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现状

1.区角设置

A园设置的园所科学区角有种植园地,位于幼儿园教学楼后的一块空地,种植面积约为50平方米。在每个班级教室外的阳台上都设置了植物角,上面摆放了芦荟、仙人掌等四季常见植物。每个班级都设置了幼儿用于探索与发现的科学角。幼儿园区内并未设置科学发现室、气象角以及饲养角。

B园设置的园所科学区角有种植园地,一块位于教学楼屋顶的阳台上,另一块位于区角“田园小厨房”旁边。每个班级教室外的阳台上都设置了植物角,摆放了莴笋、仙人掌、草莓、洋葱等蔬菜和植物,还设置了自然角,摆放了红豆、蚕豆和花生等可用于幼儿观察自然的物品。部分班级设置了科学角,大多数班级未设置科学角。园所内没有设置科学发现室、气象角以及饲养角。

2.材料投放

从A园区角设置投放的材料来看,在种植园地种植的蔬菜以小白菜为主;在植物角投放的材料主要是芦荟、仙人掌等常见的盆栽植物;在科学角投放的材料有磁铁、地球仪、数字板等。从B园科学区角设置投放的材料来看,在种植园地种植的主要为芦荟、仙人掌、桂花等观赏性植物;在班级的植物角则投放了各种植物,如草莓、洋葱、、桂花和月季花等;自然角也投放了各种植物,如绿豆、蚕豆、南瓜子等。B园在班级内所设置的科学角较少,投放的材料主要也是以认识颜色、形状、几何图形等数学学习为主。

3.开展状况

从教学计划上来看,A幼儿园每周都会开展两次科学集体教学活动:一次为科学集体教学活动,另一次为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园几乎没有预留出开展专门科学区角活动的时间,区角活动主要以美工、表演和益智类为主。班级内部虽设有科学角,也投放了多种材料,但几乎没有专门的时间开展科学区角活动。园所区内虽设有大面积的种植区,但种植的任务完全由幼儿园的后勤人员所承担,幼儿几乎没有亲手种植的机会。而班级外设置的植物角和自然角更多地用于观赏,教师几乎不会借助材料组织幼儿开展认识植物和自然的活动。

从教学计划来看,B幼儿园每周都会开展两次科学集体教学活动,但开展的区域科学教育活动较少。B园每天都会开展班级区角活动,如 “娃娃家” “建构区”和“剪纸”等,多以美工类的区域活动为主,系统的区域科学教学活动较少。教师偶尔会利用散步的时间带领幼儿认识幼儿园的植物,随机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但时间较短,一般只有几分钟。虽然班级外设置有植物角和自然角,但种植植物的任务主要由幼儿园的后勤管理人员承担,幼儿为植物浇水和养育的机会较少。

4.教师指导

在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活动的指导较少。如幼儿在班级设置的科学角尽情地探索与发现时,教师只是在旁边维持纪律,甚至将这一段时间视为“休闲时间”,在一旁闲聊或玩手机。在A园中,虽然园所内设置了大面积的种植园地,但幼儿几乎没有可以亲手种植的机会。无论是种植园、植物角还是自然角的管理皆由后勤人员来执行。B园虽在部分班级设置有科学角,在墙面上也挂有观察指导记录表,但实际上教师对幼儿进行科学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几乎没有,或者只观察幼儿是否参加区域活动,而对幼儿参与的具体情况缺少详细的记录。

三、幼儿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区域教育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教育活动都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幼儿园的科学区域教学活动中还存在重视集体教学活动忽视区域教育活动的现象。从A园和B园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在科学区域活动角,幼儿园安排了一周两次的集体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保障。但很少安排专门的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或者所安排的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也是流于形式。老师普遍反映比较重视传统的集体科学教学活动,因为教学计划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不太会重视区域科学教育活动。

2.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内容不完善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广泛,常见的区角设置包括班级的科学角和自然角,园所内的区角包括种植园地、饲养角、科学发现室和气象角等。从A园和B园的区角设置可以看出, 幼儿园班级通常会设置一些区角和开展一些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但园所内的科学区角却很少设置,如A园和B园都未设置饲养角、科学发现室和气象角等可为全园幼儿提供科学探索与发现的场地,导致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不完善。

3.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材料缺乏

科学教育活动的材料是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物质保障, A园和B园中虽然都设置了科学角和植物角,但在区角内投放的材料却较为单一。如在科学角所提供的材料大多数为数字板、几何图形板、数学卡片等数学领域的材料,而用于科学发现与探索的材料则相对较少。在植物角的材料投放中,由于幼儿园大部分盆栽植物都是幼儿家长从家中带来,因此A园和B园均只投放了仙人掌和芦荟等常见的观赏性植物,其他可用于幼儿进行科学观察与记录的植物较少。

4.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从A园和B园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在开展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常常流于形式,区域科学教育的活动时间也大幅缩水。如在散步时间,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和认识植物,通常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幼儿园的植物,并不会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植物,导致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时间严重不足,质量不高。

5.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缺乏教师指导

和集体科学教学活动一样,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同样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园所开展的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却缺乏教师的指导。教师往往将区域科学教育活动视为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的活动,认为教师只需要在一旁确保安全即可,不需要提供系统的专业指导。如在A园的科学角墙面上挂有观察记录手册,主要用于教师观察和记录幼儿在科学区域中的表现。但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教师却未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记录册上的内容一片空白,反映出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缺乏教师的指导。

四、幼儿园开展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对策

1.重视区域科学教育活动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观念上应重视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区域教育活动不仅仅是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与集体科学教育活动一样,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也应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幼教工作者应认识到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将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明确纳入一周教学计划中,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开展活动。在一日活动中预留出一部分时间专门用于区域科学教育活动,如利用饭后散步的时间观察认识植物,利用休闲的时间进入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利用过渡环节开展科学角的活动。

2.完善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设置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广泛,可以开展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幼儿区域科学教育活动需要依靠科学区角的设置才能有效开展。其内容主要包括班级内的科学角、自然角和植物角;园所内的科学发现室、种植园地、饲养角和气象角等。目前两所幼儿园均设置了班级内的区角,如科学角和自然角等,但园所公用的科学区域设置还不完整。因此,幼儿园应完善园所科学区域的设置,新增科学发现室、饲养角和气象角等区角。

3.提高材料投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目前许多幼儿园在进行科学区域材料投放时更多地考虑材料投放的便利性和实惠性,而忽视了材料投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科学角进行材料投放时只投入数学类材料,一般科学类材料投放很少。因此,幼儿园在进行区角布置时应提高材料投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如在班级科学角投放材料时可投放磁铁、地球仪、电池、放大镜等用于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材料。在幼儿园园区投放桃花、、桂花、槐树等植物,帮助幼儿认识四季常见的植物。在种植园地除种植观赏性植物外,还可种植白菜、青菜、萝卜等食用性植物。通过投放多样的材料,使幼儿了解更多的科学现象和规律。

4.加强对区域科学活动的指导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以幼儿的自由探索和操作为主,但同样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提供指导。与集体科学教育活动有所不同,教师在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中所扮演的主要是观察者、记录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应在活动开始之前制订观察记录册,对幼儿参加科学区角的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在活动过程中以玩伴的角色参与其中,和幼儿共同进行探索与发现。在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指导。在活动结束后,对幼儿参加区域科学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区域科学活动的指导,提高幼儿进行区域科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6篇

中班年龄段的主题活动是《我爱田园》,我们从身边资源的利用入手,从现有条件做起,在行动过程中逐步转变观念:让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走进自然――观察探索,融入自然――感知体验,与材料互动――发展自我”。

一、以田园为题材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

1.我们带领家长、幼儿走进田园感受自然的美;观察植物的生长;观看农民伯伯辛勤种植、浇灌;讨论农舍、家禽和家畜。

2.组织幼儿动手种植,体验收获的乐趣和劳动的艰辛。

3.收集种子观察讨论,探知有关种子的各种知识。如,果实的外衣、种子历险记、果实的壳、好喝的果汁……

4.幼儿园购买可爱的小兔进行饲养,家长带领幼儿观察小狗、小猫等让幼儿近距离的亲近、探索小动物。

5.开展丰富多彩的田园服装秀,让幼儿收获快乐和自信。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自然的田园风光、种子的演变、家畜和家禽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农民伯伯辛勤的劳动形象深入童心。

二、开展探究式主题活动,为孩子提供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中以幼儿发展为本,如,在实验活动《种子生长》中我们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有时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观察、入园时幼儿单独给植物浇水;离园时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同时我们带领孩子观察记录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从简单的绘画、选项发展到运用尺子测量植物生长的长度,点数叶子的片数,让孩子学会科学、准确地记录。这样的活动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信任和空间,也让孩子们更加开朗、自信。

三、树立整合的课程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郑重地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各个方面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实践中,我们将视野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兴趣、发展需求作为研究、选择教材的依据,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在手指点画《桃花朵朵开》中,我将优美的散文、动听的音乐和体验桃花飘落的美景融入艺术活动中,让活动方式、内容和领域有机地融合,激发出孩子对自然景观的向往。

四、家园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第7篇

植树节是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通过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那么幼儿园都会举办什么样的植树节活动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方案实用模板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方案实用模板1一、活动目标:

为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社区环境“对话”,主动参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激发爱幼儿园、爱社区的情感,我大班年级将组织孩子开展“为地球种上爱的种子,为大家建造美的家园”的植树节爱树、护树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向大自然学习,并去社区、街道向居民和行人宣传,用自己的双手照顾自己身边的绿化,从身边的绿色开始,争做绿色文明小使者,为我们的城市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二、活动准备:

1.小分队的护绿口号,园提供制作好的宣标志的材料

2.有关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3.幼儿自制宣传旗、小树头饰、水桶、杯子等。

三、活动时间:

3月11日上午

四、参加人员:

大班全体老师、阿姨、实习生、保安一名

五、活动内容:

1.介绍植树节来历、知识,宣传植树节意义。

2.对人员进行分组。

(集中操场)

a由老师担任小分队队长接队旗。

添绿小分队

护绿小分队

环保小分队

文明小分队

关爱小分队

b队长宣读分队的宣传口号,让孩子们了解。

(先在操场一隔一的站好队拿好牌,听老师宣读倡议书,再分别请六人一组三十人到校外宣传。)

3.宣读植树节倡议书。

4.小分队各队带上自己队的物品出发。

(水桶、水壶、杯子、宣传板、宣传旗等)

5.回园后不同分队可以互相介绍下自已队的活动情况。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方案实用模板2一、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于是我们在植树节这天,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相对应的活动。

二、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3、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相互劳动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介绍植树节的相关活动。

2、已学会用水壶给植物浇水的技能。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知道要保护好植物,不能随便折断树枝。

活动过程

1、交代具体要求,告诉幼儿今天是植树节,我们将为路边的植物浇水,为环保出自己的一份力。

2、幼儿提着水壶出发到路边。

3、师提出要求,要按顺序给路边的植物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蕊。

4、幼儿开始给植物浇水,教师巡回观摩并给予指导,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

5、教师对幼儿的劳动给予肯定并进行评价。

6、幼儿收好小水壶回园。

7、互相交流体会,师总结活动。

三、活动效果评析:

从活动的结果来看,我们对幼儿进行的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教育是有成效的。我们不是通过说理、说教的方法对幼儿灌输环保知识,而是重视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让他们从有趣的活动中去体验、去认识。幼儿的这些情感及知识是来自于他们的自身经验的,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基于思维可及的范围,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获得正确的认识,作出正确的反应,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和习惯。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方案实用模板3一、活动背景:

早春三月,草长鹰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蓝天郡爱幼孩子们的热情。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了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绿色的希望让他们在保护自然中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获得更多亲近春天的快乐体验,我们将在3月12日,组织孩子们开展“共创一片蓝天,同爱一份绿色”的植树节种树活动。

二、活动目标:

1、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以及它的来历。

2、能够愉快的参加参加活动,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学习与他人合作。

3、让幼儿认识树有美化环境、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和防风、防沙、防洪的作用。

4、热爱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活动准备:

1.制作植树节版宣传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

2.浇树种树用的水桶铁锹等植树工具。

3.树苗若干。

4、幼儿园向家长发出一份倡议书。

四、活动过程:

(一)植树节的来历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对了,今天是3月12日植树节。

师:那你们知道植树节的来历吗?(不知道)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吧,在上个世纪,有一位名叫孙中山的老爷爷,他十分热爱绿色环境,他告诉大家要多种树,提醒人们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人们为了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老爷爷,于是就将他逝世纪念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你们明白了吗?

师:今天我们老师和小朋友们也要在我们的幼儿园开展种树活动,你们高兴吗?(高兴),那有谁能告诉我种树都有什么好处?(请小朋友发言)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树木(花草)可以把周围环境打扮得非常美丽,使人们心情舒畅、愉快,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树木能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除氧气,能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这种作用叫“净化空气”,夏天天气炎热,树木里的水分大量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它像空调一样可以使温度有高度变低,可以“调节气温”。种树还有一个好处,听完这个故事小朋友你们就知道了。

1、讲述《大森林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它的周围种了好多树。在离村子不远处,住着三个恶魔王,风魔王、雨魔王、沙魔王。有一天,这三个恶魔王凑到一起要比试本领,风魔王说:“我的本领,我可以把村子吹得稀巴烂!”雨魔王说:“我的本领大,我拼命下雨形成洪水,把村子全淹没!”沙魔王说“你们的本领都不如我大,我可以把村子用沙全埋了!”他们的话被过路小喜鹊听到了,小喜鹊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村的人,人们听了非常害怕,可是又没有办法,决定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这时,忽然听到大森林里树叶“哗哗”作响,一个声音在喊着:“别害怕,我会保护你们的!”风魔王来了,它鼓起腮帮子“呼呼”拼命地吹,雨魔王来了,倾盆大雨“哗哗”地下沙魔王来了,狂风卷着黄沙“呜呜”地刮……

2、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村子被风吹到了吗?(没有)被沙埋了吗?(没有)被洪水淹没了吗?(没有)

师:那么,小朋友想想树还有什么更大的作用?(防风、防沙、防洪)

(二)植树节活动开始仪式

1、介绍今天种哪些树?(玉兰花、梅花等)

2、种树的步骤

师:第一步:我们要根据小树苗的大小,给小树苗挖个坑找一个家;第二步:我们用铁锨给小树苗填土盖上薄薄的被子;第三步:我们要给小树苗浇水;最后一骤我们给小树苗盖上厚厚的被了,小树就种好了。

3、保证树苗成活率

师:为了让小树苗能健康长大,我们植树后要坚持浇水,还要给它施肥,注意树苗的保护,不要被人或者动物伤害到树苗。好不好?

4、分年级开展植树活动

5、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听本班老师指挥,我们开始种树吧!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方案实用模板4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有美化环境、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和防风、防沙、防洪等作用。

2、认识3月12日植树节,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意识。

3、体验在不同环境下人们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知道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活动准备:

电子课本、幼儿用书、沙漠等等图片、自制节日牌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活动。

1、教师讲述《大森林的故事》。

(故事内容见附页)

2、引导幼儿思考故事的启示。

——师:村子被风吹垮了吗?被沙埋了吗?被洪水淹没了吗?(没有)

——师:刚刚的故事告诉我们,树可以防风、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防止土地沙化。

——师:请你们再想一想如果没有了树,还会怎样呢?

二、教师借助图片和多媒体,引导幼儿认识树的其他作用。

1、美化环境的作用。

——教师出示两幅不同的画面,请幼儿说一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一幅有花草树木、一幅是沙漠)

——师:如果这两个环境不同的地方让你选择,你愿意住在哪儿?为什么?

——师:树木(花草)可以把周围环境打扮得非常美丽,使人们心情舒畅,这是树的其中一个作用。这种作用我们叫它“美化环境”。

2、净化空气的作用。

——教师选择两幅空气差别比较大的图片。(一幅绿树成荫,蔚蓝天空,人们的脸上有笑容;一幅有人在雾霾的天气里咳嗽,看不到任何的树)

——师:两幅图中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师:如果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呛得咳嗽、恶心,时间长了,还会生好多疾病呢。

——师:后来,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树多的地方,空气特别新鲜,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出氧气,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于是,人们就在不同的地方种很多很多的树。

——师:这是树的另一个作用,这种作用叫“净化空气”。

3、调节气温的本领。

——师:天气炎热,我们户外活动时,你们喜欢在哪里玩?(树下面)

——请幼儿说一说在树下面玩和在太阳底下玩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有树的地方就会凉快呢?原来夏天天气炎热,树木里的水分大量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可以使温度降低,这种作用叫“调节气温”。

三、激发爱护树木的意识,认识植树节。

——师:树有很多作用,我们该怎样爱护树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师:树有很多作用,为了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人们就共同选择了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来宣传努力保护我们的环境,并鼓励大家多种树、爱护树,这个节日叫“植树节”,就在每年3月12日这一天,以后有机会,希望小朋友能和家人多植树,保护我们的环境。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方案实用模板5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形形色色的树种,了解树的名称、形态、特点、生长规律等。

2.进一步增进幼儿对树的认识,理解人与树的内在联系。

3.了解植树节的来历,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4.通过我为校园添点绿,培养幼儿观察、了解、记录花卉的生长过程

二、活动主题:我和大树一起长大

三、活动时间:3月11日(周五)

四、活动内容:

(一)“绿色家园从我做起”——我为校园添点绿

每班在走廊上创设绿色植物角,鼓励每位幼儿一人带一盆盆景布置班级的植物区,通过每天的浇水、观察、记录,让孩子了解花卉的生长过程。

1、将绿色植物带来园,要求家长写上花卉的名称及孩子的姓名。

(要求花卉要存活率较高的,可以让孩子在室外长期种植、观察的,如:太阳花、月季花、芦荟、仙人球、吊兰等)

2、在收集过程中老师发现好的植物挂上标签后及时把它展示到幼儿园爱心种植园区。

(大小道左右两边均可以)

(二)晨间谈话:介绍植树节来历、知识,宣传植树节意义

(三)玩一玩、画一画:介绍班级幼儿提供植物的一些品种等。

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画一幅以爱树、护树为主题的图画。

(四)太阳人娃娃来“领树”

各班级开展认树领树活动,要求制作班级领树的标签,标签上要有标语、和班名。

(五)“我为小树浇浇水”

大班段幼儿参与,每班准备小水桶10个左右,每个班级在幼儿园找一个小片区,开展浇水活动。

活动时间:

3月11日下午3:00——3:30分(每班的浇水园区由组织提前统一分配,不要出现冲撞的现象)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总结:

(一)幼儿通过“绿色家园从我做起”——我为校园添点绿活动。

每班在走廊上创设绿色植物角,通过每天的浇水、观察、记录,让孩子了解花卉的生长过程。将绿化植物带来园,家长写上花卉的名称及孩子的姓名。让孩子在室外长期种植、观察的。

(二)通过教育活动,知道了植树节来历、知识,宣传植树节意义。

第8篇

生命在于绿色,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的,因为绿色关系着我们人类的生存的家园环境,保护绿色我们应该从小做起,关于幼儿园植树节的教案,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幼儿园植树节班级活动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了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2、知道3月12是植树节,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重点:知道3月12是植树节,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活动难点:了解绿树植树对环境和生活的作用。

活动准备:

请幼儿收集有关树的资料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老师:我们呼吸的是什么呀,对是空气,你们知道空气是从那里来的吗?对是从大树上散发出来的,所以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春天的时候也要植树。

有一个专门植树的日子,你们知道是那天吗?

老师小结:因为现在是春天,春天适合植树,所以大家把3月12日,

指定为植树节。

2、欣赏儿歌《留住小鸟》。

大树不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还是小动物的好朋友,用什么方法才能留住小动物呢?小猫和小狗用什么方法想留住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样的方法留住了小鸟?为什么留住了小鸟呢?小鸟为什么喜欢树呢?

二、老师分享和谈论有关植树节的资料。

1、老师给幼儿介绍有关植树节的来历、日期,并请幼儿讨论一同说一说有关树的作用。

(丰富幼儿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以及意义。)

2、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有关于保护树木的方法。

三、老师让幼儿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老师请一组幼儿讨论的保护树木的方法,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老师请另一组的幼儿进行设计有关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四、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种植花草的步骤。

1、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种花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吗?

2、老师请幼儿思考后回答。

3、老师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我们要先把土放进花盘里,挖一个洞,然后再把种子撒下去,再用土盖起来,最后给种子浇点水就可以啦。

然后每天都要给种子浇水,吸收阳光和水分,这样就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让它可以更快的发芽等。

4、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种植花草。

也要养成爱护花草树木。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

1、运用小树苗装饰活动室,感受植树节的喜悦和春天的气息。

2、针对同一份材料,尝试运用多种排序方法排列树木,活跃思维。

3、简单了解植树节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米左右的灰色卡纸;

根据排序模式准备相应的两种树木、胶水、纸和笔。

2、歌曲

活动过程

一、引出问题

1、师:春天到了,吴老师啊买了好多小树苗准备种在我们大三班,现在呢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这些树一样吗?(和幼儿一起表述并且一起确定树的名称,一个是松树,一个是柳树)(怎样提问才可以让幼儿回答是这个是两种不一样的树)

2、师:现在啊请小朋友来帮助老师想一想这些树怎么样种植,怎么排列,才能让人感觉既漂亮又整齐呢?

(问题1怎样提问才可以让幼儿的回答是一个接一个排或者是两个两个排?)

(幼儿举手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最后小结幼儿发言。)

二、尝试操作

第一次操作:

师:那现在啊就请小朋友开动自己的小脑筋把篮中的树木排排队,大家试试,排完之后呢,你可以和你同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树是怎么排列的?(幼儿在操作台上操作,师巡回观察、指导、交流。)

(问题2:树木卡片一操作,会不会就会乱套)

2、(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的排序,可以是ABAB、AABB、也可以是AABAAB、ABAABA,等等)

3、真不错,刚才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是一棵松树一棵柳树的排列,也有的小朋友呢是两棵松树两棵柳,还有的小朋友是松树柳树松树,松树柳树松树依次排列,小朋友真的是很能干。

第二次操作:

1、师:那现在呢再请小朋友把吴老师带回来的小树苗既要有规律的排队,又要全部种完,你有办法吗?你有几种办法?把你的办法记录在纸上。

在种树之前,我们来数一数有几棵松树,几棵柳树,123456六棵松树六棵柳树,我们把松树用表示柳树用表示

2、请幼儿举手回答说一说你是怎么排列的?有别的小朋友和他一样吗?幼儿边说老师早黑板上边排列。

(问题3:如果有小朋友一口气说完怎么办?)

师:真不错,小朋友真的好棒,每个人都用了好几种排列的方法来种植树木,那现在请小朋友再想一想如果说松树和柳树的数量相差一半时,就是松树六棵,柳树三棵时,你怎么排列呢?

(请幼儿到黑板前来排列,和师范幼儿一样的举手回答)

A、两种不同的树木一样多时的排法?(ABAB、BABA、AABB、BBAA、AAABBB、ABAABBAAABBB等)

B、两种不同的树木相差一半时的排法?(AAB、BAA、ABA、ABAABAAAB)

第三次操作:

(最后怎么说?)

1、要求:试试你没有排过的方法,找出一种你最喜欢排列方法,把树木种植在泥土里。

2、在音乐声中,师生一起布置活动室、走廊、楼梯处、感受春天的气息。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教案3活动时间:3月11日上午

活动场地:科大院内中心花园

活动形式:认领小树,挂上祈愿卡,给小树浇水。

活动来源:

早春三月,草长鹰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科大幼儿园孩子们的热情。为了在孩子们的心里播撒下绿色的希望,让他们在保护自然中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获得更多亲近春天的快乐体验,幼儿园于3月11日组织全园的小朋友进行了一次以“我为小树浇浇水”为主题的护绿活动。

活动目标:

1、从小爱护花木、保护环境,知道了小树、花草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2、能够愉快的参加活动,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学习与他人合作。

3、感受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活动准备:

1、3月9日带领级部主班教师勘测活动路线,挖掘路途中的教育资源,并进行绿化场地的划分和调查水源。

2、3月10下午通知家长给幼儿穿一双可防水的运动鞋。

3、本周区域中幼儿制作护树卡、祈愿卡、爱心卡,把对小树的祝福以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塑封。

4、向家长发出倡议,帮助幼儿了解树木和人类的关系,植树的意义。

5、各班自备大水桶一个,小水桶幼儿人手一个。

6、各项人员安排:主持人—韩金红摄像—梁晶,照相—班内保育老师,提水—两名男教师。

7、保育教师随身携带创可贴和纱布等医疗用品,以备应急处理,教师每人携带卫生纸。

活动流程:

一、植树前的谈话: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节吗?(植树节)你认识哪些树木?(引导幼儿说各种树木的名称)你知道树木有什么作用吗?(告诉幼儿树木可以制作家具、打门窗、结水果;还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二、我给小树浇浇水,我和小树同长高“植树节活动开始仪式。

第一项:“绿色小卫士”进场活动(要求班级分四列纵队,面朝旗杆按照班级顺序从西往东依次站好)

第二项:园领导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第三项:主持人给小朋友介绍种树的意义,讲解护绿爱树的重要性。

第四项:各级部长向大家发出倡议:“爱护小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五项:分大中小级部进行植树节活动。

三、中班活动流程: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浇水区域,负责教师给幼儿讲解活动顺序和活动要求。

提醒幼儿在植树过程中注意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并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顺序:到达绿化场地——为小树祈愿祝福赠送护树卡——给小树浇水——和小树合影。

在班级绿化场地内活动,不要擅自离开集体

2、认领小树,教师带领幼儿把“护树卡”“爱心卡”“祈愿卡”挂在树上,和大树拥抱、与小树牵手。

3、给小树浇水.

要求建议:

水要少装一点,因为小树水喝多了,也要生病的。

取水时不能拥挤,要按照先后顺序。

提水和返回的路线要明确,以免孩子冲撞。

4、和小树合影留念。

5、捡拾垃圾、整理工具。

6、评选“绿色小卫士”。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教案4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植树节的时间

2、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学校”的意识,让学生明确校园环保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行动起来共创绿色校园,为学校的环境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

3、帮助学生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他们从小学会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制作

“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宣传旗

2、植树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2、请几位同学谈谈对校园环境的评价。

3、说说学校在绿化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4、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校园存在着哪些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以及面对这些不良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怎样保护树木?

5、诗朗诵《我们的星球》,说说你的感想。

甲:我们生长在地球上,生长有茫茫宇宙间的星球花园,我们应该了解、关心她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6、宣读有关人人们征服地球、利用地球、破坏地球的有关资料。

乙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全世界人类的生存,请拯救地球吧!

丙:科学家提出让拯救地球。

7、说说森林的好处。

为此,我们必须植树造林,“呼唤明天的绿色”。

8、读读收集的有关植树的谚语。

9、鼓励进行植树活动(回家与家长一起植树)

对于植树的同学发植树章

10、班主任做总结

11、高唱《春天在哪里》,结束这次主题班会。

四、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扩大这个植树活动的参与度和让同学们也为环保为绿化出一份力,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环境保护活动中来,从而加大环保绿化的宣传力度。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教案5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的种类,用途以及保护树木的方法。

2、能愉快的参与植树活动,学习粗浅的种植知识。

3、在劳动过程中能与同伴相互合作。

4、感受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

活动准备:

1、小树苗若干棵,浇水工具(盆、桶、杯子)

2、事先选择好场地,挖好坑

活动过程:

一、植树前的谈话

1、今天是几月几日?(三月十二日)

2、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节吗?(植树节)

3、你认识哪些树木?(引导幼儿说各种树木的名称)

4、你知道树木有什么作用吗?

(先让幼儿互相讨论,再请个别幼儿说,教师最后作小结,告诉幼儿树木可以制作家具、打门窗、结水果;还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5、你植过树吗?你知道如何植树?

(引导幼儿讨论植树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带领幼儿来到植树地点植树,提醒幼儿在植树过程中注意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并进行安全教育。

三、植树后的谈话(带领幼儿回到活动室后组织)

1、小树栽下去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得出结论:要浇水,不摇晃......)

2、欣赏音乐《爱护小树苗》

第9篇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育 花木文化 自然教育

我园地处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嘉泽。浓郁的花木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陶冶了人的审美情趣,幼儿教育发展了人的鉴赏能力。依托这一地方优势教育资源,我园认真探讨,潜心钻研,摸索出了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教育活动体系。

一、利用花木文化优势,赋予幼儿新的教育内容

1.开辟花木实践基地,开展幼儿劳动教育。

我园幼儿大部分是农民子女,对花木的种植栽培有小小的认识,我就请当地在种植方面能力强的农民对幼儿进行讲解,还根据不同年龄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分别设立了不同的学习专题:例如:“花木的认识”、“花木的种植”、“花木的扦插”、“花木嫁接”、“花木剪枝的学问”、“花木的管理”等。在确立了学习专题之后,我园劳动特色教育就轰轰烈烈地开展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要解决劳动场所的问题。我园内有一块空地,我们便将它开辟为劳动实践基地,命名为“花木实验基地”,并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各个班分别认养了其中的一块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小朋友利用课余时间在实践基地上开垦、种植、管理,从而在劳动中体验到劳动带来的苦乐酸甜。

在小朋友的辛勤劳动下,我们实践基地上的花木一派欣欣向荣。小朋友看着自己种植的花木这么好,每个人的小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几年里,小朋友在这块小小的“自留地”上忙碌着,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获得了花木种植和栽培的学问和技能,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劳动的情感。

2.利用园内外绿色资源,开展幼儿环保教育。

我园地处嘉泽,这里处处绿树成荫,季季花开不败。我们着手利用有利资源开展环保教育,我们与远近闻名的“艺林园”、“大树园”、“夏溪镇花木市场”、“紫薇园”等单位进行联系,将其设立为我园的实践基地,小朋友定期到这些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时小朋友总会带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会问:“老师,这棵树怎么会这么高、这么粗呢?”有的会问:“老师,这棵树的树叶怎么是红色的呢?”在每次参观时,小朋友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其中,他们还会向旁人宣传环保的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展环保活动。

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是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其对幼儿园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发挥着潜在的作用。我们积极开发园内文化资源让幼儿园的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地、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对小朋友的环境品德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幼儿园内还设立了环保岗位并轮流值日,小朋友个个都有自己的劳动服务岗位,争当“护绿小卫士”。当看到有人乱扔纸屑杂物等违反等行为进行监督批评,小朋友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们从班级和幼儿园两个不同的层面,从营建班级文化入手,每个幼儿积极创建富有特色的幼儿小阵地,种植角、卫生角、常规角、环保星星榜等独特的幼儿小阵地大放异彩,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教育氛围,小朋友在各个小阵地的建设和维护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劳动体验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劳动体验中,小朋友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花木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奥秘无穷。在种植和栽培中,我们请来农民专家们引导幼儿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引导幼儿们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开展实验,深入探究,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幼儿在小课题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他们深入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拓宽幼儿活动外延,丰富活动内涵,赋予活动新的活力

幼儿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因地制宜,不断地寻找幼儿教育的切入点,寻找花木文化与幼儿活动的结合点。我们将花木文化与日常的班级活动相结合,为幼儿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尝试开展了以花木文化为主题的幼儿活动,实践证明,这样的特色活动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内涵,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例如:“一日花木营销员”让小朋友体验营销的乐趣;“花木服装设计展”让小小设计师们美美地“秀”了一把;“我是小小园艺师”展示了队员们盆景制作的卓越才能……这样的幼儿活动真正走进了小朋友的生活,赋予了农村幼儿们活动新的生命力,真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真谛。

三、利用花木文化,充分整合并善用家长资源

第10篇

当今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已席卷世界,我们既面临着必须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机遇和挑战,不仅代表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也突出地表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领域,而产业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所有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效益的后显性,又决定了教育必须先行。因此,要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也必须把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首位。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园突破“教师做幼儿看,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科学兴趣、探索创新精神。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世纪人才作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研究目标

1. 以萌发幼儿科学创新意识为出发点,以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为重点,初步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求异的创新力,促进幼儿形成积极主动、尊重科学的正确态度。

2. 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形成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善于动脑、不断反思的科学作风,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以点带面,促进全园共同发展。

三、研究内容

1. 引导幼儿学习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探索与发现的兴趣,从而认识事物的特点及变化的规律。

2.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

3.幼儿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习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四、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收集相关资料,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反思时间――归纳总结――指导和改进实践。

第三阶段:总结验证阶段。在以上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五、研究成果

1. 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幼儿天生好奇好动、喜欢探索,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我园从实际出发,建立了以科学发现室、小蔬菜种植园、小动物饲养角、室内自然角等,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同时充分发挥我园每位教师的专长,选择有利于幼儿动手操作、贴近幼儿生活、对幼儿发展有现实意义的教育内容制作学具、教具,供幼儿进行科学实验、科学探索、科学创新。

2. 有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创新科学教育内容。

科学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包括有动物、植物、空气、谁,气候与季节、岩石与矿石、力、声、光、电、小实验等,我园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抓住我园的优势,有效利用高校、社会和家长的教育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式,注意结合季节特征设定课程内容,不断地摸索、实践、开发、创新。

如在教师和幼儿谈话中,发现大多数幼儿经常问恐龙长的什么样?它有多高?岩石是石头吗?动物都有哪些本领?……为此我园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到地质博物馆参观恐龙化石、触摸岩石与矿石,聘请专家为幼儿讲解;观看动植物园动物表演等。

3. 拓宽教育思路,将科学教育融于幼儿一日生活中。

科学的现象无处不在,我们拓宽科学教育的思路,将教育内容融于一日生活之中。注意发掘幼儿身边丰富的教育资源,从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增加科学经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幼儿常看到许多自然现象,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为什么会下雨”“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我是怎么长大的?”等等,教师都要随时随地以科学角度解答,也要随时启发幼儿思考。而在进行一些其他的教育活动时,教师也注意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如绘画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注意颜色的变化,鼓励幼儿创造性地使用颜色;玩沙、玩水、搭积木时他们也都可获得科学知识的机会。班里的科学发现区中,植物的发芽记录、昆虫标本、品尝自己种植的蔬菜果实,无一不在告诉幼儿一个真实的生态世界,使他们明白其中一些简单的生物生长、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道理,并从中体会人与生物之间的联系,学习用一种辩证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在这种生存的教育中体验一种危机感,而这种意识的建立对与他们今后的发展都大有成效。

4. 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转变

即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学态度的转变。多数教师能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注重为幼儿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材料,及时了解每个幼儿不同的发现,以积极的语言肯定每个幼儿,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提高。

第11篇

一、教师在主题活动中渗透生态式教育的角色定位

1.教师要成为挖掘者

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如何体现生态式教育,首先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适合幼儿表现的主题活动。例如《节日》主题的确定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孩子时不时地谈论着有关节日的话题,有春节、国庆节、元旦等。我们经常带领孩子来到节日区玩一玩,找一找,及时发现有关节日的资料,发现这方面的资源确实比较丰富,也比较容易获得。有关节日的故事、音乐、舞蹈等材料,《节日》的主题才最终确立下来。

2.教师要成为引领者

教师要能够准确清晰地捕捉住孩子的兴趣点,从而确定主题发展的方向;能够主动及时地发现孩子的困惑,从而挖掘主题的内涵;能够真诚、欣喜地等待孩子的“亮点”。例如,在剪纸活动中,我们带领孩子来到插花室。幼儿在剪窗花、花瓶时,没有形状、花纹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地剪。对于幼儿每一张作品,我都加以肯定,遇到困难时,稍加指导,使幼儿重新获得创作的热情。教师的指导、帮助,使幼儿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也对我以后再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在主题活动中渗透生态式教育的指导策略

1.挖掘材料价值,将生态式教育融入主题活动中

在开展生态式主题活动中。常常要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资料。如:在开展“会变的树叶”主题活动时,孩子们带来了各种树叶并用树叶制作成一幅作品:有的做成可爱的动物;有的串成了树叶风铃……于是,我把这些作品放在了“展示台”让大家欣赏。

2.让幼儿接触社会、自然、生活,在生态式主题活动中获得市美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幼儿一起观察、讨论,怎样保护环境。利用集体教学活动,与幼儿一起探讨一次性筷子对环保的不利,通过小实验,也使幼儿懂得要少用、不用塑料袋。

大自然是幼儿接触环境、汲取知识的丰富源泉,本学期,我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了《废物也有用》等活动。在深秋季节,我们结合主题活动《有趣的叶子》,组织幼儿到户外开展“拣落叶”“叶贴画”等亲子活动。同时,与家长配合教育,收集循环再造的物品,学会废物利用、一物多用、物尽其用,开展“废物变宝”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幼儿关心、重视爱护环境的情感,使其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我们的种植园地

我们的环保教育基地――种植园,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和热爱,我们利用园内的种植园地,与幼儿一起勘察园地,商讨这块园地可以种什么?通过讨论,根据不同的季节,我们和幼儿共同播下了青菜的种子、播下了蚕豆的种子后,并定期组织幼儿轮流参与种植地劳动,积极鼓励幼儿经常观察青菜、蚕豆生长的过程,引导幼儿用绘画、记录表等形式进行其表达成长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细心照料,通过探究操作当孩子们看到结出的蚕豆荚、绿油油的青菜时,兴奋不已,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初步培养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12篇

几年后的今天,我园申报了省级规划课题《农村幼儿园体验式“田园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其中一员,在专家领导的引领下,在与同事不断切磋和学习中,在自己的实践研究中,我对“田园”教育有了新认识。其实“田园”教育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它不仅仅是幼儿亲近田园、掌握田园知识和技能的好时机,对幼儿来说更是一种体验,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情感和社会性的过程;“田园”也不仅仅只是亲历和体验田园,还包含与田园有关的文化及对田园的表现表达等等。实施后,我发现“田园教育”原来也可以有声有色,生机勃勃。

反思相同的两个课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呢?原来是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发生了转变的结果。

一、从重知识技能的获得转变为更重情感能力的精心培育

反思过去田园课程实施时,我的目标定位始终是幼儿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在开展“种植蚕豆”活动时,我的目标就是巩固幼儿对数量4的掌握,于是我事先挖好坑,让幼儿在每个坑里放4粒蚕豆,然后盖好土。使用的就是这种落后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内容和手段的单一,我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现在,我们不仅重幼儿知识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幼儿的能力情感的培养。能力和情感更具有隐性效应和长期性,也许我们暂时看不到幼儿在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提高和发展,但我们知道能力和情感状况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田园教育中”,我们不仅关注幼儿在知识技能方面能否得到发展,更关注幼儿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现在我们进行蚕豆种植时,我引导幼儿自己完成挖坑、下种、盖土等一系列的播种过程,再在旁边插上标签,告知幼儿这颗蚕豆就是自己的蚕豆宝宝。此活动不仅巩固了幼儿对数量的掌握,更为幼儿今后细心照顾蚕豆的生长创造了条件,进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了幼儿爱护植物的情感,也让幼儿深刻地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重知识技能的获得到更重能力情感的培养,不仅拓展了“田园教育”的内容,使“田园教育”更具生命力,也使“田园教育”越来越有活力。

二、从重教育结果效应转变为更重过程的细心关注

过去课程研究的实施中,我关注的只是教育结果,能给幼儿带来什么效应。考虑到我们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农民和农业专业户,更不只是为了幼儿好玩,想到此课程的开设似乎对未来意义不大,因此,我选择了半途而废。

现在,我们的“田园教育”不仅要重结果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更重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体验,重幼儿的参与,幼儿的亲历。通过田园这一载体,让幼儿在田园中,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让幼儿自己去探究,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

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关注“田园”,了解动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变化,发现问题,才会进一步探究,才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爱上“田园”,才能建立幼儿与动植物间的感情,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当幼儿看到自己精心种植的植物半途夭折时,那种伤心、难过之情令人感伤);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恋上“田园”,深切地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进而珍惜劳动成果……

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的教育手段、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再是传授法,不再是填鸭式,而是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自己探究,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支持者。活动中只要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我们定会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认识农产品时,我们会激发幼儿通过看、摸、比、品尝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此探究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注重过程的“田园教育”使“田园”课程更生动、更丰富多彩。

三、从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为更重幼儿主体地位的落实

“田园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更得益于教育主体的转变。过去课程研究的实施中,我总是将教师放在首位,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搀着幼儿走。活动都是教师预设的,教师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没有现成的课程利用,仅靠教师的预设,难免会走入黔驴技穷的境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互动。现在,“田园”课程实施时,我们会始终将幼儿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到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人,课程来源于幼儿兴趣和生活。

记得在一次田园观察时,幼儿发现了一个田园中的“外来户”――荠菜,有小朋友说是草,有的说是菜,当知道是荠菜后,幼儿又有了疑问,我们没有种,这荠菜从哪里来?出现了新问题,老师没有直接告知,而是让幼儿自己先寻找答案。于是,小朋友们有的问家长,有的向奶奶(保育员)请教,很自然地生成了“荠菜哪里来”的活动。组织活动时,教师先让幼儿交流自己寻找到的答案,然后组织幼儿观看视频“种子的旅行”,认识荠菜的种子,再让幼儿交流对荠菜种子来历的认识,整个过程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兴致盎然。在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指引下,我们还生成了“荠菜变身”、“我们的青菜宝宝”、“泥土里的宝贝”、“植物生长的有利环境”等等许多课程。这些问题从幼儿身边来,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幼儿更投入、更积极,教学效果更好。以幼儿为主体,“田园教育”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