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30 07:13: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一学生德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课堂教学的理念、模式、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更加贴合当代技校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本文提出,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应大胆摒弃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力求创设探究式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从而提升德育效果。
关键词 :德育 课堂 生活化
如何使日常的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直是技工院校德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多年的德育实践已经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传统的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法从长远的角度看,并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笔者所在学院思政教研室多次开展德育相关教学的课改专题研究,从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入手,力图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把理论性的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案例相结合,并转化为动态的教学信息传达给技校生,从而引导学生由观念的、心理的适应到行为的适应,引导学生关心经济、政治,切实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其今后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一、技工院校德育课堂生活化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以往德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往往是由于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缺乏兴趣。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许多教师在德育课堂上习惯于照本宣科,不顾现在技校生的实际学情,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滋长。而采用德育课堂生活化的模式,教学内容直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就能在第一时间被教师的讲授所吸引,然后慢慢地自主探究、理解理论、观点,学习兴趣也得到了真正的激发。
2.有利于技校生的全面发展
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绝不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必须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由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身体心理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职业素养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需要教师在德育课堂上对学生培养的。教师必须找准切入点,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到各种生活实践中去。在参加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勤奋、能吃苦耐劳,还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素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得到全面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技校生的认识水平
技校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从动荡不定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矛盾冲突发生最多的时期,更是决定人的一生体格、体质、个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技校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鉴别力还不强,加之现实社会的错综复杂,因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显得偏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上的混乱。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选择合适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生选择信息、辨别是非、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技工院校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实施
1.端正教学理念
在当今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中始终存在着两个误区。一个是“德育无用论”,认为技工院校应该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要内容,而德育教学可有可无,这个观点如今已越来越多地不被大家所接受;另一个是“教学模式定势论”,许多教师不愿意对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创新。而要实施德育课堂生活化,就必须打破常规,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学生身边的社会现象,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探究个人、学校、企业和社会现象,从而学会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在讲授“科学消费”这一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想一想进入技校以来花了多少钱,这些钱是怎么花费的?通过大家的发言,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礼尚往来的费用越来越高;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个别学生更是将生活费的大部分用在了网吧与游戏。笔者要学生将他们的消费与他们父母的消费做一个对比,许多学生不禁低下了头,此时笔者顺势教育学生在校要科学理性地消费,要继承勤俭的光荣传统,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要避免盲目攀比、铺张浪费,自觉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树立“以俭励志,以勤为本”的观念。
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为强化德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还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让他们在交流和参与中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课堂是知识传递的驿站,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殿堂,对于学生而言,大部分知识、能力、习惯、品行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当今的教学课堂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1.以课堂为载体,用德育过程的设计同化学生
挖掘与爱国有联系的德育设计。"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描述,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在学习百分数时,介绍我国的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逐年增长,用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如在学制作简单的统计表或统计图时,可以把从05年--08年度,每年:中国电脑的拥有量、公路的总长度、国家对教育的投资费用、夏季奥运会中国获得的奖牌数等等作为统计的素材,体会到祖国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关注,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挖掘与团结合作有联系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有时设计让学生合作能完成的问题,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求法、小数乘法的法则等,又如每个学生手中只有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我请同学们拼成一个稍大一点的正方体(至少要用8个一样的小正方体),那就需要他们合起来才能完成,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概括、学会合作。
2.剖析教材,用德育素材感染学生
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如在认识《圆的周长》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西方国家要早一千多年,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在教学数的产生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会用算筹记数,赞美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讲简便运算时,把数学家高斯童年的那道数学题让学生做,鼓励他们向小高斯挑战。教材中,还有许多像"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让学生知道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课堂上,我还适时给学生们讲华罗庚、陈景润……我国数学家立志成材的故事。以上这些,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3.回归生活,用数学活动中的德育塑造学生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让学生调查55名学生早晨起床方式的统计,父母叫醒的28人,闹钟叫醒的16人,自己起来的5人,其他占6人。师:"根据上面的数据提示,你能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学生会意识到:"父母叫醒的比例最大,我们要加强自我管理意识,不要父母操心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心。"又如调查自己家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然后计算一月一年的数量,结合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谈谈我们该怎么办?对他们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让学生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要求学生管理一周家中的收支情况,通过计算、比较,谈谈自己的想法,来了解家长的不容易,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巧妙构思,使德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的目的。只要师生合力,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渗透,定会绽开灿烂的德育之花。
民办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是我国高校的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心理与行为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特殊性。以往理论界对普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较多,而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研究偏少,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就更少,因而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实际和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对于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特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了解当前高职高专学生思想、学习、心理、生活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总结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政工作的经验,掌握高职学生成长与进步的规律,我们课题组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参考了闫献伟的《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查》的重要数据与结果,以及毛伟雄的《当前民办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分析》,内容涵盖泉州中营职业学院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心理4个方面,共计发卷1000份,收回684份。另外,为得到更加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民办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我和课题组成员在对《辽宁省高职高专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问卷调查(2011.11)》调查问卷到我校的1000份进行了详实的统计,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回率100%。问卷内容涉及政治观;择业观、职业观;道德观;心理健康与学习观;恋爱婚姻家庭与消费观5个方面共计50个问题。调查结果与以上结果更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民办高职类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我们今后如何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健康的个性,提供了依据和参考。综合数据分析可得:
第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征。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思想活跃,积极进取,有比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其思想开放,有些偏激,思想的状态不稳定,政治意识较薄弱。尤其是在今天知识经济、网络普及以及教育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当代大学生相比他们的前辈,信息获取更快捷,相关知识了解更宽泛,见解更广阔。这样的成长背景使得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上比较独立,行动上不会随意跟从,不盲目认同某种价值,遇到问题一般会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因为他们社会经验不足,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更易受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看问题做事比较偏激[1]。有些学生对国家大事和政治兴趣不浓,加之政治理论基础比较弱,缺乏一定政治鉴别力和敏感性,对一些深层次问题认识不够,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存在某种模糊认识,比如“末日说”“涉日保钓”等问题看法偏激。而且,价值观多元化,更强调实用主义,责任意识弱化,虽然仍在教师和家长的约束和督促下,但对学校和社会一切规章制度却明知故犯。
第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民办高职学生入学普遍存在自卑感。由于没考上理想大学,而是就读最后批次录取的民办院校,学生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其它院校的学生,感觉自己能力不如别人,逐渐形成思想上的压力。强烈的自卑导致他们较为敏感而脆弱,这种错误认识如果得不到矫正,就会导致思想的禁锢和心理障碍,从而产生很大的自卑心理。另外,还有些学生进入民办院校后发现学校与最初高中毕业时来校招生宣传的情况有很大的出入,加之民办学校本身社会地位比较低,使一些学生觉得自身地位很低,原本成长很顺利的他们远离父母、亲人的环境下产生很强的挫折感,自卑感加重,而导致部分学生生活态度消极,自暴自弃。逆反心理比较重,主要表现在盲目排斥正面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认为这些内容“无用”或“与己无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排斥先进典型和个人,表现出冷漠态度,不屑一顾,而且自我约束能力弱,我行我素,对于重修、挂科等事情全热无动于衷。
第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特征。民办高职学生兴趣广泛、动手能力强、但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专业不了解,缺乏学习动力,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职业观念强,其行为表现出很强的务实性,行为盲目随意。但也意识到与公办学校学生相比,他们在社会和就业中处于劣势。因此,他们适应社会的职业观相当的明确,给自己将来定位的职业范围比较宽。另外,在校期间,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休闲和学习关系,大部分精力投放到上网、娱乐,上课无精打采,作业不认真完成,虚度光阴。还有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抱负毅力,懒散、追求享乐现象日渐明显,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日益增加,男女不正常交往现象严重。在学习行为中,个别学生迟到、早退情况严重,他们甚至不在乎学校纪律处分,直接影响班风、学风,愿意参加实践类活动,对理论学科不感兴趣。另外,由于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溺爱,普遍没有经过挫折教育,贪图安逸、怕吃苦。他们进入大学后,不少人自我意识膨胀,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团队精神淡薄。
第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特征。我们培养人才是要为社会服务的,但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知道如何去适应市场,一切都怨天尤人。据权威人才资源机构调查统计,对企业而言,在招聘时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态度。许多企业强调的是一种对职业的操守,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否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转变,并认同企业文化。而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会大量出现不认同企业文化的现象,经常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不顾忌他人感受,只凭自己的喜好做事,把企业理解为学校、把领导当作老师、依旧我行我素,遇到社会问题不知道如何去处理。所以,很多未被录用的大学毕业生不是输在专业技术上,而是思想与态度上,关键是他们没有被录用之后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而总是以为都是社会和企业的挑剔,而为自己找诸多借口,最终的结果就是待业。这就暴露了我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弱点与不足,虽然也有思想政治与就业方面的教育,但毕竟教材是死的,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所以教师都很难扑捉到社会大方向的变化,更何况是学生,所以,我们的就业教育对于社会与学生个人来说,都略显幼稚化,没能达到成熟模式。
二、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举措
实效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实际的效果”。他指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即实践活动结果对于目的是否实现以及二者之间的具体实现程度。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产生良好效果的可靠性。
(一)“大思政”育人模式
确立“大思政”实践理念,合力育人、全方位“立体化”教学考核模式,即“课上—课下—网络”立体化,不要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进行思政教育,而是要充分的发挥、利用教育资源,全方位立体化育人。
搞好“课前一刻钟”(课上)。这是针对每位教学老师的特点量身定做推出课前一刻钟的活动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锻炼自我的平台,例如,说天下,新闻大视野,我秀我行,时事开讲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样的方式使实践教学与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点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其在整个过程中增强体验。具体的做法是在大一新生入学时上好第一次思想政治教育课,将“课前一刻钟”的实施要领给学生讲清楚,并且由课代表将全班同学按照本学期课时数分组,每次课一组,进行“每课一秀”活动,内容贯穿思想政治、法律案例、历史文学等多个环节,每节课下课前留下一次课的内容,可以按照教学内容安排,由学生自己回去找资料,下载视频、新闻动态、社会热点、自编小品、制作PPT等多种方式,在下次课课上展示给教师和全体同学,然后逐一演讲选题的理由以及教育意义,由学生当老师,进行模拟人生讲解,之后由其他学生点评、教师点评,每课一秀后教师再根据今天每课一秀的内容讲解今天的课程,形成统一内容模式的教学,力求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
指导社团活动(课下)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社团,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发挥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将大学生校内理论社团活动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选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参加校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暑期“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国庆节长假期间深入家乡、厂矿企业、历史名胜古迹等参观,去敬老院服务、组织无偿献血、捐献骨髓等活动,组织点评大学生辩论赛。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到农村向农民提供文化、科技、卫生服务,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咨询,向农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活动。各院系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利用自己的休息闲暇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无偿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等提供帮助或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实践活动。
思政博客和学生QQ群(网络)将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供一个师生分享思想和知识的平台。由于思政博客和QQ群“自由、开放、共享”的精神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及心理特征,成为大学生新的网络家园。使育人从传统的“面对面”到现在的“键对键”,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成为新形势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亮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大学生了解信息、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思政博客和QQ群正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学生QQ群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在课下成为朋友,答疑解惑的方式更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心态。
(二)“德育答辩”考核模式
德育答辩是最有效的实效性举措。他是应届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就业、人文等方面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的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方面的表现做出评价的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对应届毕业生的思想状况、行为规范、礼仪举止、沟通表达等素质的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
他的总体考核思路与方法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从入学军训开始,就进行毕业德育答辩的引导与渗透,将整个德育答辩考核的过程向学生说明。在大一第一学期期末前将上交德育答辩的开题报告,列出未来三年“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四个大方面的规划,由思政教师进行审核与反馈评分,并最终上交各个院系保管与监督,与学生处、各个院系辅导员联合进行,定期跟踪考核与纠正。而学生也将根据自己开题报告的规划进行大学三年的奋斗与努力,并随时收集各种素材,包括奖学金、证书、奖状等,并在大三德育答辩到来之时,在大三的“德育答辩会”之前根据自己的素材撰写德育论文和PPT。最终在德育答辩会上向老师与同学们展示自己大学三年的思想、道德、情感等等变化、进步与领悟,取得德育答辩的通过。如果未能通过者,将进行德育答辩的补考,通过这一系列的三年规划与考核,彻底将一个大学新生改造成为适应社会大发展的高素质型的技术型真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娟,王慧.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J].科学时代,2011,(12).
[2]谢锦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学风建设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20).
[3]程芳.创新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时代要求[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2).
【关键词】体育;德育;思想道德
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针和思路必须按照党和国家关于提高当代学生的全方位素质的要求来制定和实施。基于此,就必须在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合理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这一点也已经达成共识,毋庸置疑。那么,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主要手段的的体育教育,除认真完成好自身的目标以外,如何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积极协助学校完成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在现阶段,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笔者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片面性、边缘化的倾向。
1、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偏重于身体素质练习以及专业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这一点在各省市的业余和专业体育学校都有很严重的倾向。分析原因,主要是各个体育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完成各省和地市下达的金牌任务,因此,在平时的专业训练中,往往更偏重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作为思想道德的渗透和养成基本上是停滞状态。
2、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即使有部分学校进行了德育教育,也存在着重在说教,忽视身教,导致教育效果不好,对学生的影响不够深入的问题。比如,在某市初中部,体育教师在某次体育课堂上,讲述耐力的问题,仅仅强调耐力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才能获得,与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系并不是很大,要求学生以磨时间为主。其实,这位教师原本可以利用耐力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一次很好的意志品质的相关方面的教育,充分说明人的意志力是可以在体育训练中得到充分发挥和锻造的,然而,却一语带过,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3、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重视日常的课堂教学,忽视体育德育方面的教育。个别体育老师一提起要求在学生中广泛结合体育渗透道德教育的话题,往往就是把教育搬回了课堂上,教室里,机械的生搬硬套,空洞的脱离现实的发表一些一些不合逻辑的说教,一方面教师疲于应付,另一方面学生也无心真正往心里去,导致一提到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老师不愿讲,学生不爱听的恶性循环。
以上种种现状决定了在体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如何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正如以上所述,学校不仅要锻炼学生健壮的体魄,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笔者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道德状况,创造性的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寓德育教育于体育之中。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下如何有效的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作为体育教育主体的一线的体育教师,要勇于并善于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和结构,破除以前不十分正确的观念,与时俱进。为什么?因为体育课程是一个包括身体、思想、智力情感和态度的内在的综合学科,它不仅可以锻炼美的性格,更能培养耐心,提高思想觉悟,提高社会适应力,而不能像从前一样单纯的将体育理解为仅仅是强身健体的单目标性的学科。所以,要想在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取得突破,关键是转变一线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
2、各级教育机关、学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身体力行,大力推行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要想使广大教师能够发挥积极性,各级教育机关的上级党委,在年度计划的制定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将其纳入年度计划的一部分,还要将其所达到的效果和成绩列入体育教师年度考核的指标中去,必要时可以给与一部分的物质奖励和一定的惩罚措施。再进一步,可以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日常教育的一部分。
3、加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让学生自觉在体育锻炼中主动的有意识的进行自我道德品质的考量。
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座谈或者是现身说法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概念,让他们真正在体育锻炼中主动的强化自己的道德素质。比如,在冬天,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长跑,那么,学生就要知道冬季长跑不仅仅是加强学生冬季的身体体能的储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冬季长跑,考验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三、要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高尚的道德意识
1、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道德意识
在体育运动中,如何克服障碍,包括阻力和困难等等,是运动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如何看待和对待障碍,反映出学生的不同性格、能力、气质、兴趣等各种心理特征。比如有些独生子女身体素质比较好,但就是怕吃苦、娇惯,动手能力差,性格倔强。那么,作为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些连一些家长都很难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把体育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道德意识培养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的优点,来逐步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
2、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在现代经济背景下,难免受到个别家长的一些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以及对家长的过分依赖感。那么,就使得他们在面对新环境时,常常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应有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他人的基本尊重以及应有的沟通手段。众所周知,体育活动多数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也就是集体项目众多。这就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进行团队教育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因此,我们说,体育活动是最有益于团队精神意识的形成的。
3、倡导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健康意识教育
体育锻炼主要的目的是增强体质,形成健康的身体。那么,可以利用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让同学们懂得健康的意义。使大家懂得只有通过正确的体育锻炼才能获得健康的身体。而以前的体育教育真是由于缺乏了应有的健康教育才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死读书,很多名列前茅的同学都不爱好体育的怪现象。
4、运用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加强文明意识培养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高校德育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分析影响高校学生思想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作为大专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了影响大专院校学生思想的各种原因,才能进一步展开大学生德育工作。
一、影响高校学生思想的因素
(一)传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1.远离亲人使大学生思想出现孤独感或自我放任感。大学生一般都远离亲人,尤其是刚进校门的大一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无法避免地会产生浓厚的孤独感。相反,一部分大学生因为远离家长,也容易产生一种自我放任感。2.城乡对比的强烈思想碰撞对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来自农村或者小城市,进入省城后,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诱惑,从而迷失了自己。3.大学的放松与高中的紧张也会使大学生产生迷茫感。高中时期,学生都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而进入大学之后,课程减少,压力减小,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
(二)新时期新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的交流不断加剧,从而使得主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对社会最为敏感的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自主意识,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3.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目前网络文化盛行,而且良莠不齐,也加大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难度。4.大学扩招和经济危机时期就业压力增大对大学生思想不稳定性的影响。随着大学的扩招,失业大学生人数不断上涨,再加上经济危机,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思想的不稳定性。
二、做好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性措施
1.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德育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基础。2.注重对教职员工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培养出好的学生,首先必须注重对教职员工的培养。3.对大学生的思想做专门的调查。大专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八到二十二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和教师的想法很多是不一致的,而许多做学生工作的教师喜欢以己度人,这种做法往往会使我们的学生产生距离感,甚至是反感。4.引进专门人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一般来说,班主任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但是对极个别心理有疾病的学生来说,也许只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才是更好的选择。
(二)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传统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工作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工作的一个传统阵地,笔者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发展成为让学生自己参与的讨论课,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真理,坚信真理。2.支持学生多开展学生社团工作。对学生的社团工作,我们既要严格管理,也要大力支持。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与学生的交谈,笔者发现学生一般都喜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4.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可以与相关部门联合做学生的德育工作。如学校可以聘请校外辅导员,可以请警察、法官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5.重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学校应该多多发挥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6.重视奖、贷、助、减、免工作。奖、贷、助、减、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经济利益和个人荣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使之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风气,成为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7.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联动体系。虽然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但是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仍然会很大。所以,学校应该建立起与学生家长的联动机制,及时向学生家长反应其子女的思想动向,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8.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大学生都处在青春萌动期,对爱情、婚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向往,如果不加以很好的引导,也会为犯错误埋下伏笔。所以,学校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而应该很好地加以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既保证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也为其今后幸福的婚姻生活做好铺垫。
高校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采取举措,解决问题,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德育观。高校德育必须统筹兼顾,在德育内容上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抓住共鸣点,找准切入点,把握兴奋点,升华闪光点,用科学理论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廉永杰.面向21世纪的高校德育创新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创意开学典礼方案一活动背景:
一年,我们可以收获友情;一年,我们可以得到爱情;第一年,我们从别人称呼里的学弟学妹渐渐成长为学长学姐。大一,我们熟悉彼此青涩的笑脸,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密不可分。三年后,有的人收获知识,有的人一无所得,感慨万千。大四了,就算只是棵平凡的树木,它都会在年轮上挣扎着画上一个圈,以此来证明自己走过的年华。为了更好的策划我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我们决定开展新学期里以“人往高处走,上善若水。上一台阶,更接近阳光”为活动主题的团日活动!
活动主题:人往高处走,上善若水。上一台阶,更接近阳光。
活动形式:通过 PPT和文字演示、游戏带动、表演感化来促进大家的积极性。
活动对象 :全体同学 班主任
活动时间 : 20xx年9月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流程:
一、前期筹备工作:
1、确定场地 确定时间 做好预算
2、节目准备(希望各寝室能有人进行表演),通知同学,布置任务并讲明具体要求;
3、召集班委及相关工作开会,分配任务;
二、流程及节目说明:
1、各位同学准时到场;
2、主持人出场,讲一段开场白,介绍班会目的;
3、各位同学自由发挥,分享自己在假期的心得与体会;
4、新学期的目标与方向;
5、节目: 各个班委对班里同学进行疏导,有才艺的同学,我们可以鼓励他参加表演。
班会节目与游戏环节:
三、后期总结:
开会总结本次活动,全班同学共同进行反思和活动的思想总结。
八、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活动,启发同学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大一大二大三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为人处事等方面总结经验,启发同学们在新学期努力学习,多读书,多思考,融入社会,培养一种有责任、有目标、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创意开学典礼方案二【活动主题】
践行校园“十礼” 弘扬中华美德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营造浓厚的开学气氛;
2、全校师生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激励全校师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
3、为认真践行校园“十礼”、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星期XX)上午8:30
【活动准备】
1、培训主持人(xx负责确定具体人员和安排时间进行培训。8月30号上午审查)
训练升旗手(xxx负责选拔升旗手进行训练。8月30号上午审查)
2、摄影(xx),舞台幕布(xxx),调试音响设备及出旗音乐、升旗音乐、欢迎
新同学的背景音乐的准备(xx),
3、教师返校时德育处就开学典礼相关事宜对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进行培训。
4、各班练习喊欢迎新同学的(欢迎新同学,携手创辉煌)
5、校医务室准备好药箱及防暑药。(地点:新大楼门厅)
【活动要求】
1、教师、学生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学生穿夏季校服,佩带好红领巾及队干部标志。
2、学生按时按班级依次入场,遵守会议纪律。(班主任站在队伍的右前方,副班主任站在队伍的左后方。)班主任在会前加强本班在开学典礼期间的安全、纪律、文明礼貌等教育。
【活动议程】
1、开场白之后介绍与会领导
2、升旗仪式
3、欢迎新同学(播放背景音乐,齐 )
4、新生代表发言(由韦科乐负责确定人员、审查讲话稿、对发言人进行培训)
5、介绍新老师(新教师代表发言)
6、教师宣誓(新教师站在舞台上,其余老师在下面)
7、大队委宣读倡议书(陈姣负责确定发言人、对发言人进行辅导)
8、x校长致词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等诸育的和谐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教书育人。下面笔者就个人体会,谈谈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德育。
一、课前深入备课,挖掘品德教育素材。
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化,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书又育人。例如在备第十一册教材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定出思想教育内容。《开国大典》《狱中联欢》《》等课文,讴歌革命传统,表现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可以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责任感。《伟大的友谊》《一夜的工作》等课文,赞颂了伟人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树立了做人的榜样。《长城》《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描写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可以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家国热情,并能使学生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 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注重实践,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课文课程强调“以读为本”。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受到德育教育,如:在《小伙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这时,安东走到玛莎跟前,什么也没说,把夹着黄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把大一点儿的放到玛莎手里,说:‘赶快吃吧。’” 教师在教学这里时,应引导学生多读,且精读,把它读得恰如其分,真实感人。从而才能让学生了解安东那种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又如:《落花生》中有这样的句子:“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有所感悟,对落花生产生敬佩之情,同时也明白了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道理。这种直觉的情绪体验对学生品格的内化和健康道德认识的形成作了准备,同时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三袋麦子》时,为了让学生受到启发,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体会小猪、小牛、小猴各自的优点。这种角色扮演,既有趣、生动,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各种手段,强化课文情感渲染。
教学课文应该以与课文相适应的情感介绍资料,模拟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似身临其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无法得到再现的。教师要创造特殊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以产生强的情境感应效果。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教师可播放桂林山水中漓江、象山、老人峰、骆驼峰等景点剪映,让学生大饱眼福,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再加上配乐情感朗读,使学生沉醉于祖国江山分外妖娆的美感之中,一种爱美情趣,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便油然而生,由衷而发。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浮想联翩,谈谈云浮景色秀丽的蟠龙洞,云雾山等,由此想到全国各地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山处处秀美,爱国之情随之倍增,立下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的雄心壮志。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课前,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的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更显示了它的高尚与肃穆。录音机里,播放着震动人们心扉的贝多芬交响乐《葬礼进行曲》,如泣如诉,低沉悲壮。教师身着灰色西装,深情悲哀而又庄重。这样,万年青、白花、哀乐、服饰、神情,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悲伤的情境。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对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这就是教学与德育的统一。
四、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起来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用好教材,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可以通过《我不能失信》等课文进行诚信的教育;通过《赵州桥》等课文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通过《爬天都峰》等课文进行意志性格的教育。另外,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也应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在语文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促使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尝试臻于完善。
可喜的是,区域内学校的主动发展意识比较强,对学校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比较迫切,而且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这为铸就学校德育特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我们提出了区域推进“德育项目工程”建设的思路,坚持“系统规划,项目推进”的区域特色创建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德育特色的内涵发展。
一、深度挖掘,开发学校德育样式
要形成学校特色,专家的引领无法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也不能简单移植,必须基于学校、生成于学校,并发展于学校。因此,我们立足促进区域内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统筹协调,加大经费投入,为各学校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设备等,不断增强学校创建特色的“硬实力”; 而学校则从传统底蕴、工作优势、周边资源等校情出发选择创建特色的具体领域,丰富内涵,形成校本特色。
(一)传统样式推陈出新
一个学校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流传下来的东西,很大一部分就是学校的文化沉淀。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鼓励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向历史要财富,认清自己的生态环境和定位、特点和优势,运用教育策划的谋略,找寻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和状态。
伴随着学校追溯历史、传承历史的步伐,一批烙有传统印痕的德育项目“生长”出来:博爱小学确立了主题为“小学当作大学办”的博爱乐园特色项目;北环路小学确立了“为每一位学生、教师的成功奠基”的成功教育特色项目;清凉小学确立了“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创设最佳教育生态”的生态教育特色项目;以及兰陵小学的“乒乓”、延陵小学的“创编游戏,欢乐大课间”、中山路小学“琴棋书画”等等。学校从寻找文化“源”中发现了德育的项目,我们从学校的德育项目中看到了历史文化的力量,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新生……
(二)新鲜样式呈现精彩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区各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已逐步完善。全区中小学已全部完成“班班通”,所有学校完成闭路电视工程,接入10M光纤宽带,各校均通过了常州市一级校园网评估。于是,借助网络环境拓展出来的新型平台,学校开发出了德育项目的新鲜样式,如:怡康小学“车、船、航三模育人”、浦前小学的“TV社团 美德校园”、红梅实验小学的“班级网站”特色项目;还创生了与之相配套的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评价体系――“天禾学生成长电子记录袋”。
这些德育项目新鲜样式的开发,实现了穿越时空的无障碍交流,让学生灵动的才艺、飞扬的个性得以展示,让学生拥有了现实教室以外的精神家园,更让学生获得了自信和成功的德育关怀。这些德育特色项目的创建,进一步丰富了德育资源与途径,提高了德育成效。
二、建章立制,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每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都可以从一种或多种优势项目切入,持之以恒,发展成为学校优势,最终成为德育品牌。但任何项目的建立和实施如果离开了制度的保障和制约,薄弱学校的项目可能落空,优秀项目也有可能流产,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从机制上切入,有利于学校的主动思考、长远规划和稳步实施。学校德育的项目制凸显了三大特点:其一,明确创建流程:年年开评,三年过关,为全区所有学校的参与提供了时间保障。其二,形成创建模式 :由学校整体设计、分年段实施、螺旋上升、形成品牌,促进校园文化的系统化建设。其三,营造“文化伴着学校走”的氛围:学校要调整项目需要递交调整申请书,且实践1年后方可参评,为学校德育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通过2004年起至今七年多的实践,德育项目已逐步显现出实效。目前,有特色的德育活动已在各校蓬勃地开展起来,涵养并积淀了校园文化,校校有项目,项目个个成体系,德育活动次次有亮点,真正丰富了校园生活,有力提升了区域整体的德育效益。
三、分步规划,实现项目螺旋生长
项目制德育活动援引于企业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规划性,因此抓“规划”是项目制德育活动的核心内容。2004年,我们提出了围绕同一项目分三个阶梯制定九年长远规划的要求。
第一阶段:区属各学校创建具有校本特点的“德育特色项目”。三年的“德育特色项目”创建过程中,各校总结和梳理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已有的典型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学校“德育特色项目”。
第二阶段:学校原有“德育特色项目”通过有效实施,提升为“德育示范项目”。各中小学以原认定的学校“德育特色项目”为基础,在有效实施中完善,在动态生成中改良,在此基础上申报“学校德育示范项目”。各中小学如对学校原“德育特色项目”有调整(项目主体),需填写项目调整申报表,并于实施一年后再行申报“学校德育示范项目” ,减少人为因素等造成的德育工作的随意性,为学校德育特色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第三阶段:对学校“德育示范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培育区“德育品牌项目”。德育项目的创建工作年年开评,学校自主申报参评。每年的评审过程对于区域各校来说都是一次“德育研究盛会”,参评学校的德育成果展示,与专家之间的答辩、对话,各校德育理念的整理与陈述,同行间的交流讨论……让参评学校与观摩学校都受益匪浅。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连贯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年龄段学生特点也较为突出,因此我们设计一个时间段完成基础项目,前一个基础项目的达成成果作为另一个有延续性的更高层次项目的开始。在这样的序列项目推进过程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德育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在每个阶段的具体实施中,我们又按照“行动研究法”的研究策略精心设计,引导区域各校(园)分段实施,每一阶段有设计、有实践、有反思、有提升、有评价、有推广,螺旋上升、稳步推进。(如下图)
四、融入课程,深化学校特色内涵
一般而言,项目的实施是有阶段性的,而这与学校教育持续、长程的特点相背离。如何让项目为学校德育长期服务?一个答案:融入课程。因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最经常、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载体;真正的项目特色只有融入课程才会具有内涵,才会成为学校个性和稳定的风貌,才会为全体师生所认可、所接受。课程,特别是校本课程就是烙有学校特色的长期性教育项目。
如:兰陵小学是一所普通学校,校舍简陋,但其乒乓特色却名扬市内外,学校考虑用国球精神作为德育项目的核心,形成“国球耀童心”的乒乓德育课程,让在兰陵小学生活成长的师生都具备“有毅力、敢拼搏、善合作”的品格和独特气质。再如,博爱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校,学校构建了“做一个可爱的博爱人”为核心的德育校本课程,下设“博爱奥斯卡”、“博爱诺贝尔”、“博爱吉尼斯”、“博爱家长智囊团”四个子项目组,开发了30多个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所有活动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策划,项目开展由学生组织,开展过程全体参与。从合作、创新、个性展现等不同侧面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自主管理、自主体验、自主成长。
五、交流展示,彰显德育文化魅力
我们在德育项目制管理中引入了“目标导向、交流推进”的策略。“目标导向”是指我们让学校经常对照规划总结、梳理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分析、审视学校德育工作的缺失,盯住难点、立足基点,把德育发展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建设中。“交流推进”就是指将不同学校的项目组汇聚起来成为一个大型团队,切蹉思想,讨论做法,互勉共进。形式如材料互览、集体调研、沙龙研讨等等,及时辐射新的做法,积累好的案例,敦促各校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做到“且行且思”,一年小进步,三年大改观。
实施“德育项目工程”以来,区域各校(园)通过多次深入地交流,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途径、载体、评价等多个方面切入,攻坚克难、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红梅东村小学的《家校接力・爱的传递》项目破解了家校合作的难题,拓展了家庭教育的途径,初步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可喜局面;清凉小学的《“星级少年”评定》项目从未成年人的评价改革入手,变革评价的主体、方式、内容、时间等要素,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促使星级少年在体验中主动健康地成长。
1、外联部工作制度建立:
开学初,外联部在所有干事讨论的基础上,拟定了本学期外联部的工作制度,充分明确了权责的划分、外校的联系、以及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2、外联部的招新:
新学期开始,大一学生入学,外联部又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他们充满激情与活力,十分渴望在外联这个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建设外联部,与外联部一共成长,让我们充分看到了外联部发展的潜力。本学期外联部的招新工作依旧是面向全学校进行的。招新于十月份全面展开,分别从前期宣传、过程跟踪、以及干事统计等方面来进行。
3、外联部的活动:
⑴与院学生会主席团以及其他部门一起积极参加学校团委举行的各项活动:
2009年9月,参与“学院2009迎新晚会”;
2009年10月,参与“迎接剩德育评估检查小组”以及各社团招新工作;
2009年11月,院学生会干事招新工作;
2009年12月,参与宣传“预防爱滋病”报告会以及“预防爱滋病”文艺晚会;
⑵为院学生会举行活动寻求赞助商:
2009年10月,协助国际学院为院学生会2009迎新晚会拉到赞助商----中国电信,为晚会提供了部分赞助;
2009年11月至12月,为学院第一界篮球赛拉到赞助商----明日科技,为比赛提供了全部资金以及宣传条幅;
⑶协助各系外联部工作:
参与协助国际学院“中秋晚会”,“台湾著名教育家高振东先生的报告会”,“青春歌舞晚会”,“XX年年新年晚会”的赞助活动及礼仪活动;
参与协助电子科学与工程系“迎新杯辩论赛”,“系篮球队比赛”的赞助活动;
参与协助农林系“迎新篮球赛”,“第一界学院花卉科普展”的赞助活动;
4、与各系外联部的联系沟通:
2009年9月29日,召开各系外联部部长见面会;
2009年10月29日,各系外联部换界,召开各系外联部部长见面会,宣布外联部考核制度;
2009年11月29日,召开外联部工作例会;
2009年12月29日,召开外联部工作例会,总结本学期工作总结;
总结这一学期的工作,外联部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外联部在本学期无论从内部建设,还是外部活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大学是我们走向社会的桥梁,在这里我们不但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把书本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外联部是一个联系学校内部,各大高校,社会团体的部门。扩大学生会影响,沟通学生会各部门是他的职责。但这只是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本学期,外联部工作圆满完成。在今后的工作中,外联部将继续保持优秀的传统,积极配合主席团和各个部门的工作,努力更正不足的地方,更有效的进行各项工作。希望各位能多多批评指导。不过我相信,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外联部一定会总结经验教训,随时发现问题,并正确的处理问题,成为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队伍,让外联部的这片阳光更明媚,社团联合会的天空更晴朗。
关键词:以爱育爱;受爱;自爱;施爱
育人以德为先,小学阶段是育人之基础,所以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都要郑重对待德育工作,我认为,“德”之核心是“爱”。爱,本义是仁爱。有爱心的人,才会是善良的人,因而他也能是爱集体、爱国家的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都可以以爱的教育为基础,通过爱的教育来实现。
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就应始终把爱作为“德”之核心,“德”之灵魂,做到“以爱育爱”。
一、让学生受爱
1、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马卡连柯说过,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去尊重一个人。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实施。在具体工作中,我给自己定了爱生五原则。即:以尊重对待学生,以欣赏肯定学生,以相信激励学生,以耐心包容学生,以友情提醒学生,让这些原则贯穿于整个教育工作中。
2、以微笑创建和谐教学。
在小学生眼里,教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变化。沟通师生心灵的最直观因素是教师的表情。所以在创建和谐教学的今天,我们应以微笑教育做为创建和谐之始。
我在工作中对自己提出了“以微笑教育,创建和谐教学”的要求,我们应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学中,这样课堂氛围就更加活跃了,师生配合更加默契了,原本胆小、内向的学生在教师微笑的鼓励下,逐渐变得敢举手,敢大声回答,敢自我展示;原本在课堂上爱嘲笑别人的学生,在教师的微笑中懂得了尊重。把微笑带进对学生的适当批评中,受了批评的学生不在垂头丧气,甚至哭鼻子抹眼泪,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心悦诚服地采纳教师的建议,积极改错,对教师充满感激之情。把微笑带进与学生们的共同活动中,使之成为沟通心灵的可视桥梁。于是学生们在课后积极、主动地跟老师接近,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向老师诉说心里话,与老师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亲近。总之,我们在整个教育教学中,都应以微笑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班级的温暖,让他们在关爱中努力奋进。
3、倾爱后进生。
小学生判断与评价能力并不高,所以在班上最易受歧视的是后进生。这类学生比别人更怕歧视,比别人更需要关爱。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我个人认为,应以“假如孩子是我自己的”的思想为立足点,因人而异,采用建立后进生转化档案袋,进行家访,与学生谈话,帮学生解决困难等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让班上的后进生即便学习成绩差,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这样进一步帮他们取得全面的进步。例如:我在工作中发现班上一名学生性格孤僻,思想消沉,学习很差,经调查得知根源在于其父母离异,缺乏关爱。我首先决定每天晚上把孩子带回自己家,辅导他写作业,与此同时,积极与其父母联系,通过多次的交流,说服孩子的父母主动承担起了关爱孩子的责任。看到自己春风化雨般的关爱拯救了一颗扭曲的心,感觉到了教师的价值所在,觉得再辛苦也值。
二、启学生自爱
我们在给予孩子爱的基础上,应注重启发孩子的自爱意识,使其自信、自立,进而产生自我展示欲,为孩子今后的成长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素质基础。
1、广入手,细培养。
我们应该把启发学生自爱纳入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广从细着手来培养孩子的自评能力,广到孩子在校、在家、在社会各方面的表现,细到班上一个小组长的选举,课堂上指名提问的选择。以此引导学生展示优点,认识自身价值。但这方面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可行的办法。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好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有待提高的方面等,并要进行定期总结;还可引导学生每周一次以日记形式来总结自己的进步,进而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进步,继续努力。
2、利用课堂与教材帮学生树立自爱。
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应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借助学科教学,让学生学会评价,珍惜自我,树立积极进取,发展自我的意识。
3、注重自卑生转化工作。
小学生年龄小,挫折承受力较弱。所以小学生幼小而脆弱的心灵极易因某种原因产生自卑。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就要把自卑生转化工作做到实处,让学生由自卑转为自爱。这方面的工作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可行措施。例如:建立自卑生档案袋,为自卑生找伙伴、树榜样,采取“一帮一”法,以班上优秀的学生为活教材,来感染、带动自卑生,定期与自卑生谈话,帮助他回顾、总结一段时间来的表现,让其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让其明白自己的不足,明确继续努力的目标方向。
4、利用活动激发自爱。
学校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为我们培养学生自爱提供了一个大平台,我们应该巧妙利用这个平台,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思想。例如:在班队活动中,让每个学生脱口说出至少5条自豪的理由作为固定内容,一周开展一次互赠卡片活动,让卡片上写出对对方恰当的赞美,每学期开展两次才艺展示活动等等。
三、引学生施爱
“用爱育爱”的归结点最终是让学生学会施爱,这是学生道德品质之本,也是学生走上社会与人交流之本,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应更细一些。
1、首先应注重教师对学生施爱的引导。
我们可以建立学生爱心记录册,作为学生评价的依据。为学生颁发爱心奉献奖,让学生懂得关爱别人,奉献爱心,就是在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让学生在奉献爱心中产生自豪感、荣誉感。
2、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充实学生的爱心,激发其施爱意识。
可以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中华魂”演讲比赛,六一节开展以“我心中的爱”为主题的书画、习作展,等等。
3、为学生施爱扩大环境,创造充足实践条件。
爱的奉献不应受环境地域的限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把爱心由校内的热爱校园,敬爱老师,同学间互帮互爱推及到家庭、社会。可以设立专门的作业本,每周末给学生布置一项献爱心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献爱心时,受帮助者或旁人的反映以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作业本上。告学生母亲节、父亲节、敬老节、教师节等节日,在节日来临之际,建议学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亲人或老师献上一份自己的爱心,表达对节日的祝贺,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救助山区同龄人的活动,为山区孩子捐书刊、文具等。在此基础上,班内可利用黑板报、美德之花评比等方式对学生献爱心行为进行宣传、表彰,为大家树立榜样,也让献爱心的同学感受到快乐,体会到价值,从而做到积极主动的关爱他人。例如:前年我班上一个孩子病了,急需很大一笔医疗费,班上学生得知后,全班竟悄悄自发为这位学生捐了款。孩子们散发出的爱之芬芳,令人欣慰,令人陶醉。
总之,在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始终以"爱"为主体,以爱的春风吹开一茬茬爱的花朵,让爱的芬芳伴孩子们茁壮成长,我们的工作就是值得认可的。
结语:
“爱心”是人类的永恒需要,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航标灯,是人类所要代代相传的文明火把。“爱心教育”便是这一文明火把传递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师则是将火把代代相传的使者,小学教育者更是火把的点燃人,教育的先行者。那么,就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崇高的使命感和一份真诚加入到这个光荣的行列吧!
参考文献
广西浦北县金浦中学535300
【摘要】作为学校及家长的委托,班主任与其说是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不如说是起着引导者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其首要工作就是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完善学生的道德教育,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 班主任德育工作沟通量化〖HJ1.6mm〗
初中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下面谈谈在我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德育实践工作中总结的几点体会:
1.班主任应加强个人修养,以身作则
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其行为举止都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一个爱党爱国、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教师形象是每个老师应该做到的。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策划者与组织者,其工作地位要求与学生打成一片。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初中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与好奇的年龄,价值评价体系并不成熟,缺乏对事物的评判能力,常常"有样学样"。基于此因,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影响源"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举止得体的重要性,即所谓"言传终于身教"。初中生处于心理建设阶段,其周围接触人群情况决定了未来举止。班主任的自身素质是学生的风向标,指引着学生前进的路线。人们常说"耳濡目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主任个人品格、行为,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身文化知识,增加文化底蕴,做到温文尔雅。班主任应严格要求学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使德育工作成效"润物细无声"。因此,班主任应随时展加强德育理念的学习,及时巩固既有的经验成果,并能科学的运用于实际德育工作中。
2.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
学生成绩、品格好坏,是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做好学生情况的沟通交流。班主任可通过校迅平台,每天通过信息方式发送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心里有数。同时,针对一些道德品格存在瑕疵的学生,班主任要先向学生了解情况,谈话,找原因,如果能及时改正,可不通知其家长,让学生信任。现实中也存在留守与单亲学生,没有完整的家庭关怀,学生孤僻、冷淡,向学生索要联系方式时,学生畏首畏尾,支支吾吾。这时班主任应该亲自到学生家里与家长交流,以实际行动表示对学生的关怀,保证德育工作顺利进行。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老师、家长共同的参与。但很大一部分学生极其厌烦班主任家访的,怕班主任"打小报告",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变换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逐渐地通过师长双方的感染,树立起学生的信心,敢于坦然面对现实,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
3.以学生为本,平等开展德育
学生是我们的的教育对象,也是主体。班主任应该用爱平等对待班级同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并不是我写你抄、我讲你听那样简单机械化就能达到目的。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取得"教学相长"的效果,班主任就该尊重学生,不要一概否定,不搞专制,摆资格。就算教师犯错误,也要知错能改,当着班级同学面及时自我批评教育。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班主任不应该抽取学生发问,摒弃以言传方式教导学生,而应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另外,学生都是平等的,班主任不应带着势利的眼光看自己的学生。比如对富裕家庭的学生不能因其捐助了学校基础设施而视之为宝,也不惯坏成绩优异的学生。对学习成绩或经济条件差的学生视而不见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公平的。教师应以身作则,向学生灌输互爱观念。所以,班主任评价学生时,应不护短、不歧视,敢于批评"好生",同时还要关爱"差生"。初中德育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研讨、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及巩固教学方法,真正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针。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初中时期是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人将之称为"叛逆期",初中生处于心理、生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在心理、生理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特点,所以,在这一时期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以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念,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人际交流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并和他们共同商议解决对策,给予耐心指导,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充分发挥沟通在教育上的重要作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们开展一些益于社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并培养他们贡献社会的奉献主义精神。
班主任要充分发掘现有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募捐活动、照顾孤寡老人、做环保倡议等等。最后根据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的发言讨论作出科学的德育评估,以便教师能合理地安排接下来的德育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有:走进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走进蔬菜大棚,接受劳动教育;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魅力;祭扫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德育教育空间,深化了德育教育的内涵,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地系起来,充分发挥了德育网络的教育功能。德育班会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跃气氛,班主任变为听者,学生变为说者。在开学第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大家自我介绍,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人生感悟,或者定期组织班级娱乐会,唱歌、跳舞、踏青,这不仅能锻炼学生胆量,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在劳动节之前,组织学生"我爱劳动,我光荣"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清洁校园活动",使得学生心智得到锻炼,感觉劳动的艰辛,体会清洁工人的困难,发自内心地爱护环境。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进行法制宣传,进行普法教育;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倾听学生苦恼;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教育。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教书更要育人。做好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责任,是社会的要求。在人才强国与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形势下,重视德育,做好德育,提高我国全民文化素质,初中德育必须走前头。
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不能"单打独斗";重在坚持、重在落实,不能搞形式主义;要从小抓起,从基本的行为习惯抓起;才能达到应有教育效果。
5.抓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方法,用来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叶圣陶说:"是改掉学生身上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的来强制。"量化管理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强化的措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的独立性和自制力,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已具备的控制和调节的能力。量化管理,又是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量化管理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规范为基础,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的习惯,以班级德育工作,学生德育素质为目的。如: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为个人"迟到"问题,班级点名、登记的处罚,以至培养学生遵守作息制度。又如: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题,班级有检查,罚扫地等管理制度,来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习惯,让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开学的第一天,我就向学生宣布诸如此类简单而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要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班主任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所定的规章制度过于苛刻,当然可以修定甚至废除,但一切都要和学生解释,并且公开。要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才肯合作,才会自觉守纪律。当然,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班级,还要家庭、社会三方面一起来量化管理,才可以更理想的。
6.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德育素质,起了的作用。教室环境中可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学生专刊等,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象今年,班的学生还自发的在教室前面养了金鱼,在教室里养了十来盆花草,让人觉得很是温馨。在孩子们眼里,教室的家。的环境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向上。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1.HOLD住你的情绪。
威信不代表大嗓门,在混乱的场面中,教师的突然出现,却一言不发,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奇怪,进而猜测,本来吸引他们的话题,进而转换为揣度此刻老师在想什么,即将会说什么,自然而然的,转移了兴趣之后就慢慢停止了吵闹,这也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在平日的班级教育中,教师也是如此,要多多轻声说话,除了能保护自己的嗓子,远离咽喉疾病之外,老师轻声说话还有以下好处:①孩子浮躁时,老师声音太大反而让孩子们更加浮躁,这时老师声音小,能以静治动。②孩子喜欢模仿,当老师用很轻的声音说话,孩子也会用很轻的声音表达。③轻声说话,让孩子在这种氛围里受到感染,就如同进了图书室,孩子们自然不会大声喧闹。所以,“hold住”你的情绪,你就能“hold住”混乱场面。
2.HOLD住你的手脚。
班主任往往是极为辛苦的一个教师群体,曾经有位低年级的班主任跟我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我看他们不会扫地,于是就帮着他们扫,一次又一次,总以为他们会学会的,可是那天课间检查卫生,我们班因为有纸屑,所以被扣分了,在晨会课上,一起讨论扣分原因的时候,有学生竟然说因为我去开会没有扫地,所以才扣分的。我真是哭笑不得!”对于班级,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去管理,这跟父母不能溺爱孩子事事包办是一个道理,当然,放手管理,不等同于放任管理,我们要给予学生地位、角色、活动和建议。设定小岗位,实行岗位负责制,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岗位设定要小,要细,一定要责任到人,不然就会出现“旁观者效应”,也就是个体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会随着旁观者的增多而大大减少,这种效应极易形成“集体性的坐视不管”和“集体冷漠”的局面。比如,老师把本子放在讲台上,然后对着班级的同学说:“待会把本子发一下。”结果是下了课没有人去发本子,胆子大一点的拿了自己的本子就走了,因为大家都不认为老师这句话是对自己说的,也就没有需要承担的责任。但如果把每一块的地方都包干到人,那他们也就成为了此块地面的负责人,当承担这份责任的时候,他们就会自主地去关注,这比老师批评要有用的多。因此,班级的事情,老师们不要处处插手,“hold住”你们的手脚,也就“hold住”了班级管理
二、“偷懒”以适切为基准
现代班级德育管理应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使其成为德育活动中的参与者和自我管理者,这是现代班级德育管理的基本任务与内容。
1.适切的电话联系。
很多班主任都把“打电话给家长”当成是自己的法宝,上课讲话,打电话;作业拖拉,打电话;下课调皮,打电话;午饭捣乱,打电话……忙碌的班主任们,赶着打各式各样的电话,积极地做着家校联系与沟通,一一细数着孩子们在校的零零总总,生怕忘记了什么。面对没有起色的“顽固学生”,班主任们不禁恼火,抱怨家长连自己的小孩子都管不好,怎么能胜任父母的角色。殊不知,在反复接到“投诉电话”之后的家长,也在挂掉电话的那一刻深深叹息:“老师怎么连自己的学生都教不好,什么事情都要我们来管,那要老师又干嘛?”的确,与家长联系沟通,能够了解学生更多的情况是极为必要的,但是,如果把打电话告状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依托,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频繁的电话,无论给学生还是给家长都会带来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也就是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与家长沟通要适当:首先是频率要适当,过度频繁,必然物极必反。第二是时间要适当。家长也是,适切的电话,就能使家校联系成效最优化。
2.适切的权力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