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6 08:4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动式教学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一直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它的特点是紧扣企业财务制度,系统讲解企业会计核算知识。财务会计知识体系庞大,尤其是随着近几年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改革,内容越来越丰富,这些都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集中理论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单独就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根据制度加以解释,常常是满堂灌,对于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学生而言,很难想象教师“所言为何物”,直接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一)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
财务会计课程知识点多而杂,并不是所有的财务会计知识都能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哪种知识适合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哪些知识适合使用互动式教学法,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思考,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到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时需要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工作。要做好教学方案的设计工作就必须做好学生的需求分析。上课前应对学生的整体情况以及需求情况进行分析,据此来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告诉学生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希望学生给予哪些支持和配合,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根据教学方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互动式教学法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思考以及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引导、启迪,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为其营造一个相互合作的学习环境,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互动式教学法有多种类型,具体分为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维教学法等。
1、案例教学法。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本身源于管理教学,会计又是管理的一个分支学科,自然离不开案例教学。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当前多数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学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具体,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实践过程中取得较好效果。在授课过程中,每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案例,使用案例教学时可以说明学生需要掌握的情况,要求他们分析案例提出的问题,针对有关问题先进行讨论,然后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总结,不要对学生讨论结果下结论,而要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2、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活跃在新的有趣的问题亟待解决之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讨论时先把讨论的目的和方法向事先分好的小组作出说明,先在小组成员间互相交流,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最后由各小组总结讨论时获得的各种想法。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3、多维教学法。
多维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维的效度深刻巩固。采用多维教学法,教师可以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成型的理论要敢于质疑,而不是全盘的接纳,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多加思考,同时也能培养其创新能力。这种方法课堂教学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
(三)对互动式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总结。
“互动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分析、体验、感悟,从而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获得知识的主体,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了解教学效果,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每周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在次周把有关的信息反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课时必须实时地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中获取反馈信息,最敏感的反馈点有两个:眼神和表情,当发现有异常反馈时,应及时调整讲课节奏,使学生从内心与你互动起来,跟着你的思路走。
三、互动式教学法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对互动式教学的内容有较好的把握。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互动,避免出现淡化主题的现象,还要求教师能够预见教学互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免在教学中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到互动式教学的内容与课程其他内容尤其是前后章节的关联,努力实现教学内容间的巧妙衔接。
(二)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互动式教学效果能否成功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程度和效果。采取互动式教学,应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讨论和发言过程中,允许学生犯“幼稚与可笑”的错误,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要鼓励学生随时提出问题,甚至可以打断教师讲课,教师不能不耐烦或拒绝回答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有不同观点和不同见解时,教师也应虚心接受。这样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三)将互动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和手段结合使用。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D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67-02
课堂教学是以教材、教学课件等为媒介,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目标的三者互动的过程。大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学习潜力,培育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
一、互动式教学概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是强调“如何教”的“填鸭式”教育,违背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互动式教学模式则要求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采用对话、研讨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环境互动的学习机制,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良好个性。
当前关于互动式教学的含义众说纷纭,张利云(2002)、杨瑞平(2003)、时光(2003)、周毕文(2007)、杨笑红(2010)、曾立荣(2010)等都对互动式教学做了界定。互动式教学应该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促进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全面交流和集体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是包括师生间互动、生生间互动以及人境的互动的全面互动;是灵活多样的,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是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的开放的互动;是各种教学手段相互结合的综合的互动;也是包括引导、交流和应用三个步骤的阶段性的互动。
二、《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设计
《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是实践性和互动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针对研究生教育,更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旅游经济理论来思考实践、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需要根据互动式教学的特征和要求,结合《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特性对《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做精心设计。
在教学方式方面,由于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和研究能力,可以更多的赋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权利,激发其自觉学习的潜力。在教学方式的设置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实施“方法研究+专题设置+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充分调动学生在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碰撞、实际应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人与情境之间的互动。
1.方法研究。课堂讲授摈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先集中阐释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本课程的展开做方法铺垫。“理论与实践”是本课程的方法论基础。“现象的本质+人的超常识性智慧=理论”,理论是由本质性概念与本质性规律组成。实践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活动,它不等同于案例。案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设的;而实践,则一定是实实在在需要实地践行的。《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是用理论对应实践,用其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来反观理论。这是我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在重新审视旅游经济学时,应确立一个研究方法前提,即“我思考的旅游经济学”。这种思考,包含几层意义:一是要尽量摒弃人云亦云的套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模式,理论与实践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时而会以理论来检验实践,时而又会用实践累积的经验来推导理论,以此得出可能不同于以往的结论。二是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情感的生活,它需要我们主动的“投入”进去,非如此不能感受生活,非如此不能理解生活的意义。“我思考的”,要求旅游经济学变成我们自己所理解和思考的那个样子,变成每个人用心去接触实践、亲自去感受现象的属于的那个样子,变成独特的“旅游经济学”感受的那个样子。在这三个“那个样子”的实现当中,每个人的角色首先是消费者、体验者,其次才是观察者、研究者。这也是我和大家要共同完成的角色置换,多看、多想、多收集、多思考、多论证,以此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专题设置。专题围绕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来设置,根据旅游经济学的本身的特点和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有三:一是我的旅游经济学。留心身边的经济现象,思考现象本身与旅游的关系;二是快乐经济学。掌握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理论与实践,开拓眼界,在未来毕业、就业工作中,举一反三,帮助自己和他人作决策,满足受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更大的快乐;三是创意经济学。创意经济与旅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做到“好玩、玩好”,从玩出发,从创意出发,使创意本身成为生产力。
研究生教学不需要从abc开始讲起,在已有学科基础上,分专题深入解析更具有针对性和深度。目前,各国对旅游经济的前沿关注和研究的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向度:理论和应用旅游经济学研究;宏观和微观旅游经济学研究;国际、国内和区域旅游经济学研究。由此,根据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将对研究生的课程教育分为十五个专题,分别从三个大的方向进行专题研究。并由学生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基础选择专题,按顺序对专题进行研究准备,从研究简述、基础理论、发展趋势、案例解析四个角度准备PPT,于课堂进行演讲,占期末综合成绩的50%进入总评。
3.课堂讲授。采取“引入+演讲+讨论+点评”的方式。首先,按照课程设置的顺序,学生预先了解自己下节课将要研究讲述的问题,在上课之前,将自己制作的PPT发给教师,由教师指出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或研究的不足,为学生指定几种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方式,或者提前下发相关资料,完成自学和自我准备的过程。其次,上课时先由选题学生进行演讲,再由教师提问,演讲学生主答,以此判断其对该问题的研究深度和理解程度。进而其他学生对演讲学生补充提问,或讨论式发言。最后,由教师做总体点评,并补充该专题的研究重点、研究热点,同时提出现有研究空白,供学生做深入研究。这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很适合具有一定学科基础和研究能力的研究生教学,它抛开灌输式的传统方式,更多的是不局限于教材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由听转变为讲,由动手转变为动脑,由输入转变为输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自发自觉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4.案例分析。《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对实践的侧重甚至高于理论,应更多的采取案例教学法、模拟演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在知识传授时利用简单短小的案例使学生易于理解,产生兴趣。如讲述旅游经济现象无处不在,列举经济现象的普遍性,分析剩女存在的经济原理,两分看待,一种是实际已婚但因社会压力选择隐瞒已婚事实的“隐婚者”,从经济学上就是信息隐瞒行为,由此隐瞒,在性别歧视的社会中能够得到相应的工作机会和升迁机会等。另一种是真实的大龄“剩女”多为女博士、高级白领、事业有成的人,她们选择晚婚,实际是在进行比较优势的选择。30岁以前,容貌是比较优势;30岁以后,则资历和能力就成为比较优势。选择晚婚的女性,正是认为丧失“容貌资本”的机会成本远远小于丧失“素质提高”的机会成本,毕竟人生不是只停留在20岁里,因此他们才会因增加素质而增长年龄,为未完婚付出代价,这是机会成本的选择。同时,大龄带来婚姻机会成本的增大,选择婚姻也许意味着要放弃很多东西,但若不忍放弃、坚持好强的事业心,在期望值较高的情况下可选择的范围就越小,婚姻就越发不易,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用经济学的话说叫“路径依赖”。用这种生动的案例解释看似复杂的经济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讨论,达到互动式教学的目的。
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外,可采取多元化教学工具。如介绍案例时可采取发放案例材料、PPT演示、视频文件演示等方式;集体讨论除课堂讨论外,课下还可以通过QQ、邮件、面谈、电话等方式,每个小组可分别建QQ群或讨论组,实施资源共享。
三、《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互动式教学考察方式设计
对研究生成绩考察采取“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论文”的方式,把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结合起来,把自学研究、PPT制作和课堂演讲时的表现作为重点,着重考察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效果。
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的50%。其中40分为个人演讲评分,如没人有两次演讲机会评分,每次总分20分;10分为奖励项目,根据演讲人制作PPT的效果、演讲技巧、互动式表现酌情加分。
平时作业占总评成绩的20%。考察两次平时作业成绩,作业可以是知识收集、整理,也可以是案例分析,或者对日常旅游经济现象的分析等。
期末论文考察占总评成绩的30%。由教师出题,要求研究生围绕本课程的十五个专题,任选其一切入,结合旅游经济学理论,谈谈认识和看法。字数不少于8 000字,可以根据撰写情况考虑修改为论文投稿,必须遵守学生规范,在对某一旅游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1]曾立荣.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理念的价值及方法探讨[J].教育探索,2010,(3):70-71.
[2]谢少安.大学AIDAS互动式教学的心理过程及其策略[J].教育探索,2009,(8):125-127.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从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创造宽松愉悦的互动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英语的情绪,已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往往轻视对英语的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则缺乏学习信心,给英语教学带来较大的冲击。教师应从引导学生认识英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推行互动式教学法的内驱力。
二、互动式教学思想融入课堂
积极营造活跃、充实的互动课堂受注入式思想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往往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学生被老师“牵着走”,彼此缺乏交流,学生思维不主动,理解不透彻,学习疲倦而又腻烦,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引入互动式教学法,大胆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向素质教育接轨,符合时展的需求。
(1)积极倡导在师生、学生与学生间广泛开展以英语为媒介的多形式、多场合、多途径交流活动,以求营造一种局部英语“场”,进一步推动互动式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应力求全英授课,尽最大可能渲染学习英语的氛围。此外,还可以结合实际用英语开展一些英语小讲座、小讨论等语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
(2)力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课堂讨论、辩论、学生尝试教学、研讨和论文报告会等课堂形式,将提问、对话、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师带头多讲英语,鼓励学生多开口讲英语。通过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必要的设计策划,设定教学要点及交流的主要问题等,设置、创造或模拟一些场景意境,设计一些课堂游戏,并结合学生的特长、爱好、生活实际进行讲解。通过形象化、多样化的教学,上下联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目的地使用语言。
(3)采用任务课堂,每堂课都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互动的欲望。
(4)实现几个转变:由讲解为主向启发诱导转变;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怎样获取知识转变;由仅传授书本知识向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转变;由“教”促“学”向“教”、“学”互动转变。
(5)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寓教于乐,进一步夯实课堂教学。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小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组辩论赛、英语原版文章翻译竞赛、英语阅读竞赛、模拟学术会议讨论等,这些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全力投入,精心准备,充分、科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1)互动式教学法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主持人,教师的主导作用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英语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听说功夫要过硬,英语交际水平要高。为避免课堂上的尴尬,教师应以一种职业使命,广泛涉猎各领域,扩展视野,提升素养,润泽心灵,开发才艺,将知识的火花与思想灵犀有机深入课堂,注入常新的活力。
(2)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准备。互动式教学课堂组织性更强,涉及的知识面更广,教学的灵活性更大。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想得心应手,在课前必须悉心准备,不仅对所讲内容应融会贯通,而且要不断搜集、积累和更新相关专业素材,准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此外,教师还应视具体教学内容和特点在课前设计好课堂形式、课堂场景和程序等,并注意把握过程方向、节奏、进度等,既可在一线当主角,也可让学生当主角,促进课堂在井然有序中进行。
(3)教师要善于活跃课堂气氛,科学发挥应有的作用。英语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深奥、枯燥,课堂容易死板、沉闷,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当集中讲授时,可以通过设疑问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或者适时讲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轶闻趣事,以调动学生情绪,驱散疲劳。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状态,以及时总结和调整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多一些归纳,少一些演绎;多一些启发,少一些说教;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更多地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注重培养学生思维上的批判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即兴发挥和随机应变能力,针对课堂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反映、情感倾向等,临场随机应变、操纵把握。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课是富含创新意识的一门学科,是非常适宜实施互动武教学的一门中学新课程。首先,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式教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互动式教学插上了飞跃的翅膀。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性能体现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考,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科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小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呢?请允许我跟各位同仁一起来探讨。
有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是这个样子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做学生看,老师布置学生做。看起来老师跟学生都一直在互动,但是为什么学生越来越没有积极性,为什么老师越教越乏味呢?因为这种教学并不是教育改革中所提倡的互动,而是为了应付教学,为了应付上级的任务,为了应付某种考试,比如说结业考,高中会考。我觉得,真正的互动式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相长,师生之间的交流应充满激情乐趣,双方都是积极探讨,主动思考的。本人已在中学信息技术岗位教学五年,教龄不长,但感触颇深,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得比较成功,能实现教学互长的几种互动式教学法。
一、采用实践操作的互动式教学法,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
教学过程是非常实在的过程,忌的是教师空谈。自然科学的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就是这个道理。你说氢气能燃烧,学生可以接受,但并不一定认同,除非你给他看一下实验的结果;你介绍电脑的各种功能时,他会觉得你可能在吹牛,演示一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不得不相信。在计算机系统组成中,让学生面对计算机,解剖整台计算机也会非常自然的,硬件、软件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了;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语句写得对不对,程序能否实现所要求的功能,在机器上运行一下,马上就能知道。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错误、疑点当堂就解决,也不会留到课后,或者是下一次课。
二、结合多媒体课件的互动式教学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结合,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信息技术学科更是如此。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的媒体也多是粉笔、黑板和幻灯,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制作一个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形象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注意力集中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进行分层教学的互动式方法,使学生更自信,积极
因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同一个班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纯粹地学,就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失去信心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施教方法和内容,保护较后进者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尽快地弥补知识结构或学习习惯上的缺陷,迎头赶上;使有潜力的学生不停滞不前,使其追求更高的目标,锦上添花,最终使全体学生都达到大纲要求。
四、强化上机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作品的互动式,使学生更独立操作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例如:字处理软件word模块的上机实践可设计如下的任务:每位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期班刊,要求:①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②班刊应含有艺术字、图像、图形、各种风格的文字以及表格。③作品完成后,学生互相评测。为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提供上网、数码相机等技术与设备。同时教师在上机实践中要科学引导,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辅导。任务设计得好,直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热情与创作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与培养。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五、组织学生协作学习的互动式教学法,使学生更主动
除了要很好地做到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那就是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办法有可能会造成整个合作小组只有一个人包揽,其他人坐享其成的结果,相信很多采用过这种办法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发现,这就要靠老师去严格要求,可以和学生作个约定和处罚措施,提交成果的时候由老师任意抽查一个组员来报告。在协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协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六、通过课外活动的互动式交流,使学生更喜欢信息技术
计算机普及教育推动着教学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大量实践表明,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外结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要达到基础知识普及、科技素质训练、培养计算技术后备人才的多重任务,因此要课内、课外并举构成一个有机配合的整体。
课外活动的互动式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课外的联系。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如此发达的21世纪,有一些很普遍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随时跟信息老师取得课外联系,如手机短信,视频聊天,网络电话,电子邮箱等,这些方法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跟信息技术老师交流各种课内外问题,老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尽量多的计算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如何在课外时间利用网络去解决问题,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计算机课题,并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另一类是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的条件。我校一直很重视课外兴趣小组,每年都鼓励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组织电脑兴趣小组,让有兴趣并愿意提高的同学自愿加入,利用课外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并推荐有能力和潜力的学生参加信息技术比赛,每年都有同学获奖。这种加强计算机教学的课外活动更能让学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更符合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学的互动性有利于培养善思考,高质素的人才,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互动式教学已经成为一门新型教学方式,期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以上仅仅是本人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看法,希各位领导与同仁们指教。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2 刘家访,互动教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 郭建军,活动建构教学体系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高师;声乐教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思想传递的手段,学生学习知识的辅助工具,在高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不仅仅是传授教学内容的手段,同时也是培养了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高师的声乐教育目前局限于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声乐技能,但是却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总结出以下的声乐课程教学方法,以期待完善高师声乐教学的整体体系。
一、讲授式教学法
讲授式教学方法是通过语言的交流传递知识,它可以描绘作品的内涵、阐释艺术的灵感、交流作品的情感。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如课专家讲座主要应用于高师学生的师德修养、专业理念模块的培训,请声乐教育做得好的专家、名师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座谈式讲座,加深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并积累好的声乐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声乐理论素养。名师名家示范课以名师工作坊为主要形式,所有参与学生要根据探究主题进行现场教学评析和交流,针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点评并给予指导。
二、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是模仿实践环境、演出场地进行声乐表演及教学演示,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情景体验与参与式学习、模式实践学习、教学实践紧密相连,要求各模块的学习必须在相应的情境下,在现实的课堂及实践舞台中进行,随学习、随指导、随修正、随提高。参与式培训强调在专业学习时间内以及跟踪学生的深度参与,结合实际教学进行专业模仿,要求学生进行舞台实践模拟以及教学实践模拟,教学之后便给予模拟,同时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做教学反思,主要以记写教学之后的学习心得、训后教学实践反思提交、以撰写论文的形式进行,通过教学预设及现实教学过程、教学成果的比较,形成教学反思,以利今后教育教学实践,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互动。舞台及课题实践参与经常组织学生对舞台实践基地的教育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观摩、考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适当参与教学和活动的组织,实现自身情感体验和培训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听课评课法,让学生参与其它声乐课程的教学,30%的课程让学生参与式听课,对其它声乐课程进行评价,评价附以教师引领点评的形式进行,重点强调在实践中的指导和引领。
三、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在于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与交流,最终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自主研修教学法主要体现在自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即兴创编,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结合教学收获生成新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这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任务驱动法,以“声乐教学法的探索”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命题,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课程任务,找出某一问题教学的最佳教学方法,以任务为驱动反推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教学中评价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和随机成果。问题研究法,在教学中使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在情境式参与、评课、参与式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相互研讨的过程,结合具体案例,以问题为牵引,形成开放性的成果。教师教学反馈与跟踪,对于自己教学成果要给予跟踪和反馈,定期设置自主研修主题和互助学习内容,并通过定期提交作业、批改并反馈,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的组织与管理。
四、交流互动教学法
交流互动式教学法是目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团队的合作力量,注重集体的智慧,在集体的智慧中形成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普遍中寻求个性。如合唱团队的建立,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和表演过程中凝聚集体智慧力量,形成自主创意、自主合作成果,并将其完整展示。再如网络交流与互动,在目前网络高速发达的现状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从中筛选出优秀的声乐作品进行模唱,以专家在线、建立论坛交流机制、设置时段交流热点问题等途径,吸引学生加入其中开展互动式交流研讨,进行思维碰撞,形成良好的合作体学习氛围,激发学生长期乃至终身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五、结语
总之,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教学方法选用是否得当对教学效果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尤其在高师的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学生未来从事教学的手段,高师的教学如果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未来的教学影响甚大,如何实现高师声乐教学的多样化与高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除了本文探讨的教学方法之外还有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去开发与研讨。
[参考文献]
[1]孟卓.高师声乐教学之我见.当代音乐,2015.
[2]李静.高师声乐教育发展趋势之我见.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
[3]王燕.高师声乐授课形式改革之我见.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
关键词 有机化学 互动教学 形成性考核 考核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有机化学作为四大化学之一,一直是高等院校中化工、食品、制药、环境、生物技术等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该课程一直以系统性强,内容多,知识点抽象著称,对于初学者来说,本身学习难度很大。而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枯燥乏味,学生易产生倦怠情绪,学习效率不高,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学生在有限学时内掌握所有必要知识点的要求。在现阶段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承认学生作为独立的教学主体的前提下,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使师生在相互影响、相互活动中产生教学共鸣,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真正做到互动,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彼此交流。而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阶段性测评,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研究发现,形成性评价优于总结性评价在于它可以测量出“某些不能轻易或充分地从总结性考试中所获的学业成绩”。本文根据近几年来我校有机化学课题组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结合形成性考核办法应用于教学环节中的一些经验尝试和交流成果进行初步探讨。
1完善教学内容体系,为形成性考核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展开奠定基础
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必须建立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实际教学中,由于不同专业学生学时不同,要求不同,知识重点也不同,另外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也存在差异性。因此,进一步深化理解,拓展野,研究形成一套线索清晰、内容完整、伸缩自如的教学内容体系,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基础学生需求,是我们研究实施形成性考核驱动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前提。经过长期实践总结,我们初步形成两个层面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是内部的体系,分基础、重点和简介三个层次:基础部分是碳氢化合物,重点部分包括卤代烃、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简介部分包括脂类化合物、光谱等。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这一体系是相对可调的,如对于木材科学专业,碳水化合物一章可以作为简介部分,但对于食品,中药类应作为重点部分,因为碳水化合物这些内容是后续学习生物化学、中药化学、食品化学等课程的重要基础。
二是外部的体系,主要是教师应充分掌握的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分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学习前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知识,教师在开课前应向学生了解相关情况;第二部分是学生在学习时与有机化学课程知识点有关的知识点,这需要教师在开课时向学生延伸介绍;最后一部分是学习后有机化学课程知识点的拓展内容,在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时可能会遇到,需要教师向学生进行补充说明的知识点。
为了解决好课程教学中“教”的问题,为形成性评价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机化学课程组首先系统的研究了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课程大纲,根据不同的专业对有机化学课程的知识点内容要求进行了区分,形成了针对不同专业的内部知识体系。根据不同专业的内部知识体系和评价办法,任课教师会更加有针对性地去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文献,逐步完善和健全外部教学内容体系。经调查发现,形成与完善这两层教学体系能有效的避免任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内容“满盘灌”和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
2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总结
“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孔德拉秋克)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的核心,而教学方法只有形成灵活的体系,才能形成切实的教学效果。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的需要,将抽象的、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动感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对任课教师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也各有特点。经多年有机化学课程研究实践经验并结合文献报道,本课题组归纳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一是精选案例式互动。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知识点个案,请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一般过程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二是主题探讨式互动。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抛出问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问题的选择需具有启发性、思考性、贴近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讨热情,在学生的热情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讨论的情况随时启发学生传授和运用知识;三是归纳问题式互动。就是课前针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问题,归纳互动问题。教学开始,教师逐一向学生抛出,学生广泛进行思辨、争论,在开拓思路的同时,最后达到了解熟悉所学内容的目的,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四是自主探究式互动,由学生在学习完相应的知识内容后,对存在的疑惑或者提出的探究性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目的在于根除学生心中的“拦路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五是结合仿真式互动。在教师传授知识点内容时,运用虚拟仿真软件、多媒体或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与学生进行思维上的互动,让学生在学习抽象、枯燥的知识点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或零距离接触来加深对知识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六是结合实验式互动。指采取实验教学的方式,通过师生之间的实践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带着目的去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识点内容,去解决实际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吸收。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绝对孤立的,有时候选用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可以结合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来一起使用。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结合教学重点,灵活运用
经过长期在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的实践积累,在已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基础上,我课题组认为有机化学的教学重点可以大致可分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如何以分子构造式为基础,结合价键理论、电子效应理论,指导学生推测化合物的性质、特征反应、制备方法等,以强化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二是通过探究结构的差异,所含取代基、官能团的位置,所存在的电子效应,区分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特性、内在联系、相似化合物的差别,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掌握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内部知识体系和重点,就为我们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明确了方向,如何将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程中精心组织、灵活运用,充分协调好“教”与“学”的问题,对任课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准备充分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准备阶段,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文献,全盘掌握内部、外部知识内容体系和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互动式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回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映像,帮助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4构建形成性考核体系,形成以此驱动的互动式教学检验标准
为了改变传统的总结性评价的局限,促进互动式教学的运用和检验成效,我们初步构建出了一套双向驱动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形成性考核的检验,学生能准确的知晓现阶段的学习状况,并能根据考核评价结果主动去弥补不足,调整学习方法、心态,为下阶段学习做准备。教师也能在此帮助下对自己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评估,驱使其对教学方法做相应的改进。
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主要在五个方面体现:一是课程内容阶段性测试,根据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和教学时间安排,把课程测试考核分为四个部分(① 烃类 ②醇、醛、酮、羧酸 ③ 含氮化合物与杂环化合物 ④ 糖类与蛋白质)分别进行测评;二是课间小组讨论评定,教师有序安排学生组合,采取组间竞争的方式围绕教师拟定主题,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或者是拓展性内容集中进行小组讨论,并由学生进行讲解,最后由学生进行总结说明。教师根据学生参加讨论、总结发言等记录情况给予评价并评定成绩;三是自学记录评价,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课程相关书籍、浏览光盘视频、查阅网上论文,完成小论文或网上作业等方式进行自学,并记录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掌握知识程度,以及对难点、重点和疑难问题的理解等。这是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来实现和监控。教师根据学习记录,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成绩评定;四是知识迁移能力考核,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时所体现的素质和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利用课程所学知识,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找到知识连接点,进行知识转化的能力。比如学生学了亲电加成反应,已经掌握了加成的方向规律,等到学习亲核加成时,教师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亲电加成反应的规律,通过现场问题请学生解答或提问让学生说出亲电加成反应的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亲核加成的规律。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来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五是平时表现评定,根据学生平时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来评定。
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按照一定的教学内容作为节点,鼓励学生通^网上平台对现阶段教师的互动式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成效给出评价;二是从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绩与学习热情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
建立在对教师和学生双向驱动机制下的形成性考核体系主要的作用点是课堂,目的就是要让教师能够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为了保证有机化学课堂教学重点明确和整个知识内容体系的完整性,我们在逐步增加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地位的同时也强调总结性评价。总结性测评范围全面覆盖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担负起支撑相应学科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王洁,陆克义,张轩萍,等.互动式教学法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4):113.
[2] Wood,R.Assessment and Testing:ASurvey of Resear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基础上,应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展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1.1情景式教学情景教学法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始讲述环境与健康这一章内容时,向学生展示一副优美的画卷,配上南风田园轻音乐,娓娓道来。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近处是的大海,微风吹过,水面碧波荡漾,右侧是阳光普照的沙滩。在这幅优美的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是海面上有一位红衣人划着他的绿色小船悠闲地坐在那里看着这一切。随着讲述结束,在轻音乐中询问学生感觉到了什么。学生们一致回答,是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老师接着提问,人类与环境不和谐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们的回答更积极,可举例说出很多结果。至此,关闭音乐,老师进行总结,有利的环境在给人类带来美的感受的同时还有益于健康,不利的环境势必危害到人类健康,我们在学习这一章时重点学习环境对人类健康不利的影响。
1.2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努力实现教学最优化的方法与原理[2]。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在讲授中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时经常应用案例启发式和对比启发式教学。
1.2.1案例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列举和讲授内容紧密关联的案例,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职业病诊断前,先讲述“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询问学生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出具的诊断证明“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是否可信。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出具正确的诊断证明“尘肺合并感染”后,为什么被河南省卫生厅通报批评,并立案调查?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职业病诊断,兴趣倍增,也有助于其今后的临床工作。
1.2.2对比启发式对于易混淆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方式启发学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并且有助于应用于实践。例如,教师在讲述世界膳食结构时,首先从总体上告知学生共有4种膳食结构,然后从字面上先理解前两种膳食结构。东方膳食结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此类型,提问学生获得什么启示;经济发达国家的膳食结构,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提问学生又获得什么启示;接着深入学习各自的食物摄入特点,并进行比较,询问学生这两种膳食结构会对健康带来什么后果,推测理想的膳食结构食物摄入特点有哪些?最后教师讲述理想的日本膳食结构和特殊的地中海膳食结构,比较日本膳食结构是否与刚才回答的内容一致,特殊的地中海膳食结构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1.3问题引导式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的学习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3]。两种教学方法并用在中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述病例对照研究流行病学方法的前一周,将自拟问题和经过删减的美国波士顿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师Herbst做的研究实例打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分组,利用课余时间仔细阅读案例和查阅文献。课堂中教师在讲解案例时,不遵循以往先通读案例,然后让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分组汇报的形式,而是边讲解案例边提出问题,每题20分,每组选代表以抢答方式进行回答,一个问题持续回答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回答完毕教师加以点评和总结,案例讲解结束计算各组得分。
2改革考核形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所谓综合能力,指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预防医学是中医学专业的限选考查课,其考核形式全部是形成性考核,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考勤,占20%;第二部分是平时作业,占40%;第三部分为教师自选形式,占40%。起初第三部分是课堂测验,以选择题形式考核学生,虽然不允许翻书和手机上网寻找答案,但避免不了互相看,分数拉不开档次,而且这种考核形式仅重视理论知识,轻综合能力提高。现在第三部分改革为撰写论文,以综述形式撰写,教师先讲解何谓综述以及综述的格式,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预防医学讲授内容中的任何知识点或者观点作为论题,通过上校园网图书馆的中国知网查阅文献,撰写论文。通过批阅论文,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大量查阅文献,论题新颖,内容充实,并带有自己的观点。
3思考
1.初中数学教学教研的现状
当前,世界数学教育呈现出“三个转变”的趋势,即从强调知识内容的掌握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知识的单纯积累向探求知识的方法转变,从强调单科教学向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转变。而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重“学会”教育,轻“会学”教育,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出现了“应付考试有余,而创新能力不足”的教育结果。这显然与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相背离。主要体现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三个方面,体现这种“背离”。
2.初中数学实施创新性教学的必然性
面对以知识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己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性教学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和再创造,展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的实际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初中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思维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到活的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为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物质基础。
3.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的内涵
创新性教学是创造教育对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在创造教育基本原理指导下学科教学的表现形式,它是将启发式、发现式和其它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方法用于各种学科的教学,并将教学内容按促进提高创新能力的方向改编,成为程序式的教学载体,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教学形式。针对初中数学学科和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达到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4.数学创新性教学的主要方法
4.1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法。它同“注入式教学法”是根本区别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很深地理解这个思想,使自己的教法设计紧紧围绕“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个中心。它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一理性归纳”,主要适用于证明、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法,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问题解决”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它既可以抓住课本的典型题例进行引伸和扩展,编拟出内涵丰富的应用题让学生“钻”,也可以抓住数学问题本质,编制现实情景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试”;既可以把数学知识恰当地放到各种实际情景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使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4.2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实践、实验、想象、推理、领悟等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合理假设,合理猜想,仔细论证,认真评价,回顾总结,推而广之,实践运用。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创新情境――分析探究――猜疑假设――论证评价”,主要适用于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例题等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它要求在例题的选择和配制上,要加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运用合情推理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探索;在解题环节上,要突出探索活动,重视分析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的合理性;在探索活动的形式上,可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大组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在更理想的空间进行探索和发现。探究过程,是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学习策略、积累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4.3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法。
论文摘要: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思辨能力。
一、互动式教学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具体到课堂教学上,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互动式教学法即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应积极参与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一教学法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师与学生双方都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力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广泛兴趣,发展其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师生交流,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及时,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的焦虑感,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大量的实践证明,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英语专业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英语专业的学生知识比较丰富、功底比较扎实,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不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通过被动的摄入和机械的记背,没有真正地消化、吸收,更没有融会贯通。因此,没能有效地转化为能力,形成技巧。学生大多只能在浅层次上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会话、交流,还不能随心所欲、脱口而出地准确表达自己深刻的思想,更不能自如地谈论时事政治,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多的学生有想法但是却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显然是一个致命的硬伤。其次,英语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从历年来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析来看,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理论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但学科视野不宽,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能力不强,这无疑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后续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这样的学生是缺乏竞争力的,也是难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大有作为的。应试教育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许多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把自己当作一块海绵,老师灌注什么就接受什么,老师输入多少就得到多少,课堂基本上成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唯一途径。对于自主学习,大多不知从何入手,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和现有的学习设备,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再次,英语专业的学生思辨能力较弱。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基本可以应付日常的交际需要,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辨析的能力比较弱,对内容意义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偏重于语言形式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所积累的文化底蕴不够。学生对语言深层结构的理解却比较肤浅,对整体内容意义的分析抓不到要领。
三、合理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1. 教师要转变传统师生角色观念,营造宽松氛围,给学生创造参与条件。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并非主导者而是引导者、指导者、促进者;学生不仅是接受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在互动教学模式下,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其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示范者、监督者和辅导者。再次,教师是语言环境的营造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最后,教师还是学习的促进者和信息提供者。 总之,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2. 运用多种方式, 激发学生的参与互动兴趣。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互动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师生在课堂上用目的语进行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课堂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互动模式。
第一,创设教学情景。情景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真实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英语环境,渲染英语气氛,使英语课堂交际化,有助于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第二,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电教媒体,运用形象思维。电教媒体的示范具有比教师的口头示范更生动、形象、规范的特点。合理充分利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的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活课堂,具有重要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可融声音、画面、动作、知识于一体并能做到图、文、声、色并茂,字幕与动画的巧妙运用,使音、形、义有机结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在英语课堂上借助录像机等设备可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消除厌倦感,进而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第三,开展课外活动,拓展思维能力。互动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要将课堂延伸到其它地点和其它时段,课外与课内相互促进,学习效果会大不相同。各种活动的设计,既要求合理,更要求新奇,富有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求知欲。可采用的模式有: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以及英语刊物上的阅读材料等;开展各种比赛,英语朗读比赛,以课本所学课文为内容,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语音规则去朗读,组织学生评委进行评分,这种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大有益处;英语演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应变能力,锻炼其说英语的自信心。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现代社会是一个处处有网络的社会,网络资源也是很丰富的,如果能合理加以利用,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因为缺乏引导,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为我所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学生推荐一批可以用来学习的网站,除此之外,可以更好的利用微博。学生利用微博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要用英语和别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刚开始,可以和自己班级的同学进行交流,进而可以扩大交流的范围。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其中重点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中职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笔者从事中职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对《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理念,为了适应中职教育特点,我一方面经常参阅相关资料、信息,学习中职教育文件,中职教育教学论文,不断学习中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校督导交流思想,听取合理建议。在讲授《建筑力学》时,由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完整性转变重视知识的实用性;由单纯理论讲解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不仅仅面对课本,有时还面对的施工现场、教学模型等;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交流、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由单一以分数来评定学习效果的结果性考核转变为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考试等方面的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全过程考核。中职教育理念逐渐清晰,教育理念的转变带来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优化教学内容
《建筑力学》课程是中职校工程施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基础课程,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整合了《理论力本文由收集整理学》、《材料力学》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结构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职业技术课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由于它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知识点多,难度大,并且中职教育要求减少理论课时,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对于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以及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暂时用不上的知识点不在课堂上讲授,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学方式去拓展视野;对于难懂的知识点注重实践应用而弱化理论推导;对于在教材中整合不当的问题进行修正。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必须讲透,不能完全受课时的限制。比如平衡条件、内力,是强度计算十分重要的基础,并且对于不同的计算结构简图,表现形式又不相同,初学时很容易迷惑。因此在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合理安排课时。总之,讲授的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让学生感觉它有用,而不是难,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进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很少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模式下很容易疲劳,养成依赖性,思维懒惰、僵化。而中职教育不仅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应转变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启发、引导、讨论、自我发现下掌握知识。
4、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授课时,不能单一采用课堂讲授法,而要积极采用更适合学生积极参与的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挂图、构件模型来演示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和变形。
5、抓好课程考核环节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采用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纪律性、作业表现、考试成绩,重能力和素质的全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包括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等方面,分别占有一定的权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让学生对阶段性学习进行检测,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找准努力的方向;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题型丰富多样,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等。
6、加强师生交流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上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开辟了新路径。后现代教育思想在平等教学思想、对话教学方式、阐释教学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战,其独特之处为教师改革和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参考价值。基于此,探讨了在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
一、后现代教育思想概述
在当代众多的教育理念中,后现代教学思想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不仅较为深刻地批判了传统教育模式,同时也开辟了崭新的教育发展思路。
1.“去中心”平等教学思想
后现代教育思想在课程和教师的认识上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着力强调“去中心”的平等教学理念,即反对教师控制与教学控制,反对以教师、学科知识为中心思想,提倡教学中构建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的关系。后现代教育思想重新定义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融入了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正如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指出,教师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而应是内在教学情景的领导者。
2.“对话”教学方式
“对话”是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它以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为根本出发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师生之间开放、平等、创造性、富有多元价值的对话关系。日本学者佐藤学指出:“学习的实践就是对话的实践。”倡导“对话”的教学方式,就是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教学观念进行教书育人,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3.阐释教学方法
阐释教学法是后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促进式教学法和传授式教学法,而是强调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下,带着乐观、开心的心态不断拓展学习路径,引导学生进入真理的情景中。阐释教学法将传统的教条主义去粗取精运用在后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在文化背景中解读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教学文本,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创造性,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自传式教学评价法
后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习者均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不能用统一的评价尺度去衡量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评价应强调评价标准的复杂性、动态性和模糊性,将学生看做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反对标准化考试的评价方法。正如派纳所指出的,教学评价应以家长、社区领导、教师以及其他学生共同组成的委员会进行评价。
二、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1.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
传统的教学计划强调在教学行动之前制定教学计划,且不能更改计划。这是一种对教学和课堂的独断控制,它迫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汉语言文学教师应借鉴后现代教育思想中“去中心”的平等教育思想,制定教师、学生、课本三者之间合作性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应具备以下特点:首先,教学计划应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可以在行动中随时调整;其次,教学计划应具有可变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地利用意外事件临时构建教学内容;再次,由于当今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强调实践应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
师生互动的课堂应体现其多维性,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单一化的互动格局,积极倡导形成教师与学生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格局。教师不应以教授者、提问者、阐述者、指导者自居,而是应将自己定位于学习者、思考者和聆听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灵活调度者以及学习障碍的排除者,做好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学生也应摒弃“问”者、“听”者的学习身份,进入思考者、议论者、提问者的主动学习的角色,同时还应承担组织部分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责任。这就需要汉语言教师做到以下两点:其一,教师应放弃占有式权威的姿态,将自身置于平等教学的氛围中,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其二,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教师倾诉,真正形成多维的互动式课堂。
3.实施开放性教学
首先,在汉语言教学的过程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将教材看成确定、客观的认知对象,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判断、概括、抽象、推理来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从而使教材知识的获取超越了知识技能的范畴,并将其融入到生活领域中去;其次,汉语言教学应具有开放性,不能将教材单纯地看做真理和知识载体,学生只能认知和掌握,却不能重新构建。开放性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不应把教师的定性理解强加于学生。
4.运用探究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学课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演化规律的认识和文学素养的熏陶,这就需要教师应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探究演变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与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不固守于自己对事物的观念,而应以相互激励、相互接纳、相互融合的心态构建师生活力课堂,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师生交往中迸发出新的意义。
三、结论
总而言之,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不适应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和时代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兴趣不高、缺乏主观能动性,甚至是厌学的现状。而后现代教育思想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值得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韩自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5).
摘要:基因工程学课程在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中定位于专业必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前后与其他学科的有机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有密切联系。基因工程学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高端课程,是连接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纽带课程。为适应现代高等农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基因工程类课程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为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业院校;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33-02
生物技术专业是在顺应时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位,培养具备较系统的生物技术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在有关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能在生物产业、医药卫生、农、林、渔、环保、园林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基因工程学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临床医学、农业生产等若干领域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也是最具生命力和最引人注目的前沿学科之一。其任务主要是从分子水平阐明基因操作主要技术的基本原理、载体的构建与应用、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高等生物基因工程的研究目标、现状与进展,以及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一、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
基因工程学理论教学内容主要介绍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阐明基因与基因工程操作的主要技术原理,基因克隆的酶学基础及基因克隆的各种质粒载体,原核、真核基因的表达与调节,基因的分离与鉴定等内容。基因工程学实验教学内容以大肠杆菌的感受态制备为基础,进行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质粒DNA的提取、鉴定,以及质粒DNA的酶切与连接等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基因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实验技术及实践技能。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及讨论式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堂上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将在生产一线、基层培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的实践经验带入课堂,将参加全国各大学术会议中学习到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学术前沿知识融入课堂,再把诺奖、院士、知名学者等名人事迹和科研成果引入课堂,进行案例式教学。对有争议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式研讨,采取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方式,进行互动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教学效果更加形象和直观的现代化多媒体与讲授相互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管理改革
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对教学的每一过程都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对课程梯队新任教师实行试讲制度、听课制度及进修制度,制定自我进修提高计划,支持青年教师到外校进修或去国外攻读学位。认真备课,疑难问题及时请教老教授。认真批改作业,详细解答学生的疑问,做到当堂课问题当场解决。积极开展与本课程有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和课题组活动,充分利用实验环节中的科研训练项目,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能力。在课程考核中,课程理论考核占70%,实验考核占30%。实验考核根据实验表现、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综合评定成绩,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即优秀为A、良好为B、一般为C、差者为D。另外,在实验考核中,纳入了科研训练环节,独立设计并完成试验的学生给予实验考核分数的适当倾斜。
二、教学效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
基因工程学课程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的了解高等生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现状与进展,以及在临床医学、农业生产、化学制剂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基因工程学最基本的五大实验技术,成为继续深造读研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本课程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率为100%,优秀率达85%以上;在学习本课程的基础上,考研学生的录取率达90%,入学研究生学校的反馈评价优秀率为100%。
(二)学生科研成果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本专业学生根据基因工程学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中科研训练项目的研究内容和试验经验,本科生申请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项;20余人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其中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8篇;本科生获奖20余人次,其中获得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获得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院校级学科竞赛奖多项。在取得上述成果的基础上,3名学生获得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6名学生保送硕士研究生,10余名学生顺利考入南开大学等知名院校研究生。
总之,基因工程学课程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课程,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尤其在基因工程学实践教学方面使学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学生继续深造攻读学位、完成毕业论文试验做好了垫,也为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将继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期达到培养具有高科研素质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桂萍,王文飞,尹杰超,等.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10).
[2]贾立军,张守发.综合性大学农学院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8).
[3]梅辉,韦琴,张军林,等.微课在本科院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基因工程实验”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7).
[4]陈桂敏.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学研究,2015,(6).
[5]王小敏,叶晓霞.综合性实验在基因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6).
[6]贾立军,张守发,鲁承,等.边疆高校兽医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
收稿日期: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