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9 11:2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演讲与口才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为培养当代社会所需高职人才具有较强表达技能和素质的一门实用性课程,《演讲与口才》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表达、思维、交际等技能,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精讲多练,作为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精讲”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抓住知识的本质和特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有的放矢,直击目标,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因此,精讲对教师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备课提出了挑战。课堂的成功绝不取决于教师的讲解,而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多练”是这种作用发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开展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
一、演讲与口才课堂中的“精讲”
“精讲”的“讲”并不只是讲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两个意识:《演讲与口才》课程很重要,《演讲与口才》并不难。据笔者观察,高职院校学生中只有极少数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演讲训练,大部分学生甚至都没有做过演讲,对口才的定位不那么准确清晰。在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演讲与口才课程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加强学生对演讲与口才的重视,加深理解,让学生明白当众讲话并不是一件难事,说得不好也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只有千方百计地提高开口率才能练好口才、学好演讲。另外,还要向学生做好演讲与朗诵、背诵的区分,演讲中记忆力和口音技巧不可或缺,但是演讲最重要的是“说”的能力,不能认为演讲就是读或背。
《演讲与口才》内容繁多,包括演讲与口才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语音技巧、辩论、社交口才、各种行业口才等众多内容,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哪些要讲,哪些不讲,哪些精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精讲”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根据学情安排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且用恰当的方法展示教学内容。如笔者在讲解演讲的特点时,就借助《魔戒》中人王与魔王索伦决战前的演讲视频,学生看完后,再根据视频简单讲解就可以了。
“精讲”除了要把握好内容之外,还要控制好时间。传统课堂教学几乎就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行练习。《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学生的口才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大量的练习时间就必不可少,“精讲”的目的就是要把时间交给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控制讲解的时间。
二、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多练”
“多练”是“精讲多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练”是达到“精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的关键。
首先,练习要注意层次性,《演讲与口才》是一个双内容的课程,演讲是口才表达的高级形式,口才是演讲的基础。教学设计中,笔者在练习时是按照从日常的人际交往及社交礼仪开始再到实用的演讲辩论口才再到专门的职业口才安排内容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进行较高层次的练习时,还要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以便降低练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建立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在讲解求职口才时,要求学生回忆社交口才及礼仪,自己完成自我介绍和与面试官之间的社交。
其次,练习的效果要靠大量的练习来保障。一种能力的学习包含输入、构建和输出的过程,练习就是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由内而外的再现过程,表现为外在能力的过程。课堂练习一般是这样安排的:每节课前4个同学进行1―2分钟演讲,然后让学生进行当堂点评,说出优点和不足之处,最后由老师总结。在知识点的讲解中和结束后,都进行大量相关练习,做到让大部分同学都能进行大量的练习。如在教授社交中的第三方介绍时,先讲解介绍的顺序和原则,用提问和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后,再创设情境,如“为你的小学老师和你的中学老师做介绍”“为你的老板(他现在和你的姐姐在谈恋爱)和你的父母作介绍”“为你的日本朋友和美国朋友做介绍”,等等,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完成练习。
最后,多练要讲究练习的方法。练习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现在有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可以用在演讲与口才课堂上,比如情境练习法,案例练习法,任务练习法,竞赛练习法,演讲+点评练习法。在讲解辩论口才时,笔者先让学生观摩了一场演讲比赛,然后把学生分为两个大组,让学生从提供的题目中自己选取感兴趣的辩题,自己决定辩手、智囊团、主持人、计时员和主持人的人选,安排辩论的策略、流程和彩排。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几乎所有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勇气和自信、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当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练习方法,根据对象的专业、需求、层级采用不同的练习和评价标准,使得弱者变强,强者更强,所有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三、结语
“精讲多练”是实现《演讲与口才》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途径,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口才训练氛围,才能使学生拥有流利的口才,顺利走向社会、走向职场。
参考文献:
[1]丁文霞,唐朝京,闫玮,陈虹.高等院校“精讲多练”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6).
[2]王西田.关于“精讲多练”教学模式的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提高口才的方法01(1)从小到大。初学演讲的人,应从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开始,比如青少年比较关心的理想、立志、学习、纪律、友谊等内容,而不要急于去谈论那些自己不太熟悉的、比较复杂的大道理、大内容。开始练习演讲时题目要小一些,目的要简单,内容要具体,这样比较容易成功。然后一步步过渡到大题目、大容量、高层次的演讲。
(2)从易到难。相对而言,以叙述和抒情为主的演讲比较容易掌握,以议论为主的或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演讲比较难。这与书面表达的学习顺序是一致的,首先应掌握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基本演讲能力,进而过渡到议论和综合型的演讲。没有比较坚实的叙述事件的表达能力,演讲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所以一开始就要把叙述型演讲的基础打好,然后再进行说理议论型的演讲练习。
(3)从短到长。演讲时间的长短也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当然有些短的演讲难度也很大,但一般说,短的演讲主题集中,单一,开门见山,简单明了,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即使不太成功,听众也能谅解。长的演讲结构复杂、涉及面广,主题不容易把握,特别是在控场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失败。此外,初学演讲的人,在语言运用上也要力求多用短句,简洁明白,尽量小用或不用含信息量大的比较长的复杂句子。也就是说,有时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宁肯用三个短句,也不用一个长句。
(4)由分到合。演讲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它包括许多内容和基本功。一次演讲的成功与失败固然与演讲者自身德才常识各方面的修养有直接关系,但这几方面修养很高的人却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演讲者。这是因为演讲还有一系列技巧问题。比如说话的技巧,发声的技巧,仪态手势、面部表情的技巧等等。要求初学演讲的人一下子把这些熟练地掌握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练习过程中,这些技巧的熟练程度也不会是平衡发展的。解决的办法,是下功夫先进行单项练习,特别是自己感到薄弱的环节,要反复练习,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在单项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练习,反复试讲,一步一步地使整个演讲从内容到语言表达、姿态手势、面部表情、眼神等的配合达到和谐统一,尽善尽美。
(5)由点到面。一般来说,初学者练习演讲都是一人一个点,先个人单独练习。这种练习法比较方便,不受拘束,不受一些条件限制,只要是自己在空闲时间,随时都可以练习。但是这种关门闭户的单个练习,必须要在老师或正确的演讲方法指导下进行练习,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当单个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尝试当众练习了。这时,可以请来自家人或一些朋友、同事乃至有经验的演讲者。练习者演讲一段,然后就让他们提出意见,以便改正缺点,使演讲日趋完美。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在演讲基本熟练后,就必须拿出勇气来,面对听众,到大庭广众中去练习演讲。
在这种实践中,最容易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也能最有效的较快的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演讲者每讲完一次后,都应该及时地虚心地征求一下听众的意见,然后认真总结,精心研究,注意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久而久之,熟能生巧,演讲水平定会得到提高。
此外,在练习演讲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学习他人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每个演讲者都有长处和不足,善于学习的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鲁迅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说,高超的演讲才能,只属于那些博采众长、刻苦练习、勤奋磨练、持之以恒、执着追求的人。
提高口才的方法02一速读法
卡耐基快速朗读的目的,就是让你锻炼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但要快而不乱、每个字的发音都必须准确。
二背诵法
卡耐基背诵法目的有两个,一个就是要训练你的记忆能力,另一个就是训练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锻炼口才的其中一种方法。
三复述法
卡耐基复述法就是重复被人说过的话,这样的训练方法就是为了锻炼人的记忆力、反应力和语言的连贯性。
四当众讲话
关键词: 秘书口才 课程设计 课程建设
一、传统秘书口才课程现状
据相关数据统计,现代职场,秘书平均每天有64%的时间是在打电话或做其他的口头沟通工作;在劳动部规定的八种职业核心能力(交流与表达、数字与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外语应用)中,交流与表达能力排在了首位。因此,在职校教学中,口才教学的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笔者在技校担任了多年秘书口才教学工作,在现代职教理念的指导下,纵观秘书教学的现状,发现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在以往的秘书课程设置中,以传统的“办事、办会、办文”为主线,强调培养秘书的日常事务管理、会务管理、文书拟写及处理等凸显职业特色的“硬能力”,而秘书在职场中更需要的沟通交往、团队协作、岗位适应等“软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开设《演讲口才》、《核心职业能力》、《沟通基础》(此课程内容还是附属于《秘书实务》课程中)等极少课程实现。二是口才训练的课程在秘书课程中的位置,只是作为基础课程存在,所占比重小,课时少,也没有贯穿于学生在校整个学习期间。三是沟通课程的教学中,往往重视文字沟通(如各种文书写作)的大量训练,而轻视口头沟通的训练,因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增强效果甚微。四是口才课程的教材缺乏针对性,专业特色不明显。所用教材往往是适应所有专业的通用教材,没有突出秘书岗位能力“点对点”的指导,因而针对性不强。五是传统的口才教材和实际授课,基本上是将各个训练要素,如语气语调、普通话、态势语、朗读、解说等分解开来,逐一训练,是在静止、无变化的模拟情境中进行的。而秘书身处职场中的口语交流与沟通,是在具体的岗位环境中,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要应对各种不同的人物所完成的动态的、复杂的、包含丰富情感的行为表现。学生在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下得到的训练不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完整系统的训练,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其口才对高效完成一个完整的秘书工作任务帮助甚微。
传统的秘书口语课程不能满足职场岗位对秘书口才的需求,笔者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尝试对传统的秘书口才课程进行改造设计。
二、课程改造基本思路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秘书岗位口才训练》
2.学时:每周2节,四个学期均开设,共160学时
3.授课对象:技校文秘班
4.学分:2学分
5.课程性质:秘书主干课程
6.前导课程:《技校语文》
7.后续课程:《应用文写作》、《秘书职场学》等
(二)课程定位
《秘书岗位口才训练》是为培养技校秘书专业人才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领悟、听话、说话、沟通交际等能力,掌握秘书岗位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奠定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提高职场竞争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本课程尝试对传统口语交际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开发和创新,结合秘书人才培养需求,建设一门以秘书口语交际能力为核心,辐射悟、写、做等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秘书主干课程。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应用秘书口语交际技巧,应对秘书岗位不同环境,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2)知识目标。明确口语交际的本质特点,了解秘书岗位中口语交际的有效沟通方法及技巧。
(3)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具备礼貌文明的语言,取得得体、高效的交谈效果,培养优雅大方的秘书气质。
2.课程内容设计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设计两个大的项目贯穿在整个课程设计中。
项目一:口才技能比赛。在三个模块,即课内三个大项目完成后,根据本项训练重点,打破班级、年级的限制,在全系文秘学生范围内举办一次大型的秘书口才技能赛,内容涵盖知识抢答、工作场景口才展示、演讲、辩论等。
项目二:创办“会务服务公司”或“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模拟组建——联系业务——展开运营)。其内部组织架构完全按照真正的公司架构,设置经理、办公室、公关部、业务部等,所有的职务都由学生担任。经理统筹安排公司内的一切事务,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公关部负责公关策划、对外接待,业务部应安排较多人员,负责承办具体会务。公司业务范围可以包括承办新闻会、研讨会及各种展示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剪彩、签字、捐赠等仪式及各类庆典活动的安排,各类促销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展开商务洽谈,等等。这个项目的实施主要是利用课外时间、周末进行,其目的是提升学生利用口才技巧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班级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轮流实践。它是课内各能力训练点的一个补充、检测、延伸、提升和综合能力实战演练,让所有学生有机会与外界接触,进行社会实践,积累更多知识和经验,提高秘书口才技能。
课内项目训练表如下:
4.一次课的教学设计示例——《有效沟通》
(1)案例导入及研讨:某县林业局办公室收到一封本县苦水镇清山村村民写来的投诉信,大致说县林业局所辖林业公司,卖给当地农民的果树苗是假冒伪劣产品,树木茁壮成长,却始终不见“结果”。县林业局派出办公室副主任张翔、秘书王军和技术员林峰三人火速赶往事发地点调查情况,解决问题。一到目的地,三人即刻分头查看了该村村民种植的果树,办公室张副主任查看的出果率仅为20%。他一见林峰,便斥责起来:“你们林业公司为一己私利,竟干出这种坑农的事来……”林峰心里很不高兴,因为他查看的几户村民的果树都很正常。年轻气盛的他,与张副主任吵起来……过了一会儿,秘书王军回来了,觉得气氛有些不对。
问题研讨:如果你是秘书王军,该怎么协调此事?
案例要点:如何妥善处理工作问题,解决矛盾,进行有效沟通。
(2)达到的能力目标及训练方式:①学生五人为一组,分批扮演案例中角色,模拟表演如何协调。秘书王军的角色轮流扮演,展示个人不同的协调语言和方式。②师生共同点评不同的协调效果,归纳有效沟通的语言技巧。
(3)学习目标及内容:有效沟通概述;有效沟通口才技巧。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有效沟通的语言方式和技巧。
(四)考核方案设计
1.平时技能训练过程考核占40%。将各个子项目训练得分累加,每次训练得分由自我评分、小组长评分、同学评分、教师评分等四项按2:2:2:4的比例计算形成。
2.课外实践考核占40%。将每次实践过程及成效进行具体量化而形成。
3.期终考试占20%。主要考核理论知识,以试卷形式考核。
4.学生最终成绩由以上三者各乘系数之总和构成。
(五)教材、资料
1.教材:自编教材。
2.参考资料:《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五级、四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三、创新课程特色
本课程创新特色可以概括为“三化两性”:
“课程目标岗位化”——本课程建设以秘书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秘书专业学生的岗位口才能力为目标,将各知识点、技能点有机结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突出了以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软实力的培养。
“训练内容项目化”——贯穿课程的训练内容以项目形式(大项目和子项目)展开,训练方式以活动模式展开。课内子项目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训练学生实际岗位口才;大项目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利用了社会资源,增强了口语实训的实战性和挑战性。
“评价考核过程化”——考核评价突破传统的结果评价模式,以过程考核为重点,实现了由“总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
“内容循序渐进性”——课程训练内容对传统内容进行重组,所设计的项目在程序上的安排,既遵循学习规律,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又遵循秘书岗位成长规律,由前台接待到部门文员到公司秘书,采用层层递进的阶梯训练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课内课外互补性”——课内的日常演练侧重于分模块分项目的能力训练,课外实践演练覆盖秘书口才技能的各个方面,与课内互相补充映照形成体系。
总之,经改造后的秘书口才课程《秘书岗位口才训练》较之传统口语课程在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考核方案设计等方面有着鲜明的改进。作为秘书教学人员,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积极探索秘书口才课程建设,为技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新培训会议主持词下午的培训马上就开始了,大家各就各位了,我是今天下午的主持人李静!上午的培训大家的状态都非常好!那现在大家的精神状态好不好,用你们最洪亮,最动听的声音告诉我,现在的状态好不好!经过一上午的培训,我们对中心文化有所了解,郑总又给我们进行了高品质沟通的培训。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获。但是我们作为中心的驻校这些肯定是不够的,在坐的各位有很多是新,可能对一些知识和以后的工作新培训会议主持词
下午的培训马上就开始了,大家各就各位了,我是今天下午的主持人李静!上午的培训大家的状态都非常好!那现在大家的精神状态好不好,用你们最洪亮,最动听的声音告诉我,现在的状态好不好!
经过一上午的培训,我们对中心文化有所了解,郑总又给我们进行了高品质沟通的培训。
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获。但是我们作为中心的驻校这些肯定是不够的,在坐的各位
有很多是新,可能对一些知识和以后的工作以及发展有很多不懂和不太明白的,
那么现在有请温涛老师对职业发展规划做一个系统的讲解大家掌声有请温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鼓掌欢迎。
感谢温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关于职业发展规划的课程精彩讲解,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把今天所学的学以致用,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再次送给温老师! 今天温老师带来的都是对在校大学生来说非常实用的课程,现在,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是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口才的竞争。 工作和交往中,当众讲话是机遇,更是挑战,每逢这时,许多人心跳加速,紧张,不知说什么或者不知道怎么说,遭遇的是尴尬;留下的是遗憾,失去的是机会,那么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尴尬?不要因为我们没有好的口才而失去表现自我的机会,不要因为我们没有好的演讲能力而错过成就自我的机会,那么下面有温涛老师给我们带来演讲与口才的精彩讲解。
大会第四项:大会第五项:温老师讲的好不好!精不精彩!既然我们的老师讲了这么精彩的课程,那么我们大家肯定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或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下面就以学校结成小组自由讨论,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向在场老师咨询,提问。
我们知道了如何做好高品质的沟通,了解了我们中心
的文化,我相信咱们中心让好的教育没有距离的宗旨,一定会通过大家传遍燕赵大地。经过一天的培训,到现在也接近尾声了,下面有请xxx老师对今天的培训进行会终总结~大家以极其热烈的掌声欢迎xx老师~~
面对xx 新生群,在q群里发信息宣传的效果其实并不明显,
所以我们要多方面的去想宣传方案。
1 进入新生群,利用新生q群向新生进行答疑,适当的时候发宣传视频地址。
2 自己建立一个《东软社团群》,在各个新生群里宣传社团群,群的共享里可以多放协会的资料。
3 利用海报形式将招新信息公布给大家
4 派传单,详细介绍协会各部门的职责和要求
5 派协会成员到新生班级做协会介绍
6 如果情况允许,各部门派人走访新生宿舍,对新生所提出的疑问给予解答,同时能够和新生进一步交流,让新生积极加入我们的团体中
7 协会成员会有人做新生班副,借此机会也可以宣传协会。
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 机构和组织完善阶段(xx年8月15日—9月1日):
二、 继续做好协会指导老师的衔接工作,
三、 初步确定协会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干部,并使其相互熟悉逐步进入工作状态。
四、、 会员招新阶段(xx年9月日—9月日):按照社团联合会的安排和要求,做好招收新会员的各项工作,包括宣传、组织、策划等。
五 活动开展阶段(xx年10月—学期末):
(一)、小学期换届活动召开。
(二)、社团纳新进行。
(三)十月上旬召开新会员大会,让会员之间相互熟悉和了解,包括会员和社团之间的熟悉等,协会通知和解决各方事宜;
(四)、十月中下旬,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会员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全方面提高会员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五)、在十一、十二月份,每月不定期地邀请老师对新会员进行演讲与辩论方面知识培训,以及口才和表达方面的培训;保证常规活动的次数(至少每周一次)以增强社团内部的了解与交流。
(六)、十月下旬举办全院《新生杯演讲》、
十一月中旬《启蒙辩论》比赛;
十二月中旬外校交流。
(七)、加强与其他协会的联系和合作,创造性地开展协会的工作。
为较好地开展工作和完成既定任务,特作如下安排:
一、 由策划部负责协会档案和每次活动的宣传工作,以宣传板、海报、传单等形式予以宣传和报道有关事宜;负责活动安排,时间的确定、地点的选择、活动的方式及会员的沟通和联系,并统筹协会的演讲队、辩论队等有关事宜;
二、 秘书处负责财务的管理、活动的考勤和签到等有关事宜;
三、 由外联部负责与外部的沟通和联系,如与兄弟院校商讨和协调有关活动事宜、邀请专家学者的培训与讲座、向外界拉赞助解决活动经费等有关事宜。
以上为本协会的初步工作计划,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假期安排:
1暑假期间保持联系,相互之间一定要有沟通,有想法的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2 各预备部长写一份下学期队伍计划,把10届的水平提高。
3协会成员登陆协会博客,认真阅读新编制度。
4预写一份招新计划,有什么想法可以大家提出来商量。
5 写一份宣传计划,如何加大宣传力度。
6 各成员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要好好利用暑假看关于演讲、辩论、主持的相关资料。例如,可以登陆中国口才网这两个在国内是比较有权威的口才网站。
平时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策划书按要求提前写,争取批准时间尽量短。
2活动物资发票按要求报销
3准备活动策划详细清单.、
4对学校的申请活动和申请物资详细了解和分工
5礼仪、主持提前安排
6邀请老师做礼仪课程
7协会活动计划要公开,透明话。
8与其他社团多接触多交流,特别是与社联多交流。
9统一服装和胸卡
10活动总结、资料回收、(例如视频,图片,等等,一定要真理好,)
11活动证书提前准备,获奖人员专人负责跟踪联系。
12活动音乐背景一定要记得。
13专人负责协会资料整理
14协会网站和博客的填充
15建立协会宣传组
16建立协会主持人队
17随时与前社长和部长进行沟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基础课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H119-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口才课是以全校学生为对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笔者认为,如何让学生在掌握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在课堂上受到一些人文的熏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这门课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目标,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 这句话出自《学记》――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其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然而,和小学、初高中相比,大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却较为疏远,有时一学期下来,有许多学生竟然说不出老师姓什么,老师也不认识自己的学生,这种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如何能够使学生亲近老师、信任老师,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笔者采取如下手段:
1.1生动幽默的自我介绍
在第一次课堂上,除了概述这门课的课程内容与学习要求,让学生从心理对这门课引起足够的重视之外,还应花部分时间去做一个生动幽默的自我介绍,全方位地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老师,给他们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1.2尽快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中这样写到:“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对他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一位任课老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叫出学生的名字,等于给了他一个莫大的赞美,他会认为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因此也会在这门课上表现得更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较为顺畅的互动,喊出他的名字比叫“这位同学、那位同学”效果要强上百倍。
1.3以朋友的身份主动找学生沟通
刚走进大学校园的他们,心智还未完全成熟,一下子又脱离了家长的管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一方面,他们渴望与人沟通,但同时又绝不会主动找老师谈心。这就要求教师主动的去找学生,先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建立起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信任感,然后在谈话的过程中捕捉到学生的一些心理状态,并及时地给予疏导和帮助。
2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开口
口才这门课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与技巧,重点掌握朗诵、演讲、交谈等不同口语表达形式和求职、社交及不同行业的口语表达特点和训练方法、途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讲话时能够条理清晰,用语准确,声音响亮,仪态大方得体。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他们给他们机会进行锻炼。然而,高中期间,由于要应付繁重的高考,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是听教师讲课,很少有开口的机会。而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由于心理趋于成熟,由于怕丢人出丑更不愿站起来开口说话。因此,面对这一问题,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本着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让他们先敢开口讲话,然后再培养他们能说、会说、巧说的口语能力。
2.1 三分钟的脱口秀培养学生敢说话
三分钟脱口秀是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对全班学生提出的规定动作,要求每个同学每人三分钟脱口秀,内容不限,可以谈谈自己,自己的朋友、舍友,家乡等。这是锻炼他们口才的第一步,很多同学也许会有些不大情愿,但是这时老师要做的就是要在后面推他们一把,逼他们勇敢地迈上讲台,能够当众讲话。正如,卡耐基所说:“演讲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潜在的能力,问题在于每个人是否发现、发展和利用这种天资。一个人能站起来当众讲话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2.2 营造平等、愉悦环境使学生参与课堂交谈
除了上述的硬性规定之外,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尽力创造一种自然的、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参与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全过程,产生好奇心和兴趣,从而开启其积极的思维、智慧与潜能。比如,在讲“启事”这个定义时,教师将汉字与文化的知识融会贯通来讲,从“启”的甲骨文入手,让学生试着去猜它的本意,引导学生了解“启”字在“启事”中的含意,这样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人文熏陶。
2.3 举办小型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模拟面试等活动
给予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老师在课堂上举办小型的举办小型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模拟面试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度和表演欲望,以此达到锻炼他们口才的目的。尤其是在模拟面试中,学生更是把自己的表演天分发挥的淋漓尽致,有人当主考官,负责提问和打分,有些同学扮演求职者,从仪表、仪态、礼仪各方面要求自己,并且要巧妙地回答主考官的问题,赢得面试官的喜欢,最后评出最佳应聘者。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
3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
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一方面确实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丰富课堂内容,也可以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借助多媒体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概念、领会方法,有时放一个简短的视频,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课堂中讲到《态势语》这一章节时候,放一首手语版的《感恩的心》,让学生跟着去做,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手势语的理解,并且能够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不难看出,现代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我们教学使用的工具,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思路,切不能被“多媒体”这个现代技术奴役,现在存在普遍的现象是老师在上面机械的放PPT,照读PPT的内容,毫无教学艺术可言。在大学课堂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板书是必不可少的,有了板书,学生可以对这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有更清晰的了解,老师也可以在讲完课之后对照着板书帮助学生再梳理一遍大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而不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些ppt,之后对教学内容一无所知。因此,笔者认为,大学课堂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需要适当使用多媒体,不能让多媒体“喧宾夺主”。
4了解你的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性差别很大,甚至每一届学生都不一样,面对着不同的学生,首先你要了解他们的优缺点,根据他们的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在教育弟子方面可以说给我们后来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据史料记载,子路个性逞勇好斗,孔子便在施教过程中加以纠正。有一次,子路问:“君子好勇乎?”孔子回答说:“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告诫子路首先要崇尚义,如果没有义只有勇,无论身份高低,都会走上歪门邪道。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施教,如面对胆怯害羞不爱说话的学生,老师多提问一些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让他敢于开口,并对他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加他的信心,便于他以后能够勇于发言。
5结语
口才课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其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因此,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教师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唐树芝.口才与演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语文 实用性 中等职业学校 灵活多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186-0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求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如何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要求已显得十分重要。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本人谈一点粗略的看法与广大同行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一 强化语文教学的学科性、系统性,体现职业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学校、学生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教育的应试教育观念制约着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传统轻探究,重认识轻情感,重课本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等传统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语文教学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固定化,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手段单一,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经过普高“过滤”后的剩余群体,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素养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普高的教学标准来衡量和约束职校学生缺乏职教特色。以至于学生对语文学科认识不足,轻视语文课,学习兴趣不高。
中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专业课程教学要体现中职教育的特性,使学生获得能力和素质,减小以至消除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差距,从而使毕业生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与社会认可。从这一点出发,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应以满足社会产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在专业课程系统、专业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法、课程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体现出就业导向的性质。中职语文教学作为中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理应彰显职业特色,强化职业能力。但是,反思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部分中职语文教学仍然固守着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不能较好地融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实践训练往往脱离了职业活动来进行,使学生的中职学习学非所用,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差甚远,没有较好地体现职业特点。
二 构建中职语文模块式课程体系,突出针对性
1.转变教育观念,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学,它不必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且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因此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也应突出其职业特点,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以突出能力培养。
2.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有自卑感,对自己没有信心,学习没有毅力、散漫、缺乏上进心。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授业、教书,更要突出传道、育人职能,而语文教学最典型地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特征。课本选文中所包含的人文之美,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正是当代学生所缺失和需要的,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师在授业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发掘隐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用心收集语文书本以外的相关信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德与智的结合中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潜移默化地融于灵活的认知活动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拥有一个健康的精神世界。
三 加强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突出实用性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重点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因此语文教学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让学生掌握可见可测的知识技能技巧,“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应用能力”。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实用性,注意听说训练,强化应用写作。
听说能力对学生十分重要,是学生日后就业的需要,而学生在口语表达与交际上普遍较差。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可在语文课上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设置情境进行训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则以礼节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和展示才能的演讲辩论口才为重点,循序渐进加强训练促使学生做到能够认真听别人讲话,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能够从说清楚完整的句子开始到基本准确连贯得体地讲明白完整的语段和全篇,从而为写作及今后适应社会需要打下一定的表达基础。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专业课程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体写作课程。要切实训练学生写好申请书、求职信、总结、产品说明书、消息等实用文,以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说话 训练 能力 素质
新实施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发言,恰当应对、辩驳。”这也是语文工具性、语文服务于生活的体现,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说话能力是一种比读写更复杂的能力,因为它涉及到语调、音色、举止风度及应变技巧等诸多因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我们要由易到难、科学有序地进行。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而现在很多学生在“说”这方面的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在该说时,表现得茫然,或拘谨不敢言或木讷不善言。交际中词不达意、牵强附会的现象屡屡发生。就我们的学生而言,现状和目标的差距很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加大对此方面的训练。其实学生之所以这样,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平时不注重训练,学生又缺乏胆量和勇气,再加上必要的技巧不懂。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自己的一套方案。简言之,就是提高学生的胆量,让其胸中积蓄很多话,不吐不快,并授之以一些必要的技巧。为了鼓励学生我还说:“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苦练出来的。这在口才训练上同样适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主动性、积极性,并联系教材,联系生活,在充满乐趣、富有挑战的课堂上培养了同学们的说话能力。
一、口头补叙课文
补叙课文是在对课文的深层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再创作,需要有独创性想象。书面表达已有一定难度,如果让学生口述出来,那更是一种挑战。当然之前可以给学生一些准备时间,也可以把自己的口述的内容简单写一下。如补叙课文《项链》,路瓦栽夫人在得知十年前借的项链是假的,而自己却为此付出十年的代价,她会怎样呢?让学生对此大胆想象,积极准备,然后当堂口述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她疯了,在街上披头散发,见人就说“假的”,最后住进了医院;有的说她忍受不住被欺骗的耻辱,回想自己的爱慕虚荣,后悔不已,最后投缳自尽;还有的说她状告女友,想讨个说法……由于是熟悉的教材,加上是自己的合理想象,因而虽然同学们观点各异,但演说得都很精彩。再如学过《孔雀东南飞》之后,能不能学习章回体小说形式给诗歌结尾?有同学这样写道:恩爱夫妻难相聚,棒打鸳鸯两分离,为寻真情赴九泉,化鸟泪洒相思地。
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口语,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联想和想象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开展教材辩论会
要施行语文创新教育,就必须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是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实践证明,结合教材举行辩论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又可以激发其探究、想象等多方面的潜能。
由于辩论的主体是学生,因而为使效果更佳,我缩小辩论题目,依据教材,提出论题。这样就不用担心学生无话可说。在学过《雷雨(节选)》后,我再让学生看电影,以了解全部剧情,之后安排一场辩论:周朴园到底喜欢鲁侍萍么?由主持人确定辩论的正、反方。准备时间为一周。在辩论中,同学们大胆提出见解,双方各持己见,有理有据,“据理力争”,气氛很是“紧张”。
当然,随着学生学识、阅历的增多,论题可以向课外拓展,走进现实中。我还告诉学生,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获得06年诺贝尔文学奖,是和他与父亲的一次辩论分不开的。
三、点评流行音乐
高中生喜欢音乐,特别是歌曲。谈起歌星及他们的歌曲,很多学生兴趣盎然。结合这一点我提出一个新的说话形式:我评我喜爱的歌曲(戏曲)。要求届时当场播放音乐,并结合歌手(演员)的经历加以点评。这种课堂因为有了歌声,非常有吸引力,并且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效果非常好。
在课下,同学们积极搜集尽可能详尽的材料,认真整理、准备;课堂上则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如:《走进新时代》显现了张也嗓音的激昂、清脆、甜美、悠扬,《请到青年突击队来》体现了关牧村的浑厚、稳重;凯西金演奏的《回家》令人回味无穷,笛子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余音绕梁。还有一位同学现场演唱了常香玉的《花木兰》选段,并结合电视剧《常香玉》讲了这位德艺双馨的老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讲了抗美援朝时捐献飞机的感人故事。台上声情并茂,台下掌声不断。这样的点评不仅训练了口语,提高了思想,还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欣赏水平,增强了艺术修养。
四、模仿新闻联播
语文的目的即是为生活服务,因此走向生活是其必然选择。结合说话训练,我让学生模仿新闻联播播报新闻。这是一种更具挑战的形式。
每四人一组,按座位一次进行,每节课一组。四人合作上台播一条新闻。全班轮一遍后,评出最佳的一组。试验结果表明,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不错。下一组借鉴上一组的经验,越讲越好。如汶川地震期间,第一个学生报告:今天是几月几日,汶川地震发生第几天,然后其他人依次讲新闻,最后一位总结:感谢您的收看,明天再会。如此颇有新闻的味道。
当然,这样的说话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并实时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凡事贵在坚持,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提高了演讲能力,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还培养了学生的探求、创新精神,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或许,未来的演讲家就诞生在这不起眼的课堂上。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演讲与口才,2008,1.
论文关键词:师范生;技能竞赛;专业实践;综合素质;提升
专业技能竞赛是当今许多大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之一,师范生专业技能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从教素质。如何将它与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竞赛开展得更有成效,从而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师范生基本功的不足与专业技能竞赛的内容
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毕业后大多数要从事教师职业,从目前在校的一些师范生来看,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仅如此,他们作为一个准教师,许多人做教师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范专业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1)口头表达能力差,普通话很不标准;(2)书法水平差,不论是粉笔字、钢笔字还是毛笔字,都离一个教师的要求相差太远,板书没有章法;(3)尽管会制作一些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但课件与教学切合得不够紧,有的课件内容与教学无多大关系;(4)说课和模拟讲课容易紧张怯场,其心理素质和对课堂教学的掌控有待提高。
当前的师范院校学生之所以在教师基本技能方面存在这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这方面的实习实训与实践锻炼。目前,许多学校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给学生提供锻炼各种师范生技能的机会很有限。各种技能竞赛本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受经费和其他条件的限制,一些学校技能竞赛活动开展得太少。有的学校甚至对学生实习也不重视,放任学生“自主”实习,有的不到教育岗位实习。
全国许多省份开展了师范生技能竞赛。一些设有师范专业的职业院校,也纷纷参加这类比赛。如在2010年举办的浙江省第四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获得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和3个优胜奖。有的省份(如湖北)在开展师范生职业技能竞赛时,高职高专单独设组,不分学科类别。为了参加省里比赛,各个学校自己经常性地举行师范生技能比赛,而且将此作为一个传统项目保留下来,定期举行师范生技能竞赛。
江西省教育厅师范处2008年举办了江西省首届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基本功比赛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写字、二是演讲、三是课件制作。纵观其他省份的师范生技能竞赛,其内容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书写、普通话、课件制作和说课、讲课上。
二、专业技能竞赛对于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少实训机会,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对师范生来说,在正式上讲台之前锻炼一下从教的基本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书写比赛对提高板书水平的作用
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的书法水平不断下降。据调查,书法水平在师范生中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书法和板书普遍要好一些。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内部,书法水平也是不平衡的,有的从小练字书法较好,有的缺少练习书法较差。从整体来看,硬笔字明显又要比软笔字好,学生的毛笔字普遍较差。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现在对板书的重视程度很不够,许多刚毕业的师范生的板书非常差。一些学生到中小学教育实习,他们在板书时不但字很差,黑板上所写内容安排得也杂乱无章,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板书设计”。从这一点来看,举行板书比赛也是提高师范生从教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可惜现在这方面的比赛开展得不够广泛,作为师范生技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提高师范生书法水平的办法之一,是经常性地举行书法比赛。比赛可分为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具体一点说主要是“三字”即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通过经常性地举行书法比赛、板书比赛,可使广大的学生在书法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二)演讲、辩论比赛对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促进
普通话过关是对一个教师的起码要求,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对此有明确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普通话测试水平要达到二甲以上,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作为一个教师,除了普通话要标准,口头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因此不少师范院校在平时便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而通过技能竞赛的形式进行的,大多是演讲比赛或辩论赛。
演讲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江西省的师范生技能赛,其中就有演讲这一项,第一届比赛的演讲主题是“怎样当一个好老师”。在练习和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什么不足,可以通过有经验的老师加以指导,以克服自身的不足。如演讲时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演讲时的语速、语调以及节奏的把握等等,都可以在指导老师的点拨之下得到校正。同时,演讲比赛还可以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为演讲比赛通常要写演讲稿,为了演讲得更精彩往往还要反复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的书面表达(写作)能力会相应得到提高。
除了演讲比赛,还可以举行辩论赛。围绕一个辩论主题,将参赛者分为正反两大阵营,然后进行辩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辩论赛。自从著名的“狮城舌战”后,这种方式大受人们欢迎。参与辩论的辩手要有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赛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转贴于
(三)课件制作对教材把握能力的检验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的工具。教师从预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智能水平与学习现状,依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以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的方式来调配课程资源,按教学环节与流程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以形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一位老师基本的教学技能。作为将来要走向教学岗位的学生,自然也应重视这项技能,在实训过程中熟练掌握它。常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有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和Flash等等。这些制作工具,都可以在每门学科中运用的。每个软件都有优点与不足,其关键处在于体现学科教学特性与适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多媒体的运用恰当与否,是对课件制作者把握教材能力的一种检验。通过课件制作比赛,可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要通过课件制作比赛,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体,一定要紧扣教材内容。第一要切合课文的题旨情境。例如,有人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七根火柴》时,在“欧化”(现代气息太浓)的金边相框中播放衣衫褴褛的战士在草地跋涉的场面,这是不妥当的;第二要准确地表现出课文或语句的意思来。例如,有一个《沁园春·长沙》的课件给“百舸争流,鱼翔浅底”制作了一幻灯片,画了几只帆船在航行,水中有几尾鱼不时跃出水面。这没有准确地表现出“鱼翔浅底”的意境来。“翔”是形容鱼在清澈的水里自由游动,绝不是跃出水面。这样的画面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对诗句的形象理解,反而会导致学生误解。
(四)说课、讲课对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目前,许多省份办理教师资格证时,都有“说课”这一环节。而一些中小学招聘教师所进行的考试,也都要过“说课”这一关。2010年笔者曾担任过本校附中招聘语文教师的评委,当时就有“说课”这一关。从应聘者说课的情况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比起没有经验的硕士生来,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显然要强得多。由此可见,多“说(课)”、多“讲(课)”对师范生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说课”呢?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达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即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其实就是要谈谈你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通过说课,可以看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情况。例如,说课人是否把握重点难点、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等等。
作为师范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说课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客串讲课在当今的教学中经常会被采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借以提高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但是,作为实训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不可能在课堂中占太多的时间,因为这样做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通过讲课比赛来促进学生课后自练,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如西南大学的师范生技能竞赛,其中就有讲课比赛。
现在绝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建立了微格教室,创建微格教室是十分必要的。在微格教室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按自己的构想去进行讲课,然后再反笔观看自己讲课的录像,找到自己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许多学生到外面的学校实习,开始总是会胆怯,紧张时说话的节奏太快。在微格教室多训练几次,多参加有关说课、讲课的比赛,有利于提高他们教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对专业技能竞赛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思考
首先,职业技能课的开设问题。过去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课,只开设《教材教法》方面的课程。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过去开设《中学语文教学法》,现在有的更名为《语文教育学》,实际上讲得大多是理论性的东西,比较抽象。为了弥补学生在从教实践方面的不足,我系曾开设了《普通话教程》、《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后来修改教学计划,又将上述两门课取消,新开设了《教师职业技能》课。《教师职业技能》课包括普通话、书法和课件制作等方面内容,每周三节共54课时。毫无疑问,《教师职业技能》课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但课时是否太少,普通话、书法、课件制作各占18课时是否合理,还有应当放在第几个学期开更科学,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反映这门课的课时偏少,有必要将《普通话教程》和《演讲与口才》作为选修课加以恢复。
其次,竞赛内容的再拓展问题。就竞赛内容来说,还要体现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如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只进行书法、课件方面的训练是不够的,中文系毕业生将来当语文老师,要教学生作文,有的还要指导学校文学社,写作技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写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所以我们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参加江西省写作学会举办的“大学生写作比赛”。除了比赛内容的拓展,赛后的拓展也很重要。如课件比赛,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与交互性,要重视把课件建立在网络上。赛后可模仿网络聊天室进行设计,如利用网络聊天室的“大厅”和“独立窗口”进行研讨,发表意见。“大厅”供学生对共性问题进行讨论,“独立窗口”供学生讨论有关问题,学生在讨论时可以同时打开浏览窗口,调用网上资源供自己研究讨论用。或在课件中设置供网络笔谈的特殊交流版块,如供表达的写作板,供别人发表意见的意见板等。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日益重要,如何提高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就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理论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实践都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引入演讲活动、新闻活动、学习心得交流活动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等。我们要不断完善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体系,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论文关键词】;教学;语言表达能力;途径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一、提高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高校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社会,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作为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能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不仅要用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做贡献,还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
就职业而言,现代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口才:对理论家和外交家来说,口齿伶俐、能言善辩是基本的素质;商业工作者推销商品、招徕顾客,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这都需要口才。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具有口才天赋的人能把平淡的话题讲得非常吸引人,而口笨嘴拙的人就算他讲的话题内容很好,人们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美国医药学会的前会长大卫、奥门博士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出一种能力,让别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脑海和心灵,能够在别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传递给别人。
总之,语言表达能力是高校学生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是他们驾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
二、理论教学也应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说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其实,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大任。然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语言表达的训练。从教师的想法上看,认为“说得太多”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方面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考试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理论教学中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理论教学实践中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培养,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成长到“能说会道”甚至到“能言善辩”的。
三、培养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语言表达能力问题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局限于语法、修辞等范围,而应突破框框,扩大语言教学内涵,增强语言教学应用性,并和思想理论、心理学、公关学、社会学等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多角度探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我经过探索和研究,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来完善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理论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理论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分析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理论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二)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理论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
(三)国情乡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不固定,可酌情选择。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宿舍里对着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考虑演讲姿势、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不断提高演讲水平。
(五)口试活动。几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理论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环节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考试。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一、 精心编订和使用导学案,载体营造亮点
这次课堂教学改革,最基本的载体就是精心编订和使用导学案。“三案一体”的导学案使学生和教师都感到耳目一新,为了发挥其最大作用,教师须要精心备课,编写、修订导学案,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研组内的导学案进行二次处理,根据我班学生现状,我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使导学案使用起来更给力。在使用导学案时,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前、课堂、课后”三案中,都设计了适合学生的题目,让学生在这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把各环节的学习任务落实到实处,同时,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并以书面形式落实到导学案中。
比如,《〈史记〉选修》文言文的导学案,其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方法指导、课前案、课堂案、课后案。课前案主要包括知识链接、预习新知和预习疑惑。课堂案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规律的总结。表现为:1.自主学习阶段:预习检测,主要是对典型的文言知识进行总结。2.自主合作阶段:品读文本、分析人物和事件。教师加强朗读指导,进而分析人物形象。3.合作探究阶段: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或拓展升华。4.学习小结:学生就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使自己在修正中成长。课后案主要是配合本堂课而设计的一些练习题,题量适中,重点是对文言知识点和重点文言语句的巩固。
精心设计的导学案,更能让学生对于繁琐的基础知识由以前的“过耳湿”到现在的“心中记”,不仅积累了知识,增强了能力,而且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更充实,也使学生“忙”中有乐。
二、 学生获得自,权力营造亮点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平台。实践中,我尽力让学生充分“活动”,演好“主角”。比如,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展示和演练;强化学生的主人意识,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学生敢于“干事儿”,自主检测中的“我来当老师”,就是让学生过足“老师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老师帮忙的时候,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进行戏剧教学,我主要采用“双演”式教学法,即让学生在理解剧中人物和矛盾冲突的基础上进行初演和复演课本剧。这种做法,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戏剧教学变得活泼有趣,剧中人物也活灵活现;学生扮演了剧中角色,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 小组合作,共享硕果,方式营造亮点
这次课堂教学改革,最基本的形式就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变以前的“仰天式”排位法为“面对面式”,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我们也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专门设计了“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先由组内成员进行合作学习,如果有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提交给其他小组,进行组间合作,再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由老师点拨解决。这样,语文课上的“硬骨头”就会被一点点地“啃掉”,最后迎刃而解。
同时,由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尤其是那些“学困生”不再像往常那样昏昏欲睡,或多或少地学到点东西。这样的合作学习氛围,真的是让我们“喜”在眼里、“乐”在心里。学生也能够互相交换智慧、共享知识、提高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活跃了课堂氛围。
四、 课前演讲、“快乐语文”,活动营造亮点
语文课前的三分钟是学生最为青睐的一段时间,也是语文课一以贯之的课前演讲时间。为了做好这个演讲, 为了展现自己的魅力,他们都要提前精心准备。当然,演讲内容是随意的,只要学生感兴趣的、积极向上的就可以。课前演讲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才,而且增长了知识和情趣,上语文课也更加热情了。
语文课堂中还有一个“快乐语文”版块,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语文知识进行积累与巩固,如名言警句、成语歌谣、诗词对联等,还可以对要求背诵的篇目进行检查背诵。其做法是:学生在课前板书好内容,由“小老师”在课堂上检测,或背诵、或板书、或表演、或辩论。学生也非常积极认真,都争先恐后地要求“被检测”。“快乐语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语文基础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03-02
语言表达能力是检测一个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方式,但是,就我国目前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来看,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学生的就业能力亟待提高。
一、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内涵
现代社会中语言表达是最方便、最便捷的交流交际方式,人们通过语言表达可以获得有用的信息,并感受自己对社会的价值。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学生语言表达内涵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养。首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大学生能够运用普通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要求大学生一方面具备一定的演讲能力,在有准备的讲话和即兴演讲中都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另一方面还要求其有一定的辩论能力;其次,还要求大学生能够通过书写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要求其不仅可以写作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一般性文章,还会写实用性的报告、总结等应用文;最后,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够通过电脑写作,将自己的观点发表和传递[1]。
二、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在部分高校中展开的高校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况调查来看,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有近39%的学生认为在撰写一些课程的论文时候会出现无从下笔的现象,有31%的学生不习惯和陌生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只有不到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只有5%的学生有经常向报纸、杂志社撰写稿件的经验[2]。从以上的数据就能说明大学生目前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一)语言表达不准确
大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准确主要表现为普通话较差、语言表述不清楚、用词用句不准确、逻辑混乱等不同方面。尤其是在近几年,一些地方的示范院校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普通话测试,但是学生测试达标情况和要求的达标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地方的示范院校中有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中仍旧受到方言的影响,习惯在语言表达中使用一些方言中的表达方式,因此很难通过语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思想内容,还很容易在沟通的时候与他人产生误解。
(二)临场心理紧张
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表示,在开口讲话的时候会有畏惧的心理。由于在课堂回答问题或是发表个人见解的时候会担心其他的同学讥笑,害怕自己表达有误,所以有很多的大学生不愿意在课堂、讨论会等一些公众性的场合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有将近80%的大学生表示,是在被点名的时候才进行发言的,发言的过程中较为紧张;甚至有20%的学生表示自己十分害怕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多数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比起和他人交流他们更喜欢独自行动,也就是说,学生从主观上阻断了语言交流表达的渠道和可能,处在相对封闭的个人世界里[3]。
(三)缺乏强烈的表达欲望
在很多的高校课堂中往往存在“沉默课堂”的现象。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无形中树立的权威形象,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崇敬和畏惧心理,师生之间筑起无形的心理屏障。因此,在课堂上很少有大学生会针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提出问题和疑问。还有部分学生仍旧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注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不能试图通过参加辩论会或演讲等公众性的活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是通过高考选的一部分优秀的人才,但是由于应试模式中更加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忽略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母语的重视不够,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有所欠缺,甚至严重不足。
其次,在一些地方性师范院校中,有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地区,语言表达的基础较差,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容易受到方言使用习惯的影响。学生因为紧张和畏惧等心理,就会渐渐自我封闭,不愿意表达,久而久之,语言表达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下滑的迹象。
最后,大学生的课程安排中对于语言表达类课程的安排不够,学生没有充分的训练时间[4]。一些学校仅开设了大学语文、普通话训练等课程,且课程数量较少,一些对实际应用比较实用的课程,如“普通话口语”、“口才训练”、“演讲与口才”、“交际口语”等课程只是学校的选修课程,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
四、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为了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使大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就业,针对大学生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一)加强大学生对语言表达的认识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普通话。尤其是针对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基础比其他的同学差,还受到一些方言使用习惯中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语言表达能力对就业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事业、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加强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能够从本质上认清语言表达能力对未来就业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学习,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转变教学模式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将课堂教学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中,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进行语言交流与表达。教师还可以改进教学考核模式,不将课程考核局限在卷面考试这一单一形式,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一些学生可以发表自己意见和见解的主观性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多种先进的教学工具,为学生竖起立榜样,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超级演说家》等与语言表达能力有关的节目,学习在该演讲中,演讲者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表达方法。教师还可将合作法、互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能够主动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广泛阅读中外文化经典。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足是因为在其大脑中没有丰富的储备知识。因此,通过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习一些优美的文辞和修辞,并能领会到文字背后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在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明显的提升。
(三)把就业作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导向
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把就业作为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如普通话训练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教授语言表达的基本方法、表达策略等语言表达的基本知识。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如辩论赛、演讲赛以及模拟教师说课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不断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一些语言培训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在就业中可能遇到的语境,还可以模拟学生的求职面试情境,让大学生能够在模拟情境中通过回答教师所扮演的面试官的问题,加强其在即兴场合下的表达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起在公众场合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信心。
(四)完善学校课程设置
地方师范院校,要不断完善学校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需要。学校要不断探索,开发出一套完善的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训课程,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培训条件,还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针对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的不同,可以将该培训课程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语音练习培训,主要针对的是那些语言表达中存在基础性错误的学生;第二部分为语言艺术培训,该类课程可以进行演讲、朗诵等方面的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语言表达的信心;第三部分为使用口语培训,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面试、竞选以及教师口语艺术等方面的培训,可以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层次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与练习,使大学生能够不断加强其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针对目前大学生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积极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金声,王丽坤.加强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刻不容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3).
[2]苏佳.大学生教学语言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
[3]蒋华.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掘与培养的方法与途径[J].社科纵横,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