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

时间:2022-02-17 10:24:59

大专学前教育毕业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成本核算;专业核算法;约当毕业生法

我国高校目前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只计算支出,不计算成本,无法通过核算资料或会计报表直接提供教育成本信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成本核算的实践,结合高校经济活动的特征,提出以高校所设专业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归集成本费用和计算高校教育成本专业法核算的方法。本文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专业法核算的进行探讨。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内涵及原则

(一)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

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一定时间内为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是高校在校学生期间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高校的教育成本从教育服务所耗费的人力资源主要有教师、教辅人员、为教学服务的行政工作人员等。物力资源主要包括日常教学中消耗的物料用品和教学用的固定资产。从价值形态上看,主要由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构成。从教育成本的负担者来看,主要由政府、社会、学校和受教育者个人承担,因为教育服务支出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学校自筹与创收、社会捐助和学生的缴费等。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

高校必须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在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时,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2.联系性原则。凡与高校教育无关的收支活动,一律不能计入教育成本。为避免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相关性原则相混淆,笔者称之为联系性原则。

3.分类核算原则。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按学校性质分类核算,并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高校在核算教育成本时,应严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核算教育成本。

5.简便性原则。高校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形成成本核算的基础,成本核算制度若搞得过于冗繁,会增加高校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不便于推广实行。

二、教育成本专业法核算的含义与假设前提

(一)专业法的含义

具体来说,专业法核算教育成本,要按月归集各专业实际教育费用,但由于平时每月末一般没有毕业生,每年七、八月份或十二月份才有学生毕业,所以高校的成本计算期为年。一般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若高校学年与公历年度相差较大,也可按学年核算成本;专业法平时每月末一般没有毕业生,可以不分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的成本,每年的七(八)月末或十二月末,采用一定方法分配计算毕业生成本和非毕业生成本。

(二)专业法的假设前提

高校教育成本受高等学校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若事无巨细地考虑每一因素的影响,则教育成本核算将无法进行。因此,必须明确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假设前提。

1.权责发生制假设。我国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将本期发生的收入和费用全部反映在收支报表中,不能正确地反映当期的实际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情况。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义务)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便于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必须以权责发生制为前提。

2.毕业生质量同一假设。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如果考虑毕业生质量等级的差异,这种成本核算很难进行。所以,必须以合格毕业生质量同一为前提,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3.物价相对稳定假设。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是灵活多变的,若考虑每一时点的价格变化,成本核算将很难进行,假设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在成本核算期内不发生明显变化,便于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4.高校学年与会计核算年度一致假设。实际工作中,高校的学年通常是每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8月底。而财政拨款及高校会计核算都是采用的公历年度,即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它们的时间差异不便于正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为了便于准确核算高校的成本,必须假设高校学年与会计核算年度一致。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专业法核算程序的探讨

专业法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成本核算程序如下:

(一)设置有关教育成本核算账户

根据高等学校教学的特征和管理的需要,设置“教育成本”、“学生事务费用”、“教育辅助费用”、“教管费用”等总账账户。

1.“教育成本”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与培养学生有关的各项费用,包括教职工的工资、福利费,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各项实习实验费、教材费、资料讲义费等直接费用,以及教育辅助费用、行政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教学研究、后勤服务等间接费用。教育成本总账可按学生类别、专业设置明细账。“教育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由“研究成本”、“教育辅助费用”、“学生事务费用”、“教管费用”等账户分配转入的费用。贷方登记结转合格毕业生的教育成本,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在校生教育成本或者未完成学业学生的教育成本。

2.“学生事务费用”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与学生事务管理有关的费用,如学生活动费、招生就业费、学籍管理费、勤工助学基金净支出等费用项目。该科目所汇集的费用应在期末按一定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后结转到“教育成本”总账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3.“教育辅助费用”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辅教育费用。如教育水电费、教育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维修维护费、劳保用品费、体育维持费、图书资料费、二级学院(专业系)的教学管理费等。该账户每月所汇集的费用,期末应按一定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并结转到“教育成本”总账以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4.“教管费用”账户

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施教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管理教育的费用,包括教育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办公费及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公安保卫费用、行政办公固定资产折旧与维修维护费用、通讯费、车船费等。该账户所汇集的费用应在期末按一定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后,结转入“教育成本”、“研究成本”等总账及相应的明细账,该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二)编制要素费用分配表,登记成本费用总账及明细账

依据各项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表,如教材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等,根据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登记教育成本、科研成本、学生事务费、教育辅助费、教管费用等总账和明细账。

1.教材、资料费用分配

每学期各专业学生领用的教材、教辅用书、实验、实习资料等费用,可以直接根据各专业学生领用的各种教材或资料的数量及其单价计算分配,记入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

2.工资费用的分配。

(1)若某教师在一定期间只从事一个专业的教学工作,则该教师的工资可直接计入该专业的教育成本明细账。

(2确定教师给不同类型学生上课的工作量折算系数,简称学生类别系数。设专科生的类别系数为0.95,本科生的类别系数为1,硕士生、博士生的类别系数分别为1.2、1.5。另外,计算教师实际工作量时还应考虑班级系数,如:单班上课班级系数为1,两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1.4,三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1.8,四个班合班上班级系数可设为2.2,等等。

(3)若某教师不仅从事教学工作,同时还从事科研工作,则其工资费用就应按其实际工作量大小分配计入教育成本和科研成本。这时首先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教师的科研工作量折算为标准工作量,然后再进行分配。

教师参与立项支助项目的研究,可以按其获得支助经费的多少、项目级别、项目研究期限及本人排名顺序等折算实际工作量。将科研项目每万元支助经费折算一定的标准工作量(假设为A),项目级别系数可设为:校级1,院(处)级0.8,市厅级1.5,省部级2,国家级2.5。

(三)计算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对于间接费用,应采用不同的分配方法,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专业的教育成本明细账中。高校的学生事务费、教育辅助费等间接费用可按学生类别、学生人数及各专业学生本学期完成学分比例等计算分配,并转入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

1.学生事务费的分配。学生事务费用可按学生人数比例分配。

2.教育辅助费用的分配。

(1)标准学生人数比例分配法。教育辅助费用可按标准学生人数比例分配。首先应确定各类学生的类别系数,这里的学生类别系数与工资费用分配中的学生类别系数不一定相同。如:专科生、本科生的类别系数可设为1、研究生(硕士、博士)类别系数可设为1.2。

(2)标准学分比例分配法。教育辅助费用也可按各专业学生所完成的标准学分比例分配。

(四)计算分配各专业毕业生教育成本

每年七月末(八月末或十二月末),根据各专业教育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各个专业毕业生应分担的教育成本。各专业毕业生和非毕业生的成本可采用约当毕业生法计算分配。

某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各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人数×该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完成学分比例)。

某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完成学分比例=该年级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累计已完成学分数/该专业合格毕业生应完成最低学分数。

某专业约当合格毕业生总数=该专业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

某专业某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该项目期初余额+该项目本期发生额)/该专业约当合格毕业生总数。

某专业合格毕业生应负担某成本项目的金额=该专业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该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某专业合格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合格毕业生应负担各成本项目的金额。

某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非毕业生、不合格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数×该专业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某专业某年级非毕业生总成本=∑(该专业该年级非毕业生约当合格毕业生人数×该专业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参考文献:

[1]石金明.高等学校成本会计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164-194

[2]何小平.基于权责发生制的高校成本核算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5(10):118-120

[3]王德春.高校教育成本与核算方法[J].中国农业会计,2007(1):18-20

第2篇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大学生就业 结构性失业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政策基点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首次将“小康水平”用于衡量我国第二步战略部署是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政策深化是在2000年以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提到2020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描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规划的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然而要想如期实现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是难点之一。

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处于大学生就业增量高峰期,将长期面临高素质人才高供给带来的就业压力。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2002年这些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2000年后历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见表1。表1说明2000―2009年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03年大学毕业生数量是2000年的两倍,2009年高校毕业生为610万人,是2000年的6倍,创出历史新高。2000―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以年均13%的速度在增长,其中2003年由于首次扩招生员毕业,毕业生数量较前一年增幅最大,为46.2%。2000―2009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一般在60%―70%之间。2003年后,平均年就业率为72%,30%左右的大学生面临就业窘境。按这个就业率计算,我国2009年有超过17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在毕业后马上找到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在2003年后开始变得日益严峻。

表1 2000―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万人)

资源来源:根据历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整理。

对于家庭来讲,培养一个高校毕业生需要可观的教育投资,可以说高校毕业生作为家庭投入的人力资本承载着众多的希望,一旦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知识贬值、知识无用论又会老调重谈,造成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一些人高中毕业后会放弃高考而就业,因此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数量是我国必须重视并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减少结构性失业是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关键

从供求角度看,我国人才市场的失业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总量性失业(绝对失业),即劳动力的总供给在量上高于总需求而引起的失业;二是结构性失业(相对失业),即使在供求总量平衡的情况下,存在一方面岗位空缺,一方面想就业人员又找不到工作而产生的失业。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主要包括大专生、大学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这一层次的人才在我国总体而言比重偏低(见表2)。

表2 我国1964―2007年6岁及6岁以上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年度统计数据计算

2007年时我国大专以上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只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6.6%,在总量上仍属供不应求的群体。但这一群体的就业状况这些年来不容乐观,2001年至2005年的就业率分别是90%、80%、70%、72.3%和72.6%,2009年为68%,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除了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外界因素影响外,这一层次群体的失业主要集中在结构性失业上。为提高这一群体的就业率,高校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3篇

一、新疆高等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科专业调整与产业对接之间的矛盾

从学科设置上看,新疆高校原来就是按新疆和西北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布局的,目的是使高等教育发挥其经济功能。从教育部实施的教学改革看,高校每次教改的首要任务是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或改造,以图拓宽专业口径,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高校调整基本停留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将原有的学科进行形式上的简单归并,而没有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真正考虑专业课程组织与专业教学内容的重组。由于受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一些急需的新增学科专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大部分学科难以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学科研究方向分散,有待进一步规划和凝炼;学科建设又受到经费投入不足的制约,难以尽快提升水平,形成规模。

2.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在高校,存在一批创办已久的被称之为长线专业的专业,近年来,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总体较少,尽管如此,这些专业目前还继续扩大招生规模。这种现象的存在,使高校整体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矛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这些专业开办的时间长,办学成熟,教学实验设备配置齐全,有一批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专家。因此,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这笔资源很难割舍。

3.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现在人们普遍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不仅大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要找到满意的大学生也很难,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人才市场成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求大学生有实际工作经验、能吃苦耐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符,毕业后能直接上岗。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尚未完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体制和模式转变,在高校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学用脱节、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因此,无论是大学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都普遍感觉到大学毕业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相互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

4.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分布与社会对各专业毕业生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随着高校办学自的扩大,高校有了一定的专业设置权和各个专业招生人数的决定权,于是出现了一个新问题:为了好招生,多数学校不断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数,没有热门专业的也赶紧申办。而当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人们发现,虽然这些专业的需求仍然比较大,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社会需求,于是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分布与社会对各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产生上述矛盾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目前刚刚起步,各自的体系与内部机制都还没有完全建成,两个市场间的衔接尚未建立。②我国民众追求热门专业的心理严重。每年高校招生时,大部分考生都填报热门专业并且非热门专业不读。一般来讲,高等教育的培养周期是四年(本科)。在一个考生很高兴地被录取到社会流行的某热门专业时,在他毕业之前将会有三届同专业的学生毕业。以中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规模,也许还不用三届毕业生,就可以把一个热门专业变成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人才过剩专业。③高校招生时最关心的是能否吸引更多的考生填报自己。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数,无论从生源的量上还是从生源的质上都可以得到保证。

二、构建新疆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大学生毕业生充分就业

1.坚持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新疆正在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大三产,力争新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以上,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从发展速度上来讲,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高校现有办学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吸纳能力,把好招生的关口,适度放缓发展的速度,年度招生的增速将逐步下调到8%~10%左右,与新疆国民经济保持大体相当、适度超前的增长速度,与新疆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协调发展。其次,从规模上来看,新疆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仍然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绝对规模来看,新疆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52%,新疆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23%;新疆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占新疆人口的0.8%,而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占全国人口的1.37%;新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8.1%,而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9%。从相对规模来看,全国每万人口中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数为104人,而新疆为83人;全国每亿元国民生产总值承载的在校大学生数为116人,而新疆为76人。因此,新疆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自身发展的历史相比,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新疆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仍然偏小,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当然新疆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必须要考虑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并与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紧密相连。

2.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形成比较优势

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确立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目的发展战略,而不是从自身现有的条件出发,仅仅以条件定发展,为发展而发展。首先,要继续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加大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力度,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要科学定位、突出重点、分类建设,形成以新疆大学(科研教学综合型)、石河子大学(教学科研综合型)为龙头,以医科大、师大、农大、财院(教学科研专业型)为重点,以其他本科院校(教学型)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型和职业技能型)为基础,普通与成人、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相沟通,定位科学、布局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最后,要明确层次,坚持分层次办学,防止不分层次、无序办学的倾向。本科院校要以本科教育为主,集中力量办好本科,逐步减少直至停止专科层次的招生;高职高专院校要以专科教育为主,集中力量办好专科,逐步减少中职(中专)层次的教育。

3.以内涵发展与外延适度扩张相结合,统筹整合资源,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首先,从外延的扩张来看,在目前现有公办院校中,本科院校的校均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而高职高专的校均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200多人。其次,从国际高等教育目前发展的趋势上来看,本科及其以上的高等教育是以精英教育为主,而高职高专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主要承担者。三是从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来看,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和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根本,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培养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各类专门人才。

4.根据新疆区情,确定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重点大学的建设

科研水平低下是新疆高校和经济发展的“软肋”。新疆高等教育一方面要继续建设原有优势学科,如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的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使之具有国际影响。另一方面,针对新疆自然科学和新兴科学十分薄弱的现状(在中国1999――2001各年度高校科学技术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共185个奖次中,新疆无一项高校科研成果获此殊荣),加强理工类的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有梯度地建设一批重点大学,进一步把新疆大学建设成为“立足新疆、辐射西北、直至周边国家”的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大学,并在其经验基础上发展出一批国内重点大学。

5.根据新疆区情,多途径加强科研合作与开发,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新疆经济的科技含量

如何在提高高等教育的科技研发水平的基础上加强高校科研与各产业部门的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姻”,是当前新疆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新疆经济发展的“软肋”就是科技含量低,而高校拥有较为集中的科研力量但经费和项目短缺,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就能形成“双赢”的局面,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科研合作开发的方式可以有建大学城和科技园区,校企合作研发及兴办二级学院,国内外、区内外合作开发等。

6.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首先,今后一个时期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应立足于自力更生,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眼睛向内,面向本地,突出特色,形成风格,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在师资培养、学科设置、教学内容确立、人才培养规格以及科研选题等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地域特色,强化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意识。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内地高校的支持,特别是在急需紧缺学科专业的建设、高水平师资的培养提高以及大型科研项目的攻关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尽快提高新疆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其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所有所在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更加突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更加珍惜利用有限的资金,更好地培养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要不断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稳定盘活现有人才的存量,发挥和调动现有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扩大人才的增量,采用高薪聘请、短期讲学、合作科研、资源共享等方式,积极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来疆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第4篇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毕业生 就业

0 前言

连年的扩招,待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矛盾,引发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恶性循环。本文针对宁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影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宁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5届、2006届和2007届共305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文献资料,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2)访谈法:专访宁夏大学体育学院负责招生就业工作的老师、与招聘单位进行交流以及和同学交谈时了解的情况,从而了解到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3)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目的与要求,将学生就业档案中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2.1.1 三届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05届、2006届、2007届总人数分别为96人、101人、108人,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66.67%、47.52%、67.59%。2006届就业率明显低于2005届和2007届毕业生。

2.1.2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渠道

统计数据显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领域是教育系统。在三届毕业生就业统计中,从事体育教育的比例分别为45.31% 、52.08%和58.90%,且主要从事中等和初等体育教育;从事于体育相关行业的比例分别为15.63% 、8.34%和9.59%;而其他行业部门就业比例分别为39.06% 、39.58%和31.51%。以上数据说明三届毕业生多从事体育教学或与体育相关的行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过于集中,就业渠道过于单一,势必会造成就业竞争的加剧,增大了就业压力。因此,必须逐步拓宽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渠道。

2.1.3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

调查结果显示:2005、2006和2007三届毕业生就业的地域相对集中,主要在城市。其中省会城市、其他大城市、地市级城市、县城人数分别为122人、13人、19人、28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5.94%、7.03%、10.27%、15.14%。而到农村乡镇就业的人数3人,只占1.62%。毕业生就业地域去向主要集中在城市,这也是加剧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2.1.4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专选项目就业情况

调查了解,2005、2006和2007三届毕业生中,球类项目就业率相对较高。 2005届、2006届、2007届开设专选课程分别为4门、3门、5门。2005届、2006届、2007届就业率分别为66.67%、47.52%、67.59%。可以看出学校体育专业专项的设置,对就业率也有一定影响。

2.2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情况

部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较少,认识相对较肤浅,常常是过高地估计自己,造成了他们择业期望值偏高。同时,目前社会的偏见,他们往往不被重视,工作量大,待遇低,特别是在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差的农村中小学。通过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呈现偏高的倾向。

2.3 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要求

在与用人单位的访谈中发现,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到“德才兼备”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看重的素质为毕业生的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团队精神。这些也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3.1.1 毕业生就业面狭窄,就业地域集中,就业渠道单一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单一,随着城市体育师资的饱和,势必会造成竞争的加剧,增大了就业的压力。

3.1.2 毕业生技能单一

体育专业专选项目的设置过于传统化,对目前较为流行的时尚运动项目缺乏认识和学习,并且文字、语言能力以及大型活动的组织能力上都与社会需要有着较大的差距。

3.2 建议

3.2.1 建立健全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学院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教育实习,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在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各地市相关单位的联系,主动征求用人单位以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2.2 加强就业指导,使毕业生正确认识择业情况

学校、院系应有效地组织和开展学生心理和就业形势的辅导和培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缩小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结果的差距。

3.2.3 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强化一专多能:在学习传统体育项目技能的同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学校的校情和特色,对诸如有氧操、啦啦操、街舞、旱冰、轮滑、毽球、瑜伽健身、拓展训练等时尚运动项目进行必要的简化、改造,使之有效地融合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打开就业通道创造坚实的基础。

第5篇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师院校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教育教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一些高师院校为解决当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问题,部分教师教育专业采用了五年制和三年制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大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力度。在提高培养数量的同时,重视不同学制的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成为教育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所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根据人才培养的性质、目的、过程、特点,通过系统的手段和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价值判断,并提出改进方向,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活动[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可从学校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及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和状况等方面进行观测。国内外学者在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研究、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途径等方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研究方面,例如云南省通过调查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及云南省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分析了云南省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在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研究方面,梁九妹等研究者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构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竞力的有关指标体系,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个体状况、就业期望、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四个方面[3];在就业竞争力培养途径方面,董玉刚从培育非智力因素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影响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4]。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后,发现在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者不多。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聚焦于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研究,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情况从几个指标值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些结论。通过内部自我评价,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有利于高师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研究的目的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不同学制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不同学制的培养模式的优势与劣势,一方面,有利于高师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对高师院校招生专业的规模与定位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考虑,某高师院校对其学校同一专业不同学制的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它们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别。 二、研究方法 参数检验是在假设总体分布已知的情况下,针对总体分布的某些参数进行推断检验,因此参数检验对相关变量的分布有严格的要求。在现实中有许多变量的分布是否满足某种特定的分布可能人们事先并不知道,或者虽然知道其分布类型,但其分布并不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无法采用参数检验的方法对相关假定进行推断,这时候就需要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5]。非参数检验是在总体方差未知或知道甚少的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本文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分析时,选择了六个指标作为变量,由于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指标并不一定满足区间[0,1]的分布,无法采用参数检验的方法对相关假定进行推断,因此,本文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把五年制和三年制毕业生作为两个独立样本,通过分析两个独立样本的数据,推断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三、对不同学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比较的指标选择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6]。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社会和用人单位用来衡量高校毕业生能否满足岗位需求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和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的价值观念。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7]。部分专家认为,短期内分析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可从就业竞争力指数、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毕业半年后的去向、月收入、专业相关度、职业吻合度和离职率等方面评价。因此,在选择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时,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确定以下6个指标对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比较: 1.初次就业率:初次就业率可直接反映毕业生的质量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程度,统计截止时间在8月31日。 2.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现状进行满意度打分,是毕业生的主观判断指标,代表着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 3.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是指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实际每月工作收入的平均值。月收入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月度现金收入。 4.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子是受雇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分母是受雇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相关及无关)的毕业生人数。 5.职业吻合度:毕业生目前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人数百分比。职业吻合度反映了现在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匹配度。 6.半年内离职率:从当年毕业时到当年12月31日,有过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中多大百分比发生过离职。 四、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某高师院校委托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独立完成了《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本研究利用该校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数据,选择了教师教育专业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两组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和半年内离职率两项指标值进行规格化处理。该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总体水平为2674元/月,五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05元/月,则五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与学院总体月收入之比为1.0116:1,三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05元/月,则三年年制专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与学院总体月收入之比为0.9207:1;该校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23.7%,相对而言,则该校毕业生的职业稳定率为76.3%,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1.7%,相对而言,则该校毕业生的职业稳定率为68.3%,通过数据的规格化处理后,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p#分页标题#e# 五、数据分析结果 将五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标值两组数据利用Mann-Whitney检验,五年制指标和三年制指标的秩和分别记为W5、W3,检验基本步骤如下:1.先假设H0:就业竞争力无显著差异H1:就业竞争力有显著差异2.计算检验统计量3.Mann-Whitney检验结果根据i=j=6,Mann-WhitneyU为15.000,查表可得:渐进显著性水平为0.631,大于0.05。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Mann-Whitney检验,渐进显著性水平为0.631,大于0.05,说明不同学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无显著性差异。再通过单一指标来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五年制专科生具有明确的专业定位 数据结果表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是72.67%,三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是67.33%,五年制专科生高于三年制专科生的就业满意度;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半年内离职率是23.7%,三年制专科毕业生的半年内离职率是31.7%,五年制专科毕业生要低于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这两项指标说明,五年制专科生比三年制专科生的专业定位更明确。 (二)五年制专科生的专业技能比较扎实 数据结果表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是2705元,三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是2462元,明显高于三年制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95%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可见,五年制专科毕业生更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三)可适当扩大五年制专科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通过对某高师院校2011届教师教育五年制专科和三年制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发现五年制专科生和三年制专科生并无显著性差别。若从师资培养质量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方面考虑,建议高师院校可适当扩大五年制专科教师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四)对不同学制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通过半年内的离职率分析,三年制专业毕业生要高于五年制专科毕业生的离职率,说明我们的三年制专科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存在着感觉和认知的矛盾,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醒的认识,缺少实际的实施和进一步的了解。不少同学还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这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及今后的人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攻克就业难关,实现自身理想的关键[8]。针对目前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从众性,以及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当务之急是组织专家、学者、教师等从事生涯教育理论的研究,科学地对高师院校学生进行生涯教育[9]。另外,毕业生缺乏应有的工作经验,成为就业中的“短板”,高校应构建“规划—指导—实战”三位一体的在校大学生工作经验积累模式,即从分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与见习,职业社会导师的配置,分层次的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实施实战实习的控制指导机制四方面出发,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有效路径,帮助他们成功就业,实现自我发展[10]。 七、结语 本研究以就业竞争力评价六个指标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某高师院校2011届不同学制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竞争力。这种实证分析的对象是针对同一专业不同学制的毕业生,本研究为高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当然,在短期内的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毕业生进行长期观测,结论才更准确。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不仅是智力因素的竞争,也是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各高校应当重视和提升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及时跟踪与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毕业后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抓好课堂内外,利用好显性和隐性教育载体,促进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6篇

“双一流”让师范专业失宠

多年来,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教育部提出了“双一流大学”理念: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随着“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提出,国内综合大学开始进行院系调整。2015年底,中山大学对校内多个学院进行调整、整合、撤销,撤销教育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和撤销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筹),这是中山大学以学科为基础进行学院调整,整合校内学科资源,推动学校发展。2016年7月,兰州大学正式宣布撤销教育学院及内设机构,但此举并非个案。自2015年4月以来,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对其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教育相关机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或撤裁。

综合性大学齐步走调整教育学院或相关机构的现象,是为了明确自身定位,建立“双一流”高校。师范教育的职能是为基础教育提供人才,基础教育很难在学术上做出尖端突破,科研成果不是师范教育的追求目标,这使得师范教育与综合性大学的“双一流”发展方向并不相符。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认为:在这些综合性大学学科评估过程中,整个教育学科在我国发展不是很平衡,很多综合性大学新设的教育学科排位并不靠前。

王烽介绍:综合大学都曾有过“大而全”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很多原来没有教育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开始办教育学院,以前没有人文学院的理工科大学也开始办人文学院。王烽以“高等教育研究所”举例,上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几乎都建立了这一机构,之后有的转成战略研究机构,有的开始招生,有的可能]太大发展。开始招生的高教所需要接受学科评估,但由于设立得比较晚,学校不够重视,发展环境不好,基础也弱,因此,虽然建立了20多年,还是发展得不好。

师范院校应发挥专业性

由于教育部停止“985工程”和“211工程”政策,改为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许多综合性大学纷纷调整专业和学科,导致综合大学纷纷裁撤教育学院。这对师范教育有何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指出:当前大学教育学院的衰落主要是由于教育学院过于偏向纯理论,而对真正促进教育方法制度的研究相对较少。再加上教育类人才趋向饱和,所以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较,不是特别有竞争力,在院校改革中自然首当其冲。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指出,部分高校裁撤教育学院,反映出师范教育亟待转型。为了提高教师质量,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家提倡让一些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也来培养师资,同时师范院校也向综合大学转变。改革十多年来,并未达到预期的结果。许多综合性大学成立教育学院,但缺乏办师范的条件,教育学院大多处在大学的边缘,没有真正建设起来。同时,不少师范院校综合化,热衷于扩大非师范专业,忙于升格,反而削弱了师范专业。

顾明远建议:幼儿园、小学师资,可以由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本科或师范专科学校来培养,中学教师由师范学院本科培养,逐渐做到本硕连读的模式。教育学院要做到科研与教学结合、理论和实际结合,着重培养师范生教书育人的能力。这样,有层次、有步骤地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师范教育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教育学科及其组织形态都得到了发展与创新。师范院校的教育系、教育研究所升格为教育学院,少数重点师范大学成立了教育学部;综合大学成立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院,教育学科的组织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所有大学开设教育专业和师范大学开设所有专业,成为综合大学的趋势,反而弱化了师范教育的专业性。

教师教育应成为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培养师资是教育学院的首要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发文规定:中小学教师入职不再局限于师范院校,即师范院校高校毕业生不能自然拥有教师资格证,他们必须和其他学校毕业生一起去考取这一证书,给予了所有大学毕业生同等竞争机会,师范院校毕业生不再具备“特权”。这一政策使得师范院校惊呼“自己先天的优势不在了”。反观综合大学教育学科对此却无动于衷,认为培养教师是师范院校的责任,培养基础教育教师不符合学校使命,致使综合大学教育学科没有转型,体现了其对培养教育专业人才责任感的缺失。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撤销了该校的小语种专业,显示了让师范教育回归基础教育的决心。在基础教育的教学中,基本不会用到非洲语等小语种,师范大学开设这种专业毫无必要,也一点都不专业。这个工作应该留给外国语大学。

素质是硬道理

2016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公布了一组数据: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而其中,全国普通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计70万人,而在2014年,这个数字是61.78万人。目前,全国普通院校师范类在校生279万人,其中本科221万人、专科58万人。近300万的在校生规模,构成当前中国师范教育的主体。

2016年年初,教育部直属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5所师范类高校几乎百分百的毕业生都去了中小学校,不过这仅是各校的本科免费师范生,按国家政策,本科免费师范生毕业后须到中小学任教。总体上看,师范院校毕业生去往教育行业的比例是这样的:

从当前教师培养规模来看,每年几十万的师范毕业生,看起来数量充足,但真正到一线做老师,特别是成为有编有岗的老师的比例很小,有不少院校甚至低于10%,有观点认为,教师培养存在“虚假繁荣”。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研究所所长李琼认为:“当前,社会对教师的总体需求数量在减少,对教师的高质量要求在提高,而教师编制趋于饱和,教师队伍存在突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

也就是说,普通院校培养教师的数量超过了师范院校。

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北京大学无机化学、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2016年5月,人大附中公布的一份教师招聘公示名单上,16名拟聘用者的来源无一是师范类专业和高校。近两年北京另一所中学招聘的76人当中,有50多人为非师范专业毕业。非师范毕业生与师范毕业生“抢饭碗”的情况逐渐增多。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拥有法学、经济学、物理学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有着独特优势,他们具有更为开阔的专业思维,更吸引用人单位。近期的一项全国性教师培养机构的调研显示:近几年,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对教师的供给量基本持平,综合院校的培养量甚至有逐渐超过师范院校的趋势。

“对于我们教育局直属的高中学校来说,并不在意招聘的老师是来自综合类院校还是师范类院校,我们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山东省青岛市一位教育局人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中,是否师范类毕业生已无关紧要。

但是,综合大学的师范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城市就业。尤其是以建设“双一流”为目标的综合大学,其师范毕业生的名校背景,使得他或者去了大城市的中小学名校,或者去了非教育行业的就业热点行业,而城市中的普通学校和农村地区中小学,并不是综合大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

师范院校面临新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靠师范院校对教育起到支撑作用,这在偏远地区更为明显。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每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人。在甘孜州首府康定市回族小学担任英语教师的周艳表示:她的同学们大都走上了教师岗位,留在了甘孜州。4年前,她从四川民族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这所由原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改建的二本院校,为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甘孜州输送了大量教师。

在城市学校里实习的齐鲁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在实习的同时,也在为公务员考试做准备。她表示:“现在教师可是个热门职业,很多非师范类学生都在考教师资格证,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了,我得为自己多选条出路。”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一名女生觉得:师范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也没多大区别,在就业时并无优势。

根据教育部的《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总体上,我国小学教师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占41.6%,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层次达到了70.6%,高中教师已经实现了本科化,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97.3%。

具体分析这些数据发现:乡村教师群体主要来自师范院校毕业生。综合大学师范毕业生则很少到乡村学校从教。在一些山区学校,乡村教师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教师在这里干不久就走了,而通过特岗计划招过来的大学毕业生也留不住、待不久,剩下的多半还是当年的中师毕业生。

第7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后需要进入人才市场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人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比上年增长近5%;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空前的680万人。“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但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的增幅并不明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以上,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本科毕业生依然是用人单位需求的主要对象,但是,不同类别的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存在差异。科研机构和高校对硕、博士毕业生的需求较大,而一般企事业单位更倾向于录用本、专科毕业生。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和机械等学科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医学生作为高校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具有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学习时间长、学业任务重、专业目的性明确、职业倾向性具体、实践性强、临床实习时间长等特点。随着医学院校的迅速扩招,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

    2.江苏省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

    2.1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概况

    江苏省目前具有本科以上培养层次的高等医学院校主要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学院和扬州大学等九所。这九所高等医学院校中有三所独立设置,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徐州医学院,另外六所医学院都隶属于综合性大学;属于“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两所(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属于“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一所(苏州大学)。

    江苏省2010年医学类本科生招生人数为11812人,比上年增加472人,增幅约为4.2%;在校生人数为52918人,比上年增加815人,增幅约为1.6%;毕业生人数为11131人,比上年增加859人,增幅约为8.4%。[1]这些数据表明:我省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要想使高等医学教育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医学教育大省向医学教育强省转变,就必须优化高等医学就业结构。

    2.2江苏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现状

    就业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就业人口的构成状况。一般就业结构包括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结构等。影响就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就业政策,以及相应的投资结构、社会消费的趋势等。[2]笔者通过调查,收集了我省九所高等医学院校2008-2010这三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有关数据,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反映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的有效信息。

    2.2.1层次结构

    首先考察层次结构,这三年高等医学类毕业生分学历层次就业率统计如表1。从表中数据来看,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均在95%左右。博士毕业生2009年就业率为各学历层次中最高,说明社会对于最高学历层次医学类毕业生的青睐程度很大,需求旺盛;2008年就业率之所以仅为82.2%,可能与博士生中相当一部分为在职人员以及选择出国继续做研究的比例相对其他学科较大,从而未及时将就业数据上报有关,这种情况在后面的两年没有发生过,而且综合其他途径的信息,医学博士毕业生极少有未就业的情况。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略降的现象,即就业率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略有降低,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98.7%和97.7%的高值,这与其毕业生总量较少和专业定位紧跟就业单位实际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表1 2008—2010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2.2.2专业结构

    如表2所示,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为护理学类毕业生,最低的为法医学类毕业生。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呈逐年略减的趋势。医学院校所举办的非医学类专业规模呈现较为恒定的态势,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左右,处在相对稳定而且较高的水平。

    表2 2008—2010年不同专业就业情况统计表

    2.2.3地区结构

    通过对数据整理和分析,本研究发现,江苏省九所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区高度集中。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时优先选择留在江苏省内,其中在苏南就业的比例最高,占到总数的50%以上,其次是苏北和苏中,到西部就业的比例最低。

    表3 2008-2010年各地区就业分布情况统计表

    2.2.4性别结构

    通过表4可以看出,这三年中各年份女性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男性毕业生,并且,就业率的差值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这一方面反映出总体上医学类女生较男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好一些,更符合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对护理等女生占绝对多数专业的持续旺盛需求也推高了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

    表4 2008—2010年男女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2.2.5所有制结构

    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就业单位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单位性质则可以作为其就业质量的评判标准之一。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高等医学类毕业生进入医疗、科研、高校等事业单位的比例最高,三年均在60%左右;进入非公有制单位(以企业为主)所占比例位居其次,均在20%以上;选择升学出国的比例逐年升高,这一方面反映出毕业生渴望提升学历层次和优化知识结构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是新医改等宏观政策调控的外在表现。

    表5 2008-2010年毕业生各所有制类型就业分布统计表

    3.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优化建议

    通过上文对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实证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失衡主要是因为高等医学教育结构调整的步伐落后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由此,笔者对优化我省高等医学就业结构提出如下建议:

    3.1层次结构

    根据卫生部和江苏省卫生厅的统计资料,2010年江苏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4.17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7人),这与江苏省在全国的经济、教育发展地位不相符合。因此,我省首先应当逐步扩大医学院校的办学规模,增加医学类毕业生的数量。根据《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我省研究生层次的高等医学教育要注重培养质量的提升,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本科层次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体,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按照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我省应当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着力构建、发展“5+3”模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繁荣医药卫生事业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3.2专业结构

    首先应当大力发展全科医学专业,加快全科医生的培养。我省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加快培养高层次全科医生、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加强对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做好基层在职人员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以及继续医学教育四个方面做好工作。其次,要协调好中西医教育的发展。我省应当借实施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教育计划的契机,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改革。最后,要协调医学各学科专业的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加强护理、药学、卫生监督、康复治疗、生物医学工程等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对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推进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的建设。

    3.3地区结构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省高等医学教育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调整地区结构的建议是:在学科增设、办学规模扩大和高校扩建等方面,有关政策应向苏中、苏北地区倾斜;以省属重点医学院校为依托,在苏中、苏北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建立本科二级学院;苏中、苏北地区医学院校要充分挖掘自身办学潜力,注重培养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的实用型、技术型医疗卫生人才;加强对医学生就业思想教育,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

    3.4性别结构

    从宏观上看,女性医学生较之男性具有学习态度端正、理论知识掌握扎实、语言表达力强等特点,另外,女生对于工作及工资的预期相对较低,往往能够在毕业前后抓住机会,快速就业。因此,医学院校的男生要端正专业思想,勤奋刻苦,在上学期间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毕业之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各大医院的医学专家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女生在上学期间要更加注重临床诊疗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8篇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专业认同”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积极地职业认同是教育发展的前进动力,也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依据。在义务教育普及的同时,学前教育专业成为未来幼师队伍的主体,他们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职业选择,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此调查对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有借鉴意义,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认同水准得以提高,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师资力量得以提升。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学生报考情况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长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形成问卷,具体内容包括学生的高考志愿报考情况、入学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目前对该专业的态度、毕业就业去向等几个方面。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每年级25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参与调查的100个学生中,第一志愿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情况如下:一年级学生9人,占36%;二年级7人,占28%;三年级8人,占32%,四年级5人,占20%。从数量上看,第一志愿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数较少。一年级的学生人数较其他年级有所增加。

(二)学生入学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

在刚入学时,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各有不同,从整体上来看,以了解为主,占67%,与其他年级相比,一年级了解的相对较多,更好的了解所学专业,相对更有可能认同他们的专业。

(三)学生入学后专业态度的转变

通过对学生目前专业态度的调查,结合入学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将学生的专业态度转变归纳为如下几种:从迷茫-积极-消极-感兴趣过渡,从迷茫-积极-消极-迷茫过渡;从迷茫-积极-消极-不感兴趣过渡。截止到调查结束为止,大四年级学生中,有16人对学前教育专业感兴趣,占本年级总人数的比例为64%,三年级学生中,14人对学前教育专业感兴趣,占本年级总人数的56%,二年级19人,占本年级总人数的比例为76%,一年级学生中,20人对学前教育专业感兴趣,占本年级总人数的比例为80%。从数据显示来看,受就业情况、个人实际情况等因素作用,对学前教育专业以积极—感兴趣模式的学生比例为69%,占据大多数。但是以上各因素之间的冲突又导致学生迷茫,比如有些同学喜欢学前教育专业但他们非常担心以后的就业问题;有些同学认为该专业虽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又无法接受它的低收入;有些同学喜欢艺术课程但却缺乏基础,不知如何着手去学习。

(四)学前教育本科生毕业就业意向

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该学生就业意向总体倾向于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本身及其相关工作,占总人数的比例为73.1%,这个数据说明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们对学前教育专业有了较深厚的专业情感,愿意更多的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有意向去幼儿园工作的学生主要原因是:自己喜欢幼儿,希望学以致用。但是他们选择去幼儿园是有条件的,前提多数都选择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且不甘于长期做幼儿教师,只是想先积累经验,为将来进一步发展做准备。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第一志愿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多数是因为在此之前对学前教育专业了解很少甚至没有听说过,但一年级报考第一志愿的人数有所增加,说明人们开始对学前教育有所关注和重视。

2、学生对专业的态度转变过程的九种模式中,积极感兴趣、迷茫感兴趣这两种模式下的人数占多数,说明随着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不断加深,对专业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3、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形式,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就业形式乐观,毕业后愿意从事本专业及其相关的工作。但是,仍然还是有许多学生表示不愿意到幼儿园工作,主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工资待遇差、工作强度大、劳动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等,当然也有同学提到自身的问题,认为自己性格不适合,技能技巧差并不适合从事学前教育行业。

4、当前多数本科生对毕业后的走向有着较为理性的认识,认为本科生到幼儿园任教并非大材小用。但是,对于幼儿园的性质的选择,多数学生因为考虑到工作稳定、工资有保障,比较倾向于在公立幼儿园工作。同时对于私立幼儿园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5、另外,个人的自身条件,幼儿教师的工作现状和以往的就业情况等是影响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态度的重要因素。

(二)建议

1、相关部门应该适度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力度,以此来增强学前教育相关职业的吸引力

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却不愿意从事幼儿园教师这样的职业,其原因主要是,幼儿教师劳动强度大、待遇低、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学前教育投资力度,制订严格的幼儿园教师的待遇标准,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来保证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待遇。

2、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准确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教师教育体系不断由三级向二级过渡,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从培养目标着手,实现毕业生就业方向的转变,可以研究从培养幼儿师范的师资转变为直接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观念与技巧并重、学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培养应用型学前教育专门人才,全力打造既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又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的高等应用型准幼儿教师。

3.教师应合理引导,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是建立专业情感的基础

教师应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社会适应问题相结合来进行教学活动,适当开展一些职业选择和就业方向的指导性课程。可以从学生入学初期就深入去了解学生的就业能力,并多关心本行业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潮流,以此来提高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

4、提高用人单位的专业概念

第9篇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情况进行了探讨性的研宄,初步得出结论:(1)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有虚高现象;(2)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自身能力培养不足;(3)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实践以及实习机会不足导致毕业生的专业素养,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4)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对本省中小学需求体育人才的专项预测较准确;(5)当前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高于现实。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就业 就业准备

大学生就业问题乃当今我国社会最热点问题之一。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学府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应届毕业生总数从2002年的145万发展到2012年的680万加上往年未就业以及失业大学生毕业生数累计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大学毕业生逛待解决就业难题。据麦可思研宄院(MyCOS Institute)、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及《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体育教育专业己然连续四年成为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前10之一。在全国人民都注重体育的大背景下,作为体育专业人才的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景如此不堪,现阶段了解社会需求,探求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深层次原因,健全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调整专业设置等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新的研究课题。

一、湖南省体育专业的就业状况

高校的一再扩招,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学生数也逐年提高的事实无须再强调,然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情况值得关注。反映了所调查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2008年-2012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情况,然而笔者经过专家访谈以及学生访谈了解到湖南省各大高校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数据中存在虚高的现象。高校近五届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均超过90% (含考研率),其中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2Q11年、2012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由此笔者从数据上分析有三点得出:其一,湖南省各大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及就业指导等工作落实非常好,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二,湖南省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量极大;市场需求始终是毕业生就业的主导风向标。体育教育专业己然连续四年被划为“红牌”专业,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前景堪忧。对此笔者走访以及电话或网络联系了部分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及教师发现,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所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存在虚高现象。笔者分析总结就业率数据虚高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一,湖南省高校为了响应近几年出台了关于高校招生数与毕业生就业率相挂钩的政策,从数据上提高就业率的专业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增加招生数量,扩大办学规模。继而放松了对毕业生就业统计情况的审核,甚至部分高校有只要毕业生出具工作落实证明并可领取补助费的不成文规定;二,毕业生为了应付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获得学校的“就业补助费”,直接从实习单位或相熟的公司等就业证明函甚至私造假章开具证明;三,为了方便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有偿为高校以及毕业生提供就业证明的空壳公司应运而生,为真实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增加了难度。

二、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情况

(一)就业信息来源

毕业生在获取就业信息时最主要的途径为“上网查询”,至此原因主要是因为,现今高校网络覆盖率基本上达到了90%以上,而网络作为信息的重要传播载体,有着更新快,花费少等优势条件。然而随着我国网络建设的越来越完善,相应的网络诈骗也应运而生,近年因此受害的大学毕业生不在少数。访谈过程中也发现,很多毕业生面对海量的选择时候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机会有时就这样在自己茫然选择时候错过了。排在第二位的是“校园招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高校都趋向于综合型大学发展,高校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校园招聘会必将成为广大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由表中可以看出,选择所占比例仅占36.27%,这从直观上说明了湖南省高校与社会用人单位联系不够紧密,所举办的“校园招聘会”效果不佳。“父母”这一选项排在了第三位,笔者认为当今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还是相当严重的,然而现实社会中,有家庭背景关系的较父母人脉关系不广的的确是容易就业的多。“同学”这一选项被排在了第四位,笔者认为同学之间互享信息的途径无疑是同学之情的表现,但同时同学也是竞争对手,且经过口头传达在同学处得到的信息大都会较最新信息要晚。

(二)就业过程中看重因素和苦恼因素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相对比较集中,性别之间差别不是非常的明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主要看重的因素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工资与福利待遇”、“单位所在地区”“专业是否对口”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5.14%、46.83%、38.03%。除此之外“升迁机会”与“父母的意愿”也占有了很大的比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快速增长,金钱对人们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如今的高校毕业生主要都带着功利的思想去寻找一份工作,笔者分析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钱才有地位”的思想充斥整个社会,如今的校园较以前更加开放,与社会接触的更多,自然也就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其二,虽经济发展得很是迅猛,然而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日趋增大,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作为高知识分子,本身从思想上定位就要比一般人高,在如今“以金钱衡量一切”的主流趋势下,作为大学毕业生自然也就想得到更多的金钱。

苦恼因素来看,“运动能力较差”选项的选择所占百分数为59. 51%,高居榜首,作为体育教育专业院系培养出来的专门性人才,运动技能竟然成为了毕业生在就业时的主要苦恼因素。虽然全国性扩招会导致生源质量减弱,然而四年的大学生涯中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足以解决运动技能差的问题,可现实却不尽人意,经走访湖南省部分中小学教研组的组长得知,对新进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满意度都不是很高。

(三)期望薪资待遇情况

对于每一位大学毕业生而言参加工作最主要目的只有两点: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发展潜力,由表5可以看出“1501-2000元”、“2001-2500元”、“2501-3000元”以及“3000元以上”这几个选项的选择率较高,其中选择“2501-3000元”选项所占百分比为25. 70%排名第一位,由此可见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工资待遇的理想要求着实比较高,然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活成本的提高也迫使毕业生们对工资的渴求日益增加,这样的变化也是无可厚非的。

(四)期望就业地区

期望就业地区去向情况一览表可以看出,有46.83%的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期望去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工作就业,41.55%的毕业生理想工作地为非省会的城市,期望去乡镇或农村的毕业生仅占7.04%,没有人考虑出国寻找机会。由此可见毕业生都趋向于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寻找工作,不愿意去往农村或乡镇工作,这也一度造成市区工作竞争激烈,乡镇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紧缺的现象。

(五)期望的就业单位

有了期望的就业单位也就有了为之奋斗努力的目标,教育教学部门,公务员以及研究生为当前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期望就业单位。选择的百分比分别为:33.45%,25.70%,14.39%,“体育产业部门”的选择率为13. 73%,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占8.10%,=2.11%的学生选择进入“企业”工作,期望进入“街道社区”工作的学生仅占1.76%。由此可见,仍有大部分的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保留着历史的痕迹,认为做教师,公务员,拥有高学历才是王道,追求一种稳定的工作或者是因为迫于逃避寻找工作的压力继续在学业上深造。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造成了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局面。随着市场需求人才的类型转变,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社区群众体育事业的有效开展,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的前景是很好的。作为体育专业人才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们不应如此保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工作事业,勇敢的去创业,走进社区,将发展基层的体育事业为己任。

三、影响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有很多,笔者暂且从毕业生自身,高校培养与就业指导,湖南省体育教师市场需求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自身培养不足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调查表明仅有30%的毕业生自主参加过职业资格培训考核,18.32%的毕业生正在攻读其他专业学位,由此可见在自身能力的培养方面,当前的毕业生的重视程度严重不够。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该如何挖掘体育专业特有的优势能力是当今后体育教育专业深思及研宄的对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势在必行。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认识不足

有38.03%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入学动机为“上学拿文凭”,32.39%“爱好体育”,13.18%“就业渠道广”。在本科院校中,体育专业在高考时对文化课的要求低于同院校其他专业100多分,这无疑给了文化课不理想,考取本科院校机会嫩茫的高中生上本科的希望。为了上大学,为了读本科选择了体育专业,然而体育专业的就业形势情况对于高中生的学生们还是很遥远。据访谈了解到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都是稀里糊涂的为了上大学就进了大学,对于将来的就业根本不了解。调查结果现实有69.72%的大学生了解一些”,21.83%的大学生“一直关注,很清楚”,甚至有24位应届毕业生对此“没概念”。

参考文献:

[1] 卢佼.全球背景下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及对策之研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15.

第10篇

一、高职教育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基本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夕,综合运用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总结、设计、制作、展示的重要实践课程。它一方面体现了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之前各教学环节的深化和检验,同时也反映出学校的培养宗旨和教学现状。因此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综合地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三年的教学成果。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满足区域发展的一线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课程是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而设置的。从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上看,可分为前期的设计构思阶段、工艺制作阶段和后期展示阶段。前期的设计构思阶段是学生创作实践的过程,教学时会更注重开掘学生的创作潜能,启迪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服装设计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服装结构设计及工艺制作的实践技能。只有将设计构思进行物化才能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才能进行展示。展示阶段是学生通过以服装表演的形式或展览的形式向参观者全面展示自己的学识与能力,人们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与学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做出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综合全面地考察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艺术创造和专业技术操作上的能力。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是定位于体现学生素质的综合课程。

二、高职教育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由于国务院两度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目标,使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也由最初的延续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模式而逐步形成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教育模式。经过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探索,对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也有了新的认识,并进行了划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不是普通高等教育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而是“技能专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上,与企业和职业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课程设置也越来越贴近社会需求。以职业岗位需求来确定课程,已成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虽然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在教学和课程设置上已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专业建设上也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在毕业设计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仍出现了与教学宗旨偏离的现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也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服装毕业设计课程在教学安排上一般分为;采风阶段(收集素材)、设计构思阶段(整理素材、查阅资料、确定设计主题、画出效果图)、结构设计及工艺制作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构思的物化,举办毕业设计作品的展示与表演,接受教师的评审以及嘉宾的意见和建议等。因此教师与学生们为了能在服装的展示及表演中得到领导的认可嘉宾的好评,在服装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作品以追求舞台上的表演气氛和效果为重点,一切围绕此重点开展课程上的教与学。在服装设计的构思上,过分注重创意设计,在服装的表现形式上,过分突出新、奇、特,而在服装的工艺制作上却粗糙有余精细不足。这种一味地追求服装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忽略服装的实用功能,忽略服装工艺制作,使服装毕业设计作品出现了“只可远观,不可近看”,华而不实的局面。这种脱离现实生活,忽略对学生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现状,偏离了服装设计专业培养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也使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定位出现了模糊。这种现象势必影响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其教学结果势必影响到学生与企业的接轨,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最终也会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服装专业的发展。

三、校企结合是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改革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是学生综合运用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总结、设计、制作、展示的重要实践课程。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内容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掌握的技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的服装毕业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找出一种能够适合服装专业人才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现在很多的国外艺术院校实行的是院企合作教学,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企业给的相关项目来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这种教育模式对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设置有着启示性的作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根据企业要求做毕业设计。学生在与企业亲密接触中,能够了解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的运做程序,享受到企业提供的信息资源、材料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不论学生的设计作品是否被企业采用,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学习与实践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学生也不再是只追求服装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舞台上的表演气氛,而是能够在服装的设计中将创意设计与实用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设计的产品既时尚又有新意,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身体需求。同时也能使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中出现的与教学宗旨相偏离的现象得到有效的纠正。学生还可以在企业直接上岗,无须再培训。总之,实施院企结合模式,把学生送到企业做毕业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走之路。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过度

作者简介:周姝彤(1988-),女,河南信阳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118-03

自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不断创造出新的毕业生数量,2008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559万人、611万人和620万人,到2011年增加到660万人。巨大的毕业生人数,庞大的高学历毕业生就业人口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格局,同样也深深的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示出不明朗的前景,就业压力呈现出上升的走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善就业结构”。因此,面对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引起的种种问题,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缘故,大多数国内研究主要是从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三个方面来解释。供给总量上的压力在转型时期相对存在,造成的原因是高校短期之内的扩招;摩擦性失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是直接的,是间接的,是可以通过改进就业中介、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指引而得到有效延缓的;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中心问题是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也是目前深层次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及其主要原因

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目前现有的工作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称之为结构性失业。当前存在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别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资薪酬较高,工作环境良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光明的发展方向,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没有较高的社会保障,工作环境相比较差,离职辞职率高,薪酬待遇不好,在社会中地位比较低下。因此,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主要奔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受关注程度较低,很少有大学生愿意涌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并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术能力低于主要劳动力市场,长期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会造成技能增长缓慢或者减退。当前大学生看重薪酬待遇的同时,也注重所工作的岗位是否能提升在社会中的地位,希望工作岗位能够满足心理自我实现的需求,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是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所追求的需求,因此有些大学生宁愿选择在家中待业,也不愿加入到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可见,造成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1.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高等学校扩招之前由于高等教育的供给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像大学生这种高学历、高质量、高层次人才非常稀少,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并不十分突出。但伴随近几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再加上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人才就业市场上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并成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难题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相对的落后迟延,如果高等教育改革无法较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那么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就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产生毕业生与市场脱节,就会导致人才市场上供需双方结构性矛盾突显,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产生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总体看来,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教育类别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挤占”效应非常明显,专科生的工作岗位被本科生挤占,本科生的工作岗位又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挤占,这种同质化的竞争使得我国的人才市场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识别功能大大降低。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整体形势下,势必造成人才的过度浪费和高消费,同时还会造成教育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从社会人力资源分布的现状来看,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最多,专科毕业生普遍缺乏竞争力。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高职高专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8.1%。总体看来,我国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本科毕业生基本达到供需平衡,而专科毕业生却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境地。我国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中,无论本科岗位还是专科岗位域,本科毕业生都比专科生有明显竞争优势,这种高等教育层次性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2)高等教育能级结构失衡。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其特点是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通常在15%以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逐步向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模式过渡,但是在这个普及过程中,职业教育并未得到相应的扩大,更多的注意力被放在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上。而大学生的就业和薪酬期望往往会受到这种不合理结构的误导,更多的大学生盲目认为所谓的“高层次”就意味着“高薪酬”,造成毕业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失衡。实际上,一个国家的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共同承担着这个国家的劳动力供给。目前,一方面,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但是对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却过于单一,并未根据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来培养相应的人才,而一味培养了过剩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则发展缓慢,致使劳动力市场上的高级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合理的高等教育能级结构能促使高校合理定位,在人才培养上更加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但很多高校办学模式单一,盲目追求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致使大学生难以做到“术业有专攻”,整体竞争力普遍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

2.劳动力市场分割引致的结构性失业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诸多发展不平衡和分割问题会直接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这些不平衡和分割包括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以及各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之间的分割。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广泛的大学生就业的区域性流动,更多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某些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扎堆现象,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导致某些热门的外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等更是存在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近乎苛刻的地步,面对人满为患的求职大军,众多毕业生遭遇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职瓶颈;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则是求贤若渴,人才匮乏的境地,一些小型企业和乡镇部门紧缩腰带为吸引人才提供的优厚待遇经常无人问津,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面对暂时失业也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就业。调查表明,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32.3%和32.3%。最能吸引毕业生就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其中深圳则是吸收流动本科毕业生最多的城市。实际上,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劳动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原本就是城市高于乡镇,东部高于中西部,但是更多的大学生涌入发达地区就业就更加加剧了人才资源分布的地域性不平衡和城乡的不平衡。而且这种现象造成众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重。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状况会造成中西部等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与产出的严重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不能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做贡献,势必会影响社会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导致这些地域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继续拉大。

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企业及部门的人才供应日趋饱和,劳动力市场的雇主们对应聘者的学历和素质要求也在日益变高。某些原本专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被要求必须由本科生来完成,原本某些本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被要求必须由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来完成,这种现象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费和过度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毕业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起薪被大大降低,还出现个别零薪酬就业的现象。由于人才供给已经出现饱和,以及竞争性人才市场的存在,致使不少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刻意压低大学生工资水平,使劳动力市场人才价格严重失实。这种现象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热门部门和企业及高薪酬的单位对大学里的专业设置和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以及人才的供过于求状况对于高校培养人才模式和大学生对于专业选择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中心化也对人才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保障设施使大学生更愿意追求城市生活,无论是从收入状况还是从得到教育回报以及培养后代的角度来考虑,在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始终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3.教育过度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教育过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上看,教育过度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教育过度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储量超过了现有职业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受教育人口的失业率比较高、受教育人口就业不充分,或者学非所用,以及受教育人口要从事比自己学历层次低的工作等几个基本特征。在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教育过度的视角审视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结构性失衡尤为突出。

(1)学科专业结构失衡。在不断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被誉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堡垒”。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专业设置不仅重复,而且口径狭窄,从而直接导致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差,造成专业出口上的教育过度。从就业市场看,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某些专业供大于求,某些专业供不应求。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是工科93.3%,最低的是法学86.7%。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的92.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的79.1%。同时经贸和IT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而且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所处岗位的需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学科结构和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匹配。

(2)技能结构性失业。从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所学专业或是所拥有的相关技能与职业相匹配的概率越来越小。实质上,这种情况就是毕业出口上的教育过度的表现。其主要在于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国外学者将可就业能力界定为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7个国家把提高国民可就业能力放在国家政策关注点的首位,将可就业技能的培养作为国家战略。当前,我国政府和高校对毕业生可就业能力培养的认识有待提高,高校学科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对行业职业概念模糊,尤其缺乏对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很多毕业生对求职缺乏信心,难免屡遭失败。

二、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治理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形形的,不同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方面,各高校应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增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引导高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首先,政府应当引导高校明确立校之本,寻找自己的特色。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分析,高校专业设置的模式基础是高校自身的特色与禀赋,关键在于自身的定位及相互间的竞争。政府可以在这个方向对高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应当摒弃那种只看重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应当更加认识到高等教育普及到大众的丰富内涵而非表面意义。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局出发,以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基础,再结合高校自身培育人才的模式与理念来对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高校能够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人才市场就业供需失衡的根本措施。其次,政府应当强化引导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就业,完善相关补偿体制以鼓励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就业,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规范人才市场的秩序,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平台,保证人才支援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再次,扩大高校对专业设置的自。2002年,教育部授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六所大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这是增强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关键举措。实际上,西方国家不少大学的专业设置权是下放给教授的,教授可以通过向学校申请设立某个专业。但是如果该专业或课程不适应市场的需要,或很少有学生选修,就会被淘汰。相比而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自较小,限制了高校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对培养应用型、操作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如果政府能更多地将专业设置自下放给学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程度将会大大降低,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率也会得到提高。

2.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应当具备更加多样化的结构、更加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更加先进开放的办学体制。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体系应当具备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培养人才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不同条件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优化应当更加紧密地联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要做到这些需要社会各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的密切配合,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有充分的市场需求意识,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要对人才需求提出更为清晰地表达,各部门和企业要有更为合理有效的用人规划,职业资格标准认证要更加符合现实和规范且要具备更高的效能。例如在美国,职业分析得到社会相关行业组织及劳工部的密切关注,对各行各业的用工需求、岗位描述、职业特征、雇员特征及任职经历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及阐述,并通过美国职业信息网对社会以规范人才市场并使之良性发展。我国的政府,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等也要高度重视职业认证这项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科学层次分明的职业认证体系,并通过市场需求向高校传递人才需求的信号,使之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积极推进高校创业教育

当前,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专业不对口和缺乏相关技能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外,大学生自身过高的职业期望与社会总体的人才饱和现实不相符也是另一大重要原因。因此,大学生要及时转变观念,消除那种一个职业定终身的错误观念,树立“锻炼为先,成长为重”的想法,丰富自己的内涵,做到更加了解社会,强化本领。与此同时,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创业是就业的高级形式,同时还创造一定数量岗位,带动就业。因此,鼓励创业,对创业进行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已是世界各国治理失业的共识。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加强创业教育,制定一系列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当务之急。首先要重点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同时还应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假期兼职,为就业做好技能和经验储备。

参考文献:

[1]王霆,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9,(1).

[2]费菊瑛,任条娟.高校扩招中的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3]麦克思研究院.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8-76.

第12篇

一、常见问题解答

问:高职高专教育实行什么样的管理体制?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高职高专教育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省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招生能力、就业状况等综合情况,确定年度招生计划、招生办法、专业设置、收费标准和户籍管理,颁发学历证书,指导毕业生就业,确定生均教育事业费的补贴标准等,并同时负有保证教育质量、规范办学秩序和改善办学条件等职责。

国家主要负责高职高专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制订基本统一的质量标准、管理办法,编制年度指导性计划,并进行监督检查。

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和承办学校有哪些?

答:高等职业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机制、多种模式的原则办学。现阶段,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有: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等。

问: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怎样确定的?

答: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由承办学校自行确定,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

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情况如何?

答: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同时,许多学校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使学生毕业时能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在校学生的管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问: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为几年?

答: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二至三年,管理类专业一般为两年、工科类专业一般为三年,非全日制的修业年限适当延长。以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为培养对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问:对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收费,国家有何规定?

答: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收费标准,均由各地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及物价因素自行确定。

问:怎样获得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证书?

答: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修完专业所规定的课程、且考试合格者,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证书,并与普通大专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怎么确定的?

答:职业技术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逐步“上移”,这是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总趋势。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在大专层次。

问: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答: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与其他普通高校毕业生一样不包分配,实行学校推荐、自主择业。教育部已经发文,本专科毕业生将不再发《毕业派遣证》,而代之以《就业报到证》。就业后可以当干部,也可以当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有关政策确定。

问:高职毕业生要接受继续教育有哪些途径?

答: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可以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报考本科(专升本)、研究生教育,继续深造。

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1、类型特征鲜明:技术类普遍抢手,文科类竞争激烈。从2003、2004年开始,作为高级基础技术人员的主要培养基地――高职院校的机械、电子、数控、精密机床等与制造业相关的专科毕业生,受到了全国各地用人单位的争抢,就业形势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以宁波高职高专模具加工类专业毕业生的薪酬为例,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就业工资起点一般在2000元左右,一年后其工资标准将达到3000元。人事部全国人才市场的统计表明,营销、计算机、金融等人才需求大户继续保持长盛不衰的吸纳力,而秘书与办公室管理、人力资源、财务人员、销售等职业供求矛盾突出,求职者竞争激烈。文科类毕业生大部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改行者居多。

2、整体走势明朗:非国有企业成为就业主渠道。 根据资料统计,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我国城镇就业总规模的75%左右。外资企业、中小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走向看,大多数毕业生走向了三资企业、中小企业等非国有企业。浙江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而其民营企业占据大半江山。随着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走势看好,毕业生到非公有企业就业的人数不断增长。

3、社会认可“双证”:持证上岗,就业不愁。根据调查反馈,在被调查的110个专业中,实施“双证书”制度的专业覆盖率为70.91%,就业率排名前10位的专业全部实施了“双证书”制度。福建省2004年起在各类职业院校中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山东省从2005年起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4、难度初见缓解:高职高专就业率赶上本科。从有关省份的毕业生就业信息中得知,毕业生就业率“高职赶上本科”、“高职超过本科”的报道一再出现。

5、产学途径趋畅:订单培养渐成强势。近几年就业压力大、就业规模大、增幅比例大的客观条件下,高职高专教育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其重要原因就是产学结合的办学途径进一步畅通。在高职高专毕业生正式进入人才市场之前,已有一部分毕业生被学校与有关企业合作实施的“订单教育”所接收。“订单培养”由南到北,全面开花:数量逐渐增大;专业覆盖面逐步加宽;时间开始前移,即由过去二、三年级移至一年级或在招生时即订单;特点突出,技术含量高、应用性强的“订单”教育(工科类订单数量遥遥领先)更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