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5 23:3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械设计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械设计制造是综合多学科的一门专业技术,由于在毕业设计当中,也会运用到多学科的知识,因此也会存在很多问题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同,对此,这就需要学生要有创新精神,从选题到框架形成都应具有创新性,而学生的表现意识并不强烈,只是停留在基础阶段,知难而退占主导思想。(四)我们都知道,该专业的重要性就在于实践,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由于这项专业没有安排较强的实践,所以在做毕业设计时也是较为空泛的,没有创新,没有实践,对此,并不能给学生进行良好的指导意义,这方面的缺憾是非常明显的。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方法措施
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要在该专业当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对此,我们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首学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毕业设计当中,不能以应付了事,其次,要注重课堂效率,确保教学质量,留有充分的时间来做毕业设计工作,掌握好难易程度,调整好实践的计划,对此,我们用几方面来更为详细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
(一)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基础技能,这是学校培养的重要目标,学生的基本功主要表现了对专业修养的重要水准,只有掌握好基本功才能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并且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自如的实践,所以,学生只有充分的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给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但可以推动该专业的知识力量,还可以提高专业发展,但在这其中也会存在很多不良的因素,比如:我们要提倡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处理,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却抛弃了传统手工绘图的锻炼,缺乏技术性,从而导致机械设计制图的要求不够规范,也不够明确,对此,我们必须要提高学生基本功技术的培养。
(二)在当前形势下,一般毕业设计都是由老师拟定方向,由学生进行选题,在这种方法当中存在很多优点,由于老师对这项专业是较为了解熟悉的,并且可以良好的掌握难易程度和工作效率,对此,可以给学生提供专业性的意见,然而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能全面的调动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的创造积极性,因此,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拟选题,再由老师进行审定,通过在拟题时,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进而也让老师更为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方向,找到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创新与独立思考的主观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等。
(三)作为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去企业锻炼实践完成毕业设计。由于在该专业领域当中主要是技术,因此,必须要注重行业的背景要求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由于在企业工作当中,可以良好的把选题与实际生产相结合进行,通过在实践过程当中,找出毕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在深入接触企业氛围时,也提升了他们的适应性,与企业达到了一个双赢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毕业设计的质量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怎样可以提高控制设计质量以及怎样进行有效的提高,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毕业设计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不仅是对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考核,也是解决未来工作当中实际应用的一个能力体现和重要手段,所以,毕业设计则是较为基础的知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牛金霞 王英 单位: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针对机械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课程中增加虚拟改错环节,并针对虚拟改错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实践。教学实践表明:此环节的教学效果良好,提高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虚拟改错;教学改革
21世纪,我国进入了知识经济、技术经济的时代,而知识技术经济致胜的法宝是人才。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巩固其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是培养人才能力、提高人才质量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应该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吸收与掌握运用作为实践类课程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工作中游刃有余、手到拈来[1]。“机械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是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针对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是对学院现有的典型包装机械(颗粒包装机、苹果制瓣机、安瓶灌装机等)进行工艺流程分析、功能原理分析、传动系统以及执行系统分析,并由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绘制不同设备中不同功能部件的功能结构图、执行机构简图、传动系统图以及执行系统循环图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2]。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验效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机械设计专业综合实验”中增加虚拟改错实验环节,本文主要介绍在“机械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虚拟改错实验环节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传统实验手段,采用虚拟实验方式,是实验教学的突破性尝试与创新[3]。
一、机械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现状
由于学生实践经验比较欠缺,对大部分机械结构及设计理念还都停留在理论环节。通过本门实验课程,虽然对实际设备有了一定了解,但由于包装机械非标件相对较多,而且结构较复杂,学生在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上仍有欠缺,只对设备有大体的了解,不能把握其设计理念的精髓,往往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很难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效联系起来,缺乏应用理论联系实践、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机械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虚拟改错环节的教学实践过程
首先,为了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的工作方法,又能够充分调动各位组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导教师先将学生分为2~3人一组,根据每组学生的综合水平给定一个包装机械常用执行机构或传动机构的三维案例模型,每个案例模型中设置一些学生设计时经常出现的典型错误与问题,如图1、图2所示,问题主要涵盖安装问题、设计问题以及工艺流程问题等。然后,指导教师组织各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并运用“机械设计专业综合实验”之前课程对包装机工艺流程及功能原理等的分析理解,加之本科阶段理论课、专业课所学知识,找出案例模型中不合理的地方,同时讨论说明存在的问题,以及会对设备带来哪些不良后果,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什么样不良影响。如图3所示实验前提供的模型,两个轴承紧贴,轴向间隔过小不利于滚轮传动,同时轴端螺纹孔没有钻头锥角,工艺不合理。学生
通过课堂学习讨论,将模型中不合理之处进行了调整改进,如图4所示。最后,各组学生将得出的最终结论整理成书面报告的形式交由指导教师检查,指导教师对其错误描述是否准确,改进方案是否合理,改进措施是否可行等方面进行考察。检查合格后,由学生整理并提交书面实验报告。对于专业能力较强,知识点掌握比较扎实以及对三维仿真模型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额外让他们运用自己提出的改进措施对三维模型进行修改并进行运动虚拟仿真,看改进后系统性能是否得到改善,合理性是否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兴趣驱动、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三、“机械设计专业综合实验”虚拟改错环节教学过程中所把握的要点
由于“机械设计专业综合实验”对机设专业大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以及我校“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以下两点:
(一)引导为主,把控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一原则。指导教师对学生以启发引导为主,采用循序渐进的阶梯式教育方法,让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并根据各组学生的能力和进展情况,把要求逐步提高,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案对案例模型中的问题进行修改,然后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使理论得到升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虽然学生针对错误问题提出的改进方案和措施全部合理,但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不够深入全面,比如当传动中使用带传动时,学生往往只是笼统地说成带传动,而对带的种类、参数等少有提及,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对这些设计细节进行把控,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点理解吃透;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的缜密性和全面性。
(二)实验案例更新要与时俱进在虚拟改错实验中的错误设置要尽可能多地贴近生产实际,使错误的设置不是凭空想象照本宣科,而是紧随科技更新换代的脚步,将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到课程案例中,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触、理解以及吸收这些新的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通过与传统设计的对比,找到创新点,更好地把握机械行业的发展与创新方向。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以后工作中打下良好基础,达到与时俱进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虚拟改错环节的特色与创新
(一)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虚拟改错实验环节的错误案例除了取材于生产实际,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历届学生在专业课程设计和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问题,比如系统传动比分配不合理、设计时不考虑安装是否便捷以及传动路线设计繁琐等问题,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通过改进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其自身专业素养以及工作能力,进而指导工程实践,为他们提前打好预防针,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将多媒体融入到实验课程中现今已经十分普遍,但大多只利用了绘图软件的二维功能,充当了画板和丁字尺的用途。虚拟改错环节在使用二维工程图的同时,运用三维绘图软件的建模及装配功能,使之成为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之间的纽带,加深学生对机械系统设计这一抽象化过程的形象化理解与整体把握,如图5所示。改善了传统的实物分析改错过程受诸多因素制约现实教学中很难实现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由于三维模型可视化程度高、形象直观、设计改进效率高,与传统方式相比,三维模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及个人能力。
五、结束语
通过虚拟改错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还能在下学期毕业设计环节中减少设计错误,提高设计质量,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工程意识,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濮良贵.机械设计:9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12.
[2]朱龙根.机械系统设计: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6-42.
摘要:介绍机械设计课程群组优化的创新思想,采用“纲要信号网络”的教学方法,对机械设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增强了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群组;优化;改革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对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专业技术的需求,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已普遍掀起了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中不仅应该加强人文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不断将新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吸收到专业建设中来,立足院校办学特色,对传统的课程设置合理地进行群组优化,探索、选择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对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对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机械类(对口)专业
机械设计课程群组的构成及现状
教学型本科院校中承办的高职类生源的本科教育以“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紧密地依靠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突出实践能力的职业本色。在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中,机械设计课程群组由金属工艺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公差与配合等课程组成,各部分内容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相互独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内容交叉、知识点衔接不紧密等问题。鉴于课程知识需求,教师对知识点滞后部分的处理,大多采取蜻蜓点水式的介绍,致使高职类生源学生感觉内容繁冗、思路不连贯、理解不透彻,学习效果较差。在机械类专业主干学科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局部、轻综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机械设计课程作为机械零件结构设计和强度、刚度设计的综合学科,紧密地与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课程相联系。由于课程传统框架的制约和授课学时的限制,课程的改革只能是局部的,往往造成机械设计实训环节内容单一,涉及诸多交叉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问题暴露无遗,尤其突出的是与精度设计内容有关的知识运用,学生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缺乏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作品中几乎看不到机器整体协调性较强的精度设计思想和工程设计创新意识,达不到设计目的,更没有余力充分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来提高设计能力和效率,使机械设计教学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强调个性发挥、提高职业技能的人才目标发展趋势下,在课时不断压缩的现实条件下,要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改革思想与对策已势在必行。
课程群组优化改革的探讨
(一)课程改革优化的原则
本课程群组的改革,适应国家的教育政策,符合我院教学型大学的定位与发展规划,适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对口)专业面向环渤海及京津唐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本专业机械设计课程群组优化侧重《机械设计》及《公差与配合》课程整合研究,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突破人为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模式,更加强调知识点的内在衔接与联系,在保证教学大纲实施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的同时,达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真正培养出本科层次的专业对口的应用型人才。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法研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竞争意识,不断丰富教学改革成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群组优化思想
机械设计课程群组优化,即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对口)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有关机械设计的核心内容为线索,以机器中典型零部件为载体,从零部件功能要求出发,着重研究《机械设计》及《公差与配合》课程的教学大纲,打破课程内容界线,重新精炼课程群组交叉内容,、确定各章节的教学时数与顺序,采用著名的“纲要信号网络法”,把典型零部件的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强度设计、刚度设计及精度设计作为纲要,具体设计方法为信号,将《机械设计》课程的图表、系数、符号、公式及《公差与配合》课程的几何量(尺寸、形状、位置、表面粗糙度等参数)公差与检测内容按图索骥,建立机械设计信息图库,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像并茂的立体演示环境,及时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在保证教学内容连贯的同时,加强了教学重点,彰显了机械设计知识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在我院,该课程体系的教学以“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为例,在编写电子教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该课程群组的实验环节,采用了三坐标测量机等先进实验教学设备和手段,增加了开放式、设计式实验学时,精选课程群组综合习题作为训练,使“作业”成为减速器设计的一个环节,作业内容深入且前后连贯、呼应。通过教学改革,课堂上完成机器设计中技术设计阶段的全部学习任务。在进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即可进入现场调研环节,搜集资料,确定小型机器设计题目及技改项目,又可结合人机工程、绿色环保设计等理念,采用优化设计方法,运用AutoCAD及Pro/E等绘图软件进行复杂机器设计和创新设计,使传统设计方法不是创新设计的瓶颈而成为阶梯,为该专业《数控技术》、《制造技术基础》等后续课程的工程实践环节及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充实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三)实现优化改革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思维的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但实际工作中,教学改革更多地注重教法研究和应用,在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方面探讨较少,甚至存在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的倾向。前苏联教育家赞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学法同样是教改成败的关键。在我院机械类(对口)专业机械设计课程群组教学中,针对高职生源理论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了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更多地给学生提供机械设计知识的“纲要信号网络”,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和优秀的课件,向学生提供声像并茂的活跃课堂,增大信息量和专业技术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渴求知识的热情。同时,采取将学生带到实习基地现场讲解、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拆装实验、结合实验加以理论指导等方式,引导、帮助学生主动迎合市场经济对职业技能的高标准要求。
课程改革实践效果
课程群组优化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型高级人才”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牢牢地把握了工程设计的主线,通过此次整合、优化,彻底打破了两课程间的界线,使机械设计内容体系衔接得更加紧凑、顺畅。学生开始接触专业就了解了科学、严谨的设计思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实了与精度有关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等“一体化”的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基于对精度设计作用的较高认识,对每一个精度指标的理解与选择,必然会达到“学有所用”的要求。在学生掌握了坚实的设计知识基础上,教师可采用更加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动手能力。本课程群组的优化改革在我院03机制(对口)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教改前,在机械设计任务方面,各设计小组设计题目大方向基本是相同,一般只是设计参数不同;课程优化改革后,有关机械设计的技术设计知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接受了全面的训练,因此,各设计小组的设计任务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学生的专业特长,实现了更加灵活、多样的个性化设计方案。有的设计题目结合现场实例,充分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优势,彰显了现代优化设计方法与理论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成绩方面,与往届学生的机械设计成绩对比后发现:优化改革前学生学习《公差与配合》课程的成绩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成绩不挂钩,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时,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再深究公差与配合知识在设计运用中的深层次问题,造成了机械设计实践环节“重过程,轻成果”的现象,学生设计成绩徘徊在“中”和“及格”者居多,而03机制(对口)本科学生成绩整体在“良好”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素质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倡导与实施,学生的机械设计作品可以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取得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的“素质学分”的同时,其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培养,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此外,对机械类其他专业的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庞振基,黄其圣,等.精密机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对机械设计类课程内容的改进
根据国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培养标准中对毕业能力要求之4“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的能力”要求,整合现有教学内容,形成了基础知识递增和设计能力递进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环节结构。其中先修课程包括数学类、工程力学、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达到“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的能力”的毕业要求,设计了课程教学及课内实验、基础设计能力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三个能力递进培养环节。
2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及课内实验
课程教学及课内实验教学环节分为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个部分,每部分。含课内实验,课程内容及培养目标如下:机械原理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机械机构运动设计与分析的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常用机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机械系统传动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掌握机构运动方案设计的能力。第三,具有机械系统运动简图的绘制,计算机辅助机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机械原理实验教学是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在实验中通过安排部分课程基本理论的验证性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增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实际项目需求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设立较多的选修实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创新思维,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机器中各种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机械结构方面的分析、设计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通过设立部分验证性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设立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机械结构设计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强调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设立较多的选做实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基础设计能力培养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类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对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熟悉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掌握机械通用零部件及简单机械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树立工程意识,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以后从事工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第一,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第二,学会从机器的功能要求出发,合理选择传动机构的类型,制定传动设计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它的结构、形状、尺寸及材料,并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培养机械设计能力。第三,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训练,例如计算、绘图,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设计资料,以及使用经验数据和处理数据等。第四,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撰写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撰写论文的能力。第五,训练学生用CAD绘图的能力。机械综合课程设计是形成机械装备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以车床或铣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为主线,以所学过的机械制造装备的基础知识为支撑,完成主传动系统设计、操纵装置布置、工程分析计算等环节的训练。其目的是在相关先修课程学习后,进行机械结构设计综合训练,使学生掌握机械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创新设计能力培养
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包括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与仿真和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两个环节: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与仿真是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自主开展的为期一年的研发与制作项目,在学院的统一命题下完成一项任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求解、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综合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通过机构综合模拟现实自然界生物的动作行为,并辅以相应的控制系统达到机构的协调运动。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地进行相关内容科技文献检索、方案设计、虚拟仿真、绘制加工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并进行答辩,通过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机械设计知识的能力。
5结论
机械设计类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机械类专业各个方向的专业基础,在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校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基础部承担着全校机械基础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多年来先后面向“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研究,在教学方法和质量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已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成为校精品课程。此次针对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标准要求,将机械设计类课程从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几个方面,对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进行了详细梳理,使其完全符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专业认证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作者:宁慧燕 苗淑杰 刘喜平 刘春香 徐莉 付彦虹 毕凤阳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机械专业;理论环节监控;实践环节监控
1.机械专业现状
教学效果评估是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培养学生的素质高低,因此都希望能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教学质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工科专业,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保证又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其涉及的因素复杂,所以需要尽可能在详细实在的资料、客观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基础上才能做到客观公正。而由于我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新办专业,建设时间较短,经验不足,所以在之后的教学监控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之前没有预想到的问题。为了能避免问题的出现,就必须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制订一系列教学质量及效果评价指标,从而更好地保证各个教学环节能顺利地进行。因此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能保证机械专业教学质量的科学性的方法。
2.机械专业教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机械专业教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针对理论和实践两大关键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理论教学环节监控不到位。目前对于课前的教师备课,编写“三纲两书”情况;课中的上课效果,布置作业情况;课后的答疑及批改作业等监督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完全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导致不能达到理论的教学效果,保证质量。(2)对教师的奖惩激励措施不到位。不合理的制度和措施,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使得教师不愿意积极投入到保障教学质量这一环节中。而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依然突出。(3)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流程不规范,考核标准不具体。目前的实验课程呆板、单一、枯燥,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3.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机械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方法的研究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本次研究主要针对:①理论教学环节,通过课堂教学监控,教师教学水平的监督,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资源,设立一定的奖惩激励制度等方法保证理论教学环节质量。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校内外实习结合,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校企合作等方法促进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其目标能够得以完全实现。要想真正落实上述两个教学环节,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方法和措施:①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②让学生更牢固掌握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锻炼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思考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让学生知道毕业后自己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1)总体目标。主要是针对我校应用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立合适的教学质量保障方法,主要以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为主,高效监督理论教学,把实验实习实训环节落到实处。采用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2)分项目标。①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能真正学到知识,保证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②督促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不会盲目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③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来教与学。
作者:孟亚婷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通用技术 课程设置 课堂管理 机械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科学技术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机械设计基础作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如何让大部分学生感到本课程不枯燥,并对其感兴趣,而不会觉得这是没用的理论,是非常值得探索的。
科学技术专业培养方向里包括:(1)高中“技术”课程(包含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师资;(2)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中的科技教师;(3)小学科学课程教师。在这些培养目标里,都涉及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高中的“技术”课程中的通用技术①,但这些都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机械理论基础。而作为这方面紧缺的教师,科学教育专业学生一定要学好机械设计这门课,将来毕业作为一名通用技术教师后,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知识、并指导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2 课程设置探索
该门课在教授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尤其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我们在教授理论课的时候,该如何让学生感到不枯燥,不远离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的实验课该如何开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跟机械专业的学生相比较,我们应该有我们的重点。
2.1 理论课的设置
如何让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感兴趣,有求知的欲望,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第一,必须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通晓专业知识,讲课内容熟练,机械设计课程的理论性很强,要求教师具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知识的储备,不仅能让教师非常自信地站在讲台上讲授知识,而且,当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从量到质的变化时,每到一个知识点,娓娓道来,知识点上下连贯,学生听课也就是一种享受。相反,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必备的专业知识,那么,面对这么多学生的求知的眼神时,是非常自卑、不自信的,那么,教学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第二,要求使用多媒体,在使用多媒体上,我们不仅仅是把书上的文字打在文本上。而是需要一些动画来具体展示一个零件,一个构件,或者一架机器的具体运动过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而不仅仅是生硬的、死记硬背的符号。除了这些,我们这需要一些相关知识点的录像资料。比如:减速器的装拆的录像资料。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了解一个减速箱体是怎么样的,轴承端盖是如何固定轴端位移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2.2 实验课的设置
相对机械专业的学生,科教专业的实验课更趋于动手能力的训练。减速器的装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以下方面的内容:(1)了解减速器结构、熟悉各零件的名称、形状、用途和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2)了解轴系部件的安装、固定及调整方法;(3)对减速器各个零件部件有直观认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零部件的结构意义、加工工艺、安装方法。同时,机器人的装拆实验,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创新拼装一部机器。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多从传动部件展开丰富的想象。
3 课堂管理的探索
教育专家认为“课堂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其最主要的目标是设置一个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促进,人格得到完善”。②针对这个问题,并且结合自身的教学,以及和学生相处的经验,提出以下见解。
3.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想要教授知识,应该首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同学生经常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改进:第一,定期到学生宿舍走访一下,了解学生的生活,对校园生活的想法以及将来就业的打算,以及困难家庭学生的生活现状。第二,让学生不记名地定期提出教学意见,重视并鼓励学生提出的意见,并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让学生看到教师对他们所提意见的重视。
3.2 设置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提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都强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重要。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更应该降低课堂焦虑水平,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质疑、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美国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忽略问题意识的教育观,才使得我们的学生跟人家的学生相比,多了一些共性,而少了一份鲜活的个性;多了一些惰性,少了一份创造。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它是学生具备创新精神的重要方面和前提条件。③
4 结论与展望
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尝试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所以在这一方面还需继续深入调查、研究。
注释
① 钱贵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9岁(1987年9月19日)
居住地:天津
电 话:187********(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2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职 位:标准化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学 校:河北工业大学
自我评价
心态好,性格随和,沟通能力良好,能够和团队团结协作为共同的工作目标努力奋斗;责任心强,积极主动,是自己负责的任务坚决负责到底,不求有功,但求无愧;敢于质疑,我们测试人员要对用户负责,对公司的利益负责,对软件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对于与研发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或找第三方协调。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目标地点:天津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标准化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3/8 — 2014/10:XX有限公司[1年2个月]
所属行业: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工艺部 标准化工程师
1.对新员工关于工艺流程的培训
2.负责新工艺流程制定,工艺流程和作业规范等工艺文件编写;新工艺,新产品的导入
3.优化产品工艺的流程,提高产品良品率,确保产线稳定生产
4.预防产品质量事故发生及早期对策,不良品分析,异常处理,改善计划的制定
2011/7 — 2013/7:XX有限公司[2年]
所属行业: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技术部 标准化工程师
1.维护公司计算机及办公外设,保障设备安全正常的运转;联络和协调硬件供应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
2.解决日常发生的问题;负责日常的信息安全工作,对网络、硬件、安全等问题造成的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
3.将因此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负责办公网络的搭建、维护、数据备份管理等
教育经历
2007/9— 2011/6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本科
证 书
2008/12 大学英语四级
单位: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王妍老师
姓名:任明兴
学号: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时间:2011—7—12
一·摘要
摘要正文:
面的市场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发展专业型机械设计自动化汽车制造应用技术
Abstract:
On twenty-first Century, 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the century is also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century. In such social environment, read a famous university to get a diploma and degree certificates is the vast majority of students expectation. Although the famous brand university graduation certificate and degree certificate is in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strong astepping-stone to success. However, some people say good university as reading a good professional. Now the society needs the all-round talent, but this is only the social expectations, people's dreams. As the saying goes, do a line of line, so can possibly but not necessarily is then refined. So now the most able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is a professional talents, dry line of a line of talent. On the basis of this, even if you are the type of professional dry line of fine line personnel,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s it right? It must able to get a good job? One can imagine, it is not certain that our world and society is a kaleidoscope of diverse forms of hue, in addition, hav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a social world and market development form as we create opportunities is ou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also have its play. Therefore, to solve this problem, 7 at the end of 2011, I to my major :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market employment a circumstance to undertake investigating. Of course, our professional covers many aspects, I just for one of the specializ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The face of market employment condition were investigated
Key wor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type Mechanical design Automation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二.实践调查相关内容
1.调查目的:了解我
【关键词】生产实习;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
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强化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好的帮助[1]。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智慧之中才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和功效。通过生产实习,对我们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也会起到重要作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生产实习对该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现状
1.1实习单位不愿接收
近年来,随着校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的原有实习单位接收实习生的数量有限,使得多数实习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同时,现在的90后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而制造业中实习的岗位多为工作环境不优越,或者负荷量较重。目前,大部分企业多实行岗位责任制,一人一岗,对实习生的要求较高,因为工人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大量接受和培训实习生需要一段过程,从而会导致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另外,由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经常与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接触,实践经验不足的学生,会带来安全隐患,给企业生产和管理带来影响。这也成为企业不愿意接收生产实习生的另一因素。
1.2实习经费不足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的企业多为制造业,在远离市区的城郊,组织学生实习会产生大量的交通费用,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学生实习所需的交通费、住宿费都有较大升幅,加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实习单位的实习管理费,整体费用增长迅速,但大部分学校的实习经费有一定限度,变化较小,造成实习经费不足。为了在有限的经费内开展生产实习,只好缩短实习期,从而降低了生产实习效果。
1.3带队老师经验不足
多数工科院校的青年教师虽然具有一定基础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但缺乏机械行业工程实践经验,难于胜任生产实习的指导,不能解答学生现场提出的实际生产问题。同时,由于一些高校年轻教师成为实习队伍的主力,而这样的生产实习质量难以保证,达不到预期效果。
1.4管理困难
教师对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难度也加大。由于机械设计制造企业生产环境复杂,高温、高压现象时有发生,安全问题成为实习的首要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安全,一方面要关注实习质量。如果带队教师少,则有较大难度。而带队老师过多,又会面临学校教师资源紧缺,负担过重等问题。
2、完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的具体措施
2.1稳定学生生产实习单位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工科院校教学健康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习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要调动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和教学的积极性。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争实现学校、企业和毕业生三方共赢,学校为企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加速了企业的发展,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企业则为学校提供科研项目和成果应用的平台;学生则能获得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可以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制定培养目标,让企业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同时,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践训练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外实习基地的有益补充。校内实习基地的仪器设备可以让学生多次、反复地操作,以便掌握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2生产实习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平台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用于课堂教学,也可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可展示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分解复杂的机械器件的工作过程,用动画显示难看清楚的过程等。另外,教师还可以构建完善的生产实践网络课程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扩展了学生学习空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仿真实习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借助和运用动态数学模拟,创造一个与实际相同的特征环境,再现真实工厂进行实习教学。实习过程中,学生与实习对象能进行互动,因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仿真模拟实习基地的建设,并与现场生产实习有机地结合,能够大大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机械设计制造和设计能力。
2.3加强实习考核管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在指导生产实习过程中不仅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探索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要积极加强带队老师的队伍建设。同时,加强生产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考核是衡量学生实习质量的手段。实习考核包括实习报告、岗位现场考核、实习中的表现和实习答辩四个方面。学生的实习报告和设计图能够反映学生对实习内容熟悉和掌握情况;现场考核则反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客观反映实习情况,平时表现要作为考核的一项依据。随机观察学生的平时表现,这样能督促学生注意平时对知识积累。实习后期,教师组织一个实习答辩,判断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中仍存在着生产实习观念薄弱、经费短缺、生产实习流于形式等不足,通过强化生产实习理念、健全内部管理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大生产实习投入、加强生产实习执行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完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为中职教育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艳红.非师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9):50-53.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 教学难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7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素质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在社会背景下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将教学质量摆在首位,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以最优的培养方案和教育资源配置为前提,不断完善教学形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最好的人才,并提供最好的教学模式,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向国内品牌专业进军。在教学的前提下,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己任,注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同时,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实现将知识转换成动力,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专业知识的教学上,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上,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探索与创新,为本专业培养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实现技能与现实的统一。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难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对学生技术与知识都要求比较严格的专业,在教学中,教师秉承的是机电合一以及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常常会将社会高科技复合技术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以渗透学习为主,技术指导为辅,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在对机电一体化研究的同时,强调分析应用能力,不仅拥有强大的理论知识做后盾,更是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实践能力。因此,要做到很好的教学,使学生实实在在的学到东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首先,学科知识较抽象,学生缺乏空间感且动手能力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中,教师在教授学生机械化制图时,上课时带来的都是实物模型,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研究与观摩,同时要是再将其全面的轮廓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投影到平面上,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对模型产生认知,最后再将这种立体投影展开,变成一个平面。学生就必须有相应的想象力对模型产生三种认知:具体模型的立体认知、模型投影的立体认知、平面模型的认知。这三种认知需要学生有立体感知力,并在平面图形中形成整体的立体图形思维,因此,在机械化绘图的学习中,对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的要求就很高,需要学生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读图能力,实现图形的立体化。
其次,学校安排课程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比较分散。大学课程的教学比较分散,常常在第一学期的时候,学校教授的大多是比较基础的课程,比如制图等,也没有学习专业的软件。到第二学期的时候学习英语、计算机、维修等课程,也没有学习实质的专业课程。当第三学期真正学习软件的时候,由于时间相隔就,第一学期学习的画图等知识,学生已经遗忘,这样的教学形式完全不合理,无法真正学习到知识,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教学中,学校可以将软件的学习与机械化制图飞学习放在一起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同时,直接实践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在实践中摸索学习理论知识,将知识在实践中融化,真正做到复合型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提供的相应对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学生要更好的进行学习,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形式,以最优的教学模式来教导学生,促进教学培养最好的学生。
首先,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社会科技三维造型软件来辅助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中,学生的立体感不强,教师可以利用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科技手段来辅助自己的教学,用现存的道具来辅助教学。比如让学生多进行立体模型制作的比赛以及对模型的模拟比赛。比如用橡皮泥来制作自己想象的东西,或者教师给定一定的模型标准,让学生对比制作,增加学生的空间感与设计感,帮助学生解决立体感不强的问题。同时,可以运用社会上存在的科技手段来教学,比如运用三维、二维软件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学中,运用绘图软件,将课本上以及资料上的二维图形,按照模具显示,直接绘制。同时根据投影的成像,进行转换、改变角度,进行修改与设计,并进行真实的模具制作。通过这些软件以及亲自制作,让学生感受到三维空间的乐趣,并感知三维空间的具体形态,理解三维空间的形成,实现制图等的精确性。
其次,多组织实践活动,制定学习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最终是在社会上培养与之对应的技术人才,需要的是可以实干的人才。因此,这些人才必须有过硬的机械化理论知识为支撑,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人才才有可能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学校时,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朝这个方向前进,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多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具体的操作中熟悉并理解理论知识,避免盲目化,提高学习的效率,为社会培养人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先设定到四年的教学流程,尽量不浪费时间,让学生的大学生活丰富而充实,重视实验课与实训课。实验课分为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的实践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并确保实验原理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更好的学习这门课,成为专业性人才。
3 结论
在现代教学中,科学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元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就必须不断的进步,本专业的教学也是一样,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与进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教学上遇到很多难题,很多人也在不断的探索,寻求更多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难题,也期待更多的人投入进来研究与分析,寻求更好的教学经验与方法,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不断进步,让学生的学习也更加轻松,学生也会更加感兴趣,将会学得更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志坚,陈关龙,马培苏.机械工程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6):7-8.
[2] 郑夕健,罗继曼,袁从启.基于项目的工程机械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33-36.
关键词:专业 机制体制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笔者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主要在船舶机械制造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产业中的装备制造业就业。随着就业形势和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变化,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始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笔者学院正在大力推进骨干校建设,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成功申报了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为了更好地把该专业建成产业支撑型、有特色、高水平、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优势品牌专业,全面提升专业的教学水平,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走进企业后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深入研究专业改革的方式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近年来的教学中,笔者认真研究和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效果,结合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仔细分析了目前该专业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针对教学中的一些弊端,提出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机制体制创新
目前,应抓住国家骨干校建设这一契机,依托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立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指导委员会。
完善动力机械厂职能,建设“校中厂”式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新技术和新工艺,让学生通过真实产品来完成工厂的实际生产项目;以现有校外实训基地为基础,建立中航黎明锦西化工机械(集团)公司“厂中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合作办学,互利双赢;依托渤船机械有限公司,深化“前校后厂”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派技术能手指导学生实习,通过企业的产品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技能大赛和学生社团促进教学改革,将比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形成“层层比赛、以赛促教”的局面;将机床操作工和机床装调维修工岗位资格标准融入相应课程,通过双证书制度,实现岗位职业标准、技能鉴定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依托装备制造业,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创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践能力与工作要求对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试行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体系调整
过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各门课程所学知识交叉重复现象严重,难以实现理实一体化。为了纠正这一弊端,应当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深入企业进行专业调研,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提炼出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对岗位所包含的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确定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念,将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初步划分为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对现有职能任务进行重新调整,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重新划分各门课程的边界,从而形成新的学习领域课程。建设普通机床机械零件加工、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切削机床3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通过其带动其他骨干课程的建设,有力地支撑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文化基础知识则以“必需、够用”为度,删除原有课程交叉重复的部分及理论性过强、过深、脱离生产实际的部分。
四、教学模式改革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如利用切削加工仿真软件进行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虚拟模拟、校外兼职教师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远程视频教学与技术支持、利用虚拟软件进行机床拆装与机械装调等,达到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个班级交替进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实现工学交替。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到三年级毕业,技能培训不断线;实训基地设备运行,常年不断线;各专业的班级技能培养交错进行;将企业真实产品引入课堂,配合知识点下工作任务单,使用真实产品培养学生技能。在实施过程中教学组织安排不断得到完善,使之适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分析、总结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师资队伍建设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师要想提高综合素质,就应该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着手,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能将两者融会贯通。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还应当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更应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教师要积极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如理论教师要走进实验室,走进工厂,定期到企业参加挂职锻炼,亲自操作机床加工零件,对普通机床进行拆装和维修维护;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国内外职业教育及学术交流会,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参与社会服务和应用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六、评价体系改革
摒弃以往单纯的闭卷考核方式,采取理论笔试、技能考核及行业打分相结合的多样化手段。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管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定期对用人企业及毕业生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及毕业生的发展轨迹,建立毕业生信息跟踪平台。从而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适应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笔者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教学改革应当以骨干校建设为契机,以船舶制造业为依托,紧跟行业发展,突出高职教育特点,面向市场,大力做好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力求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体现行业特色、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使该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在辽宁省内起到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红珍.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9).
[2]张明.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改革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03).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46-02
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来说,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在此期间如果没有学好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将有可能出现弃学的现象,对其日后的学习和在从事相关机电类工作当中解决实际问题都将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认真思考如何针对高职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等普遍现象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新课程导入、一体化教学、第二课堂建设、开放式教学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精神。
一、新课程导入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大都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开课,在此之前的机电类专业课主要有机械制图与CAD及机械制造基础。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涯后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在减退,还有较大部分学生在大学第一学年中由于种种原因,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并不理想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如果教师在此门学科的绪论中不作适当的引导,学生可能从一开始就觉得没有兴趣,之后再想让其改变观念就更难了。因此,笔者在绪论中是以提问的形式作为开头的。比如:了解自己日后的工作环境或工作内容吗?知道自己毕业后应具备哪些基本的技能吗?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关注毕业后的情形,这是可以提起他们兴趣和注意力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的展开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作用及重要性讲解清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
接着把本课程的授课方式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告诉学生,这时要注意一定要有新意才能吸引住学生,比如:本课程的授课方式是将每个知识点的学习用实物模型加装配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先是理解图中每个零件的实物样式,然后讲零件的装配顺序与装配工艺要求,再接着讲机构的工作原理,最后是要求小组成员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创新设计或改造设计,每一环节的学习都要求学生组成团队进行自主分析、参与、团队间进行竞赛,而且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还将学到CAXA三维实体设计软件的应用,同时学生可自带电脑进行创新设计,为配合大家的学习,在第二课堂还开展拆装设备比武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及三维设计大赛。
笔者这样的授课方式比传统的纯理论满堂灌更受学生的欢迎,比赛活动的开展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因此,为引导学生的学习由最初的兴趣到自主学习,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正确引导与传授知识,使学生持续感受到学有所用的快乐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与学生保持一种健康快乐的交流方式,参与学生的学习创作过程,师生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共同进步的状态。
二、一体化教学
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首先要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学生的谋生能力即有理论基础的操作技能。因此,教师讲课应不拘泥于在教室进行,也可以在实训中心或车间进行,有些内容转移到实训室内对着实物进行讲解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拆装或操作,这种直观的感受是在教室内用多媒体教学无法实现的。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高职学生毕业后更多的是成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从事设计工作的相对较少,他们工作当中需要的是知识的运用而非设计。设计人员在完成设计任务时普遍的思维过程是从设备的输出件要完成的任务开始倒推至动力输入件,而其他工作人员在最先读图或看实物时更多的是从寻找动力输入件、物料输入端开始顺序延伸到设备的输出件。
因此,教学顺序设计为先到实训中心认识电动机、联轴器、平键、齿轮传动、带传动、轴、轴承、螺纹联接等,让学生在脑中建立起这些实物的模型、特征及功能,形成感性认识。而后再回到教室,根据实物模型、装配图来分析其中的构造原理,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相关内容的小范围设计。比如:讲解凸轮机构时以凸轮的作用、可实现的功能、各组成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及结构上的关键点的学习为主,弱化凸轮轮廓曲线的求解。授课时先展示一凸轮夹紧机构,还让学生亲自推动手柄感受一下,然后再播放一段不同形状的凸轮工作的视频,给学生在脑中先形成一个感性认识,接着问学生哪个是输入件?哪个是输出件?让学生再看一遍视频,接着把视频中的机构装配图展示出来,学生组成小团队进行分组讨论如上问题,这时笔者通常会利用CAXA实体设计软件对各个零件进行3D建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物构造,然后由各团队分别讲述各个零件的装配顺序及动作原理,与此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运用CAXA实体设计软件即时拖动各个零件到相应的位置进行装配,这样学生会很容易理解或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接着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描述进行动画设计,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机构的工作原理。利用CAXA实体设计软件很好的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学习,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方式,学生通过此过程的描述极大增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个人表达能力。最后再要求各团队分头完成一项改造设计任务,例如:请设计一个自动舂米机。已知条件:利用原有的手动式舂米装置进行改装,工作场所内只有电源。要求学生能绘制出一个完整的机构简图,这其中要包括动力输入装置、中间转换联接、输出装置等。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在脑海中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往的教学只讲凸轮机构自身,不提及相关的其他配套装置,这样会让学生很难理解接受,更谈不上做改造设计。在教学上由于有了最早的感性认识,学生即使还不懂得如何选择电动机,但是他们已经知道了电动机的动力输出后是要通过一个联轴器传递到减速装置,可选择的减速装置有:齿轮减速、带轮传动、链轮传动等,这些实际上就是一个装配工人、设备维护人员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至于电动机的参数应该如何选择,不清楚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在教学上更多的是先想办法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然后再考虑教授一些简单的具体设计。
三、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面对高职教育中课时一减再减的压力,如何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总量不减,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更好更令人满意是目前被大多数教师关注的问题。笔者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作用来带动学生继续学习,以弥补课时不足。先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向机电市场、生产厂家,让学生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认识各类机电产品,在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带领学生把在课堂上完成的创新设计进行模型创作评比,这种手与脑的结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由系部牵头在全系内开展拆装设备比武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及三维设计大赛,形成了月月有比赛,以赛促学习的良好局面。这期间教师的参与非常重要,教师要真正参与学生的团队创作、比赛准备等具体工作中,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引和关怀,这样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及参与比赛的热情才不会减退,才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四、开放式教学
一方面可在有序管理的前提下对学生实行“开放式实训教学”,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可接受学生课后应个人要求对部分设备机台、实验内容进行开放。要求学生先写申请、制订具体实验方案,经相关人员审批后,在实验管理人员的监管下进行相关作业,这样由学生自己制订方案,综合运用所学的机、电、液等专业知识独立作业,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大有好处。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CAXA三维实体设计软件辅助教学,笔者预先设计了大量的机械零件三维模型并形成元器件库,交给学生存贮在他们自己的电脑中,课堂创新设计环节允许学生用自带的电脑打开CAXA三维实体设计软件进行创作,学生可调用库中元件快速搭建模型,实现动画演示,各创作团队将设计结果进行评比,这种教学方法能极大满足学生求学心切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而且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性,不再是谁主谁次的地位。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一个成熟的、理性的社会个体来看待,充分相信学生有自觉管理、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谐的学习氛围。
总之,面对高职学生生源差异性日渐增大,教学学时减少的环境,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下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提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能更好地贴近学生日后的实践活动,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本身就体现了教师的创新精神,这为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创新做出了良好的表率作用。这同时对教师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开创新的教学局面,以满足社会日新月异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袁忠,耿文霞.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内容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2)
[2]龚厚仙.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3]张锦明.对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编写的思考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8)
[4]马学友,廖建刚.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1JGB250)